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技术行业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技术行业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麦可思就业报告蓝皮书;职业教学;校友服务功能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关于河北省新升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途径的研究》(项目编号:1240365),立项人:杨国燕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麦可思就业蓝皮书”的有关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3日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一半以上,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以终身学习能力方面还面临很大挑战。下面,我们根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相关数据对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科学探析,以找到我国高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高职教学改革之路。
一、关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的说明
麦可思是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专精于高等教育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测量与评估,为中国众多高校提供基于数据库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报告和教育咨询服务,帮助高校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数据化管理。自2009年以来,麦可思每年对毕业半年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状况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并撰写一份年度报告。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年就业蓝皮书)和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就业蓝皮书)就是麦可思研究团队其中的两份年度研究成果,这两份报告主要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就业蓝皮书首度出版以来,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
二、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分析
1、兴趣爱好、找工作容易和收入较高是高职毕业生选择高职高专专业的首要理由。根据2011年就业蓝皮书数据,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选择高职高专院校的理由是“该类大学就业前景好”和“该类大学地点合适”。
在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志愿时主要选择的38个专业中,19个专业是学生兴趣爱好所致,17个专业是因为找工作容易,2个专业选择意愿是“该专业收入较高”。
2、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6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绿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6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看好的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此类专业不仅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且失业率较低,为需求增长型专业。比如,就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5.1%,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名第一;就读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5%,在就业率最高的前50个专业中排第二十四。就薪资而言,2010届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142元/月,而高于平均薪资的主要高职高专业一共有84个,就读空中乘务专业的毕业生月薪最高,为3,844元/月。
3、临床医学、法律文秘等9个专业是高职高专红牌专业。“2011、2012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9个专业是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高职高专红牌专业。此类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而且薪资较低,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比如,临床医学专业是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人数最多的100个专业中失业率最高的一个专业,其失业率为30.7%,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也最低,为1,365元/月;法律事务专业失业率为19.2%,仅次于临床医学专业。2010届就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量排第一,失业人数为1.5万人。
4、六成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中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因为他们认为工作与职业期待不吻合,所以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4%的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然而频繁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以后的职业发展。
2012年就业蓝皮书中显示,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3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463元。毕业3年内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624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同样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高为3,549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245元。
5、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定位——“一技之长+综合素质”。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3年后都认为基础知识面的扩展(54%)、人生观的建立(39%)和专业技能的培养(41%)是母校对事业和生活帮助最大的前3位的活动。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是长远发展之势。
6、高职高专大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其掌握水平仅为58%。
优秀人才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工作能力。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离校时获得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的满足度为86%,获得积极学习能力的满足度为84%。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分析能力,其满足度为86%。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说服他人其满足度为78%。因此,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未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知识前两位的是销售与营销、消费者服务与个人服务,然而他们对其在离校时获得的有效销售与营销能力的满足度最低。
7、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认为专业教学中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相适应。2012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1届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和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51%和76%,均高于2009届8个百分点。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度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比2009届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实习和实践环节、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实训。对于已毕业3年的2007届高职大学毕业生来说,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的比例达到69%。可见,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最主要的要求。
8、大学毕业生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因此,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应由校内拓展到校外,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3年后希望母校提供的校友服务类型前两位是建立校友联系网(59%)和使用母校的图书馆系统(52%)。
三、基于“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几点思考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尺子”。根据对2011年、2012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近些年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平均薪资在过去3年里连续上升,没有出现“就业难”问题,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1、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本文第二部分第2~4项数据结果均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仅40%的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有的专业失业率竟高达30%,因此高职高专教学应加强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同时又适应高职生自身的需要并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学校应随时根据行业的未来发展特点与前景,加强设置高职高专绿牌专业,果断停止或暂缓红牌专业招生,以避免某些专业毕业生的高失业率和低薪资。
2、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近20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所需的一线人才,但学生素质却不容乐观。本文第二部分第5~7项数据也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他们急切要求学校转变陈旧的办学理念,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
3、校友服务功能弱化,不适应毕业生终身学习要求。目前,在我国无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在其毕业生走出校园后,仍为其提供周到服务的寥寥无几。本文第二部分第8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急切希望母校在其毕业后继续为其提供校友服务,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提高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也应该增强其校友服务功能。比如,为了帮助毕业生取得比较优势的职场竞争力及完成创业的梦想,向其提供优惠或免费的进修推广课程;让毕业生继续享受免费的图书馆资源、运动场所;为了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帮助毕业生建立校友网站、校友通讯录等。总之,走出学校,不等于断了学校与毕业生之间的关系,为了毕业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高专应努力拓展其校友服务功能,以满足其终身学习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洪波.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深化高职素质教育[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篇2
各层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股份公司高管层,机关各部门真正需要什么信息?集团公司高管层,机关各部门真正需要什么信息?工程公司管理层,机关各部门真正需要什么信息?项目经理部领导,项目部的职能部门真正需要什么信息?这是一个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又是一个矩阵式的信息网络。
分别是战略决策层、经营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和项目执行层。这个金字塔的每个层级,都是由相互孤立的、没有砂浆粘接的“巨石”组成。这些“巨石”从信息化的角度分析相互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如这二十几个集团公司,几百个工程公司,几千个工程项目经理部,等等。
各业务管理系统都是垂直的信息系统。如办公管理、市场经营管理、计划合同管理、工程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成本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设计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综合报表管理、企业门户内外网站管理、党委、工会和团委系统的管理等等,基本上都是一条条垂直的管理系统,实质也是一条条垂直的信息系统。虽然逻辑上系统间互为连接,内涵上互为信息源,实际上多数系统为封闭的垂直管道。鉴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不同层级的组织,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业务系统,形成信息壁垒是符合原则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工程项目部,各业务系统密切连接,信息交换频繁,彼此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和逻辑性。正可为: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根“针”就是项目经理。
企业战略决策层的信息,是从项目执行层逐层传递上来的。项目执行层得到的管理指令是从战略决策层逐层下达的。
当然,这绝不是简单的传递和下达,过程中,各层级都要对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处理,制造出新的信息继续传递和下达。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是信息逐层失真和指令逐级衰减的过程。
各业务系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分工十分明确,因此信息生产和传递自然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只有在需要其他系统提供信息资源时,或为其他系统提供信息资源时,相互传递必要的信息。最终形成的信息成果,系统之间没有交流,分别提供给更高层级的领导使用。
各层级使用的信息媒体介质各不相同。战略决策高管层主要使用各种简报和专题报告;经营管理层和项目管理层主要使用的是各种报告和专业报表;项目执行层则是使用大量的各种报表。这些报告和报表是由业务部门生产出来的。各业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生产报表的机器——软件和硬件的组合体。其原材料是基层机关和各项目部产生、录入并传输过来的数据。
鉴于以上分析,首先要明确各层级需要的具体信息资料及介质;其次要理清各业务系统需要的信息数据和资源;第三可以分业务系统独立地建设管理系统,需要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的信息数据和资源,设计必要的接口和制度管理,如成本管理模块系统,与物资设备、验工计量、财务资金等管理关联性极强。其他系统模块都可以独立建设,没有必要将可以独立运行的模块管理系统牵强附会地“综合”在一个系统里;第四,项目管理层——工程公司使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监控本公司所属项目部的管理和业务运行;第五,最基层的项目执行层——项目经理部使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执行业主和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指令,认真履行合同。按照项目管理系统设定的流程,对项目的安全质量、工程进度、物资设备、财务成本和标准化现场实行管理控制,负责如实填报各种规定的数据和报表,并按时上传。
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部使用。实质上,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中的各个业务模块,还是公司机关各业务部门信息化的数据来源和基础。机关业务管理系统完全可以垂直管理到项目部。因此说,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业务管理系统也完全可以由机关业务部门直接管理运行。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集成,建立接口和平台,技术和管理上完全可以解决。
项目部各业务系统,具体按照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实时录入所发生的必要的数据资料,综合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自动生成各级业务部门和领导需要的信息、数据、报表和资料,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同时,通过综合管理系统的流程设置,进行项目管理的流程改造;通过系统应用实施严格的流程控制,对项目进行规范的精细化管理。从“人治”管理项目和“制度”管理项目,上升到“软件系统”管理项目。
因为好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将管理体制、机制融入到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之中了。但是,项目管理系统还是由人来管理、操作、使用的。
要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监控各个功能模块运行情况。鉴于工程项目的单件性、高分散性,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弱的特点,将众多的工程项目的各个业务模块产生的海量数据和信息,综合进行汇总统计、比较分析,可能产生失真的信息和数据垃圾。因此,上级领导机关在使用项目管理系统时,还是要单个分析具体项目数据和信息,监控其各个功能模块运行情况。
鉴于每个项目所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不同,所属行业和业主的不同,受征地拆迁、设计变更、计量支付、资金供给、材料供应等千变万化因素的影响巨大,各种因素发生的时间滞后和无法预料以及控制的拖延,录入的数据的“时效性”与制定的计划及工期发生矛盾,致使项目管理的各业务系统发生的信息数据及时间点与计划要求或施工组织设计不符,最终导致项目的成本费用增加或异动。这正好反映了项目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严重问题,更需要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对策,解决问题。而不能据此否认项目管理的成果和信息化工作,诱导项目部为了所谓的“符合性、逻辑性、关联性、一致性”而改动数据,为信心化而信息化。项目管理数据的录入,必须坚持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的原则。有时月度数据“符合性”误差大,季度数据“符合性”误差就小。特别是成本管理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按时间区段分析,准确性要低,按照“开累”统计综合分析,准确性就高。如果按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分析要准确得多。
整个公司全部工程项目综合的管理情况,如计划合同、形象进度、安全质量、物质消耗、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等等,传统报表系统和快捷的网络传输手段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管理的需要。通过项目管理系统,将其报表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一个重点就是“智能报表系统”,整个公司应该统一信息化标准、数据编码标准、报表格式标准、填报传输管理制度标准等等。
怎样使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变成项目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人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是我们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在传统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管理方式并存的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担负传统管理的繁重工作,还要承担信息化系统管理的艰巨任务。他们要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填制各种现场技术管理数据报表,用手工方式向业主编报各种报表和资料,还要再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重复劳动填报录入数据和信息资料。信息化系统管理没有实现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基本目标,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负担压力,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项目经理没有学习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使用,更没有看到项目管理系统给他们带来的实在效果,还是使用传统管理方式管理项目心安理得、得心应手。要改变这种局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统一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系统建设和应用。各级主管、分管领导是关键。通过学习上级文件,加大宣传力度,让各级领导和机关人员深刻领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规范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实际意义,从源头上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强力推行系统使用。系统内普遍采用数据必填项,数据不全无法保存,报表无法生成;做到不上系统不办公,不上系统办不了公。各级各部门所有报表,必须采用系统数据生成,通过系统上传上报。各业务部门定期核查功能模块数据,奖优罚劣。应用工作要保持常态化,对数据准确性、关联性、逻辑性、闭合性要有监督、检查机制。不能把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业务割裂开来,与实际脱节,为了应用而应用。
现场发生数据要及时录入,要对数据进行复核,流程的节点间数据要核实,确保系统数据反映项目实际情况。
第三,必须对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和定制开发。要满足项目管理的实际和企业管理的需求。简化数据输入方式,避免重复输入劳动;提高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真正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一是要注重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与项目业主的报表系统的接轨、兼容,各个业务部门的管理系统的数据,一次输入,自动生成两套报表,一套上报业主,一套上报企业机关。二是要调整报表资料生成流程。就是要随着每笔业务的进行,依据数据基础资料和凭证,在软件系统中直接录入数据,自动生成所需报表、资料,打印作为正式的凭证资料,签署保存。同时,基础数据资料和原始凭证仍然需要保存备查。财务管理系统就是这么做的,应该在其他业务系统中推广应用。三是注重人机界面人性化设计,界面友好,反应迅速,操作简单,提示及时。使得广大员工喜欢使用系统,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和手段。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和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
首先必须进行项目管理系统和现场项目管理的流程改造,相互适应,保持一致,做到流程统一。
其次要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是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载体,是规范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制度和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必将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项目的管理规章制度融入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内,通过流程控制强制落实管理制度。
第三,通过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的流程,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在自己权限内,进行业务数据的输入、复核,审批,通过电子签名手段认证后,系统自动转交给后续流程执行,否则系统拒绝执行,业务终止;当人为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时,系统及时提示,拒绝执行,无法操作。
第四,将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和其他自动化系统相结合。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机械设备的使用、物资材料的消耗、安全质量的控制等方面,施工过程的各道工艺流程控制等等,采用识别系统、认证系统、门禁系统、GPS系统,用自动化的手段检验、记录和录入。各级机关部门要定期检查项目管理系统中,本模块运行情况,监控模块数据和资料录入情况,通过模块运行成果,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评估项目管理工作优劣,及时指导项目部整改,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干涉。
篇3
今天这次全市工业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工业发展情况,客观分析形势,科学谋划今年的工业工作,力争工业经济在20*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刚才,会议对20*年度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为新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授牌,两个县(市)政府、三家企业做了典型发言。这些单位和个人在20*年的工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
下面,根据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20*年工业发展情况的回顾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节能降耗和自主创新,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主要特点呈现五个亮点和四个突破。五个亮点:一是上市融资取得新成绩。继5月份中南集团在新加坡实现境外上市后,10月份德棉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交易,11月份华鲁恒升非公开发行股票成功,三家企业共募集资金近10亿元。二是品牌建设赢得新成果。20*年共有7个企业的8种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目前全市已拥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11个中国名牌产品,72件山东著名商标、60个山东名牌产品,品牌数量居全省上游水平。三是重点企业获得新荣誉。恒升集团大氮肥国产化项目受到国务院特别奖励,企业和杨振峰本人分别受到国家级表彰;德棉集团参加全国档车工技术比武勇夺桂冠并有3人进入前5名;恒源石化公司董事长王有德获得联合国世界生产力院士称号;黄鸣荣获中国绿色年度人物称号;金麒麟集团被《中国工业报》和国家统计局评为行业排头兵企业,成为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人物。四是市属企业发展有了新起色。适时召开了第二次“7.31”大会,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市属企业发展的热潮。全年共实施36个项目,完成投入20亿元,总资产达到15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9.3亿元,其中有6家企业利税过亿元。实缴税金5.4亿元,占市级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五是资源节约国债项目抓住新机遇。共争取晶华集团余热发电、德齐龙化工集团综合节能改造等5个国债项目,总投资6.7亿元,获国债补贴3820万元,争取项目个数和资金补贴居全省首位。四个突破:工业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达到1173.5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500亿元(达到1510.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突破2000家(达到2382家)、工业用电突破80亿度(达到84.6亿度)。
20*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工业发展较为特殊的一年。一是国家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企业进一步发展空间受到较大制约。二是主要生产要素价格上扬,煤电油运紧绷,使企业组织生产运行遇到较大困难,同时,国家宏观税赋调查也对重点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全市工业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目标,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保持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全力膨胀骨干企业,使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年来,面对各种困难,各企业不等不靠,内控成本,外拓市场,积极组织生产经营,市经委、民经委等有关部门全力服务,积极扶持,各县市区用心把握,创造环境,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骨干企业健康发展。一是运行质量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2亿元,增长28.2%,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2%;实现利税190.3亿元,实现利润110.9亿元,分别增长28.1%和24.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0.8%,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二是重点拉动强。百强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亿元、利税83.3亿元、利润50.4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43.2%、43.8%和45.5%。利税过千万元的达到353家,过亿元的达到25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三是产品位次提高。贺友集团、水兴橡塑等8家企业获全国同行业排头兵称号,金麒麟集团的刹车片、华鲁恒升的DMF、晶华集团的空心玻璃砖和日用玻璃、皇明太阳能公司的太阳能热水器、贺友集团的纤维板、水兴橡塑的橡胶管带等产品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市尿素生产能力达到260万吨,占全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二)积极调整工业结构,稳步增加工业投入,使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各企业、各单位坚持将工业投入同结构调整相结合,在提高工业总量的同时,使产品档次、产业层次、设备水平、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一是工业投入稳步增加。全年在建技改项目581个,完成投资260.8亿元,增长29.5%。共有恒升集团8改15万吨DMF、新增40万吨尿素项目,晶华集团彩色空心玻璃砖一窑四线和120万立方米新型墙材项目,德棉集团第八批国债项目,德齐龙集团平衡百万吨氨醇项目,中茂圣源5.1万吨商品木浆等345个项目完工投产,新增销售收入能力390亿元,利税能力70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恒升集团的新增20万吨醋酸项目、临邑金德工业园的管材生产线等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工业层次不断提高。通过投入和调整,经济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工业体系不断丰富,20*年二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5.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占工业比重分别为52.44%和47.56%,增幅均在27%以上,实现了协调发展。七个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及生物工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机电冶金接近300亿元,化工、纺织服装超过200亿元;中央空调、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功能糖等四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2.5亿元、84.1亿元、31亿元和25.8亿元。形成了传统产业水平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格局。
(三)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使循环经济不断发展。节能降耗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20*年是国家、省正式将节能指标列入考核内容的第一年,全市工业系统围绕节能降耗、节约资源,从技术、管理、投入各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单位能耗下降明显。重点调度的20种产品单位能耗指标全面下降,平均降幅2.1%,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单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和取水量均比上年末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二是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迅猛。省、市两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23家,产品覆盖水泥、新型墙材、纤维板等十几个品种,全年实现产值17.6亿元,利税2.37亿元,分别增长了88%和37%;共利用各种三废物231万吨,企业获免退增值税、所得税1.35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晶华集团大坝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今年有望实现华能*电厂粉煤灰的零排放。贺友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利用林业三剩物生产人造板基地。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全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326个,完成新产品销售收入96亿元,利税1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7.4%,提高3.1个百分点。
(四)突出特色经济和园区建设,县域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围绕县域工业的发展,各县市区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因势利导,突出特色,使县域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一是重点企业培植初见成效。一批利税过亿元企业在县市区相继出现,20*年更是呈加速发展之势。临邑恒源石化集团、平原德齐龙集团、齐河永锋公司、晨鸣集团等发展速度快、后劲足,具备了做强做大的基础。二是特色产业突出。各县市遵循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种养加习惯,因势利导,特色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夏津的棉花产业、禹城的功能糖、乐陵的调料食品、武城的汽车零部件等初具规模,都在全国同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继获得“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称号后,20*年我市又获得“中国中央空调城”称号。三是园区建设聚集效应明显。各县市区围绕企业建园区,依托园区带产业,促进了产业水平的提升和企业集约化优势的形成,形成了工业发展的良性载体,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蓬勃发展的县域工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个过千亿”的目标已提前一年实现,可以讲,全市工业经济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站在新起点,谋求新突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努力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与在座的各位更是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缺大少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虽然我市的工业企业数量与周边地区相比占有一定优势,但大企业少的问题十分明显,至今没有一家销售收入过50亿的企业。在2005年度山东省100强工业企业中,我市仅有华能*电厂入围,而滨州、聊城各有5家。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使节能环保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市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支撑全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的企业仍然集中在化工、纺织、建材、造纸、冶金等传统产业,能耗高、附加值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市重点调度的百强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污染治理问题。三是新上项目中科技含量总体不高。2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1.5%,纺织、化工、建材、造纸等传统行业项目占制造业的50%以上,企业利润空间较小。四是运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运输物流日愈增加,运力不足、运输受阻的问题初步凸现,对经济运行也产生较大制约。另外,自2005年以来,两项资金占用一直居高不下,也充分反映出部分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强。五是市属企业改革解困的难度较大,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对以上问题,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慎重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正确把握形势,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问题
20*年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市县党委换届后,站在新起点推进新发展的关键年。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今年世界经济整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将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今年经济增长仍然可以保持在8%以上的速度,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将会进一步增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这些都为今年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都呈现偏紧趋势。为控制资金流动性过剩,2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提高0.5个百分点,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等,都将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这需要我们从事工业工作的同志们,全面准确地领会国家政策的精神实质,把中央精神和*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与快”的关系,保持发展工业的信心毫不动摇,发展工业的热情毫不退减,发展工业的干劲毫不松懈。在思想认识上应坚持四个不动摇:
(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国家微观规制政策逐步出台,对经济行为的规范越来越严格,不少地方和企业产生了迷茫和错觉,认为抓工业难出成绩,上项目风险太多,动摇了抓工业、上项目的信心和决心,这种思想倾向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不牢固树立工业的主体地位,就无法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就无法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无法为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吴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20*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全市经济工作实现了六个大的突破,即GDP和工业总资产双双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300家、全社会用电突破100亿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存贷款分别突破600亿元和500亿元,而这六大突破没有一项不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离开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六大突破就难以实现。欠发达的根源就在于工业发展的滞后,因此,*发展的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改变全市的落后面貌、实现向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跨越,就必须进一步坚定工业发展首位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市营造以工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氛围。
(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骨干企业带动不动摇。众所周知,经营企业重在营利,因而有人认为企业不在大小,赚钱就行。但是,不把企业做大,就没有规模效应,就没有研发能力,就难以技术创新,就谈不上打造核心竞争力;没有大企业,小企业就无以与之配套,就无以体现管理上的示范效应、研发上的溢出效应,地方经济发展就缺乏真正的支柱和脊梁。所以,缺少大企业,不是面子问题,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一个地方企业发展有没有领头羊的问题,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有没有火车头的问题。这方面,滨州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滨州市限额以上企业仅1097家,不足我市的一半,但工业经济的某些指标已经超过了我市,关键就是靠骨干企业的拉动。20*年,滨州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有12家,我市只有6家;滨州过百亿的有3家,而我市连过五十亿的都没有。企业做大了、做强了,就会左右逢源、应对自如,这些大型企业跃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后,资金更为雄厚,创新更加有力,规模效应更为显著,龙头带动作用也更为强劲。因此,中小企业是群体,是基础,大企业是骨干,是龙头,我们必须立足现有的群体优势,知耻而后勇,狠抓大企业培育,狠抓骨干带动,尽快改变我市企业“群山无峰”的被动局面。
(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大上项目不动摇。20*年我市工业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大关后,我市工业总量规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问题仍将是长期制约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必须依靠长期的、持续的工业投入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是投入的基本载体,不坚持大上项目,就谈不上量的扩张更谈不上质的提升;但违反国家政策、违背市场规律盲目上项目,必然造成投资的浪费和建设上的重重阻力。坚持大上项目,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符合开工建设的“六项基本条件”,一是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二是按规定完成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三是按规定开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依法完成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四是按规定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五是按规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六是符合信贷、安全管理、城乡规划等规定和要求。总之,在项目建设上要正确处理好“保”与“压”的关系,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的行业、盲目扩张的项目,要坚决压、坚决限制、坚决禁止;对符合产业政策、国家鼓励支持的重点项目,要努力保、大力支持、全力发展。
(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节能降耗不动摇。节能降耗有利于企业增收节支、提高产品竞争力,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是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快速崛起的内在要求;但它并不仅仅是企业个体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今后不但新上高耗能企业受到限制,而且现有项目也必须逐步的降低能耗水平,否则就有淘汰出局的危险。这对于以传统业为主,而资源又较为匮乏的我市来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刚才,我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下达20*年度全市节能调控目标的通知》,会后市政府还将与列入“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的30家企业签订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各企业一定要认真执行,确保年度节能目标的实现。以上四点需要各县市区、各企业、各部门同心把握,用心研究,以进一步增加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三、关于20*年的主要工作
在优化结构中促进总量膨胀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20*年工业经济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突出两大主题(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狠抓“三个一批”,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工业增加值突破55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利税240亿元、利润140亿元,均增长20%)。主要工作措施:
(一)坚持抓好“三个一批”,努力在培植骨干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工业是聚合度高、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工业必须要有龙头带动。龙头强,带动力才强,支撑力才强,一个地方的工业发展才有希望。滨州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这几年之所以发展快,主要就是快在骨干工业上。与他们相比,我们在思想认识、工作力度、发展环境、政策措施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工业首位意识、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就必须继续把“三个一批”建设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我市工业整体实力。一是举全市之力培大培强骨干企业。要下更大力气抓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坚持“谁有潜力支持谁,谁能做大扶持谁”的原则,通过巩固发展一批、承接引进一批、整合扩张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等多种方式,推动骨干企业快速做强做大。对恒升集团、德齐龙集团、恒源集团、永锋钢铁、华能电厂等具备加快发展的较大企业,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新形势下扶持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资源和生产要素上向重点企业倾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尽快培植几个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30家,过20亿元的10家,过50亿元的1到2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发展要大中小企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大合唱”,形成万马奔腾之势。搭建产业集群的舞台,既可依托大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加强产业内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也可以聚集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规模发展。因此,应该把产业集群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有规划、有步骤地加以推动,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经济发展布局,强力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有效突破我市“低、小、散”的产业格局。要加快全市优势产业的布局调整,倾力培植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纺织、化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大项目和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大企业领创办工业园区,促进在布局上集中、生产上配套、销售上联合、技术上协作,提升牵动辐射能力,壮大生产经营规模,着力建设产业特色更明、科技含量更高、配套能力更强的产业带。三是大力实施“质量兴市、名牌带动”战略。品牌体现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质量再好,做贴牌生产,大部分的利润和附加值都只能被别人拿去。要把打造品牌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增强区域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举措,树品牌意识,创知名品牌,走品牌经济之路。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倾力进行品牌的创立、包装、维护和发展,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做到产品创名牌,企业创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经营档次。对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有关部门要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今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到2件、中国名牌产品2到3个。
(二)坚持抓好项目建设,努力在优化工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项目是集聚生产要素的载体,抓工业发展,抓大企业建设,归根到底要落实到项目上。只有一批又一批大的项目建起来,才能形成大的增长力量、促进大的要素集聚、产生大的经济效益。今年,我们要继续把加大投入和大上项目作为企业加快膨胀的关键,加大投入不停步、大上项目不断档,集中力量、集中要素新上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以此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一是要突出抓好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围绕全市技改投入300亿元的目标,突出加大集约投入,重点抓好110个续建项目和150个新开工项目,力争160个大项目竣工投产。对于这些重大项目,市经委、发改委等部门、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搞好协调服务,特别是要积极妥善做好项目筛选储备、报批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审等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抓住世界跨国公司向中国市场转移、东部外资企业向西部市场转移的机遇,加大外资企业的引进力度,力争有一批影响力大的外资企业落户*。市政府准备上半年组织重点企业赴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对接,这是今年企业招商引资、寻求对外合作的重要机遇。各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主动进行对接,明确与滨海新区产业对接的方向和重点,着力把我市打造成滨海新区的产业转移基地、制造业配套基地,形成优势互补、密切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三是要广开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首先,针对国家对节能降耗、自主创新等扶持热点,要继续做好国债项目争取工作。各企业要积极优选项目,有关部门要继续跑部进省,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的项目获得上级资金支持。其次,要积极推广中南境外上市经验,加大境外上市企业的辅导、培育力度,选择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搞好上市推介,争取在境外上市融资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第三,要继续发挥金融部门融资主渠道作用,合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市政府*年将适时举办政银企恳谈会,各金融单位要积极筹备,认真筛选项目和企业。各企业要认真把握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优选项目,积极搞好与银行对接,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坚持抓好节能降耗,努力在转变工业增长方式上实现新突破。目前化工、发电、造纸、钢铁、建材几大行业占全市耗能、耗材的80%以上,全市万元GDP能耗虽有降低,但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今年必须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一是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耗。要着力抓好电力、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特别是58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推动企业完善节能工作责任制,开展能源审计,实行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千方百计降低能耗。重点是组织开展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和能量系统优化等十大节能工程,带动行业节能技术发展。二是突出抓好节水工作。要严格执行工业生产用水定额标准,实行科学规划、保证质量、合理定量、分类计价、累进计价的用水管理制度,使节水变成企业自觉的行动。三是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积极推广皇明、贺友、大坝的先进经验和成熟的工艺技术,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大发展。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免退税政策,去年优惠政策落实率达到100%,今年要继续积极争取,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扶持。
(四)坚持抓好企业管理,努力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全面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培养积极向上、和谐严谨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加强企业各项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恒升集团提出的“三同时”之一“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夯实管理基础”很有实际意义。一是要着力提高企业信息化和信用管理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解决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引导企业建立起资信、财务、劳工、环保、安全、产品服务等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上半年要组织推广华鲁恒升先进的管理经验,继续坚持典型引路,在全市积极开展争创管理创新优秀企业活动。二是强化自主创新工作。引导企业树立长远发展眼光,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好科技创新与发展两院院士*行和专利及高新技术展洽会等产学研对接活动。引导支持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力争年内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8家,推进德棉、皇明、保龄宝等企业技术中心进档升级,力争1家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者,企业管理水平如何,关键要看企业家的素质如何。要营造鼓励改革、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放手发展、尽展才华。要发掘一批优秀经营人才,用全新理念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活力。要加大培训力度,对企业经营者全面进行轮训,市经委近期要拿出培训方案和计划。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坚持重奖,给政治荣誉、给社会地位。企业家要有宽广的眼界、饱满的激情、执着的事业心,敢冒市场风险,勇于开拓创新,克服小成即满、安于现状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财富、奉献社会中去。
(五)坚持抓好改革改制,努力在市属企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市政府确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力推进各项经济重点工作的同时,集中精力抓好事关*长远发展的六件大事,其中加快推进市属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居六件大事之首。为此,市经委等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抓好。一要围绕培强骨干,建设四大园区,膨胀六小强企的目标,激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新上一批大项目。恒升20万吨醋酸、德棉工业园建设要尽快启动,联合石油机械、又一村酒厂、方向机厂搬迁扩能改造要加快进度,形成项目接连不断、发展后劲充足的良好局面。要强力推进市属企业的对外开放、合资合作步伐,在同行业中选择那些有优势、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吸引他们投资参股,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转变,今年要全力推进石油化工厂与中化集团的合作。对目前生产经营难以维持的特困企业,要通过对外合作、盘活资产等方式,集中资金、力量全面解决,力争尽快甩掉包袱,轻装上阵。会后,市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市属企业改革发展方案,并尽快付诸实施。二要继续完善市属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去年7·31会议之后,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市属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市属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实践证明,鼓励市属企业到各县市区去投资发展,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相关县市区的积极性,有利于市级财力的稳定增长,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政策。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完善市属企业的管理制度,依靠不断的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县市区支持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市属企业的壮大发展。
- 上一篇: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
- 下一篇:高度近视保护视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