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

篇1

【关键词】行业英语教学;职场化能力;效果研究

如何建立一个既能提高高职经管类学生的行业英语能力,同时又能够通过行业英语教学培植专业特色提升高职经管类学生的职场化能力,提升其社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于高职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些探索。

一、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一)对行业英语教学重视不够。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从学校开始自上而下的对行业英语这门课程重视不够,有些学校不开,有些学校也仅仅是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导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课程教学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二)学生对行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主要在于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除了面试以外就是特别看重英语等级证书,导致学生、教师只注重考级过关拿到证书,而把行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抛之脑后。

(三)以行业英语为基础的学生职场化能力提升的措施不够。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课程相较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来讲更注重实用性、实践和互动性。但目前高职毕业生行业英语知识匮乏,又缺少实践层面的练习,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教师的师资还不能适应现在行业英语教学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中精通英语又精通专业的教师比较少,另外年轻教师缺乏相应的行业英语教学经验。

二、对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的内涵、学生要具备的职场化能力以及行业英语背景下,高职经管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场化能力的探讨

(一)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的真正内涵及经管类人才所应具备的职场能力。高职行业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英语系列教学中的末端环节,是基于基础英语和行业知识之上的一门较为综合的课程。它不仅仅是对基础英语学习的重复,而是利用英语语言对专业知识在一定层面上的再现,是两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的交集。另外在行业英语的学习中,起到了对基础英语知识的补充作用。从就业方面考虑,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职场化能力的提升。

理解了行业英语真正的内涵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经管类人才应该具备的职场化能力。在这里从三个方面分析其所要具备的职场化能力。1、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全部知识与技能,既包含处理具体业务的能力,也包含整个项目的总体管理能力,行为方式和思维逻辑习惯。2、方法或普遍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行业都具有广泛的适用能力,如商务管理专业应具备一定的财会,信息收集及处理以及外语交际力等能力。会计和物流岗位应具备对其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程序、方法和操作规范、标准熟练掌握的能力。3、社会能力即有从事相近专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它使劳动者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变化,创造自我提升的空间。

(二)行业英语背景下,高职经管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场化能力。将以上两者结合起来我们总结出高职经管类学生所应具备的以行业英语学习为依托的职场化能力,主要是五个方面:1、听力理解力。经管类行业英语听力理解的作用是使学生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熟练的以英语语言为载体,正确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吸收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活动。2、行业英语词汇记忆与阅读理解能力。经管类的专业人才需要处理的阅读材料包含大量的经管类专业英语词汇和英文缩略语。因此与之匹配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念和风俗差异。3、写作能力。经管类岗位不可避免的会处理一些英文的电子邮件,传真等,这就要考验员工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了,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经管类学生应掌握物流法规,熟悉常见商务公文语言的特点及写作格式。4、翻译能力。这主要是指学生应掌握外事生活起居、餐饮、办公、营销、广告等常用英语翻译能力,并且具备邮件、合同、产品说明书、企划书等的翻译能力。5、英语交际能力。经管类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主要包括基本的商务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商务情景会话,外贸流程中各环节的简单表达。

三、对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教学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主要包括“规划与建设”和“运行与执行”两大部分,要由经管系各专业和基础部共同合作,从软硬件两方面来建设和实施。

(二)对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教材的创新。我们在经管类行业英语教学中分别设计了八个主题单元的内容,这八个主题单元组成了一次完整的涉外贸易的过程,分别是建立贸易关系、检查贸易背景、贸易谈判、合同的达成、付款、包装、交货、投诉和建议。而且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力求与真实的贸易过程相贴近。

(三)改进、创新高职经管类行业英语的教学方式。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注重的方法是必须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发挥学习团队的作用。如:探究式教学、STEP教学法等。

(四)对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的创新。首先从教学管理入手,把教学管理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向以学生在一个团队中自我管理、自主管理为主与教师监督管理相结合。加大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考核的比例。把只重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转变为更加重视学生平时学习任务的完成效果。

通过分析和相应的改革措施,同学们普遍反映,在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行业英语课程中既丰富了行业英语知识又对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另外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强化,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学习面拓宽了许多,同时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改革探索,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广东;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特点;问题;展望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是广东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服务于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又要适当超前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省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十一五”规划中已立项的项目进行了分析,对过去五年以来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特点、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对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教育科学事业的展望。

一、研究特点分析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有1081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立项规模与数量较“十五”规划有较大增长。课题申报情况分布在基础教育研究426项、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232项,高等教育研究226项,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研究55项,教育技术学研究46项,体卫文化研究50项;申报单位分布在本科高职院校659项,中小学312项,省市教科研类单位110项。纵观这五年来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特点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的规模扩大,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

从2006年—2010年的立项情况来看,各市县和学校的研究呈现出研究多向性发展的趋势,研究领域由微观向宏观发展,由过去只注重教育内部问题的研究向同时关注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外部问题的研究发展,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大大拓展了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如表1)。基础教育领域方面,主要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如教学教法、课程开发、家校合作、品德教育、中学教师发展以及留守孩子的教育等方面。本科高职教育领域集中在学生创业能力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农民工继续教育研究、建设和谐校园、产学研实现途径研究、实验教学研究等方面。此外,教育技术、农村教育、体卫教育、协同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地进入科研工作者的视野。

(二)研究内容不断创新,研究方法逐渐科学化。

随着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课题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同时,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教育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理论、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社会学、教育行为组织学等这些新的理论的引入和运用,对提高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理论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对课题的研究也不再局限在理论性研究上,众多的课题引入了比较性研究、构建模型研究、实验研究、应用性研究、互动式研究等方式,逐渐摆脱了纯理论性研究,延伸至实践性研究上,重视其研究的实效性与价值性,大大增强了科研成果的信度与效度。

(三)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注重现实问题的应用性。

五年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一直致力于为加强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把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问题;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教育信息化与国际化问题;高校科技发展问题列入研究范围内。重点研究教育结构问题,改善和完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并且强调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课题,一方面加强对教育宏观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增强教育科研为宏观决策服务的功能,重视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直接作用于教育改革与实践;另一方面则是重视开展对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过程中的指导性研究。围绕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方面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

二、取得的经验

(一)必须创新科研管理方式,提高科研信息服务水平。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评审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大工程,如果单靠纸面上的操作,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评审工作实现信息化大大减少了项目管理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近年来,我省建立广东省社科规划办网、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系统、广东省教育科研管理系统、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数字科研服务平台,同时还链接广东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广东省各地市教育局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等国家科研机构。各科研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申报人员可以从平台上获取项目申报信息,接着确定申报项目,上报项目申报书。随之而来的印刷、用纸等办公费用以及传递过程中的大量邮资、路费相应缩减,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周期更加快捷。

(二)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分类指导,统筹管理。

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地方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和其他各地市教育科研机构。不同层次的学校与科研机构,不同学科的课题,以及课题承担人的学历背景、工作性质和自身的条件存在差异性,因此,在进行课题管理时不能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在“十一五”规划中,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教研单位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积极申报。如图1所示,其中中小学申报项目达312项,占总项目的28.86%,高职院校项目数达659项,占总项目数的60.96%,省以及各地级市教研单位110项,占总项目数10.18%。在研究的内容中,高校以及教科研机构的课题重点在于推动学科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而中小学、幼儿园的研究普遍围绕着课堂教学、学生的行为习惯、家校合作教育等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研究,一般具有探索性、普及性、应用性和经验性。因此,在评审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题实施分类指导,要考虑到课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课题评审、成果评价和项目指导上,要统筹管理,注意普通性与特殊性。

(三)必须以专业性为基础,建设素质精,业务强的科研队伍。

建设科研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一批科研队伍,是做好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此外,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既是科研追求的最高目标,又是科研素质的最高境界。五年来,我省十分注重科研队伍的建设。项目管理专家库每年定期更新,目前,全省各级各类项目评审专家库里共有4092名专家登记在册,其中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有600余多专家,分布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14个学科中。

三、在发展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兴教, 科研强校的战略意识仍然薄弱。

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尚未确立,把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尚未达成共识。许多学校由于经费问题或科研队伍的问题而没有把科研摆在很好的位置。在边远地区或者地方性院校,课题立项很少,成果不多,既阻碍了学校教育科研本身的发展,也影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推进,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十分不利。据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各高校承担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情况分析,明显可以看出各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方面,华南农业、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课题立项总数排在前列;职业院校方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项数量稍多。一些高职院校的立项项目很少,有的还是空白,应该引起这些学校校长的重视。

(二)课题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课题的管理直接涉及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奖、轻转化的问题依然存在。譬如,一些课题申报人和单位只顾追求课题立项数量,忽视课题的质量,课题一旦立项就束之高阁,缺乏必要的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措施;课题不能按时开题,开题后也没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中期检查敷衍了事,阶段性成果就凑数侥幸过关,以此导致很多课题迟迟结不了项;结题时非常匆促,草草了事上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题的质量和效益。另外,在解决课题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上,各级单位还没有很好地重视,相关的渠道较为狭窄,这大大影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同时也打击了项目主持人的积极性。这种成果转化边缘化的问题应该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

(三)课题经费来源单一,科研资源短缺。

广东正在建设教育强省,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也逐年增长,但经费用途还相当紧张。“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十年期间,广东共投入200万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这与我省教育的规模及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仍有所欠缺。截止2011年,我省高等教育专任教师85751人,高中阶段教育(包含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普通高中)203383人,普通初中专任教师268008人,小学专任教师432451人,各级各类教师共计989593人。这样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如果按人头分摊计算,2000-2010年期间,全省教师人年均科研经费仅为2.02元。如果将这笔经费全部投入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149所高校每所占有年均科研经费仅为13422.8元。由于受经费限制,“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所申报的均为自筹经费项目,严重制约了科研事业的发展。

(四)科研水平呈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

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尽管在组织申报过程中,在政策与经费支持上已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但由于经费、科研水平、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粤北、粤西地区的申报积极性或者项目的质量仍然不容乐观。经统计,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各地区的申报情况如下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对项目申报的积极性是远远高于粤北、粤西、粤西地区。珠三角地区中广州、深圳、佛山(含顺德)、中山是排在前列的,其中广州的项目申报数占整个“十一五”规划项目的1/2,这与广州地区高校数量多,科研机构与研究资源相对集中的因素不无关系。粤北的韶关、粤西的茂名、湛江以及粤东的潮汕地区相对较好,这与当地拥有本科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的因素有关。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如清远、河源、云浮、梅州、阳江等地的科研项目相对较少,与珠三角以及其他地区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

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深化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的地位。

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强大动力。广东要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我省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实际上是要增强教育的竞争实力,这种实力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增加教育投入,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其次是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发展机制,提高师资水平,优化教育管理。前一种为硬实力,后一种为软实力,这两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二)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研业务素质。

从目前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群体来看,高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和各地市教研室专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是主要力量。从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结构看,研究人员地区分布、学历、职称层次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少。因经费问题,科研资源相对不平衡,省市各地区缺少组织培训、指导,导致学科队伍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差异性。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增加培训预算,积极引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特别是项目书的写作与申报,项目的管理与结题等方面,重视发现和培养年轻的教育科研优秀人才;其次,依照有关规章制度,运用中期检查手段,加强科研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科研成果,通过通报表扬、奖励性追加科研经费予以正面积极鼓励。同时对因研究进展缓慢、阶段性成果低劣的课题及时加以中止和撤项,停拨或缓拨资助经费,从制度上防止科研劣品产生。

(三)继续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科研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属于政府公益性科研项目,当前,广东省正致力创建教育强省,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在教师待遇、教学资源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已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正视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在保证正常的人头经费和事业经费的前提下,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来支持和扶植教育科学研究。此外,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以课题所在单位给予相应配套支持、课题主持人争取企业筹措为辅,努力为开展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规范教育科学课题的管理,为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覆盖了各级各类教育,涉及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实践研究等领域。对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增强为宏观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服务的意识。省市各级单位应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首先,应加强与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联系,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指导;其次,加强与广东各高校科研部门联系,有效利用高校科研资源;第三,密切联系课题承担者,跟踪服务,强化过程监督;最后,积极在广东科研信息网,及时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立项课题和结项的研究成果,共享研究资源。通过以上措施,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管理,抓住特色,推出精品。

(作者单位:莫玉音,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评估室;黄黎露,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

篇3

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为生命线开展工作必须深思:是首先创办特色学科呢,还是先创办特色专业。我们认为作为一所新兴的普通本科院校,应该首先考虑特设专业的建设问题,创办特色学科要以特色专业的建设为基础,特色专业真正办出了特色,为特色学科的创办奠定了师资结构、实验室条件、学术带头人、社会人才评价需求等各种教育资源之后,特设学科的创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新办普通本科院校创立之初,各院系最多只有一两个本科专业,而且各省市在审批新兴本科专业时总要综合考虑该校、该院系申办新本科专业的各种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等各种变量。专业是学科的二级学科,以二级学科(专业)建设作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是形成特色学科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授予学位的学科分为11大门类,64个一级学科,625个二级学科(专业)。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配置大体上相当于二级学科(专科专业还不能算是二级学科专业),所以只能称为为专业。而学科建设所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确定院、系专业的学科的宽度问题,即学校根据学科群体划分的院(系、部)结构。确定学科既要考虑与国家教育层次的口径,还要从自己的培养目标,即现在和将来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及学位目标等,这样才能有利于自身学科特色的形成。教育部明文规定:新办普通本科院校至少要有两届本科(学士学位)毕业生才能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专业设置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学科内部门类要齐全和形成特色,并注意跨学科知识的引进”。由于本科大学课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目前还没有一本系统阐述大学本科课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专门著作。对此,本课题组拟借鉴国外本科大学课程设置的一般模式提出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特设专业的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一、国外著名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简介

(一)美国杜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

杜克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大学之一,他的本科教育是通过知识分类要求,以达到学校对学生通识教育的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六个知识领域中至少学习涉及到五个知识领域的知识:艺术与文学(AL)、文明社会(CZ)、外语(FL)、自然科学(NS)、定量推理(QR)、社会科学(SS);每个学生必须在这些知识领域中的4个领域修读3门课程,另外两个领域中必须修读2门课程;本科专业主修课程分三类:系设主修课、特殊培养计划的主修专业和跨系的主修课。

(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是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为了完成通识教育的要求,从1996年开始,本科生必须在四个知识领域中修读至少9门课程,这四个领域是:知识领域Ⅰ:1.文化、思想和价值的发展史;2.人文基础课程;知识领域Ⅱ: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数学;知识领域Ⅲ: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领域Ⅳ:世界文化、美国文化和性别研究。

(三)日本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本科课程设置

学生在本科四年培养计划中,必须从下列各类课程中获得约124学分,才能从理工学部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这些课程是:各类综合学科的教育(16学分)、外语(12学分)、数学(6—12学分)、自然科学(4-8学分)、实验课程(6-分)、专业课程(56-62学分)、其他课程(4学分)。

(四)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工程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该校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要求学生每学期修读5门课程;除工程学科专业外,其他9个工程专业的第一学年的教学计划是相同的,共10门课,包括应用科学课程(3门)、数学课程(3门)、专业基础课(4门中任选2门)、基础课程(2门);第

二、

三、四学年主要是专业课,同时兼有选修课。

二、课程设计的内涵

“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curriculumdevelopment),有人翻译为课程开发、课程编制、课程编订,其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设计即为对学校总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制订活动,狭义的课程设计是指对一门课程的设计及教材编写。这种编排或计划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并需要一定的方法来实现预期的目标。课程设计是课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最早的课程研究成果主要围绕课程编制(狭义课程设计)展开的。而且自19世纪末课程理论诞生以来,主要围绕中小学教育的课程问题进行研究。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课程编制模式:(1)功效模式(efficiencymodel)。一些教育家主张从“功效”、“经济”的角度重新审定学校课程,以剔除多余的学科,以及各门学科中多余的内容。最令人瞩目的是博比特(F.Bobbit)和查特斯(w.w.Charters)提出的用“活动分析”、“职业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课程及内容。(2)目标模式(objective:model),这是一种以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指导思想的课程编制模式,其代表人物有泰勒(R.w.Tyler)和布卢姆(B.s.Bloom)等人。

三、新办普通本院校特色专业本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一)特色地缘

所谓特色地缘,是指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要围绕所在区域的社会需求和地区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来论证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开发理念。我国目前新办的普通本科院校绝大多数是“城市院校”、“地方院校”,其办学经费来源的主体是学院(或大学)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地市级政府,从办学定位上主要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地缘特色、民族特色,甚至还有文化特色,这自然决定地方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和质量的特色,进而就要求这些新办的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必须突出地缘特色,否则,毕业生的就业将是制约这类院校发展的瓶颈。人所共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方普通院校要在学生择校的大环境中立足、发展,就只有走地域特色之路,而走地域特色之路的首要条件就是课程设计的凸显地缘特色。

(二)特色突变

所谓特色突变,是指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在遵循国家有关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基础之上,结合地方院校的地缘特色设计大量其他本科院校,甚至是本地其他老牌大学或学院没有的课程。这种特色突变,一方面是培养特色教师、特色学科带头人的必要要件;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新办普通院校的“新”字(学校新、领导新、教师新、教学资源新、地方政府支持新等)作动力源,设计特色课程,甚至是设置特色专业,例如,贵阳学院的软件分院的课程设计,这在我国所有的本科院校中就是首创——与微软公司共建培养IT人才、软件架构师等人才,其课程的85%的内容是微软公司专用课程。这种特色突变既培养了该课程施教的教师,也促进了全校其他老师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特色课程下的特色学生。

(三)特色规避

所谓特色规避,是指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要规避学校所在地区其他老牌本科院校已有的课程设置,甚至是专业设置也要规避。因为这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专业和课程体系所要考量的问题,而且由于新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地方学校”和“新院校”等的特点,所有的教学资源将无法与老牌院校(或大学)相抗衡,尤其是学生生源与就业的文化限制更是要求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必须规避本地其他老牌高校。但是不是规避全国所有的其他高校,其他省高校有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是完全可以借鉴与竞争的;当然要尽可能地规避,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就基本规避了全同与雷同。

(四)特色提升

所谓特色提升,就是指新办普通本科院校可以利用原来专科段的某些特色资源,把原来的特色专科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提升为特色本科专业并加以深化、提升其课程设计。尤其是许多老牌专科学校有许多省级示范专业、国家级示范专业或省级、国家级示范课程等是完全利用,并可以深化和提升的,而且许多示范专科专业或课程在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前几年还在继续兴办着,这就需要学校尽快利用已有教育资源把这些专科专业或课程提升为本科专业,并深化其课程设计。比如贵阳学院原来的服装设计专业和档案管理专业都是省级或国家级示范专科专业,但是除了服装设计专科专业还在继续兴办外,档案专业在学校合并和系部整合之初就停办了,而且据课题组所知,目前整个贵州省都没有档案管理本科专业,档案局的领导还多次问我们有没有该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急需该专业的人才,我们只好建议他们到四川大学去招聘,而且本校该专业的几位专业课教师只好改行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新办普通本科院校本科课程设计的建议性方案

新办普通本科院校本科课程究竟怎么设计呢?我们认为在遵循国家本科课程设置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建议采用下述方案:

(一)课程设置理念上可借鉴美国本科大学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把通识教育课程引入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计之中

虽然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但是,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是立足地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工作、学习的;同时毕业生的就业不完全是本专业行业内的,再说,没有通识教育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就业发展都是狭隘的。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我们建议开发本科多元文化课程,相应淡化专业课程

因为新办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性的本科生,能成为研究型学术型的本科生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且我们比较同意“普通本科层次不能培养专门化的人才,而只能培养人才的‘毛胚’,养成一个人的现代性价值取向。‘毛胚’具有多样发展可能性,具有广泛的选择性;这就需要给‘毛胚’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多样性的视觉和思维方式”的观点。因此课程设计要具有多元文化性、宽广性,而且这与实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致的。当然,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设计不仅仅是提供几十门选修课,更不可能提供几千门选修课,因为仅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资数量就没法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师资数相比,例如,美国杜克大学虽然也只有在校生一万余人,但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三千多门选修课,可是其专任教师就有一千六百多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也是要紧扣特色专业的特色来开发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主体必须是多元参与论证主体

特色专业要真正办出特色,在课程设计的主体上必须实行多元参与论证主体,即必须符合课程论规定的课程设计主体的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设计的参与主体必须包括学科专家、任课教师、学生、社会人才需求行业的专业人士、家庭、学校等,只有这些主体对具体课程的需求达到了优化组合,这样的课程才具有特色竞争力。据课题组调查,传统本科课程的设计很多都是在某一专业申报之初,仅仅是各个教研室或某个学科院系的部分专业人员进行的编制,甚至于就是一两个领导参考其它大学的课程设计初略调整一下就上报教育主管部门,一旦教育部门审批之后,该课程体系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忠实地执行着,这是严重不符合课程论的课程开发原理的,必然会导致这样一些课程及其培养的学生根本不具备特色,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与就业、家长、社会怨声载道。特色专业的课程开发只能充分利用各个主体:充分考虑现在与未来社会人才需求与趋势、借鉴学生及其家长的有效性建议、采纳任课教师对具体课程的实践经验、遵循学科专家的前沿性建议、分析具体学校及其专业的教育资源等来进行课程设计。要办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就不能是闭门造车和行政大于一切的模式来开发课程。

(四)课程设计内容上凸现专业特色

特色课程是特色专业兴办和发展的支撑基础。我们认为课程内容突出特色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很多种操作方法,例如:工程技术类特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可以借鉴德国工程技术类本科课程的设计方式——三分之一的课程内容完全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具体工程技术公司完成,而且教师也就是公司的工程师;哲学、文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特色专业可以借鉴美国本科课程设计模式——学生一进大学就实行“导师制”,既实行通识课程教育,又使每个导师能为具体学生指导设计具有长远发展的学习、科研计划,并付诸实践;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类的特色专业的课程要凸显特色,我们认为,首先就要打破毕业前集中实习的课程设计模式,必须每个学期前两周都要安排实习、见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专业学习与探索;美术、地理、史学、旅游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在每个学期的最后两三周里带起学生走出学校到外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课程开发模式,……也许有些领导会认为这将使教育成本增大,其实按照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学校课堂教学的时数完全可以大大减少,而且美国本科大学的课程计划中三分之一的课时数完全是学生在进行自修;可是国内的本科课程设计的绝大部分还是教师的“一言堂”,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发展。……

(五)新办普通本科院校特色专业课程设计一般步骤

篇4

关键词:西部开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资本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97-04

1.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现实依据

1.1甘肃选择发展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1.1.1发挥核心优势,激发后发优势,实现“富省“目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冲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束缚,准确、科学地把握省情,找准最大优势,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思想。甘肃作为一个后发欠发达省份,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亟待破解的难题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后发优势,我们将错失发展良机。甘肃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能源原材料优势、交通通信优势、科技和人才优势等,有些只是潜在的优势,有些优势随着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已经丧失。生态是甘肃最核心、最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要搞好生态建设,突出山水之秀,黄河之美,丝绸之路之奇。同时,生态又是甘肃最大的劣势,生态十分脆弱;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十分不利;环境污染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业结构高能耗、原材料消耗大,初级产品多,产业链短;等等。扭住生态这个“牛鼻子”,就是抓住了甘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1.1.2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国家宏观政策也为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带来了新机遇。首先,“又好又快”是国家今后发展的导向,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从发展战略的层面,解决了甘肃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的矛盾,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实现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其次,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就可以充分发挥甘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制约甘肃的劣势,变劣势为优势,培育今后发展的基础和资源。第三,实施“生态资本”战略,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实施这一战略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要求,据一项调查表明,兰州市民对环境的关注度达97.6%,满意度只有五级评分制的2.71。说明人们对优美环境、优良生态的需求与现实环境质量存在巨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1.2.1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迅速变生态“原系统”无形化的存量资产为“有形化”资本,为甘肃的发展带来丰厚利润收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甘肃各地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的存量资产已相当可观,但是这些生态的存量资产,仅仅处于生态的“原系统”状态,并没有成为“生态资本”,更没有成为整合其他优势资源的“生态资本”战略资源。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将生态的“原系统”,迅速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产生不可估量的“附加值”。

1.2.2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甘肃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接续性差、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型产业多、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既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可以有效地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提升和优化甘肃的产业结构。“生态资本”战略的内在要求,就是要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甘肃早已把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但多年来受制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巨大惯性,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生态资本战略应当是新兴工业化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1.2.3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改变甘肃城市环境质量,树立城市新形象。甘肃的许多城市由于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加之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生活能源结构以煤炭消耗为主,每年一进入冬季,大气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多年来,环境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但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特殊的地理条件,改善甘肃城市如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防治的局面。

1.2.4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大幅度地提高甘肃的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源”。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森林公园就有十多处,且都是非常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资源更是随处可见,但旅游业并没有成为甘肃的支柱产业,运用“生态资本”战略,就能整合甘肃的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到那时,旅游业必然成为甘肃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1.2.5实施“生态资本”战略,可以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战略,为甘肃城市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开拓出新思路和新天地。甘肃城市的自然地理形态大多相同,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和多山的自然地理形态,使得甘肃的城市大多都不像东部平原地区的城市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给城市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使城市的建设用地少,城市的发展空间受局限,目前兰州城市建设量已过于拥挤。实施“生态资本”提升战略,就是要实现“城市要素”集聚效应,打破地域局限,建设“绿色都市”和“紧凑城市”,实现多中心的、组团式城市群落。“紧凑城市”是一种能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它是相对于“摊大饼”式的城市无序发展的形态而言的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城市规划政策中的核心要素。

2.甘肃实施生态资本发展理念的战略架构

2.1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战略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其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以清洁能源代替高污染的能源,加强技术更新,减少排放,降低污染,进行“清洁生产”。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理念,它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合理的工艺改进实现这一目标。“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形成“微观――中观――宏观”连续配套、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从微观的层面上,运用法规和政策的引导,规范和调整企业行为,使企业形成系统内部的小循环,刷新企业的目标系统、研发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自处理系统。从中观的层面上,加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接续,特别是在产业园区的建设上,利用企业“出城入园”的机遇,鼓励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企业的清洁生产、企业间副产品的交换、污染防治、合作培训、共同参与以及技术创新,使园区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形成企业之间的“闭锁式循环”。从宏观发展层面上,通过在全社会推广循环经济的政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整个社会层面生产与消费、企业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大循环。对于甘肃的一些城市来说,首先改变城市垃圾简单填埋的处理方式,对城市垃圾进行环保化的层层处理,有机回收,形成回流产业,对回流产业来说,垃圾没有废物。其次要树立环保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的观念。

2.2发展新兴产业的创新战略

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的“总枢纽”就是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生态资本提升战略主导下的产业发展战略,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战略。有回流产业、生态旅游业、都市现代农业、白色农业、精致农业。还有其他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发展这些产业,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兰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

2.2.1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开发新型能源。这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谁先发展,谁就占领了新能源的高地,就会享受到国家的有关政策优惠,就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些产业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风电、生物发电、太阳能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利用等。中国核能集团看好甘肃的风能资源,已在甘肃成立了西北风电公司。甘肃已在河西建设了风能发电厂,意欲打造全国的陆上“三峡”;全省农村正在大力推广沼气能源的应用;兰州市也已建成一座牛粪发电厂,兰州温泉大酒店就是利用浅表地热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范例。应该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力度,发挥甘肃光照资源丰富和发电机电装备领先的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争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2.2.2打造“生态绿洲”品牌,在推进生态生产、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等生态建设的基础上,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依托,把精致农业与文化、休闲结合在一起来做,着力打造“生态绿洲”品牌,使这一品牌成为甘肃的新“名片”。

2.3建设“森林城市”的新发展方向战略

“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以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居民健康为目的,以木本植物为主,包含草本植物及其所居环境共同构成的生物群落,使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融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甘肃的天水、兰州、陇南等城市最具备发展“森林城市”,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经过近五十年的绿化建设,兰州南北两山已满山披绿,天水、陇南由于本身处在甘肃的南部,具备发展生态的天然优势,森林覆盖率本身就高于甘肃的其他城市。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森林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现在要做的就是以这些城市现有的城市森林为基础,加快山体的绿化步伐,同时,有计划地建造各类主题森林公园,将各山体和林区串联起来,形成城市森林圈。

2.4“城市要素”集聚、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战略

“城市要素”集聚就是把“城市分散化的集中”,使城市成为组团式的紧凑,也就是发展相互之间既用生态化城市森林相区隔,又通过完善的公共有轨交通系统快速相连的、易通达的城市中心群。这种“紧凑城市”又叫“绿色都市”,它是一种为了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城市简单的外缘型扩张,推动城市改造;减少交通流量及进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降低能源消耗,保护大气质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落,各中心的核心区内高密度、高强度的进行发展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以兰州为例来说,就是不能把兰州的南北两山看成是兰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和障碍,而应该看成是兰州市区内的“城市森林”,跳出南北两山对城市发展的局限,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如,发展什川城区、忠和城区、中川城区、龙泉城区、和平城区、定远城区等等。这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城市要素“集聚、实现城市内生性有机扩张的根本出路。

2.5建设生态龙头工程,夯实生态“有形化”资本战略

生态龙头工程就是指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型生态工程。黑河流域的生态恢复工程、民勤的生态养护工程、敦煌月牙泉的生态恢复工程、兰州市的“绿桥”工程等等,都属于这类工程。不仅如此,还要有计划地规划一批对区域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生态龙头工程,积极地集聚生态资本,实现生态资本的有形化“溢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作用。兰州市的“绿桥”工程就属于这类工程。兰州城市南部的边缘地带几乎全部被天然森林所覆盖,林缘线长达100多公里,“绿桥”工程就是在天然林区与兰州南山绿化圈之间的宽约5~15公里的森林断带上架设一座“绿桥“,把天然林引入城市,将对兰州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此断带区域横跨榆中、城关、七里河和西固四个区(县),涉及十个乡(镇),全长约50公里。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种原因,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失衡,属兰州市较为集中的贫困区域。因此,在森林断带区内,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三条平均宽度为15公里的绿色“桥梁”,将兰州南部的天然森林与环城的南山绿化圈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连续不断的绿色林带,把天然森林环境引入城市,一是不仅能改变城市大气环境,而且会使兰州的森林覆盖率极大地提高,真正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市”。二是这项工程其中蕴含的巨大的生态资本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必将为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显性效益,为兰州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仅使这一地区发展经济林业、果品林业、特色农业、都市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成为可能,而且在更大的产业区间、未来发展上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未来兰州经济社会跃升到另一个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2.6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实现“旅游旺省”战略

以生态建设为先导,实施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增强旅游产业实力,成就“旅游旺省”的目标。如,“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要使之成为一个品牌,进而成为著名品牌,还要做很多工作。如果把大滩南河、城关南河纳入黄河风情线的整体规划中来建设,学习西安市曲江开发区的经验,把整条南河及周围区域规划成旅游开发区来整体建设,对南河生活住宅区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定位为旅游开发区,迁建沿河所有的市场及老旧居民区。在拆迁后的区域内布局符合黄河风情的历史文化设施和景观,按照旅游发展规律,把“南河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黄河风情文化精华的浓缩版,使之成为兰州旅游的主打品牌,树立兰州旅游新形象。通过精品旅游区开发,使旅游业成为兰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成为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主导产业,将强力拉动GDP的增长。

3.甘肃实施生态资本战略的支撑体系

3.1建立保障生态资本战略实施的法律支撑体系

3.1.1通过人大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生态资本”的实施是包括了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清洁生产、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城市资源要素集聚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使生态立市的观念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3.1.2政府制定和及时出台一些法规和管理办法,从中观层面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3.2提供相关政策支撑体系

3.2.1产业发展优先扶持政策。出台对生态产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符合生态创新经济的产业,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优惠扶持的政策。

3.2.2项目发展生态标准限制政策。建立环境准入制,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

3.2.3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奖励政策。对绿化和环境保护的奖励政策;对利废(废物再利用)企业和产品的税收减免政策;对使用清洁能源的设备改造补贴政策;对继续使用以煤炭为主的污染能源的高税收政策。

3.3制订规划目标实施体系

3.3.1把生态资本战略纳入“十一五”规划的中期调整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纳入甘肃的整体发展规划,从宏观的层面上使生态资本真正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实现生态立省的目标。

3.3.2制定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中观层面的实施蓝图。“生态资本”战略是全新的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战略,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从中观的层面上对“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3.3.3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的资金支撑体系

生态资本战略的实施要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是要政府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财政支持“生态资本”战略专项资金。二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利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建立生态保护发展基金;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环保资金、技术、人才资源。

4.与具体工作结合建立联动开发工作机制体系

(1)从具体操作层面入手,全面整合原有资源,适时开发新的资源。“城市森林”抓山体;生态环境抓绿地;旅游产业抓品牌;“循环经济”抓企业;“城市集聚”抓规划;产业调整抓创新;新兴产业抓农业;“清洁能源”抓“电”、“气”;生态人居抓社区。

(2)从职能层面上入手。要求各地区、各职能部门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和实施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全面实施“生态资本”战略,按照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履行职能,落实到位。

(3)梳理区域内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确定重点项目,全面整体推进。

梳理全省显性和隐性的生态资本资源,按照远期、中期、近期建设目标,各筛选和确定100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如,兰州“绿桥”工程;河西森林生态场工程;甘肃城市生态人居工程;黄河风情精品旅游区开发工程;甘肃七一冰川保护工程;陇东林果产业工程;甘南黄河“三曲”保护工程;陇南旅游开发与保护工程,等等。认真做好规划,集中和相对固定一批专项资金,分步长期实施,使甘肃的生态“原系统”,更早更快地变成生态“有形化”资本,使之产生出巨大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效应。

(4)以生态资本战略整合县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各市县制定相应的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最大化地实现“生态资本”价值。如兰州市安宁区已实施了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安宁桃花溪生态水景观工程;榆中县以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精心打造以特色高原蔬菜、花卉种植为产业基础、以“生态绿洲,黄河风貌”为特色旅游的都市休闲农业基地。永登县以苦水玫瑰、猪驮山为核心,打造生态产业长廊。七里河区、城关区以南河改造为重点,学习成都府南河建设经验,迁建所有市场、老旧住宅小区及周边相应的建筑,使之绿化、美化、风情化,改造沿线污水管道不入南河。力争把南河建成城市宜居品牌。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200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黄正夫.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宁宁,明.江苏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与近中期对策[R].江苏省软科学课题研究报告.

[3]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