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3-03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特色,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上。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蕴含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成为未来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借以进一步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著作《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提出的。他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是用来生产或经营以求牟利的生产资料和货币。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文化资本是更加注重经济含义的文化资本,即“文化产业资本”。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但文化资源如要真正发挥效用,将其适时、适当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却是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开发,以云南为代表的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也还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如何促进其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云南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
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被公认的中国文化资源最具多样性的省份之一。这里生活着25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的特有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尤其是其民俗文化,如饮食、起居、服饰、歌舞、宗教、节庆、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正如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同志所说的:“云南是一个文化富矿。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塑造巨大的文化力和全新的形象力的无穷宝藏和财富。”
1.民族歌舞资源。云南的民族歌舞曾倾倒过英伦三岛,震撼过巴黎的艺术圣殿,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艺术。一些地区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现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2万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它们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纳西古乐》等品牌的成功推出,云南各州市相继倾力打造了一批以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主要内容的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如楚雄的《太阳女》、玉溪的《古滇梦・花腰情》、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诗画》、文山的《七乡鼓舞》等等,这些都是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2.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较为知名的有鹤庆县新华村的金属手工艺品,剑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会泽的斑铜工艺,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镇沅黑陶,大理石制品等等。云南省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些都是工艺品中的瑰宝。
3.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它以绚丽出众的色彩,幽雅别致的款式和集民族优秀文化及灵气于一体的神韵而倍受社会各界所喜爱。云南各民族在服饰上造型异彩纷呈,色彩缤纷艳丽,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因而广受欢迎。
4.民族节庆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四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方面又有一些不同。著名的有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纳西族布朗族的“洗牛角”,哈尼族的“扎勒特”,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瑶族的“盘王节”,藏族的“酥油花灯节”,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芦笙节”和“踩花山节”等。
5.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的美食各有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绿色餐饮色彩,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香竹饭”、哈尼族的“长街宴”、傈僳族的“打列壳”和“同心酒”、佤族的“鸡肉稀饭”等。
以上仅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此外还有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等,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也是产生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可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特点
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01--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53%,2005年达到183.58亿元,占全省GDP的5.29%:2006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6.7亿元,占云南 全省GDP的5.41%,比上年增长18.1%;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2.9亿元,占GDP比重增至5.55%,比上年增长21.3%。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继生物、烟草、水电、矿产、旅游等五大产业之后又一新兴支柱产业,被誉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有力推进了云南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升云南整体经济的软实力,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当然,云南要建设的是民族文化大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省;因此,云南要大力发展的也是民族文化产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这才是云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唤醒并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便会提升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因此,云南文化产业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民族文化产业上下功夫。
当前,云南背靠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可业开发的资源近千种,但已进行产业开发的不过一百多种,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已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且产品较为单一。云南虽然很早就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则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以本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产业化运作使文化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获得利润,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互动活动――民族文化产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展比较缓慢,关注度也严重不够。可以说,民族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之门还未真正开启。
2.注重开发,忽略特色。客观来说,传统民族文化如果不开发,也仅仅是资源。单讲保护,那就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人们是不会欣赏贫穷的。只有在开发中,让知道和欣赏民族文化的人越多,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会体现得越充分,民族文化也才显得更精彩。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虽然得天独厚,独具特色,但是,很多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而是套用别的地方的模式,大家一拥而上,“你有我有全都有”,可以用“严重雷同”来形容,这种做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当地的特色渐渐消失,民族文化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发展方式粗放,区域协作不足。目前,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致力于品牌打造,靠品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但精心打造的品牌毕竟只是少数,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这样例子,还是寥寥无几,影响力有限,多数还是处于“发展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粗放经营,缺乏长远谋划。此外,云南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省各地州(市)基本各自为战,区域协作不足,远未实现有机联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总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云南如何抓住机遇,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从“民族文化资源大省”转为“民族文化产业强省”,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经济大省”将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四、结语
同志曾指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篇2
引言
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而民间音乐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生态背景又影响着音乐形态特征的形成。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由于各地区、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不断撞击与交融,民歌文化区往往又是相对的,在同一音乐文化区内,实际上也会存在各族民歌间的碰撞与交流。笔者就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的形成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等生态背景因素之关系做初步探析。
土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东北角,其所居住的河湟谷地是非常典型的民族杂居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带,各历史时期不断有不同民族迁徙流动,是我国西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土族在漫长且复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周边汉族、藏族分布地域与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土族在长期与汉、藏民族杂居的过程中,除保持了本民族传统婚恋、仪礼等文化、习俗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汉族、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宗教、民俗、语言、艺术等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民歌在形成的过程中,除受到本民族固有文化形态的影响外,自然也受到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下仅从土族及其周边民族的、民俗风情、使用语言、民间音乐四方面对土族民歌种类、音乐形态、唱词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及区域性特征的成因加以尝试性探析。
一、的渗透
音乐常常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及其文化传统,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土族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史,且宗教活动在其生活中和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宗教文化对其民歌(特别是宗教仪式曲)的发展定会起到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初外来宗教在土族中传播时,就曾注重以音乐等艺术化手段增强传播效果。13世纪的藏传佛教宗师、大学者萨迦班智达·贡葛坚赞在其著作《乐论》一文中从一个宗教传播者的角度阐明了音乐在藏传佛教中作为传播手段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其向土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便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对原有土族的某些民歌进行改造和吸收,使自己原先带有汉族或藏族艺术、文化特征的宗教音乐产生一定的民族化、世俗化倾向,在土族中的普遍现象也自然会使藏族音乐文化被土族原有音乐文化所吸收、融合,从而形成新的土族民间音乐特征。由于宗教活动中民歌的意义常常超出宗教仪式阶段功用而进入到表演和创造的艺术化审美阶段,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继承和发扬土族文化遗产的作用。
由于土族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其宗教文化蕴含着多民族文化因素,现状颇为复杂。土族地区周边汉、藏民族在人口、地域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汉、藏宗教浸入并被接受,甚至占统治地位时,便形成了以土族原有传统宗教、文化观念为主,继而结合其他民族某些宗教、文化观念的一种特殊的宗教哲学观,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土族原始宗教萨满教并行不悖,在土族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土族聚居地与汉、藏民族交往的程度不同,这两种对土族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形成了新的土族分布。其中藏传佛教是土族接受藏族文化的标志;而地方保护神信仰(如龙王、二郎、四郎、娘娘)、阴阳和风水信仰、祖先崇拜等几种信仰显然源自汉族民间信仰。大体上说,互助、同仁和天祝等“互助民歌色彩区”(以下简称互区)受藏族宗教影响较深,而“民和民歌色彩区”(以下简称民区)则受汉族影响较大。
1汉族宗教文化对“民区”土族民歌的影响
“民区”部分土族信仰的法拉、法师是土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遗存。土族认为“法拉”①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对其非常敬仰。“民区”的“法拉”以汉族为主,其次才是土族;“法师”②则汉族、土族均可。老百姓将其兼有歌、舞、乐的动称为“唱法师”或“跳法师”,表演的过程称为“喜神”,诵唱的曲调便被称为《喜神曲》。
“民区”另一部分土族信仰的二郎神被奉为佑助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保护神,在民区土族“纳顿节”中供奉的便是二郎神。“纳顿”意为玩耍、娱乐,原是蒙古人传统的娱乐活动,然而现代的“纳顿”,已大量显现了汉族文化的内容,它是三川地区最大的传统集会。“纳顿节会”上表演的是汉族家喻户晓的《桃园三结义》、《西游记》等故事,供奉的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二郎神,可见在“民区”土族文化受汉族影响深刻。
2藏族宗教文化对“互区”土族民歌的影响
与“民区”土族有着较大差异的是:“互区”土族的却与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族文化研究专家李可郁教授在其译著《土族格赛尔》中认为:“土族和藏族有着相似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又有着共同的。因此,文化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自然的事情。”③以致“互区”流传的土族宗教仪式曲基本都用藏语演唱,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其一,“互区”土族村落举行的“背经转山”活动与藏族宗教活动“望果节”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这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藏族与土族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做一推测:由于在形成时间上藏族先于土族,加之人口、分布地域方面也比土族占优,“背经转山”活动及其所用音乐受藏族宗教及其音乐影响较大似乎较为合理。
其二,土族地区最大的宗教寺院佑宁寺举行的大型宗教活动“观经”中,表演者装扮的多为“南仁次”、“贡布才加”等藏族角色。同仁“六月会”傩戏性宗教表演中虽被供奉、扮演的是当地山神和汉族的二郎神,所跳神舞虽与藏区舞蹈不同,但参与者却既有土族又有藏族,甚至旧时唱藏族情歌“拉依”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
其三,在中,五色代表五智五蕴佛教之系统为多数佛教信仰和研究者所熟知,而藏传佛教崇拜的五色不仅与土族先民对色彩的崇拜相一致,而且五色无论在藏族及“互区”土族寺院宗教仪式中的“跳神”中,还是在寺院建筑中都具有宗教色彩,它象征着神力和福运。在“互区”土族婚礼仪式曲《太阳光辉照便了》中唱到了“五色”、“经堂”、“柏香”①、“桑”②、等,为婚礼歌平添了一些宗教意味。
从以上不难看出,土族具有多元组合特点,因地区不同而各异,而恰恰是这些“互、民”两区方面的差异,不仅影响了土族民歌体裁、种类的形成,还对两区区域性特征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宗教因素对土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的艺术性规律几乎全然是依社会性或宗教性规律为转移”的。
尽管许多土族民歌(如“花儿”等)从表面上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痕迹,但由于在土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边汉、藏民族对土族人民和其传统文化有着近千年的持续、深厚的影响,实际在其形式和内容背后,仍然可以窥见汉、藏宗教文化遗迹。
二、民族语言的支撑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民族间语言的融合不仅使民族间文化的融合成为必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民族间文化融合的进程。
民歌中唱词具有特殊的地位,唱词的选择犹如谈话中用语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交流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不同的是:唱词的选择还对音乐音调走向、节奏选择有制约作用。
1土族语言自身节奏、重音对其民歌音乐形态的影响
旋律的音调基础来自语言,旋律中某些典型节奏更是以语言为基础。笔者在对大量土族语词汇(特别是实词)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大多数双音节词汇的词重音或主重音常常在后,而汉语中则似乎在前者居多(见表1),当我们在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汇时不难发现:越要抒感时越趋向于这一规律,其语言自身的节奏和重音就更为明显。土族民歌中如:××—|或××.|等前短后长的逆分型或称其为抑扬格节奏的大量使用,或许就与土族语言这一节奏、重音特点有某种内在的关系,土族民歌的这一节奏特点正是土族语言影响的结果。
2汉、藏民族语言与土族民歌唱词区域性特征的关系
“互”、“民”两区土族民歌中衬词的不同使用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藏民族的影响。周边以藏族为主的“互区”土族民歌中,除多用土族语衬词外,还常常使用藏语衬词;而周边以汉族为主的“民区”土族民歌中则除少量土族语衬词外,较多使用的是汉语衬词。此特点显然与该地区土族语言的同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民族间交往变得愈来愈频繁和必要,语言在同化与通用的同时,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出现更多的相关性。
此外,土族宗教仪式曲《嘛呢调》中“嘛呢”二字本源自藏传佛教“、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也可视为藏族对土族民歌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的体现。
三、民俗风情的铺垫
“土人的风俗虽极受它的邻居汉人和近亲人的影响,但还保持着它的原形”,由于土族民歌特殊的应用场合及社会功能等与其生存土壤间的关系,土族社会自身及其周边社会的民俗、风情对土族民歌特征的形成,甚至是各聚居地略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对各土族民歌色彩区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土族民歌三拍子较多的成因
此特点的形成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深层联系:其一,与土族民间舞蹈有关。土族现存的主要民间歌舞“安昭”是一种与土族习俗有很大关系的集体歌舞形式,无器乐伴奏。表演时人们聚集于打麦场或庭院之中围成圆圈,由一至二位男性年长者领舞(兼领唱)并逆时针旋转,其余紧随其后边舞边唱,以领唱与齐唱的形式进行,称之为“转安昭”或“跳安昭”。为了适应具有圆舞曲性质的舞蹈动作,音乐多采用三拍子就不足为奇了。其二,土族视“三”为吉祥数字,生来就喜用“三”。如:婚礼中“安昭”要转三圈,新娘上马要喝三杯酒,曰:“点盅三把”,①预示着它会给大家带来幸运;土族人十分好客,习惯以酒会友,敬酒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表达热情友善的方式,待客礼仪也丰富多样:凡贵客临门都以“都拉斯”②相迎,这就是土族“进门三碗酒”之礼,客人坐上炕便被请喝“吉祥如意三杯酒”,临走时还要以“上马三杯酒”相送;土族传统婚礼按习俗一般为期三天;土族人际交往中的馈赠礼仪,也以“三”为吉祥数。
2土族“家曲”、“野曲”(或曰雅、俗)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其分化与土族社会民俗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土族封建礼教思想笼罩下形成的一系列土族民俗、风情致使土族文化雅、俗分化,进而形成的“家曲”、“野曲”才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前者节奏规整、结构均衡、旋律平稳、唱词文雅且固定,但适应人群较窄;而后者音域宽广、节奏自由而舒展、曲调起伏而悠长,唱词“粗俗”且即兴,具有更多的大众化因素,适应人群较宽。“野曲”自然成为最能反映广泛的、全面的土族人民生活与思想的土族民歌。
“家曲”等被“正统”文化所接受的土族民歌,对演唱者的性别、年龄及演唱场合等有较为严格的规范与限制。如:部分宗教、婚礼仪式曲仅能在特定的仪式场合,由少数“法拉”、“纳信”等特定人群演唱,演唱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且相对年龄较大。而且,土族传统“礼教”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土族女性很少有尽情高歌的机会,但参加丧礼时,女性却一定要演唱哭丧调。从而导致土族青少年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演唱的民歌与环境。而被“正统”文化所遏制、排斥的情歌等所谓“野曲”对演唱者的性别、年龄及演唱场合(只要回避老人、长辈及同宗异性)等相对没有太严格的规范与限制。因此,以“花儿”为主的“野曲”便受到了广大土族青少年男女的青睐,并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表达愤怨、反抗等不满情绪的作品,如叙事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
情歌的演唱活动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加以约束与限制,在演唱情歌“花儿”时要回避老人、长辈及同宗异性。“花儿会”便成了土族年轻人演唱“花儿”、结识异性与自由恋爱的重要场合,盛会中小伙子们会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女性对歌,“花儿”对唱为主的演唱形式便应运而生,演唱者性别也自然男女平衡。
土族“家曲”、“野曲”之间在开放性和封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矛盾因素,“家曲”在其内容被广泛接受的同时,对演唱者和演唱场合却有较多限制,相对于“野曲”其应用场合反而狭小、演唱频率并不很高;“野曲”则在其内容被“正统”文化反对,演唱场合受限等逆境中锻炼了更强的生命力,对演唱者和演唱场合限制相对较少,演唱频率明显较高。
土族民歌中仪式曲的社会功能性尤为突出,虽本身属于精神文化领域,但其中许多仪式曲具有某种成文法规的约定性、神圣性和权威性,类似于口头契约,而被直接应用于制度文化层面,为婚礼、宗教仪式等社会性民俗服务。笔者认为,土族旧时无文字是其民歌具有较强社会功能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般说来,文字不发达的民族、社会较注重直接的歌唱行为,仪式中的每一种歌唱与行为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意义”。
3土族民歌在唱词语言方面的特点可能与劳动协作与通婚现象有关
其一,“互、民”两大色彩区都用汉语演唱劳动歌与当地劳动互助有关。劳动歌的产生与其流传范围内的生产劳动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两区都不约而同地以汉语作为其唱词语言。由于旧时当土族逐渐弃牧从农而到附近易耕地区定居时,因其劳动生产力相对落后,土、汉民族间的劳动协作成为了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生产方式。随之,为了达到动作协调一致的目的,不同民族劳动协作者对劳动歌唱词语言的统一颇为迫切,但又因常常是汉族定居在先,土族作为后来者,选择汉语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之事,笔者在“互区”做实地调查时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两区生产劳动方式的差异,很有可能是导致其流传的劳动歌种类不同的重要原因,如“互区”以打墙号子为主,而“民区”却有更多的抬木号子和拉木号子。
其二,婚礼歌的唱词语言形式多样是土族与他民族通婚的结果。土族婚礼歌是伴随着有男女双方亲朋参加的婚礼仪式过程中演唱的,土族在通婚方面没有太多限制与戒律,与当地藏族和汉族通婚颇为常见,为了确保不同民族结合的婚礼得以顺利进行,婚礼中许多仪式歌曲采用汉语,土、汉双语,甚至土、藏双语演唱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土族儿歌、宗教歌曲、安昭舞曲等只用土族语演唱也与这些土族民歌自身的特点有关,此类土族民歌唱词所传递信息量相对有限,不具有过多与他民族交流的功能,因而在演唱时一般不需要他民族参加,自然也就不必为统一语言而被迫使用他族语言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土族民歌的唱词语言从儿歌、安昭舞曲、传统情歌和宗教歌曲到婚礼仪式曲再到劳动号子和“花儿”,有从只用土族语演唱到土族语、汉语双语演唱再到只用汉语演唱的过渡趋向。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原因,一般说来,民族发展和文化交融中常表现出年少者较年长者更易接受他民族文化的规律。而“花儿”作为土族青少年最为喜爱的土族民歌,自然因是最先受他族影响,且所受影响最深的种类,这一点与实际情况也是完全相符的。
四、汉、藏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
由于许多土族聚居地周边聚居大量汉、藏民族,某些村落及地区土族与汉、藏族杂居的现象颇为常见,除劳动协作与宗教活动外,经常进行的“花儿”会等娱乐、文化活动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成为了可能与必然。加之经济、交通、通信等的发展,这一交流的区域也在逐渐扩大。自然,各民族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尤其是汉、藏民族民间音乐对土族民间音乐的影响也在随之加深。
土族民歌较多使用无角音七声音阶或角音不突出五声音阶的特点似乎与土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颇有关系。我国西北甘肃、青海一带民歌(特别是“花儿”)中也常用这种无角音的四声音阶和角音不突出的五声音阶,这也是西北地区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特点,土族民歌在受到他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土族民间艺人说唱的叙事长诗《格萨尔》虽是带有浓郁土族文化特色的英雄史诗,但在内容上却与藏族诗史《格萨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说唱时甚至用藏语说唱其韵文部分,然后用土族语(以互助方言天祝话为主)进行解释,并加了许多土族古老文化的内容。在“互区”流传的《格萨尔》、《祁家延西》等土族叙事长诗在“民区”并未流传,虽说还不能就此对土族叙事长诗是否为土族原有民歌品种,抑或是在“互”、“民”两区相对分开后受藏族史诗影响才产生的新品种等妄加断论,但藏族和土族民间音乐至少是在叙事长诗发展过程中有着互相影响应是不争的事实。
与“民区”相比,“互区”土族民歌曲目繁多、品种丰富,且音调悠长、节奏舒展。这可从两区的非土族音乐中得到答案。多种“互区”独有的品种都或多或少与当地藏族音乐存在联系。如:“互区”的“於菟”表演与藏族一些宗教活动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甘肃省卓尼县流行的土族歌舞“沙目”虽与附近藏族“沙目”在表演形式、歌词、曲调方面均无相似之处,但却有相同的称谓,并运用相的道具———鼓;当地流行的另一种情歌“卡西”却和藏族民歌“拉依”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在“互区”流传的《祁家延西》、《拉仁布与吉门索》等土族叙事长诗在“民区”也未见流传。而且“互区”多受藏族开阔、悠长民歌曲调影响,而“民区”则多受汉族民歌规整节奏曲调影响。
土族民歌大量使用两句体结构,除与此结构因具呼应关系而最具稳定性有关外,还与两句体结构具有较强收缩性,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句幅长短可随唱词内容、衬词多寡,以及功能场合等的变化而调整有关。而且,土族民歌实用性、唱词内容的即兴性,以及应用场合的多变性等都在客观上需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以衬托出其旋法、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如:曲调起伏、悠长的“花儿”句幅相对其他类型就较长,两句体结构的使用也最为典型。
篇3
【摘 要】满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的文化特点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性及民族统一与融合性,满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发扬对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满族民间舞;文化特点;成因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69-01满族民间舞蹈具有礼仪、亦牧亦农和尚武的文化特点,这些特点都不是满族民间舞蹈自身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历史的变迁及民族的融合等形式促成了其独特的特点。一、满族民间舞的文化特点(一)礼仪文化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礼仪之邦,满族更是一个崇尚礼节的民族,在满族中具有固定成套的礼仪,晚辈要定期对长辈进行行礼,行礼要讲究一定的礼节,晚辈男子要在长辈面前单膝跪下;晚辈媳妇需要右手在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下蹲行礼;晚辈姑娘则需要左手在上,双手放在膝盖上下蹲行礼;满族人同辈之间需要相互碰肩膀来表示礼貌;长辈对晚辈所行礼节需要回礼,通常以抱腰的形式回礼;对年龄较大的晚辈,长辈要对其进行抚摸来表示喜欢;比较小的晚辈,长辈要抱住其腰部将晚辈举过头顶来表示长辈对晚辈的爱护[1]。满族民间舞中的秧歌在表演之前需要两个官进行拜茶桌、碰肩膀礼和抱腰礼,待准备完之后进行集体舞蹈表演。这些礼仪动作在满族民间舞蹈中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蹈的礼仪文化特点。(二)亦牧亦农文化特点。满族主要起源于我国东北部,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具有较大面积的草原,适宜满族的放牧生活需求。满族人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生活放牧,培养了其豪迈、坦荡的性格,为其民族的独特文化形成创造了基础。满族舞蹈中的庆隆舞,分成扬烈舞和喜气舞两种,扬烈舞结合了满族人民骑射和渔猎等生活特点,将骑射和渔猎生活要素融入到满族民间舞蹈中,此外满族民间舞蹈中的秧歌充分融合了满族人民农耕时的情景,由此可见满族民间舞蹈中既涉及到骑射和渔猎又吸收了农民农耕的文化元素,形成亦牧亦农的文化特点。(三)尚武文化特点。满族建立了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由于满族民族涉猎生活的影响,使其整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掌握了骑马涉猎独有的技能,都具有盘马弯弓的本事,因此形成了尚武文化特点[2]。其中满族民间秧歌舞蹈具有较大的舞蹈规模队伍,队形变化利用了四合阵、八卦阵等形式,被认为与努尔哈赤战争中的布阵相似,秧歌在变换队形时大具征战沙场之势,使满族民间舞者在武中作乐,充分体现了满族民间舞的尚武文化特点。二、文化特点成因满足民间舞经过多年的传承,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显著的文化特点,有着这样的文化特点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形成。(一)流放人员的贡献。流放人员是指顺治王朝到光绪王朝期间朝廷的犯人,大多数被流放到宁古塔,据历史调查表明顺治到光绪年间清王朝流放的犯人大约有10万余人,他们大都去往黑龙江、伯都纳和宁古塔等地,当时在这些地区都形成了不同种类的满族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将流放到边疆的满族人的生活表现出来,同时这一时期的满族民间舞将当时的历史与文化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满族民间舞的独特文化特点。(二)民族融合的促进。由于清朝政府政治上的统一,使当时各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形成文化融合统一的局面,关内外的民间舞也随之融合在一起,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舞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又经过创新演变成新的舞蹈艺术,例如当时著名的旗香歌舞,就是满族和汉族民间舞蹈相互吸收、融合的产物,民间舞蹈的相互交融,在历史文化统一中具有重要的贡献,成为历史文化统一的重要标识[3]。任何舞蹈形式都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民族统一的环境下也促进了民间舞蹈的融合,民族融合的促进使满族民间舞蹈充分的成长起来。(三)战争掠夺的产物。满族努尔哈赤带领满族从一个部落迈向了王朝的进步,同时也形成了满族特有的文化。据历史记载努尔哈赤在战争中对人和物资等的掠夺较为严重,掠夺之后带来了强权政治和对人们的奴化教育,利用文化去教育人心、征服人心[4-5]。他们不仅掠夺了当地大臣及王侯的舞姬、家眷还有乐人,掠夺之后将他们统统带往北方,这时满族民间舞蹈中出现了大旗、跟头等舞蹈,战争的掠夺促进了我国南北方舞蹈的融合与交流。三、结语综上所述满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与历史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历史条件下随着民族的迁移与战争,还有大量的流放人员。这些不同的历史要素使满族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这些环境由促成了满族民间舞与其他民族舞蹈的融合,加强了其独特性的形成。参考文献:[1]张弛,耿越.对社区群众舞蹈文化建设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6(01).[2]热希丹・阿山江,饶海燕.群众舞蹈文化的普及与开展[J].大众文艺,2015(04).[3]李蓉,彭玎玲.我国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难点分析[J].艺术教育,2015(11).[4]田丽萍.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及其动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5]罗雪.浅谈学习现代派舞蹈时融合不同舞蹈文化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5(24).
篇4
时代呼唤“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反映了民族的特性和风貌。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漫长的文化历史过程,积聚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空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我们要摒除歪风邪气,深刻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于我国具有民族个性的室内空间环境中,使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使设计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黑格尔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室内设计要民族世界化,而不是被世界同一化。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继承发扬并超越传统,在继承中,并不是民族元素的表面运用,而更应该是对民族文化底蕴从精气神方面的深入认同和表达,创造出既符合中国文化又具有时代风韵的室内空间环境作品。在设计中我们要研究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并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加以灵活运用于具本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中,创造出新的生命力。具有民族个性与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自立于世界设计之林,才能在国际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室内绿色设计具有生态环保性和可持续性,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而民族文化特点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世界民族性和民族时代性,是民族文化时代性的传承,体现以人为本、以民族为本的观念。从外在来看,民族文化是一种表达方式,绿色设计是一种技术原理;从内在来看,民族文化意图创造一种精神气质,绿色设计意图创造一种环境品质。
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共生
绿色设计要体现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用绿色设计来演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原则要求“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经验,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传承和发扬地方历史文化”。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两者相融共生,则室内设计将更具有亲和感和归属感。国内外也有很多绿色设计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设计典范。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管式住宅”,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域条件,创立一个被动式节能的绿色建筑,具有自然通风的循环体系,被视为早期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经典实例,被各类研究者广泛研究。我国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是一个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四星级酒店。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提炼我国传统民居和江南园林的艺术元素,用简洁朴素的造型,结合西方现代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演绎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气质的建筑及内部空间。将绿色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起来,符合室内设计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品位,两者相容共生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高品质的室内空间环境。
篇5
一、 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及特点
(一)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突出
一个区域的人类文明成果,承载着地方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所以文化活动。历史事件、名胜古迹、医药理论、民俗传统、歌舞艺术等,都是该区域文化资源丰富性的表现。为保存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社会大众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向多元化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从形式上可以划分为:“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其中,有形文化资源绚丽多彩,各民族均有所属的历史遗迹遗存、民居建筑、历史名城古镇、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等;无形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如民族绘画、歌舞、神话传说、民情民俗、节庆仪式等。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立健全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馆藏内容中加强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和相关资料的搜集,馆藏的形式也在由传统的纸质载体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配备的海量数字文献和先进的网络系统以及现代化信息服务设备,逐步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馆藏内容和馆藏形式。
(三)民族文化资源的服务对象,促使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具备多元文化素养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具有“散而杂”的特点,各民族混居现象十分普遍,造就了区域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这对馆员在文化资源搜集、整理、信息加工等技术服务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民族地区图书馆面向多个民族提供信息服务,要求馆员尊重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需具备各民族文化知识和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对馆员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不仅要具备现代化信息资源处理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提供热情和无语言交流障碍的服务,这就促使在民族地区的图书馆馆员不仅是复合型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兼备多元文化方面的素养。
二、民族文化资源对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支撑作用[2]
(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宽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发展空间
民族地区的地域特殊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民族地区普遍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古文化资源、民族歌舞演艺艺术、民间传统节庆文化、宗教文化资源、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等等。这些地方文化特色和当地民族特色,区别于以汉族为主的聚居地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展示当地图书馆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就显得尤为突出,充分的挖掘这些具有当地文化符号的馆藏资源,就可以更好的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利用现代馆藏形式多元化的特点,将这些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汇集到民族图书馆中,通过图书馆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资源碎片进行整理加工,不仅可以让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展示,而且还为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拓宽了空间,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产业链的延长。
(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助力少数民族图书馆品牌的建设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带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地方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民族文化资源也是当地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品牌和名片,建设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品牌,必须依附于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其中,包括相关的传统文献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和现代出版文献、音像资料。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料是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集中表达和传递了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人文民风和等方面的特色;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保存收藏价值,通过文献资料和音频、视频资料的累积和研究,整理具有代表当地文化的文化符号要素,并打造出以这些文化符号为依托的图书馆品牌。综上所述,不断发掘和整理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与民族图书馆品牌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三)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为少数民族图书馆提供信息加工资源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逐步建立健全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联机编目系统”,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以民族文化资源为生产资料企业,是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源共建和共享中的最大受益者。随着我国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中小型企业如雨后春笋,更多的文化企业都在寻求民族文化成果和资源的帮助,这就需要民族图书馆对庞大的馆藏资源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利用现代图书馆“集群优势”,不仅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大量可靠、高效的信息服务,而且为更多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聚合提供了可能。
三、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少数民族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图书馆馆员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文献研究能力不足
民族图书馆馆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科研信息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随着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专业学术基础不牢固、民族文化掌握还不深入、缺乏专业研究兴趣的馆员,只能完成简单的图书服务工作,无法满足多元文化信息服务的需求。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编制较少,缺乏图书馆、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完成日常图书服务工作较好,而对资源的深度研究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得民族图书馆很难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大众性特点认同不足
一直以来,图书馆的大众性特点被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所认同,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公益性是图书馆产生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但由于民族地区人口中,中老年文盲和半文盲占较大比例,对图书馆的职能认识具有偏差,对图书馆大众性的特点了解不深刻,主动去图书馆学习和提出信息服务需求较少。从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年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与国内一线、二线城市的地级公共图书馆相比,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总流通人次”和“人均拥有馆藏量”方面相差甚远。在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缩小“信息鸿沟”的功能没有完全施展,造成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没有完全被大众认可。
(三)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与少数民族信息服务的需求不匹配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服务,而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较大比例是由上级部门配发资料和老旧馆藏资料,造成了民族地区图书馆馆藏与信息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在“信息需求”和“服务需要”方面,图书馆很少去主动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导致了馆藏资源利用率和总流通人次较低的现状,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急需转变,尽快克服工作中“忽视用户”问题,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民族文化资源视域下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升民族图书馆馆员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能力
由于民族地区图书馆岗位编制有限,因此不能坐等研究能力强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去弥补目前研究能力不足的现状,而且当地民族地区图书馆掌握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且保存着较多的当地民族文化成果,这对社科和高校的研究人员来说就是资源丰富的文化宝地,所以应当主动与地方社科、高校机构密切的开展学术合作和交流活动,利用田野调查、入户走访的机会深入了解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情况,搜集地方珍贵的民族文献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录音和视频记录等一切办法进一步的丰富民族地区图书馆的馆藏形式,并且要积极参与地方社科、高校机构研究人员的科研项目,学习和掌握有关民族文化资源的学术理论,进一步提升馆员参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宣传活动以缩短“信息鸿沟”
无形和有形的民族的文化资源对每一个有信息诉求的用户都没有设置障碍,因此民族文化资源的表达是直接的,无论是民间的神话说唱、歌舞艺术还是工艺美术都没有因为不能读书识字而与大众产生距离。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大众文化服务职能会不断的强化,民族地区的图书馆挖掘和搜集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对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的宣传和展示,利用图书馆都在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机遇,提高大家对图书馆职能的认识,提高公众对图书馆信息获取的信任度,从而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图书馆缩小“信息鸿沟”的功能。
(三)丰富多元文化的馆藏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需求
在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建立多元文化的馆藏才能在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的信息服务。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阅读水平、传统习惯、来开展多元文化馆藏建设,在原有馆藏的基础上丰富多元文化的形式种类,丰富多元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建设多元文化的数字化资源库,平等的对待民族地区群众不同信息服务的诉求,而且要完成促进互通交流、共享文化资源的使命,这样才可以在丰富多元文化服务的过程中把用户放在信息服务工作的中心,以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作为提供服务的导向。
(四)延伸少数民族图书馆服务触角与其他产业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元素;美术师范教育;改革;创新
现在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多元化时代,虽然社会发展的节奏在逐渐加快,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在逐渐下降,越来越弱化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美术师范教育作为未来美术教师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集中地,需要采取改革与创新方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传播,这不仅有利于深化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也对美术师范教育的学生增强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师范教育改革与创新
民族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年画艺术、剪纸艺术、雕刻艺术、刺绣艺术等都是传承了民族文化元素的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这些民族文化作品一方面结合了审美艺术和实用功能,实现了社会功能价值的最大化,另一个方面也为美术艺术改革与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美术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思维方式又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
比如剪纸艺术属于美术作品中的一个分支,作品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代表了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教师对美术师范教育学生揭示剪纸艺术的寓意:幸福、美满又富有诗情画意,学生接触剪纸艺术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被剪纸作品的魅力感染,学生面对剪纸作品的时候都会在心头涌现民族文化的荣誉感和对传统民间文化元素传播的自信心。剪纸艺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美术师范教育,有利于将民族文化精神在美术课堂渗透,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在学习时不断强化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对传播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寻求民族文化元素突破点,融入美术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在美术师范教育中,民族文化元素涉及的学科较多,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审美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等差异性,而且,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中寄托的感情也不同。尤其是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在当地民族文化是大众审美取向的风向标,包括风土人情、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特征等,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结合当地民族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
例如,在“线描装饰画”的创作中,可以融入我国传统的蓝印花布、青花瓷、剪纸纹样等民族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用来装饰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交通工具等,不仅能够将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我们的生活,还能够向现代人展示我国几千年之前的民族文化底蕴。将传统和当代、时尚与古朴结合起来,达到文化传承与时尚创新的目的。这种集美术审美与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的设计形式是当前美术师范教育院校应该重点培养的改革方向,既能为学生展示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又能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将蓝印花布、青花瓷、剪纸纹样民族文化作为突破点进行创新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民族精神。
三、培养民族文化元素审美情趣,激发美术师范学生的创新动力
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尤其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题材都是贴近生活,能够满足现实生活需求之外对美的追求,承载了人民大众对美的认知,也传承了人们对古老民族的审美理念。通过欣赏、了解、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欣赏不只是停留在对作品表面的赏析,还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创作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创造性。
比如在欣赏青花瓷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将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美。通过对比分析,学生会从青花瓷中发现如下特点:青花瓷花型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上面的纹路永不褪色;适合装饰餐桌、茶具等,给人以典雅、纯净之美。通过这些特点,鼓励学生从青花瓷的图案中进行改革创新,将青花瓷特有的美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应用在其他装饰瓷器中,作为美术作品呈献给大家。
四、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
美术教师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良好素质、丰富学识、专业能力等对教学具有关键作用。美术师范教育的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教书育人、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教师对民族文化的教学态度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传播民族文化时既要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价值观。因此,为了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美术教师要主动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反思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的民资文化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本地民资文化资源深入研究,从中找到承载着丰富的视觉形象,能够折射出当地民众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品格的文化元素,应用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篇7
1.明确分工负责,有效管理课题
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较为复杂而又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课题组成员认识明确,思想重视,真正挖掘出优秀的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内涵,编纂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广泛交流讨论,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校本课程理论和教材编写方法及原则。课题组成员有的负责学习交流裕固族历史文化、裕固族发展等方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初步研究收获,有的负责研究相关裕固族历史、民俗文化,撰写调研报告。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2.重视理论学习,深入科研培训
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民族学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编制、课程结构等理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研方法培训。制定具体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资源,引领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以教师为中心,动员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共同参与,调研、搜集整理了裕固族文化、历史、礼仪、风俗等方面的大量资料。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目标的设定,还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拓展民族文化知识,增强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精神,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引领者。结合当地裕固族文化的特点,把裕固族优秀文化编入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了《裕固族文化选粹》,校本教材在该校试用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学习教材,学生们了解了裕固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知识,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要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原动力。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有1300多人,其中裕固族占55%。根据对本地开展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裕固族优秀文化日渐萎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降低。因此,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十分必要。裕固族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属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畴。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裕固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裕固族的文字虽然已经失传,但在民间仍保留了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弘扬裕固族优秀传统文化,能逐渐培养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所在社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开展民族特色主题活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篇8
关键词:产业化;民族;弘扬;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发展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了焦点话题,而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民族文化路径选择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 也是产业化的过程, 所以, 民族文化产业既具有产业的特点, 又具有民族的特殊性, 因此,专家认为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之中,一方面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的运行规律进行相应的文化主体的选择与优化。
第一, 认真分析民族文化产业的自身特点,挖掘地区文化资源的特质进行资源的整合,慎重选择,理性分析。在地区发展的情况之中,民族文化产业自身有着如下两个特点:
1、原生态性。在发展文化产业时, 就要考虑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和创新性如何结合的问题。一方面引导民族文化的主题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不能够过度迎合市场的需求从而对于民族文化进行曲解、肢解,更是不能进行“复古”。
2、独特性。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孕育了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 此种民族文化是能够不断参与到社会主流竞争的立足之本。民族文化产业只有实施特色优势战略, 盘点和梳理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突出自身特色, 确定自身的品牌, 以此来带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全面推进。
第二,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遵循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
1、市场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在市场导向下, 如果民族文化产品一味迎合市场, 单纯追求卖点, 生产格调低下、低级庸俗的文化产品,以获取高额利润, 那么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产品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形成民族文化产品市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作为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倾向, 不然, 消费者会变得“审美疲劳”。创新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去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而不是全面复兴;创新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新要求。
第三, 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顺应文化主体的选择。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要尊重民族文化主体的意愿, 因为他们既是民族文化的拥有者, 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离开了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出现损害民族文化模式、故意篡改民族文化本来图像的人为建构。
1、权力主体与资源主体之间的对话机制。我国多数地方的文化产业, 都是在政府的主导和规划下发展起来的, 尤其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支持, 而政府作为权力主体掌握着这些资源的配置权, 尤其是掌握着话语支配权, 因而, 理所当然的成为招商、规划民族产业发展的第一介入者, 甚至是具体经营者和利润分配者, 尽管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2、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作为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倾向, 不然, 消费者会变得“审美疲劳”。可以说, 创新是民族文化产业的生命。创新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去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而不是全面复兴;创新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新要求, “以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充实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创新不能脱离本民族人民, 要采用当地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途径具体措施
(一)政府部门要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好主导作用
一方面,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策与法规方面的保护和扶持,因此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及时有效执行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同时,制定适合区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扶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行业。创意与科技是文化产业最重要内生变量,无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或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无法忽视民族创意产业和高科技开发。如果不很好地去挖掘和开发一个民族的创意资源和高科技产品,传统的民族文化必然失去其生命力和传承功能,自治区应一该有必要建立民族创意产业园区和高科技开发中心,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有力地推进整体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同步繁荣发展。
另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人的培养,为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文化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过程中,优秀人才的发掘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市场资源,许多相对优势资源没有做大做强,与缺少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有很大关系,抓好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和科研工作,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相结合在一起,能相互促进和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要努力形成一支适应文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且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
(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
文化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在载体和产业链上,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完善经营管理,争取尽早将内蒙古打造成全国民族文化产业中心,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责任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督促整合文化企业,给予创造多元融资渠道,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要围绕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交易市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演艺区、健身休闲区、文化体育场馆、规模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基地和名人精品工程等文化载体建设,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基地或园区,整合现有资源,优化产业要素,集聚一批有实力,上规模文化企业,迅速形成文化产业中心,推进集约化,打造文化产业链,我们还要积极实施项目拉动,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引进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努力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垄断,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三)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近年来,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会展服务等服务产品层,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网络文化为例,其既包括原有文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和延伸扩展,如数字电视以及在线点播音像制品,又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如网络出版、网络新闻、网络广告、远程教育等诸多网络与文化结合的行业。在网络文化时代,只有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文化产业,让越来越多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阵地,才能引领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会展经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牌、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区域辐射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落实实施更加有利于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科学合理的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全面挖掘和保护好民族文化产业资源,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重点促开发,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秩序,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根,要想使得民族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首先有必要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所指的保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草原自然生态和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对草原民族现实文化生态进行保护的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应该重点扶持或引导推动一些主要行业,以点带面快速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黎明.多元文化语境中民族舞蹈"产业化"的艺术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以《云南映象》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3):56-61.DOI:10.3969/j.issn.1003-840X.2011.03.009.
[2]姜葵.论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要类型[J].才智,2013,(6):222-222.
篇9
1.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
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风格。传统民族美术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流传于民间的美术文化有:民间印染艺术、民间剪纸艺术、民间刺绣艺术等,这些美术艺术都创造于劳动活动中,有着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色彩的烙印,经过世代相传,制作工艺不断精益求精,不仅丰富了生活的文化内涵,也表现了人民的思想品德、人生信仰等。民族美术透过民俗活动展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节假日、婚丧嫁娶活动中春花灯、年画、泥塑等美术形式会隆重登场。可以说,民族文化融合了生活实用价值与人文审美价值为一体,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是人民精神生活一个侧面的写照。
2.扩宽民族文化的教学应用
高校美术教学方式应该大胆创新,可以因物设景,根据高校的人文环境特点,利用本地乡土文化书籍作为教学教材,重新梳理美术知识课堂教学主线,设计和优化美术教学知识授课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在美术教学中贯穿进民族文化教育。我国高校美术关于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还是以鉴赏性教学为主,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民间美术能够跨越悠久的历史也证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主要原因还是其与人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劳动生活中产生和不断创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美术的根文化,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大家走访一些有特色美术文化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民间美术弘扬活动,比如“年画你我他比赛”“剪纸现场学活动”“泥塑最漂亮”等活动,不仅扩大了美术专业学生以外的群体,还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更深层体会民族文化内涵
民族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民间美术艺术品都有着相似的特点,它们是劳动过程的产物,由劳动者亲手制作,制作材料取材简单,制作手艺精湛,构思设计巧妙,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不同的民族保留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还原民族文化的立体形象,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在空间和时间坐标上的印迹。比如系统讲解民族文化知识体系,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等。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民族艺术的产生背景、工艺特点、艺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真挚的热爱,提升美术的鉴赏力、审美品位,从内在改造学生物化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美术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
随着高校美术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很普遍,美术课堂上通过与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融合,生动地展示了美术作品的特点,延伸了美术作品的教学范围,但是有些美术课堂过分依赖和重视现代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与形式无法做到有效统一和结合,片面注重美术知识灌输,没有回归到美术教学的深层次的人文素养、文化内涵、艺术鉴赏场面的培养上。有些高校美术课堂为了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扩大与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性、关联性,安排了大量与美术不相关的内容,这些知识太零散、太庞杂,导致学生们无法理清不同领域的知识与美术之间的关系,无法真正消化和吸收。有些美术教师急功近利,很看重美术技能性、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对美术的人文价值与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并不关心,这也弱化了美术的美学观、文化观的教学目的。
1.高校方面:提升民族文化教学地位
高校美术教学应该将民族文化教育重视起来,将民族文化作为教学资源利用起来,提高民族美术教学的课时和学分。高校组织美术教师创立自己的民族美术资源信息库,以当地民族文化为主,以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文化为辅,对民族文化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提高民族文化信息库的文化的多样性,为民族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源渠道,也加强了美术教师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研究能力。其次,相关教育部门组织民族文化专家、美术专家等共同编写教材,该教材要兼容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与其他课程、其他活动的结合,对学生做好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耳濡目染学习民族文化的氛围。再次,高校美术教学应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美术的知识体系,提高美术的专业技能,加强创新能力意识。合理调节及平衡好传统民族文化与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之间的关系,相互汲取两者的特长,互相弥补两者的不足。美术专业学生既要学习经典的、传统的美术作品、美学理论和文化,又要学习现代美术发展的新思想、新技能。
2.授课方面: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民族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入程度,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式。由美术教师对我国浩瀚的民族美术作品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从中筛选出适合该阶段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民间美术杰作,告诉学生这些美术作品的来源、产生的文化意义、历史的发展变化等,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的鉴赏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观。为了提高美术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环节可以大胆创新。美术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性的作业,比如请同学们利用互联网搜索工具对某个民族美术作品的发展脉络、表现特点、文化起源等做专题分析。请同学实地去调研当地的某个民族文化美术作品的生存及发展现状。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成,通过组员互助完成一些较难的学习任务,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实际体会,还会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3.教师方面: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
高校应该提高民族美术的重要性,而美术教师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高校应该注重美术教师的队伍建设与业务考核,由学校出面成立美术作品研讨会、民族文化交流会、原创民族美术作品欣赏大会等,鼓励艺术院系教师相互之间公开或私下交流,互相汲取经验,加强对民间美术深厚文化内涵的理解。学校还应该鼓励美术教师自己主动去学习,建立起持之以恒的终身学习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任务中,为学生起示范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方面的考核。为了提高美术课堂民族文化教学的地位,可以提高该项的考核分值,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上课的责任心。
4.实践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及调研
篇10
一、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的课程适宜性研究必要性
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为选择目标、确定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这是由课程专家泰勒提出的。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任何课程开展的环节都包括“学科体系、个体心理特点和社会需要”三个要素。幼儿园课程适应性同样与这三个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在课程适应性中充分运用起来,才能创编出有利于幼儿学习的课程内容。具体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置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如菀坪幼儿园从选定的特色民族的习俗、饮食、服饰、建筑等民族资源入手,以语言、数学、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健康七个维度来编制特色课程。在实施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寓文化于玩乐,有效整合区域活动与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游戏,实现渗透式文化教育,初步探索形成游戏化园本课程。
菀坪社区中,多民族文化是该社区儿童生活的主要社会背景,在课程的构建上,应该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的适应性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还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在其学习发展的阶段上,让其接触综合性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使儿童个体对每种异样的文化都有着高度认同性,他们会在不同文化环境当中适应不同的语境形式。对于非少数民族的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其在所在地区民族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其民族融洽相处的初始意识。对于少数民族儿童来说,民族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的认识,为他们在现在主流社会中获得尊重地位。同时,民族文化教育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多样性日益繁荣的今天,幼儿教育需要在这种背景之下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幼儿在面向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平等互助的态度。
二、开发多民族文化教育资源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的措施
1.在开发幼儿教育资源方面,多种丰富的潜在资源为课程适应性提供保证。
在这其中,主要有以下主要方面:①人力方面资源。人力方面的资源主要包括社会人文资源、幼儿家长资源、幼儿园社区家庭资源和当地的民族文化管理者资源等。②民族方面资源。民族方面的资源有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传统、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等。③社会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的内容有社会宣传手段、民族环境创设方面的物资资源和各个民族地区文化组织活动等。这三种幼儿教育资源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应性的开展提供的稳定来源,也是开发幼教课程适应性的首要措施。
2.设立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幼儿课程。
每个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托,设立在民族融合地区的幼儿园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依托就是当地的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幼儿园管理者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要尊重所在地区的各个民族的多样性,把各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尽可能地融合到课堂教学里。例如,可以把彝族的火把节以图画和漫画的形式、以插图的方式适当地放在幼儿课堂的课本上,让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和直接地体会到彝族的文化氛围。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在学到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意识,使其从小就形成民族多样性的原始概念。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课程是体现课程文化自觉性的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不应该离开民族特色的因素。这样的课程体现出教学活动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纽带,也是沟通老师和幼儿、幼幼的纽带。民族文化的教学只有植根于本土的民族文化土壤,才能为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适应性研究开展设立前提。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织和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教师在推行多民族课程中的主要价值观念时,需要注意选择好各种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之间的交合点。这种交合点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汇合点,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各种异地异族文化在本地生根发芽的生长点。异地异族的文化只有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才能为自身在当地的存在和发展找到契合点。通过各个民族之间的那种最原始的交流,为各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营造一种包容和宽容的社会氛围。这一切的交流方式都需要通过本土的特色课程作为桥梁和媒介。
3.营建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
课程多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课程体系之下,受教者可以通过多民族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体现多民族文化氛围。在以往的幼儿课程当中,课程设置多数都只是体现和凸显出社会社群当中的主流文化。随着人口的迁徙,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接触到的往往是具有多民族文化价值的一系列观念。因此,在生态体系上融入多民族文化要素,可以使人们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使他们了解到各个个性的文化、民族风俗和传统价值体系都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重要的一员。因此,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当中融入生态平衡的内容,有利于将各种文化资源结合和组织在一起,培养幼儿园教育人员的文化课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 上一篇:打击网络诈骗的意义
- 下一篇:室内与环境设计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