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发展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发展的特点

篇1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中台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篇2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是学校处级建制管理单位,1985年进行工商注册取得学校全资的企业独立法人资格。为促进学校科研项目的转化,1992年科技开发部并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自然科学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科技开发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贯彻国家关于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的精神,2000年根据学校有关文件和通知,科技开发部从科学研究部分离出来,与国内合作部、产业管理部合署办公,简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与产业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企业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2007年5月学校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科技开发部列入学校教务长管理系统,由主管科研教学的常务副校长主管,作为学校处级管理部门独立运行。从1985年起,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开发部积极推广学校技术,解决社会技术需求,代表学校签订技术合同额由初期的年均300万元发展到2007年1.3亿元,累计签订技术合同1970余项,涉及合同金额超过15.2亿元,并形成一批以北京大学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技术股份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如方正集团等。

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管部门,对内统一管理、组织和协调校内各单位的科技开发工作。收集学校高新技术成果,审核、签署和登记各类技术合同;对外代表北京大学与各单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积极推广北大技术成果。承接企业技术难题。并始终致力于促进北京大学与社会各界的科技合作,把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与地方及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在已有灵活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上述业务,同时从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并实现产业化,从而在技术转移的纵深过程中发挥技术中介的更大作用。促进北京大学在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机构的经营特色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是校内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一方面它是一个学校的职能部门,代表北京大学与企事业大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并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学校科技开发合同与经费;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支持校内重点科技开发项目并承担相应风险。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主体,从事科技成果收集、宣传、推广等一系列属于技术中介范围的技术转移工作并提供与此有关的政策、法律、财务、信息等相关服务。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发挥学校管理机构的管理、组织、协调等功能,同时利用企业的灵活机制,招聘人才,筹措资金,为项目提供法律、投融资、信息等多方位的服务,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支持与合作。

合作伙伴及客户群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拥有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对内,校内科研是进行成果转化的基石,北京大学拥有中高级科研人员3000余人,研究生近万人从事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工作,立项项目约计1500余项,科研经费8.6亿元。近几年来,科技开发部收集了近500项可转化与合作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和转化。对外,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并且与全国各地的政府科技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各省(自治区)、市、区、县的科技主管部门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地方政府寻求合作伙伴。每年应邀参加各省市各类成果展示交易洽谈会议30余个,展示学校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同时将地方企业需求反馈到学校。促成合作。与广东、云南、江苏、辽宁等科技厅设立长效联络机制,开展专项科技项目计划。提供专项活动经费等促进技术转移。

同时。科技开发部与各地的企业保持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接触,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境外企业。并加强与投资公司的合作,借助雄厚的资本金推动成果转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IBM公司、富士通等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关系,如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进行项目合作开发。

技术转移及服务的模式与管理方法

多种运行机制下的专业服务与管理职能并重

事业机制。目前科技开发部作为直属学校的处级建制职能部门运行。科技开发部作为校内职能部门,有利于加强校内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能够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学校的科技开发政策,从而保护科研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

企业机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85年学校成立了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注册为企业法人,由于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因此在对外合作的商业谈判和一般事项中,科技开发部具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提高了效率,对技术转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重大事项或需要学校提供较大的支持时,才报请校领导决策执行。

校长授权机制。可以在合作中利用北京大学的声望,又可以充分发挥科技开发部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促成合作。由科技开发部代表学校签署正式协议。

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机制。1996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建立了科技开发风险基金,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学校从技术合作和技术转移中提取的管理费。学校每年将管理费的约40%作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学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项目研发,防范合同执行中的可能的风险,技术转移中的一些意外费用等。

规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与机构建设

健全并逐步完善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规章制度。为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重新制定和修订《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北京大学科技开发收入管理规定》和《北京大学技术股权管理办法》。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保障机制运行。为加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处级建制的管理机构独立运行。下设部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保证了机构的高效运行。

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统一归口。合同制管理。正在修订的新的《北京大学科技开发管理办法》进一步界定了北京大学的科技成果的定义,及其转化过程中个人与单位以及非独立法人机构与校内外科技开发与合作必须统一归口科技开发部进行合同制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负责人在技术合同中的责任、利益,加强技术合同履行的过程管理。

发挥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加强重点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全方位服务

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优势,对于重点项目在项目初期进行介入,逐步引导扶植,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尽快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多种机制的优势,从技术的提炼集成、宣传策划推广、商业谈判、委托评估、上级部门各种报批。一直到最后以技术持有人的身份

入股企业,并为企业的规划、发展提供后续支持等。科技开发部对学校技术转移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的互动合作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在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上都体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间相互促进的特点。我们与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建立直接联系,同时广泛接触各地各类企业,建立点面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群。在项目合作方面。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多领域联合开发,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合作模式既有四技合同包括专利技术许可和技术入股,也有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验中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到中试产业化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

近两年来在技术转移及服务方面所取得的业绩

2006年科技开发部代表北京大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28项,涉及合同总金额1.2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6801万元。2007年度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66项,合同金额超过1.3亿元,合同到款总额7225万元。合同涵盖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农业、规划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近两年有42个涉外合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2330万余元,合作对象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瑞典、荷兰、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较大的合作项目包括与泰国Gold Gift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468万元)、与荷兰壳牌公司的合作(合同金额150万元)、与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合作(138万元)、与世界银行的合作(117万元)等。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的技术转移服务收入合计567.36万元。其中425.52万元为科技开发风险基金。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收集校内各院系可推广转化的高新技术成果项目120余个,涵盖农业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汇编印制成册。每年科技开发部将学校的成果汇编提供给各地科技厅局、发改委、高新技术开发区、地方科技园、网上技术市场和企业,积极进行项目推广,同时收集地方科技需求,组织学校教师认真对接。

科技开发部组织参加包括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福建“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展洽会和技术交易会,加强与地方和企业的技术信息交流,并继续保持和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网、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的联系,借助于网络的平台,与兄弟院校和地方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

重大技术转移项目和国家或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签约与成交情况

近两年科技开发部签署的技术合同中,有三项合同金额超过2000万元。7个项目成果是国家“863”、“973”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在已经成交的680余个技术合同中还有相当多的项目成果源于国家或地方的科技计划项目。其中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的研究开发项目,包括三个子合同分别是“中国北方与邻区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综合对比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国北方晚古生代‘过渡层’地层系统沉积特征及生烃潜力分析”,合同总金额2000万元,已收到前期经费合计750万元。

与北京万坤永嘉科技有限公司及沙钢等签订的《关于成立北达万坤(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2500万元。该公司是为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转化成立平台,该公司已经进行工商注册。人工耳蜗系列助听设备项目是中古两国政府部门共同关注、支持的项目。这个项目集成了学校多学科领域多项科研成果,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攻关、“973”、“863”、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量课题,所取得的一系列有独创性的重大成果,研究人员分别来自电子系、数学系、计算机系和心理系等。这个项目把北京大学在本领域的软件算法优势与古法方面的硬件生产优势相结合,由于现有的人工耳蜗产品是针对西语开发生产的,全部是国外生产,人工耳蜗及数字助听器系列产品的产业化将给我国大量的听力障碍患者带来福音,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还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的经费支持,并出色地通过了项目验收。

对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所做的贡献

北京大学拥有实力雄厚的理科基础,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但是这些成果多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新发明新创造的科技成果,但是要与产业化接轨还有很大欠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一方面为国家重大重点科研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各地政府、企业的联系,主动出击。采用多种模式促进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转化的项目为所在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培育和转化原创性成果。促进行业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1993年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氮化物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以及产业化专项项目的支持,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生产的上中下游一系列科研成果。

科技开发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先后将大功率、高效率LED芯片生产技术、白光LED的封装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产业化。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了4家公司,累计吸引社会资金过亿元,技术转化占股过千万元,初步形成了半导体白光照明产业的产业链。

本项目完成了20余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其中已经授权专利5项,90余篇。氮化镓基兰光、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成功转化,使得以北京大学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研究单位为基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长周期的高端科研成果终于逐步形成产业链,同时使我国在世界固态照明革命兴起之处。跻身于国际前沿,将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主动出击,着重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需求服务

为了进一步使地方的区位、资源、市场与北京大学的教育、人才、科技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经济、教育、科技领域的共同协调发展。北京大学现已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包括云南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河南省、辽宁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西省、甘肃省、江苏省、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天津等。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作为技术转移机构全面负责相关科技合作工作。

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计划启动以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负责组织学校项目与云南省科研单位及企业对接,承接云南省技术难题招标。至今已签署各类合作合同40余项,合同金额超过8000万元。已有十几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效、高产植酸酶”和“表面活性剂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两个项目被评为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耐热植酸酶基因工程菌株构建及第二代高

效、高产植酸酶”已在云南推广。

为促进辽宁省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校与辽宁省开展全方位、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多次组团分别到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铁岭、辽阳、营口、葫芦岛等地市进行调研走访、展示学校项目,与百余家企业对接洽谈。已达成多个合作意向,签署了9个合作协议。为辽宁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技术转移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1)积极探索不同运行机制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促进模式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以来。在不同发展阶段,先后与产业管理部、科学研究部、国内合作部合并或合署办公,以期更好地协调科研、开发、生产上中下游的关系,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7年5月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与产业管理部分开,作为学校处级建制的管理部门独立运行,成为国内大学中唯一的同时拥有事业机制和企业机制并且独立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部门。

(2)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创造促进技术转移的新模式

在技术转移的全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促进技术转移的模式。集合学校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专利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资本运作,提供全方位技术转移服务。促进技术转移,对技术转移服务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设立校内科技开发风险基金,成为本校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的助推剂。

机构的社会信誉情况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成立于1984年,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多次获得嘉奖。下面是近两年来获得的部分奖项:

(1)“使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获得2006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已成功产业化。

(2)2006年11月获“2006年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大赛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技术交易潜力奖。

(3)2006年获“第十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二等奖、个人二等奖。

(4)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2006年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学校与贵航集团共同研制的“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项目被评为“2006中国高校一大型企业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案例之一。

(5)2007年获“第十一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三等奖。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在2005~2006年度以及2006~2007年度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技术转移专项项目的资助,无论在项目转化工作还是机构建设方面都超额完成任务,以各项指标全部优秀。通过了项目的验收。并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近两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没有发生诉讼。

机构未来的发展规划

进一步加强科技开发部在校内的协调职能。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联合开发,利用学校科技开发风险基金,依托学校基础研究成果,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向应用成果的延伸。并进而实现技术转移。

利用北大恢复工学院的有利条件,鼓励部分具备应用前景的研究,支持工学院对取得重大应用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国内选择合适的地区成立1到2个产学研结合基地,借助地方的资源形成研发、中试、技术转移、产业化、利益反馈的良性循环,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加强专利的保护和技术转移,支持并资助部分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核心技术申请国际专利,并推动专利技术的授权许可或转让,资助的专利申请费用待专利转让后将收回用于资助新的国际专利的申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篇3

【关键词】 心理需求;发展目标;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90年代初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传统的研究关注中学生层面的较多[13],关注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而且针对中专学生进行的研究大部分的被试都是选取卫校的学生[46]。另外,已有研究的取向多数是基于问题导向的,大多数都是选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比如说SCL-90[47],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目的是发现学生心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学生,给予他们一系列的干预和帮助指导。传统的研究中很少有针对其他专业类型的中专生的研究,而且研究目的通常也不是面对所有学生的、以全方位的学生的心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本研究就着眼于关注非卫校学生,选取经济类专业的中专学校一所,采取半结构问卷法,以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导向,研究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兴趣点。通过纵深研究,旨在面对所有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兴趣点和真正需要,希望能够更为全面的描述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为客观和务实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北京市某所经济管理学校25个自然班中,随机抽取3个自然班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98份,剔除无效问卷,收到有效问卷81份,问卷回收率为97%,问卷合格率为83%。由于问卷有一部分是开放式的无结构题目,因此导致最后无效回答较多,最后剔除问卷的比例也较高。

1.2 实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自编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和学生心理需求问卷。其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是以学生自我报告的形式,汇报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状态,由7个项目组成。学生心理需求问卷主要参照柳友荣等[8]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自评量表的维度,参考本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并结合对本校5名学生关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生活事件的访谈,自己编制。本问卷除了让学生对影响自己心理健康因素的生活事件进行评价和排序以外,还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你目前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希望心理健康的老师能给予什么帮助?”等等一系列的题目,获得更为纵深的信息。

1.3 数据处理 对于量化数据采用SPSS12统计分析。对于开放性题目手动编码,并结合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学生心理需求的总体特点

2.1.1 封闭排序问题 针对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排序,将学生的排序转化为分数,排名第1的评分8分,依次类推,排名第8的评分1分。按照主题,学生排序的结果如下:①认识自我(5.60±2.00);②完善自我(5.36±1.85);③人际交往(5.33±1.97);④职业性向(4.60±2.13);⑤学习兴趣和动机(4.36±2.09);⑥学习策略(3.99±2.05);⑦职业选择(3.80±2.43);⑧异性关系(3.25±2.39)。

进一步分析,看到依照平均分的排序和学生在每个问题上各自排序的百分比还是有着显著差异,比如“异性关系”这个主题虽然在整个8个主题的平均分排序中排名最后――第8名,但是具体看这个主题的选择情况,发现40%的学生将异性关系排在第1位――最为感兴趣的问题,但是由于学生这个问题上排名的差异远远比其他主题大,因此导致了平均分排名比较靠后。结果见表1。

2.1.2 开放式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回答自己最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答案相比封闭的排序题目丰富了许多,达到了14类。

2.1.3 封闭排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对比 将每个学生在排序题目中排名第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该学生提名的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致性对比,发现学生在选题目中选择的第一感兴趣的主题和学生自己提名的最感兴趣的题目差异显著(t=12.910,P

2.2 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心理需求的

2.2.1 学生未来发展目标 中专学生由于学历和年龄的原因,他们一般在结束了3~4年的中专学习生活以后,并不全部都进入社会,而是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大体来看中专学生对于中专以后的未来的发展目标由读书和进入社会2大类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15%)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未来目标。学生未来发展目标的具体的比例分布如图2,3。

2.2.2 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关系 第一,以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将未来的发展目标中“继续读书”标定为非常强烈和比较强烈的学生作为以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结果和第一部分的排序有所不同,该类学生的排序如下:①认识自我(5.93±1.95);②完善自我(5.53±1.55);③人际交往(5.40±2.16);④学习动机和兴趣(4.80±1.86);⑤学习策略(4.73±2.28);⑥职业性向(4.47±2.36);⑦职业选择(2.80±2.21);⑧异性关系(2.27±1.53)。第二,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将未来的发展目标中“直接工作”标定为非常强烈和比较强烈的学生作为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将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排序,结果和第一部分的排序也有所不同,该类学生的排序如下:①学习动机和兴趣(6.17±2.56);②人际交往(5.83±1.33);③认识自我(5.67±1.97);④完善自我(5.50±2.66);⑤职业性向(4.33±2.40);⑥职业选择(4.00±2.37);⑦学习策略(3.67±2.07);⑧异性关系(2.83±1.60)。第三,两类目标不同的学生的差异。对2类目标不同的学生在8个主题上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分析表明:Pillai's Trace =0.096,F=4.026,P=0.05,结果显示2类目标不同的学生在心理需求上差异显著。经过方差齐性检验表明:P=0.000,拒绝虚无假设,表明2种目标学生的数据方差不齐性,因此选用Tamhane法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两类目标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结果见表2。

3 讨 论

3.1 自我认识模糊 本研究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困惑程度选取心理健康问题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自我认识模糊,对自我定位的困惑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学生最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问题。这和通过心理健康问卷筛查出来的问题并不十分一致。先前的研究发现学生一般的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敏感(6.9%)、强迫(6.4%)和抑郁(5.7%)[5]。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的研究取向不同,一种是以发现心理问题为导向,这种研究导向主要目的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虽然许多的研究表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还是比较高的,不同的研究结果汇报的比例在20%~30%之间,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并不是问题学生,因此以兴趣导向进行的研究结果就和以问题导向结果不一致是非常正常的。因此,面向所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自我的认识和完善的主题,而不仅仅是关注传统的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焦虑和抑郁问题,而应该从根本上,从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上,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在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没有发展成为问题之前就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自我以及人生追求。

3.2 不同目标的学生分层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除了传统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以外,还有许多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比如说自考,成人高考等。作为中专生由于学历较低,将来的就业也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使得很多的学生都没有把中专教育作为自己学习生涯的结束。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希望自己的在中专学习之后还继续读书,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的比例明显要小于继续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并且这2种目标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有着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以继续读书为发展目标的学生关注自我的认识和完善仍是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中专毕业之后想工作的学生却把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个主题排在第一位。这和研究者最初的假设并不十分一致,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学习问题是学生一个主要关心的问题,那么研究者假设对于继续读书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关心学习相关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更为感兴趣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的问题。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者在问卷调查之后对部分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可以得到解释: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有一些学生并不是自己十分情愿的选择就业为目标的,而是觉得自己反正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什么也学进去,所以索性放弃了继续读书的目标。他们的目标选择是因为对于学习的无奈而被迫选择的,因此他们更为关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问题,期望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自己找回学习的动力,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学习也是非常向往的。除此之外,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对于职业选择指导的需求明显高于以读书为目标的学生。这个和他们的目标选择有着紧密地联系。以工作为目标的学生,因为会更早的步入社会,因此他们既需要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也需要有职业选择中科学引导的问题。而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因为短期内仍然是以学习作为主要的目标,前途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他们的心理需求仍然以向内的自我找寻为主要目标。针对这样的现状,中专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应该灵活应对,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开设为选修课程,针对不同目标的学生,开设偏重不同的心理健康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上哪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针对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以学习为发展目标的学生,可以更多的从自我认识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现状,开设不同侧重的课程;对于被迫选择就业,但是还有可能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应该以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于确实准备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则更多的从职业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篇4

1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需要提高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经济的影响,因此其科技人才、科研体制、科研基础、科技手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现代农业的科技实力、生产水平和社会承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向发达国家看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才能取得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才能得到提高。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相关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达到10~15年[2]。从当前的情况看,科技发展对我国农业的贡献率为49%,但是从发达国家的贡献率看通常为60%,甚至有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80%,我国现代农业科技落后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落后最直接的原因。通过对我国农业耕地情况统计,我国中低产田占整个农村耕地面积的70%,农业化肥利用率和灌溉水当年利用率都低于40%,主要农作物的劳动生产率和牲畜养殖单位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产水平仅为高产国家的45%~65%,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现阶段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集中力量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投入力量不足造成的,现代农业科技转化成果机制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策略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制,逐步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的技能。农业科技力量总体投入不足,科技支持力度较低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3]。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多少直接决定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决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因此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农业科研水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科研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是整个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两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自身存在一些弊端,传统农业科研体制存在行政手段干预,其是一种集权制的管理模式[4]。由于科研管理存在集权性特点,所以管理层次存在混乱的现象,政研不分、职责不清、决策与战略合一、科研管理手段出现行政化特点,对整个农业科研全过程进行干预,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科研成果推广,对农业科技成果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篇5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表1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8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8分)

【参考答案】

30.(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幸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 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3)科技发展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科技发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听取民意,提高决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科技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分析】

该题以国家实现科技创新这一热点为背景材料,以表格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组成的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从经济、政治两个不同角度回答问题,这是高考复习备考中要重点掌握的一种题型。

1.试题注重从现实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选取材料

十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该题以国家为实现科技创新这一热点为背景材料,通过和现实问题的连接,创设问题情景,构建新视角,提出新问题,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感,体现了关注现实和重大热点问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特点。

2.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体现素质教育新理念

具体表现在:试题注重突出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财政的作用、我国的分配制度、企业的地位、市场的作用;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民主决策、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综合国力等。从这些知识点来看,设问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对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把考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对知识的优化整合上,设问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如30题第(2)小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知识范围比较大,涉及《经济生活》第二、三、四三个单元的知识,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准确和对教材知识熟练,从中归纳出答案来。第(3)小题根据材料三,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不仅涉及知识范围广,而且注重从微观层面上的问题切入,需要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具体信息总结科技发展对政治生活的意义,对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结合材料加以理论阐述的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创新设问形式

设问形式新颖是该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特别是该题第(3)小题“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表现更为突出,因为关于科技发展,平时学生接触较多的是与经济生活的关系,而该题设问涉及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设问灵活、综合性强,注重从新的的思维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现实问题,这就要求考生领会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中公民、政府和国家三个主体的活动,灵活调动、迁移所学知识,在考生比较熟悉的热点、生活案例中深入考查其整体把握问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4.试题注重思想性,关注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和考查

篇6

【关键词】全球化;韩国;科技政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化出现,90年代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种趋势。全球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全球性扩张,另一方面加剧了科技的全球性竞争。韩国在这个时期通过积极调整本国的科技政策,使其在今后发挥重要作用。

1、韩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概况

韩国的科技政策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要是为振兴科技建立一系列条件,例如建立科技发展的法律、组织和技术培训体系等。到70年代,韩国科技政策的重点偏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并扩充了一定的技术和人力,却忽视了基础研究。到80年代,韩国科技政策从以“出口驱动”转为“技术驱动”【1】。90年代,韩国加入到发达经济体行列中,科技政策强调对科技能力的建设,目标调整为与发达国家展开技术竞争。之后在“2025年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四个目标:(1)创新体系由政府导向转向私营部门导向;(2)提高国家研究开发投资效率;(3)研究开发体系从国内向国际发展;(4)迎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挑战【2】。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科技政策的变化特征

韩国科技实行的是与日德相似的集中制,即由科技部负责协调其他各部、企业及研究部门来制定一系列的科技计划【3】。科技政策的发展路径是“从模仿到创新”。这一路径使韩国的科技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长期下来,也造成了基础科学薄弱的弊端。90年代以后,韩国在重视技术开发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期修正之前政策产生的负面影响。到21世纪,韩国为了解决之前科技政策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轻视基础科学、以大型企业为中心、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好和科学投资不善等,开始实施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例如,在2001年制定了为期五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总之,从90年代起,由于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韩国针对新时期呈现的科技发展特征,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开始将科技能力建设提到重要位置。科技政策既强调基础科学建设,又强调高新技术发展。

这种转变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之地,就必须发展科技。科技政策应注重开发高新技术,培养科技人员,开发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研发资源利用率和增强公众对科技的关心程度等。而基础科学作为高新技术的根基,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的支撑,所以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更要注重基础科学的发展。

3、对我国制定科技政策的启示

我国和韩国同处于全球化趋势中,由于韩国科技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果,借鉴其科技政策调整的理念和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希望可以为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重视基础研究

韩国由于资源不足,优先发展轻工业来积累一定基础,后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使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忽视了基础研究,影响了科技的长期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我国虽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也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基础研究的问题。基础研究是指根本性的或原理性的研究,它是实际应用的根本或出发点。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研究,其工业化也会慢慢衰败。重视基础研究,既是知识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知识广泛应用于实际需求。因为基础研究的繁荣会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长远利益,所以政府必须重视基础研究,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保证基础研究在探索上的自由。

3.2重视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发展

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开发新技术和核心技术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重视本国的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非常重要。一方面,可通过相关政策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本国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另一方面,可借助国际资源推动科技向前发展,因为全球化趋势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通过组织或参加相关的国际科技合作,既实现了本国科技资源的延伸,又分享了部分全球化的科技资源。通过有效地整合对外部资源,创造新的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建构本国创新科技和核心技术。

3.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如今科技要素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科技成果也越来越多的成为全球共享,科技发展环境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趋于一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不同国家在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之间建立了众多松散型的合作组织,实现了技术优势互补,降低了风险【4】。随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这些核心技术的复杂深化,出现了大量国际性战略技术联合体。例如2000年,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技术联盟占整个战略技术联盟总数的51.72%,其次是生物技术领域,占40.89%,再次是新材料领域,占7.39%【5】。这种技术联盟可以很好地应对现代科技周期短、风险大、效率低等特点。为了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应积极调整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例如,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人才、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合作政策、确保国家安全等。

4、结论

科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科技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来促进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定的科技政策,既要推进科技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科技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要想推动科技不断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科技策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利用国际资源,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我国目前的科技政策,应在注重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的同时,更要重视基础研究,还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未来科技政策的发展趋势,应是确保科技继续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牟春光,刘云.韩国科技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8,(7):3-6.

[2]金才奉,李红艳,储雪琳.中韩两国科技政策的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 (1):60.

[3]李惠国.中韩两国科技发展与合作[J].当代韩国,1994, (4):23.

篇7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召开

此次国际高端论坛作为中国工程院2012年“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将面向未来10-20年世界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围绕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的重大地下工程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开展研讨。论坛广邀国内外岩土工程、铁道、水利工程、防震减灾工程界等知名专家,围绕复杂地质与环境条件下的重大地下工程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战略性与前瞻性主题研讨,从而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探求复杂地质环境下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灾害机理研究与预测预警的攻关方略,推动我国地下工程灾害(岩爆、大变形、塌方等)预测预报、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新思维的涌现与发展,牵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突破。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冯夏庭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致开幕词,湖北省政府郭生练副省长致欢迎词,大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哈德逊院士分别致辞。

篇8

一、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开始取代竹帛。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唐朝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优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刻板需很长的时间,存放刻版又要占据大量空间,如果一部书不再重印的话,刻版便成了废物。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弥补了雕版印刷的不足。活字印刷是在北宋庆历年间由平民毕升发明的。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毕升以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烧使之坚硬,存于木格之中。这种方法省时、省料,把印刷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在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说,四大发明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明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人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人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实现,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科技内容看,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注重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3)从用途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3)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造船业的进步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等;(4)各民族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加强,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5)教育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此外,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中华民族具有的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及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李约瑟难题”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史,不能回避“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以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编著了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在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然而“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换言之,“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精确验证和数理逻辑。传统文化有形象思维和深奥模糊的混沌性特征,诸如道家学说的太极、元气、经络、风水、阴阳等,都普遍存在着“妙处难与君说”的特点;中医虽然神奇灵验却没有西医的化验验证和精确数据。中国古代科学多为经验总结性的应用科学,虽然注重记录现象,也有直觉猜测,但缺少逻辑推理、数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因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未能揭示其原理;有最早最全的太阳黑子和新星爆发记录,却陷入了“天人感应”的臆测而没有建立科学的天文学体系。

其次,小农经济基本不需要科学。几千年来,中国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明清时代的农业科技和秦汉时代的农业科技基本相同。所以中国历史上虽然科技人才辈出,但没有社会利益驱动,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因此,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命运,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次,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以及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发明。孔子教学的“六艺”中也有算术,但后来的学校教育却逐渐只剩下“四书五经”。明朝八股文则让科举彻底进入死胡同,没有任何创新精神,造成无数儒生“读死书”,醉心于儒家的义理,而蔑视科学研究。

篇9

关键词:欧盟;英国;科技政策;启示

1 欧洲加强统一研究区域建设政策

2012年7月17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欧洲加强统一研究区域建设。该政策是在对欧洲研究体系优劣势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重点内容和开展的行动具体如下。

1.1 有效的国家研究体系

(1)通过公开的项目征集公告分配研究资金,并由独立的国内外主要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项目研究评估,从而促使研究人员努力达到国际研究水准;(2)根据研究机构的研究质量和产出情况决定是否准予资金分配,同行评价也可作为评估内容,这从长远上将促进机构变革。

1.2 促进跨国合作与竞争

欧盟联合研究计划在促进与国际伙伴合作方面具有发展潜力,该计划下的战略研究日程也显示了成员国在共同对巨大挑战方面的努力,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目前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项目的协同效用促成跨国界的研究与创新,在欧盟整体框架下战略性地调整不同的资源和资金。

1.3 面向研究人员的开放劳动力市场

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对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欧洲研究型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些障碍,最突出的就是缺乏透明。针对此,欧盟成员国应该为推行公开透明的、基于实力的研究人员招募制度移除法律及其他障碍,移除阻碍跨国获取国家资助的法律和其他障碍。

1.4 性别平等化

尽管欧盟成员国以及欧盟制定了促进性别平等的战略,但欧洲研究仍然面临着高技能女性的轻视和大量流失,能进入领导位置或决策层的女性更是少。欧盟委员会承诺确保其专家团队和委员会中女性比例达到40%。

2 英政府2013年科研及创新工作安排

2012年12月科技大臣戴维・威尔立兹公布了2013年英联邦科研和创新工作安排。

2.1 运用政府购买力刺激创新

2013年,英政府将继续拨款数亿英镑用于购买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凭借联邦政府强大的购买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改进技术产品及服务。

2.2 整合知识、技能和科研资金

英联邦政府志在使英国成为全球最适于开展创新业务和服务的市场,因此将在2013年着重监督和评估投资在创新激励方面的拨款是否物尽其用。今后一年中,联邦政府将通过技术战略委员会重点关注全球领先学科、财政部门服务、高精尖技能以及知识产权记录四个方面的创新工作。

2.3 加强产学研合作

2.3.1 促进企业与高校合作。2011年,英国高校通过与产业界合作获得了多达33亿英镑的经济收入,比2001翻了一番。联邦政府期望自2013年开始,使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收入在三年内再提高10%;为此,将采取下列措施:(1)通过立法手段要求技术开发者明确阐述将如何与潜在的技术使用方共享研究成果;(2)聘用来自高校的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作研发工作,肩负起向企业传达重要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职责。

2.3.2 加强企业与研发机构间的合作。2013年,英联邦政府还将继续鼓励学术科研人员直接与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并将成立研发委员会,专门支持相关的合作研发、联合培训、概念实操融资以及学术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科研人员互换交流等。

2.4 使公共投资的项目研发成果更易于应用

创造开放并且免费的公共投资项目(taxpayer-funded research)研发成果的应用渠道有助于提升研究项目的社会影响,促进项目研发成果共享,从而使研发成果更容易得到商业化应用,带来经济效益。

2.4.1 打通开放的资助渠道。根据《英国创新和经济增长战略》的相关内容,政府期望通过更为开放的应用模式,实现英国全社会对公共研发项目的免费应用。

2.4.2 借助英国研究理事会的研究网。通过访问面向全社会开放的Gateway to Research研究网,使用者能够获得包括资助对象、研发成果在内的英国研究理事会各项研究相关数据,从而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创新信息。

2.5 英国创新投资基金

创新投资基金是一项主要资助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其资助领域包括数字科技、生命科学、清洁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等。这项基金的特点是并非直接对企业给予资助,而是由具备专业科技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掌握投资基金,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研发项目进行资助。截至2012年,英国政府已经为创新投资基金拨款1.5亿英镑。2013年,联邦政府将再增加1.8亿英镑面向私人研发计划的财政投入。该基金总投资额将达3.3亿英镑。

3 对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启示

3.1 促进科技发展政策的实施性

从欧盟和英国上述的两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出,注重政策的切实实行是这两个政策的重点。细化的科技计划为欧盟科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欧盟共同体内的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我国要实现“科技优先”的发展战略,就务必要建立务实和切实可以实施的科技政策基础上。

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颁布科技相关政策和法律,包括200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在内,现在生效的法律有16部。从目前我国的科技立法情况来看有不少法律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指定的法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所以,我国应该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为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研究制定,从而出台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政策。

3.2 发挥产学研的综合作用

从欧盟和英国上述的两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出,促进产学研合作是这两个政策的重点之一。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有利于调动科学技术人员继续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产学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整合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与企业的经济资源的优势,共同促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兴路径。

3.3 注重基础研究

增加基础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奠定了欧盟科技发展的基础,也为欧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泉。如今,我国正在推行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提高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力度。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长期的科技发展中支持带有创新性的新兴领域相关的战略性的研究;增加政府对R&D经费的直接投入;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的环境,构筑新的研发体制。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主体。

3.4 加强高新技术的研发

欧盟的科技之所以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最先发现重要的技术研发领域并投之以巨大的资源进行开发,取得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我们应该制定详细的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和生物制药科技等方面的专项发展规划,为高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具体应该聚集并整合科技资源,增加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之间的距离,跟上世界领先技术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