课程改革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的内涵

篇1

课堂教学是专业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基本的途径。由此,我们教育从业者要注意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对课程设置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与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遵循模块化的教学方向,将不同课程类别之间的设置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的多样性: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以及综合性。在教学期间,授课老师和校方还应该注意,要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形成培养旅游业所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合力。笔者纵观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以下五个模块设置课程:知识普及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拓展选修课。在设置这些课程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明确每个模块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在不同学期的课程设置上,还要注意与有关的一系列证书考试、资格考试相结合,合理安排课程时间,这样也可以对学生做好自己个人职业规划并设定好学期目标有利,让他们在校的时候又不荒废时间,又能在相应模块学习结束的时候,通过资格证书考试等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且这些证书还能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多一块“敲门砖”,一举三得。举个例子来说,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以及其专业水准,再结合一年一度的导游资格考试的相关考试内容,可以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课程集中设置在第三学期,为学生提供在通过普通话导游考试的基础上加试的资格;可以将导游英语课程设置在第四到第六学期,和学生们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照应;还可以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要求较高的课程设置在靠后的学期,为需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的学生提供机会。

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

很多人,甚至是教师,都会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教学方式,其实不然。教学方法其实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结合,人才培养是否成功与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得当有着直接的关系。纵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历史,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或者干脆“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享有绝对优势,一般而言,学生只是处于劣势地位,被动地接受学科知识,因此,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由此可见,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成为了现在旅游管理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的第一步:学校要注意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比如模拟实训教室、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以及应用软件等,并且办学机构可以着重发展一下几种教学方式:切身体会、目标分层、学科交叉。接下来,笔者就这几种教学方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1、切身体会

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实务性的课程,比如:导游业务、旅游信息系统管理、餐饮管理等,让学生置身于模拟场景中,切身体会真实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领悟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对今后工作有利的经验。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借助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熟练掌握模拟实训教室中一些设备,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技术性保障,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或者实地实践。

2、目标分层

由于一些远期目标对于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不少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非常不利。为了降低学生类似的不良情绪,可以采取将目标分层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的中长期教学目标分为短期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阶段性目标,配合循序渐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潜能。比如,在教授《旅游文学》课程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短期目标:第一步,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制作PPT演示文档,并且上台进行展示,介绍某一旅游方面的文学作品,并且可以尝试做一些拓展和延伸;第二步,在格式规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将自己介绍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关联性分析;第三步,培养学生开发旅游文学资源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其共性,来进行组合选题,并且通过这些极具特色的选题,对相关的文化旅游线路进行独到的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进行学习,不但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还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的完美融合。

3、学科交叉

在教学过程中,背景学科所占篇幅过多,授课内容与实际旅游专业所需的联系不大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加强学科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采取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以旅游专业为主线,将内容有重合的学科的理论精华交叉融入其中,结合教师正确的引导,便于学生运用相关知识高效地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例如《旅游法规》之类的原理性课程,由于知识体系的内容比较庞杂,不易于短时间之内完全掌握,因此可以结合旅游业几大部门机构:住宿、交通、旅游组织,等等,来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更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方便日后的工作。

三、加大学生实训力度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学校还应该加大学生的实训力度,比如: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资源,实现校企双赢;发掘校内可行资源,例如校内礼仪接待、活动策划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实训教学项目比较难于落实,尤其是和校外机构合作的时候,倘若出现双方时间不合、学生专业能力不足等情况,就比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简化成走马观花或者干脆被取消的不良结果,因此,学校在加大学生实训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专业程度以及专业水平,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内容,最好具有一定弹性,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的安排,就简单地用一个技能操作类的综合实训项目来代替别的专项实训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内涵;接受性与探究性学习;双主体作用

笔者是一名西部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就参与了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见证了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历程,尝尽了酸甜苦辣,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说,我与学生,与新课程改革在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下面就我参与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掌握主动权的一些思考。

一、全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

本次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系统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变革,承载了国家、社会、未来等人才培养的愿望,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但在广大农村小学,许多教师受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宽、见识不广以及主管部门和学校培训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对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没有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加之各地在组织实施课程改革培训中,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系统、全面的培训,而把新教材培训作为新课程改革培训的重头戏,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无非是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不一样,只是改教材而已”。那么,本次课程改革真的仅仅是“改教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就学科教师而言,需要学习钻研的不仅仅是一套新的教材,还需正确理解和确立新的教育观念,熟悉和钻研新的课程标准,领悟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

要全面深刻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就需要一线教师全面、深入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切实掌握课程改革的系统内容,自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自觉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实践课程改革的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型学习方式并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主要采用“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有教材或教师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应用”,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型学习。其中接受式学习主要指通过教师讲授或者是学生自学直接接收间接知识。采取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记忆、理解。接受式学习由于传授知识的信息数量多,速度快,所用时间少,所以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教师的钟爱。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的现状,倡导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自学、主动探究、主动实践。”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能力、生活等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本,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交流,寻求教师帮助的方式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但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接受式”学习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决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或者认为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接受式”教学方式就是落后的观念。因为“接受式”学习方式在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探究性”和“接受式”两种学习方式的度,当用则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新课程提出“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理念,是为了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现状,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探究型学习、体验型学习、实践型学习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更充满活力。

另外,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注重选拔性,而忽视普及性,使得有些学生把比自己强的学生视为眼中钉,视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怕追不上比自己强的,又怕比自己差的追上自己。于是,学生之间不愉快的事常有发生,一本好的参考书或课堂笔记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借给别人的,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绝对是得不到健康发展的。要倡导高效、开放的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三、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独霸课堂,以讲解代替朗读,以讲解代替感悟,以讲解代替思考,以讲解代替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怎样回答问题,教师均由教师作主,包办代替,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吸取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有机搭配教学方式,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创设丰富的、现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表达、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只有沉下心来,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大胆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活动,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把握学生和课堂的能力,才能有效把握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权,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茶道精神;新体育课程改革;价值作用;体育教学;教学理念

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应教学元素,其均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随着当前我们对体育教学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对其具体应用理念和价值规范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丰富教学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当前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随着当前教学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学生培养理念也在进一步成熟完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开展体育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出,尽管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性,还是整个体育教学体系的全面性都更为成熟,但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因此,认知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将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在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忽略了心理教育的有效融入,所以,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心理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出现了一些学生不能积极、乐观对待实际问题的现象,尤其是其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对其人生成长也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培养。首先,目前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体育教育活动中,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视程度,未能将心理教育活动纳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体系中。随着当前体育教学科学化、机制化日益全面完善,如今心理教育的价值作用日益重要,但是由于当前多数老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其更多重点和精力放在了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教学上,忽略了心理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从而未能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解决。其次,当前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重视。实际上,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教学结果,不仅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要充分注重选择合适的心理教育内容。心理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学内容上的合理选择和优化配置,更是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法的具体教学行为。因此,创新心理教育形式,就极为必要。从目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状况来看,心理教育的价值作用极其重要,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教学内涵,其都需要充分有效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茶道精神作为我国传统的精神理念内涵,无论是茶道精神的具体元素内容,还是其价值理念。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将茶道精神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其能够有效丰富体育教学最后,在整个体育教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其未能将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融入其中。实际上,与其他教学活动所不同的是,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完善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教育活动的实施思路,就极为必要。心理教育是从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而出发的教学活动。所以,心理教育活动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立足学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心理教育行为的具体实施思路。茶道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其中所包含的精神理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心理要素,其都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理念。随着当前新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如今利用茶道精神内容,将为整个体育课程改革活动有效实施提供重要帮助。

2新体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具体要求

从丰富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未能及时有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难,进行有效解决,这就大大限制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效果。从而使得多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预防,进而限制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效果。培养学生健全心理,不仅是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涵,同时更是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因此,以学生综合心理培养为具体切入点,创新实施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行为理念及思路,就是当前新体育课程改革推进的具体要求。通过完善开展学生体育课程教学,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教学体系创新完善。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有效开展新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具体压力,同时也能完善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完善开展教育。从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给予处理,其将对学生终身成长都将造成相应影响。所以,结合当前中学生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创新体育课程改革教育行为的具体思路,就极为必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现象及具体成因进行分析,通过有效融入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惯性问题和不足,进而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培养活动之间的系统化结合。当然,想要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就不能脱离体育实践教学元素的有效融入,体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一种融入心理感受的改革活动,因此,无论是对这一理念进行认知和理解,还是优化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入手,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思路,从而促进整个中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具体的心理挫折问题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技能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对于整个中学教学活动来说,体育教学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完善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效果,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想要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效性,通过将教学内容创新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从而为整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理想效果奠定相应基础和条件。体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创新体育课程改革健康教育的具体思路,直接关系到当前体育心理教育的完善度和科学化。

3茶道精神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教学阶段,实际上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知识学习、技能学习,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作为体育教学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其具体的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培养。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挫折等心理问题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而挫折的及时有效解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因此体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完善形成,其必然影响到学生在困难中的问题解决意识,同时更影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培养和融入学生的心理素质,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塑造,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学生的具体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处理挫折和对抗活动时,以良好的心态融入到整个体育活动中。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完善的心理素质教学与体能素质教育一样,都是影响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将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重要推动力。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健康、完善的心理理念,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身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推动力。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就必须合理完善实施体育课程改革,通过及时有效引导学生对挫折等心理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理念的有效结合。当然,对于茶道精神理念融入来说,其不仅是一种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更是弥补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的重要内容。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说,融入茶道精神,不仅丰富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元素,同时也实现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完善。当然,想要将茶道精神有效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成长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不足,通过有针对性融入,进而实现茶道精神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理想融入效果。茶道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无论是其中所具备的价值规范,还是实际影响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究茶道精神的具体融入思路。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理念让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当前还存在着教师以学生为本的观念的淡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以及答案太模式化,合作探究学习只是一直形式,学生也无法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的人文性重视不够,或者知识将其看做是一种简单的思想教育,没有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获得语文知识体验。课堂上学生的思考缺乏深度和广度,探究式学习有名无实。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认真克服这些问题,其改革的意义才会真正的得到体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力

小学语文教育课程自己开发的动力来源于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不是一层不变的,教师们应该对身边所有的可以利用的语文教育资源都进行积极的开发,给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途径来学到语文知识,由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使之关注自然、社会,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主动运用语文知识,为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充足的动力。教师通过学科整合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通过自主探究式教育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语文知识;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拓展性。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这需要教师积极拓展教育课堂的外延,提升语文教育课堂的内涵。但是,当前一些语文课堂虽然很热闹,但是没有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缺乏深刻的内涵。有的语文课堂的语言训练、阅读方法只是一种点缀;有的语文教师没有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可以教学比较肤浅;还有的语文教学课堂教与学失衡,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些都是制约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有效性的改革

要做好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根据新课程理念激发语文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认真创设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现状来把握“高效课堂”的特点。具体来说,“高效课堂”是有理念基础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语文教育课程改革来说十分重要,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当前,新课改已经实践了多年,新课程理念中的“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等很多教师都知道,但是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比较缺乏。例如,新课程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春雨》教学,教师让学生观察春雨,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去体验春雨。本来这是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设计,但是获得的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在于有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合作无序,大家抢着说;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倾听、用心交流。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实际上,小学语文教育课程的合作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们相互依靠,面对面的交流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交往能力来实施小组自我管理。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的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合作交际也无法形成。因此,要想学生能够真正的合作学习,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时,要让学生一边观察生活一边思考。语文课堂上要打乱学生分组,让他们分散到各个小组中去学生,让学生有序交流,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让合作互动交际自然形成。

三、构建有内涵的语文教育课程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构建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学习理念,把握好理念实质,并且教师要多运行教学策略反思教学课堂,让理念和实践相辅相成。另外,小学语文的内涵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实施目标指引。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制定,构建立体性的课堂教学目标。从新课程来看,教师需要设计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整合三维目标建立立体性目标,并在教学中科学的落实本体性目标,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内涵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缺乏本体性目标。重视本体性目标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学科性变得更加浓厚,这也是构建语文“内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的母语学习具有人文性,因此要做到教学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还应该关注教学的个体性目标,要认真思考怎样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语文教案的特征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认真理解教材,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内涵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新课改初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活跃大多是形式上的,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却只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探讨,不断通过让优等生的回答来获取正确答案。而现在,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课堂,教师只和少数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这种形式上的活跃课堂就是制约内涵课堂的构建主要问题,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且也造成了优等生和中差学生之间的分化。所以,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内涵课堂,除了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外,教师也必须全面的关注和参与教学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训练、学习。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要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师生课堂教与学的参与深度及广度,以此来完成新课程目标。教师对“内涵”课堂的构建必须要去深入的观察、研究,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育课程的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新型的、开放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而大胆的进行研究,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根据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课程文化探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校体育课涵盖了体育和健康两个学习领域,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这一门新课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的关照下,人们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然,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运动技能的获得是体育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但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体育知识这一维度的课程目标。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也要关注体育知识教学,揭示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的整体修养。从课程文化的视角,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任何一种课程的产生和存在都有特定的文化土壤和背景。大学体育课程在近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组织形式、课程内容等的研究与改革实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全方面渗透,体育课程非理智地追求完美与反驳“传统”,“课程改革”成为了全盘的“改革课程”,基本的体育课程文化价值取向越来越走向消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导致了课程文化的一些“疲惫”与“异化”问题,偏离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课程文化问题进行探讨,展开不同甚至对立观点的争辩,是十分必要的。

1.体育课程文化教育是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发展的可供选择的一种路途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建设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学生的民族,性别,体育文化传统,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体育文化体验。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发展就相应的要求坚持多元文化视野、多样性原则和个性化指向,进行课程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多元文化课程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课程是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精粹,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更表现在课程特别是教材有着区别于其它文化材料的特征。而现代课程改革在“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偏差下,课程从“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转为“学生选择的内容”。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我们认为,学生多学或少学些竞技运动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一定要规范并不是十分重要,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事情。

2.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不同个体的遗传素质各不一样,不同地区间在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个体的体育价值观和目的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是课程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体育课程内容必须保证丰富性,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使不同个体的专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的需要。课程应该能够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关注并体现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的心理世界。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施教的对象来自于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因而要平等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个体,尊重不同文化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理解并反映出不同文化族群的生活景观和思维方式,开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以人为本”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吸取,但我国的高校体育不能以学生为本位,也不能以社会为本位,更不能以学科为本位,而应使三者有机结合,既考虑学生个体的健康需要,又考虑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还要兼顾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理念。

3.学校文化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

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无疑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课程改革日益成为教育推动力的今天,衡量一所学校是否有厚实的文化底蕴、有鲜明的办学个性,主要不是看其外显与物化的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而是看学校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及这种课程开发所产生的积极的教育效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形成各校独特的课程文化特色,是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办学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课程文化发展实质上是一次次课程改革累积的结果,而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一次对文化价值的重新审定,也是对课程文化发展自身进步问题的认识。让课程知识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一定的文化张力,以激活受教育者的文化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是课程文化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而把中国体育的传统经典以完整的文化表象、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地纳人现代课程,则是课程文化的必要选择。我国的大学体育必须在教学的任务上突出其学科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提出清晰的重点目标。大学体育课程是关于人体运动的知识与学问,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应有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人类文明的精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独特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竞技运动的力量,更在于它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对人们的行为意识、伦理道德、心理情感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

参考文献:

[1]吴双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刍议[J].湖北体育科技.2003,1.

篇6

一、课程标准缺乏操作性

课程标准是各门学科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最直接的行动纲领。所以,课程标准的制订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纵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到一些实质性的方面,笔者认为其缺乏明确的操作性,很多概念的阐释模糊难辨,无法呈现一种具有显性化、具体化的操作方式。比如,什么是“工具性”?什么是“人文性”?什么叫“语文素养”?这些在课程标准中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全都要靠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自己去尝试摸索,这自然会引发许多争议――对标准的解读逐渐演化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公婆之论”。一本薄薄的“语文课程标准”拿到手里,竟然能令无数的语文老师手足无措,继而又驱使着他们不断地去研究某某语文专家对“课标”的“独特解读”,时间一长,意见分歧愈来愈大,光各种“解读”的文字就超过了“课标”本身。这种现象本身就能反映所谓的“课程标准”其实它的清晰度不够高,缺乏操作性,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其应有的“标准”功能。

二、教材编写不呈系统

课程改革所呈现的“物质”成果除了“课程标准”外,另外一个便是教材。科学有效的教材是支撑课程改革成功的最直接的“硬件”。审视当下新课标语文教材,笔者认为其不呈系统,过于零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和以往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两大新的课型――“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然而,在语文教材层面,这两大课型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教材只是象征性地把二者置于单元之后,以一种点到为止的方式进行轻描淡写。除此以外,新课标语文教材对“写作教学”的处理,也同样显得非常草率,“写作教学”几乎成了“阅读教学”的陪衬与点缀。新课标语文教材以“阅读教学”作为绝对的核心而对其他教学形态进行一种冷淡化处置。对此,笔者认为这样的编辑理念值得商榷,它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再来看“阅读教学”,新课标语文教材大多是以人文话题的方式来架构单元,这种编写策略表面上看似乎简化了头绪,但问题是:确定这些单元主题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标准?为什么选择的是这些主题而不是其他的主题?一个单元内所选的几篇文章是否存在主题多元化的现象?以主题组织单元突出了选文的思想内容,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选文的艺术特色又该如何考虑和安排?对这些问题显然是缺乏深度思考和探索的。

在笔者看来,以人文主题来编排教材,对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培育与建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确实有其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但对于语文学科体系化建设以及语文有效教学而言,事实上潜伏着很大的危机。这样的教材如果处理不当,极易虚化弱化“语文”的独特性,而极有可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等旁系学科,这是要慎重考虑的。

三、课程文化内涵与考试制度冲突

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核心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对话教学的实施、对个人见解的倡导等等,都体现了语文课程全新的文化意蕴。但是,考试制度改革与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不均衡、不同步,限制和阻碍了语文课程文化内涵的实现。

制度是一种规范,也是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制度的力量是强大的。由于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内涵是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应试制度规范每个学生必须经过相同的考试内容,以同样的标准加以衡量。这种以共性为标准的评价,一方面直接形成与语文新课程培养学生个性文化内涵的对立,引发教师和学生普遍产生这样的问题:究竟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还是适应考试制度,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还是运用新课程教学方式,新课程的实施与现行考试制度能否相融?另一方面,由于考试制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评定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于是许多教师在困惑和焦虑地思考之后,现实地回归到了传统教学。在笔者看来,语文新课程以发展学生为核心的文化与以约束学生发展为主旨的应试制度文化之间的冲突,是语文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最大的无法逾越的阻碍。

四、传统思维方式矫枉过正

“非此即彼”的思维倾向使得课程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非理性倾向,导致课改在大破大立中从一个极端滑向了另一个极端,笔者姑且将其称之为思维方式的“矫枉过正”。

篇7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73-02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随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不少优秀的成果。关于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定义、内涵、结构、层次、建设途径与措施、案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在提升其有效性这一核心问题上,研究文献并不多见。

长久以来,许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课程建设,忽视了对其实施有效性的关注,限制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的内涵建设。本文把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以提升有效性作为基点,通过建立共享系统模型,在已有研究建立好的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框架基础上,解决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共享系统模型,达到提升课程改革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一、“互联网+”对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影响

“互联网+”让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在互联网构建的开放的有机生态圈中一定要具备自我变革、新陈代谢的功能。

第一,依托互联网切合课程改革工作的成果,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新方向。互联网促使人与人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零成本趋近,以及无障碍沟通与交流,及时反馈科目设计、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的效果评价,让教师运用相关课程改革工作的成果调整教学实施。通过互联网引发的一些课程改革工作的热点话题,让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来,养成全体成员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责任感。针对互联网建立的评价体系中反馈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关注、反思和完善,从而提高改革和实践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编织一个价值创造的交互网。课程改革对学生有价值才会对学校有价值。学校课程建设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实施模式等各方面,需要逐步明确基本质量要求。例如,判断学校课程计划的好坏,可以从价值立场和技术水准两个层面来研究。按照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着手,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从重视知识的获得,到注重技能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体现学以致用。具体实施中,即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交互网和价值创造网。学生之间的沟通从串联到并联,在内部呈网状结构,在外部也是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编织成一个价值创造交互网。

第三,互联网产生大数据,并且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相对之前的抽样数据,互?网产生大数据是大样本甚至是全样本,因此能够更加精准地预测大趋势。相对于学校来说,统计分析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分析最终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这些数据能对课程改革的有效性的研究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二、建立互联网共享模型,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

如何依托互联网,使得课程体系这个有机的生命体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互联网+”让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生态圈”。课程改革中,个体和群体之间持续不断地参与和协助沟通,在工作群体中,成员通过互联网相互作用,共享信息,帮助每个成员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而提高改革和实践工作的有效性,这就是本文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互联网共享模型的目的。互联网共享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提供、传递、吸收三个过程。

(一)提供

成果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和表达影像、语言或转换成课程改革成果数据库、课程改革网站、课程改革论坛等方式提供课程改革成果。成果提供者通过互联网最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网站上无障碍沟通与交流,了解和反馈课程标准实施效果。组织者通过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传递改革成果,尽可能保证被发送的共享信息发挥最大效益。学校发挥组织的集体力量,即通过互联网精心设计整合课程资源,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互相说课、议课、反思、改进等方式集思广益,并且在其中起引导、监督及协调的作用,及时反馈调整课程改革实施。

(二)吸收

使用互联网建立共享平台,提供相应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成果。以教师实施教学为例,针对同一门专业课,为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的有效性是不均衡的。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经过理解或解释形成自己的主观表达,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与学生和同事进行交流沟通,并向学校组织者反馈收到的信息及自己的反应,从而保证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的质量,提升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性。

(三)传递

实施者(教师)存在着认知差距。组织者(学校管理者)选取一些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成功案例作为专业精品课程,建立共享平台,使教师能够在共享平台上尽快熟悉教学实施工作,使课程改革有效性增加。同时,使主体(学生、教职工、学校各部门等)之间有效互动,相互学习交流,达到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范围和有效性的目的。

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共享模型的实现途径

(一)交流沟通

教师的教学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实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改革实施的有效性。让出于共同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学生或教职工使用互联网建立共享平台,以交谈、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社团等多种方式交流,相互评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并共享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施的经验以解决一些问题。使教职工具有积极向上健康的价值观,提升了教师对高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工作的认知度,达到教师教学工作与学校课程改革的契合。

(二)政策制定

学校制定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规章或制度、激励机制和教学评价体制,保障教职工教学工作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发展的机遇等。学校管理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引导教职工之间充分沟通,支持教学团队的技能培训、实践社群、各种正式及非正式交流活动,使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进而使成员之间愿意使用互联网共享知识,从而使成员的共享行为得到有效提升。

(三)渗透

篇8

【关键词】外贸跟单员;课程;教材

一、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任务

(1)外贸跟单员的范畴。外贸跟单员是指在进出口业务中,在贸易合同签订后,依据合同和相关单证对货物加工、装运、保险、报检、报关、结汇等部分或全部环节进行跟踪或操作,协助履行贸易合同的外贸业务人员。主要在外贸企业或者生产企业的外贸部门设置这个岗位。外贸跟单员的核心工作是工厂管理和质量控制,主要任务是生产跟进,但依据外贸企业或生产企业的大小和所设置的岗位详细程度不同,跟单员所从事的工作也有不同,其工作主要分为前程跟单、中程跟单和全程跟单。根据跟单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对象,外贸跟单员必须掌握外贸、工厂管理和外语三种知识和技能。(2)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具体任务。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跟单员这一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缺陷

(1)基于工作过程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课程改革目标。以跟单员岗位需要为目标选取课程内容,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跟单员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表现形式,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内涵,以跟单员职业资格为课程标准的依据,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在基于职业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自己“做”的实践中,习得实践技能,掌握知识。(2)已经完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缺陷。已经完成的一些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存在着只注重形式方面适应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查研究不深入,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缺少企业人员参与,缺少实践项目的开发,特别缺少以英语环境为基础的实践项目的开发,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培养具有相当英语基础的外贸跟单员的需要。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重新设计和教材创新

(1)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重新设计。外贸跟单实务依据跟单员从事全程跟单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以生产企业出口跟单流程、外贸企业出口跟单流程和进口跟单流程三类的跟单业务流程为主线,提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出口跟单、进口跟单两个教学情境,出口跟单教学情境由合同和订单审查、选择生产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原材料(零部件、辅料)采购跟单、生产进度跟单、产品品质跟单、出口产品包装跟单、货物运输跟单、报检报关跟单、出口收汇与核销及退税跟单共九个任务组成,进口跟单由许可证的申领、审核信用证、付汇核销、到货检验和索赔四个任务组成。这样设计可以避免不同学习情境工作内容大量重复出现的问题。在合同和订单审查任务中要让学生审查真实的外文合同。(2)基于工作过程改革的教材创新。首先,整个教材由两个部门组成,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其次,出口跟单部分由合同和订单审查、选择生产企业签订加工合同、原材料(零部件、辅料)采购跟单、生产进度跟单、产品品质跟单、出口产品包装跟单、货物运输跟单、报检报关跟单、出口收汇与核销及退税跟单共九个项目组成,进口跟单部门由许可证的申领、审核信用证、付汇核销、到货检验和索赔四个项目组成。并在每个项目下设置具体的若干子任务。最后,每个项目前要有项目目标、项目背景。通过项目目标交代通过本项目训练要掌握哪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根据实践可以得出,经过重新设计的外贸跟实务课程基本上克服以前已经完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的缺陷。

经过创新的教材能很好帮助教师实现以跟单员岗位需要为目标选取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跟单员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表现形式,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内涵,以跟单员职业资格为课程标准的依据,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在基于职业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自己“做”的实践中,习得实践技能,掌握知识的课程改革目标。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知识储备

课?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枯燥的知识灌输,将知识融于工作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养和职业成长性。根据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使高职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改革的热点所在。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的涵义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是这样论述的: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改变学习模式,改变后的学习模式要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即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的工作需要为准绳,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将学习过程穿插在工作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

该教学模式已经进入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不能生搬硬套。

二、高职医学院校的特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一线岗位能力的培养。例如,高职工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对生产线的技工人才,他们只要能够熟练操作这个流程就可以了。而高职医学生面对的是卫生工作岗位,这种岗位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作为医务工作者,高职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都很注重健康,也了解一些健康理念和医学常识,这就要求医生要有一定的医学内涵,能为病人提供较好的服务。

第二,医生岗位是在准确把握病情的基础上提供技能服务,对病情的诊断尤其重要,考验的是医生的知识储备,只有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病的过程是医生的技能服务能力的体现。在医生岗位上,知识储备和技能服务能力并重,知识储备对技能服务起到支撑作用,甚至知识储备对从医人员的影响更大,因为这决定了他们的服务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对高职医学生知识储备的相关思考

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由于忽视了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导致在高职医学生在知识储备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将来工作的基础认识不足。有些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强调的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传授方式,它也强调内涵,只有在注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而现在很多改革过多地强调技术服务,而对知识储备的教育不足,把高职医学生培养成了技工。

二是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缺乏科学性。有的学校把基础课程一刀切,或是缩减基础课程学时,只上专业课程并且多数是练习操作。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把基础课程砍掉,学生将来从事医学工作时,没有知识储备,就无法正确诊断疾病,更谈不上治疗了。

四、对高职医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1.清醒地认识医学生的工作岗位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医务工作要求医学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高职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

2.改革现有课程

公共素质课在保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和专业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公共素质课的学时。

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明确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提供的理论支撑,可将目标不明确和只提供少量基础知识的课程去掉或融在后续课程中。

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删减不能仅从工作过程来考虑,专业知识的传授应该考虑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专业课改革除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外,还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开发新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有些课程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开发新的课程。在课程开发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选择,二是内容的优化组合。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操作两类,理论教学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即按照学习规律来整合、序化;操作教学要考虑实际应用和学生的习得。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才能满足市场和学生的需求。

五、小结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要按照医学职业的特点进行,绝不能照搬工科院校的模式,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职业医学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媛.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建构的新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4(8).

[2]宋丽花.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现况及改善策略[J].甘肃科技纵横,2014(11).

篇10

1.“一个冲撞”

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管理的冲撞,是影响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绊脚石”。在我国的卫生职业院校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顶岗实习模式“、2+1模式”、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尤其对于大多数中等卫生职业院校来说,前3种模式相对普遍。但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与实践单位(或合作企业)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集中在学校与企业如何有机结合的问题上。从学校的角度来说:(1)大多数中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缺乏本专业的临床所需,容易造成与临床的矛盾;(2)学校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授课过程中缺乏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不利于校企结合;(3)教师团队缺乏临床经验,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实践。反之,从实践单位(或合作企业)的角度来说:(1)利益因素使得企业不注重或者无精力传授临床经验;(2)实践单位更注重技能型人才的使用,没有系统地培养新手。

2.“两个负面”

即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和学生消极学习情绪的增长,是影响“教”与“学”效果的内在因素,阻碍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创新。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从教师的角度来说:(1)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现实地位与前景使得教师不断滋生负面情绪,如缺乏工作热情、抱怨现状;(2)超负荷的教学工作及各类频繁的技能比赛滋生了倦怠心理;(3)学校管理机制和国家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使得教师应接不暇,时间一久,就产生了不良情绪。从学生的角度来说:(1)因就读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产生自卑心理,或是长期厌学,或是因初中时就有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着学习效果;(2)就业前景和执业资格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超出年龄负荷;(3)学习时间短与所学内容多产生的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3.“两个脱节”

即课程改革与改革发展创新的脱节、学校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创新的脱节。

3.1课程改革与改革发展创新的脱节

近些年国内并不缺乏关于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研究,相对突出的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建构,其目的是实现工作学习一体化;其建构的基础是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和分析,同时结合教学与临床实际情况,以职业基本标准作为课程内容的参考底线等。鉴于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大多数中等卫生职业院校多采用的课程结构是“公共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临床实习课程模块”,教学内容多为大专(或本科)的缩小版,与工作任务引领课程结构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脱节。

3.2学校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创新的脱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强调培养技能型人才。如赵才章所言: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这一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方针。但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内容与临床不相适应、课程结构整改及教材建设不匹配、教师团队临床经验缺乏等方面与教育理念的创新产生了脱节。詹碧华等指出创新教育首要的问题是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育在“产学研一体化”环节中的功能体现得比较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同时,李泽楷认为实验技术人员处在“教辅”位置的现状,导致对实验技术人员重视不够、培养不力、要求不高,严重影响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会受到影响。

二、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

“加快发展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以笔者看来应该明确其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即实现职业教育的“5个对接”:(1)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2)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4)学历证书与执业证书的对接;(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