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污染处理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水污染处理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水污染处理概念

篇1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监测;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5文献标识码:A

过去理化监测只在于关注瞬间的环境污染状况,而缺乏长久延续性监测的意识。这就需要分析污染的累积变化效应,研究采取怎样的生物监测才能够更符合延续性监测的趋势。在同一段时间里,仅仅采用污染物其密度值来表示污染程度和危害总是片面的,因为这样一来在某些污染物资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甚至发生完全相反的效应,即含量极少毒性却极大的情况。只有充分利用生物监测和技术检测相结合的办法互相配合,充分运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其反映敏感的特点,才能更精确地反映水质受到污染的真实状况。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原理和优点

1.水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

在某种前提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及水的环境有着相互关联并且有着相互制约的现象,保持着非常自然的、暂时性的均衡体系。水环境中注入的污染物质,必将会作用于生物本身和其种群或者其群落,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固有生物种群其数量和物种组成与及其更多特点、固有特点、生产力和生理状况等,使某些水生生物逐步消失,然而在别的某些水生生物却能够继续生长下去,其本身和其种群的数量逐步增加。运用水质检测技术仪器监测水污程度,从这种变化的水污染生物体现,得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这就是水污生物监测概念和依据[1]。

生物监测是指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水体污染监测方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的改变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生活习性,直至改变生理功能;生物的存在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如生物的摄取能量、新陈代谢等。生物与其环境的这种统一性和协同进化是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生物学基础[2]。

2.水污染生物监测的优点

总的来说,生物监测具有敏感性、富集性、长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水污染生物监测有自身的特点:

①监测功能多样化。由于可以使用水污染监测的生物种类很多,加上每种生物对不同污染物都能产生反应,并且表现不同的症状,因此监测功能强大。

②监测污染状况客观。发挥水污染监测功能的生物一般生活在固定的区域,且有一个稳定的时期,与理化监测相比,更能把某一水域的长期污染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

③监测结果可靠。某些监测生物对一些污染物非常敏感,它们能够对那些连精密仪器都无法检测的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并表现出相应的受损伤的效应

④便于综合评价。理化监测只能检测特定条件下水环境中污染的类别和含量等,而生物监测可以反映出多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对生物的综合影响,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水环境。

⑤监测成本低。理化监测使用的监测仪器涉及维修和保养,而生物监测不涉及这些工作,因此监测成本较低。

二、水污染生物监测技术

1.运用指示生物在水体里出现或者消失及其数量有多少的办法监测水质

在许木启的实验里,运用了白洋淀水体里的浮游动物群种其变化来判断其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能力。其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府河―白洋淀的水体从上游至下游中,其浮游动物的耐污种类逐步减少,而广布型种类逐步增多,而其下游众多正常水体却出现了浮游动物种类均匀分布的现象。同一时间,原生动物在上游的鞭毛虫一直到中游却出现了纤毛虫。然而,下游却发现众多平常分布在洁净型水体的种类。这一来,表示府河―白洋淀的水体由上游一直到下游水体其污染程度在不断减少,河流水体拥有显著的而且比较稳定的自净功能[3]。

2.运用水生生物群落布局的变化来监测水质

在蒋昭凤的实验中,使用底栖动物的变化来评估湘江水质污染情况,最后答案发现湘江的支流底栖动物有大型无脊椎动物种及多类性指数,其物种由上游至下游走向呈现减少情况,从这个实验看来,毒死生物的有效毒物其作用对湘江的污染却比较显著。同时还可以依据湘江支流各断面种类数及其减少程度来判断出各断面其污染地步。另外,还监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底栖大型无脊椎的动物种类数及多类特点指数方面,也呈现出消少的趋势。从这种情况看来,有毒污染仍然存在发展的趋势。

3.水污染的生物测试

水污染的生物测试,就是运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资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智能的变化来进行测试水质污染状况。Belding遵循鱼的呼吸变化来作为指示有毒环境,在那些有污染物已经存在这一些状态下,鱼腮呼吸加速且无法规则。德国从1977年内开始钻研运用鱼的正趋流特点开展生物监测,下游设强光区或者适度电击,控制康健鱼向下游的活动;或者间歇特点提升水流迅速,迫使鱼做出反应。假定鱼不能维持在上游的地方,表示污染产生了危害。

三、水污染生物监测和检测的应用

1.运用遗传毒理学的方法监测水体污染

环境的污染物是人类及其它生物最为严峻的危害,其难点就是对细胞遗传物资组成的损害。近几十年中环境生物的检测技术,特别是细胞微核技术及四分体微核技术,已经在动植物及人类染色体受到外界理化因子损害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对环境监测的技术的刻苦钻研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微核在于生物细胞内的生成路径和染色体畸变的相应特点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用微核测定方法取代染色体畸变的方法来监测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多优点,如对生物遗传物质的伤害较小、操作简便和灵活度高等。最常用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试验技术就是以染色体伤害和纺锤丝低毒的优点等使其成为测试植物微核监测新方法。这项技术自发现以来,在环境诱变及致癌因子检测钻研中,更是在水质污染与及致突变剂的检测研究领域取得广泛运用[4]。

在吴甘霖运用水花生根尖微核技术对马鞍山市的废水进行监测钻研中,他发现运用水花生根尖微核能够用作监测水体污染的新原料。在实验中其根尖细胞微核率MCN(‰),不但可作为监测不相同废水的污染,还因为该植物长久生长在污染水体之中,还能反映其不相同废水的污染物富集度和现状。如果外界环境中已有某种密度的致突变物,能够造成细胞发生伤害,却使微核细胞率上涨。其它微核细胞率的上涨,揭示环境中已突变物,即使受到试水样里所含有可以打断DNA分子的诱变剂,或者能够打断纺锤丝其纺锤丝毒剂,却体现出遗传毒特点。

这种SOS显色法,是一种遗传毒特点检测新技术,有着精确和灵活、假阳特点率低的特征,这种技术已被广泛作为遗传毒特点的测定。其原理就是:在DNA分子受到外因产生的大范围伤害,在其复制又受到制约的状态下,将导使一种不容易修复的错误。这种在遗传毒物处理后,大肠杆菌中出现了一系列反应被称为SOS应答。

这种SOS显色法,有众多优于Ames的特征:

(1)简便,其测定入程只要7h。

(2)灵活,被处理的细胞全产生或者不产生SOS反效应,用分光光度法来即可以测定β-ONPG,并且分化的产物十分灵活。

(3)精确,SOS显色法测定的就是遗传毒物对细胞原发的直接效应,这种特点最后答案非常可信,然而Ames试验的假阳特点率较高[5]。

2.微型生物监测

过去生物监测的钻研重点大多数放在分类方面。生物系统的布局变化并不是总和生物系统其它变化相有关联,仅以它的种些种类、某些种群形成的生物效应系统其变化评估水生生态系统,其偏差非常大。所以,为把握水生生态系统对于环境污染的整个反应,还需求我们对生物系统:细胞、组织、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选取超出单一种类即是群落或者生态系统来做为生物监测其生物反应系统,并且对这个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的变化均匀作研究。美国的Cains创建,能够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来测定微型生物,测定其群落的布局和功能参数,并且施行监测预告的新方法。在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钻研员把PFU运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且又使PFU法成为了我们国家生物监测的标准方法之一。这种PFU法适合作为原生动物和藻类对水质的检测。这种方法能够辨别水体是否存在机污染仍就是毒污染的特点。

然而,在尹福祥和杨立辉运用PFU法进行某印染厂印染废水处理了监测。最后结果表示,微型生物群落其布局参数及功能参数,都比较均匀地反应污染废水的净化效应。这种方法和以上介绍的生物监测方法对比,这种PFU法由单一监测布局的参数转变成布局参数,又和功能参数同一时间候监测,提升了生物监测的结果捕获能力,并使监测结果更完整、精确、精密地评估环境状况。如此表明,这种PFU法讯速及其精确监测水质的突变,经过试验。最终结果能够预报受纳系统环境质量的形态和其变化过程。某些群集曲线突然大幅降落,表明了该点的水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应该调查是否发生排放事故。因为潮汐流及环流的影响,这种PFU法运用于海水水质监测,不如在淡水监测有效。BPFU法就是将两块聚氨酯泡沫的塑料块装到一个圆柱形塑料瓶去,塑料瓶要有四个裂缝。其作为保证聚氨酯的泡沫塑料块没有受到粗糙等条件的影响。同一时间,为了便于微生物群落注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得到均匀衡状态。这种BPFU法胜过PFU法监测。海水生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取样稳定;其次,海水生物评估布局和功能精确;最后,即时,其定量性能够保持水体积的稳定特点。试验最终结果表示,用BPFU法对海水生物进行监测比PFU法更佳。

四、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动向

除了水污染的微生物群落监测方法外,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和水污染遥感监测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

1.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

水污染自动监测是对污染源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的或未经过处理的)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污染的情况进行连续自动采样、测定、传输和数据处理的定时监测网络。

水污染自动监测技术起源于美国,美国在1958年开始对俄亥俄河进行水质自动监测。在日本,各水域和工矿排水几乎都设立了自动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来管理及处理数据川。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黄浦江、天津引滦济津段以及吉化、宝钢、武钢等大企业的供排水系统建立了水污染自动监测站,开始了对自动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我国黄浦江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1984年正式投产运行。水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不仅开创了我国水污染监测的新局面,同时也为我国继续建立水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积累了经验[6]。

2.水污染遥感监测技术

水污染遥感指应用地面、航空、航天等遥感平台对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洋进行探测,诊断水体的反射、发射、吸收特征的变化,从而实现快速地确定水污染的分布状况和位置的水污染监测方法。水污染遥感常用的仪器有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系统和激光雷达等。监测对象主要是水面油污染、水中悬浮物、污水排放、赤潮藻类的类型和密度等。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所利用红外技术对大连湾的油污染进行了监测。1980-1983年在天津一渤海地区组织了一次航空遥感试验研究,对天津地区污染水体的光谱特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1987年和1989年我国分别发射了FY- 1 A和FY- 1B卫星,其中都配置了2个海洋水色通道的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VHRSR,首次利用我国自己卫星获得了我国海区较高质量的叶绿素浓度和悬浮泥沙浓度的分布图。我国于2000年5月成功地发射了FY-1C卫星,卫星上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带有3个专用海洋水色波段,已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2002年3月,我国又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带有主要用于海洋水色环境监测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五、结语

对于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生态环境下,水体污染仍然不断受到不同程度的恶化。这样一来,即客观条件迫使水污染监测技术不断改进。水生生物监测水体即能够反应水环境质量状况,对毒物监测灵敏度高,同时需要的测试仪器也比较简单。当前,国内的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和监测物还在不断更新,监测的灵活度越来越高。用某些方法同样能够对特定的某些或者多种污染物作出不同程度的监测,污染程度高低同样能够明显反映出来。但是,要完成传统生物监测方法没法来完成的水体中种某些污染物质的检测,还需要共同努力。现在有一些水生生物监测技术仍然难以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所以,应该采纳多种监测方法进行综合监测,以保证监测最终结果的精确性和完整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许木启.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看府河―白洋淀水体的自净效果[J].水生生物学报,1996,20,(3):212-220.

[2]张海波.浅谈水污染的生物监测[J].丹东师专学报,1998,20,(2):67-68.

[3]罗岳平,李宁,汤光明.生物早期警报系统在水和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1):49-54.

篇2

关键字: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原因;对策研究

1、地表水概念与我国地表水分布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地表水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也称陆地水。地表水被人们用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因此地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和社会发展的快慢。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因此对地表水资源的需求相对较高。我国的地表水资源丰富:冰川年融水量为504.6亿立方米,多分布于江河源头,冰川融水是我国河流水量的重要补给来源;我国的湖泊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其中淡水湖泊的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左右,另外我国还有各种类型的水库8.6万座,储存着大量的地表水资源。

2、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地表水水资源分布广泛且含量丰富,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地表水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质现状令人堪忧。近几年,通过对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发现,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10%左右的河流属于轻度中度污染水质,5%左右的河流水质处于重度污染状态。据报道称中国仅有49.3%的地表水可以安全饮用。

目前,数千“定时炸弹”潜伏于中国河流中,如病原体细菌、原生动物和寄生虫;好氧性有机物COD和BOD;特别是有机化学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河流的新型污染。例如吉林一化工厂的爆炸,一时间漂浮的蓝色化工物料桶成了松花江的一道“风景线”,而这道“风景线”多少让居民有些心惊;由于重金属难降解,重金属在河流中的逐渐累积,将会使污染的风险日益加大,即使减少排放,但过去累积的风险也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严重,使得原本清洁的冰川融水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水质下降。

3、地表水水质污染的原因

3.1工业污染和城镇污染

地表水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水随处排放和城镇生活垃圾的无规则的排放。虽然各地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污水的合理处置,但是仍有部分企业为节省企业生产成本,闲置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从而导致周围环境和附近河流的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另外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激增和城镇化的日益推进,城镇生活污染物的产出量越来越高,生活废品和污水的不恰当处理便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部分城镇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已成为制约城镇地表水水资源改善的因素之一。

3.2 水产养殖业污染

我国淡水资源和海水资源丰富,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海南等省市的居民主要以水产品养殖业为生。沿海和沿湖城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多数地方的养殖场滞后的管理,养殖场无治理设施,养殖废水直接排放至河流和海洋中,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河流和海水的水质。

3.3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目前有关我国各大淡水河流湖泊和海水流域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的报道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江河湖海流域植被破坏程度加大,从而使河流的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如河流和海水的自净能力下降。

3.4 农业发展加剧了水质的污染

我国农业迅猛发展,化肥的过量使用使得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流入湖泊,引起了附近水体的富营养化。另外农药的施用尤其是不易降解的农药的残留,汇流到水体后,都造成了水质的污染。

3.5市镇暴雨径流

日常降雨时,雨水径流会冲刷屋顶,街道和沟渠等,将原先附着的污泥与有机物等冲入水体从而造成地表水的水质污染。

4、提高地表水水质的对策

地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因此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对策予以改善。

4.1加大宣传,增强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务和环保部门应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加大地表水重要性和水质保护、水污染防治宣传的力度,从而增强全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使人人都参与到地表水的水质保护工作中来。

4.2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

改善地表水水质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合理排放和治理,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工业污染源处理的资金投入,从而削减工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污染源。对于已经引起地表水污染的企业,政府和环保部门应当勒令该企业进行限期整治,若经过整治仍然不能达标,应当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企业进行惩治。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领导阶层的教育,加强他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对于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投资加快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制定政策禁止居民向河道乱扔垃圾、排放废水,从而提高水质质量。

4.3 发展生态农业和养殖业

各地政府部门应当鼓励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以降低农业污染为基本原则,合理的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逐渐的降低农田地下水和周边河流的水污染。鼓励规模化规范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加强养殖场的废水处理,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地表水水质改善。

4.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公众监督制度

水务和环保部门应当重视地表水水污染防治和改善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从而为地表水水质提高监管和执法工作奠定法律基础。加大从严对造成地表水污染行为的惩罚和治理力度,对单位和个人进行罚款处理等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另外,地表水污染问题解决的动力不应该仅仅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法院的判罚,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是解决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

5、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地表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和垃圾的处理,提高地表水水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南,杨奕,薛桂澄,何玉生,刘华.海南岛地表水水质评价及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2009(25):68-69.

[2]刘志伟,周鑫,李培同,吴春峰.周口市农村水质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水文水资源,2011(6):6,14.

篇3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Boulding)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1969年)一书中提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受发射到太空的宇宙飞船的启发并以此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肯尼斯•鲍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说”。其后,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ee和R.KTUrner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中又指出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但循环经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宣言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了全新的经济活动模式,并称之为循环经济。2O世纪90年代末,循环经济概念引入我国。我国的循环经济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已经进入理论雏形逐步形成阶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向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渗透,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以循环利用物质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模式而言的。人类社会从“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模式,经过“污染一治理”的治理模式,开始进入“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又称3R原则)。其中,减量化(Reduce)原则就是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Reuse),即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被多次和反复使用;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产品实现其使用功能之后能够重新变为可以利用的资源,3R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二、内蒙古水资源的污染及开发利用

(一)水资源总量少。空间分配不匀

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位居全国水资源总量的第l6位,与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5%和排名第三位相比,属于天然水资源短缺的省区J。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水资源总量378.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63.3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14.36亿立方米①。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总的特点是“东部丰沛,西部紧缺”。按流域划分,嫩江最多,为230.57亿立方米;海河(包括滦河)最少,为4.75亿立方米。按照盟(市)划分,东四盟(市)水资源总量为440.94亿立方米,占总量的80.8%;中西部广大地区为105.00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9.2%。

(二)工农业用水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内蒙古工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牧区的生产设备普遍落后,机械化程度低,高新技术的应用极为有限,长期处于低效率、高耗能的粗放经营状态。据内蒙古统计局2007~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工业“三废”排放及治理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矿产资源用水严重短缺

近几年,内蒙古勘探开发的新矿区明显增多,大部分集中在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和通辽市的农牧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海拔高、雨水少,属于干旱地区,再加上多种矿业的开发,更多的人集中到这些地区,加重了这些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近年来,河流断流成为地域生态失衡的又一新的社会问题。黄河年年断流,而且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长达226天,给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使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四)河流水质污染严重

2009年,内蒙古监测国控、自治区控河流断面66个,湖泊4个、水库3座,涉及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滦)河4个国控水系和部分内流河。2009年,内蒙古全区河流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断面超标率为:高锰酸盐指数25.8%,生化需氧量21.2%,氨氮18.2%,石油类16.7%。此外,多数河流年径流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对河流水质有所影响。河流径流量减少与干旱、农灌、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五)湖泊、水库水质较差

2009年,内蒙古重点监测的4个湖泊的水质全部超标。其中,乌梁素海、达赉湖(呼伦湖)、达里诺尔湖为劣V类水质,岱海为V类,主要超标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总氮指数。达赉湖和达里诺尔湖的水质超标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多,湖水微咸并偏碱性。乌梁素海的水质超标主要是农灌退水污染所致。岱海水质超标是受人为污染与自然因素的多重影响。在重点监测的3座水库中,察尔森水库、红山水库水质达标,分别为Ⅱ类、Ⅲ类水质;莫力庙水库水质超标,为Ⅳ类水质。

三、内蒙古水污染严重的原因

(一)污水排放量大,无害化处理能力低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水利部指出,中国的单位GDP耗水量比世界平均值高4倍,比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高8倍。改革开放3O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2009年,内蒙古全区废水排放量为73154.7吨,与2008年相比,增多3.9%,见表2。其中,城镇生活排放44538.5万吨,工业排放28616.2万吨,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9%和39.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27.85万吨,其中,生活及其他排放15.84万吨,工业排放12.0l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6.9%和43.1%。

(二)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主要产品的产量、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内。只重产出不讲投入的低效发展模式使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没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的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

(三)点、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内蒙古多数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未经任何有效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有的虽然经过处理,但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矿山等工业企业由个体经济承包之后,废水处理问题更加突出;乡以上的城镇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排人河道或渗入地下,从废水的排放量看,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相近,但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总量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总量,特别是总氮和总磷两项指标[3]。

(四)缺乏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

内蒙古河流面积大、范围广,涉及诸多行政市县,在管理上又有环保、国土资源、水利、旅游管理局等很多部门参与其中,但却没有强而有力的管理机构对水资源进行治理和保护,因此,现行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利于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没有统一的科学管理系统,在某些问题上甚至不能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五)法制不健全,环境监管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比较多,但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普遍不严,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的问题。环保执法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比较普遍。基层环保执法监管手段落后,对违法企业动态监管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的违法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问题。

(六)政府投入经费有限,污染检测技术设备落后

由于经费等原因,目前只有环保和水利两个部门对松花江水质情况进行常年监测,监测断面的数量和监测频次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监测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实时自动监测系统,对各人湖河流、河口的监测工作力度不够,流域内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仅停留在调查研究阶段,水资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较少,资金短缺,力度不够,已有的成果不能满足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

四、水污染治理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机制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水污染的实质是水资源使用中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外部不经济”,而所谓的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则是指未经协商就强加给他人的成本J。因此,水污染治理在实质上是如何对水资源使用中负外部性进行矫正的问题。长期以来,相关学者及政府部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地来讲,水污染的传统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治理模式,即排污收费;另一种是市场治理模式,即排污权交易。尽管这两种模式对延缓和遏制水污染13益严重的趋势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两种模式均属于“末端治理”模式,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治理成本极高,难以达到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的目的。笔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路径,水污染治理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要强调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从源头减量化开始,重视再利用、再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遏制水资源污染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此,要着力构建节水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节水型的产业结构、节水型的城镇化模式、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节水型的消费方式,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观念。

(一)构建节水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生产要素投入上,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实现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节水型的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上,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快产业信息化进程;在地区发展规划上,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水资源的消耗量,严格控制水资源的高投入、高排污项目;开发区建设要充分考虑节约用水,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污染程度,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加强重点行业对水资源消耗的管理;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水综合利用管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构建节水型的城镇化体系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开采与补给的平衡,以及供水与排水系统对节水的有效性;住宅小区建设要配套雨水、生活废水收集与处理回用设施,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四)构建节水型的农业生产体系

内蒙古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精准化水平,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积极推进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搞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遏制化肥、农药、秸秆等废弃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实现节约用水。

(五)倡导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购买节水产品,倡导绿色消费,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鼓励企业和居民再利用水资源,延长水资源的使用周期,增强污水处理意识,自觉保持水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和再循环。

(六)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监督

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水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和法律不完善的问题。对高污染、高消耗行业的新建项目,要从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实行更为严格的产业准人标准,完善重点用水行业取水的定额标准。加快完善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水资源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积极调整水价政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加快研究制定鼓励使用节水减免税产品的优惠政策。

(七)加快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节水核心技术,包括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再循环技术、系统优化技术、零排放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突破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瓶颈。坚持引进技术与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八)促进机制创新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及时国内外各类水资源节约信息,引导企业挖潜改造。实施能效标识管理,引导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水型产品,促进企业加快高效节水产品的研发。推行合同水资源管理.为企业实施节水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节水投资担保机制,为合同水资源管理提供担保,促进节能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即耗能用户或行业协会与政府签订节能自愿协议。

篇4

(一)白色地膜污染不容忽视沧州是河北省四大产棉市之一,棉花是沧州市的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必须覆盖地膜,因为地膜具有保温、增湿、保水、保肥、灭草等优点。但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使用低于国家标准(0.008毫米)0.006毫米的超薄膜,甚至还有0.005毫米的地膜。越薄的地膜强度越低,抗拉能力越差,容易老化,更易残留土壤中,破碎后碎块更小难以捡拾,相应产生的地膜残留量就越大,成为白色污染祸首。据了解沧州棉田地膜残留率一般在10%至20%之间,地膜残留于土壤中无法降解而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长期滞留于耕地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吸水、吸肥能力,使农作物减产。据研究表明,小麦可减产2%)3%,玉米减产10%,棉花减产10%)23%。/白色污染0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影响将后患无穷。

(二)乡镇企业/三废0排放污染令人担忧改革开放以来,沧州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一些行业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甚至在世界都享有盛名。比如,东光县的化工、南皮县的五金,沧县崔尔庄、杜生的枣业,孟村的弯头生产、盐山的管道等。这些企业在促进沧州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安置剩余劳动力、为地方财政创收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东光县的华戈染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仅去年上交税金近7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以说是东光县的/摇钱树0。但这些企业由于位于农村,往往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三废0不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沟渠、池塘,使空气和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2013年5月9日环保部公布了专项检查华北地下水污染情况:55家违法企业名单中河北省有6家企业,沧州就有2家,河间瀛洲镇门庄燕中电料厂和韩进宅热镀厂榜上有名,这两家企业产生的废水都是利用渗坑排放,严重污染地下水。工业废水污染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其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危及到的是村民的生命健康。水源被污染后污染物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据东光县小邢村和大邢村的村民介绍,因为村里的饮用水被工业废水污染,这两个村子里孩子们患皮肤病的特别多,很多人患胃肠道疾病。如今有80%的人成天拉肚子,而且胃癌肠癌等癌症患者直线上升。据有心的村民自己统计,这两个村子近几年来已经发现有数十名癌症患者,其中很多已死亡。得癌症最多的还数小张村,因为他们村刚好位于一家化工厂的下风口。是工业废水污染造就了癌症村。其次,工业废水经河流最后汇入大海,使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黄骅港本是有名的渤海梭子蟹、对虾产地,然而,由于多条河流的污水逶迤入海,海水水质受污染严重不能达标,现在为了禁止污水入海,在渤海入海处歧口附近修了大坝。但每年到了7、8月汛期,上游的村庄就会把闸门打开,污水又流到海里了,海里的鱼虾蟹会大量死亡。到那时,养殖户都不敢换水,因为换了被污染的海水,虾蟹就会被毒死,而一天不换水虾蟹也会死,这里的养殖户都因此受到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三)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剧增由于目前沧州农村公共环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农村垃圾既没有固定的存放点,也没有处理场所,村民只能将垃圾露天堆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夏天散发出恶臭气味,为苍蝇、蚊虫提供了滋生繁衍的场所,时刻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制约,农村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的生活污水只能随意排放,致使农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四)环境意识淡薄,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了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2],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从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环境意识的高低。目前沧州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普遍淡薄,更缺乏有关的环保知识,因此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农村居民利己思想依然严重,更谈不上有社会公德意识,这是导致一些农村环境恶化的又一成因。村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笔者走访了沧县的几个村庄,在这些村庄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养殖户倾倒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生活污水肆意横流。而走进村民自家院子情况却大不相同,家家户户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唯有街道是公共的无人问津,可以尽情污染。作为农村主要环境污染源的乡镇企业更是唯利是图。为了能降低成本,往往都没有专门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更不会对环境治理加以投资,自己的生产成本是减低了,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无数百姓却要承受污染之害,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综上可知,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沧州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应下大力气进行防治。

二、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环境污染对自然界、人类带来的危害已日渐突显,不仅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更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建议地方人民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一)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理念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为实施者,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必先从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做起。农民环境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合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沧州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的提高。可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未改变,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已延续千年,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甚至都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垃圾成堆、污水随意排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从未思考这些行为损害了谁,认为别人能做我就能做。甚至把有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行为视为多管闲事、逞能,给予冷嘲热讽,或者反对。因此,改善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首先要从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理念抓起。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从小孩到老人;从学校到街头;从简洁明快的板报、图片展到内容详尽的报刊、图书;从家喻户晓的电视广播再到互联网传播,采用多渠道全方位大众化的形式对农村居民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让他们逐步意识到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严重危害,唤起他们的环境意识,从而改变他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只有从人这个污染主体抓起并坚持常抓不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强农村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公共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近些年政府对城市环保公共设施投资很大,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好转。而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却很薄弱,村、镇一级几乎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村民自然就会随意堆放垃圾,污水也只能向街道排放,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认为农村本该脏乱差。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如果再不重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势必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加剧农村环境恶化,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要治理环境污染必须有相应的物质作保障,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政府需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好各方面的配套工作。比如在村一级先建起垃圾箱、垃圾站,改变农村生活垃圾无人问津的局面;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应当向城市看齐,搞好地下工程建设,让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为生活污水无处排放而发愁,更不用担心污水对于饮用水的污染;对于农村厕所也应进行整体改造,充分进行化粪处理。通过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必将使沧州农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只依靠说教已远远不够,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污染行为,环境治理必将

成为痴人说梦。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不少,但能够适应农村环保实际需要的却还不多,在农村环保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甚至在有些领域还是无法可依的。因此需要我们的立法者应当加快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政策体系建设的脚步,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特点的环境法律法规,使农村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在执法工作中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不受人情干预严格执法,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依法处理每一起污染事故,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环保部门要不定时的进行检查,将每个企业的/三废0排放情况向社会公开,对于排污不合格的企业应当及叫停整改,决不姑息。只有在执法工作中下大力气常抓不懈,才能筑起一道坚实的环保壁垒,让污染企业成为过街老鼠,让百姓不再遭受三废带给他们的痛苦。再次,政府还应积极、广泛的组织普法宣传教育,改变农村居民几乎为法盲的现状,让他们逐步成为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从而自觉自愿保护环境,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只有立法、执法、守法三位一体,才能构筑起一张环保法律网,让违法者无处可逃,还农村一片青山绿水。

篇5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污水的排放源越来越多,包含的物质也很难进行分析,导致净化起来十分地不易。城市的污水净化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液剂处理、残渣沉淀以及消毒处理,这样的处理步骤本身较为完善,但是整体的处理措施十分落后,很多都难以应对新时期的污水问题。同时,我国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要求科研方以污染的源头出发,形成最为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于是,超滤膜技术就在这个时期产生了,相比以往的水处理方法,它的实效性更高,而且对于污水的治理更加切实,因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但是,由于对它的利用仍然处于全新的阶段,各个技术层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现阶段,这种技术正在被持续地优化和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在实践当中获得经验,进而进行合理地优化。在污水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超滤膜技术的优化完善,对于整体的环境工程建设有着最为实际的效用。

1 超滤膜技术的概念、运作原理以及基础特点

1.1 超滤膜技术的概念和运作原理

超滤膜技术主要是指在溶液过滤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浓缩的处理技术。它包含了两部分的操作原理:首先是超滤原理,它主要是指为溶液中的大分子颗粒物、溶质、病毒等设置一层难以通过的膜,并使溶液中的其他物质成功地通过。而这种原理的运作需要一定的压力作用支持,将溶质的整个物质推入膜的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超滤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地改善,当前的超滤运作原理,已然不再是单层膜,为了提高实效性,运用上了多层过滤膜,它能够更深层次地将溶液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科学地提炼出来,并使得水和无机盐等无污染的物质成功通过过滤膜上的微孔进入膜的另一侧。其次是微透过原理,超滤膜技术能够截留住的分子量大约有500万,其中的分子直径一般为0.002~0.100μm。可以看出,仅仅只有水和无机盐等微小的无污染物质能够顺利地通过,即微透过原理。超滤膜技术本身具备了传统的水污染处理技术功能,可以合理地过滤到各种颗粒物,保证水质的健康,还能够更深层次地对水生物、病毒等物质进行过滤,实效性相当高,因而在现代的净化处理工程中,人们更加倾向于应用超滤膜技术。现如今,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已然拓展到了污水处理回收、油质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环境工程建设。

1.2 超滤膜技术的作业特点

通过对上述超滤膜原理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超滤膜技术的相关特点,它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当中,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治理实效性。超滤膜技术的开展作业,主要运用地是过滤膜的物理特征,它进行过滤的过程也完全属于物理的范畴。为此,它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物理特性,整个过程十分环保,不需要像传统的水质净化系统一样,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进行净化,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资源的洁净,不容易受到化学药物的二次污染。第二个特点在于,它采用了相当先进的超滤膜,其与普通的过滤膜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过滤效果也是相当地优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它能够过滤普通的过滤膜所不能过滤的物质,具有更为实质的净化能力。第三个特点是操作过程简单合理,这一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超滤膜技术的作业原理相对较为科学,其本身是一个在压力的作用下,物质通过膜孔的过程,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操作,保障了水处理的一步到位。第四个特点是抗酸、抗碱能力相对较强,不容易直接受到废水中的化学酸碱性物质侵蚀,因而能够被运用到各种污水的处理当中,不需要考虑pH值的适用范围。同时,超滤膜技术还有着抗温的特点,它的抗温强度能够达到140度之内,即使运用高温气体对其进行消毒,也不会因为遭受冲击而发生损坏。最后,超滤膜的市场价相对较低,比起传统的净水技术,在成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却可以获得更为优越的水处理效果,能为环境工程建设节约一定的资金。

2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运用

2.1 净化处理人们日常的饮用水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纯净水也成为了城市人主导的饮用水之一,而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病毒生物进入了水质当中,并且出现了更多的污染源。在这样的状况下,我国必须对水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地优化和升级。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饮用大量的水是十分常态化的事情,但是由于工作节奏十分快,很多人并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热水,直接原因在于它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热水时间,还会造成一定的等待时间,为此,他们更加倾向于喝净化水。饮用水的水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如果对其的净化不符合标准,很容易造成各种身心不良状况。为此,饮用水的净化程度必须要相当高,而超滤膜技术无疑是当前净化人们日常饮用水的最优技术。它不仅可以轻松过滤掉饮用水中的各种微生物和病毒,还可以在多重膜的配合下,使得饮用水中的污染成分量处于最低的水平。同时,它的净化速率是十分快地,能够在较短地时间内实现对大量饮用水的净化,因而它带来的时间价值更高。

2.2 科学处理造纸污水

一直以来,造纸产生的污水属于非常难以处理的污水类型,其包含的有害物质十分多,如果净化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现如今,随着超滤膜技术的出现,为造纸污水的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和思路,将它运用在其中,能够以高效的过滤技术过滤出造纸污水中的木素、浆液。同时,它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并不相同,它在过滤以后,还需要进行浓缩作业,可以有效地将木素和浆液搜集起来,进行循环利用。此外,超滤膜技术能够将造纸污水中的有毒物质最为实际地净化出来,如漂白粉。在造纸污水的处理当中,运用超滤膜技术,无疑是一个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方法,它将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益提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对于环境工程建设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

2.3 对油质废水进行处理

油质废水主要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做饭当中,而我国的美食行业,近些年也得到了全面的优化,食物中含油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导致产生的污水也包含了大量的油质。我国当前的油质污水主要呈现出三种形式:第一种仅仅是污水的水面存在油质,第二种是水中包含混合散油,第三种是污水的油质种类为乳化剂。相对而言,对于前两种的油质污水,都可以实现简单的处理,而处理的原理主要是普通的物理过滤和活性炭吸附。而含有乳化剂的油质污水,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根本无法达到切实的污水处理标准。为此,人们也更多地将超滤膜技术运用于第三种油质污水的处理当中。它可以将油性分子合理地阻拦在膜的一侧,并对水中的氧化物质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切实地处理含乳化剂的油性物质,实现高效的油质污水处理。

3 结束语

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导趋势。为此,应当加大对超滤膜在治理水污染当中的运用,进而实现高效的水处理环节。

参考文献

篇6

1.1水循环经济的概念

关于水循环经济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大多数是在循环经济的概念基础上,从城市或产业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近似的概念。

陈琨[1]从实施水循环经济的模式方面,提出水资源循环经济应该至少包括两层内涵:一是在用水环节,对于跑、冒、滴、漏、污实现最小量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水的净化、回收、循环利用,达到或接近水的零排放;二是尊重自然界水的循环规律,在区域范围内,通过经济、工程技术、立法等手段调整水的时空合理分布和利用,维护水的自然循环系统,使水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张钡[2]从社会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了水产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他认为,水产业的循环经济应是一种在对水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污水处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水产业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标志。

正确而又合理的水循环经济定义是水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核算与制定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综上所述,在对水循环经济及其应用这一研究过程中,虽然各位学者给水循环经济所下的定义,规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都有所不同,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成果的大量问世,彼此间的差异将逐步缩小。本文认为,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水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的原则,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来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可持续性。

1.2水循环经济的特征

根据水循环经济的定义,通过传统水资源利用模式和水循环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水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2.1发展目标上追求效率、效益和可持续的统一性

水循环经济模式在发展目标追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效益和可持续性三者的统一,要求水资源利用模式必须按这三大目标进行重新构建。

(1)效率特征要求水资源利用注重节水,节水应在不降低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前提下,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高效利用水资源。

(2)效益特征表现在中观上水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要构建节水型经济系统和节水型社会系统。例如,非农产业的用水效益大大高于农业,低耗水产业的用水效益高于高耗水产业,经济作物的用水效益高于种植业,这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水资源,将水从低效益用途配置到高效益领域,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

(3)可持续性是指水资源利用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是水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最高目标。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要求区域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塑造持续发展型社会;要求一个流域或地区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打造与当地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要求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精心管理,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将农业、工业的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1.2.2管理环节上追求供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健康循环

发展水循环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健康的水资源生存环境,水循环经济要求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和途径都应追求健康循环,且贯穿于整个水的社会循环过程中。水循环经济的健康、良性循环特征体现在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需要贯彻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输入端的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在供水环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水资源量,即用较少的水资源投入满足既定的生产或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做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要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水技术和节水实践,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生活中,要求人们使用节水器具和采用节水实践来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需求,从而达到减少废水排放的目的。

(2)过程控制的再利用原则(Reuse)。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求从上一工序或过程排出的水资源能够直接为下一工序或过程所用,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多次重复利用。在生产中,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和先进技术,以便于排出的水能够不经任何处理就能为另一用途所用;在生活中,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将生活水重复使用后用于冲厕、灌溉等用途。

(3)输出端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水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废水。废水资源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水资源循环利用后形成不同的新产品,废水资源化后形成不同的产品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再循环原则要求水资源相关者将失去功能的废水恢复功能,从而可以再利用,以使水资源整个流程实现闭合。

1.2.3利用手段上追求科学技术、经济与行政手段的一体化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水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多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水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体系由五类构成,包括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污水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

有效的经济政策是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和财政等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建立征收水资源税制度、上下游生态补偿制度、污水资源化税收优惠制度等,从而实现符合水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3R原则。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地推动水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法制建设的需要来看,我国在水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着很多立法空白,极大地影响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顺利进行,迫切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水资源利用的行为,例如: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法》、《污水资源化利用管理条例》等法律和制度,是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管理手段上的重要特点。2水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水循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纳米比亚、日本、欧盟成员国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Asano等[3]认为水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调配的范围随着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扩展水资源的调配范围;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提高了调水的经济和技术实力。Metcalf[4]从污水再生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污水处理、处置和回用的基本原理。Beekman[5]从节水减污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水体保护、循环利用的基本原理。Lund[6]对调水的成本与风险交易以及对自然、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Glenn-Marie[7]建立了国家层面水资源循环体系和水实物量核算投入产出表,并用于南部非洲国家(如纳米比亚)的水资源核算,进而分析水资源对各部门经济的影响,提出产业发展政策。

其中,澳大利亚无论在水循环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颇为成功。从1977年开始,澳大利亚有关部门便开始着手再生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了成功举办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家水资源管理战略框架》和《NSW城市和社区循环水利用导则》,并建立了相应的循环水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500个污水处理厂,其中有一半从事循环水的开发,每年大约有150GL到200GL的废水被循环利用。2004年,在澳大利亚国会资助下,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出版了《澳大利亚的水循环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介绍了澳大利亚当前水循环利用情况,主要强调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和循环利用问题。报告讨论了一系列问题,既有国际的,又有国内的经验,并提出了未来水循环利用和管理的24条建议: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水的水权问题、相关制度和标准的修订和建立、循环水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循环水成本与价格方案与操作办法、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技术创新、循环水项目的投融资方式、国家水资源管理机构改革、公众参与循环水项目的必要性等[8]。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在中国,许多城市将废水循环利用作为满足日益增长水资源需求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对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利用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成果较少。代表成果主要有:陈志恺[9]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研究”,贾绍凤[10]的“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和陈琨[1]的“我国实施水循环经济模式的途径”等,这些成果对节水型社会的建立、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研究方向、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的评价、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实践方面,废水循环利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农业灌溉,同时改善河流质量;作为工业冷却水;市政用水,如草地和树林;酒店和居民区冲洗厕所;经过处理的废水再利用于城市景观绿化;为了更加明确再生水项目执行的可行性,许多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城市,如北京、天津、太原、大连和青岛,已选择部分地方和工业园区作为试点。

综上所述,随着水资源危机逐渐加剧以及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传统的以“扩大水资源供给”为目的的工程水利管理方式以及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管理方式逐步向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利用的循环经济方式转变,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逐步由过去的单一水文学向多学科交叉延伸。

3水循环经济研究的新理论支柱

关于水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物质代谢理论以及产业生态学理论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柱。

3.1可持续发展理论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两重性愈加明显,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即全球问题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也成为全世界二十一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这就要求要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并由此构成未来水资源管理的新理论。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水资源利用要关注流域尺度或区域惊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以流域尺度为基本单元,可持续发展在协调水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时,必须以流域整体思想为指导。恢复和逐步改善流域水资源环境系统的功能,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定量描述并分析水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使得水环境核算研究成为当前水环境经济领域的最前沿课题。水环境核算包括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核算,实物核算是建立在水循环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用实物单位描述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的输入输出关系;价值核算集中在水环境价值的内涵、类型及量化方法上,水资源价值核算将为水权、水价、排污权等水环境保护市场机制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最后,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水资源利用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经济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3.2物质代谢理论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在不同时期的动态演进,也是人类对自然世界不断进行改造的历史。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曾注意到城市迅速发展导致养分循环代谢断裂的问题(MetabolicRift),并且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重要生态关联[11]。但这以后,很少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物质代谢研究的重要思想或分析方法。

直到20世纪60年代,Kneese与Ayres以及Leontief等经济学家重新意识到现代经济社会中物质代谢过程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应当尽早开展关于物质流系统的研究,并且基于经济学理论和投入产出方法分别提出了物料平衡分析的初步方法,用以解释经济系统的生产与消费以及外部性问题,从而推动了物质代谢研究开始逐渐应用于识别产业经济结构及其导致的环境影响。1988年Ayres首次提出物质代谢(IndustrialMetabolism,也叫产业代谢)的概念,并且指出所谓物质代谢就是现代经济体系运用劳动力要素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与废物的一系列物质过程的集合,这标志着物质代谢研究范畴正式确立并得到广泛认可[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产业生态学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为物质代谢理论和成果应用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促进了现代物质代谢分析技术的发展与繁荣,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现有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模式,即物质社会代谢的结构与组织形式,是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尖锐冲突的本质根源。由此,以优化或重组物质代谢过程为目标,从根本上转变现行经济结构使之更加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已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流方向之一。同样,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需要分析生产、消费等环节的水资源物质流代谢过程,从根本上提出符合水资源节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物质代谢理论成为了水循环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3.3产业生态学理论

产业生态学主要以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采用物质利用强度、物质生产力、循环利用率三种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的物质代谢效率[13]。以生产部门的水资源为例,物质利用强度通过分析部门水资源消耗强度与其相应的经济产出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所占比例,识别水资源利用效率;物质生产力则将水资源投入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采用单位水资源的产品或产值指标来衡量水资源生产力水平。水资源利用强度越低、水资源生产力水平越高,说明经济体系对于水资源投入的依赖性越小,系统的封闭性越好;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则用于表征经济系统内部产生的“废水”或“水污染物”的再循环、再利用程度,循环利用率越高,说明耗散损失进入环境的水污染物越小,经济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压力就越小,而系统的稳定性也越高。

应当指出,虽然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与运行模式为重新组织现代经济生产方式与消费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产业生态学并未提出标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来保证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1)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代谢过程的组织和协调机理如何?对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以及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有哪些现实意义?例如,水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代谢规律如何进行定量描述?如何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2)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解和再利用的方式有哪些?它们对发现水循环利用的新途径有哪些启示?例如,如何避免经济系统中污水回收和再利用过程本身也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尽管产业生态学理论尚未发展完善,但是其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方法为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使水资源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规则重构社会经济系统成为可能和可行。4水循环经济研究新方法与手段

在对水循环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方法上,由于水的流动与循环,水环境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进行能量、物质的交换并交互影响,现代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水环境系统与水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行为、演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从区域、流域方面加强水资源循环、定量分析。为此,物质流分析技术(MaterialFlowAnalysis,MFA)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Inputandoutput,I/O)成为了水循环经济研究的主流方法。

4.1物质流分析技术(MFA)

物质流分析是根据工业代谢和社会代谢的概念,依自然环境为经济社会系统提供的物质输入,通过加工、贸易、使用、回收、废弃等过程形成的系统内存储,以及返回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输出等环节过程进行各类物质统计。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整个系统中的输入量应等于输出量与存储量之和。物质流分析中,主要衡量的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投入、产出和物质利用效率,只考虑通过研究系统边界的物质输入/输出流,而对系统内部的物质流动结构不再细化反映。物质流分析提供了关于环境与经济体系运行机制的整体理解,使得决策者能够确定关键问题所在、选择优先控制目标和相应政策方案,从而通过改善整个经济体系的物质代谢效率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物质流分析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管理和政策制订的重要技术方法,广泛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用[14]。

从物质流分析和水循环经济的相互关系来看,物质流分析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水资源供应总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需水的多少直接决定水资源的供应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水资源消耗的减少意味着水资源供应的减少,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意义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物质流分析,可以发现各部门、各环节水资源输入量的多少,进而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量。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技术和工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核心。通过物质流分析,我们可以分析和掌握水资源消耗和产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技术、工艺改造和更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定额,达到尽可能少的水资源消耗获得预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增加水资源重复利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水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寻求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的途径,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循环使用量,延长水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水资源的初始投入,从而最终减少水资源的投入量。企业内部、产业间的水资源重复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等都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4)减少最终水污染排放量。实际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量,不但可能减少水资源投入总量(新鲜水量),同时也可以实现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因此,在发展水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实行节约用水,达到减少水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4.2投入产出分析技术(I/O)

投入产出分析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列昂惕夫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1968年联合国把它推荐为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现已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于1974年开始编制了部分产品的1973年投入产出表。一些省市和一些大中城市也编制了投入产出表。1988年底完成了国家1987年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同时,各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也都编制了本地区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这些投入产出表不同程度地为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应用于管理、决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5]。

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Leontief和Ford[16]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空气污染问题,Carter和Ireri[17]用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加利福利亚和亚利桑那州的水资源调配问题,Thoss和Wiik[18]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水资源管理问题,Hendricks[19]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谢梅等人[20]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北京的城市水资源系统,陈锡康[21]建立了山西省水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并研究水资源价值问题。

将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纳入投入产出模型中进行研究,为观察经济活动的水资源消耗强度和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即计算水资源消耗系数和水污染物排放系数)提供了前提,同时也为进一步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消耗系数,将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物排放置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普遍联系之中,为水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分析和价值流核算、循环水价格的制定等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此外,可以将投入产出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预测社会经济各部门未来水资源消耗量和水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根据水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5水循环经济研究的重点问题

水循环经济研究的目标首先是建立科学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其次是技术体系适宜,经济保持适度发展;第三是选择合适的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四是要建立良好的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循环经济需研究的重点问题。

5.1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

水循环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水循环经济走向实践的重要基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不断地寻求理论创新,建立起符合社会经济规律的水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2)加强对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和经济学分析,从而不断提高水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效率,促进水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3)加强对于流域、区域、城市和工业园区等水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分析,探索水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逐步试点示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水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订;(4)加强对于水循环经济运行的多角度分析,如市场、价格、技术、规划、法律等,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水循环经济的内容体系;(5)加强水循环经济与相关学科的对比与借鉴研究,从而不断推进水循环经济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5.2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

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体现在水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供水、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水资源化、雨水利用等。其目的很清楚,一是节水,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索取,二是减少排放,减少对自然水生态的扰动。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人类实践中早有应用,如节水器具,节水的绿色建筑,还有各种中水的回用等。总体来看,对这些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还不够深入,没有更好地提炼总结,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加强。由于水循环经济概念出现的时间较短,还难以评价各种模式实施的效果,这也都需要加以系统分析[1]。

(1)节约用水模式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用大漫灌的灌溉方式,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可见,我国农业节水潜力相当可观,应大力研究和分析农业节水模式,通过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农业节水。要加强对工业行业节水的经济学研究,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的。在城镇,要加强水的循环利用研究,控城镇生活的用水浪费,减少城市给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充分发挥节水的潜力。要研究和分析各种节水模式的成本和效益,通过成本和效益的比较,选择最优的节约用水模式。

(2)清洁生产模式研究。近年来,世界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采用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由于采取这一措施,20年来,日本和德国的工业用水的数量没有增加。美国钢铁业在每吨钢需要的280t水中,只有14t是注入的新水,其余用的都是循环水。至2000年,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90%~95%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100亿m3增加到2000亿m3,增加用水量约1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3)污水资源化模式研究。工业废水资源化的观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努力方向;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是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处理过的回用中水,主要可用于冲厕、体育场馆、高尔夫球场、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t以上。因此,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的着眼点,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污水资源化应用的方向。

(4)雨水资源化模式研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极度缺水。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当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用量只有110m3,是全国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m3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m3的3.7%。目前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有近1000万人的饮用水极度困难。数百年来,西部地区居民积累了丰富的雨水汇集和利用的经验,使他们得以在这里生存。面对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的集水方式受到了资金短缺的制约。为此,今后需要大力开展对西北地区雨水利用方式、雨水利用投融资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5)海水淡化模式研究。我国拥有1万8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区,海水利用和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据测算,中国城市的用水中约80%是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中约80%是工业冷却用水。如果能够用海水替代现有工业冷却用淡水总用量的30%,就可以使沿海城市节约近20%的淡水资源,同时减少冷却水对环境的污染。我国的海水淡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今后,需要加强对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对工业设备的腐蚀、海水淡化成本与效益、海水淡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使海水淡化利用成为我国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5.3水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

“节流”与“开源”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的今天,其核心在于水的循环利用,即通过污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等措施,增加水资源的间接供应,尽量减少水的使用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无效需求,减轻供水压力,还可以相应减少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的负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循环用水可以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措施。循环用水需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特别需要不断更新的污水处理技术、节水技术与设备的支持。

技术创新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系统目标,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对各种可能得到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比较,不断研究和寻找新的最佳方案。对水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要将水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水的供应、输送、使用、排放、处理和回用等过程中,通过对循环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水循环利用、污水处理、水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

例如,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用水部门与行业中,各用水部门与行业都存在节水技术与相关设备;在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必须不断更新处理设施和技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水平;同样,要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对饮用水、循环水的管道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从经济学的角度,还需要考虑不同技术项目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以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对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还要对比分析采取水循环技术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水循环技术的可行性。这些工作,需要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各类循环水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提出相关的技术识别评价指标,以为水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5.4水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机制问题的研究

篇7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恶化原因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环境变化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将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世界环境现状

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共同特点[1]。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

1.1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近239亿t,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1.2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 000m2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1/2。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kg,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1.3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 100万hm2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酸雨危害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1.4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2环境恶化的成因

2.1经济活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盲目扩大

2.1.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3]。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

2.1.2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

2.1.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2.2人口的急剧增长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4]。

2.3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

首先,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比传统农家有机肥的含量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喷洒大量的农药。同时喷洒农药的过程也对实施者本人造成皮肤的污染。另外,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施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危害。

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3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该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

从内容

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孤立地指某个单一要素,而是指诸多要素全方位地协调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要素的统一运行;从时间上看,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展的需要;从涉及的范围上看,它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它不仅是个别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4.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格局、放射状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4.2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4.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4.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5参考文献

[1] 陈国阶.生态市建设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3-7.

[2]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 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4):77-79.

篇8

【关键词】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防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及人们的生活已经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尤其对于沿海近岸的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成效,然而随着沿海城市的经济和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严峻,因此,对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御的研究,是现如今水质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

1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了近海海域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于水质环境的了解不是很明确和重视,所以,引起了进一步的环境污染。

1.1 污染现状

1.1.1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我国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了近岸海域的自然滩涂和湿地的大面积减少,破坏了近海海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同时,如今围海造田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近岸海域的养殖业和其他企业蜂拥而起,也是导致自然环境破坏的只要原因。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经济海产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蓄洪、抵御风暴潮灾和护岸保田能力大为降低。

1.1.2 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对于海上经济作物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近岸海域的生物资源过度开发,例如,一些海带和海鱼的过度开采和捕捞,严重的影响了水环境的平衡,破坏了水环境中,原有的平衡体系,同时,由于大量海上种植业的兴起,引起了近岸海域水体中的营养失调,进而造成了,严重的水质污染。

1.1.3 水体的富营养化

造成近岸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近岸海域的工厂林立,进而很多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接或者间接的排放入海水之中,所以引起近岸海域中的水质中,氮、磷、硫等化合物的过于富营,因此,导致水体中,赤潮发生的情况十分频繁。

1.2 污染来源及原因

1.2.1 污染物来源

污染物进入近岸海域的形式主要有三种:①如生活污水和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江河等流入近岸海域;②如农药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等,先扩散到大气之中,然后经过雨水和其他过程,带入近岸海域之中;③工业废水或生活废弃物直接向海中排放或丢弃,或由航行的船舶排弃或事故泄露等,其中,油污染和废热污染尤为严重。

1.2.2 污染的原因

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有:①近岸居民和厂区对于周边的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随着近年来海上石油业和运输业的发展,都是产生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成因;②由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到位,以及人们对于水质环境的保护意识欠缺,引起水质污染产生。

2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的防治

要想科学有效地进行近岸水质污染的防治,我们必须从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中进行防治和管理,同时,应当建立科学有效地水质研究模型,进而,充分的进行水质的监控和水质污染的治理。

2.1 加强污染源头的管制

要想有效地控制好近岸海域的污染,就必须抓紧污染源的管制工作,对工厂和居民的生活废水和垃圾,实行严格的管理规范,建立合理的法律依据,有效地对工厂企业中的废水、废气等进行约束,使其,严格的执行法律规范,对于违反环境法律的相关人员和部门,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使得环境保护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对近岸海域管理和监控。

2.2 增强环境保护技术

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起步很晚,所以导致如今我国的环境保护技术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之中,所以,要想对近岸海域水质进行有效地保护,我们就必须要加强环境保护技术的更新,积极的促进环境保护技术服务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企业对于环境保护技术概念的意识,环保部门应当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服务市场进行管理,对服务单位的技术状况,设计、施工能力,以及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投资、运行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给企业当好参谋。企业则应当加强信息联系,对所上工程进行投标,展开竞争,对竞争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论证,选出投资最少,运行费最低,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2.3 建立水质预警体系

要想对水质环境具有全方位的监控和预警,就必须建立科学的水质模型,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防治,水质模型的建立,不仅仅对于防治近岸海域的水污染有着全面的分析,同时,对于水质污染的预警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实质模型可以根据水质的物质成分、生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进行有效地分析及对于水质和水环境事实检测,能够预测出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水质变化的趋势,进而实现水环境预警的过程。

3 结语

随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近岸建设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严重,因此,对于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环保部门和水质研究者们的重视,因为,只有对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的研究,才会找出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使得对于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进行有效地防和治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魏毅,杨焕明.浅析乌鲁木齐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9).

[2]谈旭初.依据污染分担率划分地表水污染类型的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04).

[3]黄留芳,刘臣辉,范海燕,詹晓燕.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以沈阳大气指数模型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10).

[4]张永普.小荚蛏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J].动物学杂志,2002(06).

篇9

关键词: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日益尖锐和全球化,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即所谓的环境问题。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环境变化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将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现状分析

环境问题是指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包括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在工业升级的过程中把淘汰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向第三世界输出垃圾;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由于贫穷和债务迫使他们过度开发自己的环境资源,其环境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害,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就使全球环境朝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一)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工业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剧增是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将近239亿吨,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之中。除此之外,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也不可忽视,垃圾处理场受利益的驱动,为降低处理成本,往往不采取有成本的环保措施来处理生活垃圾,由此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废水挟带着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以及很多难降解的有机物倾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南海域石油类污染较重,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严重,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淡水湖泊富营养污染严重,其中藻类疯长,水色发绿、发臭,如2007年震惊全国的无锡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造成无锡市整个城市市民的饮水危机。

(二)森林锐减

工业化以来,森林遭到过度砍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就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自1950年以来,全世界森林已损失了一半。其中我国黄土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5%发展成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立方米的黄河水中竟含有泥沙37千克,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水。由于泥沙淤积,黄河变成高高在上的“悬河”。

(三)耕地减少

土地荒漠化严重。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农田由于沙漠化而变得完全无用或近于无用。全球有100多个国家,9亿多人口和25%的陆地受到荒漠化威胁。

(四)酸雨严重、臭氧层空洞增大,水资源危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酸雨四处扩张,愈演愈烈,危害着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材料和人的健康。近年来,作为地球上生命保护屏障的臭氧层变薄,甚至出现空洞。

(五)物种灭绝速度惊人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导致物种的灭绝速度达到令人惊骇的程度。据研究,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2000年来,约有110多种兽类和130种鸟类灭绝。在短短的25年间,包括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类在内的淡水动物数量减少了45%,海水动物的数量则减少了35%左右。

总之,从目前环境问题的现状可知,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破坏了我们未来的生存环境,并且带来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一)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1、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在迅速的往前推进,带来人口和工厂企业的集中。而大工业生产以及工厂门类和数量的增多,居民使用燃料、工厂采用化工产品排放的大量烟尘,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据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最为突出,而且在排放烟尘的同时,还夹杂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等废气的排放。

2、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从而减少了渗透,增加了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的补充,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导致地球表面总体供水紧张。并且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直接流入江、河、湖、海或渗入地表都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危害人们健康。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尤其是各种洗涤剂、洗衣粉、浴液、洁厕液等的大量使用,使城市废水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毒物质的比例上升,再加上一些城市对污水处理和排放不当,使水污染更加严重。

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水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产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出现失调。房屋密集,街道交错,到处是水泥建筑和马路,阻断了生物群体之间的通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

4、城市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噪声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经济、交通运输等活动都产生的噪声,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恶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人口问题,西方学者称为“人炸”,是指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占世界人口增长的90%。这些地区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三)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首先,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有机肥含量纯度高,作物吸收快,能迅速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显出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水质污染,化肥含量高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导致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减少直到灭绝。

其次,农药污染近年来也逐年加重。菜农、果农为了追求高产量大量喷洒农药。其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对实施者本人造成了皮肤的污染;长期过量对粮作物施用农药,使害虫产生很强的抗药免疫性,还将导致农药的更严重的过量施用,如此恶性循环,使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加大,长期食用这种过量使用农药的瓜果蔬菜,对人体的健康严重有害。

最后,地膜覆盖和各种暖房生产的出现,有效提高了蔬菜、水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冲破了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生产限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实惠。但是据科学资料显示,现在使用的这类塑料薄膜,埋在土壤中200年也不会腐烂,塑料大棚之类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废旧处理,已经形成了“白色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可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正确的对策来面对今天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政策。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7年联合国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该书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既满足人们当前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提出了“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需协调”的口号,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其核心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1994年3月,我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近年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分别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是在不断的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源于发展理论,是发展理论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的继续深化,而传统发展道路造成的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必须做出抉择,必须与传统发展思路决裂,依据新的发展观重新调整各项政策。而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经济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生活质量逐步优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条件与空间,其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有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同时可持续发展绝对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也不是人类以今天的利益换取明天的发展,它是有利于生态资源的次需利用和永续发展。

从内容上看,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是孤立地指某个单一要素,而是诸多要素的全方位地协调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要素统一体之整体的运行状态;从时间上看,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代人发展的需要;从涉及的范围上看,它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体的全局的问题,它不仅是个别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众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城市规划,使城市布局合理,通过城市土地价格机制,控制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其次,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多中心的格局、放射壮布局,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使城市经济的运行基本建立在城市土地存量上,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

(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素质提高,从而合理的调整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对于少生优生者给予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普及高等教育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我们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用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治理成本的方法来削减污染,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政府进行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是解决污染的根本思路。保护环境的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费、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

(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在全民中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破除“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陈国阶.生态市建设的若干理论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

2、刘培桐.环境学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刘富刚.环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德州学院学报,2001(4).

4、陈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新西部,2006(24).

篇10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多,涉及领域广,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可以说算是一门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教学时如果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讲理论、做习题的方式,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教学《季风气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的视频片段,以此引入该节课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中,曹操北军因不习惯于水战,听从庞统的建议后,将战船用铁链子连在一起,周瑜见状决定用火攻破曹军。然而此时正值隆冬季节,盛行西北风(冬季风),曹军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如果想火攻,不但不可能火烧曹军,反而会引火烧身。周瑜为此焦虑成疾,卧病在床,一筹莫展。危难之时,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的诸葛亮通过观察天气、天象的变化,准确地预测到当地冬至前后短时间内偶然会刮东南风,结果助吴火攻曹营大获全胜。如此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时运用信息技术

现行的地理教材编印的地理图形和图表,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来理解有关的地理概念以及形成知识与结论。而这些图形和图表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往往是静态单一的,或是孤立缺乏联系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可将静态的图形图表和结论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地理概念,又可以促使学生轻松地把握地理现象与原理的本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绘图能力,以及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洋流》时,运用视频模拟播放功能,动态展示海水大规模周期运动的情景,演示海水在地球表面的流动方向及变化规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印象极为深刻。同时,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规律,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实际问题。

三、突出重点和难点时运用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联,地理教学的难点往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位置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单靠教师口头讲解和比划很难说透,而借助信息技术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中的第一、二单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常见的天气系统》讲述了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让学生从中掌握识读简易天气图,学会用天气预报为实际生活服务。本课涉及“气旋与反气旋”内容,知识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又是比划,又是画图,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难度。此时,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状况,直观形象、立体动态的运动演示效果,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降低了理解的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时运用信息技术

地理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地理事物纷繁复杂,时空跨度大,且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时,应该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以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跨越时空,通过强大的演示功能,将难以观察和不易想象的地理现象可视化,将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和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促进学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材中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虽然内容浅显,但是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案例和图片等材料不多,因而这部分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破坏环境带来严重后果的视频影像资料,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1953~1956年的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的骨痛病事件,1968年的日本米糠油事件,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等。而学生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更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废气污染大气,形成雾霾天气,造成人们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破坏臭氧层,增大紫外线照射强度;废水污染,破坏水体,严重影响饮用水质量,使得人们患相关疾病,水生资源减少;废渣破坏土体,作物吸收后造成粮食污染,间接伤害人们健康或造成畸形等。当学生看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这种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五、提高互动频率、扩大课堂容量时运用信息技术

地理是文科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但地理学科相对于语文和数学来说,教学时数非常有限,而地理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又很多,一些学校又常常为了语文和数学教学而压缩地理课时,使得地理教学时数尤为紧张。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互动频率就成为地理教学的必然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动平台,有助于增加互动的频率,增加课堂容量,进而拓宽交流互动时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由于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复杂,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以不同的颜色闪烁来逐一展示10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同时显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这样,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10种气候类型的大致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显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加以区分辨别。同样再将容易混淆的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对比显示出来加以区分,同时显示对比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异同来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增加了互动的频率,不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新能力时运用信息技术

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把平面的地理图像立体地展现给学生,动态地展现地理变化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视觉空间。多媒体带来大量的图像信息,多姿多彩的画面冲击着学生的视觉,特别是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可长可短,比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解更容易使学生记忆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点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解疑点,将多媒体运用于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

例如,教学《地球的运动》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地理现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看到运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的地理教学内容时,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会对演示画面产生无限的联想,或者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疑问。这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探索,或是利用信息技术搜集课程内容的链接,用来充分论证地理现象与问题,从而深化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例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预习,或是在参观垃圾、污水处理厂,采样调查空气、河水污染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制作专题片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上,而是通过亲身调查统计、分析论证,不仅了解了环境污染的程度、原因,同时提出合理的排污治污、保护环境的措施和建设性的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关键是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技巧,认真研究,努力寻求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找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切入点。我们应结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需要,遵循适时、适当、适度的原则,促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柳共和.浅谈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 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