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篇1

一、确定研究性课题的原则

1、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是为学生而设的,必须让学生看得懂、经过努力解得出,即我们常说的使大多数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过于艰涩,将使学生失去兴趣,流于形式;过于简单又等同于一般应用题,失去“研究”的价值。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知识,使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更加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和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则。

开设研究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可研究的课题,学生通过研究课的选题及其研究过程,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不仅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更体会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而得到的欢愉,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的原则。

如今,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结合他们的业余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题,那选题将丰富多彩,学生均能积极的投身其中,这将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解决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我们所选的课题将使大多数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到解决,只要能真正体现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无论解决方案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也能够体现教学的异步化,也便于分析、比较其利弊和侧重。

5、充分体现研究过程的原则。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欢乐与艰辛相互交织的过程,开设研究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欢乐与艰辛。我们的选题要充分体现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发现问题、收集信息、抽象简化、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分析检验的研究过程,不能像一道经过加工编拟的应用题一样已经将不必要的条件剔除。要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选择有用信息、抽象、建模、得解、反思检验修正数据的研究的全过程。

二、研究性课题的来源

1、从教材中取得。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经过精选的研究性课题,也是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课题,这些课题为我们研究课的开设提供了基础。我们要以这些课题为选题的指导,进行研究课的教学。

2、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选题。

研究性课题主要是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的角度对一些日常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所以要倡导从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拟研究性课题,这既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需要,也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课题教学积极性的需要。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的业余特长,在体育、音乐、计算机等方面由学生自主或在家长、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选题;也可以结合附近单位或学校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家长或辅导老师的帮助下选题,甚至是科研部门的研究课题的变化或子课题。需要做大量社会调查的问题可以作为假期作业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在假期采用分组的方式选题、研究。

3、从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

任何教材都有需要充实和完善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中的应用因素,有意识地挖掘一些研究课题提供给学生或启发学生选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新教材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加强,提供了一些研究课题;同时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有广泛应用背景的数学知识,如概率、统计、极限、导数、积分等,这些知识在经济、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从中可以挖掘出很多课题。例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研究利息问题、分期付款问题、存款最佳期限组合问题,在学习了极限后可将这些问题发展为连续复利问题,进一步研究资产回报问题、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计算问题等等;在学习了概率、统计后,可以研究社会上的一些摸奖问题,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研究一些社会问题;在学习了导数和微分后,可以研究最值问题,以及生产中的特殊容器的体积及表面积问题等等。

4、从其它应用问题中改变而来。

大学教材中有许多应用问题可以借鉴,加以简单化即可作为中学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每年都有一些数学竞赛及数学应用知识竞赛,也有一些国外大学的入学试题,这些试题中的应用问题可供参考、改编。

5、从一些基本数学理论演变而来。

篇2

关键词:专业型学生社团,制约因素,建议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学生素质培养的需求,高职院校中学生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参与实践、锻炼能力的平台,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国家有关大学生社团建设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各高校都重视校内学生社团的建设、引导、管理与监督工作,其中专业型学生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大家称为第二课堂,主要是由对某一专业或相近方向的研究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们自愿组成的团体,通过这个社团组织学生可以深化专业知识,优化所学专业理论结构体系,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一、专业型学生社团所具备的功能

1.调动起学习兴趣和求知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被动学习就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体现,上课时老师将所讲的知识硬性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学习的效果往往一般。而参加社团活动是由学生们自己选择活动的主题,回去认真查找资料,翻阅文献,构思框架,找出答案。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发现、评价、选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在共同研究某一课题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意识,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习的逻辑性更强。同时专业型学生社团经常发起一些自创性的专业活动,这样活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可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进程,阶段性地、创新性地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活动。

2.在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开展专业性课题研究活动,该类社团活动的专业性要求高、研究难度大、活动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一项科学研究课题的开展,即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思考、相互交流、集思广益,也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明确、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最终的成功不仅需要大家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也需要齐心协力的凝聚力和无缝衔接的合作。在社团活动的整个过程于无形之中培养了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团队合作精神。

3.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型学生社团以开展学术研究与探讨、经验交流与创新等作为社团活动的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热情,为会员提供了新的学习、实践平台,从而使他们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与转化。【2】若是每个专业型学生社团都具备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求知态度,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求知的路上,需要学生自己亲力亲为,提供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二、制约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因素分析

1.学校关于社团建设的制度体系不健全,难以有效管理。学校内的社团种类繁多,不仅设有各类专业型社团,还有体育运动型社团、社会公益型社团、文艺娱乐型社团等,学校所制定的有关社团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等大都宽泛抽象,没有针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导致不同类型的社团组织管理方法单一化,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尤其是专业型学生社团,更需要具体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每一阶段都需要具体指导方法和科学的操作规程,否则社团活动内容难以深入开展,只能浅尝辄止,流于形式,徒劳无功。

2.专业导师介入较少,活动专业化水平较低。社团活动大都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筹划、自我组织开展的,一是学校一般没有明确的关于老师参与社团活动的规章制度,没有构筑教师参与的客观环境;二是专业老师主要从事正常上课工作,他们对社团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参加社团活动的自主意识较弱,一直以来处于缺位状态。社团开展的研究课题若是没有专业导师的跟进指导,学术性研究很难深入,学生们只能停滞在各自有限的见解甚至相互抵触的争辩中,学生们特别需要专业导师抛砖引玉,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驶向成功的彼岸。

3.经费不足,物质资源匮乏。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会费和自拉赞助,这两项资金只能维持几项活动的日常支出,若是开展专业化课题研究,需要大量资金支、物力支持(如科研所需的器材、材料、场所等),社团活动开展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使社团活动的强度有限,活动的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瓶颈。【3】

三、提出促进专业型学生社团全面发展的相关建议

1.建立健全学校社团管理制度体制,增强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的社团工作考核机制,社团建立的申请通过初步审核之后,需要学校设立相关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可行的考评指标,确保社团活动的质量。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方法。三是建立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社团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优良学风。

2.鼓励老师参与社团活动,提高社团专业化水平。社团活动的主体虽是学生,也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对社团活动的选择主题、研究方案、活动评估等多方面给予专业性指导。因此,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是专业型学生社团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

3.充分挖掘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关系网。社团组织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一方面寻找校内资源,需要学校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并建立严格的经费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寻找外校资源,与其他高校的同类社团建立友谊关系,借助外校社团的力量,如借用硬件设备、邀请导师指导、举办讲座等;再者寻找企业资源,社团学生代表可将研究课题的方案与相关企业协商,为企业提供技术研究成果,与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东灵.创建具有职业特色的品牌学生社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

篇3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出版 出版研究 文献计量

孙艳,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润喜,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出版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1]

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的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资助基金,[2]既是衡量社会科学特定研究领域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评价各单位研究实力和作者研究水准的重要指标。[3]目前我国学术界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出版发展状况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因此,统计分析国家社科基金数据库出版研究的立项情况,可清楚了解中国出版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0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出版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样本数据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系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为应用经济、中国历史、民族问题研究、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22个学科,出版项目分散在多个学科类别中。以“出版”作为项目名称的关键词,搜索2000―2012年的数据共得到76条数据,本研究运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

二、基本情况分析

1. 立项项目数量分析

200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出版研究项目共立项76项,平均每年立项5.8项。把这13年分为两段,即2000―2009年和2010―2012年,前10年平均每年立项3.9项,后3年平均每年立项12.3项,2000―2009年10年内出版研究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立项数量增长缓慢,相比之下,2010―2012年3年内的立项数量增长较为迅速,后3年的项目数量总和超过前5年的总和,反映了国家加大对出版研究的重视与支持力度。

2. 立项类别分布

由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系统已将项目进行分类,因此本文摘取了2000―2012年的所有项目。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各类别2000―2012年的立项分布参见图1。

从图1来看,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出版项目的主体,分别占35项和19项,总和超过了项目总数的一半;西部和后期资助项目显得较少,只有4项。横向来看,前10年的出版项目类型都比较单一,只有一般和青年项目,尤其是2009年,全部集中在一般项目上;而后3年开始蓬勃发展,类型更为全面,每个类型均有涉及。纵向来看,重大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是从2010年开始才出现的,之前都处于空白状态。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各类型项目数量均呈上升趋势,体现出国家对出版研究的重视程度加深。特别需注意的是青年项目,从2010年开始项目数量飞速增长,说明国家社科办在规划科学研究的同时,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这对于青年人才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

3. 项目所在单位和地区分布

课题负责人的单位和地区分布是对研究队伍现状和项目布局合理性分析的基础素材。[4]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系统对单位的划分,主要将项目所在单位分为高等院校、其他学校,各级党政机关,省、市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单位(参见图2)。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集中在高等院校、其他单位,说明高等院校是出版研究的主力,这与国家科研队伍的整体分布状况是一致的。具体来看,2000―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出版研究的76个立项中,高校获得了58项,党政机关获得了6项,省、市社会科学院获得4项,其他单位获得8项。另外,党政机关获得的项目中,项目单位所在地为北京的各国家级研究所几乎包揽了全部项目,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馆等。这些研究所由于是国家创办,较地方研究所来说更容易得到国家的支持。

从地区分布来看,出版项目的立项共涉及19个省市,遍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且集中在北京、上海、湖北、浙江等省市,其中北京以18项位居榜首,湖北、上海分别以11、10项位于前列。之所以上述地区立项较多,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对出版研究较为重视,拥有一批出版研究队伍;而西部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立项较少,至今仍有10个省市区为空白,反映出这些地区的出版研究支持力度不大,科研实力较弱。

4. 项目负责人的职称分布

从图3可看出,拥有正高级职称的学者占到课题负责人总数的一半,拥有副高级职称的学者为其次,拥有中级职称的学者所占比例最少。而正高级一般包括教授级高工、研究员、教授等,副高级一般包括高级经济师、副教授、副研究馆员等,中级一般指青年讲师等。也就是说,拥有正高级职称的学者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出版研究项目上占有很大优势,而拥有中级职称的学者更显弱势。

5. 所涉学科分布

出版研究项目的立项涉及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国历史、民族问题研究、中外文学以及马列社科等7个学科,反映了出版研究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且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两个学科,分别为47项和15项,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立项项目数量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国历史、民族问题研究、中外文学以及马列社科项目数量总和还多(参见表1),体现出新闻传播与出版的紧密联系。

6. 立项的主题分布

对立项主题研究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出版立项课题的研究内容丰富,研究视角体现多学科、多角度的特征。

(1)选题主题广泛。立项项目的选题范围较广,包括应用型的研究课题(如“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如“宋代出版史研究”)等。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宗教等几乎所有方面,几乎涵盖了本学科的所有研究领域。

(2)选题主题重点突出,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立项项目中出现频度较高的主题词有出版业、出版事业26项,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17项,某一研究问题的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13项,各个时期或民族的出版史10项,这些都是国内的研究热点。

(3)选题学科交叉趋势明显。出版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传播学、史学和宗教学正在不断交叉渗透,产生了新的学科知识增长点。如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与管理研究,就吸收、借鉴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

7. 出版项目的内容分析

(1)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资料是研究的前提,而搜集、整理与出版资料不仅能使自己的研究更为方便,也有利于其他学者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很多学者对当代基层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表现出极大兴趣,不同学者分别以苏浙赣黔、皖鄂粤冀等地域为例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则致力于整理出版名人的著作,如《恩格斯著作的写作出版及在中国的传播研究》《〈鲁迅全集〉编辑出版研究》。

(2)数字出版研究。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其技术日益完善,凭借丰富的形态和迅速增加的受众展现着势头强劲的发展态势。研究数字出版的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数字出版本身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效应,如《数字出版与媒体舆论引导力研究》《数字出版企业版权战略管理研究》《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等;另一类是针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关系、传统出版业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如《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矛盾与协调问题研究》《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3)出版产业研究。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表示:“未来5年,出版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就是,这个产业必将发生深刻而剧烈的变革。”这一预测也刺激着学者开始以“中国出版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与管理研究”“中国出版集团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等为题,致力于中国出版业的现状、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演变、改革等方面的研究。

(4)出版史研究。出版史从研究文化史各侧面物化、传播过程而来,同时,本身又是供文化研究的各侧面、各对象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学者的研究点集中在宋以后的出版史(如《宋代出版史研究》《民国时期重要出版人群体研究》《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出版史研究》)、某地区的出版史(如《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山西出版史研究》)以及少数民族的出版史(如《蒙古族出版史》)。统计表明,研究某地区和少数民族出版史的均为当地的高等院校或省市社会科学院,这大概是因其较其他单位更容易获取相关资料。

(5)其他方面的研究。中外出版机制研究。一是就中外出版价格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二是将中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进行比较研究。

出版文化研究。部分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本民族的出版文化,如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就研究中国朝鲜族新闻出版文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研究清代蒙古文出版文化。

出版学学科体系研究。此方面的研究略显薄弱,目前仅有一项相关研究,课题名称为“出版学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研究”。

结 语

本文的研究视角是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出版项目的立项项目数量、项目类别、立项单位等对新闻出版进行回顾和展望。总的来看:

(1)国家社科基金出版项目的研究领域基本覆盖出版研究的各个方向;

(2)立项以一般项目为主,偏远民族地区的研究应得到重视,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还有待加强;

(3)高校是出版项目研究的主力军,北京、上海、湖北、浙江4省市位居前4位,大部分省市均在3~5项;

(4)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且能紧跟出版发展的潮流,但研究主题更多地集中在应用层面上,基础理论研究稍显薄弱。

因此,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快出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出版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其理论体系、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及范围等仍在探讨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项目需要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2. 适当加深出版研究的重要程度,提高学术地位。

增加出版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中的份额,在出版研究的学科规划和立项指引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 进一步加强和推动我国出版学学科专业建设。

目前国家社科基金已有很多关于出版的研究项目,且研究队伍逐步壮大,研究基础十分扎实,已具备建立出版学学科的条件。可以在已经开设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或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下增设出版学二级学科,鼓励还未开设编辑出版类学科的高校增加相关的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力以. 出版是人类进步的杠杆[J]. 编辑学刊,1989(2).

[2] 凤元杰,范全青.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的学科与地区分布研究[J]. 学术界,2005(3).

篇4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 科技创业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理工科高校拥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实力雄厚的科研创新团队,完善的硬件设施等综合资源,在应用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这为理工科高校开展科技创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理工科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技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1 理工科高校科技创业教育现状和不足

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理工科高校完整的创业教育模式应当是创业素养和技术特长并重。目前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育定位存在误区。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理念需要更新,部分高校存在功利的创业教育观,未将创业教育真正贯穿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在意识层面上,重专业学习,轻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创业意识弱化,创业精神欠缺,创业教育开展范围狭小。创业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融合度低,与学科专业未能相互渗透、弥补,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2)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理工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缺乏结合学科特点的认证和设计,课程体系不成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专业层面的实践教学与创业课程的整合,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成果单薄,缺乏既有科研基础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3)机制尚未健全。指导和促进科技创业教育的制度和灵活、高效的科技创业教育运行机制尚未完善,鼓励创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交流和融合不足,创业教育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缓慢,创业服务不到位。

2 理工科高校科技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2.1 更新观念,推进创业教育理念清晰定位

传统教育模式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需求不够关注,而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工科高校在加强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应通过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思想,树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和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教育观,全面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①

随着中国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国内的产品、企业在不断地走出国门,科学技术也在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②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基于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有效的方法相结合,尽可能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的精华。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创业教育必须走出局限于创办企业、第二课堂、企业家速成教育、精英教育等误区。创业教育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而是寓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

目前,创办企业为主导方向的自我聘用的就业模式已经形成,创业教育并不局限于已有岗位自主选择和给定岗位就业,拓展就业指导服务内容与领域、有利于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科技创业教育需要的良好的创业文化支撑,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业教育应融入学校的教书育人体系中。在校园内,通过广播,讲座,协会活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同时,大学生创业也需要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自主创业的艰难与风险,注定大学生的创业历程不会一帆风顺,宽容创业失败,保护大学生的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激情。

2.2 夯实基础,打造良好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

创业教育贯穿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应将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相互融合。

专业教学应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评价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学科上不能局限于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技能教育。教学方法上,实施案例讨论、角色模拟、商业游戏、创业讲座、网络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学生学习与模拟相结合。课程设置应实现创业教育全覆盖、分层次,对不同创业意向和不同年级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评价方式上,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考察。评价方法除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外、还可采用撰写课程学习心得、给定案例随堂考试、要求学生自选案例、指定时间集体研讨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创业小论文、以小组为单位起草创业计划书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创业教育模拟实践平台应实现系统化,成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邀请社会上的著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职业经理人参与创业聚会,让学生去分享创业者的成败经验,进一步了解创业历程;通过科技活动、创业训练、创业模拟、创业大赛、创业实习等方式,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加深了创业体验、形成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通过深入调研、统筹规划、政策支持,依托校内相关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创业工作室、科技公司及校外高新技术企业、与政府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模拟基地。此外,利用理工科高校来源广泛的科研项目、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方便的科技信息资源和完备的试验设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原理分析、方案比较、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等工作,提高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发现有价值的点子,由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实现可行的创业计划。

创业教育科研是创业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和重要的科学依据,是对创业教育更高水平的要求。通过优化配置创业教育研究资源,建立创业教育研究基地为依托的创业教育科研机构网络。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与推广,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研合作与交流,推动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师资培训等工作。

培养学术水平高且有实践创业经验的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将创业教育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科技创业、参与企业咨询和研究活动,或深入高新技术企业体验创业、参加创业理论研讨会、培训、调研、工作研讨交流,提升专业教师的创业教育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与社会和企业链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如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讨,开展辅导讲座。同时,还可以聘请从事创业相关工作的优秀校友为创业导师,为广大创业学生提供政策宣讲、创业培训、项目评审、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等志愿服务。③

2.3 整合资源,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

创业教育的成败既取决于学生,更取决于高校的能动性。高校应在创业教育中,改革传统的运作机制,以创业教育为统领,建立并健全创业教育机制。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校长直接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管理,整合全校资源,统筹规划,形成相应的制度和规范。通过设立二级学院创业教育专干,学生班级创业教育委员,建立创业教育校、院、班三级组织,以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设立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召开创业与创业教育学术研究会议,为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提供园地。④

增加创业教育经费投入,提供财力保障。为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可在薪酬体系设计中专门设立相应薪酬基点。根据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每年定期安排专项资金资助创业指导教师外出接受培训或参加会议交流。同时,校企结合,设立学生创业基金。

加大创业教育场地建设,完善物质保障。整合校内资源,将学校优质资源尤其是优质科研资源全面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各类实验室和研究平台,特别是将校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此外,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和项目孵化。

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文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管理决策等领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共享,⑤实现高校与上级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推送和与科技研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系统的无缝对接,形成高校创业教育相关部门相互贯通的信息一体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学习提供指导和全面的创业信息,实现大学生准确创业定位,并可就发展中遇到的创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发展和政府相关部门、法律专家进行在线交流。

3 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内容,需要高校、企业、社会、政府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理工科高校应以开展科技创业教育为契机,将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培养出既熟悉国内外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又熟悉科技创业的现状与一般规律,具备敢于创业的激情、乐于创业的意识,掌握科技创业的流程、知识与技能的大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受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028)

注释

①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朱先奇.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8-04-09.

② 李娟.科技创业[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③ 胡爽.重庆理工大学聘请校友担任首批创业导师[EB/OL].[2012-10-30]. http:///2012-10/29/c_113534272.htm

篇5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趋同化差异化竞争特色办学

[作者简介]李斌琴(1980-),女,福建福安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卢志成(1979-),男,福建南靖人,嘉应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高等体育教育。(广东梅州514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10xjy02)和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专业设置模式改革的视角”(项目编号:2010tjk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08-04

一、高等教育: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生存与发展,任何组织都要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同样,竞争已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诚如加里·贝克尔所说:“无论是推动教育发展,还是促进啤酒生产,我都相信竞争的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美国世界领先,而这个领域是美国竞争进行得最为激烈的领域。”①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政府的调控为主,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到立法、规划、评价,小至高校的办学目标、培养计划、机构设置、人事安排、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均通过各种制度予以严格规定。在此背景下,高校依附于政府,并无实际办学自,只需依政府的指令行事,而无须太多考虑外在的社会需要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之计。因此,大学之间虽存在一定的既得利益冲突与矛盾,但作为资源拥有者与调配者的政府在主观上鲜有让大学进行竞争的意图。作为非完全独立的行为主体,大学也基本上没有竞争的想法和欲望,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竞争有意无意被掩盖了。②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与优胜劣汰原则被逐渐引入,大学作为独立的法人办学实体已经得到承认及规模扩张后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学也正逐步失去过去政府提供的全面保护,必须走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取资源。竞争既是大学获取“稀缺资源”、战胜对手的手段,也是现在乃至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合理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方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是这个竞争大潮中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支流。

资料来源:赵应生、洪煜、钟秉林发表在《教育研究》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一文。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竞争中的弱者

我国现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62所,而目前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趋同,这在其发展定位、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均有体现。如,定位向“985”“211”大学看齐,争当“一流”、争变“研究型”;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专业高度雷同等。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趋同的后果就是大家在同一平台内进行同质化竞争,争夺有限的办学资源。而事实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同质化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甚至是处于劣势的。因为各级各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是有高低之分的,高校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高低既有办学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所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其维持和获取办学资源能力的强弱。我国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校2358所,高等教育场域“是一个等级严格的金字塔式的系统,自下而上分别是民办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地方专科学校、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地方重点高校、百余所211高校、三十余所985大学、8所所谓‘重中之重’的985大学,最后是位于塔尖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③对处于高等教育场域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获取办学资源方面与处于高等教育场域顶部的高校有较大差异,成为竞争中的弱者,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政府经费投入:亲疏有别。当下,我国高办学经费的投入虽然正逐渐走向多元化,但是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依然是主要部分。在教育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依据是其在高等教育场域位置高低,选择“亲疏有别”的重点投入政策。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部属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负责,地方高校则由地方政府承担。④地方院校受地方政府工作财力不足的制约,经费保障水平与中央部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且二者之间有扩大之势(如右表所示)。除此之外,对处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部的“211”和“985”工程项目的高校还能从政府获得“超国民”待遇,得到额外巨额资金投入。如,在“985”工程一期项目的“2+7”格局中,定位于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和清华,三年时间内从教育部各获得18亿元的投入;其余最初定位“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也从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获得三年10亿元左右的投入。⑤在长期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大幅度的经费支持对高校的发展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众多地方高校受经费投入水平的制约,仅能维持基本运转,用于教学和科研的经费严重不足。

2.招生被“忽视”与就业受“歧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等教育金字塔体系,使得不仅政府根据这个金字塔体系进行教育规划,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社会如家长、考生、用人单位也以此为标准自上而下考量大学的“优劣”。在他们眼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北大、清华及其他“985”“211”院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殊层次。学生进入这类大学学习,不仅是家长培养子女获得阶段性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将来可能比进入处于金字塔底部“一般”院校的学生有更好的出路。因此,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院校自然是考生、家长们报考的首选,而位于底部的地方院校则往往被“忽视”。这也使得一些地方院校开始陷入了“生源危机”,不得不降低投档分数线方能勉强完成招生指标。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依据高校在金字塔体系中的位置高低判别毕业生质量“优劣”,毕业生的“出身”对其就业极为重要,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其就业率也明显低于211、985院校。《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年)》的调查显示,2007届、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90%,非“211”院校毕业生则为90%、87%。

3.人才引进: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是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各院校出台了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安排配偶工作等优惠政策吸引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地级市,有的甚至是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城市。无论是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还是院校的财力、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基础与氛围、工作环境、发展机会都与一些重点院校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众多高层次人才宁去大城市的专科院校也不愿落户在小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不仅如此,既有的人才亦有可能留不住,或被其他院校挖走,或读博离校。

4.科研竞争:先天不足。由于大多地方院校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的专科办学阶段,科研基础条件差、对科研工作不重视,地方院校的科研普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这使其科研竞争力明显落后于“211”“985”大学,突出反映在其承担的课题上。如在2006~2010年公布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地方院校承担的数量不到1/4⑥,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的更少。

三、差异化竞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理性选择

面对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竞争及其弱势地位,如何突出重围?选择何种发展战略?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作出抉择的问题。在自然界,处于同一生态位的各物种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相互竞争,生态位重叠程度越严重,竞争越激烈。此时,为减缓竞争压力,处于同生态位的物种会选择生态位分离或移动的方式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关系方面,倾向于用相互补充来代替直接竞争,即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使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

在社会领域,差异化竞争已是经济学、管理学各学派研究的重点内容。这主要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的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该理论认为两个以上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以不变的规模收益生产同类产品,以边际成本销售,会失去获利空间。回避伯川德悖论的最现实和最常见的做法是实现产品差别化。作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差异化竞争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组织的研究,用来分析院校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又受其制约,而社会发展又是复杂、多样性,其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再加之我国的区域、城乡之间在社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高等教育只有多样化、差异化发展,才能灵活应对这一多样化的外部环境。另外,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生的个人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亦是多样性的,大学也应差异化发展,以满足社会个体的多样化需求。伯顿·克拉克曾经断言,“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的模式”⑦。也正因如此,走差异化竞争道路,已成为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办学的共识。从本质上讲差异化竞争就是追求独到之处,以特色求发展。⑧潘懋元先生也说过:“每所大学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虽然,当下对何谓办学特色有不同的理解,但可简单地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应该是对差异化竞争的最好诠释。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在高等教育场域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需讲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合适的发展空间,强化自身的独特性、稀有性,走出发展初期的向金字塔顶端的院校模仿的泥淖,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劣势,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特色办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差异化竞争的路径

总的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特”,要体现两点:其一,地方性。即面向地方,立足区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即为其使命,脱离了这一点,新建本科院校则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生存和发展之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且各具特色。不同区域在文化积淀、经济发展重点及社会发展战略上的差异,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形成自身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建本科院校正可根据自身发展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确立服务重点,进而突出特色,最终形成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二,独特性。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管在其办学定位,还是专业设置、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都要和研究型大学、高职等其他类型院校有所区别,为自己争得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因此,具体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要通过走特色办学之路实现差异化竞争战略,又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立足区域,科学定位。办学特色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目标追求过程中形成的。但若无合理目标与科学的定位,不仅难以形成特色,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大学并无实际办学自,这也导致其“无目标办学”,以致一些院校经过几十年发展仍“原地踏步”。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应立足区域,科学定位:首先是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位置,即学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即使未来办学层次提升,获得硕士点博士点,招生面向扩展,但是社会服务面向与发展空间仍主要是学校所在区域。其次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色办学,强化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重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并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获得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如广东嘉应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其定位为办出“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扬客家文化”的特色。基于此定位,嘉应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的活动,2008~2009年该校受当地兴宁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为其制定《兴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最终,研究成果不仅获得兴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以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点打造特色新专业,吸引生源。社会需求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学专业的设置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密切联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迎合地方社会需求方能创出特色。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基础大相径庭,各有特色,这对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自然会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区域的重要产业往往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特殊的技术、人才。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其区域的优势,积极主动搜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设置特色专业。如福建龙岩学院根据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需要大量研究、开采煤炭的高级专业人才的现状,果断地增设了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并与福建省煤监局、省安监局合作办学。龙岩学院为煤炭企业培养定向人才,而企业则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学生提供学费、专业奖学金,并分配工作。这种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成为龙岩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专业。

3.探寻区域特色文化,研究区域特色课题。科学研究是大学的职能之一。受办学条件等限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机会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院校在科研方面可以无所作为。地方院校完全可面向区域特色文化,以研究区域特色课题作为科研的突破口。一是寻找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研究区域特色文化。如广东嘉应学院依托地处客都梅州的区位优势,成立客家研究院,其客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项特色在海内外均有较大影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也因此成为获批准成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二是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展特色“产、学、研”课题研究。地方院校对教师科研项目的考核应淡化“级别”,鼓励教师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直接为区域经济生产服务的应用型课题研究,将科研拓展至当地企业,形成自己的区域性科研特色,并以此获得地方政府、企业的支持和科研项目与资金,实现院校与区域社会发展的互动。如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成立“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将其打造成校、企联系的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桥梁,对煤炭行业的重大课题展开技术咨询,针对企业对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迫切需求和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确立研究课题,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煤炭资源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紧抓煤炭行业特点及专业特色的研究,带动了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科研的长足进步。

4.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特色办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课程体系设计突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设计是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的,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而满足社会需要。为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区域社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在内容上应紧密围绕人才培养规格、目标设计,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大学生自主选课权,以拓宽其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体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筑实践锻炼平台。重理论、轻实践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需要。如嘉应学院通过建立定向人才培养基地与当地企业长乐烧酒业公司开设“长乐人才培训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开设“移动人才培训班”,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契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发展需求,打造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平台,为学生开展学习培训、营销实操、企业实践等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能力。

5.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不管是区域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还是特色专业的建设、特色课题的开展及特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后都有赖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归结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在这些方面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人才紧缺,师资队伍结构和人才梯队对特色办学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也是个考验;二是教师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双师型”教师紧缺,有的老师固守已有的理论研究,不愿拓展在实践能力和应用性方面的研究。因此,为更好地实施特色办学,落实差异化竞争发展策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更应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需要,以优化结构为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地建设师资队伍。对于前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一是引进与培养并举。一方面,建立特色学科带头人引进的保障机制,确保特色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内部培养也不可少,毕竟现有的教师对于学校的特色办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更多的积累与准备。二是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把大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青年学术带头人作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学校的长远规划做准备。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三年为一周期,并给予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即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做好柔性引人工作。对于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必尽求为我所有,但能为我所用即可。对于后者,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将教师下放到企业进行挂职,特别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如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引进人才时要加强对其应用性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特别注意教师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是否适合相应专业、满足该专业的需求;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可以与地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定期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学,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注释]

①朱科蓉.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88.

②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4.

③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78.

④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0):5.

⑤宋维强,廖媛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27.

⑥孙继英,刘兆文.地方院校的科研竞争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52.

篇6

摘 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20年,近年来对汉语发展过程的研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对近20年来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的论文进行评述,并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过程分析、原因阐释等方面探讨其研究现状与特点,以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汉语语法发展过程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其中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是整个领域的基础研究。这种描写性研究又可分为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发展模式研究(developmental patterns)、语言变体研究(variability in learner language)和语用研究(pragmatic aspects of learner language)(Ellis,1994)。发展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学习者的习得顺序(order)和次序(sequence)。习得顺序是指在目的语的一系列语音、语法特征中,哪些特征先习得,哪些特征后习得。发展过程(或称习得次序)是指在对目的语某一特定语音或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最终正确习得这一项目。本文试对近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特点进行述评。

一、文献综述

孙德坤首次采用个案跟踪法外对国学习者进行纵向研究,于1993年发表《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阐述了两个汉语学习者习得助词“了”的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这篇文章在提出研究课题和纵向研究方法上都作了开拓性的尝试。

赵立江于1996进行纵向个案跟踪与横向规模调查相结合的研究,发表《外国留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考察与分析》,再次分析了学习者在习得的不同阶段对“了”的掌握和使用情况,并运用中介语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对“了”的研究分析应由单句结构扩大到语段、语篇,强调在话语篇章中考察,对语法研究、习得考察及教学方法均有一定启示。

王建勤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914条语料的研究,探讨以英语为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群体习得“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全过程,于1996年发表《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从“不”和“没”构成的否定结构的分布情况,与谓词、助动词的搭配及某些特定规则的习得三方面进行了考察,论述了:“不”和“没”否定结构习得消长过程的有序性特征;“不”和“没”扩散过程中规则习得的过渡性及渗透性特征;谓词否定与助动词否定结构的习得爆发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该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学习者习得否定结构的过程是按一定习得顺序进行的,该顺序实际反映了否定结构习得的难易顺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指出否定结构教学应考虑学习者内在的习得顺序;第一次将科学的统计方法引入习得过程研究,从而使习得过程研究更科学化,使研究结果更直观化。

1999年,王建勤发表《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习得的分化过程》,通过对习得“和/跟……不一样”的表差异否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即简单表述阶段——分化阶段——整合阶段的描写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简化策略、外化过程的心理机制、语境认知与模板制作机制及策略取向等理论问题,对西方学者提出的观点进行检验和补充。

同年,孙德金发表《外国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习得情况考察》,将汉语体标记“着”“了”“过”放在一起,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进行断面分析,着重从动词语义特征及句法结构对习得的影响来分析习得过程。文章运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在语料观察的基础上,得到两个基本假设:体标记的习得与动词的情状类型密切相关;句法结构类型影响体标记的习得。然后从多角度对语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证明假设。这种先提出假设后加以证明的分析方法使汉语第二语言习得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更具实验性研究的特点,有利于与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接轨。

与此同时,余又兰则对英国两所大学汉语专业35名学生习得“了”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发表《汉语“了”的习得及其中介语调查与分析》,将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的对象进一步扩展到处于非目的语语境中的海外汉语学习者。

1999年,王红斌、李悲神发表《汉语篇章零形回指习得过程的分析》,运用中介语理论考察韩国和日本留学生汉语篇章零形回指习得的过程。从尝试期、尝试二期、成熟期三阶段的表现形式、交际策略、母语迁移作用的发挥、“习得”还是“学得”及阶段持续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留学生习得汉语篇章结构的过程也是其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重构的过程。该文紧跟汉语语篇研究的潮流,将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到语篇习得上,将语法意义的习得与民族思维、表达习惯的重构与习得相结合,深化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2000年,曹秀玲根据语言类型学,通过语言差异对比,选择学习难点,发表《对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汉语宾补共现句习得的研究》。该文通过测试语料,归纳出朝鲜语学生习得汉语宾补共现句的错误类型,总结了习得的大致序列,阐述了影响习得的内在机制。文章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中国朝鲜族大学生,水平视为高级,特点是把汉语当作外语学习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学习方式是分散式;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根据学习程度及学习时间分为次高、中级、初级三个层次,学习方式是集中式。这种划分突破了仅仅根据汉语水平划分研究对象的模式,考虑了教学方式的区别,扩展了习得过程研究考察因素的范围。文章还特别强调不同母语及学习阶段学习者汉语中介语发展的不平衡性,明确提出根据学生母语情况进行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教学,具有实践意义。

2002年,施家炜发表《韩国留学生汉语句式习得的个案研究》,该文使用韩国留学生的个案跟踪语料,重点考察研究韩国留学生汉语句式平均句长的发展,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平均句长会随其学习时间而增加。通过研究汉语句式习得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发现学习者的停顿、重复、认知性延长现象渐趋减少;句式有格式化倾向,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提问多关注意义而非形式,询问方式日趋多样化;而询问次数却不断减少;经历从无标记到有标记形式的习得历程,并逐渐由前者向后者过渡分化。其价值在于填补了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中单句句式习得过程研究的空缺;引入国外心理语言学界考察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重要指标——平均句长和句法结构的发展,通过实证性研究,寻求到两种较易操作、较科学客观的衡量语言习得或语言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平均句长(MLU)和平均停顿次数,这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是一种新的探索。

杨德峰于2003年、2004年分别发表《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三篇文章,根据学习者母语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个语法项目——趋向补语的习得过程分别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考察研究,分析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出错原因。其研究对实行针对性教学,减少教学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对语法大纲、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教材的编写等也有参考价值。

2003年,赵果另辟蹊径,以“吗”字是非问为考察项目,发表《初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吗”字是非问的习得》,将发展过程考察细化:从形式结构(语法)、语义功能的习得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美国留学生“吗”字是非问和汉族儿童“吗”字是非问的发展进行比较,探讨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从2004年到2014年,汉语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关于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渐成热点,先后有多位学者发表研究论文,研究集中于对外汉语语法界公认的重难点语法项目,研究对象略有拓展,研究方法少有创新,不再赘述。

二、研究现状与特点

(一)理论基础薄弱,有待进一步验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言学理论、第一语言习得理论、认知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就语言发展过程而言,其研究前提、基础有以下三方面:

1.普遍语法理论与自然顺序假说

Chomsky普遍语法理论和Krashen自然顺序假说是发展过程研究的前提,只有承认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存在一个“内在大纲”,且对语言规则的习得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固定不变的共同习得过程和顺序,才有研究的可能和必要。但是作为理论和假设,还没有一项实证性研究对其是否符合语言事实及学习过程加以验证。

2.中介语与偏误分析理论

发展过程研究的语料来源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对语料的分析以Selinker中介语理论和Corder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化石化”现象及其原因的解释也从这些理论中寻求答案。但利用中介语中出现的偏误来考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其视角偏重于学习者中介语的缺陷和与目的语的差距,而不是习得者的习得成功之处。可以说语言习得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每一个语法现象或者语法结构从其“出生”到“成熟”的过程没有得到认真、充分和全面的研究与描述。

3.准确率标准即为习得标准

“准确率标准”是将目的语作为参数来鉴定第二语言的习得结果,即以学习者语言的准确率为标准,通过计算正误次数评判习得成败及习得过程、习得顺序。

国内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及方法上有两个共同点:准确率被用来作为习得标准;把准确率同习得过程、习得顺序相连。此做法有待商榷,原因在于:首先,准确率顺序或者难易顺序是否能体现出学习者真实的习得过程和习得顺序?从理论角度讲,没有理由认为准确率和习得过程、习得顺序有内在联系。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讲,语言运用的场合(正式或非正式)、准备程度(即席发言或有准备的发言)、时间限制程度、精力集中程度、心情紧张程度等,都会对语言运用产生影响。而受这些因素影响所得到的准确率是否能代表习得水平?其次,准确率的选择本身带有极大的任意性,并且缺少依据。比如,80%的准确率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的角度意味着什么?代表了什么?75%、90%呢?如果习得者没有达到80%的习得标准,但达到了79%,其习得情况又如何?1%之差能说明什么问题?

综上,发展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深厚坚实,其理论真实性还有待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均有涉及,但有待创新

发展过程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纵向研究,即通过对某一个或某一群体学习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longitudinal study)来获得语料;二是横向研究,即在同一时间通过对不同程度(高、中、低)学习者的“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来获得语料。国内汉语发展过程研究涉及纵向研究:个案观察;也有横向研究:语料研究、调查研究等;还有两者结合的考察研究:个案+调查测试。可见,国内汉语发展过程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但也不免存在不足之处。

1.个案研究

目前个案研究均为跟踪观察,形式有二:采用一对一自由谈话式,属个例研究,是研究者参与其中的观察法,如孙德坤(1993);采用跟踪一群学习者的形式,属小组跟踪,是非参与性观察法,如李英(2004)。个案研究是一种自然观察法,它从自然环境中收集、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但局限性在于费时费力;学习者自由说话,不一定能说出研究者要考察的语法项目,如果研究者进行提示,则会犯暗示的错误;而且,语料的收集也存在研究者的偏向。另外,个案研究存在致命缺点,即不能将一个个案的研究结果推广到其他个案。我们很难从个别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中分辨出哪些特点是个体特有的,哪些特点是群体共有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做大量的个案研究,将不同个案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便找到共同规律。

2.语料研究

目前的语料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语料库可以提供丰富的语料,以书面形式呈现,有利于资源共享,省时省力。但语料多集中于学习者说错或不标准的语言(中介语),我们只能研究错句,而看不到学习者说对的句子,不能对学习者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描写。另外,中介语语料库的语料来源与学习者的背景及语境说明不够充足,一些典型错句可能因为不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而错过一些宝贵的语料,对发展过程原因的解释也造成一定困难。

3.调查研究

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测试的形式,如填空、选择、正误判断、句型变换、翻译、造句等,测试的优点是有针对性,利于统计分析,所调查的学习者范围也比个案研究广,但测试本身有一定暗示作用,通过测试得来的语料是非自然的,学习者有可能在自然环境中不用这一语法项目或因不注重语法而出现错句,因此其可信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由此看来,我们在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时,要尽量避免其不足;或者对同一研究题目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探讨,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

(三)研究对象国别局限大,有待扩展

国内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注意到了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在某一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中会有不同,因此,绝大多数发展过程研究都是就某一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加以考察和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母语为英语、朝鲜语(韩语)及日语的学习者,这可能是由于国内英语教学开始的比较早,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与语料丰富;近年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以日本人、韩国人居多,其语料较易收集。既然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发展过程有所区别,那么对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就不能仅限于对这几种母语背景学习者的考察,对其他母语背景(如法语、西班牙语、印尼语、德语、泰语等)学习者习得过程的考察也十分重要而有意义。

对发展过程研究对象的区分多以学习汉语的时间、汉语水平为标准,其实研究对象的分类标准不限于此,学习者的性别、年龄、学习环境、方式、教学方法、使用教材等都可作为研究对象的划分依据,多维划分标准不仅有利于多角度考察发展过程的真实情况,更有利于研究结果的分析阐释。

(四)研究项目屈指可数,其广度、深度有待加强

目前汉语发展过程所研究的语法项目集中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重难点上,即:助词、否定副词、“把”字句、趋向补语四个语法项目。个别文章涉及汉语句式、语篇习得,可以说对语法项目发展过程研究的广度还不够。汉语语法项目不计其数,列入对外汉语语法大纲及教学重难点的语法点也有百例之多,加之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出现的表达、混淆错项,可以说汉语发展过程的语法研究项目是极其丰富的。另外,汉语语法有语素、词、短语、单句、复句、语段以及语篇等层次,目前研究只涉及短语、单句两个层面,可谓冰山一角,广大研究领域尚待考察与探索。

就某一语法项目的考察深度而言,发展过程研究也亟待加强。近20年来,研究“了”发展过程的文章有十篇之多,对“了”的考察有:出现与否问题,位置问题,不同语法意义的混淆,相关语法结构的混淆,超单句、语段层次的分析,搭配动词的情状,所在句法结构,偏误类型,两本教材中“了”的语法分类、句型及解释术语。“了”的研究涉及语法、语义,但没有涉及语用层面的习得过程分析,至于对“了”所涉及的文化意义等方面的考察就更无从谈起了。在语法层面对“了”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时,涉及最多的是“了”的出现形式及位置,大多是处于单句层面的考察,而语段、语篇层面只有赵立江略有探讨。在语义层面,对“了”的语义分类停留在“了1”“了2”两大类,而就某一大类的相关语义小类的划分考察却没有涉及;对与“了”搭配的动词作了语义考察分析,但诸如与“了”搭配的宾语、补语(时量、数量、动量等)却没有提及。

由此看来,国内汉语语法过程的研究,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加强。

(五)过程的分析模式统一,少有新意

国内语法发展过程研究在对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分析方面体现了以下四个步骤:

1.分类。涉及两个维度:从语法、语义角度对所考察语法项目进行义项分类;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学习水平划分阶段,逐个阶段进行描写。

2.数据整理与描写。从统计学角度对学习者该语法项目使用的准确率、频率等数据进行整理,列表、绘图并描写学习者出现的错误。

3.特点归纳及简略解释。包括归纳总结:对发展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如从语法、语义层面进行分析定性,从运用分析角度进行中介语及偏误分析;对比:如果同时采取两种以上考察方法或分类方法则进行对比分析,或与相关语法结构、所考察项目的第一语言习得情况进行对比;原因探析:对考察结果进行初步解释。

综上,国内语法发展过程研究在过程的分析模式方面整齐划一,已形成一套规整的、定型的、公式化的分析步骤,有益于后来研究者学习模仿,有利于作大规模、系统化的发展过程研究。但在分析过程方面少有创新,也会使研究停留在某一阶段难以深入拓展。

(六)原因的解释缺乏实证性、系统性,有待理论化

国内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的研究文章在描写、探讨汉语学习者某一语法项目的发展过程之后,大多会探讨其形成原因,并加以解释。近年来的研究文章对原因的解释从分布上有两种:一种是对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描写后分别直接分析错误原因,说明为什么是这样的习得过程;一种是在文章最后做出总结,大致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推断。解释的角度涉及:1.语际干扰(母语负迁移);2.语内干扰(过度泛化);3.学习者心理过程、认知水平和学习策略;4.语法项目的复杂性;5.学习特点;6.习得环境等方面。

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发展过程原因的解释多为推论性的,没有实证研究;其原因阐释也较零散,不系统,有待以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另外,对发展过程的解释角度可以延展到诸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性格,学能(分析归类能力等),学习态度;语法项目的特性,难易度可教性,出现频率(常用性),形式特征(标记性);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

(七)涉及对教学的启示与建议,实用性、系统性有待加强

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近年来国内对发展过程的研究大多涉及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及教学启示,但仍多为泛泛而谈,实用价值不高,有待深化、细化,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结语

近20年来,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国内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文献逐年增多,但相对于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国内汉语语法研究,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对国外理论和方法介绍的不够,研究的也不够。

2.国外语素习得的研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汉语这种非形态语言。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相关语法研究及汉语第一语言习得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尚不成熟。

由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除了需要加强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运用,还有必要在研究中强化以下四个观念:

1.发展的观念。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运用横向、纵向两种方法对发展过程加以研究;考察汉语学习者某一语法项目的共时、历时发展情况;既宏观地考察某一语法项目的整个发展过程,又微观地考察某一阶段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挖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发展过程的真实全貌。

2.比较的观念。不仅要比较汉语第二语言习得发展过程与第一语言习得发展过程的异同,还要比较不同母语背景、学习方式、不同性格、年龄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过程,从而总结规律,阐释原因。

3.系统的观念。一方面,要将汉语语法项目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察和研究,考察现象,探讨发生原因、过程、结果、影响及对教学的意义等。另一方面,对发展过程的某一方面(如原因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分析。既考虑到各因素对整个发展过程的影响,也要考虑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另外,系统化之后,使其上升为理论模式,有利于后来者借鉴、运用。

4.实用的观念。体现“研究为教学”的观念,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真实话语中收集语料,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检验其准确性,使其不仅仅只是对教学有启发,而是可以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学进行指导,有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可喜的是,汉语发展过程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已有许多显著成果,加之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的应用,相信汉语第二语言发展过程的研究必将走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具突破性的成就。

(本文得到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编写”的资助,项目编号为:[YETP1249]。)

参考文献:

[1]曹秀玲.对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汉语宾补共现句习得的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黄月圆,杨素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把”字句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1).

[3]李蕊.对留学生“着”习得情况的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1).

[4]李晓琪.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5]李英.“不/没+V”的习得情况考察[J].汉语学习,2004,(5).

[6]施家炜.韩国留学生汉语句式习得的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2,(4).

[7]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8]孙德金.外国学生汉语体标记“了”“着”“过”习得情况考察[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1999.

[9]孙德金.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

[10]王建勤.“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1997,(3).

[11]王建勤.表差异比较的否定结构习得的分化过程[J].世界汉语教学,1999,(4).

[12]王红斌,李悲神.汉语篇章零形回指习得过程的分析[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2).

[13]杨德峰.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14]杨德峰.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

[15]杨德峰.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3).

[16]余又兰.汉语“了”的习得及其中介语调查与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17]赵果.初级阶段美国留学生“吗”字是非问的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