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身体协调性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本文从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体能训练、身体协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要求和方法,对提高足球运动员适应当今赛场具有一定的指导实践意义。
关键词 足球运动员 身体素质 体能训练 协调
一、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在足球中尤为重要,其目的是要让球员在球场上进行高强度运动。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
据资料介绍,国际足联和欧足联设立专门调查组对队员场上体能情况进行分析,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比赛中发现,一场比赛中球员的跑动距离在9000-14000米,平均为10800米。在整场比赛中,一些球员在高速奔跑,另一些球员在站立、走动。例如,当本方队友在防守时,前锋队员可能处于低强度运动状态;一场比赛可能的动球时间为55min左右,所谓动球时间,即球在连续的传接中;在顶级赛事中,每场比赛球员活动变化在1100次左右,如站立、跑动、冲刺跑等,因此在训练中必须给予专项练习。
以下是体能训练涵盖的基本内容,适用于我们平时的训练成效和提高赛场跳动效果:
(一)热身练习
热身是所有竞技运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既可以保障运动员最大限度的避免受伤,又可以使运动员在充分拉开后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热身练习时间十五分钟。热身练习包括以下几种:
1.慢跑四百米(充分预热);
2.韧带、肌肉抻拉;
3.多种类冲刺跑。
(二)体能练习
1.有氧慢跑一千五百米左右;
2.无氧速度耐力二、三组
3.力量训练主要以上下肢、腹肌为主。
二、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密切相关
足球运动中,速度与几个方面紧密相关:下肢肌肉爆发力;动作协调能力; 对场上局势的洞察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决断能力;球员应具备突然变向能力,以便摆脱紧逼或铲断;
射门力量或传球速度非常重要,加大或加快力量和速度缩短防守队员的反应时间;传球能力依赖于下肢与臀部力量的协调性;头球技术要求臂、颈、胸和腹部的肌肉强壮,并使这些肌肉群能协调运动;对比赛期间的活动进行记录和生理测量可以用来评定足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三、注重提高运动员身体协调能力
在比赛中,运动员为了抢占时间和空间,常常根据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身体的姿态去完成恰当的动作,如急停、转身、起动、争顶等,不仅要体现动作的突然性,而且还要体现动作之间变换的及时性。因此,要求足球运动员要具有灵活、熟练、适时地控制自己身体的协调能力。控球技术是一个球队组织有效进攻的基础,比赛中每当一名队员控球时,对方往往会有一人甚至多名防守队员马上实施贴身紧逼,这就使控球队员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减少。在这种情形下,控球队员要想实现控球或连接下一个动作的目的,除了必须具备娴熟的控球技术外,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身体的平衡能力与改变脚步节奏的能力,也就是随意控制与调整自己身体重心和身体姿态的协调能力。
训练中可经常采用的几种简单有效而又实用的方法有:多种姿势的花样跳跃动作,如高抬腿跑、前踢腿、后踢腿、单腿跳、交叉步单腿跳、跨跳式交叉腿跳等;各种形式的跳绳练习,如连续单脚跳、双脚跳、交叉前踢腿跳、后踢腿跳、臂交叉跳、两次跳等。在做以上练习时,地面上要提前放置多个足球,相互间隔2m,一方面增加协调性练习的难度,另一方面提高青少年运动员对足球的敏感性。
篇2
关键词:自闭症谱系障碍;拓宽兴趣;教学与评估;大肌肉运动
大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大肌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肌肉能力远超过判断和明白口头指令及社会要求,形成很多行为控制问题。又有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兼有大肌肉发展的困难,经常遇到的问题有:
(1)缺乏体力和肌肉能力。(2)平衡能力差。(3)绕过障碍物时显得笨拙。(4)速度及力度控制能力较差。(5)协调自己身体部分去完成大肌肉活动较困难。
借此,加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大肌肉运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肌肉活动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好处
1.很多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喜欢四处走动,过于活跃,大肌肉活动可以促进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
如,学习语言和非语言指示,促进智能发展。例如:“按不同图形走”“在10厘米宽的直线上走而不出线外”,我利用操场上的足球场地界线(正好10厘米宽,长方形)。训练开始,有的学生不听从指令,兴奋得满操场跑。小哲、小伦就是这样典型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肌张力低,易疲劳。时间稍长,就四处走动,累了,坐在草坪上,甚至躺在草坪上。对这种问题,我采用的是不惩罚、不注意,继续带着其他学生做游戏,间隔1~3分钟我喊一句他的名字,示意他过来一起做游戏。这种方法果然见效,经过几周的坚持训练,小哲、小伦已经不再四处乱跑。虽然还不能做到按要求完成动作任务,与其他同学一起游戏。但都能进入队伍里跟随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走步训练。
2.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有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的特点,让孩子从事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游戏化的运动项目有利于拓宽孩子的兴趣面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教学中我实施了“与学生形成互动”的环节。即在学生学会了“侧步走、侧步跑”的基础上,我融入了“双龙戏珠”游戏。也就是师生在跑动中传球,高度训练了学生动作协调、手眼协调及身体平衡等能力。虽然增加了动作难度,但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喜欢与老师互动,消除了对动作的恐惧感,促进了运动欲望。这种社会性强化对学生来说是多么宝贵,有的抿着小嘴笑,做起活动来更加积极。
二、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活动能力的策略
1.教学与评估紧密结合,关注学生个别发展水平,充分体现差异性
训练前,都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认真评估,详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具体分析他们的优势与不足,精确把握他们的现有能力和实际需求。在评估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向前走,向前跑,向前跳”的基本动作技能,但动作不够娴熟,呆板僵硬,协调能力较差。经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由于空间方向感缺失,前庭系统和本体系统发育不良,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学生行动时产生了左右摇摆、手肘弯曲、身体前冲、脚尖走路等现象,这种代偿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动作协调性。更严重的是,动作笨拙,难以躲避前面的障碍物,将危害着个人的生命安全。藉此,我拟订了以上项目为长期教学目标,意在发展学生的前庭觉和本体觉,以增强身体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活性。经过耐心的引导和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辅助,减少了学生对动作的恐惧和退缩。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逐渐学会了以上动作。
2.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提供有效的辅助,对学生的适当反应给予及时强化
例如,训练学生传球,这是训练学生眼睛的追视、脚部控制及身体协调能力。教学开始,教师加以动作示范,参与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指导学生如何停球,如何传球,并给予有效辅助和及时强化,既增强了趣味性又促进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做到停球、传球,学生眼睛的追视能力、脚部控制及身体协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穿插新旧技能训练,将有困难的任务安排在较容易完成的任务中间,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和挫折感
每一节课中,都融入以前的学习内容,这样既巩固泛化了学生已掌握的技能,又进行学习迁移,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技能,不断塑造学生的行为,为学习身体概念经验提供机会。
例如,教学“绕过障碍跑”,当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能熟练地绕过轮胎跑动之后,我又在此基础上加入持物“绕过障碍跑”。让学生持球绕过轮胎跑动。开始,双手抱一个球,再由一个球增加到两个球,再增加到三个球,这样,逐步提高了教学的要求,增加了学习难度。但教学活动越来越具有趣味儿性,学生愉快地参与大大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双手配合能力。学生不但全身肌肉能力得到锻炼机会,也为进一步高阶发展奠定基础。
篇3
关键词 小学生 体育教学 协同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是最困难的,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协调性不好的学生从表面看来和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觉得反应慢,学动作接受力差。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总要求下,体育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生协调性的重要性
提高动作学习的效率,协调性好坏是关键。而学生动作协调性如何,对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协调性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体育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靠体育教师的精心准备是不够的,体育课教学区别于别的科目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的方式上、手段上,是通过传授,指导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组织肢体运动,以达到某种教学目的。协调性好的学生学习动作要掌握的较快,动作规范的程度也要好很多,相反这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教授起来就要难一些。从这些意义上来讲,学生动作协调性,既是体育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培训,练习内容,同时也是能否顺利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
2 小学生协调性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各项体育锻炼。要积极为学生锻炼动作协调性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有时间、有条件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动作协调性的活动。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组织一些活动,如广播操、韵律操、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也是顺利完成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由于体育课时数的限制,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光靠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精心准备,即使表面学生掌握了教材,如果个别学生的协调性没有根本改善,其实这实质上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意义。
3 纠正小学生动作协调性差的具体措施
3.1反向完成动作
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人打篮球跑三步篮同手同脚,打排球扣球用不上劲,踢足球支撑腿站不稳,快速跑起跑上下肢协调配合不好等。小学生的协调性不好,属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长时间养成了上下肢配合不协调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提高学生上下肢配合的习惯。方法有:(1)单脚起跳摸高,让学生用相反的动作练习,本来用右手的偏用左手,本来用右脚的偏用左脚,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单脚起跳的训练,让学生找清起跳腿和支撑腿,自己感悟上下肢的协调用力,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很有作用。(2)双脚起跳摸高,经常指导学生采用双脚起跳的训练, 利用左右手交换摸高,反向完成动作,自己感悟左右肢的协调用力,找清协调用力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上下肢配合也很有作用。
3.2利用各器械做各种练习
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在运动中发展他的节奏感、空间感、和协调性。进行拍跨球练习,要求一拍一跨,脚不能挪动,上身要保持垂直,节奏要均匀。跳绳也是训练协调性的一种好方法,要求速度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还可以利用单双杠采取不同姿势来纠正协调性。
3.3学生自我体验
协调性不好,属于感觉配合统合失调,要以运动训练为主,因为运动能力是一个人参加各项活动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培养纠正学生的协调性作用很大,因为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跟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相关联,尤其跟体育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兴趣的广博性和专业性以及是否有广博的理论功底分不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自身要具备这种素质,给学生做好榜样。如上抛接球,要求两脚站稳,双手上抛球过头,并用双手在胸前接球做自我体验,给学生做好“手―眼”协调性的示范。
3.4课间和课余两个结合
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做到教师在课间有意识地训练与学生课余自发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相结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对低段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广播韵律、舞蹈、正摇跳短绳及做小游戏等;对中高段小学生,通过舞蹈、花样跳短绳、花样踢毽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手脚、手眼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训练。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打乒乓球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又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说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动作协调性的培养,既是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内容。既需要学校与家庭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学生主体的配合、参与。作为体育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说。
篇4
[关键词]校学生 足球运动损伤 原因 措施
1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其总体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数据统计分析法:对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有关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
2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2.1对高校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的统计
占百分比最大的损伤部位为膝和足踝,以下按顺序为小腿、大腿,均在12%以上。这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膝和足踝部位的损伤率高达20%,下肢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可能与学生足球运动员在做某些动作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或保护意识不够及下肢力量较弱有关,应加强自我防护方面的训练和下肢力量的训练。当然也可能与技术动作不合理及场地条件差有关,应引起教练员,教师的重视。
2.2对高校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类型的统计
损伤性质中擦伤所占的比例较大,但一般来说,擦伤为皮肤外伤,属轻伤,不会严重影响训练和竞赛。主要影响训练的损伤是挫伤、拉伤及扭伤,伤后一般短期又难以康复,严重的需停止训练。应引起广大教练员们的关注。此类损伤与足球项目的特点和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青少年时期情绪易激动,冲动时又不易自控,训练、比赛中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动作,加之技术尚不成熟,经验不丰富,一旦出现不规范动作,就容易引起损伤、扭伤等。当然擦伤也是不容忽视的,虽是轻伤,若不及时清理、治疗,就容易感染,导致炎症,引起发烧及其它并发症。说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薄弱,容易冲动冒险做出不规则动作导致自身受到轻伤。
2.3对高校学生足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原因的统计
因技术不正确,应用不合理而造成的损伤为 16.3%;因犯规动作和冲撞而造成的损伤为19.2%和 14. 7%。在激烈争夺时,学生运动员往往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粗野,有意造成犯规导致他人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因而在加强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更应对学生运动员加强体育道德行为方面的教育。学生体能不足也占了15.5%,在训练和比赛后期,运动员体力消耗较大,体能下降,加上动作变形,造成了机体肌肉、韧带、关节的拉伤、扭伤等情况。此外,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也造成部分队员的损伤。
3 高校学生足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有关因素
3.1体育道德行为方面
3.1.1犯规动作引起的足球运动损伤
在比赛中由于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在双方僵持或单方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学生易产生急躁心理,从而做出些恶意犯规的动作,例如背后铲球,这就很可能致使对方队员受到损伤。根据国际足联统计研究表明,足球比赛中的犯规是现代足球运动损伤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1.2动作粗野
动作粗暴的犯规在青少年学生中发生的较多,由于动作粗暴产生的足球运动损伤极为常见。在比赛中故意踢人,猛烈而有危险性地冲撞对方球员,跳起蹬踏及暴力行为等。所以更应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加以关注,培养他们良好的“球德”。引导学生要将勇敢与粗野相区分,努力提高对抗能力。
3.2身体机能方面导致的损伤
3.2.1身体状态不佳
身体状态不佳,在睡眠、休息不佳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或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就有可能发生损伤。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对白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活动时的身心状态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急躁、急于求成等,都可能成为运动损伤的发生的原因。
3.2.2体能不足
一是在比赛或训练中有时会出现个别学生头晕四肢乏力的现象,有许多学生要么不吃早餐在低血糖的情况下就开始参加比赛或高强度训练,而且在空腹、体能不充足的情况下,大量从事足球这种对抗激烈的运动,故而体能上达不到运动本身所需要的能量需求,从而造成足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二是在训练中加强了他们的体能训练,但在训练和比赛中,尤其是后期,青少年队员机能超负荷运动,技术动作易发生错误,而出现拉伤、挫伤等情况,这个原因占损伤原因的15.5%,应引起足够重视。
3.2.3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不足和不做准备活动是导致足球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学生对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了解不够,课下自发比赛游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做或简单地做了准备活动就开始了比赛。由于身体各部分功能没有被动员起来,甚至还处于相对安静时的状态,直接进入激烈而负荷强度大的足球运动中就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3技术掌握问题
由于技术掌握不正确,技术掌握上欠缺以及动作要领不清楚导致在运动中受到损伤。学生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时不专心听讲,没有认真地掌握技术要领,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认为看了别人踢球后自己去模仿凭外在表象去理解动作。技术动作规范合理可以使人体的各运动器官处于最省力和最佳的力学状态,错误的动作常常违反人体运动解剖学结构和运动生物力学特点,不仅影响技术动作的完成,还使人容易受伤。正确的技术动作是训练卓有成效的关键。
3.4青少年在训练、比赛时的心理因素
以往对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分析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实践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证明心理压力的存在可预示运动损伤发生的增加。有学者认为,大约30%的运动损伤一开始就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可能是运动者高度紧张时,视野变窄,不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线索、暗示,同时注意力分散,使个体过分地注意那些外在的刺激,阻碍了运动者对重要线索的注意,增加了意外损伤的可能。
3.5外界条件方面
3.5.1场地条件因素
场地条件不佳,也是造成损伤的一大原因,目前高校足球训练、竞赛场地普遍较差,由于场地的凹凸不平、无草皮,因而在积极的奔跑中完成技术动作或铲球时容易摔跤和扭脚,造成不同程度的擦伤和扭伤,因场地原因而引起的运动损伤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3.5.2气候因素
由于季节、气温、风速、光线强弱等因素影响运动者的状态也较为明显,在高温、湿度大、闷热、强光照射等条件下,学生容易发生中暑症状,从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在天气较为寒冷的冬季,由于肌肉的粘滞性,如果不根据天气情况安排练习训练就开始进行剧烈运动,这也是在学生从事足球运动时常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速度快、运动强度大的运动,主观、客观因素都易导致发生运动性损伤。通过对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恶意的犯规动作、身体机能不佳、体能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重视、在训练或比赛中青少年心理心态、技术掌握问题和气候场地条件都是导致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关键因素。
4.2建议
根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损伤的情况及导致损伤的有关因素,提出以下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预防损伤的发生。
4.2.1预防足球训练或比赛中违体犯规引起的损伤
强化足球道德意识的培养。争强好胜、情绪急躁、表现欲强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很容易发生争执、报复伤人和打斗的事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道德、球德的教育,在课堂和比赛中要严格纪律,严格执行规则,及时正确的判罚,制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对运动员、教练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减少和杜绝有意犯规和恶意伤人的行为。
4.2.2加强体能、机能的训练
学生的力量和灵活性、协调性能够保证青少年合理地运用足球技术动作,是加强力量和灵活性、协调性训练达到配合目的的途径,做好此方面的训练,有助于减少因冲撞、动作不规范等造成的各类损伤。尤其是在训练或比赛的后期,可以避免因体能不足引起的动作变形而出现拉伤、挫伤等情况。
4.2.3加强对准备活动的重视
在足球运动中有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所造成。因此,在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做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同时在做准备活动时,教师也要根据足球教学的不同内容、不同的季节气候,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充分而有效。
4.2.4加强运动场地、设备的安全和维护,加强足球运动场地的建设
经常或定期地检查和维修,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方法,要使其重视使用各种护具,养成带护具的习惯,减少运动中的损伤。教师选择场地要平整、开阔,尽量不要在雨、雪天后泥滑的场地上教学和运动。如果只能在狭小的场地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采用大间距分组练习和3―4人的小场地比赛。并提示学生在活动时注意周围的物体:如果在雨、雪天后泥滑的场地上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应安排多做传球、少跑动的练习。
参考文献:
[1]吕志刚.足球运动员的损伤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2):83~86.
[2]杨乐.关于高校足球运动的损伤预防及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1997,(4).
[3]赵军红.对学生发生运动创伤的分析及建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3).
篇5
足球游戏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足球的乐趣,从而轻松达到学习足球技术和战术的目的。我们通过将足球游戏融入足球教学中,把足球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合理选择足球游戏组织教学
1.1 游戏的选择应具有教育意义。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学习足球技术与技能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说足球游戏教学的本身是教学手段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信念等诸多因素,对于学生这些因素的发展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择的足球游戏要有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入集体,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懂得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与社会情感,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1.2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游戏。针对低年级或女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可安排一些具有灵敏性、速度性、趣味性、娱乐性、简单易学的足球游戏,如:垫球比赛、带球绕竿比快等游戏。高年级的教学可采用力量性、耐力性、竞争性的游戏教学。
1.3 根据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游戏。根据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编排的游戏应达到预期的效果。
2.通过足球游戏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过去我们在足球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初级中学学生在这种足球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足球教学活动在初级中学中的开展相对较困难,初级中学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足球教学的发展。足球游戏在初级中学足球教学中的融入,增加了足球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出和谐的足球教学气氛,吸引了初级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并进一步提高了足球教学的课堂效率。足球运动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性,是一项全身性、综合性的集体运动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在教学中合理地安排教学辅游戏,对初次接触足球的学生,可以避免出现因练习的难度、单调、枯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足球游戏作为足球教学的手段之一,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初次接触足球的学生通过足球游戏来熟悉球性和发展身体协调性效果非常显著。
3.通过足球游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与技能
足球游戏一般都是对足球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动,在足球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练习激情被激发,因而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投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足球游戏环节也是对初级中学生所掌握的足球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与实践,对于足球教学中遇到的高难度的技能和技巧动作,足球游戏可以帮助初级中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促进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进一步提高初级中学足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足球游戏是将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创编,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它有明确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及规则。可以训练学生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充分热身,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技、战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足球游戏可针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不同安排一些专门性练习,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练习的次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运用足球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和制定要有针对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应对主要内容起到辅助作用,使足球游戏真正成为足球技、战术教学课的一部分。规t的制定,目的在于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游戏的特定目的。
篇6
摘 要 本文首先从课堂教学组织缺乏合理性、高校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问题、学校重视不够三方面分析了高校足球教学中安全隐患存在的内在因素;然后从体育场地或器材、天气与气候差异、准备活动、违反规则、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足球教学中安全隐患存在的外在因素,以期帮助师生认识到这些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高校 足球教学 潜在安全隐患
一、高校足球教学中安全隐患存在的内在因素分析
(一)课堂教学组织缺乏合理性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性。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不合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并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高校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高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特点与中学生和一般的社会青年有着较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高校阶段的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和动荡性的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常常表现为自信心和自尊心过强,喜欢争斗和寻求刺激,但由于他们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他们在参与足球等对抗性强的活动时常常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和斗争性,从而极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学校重视不够,缺乏配套安全设施
当前许多高校对足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各项安全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同时,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安全意识的淡薄,使得足球教学中的相关健康安全制度和措施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提升了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二、高校足球教学中安全隐患存在的外在因素分析
(一)体育场地或器材
体育教育区别其他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体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器材和设施。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安全。大部分高校足球场地大多是土质的场地或人造草场,而天然草场相对较少。另外,部分高校场地设施建设未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有关足球场地、器材的规定,加之学校对体育场地疏于管理,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足球场地设施维护不足,使用频率过高,负荷过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二)天气与气候差异
足球教学授课的场地一般为户外场地。因此气候的冷暖,季节的差异以及在风、雨、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下进行足球教学时,比较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事故。例如,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冬天气温过低易导致冻伤并使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有时在足球教学时再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造成足球场地湿滑,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受伤。
(三)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它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种器官的活动,克服各种技能活动的惰性,为授课内容做好机能上的准备。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以保证运动效果和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四)违反规则
足球竞赛规则是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足球竞赛规则对于我们成功参与比赛和组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项目,猛烈的身体接触和凶狠冲撞不可避免,但是很多高校学生对足球规则了解甚少,尤其是激烈的比赛中。此时,如果不遵守比赛规则、动作不规范或恶意犯规等,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五)学生技术动不规范
一般身体素质方面表现为力量、体能、速度、灵敏及柔韧性训练。由于许多高校学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这样就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不能跟上技术动作特点的要求,加之对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好,特别是在对抗练习或者是比赛的时候,特别在运球过人、急转、急停时或存在技术动作错误而造成损伤。
(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足球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安全。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或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语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高强度大和运动量的竞赛项目,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时刻做好对学生的安全防范工作,克服或避免相关安全隐患的产生,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足球运动对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志俊.影响高校足球教学潜在安全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5):134.
篇7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东涌中学2010年-2013年93位体育高考生为被试,对其体育高考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环比番禺区同类学校,东涌中学体育高考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专业上线率高,在体育高考特长生训练与管理方面实力雄厚。教练员的带队理念、管理方法、训练技巧对考生运动成绩影响大。2.100米是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弱项,其成绩高分段少,60分以下的中低分段多。3.原地掷实心球是东涌中学优势项目,中高分段和高分段较多。4.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分布中高分段较多,训练技术上可稳中寻求提高。5.东涌中学体育高考专项选择以排球为主、足球为辅,成绩较为理想,可继续保持这一方向。
关键词 体育高考 术科考试 成绩 分析
一、前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体育术科是报考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生的专业必考科目,普通高校根据考生的术科和文化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东涌中学体育生历年来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成绩卓然,专业上线率高,甚至有年份参加体育高考专业上线率100%。
据此,本文以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参加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的93名体育考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高考术科成绩进行分析,探究其术科考试成绩分布特征和规律。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为今后体育高考训练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州市南沙区东涌中学(前番禺区)2010届-2013届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的93名体育考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体育高考术科成绩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高考”或“体育术科考试”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2001年至2012年学术期刊大量文献,广泛了解和吸收前人创造的研究成果,力求弄清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动态,归纳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是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收录了2010年-2013年共4届东涌中学参加广东省体育术科高考各项目成绩、专业录取线、录取情况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对比分析法
对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考试成绩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以探究成绩分布特征与规律。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东涌中学2010年-2013年体育高考术科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表1给出了2010年-2012年广东省体育高考术科考试专业投档线情况(2013年投档线尚未知,不在参考内)。广东省体育专业高中升大学考试分三批次进行录取,第一批为提前批,录取院校为全国重点本科类院校;第二批为全国普通本科类院校,包括本A和本B两类高校;第三批录取为全国高等专科院校,包括专A和专B两类。近几年广东省体育专业高考录取投档线较为稳定,重点本科院校的专业投档线基本为240分-250分之间,普通本科院校专业投档线控制在200分-210分之间,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专业投档线基本在185分-200分之间。对于广东省体育专业术科考试满分300分的分值来说,考生上本科线的难度并不大。满分300分,200分可上本科线,240分可上重点本科线,依此计算,200/300=66.7%、240/300=80.0%,得分率超过66.7%可上本科,高于80.0%可上重点本科。
表2给出了2010-2013年东涌中学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专业上线情况,结果表明:东涌中学体育专业术科考试第一批次院校录取投档线的上线率较高,第二批次院校录取投档线上线率很高。第一批次院校录取投档线上线率2010年为36.8%、2011年为17.4%,2012年和2013年均超过20.0%;第二批次院校录取投档线上线率基本保持在70.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和2012年上线率分别高达100%和90.9%。上述结果彰显了东涌中学在体育高考带队训练与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和雄厚实力。
纵向比较,不同年份的体育高考专业上线率差异性很大。学校实行教练员带队轮换制,2-3年一次轮换。研究者认为,教练员的带队理念,管理方法、训练技巧等对考生的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二)东涌中学2010年-2013年体育高考术科100米考试情况分析
表3给出了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生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100米考试得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考生100米跑成绩得分主要分布在46分-50分、51分-55分、56分-60分分值段,61分-65分以上分值段分布人数较少,66分以上高分段分布人数十分稀少。
100米跑是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为主的体能主导类竞速项目,对身体协调性、下肢的爆发力和跑的技术要求很高。普通高中学生年龄在16岁-19岁之间,早已过了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其100米速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基于跑的技术改进和速度力量的提高。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跑速达到一定水平时,形成习惯的步频、步幅、节奏,技术上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在神经中枢形成了动力定型,从而出现跑速停滞不前的现象,即出现速度障碍。在训练学中,有一些训练方法和手段可以克服速度障碍,但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大。高考考生,体育术科考试需参加4个不同项目,每天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训练时间十分有限。当100米速度提高到一定水平,为了平衡各项目成绩,教练员通常在安排训练时会把时间和精力平衡到其他项目中。
(三)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原地投掷实心球考试情况分析
表4给出了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生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原地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考试得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考生原地投掷实心球成绩得分主要分布在61分-65分、66分-70分、71分-75分分值段,高分段分布人数较多,且绝大多学生得分都在51分以上。
原地双手投掷实心球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项目,其动作结构具有非周期性特征,出手时需要蹬腿-挺胯-收腹-胸带肩-挥臂-压腕-拨指,形成鞭打动作。这一项目对运动员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特别是爆发力)和投掷技术动作有很高要求。此外,投掷实心球对运动员肌肉用力的协调性、动作速度、柔韧性和其它运动素质要求也很高。研究表明,影响投掷成绩的三个参数分别是出手速度(V0)、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y0),出手速度是决定抛射体射程的最重要出手参数,因为投掷的距离与出手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出手速度增加1倍将获得4倍的射程。根据投掷实心球项目特点,力量训练除应大力发展和提高一般力量外,还要重点抓专项力量及专项速度训练。只有在发展一般力量(特别是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力量的训练,才能使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更为有效地转化为专项力量。
诚然,在2010年-2013年体育高考中,我校或有比重的学生实心球考试成绩不理想,得分低于60分(详见表4),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深入把握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学生身体条件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提高运动成绩。
(四)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立定三级跳远考试情况分析
表5给出了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生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立定三级跳远考试得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考生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得分主要分布在51分-55分、56分-60分、61分-65分分值段,中高分段分布人数较多,66分-71分以上的高分段和45分以下的低分段分布人数较少。
立定三级跳属于单一动作结构的非周期性项目,技术比较复杂,对运动素质,尤其是力量、速度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良好的弹跳力、强大的腿部力量和很好的协调性是其必备的条件。起跳时,利用腓肠肌、比目鱼肌、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屈足肌群力量,使微屈的髋、膝、踝关节伸直;但着地瞬间对支撑要求极高,它既是一个缓冲动作,又是一个起跳的准备动作,有关肌群(主要是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要完成更艰巨的退让工作,并要立即转入克制工作,因此要求有强大的下肢肌肉力量。发展立定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弹跳力的训练手段主要有:抓举、挺举、高翻、弓身、提拉杠铃(宽上拉、窄上拉)、后深蹲、半蹲、蹲跳、负重起踵、单脚跳、大强度的连续跨跳、多种方式的跳深练习、负重原地上跳、各种腰背肌力量练习等。力量训练应注意和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此外,立定三级跳远对柔韧性、协调性及专项耐力均有较高要求,训练中科结合有关项目练习手段,不断提高上述素质发展水平。
(五)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专项考试情况分析
表6给出了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生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专项考试得分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考生专项成绩得分主要分布在56分-60分、61分-65分的中高分段以及66分-71分和71分-75分的高分段;50分以下的低分段分布人数较少。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所有考生的专项得分都在61分以上,且有9人专项得分位于71分-75分的高分段,而2010年东涌中学体育生术科专业投档线上线率为100%。
表7给出了2010年-2013年东涌中学体育生参加广东省体育高考专项项目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东涌中学体育考生在体育高考专项选择上,首选为排球,其次为足球或者乒乓球,篮球和游泳两专项一直无人问津。
《体育术科考试大纲》规定,专项基础考试(75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传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100米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结合《体育术科考试大纲》对上述五个项目的考试要求、考试方法和项目特点分析,发现各专项均是对考生基本功进行考察。由于体育考生中绝大部分都是高中学龄段转练体育,学生基础薄弱,如若不是从小练游泳的考生,通常不会选择游泳专项;篮球专项的考试,标准并不高,且近年来有降低趋势,然而选择篮球专项的考生并不多,研究者认为,这与该项目的考试方法和特点相关,篮球考试中定点投篮的风险性大、易失误,对考生心理素质要求很高,考生在体育高考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考试中,容易发挥失常。足球专项考试在室外场地进行考试,考试时受天气和场地环境影响较大,若遇到风雨天气,场地积水或坑洼,考生不适应时也很容易发挥失常。乒乓球在室内馆考试,且为发球机发球,速度、旋转、力量、弧线、落点等相对较为稳定,考生掌握技术动作后,考试容易稳定发挥,因而得分也较为稳定。然而,乒乓球技术难,手法细腻,对协调性、节奏感和球感有很高要求,考生较难上手,考试时要求1分钟完成73±2次击球,根据其成功击球数计算得分。击球的次数越多,相对而言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乒乓球考试要求零失误才能满分,而前5球每失误一球扣3分,拿满分的难度很大。排球专项的考试主要对垫球和传球技术进行考核,考试在室内进行,受天气、环境、场地影响小,且垫球和传球的数量不多,利于学生水平的稳定发挥。2012年为增加考试区分度,并满足排球项目特点的需求,2012年开始增设了摸高项目。场地、器材、考试方法不变,但垫球改为11个,每球3分,占33分,传球不变,都是15球,占30分。新增了助跑摸高项目,要求是双脚起跳,占12分。新的评分标准是男子3.15米,12分;女子2.85米,12分。助跑摸高是对考生弹跳力和下肢爆发力的考核,对考生身高、身体素质,弹跳力要求较高。因此,助跑摸高只是对身高不高,身体素质(尤其是弹跳力)不出众的考生进行限制。考生在选择专项时,身高较高,身体素质较好的考生依旧选择排球作为专项。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环比番禺区同类学校,东涌中学体育高考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专业上线率高,在体育高考特长生训练与管理方面实力雄厚。教练员的带队理念、管理方法、训练技巧对考生运动成绩影响大。
2.100米是东涌中学体育高考术科弱项,其成绩高分段少,60分以下的中低分段多。
3.原地掷实心球是东涌中学优势项目,中高分段和高分段较多。
4.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分布中高分段较多,训练技术上可稳中寻求提高。
5.东涌中学体育高考专项选择以排球为主、足球为辅,成绩较为理想,可继续保持。
(二)建议
1.建议东涌中学带体育高考特长生训练的教练员积极探索100米成绩提高的训练方法,以及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技巧,各教练员之间多做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加强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向100米成绩和立定三级跳远成绩优秀的学校学习训练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李遵,唐照华,等.体能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14-221.
[2] 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主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损伤的预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371-375.
篇8
关键词:足球;幼师教学;策略;重要性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教育部指出,足球将纳入到学习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意识,强化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应当在幼师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足球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 校园足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师范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积极组织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有助于强健学生的体魄,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学生彼此之间交流沟通搭建一个可靠的平台,进一步缩小师生之前的距离,为幼师足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幼儿师范阶段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促进幼师足球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讲,校园足球对于幼儿师范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强健学生的体魄
足球运动具有一定特殊性,积极组织开展足球训练和比赛,有助于强健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参与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参与到多种形式的有球活动和无球活动中,在锻炼身体协调性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更具速度、柔性与耐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系统等的不断完善,强健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足球运动主要在室外组织开展,因此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利用,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幼儿师范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由于幼儿师范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普遍个性鲜明,若能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幼师足球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彰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促进学生彼此之间交流与沟通,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环节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在幼师足球教学活动中,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活动的开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勇于面对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提高幼师足球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合作能力
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在足球课堂中规划足球游戏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合理开展足球游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促成他们在敏锐判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互合作。在学习和提升足球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同伴那里听取关于自身技术水平的反馈和改进意见,从而及时发现自身技战术缺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团队精神更加强烈。同时,以集体形式开展的足球游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机会,对于他们提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很有帮助。足球运动是十一个人的运动,团队精神至关重要,而足球游戏能够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幼师足球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2.1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在幼师足球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素质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并锻炼其意志,塑造学生的性格。因此在幼师足球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德育教育与足球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2.2 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在幼师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优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从而促进幼师足球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在幼师足球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在足球运动中的心灵体验,让学生感知到快乐,从而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足球教学活动中塑造优良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机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为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依据足球运动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教学方式
在幼师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足球运动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体差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选取最佳的足球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足球教学计划,把握好足球教学及训练的内容与难度,保证幼师足球教学活动有目的且有针对性的开展,切实提高幼师足球教学质量。
2.4 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足球是意向者多人体育运动,对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团队合作学习属于一种目标导向的活动。因此在幼师足球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深化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意识。团队是由众多角色组成的,每一名成员在团队中均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并有着各自的行为规范。因此在足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对团队进行科学划分,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足球教学活动,通过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切实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师足球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应当减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学生彼此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训练活动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学生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默契,从而建立一个素质高、实力强的足球团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5 在技战术教学活动中开展足球游戏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专业性强的技战术理念的学习和理解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能够在足球教学课堂环节中开展足球游戏,将技战术的运用融入到游戏环节中,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有效调节乏味枯燥的训练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或对抗的游戏活动,非常有利于学生个人技术和团体精神的展示,同时通过融入几个相关技战术的动作要领,有利于技术和知识要点的融会贯通。
结束语
总而言之,足球是一项充满乐趣的体育活动,为促进幼师足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选取最佳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幼师足球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民亮.浅析足球在幼师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J].今日湖北旬刊, 2015(9).
篇9
【关键词】田径队;训练;管理;全面发展
一、前言
我校依托本地区田径运动项目群众基础较好的优势,组建了校田径队代表队,根据学校运动场地器材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了日常的课余训练,并组队参加区、市、省各个级别的中学生田径比赛。由此,带领学校田径运动队进行课余训练已经成为我校体育教师的常态教学任务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粗放
我校田径队的日常管理主要有训练管理和学习管理两个方面,外出参加比赛的时候还有一个外出管理。所有的这些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规章制度上面,学校并没有配备专门的教师来进行管理(外出比赛除外),由于执行和监管方面的不力,因此田径队员在学校里带给其他学生最深的印像除了身体素质好之外就是自由散漫。
2.训练理念落后
我校体育教师尽管学习了很多的科学训练的理论,也参加了许多的培训,但是在实际训练中还是遵从着“三从一大”的精神。在这样的训练理念指导之下,学生在刚开始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能够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就不明显了。这实际上都是由于教练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落后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3.选材途径狭窄
我校作为一所初级中学,通常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选拔校田径队队员,第一个途径是通过对下面各个小学的走访和了解,利用每年招生的时机,将那些原本在小学就参加田径队的成绩较好的小队员或者是身体条件较好的体育苗子招收到学校田径运动队。第二个途径是通过每年学校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和比赛来观察挑选那些具有运动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在这其中与下面学校合作进行人才选拔这样的一种机制的不确定因素大,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往往一些特别优秀的苗子会流失到其他学校或者是其他地区。
4.培养方向单一
我校组建的是田径队,平时所进行的训练内容全部是以田径项目为主。但是从历年选的学生具体情况以及后续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特长来看,许多的田径队员实际上更加的适合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例如有的学生适合打排球,有的学生适合踢足球,有的学生适合进行跆拳道训练等等,这一类体育人才除了极个别的通过其他途径转到别的学校或者更高一级的运动队中进行训练学习之外,其他的由于得不到适宜的培养几乎都荒废掉了。
三、改进的方法
1.完善管理――配备生活指导老师
完善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主要的职责是负责督促田径队队员遵守作息时间,与校食堂联系保障田径队队员每餐的数量和质量,规范田径队队员的语言行为以及服饰发型等等,不定期的与每个队员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以获取该队员在学习方面的具体情况。同时该生活指导教师将根据这些规章要求每天对队员进行评价,如果某队员学期评价等级低于良好的话,将责成该队员进行队内检讨;如果学期评价等级低于合格的话,将停止该队员参加训练一周,让其有时间来进行改正和反省。第二个方面是与学校心理教师进行联系,每月为队员开设一节心理方面的讲座,同时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双管齐下以确保队员的心理能够更加的健康和稳定。
2.以教促练――提升队员运动认知
一方面,由于我校每个行政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采用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减轻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学练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比较细致和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这些队员在对其他学生就某项运动技术原理动作进行示范讲解的同时对其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对运动技术原理的再消化、再学习和再认识的过程,有利于田径队队员对其自身的技术动作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突破瓶颈,提高运动成绩。
3.内部挖潜――扩宽队员选材途径
在尽可能的招收各个小学的应届运动人才和引进其他初中学校运动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校内学生之中,从体育课以及体育课外活动中来观察那些具有潜力的学生。譬如有的学生虽然矮小瘦弱,但是其身体素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考虑到其身体还未发育,因此这些学生也是我们选材的重点。
4.多方联系――力争队员人尽其材
我校田径队主要以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为主,那些在某个田径运动项目上具有同龄人中绝对实力的队员固然是我们训练培养的重点对象,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那些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运动成绩一般但是在其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或者潜力的队员,例如甲队员身高较矮,但是身体协调性好、动作频率快、爆发力好,因此这一队员可以改练足球或者是棒球等项目;还有的学生运动成绩一般,但是心理素质非常稳定且视力很好,因此这一队员可以改练射击或者是射箭类项目。
对于这些田径运动项目成绩不够突出但又具有一定运动能力和特长的学生,教练应该首先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沟通,获得他们的同意之后再与其他学校的各种运动队或者是少体校的教练们进行联系,邀请他们过来考察或者是带学生过去试训。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尽可能的使每个队员都能够进行最适合自身特质的运动项目的训练。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根据本校田径队管理训练现状而进行的一些思考和改进,从实施后的具体情况来看改进效果是极为显著的。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笔者感悟到:在组织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时候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跳出学校和田径运动的小圈圈,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高度来进行田径队的训练和管理,在培养优秀田径人才的同时也不能错过那些有可能成为其他运动项目佼佼者的队员。只有这样,我们学校业余田径队才可能更好地存在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高平.对小学生业余排球训练的探讨.体育师友,2011, (06)
[2]陈国兴.中学业余田径队组织管理的初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 (07)
篇10
论文摘要:众所周知,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衡量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决定了一个国家足球运动的兴衰成败。我国足球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努力抓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是我国足球取得成功的根本之路。纵观欧美足球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选拔和训练工作,从培养体制和竞赛体制等方面也都有一套详细的计划。
1研究对象和目的
研究对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以期能给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查询期刊等手段查阅了有关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30余篇,以便深人了解国内外就此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
专家访谈法:就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方面的问题向多位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访谈和咨询。
逻辑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现状分析
3.1.1我国目前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4种体制:
(a)职业俱乐部系统的U-19岁、U-17岁和U-15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
(b)省级和行业体协全运会代表队和市级城运会代表队训练体制。
(c)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
(d)各类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3.1.2国外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金字塔”型的足球发展模式,在足球发达国家非常明确,国家、省及学校足协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非常重视。各级足协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职责分工明确,组织计划严密,有一套足球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金字塔”型发展的良性结构。
德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德国通过多种途径对足球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第一,由德国足协通过创建足球训练基地和提供教练员对有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培养,截至2003年,已拥有基地500多个。第二,由德国各甲级俱乐部建立各自的后备人才培养指导中心对青少年进行培养。第三,通过与学校合作,例如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和巴伐利亚州足协已经和慕尼黑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系合作,共同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方式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的名称叫做“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制度”。建立训练中心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发展日本足球,发掘未来足球运动员的优秀素材;创造良好的集训与指导环境。这个制度1976年开始试行,1980年正式全面展开。用了约15年时间有效地构筑了日本足球的基础。训练中心制度共有4级,从下至上分别为“地区训练中心”(覆盖全国,相当我国一般城市和地区),“都道府县训练中心”(47个,相当我国的直辖市和省),“地域训练中心”(关东、关西、四国、九洲等9个,相当我国华东、华南、西北等)和由日本足球协会直接主办管理的国家训练中心。另外依靠留学和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也是日本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重要途径。
3.2科学选材
所谓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指根据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趋向和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以严谨的态度,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完全客观性的指标和测量数据,并辅以教练员的经验进行的。早期科学选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和深人足球选材的科学理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材方法的模式;二是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广大在基层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选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具有科学选材的基础能力,实现科学选材理论与训练实际紧密结合。
3.2.1优秀足球运动员基本要求
间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特别是维持90min奔跑的身体能力;
向自信、果断、意志力和注意力的心理特征;
(c)快速、对抗中熟练、准确完成攻守技术、特别是位置技术;
(d)有球和无球状态下的意识能力。
3.2:2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与国外选材的对比
3.2.2.1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和少年儿童生长特点并参考国际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对青少年足球选材分为二个阶段:
初选:年龄9一12岁;边学习,进人足球重点学校或少儿足球俱乐部进行教学和训练。
复选:年龄12岁,边学习,进人业余少体校或青少年足球学校足球班培养。
精选:年龄15岁,进人更高一级的运动队进行比较专业的训练。如:国家少年队;俱乐部的后备队;省、市级足球学校。
3.2.2.2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为了能给有天分的青少年提供接受训练的机会,德国足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众多的训练基地,供青少年进行训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负责选材的球探和工作人员,收集那些有天分的青少年的基本资料,然后将他们直接招收到足协直属的训练基地接受正规训练。
3.2.2.3荷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以费耶诺德俱乐部为例,俱乐部除了一线队和预备队外,还有从u一7到u一18和u一21共13个后备梯队,每个球队18人,每年都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调整。其选拔青少年球员的情况为:每年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是费耶诺德俱乐部的选秀周,很多不同年龄段的球员聚集俱乐部的青少年训练中心,由俱乐部的教练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要求安排训练,负责选拔。选拔年轻球员不光看重身材和素质,更注重选手们的天赋,对球的感觉和特长,以及是否符合具体打法的位置的需要。这样就给很多身材较矮的球员以更多的发展空间,避免天赋球员的流失。另外,费耶诺德俱乐部还有自己的球探,负责发现和引进其他国家的不同年龄段的优秀球员,使他们的后备人才库得以不断的补充和强大。
3.2.2.4日本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
日本在选拔和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方面具有独到的风格,他们将学校作为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各地的大、中、小学基本都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和球队。每年都举办中小学和高中比赛,这些比赛有全国性的,也有县和地区性的比赛,通过比赛发现和选拔优秀的青少年选手进人日本足协直接管辖的“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3.3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教练员无疑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具有深远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道德价值观正在形成,作为教练员应教育他们从小树立坚定的事业心,有强烈的祖国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和教育青少年运动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贡献与待遇之间的关系。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运动员,虽已初步学会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由于其逻辑思维还主要以经验为主,其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如果父母,教练等过分要求运动员注重成绩,必然导致其过分追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技术水平是否真的提高。
3.3.2青少年足球训练应遵循的规律
3.3.2.1遵循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
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以比赛为轴线的,足球比赛浓缩了足球运动发展的精华和成果,反映出足球运动的轨迹和规律,足球比赛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既是现代足球训练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足球比赛的需要。具体特征有:速度和对抗特征;时间和空间特征;进攻和防守特征;整体和个体特征;体能和技能特征;实力与压力特征。
3.3.2.2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
青少年正处于有规律的快速生长发育期,其解剖生理特点和身体机能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严密注视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和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
3.3.2.3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足球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理是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即是一种复杂、连锁、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具有间断性变化和规律性,可分为4个相互关联的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3.3认真打好基础
青少年各年龄段的训练必须依照完成相应阶段的训练任务来进行,贯穿其中的各类比赛也是如此,那种单纯以追求成绩为目的的比赛、弄虚作假以大打小等现象应坚决杜绝。任何教练员都应牢记:评定青少年足球训练效益的高低除了参考比赛成绩以外,最根本、最富有价值的尺度应是基础训练的全面扎实程度,人才的输送率以及运动员的发展潜力。
3.3.4学习训练两不误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教练员不能只关心训练而忽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更不可利用训练去冲击他们的文化学习,应经常了解和督促他们的文化学习,并与学校和家长保持联系,共同配合,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实行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3.3.5科学的技术战术训练
曾执教的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青少年队的著名外教柯柯维奇认为“青少年球员要成为一流的足球运动员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具体的过程,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足球技能的掌握有其自然规律,只有了解并尊重这些规律,才能进行有的放矢地训练。”他将球员成长过程分为3个层次,5个阶段(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柯柯维奇的多年训练计划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根据各年龄的身心特点制定其训练目的和课程结构,具有系统与连续性,系统的持续训练是取得理想训练效益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各部分肌肉及至每个细胞的变化,一点点地去实现。因此对相应年龄有不同训练计划,这样运动员的生理与心理才能适应发展、成熟。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重视对青少年培养,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马虎。通过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其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和应该改进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培养应深人加强他们的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教练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具备社会使命感,全身心投人。如果我们有了厚重的社区足球和校园足球,有了半专业性质的业余体校和足球学校,有了坚实的俱乐部各线梯队,层层积累、厚积薄发,就形成了中国足球的金字塔。
4.2建议
4.2.1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发挥举国优势。首先由体育总局牵头,会同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研究制定发展“校园足球”和“社区(小区)足球”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实施步骤和各种保障措施,形成文件,联合通知、转发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让学校、社区(小区)足球工作引起全社会关注,形成社会办足球的局面。
4.2.2管理方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青少年人才培养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健全各级青少年管理工作机构;要提高足球普及水平,各级足协、职业俱乐部和教育部门必须同步工作。
4.2.3资金方面—让穷人家的孩子踢上球。无论校园足球还是社区(小区)足球、或者其它形式的青少年培养模式,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体育总局应建立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按一定比例,从体育、足球彩票及职业俱乐部的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基层教练的薪金发放、场地的设施建设、比赛的组织工作……这是搞好青少年足球的保障。
4.2.4设施方面—让孩子们有踢球的空间。各地方足协、有关部门要在体育馆外部和公园、住宅小区内等有条件的地方,兴建、增建和改建足球场,让孩子们享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是否收费、收多收少,应视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