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生生物学习计划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地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学习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再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既节省了时间,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我们还要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在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生物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生物学习 困难 原因 策略

引言

农村高中的学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方面往往会遇到较多的问题,部分学困生面对困难放弃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也不够,尚未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学生的学习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的实施,从而使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消除阻碍。

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

农村普通高中由于条件较差,待遇水平比较低,造成了在师资力量方面比较薄弱的现象,而农村高中需要管理和教育的学生相对较多,所以,生物教师数量不足成为了高中生物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生物学习随着课改要求逐渐增多,一般以探究方式进行深入学习,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实验教学,而农村高中教学主要以教材学习为主,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实验室器材也不充足,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践;农村高中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学生学习生物困难的原因之一,学生主体地位尚未体现,这样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过于死板,而且学生的思维一直受到教师教学思路的束缚,缺少独立地思考,往往会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难度。

2.学生自身存在较多问题

导致高中生物学习比较困难的基本原因来自于学生自身,这也是对生物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首先,高中生在对生物学习产生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高中教学分为文科与理科,文科学生由于高考内容中不包含生物学科,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对生物学习不够重视;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当,从学习方法方面来看,学生不会快速记笔记,也不会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体系;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有些学生已经被家长安排好了未来,不需要刻苦学习通过考试,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一般农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自身素质较低,对子女的教育也会存在缺失,或者是教育方法和观念不正确,或者是管教失当,或者是期望值较高,而且目前离异家庭也比较多,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影响较大,对学生学习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现代农村父母由于外出打工,一般将子女留给爷爷奶奶抚养和教育,老人的溺爱使学生更加懒惰,不爱学习,缺少独立和勤奋的学习习惯,同时有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环境恶劣,学生无心学习。

二、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习困难的转化策略

1.优化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模式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优化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模式,能够提高高中生对生物学习的质量与效率。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师资团队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在保证生物教师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材料,需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地实验,并且在安全性能较高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教师的专业水平应该提高,加强对学困生的重视,重点从基础教学开始,降低要求,使学生扎实基础,才能够在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所以,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式十分重要,需要符合高中生学习困难的现状,普遍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学习水平。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生物学习十分重要,学困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的形成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重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从学生的自身角度出发,不断改进,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针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方法,可以先培养学生的精读与略读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重点内容和辅助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学习效率,另一方面,W生在课堂上应该学会记笔记,即使是实验室学习时,也应该时刻记下产生的现象或者实验相关知识,有利于之后的分析和总结;除了这些,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也应该不断改进,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记忆,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的质量,从而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引起学校和教师对学困生的重视,尤其对于生物教学,更应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完成学习任务,不断创新和改进,不仅仅能够解决学习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加强对生物知识的体会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辛丽君. 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业不良分类及有效教育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焦亚俊. 农村高中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2016.

篇3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较差,而他们的学习情绪化又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学习积极性下降。生物化学是生命领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从分子水平解释各种生命现象。它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代谢途径相互联系,错综复杂,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记忆。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有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动态、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种复杂结构及其代谢变化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随时补充学科新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强化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创新中的催化作用,加速转变教师角色,使其成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催化剂。

1 传统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1.1 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

由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授课,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像标本、挂图以及录像等一些辅助手段。但是由于实体教学的局限性,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直观的知识点,所以传统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就是分散性与非直观性,而教学中又要使用到大量的仪器,因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形象生动地把课程内容、操作步骤以及实验所形成的结果展示给学生,这无疑就会对给课堂的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1.2 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缺点

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最大局限性与缺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教学内容单一,由于一些药物化学反应式、酶连反应还有人体结构示意图等这些内容只是简单的以挂图或者黑板的方式来展示,这无疑是单一而且枯燥的。第二是教学手段单一,课堂的知识传授依然以讲授为主,并且多数停留在信息的单向传输阶段。第三是教学质量并不稳定,由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知识点众多,尽管有了相应的挂图以及人工标记的指示,但是教学效果仍然高度依赖教师质量,从而导致教学品质无法稳定地进行下去。

2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它具有信息多样化、信息量大、易于操作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及协作教学的开展。由于《生物化学》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时难以激发。而假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会对教学结构与体系乃至教学思想的改革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2.1 《生物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

由于生物化学中的化学符号众多,其中包括大量的化学结构式,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各种仪器又比较多,比如烧杯、分析天平、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等。教师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根本无法将这些学习内容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又不能把这些仪器全都搬到课程中,但通过在ppt或者一些幻灯片上引入flash动画软件,并且能够通过数码相机将实验所记录的真实图片采集下来,并通过技术处理后导入多媒体教学软件中。

目前有些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软件都具有以下功能。(1)可以显示有机化合物的三维立体结构,便于学生从空间上理解复杂的有机分子结构,例如在软件中清晰的展示了糖的开链结构是如何转变成哈沃斯结构的。(2)可以计算分子的电荷分布,在学习苯环的取代基的定位效应时候,比如当取代基为卤素的时候,为邻对位效应,但又是钝化集团,教材上的一些理论可能不太明确,但是如借助软件分子的电荷分布来说明,通过该软件的精确计算,学生就很好理解。

2.2 动画的应用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采用图形、动画的方法。例如,在制作蛋白质生物合成课件时,将氨基酸的运输工具trna绘成运输车辆,并对其运输作用进行讲解;将核糖体大小亚基mrna连续移动;多肽链的不断延长,以动画形式表现和描述。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该知识点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利用flash课件形象地展示电子传递链在细胞膜上的定位、电子传递过程及与adp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学生对该过程能有真切的直观认识,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需核酸、蛋白质的结构、dna复制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等内容,就需要用图片和精细动画来精彩展现。这样的教学,既生动又易懂,学生记忆深刻。

3 结语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模式;问题研究

一、多元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模式之外还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对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析,因为多元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还要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体验来合理的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集中的将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架构当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层次、多元化高中生物学习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老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因为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科学化的学习方法,而有的学生却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既无法形成高效率的自主学习习惯来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也缺少学习自律性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多层次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结合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建立整体性的教学计划,多学生进行层次化教育,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满足学生多元化生物知识学习的需要。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做出仔细分析,根据在每次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具体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分类,要找出哪些学生知识基础扎实,哪些学生基础不牢固,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采用具体的教学组织模式来提升课堂效率,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包括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在校表现等,建立全方位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找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同时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还要将班中的学生进行详细的分组,最好是五六人最佳,将学习成绩好、基础扎实、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巧妙的布置,发挥成绩好学生的学习带动作用,形成高低搭配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提升基础较差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引导每组内的学生竞相竞争,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深入的理解生物知识原理。另外,在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同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对于学习成绩好、学习中等、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量身布置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树立正确的生物认知模式,找到属于其自身的学习方法。

三、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全面地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就要结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来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认知模式,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情景的设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有效的学习生物知识,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要求。基于不同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学情景建立的同时生物老师也要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来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在教学情景创立之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搭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要,既要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学习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来找出学生学习的缺陷,让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高效率的学习生物知识。当然在不同教学体系建立的前提下,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富有个性既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来学习生物知识,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来积极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专注的听讲,积极的完成课堂作业,正确的理解知识原理,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成绩。

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任务的建立

任务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构建要求生物老师要在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引导下辅助班级学生来积极的完成教学目标,要注重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知识难度来合理布置教学课堂教学任务,在促进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仔细完成作业来培养自己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高中生物课堂学习任务的布置也要求生物老师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建立高标准的课堂组织模式来合理搭配各种教学资源并分配到课堂组织架构中,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同来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认知,能够让学生以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较好的学习态度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并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另外,现代生物课堂任务的构建还要结合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其自身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自主性的生物学习习惯来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篇5

一、开展生命教育,建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寻找生命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做到适时、恰当地渗透。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之一。如,通过培育平菇等生物体验生命的历程;组织去医院参观产房、婴儿室等,体验生命诞生的喜悦,理解生命的尊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体会生命,掌握生命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结合生物教学内容渗透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青春期是生命最美好的时期,不仅仅是身体的迅速发育时期,也是精力旺盛,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智慧的关键时期,更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会遭遇成长的烦恼。所以,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生命,揭开对生理现象的诸多迷惑。例如:在学习“人体生命的调节”这课时,就引导学生结合有关的内容为自己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的作息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效率,从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二、关爱生命成长,感悟生命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要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这时候生长发育最为迅速,同时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最容易发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统计表明,每8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心理是亚健康的。所以,帮助学生顺利的度过青春期,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生物学教学就理应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有关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逐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解开人类生理现象之谜,从而顺利的渡过青春期。例如:在教学“个体发育”时,就要求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①与小学阶段比较,你的记忆力、理解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②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是在什么时候,你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处理?③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心理上发生了哪些变化,遇到了哪些困惑,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全班总结这种方式,每个同学基本上都能够正确认识和沉着应对青春期的各种变化,从而形成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利用模拟实验,认识生命的无比珍贵

生命孕育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人的肉眼看不见、摸不着,这这些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知识,学生理解透了生命孕育知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生命是如此的珍贵。例如:生物的生殖——减数分裂,这是理解生命是如何延续的关键地方,理解了它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信息怎样传递的。于是请三个男同学和三个女同学(每对最好体型特征相似的,代表姊妹染色单体),然后每对中抽出一个同学组成一个“精原细胞”,让一个男生与一个女生背靠背的用胳膊拉起来,着代表一条同源染色体,男生代表父亲的,女生代表母亲的。教师进行讲解,当说明染色体进行复制时,“精原细胞”中的每个同学就寻找事先安排好的“姊妹染色单体”,“姊妹染色体单体”要面对面的抱在一起。当教师讲到同源染色本分离并自由组合的时侯,让每条“染色体”中的男生与女生分开,并分别到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以示第一次分裂过程的完成,以此类推,采用实验可以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明白生命信息是怎样传递的。

四、懂得敬畏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高中生物教材内容中处处体现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例子: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中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并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潜在的价值,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与手段下,人类还没有能力完全发现其利用的价值,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那以后将无法再发掘、再利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有这种保护意识,参与到保护濒危生物的活动中。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同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例如:在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污水中微生物种类和生长状况”活动中,学生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的数量与形态特征,并用一个月的时间连续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当他们用显微镜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生物时,表现更多的是一份惊喜与自豪,从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多样与美妙。于是像敬畏人类生命一样敬畏其它们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最早的生物是单细胞的生物,通过漫长的演变,才得以进化成我们人类。这样,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叹,感叹生命的来之不易。

篇6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自主建构

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是时代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积极地自觉地建构知识,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者所获取知识的多少不取决于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多少,而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2]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建构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将教学内容分步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1. 学生自主建构需要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教育实践时深刻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

2. 学生自主建构的内容应基于学生建构潜能之内 学生建构知识,源自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必须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有机的联系,如果不能发生有机联系,就成为孤立的知识而被迫记住,这就脱离了自主建构。因此,教师在确立学生自主建构的内容之前,应当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全面了解,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同时,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效率,设置的内容应当循序渐进,分步进行。如在学习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可以分三部分让学生自主建构,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什么是光合作用。

3. 学生自主建构需要创建有益的情境 情境是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环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建构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法国思想家卢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3.1 利用实验创设情境。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创设情境,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建构。如在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准备两个暖水瓶,一个装煮熟的种子,一个装萌发的种子。往瓶中各插一个温度计。上课时让学生观察两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何不同。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关知识。

3.2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生物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天然的优势。如学习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到森林或树木茂密的地方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这些地方的氧气多?”请阅读教材并讨论,看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什么,释放什么。

3.3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目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有观点认为:创设学生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情境,是符合建构主义认知过程和科学推理特征的教学策略。[3]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和学习材料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引起学生疑惑、惊奇、诧异、思考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创设良好的情境。如在学习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时,可以设置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哪些物质可以自由进出细胞,哪些物质不能自由进出细胞,不能自由进出细胞的物质又通过什么方式进出细胞。进而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进一步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知识建构。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设置的问题既不要过于简单,这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学习兴趣;也不要太难,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问题的难易,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思考或者合作探究能够解决为准。

3.4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为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在学习初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可以利用白色污染,乱砍滥伐造成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废水污染河流等图片或视频,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学生自主建构相关知识创造有益的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模型、挂图、名人轶事、科学家探究的故事、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等。

4. 学生自主建构需要充分的合作与交流 在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达到师帮生,生帮生的目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加深相关知识意义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能力。建构主义者指出,每个学习者由于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方面的理解和深刻程度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理解的差异性,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恰好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可以通过交流、讨论与合作,被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享用,从而促使所有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能力的提高。[4]

5. 学生自主建构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 教师的科学指导在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是学生自主建构的保障。这种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学生的自主建构、合作、交流偏离主题或学习目标时,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之回归主题;(2)由于遗忘或前面知识学习不好引起自主建构发生困难时,需要教师启发、提示,从而促进学生有效的意义建构;(3)一些知识的建构需要教师做铺垫,提供一定的方法,即在学生够不着时教师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帮助其够着。如在学生建构基因的分离定律时,需要教师事先交代遗传因子的存在方式、如何进入配子、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等。否则,学生的自主建构将无法进行。

6. 学生自主建构需要展示和评价以激发并保持其积极性 学生自主建构完成后需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和他人了解其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通过展示可以了解学生自主建构的程度,为后续学习计划和目标的制订提供依据;学生通过展示自主建构的成果,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主建构的信心,激发并保持其自主建构的兴趣。

学生展示完成后的评价将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其自主建构的兴趣。在学习中,效果的好坏和成绩的优劣始终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这种渴望了解自己学习成果的心理趋向,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教育评价的正确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潜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5]在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时应尽量使用积极评价(肯定、赞赏、激励等),尽可能不使用负面评价(否定、惩罚、打击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并保持学生自主建构的积极性,因为人们在得到赞赏、肯定、激励等正面评价后,其积极性会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落。在使用积极评价时也不能一味的肯定、表扬,对于存在的认识错误、知识错误、建构误区也需要善意指出。但可以策略一些,如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可以先表扬其积极发言,再善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可以先肯定其正确部分,再指出其不完善弄得地方,使用“如果这样会更完善一些”。总之,只要善于观察,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在积极评价中善加利用。

时代的进步,社会和教育的变革,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师只有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创设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科学地指导,做学生自主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顺应时代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2] 巨瑛梅等,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225

[3] 张仪成,科学教学中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6年第7期

[4] 巨瑛梅等,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