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综合技能;创新能力
[项目资助]:本文获辽宁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实施(JD11DB238)”和沈阳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农机化专业学生自主式学习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资助。
引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评估本科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农业工程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较大,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环节学生以参观为主,实际动手机会不多;实训基地紧张等,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能人才,制定并实施了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的实践教学方案[1-5]。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概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教学实习和科研训练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金属工艺实习,拖拉机汽车实验,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二部分包括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LC及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创新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本文主要针对金属工艺实习、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综合创新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进行实践教学方案与实施的阐述。
2 教学实习实施。在教学实习中,将金属工艺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进行了实习内容的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强调综合、设计性实践能力培养。
2.1 金属工艺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施。将原金属工艺实习,在内容上增加“构件、钣金”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进入实习工厂模拟实际生产进行全方位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焊接、车工、铣工、钳工、数控等学习。实习结束后,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指定工件的加工。通过金工实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采用指导教师给出设计项目的基本需求及必要的边界条件,由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与创新能力。
2.2 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实施。校外实训基地是生产实习实施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为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了沈阳农业大学黑山机械制造厂实践教学基地、抚顺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了校外实习基地负责人。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重点在于增强“生产实习”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将原来驾驶实习与原生产实习结合在一起,在农机化生产现场,根据给定田间条件,整地机械、播种机、插秧机、收获机械的选型、调整、检修、编组、与拖拉机挂接、拖拉机驾驶等实际操作,并对工作效果进行检验、测定等工作。2013年春季,在抚顺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实习基地,学生们亲自参加了整地机械、播种机、插秧机作业等环节的实习,同学们亲自到田间参与作业,由以往倦怠情绪转变为积极乐观的动手实践,个别同学更是在师傅的指导下驾驶了拖拉机作业,通过现场实习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以及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毕业实习实施。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能力训练:整合原计划中的“科技创新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将学生分组,指派到专业教师科研团队中,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参与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的科研、专业业务管理工作。其目的是运用专业知识、现代设计方法,训练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3 科研训练实施。在科研训练中将专业综合创新设计和毕业设计进行修改,使其与教学实习相辅相成,完成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专业综合创新设计主要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时间为两周,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利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创新零件实体建模、设计书的撰写。其实施主要体现在选题的拓展,即选题不仅仅局限在厨卫、环保、节能以及小型产品及设备方面,只要具有创新机构的新型农机具、小型机电产品等,均符合创新设计选题要求。通过专业综合创新设计,学生完成了初步的设计方案。这些工作成果可以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前期基础,也可以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几年来,在创新设计中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作品48项,获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和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由学生研制的一些产品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4 结语: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通过教学实习实施和科研训练实施,实现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获学位率和考研率,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实践教学实施的合理、可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李红兵,闫卫华. 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44-46.
[2] 赵文华,程莹. 美国促进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借鉴[J]. 中国高等教育, 2007,(1) : 61-63.
[3] 何继善,王孟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哲学思考[J]. 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9-12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提高也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信息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也已经逐渐深入应用到我国农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体系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化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1.1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多数青壮年人群都离开城市涌向城镇谋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规模的同时,也不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十分巨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村青壮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也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作业效率,有效降低由于劳动力因素带来的成本较高问题,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
1.2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十分深刻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以及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竞争压力,急需要通过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以及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2]。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农业机械及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和装置的应用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八种自动化设备:1)联合收割机。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能够实现收割高度的自动化控制,也能够结合稻麦的生长高度,自主控制行驶的速度和方向,感应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从而形成自动化运转,保障农业机械化水平。2)插秧机。该设备的自动化尾插秧部件,能够通过对部件的水平控制在转弯时自动提取插秧部件,并形成自动化减速过程,进而完成自动供苗上苗。3)拖拉机。农用拖拉机广泛使用的油压式机械调节系统装置和电子三点连接式调节装置都能够提升拖拉机的自动化控制水平。4)移栽机。移栽机内部自动化水平的实现是通过自动供苗塑料装置以及自动移栽装置构成的,其中传动链式自动移栽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自动化运行。5)挖掘收获机。该机器自动化控制是通过挖掘深度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感应石块及筛选装置来完成的,从而完成在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翻面等工作环节。6)施肥播种机。施肥播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一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十分大,利用自动化装置例如计数器和感应器等装置能够实现自动施肥和播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节约劳动力要素成本。7)喷雾机。该设备的自动化主要是能够根据喷雾时的风向、风速以及作业速度等自动调节喷雾流量,同时也能够结合农作物的种类自动调节喷洒密度,自动感应杂草的位置。8)干燥机。该装置能够通过自动功能调节热风温度装置的运行来保障发生事故时在第一时间切断物料供给,从而避免过多供给影响农作物的稳定生长[3]。
2.2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
无人自动操作农业机械装置能够结合农作物种类和土壤的基础特性,以及对天气状况的自动感应来收集信息,例如可以结合土壤的硬度差异来自动区分已作业区域和未作业区域,还能够利用传感器来感应已收割区域和未收割区域。此外,自动化的喷雾机和收割机等都能够实现田间作业,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需求。另外,在农业机械化设备中还存在固定式的机械设备,例如全自动谷物干燥机和全自动分选机等都能在固定模式下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顺利开展。
3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是制造业和自动化技术的融合领域,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也逐渐应用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来,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因此,结合机械自动化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进行展望,对于丰富和优化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1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方面迈进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门融合了多项科学技术的交叉学科,这一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及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技术优势,在农业生产环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和运营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状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势必要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创新应用和升级改造,而这种相互独立的状态既无法对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也无法将改造的设备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甚至于一些产品设计者也无法直接了解农户的设备使用需求,进而无法对产品进行针对化的设计和创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中应当主动实现机械设计、设备制造生产以及生产销售环节的一体化开展,形成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共同朝着多元化和协调化的方向迈进[4]。
3.2向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方向发展
我国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对智能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行业发展在追求高速、高效和高精度的基础上也随着社会发展步伐逐渐向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机械设备的制造和运行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确保自动化精密度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要将设备的生产过程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在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设备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对各种运行条件作出及时的响应,从而结合不同的作业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反馈,实现作业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生产目标来看,要求机器能够充分做到像人一样思考,即实现智能化运行,这样一来既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目标,也能够生产出符合人类发展需求的商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向数字化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最后,在智能化的方式应用下,对设备生产工艺的时间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缩短,同时也要保障农业机械设备的作业精度,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在农产品种植和维护过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和开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工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3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趋势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经济社会和农业发展也在朝着绿色化的方向迈进,因此,在这一社会发展形势下,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和应用也应当朝着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化的趋势发展,任何设备的制造和应用应当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管控力度,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严格制止。机械自动化制造设备的绿色化要求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也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绿色设计理念,将绿色制造、绿色加工以及绿色应用贯穿在绿色设计始终,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设计和应用标准执行,从生产工艺作为起始点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及时更新换代,实现农业机械制造朝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3.4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化发展,需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人力资源改革,以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为出发点,采取强有力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机械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引进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通过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应用理念来激发行业活力,实现人力资源在创新型社会的合理配置。
篇3
我国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大都是由各级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自上而下展开工作,主要是通过已经建立起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网络,全面实施开展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工作,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基层的农机现代化。农业生产存在着特殊的地域性,需要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能够依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与当地实际农业生产情况相联系,科学合理地选择与本地农业生产相适宜的农机与农机技术。但是在整个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各级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作为主体,直接进行具体操作,使得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存在局限性与依赖性,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局限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无法转变农业机械化推广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粮食生产机械化逐步被多产业机械化所代替,农业生产不仅在产前、产中实现了农机化,也实现了产后的农机现代化,农机化的品种也逐步实现信息化、电气化与自动化。传统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制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技术培训内容单一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机化不再是仅仅需要狭义上的农机,其所需要的是各类先进的科技产品,所以,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仍然需要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等的配合,这就需要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但是部分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技能不强,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不利于农机的推广。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所接受的培训仅局限于单一的农机维修与保养,对引进的先进农机设备只能依据设备自身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口头培训,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指导,使得农机设备无法发挥正常水准。
3.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基层政府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一是地方政府工作重心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将农业生产置于次要位置;二是由于地方政府将财政资金大都用于工业与经济产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经费逐年减少。专项用于研制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经费更少,基层农机部门引进新机具与新技术的财政支持不足,使得基层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难以发挥出足够的作用。农技推广经费缺乏,保障不力主要表现在县乡两级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的困扰,仪器设备和专项经费没有保障,农技推广业务活动及公益性调查研究、试验示范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步伐。办公条件和推广设备落后,也影响工作效率。农技推广机构中的仪器设备不够配套齐全,部分设备老化落后,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4.基层网络信息化落后,供求信息脱节
篇4
目前,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耕地面积被大量占用,使得人们对农业高水平建设依赖性增加。为切实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需借助技术密集与资金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明显优化单位农业土地资源产品商品率、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1创新发展理念,增添农机化发展新动能
促使我国农业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源动力。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加大精准型政策创设力度,优化?层设计,健全财政、金融、保险、投资、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协调组合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1]。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动制定实施农机装备制造发展行动方案,同时,结合农业经营相关体系的创新与农业的信息化、“互联网+”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体活力。
2改进机械化基本形式,引领农机化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且农机使用率低、农业机械服务范围有限,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应做好完善覆盖整个地区的集信息、机械调度、视频会议为一体的农机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平台[2]。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系,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为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生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
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生产技术路线和作业规范,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合式作业机械,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畜牧、渔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机械,淘汰老旧、高耗能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配合对外合作战略实施,支持引导产品、农机企业走出去,增强制造技术与国外先进农机的研发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设备有效供给能力[3]。
3绿色发展,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重点环节,促进技术成熟、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服务到位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加快灌排设备及更新改造进度,实现高效、安全、节能运行,以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土地深松、化肥深施和高效植保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提高装备配套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快节水灌溉、秸秆收集、定位施肥、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绿色发展潜力[4]。普及秸秆还田与深松整地等绿色耕作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4提升政府机构扶持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在高质量执行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基础上,依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大扶持农机发展力度,构建出完善农机发展的激励方案,积极建立稳定且长期有效的农机购置扶持制度。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要精准扶贫,坚持把农业机械化合作共用作为农机社会服务的有效模式,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户以农业机械等作为入股方式参与组建专业合作社,在支持富民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
篇5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现状;推进模式
中图分类号:U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04-01
前言
机械自动化指的是机械设备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照人为要求,以自动检测、信息自动处理、自动分析判断、自动操纵控制等途径实现预期目标的生产过程。由于机械自动化是在无人参与或少数人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这就使得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具有节约劳动力资源的特点。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等多个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机械自动化的技术
1.1 技术概念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所带来的优点主要有: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促进产品更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保证获得最高生产率、最优产品质量和最低成本的最好手段。
1.2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由五个单元组成。
1)程序单元。决定系统该做什么和如何做。
2)作用单元。对系统旖加能量和定位。
3)传感单元。检测系统工作过程的性能和状态。
4)制定单元。对传感单元输送过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和发出指令信号。
5)控制单元。进行制定并调节作用单元的机构。
2.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对我国的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在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我国机械自动化的现状来看,机械技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机械自动化管理方面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注重的是组织管理体制和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问题。在西方的机械自动化管理体系中,以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为代表的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已经在机械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我国,大多数的小型企业还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之中,除了较为先进的无人化管理操作技术在农业机械自动化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以外,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只在少数大型企业中得到了应用。
2.2 机械自动化技术方面
数控机床系统、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经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还处于一种以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为主的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系统只是在少数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以我国的纺织产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为例,我国纺织业的机械自动化发展存在发展空间狭小、企业终端技术自主研发资金投资入力度不够、高端技术资金投资力度较小的问题,导致我国纺织产业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只能以高价换取国外陈旧的机械自动化纺织生产技术。这一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纺织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2.3 信息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缺乏
信息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成为了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型机械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导致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了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操作人员只懂得相关理论,却没有实践经验,这会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我国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分析
通过对我国机械自动化现状的探究可以以及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举例说明可以发现,我国的机械自动化仍然处于一种正在推进的状态。上述问题的出现也可以说明在我国机械自动化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机械自动化模式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工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措施来促进机械自动化的推进。
3.1 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理念
正确的机械自动化理念是在工农业生产领域推进机械自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我国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来提升自动化水平是不可忽视的,但在引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工农业生产部门应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方式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选择性的应用。比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针对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个体生产的局面,农业科技部门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过程中就需要对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和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农户进行统筹考虑。在农业机械的研发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应适当加大对一些价格相对较低、功能较为全面、适用于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在纺织业生产过程中,技术部门应从纺织业的发展实际入手,通过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发展理念的方式促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3.2 认清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机械自动化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机械自动化经历了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第三次科技革命可看作是机械自动化水平不嗵嵘的过程。由此可见,机械自动化生产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
3.3 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针对我国目前机械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体系的完善成为了促进机械自动化推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方式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力量。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作为一个高新行业,作为一个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行业,它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对其现状进行改造和推进。机械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我国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在机械自动化的推进过程中,从工农业生产现状入手,树立正确的机械自动化理念是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保障,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为机械自动化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因此,在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正确的发展观念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促进机械自动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洋.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与推进模式探讨[J].农技服务,2015(08).
[2] 张岩,董晓冬.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
[3] 刘晓娟,赵长滨,赵丽平,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16-117.
[4] 李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6,47(2):62+70.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现状;安全生产;对策
0引言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格外重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强大助力,而农业机械的管理及对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则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大前提。所以,想要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农业产业的优势,就要从农业机械管理和安全生产入手,才能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聊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荏平县在农业机械管理中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改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良好,财务制度更加健全,服务规模也有所扩大,形成了综合效益较高的农机合作机构。但是这之中依然存在一些管理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在此将其一一列举出来,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对荏平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
1目前农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人在对农业理解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认为农业生产是一项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这种观念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也给农业机械的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农业机械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本身并不重视自己的工作,甚至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种消极的思想导致了农业机械管理者不能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同时,由于管理者观念落后,对农业机械缺乏全面的认识。在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忽视了机器的使用寿命,频繁进行不规范的操作。更严重的是,操作人员在维护和修理机器方面,为中饱私囊而忽视了对维护机械的重要性。从而,缩短了农机的使用期限,也对农机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1.2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农业机械管理条例》是我国在农机管理方面的主要依据,山东省也在各市地积极开展了《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农业机械的管理机制。然而,由于其局限性和缺乏全面性,无法有效地指导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农业机械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制度法规不完善,缺乏主动的学习和借鉴能力,具体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往往会出现主观性的行为,以及人治超过法制的现象,使得农机管理机制非常混乱。
1.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领域的技术水平不算高。例如,在北方广泛使用的玉米去皮机中,玉米颗粒和玉米穗在实践中经常混合在一起;剥离技术不高,农民通常需要手工进行二次加工。另外,在收割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收割机轮胎制造的技术含量不高,显得非常笨重,轮胎在转角时会在地上留下很深的痕迹,这将对未来再次种植时的松土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1.4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从事农业机械管理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人员所学习的专业跟农业机械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会严重缺乏农业机械相关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业不受人们的重视,导致相关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技术手段,没有完善的保障机制,进而造成农业机械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的情况。
2农业机械化推广困境
2.1生产方式方面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包括荏平县在内,所采用生产方式一直是由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大片的土地被以家庭为单位分成了许多小块,不同区域之间采用不同的种植和收割方式,人们很难将这些零散的耕地进行统一耕作或收割,这就使得农业机械很难发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给农业机械的推广造成了困难。
2.2土地资源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积也在不断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建筑不断的对耕地进行侵占,使得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这也就造成了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少。
2.3农业机械质量方面
我国在农业机械的制造方面,与许多国家还存在差距,不仅是在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领域,在对农业产品质量的把控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影响机械的使用体验和生产效率,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非常不利。
2.4宣传方面
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对农业机械化不够重视,对其宣传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连表面工作都不做,更不要提将农业机械化宣传工作完全落实的事。这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造成了阻碍。
2.5机械保养维护方面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后,一定要定期进行充分的保养和维护。目前,许多农机操作人员对于农机的养护和保养一窍不通,甚至根本没有保养的意识。有一些认识到保养工作重要性的操作员,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只能请专业人员对农机进行保养,这种方式不但费用高,而且保养维护周期普遍较长,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都会在成很大的影响。
3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对策
3.1加强农机管理工作
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需要长时间保持。为使农业机械长期安全运行,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要对农业机械运行状况进行日常检查,有效实施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广大农机用户的人身安全,使农机用户树立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只有多方面共同发力,才能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3.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
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为农机操作人员建立安全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使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使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因而,必须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农机操作员进行前期培训和考核,这也是一种必要的监督手段,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才能操作农业机械。同时,还要定期对农机操作员进行多次培训和教育,使驾驶员能够及时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对农机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的认识。
3.3加强农机管理监督工作
要有特定的部门对农业机械进行监督管理。农业机械的安全性一般需要由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安全监察部门要充分履行安全检查职责,做好农机操作员培训和检查工作,做好农机使用前安全检查工作,保证农机操作员对机械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农业机械的具体状况。安全监察部门应当保证检查工作的效率,全面提高检查技术水平,以高度的责任心,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4增加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的资源投入
目前,我国在农业机械生产和使用安全中的投入普遍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清楚的认识到,农业机械自动化在未来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将投入农业生产。因此,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和使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农业机械生产和使用安全中投入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安全生产的资源投入,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增加我国农业机械生产安全的资源投入,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14
0 引言
所谓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将控制论、计算机技术、液气压技术等应用到农业机械的设计当中,使农业机械可以独立完成田间耕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为了响应政府高效农业的号召,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不仅能够使劳动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还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劳动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很多科研成果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了实用阶段。
1 农业机械自动化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处于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民收入过低。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行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
2 农业机械的分类
通常来说,农业机械是由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组成的。这两者之间主要是以牵引悬挂或者是半悬挂的方式进行连接。也有的农业机械将这两者制造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动力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农机器具这两者在耕作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3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在农业生产的机械方面进行投入,最终造成了我国大型农业自动化机械供大于求的尴尬。第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水平较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制造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科技水平还不够成熟。第三,我国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动力。我国大型农业机械的制造企业,以及科院院所存在着资金不足、科研环境较差的问题。对农业机械进行设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依托。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所和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完成对实验室的配套建O,使得科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困难重重,这一现状也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作为依托,但是我国科技基础薄弱的现实,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4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及优化应用措施
4.1 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新时期重点研究和应用性广泛的新科技,很多西方国家先后展开了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的鉴定方面,以及在记录农产品生长的信息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首次尝试,利用该技术研制了专业性的采蘑菇机器人。采蘑菇机器人在采蘑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蘑菇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而且能够对所采的蘑菇进行合理化的分类。受到英国的影响和启发,我国国内也开始尝试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中,加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要实现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努力。
4.2 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很小,而且我国水资源分配的不够合理,使得我国水资源长期处于短缺的状态。要促进农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的条件。在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保证对水资源的节约,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谓农业自动化灌溉技术,是把传感器与电子计算机进行有机结合,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需求及对用水量的需求,通过软件的形式加以呈现,从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对农业施肥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实现农业施肥和灌溉技术的自动化,是节约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避免浪费以及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4.3 实现农业的精准化
农业精准化是指将我国的传统农业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科技化。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农业生产自动化,是一项以计算机网络和控制器等为基础的技术。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农业气象的自动化仪器,已经在我国郑州气象站开始投入使用。农业气象观测仪,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小环境进行合理化监测,并且通过网络把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农业部门。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给各个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加强科技创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选择,同时也是长远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农业产业而言,为了使我国农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要提高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将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努力钻研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且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业的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我国农科发展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
篇8
关键词:农机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简单机械化逐渐向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过去的农机发展手段、发展理念、发展体制等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农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农机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农机推广发展问题的策略。
一、我国农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机发展的现状
现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机推广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已经建立,从当时的整个发展体系来看,其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过去的农机发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至农机经济发展工作不能正常展开,出现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民的劳动生产之间的脱节现象。很多农民进行农机挑选的时候,对新的农机产品疑虑较多,造成农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有的农机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农民生产的损失,以至于破坏农机经济发展体系。
(二)我国农机经济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推广的技术不全面
现在我国许多地区依然采用过去经济体制中的农机推广体系,而农业生产中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原有的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开始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生产转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高,所以原来的农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机推广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农机技术人员的配备不合理
现在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在推广理念上依然沿袭着过去的传统落后思想,所以这些推广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推广的知识与技能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直接限制了我国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农机的推广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比例相对太低,不能符合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或者培训,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缓慢。
3.推广观念陈旧落后
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单纯地购进新的农业机械,并在地方进行出售,直接忽视了对购买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导致国家的农民各种政策体制遭到破坏。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就不能展开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这种观念是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直接阻碍着我国农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机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农机推广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国家应该建立新的农机经济发展体制,不能让整个运行机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应取消社会服务组织在农机经济发展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新的农机推广发展体系,并且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不断进行完善。在县和乡镇的行政相关部门设立农机推广的部门,取消与社会其他行业混合的推广方式。上级要进行资金的整合,解决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的各种经费问题。还要建立各级单位之间的农机推广体系一体化,整合各单位间的农机推广机构,对不合格或者不具备农机推广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退,采用专业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科学实行农机推广部门的人员配置,保证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较高素质,从而促进各级行政单位农机经济发展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新的机器和技术在不断涌现,这就对农机推广发展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工作人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机推广的工作。所以,管理部门一定要经常组织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培训,学习新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其他先进的发展经验,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转变旧的发展思想和观念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机经济发展工作的引导,转变旧经济体制下的推广思想,加强农机发展工作队伍的建设,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推广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推动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农机经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农机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农机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农机经济发展体系,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林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后三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我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在推进全区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结合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宁政办发*号文件精神,通知如下:
一、以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为重点,全力推进大宗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目前,我区水稻生产环节中耕作、植保、收获和排灌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制约我区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主要瓶颈是水稻机械化栽插。截止20*年底,全区高性能插秧机仅有335台,水稻机插秧水平仅为17.8%。根据文件要求,到“*”期末,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要达到45%,机收水平达到95%;小麦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平达到95%以上。因此,“*”后三年要进一步加大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每年全区将推广大中型拖拉机45台以上,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0台以上,高性能插秧机100台以上,直播机8台以上,高效植保机60台以上,力争到“*”期末,全区稻麦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同时,在全区选择2~3个街道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引进油菜移栽和收获机械,对油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进行试验示范,力争突破油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问题。
二、以蔬菜、茶叶等现代高效农业机械化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机械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全区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农民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种植,劳动强度大、效益低。而高效特色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的支撑。因此,“*”后三年将围绕蔬菜、园艺、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和主要生产品种,加大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的机械装备和技术的推广力度。每年全区推广以微耕、植保、喷滴灌等节能设施为重点的设施蔬菜生产、管理机械50台套以上;以机械化修剪、移栽、采摘为重点的园艺生产机械15台套以上;以高效增氧、投喂、清淤等为重点的高效水产养殖机械30台套以上;以青饲料切割、搅拌、自动化挤奶等为重点的蓄禽养殖机械5台套以上。同时,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基地等,重点建设1~2个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三、以建立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为导向,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针对目前街道农机管理和服务组织机构比较薄弱的现状,“*”后三年将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户通过机具、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的合作,发展农机专业服务协会、农机服务合作社、股份制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合作组织,推进农机合作共用。每年全区新增3个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重点扶持建设2个区级重点服务组织,发展壮大15个农机大户。同时,针对农机跨区作业竞争日趋激烈,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鼓励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推行订单作业、承包作业等“一条龙”服务方式,不断扩大农机作业规模和范围,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力争“*”期末,全区实行机械耕作、种植、植保、收获“一条龙”作业服务,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服务组织超过3个,其中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服务组织超过2个。
四、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三年将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操作)人员的管理,严把上牌发证关和检审质量关,保证农机持证挂牌率和检审率达98%以上。在已有3个街道通过“平安农机”示范街道创建的基础上,每年全区再争取1~2个街道通过“平安农机”示范街道的创建。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活动,力争成为*市第一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区)。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同公安、安监、交通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经常性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和农机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拖拉机接送学生、民工等非法载人行为进行重点查处;对外挂农机牌照的变型拖拉机、超标机等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督促外挂拖拉机所有人及时办理转籍换牌手续。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 理论与实践课程 新
一.《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概述
《农业机械化管理 》农业机械化管理的实质就是按照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要求,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及合理地组织农业技术设各进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主要任务表现为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决策,做到全面规划,有效的计划、组理论和技术织、指导及监督,从而使农业机械化达到最优的经济效果。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学、运筹学、工业技术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分析、研究如何用好、管好农业机械设备使农业机械化生产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目的,并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获得收益。
二.《农业机械化管理学》课程建设与内容方法体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农机企业生产管理,二是农机企业设备管理,三是农机话生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课程少和讲课老师的不同,导致 《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差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老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觉得费解难懂。而且学生学的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教材内容及实验实习设备陈旧老化,修订更新缓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制约着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存在教学效果差,课堂互动差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知道了一些关于农业机械化的理论知识,一大批学生,除了在学习阶段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所限,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够牢靠,还由于工作中未触及到农业机械,很快便淡忘了所学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知识。大多数同学反映的情况表明感到现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条件与实际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
2.2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差。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并且与理论并重的专业课。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效果差。课时太少,教学内容无法展开。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计划学时太少,在这么少的课时里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难度有点大。使课程内容支离破碎,造成知识体系结构不完整。现在的学生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根本无法理解及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但农业生产机械化化的实践教学受到时间,地点的诸多的限制, 有一些实践教学根本无法完成或只是部分完成, 降低了教学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重视的程度不够,与教师互动性不强。实践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一部分,但许多同学对实践课没有兴趣,自主学习性不强,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态度不认真, 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2.3课程资源建设不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就是通过备课等活动,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等资源。在高校里,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存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就是案例的供给数量不足。由于编写案例是费时费力的工作导致我国高校的案例教学中案例缺乏,供给不足问题尤其明显并伴有案例内容陈旧与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出现。其次就是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案例编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用没有经过编辑和加工提炼的案例那么这个案例的适用性必然受到限制。管理系统开发滞后也极大的影响了案例库的建设。我国很多高校案例库应用管理系统开发的工作还很滞后,这又制约了案例库建设的进程,同时使案例的使用处于低效率状态。
三.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3.1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的教学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想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出改革。教师要有先进的教与学的理念 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的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下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解决一些问题,在讲课过程中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习题增加理解记忆。可以以互联网为中心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也可搭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来进行交流,通过学生进行讨论增加主动学习的兴趣,并且在争论和探讨中,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通过这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还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并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3.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为了解决实践教学中计划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也可以采用课内学时加课外学时的办法完成教学任务,把实践教学内容放在课外进行。然后由教师编写实验教学计划,对实验目的、方法、具体内容、考核指标做出明确规定后布置任务后让学生在课外完成从而增加授课效率。由于该门课的实践性很强 ,然而传统的理论考试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讲,成绩考核与学生的学习紧密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考试的改革来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在考试环节上应体现出理论与实践考核并重,且实践考核应大于理论考核,理论考试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而实践考核则可以在实验室通过抽题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提升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瞄准专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修订好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进行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在大量收集案例之后,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案例库,也可按照同一专业的不同内容建立案例库系统,开发案例库管理系统平台并且将案例整理归库。案例教学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根据案例库建设的不同目标,案例库的提交形式也多种多样。案例库的建立要考虑案例覆盖的知识点与教材内容的相关性及多样性。案例的内容理论的深浅应与教学要求相吻合。为了方便查询和提高利用率,尽可能对案例进行数据处理,把入库的案例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在库中,进行有序化加工处理。案例库可以对案例进行统一编选、制作,并对入库案例进行及时更新,使入库案例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系统性,并形成大量的企业素材积累,从而使学生和老师更为方便的使用案例。
结束语:《农业机械化管理学》应该弥补以往课程教育体系的不足,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制定该课程的考核标准。该门课程应该充实教学的内容,注重因材施教,并且要依托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成果。该课程同时也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该提升实践课程在该课程的比重。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进行教材和案例库建设。 通过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推进先进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与研究, 一定能为培养现代化农业所需人才发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敬堂,张富贵,方雷. 《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农机化,2012,04:197-200.
- 上一篇:应用化学专业认知
- 下一篇: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