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孙忠霞(1964―),女,黑龙江宁安人,硕士,琼州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语言文学及俄语教学法;崔勇(1973―),男,辽宁人,琼州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化学。
一、引言
三亚自古就是黎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三亚的旅游文化洋溢着浓郁的黎族文化色彩。据考古发现,距今大约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海南岛就有黎族先民生活生产的遗迹,可见,三亚的文化历史深深烙印上了黎族人民的智慧。近年来随着三亚旅游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对俄罗斯市场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把三亚作为其旅游的目的地。三亚旅游业对说俄语的游客的吸引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有对古老的黎族文化的理解与感知。三亚旅游市场为俄语教学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俄语教学的深入发展也能提高三亚对说俄语的游客的吸引力。
二、黎族文化背景下的三亚旅游
三亚既拥有风光旖旎的热带自然景观,又具有黎族所特有的民风民俗,其大多数旅游景点具有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基本上都源自黎族人民的智慧。三亚与巴厘岛、普吉岛、夏威夷一样具有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其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民族特色上,其自然美景和富含黎族文化的旅游,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把三亚作为自己出游的首选地。
著名的景点鹿回头山顶公园就是关于“鹿回头”的爱情故事,它是黎族民间流传的一则神秘又充满无限诗意的风物传说。黎族人民这样唱道:“黎家心中的歌,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黎家优美的故事,像五指山上的树叶一样多;九万九千支歌,最动听的是鹿回头的歌;九万九千个故事,最美的是鹿回头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黎族青年从五指山追赶一只美丽的坡鹿来到了南海悬崖边,面对茫茫的大海,坡鹿无路可走。当青年张好弓准备射坡鹿时,坡鹿忽然回首,变成了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后来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所以此山被称为“鹿回头”。围绕着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鹿回头景点建造了三亚市的城雕“鹿回头”雕塑,同时该景点也以“爱情”作为景区的主题。
由此可见,三亚旅游充满着黎族文化的气息,因此,应注重民族文化在三亚旅游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黎族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俄语教学特点
(一)注重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1.教学注重文化影响
语言、思维、文化三者相互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并记录文化,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外语的学习。学习外语不应只注重语言知识,只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更应该了解文化背景,用所学语言进行思维,这样才具有语用能力。
不同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导致了中俄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黎族,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受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深刻,在继承其经济方式和宗教信仰后,也形成了一种以个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因此,中俄在语言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由于三亚市各主要景区的文化背景一般都来自黎族的民间传说,同时以景区为中心的一些周边旅游项目,都散发着黎族的文化气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黎族文化的影响,要让学生对黎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天涯海角”拥有一个凄美的黎族传说:一对热恋的黎族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族人的反对而被迫逃到此地,并跳海殉情,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随,后人为纪念这段爱情在巨石上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三月三”自古以来是黎族人民纪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谈情说爱的传统吉祥节日。黎族民间流传的多种关于“三月三”的传说故事,是黎族丰富绚丽的传统文化的组成内容。
综上所述,在旅游俄语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天涯海角等景区的俄语翻译,还要让学生注意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能用流畅准确的俄语对景点文化进行阐释。这样既能突出景点的主题,更好地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到来,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和黎族文化的差异;而在注重文化因素、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学好俄语,培养用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用俄语这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所学语言应用到实践中,为三亚的旅游提供更值得称道的俄语服务。
(二)注重实践性
三亚旅游俄语教学属于实践性外语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准确全面的旅游俄语方面知识,还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首先,三亚旅游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景点简介、景观介绍,旅游路线设计、游乐设施,节日庆典、民族礼俗介绍,宾馆饭店、饮食文化、菜谱菜系的介绍,旅游购物、传统工艺品,交通运输、航空服务、客运、邮轮服务等,涉及广阔的知识领域。三亚著名的旅游纪念品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因此,旅游俄语教学应从多方面入手,在抓好旅游俄语专业知识讲解的同时,注重多方面知识的拓展,同时突出口语教学。
其次,在实践教学方面,旅游俄语的教学要能充分利用三亚有利的条件,多寻求能合作的实践基地。包括每年接待俄罗斯游客超过5万人次的旅行社,信誉度高、服务出色的星级酒店、度假村等。
(三)注重实用性
三亚的“旅游俄语”课程实际上是基于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的一个完整的教学项目,教学针对性强。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课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模拟交际场景对话训练、口语表述、制作PPT等多种练习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全部用俄语进行,考虑到专业词汇较多,可以根据需要在交际训练时,用旁白或PPT形式辅以适当的中文说明。
学生在训练中学会使用旅游中惯用的俄语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教师把课堂模拟为旅游车或旅游景点,要求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俄语为俄罗斯游客提供途中讲解、入住服务、饮食介绍、景点文化知识宣讲等”模拟演练。再利用见习、实习的机会,接触俄罗斯游客,从事真实的旅游接待工作。
篇2
关键词:市场运营环境;铁路文化;铁路旅游;品牌建设
1铁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背景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是旅游品牌塑造的关键。而铁路文化是以铁路为载体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总和,铁路文化旅游的开发是建立在铁路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中国具有130多年的铁路发展历史,创造了大量的铁路文化和文化遗产。丰富的铁路文化资源为现代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平台,通过铁路文化旅游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为具有铁路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铁路一直在计划经济运营模式下进行,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铁路的高速发展及人们对铁路发展的要求,所以国家对铁路运营模式进行了改革,撤销铁道部,建立铁路运营总公司,铁路的发展与运用模式走向了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中国的高铁发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铁路的高速发展为中国铁路文化旅游创造了机会和平台,原先的铁路文化遗产可以做统一保护和发展规划,经典老线路可以建设打造成经典怀旧旅游线路;高速铁路拉近了都市文化之间的交流,建设都市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城市,培育精品景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可以利用铁路的运输安全高效的特点打造精品旅游主题专列等,利用铁路发展资源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文化旅游品牌。
2国内铁路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现状分析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运输国家,其铁路里程及铁路网密度,堪称亚洲之最。中国铁路业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铁路业的发展,有大量的铁路物质文化遗存与人文自然景观遗产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特别是在中国铁路文化旅游事业上并未得到很好的规划与发展,纵观中国铁路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如下两个特点。
2.1铁路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完善的保护和整体的规划利用
中国铁路事业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起来的,从蒸汽机时代到现在高速铁路时代,经历了多次的历史性跨越。由于现代铁路事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大批的铁路文化遗存被遗留下来,它们包括车站、桥梁、隧道、站房、轨道、机车、通信设备等。它们记载了城市铁路文化发展的历程;它们见证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它们开启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就以老火车站为例,根据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铁路百年老站》图集中不完全统计,我国尚存的铁路百年车站共计700余座[1],这些铁路建筑风格多样,有国外殖民主义风格建筑、折中主义风格建筑、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哥特式建筑等建筑。它们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设计与社会研究价值,但其利用与保护尚未到位,有些老站甚至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拆除。例如,济南老火车站,于1911年建成,其设计师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赫尔曼•菲舍尔,火车站自建成之日起,就获得了国内外民众的关注与赞誉,曾一度被誉为“远东最美丽的车站”[2]。车站的相关资料曾被编入德国旅游手册。但在1992年济南城市改建过程中被毁,一座经典的德式车站建筑从地球上消失了,非常之遗憾,许多经典老站都在城市建设中被毁。
2.2铁路文化旅游经典景点及线路多,但其开发利用率低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不仅具备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自然景观文化资源丰富。作为环保而安全的铁路运输,纵贯全国大陆各个地区,它北至雪域世界的东北,南至滨海世界的海南,西至神秘高原的,东至风景秀美的江南。具备如此丰富的景观资源,发展铁路文化旅游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许多经典的铁路沿线上,不仅自然风光美丽,而且还坐落着一座座具有百年历史、建筑风格迥异的车站。例如,东北一带的中东铁路,受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雪域北国,高山峻岭之间,坐落着许多俄罗斯建筑风格的车站。这些建筑华丽、精致、对称、庄重、细腻,极富俄罗斯民族特点。而在胶济线和津浦线上,由于历史的缘由,在清末时期,山东半岛受德国的侵占,在铁路沿线修建了大量的德式古典主义建筑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车站。这些车站的外立面运用了大量的石材,其建筑特点庄重典雅、雄奇壮丽、复古味浓厚,极富德国建筑特色。在中国云南的滇越铁路沿线上,同样受法国殖民者的占领,在铁路沿线修建了大量的法式建筑,由于当地的地理环境恶劣,修建非常艰难,素有“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滴血”[3]之说,根据西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特点,建筑采用了砖木结构,对称造型。建筑色彩以浅黄色或浅蓝色为基调,通过白色的窗套和门套作以点缀。是对法国文艺复兴晚期建筑风格的简单模仿,建筑风貌具有很强的法国南部乡村别墅建筑风格的特色。这些具有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的铁路车站,许多都还在使用中,并且它们都处在风景秀美的山川河流之间,这些铁路线路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备很好的旅游开发基础。而上述的许多铁路线路同样也具备很好的开发潜力,目前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3铁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对策和建议
3.1深化对铁路文化旅游品牌的认识,加强品牌特色建设与创新
首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化旅游研究的相关专家和学者要充分认识到铁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中国铁路文化旅游开发是要向国外铁路文化旅游规划与发展出色的国家学习宝贵经验,制定适合国内铁路文化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方针政策,积极引导相关旅游开发部门针对中国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形成良性循环的开发模式。铁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保护要结合旅游对象需求及铁路文化资源特色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旅行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体验旅游的过程和心灵的感受,铁路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及自然特色,开发出具有铁路特色强、文化价值高、品牌信誉好的铁路文化旅游产品。根据地域特点,遗留的铁路文化遗产,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改造与开发,可以把一些具有建筑特色及历史文化背景深的车站改建为博物馆、文创及旅游休闲中心,一些废弃的铁轨和建筑物,可以改造成铁路文化公园,一些与自然景观结合的经典线路可以打造成文化怀旧旅游线路等。
3.2铁路文化旅游资源应联合开发,制定统一规划
中国幅员辽阔,铁路基本贯穿于中国的东西南北,相关的遗产资源与自然资源呈现出散点状分布,而且在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铁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其中不乏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如果根据各个地区的需要,单独进行开发,就会浪费甚至毁坏许多文化资源。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结合文物局和各地旅游局进行整体的的规划与开发,做到上下一盘棋,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坚持资源整合、差异发展、错位竞争的原则,根据不同的铁路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主题性、民族性、经典怀旧性等整体开发,既保护了铁路文化遗产,又发挥了各个地区的铁路遗产特色,有利于铁路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同时根据高速铁路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短,根据地区间的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协同统一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加强主题线路的开发,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等一小时左右的都市圈建立旅游协调机制,制定特色旅游项目,开设主题列车,游客可以买一套票,乘坐相关的主题列车就能游玩城市的经典旅游项目,这样,既能体现铁路旅游的方便安全,又有利于城市之间的交流及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3.3打造一批经典怀旧主题旅游线路
中国的铁路是在之后,国门打开后发展起来的,有许多铁路线路和车站建筑是由殖民者建成的,这些建筑现在大都还保存相对完好,位于这些铁路沿线,并且铁路沿线自然风光优美,民族特色鲜明,作为文化旅游项目非常值得开发和利用。如中东铁路是俄国人建造的,铁路沿线的站房建筑非常和富有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很多建筑是拜占庭建筑风格;而位于云南的滇越铁路,是法国人造的,铁路建筑富有文艺复兴的建筑特点。这样的建筑遗迹及线路全国还是非常多的,它们分布于中国的不同区域,这些遗迹都具有很好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价值,并且恰好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可以把这些老线路打造成经典怀旧旅游线路,把这些废弃的铁路遗产及线路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起来。
4重视体验营销,加强体验产品设计与铁路文化旅游的宣传
现代的旅游已经不是局限于简单的观光需要,而是向更高层次发展,注重旅游活动的体验。铁路文化旅游的开发首先要注重体验产品的设计与营销,结合地域发展的特点,开发体验产品,首先针对游客群的特点,特别是一些火车迷、摄影发烧友、文化历史爱好者开发出具有体验感的旅游产品,由他们首先进行体验,要使旅游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方面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进而触动旅游者的内心情感,这种营销方式更能够去吸引游客,开拓潜在的市场,如滇越铁路,是典型的米轨铁路,可以继续开通,将车厢设计成具有法式风格的特色,列车上提供法式服务,让游客感觉又回到了上百年前,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介绍这条铁路的发展历史及周边自然风光,让旅游者充分地体验享受旅游过程,这样会给旅行者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铁路文化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酒好也怕巷子深”,可以利用铁路文化遗产的特点,像美国一样定期举办铁路文化艺术节,打造旅游节事品牌;其次,可以在高铁上的电视、网络、报纸及相关媒体宣传铁路文化旅游产品;最后,结合各个地区的特点,把铁路文化元素与文创礼品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铁路旅游纪念品。
5结语
铁路文化旅游是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铁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塑的资源遍布全国各地,只要合理地保护、规划和开发,就能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文化旅游品牌。
作者:张永志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国庆.中国铁路百年老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成都,人文旅游,对策
一、旅游的分类
旅游活动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其次为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等等。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普通的休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等将变为消费的主要选择方式。世界旅游组织曾预测,未来的五大时尚旅游包括了海洋旅游、人文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以及探险旅游。人文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人文旅游是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的旅游方式。人文旅游包括了了解各地不同的传统文化,参观文化名人的故居或者人类文化的遗址,以及参与当地的传统或现代文化活动。其具体形式主要有两类。其一,历史文化古迹,其中包括了民族、宗教、地方等文化艺术及相关场所,类似的有不同年代的历史文化的古迹或建筑,宗教庙宇和寺院,以及民族艺术或者和风俗习惯的艺术馆和博物馆。其二,现代人文的活动,其中包括有吸引力或者影响力的民俗、节庆、赛事、娱乐等活动。
二、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人文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是消费者通过旅游的方式去了解具体文化内容的一种行为过程。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消费者在旅游中,寻求某种文化享受。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这一旅游方式成为了一种备受消费者亲睐的旅游形式。首先文化本身是当地特点的反映,是完整了解一个地方有着不可分割的元素。这也是地方宣传自身特点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其次,各行各业在竞争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竞争力。而为了加快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提高其在同类城市中的竞争力。所以成都也必须重视人文旅游。
与此同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只有富含自己本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才有特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之,如果旅游业不能体现出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减弱,也就没有与其他区域旅游业抗衡的竞争力。所以成都为了保持其自身的特点,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开发旅游中的文化因素。
三、成都旅游资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面积12390平方公里,人口1417.8万,中国第四大城市,2012年经济总量名列省会城市第二位。成都在历史上,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等相继在此建都。作为自古的西南重镇,成都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成都旅游业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多种人文资源。随着改革开放,成都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并且改善各种基础设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以文化内涵为特色,休闲之都为口号的著名旅游城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成都曾在2007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作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了不可小觑的潜在消费市场。成都有名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其中较有名的人文旅游景区包括: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青羊宫、宝光寺、文殊院等。这些都是属于传统的景点。
由于自身悠久历史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当地的配套设施,其行业发展状况较好。随着旅游热潮的高涨和旅游投资的风行,很多新的旅游景点层出不穷,例如金沙遗址、宽窄巷子、大熊猫基地、锦里等,数不胜数。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和学习不同的文化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手段。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旅游,更直观的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达到学习和休闲的双重目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拥有悠久历史众多人文资源的成都,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旅游选择。
四、人文旅游的价值
发展人文旅游对城市有着密切的作用。人文旅游的出现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关,是为了使消费者获取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体验深度的旅游项目。所以人文旅游是以旅游景点为载体。消费者可以通过人文旅游更加直观的了解某一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以此激发民族、宗教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以及起到教育等作用。开发人文旅游,还可以丰富当地的文化多样性,发掘即将失传的独有的民族风情,并且促进消费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人文旅游不仅仅是开发和展现无价的精神文化,同时也是创造和提高当地经济的一种资源。当一个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主体的优秀旅游景点,就代表了当地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样的文化特色可以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带动一大批国内外消费者到当地消费,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发展人文旅游对成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五、人文旅游发展对策
在人们选择人文旅游的同时,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旅游项目的选择。这其中包括旅游广告,机票折扣,旅行社推荐,口口相传等。这是因为这些原因,各地在旅游推广方面都不遗余力的对当地的各种优势进行宣传,以达到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的。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成都的人文旅游的发展如果不受到限制和旅游形式的影响,需要在以下几点注意:
1.文化市场的品牌不统一。市场营销需要品牌效应,好的品牌可以支持销售。但是成都的人文旅游品牌较多,消费者面对的选择就会增多。成都由于历史悠久,涵盖了金沙文化,青铜文化,三国蜀汉文化,唐代文化等,文化品牌众多。好的旅游城市,除了旅行社周密的出行计划,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保护措施外,也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
2.提高旅游服务和产品。注重旅游业市场的整体水平是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乱投资或者低水平的创造模仿的人文景点不会吸引到消费者,只可能使消费者对当地的文化产生疏远。同时,较差的服务质量会使得消费者对当地景点和服务者心生间隙和不信任感。创新是每一个行业的重要竞争因素。这个因素可以帮助产品提高竞争力,赢得市场。所以只有在创新和服务方面提高,才能保证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3. 强大的旅游宣传。因为旅游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所以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推广。好的宣传可以达到美化当地旅游资源,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达到吸引消费者到当地旅游消费的目的。但是这个需要合理的开发和创新。以避免盲目投资宣传,减少对旅游景点的夸大描述和宣传。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策略
城市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旅游的不竭动力,在促进了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坚固城市自身的文化建设。通过根据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达到培养出良好的城市文化精神,塑造出良好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的目的。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类型,文化旅游可分为:文化主题公园旅游、饮食文化旅游、节庆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遗迹遗址旅游等。此外,城市文化旅游者在参观遗产地、画展、观赏艺术表演、博物馆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和参访某区域人群生活方式、习俗、服饰、烹饪、语言、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产品。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旅游
(一)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指的是城市居民在一定区域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城市文化包括了整个城市区域中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至居民素质、政府综合形象、企业管理模式等隐性条件,小至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雕塑装饰、街景美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公共广场的设计与规划等物质实体。它综合了一个城市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品和影响。狭义的城市文化则是单纯的指城市区域内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精神意识形态,主要侧重于艺术、科技、语言、文学、教育等精神理念方面的构建。
(二)城市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旅游是在城市旅游的基础上,依据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科学水平等方面所开展的文化性旅游活动。作为城市旅游的分支,城市文化旅游是与城市会展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相并列的一项旅游模式,其旅游活动的主要是展开于城市区域之内,作为立足于城市文化的旅游中心的,城市文化旅游与乡村文化旅游存在相对立的关系。
二、城市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依据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城市文化是随着人类文化发展所衍生出的结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形态,它具有形式多样的不同层面,例如旅游文化、商业文化、闲暇文化、社区文化、市民文化等,每个层面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层面的发展趋向。城市形象指的是一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精神理念、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不同认知形态和传播方式上让人们形成的感观认知和综合印象。一座城市的形象能够集中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一些城市已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塑造起游客耳熟能详的城市形象,例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人间天堂杭州等。这些城市形象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游客的参观到访,深入人心的城市形象带动着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统筹规划。作为人类文明的集中发展区域,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之前,必须要合理的挖掘和整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资源,并在资源开发后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根据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类型和特点进行合理适量的开发,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根据的文化资源类型可以将开发模式分为直接利用型、主题附会型、原地浓缩型、复原历史型以及整合提升型,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文化资源类型以及游客需求进行不同模式的开发与发展。
(三)根据游客需求优化旅游结构。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城市文化旅游日渐从以往的标准化过渡个性化、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城市文化旅游若要在日渐细化的旅游环境中长久发展,就必须根据文化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职业性质、收入水平、教育背景等因素对游结构进行优化,针对性的推出旅游产品以便提高游客兴趣,例如针对中老年人所进行的养生旅游、针对年轻人所进行的冒险旅游以及针对学生所进行的科普旅游。通过优化旅游结构的方式,能够针对性的开展旅游活动,达到提高文化旅游者兴趣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发展城市内民俗文化和历史古迹的同时,加大对宗教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和节庆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确保城市文化旅游事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四)根据旅游模式完善旅游线路。根据城市文化旅游形式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和完善旅游线路,合理规划文化旅游事业。一般来说,旅游线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不同线路。一种是对相关主题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并联合面向旅游市场。这种旅游线路大多以城市旅游资源为主体,能够突出文化旅游的重点,但在线路安排上具有局限性的特点。另一种是以文化旅游者活动为基础的旅游线路模式,它是随着背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模式的发展而进行的旅游线路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但线路形式较为松散,缺乏统一标准。
三、结语
城市文化是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根基,而城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文化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同时也相互促进。因此,在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城市文化底蕴,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在地域、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努力构建起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
参考文献
篇5
(一)选择特色
选择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中富有特色的精华部分,是发展特色旅游的基础,只有选择具有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和区域性,能够产生巨大的空间影响力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具有发展的潜力,实行可持续发展。比如,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它便以帝王之都、唐风古韵作为自己开发的主题定位,以此资源来进行开发旅游。
(二)保持特色
在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任何过分的装饰和全面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特色旅游资源失去了其自然和原始的状态,那么将会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削弱它的特色的价值,从而失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这也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发。
(三)突出特色
特色旅游开发必须突出资源的特异性和独特性,着重围绕着资源的主题特色进行开发,尽可能地凸显它的典型性和特异性,强化它的垄断性,加大和其他地区的资源特点和文化环境的差异性。比如云南的旅游开发,不但在景观上凸显地方民族特色,而且在文艺表演、民族风俗展现上都强化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协调特色
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必须因地制宜,注重景观的开发和周围的环境的整体特点要协调,从这种协调中来衬托特色、增强特色,形成以自然为本,以特色为根的文化提升,让旅游人文更符合旅游者的需求,最直接最彻底地让资源特色融为旅游细节。比如杭州的整体旅游风格,整个城市的特点宛如一个大大的城市花园,完全体现了“休闲之都”的风貌。
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构建
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是现实价值,而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潜在价值。
(一)经济价值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是建设旅游设施、提供旅游服务、开发旅游产品等这些具有经济特性的活动,使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因而产生经济价值。这样的经济价值表现为资源的自然再生产的能力之上,主要有为开发、保护和恢复特色旅游资源再生产所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反映的是社会对此投入的价值。以及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调查、评价和依托特色旅游资源进行的交通建设、景点开发、宣传促销等投入的价值,这些都被称为“现实价值”。
(二)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是特色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体现的是间接使用价值。这种潜在的价值是由使用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所决定的,同时稀缺性的特征也决定了特色旅游资源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充分认识其稀有性的基础上,明确其相应的价值。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基础,提高产业标准,在维护和景观设计上都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完整性。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很好地体现景观设计和主题文化协调的生态氛围,提高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三)文化价值
篇6
【关键词】河源市;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12-01
要想有效的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就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分清开发过程中的重难点,找出优势和劣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扬长避短。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之外,还需要对传统的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继承和保护。
一、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的特点
客家民俗文化比较的独特,这是因为客家先民是从中原迁入的,那么就综合了中原汉族风俗和土著文化,具体来讲,河源客家民俗文化主要有这些特点:
一是将中原汉族文化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中原汉人迁入了进来,在与当地融合的过程中,综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形成了客家民俗文化,但是那些中原汉族文化依然被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二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客家聚族而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客家民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客家民俗文化体现出来,因为有很多人群居,那么在住宅方面就比较的大型,中心是祖堂,有着比较严谨和统一的结构形式,这种客家土楼已经被列入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较大的规模,内部结构存在着隔门,大体上还是相通的。
三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因为客家人居住的是山区,没有发达的交通,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客家先民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特点,身上遗留着比较浓厚的农耕文化,因为耕读传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二、河源客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模式
河源客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一是保持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要想让本地区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吸引到更多的又可,就需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所谓人无我有就是这个道理。客家民俗文化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都是独特的客家风俗,那么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就需要将民俗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大力宣传本地区的一些独特元素,比如客家土楼、采茶戏等。在组织旅游线路以及活动景点时,需要对观念进行更新,大力创新。
二是将客家民俗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要对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时,还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内涵进行体现,将客家民俗的文化精神充分挖掘出来,将客家地区的民俗更好的反映出来。相关的旅游从业者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进行熟悉和了解,然后将文化精髓真实反映出来,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大力开发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如今旅游者往往有着较高的文化层次,那么以往那种没有情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需要对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层次进行提高。
三是要真实的呈现出客家民俗文化: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需要不能够虚拟和伪造,一定要将民俗事象的原本面貌真实的呈现出来,要保证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原汁原味。总之,要充分结合客家民俗文化的实际形态来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氛围等进行开发,要将客家民俗的民间风格充分体现出来,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客家民俗文化的熏陶。
河源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一是对天然客家民俗文化村寨进行大力开发:客家的民俗村寨具有十分浓厚的特点,它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环境用服饰、饮食以及节令和生产等都活生生的展现了出来。但是客家地区有着很多的天然民俗村寨,并且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范围,那么就需要合理开发,要选择那些有着较大集中性的民俗事象上,要选择那些较远位置的村寨,这样客家民俗文化的特色才不会受到污染;但是,如果过远的话,又不利于开发。
二是可以构建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游客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他们除了在放松身心之外,还需要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感受。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可以将客家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还可以有效保护客家民俗文物。
三是积极创办各种客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公园作为一种人造景观,为了将某一个或者多个主题体现出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有效融合自然和人文遗产等。那么河源市也需要结合客家民俗文化来构建适当数量的文化主题公园,以此来扩大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度,来更好的发展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四是要将客家民俗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其他的旅游资源: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通过研究发现,客家地区在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还具有其他很有竞争力的资源优势,比如红色旅游资源、大好自然风光资源等等。那么就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旅游产业链,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是要单一项目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活动:部分旅游者会对某一特定习俗特别喜欢,可能特别喜欢客家山歌,也可能是特别喜欢客家民居,那么就可以开发单一项目的旅游活动,比如举办一些山歌文化节,服饰展示节等等,这样旅游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将客家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不仅在我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上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在开发河源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时,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的原则,除了考虑经济效益之外,还需要保证不能损害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在开发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提高客家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旅游市场;旅游营销;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87-02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是贵州省旅游的集散地,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贵阳的旅游资源大多不被外界所熟知。来贵州旅游的游客,大多把这里当作旅游中转站,旅游的主要景点是黄果树、龙宫等景区,这与贵阳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因此,贵阳市的旅游营销有待提升,旅游市场的潜力需进一步挖掘。
一、贵阳市旅游市场现状
(一)游客的基本构成
据贵阳市旅游统计资料显示,贵阳市的主要游客是一些企事业单位人员、商务人员和政府机构人员等。年龄在35—49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年龄在20—34岁的青年人,而这一部分多以学生为主。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是贵阳市目前旅游市场的主体。而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仅占一少部分。
(二)游客的旅游目的
贵阳市旅游客源的旅游目的大多以观光旅游和会议旅游为主,据有关部门统计,以商务旅游和观光旅游为目的占了总数的将近80%,其他占很少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贵阳市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不足,除了需要吸引远距离客源地的游客外,还要加强近距离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三)游客景点选择与旅游消费构成分析
目前,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是黔灵公园,其次是青岩古镇。这表明厚重的人文底蕴是贵阳景点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贵阳市的游客在逐年增长,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消费结构比例不合理。购物、娱乐、休闲所占比例始终较低。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贵阳市的旅游产品要加快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向满足人们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贵阳市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和细分
根据贵阳已有的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当前的旅游市场现状,对贵阳市的旅游市场依据地理变量因素进行细分,可以分为省外旅游市场、省内旅游市场和周边旅游市场。省外旅游市场主要以重庆、四川两省市为重点,此区域主打“避暑之都”品牌,针对这些地区游客来贵阳避暑的特点,主要建设度假胜地。宣传口号也要依据避暑、宜居特点进行宣传。省内旅游市场主要以周边的市县为对象,这一目标市场,主要以贵阳市的景点为吸引力,宣传贵阳市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和看点,定位应在参与性和观赏性旅游资源上。有关文化的景点不宜大力宣传,因为省内少数民族文化大体相同,对省内游客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对于周边旅游市场,主要以贵阳的各个区为重点,这一目标市场的宣传,要突出休闲度假和一日游的项目为主,主打休闲品牌。如十里河滩可以组织单车越野赛,青岩古镇周边发展农家乐“开心农场”等项目,吸引周末度假和休闲人群。通过对贵阳市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定位,并加以合理的宣传和促销,借助一些大型活动如少数民族运动会、旅游发展大会等的大力宣传,从而扩大影响,达到增加客源的目的。
三、贵阳市旅游市场营销制约因素及策略
(一)制约贵阳市旅游营销的因素
1.缺少特色旅游产品和高口碑品牌
作为林城的贵阳市,其旅游产品多种多样。有黔灵公园、花溪公园、青岩古镇、十里河滩等优秀旅游产品,这些旅游资源中很多都可以深度开发,从而形成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但由于没有品牌创新,以至于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多大同小异。没有形成特色和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像青岩古镇这样古镇类旅游产品,只是机械地复制凤凰古镇、丽江古镇的商业街模式,而没有突出自己的文化内涵,形成独有的特色和品牌。
2.文化旅游资源多,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贵阳市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但是随着旅游的深入人心,经验型旅游者的增多,需求变化较快。现今旅游者多数热衷于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而贵阳市没有抓住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这类旅游产品。目前还是处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如何将此类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开展策划营销工作,吸引更多的周边及外地旅游者是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城市整体形象有待提升
贵阳市虽然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旅游形象,不断向全国文明旅游城市发展,已有“国家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但在贵州省的整体旅游形象“多彩贵州”的大前提下,贵阳市只是打造“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旅游宣传口号,而没有意识到对城市整体包装、推介和营销的重要性。以致于多数游客对贵阳市的整体了解较少,旅游者除了公务旅游外,其他人很少把贵阳作为旅游目的地。
(二)贵阳市旅游营销策略
1.打造知名品牌,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贵阳市主要的旅游产品有天河潭、十里河滩、花溪公园、青岩古镇、黔灵公园等。但是这些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有的旅游景点还不被人们所了解。针对这一现象,贵阳市应重点对景点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开发,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带动贵阳市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针对宣传力度不够,贵阳市旅游形象的创建应以深入人心为主题,同时要加入创新因素。将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融合,精心打造旅游形象。其形象的推广需要通过电影、音像制品、电视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贵阳市旅游产品的特点。在旅游形象市场的塑造中,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打造目的地形象系统、完整、良好的品牌,提升城市的品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选择贵阳市为旅游目的地。因此,贵阳市城市旅游形象要在优秀旅游城市、“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等旅游形象的基础上推出具有贵阳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贵阳市整体旅游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2.开发文化资源,注重文化旅游创新
充分发掘旅游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布依族的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安顺地戏等,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风俗设计包装成适合人们参与和充满生活情趣的旅游产品,加强游客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互动,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鲜活,更具有吸引力。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在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贵州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在这个前提下,贵阳市要在充分利用电视、广告和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等现代传媒,扩大宣传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贵阳。
4.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贵阳市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克服短期行为。制定科学的旅游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贵阳市旅游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永德,陈晓磬,周可华.长沙城市旅游营销的文化休闲视点[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篇8
根据对影视旅游所做的定义,以下分别从资源和文化的角度,对影视旅游所凸显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通过影视作品,观众往往能从感官和意念上拥有模糊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了解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和物,亦或者从影像中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作为艺术创作、文化创作和经济运作相结合的成果,影视作品是能使观众产生感情共鸣的文化消费品。因此,由影视所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特质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影视旅游资源是具有强烈的可感知性的。影视作品本身所创造和展示的意境是对资源文化内涵的一种烘托和渲染,影视旅游还原了影视作品中相关的自然景色、人造景观、人文古迹等丰富资源,物化的影视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心理上和感官上最直接的感知。《梅兰芳》热映后,有许多海内外的京剧票友专程前往北京游览梅兰芳故居并在什刹海胡同细细品味梅府家宴。除此,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更是将梅兰芳生前使用过的练功镜、梳妆台等家具进行了原样陈设,为旅游者传递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影视旅游用一种直观的、可感的形式为各类旅游者提供了一项文化之旅。
二、影视旅游文化的概念探究
作为一种文化体验过程,如何将影视旅游的文化功能最大化,使旅游者在参与影视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得以获取最大的文化满足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有必要对影视旅游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的活动,而且具有实践性。影视文化是狭义文化的类存在,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感知方式。传媒科技的发展使得影视艺术得以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因而,影视文化具有广泛性。同时,影视艺术具有被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层次观众所接受的可能。因而,影视文化具有普及性。影视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观众在感官上和精神上得到认可和愉悦。因而,影视文化还具有娱心性。从审美到观念,包括影视旅游的出现,影视文化广泛性、普及性和娱心性的特质使影视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旅游使影视旅游文化得以产生和表现。旅游活动中的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介体——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势必会产生文化行为和文化影响。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者的客源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文化和东道文化、在旅游过程中旅游经营者所展示的服务文化等等融合组成旅游文化的内容。因而,旅游文化具有融合性、综合性。同时,由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人员差异都使得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多元性。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愉悦身心,接受文化和精神享受。因而,旅游文化势必也具有娱心性。王恩涌在其《人文地理学》中认为“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是具有一定相同特质的文化,这两种文化最终表现为愉悦的心情和满足的精神享受,在相互吸纳、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催生了影视旅游文化的形成。
2.影视旅游文化的涵义
影视旅游是由与影视相关的各类旅游资源所构成的文化体验过程。旅游文化扩充了影视文化的内涵,而影视文化则为影视旅游所服务,可视其为影视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资源,它提升了影视旅游活动的意义,使这一专项旅游为更多人所接受,是旅游文化的实践。因此,影视旅游文化是以影视旅游活动为载体所展现的文化交融和文化整合现象。(图1)影视旅游文化的“源文化”——影视文化、影视旅游资源的各种文化要素以及影视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关系是影视旅影视旅游文化具体特质表现为:(1)综合性。影视旅游文化所包含的要素众多,所表现的形式丰富。从影视拍摄地的静态景观到各种影视城的动态演艺节目、各类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品无一不体现出影视旅游文化这一整合文化的丰富内涵。(2)广泛性。作为感染力最强的艺术,影视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旅游虽还只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但影视和旅游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娱乐方式,热爱影视和旅游的人们众多,只要能有具备吸引力的影视旅游资源,人们自然会对影视旅游产生兴趣,影视旅游文化具有被广泛传播的可能。(3)可感知性。文化的概念是宽泛的,但是介于影视旅游资源的感官体验使得影视旅游文化可感可知。从影视作品影像中所抽离出的逼真的旅游资源驱使旅游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文化感受。(4)娱心性。影视旅游是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的文化体验之旅,影视旅游文化宣扬和传递影视和旅游的魅力,使旅游者得到文化需求的满足。
三、探究影视旅游文化涵义的启示
篇9
1.1高职旅游英语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表达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赵蕾通过分析旅游行业的现状和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特点,认为旅游人才需求呈现的四大特点要求旅游英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要注重口语、听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旅游行业的业务知识和实际作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英语旅游两方面知识的结合。陈永烨通过对河南高职院校几所学校的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英语专业应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新模式的教学观念。
1.2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内容
对于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有几个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毛竹认为旅游英语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口头交际的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张燕玉认为当前旅游英语口语教材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实现从传统学院教育模式的转变,仍然以单纯的语言训练为目标,缺乏语言使用的真实感,所以应加快旅游英语口语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在教材内容设置的问题上,也有多名学者对此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谢志明认为当前旅游英语教材版本大多属于泛本,且有重理论轻实践之嫌,故很缺乏有利于宣传旅游资源及文化的乡土教材。孙敏认为旅游英语的教学应紧紧围绕“中国文化”这一主题,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石民辉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英语课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他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讨论了旅游英语课程的编排。此外,邓芳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较之其语言知识和能力相距太远,跨文化意识薄弱,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且文化教学存在着从属性和无系统性等问题,故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3高职旅游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一堂旅游英语课是否精彩并有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向荣认为教师应具有把握时代脉博的敬感性,以期使自己的教学具有时代的特点、专业的特点,使之适应行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易浩萱的研究表明目前职业学校饭店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及学校;且改进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是提高饭店英语教学的质量的关键。此外,孙敏还提出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尽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心情愉快的状态下更有效地学习。
1.4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方法
如何把有效教学切切实实落在教学中已成了学者们探讨的热切话题:倪冬认为结合了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毛竹对交际法的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在旅游英语的运用做了初步探讨;朱晓华认为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trans—act)某项旅游英语任务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是比较成功的,因为这种教学法调动了学生潜在的运用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2评价与展望
通过对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近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如何进行旅游英语教学的文章发表,但直到现在,关于旅游英语教学的文章仍是
(1)从总体数量上来看,对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的研究并不丰富,富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英语教学研究多集中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公共英语上而旅游教学研究则多集中在其他专业课程上。
(2)就某单一方面,某一问题进行探析,很少有较为系统的对教学不足的探讨研究,有涉及的文章也只是浅尝而止,研究的深度不够。研究大多限于问题的提出和一般的探讨、缺乏系统的研究及具体的解决方案。
(3)从研究方法上看,关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些理论研究或经验研究,定量的实证研究几乎没有。
篇10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旅游正在成为人们增长见识、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体育旅游更是异军突起,受到许多人的青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体育旅游产业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休闲体育旅游 现状 发展对策
一、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生存方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的休闲方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需求,人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健身休闲的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项旅游,正成为我国城镇居民旅游的新热点。我国已从小康逐步进入休闲社会,体育旅游也渐渐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选择之一。体育旅游产业在我国起步较国外相对较晚,体育旅游是旅游者以参与和观赏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产业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的新秀,在业内备受重视。因而,体育旅游业也被人们誉为“生命产业”和“朝阳产业”。
二、我国休闲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
我国体育旅游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深受人们热衷的项目,相关理论和市场的开发还不够成熟,因此,不同程度制约了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和产品的开发,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国最初的体育旅游主要是在旅游景点设置一些体育和休闲设施,如:蹦极、骑马、射箭等,都是依托观光、文化游览作为休闲的一种补充,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规模较小。体育旅游的开发仍显得缓慢,没有形成大的气候。随着旅游业和体育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的接轨,2001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年活动,向海内外旅游者推出了60项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体育健身游活动,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今后搞好体育与旅游业的结合,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看来,体育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我国体育旅游的类型及特点
1.观光型体育旅游的特点
观光型体育旅游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观光型旅游,它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在观光型体育旅游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体验。体育观光是体育旅游体验的一种方式,借助这种方式,旅游者要获得的利益不是对一般愉悦的体验,而是追逐体育审美愉悦。
2.竞赛型体育旅游的特点
竞赛型体育旅游与其他类型的体育旅游不同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参赛性;(2)具有旅游时间的确定性,时间短。是根据竞赛规定时间和日期到某个事先确定好的地方参加活动;(3)目的地相对确定、行程单一;(4)体育旅游者中“体育迷”所占人数比例最大;(5)给各主办地,主办者带来的经济收益显著;(6)旅游者对体育有强烈的兴趣,具备专业体育知识;(7)旅游者目的是观看比赛,必然受到总门票因素影响。
3.度假型体育旅游的特点
度假型体育旅游,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某个度假时间或节假日期间所进行的体育旅游。如果世界各国都有法定或者传统的节假日,在此期间人们为了补偿工作中消耗和恢复身体健康,参加体育旅游欢度假期。
4.健身娱乐型体育旅游的特点
健身娱乐型体育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娱乐中的健身目的明确,一般都有明确的健身主题。
5.拓展型体育旅游特点
拓展型体育旅游的特点是:一般在水上(包括人工和自然水域)、野外山区陆地和人工设计的专用场地上进行活动。水上拓展型体育旅游,一般有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溯溪、漂流等;野外山区陆地上拓展型体育旅游,一般有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越野(徒步、驾车、各种飞行器)等;人工设计的场地体育旅游,一般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形式的旅游式的活动。
三、我国发展休闲体育旅游的意义
以奥运会为例,奥运会对举办地方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已是有目共睹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均吸引旅游者二十二三万人。到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旅游者更是多达3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30亿美元,当地的各种生活消费品的销售收入也大幅增加。由于奥运会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旅游者的涌入带动了经济的繁荣,经济又推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对于北京来说,2008年奥运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一方面,为筹办此次奥运会,北京市进行多功能综合开发,兴建了一批与奥运会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开辟一批集观光、娱乐、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复合型、大众化休闲度假区,构建了城市旅游业鲜明的整体空间格局,这为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2008 年奥运会举办,大量国内外的体育界人士、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观光者聚集北京,这不仅使北京获得相当可观的与奥运会有关的收入,还为其旅游、商业、餐饮业、酒店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带来丰厚的收益。此外,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举世闻名,大批国外游客前往各地参观,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体育休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
我国有着厚实的体育休闲旅游本钱。体育休闲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为了知足和顺应旅游者的身心获得协调成长,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的。从广义上讲是以各类体育行为为主的旅游,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类身体娱乐、身体锤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行为等与旅游地、体育休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二)休闲体育文化业
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休闲体育文化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服务(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和体育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它构成了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还包括与休闲体育文化产品、体育文化传播服务、体育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构成休闲体育文化产业的补充。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全省各地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各体育社团、学校体育、城市社会体育、农村体育、民族民间体育、老年人体育活动经常性地积极开展。这些都极大促进休闲体育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三)体育旅游业
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优越的地貌、地形为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从我国的地形地貌来看,也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所。特别是近几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各种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各省市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另外,多个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要分部地区,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各个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取向。
四、加快发展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对策
(一)进一步宣传提高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余暇时间也不断增多,这为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休闲体育正是一种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健康向上的身体活动方式。人们在进行体育休闲时可以做出多种活动选择,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体育休闲方式不仅需要不同的休闲产品与服务与之配合,而且更需要有为满足这种需要的体育休闲产业互为条件。所以政府部门及体育休闲相关产业部门应抓住机遇,加强对体育休闲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等媒体进行深入的引导性宣传,提高人们对休闲体育的认识,使广大群众在闲暇时间里能积极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使体育休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和推崇,使广大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休闲观,这将对形成庞大的体育休闲市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不断加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投入和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居民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调查显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有两个特点:1.健身娱乐业的经济性质发生了变化。以政府系统国有经济独家经营体育的局面已被打破,私营成分已经成为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主体,而国有或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所占一定比重;2.加大休闲健身场所规模建设。虽然我国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得较快,但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体育健身市场的总体规模还不太大,从业人数和市场总经营收入也不太多,还远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娱乐的需求,这也说明在全国城市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同时鼓励不同形态的单位和个人也积极投入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三)做好长远的规划与开发,加快发展我国体育旅游国际市场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和体育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我国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之一,武术、醒狮早已是各地区民间生活、娱乐、庆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历史中,鸿胜馆、精武会、广东佛山咏春拳已成为世界各地“中国功夫”的发展根基和中华民族振奋的亮点之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体育旅游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应从旅游和体育事业的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做好体育旅游事业的规划设计和开发,促进体育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四)我国体育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思想,旅游界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体,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使许多旅游目的地各具特色,旅游发展不能破坏这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旅游的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使自然和文化资源得到保护。
2.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体育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光明的前景,但要真正将其开发出来,还需要我们对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精心的培育和扶持。具体说来,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国家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体育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对体育旅游业进行具体的管理和指导;二、制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强体育旅游市场规范化、国际化管理,体育旅游人才培育,体育旅游管理者的技术等级评定等各种与体育旅游业发展有关的制度和措施,使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加强各地区的横向联系,挖掘资源,集中优势,形成合力,着力培植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四、加强对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应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体育旅游者对体育旅游活动的需求,以便使我们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五、进行体育旅游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对国际旅游组织的“卫星账户”应进行定期分析,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在以体育赛事促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六、加强对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对体育旅游经纪人和承包商的培养;七、应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将体育运动与旅游活动组合在一起,进行“捆绑销售”。
五、总结
体育旅游日渐成为旅游者爱好的新旅程,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要让运动自然地加入我们的生活,让运动乐趣充满生命的每个角落,让我们从体育与旅游中尽情享受生活“体”与“闲”的乐趣。体育与旅游的这种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彼此扩张的个性,是体育与旅游必然加快联系的战略选择,而且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奥运旅游效应[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 黄安民.休闲与旅游学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
[3] 戴光全等.体育旅游[M].2006.3.
[4] 谢秋林,陈立.广东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