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歌唱者心理素质表演歌唱不仅仅是一种涉及到声乐发声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就决定了歌唱过程的复杂性,不仅仅要求歌唱者做到自身歌唱器官物理运动的相互协调,与此同时还要辅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声乐比赛层出不穷,而高水平歌唱者之间的竞争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歌唱心理素质往往对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众所周知,歌唱属于一种极复杂的生理及心理活动,属高级神经管辖。一旦歌唱者出现紧张和畏惧的心理,相应的神经系统就会控制身体相关的肌肉,使歌唱者出现心速加快、气息不畅、嗓子发僵发紧等不良反应。此诸多反应多是由心理的失调造成的生理失衡,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
与此同时,歌唱心理素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诸多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心理活动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即不同人在同一情景中,能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歌唱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受到歌唱者自身思想境界、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表演天赋等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
由此可见,歌唱是一门以歌唱者自身作为“乐器”来表演的艺术,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层面,更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歌唱者向观众展现艺术的方式是通过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所以作为歌唱者,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展现自己艺术水平,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才能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而且,歌唱者在控制自己歌唱过程中心理素质的同时,还要更好的理解歌曲自身的情感、更要理解观众的心理,三者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培养歌唱时的心理素质。
二、歌唱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1.意识影响歌唱心理素质
我们都知道大脑对于肢体活动的控制分为“意识控制”和“潜在意识控制”两种形式,对于学习的歌唱过程也是如此。“意识控制”对于活动的影响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的,意识控制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在歌唱时发声的位置、输运的气息、文字的发音和感情的运用等,必定会因为控制不当而引起紧张等影响学习歌唱的质量。与之形成相反的是“潜在意识”的控制是处于人们的自然习惯对于外界所作出的本能的反应,所以我们在进行日常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氛围的营造以激发有利于歌唱的“潜在意识”,已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心理压力
歌唱联系者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若没有过强的心理素质,会出现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表现出来就是不自信、不集中。心理压力的另一个显著表现是歌唱练习者对于高音区域的恐惧,会影响到其正常的歌唱状态。
3.性格
所有音乐家的作品当中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出其自身的性格,性格方面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歌唱效果。同样的道理,性格方面存在的差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歌唱的学习以及实际的表演。对于太理性的而没有激情的学生,需要使用夸张的示范以及生动的语言来对其进行一定的感染;而对于比较外向的那些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实现激情以及深情之间的均衡。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1.对学习中歌唱心理的调控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在歌唱的日常训练当中,歌唱者需要对心理活动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应该积极参加相关的声乐活动,有意识对适应环境的相关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意志以及坚持的精神,对艺术方面的情操进行有效的培养。与此同时,歌唱者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歌唱的实际效果,所以,应该时刻保持比较高涨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适当的调整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培养歌唱者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信心属于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石,因此,信心对于歌唱者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层面来讲,应该积极寻找信息的重要支点,正确对待失败,积极积累相关的教训以及经验。同时还应该敢于想象,在比较放松的环境当中进行训练,保证信心的树立。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充分的适应,尽量克服自己在性格方面的弱点。在日常生活当中,歌唱者应该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进而丰富阅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面。通常情况下,歌唱艺术应该将人类的真善美的真实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经过相关的实践活动,应该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实现进步以及信心的提升。
3.对舞台的实践进行有效的加强
歌唱者应该有足够的精力进行练习锻炼,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训练场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声乐艺术还属于舞台当中的一门艺术,最后的结果应该在舞台上进行表现,所以,舞台上的具体实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声乐的实际学习,舞台的具体实现会有效培养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存在非常多的学生,会非常放松的在琴房中进行训练,但是在舞台上,由于紧张会对发挥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舞台的实践,对于各种舞台都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情。同时还应该指导歌唱者正确看待成败,有效培养学生控制心理的相关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歌唱的学习以及具体的表演当中心理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若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算是对演唱的技巧有了熟练的掌握也不会成功,若相对比较熟练的歌唱技巧有效结合良好的心理方面的素质,那么就会非常容易获得成功。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同样充分重视心理素质以及歌唱技巧的相关训练,保证歌唱者在演唱以及学习中得到精神方面的升华,进而实现生理以及精神的统一,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邹艳阳.浅析歌唱艺术中的心理素质调整[J].北方音乐,2015,(08):48-49.
[2]李卿.影响歌唱发声的因素及其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艺海,2015,(01):52-53.
篇2
辅导员工作 心理素质 班级管理
少先队辅导员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学校所有教师群体中各方面都较为出色的一支队伍,他们是与队员接触最多,交流最多,对队员影响最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可见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在学校之中的教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学校中注重教学轻视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对少先队工作重视不足,学校对少先队的评价完全放在德育的范畴内进行,不能体现少先队工作的特点,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在考核、奖励中完全体现价值。另外,辅导员工作繁杂,辅导员疲于奔命。几乎所有的辅导员都要兼课,有的小校辅导员还要兼顾档案管理、卫生、图书等多种工作,辅导员感觉非常杂乱。另外,辅导员所搞的活动很多都是周六、周日、寒暑假,有的辅导员说:“人人都说过节好,辅导员的活动最难搞”。过多的活动严重影响辅导员的正常休息。
还有辅导员心理变化无人关注。辅导员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会产生变化,当辅导员说“累”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声音在说“你有什么事情呀,不就是组织些活动吗”,严重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情况,辅导员心理素质急待于培养。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学校师资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该针对辅导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心理测验与调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以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促进辅导员的心理成长。
一、把好选聘辅导员心理素质考核关,确保少先队辅导员的质量
第一,要统一思想认识。确立对辅导员聘任者进行心理素质的考核选拔是培养德育人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舆论准备。
第二,要建立对学校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考核选拔的机制,形成不经心理测试不得上岗的制度。另外,在队员中普遍开展心理教育,定期对少先队员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使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成为队员的成才意识。学校还应建立队员心理档案,让辅导员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加强心理培训,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心理健康包括两方面:一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适应环境;二是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及社会活动;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培养与他人及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情绪情感;培养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培养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坚强意志。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对其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正由于此,以维护、促进辅导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为目的心理健康培训,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学生心理问题的输导者,心理素质的塑造者。因此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训练,掌握心理发展的规律,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特征,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定位,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学会心理调控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渲泄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沉着的情绪,提高抗干扰能力。
三、在实践中强化心理训练,培养其心理教育能力
辅导员不仅要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完善知识结构,还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各方面的实际能力,尤其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一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辅导员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强化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将心理教育能力以及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列为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体育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克服不良情绪,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1)能有效调节学生心理。心理调节的方法很多,体育运动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科学安排体育运动,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适当地放松,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与协作,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可以得到锻炼,意志也可以得到磨砺。特别是通过开展一些体育精神活动,同伴之间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能够增进了解和友谊,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排泄消极情绪。
(3)体育运动通过活动肢体和筋骨,能够使身体关节能加灵活与协调,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觉判断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信心
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兴趣、性格等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有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因材施教。一是分类分层训练。可以将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该组学生,安排的体育运动应是比较简易的,如短跑、跳绳、踢毽子等;将急躁、紧张的学生分为一组;对于此组学生,应该以可以调动情绪的运动项目,像排球赛、篮球赛等;将体育素质较高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组学生可以安排难度较大、技巧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跨栏、铅球等运动项目。通过这样分层分组,能够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并避免性格局限。二是注重正面激励。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评价为主,要多表扬少批评,多宽容,少苛求。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捕捉和扩大学生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表扬鼓励,让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
2.挫折教育,锻炼学生意志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以此增强学生抗击挫折、经受逆境的意志,从而提高学生抗压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是强化动作技能训练。为了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学生可能需要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强化巩固训练。在达标训练中,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难免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心理。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不足,汲取教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从而将心情调整到积极向上的状态中来。二是适当磨砺学生意志。在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要巧妙应用恶劣天气等外在环境来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如在下雪天,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打雪仗的游戏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抵抗严寒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坚强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适应逆境的能力,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在关键节点磨砺意志。在体育运动中,往往会出现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如短跑冲向终点的最后一刻,篮球运动中抢夺篮板时刻,拔河比赛中转败为胜的关键时刻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节点,锻炼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开展比赛,让学生学会竞争
当前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阶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全面转型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具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搭建平台。一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活动往往是非常激烈的,也是非常刺激的。学生为了获得比赛的成功,往往会全心全意地投入进去,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例如以200米跑为例,在你追我赶的比赛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拼劲,他们的竞争意识也能够得到大大增强。通过比赛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增强学生奋起直追的拼搏进取精神。二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在激烈的体验竞赛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必须克服一系列困难,还需要突破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在无数次的跌倒中爬起来,在面临众多竞争对手时,必须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也就需要克服懦弱怯场的不良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抗压心理素质。三是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乐观心理。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而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这就需要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而需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乐观心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乐观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体育运动,让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挑战,面对竞赛失败,尽可能地减少对心理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
4.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于少数个性随意、易有偏见的学生,要主动与他们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学生学有信心,赶有目标,喜欢的项目更加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他项目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这样,学生能得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总之,初中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任务。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切实有效地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从而促使学生身体、心理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人才,心理素质,积极心理教育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以矫治为主要手段,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潜能开发、增加人的幸福体验、培养和发展积极人格,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人才的良好心理素质。
一、积极心理教育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教育。积极心理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
1、积极心理教育注重创造力和天才的培养的研究
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Ericsson通过研究认为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是培养出的才能。积极心理学认为,天才的产生与父母和家庭环境有着高度关系,天才通常是在那些富裕的家庭环境、并有丰富的智力或艺术刺激的家庭中产生。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培养的方法,比如Steinberg等人依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创造性潜能的12种策略[1]。
2、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人才的成长和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
关于积极情绪的作用,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 and build )理论。他认为: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使得个人的即时的思维-行动范畴变窄,于是人们倾向于选择一种特定的自我防御的行为方式。而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使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另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同步关系:在体验到任何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都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2]。Seligman的研究发现,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乐观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
3、积极的人格和品质能够帮助人才成功
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也发现,成功人士大多具有勤奋、自信、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拥有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生活有无限的追求,更有追求成功的动力;在面临生活困境时,不容易被困难打倒,更容易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1]。最后,拥有自信、乐观等心理品质的人更富有创造性,更有助于其潜能的发挥。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4、积极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有助于增加人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 Bacon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的好处。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1]。
二、中小学校利用积极心理教育培育新世纪人才的策略
心理学者王希永提出的积极心理教育的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我国面向21世纪的具有较高心理水平的现代化建设者,全面提高国民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增强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拥有愉悦的情绪心境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等[3]。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突出个人的优势和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中小学可以利用积极心理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人才。
1、创建积极幸福的校园环境
中小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创建幸福的校园环境主要的目的是为师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让师生感到生活满意、心情舒畅、工作和学习热情高,人际关系和谐。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创建幸福的学校要从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中着手。学校教育和班级中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领导风格和精神环境等对学生存在着非预期的、潜在的心理教育影响。良好的学校形象、校风、班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精神面貌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2、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能
学校教师在激发学生的潜能方面时要利用学生的个人优势。心理学家认为人人都有超常的潜能,人人都需要受到超常教育。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最少有八种不同的智能,而每个人有各自的优势智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从他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其他各种智能特别是弱项智能的发展;也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出符合其学习特点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利用其最擅长的智能进行学习[4]。
在学习等活动中要注意使左右脑协同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右脑的潜能比左脑大十几到几百倍,而左右脑协同活动,脑的活动潜能就会扩大几倍到十几倍。例如,美国康涅狄格州Bryam市的米德小学的孩子们用一半时间学习各艺术课程,另一半时间上常规课。结果他们在数学、语文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有提高。其它实验也有类似的结论[1]。
篇5
在历史的进程中,高校一直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广大教育者为之奋斗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并非一片净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个体和家庭的命运,更关系到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因而,备受关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1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面临的社会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复杂化“,过时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想渗透,使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脆弱等诸多问题。高校,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生存与发展中不得不降低门槛广泛扩招,一批批“速食半成品”不断的涌向市场,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民参与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2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2.1环境适应能力差
这主要体现在新生入学时期以及毕业生初入社会。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使不少青年学生高分低能,在上大学之前几乎受着家长、学校的全程庇护,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便无所适从,缺乏自理能力,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有不少学生因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不得不中途退学。
2.2厌学情绪高涨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许多大学生在踏入高校之后感觉非常的失望。因为不再有高考的压力,因而也不再有拼搏与奋进的动力。不少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打发时间,缺乏积极性也主动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诸多学习问题使当代大学生厌学情绪高涨。
2.3人际交往障碍
高考指挥棒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极端缺乏,社交礼仪的基本态度和技能严重不足,即使是同寝室同学也不能很好处理关系。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传统的性观念使当代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虽然渴望异性的青睐,但不懂得如何沟通如何相处如何保护自己,对异性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了心理障碍,近几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逐渐上升,90%原因在于谈恋爱所致。
2.5性格与情绪缺陷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自小便养成了“唯我独尊”的自私与霸道,这加重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困难而陷入孤立境地,思想更加偏激,不少大学生找不到自我实现的途径便产生自卑、怯懦、依赖、猜忌、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在生活中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及周围环境,影响了正确的“自我认识”。
3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社会环境影响导致自我认知失衡
大学生出现道德滑坡与当前社会中腐败、市俗、堕落、急功近利等各种负面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不少大学生曾在中学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但到了高手如林的大学,便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一蹶不振。
3.2超负荷压力
当代大学生一方面承载着父辈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高校学习生活不适应,无形中给自己增添压力,随着经济的影响,就业形势更不乐观“,毕业等于失业”成为一种现状,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3.3家庭环境造成畸形人格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不少家长“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式上要么简单粗暴要么近乎苛刻。不少家长并不注意个人行为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部分存在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愤懑与仇视,造成人格的扭曲。
3.4自我完善程度不够
大学是人生重要转折点。不少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不能做到严格自律,沉迷网络,法制观念淡漠,也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不仅成绩下滑,一旦感情亮起红灯便无力自拨,甚至产生自杀或仇杀等心理危机。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新目标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德育教育首要任务。
4.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问题并不等于精神问题。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不少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存在误区,要么轻描淡写要么混淆视听,不敢也不愿接受心理咨询,以致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因此,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校刊、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建立专业化的高素质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使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p#分页标题#e#
4.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成功进行角色转换,顺利度过心理失衡期。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文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心理上有一种归属感,从而促进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
4.3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心理素质教育基本要求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并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为达到此目的,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对有心里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积极迎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4.4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因为,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人”育“心”的主动权,使心理素质教育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4.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必然过程。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产生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社会,学会生存,了解别人,融洽人际关系,强化心理受挫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能力,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各种挑战。
篇6
摘 要 立体进攻战术是现代排球比赛里主要的进攻战术,这也是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现代排球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看出我国排球在运用立体进攻的数量和质量上比欧美强队都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对我国排球在立体进攻运用方面提出六点建议,希望有利于帮助改善我国排球在立体进攻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 立体进攻 运用 改善
一、前言
世界排球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在内容、形式、规则等方面日益革新,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而广泛普及和大众化。排球比赛的战术形式和战术内容也随着人们的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排球进攻战术的不断发展使排球运动充满活力、展示高水平的重要动力。世界排坛的传统强队都分别从单纯的技术型和身体素质型转变为技术加身体素质的全面型。进攻技术也从以往的亚洲的前快型和欧美的强攻型向前后相互交叉掩护的立体进攻型发展。从近些年来国际重大比赛的数据统计看出,立体进攻战术是现代排球比赛里主要的进攻战术,这也是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现代排球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看出我国排球在运用立体进攻的数量和质量上比欧美强队都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对我国排球在立体进攻运用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球员的立体进攻战术体系。第二,积极努力,强化训练,培养中国球员进行立体攻所需的专项素质。第三,重视配合,加强移动,着力培养中国球员的进攻意识。第四,培养队员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组织反攻的声势。第五,加强二传手的训练,使攻传配合默契。第六,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球员的立体进攻战术体系
世界排坛的许多教练员和专家都认为:将来进攻战术的变化和发展在后排,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后排快速进攻战术才能成功率极高地突破拦网。为此,中国男、女排教练和广大排球工作者首先要更新观念,加强对现代排球立体进攻战术的研究,深刻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训练要素,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对立体进攻战术的比较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出适合本队特点的立体进攻战术体系,并在训练中进行积极尝试,在实战中大胆运用,必要时可专门安排一批具备立体进攻能力的选手进行专门化训练,以提高球员运用立体进攻战术的能力和素养,这是当今排坛要想成为世界强队的必由之路。
三、积极努力,强化训练,培养球员进行立体攻所需的专项素质
立体攻战术使队员无论在前排还是在后排都要准备扣球,这无疑增加了对队员的身体素质的要求,需要队员有较好的腰腹力量,冲跳力量和弹跳力量。另外,立体攻是空间上扩大进攻,运动员除了应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概念,宽广的视野和良好的节奏感外,还必须掌握从近网改变成为远网扣球的技术能力。因此,训练中我们要想使立体攻战术得以顺利的实施,一定要提高球员的各项身体素质,特别是要通过上肢和腰腹力量的训练提高我国球员的滞空能力、连续起跳能力和空间感知觉,从而为立体攻战术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四、重视配合,加强移动,着力培养球员的进攻意识
在实施战术过程中,五人发动进攻,只有一人攻球完成该技术,其他四人必须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队友创造出有利条件。另外球员还必须根据一传或防守起球的弧度、移动速度、位置等进行恰到好处的跑动。因此,训练中队员跑动要严格、真实,相互之间要默契,这样不仅训练了队员跑动进攻,同时培养了运动员强烈的进攻意识。
五、培养队员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组织反攻的声势
促成前后排相融为一体的立体进攻战术的精神因素,就是要有猛虎下山,气势磅礴,锐不可挡的勇劲和压倒一切对手的狠劲,二传手摇动呼应,全场闻风而动,积极掩护,给对方以精神上的强大压力,促使该技术实现,因此,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只有队员顽强拼搏,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有效而强有力的反攻声势。
六、加强二传手的训练,使攻传配合默契
二传手是战术的组织者,又是战术进行各种变化的核心,应努力培养出头脑机敏,临场冷静,作风顽强,技术全面的二传手,提高传球技术和组织能力,提高传球的准确性,不能只满足能攻就行,为争取将球传递到适合每个攻手的口味的位置上,力求攻手主动变化,发挥出自己的进攻特点。立体进攻战术得以顺利的实施,关键一点就是培养出上述所描述的那样的二传手,只有培养这样的二传手,才能使立体进攻战术达到准确无误,恰到好处来攻击对方。
七、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立体战术进攻体系的实施,必须在球员充满信心的基础上,通过专门技术和时空配合表现出来。因此,在现代排球立体进攻战术的训练中,注重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球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攻手之间,攻传之间心理上的默契是顺利完成立体进攻战术,达到预期目的,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提高球员的感觉和信心,从而为实施立体进攻战术奠定基础。
总之,现代排球立体战术进攻体系是一种前后融合、合二为一的战术进攻体系,具有进攻点多、战术变化多、对一传压力小、组织进攻范围大的优点,代表着世界排坛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2]。学习与掌握立体攻打法是顺应世界排坛发展趋势,争取走在世界强队行列的必由之路。中国国家队(男女)基本具备了前后相融合二为一的立体进攻战术所需要的身高和身体素质,尤其是中国男队的全队平均摸高在世界上排前四名。因此,中国队必须在当今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下,不断探索,积极实践,结合中国球员的身体、技术特点,探索创造出符合中国球员条件又顺应现代排球进攻发展的立体进攻战术,重振中国排球雄风,再创中国排球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篇7
心理学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医学的综合发展,都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心理科学的知识。从整体医学的角度看,保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是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不仅要进行疾病的诊治,而且要进行心理的护理。当人患病时,常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为恐惧、焦虑、抑郁等,咨询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凭借自己丰富的心理学知识,通过来电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反应,了解患者最迫切想知道的有关知识,找出患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诊疗方案及服务措施。由此看来,丰富的心理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知识是做好热线咨询工作不可少的前提。咨询工作者需加强学习,不断自我完善,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树立积极进取的工作制度
咨询工作中、咨询工作者对工作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其心理素质的最突出表现。具体来讲,对咨询的患者是热情还是淡漠;是认真解答还是敷衍了事;是语言文明、和蔼可亲还是出言不逊、态度粗暴,这些当然不能排除思想素质的因素在内,但是心理素质还是起很大作用的。咨询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工作态度上应该是:①体贴患者,热情负责。热情的态度有利于患者诉说病情,扩大交谈范围,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这不仅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体现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原则。②尊重患者,平等待人。来电咨询者不论是市民、农民、病情轻重、年龄大小、性别不同等,均应一视同仁,把为患者释疑解难放在首位,不要考虑其他,这是尊重患者人格的表现,也是咨询服务者自身人格的体现。③服务患者,文明礼貌。咨询服务者在接听电话时要始终保持语言的文明,使患者从中感受到医生的可依、可亲、可敬,对你产生依赖的感觉,使其敞开心扉诉说而切入正题。咨询问题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咨询工作者耐心倾听求询者的渲泄,有助于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过渡的方法,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
3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心理沟通来完成的。咨询服务者因工作条件的限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只能局限在说话的态度、语气、声调等方面,这也是双方互相认识和理解的唯一途径。当然,咨询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未曾谋面,难以有一种固定的沟通方式,这就要求咨询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知识,视对象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灵活应用。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3.1认知的沟通:
在接听咨询电话时,咨询工作者应主动咨询病史,了解其就医的要求,承担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互相介绍自己并做出为其提供服务的承诺。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尤其在患病时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希望得到各种治疗疾病的信息。你的主动就是无声的语言,就首先完成了医患双方彼此认识的沟通,架起了医患关系的“空中桥梁”,为下一步咨询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3.2情感的交流:
对待咨询电话要有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情感,尊重对方、体谅对方,恰到好处地运用有声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无疑会使身心痛苦的患者倍感亲切,而这种情感的交流,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彼此的陌生,缩短医患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篇8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专,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舞蹈活动不仅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很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使得学习舞蹈的少年儿童不断增加.笔者在本文中从舞蹈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对舞蹈学习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舞蹈学习;心理因素;舞蹈练习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29-02
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学习对象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学习对象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1 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
舞蹈作为一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初学时间并无严格限制,但外国的运动医学专家建议:规律性的运动训练,包括芭蕾舞、桌球、体操、游泳在内,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避免正常关节活动度和骨骼的负荷,最好是从8至10岁才开始,而某些较难的动作或使人体组织负荷较重的活动(例如芭蕾舞的脚尖).应等到11至13岁再尝试较为适当.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广场上有四五十岁甚至是年龄更大的大爷大妈们在跳舞(被我们称为广场舞),由此可见,舞蹈的学习是不分年龄段的,只要喜欢舞蹈、有恒心,那就永远不会晚.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担任(幼儿)舞蹈老师或运动教练的人,应该要懂得解剖学、生物力学及儿童发育学,才不至于强迫初学者做出超过其正常关节活动度和骨骼能负荷的动作,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运动伤害的产生.
2 舞蹈学习的作用
2.1 健美
在美妙悦耳的音乐旋律中,专心起舞,把细腻的激情注入舞姿中,并以美丽的舞姿展示自己的身手,塑造出各类美的姿态、美的造型,是一项很好的形体练习,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更富有节奏感.长期坚持训练能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健旺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添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浸染.——复合物
2.2 健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人的注重力是心理的一种暗示,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其注重力必然都集中优美的乐曲中,并沿着节奏将美和激情都抒发在舞姿上,因为注意力的转移,能使身体其他部门的机能获得调整和歇息,所以进行舞蹈这种活动,能消除严重的情感缓息竞争压力,练习者在悦耳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能够消除烦恼净化心灵,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况.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2.3 健脑
在练习舞蹈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听力记忆和舞姿记忆,经过排舞操练以及对脑神经的不断刺激,达到健脑的效果.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并能热爱生活,欣赏美、体验美,培养审美情感.
2.4 健体
舞蹈练习者因经常进行舞蹈练习,心、脑和呼吸系统都能获得很好的磨炼,由于舞蹈练习的特质,所以对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等都有很好的改善,从而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3 心理因素对舞蹈学习的影响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于表演者纯熟的舞蹈技巧,还在于其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数的动作、技巧组织成富有意味的舞蹈语言,才能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
舞蹈演员表演中的心理现象及每位演员不同的心理特征,既受制于表演实践,又受制于演员的个性特征.演员的个性特征通过表演实践而显现,而表演实践又直接影响着演员个性特征的形成.我认为舞蹈演出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人物的心理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一致性感觉,有人物的舞蹈形象同自身材料的正负诱导关系的感觉等.
3.1 心理因素对舞蹈表演的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包括许多,象紧张、兴奋、沮丧、恐惧、期待、高兴、热烈、冷漠、积极、消极、肯定、否定、怀疑、信任、尊敬、鄙视等等.
在舞蹈学习中不仅要找到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同时也要学会怎么去培养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凡事都是有好坏两面的,消极的心理因素只会让你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失去很多和美好事务接触的机会.这种心理因素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及时的发现,并且积极解决、处理这种心理因素.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于表演者纯熟的舞蹈技巧,还在于其优良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无数的动作、技巧组织成富有意味的舞蹈语言,才能给观众无限想象的空间.
舞蹈表演的物质材料是演员的身体,舞蹈表演的基本手段是舞蹈动作.但同时舞蹈也是最简单、最直接表达心里的想法、情绪的一种方法.舞蹈演员必须能够非常准确的抓住自己角色的心理,能站在角色的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舞蹈.从角色出发,更好的抓住角色.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同时,也在表现中国这个人间的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感情愿望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我塑造”.
在舞蹈表演中,充满自信的演员往往表现的更为出色,他们能够充分肯定和信任自己的能力,出色地塑造形象.因此,舞蹈演员必须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从而更为出色的完成舞蹈表演.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心理素质,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估价.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永不言败的积极心态在舞蹈表演中更是如此,这种自信心来自与平时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一次又一次在失败中站起来,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是对自己平时付出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相信自己展现给观众的,是最好的,最美丽的自己.既能“形具”又能“神生”,可谓形神兼备,一旦音乐响起,流动的音符从脚下轻轻滑出,情感和力量融入了肢体每一个律动,生气盎然,至情到位,出色地塑造人物形象.
3.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舞蹈训练使学生付出辛苦的劳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必然会精神集中,提高警惕,做到训练有素,动作敏捷.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在游戏、舞蹈中启发想像力,通过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和模仿大自然中诸如自云、流水、动物等事物和现象,不仅为舞蹈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写作文、谈感受提供了素材.根据观察,凡舞蹈跳得好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是十分优秀的,这说明舞蹈这种特殊的锻炼方式,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作用.更加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使他们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舞蹈教学相对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重要因素.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是使学生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扮演各种舞蹈角色做好准备,对学生的体力的保持也有好处.但在训练初期是非常枯燥和单调的,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便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病症”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兴趣.多给学生鼓励,同样也要鼓励,表扬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4 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4.1 舞蹈教育可提高素质教育
如今舞蹈教育已经不单是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同时舞蹈教育还要为各类学校以及社会培养舞蹈教师,并通过校园舞蹈和社会舞蹈活动来达到提高学校师生及社会公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这是舞蹈本价值的充分体现.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特征.当前我国教育界强调的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导,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以健康教育为本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发展人的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特别是舞蹈教育正具有这种作用和功能,因此,艺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人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人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等,也就是一个人全面的心理发展水平.由于人的心理素质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而且这又是决定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因素,因此,素质教育才有意义和潜力.
4.2 舞蹈教育能培养良好品质
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坚韧不拔的品质.
舞蹈是人们自娱自乐、抒怀的一种形式.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欢悦的舞蹈.
舞蹈训练的同时也是学生坚韧意志的训练过程.舞蹈是人体造型上的“动的艺术”,而要使人体成为这一艺术的“工具”,离不开基本功训练,而要使基本功柔韧性达到要求,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在练习中,一个个动作的反反复复,直到达到要求,巩固又何尝是轻易能做到的,而正是这不易磨练了学生的意志、耐力,为他们具有良好的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舞蹈教育提高艺术修养
舞蹈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的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召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2〕马丁.舞蹈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佚名.学习舞蹈的好处.中华舞蹈网,2011-11-6.
篇9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篇10
【关键词】声乐 素养 培养
声乐是用人的嗓音表达情感的音乐艺术,它总是能够直接有效地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但声乐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高中生要想在声乐学习中有所造诣,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训练,培养综合的声乐素养。
一、提高专业素质,培养歌唱技巧
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术是基本。教师在培养学生声乐素养时,首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的歌唱方法和技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声乐歌唱技巧学习的第一步是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法。歌唱领域主要的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等。在声乐领域,最普遍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就是传授学生专业的呼吸方法,并开展相应的歌唱呼吸训练。呼吸方法的使用并不单一,而是根据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思想感情采取灵活的用气方法,这其中就能够突出演唱的技巧性。只有坚持训练,才能够丰富经验,在演唱中保持气息灵活运用,收放自如。
其次,声乐教学中专业素养的培养,还需要帮助学生正确打开声乐位置。只有熟练掌握好声音位置,声音的集中度、通畅性才会提高。作为歌唱基本要素,声音在歌唱中扮演着源头的角色。因此,声乐位置的打开,是声乐课的必备训练项目。学生首先要找到自己喉头位置,在发声时应使喉头稳定于向下吸气或深呼吸的位置上,尽可能保持使喉头自然。打开喉咙后,声带也会随之打开,而声音集中的话,喉咙也就随之收紧。为了充分发挥喉咙和声带各自的歌唱功用,就需要加强打开与集中的交替练习,达到“喉外肌松,喉内肌紧”的状态。另外,各个声部中的声音具有各自的音色,它们为声乐演唱提供了多样的表现力。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一般健康的嗓子都能够发假声和真声,两种声音机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就成为“混声”,而只有经过科学指导和细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渐发出美妙的声音。
二、情感素养的提高:声乐学习中情、声、气的培养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但情感的生动表达,则需要情、声、气三者的综合运用。所谓"情带声、声传情、气支声",三者中,气是声乐的“骨骼”,声是“肌肉”,情是声乐的“灵魂”,只有三者同步提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声情并茂,完整地表现作品。因此,要提高学生声乐学习中的情感素养,就要注意情、声、气的培养。
1.扎实的基本功是基础
学习声乐不能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而直接唱出来的作品往往干涩乏味,甚至会导致一些咽喉疾病。所以,练好声乐的基本功,是实现“情、声、气”三者结合的基础。主要来说,演唱者需要学会掌握声区的变化与共鸣腔体的协调、运用,这些能力的提高才能保持我们嘹亮、浑厚的声音,在演唱中实现声音的和谐贯通和灵活自如,从而真实演绎作品。
2.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背景
任何作品的创作都基于特定的背景和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要正确表达作品,首先要了解它的创作意图和背景。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分析歌曲的意识,认识到歌曲的分析,不仅从歌词上入手,还要社会背景、创作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理解。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带领学生从不同视野去体会和分析作品的真实情感与艺术特点,创设情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去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所倾注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基调,透彻理解作品后方能全身心地理解歌曲内容,表达歌曲情感。
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好的歌唱能力是由学生多方面的素养来共同支撑的,一个作品的出色完成,需要技巧、情感,更需要知识基础和其他素质的综合作用。因此,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歌唱天赋,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样无法达到对作品的透彻理解。教师要督促学生还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相关音乐知识,促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听、多看,积累知识,也要多练习,增强技艺和积累经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声乐歌唱作为一种表演型艺术,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声乐、表演歌唱,反之则会产生对整个声乐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1.培养兴趣,提高自信
兴趣是动力,是源泉,它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畅、有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时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也是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各自的学习水平。对于那些较为落后的同学,要积极鼓励,增强他们对自己和整个声乐学习的信心,同时不断摸索方法,设法让他们进步。老师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实践,积累经验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更是学生提升自我的基本途径。在声乐教学中,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学生理论知识和声乐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并为学生搭建一定的平台。学生参加表演的机会越多,越能够增强舞台感,消减自己的紧张情绪,稳定临场发挥水平,提高自我驾驭能力。学校可以多举行一些小型演出和汇报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平台。类似的表演实践经历,往往能够让学生得到丰富的经验,这些是课堂上无法直接传授的,通过丰富的实践,学生也渐渐增强了唱歌的自信心,提高了舞台发挥能力和心理素质。
四、结语
综上,高中生的声乐学习要坚持教师的正确指导,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进行多个层面的培养。学生声乐歌唱水平的提高,需要从多层次、多方位入手,不能将声乐教学只局限于某一方面,这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社区开展防疫知识宣传
- 下一篇:环境设施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