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风险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审计风险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审计风险的认识

篇1

1、引言

在审计工作中,不仅要确保审计质量,同时也要提高审计效率。《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对重要性的定义是:“被审计单位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重要性水平是指重要性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特征,能用量化表示的重要性称为重要性水平。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审计的难点,而且是决定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率的关键。正确理解和运用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讨论很多,但笔者仍认为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以明确其中的深刻内涵。

2、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可以是反向关系,也可以是正向关系

要正确理解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必须理解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理解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被审计单位,从这个角度考虑的审计风险称之为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二是审计人员,从这个角度认识的审计风险称之为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所以,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也应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二是重要性与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2.1、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

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时实际存在或评估的审计风险。

实际的审计风险是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的,是所审项目本身所存在的风险。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那么,该项目就是审计人员实际面对的审计风险。也就是说: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高、越敏感,较小的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其判断或决策,则审计人员实际的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低,较大的错报或漏报也不一定影响其判断或决策,则审计人员实际的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就应越高。因此,重要性与实际的审计风险成反向关系。

评估的审计风险是针对被审计单位而言的,是指审计风险决策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越高,即评估的审计风险越高,被审计单位出现重要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则审计人员越要小心谨慎,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就要确定得越高。因此,重要性与评估的审计风险也成反向关系。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8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所以,当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时,应当按照审计准则所强调。的这种反向关系,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以便确定将要进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原本2000元的错报或漏报才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但是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1000元,过高地估计了审计风险,这时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就会扩大审计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但实际上,这样做没有必要,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如果原本1000元的错报或漏报就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但审计人员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00元,过低地估计了审计风险,这时审计人员所执行的审计程序要比原本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少,审计范围小,致使审计证据不充分,导致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增加了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可见,准则强调二者之间的反向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2、重要性与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现场作业、出具审计报告时希望接受的审计风险,是对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的控制。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模型为:

期望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或漏报,而且也应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不同要求。所以,模型中的固有风险既应包括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也应包括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被审单位在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和负债的性质、金额以及融资的能力、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所导致的风险,则上述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模型可改为:

期望的审计风险=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检查风险

在模型中,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所以,控制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的要点在于控制检查风险,而检查风险的控制则取决于根据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如果期望的审计风险较低,那么就必须接受较低的检查风险水平,以便扩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规模或追加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也就是说,应该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才能满足较低的期望审计风险的要求。如果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过高,即允许存在的错报过大,则将承受过高的审计风险。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重要性与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还可以联系审计证据来理解,即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期望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求审计人员.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质量,也要考虑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

3、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互为前提、互为存在的关系

通过上述,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决定了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的重要性水平或修正后的重要性水平又决定了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审计风险不是决定重要性水平的惟一因素,还存在一些其它因素,如有关法规对财务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和业务性质、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等;同样,重要性水平也不是导致审计风险的惟一因素,一些其他因素,如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审计经验不足、审计判断失误、审计独立性不强等也会导致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

审计人员应以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为开端,确定初步的重要性水平,再根据初步的重要性水平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通常,初步评价的重要性水平要比修正后用于评价审计结果时的重要性水平低,这样可以使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谨慎,扩大审计程序,以便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为自己提供一个安全的余地。因为审计人员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编制审计计划,只能根据预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果实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与预测的有差异,他对重要性水平的估计也会变化。根据修正的重要性水平决定审计意见的类型,此时的审计风险就是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又称终极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和重要性又是互为存在的,两者必须同时考虑。审计风险说的是一种不确定性(可能性),重要性说的是一种错误的额度,二者结合起来,就成为一定错报数额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说起重要性水平时,它是指在一个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的重要性水平;而当谈及审计风险时,它是指审计人员未能发现重要性错报的审计风险。

4、非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行业

审计风险评估是风险审计模式中最重要的方法,审计风险颁在审计的全过程。而审计风险又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浅析审计风险的特点。

一、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在审计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计模式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但是还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模式,在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当前的审计工作还是采用抽样审计方法。,即通过样本情况分析总体特点,但样本不能涵盖全体的所有情况,所以会有一定的误差。而且即使采用全面审计方法,也会因为审计人员的素质、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造成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产生出入。因此审计工作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只要这些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

二、审计风险的全面性

由于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加上引起审计风险因素的多样性,并且有些很难明确具体的成因,因此审计活动都要面对不同的审计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往往存在审计的全过程,这就造成了审计风险的全面性,还由于每个具体的风险类型背后的成因也是多样和普遍的,风险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任何环节都会产生审计误差,会对总体审计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各种审计风险采取相对的控制措施,以降低总体审计风险水平。

三、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责任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前提条件,审计机构如果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责任,也就没有审计风险之说了。即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但没有导致严重损失,此时是不需要承担审计责任的。但是如果这种审计责任不为人们所接受,即使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将来它在审计过程中逐渐显示出来,审计人员还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所以说审计风险存在一定的潜在性。

四、 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有些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无意中犯的错,或者与特殊情况有关,也就是说审计人员在不经意间犯了错并承担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我们也十分有必要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因为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会有意识的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以有效地控制总体审计风险。但是,如果审计人员因利益关系而故意出具不恰当地审计报告,由此产生的责任并不是我们这里所谈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故意的错误行为不属于风险控制范畴,其行为本身触犯了法律,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五、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篇3

论文摘 要: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活动逐渐成为 国人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审计在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重要, 但因为审计职业在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审计环境日益复杂化,审计过程中 的审计风险仍然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控制和防范 审计风险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认为审计风险的概念虽有多种定义,但具代表 性的有《国际审计准则》、美国的《审计准则说明书》和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审计风 险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内控 测评、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强化审计质量三个方面。最终的目地是为了达到预防和控 制审计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受到诉讼的威胁,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通过 评价审计风险制定审计战略计划的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 速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审计风险也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只有对此进行全面 、系统地认识,才能最终达到有效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目地。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概念最早起源于民间审计领域。自1931年美国厄特雷•马歇尔公司案件开始,到19 38年的麦可森•罗宾斯 

公司破产案,再到1960年至70年代针对会计公司的300多起诉讼 案,在民间审计领域刮起了一股诉讼浪潮,被世人称作“诉讼爆炸”,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审 计风险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民间审计的审计风险有许多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审计 准则》、美国《审计准则说明书》和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认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 审计准则说明书》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 报表发表没有适当修正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 。”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 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 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已不再是一个只适应于西方国家的概念。它已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明确地摆到了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 两个方面。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 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或者使社会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不一致,这种状况常常使 人们卷入不愉快的责任诉讼纠纷。因此审计部门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审计能力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总存在一个“期望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强调审计报告 仅是一种意见而不是一种保证就是对审计能力有限性的一个认识。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 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强调审计报告仅是一种意见。这种认识从另一方面表明,审计人员对 审计结论承担一定的风险。 

2.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的责任是通过计划自己的审查工作,以查 出可能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差错行为,同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运用应有的技术 和职业关注。可见,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关注对审计结论相当重要。审计人员的工作责 任心,要求审计人员是高层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 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具有敏锐的 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果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扩大范围的审 查,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如判断的失误、遗漏了重要的审计程序、采用不恰当的 审计方法等,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方面的原因 

1.审计活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审计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使 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井然有序,任何方面都必须接受法律约束,审计也不例外。特别是现代 民间审计所处的市场经济,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效地交换。因为市场制度与法律制 度是互补的,市场不能没有法律。法律在赋予审计职业专门的权利的同时,也让其承担相应 的责任。由于审计活动最初是由于委托人要了解受托人履行责任的情况而引起的,因而审计 人员对委托人就负有客观地审查、如实地报告的责任。市场经济越发达,各种经济组织与外 界的联系越丰富,利用审计服务的人也就越多,因此,审计对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也负 有提供准确的审计信息、维护国家及公众的利益的责任。这使审计职业界对审计责任问题有 了更普遍、更深入的认识,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早期的审计重 点一般都放在处理现金的职员的诚实性上,而对其他事项几乎不顾,没有对资产负债表的质 量进行任何分析。后来,公司的资金的周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银行要求申请贷款者提供可 靠的财务数据,对资产负债表加以证明,成为注册会计师20世纪早期业务的主要部分。资产 负债表审计扩大了审计范围,也扩大了审计责任。随着审计范围转移到财务报表上来,审计 人员的责任也由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并开始发生了针对审计责任的诉讼。此后,对内部控制 进行检查通常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观念也扩展到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 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诸多问题,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业务和责任的意识也急速增强。在传统 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 能力作出评价,对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 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3.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经营背景。经济环境、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内部控制制度 的强度、技术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品质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产生影响,从 而影响审计风险,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中首先要考虑固有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审 计首先要对企业内外环境全盘评估的理由。被审单位内外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可以从审 计费用充分表现出来,西方审计职业界确定审计费用时,都考虑了审计风险,特别是其中的 固有风险和经营风险。 

 

三、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为了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审计的风险,就必须对审计风险实行事前控制。其具体措施可归 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内控测评。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把握不准,就会 产生审计风险。因此,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就要加强内控制度的测评。 

2.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质量的审计来自于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 与审计风险的大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其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强对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强化审计质量。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要对审计风险进 行有效控制,其有力的保证就是强化审计质量控制。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分析性对策。一是 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预测审计风险, 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列出不 同的审计方案,经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出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 ,确定有效的审计范围,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和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等等。二是 承受风险,提高审计单位防范意识,有效地抗拒来自审计工作外部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控 制风险诱发的因素,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承受力,保证高质量的完 成审计任务。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无法消除的,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注意审计风险,弄清可能导致 审计风险的重要事项,尽量减少以致避免审计风险,造成审计误差的各种因素同样也是造成 审计风险的因素,如被审查单位的内部控制不严,执行不到位,财务状况不佳,经济活动计 划性差,会计人员水平较低等因素。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密切注意这些情况,明确可能出现 的审计风险,以便更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奚淑琴,吴晓根.审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雷达.审计机关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审计理论与实践 

篇4

在供电企业中,内部审计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于供电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管理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内部审计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正确认识到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措施,本文将就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完善

不管是在任何行业,现代审计工作中,风险是审计不可避免的内容。我国审计工作开始较晚,很多方面都不够成熟,在企业管理制度、体制改革等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审计人员的公允审计意见对于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都有影响,所以在供电企业中也是如此,供电企业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用电和供电企业的效益问题,这就需要在供电企业审计工作中,充分加强审计管理工作,对审计风险有效的规避,推动企业的有序发展。

1供电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

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供电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审计部门的运行模式越来越规范化与系统化,最终追求供电企业内部审计能够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积极主动延伸自身的业务范围、实现自身管理理念的创新、转变工作思维方式、加强质量控制以及积极的调整工作模式等,其在供电企业的内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范围纵贯电力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审计制度越来越规范化,审计人员的审计程序越来越科学,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积极地去发现现有体系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实况,进而为供电企业的整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得供电企业高层的决策更加科学,进一步优化了供电企业内部的运作体系,实现供电企业的良性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

2.1审计风险的特点

2.1.1客观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审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审计风险我们只能充分的认识和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的几率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完全消除则是不科学的。

2.1.2普遍性。审计风险问题贯穿于整个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审计结论与审计预期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审计风险,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2.1.3潜在性。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以审计责任的存在为前提,假设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没有任何约束,也不须对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的背离负任何责任,那么,就不会出现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

2.1.4可控性。要知道,虽然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审计人员只能束手无策,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人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职业能力,采取合理的职业方法和程序,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和减少风险。

2.2降低风险的措施

2.2.1意识上。首先必须从领导层开始对审计风险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积极的查找企业中可能存在的管理和经营漏洞,组织审计风险的培训工作,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把审计工作重视起来,纳入到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设立独立的审计机构,协调部门与审计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对风险应对的能力。

2.2.2制度的完善。制度是一个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在供电企业审计工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审计信息接收和决策机制,对审计工作设立相关制度作为规范,做到有据可依,科学奖惩,对于设计业务流程也要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定,从审计方案的编制到审计过程的进行和审计报告的完善等方面综合着手,对内部审计的范围不断的扩大,例如在整个供电企业中,必须将供电计量的抄表、收费、电费核算、回收、稽查等环节统一起来,避免片面性和审计工作的单一性,并且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合同等内容加强管理,尽可能的降低风险问题,对于经营活动也要进行全面监督,不断的根据相关企业的特点进行审计工作的特殊化、个性化和创新化,对于审计方法和审计工具都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加强审计工作的研究,结合相关科技内容,实现企业审计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例如以电费管理工作为例,对于电费资金的管理要从整个流程来控制风险,首先是抄电表的准确性,整个步骤直接关系着计量的准确,对于线损的计算和内部控制的规范都直接关系了审计风险问题,第二是对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审计和评价,科学的评价对于风险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程序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第四是扩大审计证据内涵,通过全面的审计工作来达到,最后是通过以上各点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制定措施。

2.2.3人员上。人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有序发展,这就需要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不断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建设工作,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在企业发展中,审计人员不能仅仅掌握审计风险相关知识,并且也要对相关国家政策、相关财务知识,企业运行现状以及部分电力知识熟悉和掌握,从而适应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和要求,为企业的发展管理奠定基础,做好员工的考核和选拔工作,通过考核和选拔的方式提高员工积极性,对优秀的审计人员予以提拔重用。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加强培训、以审代培、鼓励自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在岗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依法依规审计观念,减少违法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供电企业的发展中,审计部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审计风险问题也是一个尤为关键的内容,这就需要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发挥供电企业的行业特点,根据审计工作的风险特点进行把控,推动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毓.国有企业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刘亚力.JZ供电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9.

[3]张爱琴.浅谈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3:55-56.

篇5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防范 控制

一、审计风险的概述

对审计风险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地防范化解审计风险的前提。

1.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审计风险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误拒风险很少发生,在实务中一般不予考虑。误受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特别注重对误受风险的控制。广义的审计风险不仅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而且还包括经营风险。它是由于第三者的控告而承担的风险。

2.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通过审计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熟悉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假如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中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

(5)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审计风险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审计人员可通过有效的审计程序去抑制、降低或控制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形的成因分析

审计风险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因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差产生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2)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①因审计程序、方法、证据等不适当产生审计风险。一是由于审计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审计失误率。二是审计方法和范围的选择不当。三是设计取证可靠性不强。②因审计主体、审计手段不足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有些问题无法取证,未能查深查透,产生审计不到位的风险。

(3)审计风险产生的环境原因。行业监督形式重于实质。审计最大的特色在于独立。独立不仅是审计行业的灵魂, 也是其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的体现。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审计人员很可能为了经济利益而迁就于被审计单位, 进而牺牲社会职能, 同时产生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既要提高审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又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作为审计机关的意见大事抓紧抓牢。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注重自身修养,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秉公执法,严格履行职责和权利,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性。审计人员还应及时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专业理论,严格按法律和审计程序办事,避免对现行政策不理解而做出不适当的审计结论,构成审计风险。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来防范审计风险。

3.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一是严格执行审计程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基本要求。二是认真实施审计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三是坚持依法审计原则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如建立健全是审计回避制度、审计人员质量考核制度、审计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对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程度、职业道德等方面形成有力的控制和约束。四是提高审计质量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保证。

4.建立有效的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系统。事前风险评估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相适应的审计计划,把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事中风险的控制,主要指选择减轻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减轻风险的程序以规避、降低、转移审计风险。事后审计风险的评价主要是指对上述审计人员所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已达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并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5.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即要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在新的形势下,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必须在独立、客观、公正、廉洁、保密的原则下建立自律性和运行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审计工作底稿,认真至此那个“三级复核”制度,加强执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

6.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执行环境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新《会计法》的颁布实施使单位负责人成为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再加上其他相关规定加大了遏制会计造假的力度,从而为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创造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

总之,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人们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观念增强,审计监督经济、社会监督审计的局面也逐渐形成。作为审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尽管规范审计行为,努力提高审计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 杰:论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控制[J] .2009.11(总245)

[2] 陶绞如 宁晓青:论审计风险及其规避[J].湖南审计

[3] 丁 莹 曾淑群:现代审计与会计[J].2009.10(总248)

[4] 李铁群:论社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N].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2.

篇6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不公允、不真实,而对被审单位相关责任人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做出不恰当评价的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审计环境日趋复杂化,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决定其审计的风险尤为突出。了解、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进行有效的防范,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审计程序实施不合理。审计机关出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审计机关要在各个阶段、各个单位合理分配审计技术力量。如果简化了审计程序,减少了必要的审计力量,就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审计材料不规范。审计材料不规范,条理混乱,语言不清,词不达意,不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或语言绝对化、含义模糊等,都会使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

3.审计证据不充分、复核不严谨。审计复核,也就是后续审计,是审计结果进行的复核和再次检查,是一种亡羊补牢的补漏措施。而审计复核只是走走过场,相关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作风不严谨,导致加大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外在因素

1.审计对象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活动日益复杂,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加大,风险也就随之增大。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会阻碍正常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关系复杂,审计风险就越复杂。

2.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程序是否严格、清晰、有条理,影响到该单位所提供的会计等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3.审计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审计工作本身在不断发展,审计技术为了适应审计工作也随之不断发展,然而目前的审计技术方法弊端突出,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

4.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但仍然不能形成一套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活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这就给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带来困难,产生了一定审计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避免和预防引发事件,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审计检查质量和评价质量。因此,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处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应从预防阶段开始。

第一,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避免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监督领导干部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经济责任审计将从由政策推动转化为法制推动。但是,仍需制定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指标体系,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尤其重要的是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对于领导干部的强有力经济监督形式。

第二,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严格的审计程序是确保审计行为合法和审计质量可靠的前提。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经济责任审计法规的日期要求;在审计实施阶段,应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在审计终结阶段,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的复核关。

第三,有效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得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

第四,加强教育和培训,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各级审计机关要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审计部门还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复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的控制各种审计风险,正确地对待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第五,加强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完善审计手段。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从理论上为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指导;同时,鉴于当前审计手段的落后状况,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审计方法的不断创新,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审计学原理[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2.朱锦余,赵新杰.经济责任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蒙贞.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J].科协论坛,2007(4).

篇7

特征是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质,对于审计风险的特征,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1)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不随主观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当代审计采用抽样的方法,即从全体资料抽取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且能覆盖信息使用者要求的样本,分析审计样本的特点,以样本推断总体特征。但是样本与总体的特征难免存在差异,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也合情合理。但是以抽样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总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同时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的风险。若采取详审的方法,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错综复杂,审计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问题,也不能避免审计风险的存在。因此,通过对审计风险的调查研究表明,审计风险不能避免,它客观存在,我们只能采取防控结合的方式避免由于审计风险而导致审计失败的发生。(2)审计风险的隐蔽性由于审计风险客观存在,平时很难发现它具体存在的形式,大多数情况是在风险发生并导致不良后果,才被人们所注意。审计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在实务中,若审计人员作出偏离事实的审计行为,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没有引起相应的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就不会被人们知道,这就体现了它的隐蔽性。审计人员也可能只是下意识的去防范,它就没有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审计过程受到法律环境、执业人员品质和执业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人们只能在思想上认识它的存在,而不能确切的定性和定量了解。(3)审计风险的偶然性根据审计风险隐蔽性特点可知审计风险隐藏在审计人员没有留意到的地方,并且它的存在是不定时的,它必然存在,但偶然发生。审计人员无意识接受了这种风险,并可能在无意中承担了这种后果,因此,它具有偶然性,不固定性。(4)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风险不能避免,也不能事先定性定量的做好策划,它的偶然性和隐蔽性特征表明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根据对以往审计经验以及真实案例的分析,审计人员可以总结归纳风险的类型、特点,以此进行控制,用科学的方法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

2审计风险研究意义及国内研究现状

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和结果,随着经济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审计工作也日渐丰富,审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不断加大,这就导致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问题不仅关系审计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独立审计事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审计业界密切关注的话题之一。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工作必须考查的要点之一,加强对审计风险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对促进和保证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加深,我国从事类似职业者逐渐对审计工作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并且随之加深其认识。1981———1986年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缺乏研究的阶段,不论是政府审计机构还是民间审计组织,都对审计风险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因此,在审计实务中,也就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我国对此研究发展缓慢。从1987———1991年,我国对审计风险有了初步的探索,在这一时期,我国审计体系初具规模,出现了大量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并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也开始了初步发展,这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比较活跃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我国在一些专业出版物上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对审计风险的研究成果,这就标志着审计风险已成为理论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从1992年到现在,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

3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并且在各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又形成多种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将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客观因素;主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即该因素是由被审计单位造成的。主要包含: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否完整、会计工作人员是否真正遵守会计规范;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经营状况是否稳定。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且对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的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并不清楚,而是以这些资料为载体进行间接审计。因此,审计结果的质量水平完全依靠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些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的,很有可能虚报财务状况,偏离真实,最常见的就是账账、帐实、帐物不符,这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人员难免会产生错判。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和监督的基础,若内部控制不完善,就会直接提升风险指数。企业经营状况稳健,内部机构设置明朗,经济活动规范,其审计风险则相应减少。审计风险的主体因素:(1)审计人员的个人理论知识、审计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是制约和检查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在实务中,对审计事项的判断、审核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经验,业务越熟练,经验越多,对审计程序越了解,就越能发现和规避审计风险。如果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经验欠缺,就有可能做出不适当的审计意见,不能揭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的虚假内容,不能有意识的发现审计风险存在的地方。(2)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不仅表现了个人道德品质,更代表了审计行业的形象。现代社会有着各种不同的诱惑,特别是金钱诱惑。一个审计人员如果不能坚守职业道德,为了一己之利而营私舞弊,那么只会导致审计失败,失去客户的信任,并对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不良影响。(3)审计主体所选择的审计方法有缺陷。目前,审计人员基本采取电算化方式,审计方法也大多采取抽样。由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的复杂化,导致审计人员取证困难,审计工作受到限制。同时,抽样方法也受到审计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限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漏洞,这也是审计风险存在的形式之一。审计风险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法律、政治等影响。这是几个宏观因素,也是审计存在的前提。在法制上使审计工作更严谨,职责分明;经济发展带来审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审计工作进行的方便和准确;随着国际化发展,审计事业也日渐与国际趋同,使审计准则更加规范化。因此,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其风险控制也有重要意义。

4审计风险的防控

篇8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1980年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初期阶段(1980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且也顺利地渡过了谋生存的第一关。(2)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认识阶段(1992年-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这不但标志着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加深,更为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开始由职业内部转为职业内部和外部。(3)审计风险研究的纵深发展阶段(1996年-现在)。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性质、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借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之有效的定性分析,已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审计风险。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及控制的研究。在各类关于审计的书籍中论述审计风险的篇幅很有限,很多都是把它做为某章的一节简单介绍,很难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现有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散见于各审计杂志和刊物,并且仅限于定性,多数呈现出就风险论风险的局面。因此,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以及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还非常薄弱,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风险意识和控制管理措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业务文书不规范。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业务文书不但是审计工作成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的重要载体。审计业务文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不当。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现在我国大约有90%的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合伙制这种形式,由于它的实质是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业务失误或作假所造成的风险,相当于以自己的损失来担保业务的质量和真实性,因此可以弥补有限责任制的一些不足。但是合伙制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连带责任的存在,各合伙人不仅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它合伙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事务所的稳定,同时由于事关切身利益,也可能由于过于谨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这两种体制都不是很合理和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

(三)注册会计师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风险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或不执行。存在此类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对审计风险有一定认识,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业务中执行极为不力,甚至不执行,致使制度形同虚设。这种“有法不依”的状况与无审计风险管理制度没有多大区别,要使审计风险得到很好的控制是不可能的。

第二,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对审计风险加以重视,并懂得回避风险,不再单纯地追求客户规模的扩大,并在接受委托时对客户进行必要的选择。但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的手段还是不系统的、零星的,如对风险只是简单评估,只涉及了部分风险因素,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控制等等。

第三,对潜在风险重视不够。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复杂性。风险管理不仅应当对大量有规律可循的风险进行管理。还应重视新的潜在的风险。而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多重视前者的管理而忽视了后者,导致审计风险管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第四,风险管理的执行缺乏一致性。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经常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对待。如对大企业比较重视,而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对上市公司相对重视,而对非上市公司重视不足。实际上。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同样存在风险,这种对不同企业的区别对待会影响审计风险的管理。并且注册会计师对大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过分信任会影响对风险的评估,亦会降低审计工作的质量。

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往往忽视了审计风险,置审计客户的信誉和管理水平于不顾,也不考虑其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为了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大,对审计业务基本上“来者不拒”。因此,产生审计失败是必然的。 (四)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高。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它的缺乏影响审计风险。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客户和其他单位之外,与客户和其他单位免除任何利益关系。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和立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但由于非审计服务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受到负面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在精神上的超然独立,使得审计的服务质量让人质疑,势必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五)审计工作计划编写不严格。《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规定:编制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总体审计计划就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的关注、审计小组的组成及人员分工、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针对经常服务的常年老客户,出于对他们的信赖,并不编制完整的审计计划。这样,当这些客户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发生重大的交易事项时。就无法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一些事务所甚至对新客户也不编制严格的审计工作计划,这样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六)分析性复核没有被执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一分析性复核》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都可以运用,在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过程中,长期以来几乎都没有执>

:请记住我站域名/ (七)审计费用较低。审计费用较低是制约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发展的因素。审计费用较低,会计师事务所就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审计某一个项目,审计质量就不可能提高。而且,为了揽客户。事务所之间不惜竞相杀价,压低收费。这些行为的存在,说明我国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光想到怎样赚进来,没想到将来会赔出去。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财政机关都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最低收费标准。收费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因而,往往同样规模的客户,审计人员苦乐不均,从而也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一)改进法律条文,制定相关准则

  2010年9月1日,国家审计署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并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新《审计准则》共包括七章内容。重点对如何进行审计计划安排,如何有效开展审计现场实施工作,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和明确审计责任进行了规定。新《审计准则》是适应新时期我国审计环境新变化而从行为上全面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通过明确职业标准来客观评价审计工作质量,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的基本依据。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对促进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进而整体上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应该需要从整体上提高相应的法律风险水平,制定更加完善的审计准则,包括对举证责任的修正、赔偿风险的提高以及诉讼条件的放宽等,从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二)形成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

目前,在世界各国所有的不同的组织形式中,有限责任合伙制是当今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兴起于90年代。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既融入了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在这种组织形式下,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实行有限责任合伙制有许多优点。首先,这种形式与有限责任制相比,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促使注册会计师增强了风险意识,提高了其规避风险的能力。其次,这种形式与合伙制的形式相比,其合伙人不必为别人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比较合理,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两者优化组合的结果。它体现了广大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是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的组织形式。但是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的逐渐的过程。首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是唯一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但它只规定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这两种事务所组织形式存在。因此,还需要建立有限责任合伙制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就是在有限责任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下,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责任。这就存在各合伙人之间责任的明确问题。现实中,可能会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体制改革,就能以一种更合理的形式存在,拥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审计风险管理主体将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客观、公正、独立地执业,而高素质的执业人员是保证执业质量的关键。

(四)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

在生产制造企业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严格的质量控制也很重要。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内部质量控制,相应的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的提高将会减少审计风险,有利于审计风险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质量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和策略: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事务所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建立比较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建立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五)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威胁,会加大审计风险,能够保持注册会计师超然的独立性,也是审计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注册会计师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不仅要保持其形式上的独立,也要保持其实质上的独立。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确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以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合理的保证所有的人员符合独立性要求。为了保持应有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必须具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并拒不受任何与客户及其管理当局或所有相关的经济利益的影响。

(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要贯穿于整个审计计划过程中,从业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都要加强审计风险的意识。(1)业务承接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存在着签约的风险。要避免签约风险,注册会计师要对被审单位有深入的了解。(2)审计执行阶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执行阶段,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对容易引起风险的关键领域应该实施严格的监控。(3)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阶段,主要是考虑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主要有四种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审计风险大,而发表其他类型的审计报告的审计风险相对较小。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所发现问题的一严重程度以及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构成影响来判断审计意见的类型,而不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勉强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只有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并对审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对审计风险的管理当作与个人切身相关的事情,才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七)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

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则可能会增加审计风险甚至导致审计失败。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各个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具体包括: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第三、在审计报告阶段,对会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

(八)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

要规范审计收费,首先要了解审计收费的构成。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产品费用,也就是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费用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7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35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到九十年代索赔给会计公司造成巨额损失:1991年美国的六大国际会计公司被直接索赔共计近5亿美元,占其收入的9%,比1990年上升了7.7%。1992年8月,美国整个CPA职业界面临的诉讼损失估计有300亿美元。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我国也先后发生了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城”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四川“红光”事件、宁夏“银广夏”事件及“麦科特”事件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且愈演愈烈,接连引起审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震动,关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自1980年恢复审计制度以来,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初期阶段(1980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其主要任务是实现自身的发展,并且也顺利地渡过了谋生存的第一关。(2)对审计风险的初步认识阶段(1992年-199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这不但标志着对审计风险认识的加深,更为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供了初步的依据。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开始由职业内部转为职业内部和外部。(3)审计风险研究的纵深发展阶段(1996年-现在)。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性质、特点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借助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加之有效的定性分析,已能比较合理的控制审计风险。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审计理论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及控制的研究。在各类关于审计的书籍中论述审计风险的篇幅很有限,很多都是把它做为某章的一节简单介绍,很难对其有深入的了解。现有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散见于各审计杂志和刊物,并且仅限于定性,多数呈现出就风险论风险的局面。因此,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特别是对于审计风险的定量分析以及控制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还非常薄弱,往往缺乏必要的审计风险意识和控制管理措施。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业务文书不规范。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业务文书不但是审计工作成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的重要载体。审计业务文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控制。

(二)会计师事务所体制不当。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在体制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我国可以设立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的会计师事务所。现在我国大约有90%的事务所采用有限责任制。合伙制这种形式,由于它的实质是会计师以无限责任的形式承担业务失误或作假所造成的风险,相当于以自己的损失来担保业务的质量和真实性,因此可以弥补有限责任制的一些不足。但是合伙制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连带责任的存在,各合伙人不仅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它合伙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事务所的稳定,同时由于事关切身利益,也可能由于过于谨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这两种体制都不是很合理和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风险。

(三)注册会计师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在我国,注册会计师风险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风险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或不执行。存在此类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对审计风险有一定认识,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但在实际业务中执行极为不力,甚至不执行,致使制度形同虚设。这种“有法不依”的状况与无审计风险管理制度没有多大区别,要使审计风险得到很好的控制是不可能的。

第二,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对审计风险加以重视,并懂得回避风险,不再单纯地追求客户规模的扩大,并在接受委托时对客户进行必要的选择。但对审计风险进行管理的手段还是不系统的、零星的,如对风险只是简单评估,只涉及了部分风险因素,没有科学的评价和控制等等。

第三,对潜在风险重视不够。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复杂性。风险管理不仅应当对大量有规律可循的风险进行管理。还应重视新的潜在的风险。而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多重视前者的管理而忽视了后者,导致审计风险管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第四,风险管理的执行缺乏一致性。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时经常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对待。如对大企业比较重视,而对中小企业重视不够:对上市公司相对重视,而对非上市公司重视不足。实际上。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同样存在风险,这种对不同企业的区别对待会影响审计风险的管理。并且注册会计师对大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过分信任会影响对风险的评估,亦会降低审计工作的质量。

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普遍地存在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往往忽视了审计风险,置审计客户的信誉和管理水平于不顾,也不考虑其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为了取得更多的业务收入,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大,对审计业务基本上“来者不拒”。因此,产生审计失败是必然的。

(四)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高。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它的缺乏影响审计风险。独立性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于客户和其他单位之外,与客户和其他单位免除任何利益关系。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和立场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但由于非审计服务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受到负面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在精神上的超然独立,使得审计的服务质量让人质疑,势必会加大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五)审计工作计划编写不严格。《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3号~审计计划》规定:编制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总体审计计划就包括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重点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的关注、审计小组的组成及人员分工、对专家工作的利用等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会计师事务所针对经常服务的常年老客户,出于对他们的信赖,并不编制完整的审计计划。这样,当这些客户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发生重大的交易事项时。就无法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一些事务所甚至对新客户也不编制严格的审计工作计划,这样造成的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六)分析性复核没有被执行。《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一分析性复核》规定,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都可以运用,在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过程中,长期以来几乎都没有执行分析性复核的审计程序,对于审计质量的保证主要依靠实质性测试,这种情况下,当被审计单位有意欺骗时,事务所仅仅依靠抽查凭证、核对账簿报表是很难发现的。

(七)审计费用较低。审计费用较低是制约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发展的因素。审计费用较低,会计师事务所就不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审计某一个项目,审计质量就不可能提高。而且,为了揽客户。事务所之间不惜竞相杀价,压低收费。这些行为的存在,说明我国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光想到怎样赚进来,没想到将来会赔出去。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财政机关都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最低收费标准。收费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因而,往往同样规模的客户,审计人员苦乐不均,从而也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对策

(一)改进法律条文,制定相关准则。2010年9月1日,国家审计署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审计准则》),并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新《审计准则》共包括七章内容。重点对如何进行审计计划安排,如何有效开展审计现场实施工作,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和明确审计责任进行了规定。新《审计准则》是适应新时期我国审计环境新变化而从行为上全面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通过明确职业标准来客观评价审计工作质量,也是各级审计机关制定审计业务操作规程的基本依据。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对促进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进而整体上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应该需要从整体上提高相应的法律风险水平,制定更加完善的审计准则,包括对举证责任的修正、赔偿风险的提高以及诉讼条件的放宽等,从而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二)形成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目前,在世界各国所有的不同的组织形式中,有限责任合伙制是当今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兴起于90年代。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既融入了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的优点,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在这种组织形式下,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实行有限责任合伙制有许多优点。首先,这种形式与有限责任制相比,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促使注册会计师增强了风险意识,提高了其规避风险的能力。其次,这种形式与合伙制的形式相比,其合伙人不必为别人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比较合理,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两者优化组合的结果。它体现了广大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是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的组织形式。但是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是一个漫长的逐渐的过程。首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是唯一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各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但它只规定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这两种事务所组织形式存在。因此,还需要建立有限责任合伙制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就是在有限责任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下,事务所以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造成的结果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责任。这就存在各合伙人之间责任的明确问题。现实中,可能会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体制改革,就能以一种更合理的形式存在,拥有一个健康发展的审计风险管理主体将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社会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客观、公正、独立地执业,而高素质的执业人员是保证执业质量的关键。

(四)严格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在生产制造企业里,产品的质量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严格的质量控制也很重要。审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高内部质量控制,相应的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的提高将会减少审计风险,有利于审计风险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和程序。质量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和策略: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事务所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建立比较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建立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五)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威胁,会加大审计风险,能够保持注册会计师超然的独立性,也是审计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注册会计师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不仅要保持其形式上的独立,也要保持其实质上的独立。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应该确定相应的政策和程序,以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合理的保证所有的人员符合独立性要求。为了保持应有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必须具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并拒不受任何与客户及其管理当局或所有相关的经济利益的影响。

(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意识要贯穿于整个审计计划过程中,从业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都要加强审计风险的意识。(1)业务承接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存在着签约的风险。要避免签约风险,注册会计师要对被审单位有深入的了解。(2)审计执行阶段。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执行阶段,要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对容易引起风险的关键领域应该实施严格的监控。(3)审计报告阶段。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阶段,主要是考虑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主要有四种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一般来说,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审计风险大,而发表其他类型的审计报告的审计风险相对较小。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所发现问题的一严重程度以及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构成影响来判断审计意见的类型,而不能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勉强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只有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并对审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对审计风险的管理当作与个人切身相关的事情,才能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七)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性复核程序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注册会计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则可能会增加审计风险甚至导致审计失败。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各个阶段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具体包括: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第三、在审计报告阶段,对会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

篇10

风险基础审计(riskbased auditing)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是在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上起来的,虽然风险基础审计尚在发展中,但已形成了广为接受的思想与模型,风险基础审计模型如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根据注册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对于审计风险,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定义仅局限于财务报告,但在审计实践中可以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外延向其他领域延伸。中国人民银行对辖属分、支行开展全面审计四年多的实践也说明了,审计风险不仅局限于财务方面,已延伸至央行的所有业务。

二、风险基础审计的思想

风险基础审计主要是外部审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发展起来的,但风险基础审计的思想一样可以于内部审计。特别是在央行全面审计中,可以应用风险基础审计的模型及其思想,指导全面审计的实践,风险基础审计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

1、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审计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完全避免审计风险。

2、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价,不但可以确定审计重点与范围,而且可以确定实质性测试时抽样的方式以及样本的数量。

3、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评价,而且应该考虑控制环境,评价应该是全面彻底的。

4、审计风险与审计的效率存在负相关,审计效率的提高应该是在审计风险可接受范围内。只有当可容忍审计风险确定后,才能确定进行实质性测试的与数量,从而决定审计效率。

5、在审计中运用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可以降低审计风险。符合性测试主要应用于风险评价阶段,实质性测试则应用于现场检查阶段。

三、风险基础审计思想在央行全面审计中的应用

在央行全面审计中,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思想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提高审计效率,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相关风险,风险是决定审计质量和审计效果的关键因素,风险也是分配审计资源的先决条件。

全面审计前必须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价,进行风险评价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风险评价应该全面。在对央行进行全面审计时,通常需要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应该涵盖央行业务的所有范畴。央行运转通常包括三个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现在全面审计进行风险评价往往只是对执行机制进行,而对于决策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要么评价不足,要么根本就没有开展。在全面审计时,只有对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进行全面风险评价,才能对风险有根本的把握,避免“全面审计不全面”的。风险评价侧重点因被评价机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决策机制评价主要注重机制的性与合理性,如果决策机制存在问题,那么将导致严重的管理风险,当然鉴于央行队伍现状及内审经验积累尚且不足,对决策机制评价的完善仍需一个过程;执行机制是央行运转的基础。执行机制评价主要侧重于机制设置的科学性、机制运行的有效性;监督反馈机制是央行内部防线,监督反馈机制是否完善与有效直接控制风险水平,监督反馈机制越完善越有效则风险的水平越低,监督机制评价主要在于机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风险评价不能局限于控制风险。现行的风险评价一般只注重控制风险评价,实际上固有风险评价也一样重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定义,固有风险是内部控制缺位情况下,账户存在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评价一般关注控制环境如:被审计单位领导者的品行和能力、领导者所遭受的压力、容易产生错报的报表项目等,同时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会计指标的异动也为固有风险评价提供线索。控制风险评价的主要:被审计单位业务的主要类别、各类主要业务的发生过程、重要的会计凭证、账簿记录以及会计报表项目、重大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过程以及交易授权等。在全面审计时,只有把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对央行的风险点或薄弱环节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更加准确地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3、风险评价时应关注制度之外的因素。制度评价是风险评价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对决策机制或执行机制还是对监督反馈机制的评价,制度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与监督反馈机制建立和运转都需要制度保障与支持。在制度评价中,不能仅仅关注制度本身,更应该关注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既要注意制度的完整性,更要注意制度的有效性,这是符合性测试的要求。为了保证制度有效性,在符合性测试时通常采用穿行测试(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业务进行测试,以验证工作底稿上描述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等。对制度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制度执行者的自身素质和风险意识等因素。如果执行者自身素质较差,那么对业务风险往往缺乏完整、清晰的认识,风险累积和爆发的概率就比较大。最后由于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个动态的过程,对制度评价同样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进行符合性测试应该考虑到制度本身是否适应现有业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