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运动治疗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康复运动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康复运动治疗

篇1

[关键词] 脑性瘫痪;康教结合;粗大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010-03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致残性,严重影响小儿的智育及身体发育[1],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对小儿脑瘫的认识不断提高,综合措施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起步较晚,不能一时建立起很多的康教中心为所有脑瘫儿童提供综合的康复服务。目前的教育和康复结合还未形成系统化。本研究主要探讨康教结合对学龄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发育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青浦区辅读学校的脑瘫儿童6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判定的标准[2],年龄6~12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智力障碍,不能配合训练者;②合并有严重听视觉障碍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脏等其他疾病不宜进行康复训练者。将符合条件的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其中痉挛型19例,手足徐动型3例,混合型7例。对照组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其中痉挛型18例,手足徐动型4例,混合型7例。两组患儿的性别、脑瘫分类、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教老师依据教育评估量表评估情况制订的计划进行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康复医师到学校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首先召开康复医师和特教老师、残疾学生家长参加的康教结合工作座谈会,会上对医教结合项目的意义、实施方法、方案进行解读,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争取家长的配合,并与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两小组为每位患儿在康复和教育期间每3个月召开1次评价会,家长同时参与,会中也可补充病史并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经过充分讨论,找出脑瘫儿童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在,制订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案。疗程均为12个月。

1.2.1 训练内容 康复医师根据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情况制订训练计划到学校进行康复训练,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类。①低难度训练:包括头控制、翻身、俯卧位支撑、俯爬、坐位保持及平衡、手膝位保持、爬行等重心较低的活动项目;②中等难度训练:包括膝立位保持,单膝立位、跪行、辅助、站立(用站立架或外力辅助的被动站立)等训练;③高难度训练:包括立位平衡、独立或辅助下步行、实用性步行等训练。ADL训练包括穿衣、进食、如厕、入浴、社会适应等项目及其有关动作的训练。

1.2.2 疗效评估 由医院康复科康复医师进行疗效评估,所有患儿分别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末采用GMFM-88和ADL评分进行评价,并对两组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环境为安静、独立、无干扰、采光较好的房间,患儿穿衣1~2层,在不违反评估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有父母或监护人配合看护,测试前进行交谈,情绪较好时进行,鼓励患儿发挥出最佳水平。

GMFM-88量表共88项,分5个功能区,每项4级评分,评分结果计算方法:总百分比为每个功能区的得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后再除以5。①临床痊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达满分;②显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提高≥15%;③有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提高1%~14%;④无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未提高,甚至减少。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ADL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设计的《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采用百分制,每项能独立完成为2分;部分完成为1分;不能完成为0分。①临床痊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达到100分;②显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提高≥20%;③有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提高1%~19%;④无效:治疗后脑瘫患儿的综合功能评定总分数较治疗前未提高,甚至减少。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GMFM-88评估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脑瘫儿童在训练12个月末的GMFM功能区得分均显著提高,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ADL评估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脑瘫儿童于在训练12个月后的ADL评估分值均显著提高,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瘫患儿活动受限主要是由于运动发育障碍引起,尤其以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4]。随着年龄的增长,粗大运动功能趋向于愈加严重,而智力发育存在较大的代偿性和可塑性,学龄期脑瘫患儿通过接受教育与训练,在心理、智力、体能诸方面得到发展,智力缺陷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5]。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与现实环境下,采用医教深度融合的方式是实现特殊儿童“全人教育”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减少限制,对特殊儿童进行综合康复是减少限制的最佳方式,它使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6]。医疗和教育的脱节,造成负责脑瘫儿童教育的学校无从下手。这些学龄脑瘫患儿在医疗、康复机构己做了哪些康复,康复的疗效如何,他们的整个康复计划是什么,怎样与学校的教育衔接起来,学校需继续哪些功能的康复训练,学校对此深感烦恼甚至无力去解决,最终造成脑瘫患儿在特殊学校也不能得到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7]。而传统的医疗机构内的专业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分离脱节,影响患儿的康复疗效[8]。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纯的特殊教育康复,还是康教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从两组对比结果来看,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因为GMFCS是根据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受限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所设计的一套分级系统,能客观反映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10],训练同时告知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现有的运动功能以及训练一段时间后将要达到的目标级别,家长很容易配合,医师指导老师和家长参与实施,使家长在亲身体验中看到患儿能力的进展,从而提高家长对康复治疗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如何使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尽量达到生活自理。有报道显示,应用GMFCS配合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而设定的训练动作进行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1]。

康教结合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康教结合”的方法,使康复与教学同步进行,可使以往医教分离所分别进行的工作有效进行整合,达到相互补充、各施所长的目的,医院内的专业强化康复虽然取得较好疗效,但患儿在治疗及成长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家庭和社会[12]。在医院环境中进行教育,存在一定困难,教育康复很难做到系统、连贯和全面;个别教育不利于脑瘫患儿的心理发展等。学校教育是以班级授课为主,但脑瘫患儿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康复时间、康复技术不为教师掌握,因此在学校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相当困难。很多家长认为医学的尽头才是教育的开端。然而,在求医的过程中,如果忽视教育,孩子智力的开发将被耽误,也会给医疗康复带来阻碍。

总之,脑瘫康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13];粗大运动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应把粗大运动功能训练作为脑瘫患儿康复的主要训练项目,同时必须依据不同的粗大运动功能水平确定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目标。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脑瘫患儿的临床分型、运动水平,康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运动障碍,更重要的是多学科合作,从而达到全面康复的最佳效果,改善不良预后。学龄脑瘫儿童通过康教结合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的潜能,使其社会适应能力、智力和情感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1.

[2] 陈秀洁,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5):309.

[3] 牛相来,林清,周钰,等.头针改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 19(5):272-274.

[4] 陈冬冬,徐东浩,杨红,等.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8,4(14):361-363.

[5] 许晶莉,范艳萍,谢闽达,等.学龄期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与智力的相关性初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 16(3):247-248.

[6] 韦正强,王磊,邓兰,等.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实践与反思[J].现代特殊教育杂志,2013,(1):13-15.

[7] 郭新志.脑瘫综合康复与医教结合[J].前进论坛,2011,(2):51-52.

[8] 杨臻,苏振军.住院脑瘫患儿家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对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56-57.

[9] 史惟,朱默,翟淳,等.基于ICF-CY的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内容效度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 19(1):13-18.

[10] 李初阳,史惟,周美琴,等.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修订扩展版(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2):1112-1115.

[11] 何玉清,罗佳美,刘敏,等.应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对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影响[J],中国康复杂志,2012,27(6):448-449.

[12] 童光磊,李红,张敏,等.医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 17(1):70-72.

篇2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 依据Vojta的诊断标准,诊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435例,根据家长是否选择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月龄从72天-6个月,进行2年的治疗及跟踪随诊。

1.2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干预治疗手法。

1.3疗效评定及评定标准 根据GMFM量表,分别于72天,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评分。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x-±s)表示。

2 临床研究

本课题临床研究应用综合疗法,包括Bobath法、Vojta法、上田法及中国传统的按摩手法来抑制异常放射活动,促进正常运动出现,运动语言疗法来训练构音障碍及舌面肌肉、智力障碍的患儿应用引导式教育来对患儿的心理行为进行有效训练,以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我科自2009年的1月-2010年1月,共收治中枢协调障碍患儿289例,其中早产132例,HIE65例,宫内发育迟缓92例,采用综合康复的运动疗法进行干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干预组患儿共289例,平均治疗时间32天,最短治疗时间10天,最长2年,共有8例患者在运动语言及智力方面存在一项及多项障碍,经过治疗及训练均有明显的提高。

对照组患儿共146例,因为经济及时间等原因家长选择放弃治疗或家庭康复治疗,同干预组一样,分别在不同的月龄进行康复评定,共有14例患者在运动语言及智力方面存在一项或多项障碍,达到正常化的提高和发育速度明显低于干预组。

3 结果

治疗前后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治疗的年龄及坚持治疗的时间等因素。早期诊断、准确评价是使脑性瘫痪患儿得到理想的康复,有效地进行发育疗育的关键。只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才能有效减少脑性瘫痪的发生,不仅促进脑损伤的恢复,控制疾病的发展,还能使患儿获得正常的运动语言功能,达到运动语言的患儿,在运动发育及智力发育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岁时,在运动发育、语言发育及智力发育、儿童残疾率为0,但干预越早,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4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以在妊娠期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形成永存的,但可以变化和姿势异常,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国际上统计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为1-5%,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因为神经系统的损伤恢复机制,其自然恢复需要12-18个月,因此从可变概念讲,作为脑性瘫痪的诊断至少在今后1-1.5岁,我们习惯把做出诊断以前的具有神经发育异常的时期用Vojta的中枢协调障碍(ZKS)作为诊断中枢协调障碍的诊断可以根据高危行为的正常化。

近年来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对高危儿筛查工作的有效进行,对脑性瘫痪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较高水平,但早期干预综合性康复的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尤其在中枢协调障碍的早期干预是空白。早期干预综合性康复是通过各种手法,主要为运动功能训练和“肌肉—骨骼系统的管理”持续的进行对神经—肌肉系统促通而作的功能训练为康复的核心和关键,Bobath法、Vojta法、上田法以及传统的中医按摩手法等治疗体系,都是基本以姿势运动的中枢神经—肌肉机构为对象,并且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变形挛缩的预防和矫正也非常重视以促进正常运动的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姿势模式,预防合并症,促进智能和社会性的发展。

篇3

小儿脑瘫的常见病因

导致小儿脑瘫的原因主要有3大类:

宫内因素家族有先天性遗传病,家族性先天畸形、频繁流产、孕妇在怀孕期间创伤、胎儿受压,母亲是高龄妊娠、有习惯性流产,妊娠三个月时病毒感染、接触X射线、吸烟、酒等。

生产因素 早破水、产伤、脐带绕颈、窒息、多胎、剖宫产,生产时难产发生脑出血、窒息后继发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因素 低体重儿、早产儿、过期产儿、黄疸、低血糖,脑外伤、脑膜炎、高烧、惊厥等。

小儿脑瘫临床表现

不少脑瘫婴儿,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家长们并没有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状况,特别是一些脑损伤轻微的孩子更容易被忽视,对孩子表现的某些发育落后或异常运动,被误诊为佝偻病、缺钙、缺锌、营养不良等,或者有的家长感情上不愿意接受孩子有异常的现实,不愿意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使得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脑瘫孩子在早期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只要细心观察,不难被发现。

脑瘫的早期表现

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儿童差:

哺乳困难、吸吮无力、吞咽困难、经常呛奶、吐奶;哭声微弱或有尖叫、出生后少动,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头常后仰;手指紧握拳,不会张开;3个月头不能抬起;4~5个月不会翻身等。

发现孩子出现上述问题,结合母亲在妊娠时或孩子出生时的一些高危因素,应及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进行治疗。

脑瘫的主要特征

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多样,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若同时存在两种类型,则表现更为复杂。即使单一类型,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也不一样。虽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但脑性瘫痪患儿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方面。判断运动发育是否落后的指标很多,正常小儿3个月时能抬头;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6~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1~1岁半时能行走。脑性瘫痪患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都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安静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通过被动地屈伸、摇晃四肢肢体,了解其肌张力。张力低时摇晃手足时手足甩动的范围大,张力高时活动范围小。

肌张力的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转为正常。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在6个月以内肌张力增高并不明显,有时造成诊断困难。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仍可在6个月以内表现出肌张力异常增高。

姿势异常 脑性瘫痪患儿异常姿势有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俯卧位婴儿时期(3~4个月以后)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不能抬头,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肩部着床,臀部高举;仰卧位头后仰,下肢伸直,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四肢肌张力低下,仰卧位时腕、肘、肩、髋、膝、踝关节等均可同时平置于床面,呈青蛙仰卧状。

反射异常 脑瘫患儿神经反射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

脑瘫的类型

根据脑瘫孩子表现的不同临床特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痉挛型 主要以肌张力异常增高为主,手脚不能灵活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小,双腿不易分开,坐位时身体前倾,爬行时双腿同时向前跳呈青蛙样跳,扶站时,双叉呈剪刀步。

手足徐动型 肢体运动难以用意志控制,表现为不主自运动,身体姿势不对称,双手不能在胸前互握,说话时吐词不清楚,安静时身体比较放松,紧张时不随意性动作增多。

共济失调型 全身肌张力比较低,不能准确完成动作,手和头部出现震颤,呈醉酒步态,平衡能力差。

混合型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

张力低下型 肌张力低下,全身瘫软,不能维持正常姿势。

在几种类型中,痉挛型最常见,约占75%。

脑瘫的伴随表现

脑瘫孩子常常会有一些伴随障碍:

体能障碍 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体质较弱,易生病;常有流口水、咀嚼、吞咽困难。

智能障碍 部分孩子伴有智力低下。

癫痫 脑瘫伴癫痫比例较高,在治疗脑瘫时,要注意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语言障碍 大多数脑瘫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表现有语言落后或发音不清等。

听觉、视觉障碍 多伴有斜视,有皮质盲,听力障碍。

牙齿发育不良、行为障碍等。

脑瘫的诊断

根据我国制定的诊断标准,小儿出生时有高危因素,出生后表现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体格检查发现异常神经反射,参考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即可诊断。

脑瘫的治疗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脑瘫已不再是人们以前认为的不治之症。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减轻脑瘫所致的残障。

脑瘫主要表现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对脑瘫的治疗不同于其它临床疾病,不是单靠药物或某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康复治疗过程。通过康复治疗使其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最大的限度,使脑瘫孩子能够重返社会。

对脑瘫孩子的康复治疗,要考虑到儿童对疾病和损伤的反应在解剖、生理和心理等诸方面不同于成人,残疾和功能障碍对儿童发育、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功能评定上要考虑到发育上的特点,康复计划和管理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接受力和理解力,在形式和方法上也要有特殊考虑。

脑瘫治疗的原则

全面康复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处在身体发育阶段,处在受教育时期,残疾儿童首先是一个儿童,除儿童基本需求外,残疾儿童还需要得到克服或减轻其病残的服务,并且要帮助他们取得满意的心理、社会和教育方面的环境适应。使他们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要进行全面康复。全面康复包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全部在内。这就需要社会各机构配合。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体格在不断地发育,因而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越早治疗,功能恢复越好。

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与游戏玩

耍相结合 小儿期是成长发育和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脑瘫儿童的治疗与教育相结合可避免因治疗而延误的受教育的时间,将有助于身心潜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脑瘫儿童大部分伴有智力发育落后,同时在运动、平衡和手眼协调方面亦常有困难,这些状态常妨碍他们对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通过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游戏来把训练“寓”于娱乐之中,才能收到效果。

康复治疗与有效药物和必要手术相结合,与中医中药相结合对并发癫痫的孩子,需要控制癫痫发作后才能进行康复训练。对一些遗留四肢严重痉挛、肌腱挛缩或关节变形的患儿,手术矫正畸形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如针刺、按摩、点穴、中药等等,对于残疾儿都有一定的效果。

家庭训练与医疗康复相结合 残障儿的康复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治疗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今后的问题。同时,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应该是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中,孩子进食、穿衣、洗澡、如厕等,都需要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对孩子的家庭护理方法也应该有特别的要求,这样可以更好让孩子得到一个连续的康复训练,尽可能地生活自理。这也就需要家长掌握一些家庭训练、护理的方法。

脑瘫的主要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PT)运动疗法是理学疗法的一种,是脑瘫康复的核心,是指通过各种功能训练来促进正常运动及姿势的发育,抑制异常运动,达到康复的目的。

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是将身体的活动方式交给患儿,使之掌握正常的运动功能,克服作为脑瘫症状表现在肌肉痉挛,无意识的不随意运动,以及肌张力的松软或过硬的异常,一步一步的训练,使运动尽可能地正常化。

目前常用的运动疗法包括Bobath神经发育疗法、Voita疗法、上田法等。

作业疗法《OT》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进行训练,使其生活、认知、学习能力得以恢复、改善和增强,帮助其重返社会的一种治疗方法。

语言训练 语言治疗主要是针对小儿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等问题制定不同课题,进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进食、构音障碍等训练,达到语言理解、表达、交流、书写目的。

引导式教育 通过教育的方式使脑瘫小儿的异常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包括饮食用具技能、就餐、穿脱衣服、书写、绘画能力、姿势与移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等。强调孩子主动参与学习与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的体能、语言、智力活动得到同步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 脑瘫患儿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运动游戏.感觉游戏,协调视觉、听觉、触觉、固有感觉、前庭觉,抑制异常感觉,增强机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各种正常运动感觉。

水疗 水疗是综合康复的一种手段,既是一种运动疗法、也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水温、静压、浮力、矿物、药物刺激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改善协调性,提高平衡能力,纠正步态等。

理疗 采用多种仪器通过脉冲电流作用于受损肌肉,改善局部肌肉营养状况,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减低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异常姿势。

针灸 利用中医经络、腧穴原理,选择不同穴位,调节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肢体、肌力、关节功能改善和恢复。头针法是祖国医学的经络疗法,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相结合,经过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针刺方法。

按摩 按摩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各种推拿手法,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作用。达到降低肌张力,增强肌力,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发育的目的。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指在高压环境中(氧舱内)吸入纯氧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新生儿窒息、脑瘫、高危妊娠等,出生前后或婴儿时期脑部受损患儿通过高浓度和高压力的氧气治疗,使受损细胞修复和再生,脑功能部分或全部恢复和重建,促使运动、智能、神经心理发育。

矫形辅助工具 为了更好地促进康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其功能而应用矫形器。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踝足矫形器。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并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再结合康复训练,可以缩短康复疗程。

常采用的有SPR手术、选择性外周神经切断术、跟腱松解术等。

药物治疗 改善脑功能:脑活素、施捷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金路捷(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其它治疗方法 心理疗法、文体治疗、认知教育等。

脑瘫的护理

家庭康复护理就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应用康复护理理论和康复护理技能指导患儿及家属在家庭中的护理与训练,使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与日常生活护理贯穿于每日的生活中,最终达到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的目的。

日常正确姿势护理

正确的抱姿

痉挛型脑瘫 让小儿双臂伸直伸向妈妈的背部或围住妈妈的颈部,髋部及膝盖弯曲并双腿分开放在妈妈腰部两侧。身体贴近妈妈的身体。

手足徐动型脑瘫 小儿双腿靠拢,关节屈曲,尽量接近胸部,双手和在一起,这样将患儿抱在妈妈胸前或一侧。

弛缓型脑瘫 最重要的是给小儿一个很好的依靠,可采用手足徐动型抱法或一手从患儿右腋下穿过,另一手托住患儿有臀部。

正确的坐姿

小儿取坐位,双腿分开,膝关节保持伸展位,诱导躯干挺直;或小儿坐在椅子上,保持髋、膝、踝三个关节部均屈曲90度。

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就是人们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动、食、住、行、个人卫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穿衣训练与护理

穿衣是一个复杂的技能。要选择宽大的衣服,最好有拉链或按扣,衣服上有不同图案,教会小儿辨认前后左右及衣服各部位名称、用途,拿大玩具娃教会患儿为其穿脱衣服,然后再为自己穿脱衣服。裤子应选裤管宽松,有松紧带的便于穿脱,严重智力障碍儿可穿开裆裤。鞋子应选松紧带或尼龙搭扣样式,袜子有弹性不宜太紧。

进食训练与护理

脑瘫小儿中,多伴有摄食障碍,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因此进食训练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基础训练。进食的选择和摆放,一定要抑制异常姿势,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和动作的出现;而身体左右对称,是一切动作的基础。小儿可取半位,双腿分开放在地上或踏板上,髋、膝部弯曲,上身成自然弓形。

进食中不要让小儿仰卧位或头部向后仰,以免引起姿势僵硬及出现呛咳和窒息。对于全身肌张力较高,呈屈曲状态患儿,可采取俯卧位方式进食。进食时注意选择合适的桌椅及餐具,如带吸盘的碗及双耳杯等。食物选择宜先糊状,再半流食、汤类、次之为固体食物,以健脑食物补充为主,如猪脑、猪心、猪骨髓、芝麻、银耳、香蕉等。

大小便训练与护理

大小便训练不能过早,以2岁后训练为宜。

训练时掌握排便和合适的便桶。排便时臀部坐住便器,膝部弯曲并分开,两足平踏地面。便桶的前面最好为有握把的便器,以小儿坐着能双脚踏地为宜。

训练按照先日间训练,后夜间训练;先训练小便,再训练大便;先训练使用痰盂,后训练坐侧、蹲厕。根据小儿便溺时间规律选择训练时间,并定时让小儿坐厕,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教会小儿在需要大小便时能及时告诉他人,并学会控制大小便以保持身体清洁干燥。这对于建立小儿的自尊心、独立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安全护理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尤其在小儿进食和行走方面,防范窒息和跌伤发生;

家长要了解一些意外伤害发生的抢救意识与基本手段;

学习正确的康复训练,建立基本常识,避免脱臼及骨折事件发生;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空气清新,防交叉感染。

脑瘫的预防

脑瘫的发生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伤害,对家庭、社会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预防脑瘫的发生非常重要,应该从脑瘫发生的原因,从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出生前的预防

做好母亲孕期保健工作,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对高危孕妇要注意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早产,防止意外事故;

保证孕母营养,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避免放射线照射,不乱用药物;

妊娠早期避免各种感染,特别是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进行处理;

孕妇应做到不吸烟、不饮酒、不长期看电视、打牌等,孕妇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及精神状态,避免到不良环境;

积极治疗各种孕期疾病,对妊高症、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糖尿病等要及时进行治疗。

出生后预防

做好新生儿护理,注意观察孩子吸奶、睡眠情况,观察皮肤黄疸消退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

篇4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脑瘫儿童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引导式健康教育运用1个月。

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

结论:将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脑瘫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引导式健康教育脑瘫儿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8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6-01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俗称脑瘫,系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及未来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是一种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受损而致活动机能失调者设计的很有效的康复方法。临床调查发现,引导式健康教育在促进脑瘫儿童康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92例CP患者为对象,进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CP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13岁,平均(3.86±1.12)岁;其中痉挛型24例,混合型9例,手足徐动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轻度膝反张17例,中度23例,重度6例。对照组: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12岁,平均(4.01±0.92)岁;其中痉挛型24例,混合型9例,手足徐动型7例,肌张力低下型6例。轻度膝反张18例,中度23例,重度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康复训练:按照正常儿童的运动和发育的规律,从上到下,从低级到高级,自近而远和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合理训练。针对各患儿的不同功能障碍,使用引导式的教育体系中所特有的基本模式,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对其进行一些如抬头、坐位和平衡翻身的简单训练,同时进行手部的功能、站立、爬行梯等有助于加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同时训练过程中,专业护士要应用好引导式的教育理论,并借助一些引导式的教育家言论和部分的康复器材帮助儿童实施训练。②改善病房环境:保持患儿病房卫生,环境舒适。并尽可能将患儿病房设计得更加贴近儿童生活,使病房更加居家,患儿的个人物品分类安置,避免病房内放置如剪刀等危险物品。同时为患儿设置宽敞、明亮的活动场所,使患儿处在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环境中。③加强与家属良好沟通:孩子是家里的希望,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因而,对于患儿父母来讲,其思想压力更大,负性情绪更多。因而,护士要耐心地向患儿家属讲明脑瘫病情的发展状况和康复状况,积极地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并指导家属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与孩子一同开展一些有益于提高孩子智力,促进孩子康复的活动。

1.3疗效评价。治疗前后采用GMFM66测试量表[3]对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进行评价。其中GMFM66评分总百分比提高≥12%为显效;总百分比

瘙 12%,但>6%为好转;总百分比提高≤6%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P

2结果

2.1两组口儿GMFM66项量表分值比较。治疗前,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66项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儿疗效分析。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4%,观察组为8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CP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神经内科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并发语言障碍、癫痫或致患儿残疾[9,10]。目前临床上用于CP的药物较多,且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健康教育在CP患儿治疗中的地位仍无法取代。但目前临床中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较多,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已经成为CP患儿康复的首选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CP患儿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下,无法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康复护理,易使病情进展,或并发其他并发症,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13]。引导式的健康教育是指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医生与患儿、医生与家属沟通,使患儿能够午到有助于个体疾病康复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有效保障患儿的治疗疗效和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

本研究表明,将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脑瘫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篇5

2005年9月-2012年9月在我科行常规儿童保健,高危儿监测过程中诊断为脑瘫的患儿30例作为监测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以传统方法抚育,未行正规发育监测,来就诊时明确诊断为脑瘫的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2例,男38例。脑瘫诊断符合全国2006年全国脑瘫康复会议标准。

1 方法

1.1 监测

对有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生后1个月左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分数≤35分,体检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婴儿均列入“高危儿”管理范围。检测项目有:发育史/姿势/运动模式、肌张力、肌力、神经反射、Vojta姿势反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等;选择性行头颅CT或MRI、肌电图、TORCH、血氨、乳酸、甲状腺功能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

1.2 一般性干预措施

婴儿抚触,婴儿操指导、功能训练指导等。

1.3 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运动模式、肌张力、肌力等情况,选择性采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学位按摩等康复技术;并依据患儿病情采取以医院康复为主,强化训练,训练时间和强度以不影响患儿进食、睡眠、体重增长为宜,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干预。半个月至1个月评估1次,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1个月为1疗程。

1.4 其他治疗

药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高压氧等。

1.5 疗效标准

正常化: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检测PDI≥70(70为临界状态),异常原始反射消失,肌张力、姿势基本正常。

1.6 统计学分析

率的差异比较采用χ?检验。

2 结果

2.1 脑瘫早期诊断率

两组患儿脑瘫诊断时的年龄分布见下表。≤9月龄脑瘫诊断率,检测组为90%(27/30),对照组为45%(45/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两组脑瘫儿诊断时年龄分布

将在我院进行康复综合治疗的时间累积≥2月,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总疗程≥6月的两组脑瘫患儿比较正常化率,监测组22例,其中男15例(68%),女7例(32%);对照组63例,其中男43例(68%),女20例(32)。疗效统计时年龄:监测组13.5±4.2个月,对照组 21.10±7.20个月。两组脑瘫患儿正常化率比较,监测组50%(15/30),对照组21%(13/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儿童保健康复科针对脑损伤高危儿级常规保健儿童提供一般儿童保健知识,婴儿操等,脑瘫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训练相结合。监测组多为本院产科、新生儿科出院的儿童,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疗效也较好;对照组多源于基层医院或家长自觉有异、早期被误诊的患儿,来就诊时年龄均较大,临床表现重,治疗开始晚,疗效较差,正常化率地。

儿童保健的过程是评价、指导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用发育诊断方法,当发现有怀疑指标但不能确诊脑瘫是,先告知家长以引起重视,并指导早期干预。有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的患儿,早期即出现反射异常,并可诊断为中枢协调障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篇6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治疗48例脑瘫患儿,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患儿采用物理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包括Vojta诱导法和Bobath法,理疗方法:包括脑循环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等仪器治疗。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的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物理治疗对恢复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作用,费用较低,有利于患儿及其家长接受,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脑瘫 患儿 物理 治疗 运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84-02

儿童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为脑瘫,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儿童脑部在发育未成熟时发生的非进行性的脑部损伤[1]。患儿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智力下降、姿态和行为失常、言语失调、癫痫等症状,对患儿的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了儿科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2]。脑瘫患儿的物理治疗是缓解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校2009年的9月至2011年的9月物理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体会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校2009年的9月至2011年的9月治疗48例脑瘫患儿,均符合脑瘫儿童的诊断标准[3]。患儿均为我校治疗的学龄前期儿童或学龄期儿童,治疗前均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8±1.4)岁。脑瘫类型包括痉挛型脑瘫34例,手足徐动型脑瘫9例,共济失调型脑瘫3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2例。患儿均排除有先天性疾病、脑部肿瘤、脑积水的患儿。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儿的脑瘫类型、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具体为:①运动疗法包括Vojta诱导法和Bobath法,即治疗师通过促通拍击等手法矫正异常姿势,训练患儿的抬头、翻身、爬行、坐立、行走等姿势,使患儿翻身、爬行、抬头等姿势恢复正常。治疗频率为1h/次,1次/日,3月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②理疗方法:包括脑循环治疗仪、痉挛肌治疗仪等仪器治疗。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时将主电极置于患儿的乳突处,频率为130Hz,强度60%~80%,每次20min,2次/d,2周为1个疗程。痉挛肌治疗仪治疗时,将A路电极置于腓肠肌两端的肌腱处,将B路电极置于腓肠肌拮抗肌—胫骨前肌两端的肌腹,电流交替出现,频率相同,强度以引起肌肉收缩为准,20min/次,1次/d,20d为一个疗程。理疗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继续进行治疗,共治疗3~4个疗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肌肉牵伸、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能力训练。

1.3 量表评价方法。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66)对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综合的定量评价。GMFM-66量表共分为A、B、C、D、E这五个部分。评估在安静、独立的房间内,由专业物理治疗师负责执行。室温控制于20℃~30℃,患儿穿戴1~2层的衣服。患儿家长可以在旁,但独立动作需要患儿自己完成。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 Statistic 19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所有患儿均坚持完整个训练过程。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的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大运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小儿脑瘫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二[4]。学龄前期儿童是指3周岁至7岁入学前的儿童,学龄期儿童指的是6~12岁的儿童,这部分12岁以下的儿童是脑瘫患儿发病的主要群体。经过有效的治疗,脑瘫患儿的存活率得到了提高,但患儿的运动功能发生障碍,肌肉平衡失调,却是一直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患儿长期不运动,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将会诱发髂腰肌缩短,臀大肌、胫前肌、臀中肌无力,内收肌和腓肠肌痉挛等肌肉失衡症状,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另外,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出现停滞,往往需要父母亲戚或者保姆长期陪同治疗,对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5]。儿童的神经系统受损后的代偿功能强,虽然患儿患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肌肉痉挛等症状,但现代医学认为,神经细胞可以通过替代周围细胞的功能,生长出新的轴突和树突,从而恢复神经兴奋传导[6]。这提示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和干预,可以纠正异常的姿势,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有效的代偿。

物理治疗是患儿康复治疗的一种方法,利用神经生理学的远离,借助于工具等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发展,恢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有效方法,对患儿的肢体进行适当的刺激,可促进肢体功能以及脑部受损部位的恢复。Vojta诱导法和Bobath法对患儿末梢神经加以刺激,通过末梢的感受器将刺激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激发机体的代偿作用[7]。脑循环治疗仪通过仿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改善脑瘫患儿的微循环状态,提高脑细胞的供血量和供氧量,避免脑组织坏死,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8]。痉挛肌治疗仪则可以输出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患儿的痉挛肌肉和对抗肌,使肌肉交互抑制而起到松弛肌肉的作用,提高肌力和运动功能。

GMFM是测量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改变情况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脑瘫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并且治疗前后的GMFM量表评分可以反映临床治疗对脑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9]。本研究的脑瘫患儿多为痉挛型脑瘫,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66量表评分较低,说明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受到了影响。在经过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GMFM-66量表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治疗过程中,患儿有可能因不适而产生烦躁、厌倦、畏难心理,不配合物理治疗。因此在整个物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医师应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医师,根据患儿的个体类型来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并开展对患儿家长的培训,指导患儿的家长学会相应的方法,在家庭中进行进一步的训练[10]。物理治疗师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提高患儿残余治疗的积极性,培养患儿的兴趣。比如,物理治疗师可以将物理治疗设置于游戏的过程中,让患儿在游戏时自然的得到锻炼,也可以使用辅助器辅助治疗[11]。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指导其自己主动进行肌肉训练[12]。

综上所述,物理治疗对恢复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作用,费用较低,有利于患儿及其家长接受,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方法。脑瘫患儿的物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儿及家长应坚持努力,配合物理治疗师的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泌,黄东锋,刘鹏,等.脑瘫儿童的家庭物理治疗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57-358

[2] 韩红芬,王小玲.60例小儿脑瘫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的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1,8:52-53

[3] 张淑琴,娄彦.小儿脑瘫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6-161

[4] 郭光,李瑞花,阙立双.间歇与持续物理疗法治疗婴幼儿脑瘫的疗效对比.广东医学,2011,32(4):500-501

[5] 朱韶英.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小组工作方案及其实施——以脑瘫儿童的服务实践为例.中国社会导刊,2007,16:32-35

[6] 李敬英,刘瑜.Vojta疗法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281-282

[7] 郭春香.应用物理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09,1035

[8] 汪捷峰,林俊,熊萍,等.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8:35-36

[9] 史惟,廖云贵,王素娟,等.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10):838-839

[10] 张丽燕,范魏魏,佟.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效果分析.黑龙江医学,2002,26(12):960-961

篇7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上肢功能;作业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13-02

Influence of Early Occupational Therapy to Upp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on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U Yi FENG Jing SU Shaoyuan LIU Guimin MA Lian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of Pediatrics,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arly occupational therapy to upper limb function recovery on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Methods The treatment was using the children’s own efficacy comparison, for the 40 cases of encephal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using Peaboday movement Developmental Scale(PDMS-FM) to assess the clinical. Results After a month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the children, the grasping ability(GR) score was(13±10.56) and Visual - motor integration index (VI) score was (29.7±13.62) before treatment, however, after a month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the children, the GR score was increased to(34.5±16.32), and the VI score was increased to (71.4±45.35), suggesting that the fine motor scores and the ipsilateral grasping abi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Viral encephalitis ;Limb function; Occupational therapy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等。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先出现流感样前驱症状,继而发展成高热、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常伴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和抽搐[1]。由于病毒侵犯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形式亦多样,严重者常留有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其中,像乙型脑炎患者的后遗症可达30%,造成患儿认知、语言、视听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而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障碍,尤以上肢功能障碍明显。广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陈慧对65例脑炎患儿随机分两组于发病后1~2个月内和2周内分别进行手功能康复[2],结果显示尽早的康复干预对脑炎患儿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探讨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该研究选取2009年8月―2011年9月期间的40例脑炎患儿研究进一步证明此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神经康复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40例,其中男29例,女 11例。平均年龄75个月;肠道病毒脑炎11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8例,乙型脑炎2例,不能明确具体病毒的病毒性脑炎19例;上肢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同时伴有吞咽功能差,认知障碍,四肢肌张力升高。

1.2 治疗及评估方法

1.2.1 治疗 该研究对患儿进行1个月的作业训练(Occupational Therapy,OT训练),6次/周,30 min/次。

采用按摩、感觉刺激、关节活动度、肌力、姿势控制、上肢功能训练等方法。

①手操运动训练:治疗师先给患儿做上肢放松训练,缓解患儿的紧张、哭闹情绪。

②头控:如患儿竖头不稳,对患儿做头部控制训练。患儿取床上坐位,治疗师坐于患儿对面,两只手分别放于患儿双肩,在支持患儿的同时修正患儿的肩上举。同时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竖直方向的调节。同样的手技再使患儿向前倾斜。如此反复,使患儿头部保持在直立位置。

③抓握训练:患儿手抓握意识差,用木板钻许多小孔,用木棒叫患儿插入洞内来玩,训练拇指和食指来拿捏,训练手眼协调及用指捏取动作。对于手功能障碍,抓捏橡皮球,放开手可缩回来,来练习握住、松放基本运动。

④肩关节活动:用木箱装积木,叫患儿一块一块向高处放,训练其向高处抬起再放下。同时练习患儿的拇食或中指张开及抓握动作,也训练其手眼协调能力。

⑤姿势控制:如患儿有徐动或四肢不对称姿势,可取抱球姿势控制,患儿取坐位,背靠于治疗师胸前,治疗师控制其上肢,使头颈屈曲,四肢对称屈曲,促进其四肢正中位发育。

⑥患儿心理支持:给予患儿安抚、鼓励,通过设置游戏提高患儿训练兴趣,减少过度替代,给予自主运动的机会。

⑦家庭作业:让家长学会一些简单的康复手法,同时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训练任务,序贯在家里中给患儿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延续医院康复效果。如训练患儿主动抓握一些生活用具;用热毛巾敷患儿的上肢,使其肌肉放松等。

在训练中使用鼓励性语言,当患儿取得进步或完成训练时给予表扬。

强制性诱导治疗时间门诊为3次/周,30 min/次,家庭训练为2 h/d。

1.2.2 评估方法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Fine motor,PDMS-FM)[3]是目前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儿童运动发育专项评估方法,此量表可以单独应用于脑瘫以及其他各种障碍儿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王素娟、李惠等应用PDMS-FM对98例3岁以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精细运动发育水平评估,证明此量表适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4];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王素娟、李惠等应用PDMS-FM对22例脑瘫(CP)患儿和28例精神发育迟滞(MR)的患儿分别进行评估,结论是此量表适用于CP和MR。脑瘫和脑炎后遗症有很多相似症状,由于脑部的损伤而使肢体损伤,脑炎后6个月可称之为后天性脑炎。因此Peaboday也可以应用于脑炎后遗症患儿的评估。

治疗前后采用PDMS-FM对患儿手的精细动作进行评定,比较各治疗阶段效果。PDMS-FM精细运动评估包括98项测试项目,分别测试抓握、手的使用、手眼协调和操作的灵活性等4个技能区的能力。抓握分区测试(Gr):共26项,测试儿童应用手的能力,测试从单手抓握物体开始,逐渐发展到需要应用双手手指的动作;视觉-运动统合分(Vi)测试:共72项,测试儿童应用视觉感知技能完成一些复杂的手眼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伸手抓住一些物体,搭方块、模仿画图等。PDMS-2的每个项目都采用3级评分,即0、1、2分。儿童能够全部完成特定动作,可得2分;如果有明确的意图去做,但未完成动作,给1分;如果根本就没有完成动作的意识,也没有迹象表明这个动作正在发展出来,给0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对患儿进行PDMS-FM评估,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上肢精细运动康复训练后患儿精细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P

表1 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治疗前后比较

3 讨论

精细运动功能是人们工作、玩耍和自理的工具,对接触环境和感受外界刺激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功能主要是由上肢关节活动、肌力、抓握和放松以及手眼协调、操作等动作组成。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孩子因不能进行有效的手的活动,造成接受外界各种刺激的机会明显减少,进而影响到认知和其他多种功能的水平发育。

脑炎后遗症是指脑炎治疗后残留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根据受损的部位可以表现为中枢性或周围性的一侧或单肢的瘫痪;亦可表现为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如舞蹈样动作,肌强直;亦可因颅神经麻痹而出现斜视、面瘫或吞咽障碍等。同时也可出现精神障碍,如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幻听、幻视;情绪改变、易怒,有时出现猜疑。其中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直接侵犯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受侵犯脑组织通常出现水肿、软化、脱髓鞘及坏死、神经节细胞变性等,营养障碍、代谢物质潴留,继而引起严重缺血缺氧、脑细胞弥漫性损伤[5]。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可兼而有之。由于病毒的种类不同,脑炎的表现也就多种多样,病毒性脑炎轻重差别很大。既有高热不退者,也有仅为低热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等表现。其中,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引起后遗症概论最高,乙脑是由带病毒的蚊子传播发生,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等特点,常表现为高热、颅高压症状、频繁抽搐、意识障碍、呼吸衰竭甚至脑疝[6]。其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从大脑到脊髓的广泛病变,使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中枢受到威胁或出现肢体瘫痪等。虽然大部分病孩经抢救后,大约1~3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但有少数孩子在得病6个月后,仍留有痴呆、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其中,手功能障碍会明显影响患儿日常生活自理(ADL)以及学习生活,因而在其发病后的恢复期对其进行早期精细运动康复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有的能力水平。

PDMS-FM量表:选取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和精细运动测试项目的标准分(standard score),包括抓握能力(standard score for grasp,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standard score for visual-motor integration,SVi)。对脑炎患儿进行精细运动评定,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该研究发现,患儿在1个月内的精细运动康复训练中,均有较明显的进步。在进行第2次PDMS-FM评估,发现抓握(Gr)及视觉运动整合(Vi)的分数大部分呈上升趋势,只有小部分分数是有所下降的。通过评估,我们对患儿存在的新问题重新制定了针对性的方案,进一步解决其手功能障碍问题。因而,在脑炎患儿发病后的恢复期内,及时的康复训练对其所产生的脑炎后遗症恢复有较大的帮助,能全面帮助患儿纠正手的异常姿势,提高其抓握及视觉统合能力。

脑炎后遗症给患儿及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改善脑炎后遗症有较大的疗效。脑炎患儿上肢经过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其抓握能力及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他们接触外界事物,使用工具的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各种刺激,更加好地了解外界事物。而控制物体的能力增强后,活动兴趣也有明显的增强。所以精细运动的改善能更好的促进认知的发育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 廖建湘.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 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13-16.

[2] 陈慧.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07-809.

[3] 王小燕,姚英民.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临床应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13.

[4] 王素娟,李惠,史惟,等.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00-902.

[5] 屈忠慧,全昱玲.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8-69.

篇8

康复医学不断发展,康复诊疗技术不断增加,目前却没有统一的康复诊疗技术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存在医院感染的风险。康复医疗用品消毒不规范如火罐、中药浸泡器具消毒不规范。部分老中医一次性针灸针同一患者重复使用。康复器材少,颈椎牵引等不清洁消毒连续使用;按摩治疗巾及床上用品没有做到一人一换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工勤人员消毒液配制浓度不正确,保洁工作流程不规范,手卫生习惯差,成为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2〕。

2基础设施不符合医院感染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门诊多数是后期改建,往往康复治疗室面积小,多项康复训练集于一室,布局不合理、分区不明确。多数康复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属陪护,康复训练时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同住一室,人员密集空气污浊,容易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没有独立的儿童康复区,康复患儿主要为脑瘫、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等,多数是体弱儿,其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医院感染〔3〕。

3管理对策

3.1加强康复门诊感染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康复科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考核,检查成绩纳入到科室每月综合医疗质量考核中。统计洗手液和快速手消剂使用量。康复治疗车、康复器材旁及每位康复治疗师随身携带快速手消毒剂,接触每位患者前后进行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协助保洁公司制定规范的保洁工作流程,每月联合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改正。每月对康复器材表面、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医务人员手和室内空气进行采样细菌监测。

3.2制定并落实清洁消毒或灭菌制度

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技术指南与标准、消毒技术规范等,制定康复医疗用品、非医疗用品和环境的清洁消毒或灭菌制度。①医疗用品管理:复用的有创操作器材首选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选用低温等离子灭菌。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一次性电极片。火罐、中药浸泡器具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后干燥保存。电疗的导线使用后消毒液擦拭。运动器材每2h消毒1次。②非医疗用品管理:康复治疗车使用前后消毒液擦拭。颈椎牵引套、按摩治疗巾一人一换一清洁。床上用品每天上下午更换。③环境和空气的清洁消毒:康复治疗室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天地面湿式清洁2次。床帘、窗帘、空调过滤网每季周末清洗。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流程

篇9

关 键 词:运动医学;体育游戏;感觉统合训练;作业治疗;发展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127-08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y effects of sports games based on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on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ZHAO Fei-yi1,DUAN Yi-ru1,XIA Xiao-jie2,SHEN Jun-liang3,LI Ai-qun4,

ZHANG Zhe-yuan5,YAN Hai-xia6,XU Hong1

(1.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Affiliated to Shanghai TCM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1,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3.Faculty of Med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Groningen,Groningen 9700 AB,Netherlands;4.Periodical Press,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5.School of Haiyan Clinical Medicine,Zhejiang Pharmacevtical College,Haiyan 314300,China;6.Basic Medic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guide and optimize clinical operating therapy plans, and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from their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 symptoms after they are intervened by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via a sports game mod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4-week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based mainly on sports game therapy on 23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5 days a week (Monday through Friday), 60 minutes a day. The training contents include tactile sense training, vestibular balance sense training and proprioceptive sense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apy and 4 weeks after the therapy (i.e. at the end of week 8), the authors scored the children by using Simplified Children Sensory Processing Ability Analysis Form, Conner’s Evaluation Form Used by Teachers and DeGangi-Berk Sensory Integration Measurement Tool,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after sports game training, various sensory integration abilities of th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were all improved,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sports medicine;sports game;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operating therapy;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发展障碍定义为:一组不同且多样化的、由于精神心理和(或)身体损害造成的严重慢性综合征[1-2],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小儿脑性瘫痪、视力和听力障碍、精神心理发育迟缓、言语迟缓、唐氏综合症及其他先天性畸形等。流行病调查显示,在美国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中,17%受到不同程度发展障碍的影响;卫生经济学证实,发展障碍儿童相比其他正常同龄儿童入院率更高,给个人及社会医疗大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3]。

发展障碍被认为会对儿童的语言、学习、身体动作、自助能力及独立生活都造成一定影响。儿童发展障碍可能造成的高风险行为被划分为3大类:(1)缺乏对教导行为的合作性;(2)内在化行为(退缩或回避、重复的习惯以及自我伤害);(3)外在化行为(发脾气、变得有破坏性、伤害他人或破坏财物)[2]。这些特殊儿童的发展障碍尤其体现在感觉加工方面,而这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遭遇极大的困扰[4]。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感觉加工失调一般会使发展障碍儿童在以下至少两个领域显示出问题,包括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语言、认知、注意力、唤醒、社会技能和日常行为活动等[1]。感觉加工及统合功能失调被认为损害前庭、本体感受和触觉系统[5]。前庭系统通过空间将身体运动相关的感觉输入大脑,前庭受损的信号则包括不良姿势以及在规划及定序运动时表现出困难;本体感受系统向肌肉及关节输入感觉,这一系统的损伤表现为刻板行为,例如重复摇动双手等;触觉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触觉缺乏敏感性或敏感度过高。

对于这些问题的原因,感觉统合干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及缓解部分发展障碍[6]。该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Ayres[7]结合脑神经生理学、职业治疗学及发展心理学提出,用于解释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感受器传入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感受和前庭觉等)进行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的集成、再整合,这是一个会强烈影响儿童发展的神经行为[8]。感觉统合的过程是“二段式”进程:第一阶段是脑对中枢在同一时间接受的多类型刺激统一加工,并协调相应的组织、器官做出适应性反应;第二阶段是在整合外源性刺激的同时,将处理后的信息导入皮质,大脑会在记忆存储区寻找并调动多类型的经验信息,与外源性刺激及处理后的信息一一匹配,再进行比较、二次加工及整合,形成新的认知,进一步驱使机体做出与外环境相适应的行为应答[7]。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由单纯的各个感觉逐渐发展至初级统合,包括双边协调、手眼协调及目的性活动等,信息的整合在大脑皮质完成,伴随脑的成熟,初级统合会循“运动-知觉-认知功能”路径向高级统合转换,这一阶段,脑可以对感觉信息进行高级加工(包括筛选、比较、联系或拆分、增强或抑制),进而完成情绪控制、学习能力、推理及发展注意力等高级统合行为[9-10]。因此,个体对外环境的任何应答都是以感觉信息摄入为前提,而应答的具体形式和程度则与脑的感觉统合能力呈正比[11]。反之,当神经系统紊乱,大脑无法将摄入的感觉信息构成组合图像来引导躯体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时,便认为行为与脑功能之间的联系及传递性出现问题,即称“感觉统合失调”,也叫作“感觉处理障碍”[12-13],换言之,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加工异常则是由于外源性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中枢系统形成有效组合,从而产生了运动控制、触觉防御、结构空间知觉及前庭平衡等障碍。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1)探索团体式体育游戏促进障碍儿童感统能力的可行性;(2)对该干预模式及康复效果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3)除了关注受试儿童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受等感觉统合能力的变化,研究还致力于进一步指导及优化临床作业治疗的方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纳入、剔除标准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海盐临床医学院(共3家研究中心)门诊及住院的23名确诊有发展障碍的儿童参与这项研究。受试儿童年龄均在4~15岁之间,平均年龄9.34岁,男女比例为11:12。

1)试验纳入标准:(1)年龄在4~15岁之间。(2)被至少2名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中医神志病科)主任医师及儿科主任医师同时诊断为儿童发展障碍。(3)除了本身的发展障碍之外,没有其他会影响身体活动及认知行为的医学或发育性疾病(如儿童癫痫病、糖尿病或合并肿瘤者)。(4)仅有一项发展障碍问题,如果同时兼有2种及2种以上发展障碍者予以排除;研究期间,没有在其他地方同时接受感觉统合训练。(5)签署知情同意书,家长愿意配合作业治疗师一同实施治疗计划。

2)中止及剔除临床观察、脱落的标准:(1)根据中止和剔除标准对部分纳入的病例予以中止或剔除,并认真记录中止和剔除的原因及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2)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遵循试验方案接受规定训练,无法判断疗效者;(3)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治疗者;(5)观察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另外,受试儿童初筛基于的标准是:患儿的听觉是足够的,以保证他们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根据职业治疗师的声音(指令)进行训练。

1.2 干预方法

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具体步骤、内容的介绍及指导,均由作业治疗师提供给发展障碍儿童及其父母。依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所有受试儿童得到完全相同的康复训练,每天受训60 min,每周5 d。训练时间为2015-08-03―2015-08-28,量表的评定被安排在8月3日、8月29日,及4周后的随访日9月26日。受训时,一般先由作业治疗师示范,所有受训对象同时完成相同内容。同伴的相互作用也是区别该团体训练与个体训练的关键。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见表1。

1.3 疗效评价工具

1)简式儿童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Short sensory profile,SSP)。

SSP是心理学家Dunn[4]汇编的Sensory Profile改良简式版,用来检查与感觉反应相关的功能行为,包括触觉处理、前庭感觉处理、本体感觉处理、情绪加工等多项子量表。量表制定标准是从原来的Sensory Profile及1 200名标准化儿童的检测结果中进一步筛选精简获得。国际公认,SSP的信度是0.90,区分效度

2)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Corner’s teacher rating scale,CTRS)。

CTRS也称为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用)量表,包含39个项目分布于4大影响因子,用于客观评估儿童行为,诸如分心、焦虑、多动症、品行问题[14]。量表的适用对象为3~17岁的儿童。CTRS可以从教师角度对儿童在校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而应用于临床后,则显示对发展障碍儿童诊断敏感,并且可以客观评价药物疗效[15]。

3)DeGangi-Berk感觉统合测量工具(DeGangi-Berk Test of Sensory Integration,DeGangi-Berk TSI)。

DeGangi-Berk TSI用于临床评估幼儿感觉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控制、双边协调和反射整合等能力的评价[16]。DeGangi-Berk TSI包括36个项目,需要受试儿童通过执行特殊任务来回应各种外源性感觉刺激。

另外,本项研究还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全部训练方法及临床路径是由专家评估、审核,确定安全可靠,且适合发展障碍儿童的;(2)训练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障碍儿童的自我管理及自调节能力,因此受训患儿的父母被要求只能在必须时,且经治疗师同意才予以辅助,不能直接干预患儿的训练,以免影响训练疗效;(3)训练强度由作业治疗师依据患儿能力决定,基于循序渐进的原理,当受训患儿能够完整地完成训练动作时,治疗师则会加强训练强度,比如根据受试患儿的能力将临床路径要求的动作难度和(或)速度相应有所提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软件对SSP、CTRS及DeGangi-Berk测得结果数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分析,来评估研究对象康复训练前后及随访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组别间的训练差异。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以均数和标准差( ±s)表示,显著性差异的水平被设定在0.05。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23个发展障碍儿童被诊断为发育迟滞(17.4%)、孤独症(17.4%)、心理发育迟缓(13.0%)、语言迟滞(21.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7.4%)、唐氏综合症(13.0%)。受试者按年龄区段分为3组:4~7岁组8人(34.8%)、8~11岁组8人(34.8%)、12~15岁组7人(30.4%)。男女比例是11:12。

2.2 康复训练前后统计结果及分析

1)训练前、训练后(特指训练刚结束时)SSP、CTRS及DeGangi-Berk评分比较(见表2)。

SSP用以评估训练前后发展障碍儿童感觉反应相关的功能行为,结果显示:经体育游戏训练后,受试儿童在触觉、味(嗅)觉、运动觉、高低反应、低耐力、视(听)觉及总积分上显示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由此可以证明,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型作业治疗,对于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反应行为、姿势协调能力,提升注意力、减少多动症状,以及整合反射等相关身心功能上,疗效显著。

2)训练后不同年龄组别间SSP、CTRS及DeGangi-Berk差异检验。

表3所示为训练前后不同年龄组别间的比较。根据结果,受训前后,3个不同年龄组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差值d (d=训练前分值-训练后分值)均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随访时SSP、CTRS、Degangi-Berk评分结果与康复训练前后对比

1)训练前与训练结束后4周末随访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比较。

如表4所示,以SSP、CTRS、Degangi-Berk评估治疗前与随访时受试者感觉统合能力可发现,受试儿童在听觉过滤、姿势控制、双边协调等功能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

2)训练后与训练结束后4周末随访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比较。

如表5所示,康复训练刚结束时与随访时尽管SSP与Degangi-Berk总积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总积分的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过少引起的假阳性结果。因此,结论同上(该康复疗法具有远期效应),但从平均数的变化上看,与康复训练刚结束时相比,随访时各因子评分略有下降(除CTRS表中多动症状因子上升外)。由此表明,该训练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延续效应,但训练停止后,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失调问题可能存在反弹趋势。

3 讨论

根据感觉统合理论,在注意力-活动-神经系统功能三者间可能有一关联轴,大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将身体不同部位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对不同感觉通路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信号进行解释、联系和统一,再进行多次组织加工、分析整理,使各信息在中枢神经形成各种有效组合,最终做出决策,指挥机体协调和谐地运作及发展,完成各种复杂而高级的认知活动[9]。而本项研究关注的发展障碍儿童,尽管发展障碍类型不同,但均存在感觉加工异常,即外源性感觉刺激无法通过感觉通路在脑内完成有效整合,结果导致机体感觉系统过于敏感或迟钝,即存在感觉统合障碍。

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训练,目标是给予视听、皮肤触压、前庭、肌肉关节等多感官刺激,提升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其适应性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最终帮助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行为及注意力,提高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从神经生物学的微观层面来看,则是让发展障碍儿童在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促使其大脑各区域分级地发生感觉、运动整合,并在整合过程中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神经细胞间通路的形成[17]。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感觉统合训练是采取个体组织形式,较少使用小组式及团体式[1],而本次临床试验是以团队干预的形式进行临床康复。相比个体的感觉统合训练,团队干预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时间、人力及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提出,发展障碍儿童在团队训练中有更多的互动机会,他们可能会因同类间的认同及亲密感表现出更大的依从性;其次,相比个体训练,职业治疗师被认为在团队环境中可以促进受训对象更多的功能改善[18]。

感觉统合失调包括躯体协调运动障碍、触觉防御与注意力缺陷、结构及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障碍、本体前庭合成及排序紊乱及视听言语障碍等[11]。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前庭系及本体系障碍(椭圆囊、球囊与半规管等前庭器官损伤所致)、触觉系障碍(网状激活系统上行机制不平衡,缺乏兴奋优势,对各种刺激无法有效抑制所致)的感觉失调。由于将感觉统合置于行为层面,现代研究多是从行为模式上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进行分析,而这些行为模式与相关神经回路之间的联系不明确,也导致了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朗[19],但一般认为可能与顶叶、额叶感觉区受损[1,19]或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延迟、通路阻滞[17,20]等异常相关。

感觉统合训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纠正儿童感觉统合障碍的最佳疗法[21]。以作业治疗为导向的感觉统合训练可明显改善发展障碍儿童习得及功能,尽管发展障碍儿童存在的发展障碍各有不同、轻重程度也有差异,但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患儿社会交往、对未知活动的适应及习得性,以及对拥抱和对运动的反应等方面,效用是几乎一致的[22]。

本研究采用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实质是传统感觉统合训练的改良模式,即以感觉统合理论为框架、理论指导,体育游戏作为内容、形式。以体育游戏为康复形式,主要是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进的作业治疗学、游戏治疗学及临床运动生理学理念,寓康复训练于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治疗来弥补发展障碍患儿所缺乏的感觉体验(包括触觉、前庭平衡觉以及本体觉),提供计划性及适宜的感觉输入,增强患儿脑神经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整合及决策能力。

本研究能顺利进行在于所使用的训练并非是目标导向而是过程导向的治疗,着重抓住儿童的内在动机,让治疗情境吸引患儿主动自发地参与,训练项目则是让儿童能够获得自我成就感的体育游戏,属有适当难易程度的挑战,训练时,能促进孩子经一些努力就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形成,并由此构建一个良好自我形象的正向循环,使患儿更有自信且愿意接受下一次的挑战。与治疗师之间,也充满了信任关系。

研究中,SSP对感觉加工过程的评估用以反应神经系统相关效应的变化;CTRS的结果帮助评估发展障碍儿童注意力相关问题,客观反应训练任务在提升注意力、减少多动症状方面的效果;DeGangi-Berk TSI则用于评估儿童的运动控制、双边协调和反射整合3方面能力,这些能力被认为是日后发展运动技能、视觉空间和语言能力、手优势以及运动规划等技能的基础。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科学引导下,进行有规划的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有非常显著的近期、远期疗效。但同时,随访期间进行疗效监测时也发现,随着训练停止,远期效应相比训练刚结束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认为可能存在症状的反弹趋势。因此,为了获得更有益的远期疗效,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应该长期坚持。

篇10

关键词:下颌运动受限;矫治;智障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下颌打开度受限是下颌运动受限障碍的一种,下颌运动受限包括下颌上下运动受限、左右运动受限和前伸后缩运动受限3项,这可能与肌张力异常和颞颌关节不灵活有关。主要表现为下颌在上述几个方向无法运动或者运动不充分。如果患者的下颌部分无法充分运动,那么将无法将嘴张到相应的位置,也不能通过有力地收缩来完成咀嚼动作或者咬动食物,或者是在说话的时候下颌无法向下侧或者两侧进行拉伸旋转等。构音时下颌运动很少,几乎不运动,构音含糊不清,响度偏低。因此,解决下颌打开度受限障碍问题对言语障碍患者的言语康复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关于下颌打开度受限的促进治疗法主要有增强下颌感知觉、提高咬肌肌力、改善下颌运动受限3种。本研究探究促进治疗法在临床上对呼吸支持不足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王××,女,年龄为6岁零7个月,唐氏综合征患儿,中度智力障碍。于2011年9月进入学校接受康复治疗。该患儿下颌打开运动受限,经治疗师提示,可加大下颌打开度,且在短时间内其能力有所提高,但并不稳定,不能持续。

2.测试材料

本研究采用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Dr.SpeechTM)进行录音及分析参数“下颌距”。录音材料要求儿童深吸气后,持续发/a/音的最长时间,共测两次,取其中的较大值。用启音博士构音测量与训练仪进行录像及分析参数“下颌低位运动功能分级”。录像时要求儿童发/a/音,然后根据下颌构音运动功能分级标准表进行分级评分。

3.研究方法

本文开展的试验周期为8个星期,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其中前一部分为基线期,时长为一周,剩余时间为处理期。在基线期内,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采集一次数据,取其中7次数据;在处理期内,每天对被试者进行35分钟最长声时训练,每周训练后采集一次数据,共有7次数据。

4.训练方法

(1)增强下颌感知觉:把大拇指放置于下巴尖位置,剩下的四个手指头放置于颞下颌关节;下颌在进行上下运动的时候用手指感受下颌的运动关节的开关状况。指尖控制法有助于患者对下颌的自主控制,提高感知能力,是一种自主治疗技术。

(2)提高咬肌肌力:①深压咬肌法,患者坚持咬紧牙关,通过治疗师对患者的咬肌的触摸,并通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指腹对咬肌缓缓地按压;②敲打咬肌法,同样要求患者咬紧牙关,治疗师首先用双手对患者的咬肌进行触摸,接着治疗师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指腹对咀嚼肌反复敲打;③拉伸咬肌法,治疗前奏和前两条一样,另外治疗师通过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指腹对咬肌进行快速按摩,通过反复上下按摩来实现对咬肌的拉伸。告诉患者,在吃饭或者咬东西的时候用这个部位。

(3)改善下颌运动受限:①咀嚼法,通过按摩的方法放松颞颌关节和周围肌肉,再做下颌放松训练,让患者尽力张嘴并将咀嚼器咬住,进行大幅度的咀嚼,并在进行咀嚼的同时发原音a,i,u,或者进行报数,亦可发出wa音。通过治疗,之前下颚紧张的患者,其紧张程度会慢慢下降;对下颌松弛的患者而言,能提高咬肌和咀嚼肌的力量,下颌打开的幅度明显增大。②高位抵抗法,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下颌缘上侧,将食指弯曲放在下颌缘下侧,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提患者的下颌,同时让患者用力向下抵抗。③高低位交替抵抗法,治疗师将大拇指的指尖放在患者的下颌缘上侧,食指弯曲放在下颌缘下侧,当下颌处于高位时,治疗师食指用力向上提下颌,同时让患者用力向下抵抗,此时患者下颌已处于低位,治疗师将大拇指向下用力压下颌,患者向上用力抵抗,下颌再次处于高位,如此反复交替。

(4)拟声游戏,/a-a-a-a/,训练连续发音,运用启音博士发声诱导仪 S2的发音教育―单韵母―游戏(转轮、走钢丝、摘葡萄)进行/a/的训练。通过游戏,训练患儿下颌打开时的控制能力。

三、结果与分析

使用SPSS16.0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治疗前后在基线期和处理期的数值的Bartlett比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说明各组数据非自我相关。

对治疗前后最长声时得分进行t检验,t=-6.017,p

对治疗前后最长声时得分进行t检验,检验结果为t=-6.069,p

四、总结与思考

上述结果表明,针对该患者的下颌打开度受限问题所制订的治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当患者的下颌打开度接近正常水平时,就没有再进行下颌打开能力治疗的必要性了。就下颌打开度受限障碍治疗而言,应遵循ATM的治疗模式,即“评估被试者所存在的问题,选择对被试者有针对性的下颌打开度受限障碍的治疗方法,制订被试者的下颌打开度受限障碍干预方案,并实施该干预方案,同时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控”。

参考文献:

[1]黄昭鸣.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黄昭鸣.言语矫治实用方法(I):基本训练[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2):71-74.

[3]张 辉,谢 洪,刘艺毅.3组不同方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张口受限的疗效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