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对青年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传统文化 传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一、研究提出的现实依据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这是在省部级主要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从这段讲话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出发,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性――“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根据目前的研究走向,在整合并研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研究个案,具有两个层面的效果:一方面,尊重并凸显学院作为地方性政治院校的教育特色。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着团干部教育培训和普通学历教育的双重使命,所以学院具有政治性和学术性两种气质。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被青少年接纳并传承,其前提条件就是青少年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引起高度重视,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和开展正是学院特长。另一方面,实现了学院各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以文化建设为保障,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学院内部不仅设有专门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的“青少年研究中心”,而且有以传播为己任的“文化传播学院”,这两种资源相结合将发挥巨大潜能。

二、建构符合青少年认知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在高校范围内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知识传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进行调整,这是保证传统文化通过课程的方式传递给青少年最直接、最高效、最简单的方式。这部分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完善课程体系,切实推进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认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包括两种课程结构体系,一种是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另一种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既然专业选修课在开设时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对自主的、有侧重和针对性的选修课程,使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机会得以讲授、探究和传播,成为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调整学分评定机制,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在全校范围对学生成绩和评价机制进行调整,用学分、奖品、奖项等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围绕传统文化开展各项活动。如学生参加“国学达人”、“古文经典朗诵”、“我爱诗词”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并获得名次和奖项,则适当调整对应的学分比例,并在学院内部进行表扬和表彰,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积极性。这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措施。

(三)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

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传承新生力量的培养,接受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检验。所以,建设文化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是培养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力量的有效措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给低年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又能向更高层次输送优秀人才。

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环节,让学生走进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使其在接触传统文化过程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有22个教学周,相当于一个学期的时间,除去理论教授和书面写作的时间外,学生还有远远多于10周的实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走进诸如文化研究中心、博物馆、文化园等实习单位,相关教师能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并亲身体验,从而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提高认识。

另一方面,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成立了“地域文化研究中心”,这一研究中心主要以山东省为研究领域,对本土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进行学术研究。研究中心,可以设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研究分中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带动。这一尝试,意在让学生介入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且能间接培养一批以传统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各大高校古代文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成为接力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传播和传承历史任务的新生力军。

三、统筹全局,协调权衡多元力量的综合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调整课程设置、评价体制及建设实训基地和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能有效解决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但要均衡二者的对应关系,还得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文化认同;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87 -0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文化认同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会对整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与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影响。加强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文化认同的认知

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具体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成人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被接受、传播。

早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 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其中“identity crisis”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认同危机,认同及认同危机中最重要的即文化认同危机。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大学生是中国形象、中国标签的代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不论对于大学生本身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社会的影响力、国家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一,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社会人”的前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个人的行为习惯及其文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一切外在文化现象都与内部认同体系有着密切关联。只有人们头脑中拥有某种文化的认同,才能够做出符合其文化的判断、抉择或者决定,因此,“文化现象往往是潜在于人们头脑中认同的再现。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事物,都可能存在潜在的信息底模,即人们的文化认同”。可知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人”之前,必须具有正确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文化人”的过程。首先,作为完整的个体,必须拥有文化认同才具有完整性。因为认同不单给个体行为制定了规范,提出了要求,而且同时也给个体营造了一个外在的文化氛围。其次,个体的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其意识、行为、信仰等方面就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个体会通过文化的识别来取得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文化认同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感的途径和方式。这种文化的归属感,是大学生之所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所必需拥有的。

三、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中国,在社会转型期为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飞跃,政治愈来愈民主化,文化愈来愈多元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处于蒸蒸日上的态势,各种外来思潮、价值观、文化的涌入极大地冲击了国人原有的文化认同,使国人包括大学生在内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贫乏。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时,传统文化被选择的比例并不高。传统书籍、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已不再被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抛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受国家地位、影响力、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所影响,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所致。这种不是真正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受国家、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出现的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值得关注与有效的引导。

(二)盲目追求外来文化

出生于“90后”“95后”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不了解,对外来文化容易产生盲目的追求。高校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不稳定的态势下,学校对大学生文化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们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现象。当代的大学生在追捧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的同时,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表现的越来越淡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追美剧、韩剧,知晓国外的经典名著同时,忘记本民族的名著经典,对于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比如对豫剧,脸谱知晓的越来越少。对于中国的传统习俗,使用筷子,贴窗花,制作中国结,吃饺子被外来的像使用刀叉,放上圣诞树,品尝星巴克,吃日本料理、韩式烧烤等文化现象所动摇。

(三)文化认同缺失

在网络多媒体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领域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部分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辨别文化能力不强,受舆论错误的导向,易造成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利己主义,个人自由至上,洋品牌的使用,殊不知,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实行的文化渗透政策的后果,各种文化冲突、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引发的文化失当行为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发展都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四、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对策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尚未成熟,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模糊,最终往往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撞影响到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缺失,从而引发各种危机,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迫切。

(一)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国情教育、理想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必胜,实现全国人民中国梦的信念和信心,运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青年教育、青年理想和青年的成长与成才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二)培育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弘扬民族精神

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与实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对于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创造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等,要具备五千年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敢于敞开胸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文化精髓、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三)引领文化现象,重塑文化认同

随着近两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国人的重视,孔子学院、汉语热、百家讲坛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现象的兴起,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与积极地干预,将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向学生宣传,借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变空洞的说教为实际的面对面交流。不要过分抑制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制作板报向大学生描绘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让大学生有自去了解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与相同,理性地吸收与传承中国的文化,对外来文化中优良的部分也要吸收与借鉴,不能全盘否定与拒绝。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建构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过去社会时期,个体的文化认同不需要学习,便自然而然能够形成,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原先的文化认同与个人信仰、价值观提出质疑,文化认同危机出现。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对学生的教育必不可缺,可是从社会到学校各方面缺少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提倡学校教育应随着社会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不同个体发展的区别建立文化认同教育体系,实行多梯度、多角度的针对性教育,进行整体衔接,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培养是长期的教育过程,光靠学校或个人自身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家庭、社会、个人自身共同的引导和帮助。社会可以适当地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及网络等各种媒介对个体进行文化的传播,做出努力,才有可能在激荡的社会形势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文化这样一个“软实力”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重塑他们曾经不稳定的或错误的文化认同感,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雪韵.多元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2.

[4]沈伯寅.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永明,李宴群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构建文化安全体系[J].理论探讨,2010.

作者简介:

篇3

论文关键词:流行时尚;青少年;价值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多元化的文化寒潮包裹着社会,青少年俨然成为流行时尚的“弄潮儿”。多元化的社会氛围,给流行时尚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其以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潜在的影响。从实际来看,流行时尚支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主体,混乱、功利的价值取向,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审视好社会的发展,如何依托于流行时尚文化,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是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一、流行时尚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流行时尚作为当今社会的潮流元素,对青年人的思想行为、成长等方面,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在流行时尚的影响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理性逐渐被流行时尚所支配,追求个性、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养成敢于挑战、创造品性的重要元素。但在流行时尚的负面支配下,过多的社会元素,使得流行时尚变得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了消极的负面影响。

(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流行时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必然元素,追求流行时尚已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目前,流行时尚元素多以大众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然而大众媒体缺乏过滤性,混乱的时尚元素迎合了民众的喜欢,却混乱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这主要因为青少年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对于多元化的流行时尚元素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至于价值取向表现出多元化而混乱的问题。诸如,追星的崇拜感替代了社会榜样,疯狂的娱乐弥漫了文化精髓等,一些社会的不良流行时尚风,把青少年“吹”的懵懵懂懂,错误的解读的影响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飘忽不定。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意识中被淡化,甚至退出了价值支配的主体地位,随之取代的是流行时尚元素。

(二)青少年的价值观超现实,造成了价值观的功利化

纵观当前的流行时尚文化,以个性的、超现实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为其真谛,带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流行时尚多以消费文化和明星文化为包装,抓住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注重渲染复杂多变文化的重要性。于是,青少年开始丢弃传统文化,一味的追求名牌、享乐,于此产生的攀比心理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功利化。同时,在提倡娱乐休闲的当前社会,青少年被烙上了时尚消费群体的记号,以浓重的品牌意识、享乐攀比心理,认为“金钱是一切”的功利心理特别严重。这样一来,青少年的自我价值观被严重扭曲,过于世俗的价值观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青少年的价值主体自我化,造成浓重的“自我主义”

个性、自由是当前流行时尚的主体,在此催动下,青少年的思想主体也开始发生转变,自我主义的思想主体,使得青少年成为经济市场环境下的“弄潮儿”,并在自我化的人生道路上,使其流行时尚的头脑更加“发热”,缺乏了零星的认识。现代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苹果、肯德基的环境之中,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脱节。于是,青少年表现出前卫、独立、个性的特性,对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逐渐的淡化,进而演变成自我主义色彩浓重的本位价值观。

二、强化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措施

流行时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元素,如何利用好社会元素,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净化社会风气,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须的。笔者认为,在强化教育的进程中,要充分审视流行时尚的本质,以更好的引导青少年树立争取的价值观。

(一)落实价值观的教育主体,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价值观弘扬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健康的、科学的的价值观。在强化教育工作中,要落实好价值观的教育主体,以其思想精髓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善于把传统的优秀文化与流行时尚相结合,以构建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的价值模式。所以,在教育中要切实利用好传统文化价值资源,诸如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等价值资源,以形成正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对流行时尚文化进行过滤,并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形成新具有时代气息的机制资源,这点是形成现代价值观体系的关键。

(二)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净化青少年的生活环境

流行时尚是现代人生活形态的缩影,是青少年内心需求的真实反映,据此,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以先进的社会文化为主导,形成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内涵。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审视和理解青少年的追求。于此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挖掘和传承先进的社会文化,以文化的先进性来主导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样可以从本质上净化好青少年生活环境。

(三)以时代榜样为激励,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无论社会如何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永远是正能量,永远是激励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处于社会链的中端,形成以时代榜样为激励点的社会力量,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同时,复杂的网络环境,空荡的虚拟精神环境,正需要时代的榜样为平台,引导和启迪青少年行为的自我约束、思想的积极上进。诸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感动中国人物等,都是活生生的榜样,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树立健康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所以,榜样的正能量,促使青少年朝着利于国家、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

篇4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相信写倡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中华传统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倡议书1中华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曾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今日,我们应当这样说:忘记传统文化,就等于精神的灭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国之基,立身之本,是我们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块丰碑。在新时代的背景,我们青年更应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立论简明,倡议的对象感明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于今,对我们青少年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思想观念而言,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塑造良好思想品格的标准对人文精神,墨子所提倡的锲而不舍,治学专一,借助外力”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对道德规范而言,《弟子规》的“守考悌,次见闻”、《礼记》中“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找们立身成人的良师益友,其中展现的永久魅力从不过时,深深吸引着曾经与现在的中华儿女。

(此段善于化大为小,从熟悉的名言入手,去触摸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但要注意引用出处的准确性: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如切如磋出自《诗经》,《论语》中曾引用)

这样的思想精髓从不拘泥于古籍经注的汉字中,生活中也处处体现。公共交通上,你是否时常听到提醒“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否对旁边经过的师长礼貌问好,而不是低头默默走过?你是否对长辈的意见洗耳恭听,对同龄人的处境设身着想?如果没有,那么请从现在,从小事上,从自己做起。

(此段在上段基础上进一层阐述传统文化的活力,用三个有生活气息的例举让传统文化真实可感;让“从我做起”的倡议具体可行)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对于一种传统文化、美德,不同的时代舆论会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为老人让座是我们以前所提倡的,目的是关爱老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重重,步履匆忙,脸色疲倦,一定程度上也需被让座来休息。于是我们见到身背LED灯,上写“无需让座”的硬核老汉,他的体谅理解,对后辈的关照,何尝不是一种新型文化与美德呢?所以对于传统之化,我们既要躬行,又要结合时代创新。

(此段巧妙在于用小例子阐释大道理,与很多空泛说大道理的作文相比,就显得更真实鲜活亲近,因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放眼全球,许多人类问题也受传统文化的启发,可用不同的思维途经解决。“精准扶贫”便反映了仁爱与团结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要提炼出其具时代价值的意义,使世界人民受益。

(此段如能加上“一带一路”及“丝路精神”等内容就更好,阐释其中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理念,倡导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

谨此,我们倡议全校的同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为达此目标,我们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以传统美德为明镜,反照自身品德修养,尽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成为“正人君子”,莫为“梁上小人”。

其二,以传统思想为座右铭,激励自身不断努力进取。如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礼记》一言为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其三,在日常交往,社交媒体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向外界传播创新传统文化,做时代主人。

(以上三点建议体现倡议书要求,完成写作的任务驱动,从修身正己到治学、处世践行,层次清晰,而且扣合了倡议书对象是高中生的特点)

如能做到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则可像宋代张载所说“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同样亦可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从引用中仿出佳句,“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凝练而又扣题。可做标题,比原标题更典雅)

中华中学校学生会

20__年12月

中华传统倡议书2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3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

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4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中华传统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思考。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化机1401小组开展“修德”活动,促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同学们从国学的至善至理箴言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

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其负有更深的传承意义。德是古代君子所遵守的内心底线,德是古代君子的标签,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中华文明五千年,人民以德养育家庭赡养父母,臣子以德报效祖国。中华民族因德的可以传承,所以德必然会作为一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有德,以此我们才可以是国家更加的昌盛。

我们知道修德是重要的,并且是必要的。修德,它绝对不是深山老林中的老朽之人才应追求的,在新时期,对于这个国家最新鲜最活跃的血液——大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学生应行动起来,日常主动反思总结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不足,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此我们组织“修德”活动,提出如下倡议:

一、内修君子之心;孔子说这样的圣人都要每日三次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何况是涉世未深的我们,需要我们对自己反省的地方有很多,有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其他,而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旗帜活动中修德手环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自己每日行为的反省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就像新教徒所说的:自助者天助也!

篇5

摘 要: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80后的青年人来说似乎变的越来越陌生了,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青年人更加期待西方节日。倘若任此种情况无限扩大,不单是中国传统节日受到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保护好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人类内心与精神的和谐,从而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文化动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青少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使中国青少年懂得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西方文化;青少年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明节气相近渐渐合二为一,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从古到今,此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到郊外清扫墓碑、供祭食品、焚烧纸钱,同时阳春三月也是踏青的好时节。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午日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嫦娥奔月这一神话也为中秋节蒙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面纱。在现在,圆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月饼,品着香茗、饮着美酒,倾诉着团圆的喜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中秋月圆人应圆,人们即使漂泊在外,也要表达对家人的思念,所以自古就有“千里共婵娟”的佳话。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现状――传统节日的淡化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大地,全球化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经济和国际交往上,如今,文化全球化问题也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被这浪潮所覆盖。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传统节日正日益呈现出淡化的趋势。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的较大的提高,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节日多围绕饮食、娱乐、团聚等功能展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几项功能也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强大的诱惑力。改革开放同样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起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文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传统节日的淡化

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中国也涌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伴随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趁机叩开了中国文化的大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那特有的狂欢和浪漫气氛的洋节日,洋节日逐渐呈现火爆局面,并隐隐有超过传统节日的趋势。西方节日的引入,势必分流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国人对传统节日的淡化。正如近几年的春节西方的情人节有冲突的现象,二零一三年年初四同时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本来这天应当是亲人走亲访友,拜年道贺的日子。可是大街上满是一对对的情侣,而且玫瑰花店也被挤得水泄不通,各地的金银手饰店同样门庭若市。青年们忘记了今天是春节他们只记得今天是情人节。我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也颇受影响,都问我“姐姐是不是一到春节就要买玫瑰花啊?”多么可怕的现象,西方节日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

三、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根植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若文脉断了,下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他们与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要恢复已中断百年的千年文脉,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节日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形态,不仅包括仪式、饮食、服饰、歌舞、体育等形式,还包括节日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内涵。前者是节日的外在形式,后者是节日的内核。要保护节日的内核,必须保护节日的外在形式。因而,必须加强对节日仪式、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歌舞、节日体育的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2]

(一)提高保节日保护意识 作为思想教育者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从自己做起,积极认识并了解各个节日的来源,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并鼓励亲朋好友共同努力。中国传统节日是大家的节日,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需要每个人去捍卫它。其次,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每到节日即将来临可以组织自己小区的孩子们来参加有奖问答活动,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小礼品。好比中秋节,可以买一些小月饼,然后出一些关于中秋节有关的问答题然孩子们来回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孩子们节日意识匮乏将断送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命脉。所以传统节日的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

(二)促进商业宣传 要促进商业圈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活动。二十一世纪逐渐成为消费社会,民众的消费意识大大提升。可以就此利用好这一趋势,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使各个商场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做好相关商品的促销活动。西方的节日中融入了大量的商业元素,如圣诞节礼物和卡片、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复活节的彩蛋等都营造了节日气氛,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可以学习和借鉴这一优秀特色,适度引入商业元素,如开发传统节日的节日吉祥物和各种饰品,增添节日氛围。例如,端午节,商场可以将端午节的来源,以及为何要吃粽子等相关信息,印在海报或者商品促销单上;元宵节可以在人流高峰处举办有奖灯谜活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氛围,也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如此种种都可以使民众在购买商品时也了解了这种庆祝节日方式的由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设定法定假日 国家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将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形式来去认定为公共假日,这样既尊重了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风俗,又能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共同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活动和文化内涵,才能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就是传承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先进文化,这对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对于我们长大的这一代,逐渐感觉到过节慢慢逝去了儿时的兴趣;尽管到了春节,我们不再愿意去赶趟买新衣;尽管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不会包饺子;尽管我们已经不再收压岁钱。我们依然要我们依然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加各个节日庆祝活动。因为我们肩上担负着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我们要让自己的下一代期盼着过节,要让他们向我们小时候那样盼望着收到压岁钱,盼望着吃月饼,喝汤圆,盼望着重阳节登高采菊。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回归传统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而苦恼。常常遇到同学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喜欢、不认同,甚至不接受和反感。过去十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在今天却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这种矛盾和困惑就直接指向了今天教育路径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发挥必须建立在融入生活,贴近生活上,要直接有效地回答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贴近学生,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真学、真信、真接受。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解惑”能力,才能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近代直至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使我们走入一个误区,西方的文化也处处比我们先进。在这一大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就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认同却认知不足,道德认同却并不践行,语言反叛,我行我素等方面。而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对比周边国家,尤其是受儒学影响的周边国家,却不难发现,他们经历的政治运动、战争和我们相似,政治经济的改革很彻底,但是传统文化却保留的很好。比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它们的现代化程度比我们要高得多,而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却相得益彰。我们亦无法否认,在中国文化史上,传统文化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精神支撑,所以说,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应该是有效方式之一。

一、内省之道

目前,大家都视思想政治教育为老套的说教,陈腐,无效是我们共同的感觉。很多教育观念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明显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许多人为了图省事,怕麻烦,想一劳永逸地采用一种策略。其实,我们的策略一定要根据经常变化的条件制定。[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任何人都应坚持的基本追求。一个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牺牲精神,是要建立在自身修养足够高的基础上。“今天,不仅社会上德育先于智育的责任心己经下降了,而且使得教育工作者甚至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常常感到不自在‘今天人们可以大谈学术标准,但话题转到德育标准时,似乎就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2]”无法想象,那些对亲人、朋友、老师都不尊敬、不亲和的人能在国家危亡时挺身而出,在集体利益受到侵害时能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论语》有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这样由己推人的观念,由内到外的内省模式才是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德育。没有了自身的修养基础,就不可能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最后儒学提到了自我践履的问题,它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的传习必得通过实践的证明。后人说:“曾子三省,皆指施于人者言”。又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显然对待他人的态度是决定自我修养的标尺。而现代的我们却将目光指向他人,最容易出口的是:他都可以做,我为什么不能。实际上,“他都可以做”的事往往是不符合社会正统标准违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不合理却存在的,但是绝不会长期存在的。人的自私却表现为只要有人冒天下先,我就可以做。于是贪风一起,腐者云涌,效仿社会虫豕,而不愿学天地英雄的心态就是内省精神的缺失结果。目前,大家口头最热闹的莫过于“以人为本”。就社会组织而言, “以人为本”应该是作为管理者能全面考虑他所在组织的全体成员的利益和需求,当然也包括管理者自己。但现在的大学生一提起“以人为本”就认为是“以我为本”。既然我交了学费,那么,老师、管理者都应该为我服务,围着我转。知识传授成为了一种市场交换,而造成这种后果的直接原因就是那些整天强调“以人为本”者,却不清楚何为“以人为本”。就思想教育而言,我们的高起点无疑给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儒家修身是内省,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走了一条从个体到类、到群体的修身之路,这种由“自我而家而国”的“伦理”追求,实际上是肯定了人的成长历程。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是那种先国家后小家,先群体后个体的“幻想”式教育,是一种抛却欲望,剔除杂念的“神化”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那种自具的思想与欲望。实际上要外在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必得内圣。你无法渴望只注意理想人格的轮廓设想,而去完成健康人格的建构。真正的人格建构,应该从心着手,由内而外,去恢复人生命的真义,培养年青学生的精神活力,重建他们自我调控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变化后的新规范。回归哲学,从内外因的关系也可以解释。

二、回归经典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校园文化。何为校园文化?它应当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的富有校园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校园内的实践活动,如教学、科研;其二是校园内的课外文化活动。而现在,我们提到校园文化活动就狭义的理解为课外文化活动,在一些高校,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发明设计大赛、歌手比赛层出不穷,更有甚者选靓女帅哥大赛也“秀”在台前。而这一切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影响。参加活动不是为了陶冶情操,而是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多添一个砝码。长此以往校园文化的变化也就是必然的了。当务之急,让经典与传统回归校园是必需的。因为青年学生对传统单有认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认知。汉服、礼仪、学社的开展和宣传就是很好的途径。只有认知才不会让传统搁浅在沙滩上。实际上,大家认定的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层次:道德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现在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3]

三、对时尚认识的弹性

“时尚”毫不夸张地说是绝大多数青少年追求的对象,它甚至成了我们生活中“追新”的思想动力,甚或包括青年人对权力、自由、民主等的向往。现在,青少年接受新鲜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这种东西又恰好可以使其放下传统规矩的负累,于是对“时尚”的追求成为青少年群体的统一行动,不追求时尚就似乎是落后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社会、社会中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并不认同这种时尚,或者说他们认同时尚的“概念”,却排斥内涵,而青少年的理解能力及传媒的误导也让青少年对“时尚”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于是矛盾和冲突也就在所难免。“让冲突与矛盾找到一个缓和的中间带,而这个中间带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认同才会成为可能。[4]”我们可以做的是,承认社会和教育转换过程中的代价,以迎接全球化的胸怀,认同并认知传统文化, 消除校园里种种奇谈怪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以真正实在的方式而不是以形式主义的方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应该也必须有所选择的, 因为我们在此的目的只是渴望它能够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43.

[2]思格斯.致维克多・阿德勒.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5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39.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现代;艺术设计

“中国风”一直以来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主要手段。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上,从四大发明、文房四宝,到太极万象、记忆之塔,一幕幕极具创意的文艺表演,为全世界观众呈现出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画卷。北京奥运会通过现念演绎传统文化,运用创新手法发掘“中国元素”,不但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让观众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无疑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启示。

传统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前进中的积淀,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着力量,提供着营养。所以,它对人类创造的现代的和未来的文明,都必然产生不可否认的巨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电影运用上,中国的导演表现出色,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这些电影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或直接或间接、或从色彩或从场景、或从传统理念或从民俗仪式,都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以张光宇先生、张仃先生为首的老一代艺术家亲自参与动画形象的创作,把他们多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全部带入了艺术造型之中,不仅在于采用了传统壁画、水墨画、年画、京剧脸谱等艺术样式,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上,还借鉴了前辈艺术大师如齐白石、李可染的创作,充分体现出了中国艺术的意蕴与独特的美学风格,因而也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殊荣。

除了影视界,“中国符号”的观念已渗透到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广告、招贴、标志、包装、书籍装帧、环境艺术等,包括最近的服装设计展――“衣装盛典”。很多设计师成功地运用本民族的文化符号来推广自己的设计理念,并成为设计领域的佼佼者。在我们的邻邦日本、韩国。一些优秀的设计师更是将典型的东方韵味运用得淋漓尽致,从而在国际设计界得到广泛认可。我们必须正视传统,提炼出那些具有恒久光芒的价值因子。由此,因“中国风”的流行而在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作业普遍出现的“跟风”情况就不言而喻了。应该说,“中国风”的流行是一个好的契机,学生们普遍认识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了过去一味模仿和照搬国外流行设计的状况,具有东方特色的元素和符号开始在设计中有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同时,学生们在大量运用中国书法、传统水墨以及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时,也不免陷于表面的拼凑和罗列,作品往往缺乏内在文化精神的传达,这就使得大量使用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流于表面形式,远离了作品应有的文化内涵,归结起来,这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符号审美及认知上的偏差不无关系,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现代艺术设计者,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版年画,还是木雕、砖雕、石雕等都有艺术设计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既需要文化上的整合。更需要符合艺术设计的规律,传统艺术形象转化的过程即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文化方面的成就更影响持久,这些文化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特定的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地区的自然、风土、生态等基础上经过长时间历史集聚形成的,这些正与设计中心理、社会、文化的脉络相联系。所以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现代设计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几千年之前,我们聪明勤劳的先祖们就已开始使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画刻符都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当时内心的希求与期盼。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材料工艺的不断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而不断的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体系。这个传统文化符号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传统元素中来涵盖以上的概念,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京戏脸谱、中国结、皮影、剪纸、木刻、年画、风筝、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汉字、石窟壁画、石狮、唐装、筷子、元宝、如意、八卦等。传统文化元素与符号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汲取营养的沃土,对现代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现代设计走向成熟、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细心洞悉那些让全球市场广泛接受的强势品牌时,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蕴含源于本土文化精神的力量。许多著名的有创意的标志设计无不在简洁、明了的形式美中蕴含着一个企业、团体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因此这种运用,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怎样更好地借助传统文化符号去准确传达设计意图,并体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它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创作观。有根的艺术才能够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浮萍一叶,昙花一朵,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显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且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结合、发展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事实证明是不可取的, 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无法立足:中国的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一些著名设计师的成功之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地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发展的停滞。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时,既要对传统文化符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又要和现代设计的思维和理念进行结合,这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任务。

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要使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我们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其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北京申奥标志是由奥运五环的蓝、黑、红、黄、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五角星形状,又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这就代表了华夏传统的“中国结”形象,还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整体图形又好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乃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这种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不但增强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在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设计中,汉字的巧妙应用再次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现代气息。这些成功的例子深值我们品味和借鉴。

当然,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去并达到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与演绎,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高层次的发展和提升。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文化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在这一点上,我国很多成功的设计师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符号经逐步挖掘、发展成为了现代设计中极具文化内涵的元素。如:书法篆刻、祥云图案、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当看到,绚丽多姿、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我们聪明勤劳的先祖们创新的积累和结晶,它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断创新是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人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它题材之广泛、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流传之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张道一先生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张果老倒骑驴,骑在驴上向后看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形形,五花八门,在比较中鉴别,在现象中归纲,理出一条思路,驴儿驮着往前走,走向新的时代,不是固守于旧的迂腐不化,而是创造者新的去开拓未来。”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如鱼得水,须臾不可离开。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并使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现代艺术设计焕发出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张晓凌,中国原始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徐江华,张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J],包装工程,2007,28(01),

[3]袁熙D,新现代主意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 提高素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起来的。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当前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部分高校领导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因而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教育机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是部分高校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立性,认为传统文化是为思想政治理论服务的,只是单纯地为思想政治理论提供教育资源。二是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机制来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认为传统文化课可有可无,有的只是作为副课或选修课。高校教育注重学生专业课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忽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多以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为导向,根本没有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课程的位置。三是部分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比较肤浅,没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教师作用发挥不够。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是宣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程,愿意承担专业课或特色课。二是部分教师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单调,教学内容死板,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打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三是部分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内容中,不能把传统文化贴切合理的引入课堂。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能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无时无刻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然而,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裴然,各具特色,但是还有一定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警句名言很多,但是宣传传统文化的内容少,力度不够。二是部分高校突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特色,但非常肤浅,多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开始时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没有把传统文化精神根植于学生内心,有虎头蛇尾之嫌。三是功利化与商业化明显,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宣传。四是高校组织报告、征文等活动,学生从中受益,素质得到升华,但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

二、采取的对策

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和充满活力的群体,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因此,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定要探析出一条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与普及。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提上日程,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提高传统文化课程的地位,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课时数,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或专业课。在保证传统文化课开设的同时,增加一些包括传统文学、古典艺术、美学、书法、绘画等知识在内的选修课程。同时,把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也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任务要求。因此,开设传统文化有关课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一定会使传统文化课结出丰硕的成果来。

2.强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战场,是师生沟通最主要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要积极主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把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引入课堂,以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这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搜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自己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使传统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传统文化入耳、入脑,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枯燥的课程生动化,抽象内容形象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目的。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一是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自觉抵制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建立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建筑,凸显传统文化的学校人文景观。二是利用图书馆、宣传橱窗、校报、黑板报、横幅、标语等大力宣讲传统文化,通过学校广播、社团、媒体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时刻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三是高校可以举办讲座、开展传统文化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益。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课堂学习的升华,使大学生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充实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

4.重视社会实践。学校应拓宽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大学生只有多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邢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底蕴深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如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邢台太平道乐、邢台梨花大鼓、历史名村、南和牌坊、历史名人、风俗轶事等。只有搭建起实践平台,就能使大学生进行很好的实践与锻炼,这样的教育模式更能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总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践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

[2]隋喜军,赵明杰.用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政协报,2015-3-19(8).

[3]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 中国青年研究,2009(7).

篇9

 

香港占中事件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香港青少年国民认同缺失的问题,透过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不强,民族意识淡薄的表象反窥香港殖民时期的教育影响,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给当下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以有利分析依据及正确方向引导。

 

一、香港殖民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历史沿革

 

从1842年英国占领香港以来,初期英国政府单纯专注于商贸往来,利益攫取,并未将教育置于重要地位。直到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的狂潮,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谁将获得中国的统治权?西方政治家很快意识到,谁掌握了中国的教育,就抓住了中国的精英,便控制了中国的统治权。

 

日本近水楼台,甲午战后率先进入北京、天津、东北开办各式学堂,美国拿着中国的庚子赔款创办了清华大学,如今我们还对此“感恩戴德”,其后又是包藏着怎样的险恶用心。

 

略显迟钝的大英帝国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开始奋起直追。《中国邮报》鼓吹建立香港大学这项国家投资,把从事大学教育看作是传播西方国家思想的小军队,创办港大可培养接受英国思想文化的“小英国人”,即买办阶级,如此思想激励着“身负重命”的第十四任港督卢押在1907年走马上任后寻机建立了香港大学。由于香港教育的殖民本质,其发展势必压制中文教育,港英政府教育政策上强调“重英轻中”,切断香港青年与中国的文化的血脉联系,向他们灌输符合英国殖民统治的价值观念。

 

二、香港殖民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具体内容

 

(1)长期推行疏离式子民教育。百余年来,香港政府在殖民地政策的影响下,从不鼓励和推行国民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无政治”和“无政府”的殖民精英教育,接一种“无民族”、“无政治”的子民教育,学校在教育中回避政治问题,香港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国家,仅在历史和文化上有一定的华人认同。

 

(2)实行“精英教育”,强化英语教学,促进对英国的认同。港英殖民教育目标明确在于培养忠实于王室的买办阶级,以发挥英国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及影响。基于此,强化英语教育,实行“精英教育”成为港英时期教育的一条准则。课程设置、教师授课、考试制度,升学竞争中均实行“重英轻中”,从而确立英国文化在青年心目中的优势地位,服从其政治统治、认同其文化引导。

 

(3)港英政府严重歪曲侵略历史,弱化或扭曲中华民族历史。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弱化中国历史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歪曲掩盖其侵略事实。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港英政府对中华文化一直采取隔绝和扼杀政策,对中华文化、爱国主义、国歌、国旗,一些香港人不仅感到陌生,而且羞于张口。

 

(4)拒绝承认非英联邦学位及学历。港英当局长期不承认非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学位及学历, 包括中国内地和台湾、澳门的学历,这种歧视近年来有些变化但未根本废除。

 

三、反思殖民教育的本质及消极影响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内地大学生率先走上街头抗议,香港不少人也到美国领事馆前示威,但却少见大学生的身影;即使有学生加入,也多半是来自内地的研究生。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张伟国认为:“也许,这十多二十年来,前英国殖民地的教育太成功了,香港‘国际化’了,香港年轻人已感觉不到国家民族的价值,国家的荣辱似乎与他们无关,民族的尊严离开他们太遥远了。”香港的大学生表现出政治“冷感”归根结底得益于港英政府“去中国化”及“去政治化”工作,消弭了民间的民族情绪,抽空了港人的民族意识。

 

四、正视挑战,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重建香港教育体系

 

港英时期的青年教育贻毒深远,殖民教育为后的两岸思想对接、文化交流打下下浓厚的阴影,设置了重重的阻隔。政治上的冷感,文化上的迷失,香港青年国民意识上的微妙矛盾心态,使“无根的一代”对祖国充满了疏离感。

 

(1)改进教育内容,修订教材读本,调整课程设置。港中时期,为刻意规避历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严格审核,扭曲历史事实。回归后的爱国教育应从改革教材开始,还原历史原貌,消弭殖民主义色彩,强化国民教育内容,切实认识到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2)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行母语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行文化寻根溯源,彰显中华文化的光辉历史贡献,增强香港青年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将母语教育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点任务进行推行,共同的语言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架维系的桥梁。

 

(3)加强两岸思想文化交流,组织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交换。积极组织两地学生学习交流、参观旅游,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香港学子在交流中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油然地升腾起一股爱国热情。两地学子作为交换生长期在异地学习生活的形式作为一种长期的了解文化、熟悉文明的途径,基于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更易产生文化共鸣,推进民族认同。

 

(4)增加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宣讲。后,增设政治教育课程呼声日益高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青年的政治意识,增强青年的政治热情,培植政治参与意识,对实现“港人治港”的理想将产生影响深远,利用教育体制培养有民族责任感的公民势在必行。

 

政治的力量在于文明,文明的力量在于人心,人心的向背在于教化。教育才是最高境界的政治艺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政治。如何对深受殖民教育荼毒的香港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巨大工程,重塑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是一个重生的历史进程,助力于香港民众的国家观念认同,民族意识觉醒,达成两地人民的真正的大融合大团结。

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

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3]张伟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市场,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