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维培养目标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思维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双基体系 高效课堂 高中化学
1.引言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构建“双基”体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仍然是实现新课改给予其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能否提高,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化学老师面前的首要难题。
2.构建双基体系的具体途径
在时间与空间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诱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这便是高效的化学课堂。
从高中生的角度说,高效的课堂,是高中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从高中化学教师的角度看,构建“双基”体系,形成科学的思维,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高中化学任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务必确保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最后,在教学进行中,任课老师必须做到适时地检测、跟进、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下面我就如何构建“双基”体系,形成科学思维,形成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谈谈观点探究。
2.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针对性。
高中化学教师在做到以上三点之后,还应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管理好学习目标,努力让每一位高中生的学习目标都可以当堂练习、当堂掌握、当堂完成,而不是过多地寄希望于课后的死记硬背。高中的学习时间本来就是相当紧迫的,有些化学老师却往往比较喜欢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公式、习题,不仅让高中生听得昏昏欲睡,而且挫伤高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老师占用的太多课堂时间,许多学习目标并没有当堂实现,这就要求高中生课后拿出大量时间完成,这无疑大大加重了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务必做到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合理地管理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2注重课前预习,打造高效课堂。
预习效果将直接影响高中生接受新课的程度,间接影响新授课的教学效率;预习不仅是学习新课的基础,而且如果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环境,预习这个环节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中化学老师往往不是那么重视预习工作,没有对学生的预习做到严把关,有些高中化学老师甚至忽视了预习这个环节。要想强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务必让高中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更要对高中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督促,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与策略;而且要对其预习工作进行相关指导,制定相应的预习目标,使其进行有目的的预习,让高中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3督促自主学习,强化自我提升。
评价一个课堂是否是高效的课堂,不是看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高中生在这一节课学到了多少知识。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学生放在教学首位,让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
要想构建“双基”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时间都交给高中生,让他们进行自主安排,做到“精讲、少讲、多练”,创建“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比如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时,授课教师首先要引导高中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与交谈,让他们对这节课的主题进行一定了解;充分利用高中生自身的特点,对其自主学习进行相应强化训练;最后,在大量的活动练习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自测题目,对这节课的某些知识点进行巩固与反馈。通过这种形式,不仅逐渐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让他们发现学习并不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情,反而学习可以变得如此轻松、快乐。
2.4运用多种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高科技的教学设备被引入高中教学中,利用这些高科技教学设备,无疑会极大提高教学效率。电化教学早已取代了传统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中化学教师如果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课件,以独特、新颖的形式,通过声光电不同的刺激,激发高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那么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极大的课件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平面向量 合作能力 培养策略
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沟通交流、协作互助,合作能力已成为人才所必备的内在素养.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又离不开学生个体之间的有效互助.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个体自主学习和个体之间有效合作相互融合的过程.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学生相互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互助.合作能力是学生获取才干不可或缺的学习技能之一.高中生在阶段性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提供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平台.同时,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不愿与人交流、与人合作.高中数学新课标对高中生数学合作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高中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势在必行,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实践探索.下面我根据新课改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围绕平面向量章节教学中高中生合作能力培养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一、抓住平面向量知识内容重点,搭建高中生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平台。
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缺少进行互助协作的平台,缺少深入合作探析的实践.根本原因在于高中数学教师认识上和行动上不予重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平面向量章节教学中,应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设置合作探知教学情境的方式,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互助、实践探知的活动过程中.
如在“平面向量内积的定义”新知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认真研究、分析该节课教材内容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让学生先自主开展新知概念、性质的感知活动。然后根据高中生的学习实际,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那么力F所做的功W=|F||S|cosα.(2)这个公式的有什么特点?请完成下列填空:①W(功)是多少量,②F(力)是多少量,③S(位移)是多少量,④α是多少.(3)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合作探知该知识点概念性质等内容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自主探析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教师所创设的合作探究实践平台,实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及师生之间合作探知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促使学生对该知识点内涵要义有效掌握和深刻理解.
二、强化平面向量解题策略归纳,积累高中生合作学习活动学习技能。
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良好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支持.解题活动,作为学生学习技能锻炼和提升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平面向量教学中,要将问题案例解题策略讲解,作为培养高中生合作学习技能的重要抓手,重视对问题案例的教学活动,将合作探知解题策略活动融入问题案例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有序高效开展合作探知活动,及时对学生合作探知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形成合作探析平面向量问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为有效探知提供科学指导和策略保障.
问题:如图,设抛物线C:y=x■的焦点为F,动点P在直线l:x-y-2=0上运动,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且与抛物线C分别相切于A、B两点.(1)求APB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2)证明∠PFA=∠PFB.
解:(1)设切点A、B坐标分别为(x■,x■■)和(x■,x■■)(x■≠x■),
切线AP的方程为:2x■x-y-x■■=0;
切线BP的方程为:2x■x-y-x■■=0;
解得P点的坐标为:x■=■,y■=x■x■.
所以APB的重心G的坐标为x■=■=x■,
y■=■=■=■=■
所以y■=-3y■+4x■■,由点P在直线l上运动,从而得到重心G的轨迹方程为:
x-(-3y+4x■)-2=0,即y=■(4x■-x+2).
(2)方法1:因为■=(x■,x■■-■),■=(■,x■x■-■),■=(x■,x■■-■).
P点在抛物线外,则|■|≠0.
cos∠AFP=■=■=■,
同理有cos∠BFP=■=■=■,
∠AFP=∠PFB.
解题策略归纳: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把有关的长度、角度、垂直等几何关系迅速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所要求的结果.
三、开展平面向量解题合作评价,促进高中生合作学习习惯有效养成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加之学生个体对自身学习活动过程及表现不能科学、准确地进行评价,导致个体之间的“距离”拉大,有效学习活动效能“差距”显著.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活动中,应该实时组织学生组成合作评析小组,引导学生对自身在学习、解答平面向量知识、问题等活动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合作评价活动,科学评价学习活动表现及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素养.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生物实验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1.引言
提高每个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施中的核心任务,而实验探究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促进他们在观察、动手操作、科学思维、识图绘图、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标》中提出11项具体要求,其中的许多方面只有通过实验探究才能实现。本文通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课堂教学阶段实施生物实验有效性的若干措施,旨在促进学生在课堂实验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设计、动手操作、交流探讨,以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落实《课标》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目标。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
2.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课标》建议开设的实验内容在必修模块增加到了27个,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教学具有哪些特征呢?第一,倡导探究实验,强调实验过程和方法的体验。教师要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具体环节,让他们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形成学习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不是讲授生物实验现象及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和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主动构建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体系。第三,新课程的生物实验教学倡导多元评价,注重生物实验技能的训练。生物实验课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生物实验基本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需要教师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客观地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熟练地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实施了5年,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实验课堂效率低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不能合理分配实验课堂中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探究的时间。有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师受传统思想的限制,以教师为中心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实践时间;有的实验课堂教师放弃应有的主导地位,什么问题都交给学生自主探究,造成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二是实验课上还存在着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明确,课堂纪律涣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三是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现象的记录;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只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分析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在近年的生物实验会考中,仍然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实验课学习效率低,而表现出对实验考察的畏惧心理,甚至认为抽到考显微镜操作就是倒霉的事。可见低效的实验教学,连最起码的显微镜操作都没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更不用说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了。
3.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3.1多途径反馈评价机制是实验有效教学的保证
实验课上授课教师要及时完整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自评是促进学生自我监控,对本节实验课操作过程性反思和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的有效途径;互评能够让他们互相学习交流,有所分析和借鉴启发。同时可以委任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组织评价并成为小组实验的“顾问”。这样既提高了小组长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组内的同伴互助学习促进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帮助教师把握课堂实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多途径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重新审视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把目标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在实验过程和结束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即实验开始前明确告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有哪些行为结果,实验结束时应该呈现哪些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性地设计实验课堂评价表,对课前准备、实验设计、仪器药品使用、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结果记录等环节进行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落到实处。
教师在实验课的巡视过程,应积极参与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支持与辅导;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观察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和实验结果。多元评价能激活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能集中精力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和实验结果。实践证明,实验课堂上实施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及时的多元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完成效果。课堂多元评价比教师扯着嗓子维持纪律,强迫学生认真实验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评价制度下,学生在实验课结束时呈递的有效实验结果的数量明显增加。
3.2多起点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学生实验,不单是通过实验结果来证实课堂知识,也不单单是为了学会某种仪器、器具的使用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培养研究生物学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用课本中的实验步骤生搬硬套,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个处理的意义,以及各实验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精心设计一些新颖独特、多起点、多层次的问题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解决实验问题。要让学生既要知道实验方法怎么做,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观察植物细胞的DNA与RNA的分布这一实验中,可以针对实验原理、实验的选材和实验步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1)甲基绿和砒罗红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一定浓度盐酸处理样品?(3)为什么口腔上皮细胞要浸润在0.9%的氯化钠溶液中,而不能用清水?这样让学生边动脑边动手,做到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同时课堂提问与个别实验辅导要顾及实验室内每一个位置的学生,正视实验课堂中学生的情感需求,绝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关注到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在实验课中受到任课教师的辅导与交流而失去实验兴趣,学习动机减弱,实验效率不高甚至无法提交实验结果,导致无效学习。另外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是否善于进行正确、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生物学实验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和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质壁分离实验中,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按要求做了,却没有看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该引导这些学生寻找原因:引流方法是否正确,洋葱表皮细胞是否浸润在30%蔗糖溶液中?是否蔗糖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浓度不够?取材时是否把洋葱表皮细胞扯破?是否由于视野太亮、反差过小而未能看清?是否取到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等等。经过教师的启发,促进学生不断查找产生误差的原因,纠正改进操作方法,直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3.3注重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实验思维是实验课培养的重要目标,而探究实验就是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创设条件把教材中较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的同时实现了探究方法和探究思维的训练。例如,在“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一节中,如果按照教材设置为验证性实验,很多能力较强的学生实验速度很快,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转换成探究性实验后,我没有事先告诉学生桌面上样品的成分,而是告诉他们在三份液体样品中分别有稀蛋清、葡萄汁、淀粉溶液,要求他们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实验思维,先用双缩脲试剂把稀蛋清与其他两种糖类分开,再用斐林试剂把葡萄汁和淀粉溶液区分开。这对于刚开始高中生物实验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事实证明,把验证性实验转换为探究性实验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4.结语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基本方法。高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将手、眼、脑有机地结合起来,获得了感性认识,深化了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生物实验获得生物知识、认识生物规律、形成生物概念,提高各种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如教师实验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学生实验预习的引导与监督,充分的实验器材准备及学校的实验室配置,等等。本文仅从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等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析。教师在实验课准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把握好课堂实验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生物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陈伙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北京:教育研究,2007,(6).
篇4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还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我们很早就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青少年作为祖国建设的非常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也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民族的进步问题和国家的兴衰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给予何种程度的重要性的评价都不为过,尤其是在当今的国际民族之林中,更是将人才的建设摆在了十分显著的地位上,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笔者结合所教授的高中生物学的经历,谈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1创新能力的基本认知
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在前人所提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努力,结合自我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改进的方案措施等能力。具体落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具体的课程的设置和活动的安排,训练学生一种创造性的综合的素质,让他们逐渐的养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并且学会通过创新思维的运用来参与到创新能力的活动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创新能力严格来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综合能力,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过程和条件要求,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行之有效的目标的设定来一步一步的达到,如人格方面的目标,能力上的目标,知识上的目标等等。
有学者在论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也创造性的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并进而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创造心理学以及发现学习理论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后者是前者的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前者发展的动力所在。
2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应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较好的掌握,学会融会贯通,对于其它方面的知识的体会能力也是有所裨益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和成长,将这种创新能力运用到其它的方面,可以综合促进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于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和时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缺乏一定的创造力,则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无法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一定的发展地位,国家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创造力的作用的发挥,所以我国在很早前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通过对优秀的具有很强创造力的人才的培育,提高我国的国际社会的竞争能力。其次创新也是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就是新的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这也是在吸取传统的教育体制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改革的方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学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形成较强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最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提高,使得教学相长变得更加的容易。
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展开论述,通过各种方式的比较和选择来达到最优的方式的组合来进行方案的实施和反馈。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显得较为重要。
其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多元化。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本身是一个较为系统的过程,所以在综合的系统中,要注意多角度多方面多手段多阶段的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首先需要通过必要的条件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认知到生物学的趣味性所在;让学生对生物学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感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感知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然后在感知的初步阶段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强化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通过实践的运用和考核,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知识,整个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明显的先行后续的程序性要求。
其二,合理设置生物学实验,让学生通过生物学实验来领略到创新能力的作用。生物学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是一门技术性的学科,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界的奥妙。笔者认为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实验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之中体会到实验的创新性所在,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生物学实验的对比研究,来体会到生物学实验的创新的魅力所在。它要求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实验设计的时候通过对实验不同因素的改变来达到改变实验效果的目的,增加对探究性实验的引入力度。
其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各种生物学实践活动。将课堂上所讲授的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之中进行运用,一方面检验所学习的生学学实验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强化对于生物学知识掌握的必要,当然如果在实践之前,让学生通过自我的信息检索,自我确定实践的主题和方向,自我把握实践检验的目的等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不断的通过对知识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来最终获得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上的提高和升华。
当然,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仅仅是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关注培养过程中所应当贯彻的能力问题,如以人为本,需要通过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齐全来完善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 浅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年第9期
篇5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文章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教学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一、语言智能的概念
简而言之,语言智能就是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以及欣赏语言深层次内涵的能力。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进行沟通。对一个人的智能来说,语言智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如果没有语言智能,智能也必将难以发展。
二、高中生生物语言智能培养的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语言进行各种思维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和原理。这是高中生物教学最基本的要求,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都是通过语言形式表达的,概念和原理的字面含义与其实际涵义往往不相一致,因此,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以免出现误解。例如,出芽生殖的芽并不等同于高等植物的芽,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而不能从字面理解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
2.准确表达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理解概念和原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能够准确的表达。具体要求为:概念的使用应该规范和准确,不能混淆,也不能运用日常用语代替。如呼吸不能等同于呼吸作用,极核不能等同于极体等等;能够运用专业术语表达生物学的概念与事实;在表达的时候,学会运用限制性词语,避免绝对化,例如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3.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生物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精炼的回答生物学问题,表达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具体要求为:用语简单精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使用语言完整准确,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4.熟练的运用生物生物图像语言。图像是生物的第二语言,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像准确的表达内容,还能够运用图像进行积极思维,并具备运用图像表达各种事实、现象、规律等方面的能力。
三、高中生生物教学中学生语言智能的培养策略
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将学生的自然语言转化为生物学语言。自然语言是生物学语言的基础,但同时也会阻碍生物学语言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生物现象课堂化的策略,让学生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生物学语言,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强化生物学语言的训练,通过学习,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各种现象,最终形成自己的生物学语言。
2.加强学生对生物学语言简练性、严密性和准确性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用语要正确和规范,在使用生物学的名词和术语的时候必须规范,准确的表达教学内容,不能发生表达错误,以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也就是说概念、原理、定义、规律的表达必须准确,限定词使用恰当,避免出现错误。另一方面,对于容易混淆的词汇、术语,如字进意异类,包括极体和极核,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等等;又如意近字异类,包括适应性和应激性,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等等,教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区分,避免出现混淆现象。
3.改进教学方法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创设让学生进行交流的情境,给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物种的时候,可以提问:马是一个物种,驴是一个物种,由它们产出的骡是不是一个物种。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并鼓励发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优化作业和考试题型,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在题型选择上,问答题能够反映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结果,适用于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简答题和分析题的综合性强,思维力度大,做好这些题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智能语言。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意识的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6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生物;培养;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23-01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学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是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的任务是在平凡的日常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另一个需要认清的问题是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出给学生这样一道题:如何测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学生经过思考,也许会想到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来测定细胞液浓度。这类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验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法、"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生物学方法,实验技巧等。
4.发展辨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辨证思维强调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分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例如,在讲授"人类基因组计划"时,教师既要指出它能够造福人类的一面,又要指出它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另一面。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不存在黄种人基因组,白种人基因组之分,一个基因被鉴定,分离,进而被申请专利,等于全人类的这一基因被专利,截至目前为止,美国的相关专利申请就已经达到近万个,欧洲公司也有几千个。这些"人体密码"一旦被商人控制,就会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因为人们不可能不生病,一个人的"全基因组"可以记录在一张光盘上,将来人们去医院看病时带的不再是病例卡,而是一张光盘。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对一些"候选基因"进行检查,即可对症下药。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人类所有疾病几乎都与基因有关。由于基因检测能轻而易举地推断一个胎儿是否含有缺陷基因,甚至能推断其出生后的智力和容貌是否超群等,这种高技术的优生学对当今的婚姻、生育、家庭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伦理道德是个巨大的冲击,另外,假如未来的雇主,保险公司可像现在验看身份证那样随便去检查个人的基因资料,那些被认为有缺陷的人无疑将受到歧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也应当重视辨证的分析,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等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过程种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寓创新意识于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和发掘,生物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博.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思索[J].吉林教育.2003年09期
篇7
关键字: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模式生本化教学理念
1. 生本理念简介
在教学中谈到“生本理念”就是指以教育对象为本。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生物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之“本”即根本原则、根本出发点、根本标准之意。以学生为本应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生物教学课改应考虑学生的社会性特点;满足学生受教育的社会性需要;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由自觉活动的充分实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生物教学工作的始终,在教学的每一个活动中,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的是增强生物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高中生物常规教学面临的困境
2.1课时数少而教学任务重。总体来说,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程任务重,内容多,课时少,一般每周2课时。而高中生物涵盖了动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细胞生物学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
2.2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来越欠缺。生物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的培养。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生活经验逐年下降,生物学常识不足,由观察生命现象,生产实践得来的知识不能理解。
2.3应用能力要求的提高。从近年来高中生物考试试题变化来看,试题的能力要求,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要求越来越高。很明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
3、高中生物教学生本化的尝试
3.1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以生本化的理念指导生物教学,必须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与目标,使学生由被动获取生物知识向主动研究生物问题转变。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本,既要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发展,还要促进教育科学有效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生物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生物学科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目标。
3.2改革教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在常规教学中,会碰到这样的现象: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满怀激情地启发学生知道其中的奥妙。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新课要讲什么。其原因在于设计课堂时,不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追求的是形式,是课堂“八股文”。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强调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来设计教学。因此,实践生本化的教学理念,就必须从改革教案做起,从而从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3.3课堂的革命。传统的常规生活教学,体现出注重于知识的灌输。因此,实践生本化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在生物教学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局面,坚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使学生在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生物知识、生物技能、生物学科意识、生物学科的情感等。
3.3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正确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实践生本化教学理念中,有必要引入激励和评价机制,它是学生奋斗的不竭动力。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以激励和评价来吸引学生,减轻学生们的疲劳,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并在活动中引导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取得优异成绩。
4.反馈效果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在高中生物教学生本化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体现出其巨大的优势,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具体来说:
4.1优点。通过生本化的教学实践,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关注度、注意力提高。同时学生们在学习兴趣、积极性、学习任务完成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从近期的考试情况来看,考纲中能力要求较高的考题得分率也有所突破。
4.2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生本化的教学理念,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与阻碍因素,比如:课程进度减慢,课堂有效时间减少;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加大,占时多;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能力稍弱的学生不易或不能达到课标和考试要求;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容易题、基础题常丢分等现象。
5.高中生物教学生本化的反思
5.1生本化理念应贯彻到整个教学中去。教学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每一堂课都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成单元。因此我们实践生本化的教学理念,不是示范课、公开课作秀。而是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2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调整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在生物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不妨采取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实践生本化教学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5.3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永恒课题。在实践生本化的教学理念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不同的教学方法。
5.4课堂上要精心组织,提高课堂效率并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课堂的尽心组织,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求我们生物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原则下,提高知识的扩展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新课程改革才能获得成功,素质教育才能继续深入地向前发展。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以教促学”模式;高中英语;实施
高中英语课程是重要的,提高其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课程改革、教学质量、高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教育各部门都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以及课程建设提出了改革要求,要把改革措施和方案具体落实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改变国内高中英语课堂效率低下的现状。
一、“以教促学”的概念和先进性
“以教促学”课堂教学模式反映出教学目的的更新,它强调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教,而是促进教学互动,促进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教促学”要求转变教学方式,针对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策略性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目的。相对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而言,“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兼顾全体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二、“以教促学”的具体实施
根据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本人将其“以教促学”的教学模式分为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三个阶段。下面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Unit3 The science of stars为例,说明“以教促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以教促学”的准备工作
上课之前,将全班学生划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然后给出一个主题:“如果你是英语老师,你会怎样上这堂课?”让五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展开讨论,并让每组选出一个意见记录员,将组员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
2.“以教促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们找的相关资料都比较欠缺,而且都是杂乱无章的,课件制作的单一简陋,同时缺乏过度和连接;因此,教师会把自己的课件给学生,以便参考。单词讲解方面:学生做的很好,对单词词性,用法,常用搭配,都有详细的阐述,但都局限于单词表里面的单词,其他重要的单词没有挑出来作具体的解释说明;因此,教师要把学生遗漏的重要单词和词组挑选出来并进行补充说明。课文分析方面:由于课文备课的难度大,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文中的重点段落,但是不能脱稿讲解,也没有跟台下的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因此,教师对学生讲解中的错误要进行纠正,遗漏和不妥之处进行补充说明,帮助学生重整思路,完善学习内容。课后练习方面:课后练习的重点是翻译练习,然而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和准备不足,无法清晰明了地讲解翻译的技巧;因此,教师对翻译进行着重讲解。
3.引导学生对“以教促学”的过程进行总结
在这里,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整个“以教促学”的过程。这些问题包括:
(1)在准备任务时,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做完课堂展示后,自己是否对自身的表现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3)你在“以教促学”的过程中获益如何?
(4)你认为“以教促学”的学习模式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在“以教促学”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积极性更高,而且会主动争取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胆量,效果显著。
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育部门和教务人员应该根据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教学理念和目标的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逻辑和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为他们之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教促学”课堂教学模式彻底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真正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今社会的高中生跟以往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以前高中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而言,现在的高中生由于接触面更加广泛,他们的思想非常的活跃,不再是以前只会读死书和死读书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观念非常强,勇于创新和尝试新的事物,同时善于表现自我。因此,传统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高中生。“以教促学”模式很好的适应了现代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对于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和英语综合素质意义重大,为大学的进一步学习和以后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生物学;课堂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促 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更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为此,应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些观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点,能够在达成三维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1.投其对认知的兴奋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被称为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难易适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并且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引导他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案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课本中,第二章第二节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涉及到一个知识目标: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3]如何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本人采取了以下方式。
用小方框代表一个氨基酸,小方框间的横线代表肽键,用PPT呈现。
两个方框,(一)个肽键;三个方框,(两)个肽键;
四个方框,(三)个肽键;n个方框,(n-1)个肽键。
总结: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形成(n-1)个肽键。
七个方框,分为三个和四个两组,三个方框,形成(两)个肽键,四个方框,形成(三)个肽键;
七个方框,分为五个和两个两组,五个方框,形成(四)个肽键,两个方框,形成(两)个肽键。
总结: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只与氨基酸总数有关。
七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五)个肽键。
n个氨基酸形成两条肽链,形成(n-2)个肽键。
推广: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形成(n-m)个肽键。
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该公式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的培养。
2.投其对生活的乐趣点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是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教学中应当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案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课题一是《果酒的制作》的内容,选修内容在理科班才讲授,而且往往因为时间紧张,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讲解。在9月开学初,其实正值葡萄收获的季节,我们所喝的葡萄酒也大多是买来的成品。同时,葡萄酒的制作原理与呼吸作用相关,所以,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在高一年级就开展相关实验,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葡萄酒的自制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生物乐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物和生活的热爱。
具体实验材料:成熟紫葡萄、白砂糖、油桶或大毫升数的矿泉水瓶、纱布、小刀、玻璃皿实验过程中,学生快乐地动手参与,体会动手制作的乐趣,根据九月份的温度,基本实验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生同时还学会了观察实验溶液的变化,学会了在劳动和慢慢的“等待”后才能收获的喜悦。
3.投其对实践的积极点
生物教学应当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可塑性,将教材作为提供给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提出一些供他们活动参考的建议,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主寻找实验素材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案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学生学习了有机物的相关鉴定,具体有: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III或苏丹IV―橘黄色或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液―蓝色。相关的四个实验的实施取材的任务交给学生自主进行,鼓励他们选择多种材料尝试检验。
引导学生利用自主选择、分组合作的方式将希望尝试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和大家分享。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总结出科学规律,同时,锻炼了其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进展迅猛,生物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学教学更应该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是一种人类不断探究的事业,帮助他们获取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4.投其对未知的好奇点
求知、开发智力、一起探索未知是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引导学生以生物学科的角度建立良好积极的情感,科学地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才能帮助学生体会透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本质,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逐步形成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4]
[案例]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中有对转基因技术的学习。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专家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是什么?国内外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有什么异同?能否去超市调查一下我们使用的转基因食物有哪些?转基因食物与同等普通食物的价格相比高低呢?学生对这些未知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如何解决这些与生活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的问题。笔者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这些问题交给不同的小组完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由大家来讲讲转基因技术的相关认识。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并且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在生活中理性思考、科学探究。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生物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如何能够更多从学生自身和生物学科特点出发,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备用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2.
[2] 唐全腾.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45,104.
篇10
美国并没有研制一套心理测验题来测量哪些人适合当小学教师。哪些人最愿意当小学教师。美国大学的招生和管理制度能够起到这样的甄别作用。美国高中生报考大学虽说主要也是凭成绩。但是选择专业时却有相当的自由度。选择了某个专业后,如果不喜欢了,也可以很容易转专业。美国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比我国学生要大得多,他们可以同时选择几所高校,几所高校可以同时录取某个学生。而我国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表面上也可以报考几所大学,但实际上因为有先后排序,所以第一志愿起关键作用,也不可能同时被几所大学录取。
在专业转换上,美国人的思维跟我们的也不一样,他们认为转换专业是学生的自由。我国大学生要换一个专业很难,有的大学根本不允许学生换专业,有的大学虽然允许极少数学生换专业,但是条件很苛刻。例如,要求学生大学一年级的成绩要名列前茅。这种要求在本质上不是给学生转专业的自由,而是对学习成绩优异者的奖励。美国人的想法是,我不喜欢,学不好,所以要换专业。我们的想法是,不管你原来是否喜欢,如果要换专业就必须成绩好。问题在于。如果学生乐意学习当初选择的专业。而且能够学好,那么何必要换专业呢?总之,专业选择的自由度越大,学生就越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这正如年轻人谈恋爱,只有自由恋爱,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恋人。我们还没有进步到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转换专业,而美国高校因为给予了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所以只有那些真正喜欢孩子、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会选择教育专业,从而忠诚于教育。
美国学生在教育专业选择上的自由与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密不可分,而美国教育管理中的一些细节性安排则处处体现了自由选择的理念。在一个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里,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的个人主义理念渗透到了人的无意识之中。这里的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选择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美国公立大学的拨款要看学校的招生人数,学生人数多拨款就多。为了更多更好的生源,大学就想方设法让高中学生了解自己。
首先。大学会想法获悉高中生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测验是美国大学委员会委托教育测验服务社定期举办的世界性测验)成绩,它是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大学根据这个成绩,给高中生邮寄本校的介绍资料。因为美国高中生可在毕业前两年参加SAT测试,所以,高二学生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接到很多大学的介绍资料。一位美籍华裔教授的女儿由于SAT分数高,接到了几十所大学的介绍性资料,她父亲给笔者看时,那些资料装满了一个手提电脑袋。我国的大学虽说也开始重视向高中生自我推介,但远不及美国大学在自我介绍方面那么积极,那么有策划意识。其次,美国大学的网站上往往在首页就设置了一个prospective student栏目,中文意思是“前景学生”,就是那些以后可能来就读的学生。高中生和家长可以非常轻松地查找大学的相关专业信息,包括录取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授信息等。其网页资料非常丰富,对学校的介绍非常全面。如果学生和家长还有其他疑问,也可以给招生办公室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或传真,都会得到认真详实的回答。再次,学生和家长可以直接到学校参观,学校在接待日有接待员,当面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大学的情况,当面回答各种问题,带领学生及家长参观校园。笔者在美国校园经常看到一群群的学生和家长开车到校来访问。大学网页上对大学的地理位置有详细的标示,大学也没有围墙,没有门卫,如果学生和家长想悄悄来考察大学,也绝对没有问题。
美国高中生在毕业前有足够多的渠道和时间获取大学信息,这为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真正自由地选择专业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专业容易转换与美国大学的本科学习计划特点有关。美国大学的本科学制是四年,前两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它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佐治亚州立大学把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个领域,大学生对这几个领域的课程都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在各个学院开设,学生能够广泛接触不同领域,学习兴趣可能发生转移。加上美国大学本科四年没有固定班级,不同的课程与不同的同学在一起,众多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既扩大了视野,也加深了对不同领域的了解,容易产生新的兴奋点。应该说到大学学习了两年,对广泛的学科领域有了较深的理解,自己的爱好和能力究竟在哪个学科领域,各专业的就业前景怎样,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会越来越清楚。如果还不清楚,也不要紧。如果学生想了解教育专业的学习计划,可以到教育学院办公室去当面问询。笔者所在的教育学院只有四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中等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和教育管理专业。负责学生学习的办公室人员有4-6人,有的专门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有的帮助学生选修课程,有的管理学生成绩。这些人员在上班时间内都在办公室,很有敬业精神,从不闲聊。学生来咨询,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当学生进入具体的专业后,各个专业有专门指定的教授给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
在大学二年级即将结束时,如果大学生对当小学教师感兴趣,就可以根据教育学院各专业的入学要求提出书面申请。入学要求主要是看大学两年的学习成绩,此外还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明,如没有犯罪记录等材料。绝大多数申请的学生能够被录取,但绝对不是百分之百的录取。这样那些达到了入学条件的学生,自己愿意选择教师职业,也乐意当教师,就进入教育学院开始学习两年的教育专业课程。当然,在哪一天,你的主意改变了,那也不要紧,你可以转到其他专业去学习。
有的人高中毕业时没有考虑从事教师职业,大学毕业后在其他行业工作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又希望从事教育工作,那也没有问题。大学的教育学院设置了相应的培养计划,由于这些人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所以在教育学院的专业方案跟上述的培养方案就有所不同,主要是参加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一位黑人女士,她的两个小孩都上小学了,还到教育学院学习教育专业;有一位妈妈就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同班学习,在同一所小学教学实习,同年毕业获得教师执照。总之,在美国,你只要符合基本的入学条件,想从事教育工作,随时可以到大学的教育学院来学习。这样一来,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尽管不是最优秀的人才,但是他们都愿意当教师,是在对教育专业比较了解的情况下自由地选择了教育专业。
反观我国大学师范专业的招生制度和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有待改进的地方很多。有的事情是目前可以做到的,但是没有去想,没有去做;有的是目前难以做到的,但是
没有去积极筹划。高考是一考定终身,专业选择则是一填定职业。表面上没有强迫高中生选择某个专业,他们的专业选择也是自由的。但高中生在高考之前埋头学习,对大学及专业了解甚少,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专业,盲目性很大。高中生和家长几乎收不到大学的书面资料,只看到高中校园里张贴的大学招生简章: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经济条件到大学去参观,即使有的人去,大学也没有人接待。他们能够上网查阅大学的信息,但是很多大学的网站对专业的介绍不详细,看不到培养方案;有很多大学生到了大二甚至大三,也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看不到大学教授们的联系方式。客观地讲,给高中学生邮寄介绍大学的资料还难以做到,但是把大学教育学院的网站建设好,详细地介绍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教授们的个人情况,则是一件不难做到的事情。而且网站建好了,大学可以随时随地更新网站内容,不受时空和地点限制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的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尽快尽力建好自己的网页。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应该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择和转换专业。在目前现实条件下,这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应该是大学管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现在大学生是缴费上学,尽管学费只是整个办学经费的一部分,但是大学生应该有较大的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如果花钱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就业没有前景的专业,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是高校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财富的浪费。让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选择专业或者转换专业,是大学管理更理性化的表现。学生只有在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自由选择,只有自由的选择,才能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在这样的体制下,尽管不一定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选择教育专业,但是起码可以让那些真正喜欢孩子、乐意从教的学生选择教师职业。当然,在开放专业选择自由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给高中生、大学生选择教育专业的指导和服务。
我们应该意识到,目前的一些在职教师并非真正地喜欢教师职业。笔者对三十几位省级骨干教师做过书面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喜欢教师职业、愿意当教师的寥寥无几,多数人都表示如果有机会改行,就会离开教育领域。笔者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上课,每每问到谁乐意当小学教师,40人的班级,往往只有几个人表示乐意。面对学生的这种心态,笔者不知道是应该严格要求他们,还是应该降低教学标准。尽管笔者可以对学生说,即使你们以后不去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仍是很有价值的。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