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面对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人类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可以说,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武器。作为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有着鲜明的“新”、“维”、“度”。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追求GDP 增长,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标志、政绩的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忘却了GDP 的增长是为了“人”。当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失业和不公平现象,相反,却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当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指向:“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相反,“人本”意味着不“以神为本”,或“以自然神为本”;不“以官为本”,或“以上为本”、“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不“以钱为本”,或“以生产为本”、“以GDP 为本”;也不“以大自然为本”,或“以生态为本”。可见,“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走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文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类中心主义滑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以人为本”体现了二者的平衡,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维”
首先,“全面、协调”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事实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不顾及其他,那么就必然会引起生态、社会等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这是因为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物质(包括质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参与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质和信息结构的改变这一情景来看,凡是相互作用过程都必然会伴有价值关系发生,因为价值关系存在的范围、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围与事物(包括物质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围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世界更是作为普遍联系着的统一体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价值范畴重新界定,也就是价值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实践已经表明,把价值存在的范围限定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是一种片面的理论,仅仅在人的世界里无法找寻到解决全部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生态环境问题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自然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和社会的价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作用决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之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发展中的价值因素,进而真正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各种价值关系,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实现正价值,避免产生负价值,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总之,“全面、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强调在社会整体发展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价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荣,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重大政策和规划时,要始终注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始终注意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一切以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为依归。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发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对时代所传递的人类发展安全的价值真理的认识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把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个信息活动过程,它是对认识对象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体,是实现了的信息的质与量之度的统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实践中实现了的辩证统
一。时展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超过这一限度,发展就反过来构成了对生存的威胁。这个“度”既包括发展规模也包括发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吐故纳新、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与仅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发展的真理表明发展必须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总之,“可持续发展”表明了发展观对人类整体与长远生存安全的关切。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开展无害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这些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真理对我们的实践要求。
三、“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之“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求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它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的科学之度其实就是在发展进程中强调发展的生态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
质、量与度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P313)“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相应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1〕(P314)这是因为变化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度是和规律范畴一样的范畴,认识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认识、把握了规律。所以,对科学发展的生态规律之度的把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人们掌握真理的关键是一个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维护自然,在充当生产者的同时又具有维护者的主体地位。
正如彼得·弗莱布所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那样,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这样,生态伦理要求我们自觉认识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科学认识。
人之“度”要求我们敬畏自然。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极其发达,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许多人自然地产生了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视自然。然而,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敬畏自然。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们人类探察和认知的领域太多了,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不可否认,对于无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类历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说人类掌握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无为”和“消极怠工”,而是一种“从义出发,利以义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当和失范行为。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生态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当前,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三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意识被付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变为创造世界的现实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维”、“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旅游已由人民生活的“元素”变为人民生活的“要素”,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增长的主体。在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用,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梳理和把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髓,探寻其对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对于实践中实现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立足现实的人,关注理想的人,认为人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主体、目的、手段、动力和目标。作为马克思学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阐释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应该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且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他将“人”放在社会实践的领域中来研究,将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来考察,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改变客观对象,同时改造并不断完善自身。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对“现实的人”的研究中突破了人和社会的对立,通过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来研究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体现出的人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体现出的社会本质以及单个人本身的自我独特性体现出的人的个体本质统一成了人的本质。第一,人的类本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对于客体属性规律性的认识所进行的合目的性的活动。他认为,人只有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实践才能发挥和体现出人的各种类特性,从而在根本上体现人与动物的区别。第二,人的社会本质。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具体的,要将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放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来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每个个人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可以看出,人的本质所反映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个体本质。每个作为个体的人都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于类社会群体当中,他们都是类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人具有独特性,是具有个性的存在物。
3、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对于个人的发展,马克思主要论述的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人不仅具有生理需要,还有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等,个体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诸如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体力和智力、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等,实现人的全部能力的提升和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没有人自身的发展,也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人的存在,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与其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社会群体中他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统一的。第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人的个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能力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而服务的。
二、人本思想与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联
1、满足人的需要
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有需要的个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社会实践,创造满足人需要的物质,通过需要的不断满足促进人的发展,以此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满足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的旅游业,能够在丰富人的阅历、增加体验、获得知识和感悟等方面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人的需要,在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满足“人的需求”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
篇3
科技高速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然而在科技不断向前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人停下来想想科技发展的人文关怀,以及在观念文化的层次上对科技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科学家,或者是一个科技成果无不打下时代和观念的烙印,各不相同的民族和国家特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思维方式也无不与时代所形成的观念文化相关联,所以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发展繁荣,形态各异,是由观念文化的影响造成的。
关键词:
科技;发展;观念文化
在人类逐步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可以称为人类最自豪的特有产物。它作为一种特有的知识系统,反映着客观事实及其规律性,更反映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建构和制度。同时又以多维度景象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世界或人生的看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不论从生存方式上还是生存条件上,科学都在为人类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乃至精神财富。了解科技发展与观念文化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技发展的规律,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全人类。
一、“观念文化”内涵辨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而“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就内涵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形成观念文化重要、核心的组成部分。
(一)“观念文化”的定义解析
观念文化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心理、习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总和。因此各民族、各地区的观念文化形态各异,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从意识形态的视域探讨,观念文化应是把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乃至知识理论诸多形式阐发出的文化形态。正如默顿所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2]价值观念是主体在进行选择取舍过程中起着内心导向和评价标准作用的那些观念。
(二)科技发展与观念文化的关系
观念文化是人类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总和。差异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所形成的观念文化各异。而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不单是科学本身内部的源由,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同样是很多成分逐步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也反向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这就是科学发展的文化助推力。尤其是观念文化的推力对科技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世界进入全球一体化发展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了各国竞争最激烈的领域,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因此科学技术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放在首位的。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亚里士多德说:“除了人类,动物凭现象与记忆生活着,很少相关联的经验;但人类还凭技术与理智生活。”[3]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动物只有官能的作用来认识世界,当然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也受现象和记忆的影响,现象与记忆对人的成长、知识构成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就是观念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制约。
二、观念文化影响科技发展观念文化的影响
从人出生就自始至终地与人如影随形,无论个体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何种环境中、做什么决定,或是如何为人处事都深深打着观念文化的烙印,那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自然也受这个规律的影响。
(一)需求观念促进科技发展
需求生来是一个经济学独有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并且是既定价格中的需求,购买者主动购买产品额度,都应归于与经济学范畴内。需求决定生产的方向和数量。
1.物质需求
对科技发展的促进社会的需求也是科技发展的根据,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定会经历它相应的必然趋向。从低层次社会需求转向高层次社会需求,逐步需求中人们同时形成相应文化观念。多样需求的产生,不单是人类不断追求良好生活品质的需要,还是不断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较高层次愿望。
2.精神需求
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人类社会对于知识的求知本能观念,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也激励着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在科学道路上废寝忘食,埋头研究。这是出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类进化发展的生态观念,最明显的代表就是关于哲学的研究,哲学的学科本性在于不是满足日常的物质需求,而是精神的求知本能。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及哲学的形成之始时,认为哲学的发展始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惊异,也就是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可见这是人类的本性。
(二)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推动科技发展科学发展
在其发展过程中会经历以下三个理论层次:科学精神、价值取向和具体形态。科学精神推动了观念文化的实施,价值取向在价值层面对观念文化起着内在的推动作用,具体形态作为观念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推动文化观念的过程中扮演着基础的角色。
1.科学精神以及激励、凝聚作用
推动科技发展科学文化不仅可以增加科技发展主体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这不仅是由于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最高层次,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精神具有社会导向作用。科学共同体将科学精神归结为社会行为规范,这就有利于科技发展主体追求科学的真理性。科学精神是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
推动科技发展科学精神作为观念文化推力的核心,激励着科学创造。而观念文化推力的价值取向则经过价值目标的确立、价值观念的批判以及价值取向的指引这三个程序,也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马克思要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反对把人单纯作为一种手段,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了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根本和目的。
三、科技发展丰富观念文化观念文化
为科技发展提供的是价值导向和指导思想,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层面上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受当时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影响,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快速更新的社会面貌都在不知不觉中为观念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补充着新的内容,使之更有时代气息,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更加与人们贴近,更亲切、更真实。
(一)科技发展体现观念文化
1.网络科技的发展体现传统观念文化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实现的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及其催生的网络交往新形式,体现着人们的观念文化。交往工具的科技含量更高、交往速度更快,更容易。现代的科技一体化使得科技更直接地融入交往工具,交往内容上精神、信息交往比重更大。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同来自全球各地的网民进行交流,网络交往是人类第一次突破也是超越时空的界限进行交往。
2.网络科技的发展体现观念文化的不同特点
影响的全面性。网络文化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网上购物增进了电子商务领域的进步,网络经济同样应把知识和信息的价值提上议程,应尊重知识和人才。变革的快速性。人类的文明史中很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发展都会留下相应的文化烙印。在社会生产生活等领域中无时无刻不在反映着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出相应的观念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双重效益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二)科技发展改变观念文化
如果将科技发展的事实看做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话,那么观念文化的影响可以算作意识形态,即社会意识,根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是有决定作用的,虽然这假设不一定恰当,但是,科技发展对观念文化的改变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1.科学技术更新过时的观念文化
近代是科学技术更新观念的典型代表时期,这个科技萌芽并飞速前进的时代,改变了许多已有的、人们长期奉为真理的科学观念;历史的进步总有规律可循,同样颠覆性的转变在上个世纪也曾发生过,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后,大致形成了今天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形成更为开阔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胸怀,这对人类的贡献足以被载入历史,这也是科学技术推动人们观念更新的最好证明。
2.科学技术创造新的观念文化
当下社会,都盛行以年龄区别代际,因此出现了类似80、90后的称呼,并为每个时代贴上标签,其实重要的不是这些称呼,而是这称呼背后所体现的观念差别,同样,人类历史上也曾用这样的方式形容一个时代,都源于科技的发展,它全面颠覆了人们已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等各个侧面。科技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核心问题,由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高歌猛进,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空中,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观念文化是植根于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发展与观念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制约,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希望科技的进步要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一切以人性之善为主,朝着世界和平友好的目标,科技可以自由飞翔,随心所欲,我们期待着科技能给我们带来下一个时代更新的好消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118-119.
篇4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 高校德育
20世纪的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入21世纪,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高校德育也将受到强烈震撼,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就其意义来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现的成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新的科技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更加深刻,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育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科技发展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提供新的物质载体,从静态的笔墨纸砚到动态的音像资料等,都跟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更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大学生在受到学校提供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取信息,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我。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为增强德育效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通过揭示生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使人们对近亲婚姻有害性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来进行禁止近亲婚姻的道德教育,较之仅凭经验或习俗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以视听为主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材料技术,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德直观化,把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真实可靠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正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它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来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收到在班会、课堂或面谈中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科技发展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进步,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表现为德育主客体的变化。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知识的占有量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正由主体向主导方向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同教育者和德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个体个性品质的积极发展。
二、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尽管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有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领域也是如此。高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科技进步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1.科技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伴随科技迅猛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交流,科技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现在的德育工作环境日趋开放,西方文化的长驱直入,给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造成年轻人价值观念的迷乱和道德心理的困惑。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正使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开放的条件下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选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技发展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科技广泛应用造成的自然资源不当开发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道德问题;对传统生命伦理关系带来冲击的器官移植、遗传工程、生殖技术和无痛苦死亡等新生命伦理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与信息安全和隐私相关的网络道德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道德观念的扩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的主要拥有群体,其科技道德素质状况对于他们正确使用和传播高科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传统的德育相比,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也亟待拓展,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科技发展给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科学技术,导致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加。特别是在道德监控中,过多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会使得人的德行不再靠自我意识深层的良心来支撑,靠人们发自良心的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和调控,而是靠可操作的物质技术来强制性地加以规范,从而耗竭道德自觉的生命力,使得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和通讯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这种技术工具的发展,却容易导致人们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直接交流减少,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造成人性的淡漠,容易使人格发生扭曲,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
三、科技发展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在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吸取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负面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当前,要在以下方面给予加强和改进:
1.进一步解放德育工作思想,更新德育工作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在科技发展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导。面对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从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以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简单、机械地向大学生灌输某些信条和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和培养方向,大学生也认识到了创造精神是跨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因而他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
2.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指个体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行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发个体的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动力,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人的道德需要,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国家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这也恰恰是高校过去在德育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尊重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潜能,彰显个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3.应对科技发展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两课”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注重由专门学科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忽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倾向,其实这既是道德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在实践中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的“学科方法多样性”。一方面,各学科在进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探讨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本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些人文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从本学科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思想。德育蕴涵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德育观,是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4.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充实更新德育内容。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领域内某些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也应及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深入开展科技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科技道德教育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由于滥用科技成果导致的生态恶化已严重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习惯。二是加强生命伦理教育。科技进步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体现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容易导致人的异化。因此,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珍爱生命。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发展也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等方面的负效应,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网络公德意识。
5.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科技进步使得网络日益迅猛发展,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正日益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主动权。如通过建立“红色”网站,构筑高校德育建设重要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通过电子信箱、BBS、聊天室等,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银德辉.现代科技对道德影响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刘天阁.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J].许昌师专学报,1999(4).
篇5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1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30.(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幸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 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3)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分析】
该题以国家实现科技创新这一热点为背景材料,以表格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组成的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政治两个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这是高考复习备考中要重点掌握的一种题型。
1.试题注重从现实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选取材料
十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该题以国家为实现科技创新这一热点为背景材料,通过和现实问题的连接,创设问题情景,构建新视角,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感,体现了关注现实和重大热点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2.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素质教育新理念
具体表现在:试题注重突出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财政的作用、我国的分配制度、企业的地位、市场的作用;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民主决策、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综合国力等。从这些知识点来看,设问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对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把考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对知识的优化整合上,设问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如30题第(2)小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知识范围比较大,涉及《经济生活》第二、三、四三个单元的知识,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准确和对教材知识熟练,从中归纳出答案来。第(3)小题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不仅涉及知识范围广,而且注重从微观层面上的问题切入,需要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具体信息总结科技发展对政治生活的意义,对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结合材料加以理论阐述的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创新设问形式
设问形式新颖是该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特别是该题第(3)小题“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表现更为突出,因为关于科技发展,平时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与经济生活的关系,而该题设问涉及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设问灵活、综合性强,注重从新的的思维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现实问题,这就要求考生领会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中公民、政府和国家三个主体的活动,灵活调动、迁移所学知识,在考生比较熟悉的热点、生活案例中深入考查其整体把握问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4.试题注重思想性,关注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考查
篇6
一、道德对于现代科技行为约束的概念分析
所谓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综合运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动。科技行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有全民族性、全人类性。有益的科技行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类,反之,则为祸民族,为祸人类。
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泛指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标准。具体指一定社会(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为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道德现象,它是适应社会文化背景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协调从事科技事业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时间的依赖性。主体的道德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道德同样是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着一定的科技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人的认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规范,不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实际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产生于每一个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这是科技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意识,是依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而有很大的差异的。尽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阶级之别,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科学技术内容的客观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类性,因而它更具有国际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义”、“利”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科技道德是对真与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道德约束在现代科技行为中的应有之意
(一)现代科技人员对个体功利超越的自觉性呼唤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又会为科学家带来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极大的个人功利性。这种双重功利性在构成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的同时,又蕴含着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为争得科研基金、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为获得同行的承认,为得到持续的课题资助,为了获得晋升和达到最大限度的“马太效应”,科技人员中有人便不择手段,放弃道德原则、泯灭良心、失掉是非善恶标准。人都有趋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觉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狭隘的个体功利,会使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这就要求用道德约束科技工作者对个体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类。所以,科技工作者对狭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觉性构成了现代科技行为迫切呼唤道德约束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二)现代科技应在更高层次上造福全人类呼唤道德约束
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远非仅停留在超越狭隘功利的自觉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宽了。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强化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直接关系。科技成果应用的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侵华日军所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几千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所有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技的发展为这些反文明的行为提供的物质手段。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既是生产力同时又隐含着破坏力的双重属性,才使得现代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使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科技行为后果作出人道主义的审视。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关于科技应用的定向和规划、实施和控制等诸方面。现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否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本国,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所贡献。不但要幸福当代,而且又给子孙后代奠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扬善抑恶,施行人道,造福人类,这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科技行为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在现代科技行为需要道德约束第二层面的要求。
三、建立现代科技与道德约束的良好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从唯物史观来看,科学技术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相互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活动;道德主要是指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科学所阐明的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则主要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先进的道德与科学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进步的道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
(一)现代科技发展决定道德进步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的不断增多,人们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会化的协作。这样,调节新的社会关系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应运而生。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工程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等等,就是新开拓的伦理学领域。
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始终处于不断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动性,最终会通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应变革,引起道德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道德的纵向发展序列来看,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总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新旧道德观念的碰击与冲撞中,使新型的道德体系适应新型社会关系而最终确立起来。这是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领域的飞跃和质变。再从道德活动主体素质的横向扩展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以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虚心学习、协同一致、刻苦钻研、百家争鸣、努力奉献的科学宗旨,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同时便熏陶了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积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并使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扩大了道德评价范围。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其次,科技发展能够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扩大道德评价范围。第三,科技发展能够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为道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环境之中,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得到稳定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影响,对现代科技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也正体现于此。具体来讲,道德力量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人有了知识,就会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古人的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珍视、对技术发明者的赞颂的思想,包含着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一致的特点,客观上促使当时许多先哲探求知识,献身于科学技术,自觉地把渴求知识、崇尚真理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代,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社会中逐渐形成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道德风尚及舆论,从而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二,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科技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职业心理和科技道德习惯。
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多种因素制约,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技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着为科技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凡是科学上有创造、技术上有发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
篇7
一、新型科技现状扫描与理性前瞻
纵览整个人类发展史,科技作为人类前进的动力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尤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无论在时空上,还是在革新领域方面都呈现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的宏大局势,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今天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现不妨将科技革命的现状予以扫描:
1、生物技术,诸如基因组的研究、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尤其是异种器官移植将是21世纪的主流)、生物农业技术;
2、信息技术,诸如网络、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3、新材料技术,诸如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
4、能源技术,诸如煤炭工业技术、核能转换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电力工业技术等, 5、空间技术,诸如航天运载系统、人造卫星、大型载人空间站等。
由此,不难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今天的科技发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科学家的梦想,它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开辟了诸多空间。尤其是它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解读着人类的自身之谜。当然,不可否认,新型科技不仅给认识的深化而且给实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解放。这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不愧是一场空前的“大”扫荡。与此同时,它也潜在地向我们提出必须在理解上和想象上尽最大的努力并予其以必要的关照与审视。唯其如此,才可以为那些研究者们解释新观察到的事实而提出越来越大胆的新理论。由此,我们不能冰封我们固有的思维,而是要不断创造一些新的解释方法与视角。
二、新型科技的窘境及对其理性反思
客观现实表明,科技的快速发展的确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富充盈,使人类生活等各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且写就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极至。但物极必反,“潘多拉盒子”引发的恐惧也彰显着科技的局限。可以说科技每进一步,人类就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全球性课题的现实图景无不显现着科技发展下人类、社会、文明等都须付出的必然性代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局限;反映出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的素质等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的事实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恶化。
诚然,科技是无辜的,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它并不能自觉地给人以伤害。诅咒也好,拒绝也罢,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杀手却是科技的主人――人。我们知道,技术原本应是“中性”的,因使用方法不当,致使其可善可恶。技术的“双刃性”就是来自于人性善恶的两重性。在此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技术,而应追究人类的本性。试想,没有一个与科技发展同步的人类主体的理性觉醒,在这种人类智慧无限而人的精神提升有限这个二律背反下,只能导致地球上更多的灾难。反思之,如果没有具备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我们就不能站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超越动物性的生存法则来观照社会,那么人类仅仅只能充当毁灭自身的刽子手。
从现实维度透视之,人类的悲剧恰恰是我们时下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种种全球性问题已经或正在潜在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和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的沦落,民族的衰弱,莫不是由于人的内在精神的自杀、道德伦理生活的偏废所置。于科技发展而言,其无限的前途也被宿命地决定了。进一步而言,这已潜在地预设了其未来发展有限的可能性空间。而教育恰恰承载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的伟大使命。所以,这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培养科技发展下与之相应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而消解理性局限。这诚然又是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挑战。教育如何变革?其深层的切肤之痛如何消解?如何使人回到智慧的人性本身去?如何走出困境从而以更大的速度发展?如此等等的发问已是迫切需要应答的时代话题。
三、教育的应答及其变革导向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必须获得自身的平衡,科技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道德信仰辅佐。这是我们“理性局限”深层反思之后的应答。消解上述窘境、使“异化”还原为本真、解构理性占主导的统治,这是教育责无旁贷担负的更为重大的使命;这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使然。人的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培养、灵魂的再塑、善根的呼唤与呐喊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有力回应。人类社会与文明必须在“两极”摆渡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从而引领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现代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其缺失;现代教育必须在深层次路向上完成其变革。有鉴于此,笔者以为: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深层转换,尤其是对当下教育的不断认识、反思与批判。现行教育必须有一个在新理念引领下的革命性的认识与行动的一致共识:教育作为一个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其必须以高素质的、具有丰富情感与广阔视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现代素质的人为旨趣;必须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逻辑地塑造人的生成。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心,学会关怀,学会理解……,从而提升人性,以之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换言之,教育的时代内涵更应注入一种情感的、生命的、和谐的、文化的价值旨趣,以之完成教育“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图语)的神圣使命。
毫无疑问,发展、变革是时代不竭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重大发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来看,科技毕竟正面功能大于其负面功能。于教育而言,科技不仅丰富、扩大了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人自身奥秘探寻的诸多新成果,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可鉴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诸如当前对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脑矿,而其利用率还不到10%,其大部分尚处于沉睡的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与利用。这不仅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上的及理论上的、科学的有力依据,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与思维路向。同时,在思维领域也给教育的深层变革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反思。就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在不断地推动、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它是教育变革内在的助推器与平台,也是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有力的外部条件。它使教育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考;由自发地被动适应到自觉地主动选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思潮此起彼伏,在更大的时空延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发展在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挑战。尤其是今天,教育究竟如何适应未来新型科技进而超越性地发展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恰恰是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这个悖论。对此,有学者如是说“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障碍”。这绝非空穴来风,细思之,其合理性不难印证。就此,事实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注释。现实与教育旨趣的悖离,使教育备受良知、灵魂的拷问。教育病理性特征的凸显也昭示了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潜在性毒性因子的危害。就时下来看,教育的整个生存状态更是疲惫不堪,在痛苦中煎熬,在阵痛中徘徊。教育问题更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的教育无论观念、内容还是教育方式等都难以跟上当下科技发展的步伐,甚至它已变成一种潜在的阻碍性的因素。
其次是教育的变革。为消解上述窘境,我们必须在教育制度、体制、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从表层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从思维到范式,从封闭到开放、从适应到超越。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统整全局,观照人的素质及其生成;必须反思现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超越的逻辑品性;必须在历史维度,全球的视野下予其以历史的观照,从而消解时下的技术困境与价值虚无。教育要为文明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平台。由此,在教育制度、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需作相应的变革。
1、教育制度、体制的变革:现行教育的一些制度、体制的确与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偏离,甚至是一种错位。尤其在今天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制度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抑制教育发展的瓶颈。就此而言,创新只能成为一种应然追求。教育的价值基座是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而我们不难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体制相对滞后,其“势差”潜在性地构成了阻碍教育发展的有力因素。我们知道,制度、体制的变革是需要一定时空条件的,它需要涉及社会制度等一系列更为深层的变革。由此可见教育制度与体制变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尽管如此,其变革的总趋势是必然的。教育必须冲破其固有的樊篱,才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其间,不可忽视的是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尚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等诸方面的完善、健全。
2、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今天而言,教育更应是人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人文底蕴。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为此,教育目的应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逻辑出发点,以之完善人的现代素质。人,应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教育所培养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智慧、权变、情感、生命的人。
篇8
一、人类基本需求观念促进科技发展
(一)食物需求促进科技发展
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的基本需求当中最基本的一项。当原始的靠采集的方式果腹充饥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时候,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莫过于如何取得食物。当人们从对野火的恐惧中镇定下来,第一次有目的地从自然之火中去探取火种,留为己用时,这时候的人,就早已走上科学性人群的道路上了。“正如工具是物理科学和机械科学的基础,火也就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最先出现的是十分简单而基本属于化学实践的烹煮法。从这个看来几乎是偶然的用火法,首先才引出须要更特定地可控制的科学的烧窑法,以及此后的炼制金属法。在枯枝上烤肉,或甚至用灰烬焖植物根茎,都无大困难,但煮沸就给人一个现实难题。由于此问题的解决,就注定跟来几次大进步。最早的聪明立意是用革制的桶,或不漏水的筐,盛水于内,再投入烧热的石块,来烫热水。在史前时代野宿地点周围曾发见因骤冷骤热而破裂的这类石块。可见关键性的发见乃是在筐外涂上厚泥层可以放在火上烤,……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创造——陶器,就是这么产生的。
人们为了采集植物和渔猎可食动物,在观察和行动中获得的有关植物的状态和动物的习性的知识,就成为现代生物科学的起源和基础。在猎获动物前后的巫术仪式上在地上和墙上绘的兽画,后来又出现的雕塑和雕刻中不仅有动物的外型,还有骨骼、心脏等器官。这意味着解剖学的诞生。“我们确实依靠原始生活中生物学方面t才有用图达意的一些技术。这不但是视觉艺术的源泉,也是图形符号、数学和书契的源泉。后三项具备,才使唯理科学成为可能。”
(二)服饰需求促进科技发展
在“衣”方面,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是因为偷吃了“禁果”知道了羞耻而穿了树叶遮体,虽然这只是神话传说,但也有其现实的基础。衣服,哪怕最初简陋到仅仅是树叶和兽皮,也是因为人类遮体和御寒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两个需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开始侧重于自身的审美需要,衣服就开始更多地担当起人们装饰自身的功能。人们拒绝单一的样式和色彩,不断变换服饰风格。首先从衣着结构上来看,由过去一衣多季讲究经济耐穿的单一型,转向了追求新颖、高档、美观的多样型;由简单型、单层次、一衣多季,向复杂型、多层次、一季多农的方向发展。其次就服装的式样和型号来说,也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由封闭式、色彩单
一、男女不分的情况向开放式、丰富多彩的时装发展。
不仅如此,当代人们对服饰还有安全的需要。因为服装中如果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及荧光增白剂超标,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纯棉布料取代化学纤维,对于人造丝、弹性纤维、人造纤维等非自然材质则强烈抵触。纯棉制品于是大行其道。新科技甚至发明了“彩棉”服饰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崇尚品牌、追求时尚、注重品位就成为其内心的需要。经济学家凡勃伦的消费理论认为,服装档次的高低是一个人修养、气质、风度的重要体现,关系到社会和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崇尚品牌、追求时尚、注重品位就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较强,服装消费档次提高,各类服装市场占有率出现向少数品牌集中趋势。
(三)居住需求促进科技发展
在“住”的方面,现在人在居住环境方面已经远远不满足于传统上遮风避雨,安魂入梦的需要,人们的注意力也由传统的卧室,厨房转向起居室,厨卫的设计和设备,房子建筑也由传统的一厅转为两厅,一卫转为双卫。在现在建筑中,扩大起居室,采用地热技术,选地在山水间,都是为了迎合人们对于住的更宽敞,更舒适,更多阳光,更美景致的需要。建筑材料现多倾向于低能耗,绿色环保,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健康安全的需要。
(四)出行需求促进科技发展
在“行”的方面,人类根据交通的需要,通过科技发展,创造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问世,使千山万水的距离大打“缩短”,电报、电话的发明使用,使全世界的人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道家自身需求观念促进科技发展
(一)炼丹观念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化学产生于炼丹的过程。炼制外丹是道家求长生的主要方法,它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或草木药,以制成供服食的仙丹。炼制外丹的过程就是各种无机化合物之间重新组合、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道士们炼金烧丹的同时也在从事着化学工作,在大量的实验中,他们逐步积累了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识,成为实验化学的先驱。炼丹术不仅为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积累大量经验,更总要的是,它还发明了火药。
(二)长生不老观念促进古代医药科学学的发展
众所周知,道士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往往服食丹丸后会发生中毒事件。古代很多人都是因此中毒而死。不得已,炼丹家开始在丹药中加入草木植物,也因此发现了新的药物以及药物的新药性,丰富了医药学的内容。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正在开辟一个新的重要科学领域——制药学。
(三)炼丹观念促进古代矿物科学发展
为了成仙,就需炼丹,炼丹就需采集、认识各类矿物质,硫、汞、铅、砷等等。在炼烧过程中更认识到这些矿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汞易升华,硫易氧化。为了炼丹还需制备良好的工具,如鼎、炉,二者皆需耐高温。道教徒在炼丹过程中为了防止鼎内的一些气体跑出以影响丹药之仙效,或为了阻止外部的空气进入,与鼎内的丹砂发生氧化反应等,遂想到用一种物质来密封鼎器之口,以达到上述目的。他们发明的这种密封物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泥——六一泥。它的主要原料有:含硅、硅酸铝及氧化铁、锰、钙的赤石脂矿石,含硝酸盐、氧化铝、氧化镍等的滑石,含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等的牡蝠,还有含硫酸铝等的矾石等等。从六一泥的原料配制可以看出,道士们已经了解到某些矿石的性质,并开始利用它发明制造其他物质。总之,炼丹者在炼丹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更多的矿物质,掌握了它们的各种性质。这就为中国古代矿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李约瑟在研究中国古代有没有科技的过程中,曾对道教文化在中国古代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加推崇。甚至将“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相提并论,认为它们都是事物的规律。他认为,道教的“无为”并不是要人们无所作为,而是要人们“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道家对道的把握,要求减少运用通常的知识到极点,达到无为的地步,方能获得大道,这似乎有点要求超出平常的创造性思维的意思。道教依靠对这种思想和追求的把握,通过炼丹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科技。
篇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篇10
关键词:科学;伦理;关系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 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必然导致人类实践领域的拓展。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领域的扩展,其具体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科学到文艺复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中世纪的宗教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另外,科学技术活动对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萨顿所说“: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由此可见,科学与道德有着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道德,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伦理道德上不知进步了多少,难怪近代伦理学家们对那种知识使人类退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现代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②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科学文化水平存在函数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识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此外,随着系统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兴起,系统思维等现代思维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强了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③促进道德主体个性全面发展。一方面,科技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科技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从这一点来说,科技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动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存在着可能的或潜在的风险,也需要伦理规范,以预防不良后果或灾难的发生。如克隆人问题、基因工程、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应用和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问题、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遗传资源和多样性保护问题,以及基因武器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涉及到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小视。试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动允许自由进行的话,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人伦关系混乱,性别比例失调,希特勒优生理论沉渣泛起,所以应该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种属之间的遗传屏障,很容易在试管中进行各种遗传重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或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此类工作不仅需要伦理规范,还要制订一些专门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其行为,使其负面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来报刊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可能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和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对此,应达成国际性的伦理宣言和协议,反对和禁止此类科技活动。
3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科技手段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从自然中不断获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统的规律和性能,服从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是基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那么人对科技工具的服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工具系统是以人工装置的方式体现了自然规律。工具技术对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单方面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满足。要缓解和减轻科技手段对人的控制和压抑程度,必须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伦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人文精神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作为一种主体尺度,伦理道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积淀和集中表现,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切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内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体征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所以科学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所以,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正当运用,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协调其发展,使其发挥对科技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让科技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宏英.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山西科技,2009,(3).
[2]岳磊,蒋富强.略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科学之友,2008,(12).
[3]曹惠芳.科技行为的伦理思考[J].沧桑,2010,(1).
- 上一篇: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
- 下一篇: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