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机器人;虚拟环境: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5-0063-04
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深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及应用,给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做为一门工具学科。由于它强大的功能特点,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信息技术教学也由原来的单一的技术性、工具性,向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
AI-RCJ虚拟足球机器人做为一种好的游戏工具、好的教育载体、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我们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它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学生可以从虚拟实践中获得创新思维,在思维创新中涵养综合素质。
一、教学内容分析
AI-RCJ虚拟足球机器人是AI-CODE游戏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以虚拟足球机器人为控制对象进行程序设计和比赛竞技的教育系统,它综合运用了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学生可以运用机器人快车,通过流程图式的图形化编程方式编写程序,赋予足球机器人进攻和防守的能力后,再在虚拟平台AIRobot上进行对弈赛。
整个智能足球机器人教学体系包括五部分,其中,《初识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动起来》是基础类,《进攻机器人》、《守门员》、《我的球队》三个模块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在这三个模块中渗透给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让学生了解数学平面坐标、体会不同质量的物体碰撞带来的不同效果和状态。
《单向进攻机器人》是《进攻机器人》模块中的一课。在《进攻机器人》的模块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设计成《单向进攻》和《双向进攻》(如图2),入门由浅入深,将课堂教学成梯度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将教学难点分散,学生能够理解也容易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此之前学习了《初识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动起来》两个教学模块,对AI-RCJ智能足球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图形化编程环境有所了解,对足球机器人充满好奇,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条件循环”和“将球踢入某点”图标。
(2)理解球场坐标,能简单计算球门点坐标。
(3)会编写单方进攻足球机器人程序。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分析机器人的动作,大胆运用图标指令,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并大胆尝试,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
愿意和小组同学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通过比赛竞技,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提高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球场坐标,会编写单方进攻足球机器人程序。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机器人的动作,大胆运用图标指令,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并大胆尝试,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直观演示法、尝试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合教师的启发教学和学生探究法的优势,并加入多媒体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环境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环境。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2000/XP,计算机需要安装AI—ARJ虚拟足球机器人软件。
六、教学反思
《单向进攻机器人》点燃了学生研究足球机器人的热情,许多学生在课后都将AI-RCJ软件拷回家中使用,还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兴趣浓厚。现在许多学生都喜欢网络游戏,作为教师怎么抓住这一契机转移学生的兴趣点,引领学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的发展,笔者认为这种竞技类游戏软件无疑是一种好的途径。
随着学习的深入及难度的增大,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游戏的表象真正走进理性的思考,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将专业术语转换成生活化语言
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将一些抽象的专业术语转换成生活化的语言。如:将程序设计中的变量,比喻成“小匣子”,循环,介绍说为“反复做”。这些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容易理解它们的作用。课堂上将生活化的语言和专业术语有机结合,学生好理解,并较快地接受了专业化名称。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梯度,入门要由浅入深
在整个智能足球机器人教学体系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注重观察学生的表现,每节课设计的内容应呈现梯度,入门课由浅入深。
如:本节课的《单向进攻机器人》就是《进攻机器人》模块的第一个梯度,将机器人简化为单方进攻,将球踢入球门的位置简化成具体的坐标点。这样学生只需要使用三个指令、设计一个参数,就可以实现一个进攻机器人的设计。等学生能够理解这样的设计思路后,再进入第二个梯度,将单项进攻改成双向进攻。这样的课堂设计,循序渐进,学生能够理解也容易实现,看到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能够进球,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在欣喜的同时有了持续学习研究的动力。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三)小组合作,重在学生去探究发现,重发展性评价
篇2
一、重视逻辑思维维力的训练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理解应用题的能力,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前提。在教学中,应经常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与抽象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应用题,同时教给学生常用的解题的方法,例如,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各买了5篮球和足球,共花700元。一个足球76元,一个篮球多少元?用“综合法”分析:已知篮球和足球的个数以及足球的单价,可求出足球的总价,再通过篮球和足球的总钱数和足球的总价可求出篮球的总价。最后,通过篮球的总价和它的数量求出篮球的单价。这道题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析法”分析:要求出篮球的单价,必须先知道篮球的总价和数量,题中已知篮球的数量,没有直接给出篮球的总价,那可通过足球的数量和单价先求出足球的总价,再通过足球的总价和总的钱数,求出篮球的总价,最后求出篮球的单价。用分析法、综合法、交换条件法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运用思维方法去解决应用题中的问题。加强了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应贯穿于整个应用题的教学中。
二、剖析应用题的结构训练
应用的结构包括条件和问题两部分。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依据,问题解题的目的。所以,弄清条件和问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应用题的结构训练也就是指对应用题条件和问题的训练。应用题的结构训练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补充应用题
这是训练中常见的类型,它包括补充条件和补充问题。补充条件或问题要根据本题中所给定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条件既要符合题中的要求,又要符合实际。例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3.2千米,45天修完,实际每天修3.6千米, ?像这样的题是通过已知条件把问题补充完整,这就培养了学生利用现有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理解,才能把问题补充完整,问题可以多样但问题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2.找出条件和问题
找条件和问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并要求读懂题,因为读题是审题的入门,是理解的基础。找出与解题有关的条件,去掉多余的条件,弄清隐藏的条件和问题中的关键句,如在一周、一个季度、一年度。例如,太阳系的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水星绕太阳一周是多少天?这道题中它隐藏了时间的条件(一周),需要学生在读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关键词(比、倍、多)以及隐藏的时间条件(一周),这样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弄清条件和问题的常用方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和画线段图,这样一来它的结构就明显了。
3.条件和问题的搭配训练
就是把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这种训练能使学生产生各种联想,从而得到多种关系的组合,掌握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为庆祝“六一”节老师做了12朵花:①学生做了60朵;②学生做10束花,每束6朵;③学生做的花是老师的4倍;④学生比老师多做48朵花;⑤学生比老师多做7束花,每束6朵,问:学生比老师多做多少朵?以上选择训练,让学生分析该题是一步还是两步,条件是直接还是间接,并辅之一些互逆转化的练习,以此巩固并加深学生对两步题结构的认识。
三、理解数量关系的训练
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分析过程中,由于题型不同,采用的分析方法也不同,只有正确理解数量关系,才能正确选择计算方法。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有:相差关系、分总关系和倍数关系等。它也包括四则运算应用的其它基本类型,比如求总数、求剩余等。加强基本单一的列式训练,是为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为复合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列式训练可以列成算式训练,也可以列成方程。这项训练要经常进行,因为文字题可以直接表现数与数的关系。如128比58多多少?还与应用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通过文字题训练能比较熟练找出计算方法。因此,在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可将应用题缩短为文字式题,利用解文字题的方法理解应用题。
解答复合应用题是建立在简单应用题基础之上的,怎样把复杂应用转化成几个简单应用题,使学生更直接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把一道复合应用题拆成几道简单应用题,这里关键是弄清有联系的条件,提出相关的问题。
2.根据所求问题,将复合应用题缩短成简单应用题。
3.将简单应用题中的条件转化成复合应用题的中间问题,改变叙述方式。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本文将以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校所在城市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选择的四所高校体育学院为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在下文中我们称为上体、上师大、华师大、上理工。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校抽取50名体育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著作和报告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学对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关于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裁判员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试,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回收率97.5%,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4%。其中男生155人,女生35人。
2.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数据库系统对问卷进行有效的数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影响培养过程主动性因素的调查分析
1.前期裁判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程度。上体、上师大、华东师大、上理工体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在进校前所掌握的裁判知识还是比较自信的。而且,这四所学校的学生在进校前对于从事裁判工作就比较感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期望在本科期间努力学习裁判方面的知识。从这些数据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对裁判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和乐意在大学期间从事裁判工作,并且裁判知识对大多数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学习裁判的动机。学生参加裁判知识学习的动机分别是:积累知识、拿到证书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热爱裁判工作,按重要程度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拿证书,好就业、多积累知识和热爱裁判工作。这足以说明,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会以多学习、获得证书以便更好的择业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前我国裁判员所处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
(二)对影响培养过程主要客观因素的调查分析
1.培养形式。大部分学校还在延续过去传统的教育培养形式,培养形式比较单一。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上海市的高校对于裁判员的培养形式较为陈旧缺乏创新,这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裁判员的培养工作,不利于优秀裁判员和年轻裁判员的培养和选拔工作。
2.培养时间。各个学校本科期间教学大纲内裁判员知识的授课时数虽有不同,但是从整体来看,授课的课时较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给学生消化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这也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于裁判知识更加深刻的学习和理解。
3.培养内容。各个高校都比较重视足球裁判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是相对忽略了实践能力和体能的培养。就整体而言,上海市各个高校对足球裁判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体能三方面的培养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将会阻碍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部分学生选择成为足球裁判员是为了证书和更好的择业而选择去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纯粹的爱好已经为了裁判员自身的发展而开始的,这也就影响了优秀裁判员的培养。
2.培养形式较为单一,在研究的4个高校中,仅仅是上海体育学院在业余时间开展了兴趣班(初级裁判员入门),绝大部分学校还在延续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形式陈旧单一。
3.教学时间对于学习新的知识体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学习课时在大纲中所占比例较少,也成为了培养优秀裁判员的重要因素之一。
4.在培养的内容方面,较为重视理论的学习,忽然实践操作和体能考核,就整体而言,培养的内容存在不足,这也将阻碍裁判员能力提高。
(二)建议
1.对于想成为或者想在足球裁判上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同学,自身应当在课堂上积极学习知识以外,还应该在课外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丰富,还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能上的储备,已满足赛事执法的体能要求。
2.裁判培训讲师应当注意对于裁判员心理尤其是年轻裁判员执法时的心理做一些辅导,在注重理论知识和体能训练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篇4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随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如何让这些新兴的和尚未开展的体育项目走入校园,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手球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究高校手球课程开展的意义、有利条件、以及发展策略.使高校手球课程成为我国普及和推广手球运动的重要基地.
关键词 :手球;高校;手球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092-03
基金项目:蚌埠医学院校级课题:立项号:byky13115sk
1 前言
手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起源于德国,与篮球、足球项目的比赛规则、运动方式相似.纵观世界范围,手球运动在传播与普及上远不及篮球、足球运动.我国手球运动始于广东,在上世纪50年代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列入教学课程,此后手球运动逐渐在国内逐渐开展起来.在竞技运动赛场,我国手球运动比赛也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其中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我国女子手球队获得冠军,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手球竞技运动相比欧洲强队,还有较大差距.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重要基地,其体育项目的开展对于项目普及和推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中普及手球运动知识,对培养手球运动人才,提高手球运动竞技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2 开展手球课程的意义
2.1.1 普及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
手球运动相对于我国传统体育强势项目处于劣势,各地方的开展较少,而在一些普通高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不但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手球运动教学,也缺少媒介对于手球运动知识的宣传,学生对于手球运动了解甚少,笔者通过对安徽省10所高校部分学生进行走访,大多学生对于手球运动处于不了解状态,甚至有些学生都没听说过手球运动,因此开展手球运动,让学生了解手球的历史、进程和前景,普及手球运动知识就显得任重而道远.通过学生了解手球、热爱手球,增加手球运动的知识储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拓宽视野,还可以增加我国手球运动人口,借以促进我国手球运动普及和推广.
2.1.2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手球运动的技术相对于篮球和足球集体项目来说较易,但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学生如果要想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必须有着很好的身体素质,这是实施技战术的基础,手球运动对于个人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具备快速的攻防转换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必须进行很好的体能和技战术的锻炼,同时在体育锻炼的进行中,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具备果断、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在提高学生心理能力同时,对于高校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较好现实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终身体育的目标就是要保持人生各个阶段的身心健康.终身体育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形态,掌握基本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与手段[1].因此学生掌握一门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可以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起积极作用,为终身体育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以后在繁忙的学业和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2.1.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作为集体项目,手球运动是至多七个人外加一个守门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所以团队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平时的生活中,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关照,彼此关心,形成共同的爱好、兴趣、习惯等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在比赛和训练中,学生之间应积极配合,形成默契,齐心协力,增强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团队做贡献.
2.1.4 拓展学校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课程选择
相比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高校体育选修项目,手球课程开展可以满足学生选择的多样性,也是学校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从以教学为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教学紧跟时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使学生进入大学有更多自由选择性,此年龄段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一些比较新颖的体育课程将更受到学生喜爱.
2.1.5 缓解教学场地资源不足,使体育资源合理选择与利用
在高校教学中,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很多体育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学场地,这就给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为了提高学校的场地利用率,可以在篮球场或者足球场开展手球课,一块场地,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体育课程,大大缓解了学校中场地不足的状况,提高了场地的使用率和利用率,从而保证了教学效果.手球运动的开展在缓解场地资源的情况下,对器材资源的要求也相对简单,这对于学校缩减成本、节约教学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大有益处.
3 高校开展手球运动的有利条件
3.1 手球课程本身的吸引性
3.1.1 手球运动本身的观赏性
任何体育项目的观赏性,都是从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特点和在竞技中体现的人文特点来表现的,手球运动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快速移动能力以及顽强的身体体适能,快速移动能力,可以为进攻和控制做准备,而良好的体适能也是保证比赛中取胜的关键,手球运动在比赛中相对于篮球来说,是允许身体接触的,并且可以使用身体阻挡对手进攻;相对于足球来说,场地较小,身体接触更加激烈,因此手球运动的对抗性比较高.在比赛中,通过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很好的体现了队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另外在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来个各种优美的动作,可以给观众带来各种美好的视觉享受.通过观赏比赛,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还进一步缓解了学生学习压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3.1.2 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不高
对于高校中大多普通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相对较高,但是基本身体素质相对不突出,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体育教育和体育熏陶,为了在繁忙的学习压力中解脱除了,愉悦身心,锻炼身体,学生愿意选择一些相对简单而且集体的项目来参与.一方面,手球运动虽然与篮球和足球运动很相近,但开展手球运动的器材比起篮球、足球而言更为简单而且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足球更容易入门;相对于篮球而言,没有严格的走步和两次运球限制,而且单手投掷与日常动作习惯相近,射门更是兴趣性浓厚,挑战性较强,更易于初学者所接受.另一方面,手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自豪感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2].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手球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适合参与.
3.2 高校中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势
高校一般都是本地区的科研中心,对于本地区的城市发展来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相对比较乐于接受挑战,接受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这就为在高校中手球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外,高校作为联系社区体育的重要基地,在普及学生群体手球运动开展的基础上,对于全民体育的开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3.3 高校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
高校都有专门的体育场和体育馆,高校在开展各种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手球运动的开展,增加学生的体育选修课的内容,可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爱好和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高校的发展向集群节约化发展,随着大学城的兴建,不但本校的体育资源可提供给学生使用,大学城内的各种体育设施都可以为进行手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3.4 高校中丰富的教师资源
我国手球运动的开展相对较低,普及程度不高,但是手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主要是以高校的传播为主,在教师资源的选择上,三个方面人员可以补充到手球教师中去,一是一些集体项目专业的教师,比如篮球、排球教师,在经过培训和学习后从事手球教学,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体育院校中手球专业的学生,可以补充到教育中去,三是对于一些退役的手球运动员,经历文化课和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学习,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因此对于高校开展手球课程来说,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
3.5 手球运动的投入较低
以我国当前各普通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存在着体育教育经费不足,体育场馆和运动器材短缺的现象,这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3],手球运动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对场地的要求和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不像一些项目,对于气温、风速、季节等自然条件要求过高.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篮球场地和足球等场地,把这些项目稍加改造,从新画线和场地就可以使用,减少了建设专门的体育场馆的需要,使体育教育事业广泛开展.另一方面,手球的价格相对网球、羽毛球等项目来说,器材只是一个手球,而且手球不易损坏,所以投入较低.同时,手球教学通过其他项目教师的培训就可以进入到手球教学中来,也减少了各种教师资源的投入,这就为手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4.1 手球课程发展策略
4.1.1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手球运动的宣传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是一种理念和传统的建设,既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本校校园历史文化的建设,也有新兴形式和理念的建设,因此手球运动的开展可以借助校园文化的建设而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于手球运动的开展,从对象上看,既有学生群体的宣传,也有体育教师接受手球运动知识的宣传;从层次上看,既有手球技战术本身的宣传,也有手球文化和知识的宣传;从结果上看,既有提高学生健身的效果的宣传,也有提高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向上性格的宣传.因此在校园中应加强对于新型课程的文化建设,让学生进行了解和学习,使手球运动发挥出它独特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于手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4.1.2 转变观念,增加各种投入
体育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较快,特别是大一、大二学生,更希望走向社会,接触新知识,作为学校,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运动项目,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大各种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在基础设施上,优化校园体育环境,兴建各种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让体育遍布整个校园;在资金的投入上,既有教学成本的投入,也有对整个体育竞赛资金的投入.
4.1.3 手球运动开展形式多样化
手球运动开展的形式既包括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也包括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手球运动的课余体育训练.在教学的方式上,教师应选择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本身性格特点,男女生的运动兴趣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手球运动教学中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体质的前提下,活跃身心;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因课外体育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发、资源形成的运动爱好,所以作为手球项目,应该在老师专业知识教学指导的基础上,让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对于一些有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手球训练,其作用是通过训练进行比赛,获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展示学生风貌和提高学校知名度,更好地促进手球运动的开展.
5 结语
手球运动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对促进校园体育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爱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团队协作精神,缓解场地资源紧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在高校中开展手球运动具有很多的便利条件,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手球课程的开展,应该加强手球运动的宣传,增加投入,开展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借以为丰富大学生的运动项目,为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参考文献:
〔1〕庞俊鹏.空手道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123-124.
篇5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新思路;兴趣
引言
初中生物作为入门级别的自然科学,对学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每节生物课的教学质量都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然而,目前由于中考不考生物,许多学校对生物学科都不太重视,使得初中生物课教学有效性偏低。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这一问题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非常突出。将有效教学理论与初中生物课教学相结合,探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无论对于有效教学理论与生物学科教学论的发展,还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及其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呢?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生物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是最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大都与初中生的生活密切关联。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动力。当学生一旦对生物知识感兴趣后,动力也更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也就有了保障。
例如,在学习“流动的组织――血液”中,当学完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而在氧气含量较低的地方容易和氧分离。此时,根据这一知识点可以提出问题: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情况中,最终将训练地选择在了昆明。大家分析其中主要因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学于致用。鉴于很多学生对足球感兴趣,他们探究其中缘由的主动性也很快被提起来。
二、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将静态课堂变动态
初中生物教材主要研究的是细胞结构、动植物体各种生命活动以及生物进化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穿插大量图片。若靠教师纯粹讲授,学生也很难感受到这些生命过程,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在分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内容时,先展示种子的结构,再借助相关视频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动态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种子各部位的发育变化情况,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学习生物知识,喜欢研究生物知识,从而真正学好生物学科。让每位学生都能从学习生物知识中受益,真正实现生物学科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表扬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随处可见,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在课堂学习上。因此,生物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比如,教学中,将较容易的问题留给学困生。待他们回答正确时,要及时送一句“你很棒”,或者面带微笑地朝他们竖起大拇指。这些学生往往会因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激动万分,从而主动投入到其中,为树立学好生物学科的信心迈开坚实一步。再如,在分析小肠的结构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可以将其留给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果他们不能完整回答,教师可以适当干预,补充学生的回答,增强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
四、设立实验问题,带着疑问做实验
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生物科学取得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实验,能培B学生认真学习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设计效果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率。而实验教学的设置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做实验、懂实验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节成功的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是集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与一体,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热情。生物教师在实验设置时可提出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有目的的实验,有计划地学习。例如,在开始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实验前,先向提问: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做实验,能使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五、强化课堂评价,加强课后反思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要阵地,生物课堂教学成功与否都要建立在合理的评价机制上的。其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将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生物教师要将更多的关注力放在学生的课堂动态表现上,合理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对此作出恰当评价,再反馈指导课堂教学,循环渐进。例如,在开始“认识生物细胞”实验课时,先设计实验教学方案,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观察看各种细胞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思考问题:植物的细胞形态结构较稳定,为什么?动物的细胞生态结构较多样,为什么?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适当给予评价,建立和谐课堂。此外,也要加强课后反思。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认真反思,及时发现教学瑕疵,合理分配教与学,这样便于教师真正掌控课堂教学进度,使生物教学真正走向高效。持之以恒地加强课后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一步。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是由多个部分构建而成。教学设计有其共性特征,同样,也要体现出个体性差异。作为生物教师,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探索与设计,更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状态。总之,高效课堂的创建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及时吸取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主动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促使教与学同时得以提升,把生物课讲“活”,让学生都能在生物课堂的海洋里自由探究。
参考文献:
[1]黄珊珊.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刊),2013.
篇6
一、国内外赛事
目前,国际上的各类机器人竞赛大多自上世纪末兴起,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了综合性教育改革的新力量。近年来,国内的机器人竞赛也在迅速开展,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国际上一些影响较大的机器人竞赛包括以下几项。
1.机器人足球竟赛。机器人足球竞赛需要由若干机器人组成队伍,通过机器人之间的互相通信、配合,协同进行比赛。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机器人足球赛事组织为:FIRA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和ROBOTCUP国际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
2. 机器人灭火竞赛。机器人灭火竞赛最早是由Jack Mendelssohn教授在1994年提出,该竞赛模拟机器人在一套四室一厅的房间内进行灭火,要求参赛的机器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熄灭房间中随机放置的蜡烛。目前,机器人灭火竞赛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智能机器人竞赛之一。
3.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始于2002年,由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电视联盟(ABU)发起,每年举办一次,已成功举办13届。大赛主要面向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在校大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4.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委托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机器人竞赛。大赛2006年首度举办,分为竞速赛与创意赛两类。另外,国内还举办有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等赛事,旨在为RoboCup公开赛、FIRA世界杯机器人大赛以及国际机器人灭火竞赛的中国赛区选拔优秀的队伍。
二、机器人竞赛促进学生能力培养
机器人技术是一项涉及人工智能、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机器人竞赛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平台。学生通过参加机器人竞赛,能够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机器人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本科教育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2]。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我国传统本科教学体系中,通过教师授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最普遍的渠道,与此同时,考试成绩也成为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方法。目前,随着社会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各高校广泛开设工程训练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笔者在辅导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时发现,学生在传统教学体系中缺少的并不仅仅是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技术及各类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机器人竞赛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①首先,在机器人竞赛中,一般仅给定比赛目标和规则,学生需要从底层算法、硬件设备、机器人外观等逐个设计和调试。在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②机器人竞赛内容极具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言,以竞赛促进教学的模式更加以学生为主导,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采用竞赛形式,具有一定竞技性,一般要求各参赛队从策略、技巧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赛过程中不拘于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
2.机器人竞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机器人竞赛一般由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业方向等选择参赛题目,每个参赛题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与其他专业同学协作、沟通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了其他综合能力[4-6]:①学生在确定题目后首先需要通过书籍、文献、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形成初步方案。这个阶段提升了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②在机器人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中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③机器人的制作大多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团队的沟通、合作,最终达到目标,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④在机器人竞赛中,除了制作机器人对于学生的考验,还会遇到一些其他问题。如在正式比赛时参赛机器人常会由于场地、灯光等问题出现误差,这就需要学生根据现场进行快速的调试,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另外,有的比赛项目需要向评审老师讲解参赛机器人的原理、创新点等,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机器人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是以机器人竞赛为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我校工程训练中心自2011年起开设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共16课时,主要包括机器人演示实验、机器人技术基础知识。通过机器人技术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机器人技术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达到机器人技术的入门水平。最后,通过学生自身意愿和教师的筛选,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
第二阶段主要在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下设的创新班进行学习。西安科技大学创新班成立于2004年,为开放性实验室,采用模拟公司制度进行自主化管理,师徒培训制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师徒式学习,让每个学生以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徒弟,在互相沟通、交流中不断提高。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机器人技术,并且可以独立承担机器人制作中的特定环节。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51-01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具体实施方法是学生自己揣摩领会学案内容,教师从旁指导,不直接讲授具体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行“导学案”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可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教师可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育的重心,它彻底改变以往单纯的掌握知识的模式,将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对学生求知心理与认知规律予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在情境教学中得到启发。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推理、分析以及归纳能力的培养。“导学案”的实质就是以学案为平台,教师主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和学生自学形式展开教学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把学生从课堂教师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经历探究、归纳以及拓展数学知识的过程,这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二、设置问题,引出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导学案”教学,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习惯于自主学习,善于自主学习。 “导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的,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内容,认清课堂学习的目标,教师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前,应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而这些问题应围绕学习重点来设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提出问题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一步深入提问,直到学生把课堂内容融会贯通,串联起来。这种来回踢足球一样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也可在每一次的回答中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或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而加以引导。 初中数学的问题大都是具有逻辑性的,这样的引导学习也可使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模式,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上少走弯路。这种简单提问算是课堂内容的预习,为接下来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有一汽车在公路上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用s表示行驶路程,t表示行驶时间,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s = 50t后,教师接着提问:有一棵苗高1。3米,假若它每年长高2米,则m年后,树的高度n为多少?学生给出n = 2m + 1。3后,让学生思考两个函数关系式的不同,从而引出普通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主体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要淡出课堂教学而是要淡化教师的“权利”,适时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导学案”模式下,教师最重要的职责,是要调动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但是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接受能力有区别,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来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这样,既淡化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能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学生集体讨论后还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进行点拨释疑,这个过程要帮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让学生独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条理性和规律性。
四、掌握合适评价方式,让学生当堂训练
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好办法进行表扬;遇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及时了解,依照学生对学习反馈的具体情况,迅速进行修正和补充,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掌握知识以及对知识进行整理。通常情况下,学案中的练习题以及例题都有A型题、B型题以及C型题,其中,A型题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题,B型题一般为选做题,难度不是很高,而C型题虽然也是选做题,但难度系数比较大,这种类型的题重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在学习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照自身的学习水平来对这三层题型进行选择,一般是,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能力也欠缺,就让他们认真完成A型题;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中等,不偏不高,教师要让他们在完成A型题的前提下,争取完成所有的B型题;最后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教师就要让他们完成A型题和B型题,然后再做C型题,这样可以把这些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起到一个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初中数学教学还处于入门和打基础的阶段,需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并不仅仅注重于学生学到的具体知识,更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这门学科的技巧方法,为将来的深入学习积累学习经验。“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可有效开拓初中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摸索与自己相适应的学习数学的技能,成为以后数学学习的助力,更快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雅丽.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用好导学案[J]. 科技信息,2011(5).
篇8
【关键词】 中职生;英语应用;写作能力;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中职生起点低,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英语写作没有起步。只要提到用英语写应用文,大多数学生的反映总是:中文应用文都写不好,还能写好英语应用文吗?许多人既想学,又怕学,更不敢用。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努力提高其英语应用文写作水平。近年来,在对职校提倡的“导学议赛结”合作五步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中,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在中职英语应用文写作中采用“讲析读练评”五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
“讲析读练评”五步教学模式,是老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一种综合教学方法,“讲”主要是指出重点和扫清语言障碍,“析”主要是掌握技巧和了解文体的基本要求,“读”主要是进一步理解和找到语感,“练”主要是吸收消化,“评”主要是巩固提高。通过“讲析读练评”的综合运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过“讲”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讲”既要讲解应用文中的语言基础,扫清语言上的障碍,也可以引进“比较法”进行教学,对汉英应用文及各文体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由于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干扰,易写出汉语式的英语应用文,只有对照才能突出英汉间的差异。如地址的顺序及在各式应用文体中的位置,日期的表示法及位置,书信类的信头及结束语,信封的格式,请帖中的第三人称,履历表中用倒叙方法记述学历及经历,姓名、职务以及头衔作为同位语的顺序等。另外,比较还有助于鉴别不同文体的特点。例如“Letters of Introduction”有惯用的开头语;而“Letters of Application”则包括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意愿和说明希望得到回复。“Notice”和“Poster”都是公布性文体,格式一样,极易混淆。可见,只有纵横比较,同中见异,异中求同,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通过“析”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析”主要是指分析概括各类文体的格式及基本要求。这一环节可以由老师直接分析该文体的写作技巧,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课本上的范文,准确把握该范文的整体结构、适用范围,所体现的写作要诀、风格特点等。同时针对学生分析时的盲点,老师要善于提启发性和针对性强的问题。如“Where should the loaner’s name be written in IOU?”、“Which is right in Receipt ,’receiving from’ or ‘received from’? ”、“What Letters of Introduction?”、“What’s the form of Poster?”、“What is the loser expected to do in Found?”等,这样,便于学生思考,总结出所学文体的基本格式,找到学习摹仿的钥匙。
三、通过“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读”是指熟读范文。英语毕竟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即使是懂得格式,如果不把范文读熟背诵的话,恐怕是提笔踌躇,提笔忘字,有话说不出,苦恼万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既要鼓励学生课内高声朗读,也要求学生搞好课外泛读。课内的精读求其深透,课外的泛读求其广博,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像有的文体:“Bills”、“Notices”、“Invitations”、“Cards”和“Notes”等在课堂内就可以熟读成诵。因此,只有让学生在对应用文语言的感知、感悟、体会、揣摩中培养良好的应用文语感,耳濡目染,才能灵活掌握应用文的语言,自觉地运用合乎应用文语体要求的语言进行思维创作。
四、通过“练”帮助学生吸收消化
“练”就是要解决学生消化不良的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受英语水平的限制,“练”大多数停留在模仿阶段。为了在模仿中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和提高,可以模拟“情境”进行教学,让课外的问题向课内延伸。即把学生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进行应用写作“仿真”训练,充分体现应用文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工具课。例如,让学生为自己毕业时写一份英文简历和求职信推销自己;或者当一回秘书,开一封介绍信;或者以老师名义在黑板上写个班会通知;要么摇身一变,以学生会名义张贴足球友谊赛海报等。
在训练中,老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停地巡视,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一方面注意个别点拨,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写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一些诱导性的建议,启发和帮助学生疏通思路,使写作顺利进行下去。这样,假戏“真”做,让课内知识辐射到课外,架起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既可缩短写作训练到实际写作之间的距离,又可丰富教学形式,还可活跃课堂气氛。
五、通过“评”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评”主要是当堂讲评学生的习作,但也包括课外作业的批改和评析。学生习作的讲评,要以鼓励为主。老师既要指出不足之处,更要肯定成功所在。因为习作虽有缺点,但学生已开始入门,由对某种文体一无所知,到“有所知”,这对学生来说已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篇9
关键词:体育;素质教育;篮球
1 引言
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重要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对学校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一些终身体育项目,让这些项目使学生不仅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很好地开展,同时在走上社会也能自觉独立地去锻炼身体。
1.1 研究的动机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针对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优化体育课程的内容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
如何在目前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教师的条件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地发展。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应诸方之用其法宜多,强一己之身其法宜少。”这一辨证思想对我们的体育教育具有指导意义,这也符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中,我们的中学生要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的教学目标。据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篮球运动参与度和关注度超越了足球运动,成为第一运动。有如此好的群众基础,与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篮球运动的趣味性、游戏性、综合效能性、灵活多样性、社会交流性、可调节性、审美观赏性以及广泛适用性等特征也深得人心。无论从学生参与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校的场地看,无论从国情看还是球类项目的特征看,篮球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首推的球类教学项目(除体育传统学校外)。
2 对高中学生进行篮球模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1.1 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
2.1.2 研究对象:抽样调查我校初一至初三的914名学生
2.2 结果与分析
我们对学生有一个跟踪调查,初一新生进校对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通过篮球模块教学后再次进行这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下表是最近的一次调查数据:
班班有球队,月月有球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带给学生在体育中考中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2004年我校参加中考中的耐力类项目,选择篮球项目的只有18人,占所有考生的4.8%,而2007年参加中考的选篮球项目的有87人,占26.28%,其中满分的有67人,占参加篮球考试人数的77.01%,篮球平均得分为9.34,高于跳绳(9.02)和长跑(9.11)的平均得分。
由于群众基础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我校男女篮球队的水平,在这三年中我校男子篮球队获得区比赛第一名(同年获市比赛第四名)一次,第三名一次;我校女子篮球队获得区比赛第一名(同年获市比赛第四名)两次,第二名一次的骄人战绩。
3 实行篮球模块教学的具体步骤
3.1 组建实行篮球模块教学的实施机构
首先由体育组负责篮球作为校本教材内容开发和利用,教务处起到督促,校体育领导小组起到考评作用。
3.2 制定篮球模块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目标:
篮球课内容占总课时的50%,其中初一年级占50%,初二年级占55%,初三年级占45%(初三学生因要参加体育中考,故所占比例有所降低)。
3.2.1 教学目标:
通过篮球模块教学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篮球实践能力;形成对篮球的爱好和专长,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健康素养,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和事物式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可以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体育模块教学由于从学生的爱好,需求出发,让学生直接对篮球运动的自身价值产生一种渴求趋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直接参与体育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并形成爱好养成经常锻炼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也为终身从事体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合理化
如果在社会上篮球有象音乐、美术之类的等级考核机构,把学生的篮球考级推向社会,也为“2+1”(即掌握两种体育锻炼方法和掌握一门艺术)的教育目标作好评价的前提准备,让我们的体育教学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我们采用中小学统一的篮球等级考核办法,让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有一个衔接,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教材内容。在过去体育课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就是我们的教学水平总是深不下去,很浅的内容还是在低级重复,以致有人批评道:“大学、中学和小学都在教蹲踞式起跑、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一滚到底,一蹲到底。”但现在我们同样面临着一个困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们都在教篮下投篮、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运球等这些入门级的技术动作,篮球教学需要重复,但不能停留在低级重复上,而应该是螺旋式的重复。
篮球考级作为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篮球考级也是为学习做一个鉴定,其中包括对老师教学的鉴定和对学生学习的鉴定,其真正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学到东西。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
篇10
一、钢琴教母
很早就听人称周广仁先生为“钢琴妈妈”和“钢琴教母”。当时不是很理解。周广仁并不是中国的第一代钢琴教育家,也不是中国第一位女钢琴教师。当读完该书后,笔者由衷地感觉“钢琴教母”和“钢琴妈妈”这样的光环戴在周广仁的头上真是再恰当不过。这倒不是说周广仁从十几岁就开始了钢琴教学生涯,而是周广仁对中国钢琴教育的推动作用确实很大。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当今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华人顶级钢琴家,还是遍布在祖国四面八方的钢琴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周广仁的影响。
周广仁被称为“钢琴教母”和“钢琴妈妈”更主要的是她对钢琴的无限热爱和她无私奉献的品格。周广仁的几代学生回忆恩师时都不约而同地论及她的慈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很多学生甚至说从周广仁身上学到的这些品质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做人与教学,并激励他们将这种品质传授给学生。可以说,中国的音乐教育,钢琴普及率在器乐里该排第一名。在关心中国一流钢琴人才培养的同时,随着钢琴艺术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的普及,周广仁先生又将目光投向了业余钢琴教育的全新领域,在全国各地的各种社会的钢琴讲座或比赛、为儿童主办的音乐夏令营等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琴童们围着笑容可掬的周先生问这问那。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钢琴教育家之一,周广仁的全身心投入,无疑对中国的业余钢琴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老生常谈,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极致。有的教师因材施教是根据不同的材料,下不同的力气。好的学生,用力多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用力少一些。周先生不是这样,甭管学生条件的好坏,只要由她接手,她都会下同样的力气,有时甚至对条件差的学生投入的还精力更多。
书中有已经是国内一流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的两篇文章,即《平凡中见真情微小中见博大――从周广仁先生学琴笔记实录》和《师恩情难忘》。这两篇文章生动、如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但昭义在北京师从周广仁学习的点点滴滴。由于但昭义学琴晚、条件差,有些老师觉他没有培养前途,不愿教他了。是周广仁毅然接收了但昭义,并在周日利用自己业余时间给他上课,有时一上就是一天。那时生活困难,周先生不仅上完课还招待但昭义在家里吃饭,而且不收分文学费。她只说过一句特别朴素的话:我要为四川做点事――但昭义那时是四川音乐学院派来进修的青年教师。
但昭义底子薄,学习碰到了一些困难,一度想打退堂鼓。周广仁发现苗头后,及时找他谈心。周先生开导但昭义:和顾圣婴、刘诗昆等人比,也可能你一辈子都赶不上人家,但经过学习,可以比你现在要好,和自己比。周广仁由此鼓励自认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但昭义,他的钢琴“还是会有发展的,你不但可以好好教学,也能担任演奏”。(P400)这使但昭义增强了自信,他说:“还没有人对我学习钢琴作过样的评论。”“我懂得音乐是完完全全是后天的开掘和学习来的,是从认识音乐自身的规律入门,一步一步走进音乐广阔天地的。这一路引领我的人就是恩师周广仁先生。”
事实证明,周广仁的判断是多么正确,她播下的种子在多年后开花结果――但昭义现在已是中国顶级钢琴教育家,他培养的学生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陈萨获得英国利兹国际钢琴大赛第四名。最近,他又有学生获国际钢琴大赛优秀成绩。试想:如果但昭义底子薄,被周广仁推出门外,或教他但不尽心,但昭义今天该是什么样呢?
周广仁因材施教还一个经典的事例就是对梁雷的教学(见《梁雷钢琴小曲选集――老鼠过年》序,P278和《教一个“乱弹琴的学生》,P455)。梁雷小时候喜欢乱弹琴,在钢琴上编故事。报考星海钢琴学校时,没一个老师愿意收他,因他没其它学生专业。周广仁说:“这个孩子你们不要,我要。他能用钢琴编曲子!”周广仁为他设计了独特的教学方案,要求他1.术上打好基础,2.得怎样表现音乐。3.练他视谱和视奏能力,以便广泛地浏览作品,并让他多接触一些不同作曲家的钢琴曲。1988年3月18日,周广仁在中央音乐学院为梁雷主持了一场“梁雷钢琴小曲音乐会”。12位学生演奏了梁雷37首钢琴小曲。正是在周先生悉心的教导下,梁雷成为哈佛大学优秀学者基金获得者,是当今美国重要的青年作曲家。这个当初只会“乱弹琴”的学生也成为众多让周广仁自豪的“作品”之一。
三、乐学巧教
说起学琴,一般人的经历都是十年寒窗、勤学苦练。似乎不经历学琴的苦,就不会有收获的甜。但跟周广仁学琴的学生,大都很快乐。就像多年前米卢训练中国足球时提倡的“快乐足球”一样,周广仁也提倡“快乐学琴。”
然而,“快乐学琴”终归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达成的,钢琴从视谱到弹奏都有很多高难度的技术,不“刻苦”训练是掌握不了的。那周广仁的学生又是凭什么在这高难度技巧中还保持快乐呢?这绝不是天天跟学生喊“你要快乐地弹琴呀!”就能奏效的。周广仁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会“巧教”。
比如,从1961年2月至1964年7月,周广仁在教但昭义的三年半时间里,处处都体现了周广仁的巧教。读者应该特别感谢但昭义老师能那么有心,详细地记述了这一珍贵的细节,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周广仁在四十多年前就有那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巧妙的教学手段。
书中提到,但昭义在快速弹奏方面总是不能放松,甚至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周广仁就用语录启发他:首先“在战术上藐视它”,也就是说精神上不怕快,不因为快而陷于忙乱;另一方面“在战术上重视它”,要以扎实的技术保障训练作基础。“战术”基础的主要问题除了技巧上的把握,还要善于利用艺术上的要求,即所谓“以音乐带技术”(但昭义认为这是周广仁最重要的解决技术困难的思想和秘决之一)。战术上,要善于寻找快速乐句的分句、呼吸、抓住这些地方的“换气和休息”,不仅能获得精神上的稳定感,从而消除紧张,而且有了句子,有了呼吸,缓解了精神上的负担,反过来就能保证技术上的正常发挥,自然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见P398)
周广仁教学“巧”就在不是让但昭义无谓地刻苦重复,而是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然后找到但昭义技术问题的关键点:乐曲中的分句,呼吸,让但昭义顺利过关。找到乐曲中的分句,周广仁又告诉但昭义弹琴的秘诀:那就是语气(见P401)。周广仁先批评但昭义弹得像没有语法的文章,只有音符,没有意思。进而启发他,找到音乐的句子后,弄清音乐的发展趋向,要像说话一样,有它的抑扬顿挫,强调出它的语气,表现它的意思。“音乐语气”的概念提得很巧,谁都体验过说话的语气,周广仁却将这人人能体验到的感觉触通学生的弹琴感觉,这样,就让学生不觉得音乐抽象,离我们遥远,而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有抑扬顿挫”。
正是周广仁巧妙地运用“句子”、“语气”,引出了但昭义的对音乐倾向性的感悟,就是自己可以设计这话怎么说,虽然音符是固定的,但语气可以自己想象。这种手段但昭义在弹琴上一运用,去想,去弹,去听,去试验和安排,琴声就有了一点味道,但昭义从中体会到了弹琴的快乐,开启了通向广阔音乐天地之门。
周广仁“巧教”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教初学钢琴的孩子识谱,周广仁就在地上画五线谱,她和孩子们一起扮成音符不停地在线间跳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识谱。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