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一代宗师 台词 武学精神 人文情怀

电影《一代宗师》以一代宗师叶问传承武术的故事为线索,描写了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背景下分崩离析的武林。在这个武林中,故事主要描述了武术大家叶问和宫二先生秉承着不同的武术观而各自守卫武学精神的故事。

电影《一代宗师》是王家卫导演的作品。这部电影从构思到最后公映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这部耗时漫长的电影,和其他武侠电影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不同,影片中的打斗全是运用的王家卫导演所擅长的慢镜头。对各个打斗镜头,导演都精雕细琢,而演员的对白更是富有深刻的哲理。在影片中,王家卫导演通过台词阐述了他所理解的武侠精神,描述了大师们对武术传承的不同看法,也彰显了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人文情怀。

一.探求武侠精神

武侠包含“武”和“侠”,“‘武’是指武术动作和功夫招式,‘侠’则包含中国特有的侠客义士和侠义精神。”[1]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符号,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武林,既有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又不乏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

叶问家是广东佛山的望族,40岁以前家境殷实。他七岁跟师父学拳,师父亲自跟他系上腰带,并告诉他习武之人“一条腰带一口气”。叶问的一生经历了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凭着这句话。这里的“气”可以指“气节”,在百度百科中,气节是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习武之人要有气节,无论是境遇顺畅,还是时运不济,都不能忘记自己作为习武之人所应有的正气。

在宫羽田与徒弟马三的一段对话中,也可以看出侠义精神。宫羽田把南拳北传后,来到佛山,希望找到一位有影响力的南方武林人士推动南拳的北传,这时他问徒弟马三“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马三回答“刀的真义不在杀,在藏”。宫羽田知道马三心肠狠毒,自己藏不住他,于是让他回到东北。宫羽田深知学武的目的不在斗狠,更不在杀人,而是要能容忍,能藏住自己的锐气。“藏”也是武侠精神的关键之一,平时不露锋芒,在关键时候救人于危难,这样才是谦谦君子,不浮夸。

武术中还强调一个“容人之心”。宫羽田到南方来找人“搭手”推进南拳北传,女儿宫二却不赞同。她认为叶问辈分低,根本没有资格跟父亲过招;再者,宫家从无败绩,万一输了也不好看。宫羽田却说“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可见,武术精神还有一点是“气量”。“气量”在百度百科的解释为“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肚量,也指容忍谦让的限度 ”。所以有气量的人,不仅能容忍不同的意见,而且能够懂得虚心谦让。所以,宫羽田理解的习武之人应该有谦和的品德,能容人并能虚心向别人学习。

电影中关于宫羽田和徒弟马三还有另外一场戏,1940年,马三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宫羽田劝马三回头。宫羽田谈到自己的绝活“老猿挂印”,他说“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再挂印,而在回头”。宫羽田劝不了徒弟,只有废掉其武功,而自己也被徒弟马三打死。“回首望”是武术的另外一个境界。每个人都会犯错,作为习武之人也会犯错,但要知错能改。而作为习武之人,我们也要能够及时制止别人的错误,宫羽田就是想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止不知回头的徒弟。

何者谓“武?止戈为武”[2]一部电影,通过富有哲理的台词把习武之人的“气节”和“气量”全部都展现出来,而且也让所有的人懂得“回头望”,望自己,也望他人。不能不说王家卫对武学精神的探求是非常精准和全面的。十年磨一剑,这经过十三年打磨的《一代宗师》之利剑,让我们看到了宗师们伟大而超越自我的思想。

二.关于武术传承

武术大师对武学精神的探讨,不光体现在他们对“武”和“侠”两个字的理解,也体现在他们对武术传承的想法上。片中的武术大家叶问、宫羽田和宫二对武术的传承有不同的看法。叶问认为武术应该不分门派,不分地域,得到传播;宫羽田本身也是倡导武术不分南北的,但是他并没有叶问那种天下大同的思想;而宫二则秉承着传统武学中的门户思想。

影片一开始,叶问就有一段独白“别跟我说你功夫又多深,师父又多厉害,门派有多深奥,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下喽;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说明叶问认为门派,师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赢,赢了的才有话语权。所以武术中不要受门派的限制,要意识到各种武功的优缺点,要集各武术之长处才好。叶问的武术思想也是对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的一个提醒,清政府以天朝自居,只觉得自己最强大,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最后被西方列强瓜分。

叶问和宫羽田在金楼掰饼的一场戏中,两位武术大家没有比试拳脚,而是比试对武术的见解。宫羽田说,25年前,一位叶先生说过“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么”,而在掰饼后,叶问说“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宫羽田在掰饼后也承认自己输在想法上。他的眼中只看到了中国的武林,而叶问却看到了全世界。从武术上讲,叶问认为武术无国界,应该认识到各种武功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才会有进步。这种开阔的眼界连宫羽田也自叹不如。

宫二则信奉传统的武术门派和家族观念。宫羽田被马三杀害以后,尽管父亲的遗言是“不问恩仇”,尽管父亲的兄弟前来劝说,尽管马三处处避让,宫二小姐还是选择了一条替父报仇之路。在宫二眼里,看到的是传统的武术道义,“欺师灭祖”是罪不可恕,所以自己一定要替父报仇并且替天行道。当马三说宫二是许了亲的人,不算是宫家的人之后,宫二做出了一个女人能做到的极致――她退了亲,并发下不婚嫁,不生子,不传艺的誓言来秉持宫家的身份。她在佛祖面前说“宁可一思进,莫可一思停,他欺负我们宫家没人,我只能进,不能停”。许下了诺言,就不能退缩,只能向前了。

其实,三位武术大家都秉承着“宁可一思进,莫可一思停”的精神,他们虽在武术的传承问题上见解不同,但是他们都在为着自己的传承理念而奋斗,叶问传咏春于世界,于是留名青史;宫羽田的南拳北传的思想虽不及叶问天下大同之宽广,但他也想到的是大家应该放弃门派之争,互相学习;宫二是传统武术家的代表,她在乎武功的高低,更在乎门派和家族的荣辱,并且用自己的一生来捍卫宫家的武术经典。

三.台词中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指人文主义情怀。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所以,人文情怀应该是尊重“人”,承认“人”,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容忍为基础的情怀。

在前面所讲的武侠精神中的“容忍之心”体现了人文情怀,而武术大师们对于武术传承的问题交换看法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这部电影中除了对武学精神的探讨充满了人文情怀,在对爱情的描写上也凸显了相互尊重,互相坦诚的人文精神。

叶问一生喜欢过两个女子――妻子张永成和宫二。叶问的妻子叫张永成,出自名门,是前清洋务大臣张荫桓的后人。张永成平时话不多,她认为“出口有时会伤人,两夫妻要无声胜有声”。“无声胜有声”道出了夫妻间相处的真谛――理解。张永成理解叶问,而且守望丈夫,这是夫妻间相处的最高境界。后来,叶问离开佛山,只身去到香港。临走时,他在张永成的手心写了个“心”字,然后电影屏幕出现了“郎心自有一双脚,隔江隔海会归来”。就因为这个“心”字,张永成一直在佛山守望,直到去世。

叶问和宫二在金楼的比武中面面相对,互生情愫。两人的爱情,由于战火而搁浅。后来,宫二奉了道,秉承着不婚嫁,不生子,不传艺的誓言,她本可以不向叶问表明心意。但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宫二说:“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呀。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儿”,叶问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有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爱情是有缺憾的,正因为有缺憾,才有百转千回,才有念念不忘。张永成为了爱情,一生苦等;宫二为了武术,放弃了追寻爱情,觉得人生有憾;叶问认为一切随缘,缘起缘灭,一切无悔。

四.结语

影片《一代宗师》中所刻画的武术大师们不是一个个的神,而是追寻各自武术梦想、有血有肉的人。在《一代宗师》中,我们了解了 “一条腰带一口气”,“容人之心”和“回头望”的武侠精神,明白了 “大成若缺,有缺憾才有进步”的武学传承思想,理解了“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的爱情表白。“功夫”这个词可以指武术,也可以指“时间”,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用了13年的功夫,为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武林,也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好好体会他所传递的武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参考书目

[1]张震宇,刘韬光.浅析武侠电影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11)

篇2

自信是人的重要的且是必须的思想品质,也要成功的必要品质。大学生自信心是否有、是否坚定,跟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有着重要的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不管哪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长项和独特的潜能。老师如果在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并且能给予及时的赏识,使他们在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当中体会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克服内心的自卑感,从而帮助他们在内心树立起坚定的自信。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缺少别人赏识,那他的能力发挥是极其有限的,反之,如果他经常受到别人的赏识,那他的能力发挥是极其充分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成长当中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即便他们没有进步,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进步的机会,给予他们必要的表扬和激励,以此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能够获得进步的动力。

二、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办法

1、老师在平常工作中要细致入微,对学生要深入地了解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及时有效地赏识学生,老师首先就要对学生十分了解。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去,多与他们进行平等沟通和交谈,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细心观察他们,并深入分析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优缺点都要掌握,以便自己对不同特长、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赏识教育。

2、老师在平常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做到情感投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的情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这项工作的特征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一种双向行为,不能单向发生,既然这项工作实质是一种沟通与交流,那么显然在工作当中就需要老师大量的情感投入。实践证明,如果老师用真情去帮助学生,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去深度挖掘每一名学生的自身特点,适时加强对学生的赏识,就事论事地讲道理,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释疑解惑,教师就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服教师。所以,这项工作既可以说是理论工作也可以说是情感工作,需要老师有高水平的情商和丰富的情感。

3、老师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心态,更是一种艺术、境界、智慧和人格的魅力,是人们对不认同自己的观点、见解或不认同传统观念的公正的容忍。老师在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做到及时准确的赏识学生,就一定要懂得宽容学生,又特别是针对那些表现不是那么好的学生更是如此。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赏识教育的具体要求

1、老师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大学生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是成功实施赏识教育的关键。由于大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方,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知识背景存在差异是肯定的,另外他们的主观努力程度也不同,也就造成了学生们无论是思想觉悟、思维模式还是道德修养都客观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师要正确面对这些差异,在工作中就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长项得到充分发挥。

2、老师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对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而言,在对学生赏识时就必须要做到“是则是”“不是则不是”的真实赏识,对你学生的成败都要真实,使老师的言语成为失败学生的指明灯,使其能明白自己成长的方向。

篇3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人文因素

非智力因素

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自身提高的必要手段和途径,人们也正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知识的紧迫性,但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什么才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呢?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且他老人家还告诉我们“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我们不难看出,庄子认为知识应该是要围绕生命的,而且知识是要为生命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的。现在的中学教育也应该是这样的,围绕中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不要因为对知识的追求而忽略甚至放弃对于学生本身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在中学教育中突出学生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文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中学生的心理研究——教师的责任

青年学生虽然走过了少儿时期,但刚刚萌发的“自我”意识还处在感性的、形象化的幼稚阶段,缺少个体的主动性,身心接受的社会化影响往往局限于父母、家庭成员和老师的(比较)狭小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心理逐渐融入社会化过程,由家庭教育逐渐增加了一些社会化教育渠道,值得重视的是学校的具有知识性、计划性、系统性的正规教育。这个时期就是人的初次社会化的完成期,即把一个尚未完全具备社会成员资格的人类个体转化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青年学生完成自然生理过程以后,由于思维的发展使全部认识和行为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他们的记忆也更多的采用理解的、逻辑的方法,通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活动,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发展也由形式逻辑思维走向辩证思维的过程。由于学校的正规教育,使之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不仅仅是经验思维,从而表现出思维的独立批判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并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强化。我们这里说的自我意识也叫自我感觉或自我评估等,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往往以信心或信念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一般都会有较好的行为效果。

自我意识的强化,也就是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意识的产生和逐渐增强。由于青年时期是集中接受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比较广泛接触社会经验时期,都有一种主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欲望,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欲,使之渴望清晰地把握自己内心的活动,主动地根据自我意向进入社会角色,从而产生一种“自我角色认同”的趋向。

基于这样的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以及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流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使命,做到培养的学生都是人格健全的,而且应该进一步要求这种人格应该是优秀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学生,必须冷静思考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不能受社会某些思潮的影响。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是教师的责任,不仅要讲奉献,更要讲责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应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在课题的研究中,还是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发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特长,以促进全面发展。

二、人格教育的实现

要实现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情感体验。培养优秀人格的教育强调民主的教育态度(如尊重、接纳、信赖),这一教育是学生在感悟、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的。而通过生动的活动,设置特殊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在体验、感受中发生变化,重新调整思维,提高认知、判断能力、实现教育效果。 转贴于

因此,开掘课程教材中人文因素和教育功能对实现人格教育非常重要。现在新课程改革对教材作了很大的调整,人文主义的因素大大增加,给教师留出了更大的发挥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格的培养创造了更为完备的条件。而且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介入,改变原来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学生,把老师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教育意思的传授,变为学生对于知识的发现和对其中的人文因素形成自身的独立的认识,而不再是同一的标准化的生产道德标准。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

此外,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鼓励。对于学生的创新和独特的认识及观点要给与及时地合适地鼓励甚至赞扬,积极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把教学过程变成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能力和评估自身能力的最佳选择。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的作用要占80%。情商包括五个重要方面的情绪和能力。

1、 认识自身的情绪和能力

2、 控制自我的情绪和能力

3、 自我激励的情绪和能力

4、 认识他人的情绪和能力

5、 人际关系管理的情绪和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非智力因素是成功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生决胜的关键。EQ和IQ相比,它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与遗传无直接的关系,不受先天的局限,主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而获得,并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和学习的增长而提高,特别是在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培养一个人的EQ尤为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有这种认识,并能付诸行动,那么,我们就为培养成功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道尔顿中学被称为“天才的摇篮,哈佛的熔炉”,他们总结出的教育理念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孩子的初期教育条件中,最重要的不是增加孩子的知识,而是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教育,最根本的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他们快乐地学习”。他们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措施:每个孩子都要订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把各种活动安排在时间表上,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去完成。他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善于安排时间,并能按计划有效利用时间的人,将来就是成功者。从这里,我们看到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坚决执行计划等优秀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是何等的重要!

对于早期的学校教育而言,学生只有具有了个人独立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学习和对于知识的完整的把握和应用。就像前面说到的情商的五个方面,我们在早期的教育中就是要突出这些方面,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从细微之处来看待自己和他人,要能知己知彼,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的优缺点;要学会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会很好的控制这些不良情绪,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此外还要学会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的教育中应该强化的一点。

此外,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开发,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思维习惯的培养,都应该提到教育的优先地位,这些能力、爱好和习惯的养成,并不像知识掌握那样具有可观察和可考核性,但是这对于学生的发展甚至学生整个人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中学教育过程当中,应该积极要求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和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充分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应用者,而不是仅仅作为书橱。在此期间还可以加入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注重各方面能力习惯的培养和养成。也只有在这些方面引起了充分的重视,才能把学生引上正确的学习发展道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综上,我们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入手,简要阐述了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其培养作了初步的讨论,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师关注,并积极参与到新课改的进程中来,为中学教育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高曼

《情绪智力》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8月

篇4

关键词:包豪斯;人本主义;可持续设计;穆特修斯

一、包豪斯时期人本主义设计理念

在马克思·韦伯提出宗教“祛魅”之后,神逐渐被“人”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设计师们的设计主体对象逐渐由为神的设计转变成为人的设计,使设计艺术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艺、技巧相融合,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产品而是为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则来进行设计的思想,是为了优化社会而进行的设计,是对人本主义设计的进一步阐释与发展。人本主义,离不开对人类价值的追求、对人类幸福与尊严的寻求。包豪斯顺应工业化发展,提出人本主义思想贴合当下时展,让哲学、科学与设计结合,从而起到进步发展的目的,使人民大众享受到时代进步的果实。包豪斯开创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教育模式。

1.穆特修斯理论背景

十九世纪早期德国坚持手工艺生产是其产品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手工艺生产与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相比,手工艺产品造价昂贵、难以批量生产,不能为大众服务。当时德国人本主义并没有完全崛起,为了人民的设计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手工艺生产更不能为国家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抑制了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阻碍了社会的逐步提升。所以在德国工业同盟时期,为了提高德国产品在全球化市场上的竞争力,派遣穆特修斯前往国外学习。在国外研究的穆特修斯具有外交官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作为建筑师,他时刻关注着建筑领域的设计与改革;作为外交官,他探寻着国外优秀现代主义改革的案例。十九世纪末,尼采的“超人”与“上帝已死”理念对德国青春风格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穆特修斯对于尼采的哲学思想抱有谨慎的态度,因为其哲学理念包含鲜明的“个人主义”,这与穆特修斯所提倡的为人民大众的工业化机械大生产设计有所冲突。但是穆特修斯提出的设计理念又一定程度上受到尼采哲学理论的影响,因为尼采提出人们应当抛弃历史,去创造新的文化生活,与穆特修斯的反历史主义观点高度相似。在他们两人看来,一个民族的文明精气、精神反映在这个民族所创作的全部产物之中,艺术风格是其重要产物之一,它反映了现实生活和时代特色。(1)穆特修斯与日本、英国的去本土化经验穆特修斯在日本驻扎时,一方面,他认可日本设计的极简与舒适,也承认日本设计师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味;但是另一方面,他对日本出口的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却持批评态度。穆特修斯发现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快速追求工业化生产,追求现代化设计,导致其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消失,日本教育界要求学生抛弃用毛笔书写,而更改为用铅笔书写;甚至有官员提出将使用日语改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穆特修斯认为这种以牺牲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而实现的现代主义设计改革并不可取。他的批判不仅仅针对于当时的日本政府,其更是针对那些不了解艺术的本质、仅仅会对欧洲产品进行表面模仿的日本设计师们。穆特修斯发现了发展现代化和保持本民族精神与文明的不可协调性。在当时受尼采哲学思想影响的德国人厌倦官方艺术,厌倦传统艺术,追求新创作方式的时代背景下,穆特修斯认为艺术教育是避免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艺术严重分离的重要手段,是避免扼杀德意志民族自身创造力与民族性的重要前提。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后,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的思想盛行开来,英国开始试图将艺术运用于工业设计上去。穆特修斯在这一时期被派遣至德国驻伦敦大使馆,开始研究英国与德国的社会比较、教育模式、政策法规等相关问题,并留下了一些相关文献与书籍,为后来的德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德国设计教育出现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决裂,避免出现设计无法为大众所服务等相关问题。此外,如果说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注重艺术与美的价值,那么德国则更强调社会、文化、经济等价值。因此,尽管德国艺术运动所带来的设计艺术产品部分似乎缺少了一些艺术的元素,但因为它与机械化工业大生产方式间形成了结合与联系,从艺术与机械结合的发展来看,已经超过了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2.穆特修斯思想在包豪斯的延续

包豪斯是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教学改革的延续,而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穆特修斯与贝伦斯所影响的。可以说,一战后由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办的包豪斯,延续了穆特修斯的思想。格罗佩斯所确立的教学体系与大纲很大程度上是对穆特修斯和贝伦斯的借鉴。包豪斯致力于为人民的设计,通过艺术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去干预生活,遵循自然规律,防止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弊端。包豪斯设计提倡几何化,一方面在当时德国生产力相对低下时期,几何化有利于生产;另一方面,贸易全球化的到来,这样的几何化具有普世性,能够促进产品的售卖,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虽然包豪斯在当时创办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体系,给设计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包豪斯的主要矛盾在于,它虽然面对了机器时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工厂制造它的产品,包豪斯一直在谨慎地用手工制造产品,就像被机器生产出来的一样。包豪斯被纳粹认为不是德国的设计而关闭以后,教师与学生流向世界各地,其关于设计服务社会的想法并没有延续到美国。美国虽然欣然接受了其风格,但将其转变为一种企业风格,而不是一种社会包容的风格。包豪斯所带来的理念与风格面临着新时代与新思想的挑战。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与包豪斯人本主义理念的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与机械时代的冲突被放到了人类面前,成为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活环境与设计发展之间产生了不可抵消的矛盾,于是可持续设计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包豪斯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发源地,所提出的三种设计概念为当代的设计与设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豪斯所提倡的为人所服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这一设计原则,与可持续设计概念、绿色设计等概念在“人本主义”概念上是一致的。

(一)包豪斯以三大理念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思想

包豪斯设计学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现代主义位于包豪斯学校的“母腹”之中,其本质上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包豪斯在提出了关于设计理念方面的三大基本原则:艺术与设计与技术的新统一原则;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是人的原则;遵循自然发展的原则。这三大原则体现出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提倡是为人民大众所服务的设计,而不是为少数资产阶级所占有的设计艺术。包豪斯这种理念在后期逐渐发展为“国际风格”———反对纯纯的民族风格,认为民族风格是单调的,主张国际风格,提倡几何化、色块化,表达了其普同性的设计理念。蒙德里安、康定斯基是这一方面的领先人物。综合以上三大理念,以此来概括包豪斯时期的人本主义设计风格:一方面,是设计的任务应以人的价值与需求为主。包豪斯时期设计是一种现代工业技术、理性与民主结合的现代主义美,以及一种极简无装饰、以实用为主的美。另一方面,设计的外形追求一种普世化。包豪斯时期的设计往往使用具有简单形式外貌的三角、圆形、方形等几何图案;采用明快的色调运用在配色中。这些造型和配色往往挑战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使人们感受到陌生感,给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些色块造型所构造的组合型产品,方便了产品的生产制作,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便于服务大众、服务人民。最后,包豪斯在材质的运用与加工技巧上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强调始终关注科技与艺术结合,寻求最适宜运用到制造的材料与工艺。在包豪斯的设计家们看来,只有当一件艺术作品能够被量产后,被人民所接受后,它才具有实际的使用意义,才是符合为人民设计内涵的真正设计。

(二)可持续设计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可持续设计理念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所提出,其理念的发展是循环上升发展的,遵循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其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在旧可持续设计的基础上所不断完善创新的。可持续设计要求设计遵循自然规律与客观法则,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保持自然与社会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又推动工业的进展。其本质意义上是对包豪斯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的借鉴与延续。可持续设计的理念,针对于设计师而言,社会责任感是设计师所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产品既要有商业性,也要有环保———公益性,这是设计师的责任所在。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当保持商业性与公益性平衡。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避免环境问题与人类问题高度紧张。

(三)“人本主义”设计理念的延续

当代可持续设计不同于过去的理念。当代可持续设计在要求保证当代人所居住的环境保护问题上,还要求综合考虑子孙后代的可持续资源问题,要求环境问题、使用者要求、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进步发展。由此可知当代可持续设计是围绕着人及人生命的延续所进行完善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实用的设计风格摆脱了繁琐的设计装饰,节约了建筑装饰所带来的附加成本,适用于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推广。在包豪斯被纳粹认为是“颓废性艺术”并被关闭后,包豪斯的老师和学员们流走于世界各地,为后续的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设计理念的产生,提供了包豪斯所特有的设计思维与建议,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包豪斯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这种理念一直保持着对后世设计理念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三、人本主义思想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发为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的本身进行规范,包含道德内容是艺术需要具有的重要品质。设计属于艺术的门类之一,因此设计需要符合每一历史时期的人文需要、社会需要,按照道德的规范去为人进行设计。包豪斯“人本主义”的理念为现代生活做了准备,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优良的案例与成果。后来的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环境而进行改进,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人的发展”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改善社会。设计的本质是人与物关系的形象化。目前为止,设计逐渐由以往对物的设计转向对人的设计。观察中国高校设计教育,虽然设计学院中的教育模式大都与包豪斯有所相关,但是并不能说是对包豪斯教育思想的完整延续与深化。包豪斯对教育的影响实质上是艺术与社会间的联系,但随着消费时代的兴起,现在的设计多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产品而设计,其目的是销售,人的生存需求外的其他需求,是生产者强行给予的,设计师们的设计活动的唯一动力是经济活力,而不是去考虑社会的道德因素,与包豪斯时期所说的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的愿景彻底相反。当代中国设计教育要取得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正确理解分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民族化与世界化的关系,既要保证设计的一定“媚俗化”,又要结合当下实际状况,增强设计的普世化。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除去人文主义艺术中的消极成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艺术、民族文化、民族内涵,以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四、结语

包豪斯所具有的人本主义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顺应了时代的变革,在解决工业设计与自然环境这一对抗性社会矛盾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包豪斯更是开创了现代教育的新局面,它的思想不仅对同期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及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中国当今设计与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如果说包豪斯是融合了设计、教育、建筑、实用艺术最重要的设计思想改革,那么后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就是接过革新的火炬,一直传递、革新下去。包豪斯虽然仅仅存在了十四年时间,包豪斯的“人本主义”精神和理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证明了其艺术史上无可争议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汪建军.穆特休斯的美学纲领与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设计思想之源[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15-37.

[2]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92-96.

[3]田瑶.浅谈包豪斯时期设计中的人本主义理念[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5.

[4]杜昕阳,许传宏.穆特修斯早期设计教育改革思想研究[J].设计,2020,33(15):125-127.

篇5

关键词:大学校园;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15—02

一、师生关系研究的回顾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对其理解主要有两种趋向。第一种趋向是把师生关系理解为某一种单纯的关系,或者强调师生关系某一方面的性质。如以卢梭、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该观点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该观点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把环境变化和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函数关系,视社会或教育影响的代表者教师为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李秉德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近年来国内的观点有:周新从认为“师生角色关系的本质内涵是学习——促进关系”;陈复博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情绪影响交流关系”。

第二种趋向是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解释师生关系的多重属性。如“过程主体论”,认为存在着教与学两个并行动的活动过程,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阶段主体论”则认为,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或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主体的承担者会有所变化。陈桂生教授认为,师生关系有三重性质:教育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的人际关系。李谨瑜认为“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认知和情感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体系包括: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王辉则把师生关系分为教育关系和法律关系。

在关于师生关系的最近研究中,张鲁宁(2004)主张建立以“交互式为特征,整体人格相面对,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教学相长为目的”的“我—你”型师生关系。刘德建(2003)则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等理论为基础,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对话、沟通和理解。

回顾以往的研究,师生关系研究的出发点决定对师生关系内涵作出的诠释。当研究从“二元论”出发,认为师生关系中必然存在中心或附属,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谁为中心,谁来主导”。当研究从“多元论”出发,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时,师生关系的内涵被放大,被细化、具体化。其显著特点表现为代表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影响着对师生关系的解释,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公平和平等的思想影响着这方面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把“对话”为途径,“平等”为内容作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纵览全局,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一方面,必然受整体教育形势的影响,因此它不会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发展。那么在新时期,大学校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大学校园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二、大学校园师生关系的新特征

(一)时代性

在信息呈几何数爆增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彼此间的沟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上,师生间相互联系、了解、沟通的方式不再限于课堂,限于面对面的讲授。在以往信息业不发达时,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办法限制,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往往是通过面对面的授课形式获取。如今学生可通过众多媒体,尤其是Internet,获取关于教师和教育等众多信息(其中不乏负面消息),从而影响他们对教育和教师的评判。与此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媒体了解今天的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怎样看待生活,怎样思考教育,怎样评判教师,从侧面丰富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短信联系等即时通讯方式,进行彼此间沟通和联系。另外,多媒体教学的迅速发展也成为师生课堂沟通新的媒介,影响着师生关系。

(二)人本性

当前教改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其实是人本主义在教育上的反映。人本主义认为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善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重视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应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发创造性和仁爱之心等人格特质;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重视自我概念,认为自我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决定个人智慧、调适、成功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大学教师应在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性,重视学生的自由与价值体验,重视学生的自我实现和整体人格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学生作为有尊严、有人格、会思考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不以凌驾学生的人格之上来换取自身的权威。

(三)互动性

当前教改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同时又认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不但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十分强调师生互动互进。实际上,无论是教还是学,单独依靠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都无法都以妥善解决。为有效完善各项教学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通过其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应形成相互呼应,相互促进局面。大学校园师生互动应具有以下特征:以理解为基础,只有师生双方对对方及其语言符号理解后才会达到互动目的;以构建为过程,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完成自我知识建构、成就建构和人格建构;以反思为目的,师生在互动中伴随着不断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不断前进。

(四)整体性

当前教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改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突出“整体发展”的观念。体现在大学校园师生关系上,整体性表现为:师生的交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接纳,更是人格、品质和心灵间的沟通,即教师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用优秀的品质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愿意向其倾谈,并帮助学生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师生间的交往不仅是课上,还包括课下,交谈的话题不仅是学业,还包括生活、爱好、情感等各种话题。贯穿师生交往,并使之成为一体的主线是师生间的互尊互爱。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一)平行

当前教改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做到这一点,在师生关系上而言,就是平行。平行指师生在教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方始终处于平等平视的位置,双方各自的权利都受到尊重和保障。虽然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发动者、组织者的角色,但不应因此而成为教学的主宰者,构建权威的架式。否则,教师一旦让成为权威,维护权威的思想成为自身教学的动机或主导,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容器,“听话好好学习”成为对一切学生判断的标准。平行主要表现为:师生相互尊重对方人格,在平等交往中作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你”“我”相遇,进行包括知识授受、情感精神的交流、思想智慧的碰撞等活动。平行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外在的平等,而是发自师生彼此内心的,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师生均作为“活生生的人”存在。

(二)互通

师生在人格平等,地位平视的前题下,互通是推动师生交往的关键。“广义的沟通是人类整体的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交换观点、思想、知识、情绪等信息,而且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为。”教学中的互通指师生在教学进程中,以教或学为契合点,将各自世界里的困难、矛盾、困惑和迷茫向双方敞开倾诉,谋求理解支持。由于学生受社会经验和年龄所限,缺乏有效沟通常导致他们产生心情压抑、心理疾病等问题,因此他们对沟通的需要更大。对教师而言,社会舆论、家长期望和学生要求给他们披上了一层神秘色,企盼他们成为“完人”、“超人”。加之职业、家庭等压力,教师也有各种苦衷,也需要倾诉和理解。学生也许一时难于理解其苦衷,但倾诉本身就体现了平等和尊重,必然会增进彼此间沟通。师生互通不仅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是交往双向理解和包容,关键是通过互知而达到共识。师生在互通中协调了彼此的情感和行为,增加智慧,丰富生命体验,提炼生活意义。

(三)和谐

当前教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师生关系和谐显得尤为突出。和谐是指师生共同享受教与学,享受彼此交往与互通,共同推进教与学。和谐的关键是彼此学会欣赏对方。根据强化理论,学生因学习好而得到教师表扬,其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反之亦然。人皆有优缺点。无论是何种学生,如果教师能以平和心态平等对待,必然会发现在其身上的优点,对其优点加以表扬、鼓励,学生通常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从而也会影响他们去改变其它缺点,做出更多成绩,赢得更多表扬。身为人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点,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在这样的交往并非被动。一旦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关心,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老师的所作所为。一旦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的境界,师生会享受彼此共处。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压力、焦虑、担心等等不利因素会被缩小淡化。教学成为了苦中有乐,苦中找乐,乐趣无穷。

(四)共进

当前教改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实质上在要求师生在教学过程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校园师生共进关系具体表现为:在知识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教师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认知方面,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和策略,教师则加深对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的认识;在情感方面,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体验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美学认识,感受了人际关系,更加热爱生活,而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往,感受到学生的可爱,教育的神圣,更热爱教学;在思想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加深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师则更了解学生、教材、教法、课程,提升了思想境界。师生关系的共进是平行、互通、和谐带来的结果,同时也促进平行、互通、和谐,使师生关系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德建.师生关系新视野——平等·对话·沟通·理解[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

[4]刘静.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03,(7).

[5]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

[6]鲍聪.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