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规划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规划建议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 现状, 改进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na's cities also in fas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out scientific, reasonable of urban planning. Therefore, in city planning,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from the city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concept of,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ing method and the suggestion, and of the city planning management work makes a summary.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规划不仅与城市现在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也影响着城市以后的发展。因此,做好城市规划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与此同时,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也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关联的工作,它甚至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成为了大家研究的热点。下面本文就从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开始,分析了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最后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发展提出展望。

2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

首先,城市规划管理是为城市规划提供服务的,是为了城市规划有序进行而需要完成的工作。它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城市规划管理的具体任务是对城市空间以及土地的使用进行具体的规划操作,来保证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更科学、合理。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用地规划管理,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土地的使用是否合理以及充分利用,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顺利进行。二是建设工程规划管理,这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量较大,是为了保证在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三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主要是对城市规划的的各个进行中的建设活动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以上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这三项内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通过城市规划规划管理,更有利于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3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3.1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有时存在着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规划方案就进行建设的问题。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全面,一方面会导致实施过程出现各种无法预测的问题,比如引起大面积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建设的盲目性,甚至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因此,为了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制定相应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

3.2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城市的风貌与历史建筑都是城市独一无二的特征。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影响着城市的人文、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的文物古迹以及文物遗址,包括一些具有历史性的街道、房屋等,这些都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更能吸引众人以及投资者的目光。因此,为了保留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和文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划和历史建筑保护相矛盾的问题。虽然文物管理部门比较重视这些文物的保护,但有时候为了开发,由于政府操作的城市规划,这些文物还是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政府应充分重视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不能一味的为了对城市进行现代的规划而破坏了历史建筑。

3.3城市规划管理的进度太慢

城市规划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首先应将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提交,得到审批以后才能开始城市规划的实施。但是由于资金以及其他规划条件的限制,关于城市规划的详细方案没有及时地得到审批,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的进度。由于城市规划管理的进度没有与城市规划的进度一致,导致了城市规划的盲目性,不能有效地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

4城市规划管理的改进建议

4.1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在制定城市规划制度时,必须从细节入手,制定出详细、完整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作为城市规划管理,起的是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城市规划管理不仅要从现状出发,更要考虑到城市以后的发展。此外,要尽可能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因此,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是城市规划顺利进行的保障。

4.2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

在历史文物的保护方面,应尽量保持文物遗迹建筑原来的风貌。对于存在历史建筑的规划区,应该制定专门的规划方案,分区分类,区别对待。同时,应该继承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充分认识到这些文物和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历史文物的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使得城市规划更有特色。在现在大力弘扬创造和谐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下,将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的关系进一步协调好,平衡历史文物与现代建筑的关系,使得历史文物在现代建筑中得以延续,现代建筑在历史中得到包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在遵循总体城市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对于历史文物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降低对历史文物的破坏程度,保持城市特有的风貌。

4.3依法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审批

依法审批城市规划,加快城市规划各个层次的编制。在完成整体的规划任务后,应该着手进行规划的详细制定。除了进一步细化、深化各个专业规划,还要对于一些特殊的分区制定专门的分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的规划体系。在审批过程中,真正做到依法履行审查、审批的程序,使得城市规划管理做到有法可依,这样不仅加快了城市规划审批的进度,同时也是城市规划管理有效的保证。

4.4注重长期规划

城市建设必须要从长远方面考虑。每一个城市建设项目,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带来的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因为城市规划影响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所以不能仅从城市建设带来的短期效益为主,而应该充分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将长期发展与短期建设二者相结合起来,争取做到既有短期行为又有长期目标的建设,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城市建设。

5总结

城市规划是一个长远的话题,伴随着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本文仅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着手,针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的办法以及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同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地创新,才可能越来越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水平。另外,影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者,城市规划管理需从全方面进行考虑,从城市规划的目标、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不仅要考虑其系统性,更要考虑城市规划管理的层次性。

参考文献:

[1]杨玉梅,哈建军.浅谈中小城市规划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0(50).

[2]俞春俊.科学规划、科学组织、科学管理--探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对策措施[J]公安交通科技窗.2010(06).

[3]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

[4]唐璞.关于中小城市土地开发规划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理念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 世纪,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 全国城市也将逐步迈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城市发展在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同时, 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 尤其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重视政策、科技、文化等要素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与指导作用。展望21 世纪的城市,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也必将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下个世纪将是我国城市化加速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政策、科技和文化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将愈加强烈。城市规划无疑要抓住这一历史性变革, 加强其社会调控功能, 以保证城市的快速发展, 并寻求其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平衡。

一、城市规划理念

人类已进入21 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的发展不仅面临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而且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1、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风韵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2、从城市整体布局出发;审时度势,量体裁衣,系统整合。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战略眼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根据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每个城市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形象,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减少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

城市规划往往要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为此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发挥建筑师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等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的独特风格。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 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

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二、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建议

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城市规划来说, 就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并在规划各个层次加以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 它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古代的“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及风水学说等, 都反映到了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与选址实践中, 说明古人很重视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2、加强规划理论的研究

规划理论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当前尤其要加强应用型理论的研究。加强对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等的研究, 要主动适应市场。规划不仅仅是实体空间的安排, 更应注重社会资源的配置及机构的建设。因此, 规划不仅要为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更要解决日益增加的城市社会问题, 如人口的老龄化、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及流动人口等问题。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 政策性强是其固有的特点。因此,城市规划不应仅仅限于某些理想模式的探讨, 更应注重务实, 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 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 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尊重自然, 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城市规划技术的革新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创造与自然相融合的、宜人的生活、工作、游憩环境, 保证城市生活的高效运转。所以, 在规划编制这一技术层次中, 城市规划必须要尊重自然, 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在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利用,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城市规划是综合性规划, 需要搜集、储存和分析大量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 而计算机的大量应用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无疑使这一纷繁芜杂的工作变得轻松和便捷。同时,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形势, 还能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可见, 从文本编制到成图, 计算机都功不可没, 城市规划的信息化至关重要。

4、严格的城市规划实施

规划实施是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 其明显特点是规划一旦付诸实施, 则具有不可逆性。因此, 这一阶段将直接决定城市的面貌及未来的发展。

(1) 加强城市规划法制化进程, 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规划的性质决定了其严肃性。要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必须要加强规划法制建设。1989 年国家《城市规划法》的实施, 真正将我国城市规划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但目前各专业规划的配套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仍需完善。尤其在市场体制下, 要想避免“ 规划失效”,使城市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持续发展, 就须采取法律手段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2) 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它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及各项建设的管理等。它实质上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指导和控制、协调的过程。规划毕竟是一定时空条件下对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作出的安排。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 原有的规划内容可能就不再适合变化后的情况。因此, 就必须要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通过这一渠道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的管理、监测, 并通过反馈机制及时将变化后的内容反馈回来, 从而便于规划设计部门迅速补充或调整规划方案, 这样才能将不合理规划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方华,唐良云.浅析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9(27)

篇3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北岸、大别山南麓,西与湖北省黄悔县、蕲春县毗邻,东北与安徽省太湖县接壤,东南与望江县相连,南与江西省湖口、彭泽县隔江相望,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全县面积2393.53平方公里,辖9镇13乡207个自治村(社区),省辖华阳河农场、九成监狱管理局均在境内,总人口80万。在《宿松县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制镇已经基本接近完成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其他的乡也基本完成了《乡集镇建设规划》编制,逐步形成了宿松县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依据,使我县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加快完善县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推动“多规划合一”

目前我县各项专业规划管理上存在各自为政,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甚至有些规划管理建设实施上存在相互矛盾,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这样严重影响县城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编制城乡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统筹落实交通、水利、安全、环保、消防、电力、通信等经济和社会事业相关要求,加快建立“多规合一”的w系,探索建立全域覆盖、体系完善、部门联动、动态更新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健全空间规划协调机制。成立宿松县“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我县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建设存在盲目、无序状况。随着县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建设盲目性、无序性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县城城市规划不到位,导致项目规划与建设频繁调整,城市规划对县城可持续发展应该发挥的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程度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区在规划与建设方面处于“两不管”;部分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处于盲点,盲目建设导致环境污染、生活条件恶化,生态环境遭受剥削性破坏;城市规划监管机制不健全,规划部门存在暗箱操作;老城区土地利用情况恶化,利用效率低。

规划管理落实不到位。一是城市规划依法审批管理不到位。2008年8月我县编制刚刚完成《宿松县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2010年12月31日我县出台了停止了个人建房的政策,从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大量个人建房申报量急剧增加。过渡时期,对规划实施管理依据认识不足,一些配套政策的缺乏,造成决策的方向性失误,出现规划与实践建设方案出入大的情况,违规建设情况大量存在。二是县城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监管职能不到位。城市监管部门在城市规划落实和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职能,但是当前的城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素质,对于违法建筑的监管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任由一些违规建设现象发生。三是县城市规划管理的经费投入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四是县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涉及到高要求的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和要求时,难以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和积极性不高。在城市规划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公众获知和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消息不及时,难以有效地参与到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之中。同时,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平台和路径来让那些对城市规划有良好建议的公众表达诉求,导致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不高。并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而城市建设的最终服务主体是公众,如果出现规划与实际使用不对接的情况,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城市运行效率的低下。例如:我县老城区车辆拥堵严重,公共停车场严重缺乏,原县委办公区及百合大楼区土地,仍然考虑向社会公开拍卖,开发建设商品房,这样没有对县城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再分配。

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优化措施

坚持从城市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在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严格城市规划审批和具体建设工作的监督,强化规划人员和建设人员的科学意识。首先,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实现协调统一、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有效结合。城市建设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从城市长远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实现宜居城市建设。

积极听取公众的建议。城市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城市建设的最终成果要由市民来共享。因此,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要从市民的真正需求出发,解决公众最关心的难题,实现城市人性化的管理。例如,对于那些交通易出现堵塞的路段,要进行多次深入的论证,然后进行科学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借助网络平台来鼓励公众进行建言献策,最终根据意见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实现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有效统一。

篇4

论文关键词:居住环境;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环境问题

一、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高度密集,它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县市城市、乡镇城市的发展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支撑城镇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但同时,我国的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城市规划中环保意识不强。部分城市、城镇领导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使城市、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隐患;(二)城市中的大气质量日益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从而将粉尘、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入到大气层中,严重恶化大气质量。我国的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即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水平较高,达到了309 微克/ 立方米的平均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也严重超标,有些城市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相对而言,北方城市比较严重,达到了83 微克/ 立方米的平均值。大气污染所导致的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更是严重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城市道路下面所布置的管线交叉纵横,存在多头管理,各部门报规划不能协调一致,建设资金独立。常常出现修路在前,水、电、热、排污、通讯紧跟其后,分别开挖路面,造成城市天天破路挖沟的尴尬局面,施工造成扬尘污染;(三)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城市人口数量的突飞猛进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水在没有处理好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破坏了水环境。我国城镇平均每天至少要将一亿吨的污水不通过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有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了污染,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四)垃圾包围城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势头不减。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 公斤,2010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 至10% 的速度增长。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 多亿吨,全国有200 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另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59.71%(真正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足20%),有130 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目前,人们慢慢的明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致力于探寻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头戏,它是在总体规划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制定规划体系,借此来达到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目标。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和总战略,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针对城市规划中受到的污染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工作:(一)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这些前期准备包括:1、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象、水文以及生态环境等;2、调查好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现状,如人口、GNP等;3、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监测大气、水体、噪声的实时情况,并做好记录等;4、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应该是基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城市环境质量现状,进而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用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二)大气排放规划,就是在城市大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并分析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根据即定的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排放限度,制定科学的排放规划。转贴于 目前情况下,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大气污染中,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这带来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由此可见,规划的长远有效方式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使燃烧效率提高,尽量使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例如: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采取区域集中供热、改变千家万户的小烟囱的状况,通过遏制污染源和进行创新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有效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加强遏制污染源,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原则,各部门在敷设管线时要一次到位,否则不允许破路施工,以避免“天天挖沟”现象发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选择耐污性好的树木品种,有效达到植物净化;(三)水污染控制规划是在调查分析水污染现状的前提下,根据受污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限制排放量并计算出排放标准。从国内水污染的情况来看,限制排污量应该从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上着手,实现少废、无废工艺的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控制污水排放量,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最终做到有效保护水资源;(四)垃圾本身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处理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尽可能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属厌恶性项目,选址在建成区经常遭到居民强烈反对甚至上访,且与其他市政设施相比,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大、防护距离要求远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与环境卫生规划同步进行,环卫设施规划中对垃圾产生后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用地布置必须结合实际,纵观全局,统筹安排,立足长远,远近结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五)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篇5

一、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设计方案》。会议要求,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设计应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回归自然,整个工程的慢行系统必须前后贯通,设计内容要详细具体。规划建设、水利等部门要做好规划的对接,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后进行专家评审并公示征求意见。

二、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县城市燃气专项规划》。会议要求,城市规划要拓宽思路,着眼长远,不能限制在总规及现有数据分析上,要充分考虑常住的非城镇居民、流动人口等因素,预留足够的资源利用空间,科学有序地引导城市绿地工程、燃气工程建设;由规划建设部门牵头,对县花、县树的品种选定在全县公开征集意见。

三、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会议要求,排水管网设计尽量布置在城市道路中,确保管网连接顺畅不内涝;城管部门要根据该规划科学制定三年改造计划,有序推进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

四、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会议指出,片区道路系统应优化,在建筑层高控制上,高层建筑沿江要有所点缀,错落有致,避免出现老城区建筑都是低层、出让土地及沿江地块建筑都是高层的现象,丰富城市天际线,体现城市建筑美感。

五、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城北二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北安置小区(扩大)修建性详细规划》、《城西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西南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会议认为,为减少土方开挖数量,节约成本,城西南安置小区在建设上宜采用台地式,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建设。

篇6

关键词:青海海西;电网规划;存在问题;电源点;负荷预测

Abstract: The city power grid planning is the key and foundation of the city's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 Only the grid structure, selection of reasonable scientific layou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 to achieve maximum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Based on the sea of Qinghai power supply company as an example, mainly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ity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expatiates the selection problem of the power point of city power grid planning and mak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city power grid planning.

Key words: Qinghai Hercynian; power network planning; problems; power load forecasting;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前言

青海海西地区是青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海西地区资源丰富,但资源点相对分散,电网建设困难。电网规划本着以和谐、科学的方法,贯彻电力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并与海西地区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从满足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以便更好的指导海西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循环开发、有序开发。

1、城市电网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随着高电压深入市区,多回并架、地下高压电缆建设日益增多。绝缘导线和电缆也在电网中逐步应用。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应满足城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的需求,并与城市建设相协调;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减少维护的原则;应优化电网结构,避免重复建设,主网架要满足电网中期规划发展目标;积极采用适合国情的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禁止使用国家命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城市电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建设应与城市电网的发展相适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1.1 电网规划引导电源合理布局,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投资,合理引导电源结构,降低电源上网电价水平。

1.2 电网规划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网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商业化运营要求。

1.3 电网规划引导地区产业布局,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供电可靠,确保电能质量,调度灵活,降低供电损耗。

1.4 电网规划远近结合,为远景年电网的发展留出充分的余地。

1.5 与青海电网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

1.6 与国民经济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规划相协调,符合国家环保和节能政策。

1.7 针对海西电网负荷点分散的特点,积极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技术,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和技术水平。

2、海西电网规划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网架结构方面。①目前海西格尔木市、德令哈市10kV配网存在环网率低、分断率不高;县镇(乡)10kV配网存在供电半径长、单电源辐射等问题。②110kV电网除格尔木市区外多数县级电网为单电源、长距离、单台主变供电,难以满足N-1校核条件。③35kV部分供电线路较长,电源多为单电源辐射式供电。

2.2 设备方面。海西电网内所辖部分用户变电站二次设备陈旧,接线混乱,影响了对电网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议适时对相关变电站进行改造。

2.3 供电能力和安全方面。①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较长,运行中事故率较高,供电可靠性不高,电能损耗高。②网内小水、火电供电电压等级低,电源装机容量小,适应电网负荷变化能力较差,满足不了企业连续生产的供电要求。③已建成变电站及线路走廊保护范围内建筑设施,造成变电站无出线走廊,有电供不出;影响变电站及线路的安全运行。④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内多数企业建有自备电厂,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污染了环境。大多数企业自备电厂装机容量较大,发电能力大于供热负荷,违反了国家“以汽定电”的原则。正常情况下向电网倒送电力,造成电网投资闲置,不能发挥效益。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要为具有自备电厂的企业提供备用容量,同时提供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等服务,占用了电网资源,造成了电网和发电资源的重复、低效和浪费。并网运行的自备电厂设备性能和运行管理水平不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4 经营运行方面。海西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开发用电项目基本远离大电网,点负荷较多,负荷分散、密度小,供电工程线路长、投资高、电网投资效益低。为了适应海西州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的需要,电网投资规模巨大,但用电量增长缓慢,致使电网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不对等,电网企业负担沉重,经营效益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愈来愈低。且用电企业建设规模存在一定随意性,目前个别供电工程建成后不能按时接带负荷,电网资产搁置较长时间,造成电网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电网企业经济效益。

2.5 建设环境。①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的发展,变电站站址和线路的走廊已成为制约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②外力破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各种施工机械频繁在线路保护区内施工,防外力破坏工作形势异常严峻。③电网建设赔偿呈迅速增长趋势。由于缺少相关可操作的赔偿标准,占用、跨越建筑物、农田、树木的赔偿费用成增长态势,协调难度大,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建设投资扩大。

3、城市电网规划电源点的选取问题

在规划城市电网时,将城市分成负荷区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线损。每个负荷区间都有2-3个电源点,电源点采用多回线、环网、多分段、多联络等方式。在线路故障时能够通过多电源及环网来恢复供电,线路多分段有利于故障查找及抢修,能减少停电次数。变电站设备工作时,线路间的联络及环网就能减少停电面积。但考虑到线路环网及互联运行时,一条线路将带两条线路的负荷,导线应按至少两倍最大负荷选择截面积。同时在系统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无功优化和中性点接地方式,以保证电能质量。

4、做好城市电网规划的对策及建议

城市电网规划和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①城市电网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负荷的发展及分布状况很难准确预测;②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多,它除了要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投资成本等经济技术方面的要求外,还要与市政规划等部门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做城市配电网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4.1 现有网络和负荷预测对规划的影响

对于各种规划,现有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个自然的起点,如果考虑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规划,考虑各种因素,如果没有研究网络在现行负荷条件或故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就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评估网络的整体技术能力,也不可能找出现行网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不可能在规划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尽可能掌握规划区域内未来负荷的增长趋势和信息,利用各种计算方法对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增长作出精确而适当的估计,这对于配网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为规划阶段负荷水平的误差是引起错误投资的主要原因,负荷预测过大、过快,会使电力建设投资过早、过剩的电力供应不能发挥作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负荷预测过低,则使电网建设无法适应负荷发展的需求。只有深入了解现有电网,精确做好负荷预测,才能真正规划出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裕度充分的电网网架。

4.2 电网的规划要与电网自动化规划紧密联系起来

城市电网的自动化是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用电有越来越高的可靠性要求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质量和降低线损。它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发展的方向。一个真正高效、优质的城市电网,其配电自动化程度也将是很高的。因此,规划工作者在确定配电网络规划、建设的技术原则时,要充分考虑到配电自动化实施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通道建设时综合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需要,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

4.3 规划必须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的调整、区域负荷增长、变化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增强了。从事中、低压配电网络的规划工作者应主动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密切掌握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市政建设和区域负荷的变化,适当地修订和确定相应时期内的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向,使中、低压配网的规划既严谨又具弹性,使规划真正起到电网建设和投资决策者的角色。

篇7

关键词:合流制;分流制;排水规划

Rational plann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rban drainage system in Jiangxi Province

Wu Hao

(Nancha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Nang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 The low base of urbanization level in Jiangxi province has led to the imperfection of early urban construction of city infrastruc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drainage system. Timely realiz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hese problems as well as rational planning proposal towards them will help avoiding waste of municipal funds and improving enormously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which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 引言

江西省城镇化水平基数较低,全县经济水平也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这就导致了早期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老城区基本以直排式合流制为主,排水管网和排水设施缺乏,河湖水系污染严重。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全省进一步加强县市排水管网建设,结合城市地方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工程,统筹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全力推进江河湖泊排污口的整治工作,对采取直排的排污口和管道进行截污改造,并结合截污改造工程进行河湖景观建设,确保直排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排水管网中。同时,建设厅也加强了管理力度,对县市排水管网建设采取督查考核,对问题严重的地区进行问责。这些条例和管理措施的出台,将极大改善江西省的城市排水系统以及水环境现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2 江西省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般城市建设都是围绕老城区向四周扩展,一般可以包括规划新建区、扩展建设区和城市老城区,各区域规划功能结构不同,因此排水系统也不同。江西省旧城区基本已改建为截流式合流制的排水体制,近几年的城市化发展中,新城区的建设以及工业园区的建设都以完全分流制为目标,因此,总体看来,江西省城市的排水体制基本为混流制,只有极个别的经济落后地区还是直排式合流制。

通过对江西省大部分城市排水现状的调查发现,无论是采取分流制的新城区还是完善截流式合流制的老城区,或是正在改造成分流制的老城区,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本文对江西省各个地区排水系统调研后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总结了江西省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1)、老城区的排水体制到底是保留现有的合流制,以完善排水设施为主,还是彻底进行改造成分流制,大部分城市选择时都缺乏科学的论证,很多城市还是比较盲目的认为分流制就能解决老城区雨水积涝、城市水污染的问题,就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甚至在一些地方因为政府官员的一句话就决定了老城区的排水体制,改变了规划人员的编制想法。因此,在现在这种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下,如何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做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合理的排水体制选择,是江西省各地首要解决的问题;

(2)、老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在早期城市建设中肩负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住宅等多种功能,城市建筑密度大,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而且由于早期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城市规划,老城区建筑凌乱,道路网络虽然发达,但是普遍偏窄,城区各种地下管线密集,各种管线水平间距较小,因此这种特殊的社会因素决定了江西省大部分老城区不具备大规模施工的条件,无论是对于合流制的完善还是对于分流制的改造,一旦破路施工,势必会对老城区大量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3)、老城区排水系统没有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城区内管渠交错,排水系统较为错乱,有时主干管长度特别长,而且走向、沿途地形复杂,由于大部分管网施工年限较久,竣工资料也无处查找,再加上日常管理维护的缺失,设计标准偏低,更是造成了排水设施年久失修,管渠破损、淤积严重,一遇雨水就造成内涝,污水外溢,随着城市的发展,排水设施产权也不清晰,这就给老城区排水系统完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对于改造合流制为分流制的老城区来说,老城区的管网改造一般是逐步进行的,往往是哪个区域出现问题就先改造哪里,特别是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这就时常会出现很多新建管网临时接入了下游的合流管道中,使得排水管网并未真正分流,而是进入了混流状态,尤其是有些地区规划赶不上建设的脚步,而且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导致了排水管网错接严重,特别是有的合流制管道埋深较大,改为雨水管后,有的小区用户直接将污水接入雨水管,造成了旱季雨水管道有污水的情况,这种改造现状非但没有达到分流制的效果,而且造成了排水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

(5)、江西省大部分城市排水分区不明确,很多城市的排水分区是按照城市功能组团规划进行划分的,这就导致出现了城市各排水分区之间较难衔接,城市排水系统不明确,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服务范围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城市排水分区应该在规划阶段,结合城市总规中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服务范围,进行合理划分;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体系;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交通规划体系已初步形成

1、宏观交通规划和前期规划研究系统初步建立

在综合交通调查和交通年度发展报告的基础上,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主城区“畅通城市”交通规划纲要等一批规划已经纳入规划编制体系,确定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和宏观布局。同时针对城市交通出现的新问题,相关前期规划研究也陆续开展,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应对新问题的前期准备。

2、中观层面的专项和区域性规划内容不断充实

为适应交通发展的新需要,一些交通专项规划得以开展,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主城区快速公交线网布局规划、主城区道路指路系统规划等。为应对中心区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支撑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还陆续开展了不少区域性综合交通规划,这些交通规划较好的适应了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3、交通规划逐步介入微观规划管理工作

结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控规调整的需要,在部分建筑和市政项目的方案审查阶段和控规调整交通优化阶段,开展了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从交通预测和分析的角度,对道路规模(车道数等指标)、项目周边及内部交通组织提出优化建议,并将相关建议纳入规划管理,提高了建设项目在交通上的科学性。同时,也开展了少量道路及节点的交通工程设计工作,强化了规划管理对项目下步方案设计的指导性和控制作用。

二、当前交通规划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研究超前性不够,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拓展、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路网、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提速,既有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一系列新问题已迅速出现: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城市快速路的合理规模、路幅及节点处理形式,轨道线网的总体规模、布局形态、制式选择以及相互衔接关系,换乘枢纽的设置规律、机场是否需要引入多条轨道线路打造综合枢纽,城市交通体系能否支撑城市组团采用功能相对单一的发展模式,能否在这样一个次、支路网不足的城市利用单向交通组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在主城货运枢纽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城市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的关系,等等。由于对这些新问题的重视不足,造成大量前期研究工作没有能及时开展。

2、中观专项交通规划编制系统不完善,上下层规划衔接不连贯

总规与控规层面之间缺失道路网专项规划。尽管总规层面确定了骨架路网,由于没有中观层面的道路网专项规划予以明确道路功能、等级标准、节点功能定位以及在交通流向分析基础上确定的立交形式等,导致相关控规的道路交通规划编制和审查的科学依据不足,无法准确落实总规道路体系。如由于对同一快速路的功能理解不一致,相邻片区控规编制的快速道路断面形式不统一,节点控制形式不协调(有的区域才有高标准立交,有的区域采用信号灯平面交叉口的控制形式),甚至出现相邻控规间的道路不能完全对接的现象。

3、微观规划管理工作中交通分析作用发挥不足,影响规划效果

控规编制(调整)审查工作缺乏交通分析评估。控规编制(调整)审查工作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的交通分析评估,没有通过交通模型来定量判定土地建设性质、总量与交通体系的协调关系,降低了控规编制(调整)审查工作的科学性,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交通问题。

目前正处于重大基础设施大建设时期,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交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项目的选址往往将对城市交通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市政和建管等重大设施的规划选址没有将交通分析作为一个必备的工作环节,重大基础设施以及大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大多没有进行深入的定量交通分析,凭经验做定性判断,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交通方面的设计要求,即使在后续方案阶段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也只能是对交通细枝末节的改善,难以达到最佳规划效果。

4、综合交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影响规划管理科学性

年度调查和年报仅是对年度交通状况的记录,无法及时准确提供实时交通数据,同时,交通、建设和计划等相关部门都基本建立了自身管辖范围内的交通基础数据库,年度调查和年报难以及时掌握其他部门涉及交通的细致数据,并难以实现各种交通信息资源的共用存储、资源共享和及时更新。综合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影响了相关规划部门和交通工作者对综合交通信息的全面、及时把握,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

5、近期建设缺乏交通规划支撑,横向部门协作不足

城市总规偏重于对远期目标状态的描述,对于近期建设研究不深,致使总规的前瞻性与现实性难以做到有机结合。由于缺乏相关交通分析的前期介入,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的近期建设规划往往凭经验判断,难以与城市近期发展方向和配套建设充分协调。

三、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大交通规划投入,加强宏观超前研究

应根据发展形式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预估铁路等对外交通大发展、轨道交通等城市交通建设提速、交通管理要求迅速提高等城市交通未来发展趋势,对可能产生的新问题做出提前规划研究,确保交通规划研究对新情况的及时反应能力。当前亟需开展的重要前期研究很多,如主城区快速路网布局调整研究;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发展研究;主城区物流通道规划研究;主城区重点地区缓堵研究;主城区停车发展研究;主城区单向交通组织适应性研究,等等。

2、加强交通专项规划,充分对接上下层规划

针对中观专项交通规划编制系统不完善,上下层规划衔接不连贯的问题,一方面,在总规和控规之间应开展干线道路网等专项规划;另一方面,在控规和重大建设项目方案之间加强交通规划分析评估,保障规划意图在项目设计方案中得到落实,如轨道交通详细规划、干线道路交通详细规划以及枢纽详细规划。

3、增强对规划管理中交通规划的重视程度

扩展现有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改变目前只侧重特定地块的开发项目影响分析及交通优化的局面,将交通分析和规划引入到重大基础设施的选址规划和施工交通组织之中,提高规划管理的决策科学性。将交通分析和规划引入控规编制(调整)审查之中,通过交通预测和仿真等定量先进技术的运用,科学判定区域路网交通承载力与土地建设强度的协调性,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在规划层面的协调。

4、逐步建立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提高规划科学性

首先整合交通、建设和计划等相关部门的交通基础数据,形成包含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道路、轨道、停车、公交等城市交通的综合交通数据库;其次,完善城市交通模型数据库,建立相应维护机制;最后,以信息智能化为目标,逐步建立动态采集、实施分析和展示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和辅助决策信息支撑系统。

5、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编制全市重大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总规的重要步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重视重大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应按年度实施滚动编制。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应在交通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近期发展方向,明确近期交通发展重点、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以保障近期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语

交通规划是一个覆盖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环节之间有机衔接,共同构成完整和协调的规划体系,而建立一套较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由于我国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阶段、空间形态、区域环境等交通发展基础性因素不一而同,各城市在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且较完整的交通规划体系过程中,可结合当前主要交通矛盾,有所重点突出,兼顾近期重点和远期目标,并不断对体系进行动态修正和完善。

篇9

一、明确职责分工

(一)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市、县(市),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罚。

(二)拟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市、县(市),由具有规划执法权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负责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罚;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罚。

(三)已经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市、县(市),在原批准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统一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负责与行政处罚权范围对应的违法建设行为的监督检查和纠正(包括拆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工程验线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的核实等,仍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

二、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发现机制

(一)完善巡查制度。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大巡查频率,强化巡查手段,确保巡查效果,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行为要及时责令停止违法建设。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5日内通报给城市管理执法部门。

(二)加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后的监督检查。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在建设工程开工和基础工程、隐蔽工程覆土前,及时到施工现场验线;建设工程竣工后,核实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在建设工程验线后至竣工前,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要跟踪检查。对不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并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监督改正。对竣工的不符合规划条件的违法建设,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监督其按时改正,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规划核实证明后,建设单位方可组织竣工验收。

(三)畅通违法建设举报和控告渠道。各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具有规划执法权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联系方式,受理广大群众对违法建设的举报和控告,并及时核查处理。

(四)坚决制止在建的违法建设。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当事人拒不停止违法建设的,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市、县(市)政府,由市、县(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查封施工现场。

三、严肃处理违法建设

(一)规范违法建设处理方式。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建设的各类违法建设,除对规划实施无影响及确实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外,要依法责令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城市规划,决定对违法建设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以及采取何种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具有规划处罚权的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违法建设,应按照本级政府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将有关材料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限内依据城市规划和有关程序作出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无法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当事人逾期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报市、县(市)政府,由市、县(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可以采取改正措施的,应同时提出改正意见,由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监督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此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补办相关手续。

(二)严格临时建设管理。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以及经批准的临时建设使用期满后,建设单位没有申请延期或申请延期未获批准的,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报市、县(市)政府,由市、县(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依法。

(三)杜绝“以罚代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64条和第66条规定,对于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违法建设,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于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的违法建设,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于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超过批准期限不拆除的,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实施行政罚款的同时,具有行政处罚权的部门必须监督其改正(或拆除),切实消除违法建设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影响及其危害后果。在有明确授权的前提下,对已形成的违法建设的拆除,可以由区政府负责,相关部门予以配合。

四、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一)强化执法管理。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大治理违法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标准,不得相互推诿责任。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报请查封施工现场或依法违法建设的,各市、县(市)政府应及时作出决定并责成有关部门查封施工现场或依法违法建设。

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法律和政策研究,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保证执法工作质量。鼓励市、县(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挥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居(村)民委员会在发现违法建设中的积极性。

篇10

一、充分认识严禁违法建设的重要性

(一)城市规划区内违法建设行为严重扰乱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秩序,影响城市市容市貌,造成城市拆迁、建设成本的增加和土地、建设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城乡发展环境和社会稳定,危及居民的安全,损害广大城区居民的社会公共利益。严禁违法建设行为是维护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促进“六城同创”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维护全市人民根本利益、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切实规范城市规划区内居民自建住房的管理

(二)城市规划区内居民具备合法的国有用地批准手续,新建、改建、翻建、扩建自用住宅,必须依照城市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市城市居民自建住房规划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及内容,向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未经批准,严禁城市规划区内居民自建房屋行为。对已列入我市“城中村”改造计划的区域,严禁各类建设行为。

(四)未经批准,严禁将沿街住宅房屋建设或改造为商业经营性用房。违反本规定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严厉查处,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逾期不改正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城市容貌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封堵。

(五)各居委会要切实加强本居辖区内的土地管理。不得将本居集体所有的土地或管理使用的国有土地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本居居民违规批划宅基地。对辖区内抢占土地、违法建设等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向所属街道办事处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反映。

三、严格管理房地产开发及其他工程建设

(六)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房地产开发或新建、改建、扩建等其他工程建设的,均适用本意见。

(七)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土地管理、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合法的用地手续;向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上述批准文件后方可开工建设。

(八)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开工,如不能按期开工的,应提前30日向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延期申请,经同意延期建设的,其项目竣工和申请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竣工验收日期可按同意延建的时间顺延,但顺延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未经批准同意,满1年未开工建设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征收相当于出让金20%以下的闲置费;满2年未开工建设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九)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要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研究的意见进行审批。

(十)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条件进行建设,确需变更的,必须向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确需变更的,须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要求,并提交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变更审批后应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市土地主管部门并公示。

(十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是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关,会同规划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实施全程监控。建设工程的放、验线及竣工验收由市规划主管部门牵头,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参加,并签署意见;其中竣工验收须通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加,并签署意见;对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正在查处的未结案件,相关部门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十二)禁止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对具有永久实用性的建筑,不得发放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用地使用期满,确实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征得土地所有者或原使用单位的同意,并重新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但延期不得超过二年。临时项目使用期满,建设单位必须及时拆除。

(十三)对于本意见实施前,房地产开发及其他工程虽已竣工验收,但是对其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未予处理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及本管理意见予以处理。

四、严厉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十四)城市居民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工程建设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虽已取得上述许可手续,但不按规定内容进行建设的,均依法认定为违法建设。

(十五)建立市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规划行政执法工作内部协调运作机制。市规划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区内批准的所有建设项目,应在审批同意后3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内容抄送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建设项目应在作出处罚决定后3个工作日内抄送市规划主管部门。

(十六)市国土资源管理、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划等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执行城建工作巡查督导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对于发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十七)严禁党政机关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购买、倒卖、租用集体土地建设房屋。一经发现,由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八)各街道办事处是辖区内居民宅基地和自建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居民自建住房用地审核程序,及时制止违法建设行为,主动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做好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工作。

(十九)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城市规划行政许可职能。在规划许可、放验线、规划变更、竣工验收等过程中,须严格执行本意见相关条款之内容。同时,要积极协助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做好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二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土地监管职能。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对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本意见实施后,凡违规批划土地的,要责令退还土地,并限期拆除或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对有关责任人移交市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追究党纪、政纪或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和个人未按照土地批准文件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使用土地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对于改变土地用途的,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对于超批准容积率进行建设的,超出部分经有关部门批准认可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责令补缴土地出让金,重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签订《补充合同》。否则,市规划主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规划变更手续。

(二十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担负城市规划执法监督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省政府关于在滕州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有关规定,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对于当事人不认可违法建设事实或其他需要对违法建设的性质和程度进行认定的,由市规划主管部门予以认定,提出处理意见,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

对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给予建设工程造价5%—10%的罚款。

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城市规划、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违法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对于不能拆除的,依法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10%以下的罚款;对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除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

1、占用铁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控制范围土地的;

2、占用道路、广场、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进行建设的;

3、占压地下管道、管线设施进行建设的;

4、侵占城市防汛通道及消防通道进行建设的;

5、在批准临时使用的土地上所建设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

6、建设地点不符合城市功能分区等重要布局的;

7、改变建筑使用性质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

8、对于市政府冻结有关区域建设的通告后,在冻结区域内进行的各种建设行为;

9、其他严重影响城市容貌、城市规划的违章建筑。

(二十二)市*机关要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查处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对国土资源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移交的触犯刑法的违法占地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及时采取强制措施;配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对违法建设实施。

(二十三)市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土地和建设的审核、审批、查处等环节的检查监督。制止、纠正乱作为或不作为行为,查处行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对于不按本意见条款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情况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或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五、切实加强违法建设查处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四)市政府成立查处违法建设行为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指挥、部署、协调和监督。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国土资源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四个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十五)领导小组要建立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会议,对重大、复杂、疑难的违法建设案件,研究案情,决定处理意见,组织联合执法。

(二十六)建立城市规划执法、土地执法的治安保障机制。由市*机关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派驻治安中队(或治安办公室),实行双重管理,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随时提供现场执法保障,对侮辱执法人员、阻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依法及时予以处理。

(二十七)建立城市规划执法的财政保障机制。市财政部门要对有关执法部门给予资金倾斜,足额保障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所需的办公办案、执法装备等各项经费支出,保证执法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十八)建立违法建设新闻监督机制。报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切实担负起新闻监督职责,对违法建设行为及其单位、个人予以曝光,对依法实施的违法建设活动给予及时报道,营造全社会关注城市规划执法、支持城市规划执法的舆论氛围。

(二十九)市政府将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上述有关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对造成较坏影响的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具体承办人的责任;对措施有力、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