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设计;设计文化;传承;发展
艺术设计是造物的艺术和文化。设计无论是作为艺术还是作为商品,它都是文化的产物,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品质。作为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确证人的存在,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它培育和滋养了人。是我们社会文化的高度提炼。
一.关注传统文化的体现
当下,在改革开发初见成果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开放,文化产业受到国外文化冲击,在欧美、日韩的文化输出下。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国外的文化,尤其是动漫、服装、家具、室内环境、工业产品尤为严重。加上国内的艺术设计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发掘,盲目模仿导致一堆山寨设计的出现,反而加剧了中国设计的恶性循环。设计产品中缺乏对文化这个概念的体现,是当下面临的严重问题。
经过漫长的历史时光辗转遗留下来的工艺文化品,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多时代并存的特殊关系,所遗留的工艺文物所用的材料和制作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提取共通的设计符号对于确定我们当代设计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是通过对其存在的工艺文物的研究而确定的。而我们能反过来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文物的研究确定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内核,并加以提取和完善应用于当代的艺术设计中。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有的文化以及内涵,只有民族的设计才是真正充满魅力的设计,才是国际的设计。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盲从大流就会被世界所抛弃。
20世纪的中国生活方式转型,首先是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向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这个过程是伴随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发生的。恰好与当代设计进入中国的时间段重叠,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艺术设计却是以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工商和法律作为内核。所以当代的艺术设计是为现代生活的设计。当代设计关注的核心是商业化和工业化,而这正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所缺失的,加上外来文化对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包装,使得我们关注的焦点一直聚集在西方。未能回头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灵感。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5000年的文明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者,而工艺美术品则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时候,不难发现从夏、商、周的神秘、威严到大唐的富丽华贵,再到宋朝的典雅、秀美的作风,都是由传统文化所串联起来的。因此,传统是积淀的、可变的、发展的、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可以概括为(1)传统对于现代而言,有时序上的先后之别,传统是旧的,但不一定是落后的,是来自于过去但现在仍有生命活力的东西。(2)传统是积淀的,从远古至今,可以说是生生不息,总是不断延续的。(3)民族的传统是一个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又有无数小的分支,因此传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4)多元的传统又必然是流动的、有机的,而不是僵化的。(5)在时间的流变中传统是历史的选择和人的主体性参与选择的。因此,传统是变化的、发展的。
所以传统文化本身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巨大资源与宝库,是民族凝聚的力量。
三.整合设计与传统文化
设计是文化,设计也有自己的悠久历史传统。从现代设计来看,传统的手工艺术实质上可以说是它的传统。传统的艺术设计,包括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等等。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以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工艺,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工艺大观园。而由这些伟大的创作和设计所沉淀积累的设计传统,不仅仅代表辉煌的设计历史,更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文化源泉。
当代设计首先是为当代中国人的设计,为中国人的设计不能不关注中国文化,设计实际上一种文化的设计,这种文化的设计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设计,因此设计中的文化取向尤其是民族文化取向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从当今世界设计看,意大利、法国、日本这些设计大国,其设计无一不是建立在民族文化之中的设计。
对传统的理解和接受有个过程,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当代设计的营养,现在主要还是一借鉴为主。更主要的是还停留在形式的表面,有的设计实用的传统的装饰纹样和传统的造型就有了民族的特色,笔者认为这个是肤浅的。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一直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建筑、图案和纹样。但是日本设计师努力将中国文化提炼成而形成日本独特的美感。即将传统的文化经过现代设计思维的消化,融入现代设计中。
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中,以至在我们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精神的和美感的优秀设计。
四.结语
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永远的使命。这不只是民族形式的延续,而是应该把民族文化视为一种观念,是内涵的发展与丰富、提炼与创新。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提炼、升华,使其融入设计,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设计腾飞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傅克辉:《中国设计艺术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随着我国市场化和文化传播的发展,企业品牌设计、产品设计等都融入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需求,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被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意义,并满足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基本需求。很多传统因素被成功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汽车饰品、装饰设计采用传统的“喜”字元素;产品设计中增添蝙蝠、梅花鹿、桃子象征“福禄寿”等;现代家居平面设计中,也满足了人们对传统自然元素的需求,例如对陶渊明的书法进行改编,选用传统图案的仿古家具。现代设计师正是看到了消费者的这样一个“回归自然和传统”的心理诉求,将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设计中,为消费者需求创造了一个满意的生活空间,满足了消费者心理需求。
2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2.1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思考
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思维方式,已经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因此,这就要求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必须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思维,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思维的现代平面设计,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满足现代人思维要求,提升国人的现代审美水平。
2.2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举措
(1)化复杂为简单,组合创新
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是简单的原形融入,这主要是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思维方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要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上,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和归纳,使传统文化元素上升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图形元素部分,为现代平面设计服务。因此,传统文化元素必须经过化繁为简,创新组合,对传统文化元素先进行“破”再进行“立”,创造满足现代人审美思维的现代平面视觉效果。在这方面应用比较好的代表,有中国银行的标识。对于一个银行服务机构,其核心经营品牌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就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资本实力雄厚;第二就是服务完善。中国银行标识设计中,不但充分展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而且是简化和创新组合的代表。首先,化复杂为简单,将“中”中间变空,与方孔铜钱的“口”对应。具体说来,标识源于我国古代的方孔铜钱符号,在标识设计处理中,设计师首先模仿传统方孔铜钱图样,然后将其线条进行简化和凝练,形成了简化的“中空”方孔格局。其次,创新组合,模仿方孔铜钱圆形形状,将圆形外环与中空图案的“中”组合一起。可见,与我国古代传统方孔铜钱相比,该符号简单凝练,让人们通过对古代方孔铜钱的第一眼感性认识,就可以想到该标识与“钱”有关,可能是银行等机构的标识。同时“中”字,又是中国的代表,图标呈现出庄重、浑厚的特点,使人联想到中国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因此,该设计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简化和组合,使国人可以牢记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最大限度的传递了中国银行的核心价值。
(2)中西结合,相互对比
现代平面设计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又要求实现中西结合,强化对比,就是要求将传统文化意蕴和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产生两种异域文化的对比。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罗列、摆弄,而是设计师在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共性的基础上,实现两种文化精髓的融和。通过视觉效果的处理和冲击,来展现两种文化风格的个性和同性。在这方面应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一个世界级别的运动会,在这场全世界参与的国际运动中,会徽设计中必然面临多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一方面,为了突出2008年北京是运动会召开城市,在会徽设计中,利用了我国传统书法元素,以中文抒写“京”,并且对“京”做了文字线条的处理,使图案呈现一个“文”字,即呈现出一个“运动中人”的样子,图像鲜明地表达了北京作为主办地的城市形象,又表明了奥运会的“运动”主题。另一方面,由于这是一次全世界的运动会,为了实现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会徽下方用英文写了“Beijing2008”字样,代表了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和认可融入;并且奥运五环也被设计到会徽中,反映了北京奥运精神与国际奥林匹克的精神是一致的,中西结合,实现了完美融合。
(3)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现代文化气息
现代平面设计要求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要为现代设计而服务。如何使传统文化元素表达出现代文化气息是现代平面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在现代平面设计背景下,随着设计技术、人们审美观点的变化,现代文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追求和回归,仅仅是现代文化需求心理的表达。平面设计中只有抓住现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现代文化气息,才是一个成功的平面设计。
3结论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包装设计 传承 运用
一件优秀的包装设计离不开特定的艺术文化土壤的滋润,一种特定的文化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气息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它可以借助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地传递文化,揭示艺术文化的内涵。任何设计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也不能脱离各自的传统艺术文化精髓。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集体智慧结晶的体现。我国久远深邃的文化中有蕴含典型文化内涵的精美图形纹饰和绚烂的传统图案,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而且是广大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源泉。设计者由于有地域性的特定文化背景,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又有一定的深层文化结构,因而设计保留了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的艺术积淀和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以一种流传广远而又包容万象的精神形式延续着,蕴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渗透力,其呈现的状态和总体思维模式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世界上的民族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形成了其名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民俗风尚。这些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域生活理念、审美倾向和艺术审美情趣上的差别。
一、包装设计中艺术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浓厚的传统意义的艺术文化。如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新石器时代质朴敦厚的鱼纹、商周时期威仪神秘的饕餮纹、隋唐时期丰满富丽的宝相纹、明清时期纤细巧密的道八宝纹等,都体现了中国不同时期艺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和人们的审美取向,它们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而隐藏在这种传统艺术背后的是人们对艺术的迷恋,和对其造型内涵的执着追求。可以说中国艺术文化精神和设计语言融汇在一起,使包装设计更具社会性和文化性。
包装设计是人类伴随创造行为的出现和创造方式的多样化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再加工的能力。在艺术文化的传承中,包装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的作用,其作为人类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艺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创造。同时包装设计文化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是不断演变进化的,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艺术生活,成为人们艺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当今文化信息传递的焦点。
二、传统艺术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传承途径
包装设计文化的艺术继承性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艺术审美理念的共性。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在包装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都与自身的文化经济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德国的包装设计富于逻辑性和理性。造型风格严谨;日本的包装设计具有新颖、灵巧、轻薄玲珑的特点;意大利在设计风格上具有优雅与浪漫的特点。我国长期受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的熏陶,人们中庸的心理特征和相对保守的意识形态折射在艺术包装设计风格中,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平稳、含蓄、圆满、寓意于内和形式上完整、对称的特点。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民族艺术传统文化。早期文化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具有辩证的思维方式,兼有感性思维与辩证思维的优点,看重归纳、综合、直觉与顿悟,讲究有机的辩证统一,讲究整体性、连续性,统一性,形成了独有的美学思维,形成了自然哲学强调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它不仅注重感受自然、适应自然,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理念。
包装设计承载着民族的艺术文化,是每一位从事包装设计工作者创作灵感的源泉。例如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文化要素:书法类别:楷书、隶书、草书等,年画类别: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等;以及其它的艺术形式,如雕刻、蜡染、扎染等,这些都是现代包装设计的源泉,有助于设计者设计出独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包装作品。在现代包装设计过程中,如果想要将传统艺术文化很好地运用与传承,首先要对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比如运用彩陶文化设计包装。就要对陶的发展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熟知远古的彩陶风格特点;而如果将商代青铜器题材运用于设计,就需要了解其浑厚庄重的特性;运用汉代的瓦当题材设计包装。则需把握其造型呈现出的简洁生动的艺术气息。由于艺术文化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在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结合现代设计的流行元素与先进技术进行再创造,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从而使文化得以传承,得到广泛运用,并使文化得到发展。例如中国的汾酒在包装设计中就采用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用多变的笔墨简单明了地突出了主题:简洁清亮、静谧端庄,流露出浓浓的中国韵味。除此之外,许多食品包装礼盒采用中国的传统色彩,以红黄、暗金为基本色调,配以传统纹样,更显示出浓厚的情意。可见传统文化在设计艺术传承与运用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当然,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简单模仿与照搬,而是再创造和再发展,如果艺术文化脱离了本土,就会失去生命力,渐趋枯萎。
三、传统艺术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对包装设计中将传统艺术形式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艺术流行趋势与审美情趣。虽然传统艺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知识财富,但我们在装饰创作中,不能让传统的理念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应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理解它。从当今一些优秀典型的具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既吸收了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流行元素,并且将传统艺术文化用现代的手法和技巧加以整合与变革,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传统艺术文化是人类艺术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精华的积淀。深入地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将其运用到现今的包装设计创作之中;准确地借鉴传统图形纹饰和大力的弘扬传统艺术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丰富现代包装设计的内在意义和外在的表现能力,使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国画中作为中华艺术瑰宝之一,笔墨多变。意境深邃,当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的笔墨结合在一起时,表现出的装饰性就体现了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传统艺术文化底蕴。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曾进行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传递出了强烈的民族艺术文化特点和时代气息。他在包装袋 设计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笔墨技法,辅以现代包装的设计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格调,同时又不失现代的美感。
如果要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更好地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特点。有选择地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内容,对其进行挖掘和再创作,将这种传统艺术元素地融入到包装设计创作之中,体现作品设计的交织感与整体感。那么如何以现代艺术审美的全新视角去重新审视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例如靳埭强先生的海报作品,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几何图形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与重组,呈现给人们的是深刻的民族传承性和现代气息的流行性。
韩美林先生也认为包装艺术要想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再加上现代意识。值得一提的是,在吸收中西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中西结合,以中为主;古今结合,以今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因此,包装设计应从传统艺术文化中汲取营养。当然,这绝不是一种复古主义,更不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对传统的照抄。传承,并不仅仅指在包装设计中加上几个传统的纹样,运用上一行书法字体或加上少许传统符号,这样的理解是肤浅的,也是完全错误的。真正的传承应该是对本土艺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研究其为何会这样表现,将其内涵化为修养,最终在包装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应该不断发展与超越传统文化,积极学习利用国内外包装设计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适当借鉴一些国外的设计理念,关注国际流行的趋势,以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作为本源,从形式上积极创新,真正实现与国际包装设计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创作出既有传统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又具有时代感的包装设计作品,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包装设计之林。
参考文献:
[1]彭会姿.民族民间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彭建祥.包装设计的时代特征和民族性关系的思考装饰.2004.
[3]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4]艺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冲国包装印刷网,2003.
篇4
[关键词]核心价值;和谐;仁爱;自然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3—0056—05
今天,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我们寻求文化多样化发展、谋求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处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除需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对话机制之外,还需建构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外可以确立中国自身的文化品格,构成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基础,进而改变单一的意识形态话语机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搭建更为宽阔的交流平台;对内可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认同,消解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从而确立一种全社会普遍信守的文化理念,以实现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主导着人们普遍的文化认同倾向,所以,文化的价值观并非只是经典文献中的理论学说,而是绵延在普通百姓世俗生活中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恒久的历史传承性。
(一)和谐,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中国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先哲的目光遍及万邦,所向天下,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社稷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和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时至春秋初期,管仲明确提出“和合故能谐”的和谐观念。他认为只有协调、合作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谐,反之则会失度、失衡、失败。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思想家,管仲特别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横生。管仲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他把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百姓之间的和睦相处看作是国家政令通畅、政治昌明的文化标志。在法律制度并没有建立的古代社会,《管子》中提出的和谐之道不仅具有引导国家政治的社会意义,而且这种推及家庭伦理倡导父母、夫妇“不失其常”、“中和慎敬”和谐思想,在客观上也为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价值观的实现敷设一条从个人到家庭,直至社会的基本架构。
在《管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人际之间和睦相处的伦理观,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观之后,道家哲学以“道生万物”为核心理念,对中国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延展。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阴阳两极对立基础上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一系列具辩证思想的基本命题,扩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将和谐从一般社会层面提升至哲学高度,赋予和谐理念更为普遍、深邃的哲学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讲人类社会,还是讲客观世界,都是建构在“中”“和”的基础之上。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天下(《礼记·中庸》)。在思维方式上,孔子一贯秉承“执两用中”之道,反对偏执、极端的思维方法,倡导在相互对立的两极状态中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间状态,以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并非以取消事物个性差异为前提的。实际上,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强调的正是在保持自我个性精神基础上的和谐与统一。《国语》中记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的也是不同事物之间只有在保持多样化前提下,才能生存发展。如果完全趋同,和谐就失去了相互协调、共存的基础。
中国古代哲人还特别善于把精深玄奥的哲学理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进行生动的阐释。如《左传》所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看似讲的是最寻常不过的饮食烹饪,实际上是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事物之间各自的差异性、个性是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基础。所以,和谐并非要取消原有事物的自身品格,而是在相互认同基础上中和、融会。东汉史学家苟悦《申鉴》也认为君子应当“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和”在此讲的并不是二者相加之和,而是和谐、和顺、和美、和睦之和。这表明中国的和谐观念是古代哲人有感于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而作出的理性升华,是东方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群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亦表明,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并非局限在国家政治、艺术美学与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观念层面,也体现在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本身便是多种观念形态的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与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真诚憧憬和不懈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具有承传与弘扬的历史意义与恒久价值。
通观中国古代美学史,我们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一种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即以“和”为美。以“和”为美不仅涉及艺术的表现形态与艺术风格,还关涉文艺与自然、社会、政治、伦理等相互联系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美学史》中,李泽厚、刘纲纪曾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概括为高度强调“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神主旨。但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强调的所谓“统一”,并非仅指对应物间的交融、汇合,而是始终强调在对立两极中持不偏不倚的中间取向。由此探寻下去,我们还会发现,以“和”为美的美学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翕然相通。《周易》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上经),其“大和”意指和谐的最高境界,正是古人对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由衷憧憬。荀子曾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亦云:“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循天之道第七十七)他们都把自然万物的生衰兴灭视为“和”的最终结果,认为“和”是整个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在古代思想家心目中,“和”已成为一种具普遍意义的本体论命题,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按其本性来说就是和谐的,而最高意义上的美就在这种和谐之中”。在此基础上,古人还推导出一套立身行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提倡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哲学,从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赋予“和”以主体的人格意义。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和”即成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内在尺度。《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又指通过音乐而达到的人际之间亲善友爱的人伦关系。孙家正曾以北京故宫的核心建筑为例,说明它们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大殿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谐为本的价值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及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在文化精神上一脉相承,在思想方法上相互一致。和谐是以中国哲学观念为支柱、以普遍的社会心理认同为根基的核心价值观。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儒家首倡。后来人们把“仁爱”的思想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应当共守的一种人伦秩序。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世俗生活,“仁爱”的价值观即变成一种躬身践行的生活方式,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传统,来源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对人们未来的社会实践具有引领与导向作用。所以,对于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承传,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不能脱离人们具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仁者所以为人所仰慕,仁学所以被人所敬奉,首先在于仁学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爱人之学”。据考:“仁”是人字的复体,与任、妊同源。古时怀孕称“仁”。“仁”即引申为育人、养人、助人、爱人之意。阮元说:“仁之意,人之也”,就是说仁的本意即以人的方式待人。
“仁”的概念早在商周时代即已出现,《尚书》便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记载,说的是统治者如果能宽能仁,便能够昭信于万民;周代的政治哲学普遍认为“仁”与“和”是相辅相成。《礼记》指出“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经解第二十六)那时的人们把和、仁、信、义、德、贤看作是社会道德规范在生活不同层面的具体映现。事实上,中国古代倡导的社会和谐、人际和谐总是以“仁”为基础。所谓“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就是说为政、修身、修道均要以“仁”为根为本。然而,作为“天下之表”的“仁”与“天下之制”的“义”,以及柔如杞柳的人性,在诸侯纷争的岁月里怎么能够抵得住“争夺相杀”的刀枪剑戟,怎么能挡得住“驰骋疆场”的金戈铁马?所谓“终身之仁”和“数世之仁”(《礼记·表记第三十二》)只能是身处战乱中的人对伦理化良辰美景的无限憧憬。就连孔子也不得不惊呼“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孟子亦慨叹“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正因如此,“仁爱”的理想境界才令人们备加珍惜,分外向往,“仁爱”也就成为人类对现实世界进行文化救赎与道德重构的理想之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为孔子首倡。孔子认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他在《礼记》别阐述“爱人之仁”的重要地位与核心价值。他认为“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成其身”。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一直为后人所敬重与承传。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就把“仁者爱人”的观念提升为世俗社会中应当人人共守的伦理秩序和价值准则,使“仁爱”思想从经典文献的字里行间走向民间的现实生活,把“仁爱”的价值观变成了一种躬身践行的行为模式,能够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活动。此后,荀子也提出了“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的观点。在他看来,历史上的兵戈相见是由于“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所以,兵戈之战,常是“禁暴除害”之战。汉代董仲舒在承袭《礼记》中“仁以爱之,义以正之”(《礼记·乐记第十九》)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卷第八·仁义法第二十九)的思想,揭示出爱人与律己的内外关系,并把仁爱思想与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相互联结,升华出“仁者爱人,义者尊老”(卷第十三·五行相胜第五十八)的社会伦理观念。
统而观之,中国古代历史中,墨家提倡的“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社会历史观,董仲舒强调的“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的“圣人之善”(卷第十·深察名号第三十五);唐代韩愈提倡的“博爱之谓仁”,柳宗元推崇的“柔仁博爱之道”,宋代欧阳修标举的“大仁博爱”,苏轼盛誉的“博爱临民”,苏辙赞许的“温良博爱”,朱熹呼吁的“以博爱为仁”,包括近代维新派政治家谭嗣同提出的“仁以通为第一义”的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绵延千古的“仁爱”思想体系。尽管诸位论述的意旨并非完全一致,但就其思想价值取向而言,都表现出对“仁爱”思想的承传与信守,进而可能成为一种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延展中国文化版图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了体现在社会政治、历史哲学、艺术美学、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最终也呈现在世俗生活之中,即与人伦纲常及基本的生活规范与文化习俗密切相关。不论是儒家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还是道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从不同角度对仁爱思想进行生动表述。固然,“仁”在传统文化中包涵多重涵义,但“仁”最核心的价值意义乃在于“爱人”。
事实上,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孟子提倡的“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仅在于省刑罚,薄税敛,还在于力主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极大的热忱描述了五帝时代帝喾高辛的“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的盛景;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佳境;禹“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的政德;周初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的仁政。被司马迁称誉的“盛景”、“佳境”、“政德”,其实都是“仁政”的代称,“仁爱”之治是他们共同的政治美德。这种“仁政”的治国思想与西方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所崇尚的治国观念截然不同。显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仁爱”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现实要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憧憬,并体现在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审美等不同精神领域中。它既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资源,成为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无形力量。
(三)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并非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而是指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事物自身的内在属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指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遵守与对自然状态的顺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自然”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的观念具内在逻辑联系。在中国古代,天意是超越任何法度之上的最高道德范畴,天是世界的最高主宰:“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而“天”又与“人”相通、相合,正所谓“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自然,不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还包括“天地万物”运动的必然规律,是与“天地之道”相互联系的客观法则。中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自然法则,并把对事物自身规律的把握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是否合理的标准。西汉董仲舒还提出“为仁者自然为美”观点,把仁爱视为美的自然呈现。基于对“道法自然”价值体系的尊崇,魏晋时期的思想家也提倡“崇尚自然”的哲学观念,珍重生命的个性价值。明代思想家李贽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提出“以自然之为美”的观点,强调艺术创作要“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使“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沉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他的美学主张对明清美学和明清小说创作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延展与演变。
由此可见,崇尚和顺、自然之美,注重文艺作品表现的和谐、兼容、相济、自然而然,无疑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文化价值观在审美领域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蔑视雕琢、造做、堆砌的艺术,崇尚自然、流畅、完美的艺术。“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崇尚自然既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所以,在中国经典文献中,“自然”指的是天地万物自在的生命状态和变化规律,是与“天地之道”、“天下之道”相对应的一种事物的客观属性。所以,我们在追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时,应特别注意道法自然、崇尚自然、皈依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敬奉,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自然规律的顺应。“自然之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自然宇宙观和文化价值观。
从道法自然、皈依自然到崇尚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在不断传承、通变、更新过程中日臻完善,体现出顺应事物自身规律和历史必然趋势的价值观念。可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荟萃了历代朝野的精神与智慧,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其精湛部分代代传承,从而获得了恒久性与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宝贵资源。
篇5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
1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自从进入中国近代史以来,就开始了“西学东渐”,然后开始的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国也随之开始了派遣一批又一批的幼童前去留学,就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教育。后面紧跟着的是要求“打倒孔家店”和提倡使用白话文的“德先生、赛先生”的“五四”运动和的,国人就开始渐渐地接触到了英语。掀起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也掀起了国人学习英语的大潮。中国近代史的一百多年和中国近代化的一百多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英语教育从无到有、从抗拒到欣然接受的一百年。我们国人在接受英语教育的过程也就选择接受了西方各国先进的经济、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更是间接或者直接的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开明的新式人才做出了大量贡献。这一切都得益于西方的主要语言―英语作为一门学科走进国人的课堂是密不可分的。但从1949 年,尤其是从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工业、农业、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道路自信心空前强大,我们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英语作为世界各国进行沟通的主要语言无疑是最便捷的工具,这就引发人们对英语教育的思索: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应如何定位。
2.当前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重视技能,轻视文化
现行英语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方式是分块练习,缺乏整体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表达体系的建立。即使经过反复练习建立了英语表达体系,但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教育的缺失,学生会表现出无话可说。从文化和语言的角度来看,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整体与部分,树干与枝叶的辩证关系,文化需要语言来当做它的变现形式,虽然由于人类数亿万年进化的原因,一些人仍然可以顺畅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即使他本身对文化也不太了解,但是就像来自美国的享誉全球的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阐述的那样:“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人们学习文化的最主要的工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的特殊性表现在: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全部的整个文化。”所以这就很明显的提示了我们在当前的英语专业学习中存在严重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
2.2教材相关内容存在不足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传承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语言要有相应的语境,而英语语境的设计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所以要想学好英语就得了解西方文化、风俗习惯、逻辑思维、表达方式等。在此种英语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英语专业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较大的西化倾向,从而导致他们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例如,我国英语专业的学生越来热衷于过西方的二月十四的情人节,而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七夕情人节,类似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也需要引起警惕。同时,学生进入职场或社会后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交际障碍,不适应本国环境。
2.3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繁荣和传播远远离不开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他们缺乏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所以他们身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承担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那么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势必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也将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缺失也将影响国家形象的树立。
3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
传统文化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精神,是创造力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传统文化的价值已得到当今社会的公认。我们应当牢牢记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3.1文明传承,国家永续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经历了几多朝代更迭,社会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社会主义社会。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中国的根本,是中国生命力之所在。
3.2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概念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家代表着团结、互助及凝聚力,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家庭、家族的力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3.3提升全民素质,指导行为准则
《管子・牧民》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以此为准,则全民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应聘者在世界500 强企业招聘面试时时,如果应聘者在信仰一栏空白不填或填“无”的,将无条件被淘汰。这很好理解,因为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的,那将是很可怕的。“礼、义、廉、耻”就是中国人几千年传下来的朴素价值观,丢掉它就会走向违法、无信、贪污、。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
3.4点明工作态度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篇有言,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人应该少说多做。这同主席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一致的,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工作,这也是战胜浮躁风气的不二法门。
3.5创新源泉
随着时代巨轮的滚动,科学技术发展呈现迅猛之势,很多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问题。如何突破瓶颈将科技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在“飞天”梦想实现基础上如何对宇宙空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需要发展哪些技术及如何发展等等,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突破这些难题的钥匙就隐藏在传统文化之中。我们现在正在进入一个用科学来解释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进慧的时代,就像一些科学家所说的那样: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就愈能发现隐藏的其中的巨大能量。所以,以创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4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文明的传承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只有拥有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才足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赢得他人的敬重的民族,就必须要有本民族的文化支撑,那些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的民族往往是那些犹如浮萍般的失去本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而英语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之基,所以它们有融合的必要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改良现行英语教育,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它给英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立足于本土文化,赋予英语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培养更具“中国味”的英语人才。随着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国人将更具传统文化内涵。同时,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国人的生活,个人素质将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会呈现廉洁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此外,这对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也是有益的。21 世纪世界各国的交往会更加频繁,国人将更多地走出去,他们所拥有的中国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外国人。这无疑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间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再则,社会能否持续进步,关键在于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基础是本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国古老智慧进行深入的探究,会让中国古老智慧在新世纪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正如1988 年,全球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感悟:“人类必须要学习和吸收2500年前的孔子的经典智慧,如果人们想要在21世纪更好的生存下去的话。”
5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如何融合就是一个新的问题。下面从教材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来进行路径探究。
5.1教材内容创新
在教材方面改变思维,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优秀中国文化作品为蓝本进行英语教材创作,或直接翻译,或加工后翻译,从内容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5.2改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上可采用课下发现、课堂讨论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表层现象进行英语表达及意义解释。然后,在课堂上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成果,同学间也可以相互提问、解答,通过质疑与释疑培养思辨思维,提高学习效果、理解深度。最后,要求学生用学到的传统文化来规范自己的学习、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从而通过习惯影响行为,行为的反作用力又促进学生学习,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及英语表达能力。
6结论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民族自信心空前强大之时,相对于美国里根政府时期提出的“美国梦”,我国提出了“中国梦”,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民族复兴之梦。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潮,各阶段教育都相应地增加国学内容,从基础性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到更深入一些的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家经典《道德经》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栏目也更侧重国学内容,如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大故宫》,易中天的《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的《王立群读史记》,钱文忠的《三字经》等。各地的地方性文化讲坛也更注重深挖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源流,如湖北讲坛的《荆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方面,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了众多孔子学院,培养了很多外国学生,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更以孔子这样的代表人物形象为品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化一面。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发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趋势。英语教育是立足于英语人才的培养,而培养英语人才的目的在于让中国人了解世界,也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所以,英语教育理应顺应时代潮流。
总之,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融合的必要性及内在价值。只有通过英语专业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我国英语专业人才能具有良好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才有利于传播和不断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而不断推进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熊小红.浅谈英语教学应渗透传统美德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20)
[2] 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02)
[3] 刘长青,张秀梅.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 黄辉.试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东岳论丛.2009(04)[5] 蒯冲.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文化传承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融合
从当前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其中设计了很多优秀课文,大多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我们教师应该依托教材,深刻解读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隐性文化知识挖掘出来,通过课堂教学来展示传统文化,并对文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强调和升华,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教学《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思想,将其中的“在逆境中发愤图强”“不空不松,从严以终”等思想进行拓展;再比如《我有一个梦想》,可以引导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为毕业后就业夯实基础;又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唤醒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懂得“高贵”的意义所在,引导学生做一个懂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思想,不在于外在的形体的人,勉励学生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如此教学,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中提升道德修养。
2仔细了解作者背景,将传统文化与作品本身融合
能够被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章一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一定都是蕴含着特殊文化背景或者思想情感的文章,其都是镌刻着传统文化的痕迹。作品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值得人人细细品味。因此,笔者以为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就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背景,从文章背景中解读文章的内涵、思想、情感。这里所说的文章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历史社会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等等。当学生能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后,自然人文情怀也会随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解读能力也会提高,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本身蕴含的文学魅力。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了解鲁迅本本人的生活处境和时代背景,然后才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拿来主义”的认识与想法。最后再鼓励学生课后多读一读鲁迅的其他书籍,真正了解作者后回头理解作者所作之文,似乎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篇文章的教学即可如此,让学生真正通过民俗文化领悟文本中的民族精神。
3穿插民俗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合于课堂教学
当然,民俗知识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我们教师出来利用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适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入一些民俗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民族文化风情,进而实现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别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都具有哪些品质,深刻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此一来,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4引导课外阅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
当然,课堂是教学主要阵地,课后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单靠简短的课堂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笔者个人倡导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以活动为形式,择取不同的活动主题,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通过精心阅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情感、人格品味以及性格志趣,最终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认知到认同,在理解文本内涵、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现状分析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06-01
对于传统文化,目前人们对其有着很多不同的理解。语言学家人文,传统文化就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一个总和,传统文化的表象形式多种多样,同时传统文化也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备注重人道的修养,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主张人们通过自身修养和学习逐渐成为一个有用、高尚的人才。同时我国传统文化还倡导对自然的爱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推动,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语文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文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将人类文化继续传承和延续。接下来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看的最多的并不是语文教材,而是教学的一些辅助资料,例如:文言文解析宝典、教材全解等等,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对参考书的依赖性的程度。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并不是机械性的将某种传统文化一层不变的进行接收。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我们应该保持辩证的态度,只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一些不正确的传统观点我们应该大胆的摒弃。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高中语文教学,大都只是知识的机械传授,特别是涉及传统文化的讲解时,教师大多是根据教辅资料,将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子的含义机械性的进行讲解,并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种机械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因此该种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静态学习上,并没有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契合。
2 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教学策略
2.1立足课本,科学设计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为了确保传统文化能够有效的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应该立足课本,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出发。首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掌握,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全面、整体的确定教学目标。并进一步的围绕这个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定要满足能够促进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2.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任何知识的学习,想要去的较好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兴趣的推动。因此为了确保传统文化能够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完美的契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音乐、灯光等辅助教学工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可以从一些历史典故出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还可以结合猜谜和笑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便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了掌握。
2.3开展名著拓展教学
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生对古代经典名著的了解比较少,因此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较为经典的名著,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传统语文教学,学生机械性的将传统文化进行搬运和死记a硬背的现象,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从而去接受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06,(4):49-50.DOI:10.3969/j.issn.1005-3476.2006.04.
017.
[2]江旭华.让传统文化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浅议中学生传统文化缺失之策略[J].考试周刊,2014,(55):37-37.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4.55.029.
[3]张薇.浅谈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策略[J].科教文汇,2014,(26):48-49.DOI:10.3969/j.issn.1672-7894.2014.26.
篇8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健·戏剧与时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和谐 天人合一 和为贵 协合万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孔子一生都在研究人际关系,不但提出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人小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也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认为只要把人的先天本性推及于每个人,就能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
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安定、太平。《老子》不仅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衣、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80章)的理想社会,而且提出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第77章),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张,要人们效法天道,“有余以奉天下”,而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以实现社会的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3.神形合一:个体身心和谐的思想
个体身心的和谐,在中国古代,也称人的神形合一,主要是指人生在世,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
儒家要求人们三省吾身,反求诸己,尽心知性,自我修养,从而进入一种高尚而又和谐的人生境界。故此,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作用,认为普天下的人都应以“修身”为本。其中对于“君子”即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形象,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孔子的“君子”标准为例,他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君子又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君子又有“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君子又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颖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道家主张“冲气以为和”、“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强调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这样,就能“削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从而达到个体身心的和谐。
4.协和万邦: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处理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协和”而非“征服”,即在平等基础上,和平共处、亲善和睦。《尚书•尧典》中说尧对九州的政策采用“亲”,对百姓的政策采用“平章”,对万邦的政策采用“协和”。《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总之,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个人内心和谐以及国家民族关系的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思想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坚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就一定能使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它集合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修养方法,也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可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显得十分具有时效性与参考性。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可态度
(一)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分析
本研究通过编制《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问卷》,对在校350名大学生进行调研,内容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接受传统文化的途径及对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探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与反思。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大约5%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中中文相关专业的占了80%;大约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4%的人不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有肯定的态度,10%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45%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55%的认为帮助程度一般。
(二)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态度
首先,目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得抽象化、肤浅化。由于他们平时接触的文化课程大多是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的授课模式大多是“概论+通史”,学生们也只是围绕这一模式学习,从而忽略了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与理解,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较为肤浅,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片面的思想与观点,更谈不上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其次,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显示出被动化、机械化的特点。大部分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专业学习与考各类证书上,或者是花费在休闲娱乐方面,缺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这种过于被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模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障碍。
此外,有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显得有些实用化、功利化。虽然目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国学的热捧与宣扬如火如荼,但与其他的补习机构课程相比,他们两者的区别与对学生真正的修身作用体现在何处,就显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大学生对国学学习的心态产生了偏差,缺乏对自身内在修养的修炼与提升。
二、目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播途径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采取给学生统一安排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教育方式显得单调。面对这一困境,我们需保持冷静,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开辟有效的渠道进行颂扬中国传统文化。如与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或政治学习相结合,利用各类讲座、活动、交流、展示等形式,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与活动中,让大学生们感性地接触传统文化并愿意参与探讨与践行。
(二)高校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提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起点和落点,而这些做人的基本准则与道理都蕴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伦理型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其中提倡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品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优良品德,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三)高校缺乏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队伍
师资力量薄弱,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要求。有调查表明,在北京地区,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基本集中在少数文科学院。例如,清华大学的传统文化学习集中在人文社科学院下属的中国语言文学系,下设有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在编教师26人,相比3133人的教师总量仅占0.8%;北京理工大学从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中文系,也仅7人,占学校教师数量的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理工类院校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系所。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在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上还是有较大的缺口。
三、凝练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挖掘育人新途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重视校园环境,融入传统文化
高校要重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在校园中可借助先进的媒介传播手段,如网上论坛、微博、网络视频、校园广播、报纸等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的文化作品、宣传海报、微电影、文献读物等,引导大学生关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传播为主流的氛围,让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育人环境。中国的大学就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使学生进入校园环境中时,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文化特征挖掘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传统文化亮点,这也可在各高校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无形中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发掘经典内涵,注入大学生生活实际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理论为核心内容,培养出一批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服务的大学生,强调的是奉献。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文化特点,且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影响其各方面的状态,对心性的修养与行为的修正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弟子规》这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经典恰恰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做人的基本道理与准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如从该书第一条“入则孝”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孩子从小要听父母的话,对长辈要悉心关怀,懂得如何照顾和体贴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顺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此外,强调诚实守信。书中要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指出了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不能欺骗蒙混和胡言乱语。书中还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当我们在说话时要恪守诚信原则,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都折射出做人的基本准则。面对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谨言慎行,信守承诺,那么我们的社会环境会变得十分和谐。另外,还有尊重教育,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要求我们对人不要有分别,对每个人都要友好相处,体谅他们的难处,懂得宽容与体谅。“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面对他人的流言蜚语,我们不能轻信与传播,保持他人的名声。可见,从一部《弟子规》中,我们就可以发掘许多适合当代大学生所需的思想教育素材,如果能融合他们的生活加以解读,就会使其更易于接受与内化,在无形中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三)加强辅导员思想修养,学习传统文化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由于辅导员本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的培训与学习,所以很少能够把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在入职后,也没有专门地进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学习,没有经过自身研读经典和反思,很难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来引导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这一队伍的自身修养与内涵建设也需要加强与提升。
(四)利用社会实践,体悟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可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平台,把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大学生践行的过程中,懂得用传统文化中的道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这些都提供了大学生很好的做人处事上的原则。
- 上一篇:煤炭综合趋势
- 下一篇:课程思政精品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