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建议

篇1

关键词: 苏南现代化;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281-02

0 引言

2013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所指苏南地区包括江苏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党的十精神和国务院要求,规划确立了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无锡、常州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要求。

无锡职教园是无锡市“十一五”规划的“五大中心”重点项目之一,园区位于无锡市区西部,园区总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居民10万,学生10万,总人口20万,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集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科研、实训、文化、旅游、生态、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教园区,园区所在地钱桥街道与职教园区实行“街园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职教园的建设旨在立足于建立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提出,为无锡职教园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的更大的活力。无锡职教园区目前已入驻的中、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无锡技师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惠山职教中心、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和1个公共实训基地。据悉,无锡职教园自2005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65亿元,并一直致力于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职教中心。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无锡职教园的建设在以锡西新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的前提下,应立足建立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锡西新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无锡职教园区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借鉴,带动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而全面推动区域性社会经济的发展。

1 苏南现代化形势下无锡职教园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1.1 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度低。无锡职教园区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其中园区工业拥有近千家焊管、钢管及带钢企业,近年来,在锡兴集团、苏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中国带钢交易中心和钢管采购中心。园区服务业主要拥有钢材交易专业市场、高档汽车产业园和五洲国际装饰城,集仓储、物流、加工、咨询和市场推广为一体。而职教园区各级各类院校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以电信、经管、旅游、建筑和艺术大类为主。园区院校开设专业与园区产业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1.2 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园区院校纵向课题申请非常困难,特别是国家、省部层面的课题非常难争取。以2013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为例,面上项目公示资助405项,其中高职院校仅有7项,占1.73%;青年项目公示资助1000项,高职院校仅有3项,占0.30%。

1.3 科研管理机制不灵活、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科研主要实行以课题组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课题组多为“小团队”,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跨专业、综合性的大成果,缺乏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科技成果就近转化数量少,院校助推园区产业能量没有得到有效释放。

1.4 应用型拔尖科技领军人才严重缺乏。园区各院校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然而,高职和中职院校由于研究条件差、待遇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园区院校每年都有科研人员流出,并且以副高级以上职称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随着职业院校对科技发展的要求,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职教园区各院校的科技创新。

2 政策建议

2.1 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和园区产业匹配度。利用园区电子信息教育资源优势,规划开建动漫、软件外包和创意类等高端产业基地,园区院校可以直接为各新兴产业提供具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工人。另外,院校也可根据产业需求,为企业定向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可使园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获得保证。

2.2 拓宽科研经费来源。主要申请应面向厅市级应用课题,同时应积极立足园区企业,通过横向课题形式,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2.3 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试点。选择一批研究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课题组,开展综合科技创新试点。园区、院校和行业企业三者结合,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4 着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科技专家。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园区职业院校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机制,扭转目前重论文数量轻生产应用,忽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倾向。四是通过培养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等形式多样的攻关团队,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应用型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在“无锡建设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无锡职教园唯有加速观念转变,确立奋起直追的信念,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经验,结合院校科技创新实际和特点,扬长避短,才能在苏南现代化建设的新浪潮中得到长足发展,真正带动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今年批复7个区域规划新经济版图成型[J].城市规划通讯,2009(22).

[2]国务院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10(11).

篇2

文章分析了烟草企业群众科技创新工作现状,提出要重视加强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增强对群众性创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明确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丰富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群众性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键词】

烟草;群众性创新;思路;机制

新时期,科技创新是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国家局指出,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抓好两种人员、两个方法,实现两个突破,即依靠科技人员,落实项目带动,努力实现产品和服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依靠广大员工群众性的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实现产品和服务更完美更优雅方面的突破。这为烟草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主体对象、切入途径和实施方向,表明科技创新不仅要抓科技人员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攻关,也要抓基础性、普遍性的群众性创新工作。

一、群众性创新工作开展现状

近年来,烟草企业围绕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管理和服务支撑。但是,认真分析当前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项目攻关、轻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倾向,致使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作用和成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着系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制约着创新型现代烟草企业建设的步伐。

1、认识不足

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上对创新工作存在高深感甚至神秘感认识,片面认为创新是专家、精英才具有的能力,职工的小改小革价值不大,合理化建议也大多是一些生活福利方面的内容或牢骚话,在群众性创新工作上作为不够。既使在做,也仅仅是把群众性创新看作是职工参与企业建设和民主管理、发挥主人翁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一项政治任务,而没有作为增强职工创新能力、培养企业创新人才的重点工作,作为谋求创新成效、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导致群众性创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深入有效开展。

2、方向不明

在创新主体上“唯专家论”,轻视甚至忽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需求和创造潜力;在创新目标上“唯技术观”,把创新狭隘地理解和定位于技术创新;在创新实施上“唯高精尖”,束缚了干部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中大胆创新的手脚。

3、方法不多

群众性创新缺乏有效载体和平台,仅限于年度组织一两次合理化建议,开展一些阶段性劳动竞赛活动,并且劳动竞赛主要以提振精神、提高效率为主题,缺少创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国家局推出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开发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转化一项新成果”的“六个一” 群众性创新方式坚持不够、落实不力。

4、机制不健全

群众性创新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处于自发随机的状态,其组织领导、目标激励、督查考评、活动评审、考核奖惩和教育培训等机制没有建立健全,或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制度体系,致使群众性创新工作缺乏有效的规范来管理推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积极开展群众性创新的建议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促进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其推动对“卷烟上水平”和实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增强对群众性创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群众性创新是从创新主体方面对创新划定的范畴,与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研发对应和互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对烟草企业来说,科研机构数量少,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力量有限,同时还要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主要精力要着眼于对企业竞争力整体提升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急需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科研立项攻关,而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具体实践中的改进革新和水平提升,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条件进行。新时期,烟草企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需要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全力突破转方式、上水平的关键技术瓶颈,更要发动和依靠一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查找和发现实际工作中影响和制约“卷烟上水平”的具体问题,在推动烟叶生产、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基础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层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上水平等方面开动脑筋,创造性开展工作,通过观念、技术、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经营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动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确保“卷烟上水平”各项任务的落实和总体目标的实现。

2、明确群众性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加强群众性创新工作,在工作思路和方向上必须做到“四破四立”:一是在创新主体上破除“唯专家论”,树立“创新并不神秘,人人都能创造”的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关键是人,每一个员工都是科技创新的主人。科技创新需要专家、需要学者,但专家学者不能穷尽所有问题,科技创新很大的力量蕴藏于广大干部职工当中,蕴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者当中。二是在创新目标的确定上破除“唯技术观”,树立全方位、全要素创新的观念。把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的创新都看成是创新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和实际工作,以管理创新为主线,以营销创新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文化创新为铺垫,把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群众性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品牌培育能力、市场控制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谋求新突破,创造新成果。三是在创新实施上破除“唯高精尖”,树立“创新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观念。把创新工作从“神秘”中解脱出来,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思路,把能够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提高行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创造性工作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都纳入创新的范畴,真正达到事事能创新、处处有创新、人人会创新。四是在对待群众性创新的定位上,坚决破除群众性创新是临时性活动的短视眼光和短期行为,树立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抓创新的观念。正确认识烟草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准确把握群众性创新和科研项目研究攻关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化、规范化抓群众性创新的目标确定、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提高全员创新能力,增强群众性创新成效,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3、丰富群众性创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烟草企业群众性创新要紧紧围绕行业以提高中式卷烟品牌质量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以“电话订货、网上配送、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流程的营销创新、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搭建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推动性和对广大干部职工具有吸引力的群众性创新活动载体,并不断充实活动内容,健全完善活动机制,实现活动的经常性、有效性和制度化、规范化。国家局组织实施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学习一门新技术,开发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记录,转化一项新成果”“六个一”活动,为行业群众性创新活动搭建了具体完善的模式和平台,烟草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重点予以落实。“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可以点子大赛等形式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可长期设立员工意见建议箱征集员工意见建议,及时登记整理,定期汇总评审,积极采纳实施,并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学习一门新技术”应针对员工业务技能和能力素质差异,“一人一策”制定学习方案,统一规划,分类施教,逐人明确业务技能、能力素质提升和新技术学习目标和计划予以落实;可采取老带新、好帮差的“传帮带”方式,加强团队学习,增强学习成效。“开发一项新成果”,应针对本单位、本部门生产经营管理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持续组织开展“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和技术攻关活动”,推动群众性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改革一项新工艺”应以“节约烟草”为切入点,积极组织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活动,优化流程,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刷新一项新记录”应充分挖掘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潜力和员工的素质优势,确立记录目标,通过组织劳动竞赛、实施重点攻关,确保目标的实现。对“转化一项新成果”活动,烟草企业要及时总结并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管理方法和创新亮点,组织重点推广活动,努力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

篇3

同时,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获得了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教育,深刻感受到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化,感受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感受到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创新驱动正从选择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创新正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带来强大创新驱动效应,以及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正以一种高度文化自觉姿态致力于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探索实践。调研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精心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篇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调研报告,并作为专项调研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推出。

本刊编辑部刊发本篇调研报告,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深刻把握文化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驱动力关系的时代脉博,增强我们对于文化科技驱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同,同时也是对学界特别是艺术理论建设中亟需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积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按语: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文化部大调研专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组成了以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教授为组长,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等5人为成员的“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驱动力”调研组。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寻找好经验、好做法,了解真问题、难问题,真诚倾听人民群众和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的驱动力这一前沿性议题,询政于实,问计于民,以期推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突破,为打造文化建设升级版积累第一手决策资料。调研组从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几大关键环节出发,主要调研了我国东部代表性地区江苏省、中部代表性地区河南省和东北代表性地区辽宁省的区域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包括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发展思路与愿景、政策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经过本次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一是要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知识普及,增强全社会对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价值认同感,动员更多的媒体和专家就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基本规律和探索实践等进行全方位讨论,营造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智慧,形成合力,以理论先导推进文化自觉,以文化自觉引领文化创新。二是要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尤其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将文化科技融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有效驱动,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给予制度安排。三是要建议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激励人才,撬动项目,引导更多文化科技企业实现研发升级,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可持续稳步推进。四是要建议着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平台,彰显“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破解文化与科技“两张皮”难题,着力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优势。五是要建议将已经实施的各类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做大做强,增加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强化支持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合会商制度,形成行政合力,由文化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主导。要较大幅度提高“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资金规模与项目支持力度,按照适当的年度递增比例,力争到“十二五”时期末不低于1亿元的年投入规模,使相关国家工程能名符其实地真正发挥引导调节功能。

同时,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获得了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教育,深刻感受到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化,感受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感受到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创新驱动正从选择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创新正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带来强大创新驱动效应,以及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正以一种高度文化自觉姿态致力于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探索实践。调研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精心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篇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调研报告,并作为专项调研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推出。

篇4

张本才: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是上海当好“改革开放先行者,创新发展排头兵”的新引擎。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创中心建设对上海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主要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惩防科研领域职务犯罪、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司法保护力度等为切入点,全面正确履行检察职能,努力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良好司法保障。最近我们出台了全市层面的《上海检察机关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服务的意见》,从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准确履职、提供司法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延伸检察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人才等多方面提出相关意见。

探索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机制

《检察风云》:您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在保护科技创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方面,主要有哪些新举措?

张本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保护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针对上海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建立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严厉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09年以来,全市已有八个基层检察院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办案部门,其他基层检察院也均设立专门的办案组。2015年以市检察三分院成立为契机,以三分院承担全市知识产权犯罪二审以及对基层检察院案件指导,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市院、分院、基层院三级联动的知识产权专业化办案模式。我们还将探索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机制。深化涉知识产权刑事检察、民事检察和行政检察会商合议办案制度,加大内部合力,发挥整体保护效能。

《检察风云》:这些新的工作机制对办案带来哪些变化?

张本才:这类犯罪案件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新的办案机制最明显的变化是办案的数量、质量都提高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共140件256人,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查案件380件666人。2012年至今共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69件510人,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6.6亿元。2015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连续获得国家版权局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有功单位多名奖项,多起案件获评高检院年度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我们还通过编写2012-2015年知识产权犯罪白皮书,对四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知识产权犯罪的类型、特点及管理的漏洞,为预防知识产权犯罪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办案,综合运用检察建议、情况通报、定期典型案件等形式,督促、推动相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改进监管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打击、监督、服务”三位一体,完善配合协作、强化法律监督

《检察风云》:您认为检察机关怎样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协作,才能更好地形成维护科创中心建设良好环境的合力?

张本才:我们牢固树立“打击、监督、服务”三位一体的保护理念和完善配合协作机制,主要是主动对接公安、知识产权及其他有关行政执法等部门,形成综合执法体系;同时,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 (两法衔接)工作,推动各部门在信息共享范围、信息录入内容和时限、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等方面达成一致。有数据表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全市检察机关通过“两法衔接”平台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261件333人,其中公安已立案侦查的案件250件332人,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检察风云》: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对查办案件起到很大作用,在加强协调上还有什么措施?

张本才:我们通过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等方式,解决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问题。今年初,我们与市高院、市公安局共同签署《关于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案件涉及的取证程序、取证方式、证据标准、法律适用等达成共识。我们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签署工作协作备忘录,加强在检调对接、公开听证等纠纷多元解决工作中的合作,共同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科创中心建设的司法保护体系。

《检察风云》: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在加强与相关机构沟通配合的同时,如何加强监督制约呢?

张本才:我们在新出台的“意见”中明确,要加强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着力纠正办理相关案件中出现的问题,高度关注涉及科技创新的民事、行政判决或裁定,依法通过再审检察建议或抗诉程序,积极维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尤其关注涉及科技创新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有效防止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为创新成果更好更快进入市场、创造价值,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查办和预防科创中心建设中的职务犯罪,平等保护、鼓励创新

《检察风云》: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检察机关反腐败查办职务犯罪重点要抓哪些方面?

张本才:近年来,我们加强与科创中心建设相关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努力为创新创业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创新功能性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扶持、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保障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过程中、索贿受贿、严重侵害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以及、,给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创新主体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三是危害科技创新发展公平竞争环境的行贿犯罪,重点查办为谋取科研项目、技术融资、科技创新专项政策及资金扶持、市场准入等进行行贿,在科技成果验收、转化、应用、推广过程中的行贿犯罪。比如2015年上海检察机关在科研领域立案侦查各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员职务犯罪10件10人,提起公诉9件9人。

《检察风云》:检察机关一直强调惩防结合,如何预防涉及科创中心建设职务犯罪?

张本才:这确实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主要是主动介入并配合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产业集群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涉及科技创新案件的个案预防工作,加强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等问题研究,认真落实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措施,采取法治宣讲、预防沙龙和专家型人才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研判,通过撰写预防调查、案例分析、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为相关单位提供专家人才、相关岗位堵漏建制、科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检察风云》:如何保证办理涉及科创中心建设案件达到更好效果?

张本才:我们强调树立平等保护、鼓励创新的司法观念,注重各类诉讼主体的平等保护,坚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和中外当事人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权益保护和权利救济、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的平等。更加注重法律政策界限的把握,在案件查办的过程中,注重办案的方式方法,坚持严格司法与促进发展、保护改革、鼓励创新相统一,努力实现最佳办案效果。

《检察风云》:一般来说科创中心建设的案件专业性、政策性很强,检察机关怎样应对?

张本才:我们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下一步将系统加强对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法律政策研究。及时研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管理体制改革、科技金融财税制度改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重大法律政策,加强涉及侵犯科技创新犯罪案件的前瞻性预判和法律适用研究,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

保护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渠道救济权利人

《检察风云》:说到底,科创中心建设离不开科创型人才,因此人们对培养、吸引、聚集这类科创型专家人才寄予很大希望,上海检察机关有哪些服务保障措施?

张本才:早在2009年,上海检察机关就根据市委要求,从保护高层次人才资源、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灵活开展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工作,保护创新主体健康发展。市检察院与市纪委联合下发《关于为专家型人才提供法纪法律服务的八项工作措施》,将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工作纳入市纪委、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共同开展的重点工作范畴。市检察院还与申通、商飞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复旦、交大等高等院校就开展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工作达成共识,建立专家型人才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日常服务和法治宣讲,及时接受专家学者的法律咨询。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此类工作。

《检察风云》:检察机关怎样保护科创成果和权利人的利益?

张本才:我们在出台的意见中有专门条款要求,将探索以知识产权权利人保护为中心的多元化救济渠道。积极办理涉科技创新的控告、申诉和举报,为创新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及时必要的法律服务,推动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拓展检务公开、司法救济新举措,确保知识产权权利人顺畅行使权利、有效实现救济。我们将与区域政府合作,在科技创新集聚区内探索建立服务科技创新司法保护实践基地,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创新最前沿。

加快建设适应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求的检察队伍

《检察风云》:您认为上海检察官队伍应该怎样适应科创中心建设对检察工作的新需求?

篇5

关键词:科技管理;技术创新绩效;企业

2006年,我国创建并改变了原有的发展道路,改为了科技创新型的新时代路径。但是科技创新型的发展道路是需要耗时耗力的一项体系性的建设,而且需要一种适合科技创新的建设环境。经济的发展便是能快速加快科技创新的有利因素之一,拥有一个完善运行的经济体系不但可以创新发展,还能有效减少风险。最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有关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的行业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的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国内的科技管理行业的融资较难、创新的成效不高等方面的缺陷依然存在。

1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飞跃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是依靠于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存在潜力的市场等来提高的,并不是质的提升,所以这种状况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的企业,是加强科技以及经济紧密结合的作用点,也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突破的点,不仅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的发展也证明了科技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我国政府在2006的时候便推出了新型的发展计划,在之后我国又将其上升为我国发展的核心目标计划和提高国力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科技科技管理与创新技术是我们建设创新的制度,科技的支持可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

1.2研究的意义

为了使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很多企业已经创建了许多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利的举措,比如,增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加强科技创新,等等,这些举措不仅能促进科技的发展,还能推动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结合成效。当前,国内很多的科技公司都面临着各种情况,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科技系统向企业提供科技的过程中,科技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在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行为会降低科技系统向企业投资的意愿。所以,企业创新融资难、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却始终存在。加强对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缺少的问题,还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2我国科技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2.1科技管理的概念

科技管理也就是通过采用最佳的途径与方法,根据科技发展的规律,将其与社会、经济融合在一起,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从而有效满足群众对物质、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合作及技术转让的总称。科技的种类有很多,其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狭义的科技管理又被称之为科研管理,是一种微观层次的科技管理。科技管理通过运用科学性的方法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的科学技术活动,是对资源、研究和成果进行相关的管理,职员对企业的工作内容与所创造的效益进行考核,为所制定的目标提供事实依据,并制定新的目标。科技管理可以促进职员进一步确定发展目标,同时保证资源、研究及成果的顺利完成。

2.2我国科技管理的现状

科技管理是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的科技管理包括了整个企业的整体性、策略性的科技预测与规划,还有促进企业技术、管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科技管理的重要性,科技管理是企业取得效益与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企业需要把科技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科技的投入和产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来说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且科技投入的积极影响会更大,主要是对人才和经费的投入,通过对企业技术的管理让企业快速地发展。当下,很多企业在科技的管理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对科技进行有效管理,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如何能有效进行科技的管理,最大程度上利用企业技术是广大研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很多企业在科技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不合理等,这些情况都会对企业技术的创新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3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3.1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科技管理能很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效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低效的问题。企业对技术有着严格的管理及要求,说明是其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一般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创新型企业的技术能力及水平比较高,还能有效减少风险、发展激励等目的的实现。通过加强对科技的管理可以直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增长。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还需不断鼓励和加强员工对科技、和相关技术的了解,同时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合理选择且有效利用对科技的管理。

3.2合理配置技术资源,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科技

一般情况下,创新型企业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技术水平会比较高,创新的能力自然很强。科技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进行相关的管理。经研究发现,在对企业的科技管理中,科技的经费和人员非常重要,这两种因素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较大。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让投资人群利用企业技术来促使技术创新的提高,降低一定的风险,间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为了能有效地维持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所带来的优势,需要对科技的管理采用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科技,合理配置相关技术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3促进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企业绩效是企业活动对企业目标贡献程度的评价,是人们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的一种主观评价。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途径将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进行整合,从而对企业的技术长期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企业持久的发展。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它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对科技进行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很多人员对科技合作组织的方式并不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没有时刻对科技进行管理,并没有使其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所以,还需加强对企业内部科技的管理,以促进企业长久、健康、有序的发展。

4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4.1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科技管理来具体介绍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从理论中得到的结论是不仅要重视科技管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国家也需进行适当的鼓励并重视科技管理的存在。要解决企业科技创新与技术缺少的情况,就要对此领域上的内容进行整理研究,以严谨的态度看待我国科技管理与技术创新绩效的现实情况,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以往的规律,发现以往的问题,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相互结合发展。

4.2相关建议

对此,对科技创新的研究有了相关建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所以,目前我国还需从更深层次的层面来探讨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由于我国政府的科技管理理论和实践还不够完善及成熟,所以还需在理论体系上不断填充新知识。科技创新要依赖经济、企业技术等之间的协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与配合,这样才能树立一个更系统、全面的科技管理体系。

5结语

本文主要系统全面地分析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重要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创新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创新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还有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专利和新产品,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具体介绍了科技管理的含义、我国科技管理的现状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等。以上就是笔者对科技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的具体介绍,由于笔者对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笔者以后继续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作者:邬亲丹 王媛媛 廖芬 单位: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玲.知识学习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4).

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 管理模式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166-02

科技创新团队对创新发挥的作用日渐重要,并且科技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地创新、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队伍和优秀人才群体;同时这也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高校而言,其基本职能播、高薪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衍生企业和企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决定了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重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校具有知识生产、知识传多功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学科高度综合、交叉、渗透的情境下,科研人员不仅需要独立思考和研究,而且需要团队攻关。团队的组成、职责分工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等影响学校在协同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1]。

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运行主要依托于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根据科研攻关内容和科研的发展需要,创新团队具有多种不同的组建模式,既有由相同学科人员组成的团队,也有由跨校联合的团队;既有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相对稳定,具有持续申请项目能力的团队,也有以课题和任务为导向的流动性团队。

不管因何种方式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存在于目前高校这样的整体系统中,团队从组建初衷、到后期发展,甚至于最后解散在整的沟通、激励发展过程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对今后的发展也存在诸多的制约发展因素,其中主要存在共性问题:一是科研项目数量多但个头小;二是研究方向全但比较分散,表现在高校承接大项目竞争力不强;三是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知名学者领衔实力强的研究团队少,而一位教授带几个研究生的模式多;四是现有人事聘用、职称竞升、科研绩效评估等政策大多导向单干,使团队缺乏凝聚力[2]。

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

根据走访和对一些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调研结果看,存在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从团队的组成规模、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以及组织结构分析主要分为三种: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型科技创新团队和复合型科技创新团队。

2.1 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

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主要针对原创性较强的基础科学研究团队,以申报某个具体的科研项目而组成;团队规模较小,一般在10人左右,以老师带学生方式为主,申报具体的项目,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的创新研究;或是为申请一些较为重大的科研项目,相近研究方向的老师相互合作,从事基础原创性的科研活动。该类型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较为简单,没有具体的组织结构,相互开展的合作没有严格的权利约束关系,人员较少,团队合作时间一般以所申请的项目起止时间为准,以课题负责人为主要核心人,围绕项目开展基础性原始创新研究,没有固定的管理组织机构,没有条约性的管理规章制度,成员之间沟通以项目进展需要进行随机性的沟通。一般情况,该类型的创新团队成员之间关系以所申请的项目维系,项目结束,团队也会随之结束。

2.2 学科型创新团队

学科型创新团队是以学科建设与创新为中心目标,一般是通过高校某一个特色学科为主体,通过科学研究与学科人才培养来提高、带动若干个小的分学科共同发展,促进特色学科发展,促进高校整体学术水平的发展;或是针对具体的学术方向和科学技术问题,以高校教师为主题,由若干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的相互承担责任的专业人员组成群体。

学科型创新团队的人员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吸收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形成合力,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且按照学科建设的目标,完成一系列的指标要求,产出一批优秀的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学科型创新团队主要围绕具体的学术方向和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研究,由学术带头人负责整个团队的学术方向,指导骨干老师,争取科研项目,辅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在“学科带头人+团队成员”的基础上,按照“学科大团队+方向小团队”的模式,组建了以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各方带头人及优秀高水平人才为骨干,以青年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以及兼职教授为重要力量的学科创新团队。同时建成了以各研究方向带头人为核心,研究人员为骨干的学科方向团队[3]。

就目前而言,学科型创新团队目前也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较为活跃的创新群体,一方面促进了高校学科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人才,使团队整体在研究领域内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使科学研究得到国内认可,站到国际前沿。

2.3 复合型创新团队

复合型科技创新团队既肩负学科建设的任务又肩负科学研究的任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或国际学术前沿或创新领域的重大项目,需要组织科技攻关解决科学问题组建而成。团队组建的总体目标是以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需求为主,取得原始新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发表和产出一些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基本上是来自校内或校外的相关的优势学科的优势研究个人或团体共同组成;以学术带头人或领军人才为负责人,建设年龄层次合理的科研梯队,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同时以培养科研后备人才为己任。

复合型科技创新团一般以重点实验室或科研中心形式促在,有明确的组织管理结构,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办公室,以领军人才或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核心或负责人,带领一支年龄层次合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有规定性的管理制度下进行重大项目或学术前沿课题的研究,开展定期的研究进展汇报,有一定的考评奖惩机制[4]。

复合型科技创新团队在发展过程既促进了高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成为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并且随着团队的发展,不断为后续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与目标,形成良性循环。目前高校也越来鼓励这种模式的科研创新团队,具有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途。

3 三种类型管理模式特点比较

以上叙述了高校目前存的科技创新团队的三种管理模式,从宏观角度,三种不同类型管理的模式在依托平台、完成的目标任务两方面各具特点;从围观角度而言,三种类型的团队在团队规模、组织结构、管理机制、发展周期等方面也各具特点。

(1)宏观层面。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的依托平台来自于申报的科研项目,目标任务是在项目期限内完成项目的指标,实现某一科研的创新;学科型科技创新团队的依托平台源自于高校某个重点或优势学科,围绕该学科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完善学科布局,促进人才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团队的依托平台是重点实验室或科研中心,围绕国民经济重大需求或学术前沿,组织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2)微观层面。三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团队相同之处在于:①有明确的目标;②具有合理的人员构成,在核心人物的领导下完成科研创新任务。三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在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①组织结构不同。项目型科技创新团队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团队成员依据项目情况临时组合而成;学科型创新团队和复合型创新团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由学术带头人为领衔,组织不同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组成各个小的研究团队,根据总体完成目标的需要,及时跟踪进度,开展科研创新。②规模不同。项目型规模较小,一般在10人左右,是相近研究方向的人员组成或某一课题组,老师带学生组成;学科型和复合型规模相近,人数较项目型多,但不固定,有一定的流动性。③生命周期不同。项目型和学科型创新团队一般依据项目和学科建设任务期而定,当项目或建设期结束,团队也随之结束,而复合型创新团队的生命周期较前两者不一样,复合型创新团队在项目完成或学科建设期任务完成后,可根据国民经济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继续维持团队的发展,开展各方面的科研创新。

4 国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

国外关注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早于国内,国外各类科研计划等都在项目实施中采用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科研攻关,通过科研技术的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来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科学基金会、澳大利亚科学基金会等。同时这些科技创新团队从市场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到管理能力都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建立起来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发现,国外这些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主要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规范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管理运行机制,在团队规模、人员构成、年龄分布、核心任务、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最早使用团队管理的企业之一,从最初的团队到质量管理,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再到目现在的科技创新团队,可谓是经典的实例。在该科技创新团队中,有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清晰的组织结构。同样,美国科学基金会旗下的诸多科技创新团队也有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一定程度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对科技创新团队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保障作用。

(2)明确的科研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从国外这些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来看,其之所以为大家共识为优秀的,其另外一个因素在与团队有明确的科研创新的目标。美国基金会旗下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在组建团队的开始,就明确告知成员需要完成目标任务,在任务完成的同时,也明确了考核的指标。因此明确的团队目标也是成为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多渠道的经费来源。纵观国外这些优秀的科研创新团队,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的科技活动有多渠道经费支持,既有企业的自身的研发投入,也有社会慈善经费的支持,还有国家一些经费的资助,这也为团队成员在开展一些科技创新中愿意从事长期基础努力,进行原始创新突破努力起到后勤保障,并为团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费支持。

(4)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国外这些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支开放行的团队,主动积极与外界开展合作交流,为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与外界优秀的研究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合理有效吸收和利用积极的有利因素,带动自身科技创新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发展众所周知的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参与竞争,但又在竞争中借鉴和吸收有利因素,补充自身发展不足;对内,明确目标,归法管理机制,鼓励内部成员交叉合作。内外行之有效的手段最终发展成为了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

5 建议

科技创新团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形式,高效的科研团队建设也为人们越来越关注。本人前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这三类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与国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对比,从高校自身宏观方面和科技创新团队自身围观两个方面提出了今后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的建议[5]。

(1)高校做好宏观布局和设计。结合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现状,应根据高校自身优势与特色,从宏观布局上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设计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规模,解决创新的问题,在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开放发展创新团队的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工作,科学有效地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多层次,系统地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科技创新团队的科学发展,为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科技创新团队做好微观方面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科技创新团队内部制定明确的科技创新目标,围绕目标,团队核心任务要善于组织和管理团队,结合自身和外界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沟通渠道,确保团队成员在明主、公平、和谐的氛围下开展学术民主的科研环境,从制度上和心里上激励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加促进团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铮,蔡兵,顾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广州:科技管理研究,2008,4:87-89.

[2] 陆萍,曾卫明.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管理与对策[J].黑龙江: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86-88.

[3] 张越男,魏皓,唐娜,等.学科创新团队构建模式的研究――以海洋科学学科为例[J].北京:教育管理,2012(3):43-45.

篇7

期盼一:落地生根才是有效的创新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创新与市场紧密融合,让创新与普通老百姓的经济生活融合在一起,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落地生根才是有效的创新!”期盼国家能够有更多务实的举措去支持科技创新的落地,更多地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在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搭建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信息化时代,类似于中国电科这样的中央骨干企业处于科技创新的中心地带。中央企业的骨干作用不仅体现在资产、生产规模大小、实现利润、上缴税收的多少,而且体现在引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骨干作用。央企有责任担负起下一阶段发展的创新引领作用。期待政府在创新动力的提升上加大力度,鼓励和引导科技型央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产业集群创新。

期盼二: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亟待“重塑”

国防科技工业不是一项单纯的经济活动。其建设和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安全利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是实施国家安全、国防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甚至国防科技工业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

近期,中日之争等突发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军事实力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将国防科技工业局升格为国防科技工业总局,在国防科技工业计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上,给予政策支持和能力引导。

电子工业对工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牵引力和带动力。因此,我们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

期盼三: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重组质量

中央企业“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提升高度,提升重组质量。

篇8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确立了科学发展的产业导向和“四、六、七”产业布局。我委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积极营造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2001年以来我区企业共获国家级、市级创新资金支持为8632万元,企业销售收入达4.49亿元,创造利润1亿,上缴税收4789万元。2001年实施区创新计划以来,资助项目79个,资助经费796万元,企业销售收入达8.15亿元,创造利润1.16亿,上缴税收5329万元。科技创新的层次和质量都有了相当提高,催生了包括神力科技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洁申实业的“生物质能提取燃料乙醇”国家863项目,都华实业的“Pt系列厚膜铂电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高精尖项目。2004年,在创新基金项目工作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市种子资金项目分别获得立项5项和7项,包括黛龙生物等5家企业共获330万元国家创新资金资助,是前4年资助总额的1.5倍。2004年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2项,累计经认定的共达92项。预计总投资11861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7699.8万元,3年后预计销售额可达414891.4万元,净利润77448.46万元,实现税收35047.16万元。申报市级农医科技攻关项目6项,其中列入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得资助资金50万元,列入一般攻关项目3项,获得资助资金21万元;建立1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获得资助资金20万元;申报西部地区科技合作项目4项,其中两项获得资助资金13万元;列入市“中药饮片标准化”研究项目3项,获得资助经费40万元;落实区级科技发展基金项目53项,提供资助经费72.5万元。

我区科技企业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推进技术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一些诸如输配电和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产品群。2004年底,全区被认定的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49家和38家,在奉注册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2403家,科技企业的队伍和实力都不断扩容壮大。企业自主创新、专利意识不断增强。2004年全区专利申请量65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2件,专利授权量276件,历年来累计专利授权量1235件。

通过几年来的技术创新工作,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逐年上升,发展较快,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地改变了奉贤工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已成为奉贤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日益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03年61亿发展到2004年80.5亿,比上年增长33.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6%。平均每家企业年产值1.13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加强。2004年被认定的49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占92.8%,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77.4%;获得国家、市级各类科技项目和资助占总数的67%。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优势凸现。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37750人,其中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员为856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2.7%。

——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从2003年科技投入平均占总收入的3.02%发展到2004年平均占总收入的5.06%,职工人均创造年产值21.3万元。

二、基本做法:

(一)认真调研,精心制定奉贤区科技发展推进计划。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地区科技跨越式发展,全面实施奉贤科教兴区战略,围绕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科教兴市”战略的要求,以市科委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为指南,根据我区科技进步态势,结合我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目标,去年年初,我们组织各科室负责同志及骨干成立了“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课题组,根据区产业版块划分,到各镇和经济开发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民营科技企业召开了14次科技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采纳建议,确定了基本框架。同时,我们到松江、嘉定等兄弟区县科委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科技工作的有益措施及办法,就科技工作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我们专门邀请了起草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专家,对“推进计划”进行审阅,方案的总体框架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并吸收了他们宝贵的意见。最后,我们还就“推进计划”的具体内容,到市科委相关主管部门征求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计划内容。2004年9月专门召开了以“推进计划”为主题的“奉贤区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市、区两级的近50多名专家和职能部门的领导,对该计划进行讨论并作修改。于今年1月初,经区政府批转下发,并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启动。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

(二)加强管理,努力创造高新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原则,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科技政策,了解掌握科技政策的贯彻情况;积极认真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使一批科技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金(基金)的资助,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促进科技企业产业化。建立项目的预申报制,发挥各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挖掘项目源,通过专家评审,纪监、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逐步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科学性。同时,根据我区的产业定位,对项目做到分类指导,跟踪管理,有计划的采取“储存一批,培育一批,推荐一批,实施一批”的工作方法,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立项率。

(三)健全体系,积极建立科技创新的各类服务平台。科技政策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软件建设,也深受政府部门的重视。几年来不断出台了吸引投资和扶持实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奉贤县科技创新计划的意见》、《关于加强奉贤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奉贤区工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意见》并批转了《奉贤区2005-2007科技兴区推进计划》。通过几年努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创新机制初步形成。在我区已经确立的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制度和区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制度等基础上,2001年,我们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专利试点企业工作制度。现有13家企业被市知识产权局命名为上海市专利试点企业或培育专利试点企业。

2002年,我区又成立了全市范围唯一的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孵化器,即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融创业、成果转化、政策扶持于一体,至今已吸收120家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注册登记。两年来,共为国家创造税收达2亿多元。2003年,我们又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这一平台,构筑一条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便捷通道,方便专利的检索,组织举办专利、新技术等的推介和对接活动,形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同年成立了奉贤区科技企业联合会、奉贤区科技专家联谊会,加强了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专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多渠道沟通联系,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目前,经市科委批准,将在庄行工业区内建立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筹备工作已经基本落实,签约在即。

三、主要设想:

(一)着眼于奉贤区科技发展推进计划的落实。要在今后的数年里(到2007年),按照科教兴市总体战略要求,以实施促进科技推进计划为总体目标,上下联动,努力把各项科技任务落实到位,确立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推进科技兴区推进计划。按照“分类指导,分期实施”的要求,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着眼于先导产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实施。针对当前具有优势或有前瞻性的技术和科学领域,集中目标,设立若干个对奉贤产业和基础科学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攻关项目,鼓励和帮助有实力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奉贤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提高奉贤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的能力。并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三)着眼于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和帮助骨干企业形成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若干家创新投入高、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多的领军企业,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极具影响的品牌产品,以此带动奉贤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着眼于创新科技服务手段的完善。针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地扶持。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通过相关资源共享,及时跟踪、了解新办科技企业动态,建立科技企业联系卡和服务手册机制。对新办科技企业加强培训,形成制度化,邀请财政、税务、人事、劳动等部门共同为新办科技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对成长阶段企业做好政策兑现工作,使政府的产业扶持资金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成熟发展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发挥其在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产业中的领头羊作用。

(五)着眼于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的建立。积极探索适应奉贤实际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支持社会各方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年内与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建立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奉贤)基地;促成华东理工大学在奉建立产业化基地;加大农科院等四家合作的奉贤现代农业孵化器的建设力度。同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科学试验、技术创新、发展特色农业为宗旨,重点扶持种源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年内,根据我区农业特色,建立花卉瓜果、水产养殖、特种水果和水稻种植四大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效应,逐步促进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树立我区品牌农产品。

(六)着眼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发挥。完善奉贤科技网站功能,在开设科技信息、科技企业网上办事与服务功能基础上,进一步为创业者和科技企业提供区域内优质科技资源的展示和链接平台。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完善运行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信息库、专家人才库、高新技术项目库等各方资源,增加互动交流平台,扩大平台覆盖率。

(七)着眼于“奉贤区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的制订。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制订实施我区2005年至2010年“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具有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情况,掌握信息动态,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识产权工作与“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确立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序推进专利试点、示范管理企业,示范教育特色学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的目标和策略,促使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之路,努力提升我区专利申请的质量。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效机制,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作用,增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能动性,形成整体合力。组织举办专利、新技术等的推介和对接活动,形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使专利技术真正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推进“科教兴区”的组织协调机制。目前,干部中对科教兴区的战略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对科教兴区战略地位的认识还不够,投资推动、消耗资源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未根本扭转。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还需加强宣传和教育。科技进步的领导体系未能整合,在曾经的县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淡出后,尚未有建立促进科技工作的领导协调小组,基层的科技工作网络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大科技”的工作氛围,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建议建立“科教兴区”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定我区“科教兴区”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协调“科教兴区”计划贯彻中的各类问题。

(二)建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结合奉贤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平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奉贤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建议在区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面向国际国内,选拔、支持、引进若干名科技将帅人才、重量级的科技企业家和创业家。

篇9

近年来,我县围绕创新驱动“5511”工程建设,结合县情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发展创新载体,加快科技创新升级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但与科技强县相比,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注重政策引导,营造科技创新氛围。1、奖补结合,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 XX县2018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升级的实施意见》、《XX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凡在本县注册的企业并申报科技项目的企业,可享受县政府优惠政策。对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由县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于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的,由县财政每项奖励1万元,获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由县财政每项分别奖励0.25万元、0.15万元;对列入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或通过新产品(成果)鉴定的由县财政每项奖励3万元。2、加大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后劲。县本级科技投入逐年递增,去年县财政科技支出5956万元,增长15.6%。②落实和兑现国家、省市县各项科技优惠奖励政策。2017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获得的税收减免356万元、企业所得税减免521万元。201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专利奖、重点新产品奖励金额达140万元。

(二)推动平台建设,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1、创新成果丰富。前年航盛电子成功通过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奖励10万元。中兴工业城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江西省五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之一,也是吉安市唯一获批的企业,兑现奖励100万元。中兴创客中心,还被评为2016年第一批省级众创空间,为全省33家被认定的单位之一(全市唯一一家)。2、申报项目众多。2017年江西无极粉体公司获全省省级协同创新体项目,并获科技厅350万元资金资助。组织申报省级重点项目势通钙业1个;成功申报省级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势通钙业等4个;申报市级科技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博源实业等5个;研发平台项目5个,农业项目4个;势通钙业成功申报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源化工实验室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完成了县工业园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园区的申报工作。新增市级创新平台--江西万山油茶公司(市级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2018年组织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复审)、江西科越科技有限公司(复审)、江西祥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复审)、江西天晟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永叔府食品有限公司、西尼尔(江西)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天宝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绿百合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获批,到目前为此我县有高新企业31家(2013年仅4家),总量及增长量位列全市各县之首。张华、徐珮莹获“百人远航”资助。

(三)筑牢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成效初显。1、常规工作有特色。我县获2016-2020年全省科普示范县(全市仅2家)。县科技局获2017年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先进单位。势通钙业公司代表江西赛区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企业奖(全国只有48家企业获奖,江西有两家进入总决赛,只有势通钙业获奖)。势通钙业申报的省级重点新产品高档胶粘剂专用纳米碳酸钙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可产2万吨。高档纳米碳酸钙研制及产业化获省科技厅资助。2、知识产权工作有新进展。做好专利申请服务工作。2018年全县申请专利514件,授权383件。授权量较去年翻一番,增长量居全市前列。诚志药业获专利过百企业称号(全市仅2家)。3、院士工作站取得零突破。今年7月5日,我县首家院士工作站--新海粮油院士工作站成立。9月江西智联塑化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签订建站协议。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有效破解我县智力贫乏难题,提高产学研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集聚,推动**的品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推动**的科技与经济结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完善创新机制,科技合作稳步提升。1、引导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企业新材料(石头经济)、生物医药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正筹备成立“吉安市碳酸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之后,将上下联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融通行业的技术研究,组织瓶颈技术创新攻关,加快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并将成果辐射上下游配套企业,从而形成我县石头经济产业链,推动产业整体发展升级。2、拓宽科技合作的渠道。以省级众创空间“中兴工业城创客空间”的创建为契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籍在外人才为纽带,以已建立合作关系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全面深入拓展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3、突出科技合作的重点。以园区为依托,着力构筑合作发展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不断夯实合作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把项目的申报实施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建立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库,组织策划申报争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全县三大产业升级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科技人才引进较难。由于交通不便,住房等问题,一些外地高端科技人才不愿到**来创业,导致很难有技术突破,企业难以获得跨越式发展。同时县里尚未制定针对大学生的住宿、交通补助的相关文件。刚毕业大学生招聘过来留不住,导致年年招聘,年年缺人。

(二)科技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导向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市场决定科技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合作不够。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利用不充分,科技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科技创新活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供给能力不足。

(四)财政对科技投入不足。财政科技投入使用存在聚焦不足,投入分散现象。同时缺乏科技工作人员,县里已将科技局撤并至教体局,导致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由于人员不够,一些具体政策的落实难免掣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工作的开展。

三、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筑牢基础,培养创新能力。1、优化和细化对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基于我县三大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县政府制定出更接地气、更细化、可操作行强的相关文件以此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文件来助力三大产业的发展。2、围绕三大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要围绕新型材料(石头经济)、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经济,布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力量,为三大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科技支持。3、加强科技人才和团队建设。要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的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实施好省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当前,要花大力气解决好人才政策碎片化、人才服务分散化的问题,做到人才政策、服务集成化,打造人才高地。建议县政府开通绿色通道引进科技人才。

(二)增强动能,激活创新主体。1、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三大产业“专精特尖”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积极推进企业以项目为纽带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形成企业出题、联合解题、协同创新的格局。2、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议县政府加大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全力推进研发投入政策落实联合行动,做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科技创新的积极性。3、完善激励机制,解决科研人员参与产业研发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真正让有贡献的科研人员经济上得实惠、工作上有奔头、社会上受尊敬。

(三)提升内涵,优化创新平台。1、加强创新平台的整合。要围绕三大产业的创新区域布局,针对创新平台建设中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要做好规划引领,形成创新平台的系统性安排。2、要提升创新平台的质量。要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需要长期持续。科技项目一旦研发成功,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就可能带来一个新兴产业崛起,推动一个地方快速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目标;建议;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944-04

Discussion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of Chongqing City

YE Zhi-qiang1,HE Chun-yuan2,PI Jing1,MA Qiang1

(1.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1329,China;

2. Chongqing Municip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Chongqing 400041,China)

Abstract: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main power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atural conditions determine that Chongqing city must take the road of with its own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e.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existing major problems in Chong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orientation of Chong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goa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re put forward clearl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hongqing city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target was proposed, and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6 strategic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Chong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above content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accelerating Chongqing′s ty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positioning; goals; suggestions; Chongqing city

农业科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第一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1]。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应对市场竞争,缓解资源压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重庆市是一座“大城市”与“大农村”共生、“大山区”与“大库区”并存的大城市,虽然工业现代化突飞猛进,但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仍受限于自然条件的约束[3]。重庆市90%以上农村是丘陵、山地,其中山地面积占76%,因而自然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农业要立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4,5],即特色效益型农业现代化之路。

重庆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6]。当前重庆市正按照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和“314”总体部署指引方向,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整体谋划,科学布局,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为支撑,努力推进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整体跃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探讨了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对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效益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1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1 主要成效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迅速,并取得一些显著成效。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基本构建,已基本形成“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三大板块,即科技创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形成前后相继而又相互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科技引领特色效益型农业的发展储备了较好基础。二是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各类大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40余个,主要有已建成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中国畜牧科技城等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柑橘城、重庆农科城等。三是全市农业科技优势学科与优势领域影响力正稳步提升,如在家蚕基因组、荣昌猪、淡水鱼、长采收期柑橘、耐热粳稻、糯玉米、加工型蔬菜、甘蓝型黄子油菜、杂交小麦、高淀粉甘薯等动植物良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拥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使得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舞台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成效突出。据近十年来相关资料,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十分突出,已获得了各类科技奖励150多项,科技对农业增效增收贡献日益显著,其中2012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

1.2 主要存在的问题

1.2.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通过创新活动而形成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业等相关联的良种、技术、方法、产品及其他技术形式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虽然目前重庆市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总量似乎已经不少,但相对于几十种作物、几十类畜禽水产品种及近百个农业小行业而言,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所占比例还是过低。从2006~201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情况来看,其中涉农获奖科技成果39项,占全市科技进步奖总数(808项)4.4%。然而,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50%,这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农业70%~80%增产增效来自于科技进步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60%,虽然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转化率。这表明重庆市农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弱,重大突破性成果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也不够高,不能完全满足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4,6]。

1.2.2 农业科技研究结构不合理,产业适用性较差 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极为广泛,从生产到加工,从产前到产后,从田间到餐桌,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均与农业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不足影响和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僵化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往往目标单一,农业科技人员要么只重视理论研究而不够关心科技产业应用价值,要么只重视拿来就推广应用而不重视基础研究,从而导致农业科研结构不合理。重庆市农业科技独立研究起步较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相对其他兄弟省(市)还不够高,不合理的科研结构表现更为明显具体如下: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基础性原创研究较少,存在重科研轻中试、重研究轻转化,重产中轻产(前)后研究,致使农业科技成果呈现出常规技术多,高新技术少;提高产量技术多,提高品质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技术少;组装配套技术多,创新突破性技术少;产中技术多,产前产后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物化硬件产品技术少等特点。这些短板均表明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还不足,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适应性还仍然比较差,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现实需求。

1.2.3 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发展条件差 农业科技发展源头是农业科研投入,农业科研投入是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7]。由于农业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基础性产业,因而国内外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仍然是公共财政。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科研公共投资强度一直处在农业生产总值的0.25%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1.00%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政策保护措施逐渐失效,政府又不断强化民生基础保障的农产品价格调控,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十年如一日似的微幅上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很难取得生存空间。这对于受制于山地、丘陵特殊地理条件限制的重庆市而言,传统农业已不能更好地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更应该依靠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符合区域特点的农业科技成果并推广应用,才能实现全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但是,由于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不完全具备科技投资能力或投资积极性不够高,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所占比例仅为0.1%,低于全国2.0%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国家50%水平[8,9]。同时,由于重庆市定位于工业化城市,农业生产总值相对较少,农业科技投入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市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导致重庆市农业科研研发平台条件日益落后,科技研发团队实力逐年减弱,突破性农业科技成果已形成越来越困难。

1.2.4 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企业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重庆市农业现代化之路受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程度低的严重约束。重庆市山区面积76%,其中中低产田70%、15度以上坡耕地50%,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截至2007年底,全市人均耕地仅为573 m2(刚过国际警戒线566 m2),比全国人均耕地(933 m2)和世界人均耕地(1 920 m2)都少。户均经营耕地2 000 m2,规模仅为全国平均的1/2、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都难以适应生产规模化、品种专用化、经营产业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8]。人多、地少、地差导致重庆市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十分滞后,至今全市只有极少数农业企业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科技研发体系。绝大数农业企业还仍然依靠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成果来维持运转,缺少具有高科技含量名牌产品和技术独占性或服务独占性的产品,更缺少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市场开拓营销人才及高水平信息资源分析加工利用人才,因而目前重庆市农业企业还难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2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2.1 战略定位

根据重庆市农业自身特点和产业需求新形势,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应定位于“两个增强”。一是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成果孵化平台的持续创新能力。以涉农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及时有效地为全市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提供科技支撑、攻克关键科技瓶颈和破解产业发展关键科技难题,并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成果示范推广。二是着眼于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核心竞争力。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种类及其质量安全的需求,按照“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基本思路,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夯实农业农村经济的行业科技基础。

2.2 战略目标

重点推进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目标,提高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达到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现代农业高技术应用成效明显,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科技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抓住我国拟建设1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这一机遇[10],以建设长江上游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基本目标,争取多角度进入国家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更多的区试、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国家级试验站,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在农业关键产业科技创新上,重点在农作物良种、优质高效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主导产业上,争取和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

3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建议

3.1 实施“三个带动”,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目标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带动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深化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领域研究,增强区域农业特色资源研发能力,着力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生物特色育种、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农药、农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科技创新。二是强化优势产业,带动农业整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重点以柑橘、生猪、粮油、草食牲畜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以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搞好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落实试验、示范、推广、研发项目,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全市传统农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创新农业科技研发合作机制。抓住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机会,深化与国内外涉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各类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式的区域性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内外交融、合作共进的科研队伍,以带动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农业科技发展格局。

3.2 构筑符合重庆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一是建立以公益性科研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核心。重庆市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有西南大学、重庆大学涉农院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水产科学研究所以及区属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涪陵农业科学研究所、万州水产研究所等,这些机构主要承担基础性、关键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农业科研机构还应该在自己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多下功夫,努力在各自的方向上独树一帜,同时培育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建成全市农业科技研发的核心。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农业相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已毫无竞争优势,加上重庆市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对推广难度大、费用高、风险大、社会生态效益好而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政府应继续起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使之成为科研机构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等研发成果的中试基地,才能不断向企业输送高新科技成果,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逐步形成重庆市农业企业特色突出的核心竞争力。

3.3 构建区域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重庆市特色效益型现代农业进程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2008年起全国农业科技工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目前,重庆市已有1名首席科学家、19名岗位科学家、12个综合试验站进入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设立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根据重庆市的特点,相关部门已组建了相应创新团队,对粮油、生猪、蔬菜、柑橘、蚕桑、茶叶等主导产业和对重庆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分别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3.4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建立农业科研基础性科研投入机制,以科研机构编制人数为基数,预算基础科研工作经费;依靠政府设立的“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专项,加大农业基础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充分利用“重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是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技资金投入。通过市政府及区县理论的政策引导,逐步使农业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特别是对那些困难农业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上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农业科技。重点加强资本市场运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向农业科技投入,努力拓宽吸引外资、个人等多元农业科技资金投融资渠道,也可加强农业研发机构与农业担保公司等经济组织有机衔接,多渠道融资,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少的瓶颈问题。四是加大对科技资金投入的引导。鼓励引导资金向重点农业产业和地方特色产品投入,特别是向被列入到农业科技发展战略任务中重点发展领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5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全面提升人才队伍质量

一是在搞好人才体系布局。从全国层面来看,在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重庆市优势学科尽可能争取列为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综合试验站,其科技人员进入科学家岗位。从重庆市层面来看,高层次科技人员分布不均,科技平台分布不均,区域性差距大。全市4.9万名农业高层次科技人才中,90%集中在主城区,其余10%分布在万州、涪陵和永川。虽然全市有4万余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分布在各区县和乡镇,但普遍学历不高。科技机构的90%分布在“一圈”经济区,80%的科技机构集中在主城区。因此,在人才结构布局上,要建一支基础实力雄厚、研发工作过硬、能理论联系实际、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也要建立一支推广转化成果能力强、能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承担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的单位要有计划地培养、引进和交流国内外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和综合交叉学科人才。到2015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比例应提高,避免人才断层和知识结构单一。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

3.6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引领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一是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道路。对科技开发能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或科研部门,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对科技成果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销售,形成科研(育种)、生产、经营、示范推广、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也可以与龙头企业合作实施产业化经营,主要利用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生产经营体系优势,科技成果以出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转化科技成果,重点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增强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重庆市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特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办和成长需要优良的孵化环境,尤其是对初创阶段的中小农业科技企业,需要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增强创新能力,并制订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管理科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参考文献:

[1] 马晓燕. 统筹推进重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N].重庆日报,2012-05-17.

[2] 李丽莎.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3] 唐园结, 何兰生, 邓 俐, 等. 探析重庆山区特色效益农业之路[N].农民日报,2012-11-05.

[4] 陈 钧, 刘小磊. 重庆立足“四化”发展现代农业[N].重庆日报,2013-07-18.

[5] 王泽农. 重庆“四化”并举主攻特色效益农业[N]. 农民日报,2012-11-13.

[6] 柏振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39-41.

[7] 郭文宝,马 青.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90-20192.

[8] 谭华玲. 重庆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