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规范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规范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我馆今年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争取了到了图书馆经费,来改善图书馆馆藏。采编部根据各系部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通过精选细挑,提高图书采购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编目,并进行了新书预告和新书目录宣传。09年图书馆通过现采和目录征订的方式购回图书9690册,接收赠书1309册,半捐赠图书3636册,总计新增图书14635册,完成上9690册图书的采购、分编,上架工作,并对原有5936个电子光盘和磁带进行整理编目、上架,采编部先后派出人员三十多次到系部征求意见,针对读者的需求,提高了图书、期刊的采购质量,满足师生对图书文献资源的需求。采编部为学生提供文印、排版、复印等有偿服务,为馆增收到1954.5元。09年我院还成立了“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使我馆更能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更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进一步规范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能,做好图书馆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图书馆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规范各项管理措施,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图书馆每周四下午组织学习,解决上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扬长避短,取到了明显效果。各部门财产管理责任到人,几年来基本上没出现财产遗失的重大事故,财务管理上严格按照学院规章制度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图书馆对外窗口文明服务,09年流通部书库的流通量为156829册,日最多一天达3070册,修补图书馆3200多册,样本库阅览室达961人次,教师阅览室阅览618人次,并为教师免费提供文献查阅时间为391小时,读者服务部办理学生离校手续2691人,新生办证3572人。现刊阅览室流通量达2万多人次,并完成了全年报刊收、送、分类和装钉等工作,装钉过刊1200册,节假日为师生读者开放,没有休息一天。今年图书馆管理工作有明显提高,基本上杜绝了各种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主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读者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图书馆配合“省职教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倡议的读者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馆分师、生两组举行了读书竞赛活动,教师组中专部教师杨涛同志获一等奖,*模具一班陈潮源同学获学生组一等奖。09年4月,图书馆在全体馆员中举办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知识竞赛,技术部甘斌老师获一等奖;5月,图书馆与院团委组织在全院各系部学生中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文法系何婷婷等六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同年10月,图书馆在参加全省职教院校在线答题,派出二个团队,分别获得二等奖,图书馆获团体二等奖。09年我馆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成立了“图书馆读书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举办了三次“书评”,效果较好,开展了“我眼中的图书馆摄影大赛”,已收到作品二百多件,并准备在下一学期开学评比后展出。“图书馆读书会”协助图书管理人员加强了对书库、电子阅览室、以及图书馆自习室的管理,加强了图书馆清洁卫生管理,图书馆自习室自开放以来,日均人数达80多人次以上,特别是在学期末,坐位几乎满座。
四、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进行馆际交流,扩大视野,全面提升提高馆员素质。
图书馆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先后五次派出人员外出学习,09年5月,有六名馆员参加了省高校图工委的领导来我市举办“文献传递工作培训”班;8月有两名馆员参加了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图书编目培训班”;10月有两名馆员参加了“省职教院校图协”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12月有13名馆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阳光工程”在岗培训,等。09年学习人数达25人之多,创历史新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一次较大的提升。在图书馆研究上,我馆先后有5名馆员写出论文8篇,分别发表在校刊以及省级各大期刊上,申请了《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探讨》院级课题,现在已从调查阶段进入了阶段,预计1010年5月可结题。图书馆还承担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完成了260多名学生的课程教学任务。09年我馆熊争鸣同志还被省湖北省高校图工委评为“图书馆优秀工作者”。杨飏同志被*市妇联、机关工委等授予为“*市十大优秀女公仆”荣誉称号。我馆多次参加省高校图工委组织的数字图书建设交流会、研讨会、技术培训会等,参加省职教院校图协组织馆长交流会、理事会等,参加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湖北省示范性高职图书馆馆馆长论坛”,和其举行的“百万图书入馆庆典活动”仪式等。其它兄弟图书馆也有到我馆进行学术交流、参观,这对我馆工作是一个大促进。
五、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积极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加强网站建设和电子阅览室管理,为数字资源的利用提供保障。
今年我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图书馆技术部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重新改制了网页,新增了网站栏目、网页内容、留言板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查阅文献资源的服务平台,使之更能适应学院广大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先后与数十家电子资源开发商联系,利用各种免费资源;续订了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我馆在利用cnki资源数据库的二年中,点击量12万多次,下载文章2万多篇(不包括其它电子开发商提供的免费资源和省数图书提供的免费资源),为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优质服务,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总是与图书馆联系,以求得问题的快速解决。完成了图书馆各部门的电脑维护、病毒防范工作,服务器、数据库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正常有序进行。加强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和维护,09年电子阅览室为学院广大师生免费提供上机时间达36162小时,其中二次为*市市直单位办公室主任“能力测试”提供670小时,为我院电子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840小时,为教务处提供学生上课32794.5小时,精品课程检测55小时,开展学生上网查询活动,免费为学生开放705小时,学生知识竞赛1097.5小时。今年电子阅览室为学院上交利润400238.5元,为学院创收436400.5元。电子阅览室开办二年来,累计为学院上交利润百万元。图书馆技术部坚持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电子阅览室工作时间最长,馆员克服困难,牺牲了自已的休息时间,从无星期天和节假日,为图书馆工作作出一定的奉献。
六、确保图书馆安全稳定,加强防火、防水、防盗、防电安全教育和管理以及h1n1甲流的防控工作。
图书馆面积大,书库多,安全隐患也大,为了保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财产安全,以及防火、防盗、防水、防电的安全工作,多次会议对馆员进行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馆长,把安全隐患消灭在最小的范围内,与学院保卫处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按照要求切实做好安全工作。配合总务处等部门对书库门进行防水处理,书库以及各阅览室吊顶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假期分时间段对图书馆所有部门各个部位和房间逐一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排查,对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交由总务处解决,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改善了馆内的阅读环境。切实做好h1n1预防工作,图书馆是读者人员密集场所,做好h1n1预防工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为此,图书馆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大家行动起来相互监督,发现发热读者,及时汇报,坚持用84消毒液对桌椅和地面进行消毒,除学院进行大规模的消毒外,另外组织人员定期对阅览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证了图书借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七、图书馆积极支持和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系部处室开展工作。
篇2
论文摘要:利用计算机科学化地管理流通的基础数据,建立借阅流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开展联机检索服务,从而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是高职图书馆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具有普遍性,利用计算机管理图书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图书流通、读者服务等管理以代替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活动的本质是流通,是文献资源过渡到知识资源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流通这个关键纽带来推动图书的有效的利用。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窗口,这个窗口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力.便、快捷的全方位的服务。
一、利用计算机科学化地管理图书流通的基础数据
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要实现信息科学化管理,首先就必须对图书进行一书一码的手工粘贴,然后建立一个详细的著录图书基础数据库;同时,对读者进行一人一卡一码的读者信息录人,建立一个读者信息库。通过这两个基础数据进行流通管理,就能既准确又全面地为读者服务,准确、快速地进行图书流通。
图书著录时,基本数据库建立的具体内容有:条形码编号、书名、副书名、第一作者、标准书号ISBN、类别、出版社、出版地、出版时间、单价、套价、丛书、页数、开本、复本数、到馆时间、书库号等。根据这些数据满足一切借阅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也更好地为图书整个管理过程奠定了基础。条形码编号要根据馆藏图书的数量,如在百万册以内可定6位数字,超过百万册就需要7位数字,以此类推。
读者信息库的具体内容分为条形码编号,读者姓名、性别、专业及班级、照片、联系电话等。
以上两个基础数据的建立过程,要仔细认真,不得有误。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基础数据,并根据基础数据建立管理系统的流通、典藏及各类查询项目等。
二、建立借阅流通的规范化管理系统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的重要环节,流通的快慢标志着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图书馆的图书流通过程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的,通过一书一码、一人一码的借还操作过程,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服务。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更需要规范化,要对图书流通进行细化,充分利用图书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为读者提供方便。流通环节包括很多,具体分为借还登记(借书时间、还书时间、续借及预约、违约超期罚款)、未还图书查询、时段查询、读者借阅查询、图书丢失查询、图书动向查询(准确查询和模糊查询)及读书册数排行榜等。
(1)借还登记。可以根据读者借阅证一人一码和图书一书一码的方便快捷的方式,直接给读者打印出一条信息:借书时间、归还时间、共能借几册,从而让读者一目了然,并提醒读者及时归还,避免过期。超过规定借阅册数时,系统自动提示图书已借满不能再借。还书时,系统会提示所借图书是否超期,是否能续借及续借时间。如果该书已被预约,系统就会自动提示,已被预约不能续借;如果超期,就提示罚款多少。热门图书有可能很难借到,可以采用预约的方式,如在计算机上通过管理员直接预约,或直接到馆预约,还可以电话预约;如果多人预约,可按预约时间的先后进行预约。这样,不仅仅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也充分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因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流通越快,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就越有成效,就能把无形的知识变为有形的财富。
(2)未还图书查询。可查看全馆未还图书的详细情况:只要输入全部未还图书查询,就可查看全馆未还图书情况;只输人某库的库号,就可查询某库的未还图书;输入读者借阅条形码编号或读者姓名,可迅速查出该读者的未还图书;输人图书条形码编号,就可随时查看该书被谁所借;输人过期未还图书,就能把全部未还图书查到。这样,既能提醒读者及时还书,也能为典藏提供准确数据。
(3)图书丢失查询。根据读者借阅证的条形码号或姓名等相关信息就可查到该书,再根据图书价格就可以直接打印出一条罚款信息通知单。内容包括读者条形码号、姓名、班级、丢失图书书名、条形码编号、单价、总罚款金额等。并且可直接在图书数据库中体现出该书丢失,已罚款处理。这样还能随时统计丢失的图书数据,使馆藏数据比较准确。
(4)时段查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看到某个时期图书的通过率,哪些书流通率最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并为采购提供所需要图书的种类。
(5)读者借阅查询。通过读者姓名或借阅证号码可查询该读者所有的记录,包括该读者曾经借过哪些图书,还有哪些未还,以及借书时间、还书时间、是否超期、图书条形码号、书名、单价、套价、类别、出版社、出版地等一些相关资料。
(6)图书动向查询。图书管理员可以根据图书书名,方便快捷地查出该书的动向,以及借出几本(被哪个读者所借)、馆内还剩几本、是哪类、所在书架上的位置等。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图书动向,比如通过图书编号、书名等准确的信息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也可以通过模糊查询,查到相关图书信息资料等。新到图书要随到随查,以便给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7)读书册数排行榜。根据借阅图书的统计数据,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一学期评选十名读者为读书标兵,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开展联机检索服务
篇3
关键词:图书馆权利;国际图联;职业道德规范
l、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图书馆权利
1.1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图书馆权利的关系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图书馆员对维护和促进图书馆权利以及知识自由的承诺,而图书馆员也应以之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南,属于指导性的知识自由政策。图书馆权利的核心是读者平等、自由和合理的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这也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与基本原则。因此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图书馆员在日常工作中保障图书馆权利的体现,而图书馆权利是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指导。
1.2从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分析图书馆权利的类型
范并思教授认为图书馆权利分为社会立场的图书馆权利和馆员立场的图书馆权利。程焕文教授认为图书馆权利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及意义,一方面是图书馆用户角度的图书馆权利,另一方面是图书馆或图书馆员角度的图书馆权利。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周心慧、湖南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勇等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峰会上认为,图书馆权利必须要兼顾图书馆的生存、发展权利,保障图书馆拥有读者权利的实施手段和基础条件,否则自由平等利用文献信息只能是一种理想。以上三种观点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把图书馆权利分为两个角度,即用户角度的图书馆权利与图书馆角度的图书馆权利。作者从IFLA29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图书馆权利的划分。因此本文从这两个角度分析IFLA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图书馆权利。
2、IFLA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用户角度的图书馆权利分析
通过对IFLA29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的调查,所体现出的读者角度的图书馆权利见表1:
2.1读者平等自由的利用图书馆信息的权利
在调查的29个国家中有24个体现了读者平等自由地利用信息的权利,这些国家有亚美尼亚、加拿大、香港、克罗地亚、捷克、爱萨尼亚、法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立陶宛、马来西亚、荷兰、新西兰、葡萄牙、俄罗斯、新加坡、菲律宾、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乌克兰、英国、美国。例如克罗地亚图书馆员道德规范“所有用户都享有平等利用信息的权利,而不论用户的个性、特殊要求、残障、性别、国籍、、政治取向与社会地位。
2.2机密性与隐私权
28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明确的提出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的96.55%。这些国家分别是:亚美尼亚、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克罗地亚、捷克、爱萨尼亚、法国、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韩国、立陶宛、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新西兰、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新加坡、斯洛文尼亚、瑞典、乌克兰、美国、英国。例如日本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为保证民众的阅读自由,除非在法律规定的程序下,图书馆员应抵制一切压力,尊重每位图书馆用户的隐私,而不把用户的姓名、书目资料或其他图书馆文献泄露给第三者。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承担这个职责。
2.3咨询权
6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体现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20.69%。这些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香港、以色列、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菲律宾。例如香港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香港图书馆协会以咨询、思想和表达自由以及不受审查的信息流动为信念。
2.4知情权
3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体现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的17.24%。这些国家分别是:捷克、日本、韩国、葡萄牙、英国。例如英国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确保信息用户知道所提供服务的范围和需要提交作进一步考虑的事件。”
2.5借阅权与受尊重权
5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体现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的10.34%。这些国家分别是:法国、立陶宛、葡萄牙。例如立陶宛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图书馆员应该保护阅读自由,反对审查制度尽可能为用户提供自由利用信息知识的途径。”
2.6自与受教育权
3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体现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的10.34%。这些国家分别是:法国、以色列、荷兰。例如荷兰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图书馆员不应消极怠工,应主动教育用户如何使用信息并鼓励信息得到充分使用。”
2.7投诉权
只有1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体现了这一条,占调查国家的3.45%。英国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在对信息和用户的职责中这样表述:“图书馆员应迅速且公平地处理信息用户的投诉,并告知用户其投诉被处理的过程。”
3、IFLA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角度的图书馆权利
通过对IFLA29个国家的图书馆员行为道德规范的调查,所体现出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角度的图书馆权利见表2:
篇4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87-01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产生一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管理方法而言形成的,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规划和标准,把一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同时落实执行,是一个精细、严密、系统、科学的管理过程,不同于传统的粗放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能加强执行力,对企业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优化,高质量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
一、关于图书馆精细化管理
可行性分析:精细化管理近些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中广泛实行,经过实践证明经过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对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些大型的企业如海尔、万科、红豆等,经过精细化管理,企业在各个方面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精细化管理在众多的企业运行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在实际运用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将其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是可行的。
必要性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已经进入到数字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对知识、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日渐丰富,而对于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需要。所以图书管理者要不断探索图书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自身优势,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而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执行精细化管理时,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精确、量化和规范服务过程,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能减少内耗,降低人才开支成本。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所促进,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措施
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图书馆业,它不但承载了图书馆文化,也包含着图书馆对读者的各项服务承诺,必须重点突破、持之以恒。图书馆要想实现各个环节精细化,应该实现由随意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管理不浮于表面,不重形式,重效果。
(一)健全和规范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实施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工作是要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强化制度的管理和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内容包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以及对服务对象的制度建设。通过内部的管理,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以及用工作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语言行为都进行规范化,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于图书馆的读者管理体系,能使读者遵守规定,在图书馆内形成的各项行为规范合理。
(二)坚持求精求细的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在图书馆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细节,在具体落实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从细节入手,站在读者角度来对各项业务进行规范,认真分析读者的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沟通,做好服务,求精求细是管理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获得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可。
(三)培育图书馆的管理精英
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好坏,是直接由人的素质决定的。光有制度、规范、规章等还不够,最终还要由人来执行,制定是死的,但是服务水平及工作水准是由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的,所以在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管理人员的培养。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和工作队伍,对新员工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注意服务意识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才能集中精力做好图书管理工作。要注重精英的培养,只有每个工作人员的水平都提高了,才能整体提高队伍的总体服务质量。
(四)积极创建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工作人员众多,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也就是相当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于企业的经营模式,所以形成的图书馆文化在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精神信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图书馆员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从业观念和传统习俗等都有别于其他的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当然也包括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而且是核心建设,通过对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更能提高向心力,使馆员增强个体的归属感、集体感、荣誉感,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使员工都能以馆为家,当家作主,促进图书馆向着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业务专业化,使精细管理执行到位。
篇5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必要性;实现途径;误区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是源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认为管理是由细节构成的,讲究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最优,强调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基础管理,它的实质是通过细化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的具体任务,以实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严格考核,按绩效取酬。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和服务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顺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校不仅在教学层面上深入改革,同时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益,促进人才培养目标更好的实现。实施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强化图书馆的职能作用,满足广大用户、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必由之路,是图书馆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选择和要求。
2.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的关键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图书馆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服务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服务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趋多元化,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的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服务过程精确、量化和规范化,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问题,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3.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效益的需要
加强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是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常规管理,力求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获取最大的绩效。实行精细化管理后,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权限,知晓工作的内容、要求、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损失,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通过推行精细化管理,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至上、服务育人的良好形象。
二、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确定“精、准、细、严”的工作思路
图书馆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图书馆战略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使战略规划能够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其核心思想用四个字可以概括:精、准、细、严。“精”,即精益求精,是要求图书馆员工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工作达到“更好”。“准”即准确定位,是指对图书馆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能与职责都要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规定,每一道工序都要规范清晰,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机衔接。“细”指细化目标,是指把每一项工作一层一层地分解细化,明确各个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最终使责任指标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者。“严”指严格考核,是指对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量化的标准,对图书馆员工进行考核,并依照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2.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制度化、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必要前提。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拥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图书馆员工必须遵守的各项工作规程、规章制度,以此来制约和规范员工的日常服务工作和言语行为,培养员工遵守制度规则的自律意识和文明服务行为,并在其违反时进行处罚。二是建立完善的规范图书馆工作服务对象的行为制度体系,也就是读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以此来制约和规范读者的行为。
3.树立执行有力的工作作风
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体系,员工行为就有了标准,考核时就有了考量的依据。但要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仅有制度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使制度落实到位。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抓好基础管理,不断规范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系统梳理管理流程,弥补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使各项管理活动按照制度、流程、标准执行,同时整个工作过程要有记录、有监督、有控制;二是要按照管理规定进行考核,考核必须定量准确,实施及时,同时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兑现奖惩,以强化责任的落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
三、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管理应避免走入误区
1.要避免过分注重“指标”,过于强调“量化”
精细化管理要求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但“精细化”不等同于“量化”,“精细化”不仅求“细”,更求“精”,因而应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如果只注重指标分解,定量考核,那么员工可能会只注重完成量的指标,一味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缺少创造的激情,这样就很难将事情做到极致,创造最大效益。
因此,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将任务分解,还要使工作分解得合情合理,与各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个性特点相匹配;不仅要明晰各岗位的职责,还要注重协调各岗位的关系,使各岗位有机衔接,协调运转;不仅要注重工作的规范,还要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员工能精神振作,心情舒畅,自觉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工作。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圆满达成。
2.要避免过分纠缠“细节”,将“强调细节”变成“繁琐化”
精细化管理强调细节,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但是,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对全局有决定性影响,只有关键性因素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管理工作中,并不是管理越细致,规范越细密越好。过细的规定不仅束缚了员工的手脚,也给考核增添了负担;同时容易导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协作精神下降,彼此隔离疏远;还容易模糊管理者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在了一些不该过分关注的地方,结果陷入繁琐的具体事务中。因此,在学校图书馆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整体把握,兼顾细节。既从小处着手,着重解决影响图书馆管理效益的瓶颈,又从大处着眼,注意统揽全局,实现战略目标与细节处理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切忌舍本求末,陷入一味苛求细枝末节的完满,而忽略大局意识、全局意识的误区。
3.要避免过分拘泥于“制度”,将精细化等同于“制度化”、“刚性化”
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科学化管理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分别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以“规范化”为基础,又不止于规范化,还应向个性化靠拢。“规范化”要求用制度来分解职责,用制度来规范行为,促使每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到位、尽职。但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用制度来规范的,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在建立严格、具体、系统的制度并要求员工严格遵循的同时,还需要“弹性空间”,以发挥员工的个性特点,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精细化”管理要提高执行力,需要以管理的刚性来保障每个制度的实施。没有对制度刚性的执行,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制度不可能包罗万象,穷尽一切,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有时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实行“柔性”处理,要“刚柔相济”,规范化与人性化有机统一,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现代管理的真正要求。
篇6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现状
1.1国外公共图书馆标准与比较研究
国外的公共图书馆标准研究比我国起步早,其中美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图书馆标准化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美国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展了图书馆运动,开始注重图书馆的标准建设与改革。美国图书馆协会早就有了标准化意识,要求各州的图书馆进行制定管理与服务标准,进而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基于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发的相应文件标准,寻找普遍性的原理与标准,从而来对整个美国图书馆的标准来进行研究;二是对于一些具有典型特色的州进行专门的标准研究。推动澳大利亚图书馆标准化事业建设的为澳大利亚图书馆与信息协会,英国则为英国文化媒体及体育部来颁布国家公共图书馆的相应标准和评估。虽然每个国家对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建设负责的协会名称不同,大家对标准制定的内容、形式乃至结构也是不同的,但绝大部分职能都是一致的。
1.2 我国现有图书馆标准与比较研究
我国08年才有了对图书馆进行标准化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简称图标委。图标委的设立,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建设。标准的制定流程极为繁杂,公共图书馆事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对其标准的制定前后经历了四年,期间不断的游走在各个程序内,在经历了前期调研、中期制定框架、后期不断完善和细化等阶段,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离不开广大学者和相应图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如今在图标委的促进下,我国制定流程简便了许多,大大缩短了制定标准规范流程所花的时间。图标委的研究成果以三种形式来展现给大众,一是相应的标准;二是相应的论文;三是相应的学术、课题的调研报告。在标准内容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应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制定以人为本且符合中国特色的相应标准。因此,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我国的国情不同,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做出调整,甚至是废除。没有最好的标准,只有越来越完善的标准。
1.3 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的对象应较为全面,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研究也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求,如盲人等,图书馆填补这个空白,增加不少的盲文书籍,在图书馆的座位设置方面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身体不便群体文化需求。同时对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人员编制,人员上岗标准,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等。我国对于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标准在不断的细化,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除了相应的硬性指标审查以外,公共图书馆的使用者的评价也被纳入了绩效体系。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标准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进行中,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二、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外的公共图书馆的标准规范研究比我国进行要早了许多。我国在发展自身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制定的同时,虽然他国的著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翻译,而在根据这些理论并结合我国的真实情况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上,这方面的工作还未广泛的开展。同时我国的绩效评估体系虽已经建成,但对于公共图书馆标准的落实没有进行严格的跟踪与检测。且制定的标准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做到系统性与统一性,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矛盾,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而言,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还未达到要求,对于弱势群体的服务也还未制定较为完善的标准与规范。还未构建管理、服务、评价一体化、系统化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三、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展望
基于我国目前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研究都较为分散,究其原因是我国对其标准内容的制定不够明确。我国公共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应从实际出发,引用国外理论时做到本土化,引导相应的专家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与研究范围。公共图书馆研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公共图书馆内部的管理研究,二是公共图书馆外部服务的研究。并对一些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课题进行相应的资金扶持,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的绩效审核体系不断的优化调整,不断细化和补充新的内容,对于以及不适用的标准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剔除。加强对标准实施效果的重视,这是最能体现标准制定的成果好坏,并以此为依据,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不断的进行调整。
篇7
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管理制度有着特别的意义,图书馆管理的成功源于图书馆文化的熏陶。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精神风貌、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发展目标等等的集合,它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精神方面和管理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是对馆员长期灌输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并对馆员的语言、行为、作风、工作态度等的赞誉,包括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记功等各种激励手段。物质方面是对馆员的薪酬、劳保、疗养、重用等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激励使馆员有一种成就感、归属感、甘愿为图书馆的发展、为图书馆事业作出毕生的努力。管理制度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内涵,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正是为了确立图书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馆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按照图书馆管理制度约束馆员,让馆员在长期的管理制度的熏陶下充分理解并实行图书馆管理制度,从而提升馆员的整体水平,理解自身角色的定位提高认知水平。图书馆作为为社会传播文化的机构,它的作用是服务于读者,对它的管理如同对企业的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深入于每位馆员的心中,成为馆员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行动,在这样的图书馆里,服务是规范的,馆员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这样图书馆就实现了它想达到的目标。
1911年美国管理学的开拓者泰勒首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组织的理念,提出了标准化管理的模式,由此引发了管理“革命”的浪潮。现在用科学的管理规范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手段规范人们的工作,社会才能分工缜密而又协调一致的运行。
二、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在图书馆文化中管理制度的建立、理解、执行都是针对人的管理,都是反映了人的动机和需求,而管理理论的演化和深入过程也是反映了人的动机和需求的深化,图书馆管理的目标就是期望通过全体馆员整体意识的提高,实现图书馆的优质服务。馆员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部分,在制定管理制度上要体现馆员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理念有精神有各种需求的,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就应该体现人性化的观念,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与物质方面,当物质条件的满足达到一定临界点时,人的精神需求便会上升,希望得到管理组织的认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精神追求更大于物质追求,而图书馆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馆精神的确立,这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理念、哲学,体现了图书馆的目标及价值体系,是对图书馆精神理念的一种表达、注解和活化。精神文化具有一种超越和前沿的功能,主要在于对图书馆员的塑造培养形成一种主体精神面貌和文化心态,而属于图书馆文化范畴的管理制度一经形成,就具有规范化、强制性的功能,因此管理制度的完善,是需要通过精神文化的相容、协调和互补来得以实现。
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是得到了全体馆员的认同,并且体现了大多数馆员的利益、意志、观念,馆员能自觉按照管理制度认真坚决地执行,体现了全体馆员的同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体现了图书馆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持久的行动,并对馆员的角色定位起着向导的作用。这种角色的定位包括心理方面对图书馆事业体现了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体现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图书馆利益自觉关心并思考图书馆的发展。
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首先体现在对人员安排上,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岗位上,馆员能在自己满意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专长,以一种饱满的工作态度去服务于读者,在工作中获得愉悦。在这样的条件下馆员对知识更新、丰富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热情就会极大的增强,馆员会自觉为提高自身水平努力学习,自觉提升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关心图书馆的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水平,为创造世界一流的图书馆而努力。
三、图书馆的利益同馆员的利益同步
图书馆的利益同馆员的利益同步这是图书馆运作成功的第二标志。成功的图书馆总是从馆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考虑馆员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馆员的思想、状态、利益、追求有较为充分的掌握、理解和控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馆员认知图书馆的发展就是馆员自身的发展,图书馆的前途就是馆员的前途,图书馆的希望就是馆员的希望,让全体馆员有明确的归属感。图书馆自身公众形象的建立,是图书馆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形成图书馆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切的形成又依赖于全体馆员对图书馆文化的理解及掌握,这种利益同步观念的形成又赖于对图书馆文化的认同,如薪酬的多寡同接待读者的多寡挂钩,同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挂钩等这些措施,都会激励馆员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再认识,并反映在对接待读者的态度上,这对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团队意识的确立
对图书馆这样一个组织,他的团队意识的确立体现在图书馆的凝聚力上。图书馆的凝聚力,其实就是馆员对图书馆的认同与欣赏。对图书馆管理制度的认同;对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认同;对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的认同;从对图书馆欣赏到对喜爱图书馆,关心图书馆,把图书馆工作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在服务工作中自觉扮演馆员的角色,时时处处用图书馆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图书馆服务中全身心地投入,为读者充当知识导航员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在这样的氛围中图书馆的团队意识就会产生,形成并上升为一种主流意识,成为馆员的自觉准则,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对同事、对读者产生一种亲和力,使馆员自身及读者获得身心的愉悦,馆员获得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在这样一支有强烈团队意识的队伍里,在任何困难的时刻都会产生坚强的意志,认清图书馆的大局就是馆员的大局,才会有一种摧不垮打不烂的意志,这就是图书馆团队意识的精髓。
五、自我管理意识的复苏与觉醒
对于管理制度由强硬的灌输到自动自觉自发的遵守,再到自我管理意识的觉醒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全体馆员多年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
图书馆对馆员的管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人管人”阶段,在这个阶段,图书馆的管理者和馆员处于“上级管下级”、“领导管下属”这样一种低水平的管理模式中;第二个阶段是用“规范的制度”约束人,这需要的是建立并实施一种使图书馆科学、合理、高效的面向读者、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的服务模式;第三个阶段是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馆员和读者都产生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双赢的效果,馆员从内心认同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认同图书馆文化,对生硬、陌生的管理制度有清楚、透彻的理解,自觉自愿地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作风、服务作风,以遵守管理制度为荣、违反管理制度为耻。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层面,使自我管理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形成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使图书馆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传播文明的社会教育大学。
篇8
一、图书管理和图书管理员的内涵定位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确指出:“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图书馆最重要的职能是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图书期刊的质量。学校图书馆功能定位在辅助教育教学,这是其有别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重要特征。
学校图书室要成为教学的好帮手,图书管理员要想教学所想,急教学所需。我认为,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应该是一个爱书、爱读书、阅读兴趣广泛的人。只有爱书、爱读书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出版市场脉搏,确保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在享受采购和阅读图书乐趣的同时,把好的图书推介给学生。通过逛书店、翻阅多种书评类报刊杂志、关注各种新书推荐榜和销售排行榜、上网浏览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和文化频道、浏览网上书店的分类目录等方式,管理员要全面了解图书市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管理员?思考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学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应把核心工作定位于阅读,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及更进一步的思想和情感需求。同时,中小学图书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管理员不只是管理图书,图书管理员应该发自内心地关注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学校各项教学活动,做一个近距离的教育观察者,并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扩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二、图书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现代化
图书管理现代化要求健全图书室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这就要求管理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管理实行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学习《图书馆学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有关专业知识,根据图《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要分别制定图书室、阅览室《图书管理借阅规则》、《阅览室的阅读管理》、《图书室的违章管理》等,实行制度化管理。从图书的征订、收件、登记、编号、分类、制卡、装订、上架到借阅,都有章可依,有条不紊。有了这些规章制度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得图书借阅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2、图书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借阅率。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正常开展借书、阅览活动,对新进的图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为每本书登记建卡,为每位老师、学生办理借阅卡,做好图书和资料的出借工作。要认真学习《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增强服务意识,使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3、及时为教师编写好各种图书和资料索引,一有新书及时提供新信息,以便教师查找、查阅,全面提高学校图书室资料的流通率,利用率,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学校要大力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切实实行计算机管理。图书管理员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图书软件系统,热情为师生服务,使图书室办公管理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培训好一批小图书管理员,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能,加大图书的借阅与流通,使学校现有图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图书管理员要认真遵循《图书室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细则》等一系列制度计划,并以此来规范服务行为,减少工作盲点,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程序”的工作标准。要努力拓展图书馆育人功能。从传统的借还服务到教育和信息导航的功能转化,是当前教育形势下对学校图书馆人员的全新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管理员要努力探索工作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馆的各项教育功能。比如: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图书馆宣传。开展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了解学生阅读需求,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书。通过这一活动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人的现代化能有效拓展和提升图书管理内涵和质量
篇9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校园一卡通” 读者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高校局域网的普及与发展,“校园一卡通”建设成为目前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大学计划或正在进行“校园一卡通”管理工程项目,有的高校在“校园一卡通”管理方面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把一卡通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趋势。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校园一卡通”的系统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服务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校园卡为信息载体的适用于校园消费和管理的网络系统,它取代了学校管理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个人证件和现金支付手段,具有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认证、网上交费等多种用途,强化了校级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方便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其主要目标是只用一张卡片代替校园内原有的工作证、信用卡、借书证、上机证、财务指标卡、通行证、复印单等票证卡片。校内师生和其他人员有这张卡,就可以在校内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消费采购等,这张卡片可以当作图书馆的借书卡,校内商店的信用币,出入校园或特定场所的通行证,等等。校园一卡通是现代化高校管理水平的标志。
图书馆是校园的一部分,是校园内尤其是一所大学内一个举足轻重的单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全校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学校建设一卡通系统,图书馆既是受益单位,又是积极参与者。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书馆中应用“一卡通”系统,能够实现多证合一,完成文献借阅、读者数据处理、收费服务、信息查询等内容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从一卡通技术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关系来看,有效利用一卡通的技术功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一卡通能有效规范图书馆工作管理
1.规范读者管理
图书馆的读者数据库是规范的数据库,而学校以往的师生数据都是由各部门独立完成,数据格式不规范,尤其是每年老生毕业、新生入学后,大量的不规范数据给图书馆的读者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图书馆往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转换数据,以保证业务工作的开展。实行一卡通后,可以使全校用户信息准确规范,并且与图书馆的读者库数据相符合,从而实现用户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不兼容的现象。用户信息一次生成,长期有效,维护简捷,从而有效地完善了读者的管理。
2.规范收费管理
通常图书馆有多个部门、多项业务涉及收费问题,除流通部存在图书过期与遗失罚款外,还有打印、复印、光盘刻录、电子阅览室上机、检索服务等各种收费业务。利用“一卡通”收费系统,读者可在各种收费业务中实现统一刷卡消费。这样,不但收费标准、计时准确,而且操作方便,能减少人为失误,有利于维护图书馆各项收费制度的严肃性,提高工作效率,杜绝现金收支中的各种弊端。
3.规范门禁管理
“一卡通”的门禁管理功能就是在图书馆入口处安装读卡器,按时间顺序对出入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能够规范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的考勤管理,还能够自动识别读者是否有权进入并对资源流通加以统计和记录。其作用表现在:规范了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减少了馆藏及读者物品的丢失现象,保护了图书馆资源的安全及读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提升了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层次;获得了读者流量,以及人员分布等重要准确的信息,为图书馆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同时,实现了图书的总借总还,方便了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提高了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的现代管理思维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促进多校区图书馆统一管理
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学校网络内,读者通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图书馆(可以是主馆也可以是分馆),都可以享受到以下服务:(1)可查找到所有馆的馆藏信息及借阅信息;(2)可持校园卡在各馆享受借阅服务,包括借书、还书、续借和预约等。既把分布在不同校区的图书全部流通起来,又能满足全体师生员工对本校图书的阅读需求,相对来说服务的对象范围扩大了,更有利于本校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5.促进校内部门间的协作管理
图书馆业务和一卡通业务的集成,不仅牵涉到图书馆和一卡通管理部门,而且涉及到校园网管理、财务管理、招生管理等很多部门,如果没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工作,要实施基于一卡通的业务管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校园卡管理中心及学校有关方面应就诸如入学、休学、复学、直升等读者信息及时与图书馆沟通,以共同维护读者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维护校园卡各项功能的合理安全使用。另外,图书馆和一卡通中心之间的联系应加强,及时沟通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校园一卡通能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1.方便借阅证管理
借阅证是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由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各馆普遍存在着一馆多证的现象,同时,图书馆对外收费服务时,如全文光盘检索各种数据库检索、各种专题检索、视听资料借阅和制作、电子阅览、各种读者违规罚款等,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现金收支,存在管理困难、效率低下、程序繁琐、重复性劳动多、找零困难等问题,而且容易与读者产生矛盾和误会。
“校园一卡通”由学校管理中心在新生入校时发放,它代替了图书馆借阅证的功能,免除了办理借阅证的手续,只需按照要求将读者数据录入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正常使用。由于“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对应关系,学生丢失“一卡通”后可以直接到管理中心办理挂失或补证手续,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冒用而造成的图书馆财产的丢失和学生的经济损失,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读者凭此卡即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一切服务,做到“一卡在手,全馆通用”。
2.提高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效率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原因与发展的动力。要让读者满意,就必须使服务高效、快捷。“一卡通”的实行,拓宽了自动化设备应用的范围,便于资金的统一管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比如,在进行数据库资源检索、专题检索、电子阅览、复印、视听等过程中,通过“一卡通”统一进行管理,并自动从读者的储值金中扣除因过期、丢失及损坏等违章行为发生的费用,从而避免现金收支和找零问题。利用“一卡通”能实现各种收费的电子化、单一化和无票化,使收费精确无误、方便快捷、清洁卫生。
3.方便读者检索查询
读者凭借自己的“一卡通”卡号和密码可以在图书馆的自动检索系统自主进行信息检索,自由出入任何阅览室和书库进行文献借还和阅览活动;也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登录图书馆的网站查阅和下载数字资源,极其方便实用。
为了使学生随时了解校园卡使用情况,在学校校门口、宿舍区、图书馆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放置多媒体自助查询终端,可完成有关校园卡帐户余额、交易明细、奖贷学金、借书等综合信息的自助查询,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即可完成校园内各个场所消费、转账、查询、充值等诸多功能,大大提高校园生活的质量。
伴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一卡通”信息系统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构成了校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卡通”系统将校园师生数据的管理工作电子化、网络化,整合了许多日常生活功能。图书馆“一卡通”的使用能让全校师生共享馆藏的各类文献信息,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扩大信息交流的范围。广大读者手持“一卡通”,可以走遍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纵览信息世界。如何发挥“一卡通”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将成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卓尔.浅探“一卡通”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中的运用.当代图书馆,2004,(3).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制度 特点 执行 改革
图书馆制度是狭义概念上定义的制度,它涵盖了图书馆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等,有明确的针对性与具体的约束性。图书馆制度是图书馆精神层面的载体和实施手段,也是图书馆工作发展的保证。
一、图书馆制度的特点
图书馆制度是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化,它有着鲜明特点:
第一。图书馆制度是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带强制性的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规章,是实现图书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第二,图书馆制度既是图书馆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反应,也是图书馆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集中反应。
第三,图书馆制度是发展变化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图书馆服务制度是从传统向现代服务手段发展变化,藏书制度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制度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要求更趋向标准规范,更强调在资源共建共享中图书馆制度的共性。
第四,图书馆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如在“读者制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以读者为主要工作中心,让读者的利益获得最大化,更好地维护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益。在“服务制度”中,“以人为本”体现在服务的人性化、情感化。在“管理制度”中,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规章的制定、修改、完善,有效地参与图书馆的民主管理。
二、图书馆制度的执行
图书馆制度是保证图书馆工作朝正确、繁荣的方向发展的有效体系,是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的有力手段,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许多因素都将起到或制约或推进作用。
1,制度的执行与工作人员的关系。
图书馆制度的执行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这种素质不仅包括了工作人员学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大小,还包括工作人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为来馆的读者提供专业信息的引导和帮助,这是“服务制度”中工作人员的职责,而“道德感”和“责任感”则包括工作人员的正义、忠诚程度等。
2,制度的执行与读者的关系。
图书馆制度产生效益的大小与读者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图书馆制度既是对馆员行为的规范,也是对读者行为的提醒和限制。比如,虽然我馆各书库内贴有借阅书籍的规章制度与流程,但某些读者的视而不见或者明知故犯,使得此类规章制度的执行质量大打折扣。而“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完善更需要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因为制度本身是应该维护和保障大众利益的,是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的。
3,制度的执行与馆内各部门间协调工作的关系。
作为一个整体,图书馆的制度执行、馆风的形成,必须依靠其中各部门间的团结合作、协调一致。比如,采编部在购书前通常会向各部室发放“购书意见表”以调查读者的读书倾向,若各部室置之不理,不亲近读者取得第一手资料,就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出馆藏书籍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差距,难以做到“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个读者有其书”。
4,制度的执行与宣传、培训工作的关系。
只有完善的图书馆制度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还不够。还需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让员工理解和认识制度体系,使员工有共同的认同感、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目标,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制度文化氛围,实现图书馆制度文明。
三、图书馆制度的改革
高校图书馆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核心机构,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满足不同读者的求知欲望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建立合乎人性的规章制度。
1,图书馆制度的弊端。
目前,许多图书馆都存在着各自的“霸王制度”。所谓“霸王制度”是指单方面制定的格式合同:它的各项条款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权益。还有,许多高校图书馆对借阅权的分配通常采用等级划分,按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借阅权限。“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在1931年曾提出“利用馆藏人人平等”的观点,认为利用图书馆是读者的权利,即在获取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自由,不应该视对象区别对待,而以上“等级划分”的做法就忽略了“藏书是为了用的”这一基本原则,这种非民主、等级化的制度不能很好地维护“公民的知识权利”。
图书馆工作以“服务”为主导,应以“读者需求”为第一需要。而目前某些图书馆的管理规则却精细到工作人员必须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采取什么样的坐姿、站姿等,在这种精细的制度下,人成了驯服的肉体,整个生活循规蹈矩,这种“过头”的规范是歪曲的制度化,容易导致制度的僵硬。
2,图书馆制度的改革。
2.1发展促使制度必须改革。
图书馆是社会体系的组成之一,社会在发展、进步,促使图书馆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而保障图书馆发挥正常功能的制度也必须随之改善。当代图书馆的弊端压抑了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变革这种落后的制度,必须吸纳生态式的管理思想,建立激励性制度,多样化的主体组织系统及网络性的沟通机制。
2.2加快图书馆立法。保障制度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