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相关知识,具备制作室内、室外设计效果图及施工图,以及完成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能力,从事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工程的施工指导与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家居、建筑、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2 建筑/建材/工程;
3 广告;
4 房地产;
5 互联网/电子商务;
6 新能源;
7 家具/家电/玩具/礼品;
8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室内设计师;
2 软装设计师;
3 设计师助理;
4 平面设计师;
5 景观设计师;
6 设计师;
7 空间设计师;
8 室内设计师助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双证书教育;校企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对人文环境也有了新的定义。目前社会上已经提倡绿色生活、环保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以市场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找到更适合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来面向市场之路。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
学校要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用人的具体需求,从而设计教学路线和教学提纲,从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能够一出校门就能较好地切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思路上,教师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将实践教学大幅度地应用在教学环境中,使教学内容能更加清晰化、明确化。
2.同职业需求相结合,明确培养方向
在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必须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做到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所学的知识都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同时,专业设置在力主贴合市场的主体思路中,也要加以对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培养,这样当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后,也能在实践中加以创新,从而推动行业的进步。
3.坚持校企结合的路线
坚持校企结合路线,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得以完美地运用。这就必须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和环境艺术相关的企业进行大力深度合作,可以将企业有经验的经理、工程师以及资深员工请到学校,请他们用市场上用到的理论和知识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学习。同时,学校在学生实践课程中,将学生派送到相关企业去实地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消化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进而为人才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
4.实施双证书教育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除了必须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必须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真正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学校也要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在学生毕业的同时,除了毕业证书,也要获得级别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
1.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要根据市场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将市场中优秀企业案例引入教学体系中,并根据企业所运用到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学校也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授课。例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现场参观等。同时也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发挥多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同时,学校也要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构建相应的素质平台、专业教学平台、技能培训平台。每个平台都是由不同的教学项目构成的,以开展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课程特色创新
学校要针对市场人才的实际需要来制订相关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广泛征求市场企业的意见,使得教学内容最大化地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相关人才。
同时,也要加强专业教材建设,编写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教材,同企业联合制订和编写适合的专用教材和实训教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市场相关案例辅助教学,让学生随时了解到市场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际用途,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
最后,很多院校已经被证明切实可行的“工作室制”也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之一。所谓的“工作室”实际上就是实习公司,这些实习公司通常和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与学生签署培训实践合同,教师通过工作室来承接市场中各类设计项目。通过这种大量真实的设计项目来加强学生对于工作的体验感。通过这种教学工作室,学生不仅可以真实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同时也能够在参与到工作室的工作中,了解到社会真实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态,方便学生以更加理性的认识去面对就业市场。因此可以说,“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为了能够确保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学校就必须在教学中同市场紧密结合,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篇3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意义;原则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社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人们逐渐的开始注意起了自己所居住的周边环境,并且对居住环境以及环境艺术的要求和品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正是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得到市场不断认可的同时,它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受到了社会广泛欢迎的学科。在经济上处于发达地位的一些欧美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最先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进行了发展,之后各个国家也开始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给予普遍的关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在我国发展开来,经过三十多年以来的沉淀和发展,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城市化在为其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各高校纷纷开始根据社会行业发展来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达到为社会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市场的需要。就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来说,它不仅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同时它也是对人类在生存环境方面的整合设计,在内容上它包括了公共空间、雕塑、室内、建筑、园林、装饰等艺术要素。基于以上原因,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各高校要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使学生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原则
1、要遵循预见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由于当前人才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日益激烈化,因此一定要带着预见性的原则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当前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把握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要把人才需求预测工作以及人才需求调查工作做好、做实,以便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能够有据所依。同时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工作适应性进行提高,这是因为教学和工作对环境艺术设计在深度以及范围上的要求不同,并且环境艺术不同的设计者其面对的工作也不尽相同,这就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的扎实、全面,进而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未来担负的起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和社会所给予的责任。
2、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
在专业性以及综合性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现的较强也较明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其专业内容涉及到了建筑学、绿化学、艺术学等众多的领域,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具有渗透性、交叉性以及融合性。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的特点,即对其专业的深度给予重视的同时还要对其系统性的原则和要求给予同等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怎样使学生在知识面的广度上得到拓展、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增强、在整体思维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这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都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
3、要遵循特色性的原则
特色性的原则指的是高校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针对性这一方面进行提高时,必须依靠学校的特点来进行,进而在某一工作领域中使本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有的竞争力更强、更独特。基础不同、性质不同的学校都可以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但园林类或建筑类的院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面其前景更加的广阔。这是因为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上来看,园林、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联系较其它行业更为紧密,并且这类高校可以将园林或建筑等作为重要依托,来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侧重性得到提高。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寻找挖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教育的结合点,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4、要遵循创造性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得到体现,即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技术以及知识,而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规划,并组织学生对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与思考。相同或类似的设计不但使规划或作品缺乏生气,同时也不能使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重点的强调,进而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中的创造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付军,张维妮,王燕;从城市意象角度探讨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刘海青;关于综合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篇4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2]要求学生既具有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装修及景观施工与管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生产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又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室内外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其教学的特殊性,尤其不了解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现况,机械照搬本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培养的学生不仅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而且实际操作能力又欠缺,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学习,专业课深化,综合设计课程实践。虽然这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很明确,教学重点也很突出,但是它们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基础课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过于抽象和空洞,不能很好地结合案例进行解说,使得学生无法领会其实质和内涵。而专业课学习又过于局限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使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综合课程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提不出有创新的想法,也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知从何处着手解决问题。这就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基础课学习的理论和方法难以运用到专业课中去,专业课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创新和灵感。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学业结束之时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接触过可又什么都不精通。
(三)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紧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且是多个学科的复合。既要有艺术的修为,又要有软件操作基础,还要有教学技能,我国尚没有此类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因此,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都是从计算机、美术等专业转变过来,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素质有待加强,教师教学经验、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创新
(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企业所需人才为培养方向,积极调整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拓展教学内容、改进办学条件。建立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动力和灵感。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就业竞争力。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而在教学内容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既要合理安排好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又要解决基础课和专业课联系不紧密的现状。要改变以往孤立死板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基础设计原理应用到各个专业设计课题中去,增加设计原理学习的趣味性,强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灵活合作的方式,采取模块式教学或者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既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又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突出知识的前沿性和探索性,要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实践观念,要瞄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市场要求,要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学校要完善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改变环艺专业存在的师资学历不高、学术成果不多的现状;要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鼓励年轻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应加强对专业和跨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交流,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组合,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不是只在纸面上设计就能够实现的,还要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才能完成。而没有一点实践经验,不了解各种施工的特点与衔接关系,是不能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思和效果的。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要面向社会,要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使学生对各种装修施工工艺及具体运作要领有所掌握,较好地协调处理设计艺术效果与施工工艺的关系,正确地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艺术效果。
三、总结
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效途径
1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提高实践能力
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同样的,对于大学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来说,其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其中参与设计的项目,既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参与设计项目的过程中,要起到表率和带头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研创作中,并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项目,这种情况在大学阶段并不多见,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要承担过多的教学任务,没有多余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带领学生共同做项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专业水平不够,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和效果。
然而,随着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应的减少,这样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科研创作。而高校对教师的科研创作提高了重视,也将会促使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学研究和项目的设计中,同时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研究中。这样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各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 教学手段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完善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专业实践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让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为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奠定基础。其次,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并针对各专业内容的实用性进行辅导,将各个内容之间进行恰当的衔接。此外,教师也可以开办有关此内容的演讲,讲解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得学生对该专业有更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规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应该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设计课题,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设计,这样做在一定的程度上测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源,并且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技巧和方式,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效果差、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无法有效提高以及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学校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达不到要求,学校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想要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一批具有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专业性人才;其次,学校要考虑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才能和创新能力,并取得过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利用现代教学设备,针对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教学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4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其他专业相比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操作性更强。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校企合作成为当前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可以按照各高校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内容仅提供参考。
4.1 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了解
在学生刚刚入学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设计院,组织相关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当前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就业情况。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以后应该学哪些内容,需要做哪些准备。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透彻地了解到自己的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点。
4.2 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上文中提到过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可以让学生分批进入企业实践。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下,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在学校学到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3 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学校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企业培养熟练的技工,那么很明显这是教育的退步,但是如果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被企业需要,同样的这也是教育的退步。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不仅是当下对人才培养的另一种趋势,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对一些有意愿的学生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以及指导,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中。
4.4 项目分段加工
有些设计项目适合企业交给学校来完成,可以让学校的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4.5 将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
学校可以安排一部分教师在企业担任一些职位,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学术性的问题,同样的,企业也可以派遣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必定会被打破。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发展趋势,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指导的第一要务,同时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任军君.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方法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5):80-81.
篇6
2012年,曹炜教授和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建筑方向班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引入上海建筑界有争议的真实地块,在毕业设计思考中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鼓励大胆自由的创意,引导绿色环保的方案,落实创意与工程的有机结合――以全新的设计思维方式挑战传统的学院训练模式,带来建筑设计创意的崭新天地。
呈现高校创意设计科研探索:本专题特别提供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学院2012届建筑与环境艺术系建筑方向班关于毕业设计训练与科学理性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和行动样本,希望引发更多深入讨论,希望更多元丰富的设计教育体制的诞生。
在此之前,院校的毕业设计命题多以学校设计为主,虽然较易避免商业项目定位中的投机感,体现纯粹作为学生阶段探索的学术研讨性,但不足之处是课程逐渐模式化,以另一种枯燥取代了之前的乏味。学生需要了解未来建筑市场的多样性,需要了解学校之外的实战项目,这样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我们在课程中将大胆自由的想法和理性严谨的计划付诸实现――“上海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是建筑班师生共同倾心培育的大作,是学生设计师职业素质的最好呈现。
一、 创意发散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建筑方向班的毕业设计
选择真题。以往美院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多以学院派自居,研究对象有相当局限性,对师生来说也缺乏相应的挑战。处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我们应该面对真实问题,尝试并探索对建筑的全新诠释。
本届建筑班毕业训练挑战的项目是《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位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末端,地块长约350米,南北宽约120米;东侧1千米内是静安寺商圈,北邻永源路,东接南京西路,西邻静安大厦,南邻南京西路和延安路高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由于该项目要求在较为狭长的地块里综合配置办公、住宅、五星酒店与高档商业等功能,近20年来,开发商协和集团与众多世界一流设计单位就该地块功能定位、设计风格、开发方向等做了反复研究与推敲,前后花费上亿元,但至今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
选择以《南京西路协和城商业综合体设计》为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毕业前感受上海文脉深厚、空间复杂、地价吸金、功能要求高端、用户要求无止境的建筑规划设计战场。
拓展创意。我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尽最大努力,以宏观统筹的视角策划方案,对整体和细节反复推敲,给出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同时,要求他们探索世界建筑发展前沿,培养自己前瞻的眼光,深刻理解世界建筑发展趋向,以此为基石实现创意拓展。
调研阶段,我要求学生弄明白基地所处硬件和软件大环境,对周围状况,诸如华山饭店这类老建筑做了文脉及风格的研究与测绘,从而为未来有的放矢的创意奠定基础。概念设计阶段,也是整个项目训练最为精彩并有挑战性的阶段,日常课程中接触到的各类知识都应该在此成为创意的触媒:当代建筑前沿理念,当代建筑的最新科技成果,当代建筑杰出案例分析……我要求学生们把思路尽可能放开,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之前,先搞清楚在此之前已有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从中学习、提炼,间接获取前人经验。在此基础上,想前人不敢想,为前人所谨慎为。要求每个方案组根据自身分析的切入点充分激发灵感,且灵感的爆发和轨迹既要符合建筑语言的表达特点,又要具备绿色、艺术甚至超现实的质感。方案设计初期阶段,我要求学生沉下心来研究基地限制条件和建筑规范,无论是采光日照、建筑平面,还是人行车流、商业动线,自由大胆的前期创意都要对应理性的功能性要求。深化设计阶段时,我把它看作创意的护航和再次提升的契机,不断提醒学生们回忆设计初衷,检查目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否合理,甚至在基本问题分析结束后,再推导新方向探索研究的可能,以催化并深化学生对建筑创意的思考和理解。出图阶段,虽然学生们从概念分析、形体推敲到功能动线设计都已给出翔实具体的图纸,但我仍然不断激励学生继续尝试设计理念上的创新和突破。只有不断地回顾设计最初的信念,才能保持不断创新的意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是对方案本身不同角度、更深层面理解的推进;基于这些考虑,我和学生们始终在设计过程中开拓创新,直到方案成型的最后一刻也没停止前进的脚步。
整个建筑班被分为5个小组协同作业,最后,从不同角度聚拢形成的5个地块综合设计方案各具创意特点。
首先,学生通过对商业人群行为方式的研究后发现,人的商业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因而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其次,学生设想,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偶然性商业空间”,可以为人群提供更优质的商业选择。小组设计以曲线形建筑形态的变化吸引人流:在建筑曲线间的交合处形成的偶然空间,模糊了层的限定,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与趣味,这种新的吸引力可以在南京西路末端将商业氛围推向。
《未来城市规划》、《协和山城》、《天空之城》三个方案着重探讨空中维度。当地面拥挤,新老建筑对话缺乏自由的空间,我们能否以空中城市实现传统与现代全新的对话关系?《未来城市规划》在缜密考虑了标准化单元组件、节点设计和单元链接等设计核心问题后,大胆贡献了未来城市空中巨构的傲岸形态。《协和山城》将正负零零的公共层面上升到15米-30米,期望人们漫步于此,不仅可以浏览城市景观,还可获得置身城市之外观看城市的独特体验。在为商场中商业氛围增色的同时,找到了建筑形态呈现的重要依据,发现了将建筑形态与商业空间巧妙结合的关键所在。《天空之城》将商区抬升至百米以上,“天空”城区与“陆地”城区相连,形成一个绿化、交通、购物、生活层层抬升的立体城市。
与众不同的《Endless》方案,以建筑形态的抬升、挤压形成循环的流线,试图打造一个多变的购物体空间,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在设计中充分展示了空间的随机和多样,为当今商业空间所需求的高品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012届建筑班的毕业训练作品以“大胆”的创意和扎实的专业水平获得了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的一致好评。5组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分别获金、银、铜奖。
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让我欣慰不已,大家的努力也得到了学院的充分肯定。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如何锤炼出既有创意、又有建筑专业水准的学生?教改实施9年以来,这一直是萦绕在我们设计教育工作者心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二、科学支撑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设计辨析。“环境设计”一词由19世纪欧洲的environment和design合并而来。据Britannica国际百科词典解释,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打造自身所希望的环境空间的设计分支。
“环境设计”在亚洲的发展,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到了80年代末,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兴起。为满足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及国内市场需求,中央工艺美院率先将传统的“室内设计系”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此后,全国众多院校纷纷效仿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个模糊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于一体的专业概念就此在中国产生。
如今,环境设计包含的学科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景观设计等;其思想的涉及面也已扩展到包括建筑设计、地理地形、城市规划乃至历史古迹保护、照明设计、工业设计、生态环保设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在日本,高校的“环境设计”学科被细分为建筑、室内、景观等不同系别,每个系别根据学校占有资源的不同,细分为造园、居住环境、家具、软装饰等各个方向。在美国,以环境设计命名的本科专业或者从属于建筑、景观、城市规划专业,或者提供建筑、室内等不同方向供学生自由选修,可见明确具体的专业方向,还是世界上大多数有环境设计专业院校的共同选择。
但在我国,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从老牌美术学院、综合性大学或其他大学中转轨形成,在教学上有的侧重艺术性,有的偏重功能性。此外,在有限的四年大学教育时间内,试图覆盖全部涉及专业并不现实,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我国每年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近10万毕业生走上社会,由于没有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专业能力差,实践能力弱,就业单位、市场、行业、社会都不甚满意。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借鉴国外同类大学的经验,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明确专业概念、改革课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充分认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不可能脱离建筑设计而存在的事实的情况下,为学科发展需要,我们一方面增设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系”改名为“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
在明确专业概念的基础上,“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对课程设置实施了大范围改革:第一,在认识到艺术类院校过分强调美术类专业训练的弊端后,取消一年级美术基础课程,增加与环境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特别强调建筑制图课,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理性思维方式和熟练的制图表达能力。第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专业理论课,加强理论与相关专业设计课程的联系。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更要求学生把握设计的本质以及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第三,调整专业设计课程的内容安排,加强课程的连续性。第四,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与指导。
细化、深化专业教学。常见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通常为一年级安排基础课程,二、三年级安排专业综合设计课程,四年级分专业做毕业设计。这样做的弊端是专业细化、深化程度不够,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改革后,我们在一年级切入专业基础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室内、景观、建筑专业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对专业有一个整体认知;二年级就开始分专业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室内、景观、建筑等不同专业方向,接受有重点、有深度的专业教学。为避免学习内容单一,同时开设相关选修课,以增加横向知识的连贯性。
改革并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现代设计实践教育,加强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队伍。师生共同参与社会项目设计,在市场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2届建筑班毕业设计的成功基于教学改革与科学严谨的专业训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9年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仅就2011年6月统计,应届毕业生除计划出国与读研者外,百分之百就业;其中在5月前就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数占全院签约人数的2/3。
在课程内容上不断调整与更新,在教学模式上实施大量探索与改革,始终致力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努力培养“T”字形和“十”字形人才,在追求设计理想和社会服务之间寻找合理的汇合点,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曹炜
篇7
一、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需求的再认识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在我国环境艺术这一名词才出现不长时间,但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建筑装饰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为环境艺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这种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改变和新的要求,追求更有意义的人文环境,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成为一个新焦点。在经济和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是体现崭新生存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有了更广泛的文化艺术需求。环境艺术在中国正经历着从对环境的美化处理向对美好环境的创造转化。环境艺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竣工的公共建筑约300万平方米,如用作装饰工程费按2000元/平方米计算,工程总量在60亿元左右。北京市的住宅每年竣工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约12万户,按每户平均用作装饰工程费2万元,总计约24亿元。如果统计全国用在建筑室内外环境装饰工程上的费用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呼唤具有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去建设。
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都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所(室),上海市、江苏省、深圳市、大连市等相继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或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各种大小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公司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仅哈尔滨市就有近千家注册的专业装饰公司。国家建设部门也正在进一步规范环境艺术设计和工程建设市场。
据有关部门对目前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调查,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由建筑学专业转为从事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二是由美术专业转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三是受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人员担任,但这部分人仅占百分之计二十左右,院校培养的专业设计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从生源情况看,近些年来报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一直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在有些省区甚至接近百里挑一。从生源和就业两个方面看,继续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在动态发展中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办在我国历史较短,在工科院校中如何办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只有不断地研究探索,总结经验在办学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涉及建筑和美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好的一个新课题。从哈工大建筑学院的专业建设看,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策划与教学的人员主要由建筑学专业和美术专业两类学科的教师组成,彼此都在寻找作为围绕建筑展开的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从本专业角度如何相互渗透并实施教学。教学内容的结合,各环节的连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等等是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焦点。经过多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意见反馈,一个相对完整并具有工科院校特点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基本形成,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切合专业实际的改动,在探索中大家逐步达成共识,明确了环境艺术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具有工程性,又具有艺术性,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几年来,哈工大建筑学院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使专业教育不断完善,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三、以建筑学为依托办出专业特色 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艺术设计也可作为大建筑学概念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同建筑学有许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艺术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原则。
哈工大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办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条件下发展起来,构成了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及其它工科院校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以建筑学为依托成为办学的优势。应充分认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并把握时机,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建筑行业特色和较高专业水准的环境艺术设计专
业人才培养基地。 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如何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设计人才,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敢于面对现实,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当前重要的在于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切是抓好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中强调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泛的指导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充分利用在建筑院校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优越条件。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以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以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为辅的主干课程设置,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掌握较宽泛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追寻的重要目标。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地对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规划和提出方案的思考。设计教育要以人的创造力培养为主线,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认真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优选,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五、把握时机,完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初步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的工作,下一步专业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1、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秩序。在教学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 发挥、科研、生产作用,带动教学发展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教学的发展已被许多成功经验证实。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今天,教育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备受世人瞩目。抓住时机结合专业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以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展开的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诸多 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了环境和人的关系,结合教学和设计实践,这一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程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 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篇8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体系建立
针对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培养出既具有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又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而就目前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学手段的单一、对理论教学的偏重及实践技能的缺乏等情况仍然存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与社会需求实现完全对接,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理论教学考评体系的建立同等重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思考和研究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要求和有效保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多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既然培养方案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要求,那就需要对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形式等环节进行控制,所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如此,许多高校还是在延续传统的教学体系。虽然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十分强调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结合,但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往往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多关注是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也常采取虚拟课题的方式,又缺乏有效的课程管理,造成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二、专业发展需要制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专业的发展、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实践教学的评价要有一定的量化标准,要有一套科学实效的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内容广泛的交叉性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环境艺术设计更具理性、科学性、技术性,也更具实践性。基于这样的考虑,高等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必须实施实践教学,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的促进,理论教学才能达到既定的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从而在批判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由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高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全国众多高校的设置,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到市场当中,随即造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该专业学生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决定了其就业方向较宽泛。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以往传统的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进行专业教学时,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注重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专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培养方式。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正视社会需求和专业教育的错位,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调整教学体系及教学思路,以培养优秀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包括实践教学制度的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检验等。体系的建立要体现以下几项原则:科学性,即体现科学严谨的治学作风;创新性,即具有创新意识,更新教学方法;适应性,即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适宜专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整体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注重制度制定、内容设置、能力培养、检验机制的整体性。
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法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进行改革。要有利于知识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以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检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要求制定科学严格的考核标准,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考核标准的制定除了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要求,还要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实际,此外还要参照相关企业的设计标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并以多元化的考核形式来检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否合适。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考核评价的制定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
首先,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要求。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其次,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实际。研究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寻找改善和解决的方法,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再次,参照相关企业的设计标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按企业和社会标准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形式和管理制度,训练学生的组合协调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
结语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各种综合性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可以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注:本文为2012年度武汉大学自主科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2YB026)
参考文献:
[1]吕永中,俞培晃.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 技能培养 文化创意 递进式模块化实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一、环境艺术专业面向职业岗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指向性比较明确,可以面向装饰施工企业、中小型家装与公装公司。该专业的适应岗位包括:广告企业、设计院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各类设计院环境景观设计工作;城市、企事业单位物业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及管理;城市公园、风景区、旅游规划设计及管理等岗位。针对本院近年来该专业学生毕业流向和社会需求,我们制定了岗位分析表,针对岗位所需专业技术职业能力,确定实践课程。
二、根据工作岗位趋向制定实践目标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的整合与剖析,确立了以计算机辅助设计、语言表达能力、绘制效果图、制图出图等能力为基本技术能力目标;以外环境景观设计、室内空间与装饰设计、家具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展示陈列设计等能力为专业技术能力目标;以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综合业务技能、组织、协调、管理、应变能力为岗位能力目标。
三、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结构由基础实训课、专业实训课、综合实践构成;在形式结构上,由社会实践或调查、课程实训、环境软、硬装饰综合模拟实训、毕业设计、专业实习组成;在课时结构比重上,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50%。形成了理论与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岗位应变能力的培养,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文化创意为背景模式实施递进式的“三训”模块化实训战略
学校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本院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配置了“三训”模块实习环节。“三训”教学模块即将三个模块化实训方式进行梳理、整合后,形成以设计概念模块为专业模块的理念导向支持,以主体实训模块为专业设计水平拔高手段,以能动性的校企合作运营模式等为毕业实习前的实战拉练提供一个直面的务实性业务环境,这一系列的实训模块是一个递进式的、循序渐进的、由理念式的设计方法转化为市场实战的有机的整体设计程序。
(一)创建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课题式专业模块理念。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背景,以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为源泉,以创意设计为手段,以创造与区域经济特色、文化内涵特征相适应的艺术作品为目标的产业特征。其精髓在于“创意”人的创造力是这一产业中最为鲜活的重要元素和不可忽略的亮点。“文化创意”设计是目前各院校致力开发与研究的重要设计元素,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文化创意”背景为设计元素,以挖掘学生设计能力为目标,鼓励并引导学生尝试了不少概念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超常规的逆向思维能力的延伸,培养了个性化的“叛逆”性设计风格,突出了与众不同的“特异”性文化概念特征。例如,环境艺术专业在进行软装饰设计之陈设设计的时候,教师不设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文化概念特征或一些独特的异域风情设计一批特征迥异的独创性课题作品,要求以特殊材料体现成品面貌。学生经过精心搜集整理资料后,依照设计效果图确定制作工艺与材料,然后开始制作成品,成品完毕后最后就是作品的创意展示过程,整个流程让学生从一个单独的片段式的被动性设计转换为一个能动的、多维化的、综合的整体性的设计能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譬如,有一位同学,他利用苗族服饰的民俗特点,提取了一些精粹的色彩概念,将京剧脸谱概括为符号化的形象特征,然后将萃取的苗族服饰色彩经过精心设计后搭配到京剧脸谱中,将整合后的概念性色彩形象以陶瓷新彩釉料瓷盘为最终的材料,经烘烤后形成礼品来馈赠外国友人,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创意形式,最终的成品效果以地域特色与国粹符号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很好的文化概念形态。
(二)以行业性的厅级、国家级等具有相当权威性的艺术设计竞赛式项目实训模块为主体实训模块。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项目实战口号喊得相当响亮,各自采取的项目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大多采取的是真题项目实训、假题项目实训等实训内容,而本院实行的项目实训有别于其他院校,以设计竞赛式项目实战法为单位进行文化创意实训,即每学期教师根据设计竞赛种类选定一个具有权威性、行业性的国家级或省级以上的设计竞赛作为实训内容。这种项目实训在院校推广开来后很快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学生在全国或省级以上的行业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大量的奖项,这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逐渐从迷茫模糊的职业目标中慢慢悟出了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设计竞赛式项目实训法开展以来,在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为班级院校增光,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颇有文化创意范畴的艺术氛围。
篇10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构架中,专业学习开设有大量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课程,整体侧重于室内方向教学。新形势下,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简述
景观设计是一个大的学科概念,是一个涵盖了生态、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根据内容和尺度的不同,主要分为景观设计和景观规划两大方向。相较于建筑、农林、艺术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以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为主,学生不可能上完这门课就能成为景观设计师、景观规划师、植物配景设计师。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最大化,值得思考。
二、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市场与行业需求培养学生。当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泛而不精、就业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就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思考
1.课程定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课程在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突显专业特色。国内的建筑、农林类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更为注重科学、技术、地形、植物等角度,所承接的空间体量偏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科性质,以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来把控,设计体量相对较小。由于未受过系统的城市规划、建筑室外空间设计相关课程的训练,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控制、指导和管理规划的实施,学生对空间尺度的概念相对模糊,难以把控较大的空间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学习、训练定位是小体量的景观设计。可以考虑与公装、别墅设计等相关课程进行联动,如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中的室内外景观部分以及小体量的庭院、花园设计等,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对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
2.理论教学——取舍与深化
高职教育强调就业,但在近年来略显浮躁的就业市场氛围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理论基础、忽视设计思维的培养。从长远来看,抛开理论谈技能也是不现实的。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景观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掌握最基础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如景观设计规律、中外园林类型及特点、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硬质景观设计、铺装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对庞杂的景观设计理论进行取舍和提炼。
3.教学中的抓与放
有些学生在做景观设计方案时经常会问教师:“我这块空间比较空,放个什么好?”方案设计成了“填空间”,为了设计而设计,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后都讲不清自己的设计主线和设计思路,更不知道自己的创新点在哪儿。针对这个现象,教师要做好景观设计教学的抓与放。抓好前期方案设计部分,即方案设计的前期环节务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意点,理清思路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设计方案的展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文提到的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主性不够,过于依赖教师。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践时要明确一个观念——设计事关功能与美感。除去功能与尺度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在中后期的设计表现要注意放手,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不能过度干涉。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艺术审美、设计基础相对较弱,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优秀景观设计案例的方案构思、平面布置手绘稿,供学生临摹学习,这对于学生快速掌握设计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4.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手绘+计算机辅助方案设计
一些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手绘表现的相关课程,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于高职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短时间内很难整体达到要求;加之专业课程方案表现多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在进行景观方案构思时,大多直接借助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图,设计思路未厘清就直接进入绘图阶段,这样的方案难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控。所以,在课程的方案表现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方案的前期构思阶段借助手绘的形式,以点线面表现景观元素、流通线路、区域划分等。这样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思路,对平面布局有直观、清晰的表达。在方案经过反复推敲进入细化阶段后,对于方案的平、立、剖面图,学生就可以借助AutoCAD软件快速完成。3dsMax软件建模、渲染、出图耗时费力,而Sketchup软件相对来说更加省时、易于上手,建模流程简单易懂,能使学生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因此,效果图可以考虑用Sketchup软件完成。
5.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以往的授课形式往往依赖课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针对景观设计这门课,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景观材料、施工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这种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往的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多集中在教室或机房。“走出去”教学即走出课堂调研参观,由教师带领学生去景观区域、公园、广场、公共绿地、景观带等进行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实地对景观元素、造景手法、植被景观、施工材料等进行详尽讲解。外出调研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下堂课对调研的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使教学成效更高。
6.紧跟行业发展,对接岗位需求
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与就业需求形成了无缝对接,这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的一大重要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岗位需求构建教学知识体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重点,对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技能方面(计算机辅助绘图、施工图绘制、材料等)着重训练。其次,可以邀请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本校往届毕业生回到课堂中,针对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给新生上一课,这种“过来人”现身说法的形式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也能让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思考。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些国际大赛的优秀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学习设计方案的表现手法。这些行业前沿的风向标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通过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要明确课程能力目标,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在有限的课时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培养出技术扎实、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贤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山西建筑,2008(7).
[2]张佳妮.高职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3).
[3]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中国园林,2003(7).
- 上一篇:城镇污水处理情况汇报
- 下一篇: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