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9-03
一、前言
目前,上海新生本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通过了解发现,上海各大新升本高校很少有教育者探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通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是专家编写的教材,有的教材编写年份较长且全国通用;上课内容、上课方式等也都有教育者来决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需要我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内在的需求着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此,本研究通过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对上海新生本高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需求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方法设计出适合上海新生本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被试间设计,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400份,老本高校学生400份。其中,问卷回收774份,有效问卷723份。新生本高校回收问卷370份,老本高校回收问卷353份。问卷发放时考虑性别、年级、专业文类(文理工)的差异,对其三个因素进行平衡。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调查表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1.新生本高校学生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新生本高校学生还是老牌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都很高(64.3%,62.7%),两类学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上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当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且有需求的。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上,两类学校学生也无显著性差异,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了解自己和他人”,“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从课程的总体需求设置、教学目标上来说,两类高校学生在需求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类高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您经常会遇到哪些心理问题?”“您希望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上,老牌高校学生对“挫折应对”、“个性发展”、“职业规划”、“学习心理”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老牌高校学生在校压力较大;同时,由于该类高校学生大多为各地优秀学生,对未来的要求和规划考虑比较多,对“职业规划”“学习心理”的需求也更高。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认识自我”“能力发展”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新生本高校学生认识的到未来就业的压力,无论从学习品牌和学习能力上来说,很难与老牌高校学生相比,因此他们更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婚恋心理”几项内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三项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因此,在新生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更多关注该类学生的需求,而不应该“一刀切”,或是简单模仿老牌高校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
在教学效果评估上,两类高校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老牌高校学生更多的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则表明选修该课程对自己所产生的效果没有那么显著。猜测,可能老牌高校学生自觉性更高,更多的进行学以致用,再者,新生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一部分有辅导员来承担,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在教学效果上的显著差异。
2.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课程总体设置上的需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方式依次为:心理素质训练(31.2%)、心理咨询(17.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5.3%)、自助心理调适(10.3%)、学生活动(9.3%)、心理救助热线或网站(4.2%)、心理危机干预(3.8%),由此可见,大学生最喜爱的提高心理健康的途径为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学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很有必要开设(71.3%),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积极态度,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属性上,有60.1%的大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32.2%的大学生选择公共必修课,看来绝大多数都赞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课程。多数同学表示,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会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主要表现为:可以相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更多的体验上课过程,无须过多考虑考试压力。因此,在大学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是比较符合学生需求的。调查表明,最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年级为大学一年级(78.2%),可能的原因有:大学一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倾向于寻求各种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各方面获取信息,帮助其顺利、完满的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几年比较合适,调查结果发现,有39.1%的学生建议开设1年,32.1%的学生建议开设2年,5.2%的学生建议开设3年,4.1%的学生建议开设4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上的需求分析。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85.3%),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7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5%),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66.3%)和预防心理疾病(4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4.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需求分析。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目前各新生本高校的做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讲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还有的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学习指导、生涯辅导等;有的做专题讲座,也有以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节或周或月等宣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本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健康心理学类的内容最受欢迎(21.3%),其次为人格心理学类(15.5%)、社会心理学类(12.9%)和心理咨询类(10.5%),对其他的课程内容如人生哲学(9.4%)、心理治疗(8.6%)、基础心理(7.3%)、心理病理学(5.5%)、发展心理学(4.4%)等,学生的喜爱程度较低。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21.1%)、人际关系(21.3%)、自我认识(18.0%)、婚恋心理(17.3%)压力应对(14.0%)、职业生涯规划(8.7%)、人格心理(8.5%)、生命教育(5.3%)、学习心理(5.2%)、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3.6%)、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3.0%)。可见,不同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诸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婚恋心理、压力应对等专题的内容是大学生普遍需求的教学内容。我们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大学时,不同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两项内容上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在“婚恋心理”“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上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大学四年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应对”方面高于其他各年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不同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调查结果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们的看法比较分散,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人喜欢和需要。这表明:(1)凡是能够起到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作用的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2)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合适的教学内容到底是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5.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上的需求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需求分析上,大学生的看法较为一致,学生普遍喜欢活动,游戏,行为训练(70.2%)、案例、生活事例教学(45.7%),对设专题,学生讨论(18.3%)讲授该领域的最新动态(12.1%)的兴趣度明显不高。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喜欢参与度较高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吴晓艳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演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方法。这也与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的观点相吻合。这也提醒我们教育者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授法。
6.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上的需求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心理测验(34.1%)、日常行为观察(25.4%)、学生自我评价(18.4%)、同伴评价(16.5%),而教师或家长评价(4.3%)、作品分析(2.6%)评价的有效性较低。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标准较为单一,教育者最喜欢也最简单的评估方法即为考试,而姜道春、薛德根曾提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的转变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现由考察内省材料、参与表现、受教育前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多方面相结合代替单一的考察知识。孙福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发展模式,而不是防治模式。另外,应依据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特点和需求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以发展性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紧扣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应多样,突出灵活性和实践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应采用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斐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8).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
篇2
笔者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某高校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表》,回收967份,其中大一学生336人,大二学生230人,大三学生241人,大四学生160人。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得出三个结论:第一,76.47%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3.84%的学生认为开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关紧要,10.7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有92.2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第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需要是不同的。79.88%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激发人的潜力,72.87%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65.79%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和排解压力。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希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解决他们自身的心理问题。第三,超过70%的学生不喜欢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喜欢课后作业以及道德说教。通过了解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学活动、心理测验、拓展训练、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现阶段,大学生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落后、教学方法死板、教学评价不合理,所以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二、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措施
1.确立合适的课程改革目标
目前,高校教师都意识到了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怎么改、向哪儿改,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要想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就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上,这样的教学目标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改革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及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主,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太宽泛,内容涉及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每个人都有独特性,宽泛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要求,所以教师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3.改革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便于教师管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4.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采取积极措施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首先,学校要大力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建设一支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多与行业内的精英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学校要建设专业的心理辅导室等设施,收集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学的资源,以便开展教学活动。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评价体系 范围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75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DONG Shuhan
(Education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stitut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uppor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urat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course evaluation will be carried 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the scope and content including evaluation of teachers,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includes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situational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stages and other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range method procedure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开展了诸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依托课程获得进一步深入。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课程运作由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个环节组成,它不是一个单向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课程评价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质量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当的课程评价,只会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为简单的培养工具,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因此,要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有效、持久、规范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外,就要把焦点集中在如何更好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实施的、有效的课程评价将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需要我们通过相关可测量指标来体现,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测量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其他传统的文化课程,当然在课程评价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对我国当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评价,可以从主体取向的三个维度出发,即参与课程的教师、学生以及介于主客体之间教学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着眼于教师的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自己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正确的目的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其次要看教师对整个课程活动的设计、监控和评价是否到位,所设计的课程是否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后要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真诚,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愿意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是否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
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各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的评价。具体而言,对学生的评价又可以分为对学生个体评价和对学生集体评价。对学生个体评价包括: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与生存;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品德;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是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对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预防与矫治。对学生集体评价包括:是否提高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责任感、荣誉感;是否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班集体的自主、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首先要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是否能够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心理发展的空间;其次要看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活动设计是否有针对性、创新性,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形成浓厚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最后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否高效,能否营造出宽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
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范围与内容外,其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课程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课程的评价方法运用是否得当,都直接会影响到评价的效果与质量。常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情境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心理测量评价法。
2.1 心理测量评价法
心理测量评价法是指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量表,在课程开展之前和之后分别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之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显著的变化,进而凭借前后数据变化,就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作出评定。心理测量评价法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测量。这类方法依托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通过测量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特征,具有较高的定量化程度,其结果较之以往使用的观察法、访谈法,更加准确、客观、详细。
2.2 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将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能给充分反映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的作品或材料,例如日记、作业、试卷、绘画作品等,将其收集起来后作为档案袋内容,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据此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风格、价值观念、心理发展历程等多方面进行客观评价。该方法属于典型质性评价方法,它通过描述和记录的方式,能够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但由于资料收集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且所搜集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一致性,标准化程度较低,所以运用档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更适合作为参考。
2.3 情境式评价法
情境式评价法是指通过创设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真实活动场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并记录学生各项表现,进而对其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方法之下,学生的表现是自然的、真实的,其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信。运用情境式评价方法需要注意: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或者与学生参与学习的实际情境相似,这种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或唤起需要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情境式评价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
方法为课程评价搭建了桥梁,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操作与实施。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课程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内隐性、长期性、个人化等特点,它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一套硬性的、统一的考核评估标准,这也就为该课程评价的实施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简单来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的质量好坏,更关系到评价活动能否取得预期评价目的。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之前,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并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提供指导,确定参与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在人员确定之后,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评价方案细致周密、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预评价和正式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评价之前,首先要根据提前制定好的评价方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试评,并在试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全面地获取信息,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根据提前确定好的评价标准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反馈阶段: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说到底都是为了最后的结果反馈。反馈阶段的工作首先是形成评价报告,报告以书面形式为主,要求能够准确、客观、详细地反映评价结果;其次是将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书面汇报、座谈会、个别交谈等等;最后是对课程评价的再评价,课程评价本身也是整个课程运作的环节之一,评价活动本身也应成为评价对象,我们应站在更高层次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进行再评价,从而更好地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达到预期评价目的。
总而言之,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根本上就区别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工作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其课程评价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课程评价既要涉及到教学过程,也要涉及课程的参与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力争多角度、多层面地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各种信息,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并将结果进行及时反馈,进一步推动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缺乏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与了解、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问题,没有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重要性。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1 难以适应快速的环境改变
步入大学生活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既新鲜又陌生的。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在生活环境中还是学习环境中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在生活中,大学生活对于之前初高中生活来说是一个小规模的社会圈,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单纯,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也变得复杂,同行与异性的接触以及恋爱关系等问题上,都是大学生将要面对的环境改变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的轻松自主学习方式让大学生很难掌握,很多同学习惯了在被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学习,对大学的自主式、探索式学习方法很难适应,一度造成荒废学业,放弃学习,成谜于网络游戏和其他各种堕落的生活里。
1.2 社交障碍造成的忧虑心理
在大学校园生活中,由于大学生都来自全国各地,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点、不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大学生在同学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矛盾。这种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使大学生脱离了学校群体,不懂得如何融入校园的大集体生活中,这对未来大学生步入社会、参加社会工作以及融入社会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1.3 人际关系敏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上。通过调查数据显示,92%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不自在感以及自卑感。主要表现在不能主动去与同学交往,同学之间十分生疏,学生们没有打破陌生局面的意识,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漠不关心,不能主动快速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中去;过分在乎他人的态度,担心自己得不到他人的理睬,担心他人会嘲笑而不敢去面对;对于自身的猜想太过依赖,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身上
1.4 麻木冷漠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最大缺点是对生活以及学习上表现出的冷漠麻木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己,对生活没有追求。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空虚感,使他们寻求虚拟的情感寄托。整日沉浸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慢慢消沉、颓废。这种麻木冷漠的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2.1 从不同性别差异上的影响
不同性别上的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从人生的经历、自我的认识、自我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来自男大学生的压力通常表现在无法承受压力而出现的自卑、恐慌感。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面急于毕业,想更快地加入社会工作中,一面又对社会就业形势有所恐惧,害怕毕业,使他们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紧张不安的状态之下,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对女大学生而言,他们面对的心理健康更多体现在恋爱问题上,青春期的她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并未正真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她们更多面对的是感情与理智的矛盾、心理以及情感寻求理解,这使得恋爱现象普遍出出现,她们对恋爱充满向往,但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常出现情绪上的冲动,容易把问题的处理脱离实际,导致生活上以及学习中出现烦躁苦闷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解决共性的同时,对个性问题的指导教育上不能忽视。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人际关系、爱恋与性心理、毕业就业方向指导、情绪管理等模式课程。
2.2 从不同成长阶段上的影响
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在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会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有所不适应,容易出现逆反与独立的矛盾,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中产生压抑、烦躁的心理情绪,无法承受来自学习的压力,容易产生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心理。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就代表着失业的心理普遍存在,恐惧、困惑和紧张不安让大学生的心理极度不平衡,生活意志消沉,对未来生活缺少信心,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看不到生活目标。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设置上要有明确阶段性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可通过不同阶段时期、不同专题等设置来进行教育指导,通过座谈、心理测试等方式,细致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后期跟踪随访,将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便于后期进行全面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束语
在大学生的成长生涯中,大学生所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是对将来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一个保障。大学生必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前提,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来设定,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实质性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木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12(23):112-113.
[2]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10(11):78-79.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64—03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由最初的公选课改革发展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应对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者咨询活动,“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矫正等,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的目标。”[2]
(二)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对着PPT照本宣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参与性也很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知识的单向传递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带来单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自然不甚理想,更谈不上课堂的趣味性、新颖性和科学性。”[3]
(三)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丰富
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仍然欠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缺乏专业心理学老师来讲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把辅导员等其他的学科的老师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第一线,这些老师一方面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没有太多关注,不能及时捕捉新颖的专业理论,没有坚持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致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始终停滞不前。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片面,仅仅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3]另一方面,由于有其他工作的牵制,无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中来,“除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得按照学校工作的需要参与各种行政事务,导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能忙于完成各种繁琐的事务。”[3]
(四)教材选取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偏重于知识性、理论性的陈述,侧重于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更像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4]
(五)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认知障碍,兴趣度不高
很多学生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只是被动的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做其他事情,听讲极不认真,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的课堂气氛总是不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差。
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从课程教学中受益,是很多高校正在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应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等特点,因此其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也是逐层推进的,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大学期间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情况,“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1]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心理自我判别与调试等通过技能,“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1]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观,具备乐观、积极、诚信、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奉献、协作、感恩等意识。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1]
三、教学内容应涵盖全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主线”[5]的原则。丰富、全面、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分为四个情境设计:
(一)情境一,走进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等。
(二)情景二,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自我意识的评估、人格概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等。
(三)情境三,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影响因素、原则与技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相关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生命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预防与干预等。
(四)情境四,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认识不良情绪的表现,掌握合适的调适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情绪,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发展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也可以进行专题教学,但专题必须涵盖把握人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爱情教育、挫折教育、情绪管理、网络心理、感恩教育、生涯规划等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应当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现象出发,有理有据、充分调查研究来合理科学安排,这样才能最大效果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习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能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以情促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跳出“粉笔+黑板+PPT”的教学模式,抛弃“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讲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团体辅导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测验法等,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在情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列出某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提高对某类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生讨论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汇总和点评。再如,播放电影视频,进行电影案例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情景剧表演,进行情景案例分析等,加深学生对影视中、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的体验和感受。“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
(二)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4]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讨论与分享为主体,以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训练为目标,让学生先体验、后分享,先感性、后理性,大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好的达到体验式的教学效果。
(三)团体辅导法
团体辅导法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团体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热爱生活、善待自我、悦纳他人,也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应科学合理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仅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督,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督导机构,发挥其教学督导作用,有效监管和评估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评价内容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在评估方式方面,可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估。对于知识可以采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6]
全面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高校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科学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对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对建设成课程体系完备、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周文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庄洪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4]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出路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少,所以现有的经验并不是很成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先后出台文件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但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实行方案,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诸多问题[2]。
(一)课程重视度不够
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职能部门对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意义,虽然教育部要求以必修课程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但这项要求并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误解,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在课程教学中,根本不关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只注重教师怎样在学期中考核,所以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也没有发挥出其作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国内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时间短,所以在课程讲授时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着眼于矫治性与预防性,所以设置的学生发展目标重点偏低。教育部并没有对课程的属性做出规定,所以有些学校直接将其设置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背诵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做到完善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程学习中没有得到提升,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还有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织在一块,模糊了两者的概念。
(三)组织形式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讲授制。从课程性质来划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研究不足,所以无法安排有效的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心理情感体验,从而忽视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塑造,无法有效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四)课程评价缺乏科学化、专业化
从当前的评价体系来看,考试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这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无法评估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符合教育部要求开设这种课程的初衷[3]。课程评价是通过信息的采集,针对目前开设课程的实施计划作出有效调整的一种方式,如果其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出科学化、专业化的真实现状,那么这种评价标准就是失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处在没有正确指导的狭隘化评价体系中,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伟大使命,这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仅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健全完整的人格。所以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真正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教会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
从教育学家杜威和罗杰斯教育理论中得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健全的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态,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应该具备完整、独立的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教会学生面临困难的解决办法,在人生的发展中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遵循个人身心成长规律对课程的设置做出调整,确定正确的目标。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中可以发现,教学分为五大步骤,即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产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设想假设问题解决的办法、检验方法解决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这些方面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4]。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容易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丰富教学体验,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未来的发展后劲,才是高校开设这种课程改革的成功,比如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创新评价体系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出发,其评价体系不是依靠传统的纸笔测验做出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课程评估,比如平时课堂中的参与表现、心理测试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师生交流方面考核,主要考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评价体系中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从科学、客观、全面的角度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重视实践课程的拓展,结合课程开设的设定目标,促使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篇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取关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与成长的素质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与传统学科课程有着较大区别。此外,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关系也存在特殊性,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还是活动本位,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迸一步厘清。因此,重新审视并解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涵,建构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课程教学以前苏联为模板,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中虽已普及,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中却很难实现初衷,这与我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理应蕴含三重境界,分别从三个层次来诠释教师、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即师生与知识的对话,师生与生活的对话以及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对话本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在课程教学中原指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言语行为方式。在这里,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它可以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之间进行,而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它可以是师生与心理健康知识的对话,可以是师生与现实生活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与各自内心世界的对话。
一 师生与知识的对话
传统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也影响着教师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局限在普通心理学学科框架范围内,无论教师变换何种教学方式,其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技能。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从中学学科体系中获取的知识结构很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普通心理学内容相对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自说自话,师生之间无法以知识为中介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因此,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当前的认识着手,而不是从教师当前的知识开始教学。因为教师的认识水平可能与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相去甚远。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言:“你从‘那里’出发,就永远到不了‘那里’;你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到达‘那里’。”或者这么说:你从学生不懂的地方着手,学生永远都无法真正弄懂;只有从学生懂的地方开始,学生才能弄懂不懂的地方。弗莱雷说:“不了解学生如何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思考,不了解他们各自独立形成的关于学校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教给他们内容,以便能够既帮助他们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又帮助他们理解尚不了解的知识。”[1】因此,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专业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注重其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必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了解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发展心理学学科体系中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达成教师、学生与知识三方平等的对话。
二 师生与生活的对话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论,教育不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学习、领悟、成长,社会生活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实质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生活是学生生长的社会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是师生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课程教学的内容就有多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该是生活的形式,不应拘泥于教材和书本。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在这一重境界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面对课程设计时,不能只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地挖掘教材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活需求,站在这种需求之上看教材,教学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学生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东西,力求把生活带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学习,在对彼此生活的理解和互动中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师生在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对话基础上,以生活为中介联接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得师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之余,更能将这种快乐延续到生活中去,达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初衷。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采取案例教学法。这样就可以把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事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心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意识,增加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和调适能力。[2]
三 师生与内心的对话
只关注言语层次的对话,必然忽视情感交流层次和灵魂交流层次的对话,忽视了教师、学生与各自内心的对话。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是教师、学生、学生及各自内心的多元对话,这种对话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交流,生活层面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内心之间强烈的精神共鸣,甚至直指心灵并触及彼此灵魂的关于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就是与教师、学生自身心灵成长历程密切相关的。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内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不是一片空白。实际情况是,学生从小就感知着并不断探索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体察着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可能形成调适心理的独特办法。而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是学生了解并反观自己内心的好机会,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在课堂上的心灵对话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
而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又如何能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与内心的自我对话中来,学生与内心的对话发生于学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自我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形式尽管在课堂中不容易直接显现,但教师仍然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来了解它们。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非正式交谈,借助学生的作业、日记,关注并捕捉学生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的声音等手段,甚至直接把课程教学形式打造成师生相互敞开心扉的对话形式,来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一重境界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案例的分析者,而是心灵的倾听者,起到的是陪伴学生成长又不允许被取代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与过程的教学活动,被定义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与学习知识,继承前人正确的经验。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但却不全面,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重审视与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人们为了交流各自生活经验与内心情感的交往活动。因而,在这种认识下,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与途径的教学活动的本质属性便是交往,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生活为环境,以内心为主导的,多向交往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满足于将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和追求,而是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回归生活和洞察内心的理想境界,赋予师生自我存在与平等交往的对话意义,把知识与能力、生活与体验、内心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从实践层面上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三重境界的整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琨.教育即解放——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98.
[2]黄永莲,马莹,案例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心理,2013,8(4):276-279.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六成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91.47%的受访者支持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45.63%的受访者认为,有特长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30.7%的受访者认为,来自公务员家庭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59.06%的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华侨子女最容易获得高考加分;25.59%的受访者认为,富二代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获得高考加分。
篇8
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至今,国家教育部颁布多项政策与决定,明确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稳中有序地开展,且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各地区、各学校、各个年龄阶段开展的规模、方式、程度却大相径庭。据初步调查统计,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相较于内陆经济落后地区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中小学相较于大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更充分、形式更多样。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方式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以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包括理论知识传授的固定课程、活动体验与心理讲座,讲授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积极正面的思想,还要教授学生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适应与发展,挖掘自身潜能,优化心理品质;另一条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为主,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等,咨询和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无法自行调节的少部分学生以及有共同辅导目标的团体。这两条主线在各个学校的实施程度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程的形式存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北师大教授裴娣娜在《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视域》一文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学校课程目标的建立也是如此。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也应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并且需要顺应新课改的浪潮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然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文献综述与调查研究进行学段、地域与教学深度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有如下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知识内容庞杂与随意性强,在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多有重复与交叉,缺乏教学目标的合理划分以及主题之间的有序延展。有学者估计,目前仅公开出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材已多达300余种,许多教材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也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忽略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差异,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讲“攀比风我所见”、“什么是酷”、“怎样花钱”等就不太合适。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存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特征的独特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不能按照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的问题。已有研究证明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格特质、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同其他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考核而轻体验。有的老师机械地套用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纯粹的心理学知识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心理体验,反而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与思维能力训练的提升。综上所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体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系统,即未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学习生涯进行完整设计;不统一,即各地区与各学校使用的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标准参差不齐;不规范,即部分学校重视形式、忽略实效性。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上述困境,导致很多跨地域就读的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知识脱节的现象。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
基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不禁让笔者开始反思,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思路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而不是狭隘地把心理知识拼凑在一起,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知识的接纳程度与运用方式。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得到一些课程设计思路的启发。美国自我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人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由八个阶段组成。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危机,也有其普遍发展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如果解决了每一个阶段的冲突,完成了阶段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反之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而这八个阶段中有三个阶段(学龄期、青年期、成人早期)刚好与学校教育中的三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相重合,而这对于我们系统全面地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八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和克服羞怯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即小学阶段,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即中学阶段,包含了初中和高中,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即大学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立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探索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设计的重点分别如下所述。小学阶段,即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体验能力的实现,那么这个阶段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围绕习惯养成、人际交往、情绪识别、学习方法、培养自信、挫折应对等基本能力的获得方面。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并且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识别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使其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而小学阶段的授课方式应多结合游戏与活动,让学生更多通过课堂体验去内化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初中和高中阶段,即青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与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那么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围绕自我意识与自我探索,挖掘自身潜能,并能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升个人的抗逆力,塑造积极的人格,如道德感、乐观性、意志力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并且能有效地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阶段的授课方式可以结合理论学习、分组讨论、情境再现、案例分析、心理测量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大学阶段,即成人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故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性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方面,让大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会如何建立与维护亲密关系,为以后的婚姻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的授课方式则应更灵活,可结合当下热点社会事件以及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进行讲授、讨论与分析,也可以通过高校的社团活动、名师讲座、心理话剧、调查实践等方式来获得知识,以此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那么是不是每个学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知识就应完全独立,不能有一点重复呢?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了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的阶段性变化,比如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辩证思维显然还不够成熟,如果用大把的时间去学习理论,势必本末倒置。心理知识的运用必须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事件,诸如自我意识、情绪调节、人格塑造、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学习心理这六个主题,无论对于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体验,应该贯穿整个学习生涯,而这六个主题在不同的学龄阶段中又应细化为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对它们的初步体验与认识,并且给予明确的方法指导;在中学阶段应结合案例或情境再现的方式深入地认知和探讨,给予方向上的引导与点评;在大学阶段则应将主题内容与社会文化进行关联,让大学生充分结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
四、结语
篇9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身体(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应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开设了提高学生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消防部队院校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因而由从前的只注重学员思想政治和体能素质的培养转变为思想政治、军事专业、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培养,由从前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变为全面发展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逐步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员给予了更多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在不断提高学员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不断提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应对能力和战斗力,为消防部队培养了较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想停滞不前科学的、明确的教育思想能促进受教育者对教育活动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就消防部队院校的教育观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把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或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部队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系统的世界观对学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让军人形成符合国家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形成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兼具适应性教育、成长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三者的特点,关注于个体如何将先天素质和后天能力良好结合,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心理健全、意志坚强的军人。假如一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会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附属品,其价值和意义无法很好的体现。二是采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病理观和机械观过分纠缠于心理疾病这一类的单一现象上,而忽视了学员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正向情绪的体验。在消防部队院校教学中,常以心理问题为教学中心,以解决学员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和整体性为目标,所研究对象不但是人的某一片面行为,而是人性整体,并不断启发人的潜力以实现自我发展。三是缺乏本土化研究,多采用西方研究成果。中国文化无论是在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经济调节和历史传统方面,还是在价值概念、生活准则和习惯风俗方面都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认为[1],“中国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截然不同,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一本多枝式的,是逐渐演化的;中国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断层式的”。然而,无论心理学理论模型的构建还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仍是全盘模仿,无批评接受。美国学者推蒂斯指出,中国应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当今心理学的成果,否则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2]。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凌乱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为选修课,或为必修课,所用教材多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适当结合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由于教师专业和兴趣不同,课程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课程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加之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理论性太强,所阐述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与生活实际脱节,对学员不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学员在军校自我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生活和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学习完课程后,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但由于课程内容陈旧凌乱,与学员实际的生活、学习及其心理需求等方面相脱节,学员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刻板落后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中更强调参与和体验,而大多情况下,为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消防部队院校的课程教学仍以便于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的讲授法为主,对心理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大多停留在介绍讲解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虽然辅助有多媒体技术,增加案例分析教学和观摩体验教学等形式,但没有改变教师教授学员听课的本质,教学仍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这大大削弱了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应用价值。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技能,从而抑制了学员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导致学员逐渐丧失了思考研究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僵化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以教学大纲中的概念、心理规律作为出题要点,忽视了学员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在学习过程中对心理科学知识的运用。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法
1.加强心理学教学研究。军校教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职业教育,学员毕业后不单能打仗,还要懂管理。但是,单纯的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因此,作为消防部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加强和重视心理学教学,是当代和未来部队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笔者认为当代军校心理学的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员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并培养他们对自己及对部队、家庭甚至社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某些内容上,用具有针对性或普遍性的案例,甚至可以用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来说明问题,逐步改变传统心理学的理论讲授法,不断融入以体验性学习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活动教学,并将其作为心理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3]。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军校学员对心理学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有助于他们解决大学时期遇到的诸如人生意义、学习、爱情、认识发展、个性塑造等问题;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希望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改善。为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员这三个方面的需求,采取以下一些方式避免理论与生活实际脱节。第一,开展实验教学。一些知识在理论学习后可依托心理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让抽象的概念等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步骤则可结合心理测量,如进行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测量。这样既可以达到增加学员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可以达到了解和掌握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状况,必要时还可以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治。第二,请专家、学者围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报告讲学,展示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给学生开设心理学讲座、开展心理学学习的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的心理学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的能力。第三,开展教育见习,促使学员学会自我心理分析,教育见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员应带领学员深入基层消防大队、中队和社会,培养学员对消防职业和社会的洞察力,并将心理学和职业紧密联系起来。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一、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影响
(1)新媒体的使用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方式及内容的改进
新媒体的“交互性”、“及时性”、“开放性”、“交融性”等特性,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方式方法的灵活多变及授课内容的拓宽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利用新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改变授课方式并应用多种新媒体载体,不再局限于一方黑板或者多媒体屏幕。如新媒体的多种载体如QQ群、微信群、微博等,均可以实现群发功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群发功能实现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首先,在课前教师可以把每次课的重点或需要一起讨论的案例群发给每位学生,让大家提前思考,做好准备;其次,在课后教师可把当天的作业或需要拓展的知识点群发到班级群或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学生可以针对自身所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其他同学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问题及老师的解答,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等等。这些方式方法都有效的改进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统授课方式仅限于课堂仅限于教材的局限性。
(2)新媒体的普及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堂管理及授课的质量
正是由于网络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普及并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而作为90、95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对他们来说,手机、电脑与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等是融为一体的,而这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堂管理、授课质量等方面带来冲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网络信息的普及,再加上大班授课(授课班级人数一般在60-120人之间),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偷偷用手机、iPad等具浏览网络信息,甚至打手游、玩QQ、发微信、观看视频等无效的课堂行为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知识点学生没有听清或者根本就没听见,学生的听课质量直线下降,知识掌握不牢靠,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容易养成。其次,在课后,教师布置了课外作业或者任务,原意是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利用新媒体学会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可能课外作业或者任务并未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并不把作业当回事,只做了些机械式的复制粘贴,老师布置作业的真正目的和让学生自学的学习习惯很难实现,更有甚者继续沉迷电子产品聊天、打游戏、看电影等,有事没事都要上网几个小时。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需要反思的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的策略
第一,重视手机的应用并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原本只是一种移动的通讯工具,近年来,随着4G、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应用(WiFi)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机构利用手机进行信息的传播,手机媒体也就应运而生,手机逐渐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既要学会、重视手机等网络平台的应用,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等网络工具。首先教育者要建立官方的或者自己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次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挖掘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潜能,用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影响学生。再次,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创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把枯燥的理论教学变成灵活的“话题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可将本节课堂重点提炼,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网络热词进行无缝结合,每一节课堂均是―个小案例,教师不再是个人表演,而是起到一个“话题引导”的角色,慢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身份去角色扮演、推演并分析案例中的知识点。通过课堂评论,学生既了解时下新闻热点,又能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
- 上一篇:科技创新对学生的意义
- 下一篇:绿色消费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