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创新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7 17:1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技术创新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技术创新分析

篇1

关键词:绿色农业 ;创新; 分析

发展绿色农业离不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更不能缺少对社会资源潜力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为此,应根据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在确定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及对创新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本文重点对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动力加以分析。

1 绿色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分析

1.1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农业技术创新决不是孤立的社会事件,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本质上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自然、技术诸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组合,它不仅离不开科学创新,也离不开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与保障。而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又是市场创新。它们的相互作用于结合就成为就成为现实的有效率的创新体系。如果对创新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创新体系是由人员、组织、环境三大要素组成。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都要通过一定的人员和组织的集合来体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虽然是单个经济主体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但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一般应是市场的主体。毫无疑义,从理论上来讲,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应是农户与农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源,是成果的供应者。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户不仅经营规模小、收入弹性很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模仿创新。大批量的分散的小生产农户,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进程,更难以进行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有一个组织化的过程,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结成创新网络,科技创新才能顺利实现。

1.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主体形式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是主要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逐步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户和农业企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壮大,农民的行业技术协会的成长,农业技术市场等中介组织的发育,民间教育培训组织的完善,农户与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会得到加强。特别是当农业大型企业与配套性小企业出现协同创新,对绿色农业产的的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时,我国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必然进入多元主体创新时期。

1.3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 这其中强调政府的作用,因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不同。但同时,政府要利用非市场机制,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推动多元创新职能结构的整合,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2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分析

构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除明确创新主体,还必须深入探讨科技创新的力量拉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可以分为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

2.1 市场力量 主要指在经济竞争中能拉动微观主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力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需求的拉力。从国内看,市场对绿色农产品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前者取决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后者取决于城镇人口绿色知识、绿色消费习惯的建立。目前,我国还有大批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他们对农产品的生活消费,大多还停留在自给性消费。怎样扩大绿色产品的市场容量,关键在于把大批以自给性消费为主的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商品性消费人口,扩大内需。第二,市场竞争压力。入世后,外资进入我国农业开发,并带来优质价廉的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了农产品结构性疲软。第三,关联产业的推力。农工商一体化,上中下游产业的相关联,不论组织形式,还是产品形态上,各产业部门之间已不是泾渭分明,而是填补了许多中间地带,成长了许多新兴产业。因此,依托第一产业的产业链的延伸,必然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

篇2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绿色技术;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143-04

1 引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制造业发展水平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因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2015年5 月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遵循“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的发展路径,以及随着全球商业环境和绿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我国各经济区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大力提倡实施由传统的劳动力驱动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战略时,却经常忽略创新过程中的“孪生兄弟”―“创新惰性”的问题。创新惰性的产生不仅可能会让组织失去创新的能力和导致组织抵抗力下降使免疫系统失灵而引发各种不利于组织生存的的盈利率降低的并发症,甚至严重到令组织一蹶不振直至企业破产的地步。因此,在重点关注如何有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同时,有必要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重视与创新如影随形的“创新惰性”问题。

由于我国在研究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已相当成熟,如杨发明、吕燕[1]认为技术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的规定下且沿着一定技术轨迹发展的,而创新是在这个规定的技术轨迹内的一种嵌入行为,所以绿色技术创新应要与一定的选择环境相匹配。绿色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包括绿色材料、绿色设备、产品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回收处理等技术的创新[2]。而关于创新惰性问题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如孟c伟等[3]探究了企业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产业和公共部门技术活动中的创新惰性问题更为常见和突出。目前对于创新惰性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战略和环境两种研究视角。

(1)战略视角。

战略论者认为惰性主要集中在公司内部,侧重从组织的认知、行动和资源等方面分析。如Sull[4]于1999年提出了行动惰性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市场发生变化时,原来能够带来成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反而容易致使企业失败。Barton[5]基于核心能力刚性的角度探讨了组织惰性使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刚度等问题。

(2)环境视角。

环境论者主要是从环境选择和路径依赖两个方面理解组织惰性的。如Hannan和Freeman[6]提出了结构惯性的概念,他们认为由于组织结构中存在着无法任意改变的维持原有形态的惯性而使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不能与环境变化同步。North[7]认为在制度领域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现象,即人们过去所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面临的选择。

纵观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后可发现目前虽已有学者对于创新惰性有一定的研究,但为数不多,而且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并未十分深入,且对技术创新惰性的研究也仅限于基于技术标准锁定和异质性而做的分析,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也并未考虑其过程中会产生惰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基于长三角地区在我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需迫切促进其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产生的惰性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有效改善策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以提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而促进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目的。

2 长三角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惰性分析

2.1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现状

作为我国经济前沿阵地的长三角地区,2015年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经营成本上升、外部需求疲弱而颓势依旧。另一方面,珠三角等地制造型外企撤离的现象频现,也给了长三角制造企业一定的警示,所以依靠科技创新将成为长三角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选择。但是由于其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机制不畅和人才流失严重却使其产业转型之路遇到了阻碍。另外,在政府大力倡导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掀起了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的热潮。虽然在其发展路径的转变与持续的投入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仍显能力不足。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将保护环境的新知识和绿色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的活动,且着重强调绿色观念、绿色产品和绿色工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协调一致而获得绿色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为其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已有一定的关注和研究,并有产业集群开始将其运用和实施,但相关研究目前却止步于初步探讨。当前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和失衡以及其体制机制创新亟待加强,创新成果水平也仍需进一步提高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笔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造成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且考虑从技术标准锁定、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研究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的惰性问题,以达到利于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的效果。

2.2 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

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惰性是指创新组织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因习惯于原有状态而不想改变的的心理和行为倾向[8]。笔者基于已有的技术创新惰性的定义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理解为创新组织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由于有维持原有状态的惯性而产生的不想做出改变的一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由于在制造业中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会使组织失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使制造型企业仍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增长模式发展,不利于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更是如此。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5个方面对长三角制造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进行分析。

2.2.1 绿色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标准锁定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个经济系统)长期采用某一技术作为业界标准(或经济系统标准)而难以被撼动或取代[9]。基于此定义可认为绿色技术标准锁定是指一项绿色技术被标准锁定成为业界标准而难以被替代。由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绿色技术的发展较为突出,所以其行业内的绿色技术标准较高而产生了绿色技术标准锁定。而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将会使非标准在位者由于其自身的技术差距和高替代成本而滋生消极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2.2.2 区域生态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惰性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中于某一地区但又可以在跨地区的空间范围内活跃的,由来自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其它相关机构间的竞争和合作伙伴,围绕某一特定创新领域的主题,在交互作用和协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在更大范围内能够产生特殊的价值创造和辐射力的创新空间[10]。而区域生态创新系统则是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引入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也形成不少这样的生态创新网络,例如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由于该创新网络长期会随着网络层级和节点的逐渐增多而使其组织成员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内部的官僚化程度也不断加大,从而网络中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灵活性降低。即产生了由网络组织结构稳定性而引发组织结构僵化的结构惰性,会使整个创新网络组织成员的思维和创新行为固化,使他们在面临环境变化时不能及时成功地对战略进行根本性变革以有效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目标,这也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产生。

2.2.3 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验惰性

由于受到知识转移环境或者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等影响,企业在获取、吸收和使用知识资源的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实际绩效往往比预期绩效要低,而且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使创新可能失败,这都会使企I领导者排斥创新。此外,由于存在部分企业对于知识转移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使其习惯于以原有掌握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去应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从而也容易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绿色技术创新是强调以绿色市场为导向去促进转化绿色创新成果的,长三角制造企业中就存在不少由于原有的企业惯性和一定的经验惰性却不愿去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而没有开发出对其有大量需求的绿色技术市场,这样就很难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

2.2.4 组织的文化惰性

长期对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忽略而形成的高消耗和高排放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形成了一种行业文化,而习惯于原有文化不想改变的就是一种文化惰性。组织内长期也会形成一定固有的文化能有效保持和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文化惰性就会影响甚至阻碍组织员工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和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滋生群体惰性而产生创新惰性,使组织不会去考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外企较多,外商直接投资较高,形成了固有的多以依靠FDI发展制造业的行业文化,且随之产生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也易造成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受阻。

2.2.5 组织的制度惰性

制度惰性常被理解为一种有不足的制度安排即使被认识到存在缺陷在尝试改变时却发现难以实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中表现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进和产业环境的变化,组织原有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机制不能应随着环境变化、意识形态的调整、组织成长和技术进步做及时适应性的调整。如政府颁布的一些环境规制方面的排污费制度或者排污许可证等政策,企业却不能做到积极应对和及时将其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导致企业产生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一个原因。

3 相关建议

3.1 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

由于技术异质性是技术标准锁定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突破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就需要考虑从研发具有更大异质性的绿色技术入手,而研发此技术的前提就是需克服技术创新惰性,进行不连续的突破式创新。同时,必须要采取差异化的创新策略,积累大量异质性的创新资源,在不同于标准绿色技术的轨道上采用新的技术范式,研制出性能够卓越且技术优势能超越绿色技术标准锁定具有的异质性优势的新绿色技术。另外,非标准在位者也可以通过制造与现有绿色技术的差异吸引更多具有异质性偏好的用户来突破绿色技术创新惰性。

3.2 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

随着长三角制造业的生态创新网络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其日益成熟与发展,其组织的结构惰性必然应运而生,那么突破该惰性的关键点就在于要构建具有柔性的生态创新网络来提升组织的集体学习与协同创新的能力。由于创新网络在合作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其创新收益的外部溢出效应和企业家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的权衡不完全理性去选择创新方式,使得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设置多元化和有灵活性的创新组织结构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解构有惰性的组织并激发绿色技术创新热情也可降低惰性再次产生的可能性。除了加强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的集体学习和培训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其他创新型企业以新生力量激活集体创新潜力。

3.3 进行企业间的标杆学习

标杆管理是企业学习先进的一种系统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企业为谋求行业领先而选择行业内具有竞争实力和某些方面领先的企业作为标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该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创新而达到赶上并超越竞争对手目的的一个反复循环进行的过程。标杆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对标杆企业的不断学习,积累形成创新优势赖以需求的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创新。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刚好也存在大量可以成为标杆学习对象的企业,所以本研究认为通过标杆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因组织的经验惰性而引发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问题。

3.4 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

由于组织的制度和文化惰性是基于考虑技术创新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培育敢于冒险和宽容失败的企业制度文化是破除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突破点。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消除创新惰性。此外,政府方面也应该从政策法规方面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创新环境,如建立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对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企业进行物质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等,以期更好地达到用创新的积极性去克服创新惰性的目的。

4 结语

在我国强调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基于已有的集群网络中的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探讨我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问题,并从技术标准、组织结构惰性、经验惰性、制度和文化惰性5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研发更大的异质性绿色技术、构建协同和柔性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进行标杆学习和培育冒险和宽容的制度文化的应对策略。但长三角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惰性是否还有其他方面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还有哪些更好地应对策略来克服该惰性应可以有更深入研究。另外,目前关于技术惰性方面的研究也仅限于定性分析,如何将其量化以更好地用定量去研究各因素对其影响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发明,吕 燕. 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 41~44.

[2]Aguilera Caracuel J,Ortiz de Mandojana N. Green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13,26(4) : 365~385.

[3]孟庆伟,胡丹丹.持续创新与企业惯性形成的认知根源[J].科学学研究,2005(6):428~433.

[4]Sull D N.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4):42~52.

[5]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6]J Freeman 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7]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汪秀婷,戴 蕾.集群W络中技术创新惰性的成因及突破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20~23.

[9]陶爱萍,李丽霞,洪结银.技术标准、异质性和创新惰性[J].中国软科学.2013(12):165~172.

[10]夏 光,屠梅曾.以“三区联动”构建新的区域生态创新网络[J].生产力研究,2008(11):59~62.

[11]肖 鹏,余少文.企业间协同创新惰性及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84~87.

[12]洪江涛,黄 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96~102.

Study on the Inertia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Li Zhongjuan, Bai Mingguo, Liu Xinyue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2,China)

篇3

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407.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36-01

1 煤炭绿色开采概述

煤炭绿色开采以及相应的绿色开采技术的涵义为:从广义资源的角度来认识和对待煤、瓦斯、水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防止或尽可能减轻开采煤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良影响,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笔者将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定义为: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绿色”理念引入煤炭生产过程,并由此导致的生产、管理要素的重组或转变。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系统与生命、生态系统一样,遵循物质循环规律、能量流动转化规律:一是能够充分、高效利用能量;二是技术产品可降解,保持生态大系统的能量守恒;三是能够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整合到生态大系统大循环中,形成“资源绿色开采———资源绿色消费———资源再生复原”的开放闭路能量循环反馈,从而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矿业绿色化。

绿色开采技术创新主要包括:(1)绿色开采技术工艺创新,以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污染产生的清洁工艺技术和减少已产生污染的末端治理技术,如“煤与瓦斯”工采技术、“保水开采”技术、地下气化技术等。(2)绿色产品消费创新,绿色消费意识的培养以及减少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对环境破坏的煤炭利用技术创新,如深加工拓宽煤炭产品应用范围、创新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率等。(3)绿色意识管理创新,即将绿色意识引入煤炭生产管理的管理函数创新,如绿色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建设、激励机制建设等。三类创新活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实施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对于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如下:(1)绿色开采技术创新要求开采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长期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子,生产集约化程度很低。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必然要求多层面、多角度的技术创新。(2)绿色开采技术创新要求系统思考,高效利用产品;绿色开采要求从广义资源的角度看待矿区范围内的煤炭、地下水、煤层气、土地、煤矸石以及在煤层附近的其他矿床等可用资源,在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绿色开采技术创新要求全面评价企业效益,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以生态大系统的观念来看待、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实现生态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自然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全面考虑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2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系统模式

根据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的内涵、创新动力源、运作机理,设计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系统启动动力源。

2.1.1政府推动。政府法令政策强制是影响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首要推动力。传统技术创新项目以经济利润为目标与动力,而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与目的是生态大环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少,实现生态大环境的整体效益最佳。由于企业是以盈利作为第一经营目标,而绿色开采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低回报特点,因此,要平衡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环境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很大程度上还需依靠政府的法令强制手段。政府推动的实质在于通过政策制约与资金援助等手段干预,减少外部不经济现象,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1.2市场引导。通过市场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让企业从减少成本、增加需求的关乎自身发展的切身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绿色开采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企业实行绿色开采技术创新之后,一方面增加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提高环境、社会整个效益,最终将实现企业获利———环境改善———社会整体效益提升的动态良性循环。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的另一个动力源。技术的发展进步将导致煤炭开采技术、产品加工使用工艺技术的进步。突破技术工艺瓶颈的目标诱导,会使企业发展相关技术,从而找出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进。这一动力源主要基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或者产品用户创新信息的转移。3绿色开采技术创新系统实现途

3.1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找到煤炭开采对环境破坏的源头因素,并加以控制改进,将煤炭开采及煤炭能源利用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以下几个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①研究开采后岩层运动对岩体内形成空隙的影响,以及瓦斯、地下水的渗流规律。②将瓦斯作为资源,变害为利,在采煤的同时形成地面或井下瓦斯共同开采系统。③根据岩层的组成,确定保水采煤的地层判别以及相宜的开采方法。④根据具体条件,形成充填、条带开采、离层区注浆等保护建筑物及地表的技术。⑤形成在煤层内维护巷道的技术,减少矸石影响。⑥形成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并研究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3.2管理创新。管理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必然要求组织管理系统也随之变化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是将“绿色”理念、“创新”思维贯穿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行为实践。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绿色化。观念的绿色化表现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科学认识环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效益的社会全面性。其次,需要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绿色化。在制定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时,不仅要考虑经济目标,更要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综合到企业效益中,平衡三者关系,实现生态大环境的综合效益最优化。同时,需要管理体系的绿色化。企业要长远地认识生态环境资源,调整、转变现有企业生产、市场营销、绩效评估、财务等管理子系统的标准及评价指标,确保高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后代的利益,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钱鸣高,许家林,缪协兴.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4)

篇4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若干特征的对比研究,揭示出技术范式变革的必然性,分析了技术范式变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影响,阐述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下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思路、企业实施生态型技术创新战略、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及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转向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内容,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建议,以适应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的要求。

关键词:循环经济 技术范式 技术创新 创新体系

循环经济技术范式

(一)技术范式及其转换

经济学家多西(1982)认为,技术范式是解决所选择的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式。它不是指某一具体的单个技术,而是共同体共同持有的思想和技术体系的模式。每一种技术都被其技术范式支配,它规定着技术要解决的一般任务、使用的材料技术、应用的物理和化学定理,以及追求的技术尺度和经济尺度。因此,技术的不同其根本在于技术范式的不同。技术范式的转换发生在新旧技术之间,是技术性能的一次大飞跃,技术实体的一次大变化。

(二)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对比

线性经济技术范式产生于现代技术发展的初期。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初期,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免费使用基础之上的,它所采用的技术范式具有单向线性和不可逆性,而单向的线性技术范式往往以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面目出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并没有遏制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反而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动态提高了人们的欲望水平。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对自然资源使用量的不断扩大,人类向自然界抛弃废弃物的速度和数量不断提高,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原始的生态系统迅速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改变。

循环经济实践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动摇了传统线性技术范式下的技术价值观、技术评价标准及技术的科学基础(如表1所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化Recycle)原则。“3R”原则在技术、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广泛渗透,必然对技术主体的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正如表1所示,在循环经济技术范式替代线性经济技术范式的过程中,带来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改变,带来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企业、产业园区、区域(社会)三个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在企业层面,主要是开展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小循环),实施清洁生产。循环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上,要求企业技术链条由过去的止于产品制成向三个方向延伸:其一是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再使用、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延伸,使得产品报废后不是以对自然生态系统有害的形式被抛向自然界;其二是向全部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方向延伸,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其三是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向延伸,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在产业园区层面,主要是开展企业间的物质循环(中循环),即企业技术体系从纵向深入向横向技术网络方向扩展,构建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其物质和能量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的。园区内采用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在区域(社会)层面,主要是开展社会层面的物质循环(大循环),构建循环型区域(社会)。通常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以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循环型区域(社会)有四大要素: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对此,必须构建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必须建设包括水循环利用保护体系、清洁能源体系、清洁公共交通运营体系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必须致力于规划绿色化、景观绿色化和建筑绿色化的人文生态建设;必须倡导和实施绿色消费和循环消费的社会消费方式。

循环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现路径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转向。生态型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包括以下特征: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企业评估技术创新成本时要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特别是要考虑生态成本的经济学意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培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能力;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和考核应包括生态环境指标。基于循环经济技术范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以生态效益为导向的经济活动,需要将技术创新活动的终端从市场扩展到环境,使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以生态市场为终端和开端,以逆向物流、信息流和知识流为纽带,构成循环型技术创新模式,体现技术创新生态价值观对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构建企业间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单个企业进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往往受到规模、风险、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限制,企业之间如果能够就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活动组建联盟,则无疑可以打破这些制约。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它要求建立一条生态工业链,每个企业都在这条链上,互为因果、互为所用,只有共生才能共发展,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与其它企业的发展、与整个产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尽管组建联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企业应该看到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必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联盟所带来的利益不仅是企业间的资源互用、风险共担、利润共享,更重要的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中通过联盟可以发现机会、拓展市场、把握机遇和树立品牌。

技术创新组合范式的生态化转向。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本质上就是一种变革。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能否得到一贯地实施并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否同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和密切配合,相应的技术创新组合范式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匹配框架,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相匹配的组织及文化变革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发展企业的绿色组织结构,建立绿色企业文化,企业绿色组织结构主要指企业需要许多有形的组织机构来履行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若干职能,需要设立相应的计划部门、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相关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组织文化是组织结构形式的抽象规定,文化类型与组织结构的匹配状况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及其作用发挥的水平。技术创新组合范式的生态化转向,即绿色组织结构和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成为实现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转向的前提和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和实施机制

实现资源价格向其价值的回归。当前中国经济机制中资源价格形成体系极不合理,资源的价格未能真实地反映其供求关系,低价甚至免费的资源使用,使人们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极度浪费,同时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资源定价体系,调整好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使资源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实现资源价格向价值的回归,主要是要明晰资源的产权,发挥资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中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科研能力不足、对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薄弱,这必然导致企业在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时技术成本投入过大,影响了企业转换生产模式的积极性。为此,国家有必要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的方式可有多种,如引导其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信贷支持、直接或间接的资金补贴,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保证知识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等,多渠道地扶持企业的创新行动,可使企业技术成本的上升幅度有效地减少,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

加大法制建设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力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这样就可以激励(负激励)企业通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来降低其社会成本,降低的幅度越大,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同时,企业越有积极性发展循环生产,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则其社会成本下降幅度就越大,由此形成良性的正反馈。为此,国家立法机构要抓紧时间制定相关的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对污染物的排放要严格限制,提高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实行多因子收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工艺进行生产,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讲,买进污染份额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更是把自己推向市场竞争的劣势境地。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和绿色技术资源服务体系。我国应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有关发展绿色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通过建立高效的绿色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传递机制,及时了解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绿色技术创新的学习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以加快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和扩散步伐。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企业、行业的宣传,提高全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

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和普及。我国要通过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自觉主动地转向绿色技术创新方向。把环保、无污染、有益健康、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形成一种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加强全体社会成员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的转化和培养工作,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建康的消费观点,提高人与环境协调意识,形成强大公众环境舆论,使社会公众舆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傲.循环经济技术范式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

篇5

关键词:绿色需求;技术创新;有效需求

中图分类号:F403.6文献标识码:A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离不开技术创新。在工业社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1]。这种线性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已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社会,必须通过生态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行绿色化生产,以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协调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熊彼特,很多学者对始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归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起源和类型研究;二是过程研究,涉及到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和产业创新模式等;三是战略研究,涉及到竞争优势、价值链、技术演化趋势、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包括两类: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根据国外学者的统计分析表明,60%-80%的创新都是由需求拉动的。所以说,未来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需求的“引力”作用。本文依据效用论和有效需求论,从绿色需求出发,分析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演绎及其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国家生态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效用论与有效需求论的差异

效用是人对其自身需求被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效用既来自于需求,又反作用于需求,产生有效需求。换句话说,有效需求是被融入了效用的需求。但是,效用不同于有效需求,不仅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而且在于效用具有微观性,有效需求既具有微观性也具有宏观性。

(一)产生背景的不同

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于19世纪70年代分别先后提出,共同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那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为社会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本数量,又迅速发展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从而出现了19世纪50-60年代工业高涨时期[2],社会生产成倍地增长。同时,工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农业封建关系的长期残余,使广大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导致商品供过于求,生产相对过剩,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一方面,为了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和争夺;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重视商品销售,市场营销观念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正如杰文斯所说:“我们专为消费,才去劳动,才去生产;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亦须参考我们所要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来决定”[3]。为了更快地推销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精密预料顾客的嗜好与需要”[3]。“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3]。生产的急剧增加势必导致各种资源供应的紧张,为了使多种选择用途的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把边际效用理论应用到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经济学理论是建筑在最后效用程度这一个函数上的”[3]。

总第428期朱其忠: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商 业 研 究2012/12有效需求理论的演进轨迹是先“微观”后“宏观”。它最早产生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展于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完善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8世纪50-60年代,英国正处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还在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发展。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开始抛弃重商主义和萨伊定律,经营重心转向有效需求,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4],它标志着有效需求理论诞生。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初步完成,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基本建立,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马尔萨斯的推动下,有效需求理论开始从微观研究走向宏观研究。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物价迅速下跌、商品无法销售、企业经营困难、工人大批失业等,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缺点,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就业不足,为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二)主要观点的不同

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心理活动——人的欲望(或需要)的结果。一方面,虽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就个人而言,其欲望则是有限的、相对的,欲望强度和享受程度随着消费品量的增加而减弱;另一方面,人的欲望将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就必需品说,一个人很快就满足了,但他会希望推广享受的范围。他的最初目的,是变化他的食物;但不久在服装上亦发生了求变化与精美的欲望;次之,又发生了建筑的、装饰的、布置的欲望——这诸种嗜好,在有这诸种嗜好的地方是绝对不能满足的;文明改进,这种嗜好亦随着增加”[3]。人的欲望被满足程度就是效用。对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所以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使自己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每一单位货币支出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商品效用既来自于它的稀缺性,又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尺度是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价值,而商品价值则决定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有三层含义:个人的现实需求、生产的现实需求和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首先,有效需求是指个人的现实需求。在斯密看来,为愿意支付商品的自然价格的人的需求,就是有效需求[5]。这里的自然价格相当于商品价值,是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出来的,即正常成本加上正常利润。它不同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5]。自然价格有时高于市场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两者的差异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其次,有效需求是指生产的现实需求。在马尔萨斯看来,“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强烈的有效需求将会带来供给的增加。商品的有效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从而成为形成财富的唯一原因。从微观的有效需求到宏观的有效需求,不仅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强度,而且还取决于人口数量和性质,“人口的不断增加是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有力而必要的因素”[6],但“单单人口不能产生对财富的有效需求”[6]。再次,有效需求是指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在凯恩斯看来,一方面,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值,即有效需求[7];另一方面,“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相交点”[7],“如果假定消费倾向于新投资量不变,那么只有一个就业水平与均衡相符合”[7],这个就业水平就是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就是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的产生路径是:预期收益总供给充分就业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并决定国民收入的大小[7]。

(三)研究目的的不同

效用的研究目的是从单个人角度解释商品的价值,即“正确的联系应是价值同效用”[8],为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效用与稀缺性相结合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任一社会的劳动,皆有极大部分用在普通生活必需品、便宜品,如食物、衣物、建筑物、工具、家具、装饰品等物的生产上”[3],所以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稀缺的商品才能具有价值,而只有商品“有价值才值得为它而劳动”(威特利)[8]。“工业可以生产的只是那些有用而又有限量的物品”[9]。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价格,供求关系在价格的波动下,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和平衡,不需要政府外在干预。

从个人的现实需求到生产的现实需求,再到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说明有效需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的角度解释经济危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5],但“在满足欲望的追求中,人类的命运决不是相互独立而是连结在一起的”[9]。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的需求欲望很难改变,但生产欲望却不断增加,即人的嗜好改变速度要慢于收入转化为资本,从而“商品就会普遍过剩”[6]。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投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7]。所以,“投资波动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10],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常常阻碍生产的进程”[7],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化解经济危机。

二、绿色需求的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绿色需求。它既源于个人的本能需要,也是社会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一)生存是人的最本能需要

人的本能是人天生的生理欲望和需要。人有三个本能:生存、集体性和创新。生存是人的第一个本能,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有限的和脆弱的。人的独特意识能够使人天生地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存在。维持生命和繁衍,使自己或人类能够存活长久,是人的第一渴望。群体性是人的第二个本能,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种群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同一种群的人具有相同的特性。一个人如果太容易因为意见不同而分化,导致离群独居,其寿命肯定会大大降低,所以人离不开他人和群体而独自生存,人是社会人,“人的一切欲望只有在社会中,只能通过社会提供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合理的实现”[11]。创新是人的第三个本能,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人的一生或人类社会无时不充满着风险,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从而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化。在人的这三个本能中,生存本能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两个本能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说,人的一切活动的都是为了生存。

(二)从绿色效用到绿色有效需求

人的欲望从来不是一种抽象存在,它是具体地指向外在对象的要求,并由外在对象唤醒,所以商品是通过唤醒人的本能欲望,来产生效用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福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和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淡水的枯竭、空气的污染等,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即生存问题,将食品营养、保健、生态、安全、环保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人的思维理念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所以,绿色产品的效用源于人的本能,并逐渐演变为有效需求。

产品本身是否绿色、产品使用是否安全、产品生产是否清洁、产品废弃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亚太有限公司所做的为“2010 TüV SüD绿色指标”(TüV SüD Green Gauge 2010)的独立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4%)愿意为明确证明是“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支付高昂的额外费用(平均为多支付45%的费用),而且83%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购买此类产品或服务。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15%的速度递增,世界绿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绿色消费观念讲究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开始考虑给社会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很多人喜爱休闲运动,具有很强的节水、节纸、节电意识,适度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和产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无磷洗衣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装修材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绿色消费观念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的认知和加强,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许多人已经自愿拒绝购买和使用非绿色产品和服务,这些人心甘情愿地站在绿色消费立场,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买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继而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产生有效需求。绿色的有效需求有两层涵义:首先,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选择对自身健康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从社会角度出发选择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利的产品和服务。

(三)绿色需求是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当人们不在为基础需要而奔波的时候,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并趋于绿色。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表现为:更加关注消费绿色精神产品,如休闲旅游、社会和睦、教育公平等,它是消费者顺应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健康的、科学的、享受有度的、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人们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以奢侈浪费,追求时髦为荣,即人们虽然追求生活富裕、舒适,但不过度消费物品。换句话说,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性的精神满足。所以,在当今,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人类作出消费选择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并将进一步导致绿色产业经济理念的蓬勃发展,因为这种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活质量追求,会通过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改进而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进步。

三、绿色需求对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作用

绿色需求从效用向有效需求的转变将引领企业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生态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生产观念的更新

绿色有效需求的作用,尤其是绿色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引起生产领域的彻底革命,促使企业管理者们更新生产观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他们必须开发新的绿色产品;为了创造一流的绿色产品,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为了适应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他们必须开展绿色营销,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在这一个过程中,绿色需求始终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需求,生产者和经营者无利可图,“集聚效应”就难以发挥作用,绿色产业就不能迅速崛起。所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企业经营者更新生产观念极为关键。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irk von Wahl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绿色’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帮助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具有真正的商业意义。今后五年中,这一情况将更加显著。目前,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有限,企业如果能快速反应,利用这一不断增长的趋势,将得到不菲的回报”。绿色产品市场开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将受到限制和禁止,为绿色产品所取代,新的绿色产品将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产品,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等,应有尽有。

(二)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

资源环境的约束、绿色消费的兴起、国际分工的调整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市场的诉求。绿色需求正激发世界各国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创新生态技术的热情。生态技术,也称绿色技术,是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创新潜力,把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发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表现在: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环保要求;在开发、设计时,应尽量保证避免污染环境,并设法减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在使用后,产品应易分解、回收、翻新与安全处理,力求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单个企业的作用有限,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还必须走“集群化”之路,形成绿色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生态技术创新是在企业集群内部的价值活动创新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引导创新向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价值活动和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集群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

(三)国家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设

建设国家绿色创新体系首先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按照产业生态的要求,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生产模式不仅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的规划主线,因为开展生态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国家应尽的社会义务。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需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协调和促进国家绿色创新系统,并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基础上,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研究与开发、示范引导、贴息贷款、财政扶持、立法等方式,大力建设宏观层面的绿色创新体系,它包括开发各个企业都能获益的生态技术,大力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和有限资源的再生及有效利用的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能源、资源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技术等,走一条对环境无公害的生态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无论是从效用论,还是从有效需求论来看,绿色需求均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起着“拉力”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企业明显低估了这种作用,低估了消费者对 “绿色”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调查显示:仅有60%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愿意为“绿色”认证支付更多费用,其原因是企业的“经济人”本性和“搭便车”现象,使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拓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绿色需求理念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也越发严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如征收环境税、倡导清洁生产等,但这些举措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选择及其“投资”行为,而且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程源,雷家骕,杨湘玉. 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蔡中兴.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9.

[3](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1-53,6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27.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0-51.

[6]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1,258,260,265.

[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24.

[8]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晏智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20.

[9](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6,58.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规划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更新规划和建设理念,发挥绿色技术的作用,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外探讨与研究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等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到绿色城镇与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城镇技术创新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陈万球认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1];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整合塑造构建而成的[2];袁凌等提出了构建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其技术创新想法[3];刘栋、李伟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4-5];董泊提出,既要从单体的绿色建筑抓起,又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6];徐琳琳则从城镇风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利用绿色技术[7];贾铠针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8]。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依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9]。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技术的迫切性,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下的绿色技术[10]。

1.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体现。绿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符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该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等要求,了解该区域内公众对各类绿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拟定出合理的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资源配置做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1.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现今交通拥堵现象在我国多许多城市十分严重,如何提前做好交通规划,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纳入的工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如城镇规模等,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1.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①建筑的体形和朝向。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形可以更好地减少建筑物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应该结合各种设计条件,重点从采光、集热和通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建筑朝向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的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外窗和屋面部分,这些部分起到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等作用,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加强外墙保温技术和屋面保温技术。

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在前面部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在此,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2.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发展由来

原信江新区的各村村民多为零散式居住,村庄分布不均,各村之间往来基本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便,而且该地区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信江新区南区位于鹰潭老城中心的北部,它和老城区隔江相望,信江河将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区内绿色葱茏、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把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和江西省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作为前提,随着鹰潭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信江新区的发展得以确立。

2.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规划

2013年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明确了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方向。信江新区南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用地为11.78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信江新区居住容量15万人,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3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中,通过结合原信江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该区通过选择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该区有建筑面积99700m2可容纳六千名学生的鹰潭新一中,建设有行政办公楼、市政广场公园及配套建筑等的鹰潭市行政中心,占地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含大型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设施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3.2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在道路交通的建设中,结合该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以避免以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实现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目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布局,通过龙虎山大桥、鹰潭大桥、信江大桥和鹰东大桥实现和老城区的连接;根据人流车流等特点道路横断面选择为一块板形式,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绿色建筑技术

选取该区常见的一种住宅模型,运用DOE-2软件对其进行朝向、体型系数、外墙保温和屋面保温的绿色建筑技术能耗模拟分析。建筑户型和基本介绍如图1和表2所示。该模拟主要是通过改变几个方面的参数来得到该建筑模型制冷采暖能耗对比于基准能耗的变化情况,模拟的内容如表3所示。3.3.1朝向将该建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每次转动20°,把正南方向设为0°,进行模拟朝向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朝向对建筑能耗会产生不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要选择适合朝向,该区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0°以内。3.3.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越利于降低能耗。将该建筑模型做一个简化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体形系数进行能耗模拟,从表4可以看出:体形系数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3.3.3外墙保温对选用的外保温和内保温构造形式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模拟可知,该建筑墙体采用内、外保温做法和单一墙体材料相比较,其能耗量减少许多,选用外保温方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比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效果要好。3.3.4屋面保温模拟分析了正置式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对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屋顶在选用保温做法后,该建筑模型的能耗都降低了,而且可以看出,倒置式屋面的节能效果要比正置式屋面要好。

4结论

在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建设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适宜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鹰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40-43.

[2]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16):27-37.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64-65.

[4]刘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5]李伟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6]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2):111-113.

[7]徐琳琳,周瑞.浅谈绿色技术在城镇风貌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8]贾铠针,叶青,赵强,等.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同构关系[J].工业建筑,2014(44)增刊:57-60.

[9]邱江.绿色城镇技术创新与绿色城镇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7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技术创新;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4―0126―02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经济发展和建设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却伴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国家不断倡导节能环保工作,建筑行业也积极相响应国家号召,在保证施工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之上,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积极以应用节能环保为核心的施工技术,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的现象。这种技术改进不但能够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高效发展。

1绿色施工技术

1.1什么是绿色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正常建设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这就是绿色施工。而在施工中一切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施工技术都可以被称之为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建设中管理人员需要落实施工中的相关条例和准则。

1.2绿色施工技术的实际意义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项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传统施工建设只是一味的要求建设目的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忽略不计。但是应该认识到,施工建设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污染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后期的建设发展,并且造成了我国建筑资源严重消耗。而当前绿色施工技术的使用不但保障了施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施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氛围。这一举措不仅能够缓解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在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缓解社会压力方面功不可没。

2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2.1技术创新永远是绿色施工的生命

绿色施工主要是依靠当前不断发展创新的施工建筑技术,只有保证绿色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施工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在施工建设中发现当前绿色施工技术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和创新。

2.2对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考

首先,绿色创新施工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施工单位在使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时候要对该项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其次,积极学习《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要对管理企业和施工单位积极推荐绿色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并且对该项技术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保证该项技术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益;再次,要大力发展Qc活动。QC活动能够调动技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后,技术研发实行标准化,精细化,这也是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部分。

3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我国土地面积很广,但是人均土地面积占有却很低,因此要在施工建设中对土地资源的适应合理规划。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划分出生产建设区、机械设备存放区和办公区三大类,然后再优化细化划分方案。其次,要对施工中的管线分布进行合理规划,对施工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周全。

(2)节约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当前施工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日常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对施工现鲈胍簟⑽鬯、建筑垃圾等处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管控。在保护环境方面,施工单位可以采取设置护栏等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设计施工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施工地,有些水资源可以实现二次使用,比如冲洗泥沙车的水可以通过沉降使用到泥沙搅拌和混泥土养护工作中。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使用是一方面,培养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节水意识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4)节约建筑材料。在开始施工建设之前,要对施工项目所用相关建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计,施工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合理规划使用建材,提高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和使用率。

(5)施工现场清洁新能源利用技术。在施工中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合理布局使用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是最为普遍的。当前风能的使用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这一方面的相关技术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能源利用率很低。

篇8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业投资;民间资本;市场驱动

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于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开发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技术产业应运而生。绿色技术(Greenteeh)即清洁技术,狭义上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环境友好型新材料、绿色农业、节能等,从广义上讲,只要是能够减低污染,减少对自然资源损耗的技术、产品、服务,都可以统称为绿色技术。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基本国策,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要关注绿色税收体系建设,而且要全面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张伟(2009)从广义环境金融视角,指出开展环境投融资活动必须突破狭义环境的束缚,进入所有环境友好型产业领域。这就意味着,环境投融资活动不仅涉及环境末端治理,而且也要覆盖绿色技术产业。但是,绿色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兼高收益特点,决定了传统金融(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难以对其提供主要的融资支持,而创业投资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开辟了第三条资本途径,为绿色技术产业提供了重要资本支持渠道。

1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相适应的特征

1.1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创新在“高风险、高收益”方面的一致性

创业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成思危,1999)。按照“竞争陛经济”“把参与者引向最有效的市场解决方法”的“自动安排”,社会资金通过各类基金组织或其他相应渠道,或者进入普通投资领域,成为“普通资本”;或者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创业投资领域,经由创业投资的操作成为“创业资本”。社会资金选择成为创业资本正是资本逐利本性之所在。绿色技术创新在起步设计阶段往往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下高风险的隐性产品,但一旦开发成功,将会带来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因此,绿色技术创新高风险下蕴含的高预期收益成为创业投资进入的关键。

1.2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在市场驱动方面的一致性

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市场力量驱动下的经济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创业资本或天使资本的筹集、创业基金治理结构的组建,到创业资本投资流向的选择和创业企业的运作,再到创业资本退出的实现,创业投资无不是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完成的。而绿色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性发展,其适用性和经济性已经达到与市场接轨程度,推进绿色技术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开始形成。在市场化原则下,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相结合可以避免政府干预下效率的损失或无效以及相应的道德风险。

1.3 创业投资与绿色技术产业在运作周期方面的一致性

传统的组织结构与一般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而创业投资企业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周期(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吕炜,2002)。与传统的环境保护产业相比,绿色技术产业更注重“前端治理”和过程控制,而且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周期性特点。创业投资在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等不同时期的资本运动和投资策略与绿色技术产业在构思、确定、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等阶段的创新活动是相适应的,创业投资可以根据绿色技术产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其提供有差别的资金和管理支持。

2 创业投资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人们普遍认为,与传统的银行、股市融资方式相比,创业投资良好的融资绩效主要体现在创业投资家在投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sahlman,1988)。Chan(1983)认为由于创业投资家具有行业和技术的经验,消除了逆向选择问题,创造了创业企业融资的市场。而青木昌彦(1997)指出,创业投资者真正的作用在于信息协调和公司治理,这可分为三个阶段:①事前监控阶段;②事中监督阶段;③事后监督阶段。具体来说,创业投资主要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支持来促进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

2.3 创业投资为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因素,创新项目的低成功率和高私人收益特征使得银行和内部资本市场在对创新项目的融资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预算软约束问题,创业投资能够通过限制融资量和分阶段融资等手段,形成预算硬约束,避免了银行和内部资本市场遇到的问题(Gebhardt,2000,2006)。在绿色技术尚未形成完整含义产品之前,其投资对象更多是预期收益的构想和创意,体现技术的无形资产和管理的智能劳动,有形物质投入的缺乏以及产品尚未成型,难以符合商业银行为求得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须支付质押或抵押的信贷条件,也不能够满足资本市场须达到一定净资产规模后实现股权转让即上市流通的基本要求,因此,传统金融无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难以对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当然,政府财政也能为绿色技术研发(R&D)提供资金支持,但是随着我国财政功能向公共财政转变,若过度向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会减弱财政对公共部门的支持,而且还会弱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自觉性,使企业处于被动局面(葛建新,2002)。因此,解决绿色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问题,创业投资是最佳选择。

2.2 创业投资为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支持

一个活跃的创业投资行业拥有大量富有经验的投资家,这可以大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因而提高均衡状态下的技术创新率(Keuschning,2004)。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之所以在创业投资市场上同时存在并将其他竞争者逐出市场,是因为这两者都具有在风险管理上的比较优势(Fiet,James Owen,1991)。创业投资对绿色技术产业的管理支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治理作用。创业投资家通过占据创业企业的董事会席位或非正式地监督,引导和要求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并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通过设计保护条款,理性界定创业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关系,来防止企业家以投资家的损失为代价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专业化。Thomson,RichardCharles(1993)认为创业资本家不仅将股本资金注入企业家的公司,而且将自己的专家技术也注入其中。创业投资家对企业进行监控的前提是创业投资家具有对项目质量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决定投资行

为的丰富专业知识(Raphael Amit,1998),只有这样,才能提供诸如战略咨询与指导、高级管理人员选用和再融资安排等方面的管理支持。三是提高声誉。创业投资对企业声誉的提升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向外界传达有利于公司吸引人才的真正信号(Davila A.,2003);其次是有助于企业与其他拥有互补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展开合作(Bertoni F.,2005);再次是有利于树立银行对企业的信心、吸引潜在顾客(FriedV.H.,1995)。四是创新商业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是自主创新的微观基础。在商业模式的引导下,可以保证自主创新的顺利实现,而技术也只有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王德禄,2007)。创业投资介入绿色技术产业,能帮助创业企业家实现从商业计划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的一系列探索,包括经营策略的试验、实践,新技术的研发,各类技术的整合和其他商务资源的配置等等。

3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现状

近年来,绿色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呈持续式增长。据北美绿色技术投资协会统计,仅2006年第三季度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投资金达到9.44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10%,占全部创投资金的14%。中国的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也势头迅猛,2008年已经成为第三大创投领域。自2006年以来,VC/PE对中国大陆绿色技术市场的投资处于不断上升状态。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2008年年间,中国绿色技术市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7.0%。投资案例从2007年的20笔激增到2008年的55笔;投资金额从2006年的4.67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5.90亿美元,2008年投资额达到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3%,是2006年投资额的178.7%,2009年的投资额有望超过20亿美元。另外,绿色技术投资占总创业投资的比重从2007年的18.18%上升到2008年的30.88%,绿色技术产业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大创投领域。

3.2 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投资结构不平衡第一是绿色技术投资行业分布不平衡。2006~2008年,中国绿色技术行业投资覆盖的9个一级行业中,新能源和水(污水)处理的投资额占了总投资的82%,为19.33亿美元。此不平衡可归因于新能源开发和水处理领域的政策倾斜和二者具备达到成熟市场开发的经济性。第二是绿色技术投资地域分布不平衡。在2006―2008年年年间总共97个绿色技术投资项目分布在全国18个省级地区,其中,江苏和北京的投资数为35个,占到总数的36.1%,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鲜有投资,甚至为零。笔者认为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东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以及较高市场化程度使其具备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一是东部地区具有的较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了区域创新活动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池仁勇等,2004);二是东、西部不同经济发展政策导致的东、西部制度性差异、观念差异、资本及人力等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王晓鸿,2008),造成经济基础的差异。

3.2.2投资主体错位从国外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创业投资的主体是机构、LP(有限合伙人)基金和个人,政府投资所占比例很小;而中国(大陆)的创业投资机构主要以政府出资或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出资组建,民间资本和机构投资者还未能成为主流。这种政府主导的创业资本进入绿色技术产业,不仅使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过度依赖政策支持,而且还会产生许多弊病,如难以形成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经常受到行政干预,难以进行商业运作,缺乏效率等。

3.2.3 产业集群度不高 波特(1990)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集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通过靠近专业的物质投入和信息、设施互补等提高生产率;②可以改善激励(incentives)和绩效的评估;③在提高创新率和创新成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④降低新企业形成的障碍,营造提高生产率的环境。在产业集群中,创新的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新的特点被称之为网络式创新(steinle&Schiel,2002)。一方面,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刚刚起步,产业链条配置的明显不足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很多创业投资机构的进入;另一方面,我国的创业投资业尚未形成集群性的组织形式,难以发挥象硅谷等创业投资网络产业集群通过创新分工以降低成本的优势,难以营造创新的人文环境,组建人才聚集平台和完备的中介组织体系。

3.2.4 政策环境不完善立法工作的滞后严重制约着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目前,《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已获通过,将有效推动美国国内以新能源为主的绿色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绿色技术产业法规以引导性的《办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居多,政策效果和作用强度未知。而且利用创业投资促进绿色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难以营造持续稳健的创业环境。税收政策的不合理也阻碍了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虽然我国从2009年开始逐步施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是绿色技术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一般产业要高,新进固定资产税款扣减额相对较少,使绿色技术产业负担相对较重。另外,国家虽然对高新技术企业已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如享受15%的所得税率),但是仍对有限责任公司制下创业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等进行双重征税,加重了投资者负担。

4 促进我国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发展的对策探讨

4.1 优化绿色技术产业结构,打造绿色技术创业投资集群

4.1.1 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产业均衡和地区均衡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产业均衡,是要在保持对新能源和水处理投资的基础上,引导创业资本加大对新材料、废物处理、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资。一是发挥政策引导和宣传作用,鼓励先进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加大商业开发力度;三是增强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开发绿色技术产品需求市场。促进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地区均衡,除了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外,要充分利用各地方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必要时把地方绿色技术产业发展纳入地方产业发展纲要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给予绿色技术创业投资发展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4.1.2 打造绿色技术创业投资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理论界认为,区位因素形成的外生比较优势和集聚因素形成的内生比较优势是共同决定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报酬递增”(克鲁格曼,1990)的集聚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我国的绿色技术创业

投资集群发展,一方面通过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如地方所得税优惠、土地使用价格优惠、提供奖励政策等,协助某些地区建立利用创业投资发展绿色技术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重视集聚因素,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绿色技术产业的集聚来增强区域对创业投资的凝聚力。

4.2 转变投资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国家绿色技术产业市场化程度越高。目前我国的很多创业投资公司具有政府背景,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运作效率等方面严重滞后。适宜的创业投资融资主体应该是政府引导下广泛参与的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为促进创业投资对绿色技术产业的支持,建议在创业投资基金团队的治理结构中设立绿色执行董事,专职于环境投资,特别是绿色技术领域的投资。

创业投资基金是创业投资市场化的体现,一方面为民间资本的介入和收益分配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利用国内外同领域的广泛资源,给创业企业带来增值服务。我国应将基金重点投资在境内从事新能源开发与使用、清洁生产服务、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包括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的创业企业。采取国际通行的创业投资管理方式,准确调查后科学地选择投资项目,成功经营后选择退出以取得回报。

4.3 设立创业投资绿色引导基金,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直接参与创业投资会过分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弱化经济效益和效率驱动,因此,其作用应该体现在引导和激励上。为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创业投资的发展,可以考虑设立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绿色引导基金。绿色引导基金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有利于克服绿色技术创新上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绿色引导基金通过对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和运作,可以防止市场的盲目投资和扩张而产生的“市场失灵”。二是能发挥绿色技术创业投资的杠杆作用。通过绿色引导基金与专业投资机构和管理团队的投资基金相结合,可以产生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资金放大功效。建议将绿色引导基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加以规范和考核。

4.4 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4.4.1 法律环境一方面,尽快制定创业投资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发展法案,完善现有的《公司法》等法律,为绿色技术产业创业资本的供给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在创业投资机构组织形式中已占到24.58%(2008年数据)的有限合伙制,虽然在避免双重征税和激励机制上具有很多优点,但仍面临着“退出渠道不畅”、“无法真正享受税收优惠”等主要障碍,需要有关法律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护。绿色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如果不从制度上进行产权界定,会产生“搭便车”现象,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尤其是知识产权投资的规定方面存在着盲区,导致民间对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缺乏有效激励。因此,实现对绿色技术创新者的激励相容,必须从法律层面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4.4.2 政策环境首先,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国外对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较大,如新加坡政府规定,创业投资最初5―10年免税;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私人创业投资,对创业投资的60%免除征税,仅对其余40%按照50%征收所得税。为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我国应加大绿色创业投资的税收减免力度。其次,提供政府采购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对于新能源、水污染处理、空气环保等绿色技术产品,政府应该采取优先采购的政策,并以信贷方式积极支持绿色技术创业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再次,提供融资政策。鼓励现有的政策性银行,通过政策引导现有的商业银行,为绿色技术产业的投资提供政府优惠利率贷款。

篇9

比较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

(一)模型概述

1.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该种模型着重点在于由具体大的技术创新过程出发,将其中的成本与收益数据有效收集起来,通过运用辅助工具,及时找出企业技术创新审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技术创新能力审计模型。该种模型是在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审计企业是不是具有相应的优势利用以及技术创新资源转化、获取有效的外界资源信息等等能力。

3.技术创新绩效审计模型。该种模型的特点为针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绩效指标实施合理研究,譬如说投入产出的时间、数量以及效益等等数据指标,这些数据信息具备有较强的可比、可控以及容易获取的性质特点,能够将更为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企业技术创新审计。

4.技术创新综合审计模型。该种模型在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跟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所涉及的营销、人力以及财务等等职能部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相较于上述三种审计模型来说,该种审计模型更为全面,具备有较强战略性,涵盖有过程数据、各类投入产出指标、创新能力、外界资源供给、行业生命周期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情况信息,在众多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研究中较为适用。

(二)比较

篇10

关键词: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体系;支撑政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严重紧缺、能源开发过度、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失衡。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必须开展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战略部署,实现能源资源的低消耗、污染废弃物的低排放、生态环境的低污染。以科技为依托,攻克能源与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不断优化绿色经济的资源配置,借助产业结构调整助力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含义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1]。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自然的不衰退。绿色经济包含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所以绿色经济在要求大量使用清洁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吸收经济过程出口的碳排放的同时,强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加强物品的重复利用,做到“变废为好”。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增加生活负担,造成不可逆损耗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而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是一种满足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社会机制主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能够长久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

2科技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能够推进经济又快又稳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2]。科技在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靠科学技术,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各类“资源”,即自然资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废弃物以及废旧产品的属性、价值和功能,并且相关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得到最大的产出。对这些“资源”利用与再利用、加工与再加工的市场前景与利润空间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损耗。再者说,技术进步可以突破现有资源供给的限制,创造出新的可利用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避免以资源的不可恢复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经济。

2.2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说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生产过程中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能。而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将各种技术结合利用,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再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新兴技术等。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将新兴技术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业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推动着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3]。

2.3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

科技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一些生物高新技术的发明,各种清洁生产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开发及各种绿色的材料和能源以及各种绿色的食品和药品等的研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平衡发展。并且科技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技术设备及其工艺,能够有效地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地降低或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科技可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追求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3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绿色经济建设

科技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的作用。要实现绿色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做到:首先,克服产业高新技术难题,应用高新技术来改善传统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攻关,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带动整个经济市场的变化。清洁技术、循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谋求资源效率的极限发挥。其次,建立面向绿色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发展绿色经济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开发者和使用者,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着绿色经济的工艺创新水平。建立企业间的科技创新联盟,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的资本、人才、科技、产品等特点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并与其他企业的创新平台建立联盟,共同面向绿色经济进行科技创新活动[4]。再者,健全绿色经济的科技创新体制。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但是要保证先进技术的产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我国的科技政策仍然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专业性领域的绿色经济科技政策等缺陷。所以要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必然要健全绿色经济相关的基础研究体系,绿色经济理论方法和政策支撑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和维护一系列体系健康运行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5]。最后,加强绿色经济国际科技合作。各国的科研水平能力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参与多国共同出资、共同协作研究、共享研究资料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断向科技发达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把握国际贸易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4结语

从小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需求到生态园中绿色经济,再到全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型的经济都离不开技术。力争突破制约资源节约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改善资源、能源、环境的高新技术,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稳步推进,从而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华.科技对循环经济支撑作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2]严炜.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之探讨[J].学习与实践,2012(6):30-36.

[3]杨丽萍,贺新华.科技创新与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4-66.

[4]许正中,杨全社,张庆亮.立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