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研究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研究背景

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 煤炭企业 财务风险 管理机制

低碳经济是全世界共同关注问题,低碳经济的实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还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就促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然而,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煤炭企业也出现了一些财务风险,因此,怎样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无论哪一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融资,做好融资能够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但在融资的过程中又会引发融资风险。部分煤炭企业在融资以后经常会出现不能按照预期设想那样使用资金,进而导致预期结果得不到实现,特别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为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采用了各种管理措施,但由于这些管理措施设置存在问题,目标也不明确,很容易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煤炭企业财务风险也随之产生。

(二)投资风险

煤炭企业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争取更多利益,经常需要投资,最好的投资模式是不仅可以保值,还能实现增值,然而,企业投资还会带来投资风险,财务风险也会随之产生。通常情况下,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是成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投资越多,所承受的风险就越大,投资收益就越高,反之则否。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之所以会出现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煤炭企业的投资并没有联系实际,也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估算,再加上投资额度缺乏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引起投资风险。

(三)运营风险

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离不开运营,而在运营中也存在一定的运营风险,通常情况下,将资金转化为产品的风险并不大,只要联系市场需求生产产品即可,但由于产品过于雷同,在将产品转化为资金的过程中却会出现风险,如果不能正确管理这些产品,做好产品销售,资金流动就会受到影响,运营风险也会随之产生。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构建措施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容易引发的风险有很多,为减少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就需要构建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财务管理

煤炭企业要做好财务风险管理,首先应构建合适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众所周知,财务风险的产生与企业生产、企业规模等多种因素相关,要减少财务风险,强化财务管理,就要重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并利用该系统做好财务风险分析,做好财务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存在于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问题。同时,在财务管理上还要实现集约化管理,也就是将企业闲散资金充分利用起来,让闲散资金得以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还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增强媒体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3]。此外,煤炭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实现进一步发展,还要调整好融资渠道,联系企业自身实际请款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避免“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降低财务风险。

(二)强化制度管理

在财务风险发生以后,还要构建合适的管理机制,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在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以前,企业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总结业务流程,弥补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联系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策略。其次,将财务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专事有专人负责。最后,强化财务决策能力,认真分析每一个财务信息,加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融入各种因素,拟定多种财务决策,通过比较分析选出最优决策。

(三)其他管理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减少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在财务人员招聘阶段将既懂得财务知识,又懂得管理的人才作为首选,同时,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风险培训,使其了解到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只能通过各种措施降低风险损失,或将风险转移出去,在培训财务人员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沟通与交流,让财务人员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阐述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他们之间的感情,还能共同做好工作。此外,为深化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其播放财务风险出现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漫画等形式确定财务风险优化机制。另外,企业还要联系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奖罚机制,做到奖罚分明,对工作突出者进行奖励,对工作懈怠者进行惩罚,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上都是煤炭企业降低财务风险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只有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起到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实现。

三、束语

煤炭企业是我国主要企业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备受重视的今天,我国煤炭企业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由于煤炭企业容易出现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运营风险,这就需要煤炭企业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并将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娟.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

篇2

【关键词】 董事会; 财务风险; 内部治理

一、引言

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和管理“瓶颈”。近年来发生的华源系、三鹿集团、深南电等重大财务危机事件和温州企业破产潮,大都是因为缺乏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而导致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资金链断裂。在当下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仍不容乐观,企业财务活动中无法预见和难以控制的各种因素使财务风险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之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暴露出企业管理能力较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加强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产生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通常无力施加影响和控制,但是内部因素是由企业自身的内部治理环境产生的,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治理来加以控制和防范。内部控制是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内部控制本质上是组织内部风险的一种控制机制,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手段,内部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8年财政部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也强调了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和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各项治理是否妥当都会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的效果,因此董事会的特征和内部治理机制对财务风险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本文以201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的内部治理效应角度,采用实证方法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Elloumi and Gueyie(2001)以92家加拿大商业公司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外部董事的持股比例及外部董事比例减小了企业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但外部董事担任多个公司董事职务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使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变大;经历过高管更换的财务困境公司受两职兼任结构的影响显著。Bryan等(2004)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时,公司具有更少的应计额高估,即风险管理水平显著提升。Burak等(2008)认为,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风险的降低不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如独立董事对于将资金投放于收益率较低项目而未能起到有力的监管作用。Ashbaugh-Skaife等(2008)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因容易导致无意识的会计差错而产生盈余噪音,从而提高了各种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风险的降低。Bargeron等(2010)发现美国SOX法案并不鼓励企业采取冒险行为,上市公司减少投资、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和减少冒险的行为,能显著降低财务风险。

吴超鹏、吴世农(2005)基于“价值创造观”发现提高独立董事比例有利于监督公司管理层,减少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冲突,从而降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王克敏等(2006)研究结果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财务困境概率呈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结论也被汤亚莉(2009)所证实。王宗军、李红侠(2007)通过建立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财务困境影响的评价模型,发现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降低公司发生经营困境的可能性,而董事会规模及CEO两职合一状态对公司财务困境无显著影响。邓晓岚、陈朝晖(2007)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其财务困境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实证结果发现:(1)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发生财务困境可能性呈显著的负相关;(2)董事会的规模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对财务困境发生概率无显著的影响,这一点与Abdulall(2006)一致。于富生等(2008)研究公司治理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发现在公司治理的董事会特征中,总经理与董事长的两职分离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的规模与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向锐(2008)发现会计专家型财务独立董事和金融型财务独立董事能够降低公司经营风险,而会计型财务独立董事和监管型财务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风险并无相关性。这一点被万洪波、陈婷(2012)所证实。程晓陵、王怀明(2008)通过实证得出,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强化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规避风险,实现经营目标。吴晓晖、娄景辉(2008)认为加强董事会职能和效率,能够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公司的风险。陆宇建等(2009)发现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尚未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作用,但在改善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呈现了一定的效力。赵磊、彭大庆(2009)在引入公司治理指标进行财务困境预测时,发现在公司董事会特征中,适当地召开董事会会议和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地降低财务困境发生的可能性。刘霄仑(2010)通过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企业风险之间关系的分析,将业务模式既定状态下的合规风险、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归为固化风险,并且提出内部控制的含义就是对这种固化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人数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独立董事能否有效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独立董事的高级会计师、执业会计师等职称和经过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等教育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财务专业能力和背景。具有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进行财务决策等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假设二: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

董事会的履职环境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董事长是否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两职分离的公司,董事会的履职环境好,有利于董事会的监督和执行效力,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

假设三:董事的报酬能够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结论差异比较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较高的报酬会影响董事的独立性,因利益牵绊有可能形成合谋,不利于其职责的履行;但也有学者认为良好的报酬可以激励董事发挥积极的监督意愿,从而更有效地执行监督职责。本文认同后者的观点,认为良好的报酬对监督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内部治理机制,降低财务风险。

假设四:董事会持股数量与财务风险负相关。

董事会持股可以对董事会履职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控制效果,改善董事会效率,防范财务风险。

假设五: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可能表明公司已经存在比较大的财务风险。

有观点认为,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加是董事会积极工作的表现,能够强化董事会对公司的监督职能,提高公司的内部治理效力,从而防范公司财务风险,改善业绩水平,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公司业绩就越好,因为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可能表明公司已经出现财务困境的征兆,为了有效应对和化解较大的财务风险,董事会需要增加会议次数。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公司都实现了两职分离并且取得了标准审计意见;Z值统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大体良好,但各公司之间差异很大,中值较低说明财务风险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ACID的均值是1.4064,中值是1,说明大部分公司都满足了《关于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要求,但均值和中值很小说明上市公司配置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独立董事人数普遍偏低,并且仍然有很多公司没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LnR均值和中值为4.5636,说明我国目前独立董事报酬比较高,标准差较小说明公司之间存在差异较小;BHolds标准差比较大说明目前我国董事会持股数量的公司间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有53.83%的公司董事会持股数为0,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持股数量普遍偏低。

(二)回归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表2是用逐步线性回归得出的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独立董事专业背景ACID与Z值正相关,Z值越大说明企业越不容易破产,即独立董事的专业背景有利于公司防范财务风险,证明了假设一的结论;但是两者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参考前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为遵守《指导意见》中要求必须配备一名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的硬性规定,聘请的具有专业背景独立董事少并且没有使其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两职分离APART与Z值正相关,说明较好的履职环境确实能帮助董事会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降低财务风险,证实了假设二;但是相关性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有些公司规模较小,两职合一反而能提高监管效率。前三名独立董事薪酬和的对数LnR与Z值显著正相关,证明了假设三,说明薪酬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能够激励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职能。董事会持股与Z值负相关,与假设四的符号相反,结合描述性统计的结果,这可能恰恰说明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持股数量普遍偏低,从而影响了董事会的监督效力。董事会会议次数Fd与Z值显著负相关,说明不是董事会会议越频繁公司的绩效越好,反而恰恰说明可能公司已经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董事会会议的增加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风险,证实了假设五。三个控制变量——公司规模、ROA、资产负债率均与Z值显著相关,说明了规模越大或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ROA的增加可以有效应对财务风险,这些都符合经济规律。

表3是膨胀因子系数的检验结果,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共线性,结合表3中的F值和R2值都能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另外,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引入净资产收益率ROE对总资产收益率ROA进行替换,实证结论基本不变,因此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分析表明,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良好的董事会履职环境有利于董事会的监督和执行效力,从而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良好的报酬可以激励董事发挥积极的监督意愿,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内部治理机制,降低财务风险;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持股数量普遍偏低,没能发挥出对董事会履职的积极作用,影响了董事会的监督效力,说明董事会的治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才能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不代表公司业绩就越好,反而是公司已经出现了财务困境的征兆,为了有效应对和化解面临的财务风险,董事会需要增加会议次数。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来完善董事会的内部治理机制,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1.贯彻执行《指导意见》的规定,将政策落实到位,监督指导上市公司切实有效地发挥专业背景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增强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抵抗力。监管机构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上市公司配置会计专业背景独立董事人数的规定。

2.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机制,增加董事会持股数量,塑造良好的董事会履职环境,完善董事会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提高董事会运作效率,从而解决机制上的障碍,进而不断加强上市公司的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伟民.独立董事职业背景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9(3):182-183.

[2] 翟金花.公司董事会内部治理机制对财务困境的影响[J].财会通讯,2011(4):37-38.

[3] 万红波,陈婷.独立董事财务背景与公司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关性[J].财会月刊,2012(18):46-48.

[4] 黄玉梅.金融危机下的财务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191.

[5]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49-54.

[6] Kasemin Y.Kor,ChamuSundaramurthy.Experience-based Human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of Outside Directors

篇3

关键词:新经济背景;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在新经济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财务管理活动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而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因而,财务风险防范就逐渐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特征和现状进行探析,最后再提出策略建议。

一、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分析

企业的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是指在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因为一些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导致其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等不确定性的状况,使企业蒙受一定损失。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新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主要体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1]。其次,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另外,财务风险还具有收益与损失共存性特征。财务风险与企业的收益共存,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越大,其可能收益越高,反之就越低。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实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他们的认知中认为仅仅将生产、销售经营好,就可以不断有盈利,认为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2]。因而,没有建立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预测、识别、分析与控制的专门机构,财务管理人员也缺乏积极主动、系统地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事前管理缺位、事中和事后管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正确的理解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机会成本等风险意识,导致财务风险无法很好的防范。

(二)企业的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主观臆测的现象,对于一些存在严重问题的应收账款,并没有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因而做出的决策很多都是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并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结算,这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负担比较重,财务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够,增加了财务风险[3]。

(三)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监管体系。我国不少企业缺乏健全的体系,对企业主要的经济往来业务缺乏风险识别、评估、以及监控体系。导致企业的审计工作只能局限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缺乏对企业内控程序执行情况的审核和监管。使得管理部门的约束机制无法做到位,也阻碍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三、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我国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的财务风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和综合素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国企业需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首先,通过培训,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风险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可能提升其面对财务风险时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以便及时、科学的判断和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方案。其次,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以及心理的培训,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严格执行会计法律和会计准则规定,客观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决策失误。

(二)强化风险意识,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强对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的梳理,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是其首要任务。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构建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通过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企业实际财务运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向管理层及有关方面发出风险预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的一种机制。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预知财务风险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就能发出警告,以提醒管理层及早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1)构建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我国企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短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接下来再构建长期的风险预警系统。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而编制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主要内容就是现金流量分析,全面的将企业的动态现金流显示出来。其中,短期的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存货科目的某些项如果没有平衡,就可能将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出现,所以,将这三个项目的相关款项作为警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量化的全面预算表,来预警我国企业未来现金收支情况,可以构建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期的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构建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上,还应该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还需要构建企业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长期的综合评价指标可以为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内容来防范财务风险。最终,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长期与短期互相补充,共同服务于构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旨在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四)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我国企业需要设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首先需要有审批制度,并且审批要有规范程序。企业应该根据资金的额度来确定审批的层次,资金额度越大,需要的审批层次就应该越多。同时,我国企业需要强化账款的管理水平,应该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协助进行企业应收账款等款项的管理,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我国企业需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采取适当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从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最终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阳顺英.试论财务风险管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6(03):65.

篇4

【关键词】 实际控制人; 异质性; 财务风险; 民营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1-0076-03

一、引言

近年来,受到宏观环境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浙江省众多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倒闭案例不断增多。实际上,这些倒闭的案例中,资金链断裂只是他们共同的表征,企业家能力和组织资源的衰竭才是导致经营失败的最终原因(杨轶清,2010)。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①时打破传统思维方式,转而关注企业战略决策和执行的主体,即实际控制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控制人不可能是同质的或完全理性的,他们对企业战略选择和实施的偏差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失控。因此,研究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如果不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的主导者——实际控制人,是不全面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使研究结论产生错误。

二、文献回顾

姜付秀、张敏等(2009)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实施的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陈传明、孙俊华(2008)研究了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影响,认为企业家的学历与多元化程度正相关。学术界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考察较少,更鲜有问及企业实际控制人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实际控制人性别

男性社交团体的参与程度高于女性,主要嵌入工作等公共领域(胡荣、胡康,2007),获得更多来源于社会的人脉资源和支持,从而在后危机时代中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而中国女性企业家在创新、进取等企业家精神上相对处于弱势,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财务风险更高。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男性实际控制人能更好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实际控制人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实际控制人知识结构老化,变通能力降低,决策时倾向于依靠过去的经验,容易陷入机遇导向和经验型决策的泥淖,使得企业危机积聚,而年轻的实际控制人具有更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Wiersema and Bantel,1992),更容易适应当今全球经济化下不断波动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与企业财务风险为正相关。

(三)实际控制人学历

浙商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低学历高效率的创业活动能力(杨轶清,2009),现今稳定发展的浙江民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大多都是白手起家,从“草根”发展来的(张仁寿,2006),有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学历高的实际控制人更容易实施战略变革以获取高收益(Wiersema and Bantel,1992),但也容易造成重大决策失误,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学历与企业财务风险为正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作为样本,研究区间为2007—2011年共5年,从国泰安(CSMAR)数据库、色诺芬(CCER)数据库中选取数据。通过筛选,最终得到了585个样本,其中2007年78家,2008年88家,2009年100家,2010年142家,2011年177家。

(二)变量界定、选取与度量

1.财务风险

本文采用Z计分模型来衡量企业财务风险。Z计分模型的表示为:

Z=1.2X1+1.4X2+3.3X3+0.6X4+X5 (1)

其中: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当Z2.99时,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较小,处于安全状态;1.81≤Z≤2.99,代表企业处于预测的灰色区域内,其财务状况不稳定,潜在财务风险系数较大。

2.实际控制人及其背景特征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围绕实际控制人的年龄、性别、学历手工收集这些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

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设置状况、企业规模、行业、年度作为控制变量。以上所有变量的具体描述和定义见表1。

(三)模型建立

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了考察实际控制人背景异质性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笔者建立模型:

五、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样本中的浙江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平均年龄为51岁;接近98%的实际控制人为男性;实际控制人学历众数为2,平均水平处于大专和本科之间。2007—2011年这5年的Z指数平均数是5.6165,表明在本研究区间内,浙江民营上市公司总体财务情况良好。在控制变量方面,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为35.78%,大概有28.21%的浙江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兼任的。

表3是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通过Pearson和Spearman检验可以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年龄、学历与Z指数显著负相关。具体为实际控制人的年龄越大,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实际控制人的学历越高,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此外,性别与Z指数的相关性显著程度不高。笔者还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都小于0.5,这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模型(2)对浙江民营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特征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先将各个变量单独放进模型中,最后再将所有的测试变量加入模型,结果如表4。

表4中第(2)列数据显示,企业实际控制人性别与Z指数呈正相关,并结合第(5)列数据来看,相关性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证明男性实际控制人能更好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假设1得到了验证。第(3)列数据显示,实际控制人年龄与Z指数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假设2得到验证。第(4)列数据显示,实际控制人的学历与Z指数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即实际控制人的学历越低,Z指数越大,企业风险越小,假设3得到了支持。第(5)列将所有实际控制人异质性放入一个模型中进行检验,基本与前面的回归结果一致。在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越大,Z指数越小,企业财务风险越大。行业与Z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浙江民营企业在制造业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大。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与Z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证明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的企业财务风险更低。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年龄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大;拥有低学历的实际控制人并不代表其企业家禀赋低,相反其企业财务状况更稳定;男性实际控制人更能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因此就浙江民营企业而言,年长的实际控制人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加强经验管理培训和学习型团队建设,避免个人能力成为团队能力的短板和瓶颈;具有高学历的实际控制人应善于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力和实践能力,避免过度自信。

【参考文献】

[1] 陈传明,孙俊华. 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5):124-138.

[2]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1-143.

[3] 张仁寿,杨轶清. 浙商: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3-7.

[4] 杨轶清.企业家能力来源及其生成机制:基于浙商“低学历高效率”创业现象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6-30.

篇5

关键词:咨询服务企业;质量认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

一、质量认证企业所处的发展背景分析

1.外部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质量认证企业的一系列财务决策,而由于这些外部环境不受企业所控制,因此面对由这些因素引起的投融资决策、筹资决策等财务风险只能由企业从内部调整财务管理方式方法。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虽然给质量认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给质量认证企业的服务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推动着质量认证企业提高自身的测试条件,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背后却隐含着较多的财务风险,比如购买测试设备的必要性、购买测试设备是否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测试设备的供应商是否能够及时提供设备、客户是否能够及时支付认证费用等等。此外,随着国家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关注度的提高,认证机构的声誉以及权威性成为其承接业务以及提供业务质量好坏的一个限制性要求。以工业电子产品的质量认证为例,通常情况下这些产品都会含有汞、铅等这些化学物质,但是有些客户需要通过质量认证来获得市场空间的拓展,为此它们往往另辟蹊径,而一些质量认证企业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这就给质量认证机构带来一定的营运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2.外部微观发展背景分析

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认证市场的完全开放以及国内对认证需求服务的不断扩大,国内认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诸如挪威船级社DNV、瑞士SGS、英国ITS、美国UL等国外认证机构也纷纷走进了国内质量认证市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质量认证企业众多财务风险因素中的比重较高,它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客户级别、所承接业务的性质以及合作伙伴的质量等等,这些因素都内在地折射出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以及投融资等财务政策的偏好,进而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不同类别的财务风险。此外价值链上的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信誉等因素也会从一些细节性的角度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管理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全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质量认证企业本身具有咨询行业的性质,它们所提供的是咨询服务和认证服务。财务风险管理虽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其仍旧是靠基层的员工来具体操作的。比如,投融资活动的材料收集与整理、合作伙伴的筛选建议、供应商的具体选择、客户业务承接的筛选等等。因此,质量认证企业要想加强财务风险抵御能力,首先要提高全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里所强调的是“全员”,因为许多咨询服务企业在财务风险培训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多忽视了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提高。例如,中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作为国内质量认证行业的“领头羊”,其非常重视各个部门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由于不同部门对财务风险的理解不同,船级社采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形式、Flash视频等形式向员工传递每个部门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中的重要作用,使员工明白其所做的每一件工作、所提供的每一条意见对于企业财务决策来说都至关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刺激了员工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员工对财务风险防范的理解程度以及防范意识。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

财务风险隐藏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对其的防范需要是全面的、细致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恰恰能够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程序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防范。以质量认证咨询业务的承接为例,在承接业务时,内部控制制度下的企业会首先通过风险评估环节来评估该业务是否能够承接,承接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哪些(是否影响与竞争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否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是否涉及机器设备的采购等等);然后按照企业所规定的咨询业务承接流程来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出现企业内部咨询人员与客户串通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活动的原则);最后由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或者审计部门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而考核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中财务风险防范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活动的设置所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微观上的具体业务,也应当关注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将有可能存在的市场财务风险、税务财务风险等都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

3.做好投融资决策管理

投融资属于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相应的也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面对激烈的竞争,质量认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以及投资机会,企业要认真分析这些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多角度防范这些财务风险。以寻求合作伙伴为例,从我国质量认证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实力的质量认证企业会偏向于选择外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以及法律环境的差异,会引发多方面的财务风险,稍有疏忽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会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首先对任何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罗列(法律法规的区别、技术上的差异、政策的不同等等),然后综合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合作案例来寻求某种因素下的可行性对策,尽可能的做到“有备无患”。实际上,企业在没有经历过一项投资业务或者一项融资策略时,大量收集相关数据与经典案例,利用“可比性”原则对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恰恰是很多急于成长的质量认证企业所忽视的。

三、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结合财务风险防范相关理论知识,从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资本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财务风险指标等方面着手,与企业内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1.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更加偏向于服务业的特征,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以某质量认证企业为例,该企业以风险预警机制图的形式来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图。首先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评估的方式构建一套普通意义上的财务风险预警流程,结合企业自身承接业务范围、面对客户的类型等因素进一步细化整套流程。其次将企业日常的咨询业务、认证业务等按照整套流程来识别各个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然后在风险实际发生时对应上述流程来应对风险,并在事后对整个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调整或者充实风险预警机制图。此外,该企业还设置了一套财务风险应急预案,即在面对一些没有经历过的财务风险或者一些特殊性质的财务风险时,应当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这些风险。

2.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一些财务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水平以及所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咨询服务行业不像一些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需要由大量的生产资金予以支撑,而咨询服务行业更多的是需要人才的支撑。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中,要重视现金流量以及资产负债率,尤其是在企业需要进行外部投资或者外部融资时。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资金需求,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力。有专家提出了咨询服务行业确定资产规模的六要素,即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状况、所处的竞争地位、管理能力、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六个要素来把握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于质量认证企业来说,它们更具有“时代的气息”,人力资源状况、行业政策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在估计资产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一些。也就是说,除了要注重资产规模,也要注重规模内各种结构的合理性。比如,在政策紧缩时,企业可以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的财务风险;对客户所欠款项及时催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也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保障。虽然质量认证行业属于“朝阳行业”,但是在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时,依旧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平衡银行借款、民间借款的比例以及长期、中期、短期借款的比例,避免企业陷入过于被动的状态,产生债务危机。

四、结束语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空间的拓展。企业应当准确分析其所处的发展背景,从内部管理和财务技术两个角度防范和控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郁慧 单位: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室

篇6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跌破8%,随后的几年里都在7%左右徘徊,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缓的“新常态”格局。在此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尤其在“去库存”的大趋势下,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市场布局,走出了量价齐升的增长通道。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其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加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意义重大。

一、房地产上市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因决策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收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甚至陷入财务困境。从房地产上市企业层面分析:一是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营,需大量筹措资金。在融资活动中,一旦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信誉,进而引发融资风险。也可能因决策失误而导致投资风险。二是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管理失误、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三是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而引发的流动性财务风险,如因销售政策制定失误导致现金流通短缺等[1]。以上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分析,除此之外,还受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出台限购令等。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收入、现金流波动大,增加了财务管控难度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收入确认采用完工确认法,即只有在商品房竣工验收后才能确认营业收入,导致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运作情况与实际存在差距,尤其是项目大多周期较长,收入确认具有滞后性[2]。房地产上市公司属于资金驱动型行业,经营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保障。在项目交付前,现金大量流出,各类成本、费用导致项目呈现亏损状态,甚至还需支付融资利息;在项目交付后,现金大量流入,利润瞬间增加。可见,收入、现金流呈现不确定性,增加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管控难度。

(二)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加大了财务风险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周期较长,大多在一年以上,资金周转、回收等都面临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从项目资金的流向分析:经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才进入到施工筹建阶段;协调开发商、承包商等,方能开工建设,再到推广策划、售后服务。整个项目经营中对内、对外涉及多个环节,财务关系复杂。从项目资金的运作分析:经营收入有租金、销售收入,商品房预售款等;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股权融资、民间融资等。整体来看,资金流动形式复杂多样,给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资金调配带来诸多困难。

(三)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区位投资风险空前放大

我国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我国民众投资渠道较少,使房产兼具着消费品与投资品的功能,导致房价非理性攀升甚至部分地区呈现泡沫经济[3]。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向尤为关注,国家与地方层面都相继出台多种政策,如土地、税收、融资等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影响较大。房屋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尤其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导致区域投资风险空前放大,如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被称为“鬼城”,房价呈快速下跌状态,仅东胜区建成、在建项目库存就达到1286万平方米。

三、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的搜集,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房地产行业受经济运行、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信息搜集的及时性、敏感性能有效加财务预警能力,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适时调节公司发展战略。第一,注重内部信息的搜集,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监控。如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多超过了70%,需实时关注贷款规模是否合理,防范资金风险。第二,动态掌握宏观经济环境及调控政策,把握企业扩张的规模与时机。

(二)加强“硬件设施”的支撑,为财务风险预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加强房地产上市公司“硬件设施”的建设,为财务风险预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信息预警系统,加强公司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互动、信息共享,实现对信息的及时分析、监控与预警。对可量化指标设施上下临界值,一旦偏离临界值以内,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做出调整和防范。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强化财务风险控制,根据自身规模指派专业人士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

(三)加强筹资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上行压力较大,融资难依旧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创新融资渠道,如尝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改善融资结构。合理安排借贷结构,根据项目开发、经营周期科学安排,编制现金收支预算,防范不能偿付本息的风险。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滑的背景下,通过联合重组方式增长实力,实现优势互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探索“轻资产、重运营”的新模式,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石芯月,王宏波.浅析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策略[J].社科纵横,2017,32(1):64-67.

[2]王茜,张洪.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J].经济研究导刊,2016(3):100-102.

篇7

关键词:财务风险 成因 风险意识 风险预测 收款制度

一、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可以具体剖析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政策和市场风险。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最新的市场动态的影响。“粥多僧少”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且市场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导致了整个市场的混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其次,市场逐渐出现了市场垫资的倾向,其后果不仅是占用了路桥施工企业大量的资金,而且影响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阻碍了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再者,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低价中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时由于建设单位设计阶段未作充分准备而提出变更合同内容的要求容易打乱企业的组织管理和施工规划,所存在的合同风险最终会转换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

总结来讲,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比较能够概括:第一,内部控制风险。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路桥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的系统仍然有待健全。第二,承包体制风险。施工企业是施工合同主体,应当履行合同条款中的所有法律责任,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施工企业与项目部所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造成程度不一的财务风险。

二、控制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良好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强化职能管理和监控

良好的风险意识以及职能管理和监控的强化,不仅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础。具体来说,第一,路桥施工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灌输和培训,通过员工手册、财务风险防范主题会议、拓展训练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全体成员形成风险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地精益求精、共同进步。第二,可以尝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风险责任制度,企业法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该在对每个项目都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重点把握项目的投资决策,而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将掌握的信息随时汇报给企业最高领导层,实现企业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行。第三,财务经理作为第一管理者的助手和参谋,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目的财务状况,调查研究各个项目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在注重调查研究、严格履行财务职责的情况下发挥出财务经理的监控作用。第四,企业领导者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鼓励员工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畅所欲言,积极地吸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仅可以有效地为财务风险的防范提供更多的活力,而且间接地培养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使命感。

(二)加强财务风险预测,防患于未然

路桥施工企业应当针对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以及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加强财务风险的预测,以便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详细一点来讲,首先,路桥施工企业应该具体性地分析项目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包括利率变动、行业前景、投资价格以及施工项目目标走向等因素在内的全面性的分析,预测可能致使施工项目面临财务风险的所有可能,以便采取恰如其分的防范措施。其次,对于项目资金的流动状况要予以实时的监督和分析,对施工项目的资本运营、应收账款以及会计核算等细节性的工作更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完善和强化,促使资金能够发挥出更有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上,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类方案背后所潜在的风险,在追求路桥施工企业能够获得最大效益的基础上,选择风险率最小的投资方案。再者,在后期的资金结算方面,项目竣工之后,要在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合理地编制工程竣工结算方案,并且根据合同的具体要求办理决算送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处理好各相关事宜,降低财务风险率。

(三)建立健全收款制度

路桥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应收账款金额较大,而现阶段公路工程管理体制要求施工单位要具有大量的质量保证金以及履约担保金等,这使得企业沉淀了大量的资金,资金周转的风险就更加容易出现,因此建立健全收款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核算时,这部分资金都应该被作为应收账款处理,企业要派遣专业性的资金管理者,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要及时催收快要到期的回收资金,对于那些不能及时收回的资金进行相应的回收风险的预测,尽量借助于积极的措施追回欠款,以便有效地缓解资金周转压力。还有,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制定科学、适宜的收款政策,对于应收款项的账龄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分析,全面掌握应收款项的还款情况以及管理进程,及时根据收款情况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收款政策,从而减少坏账损失的概率,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的控制,对于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路桥施工企业的长足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路桥施工企业要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扎实市场地位,就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财务风险得以防范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贺剑军.国有路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防范措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

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引言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着更加严峻和复杂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财务活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导致企业可能获取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倒闭。同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显现,后续各类不确定因素持续叠加,企业之间风险的动态传递更加频繁,财务风险已经成为重要风险,而供应链还将某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至上下游企业。

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研究尤其是传导机理研究,提出控制策略,显得非常必要,鉴于此,本文梳理了风险传导源、传导载体和传导路径等几个方面的财务风险传导路径,对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对策,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博奔过程再认识

企业财务风险不同风险源作用的结果都会反映在财务信息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着更加严峻和复杂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财务活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导致企业可能获取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倒闭,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不断加深。企业对外部环境有着高度敏感性,风险的积聚对企业发展产生威胁,且深刻影响相关利益者。首先,企业是财务风险系统的核心,它既是其他财务风险传导主体的焦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的主体。企业主体属性包括总资产、净资产、总负债、税收、市场占有率等,决策变量与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紧密相关。其次,股东行使批准和监督职能,属性变量包含股份数量、股权价格等。再次是经理人,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执行者。

企业外部财务风险传导主体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债权人。债权人更多地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直接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但会间接方式参与到企业的财务治理,降低偿债风险。债权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属性变量包括是否贷款、贷款额度等。二是客户。企业财务系统中,客户追求产品效用最大化等,属性变量包括自身资金状况、购买需求等。三是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的博弃的焦点在于原材料的价格及企业货款的偿还等要素。

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系统动力学特征

一是复杂性。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着更加严峻和复杂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财务活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不断加深。企业是财务风险系统的核心,它既是其他财务风险传导主体的焦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拟的主体,决策变量与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紧密相关财务风险传导因素众多,且多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风险传导路径。

二是动态性。企业之间风险的动态传递更加频繁,财务风险已经成为重要风险,而供应链还将某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至上下游企业。财务要素包括资金流量,也包含了存量和流量的特征,并以资金动态的流转过程为基础。同时,筹资时机也是动态的,企业要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股票行市以及未来现金流,控制产品销售风险因子,动态性变化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挑战,因此要特别注意研究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机制。

三是反馈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日常传导过程中存在多重反馈环。企业主体属性包括总资产、净资产、总负债、税收、市场占有率等,决策变量与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紧密相关一方面企业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现金,另一方面财务系统内部存在多种正反馈环和负反馈环。

四是时滞性。即风险发生与风险结果存在着时间延迟,通过延迟,财务风险的发生在风险发生之后才会产生。同时,债权人在无法直接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情况下对企业的财务治理也会产生示值,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治理,降低偿债风险。而从债权人的目标看,也要特别注意财务风险的时滞性。

四、财务风险传导管控策略

一是控制财务风险源。在筹资风险源控制上,要认真分析筹资活动中的宏观环境,把握变化趋势,调整财务管理政策,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风险。要防范利率筹资风险,把握利率走势,做出相应筹资安排。要防范汇率筹资风险,取措施以防范汇率筹资风险,包括合理安排债务的币种结构。要合理确定财务结构经营风险,在确定债务比例时,权衡举债经营可能会带来的财务风险,做到资金的筹资量与需要量之间的平衡。要选择适当的筹资时机,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股票行市以及未来现金流。控制产品销售风险因子。加强财务风险动态监测分析,应在财务风险源还处于萌芽阶段时积极财务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是提高财务风险阀值策略。要增强缓冲能力,包括人力、资金以及实物等。财务活动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导致企业可能获取收益,也可能遭受损失甚至倒闭,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对企业造成的危害不断加深。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偿债资金、外汇偿债基金。为了满足连续的生产经营,可以在经济订货批量的基础上考虑置存保险储备量。适应能力是一种以变应变的能力,即调整财务策略,不断调整和修正财务策略,或是调整财务策略组合。

三是避免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阀值的事件发生。当前,企业之间风险的动态传递更加频繁,委托人应该重新调整委托关系,决策变量与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紧密相关完善企业财务活动监督机制,既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要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张菡.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筹划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

[2]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张志英.金融风险传导的路径研究[J].企业经济,2008.

篇9

【关键词】风险 财务风险 金融危机 金融行业 房地产

一、风险与财务风险

“风险”一词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在日常航海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对“风”与“险”的认识。多数西方学者认为,风险(RISK)一次来源于意大利语的“RISQUE”,在早期的运用中,它被理解为客观的危险,体现为自然现象或者航海遇到礁石、风暴等事件。①

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A. H. Mowbray称风险为不确定性;C. A. Williams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条件和某一特定的时期,未来结果的变动;March&Shapira认为风险是事物可能结果的不确定性,可由收益分布的方差测度;Brnmiley认为风险是公司收入流的不确定性;Markowitz和Sharp等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定义为该证券资产的各种可能收益率的变动程度,并用收益率的方差来度量证券投资的风险,通过量化风险的概念改变了投资大众对风险的认识。由于方差计算的方便性,风险的这种定义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归纳起来,风险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风险是一种未知状态,是对预测结果的未知;第二,风险是对未知情况想知道而不知道的状态,这种状态的最终结果对预测者来说是有用的;第三,风险是未知状态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对预测者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财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国际经济日益发展、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今天,财务风险成为各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都非常重视的因素,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如何准确的预测、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成为各国各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公司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概括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再筹资风险等。究其影响因素,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是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或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是导致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公司内部财务关系不明、公司治理不健全则是导致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财务风险的循环

按照导致公司财务风险产生的活动分类,可以大致将其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投资风险指公司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公司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公司价值的变动,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存货管理风险是指公司在存货上占用的资金过多或过少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而带来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公司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的流通是由G到W到G’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资本形式的不断变化,公司需要面对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变化。在由G到W的购买阶段,公司必须面对资本制服风险和资本配置风险;在由W到W’的生产阶段,公司则必须面对资本产出风险和资本消耗风险;在由W’到G’的销售阶段,公司则必须面对销售风险和信用风险;在由G到G的间歇阶段,公司则必须面对购买力风险和在投资风险。由此,便构成了公司财务风险的循环变化。任何行业都必须拥有资本,只要有资本在周转流通,公司就必须面对由此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不同的行业会面对不同的财务风险,同一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会面对不同的财务风险构成。如何处理好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与给类财务风险之间的矛盾,是公司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务风险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到世界的各个国家,只是全球各大经济体的稳定性受到撼动,各国纷纷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并减弱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经过两年的调控,各国经济逐渐趋于稳定。然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各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导向的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公司仍然会面对各类财务风险。

奥巴马政府颁布的救世法案提出,政府可以对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难以自行恢复的公司提供救助金,申请政府资金援助的公司采取自愿原则。但凡接受救助金援助的公司,政府对其经营状况、资金运用情况、信息披露情况、高管薪酬情况等各个方面都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以保证政府救助金的安全。事实上,这样一个救世法案对接受救助的公司来说,在帮助各公司缓解财务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始终没有回升的迹象,对于各类生产制造行业公司来说,市场需求的低迷会增加存货变现风险,并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由于接受救助金的公司必须接受来自政府的严格监管,很多公司不得不放弃一些收益高风险大的投资项目,虽然降低了公司的投资风险,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近期美国又筹划实施增印大量美元的行为,这又会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各国对此几乎都持反对态度,对于美国公司来说,汇率的变动也将带来不容忽视的财务风险。

与美国的情况相比,中国虽然在应对金融危机上成效显著,但各行业也仍然面对着各种财务风险: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节节攀升,要求公司必须准备迎接由此带来的成本激增的风险;国际汇率的频繁波动和人民币升值,要求公司必须精确度量对外贸易的汇率变动损益,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实现贸易保值;某些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且国际竞争激烈,要求公司必须谨慎寻找市场需求增长点,准确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降低投资风险和变现风险。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财务风险举例

为了更具体更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公司财务风险,本文选择时下我国受关注较多较热门的两个行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探究对象,有针对性的探讨分析这两个行业所面临的特比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财务风险。

(一)金融行业财务风险——汇率的波动

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金融业无疑成为受其影响最大的行业,进而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行业发展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人民币汇率上升,会提高对国际国内资金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国内银行体系,将对银行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上市银行的外币资产和外币负债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比重较小,升值导致的银行外币资产的缩水,对银行业的实际影响有限。人民币美元汇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促使人民币贷款趋于减少,外币贷款趋于增加;人民币存款趋于增加,而外币存款趋于减少,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发生微小调整。同时,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外汇交易、汇兑规模将趋于增加;衍生产品进一步丰富;风险对冲与投机趋于活跃。银行的汇兑收益,外汇理财的手续费等趋于增加;但不规范的外汇理财风险也将上升。

升值预期下,注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有利于集聚股市人气和增强投者信心。而市场的走强将为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自营投资业务的稳步增长提供积极的支持,这将直接增加券商的盈利,提高证券业竞争能力,股市上涨往往对证券公司经营形成放大效应。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美元汇率则存在股市泡沫及其与其他资产市场形成的连带效应对整个金融体系形成冲击的风险。

(二)房地产业财务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异常强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一现象。为了适应经济形势,政府多次出台相应政策,不断加强对土地开发使用权的管理和控制,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同时,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也不断增大,银行多次加息也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速度,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当通货膨胀大幅度上升时,会引起各种建筑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管理费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增加房地产商品的开发成本。利率变动对负债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影响非常大,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导致企业负债成本增加,预期收益相应减少。有些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对债权人的保证程度降低,企业从货币市场筹资的难度加大。因此,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款,而银行采取一系列的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使企业筹资难度加大。房地产企业涉及各项税费,在投资开发经营过程中税率的提高,将导致企业成本费用增加,预期收益减少。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有些企业的一些房地产商品被闲置,房地产的买卖或者租赁合同被终止,而此时,企业的资金已经投入,短时间内很难变现。有时由于不确定事件发生或者双方合同执行出现问题,导致客户不按时交清剩余的房款,投资不能预期收回。

注 释

①节选自百度百科,有删节。

参考文献

[1]Carol Alexander.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etrics.Vol.3,No.1,pp.3-25,2005.

[2]Gabriele Sabato. Financial Crisis: Where did Risk Management Fail?.Royal Bank of Scotland.2009. Working Paper Series.

[3]陈文芳.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1):55-56.

[4]刘涛,袁辉.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2010(2):54-55.

[5]张然.浅析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管理对策[J].会计之友.2010(7):39-40.

篇10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分析

针对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来说,在企业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能够将财务风险的工作做好,必须要具有着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组织构架才能够实现。通过对以往的财务管理经验分析可以知道,主要是可以从财务管理以及其风险的控制重要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全面的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

一、关于现阶段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由于财务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健全

现阶段在我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的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突出,虽然在各个企业当中都会具有着自己的财务管理部门或者是财务科等,然而在进行融资开展的过程中或者是资金结算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分离的办理,然而因为现阶段多数的企业主要是由合并所来,或者是存在着一定经营历史背景,因此针对这种企业来说,在企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下,财务的管理不健全较为突出,最为常见的便是在对信息进行接受以及传递等方面现实除了问题,同时也导致企业经济的效益以及资金利用效率得到提高阻碍。

(二)由于财务的管理风险控制制度并不是十分完善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材料管理来说,因为内部的风险控制制度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因此风险控制的工作依然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一部分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风险的控制较为杂乱,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利益进行分配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较为严重,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也相对来说比较常见,所以出现的风险控制工作失控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同时也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三)由于财务的信息化运行程度不足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的时候,其信息化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财务信息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将会导致财务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挑战,然而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以及计算机飞速的发展,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来对其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是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依然是很多的企业在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方面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没有能够充分的降财务的信息有效的应用到企业的决策以及管理工作当中,通常情况下会存在着信息的传递不安全以及不可靠,因此咋企业财务信息化运行的过程中没有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是经常出现的。

(四)由于企业的财务决策权力问题较为明显

在多数的集团企业中,其基层的单位主要都是集团公司才具有着的财务管理决策权,然而针对这些集团来说,其子公司通常情况下往往只是能够具有着极少一部分的决策权,有一些公司的子公司虽然是在制度上或者是企业管理方面具有着财务管理的决策权,然而在实际方面的最终决策权依然是归集团所有,针对这种过度集权的企业财务管理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两种情况的财务据侧来说,其实质主要是集团公司为主的财务管理,所存在着的最大弊端主要是不仅仅很难对子公司的员工积极性进行调动,同时也将会导致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

(五)由于缺少着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

在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缺乏着一定的财务防范意识,其主要是存在着以下两种:第一是在决策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及时的进行科学验真以及市场的调查,没有办法能够做到预期的收益,将会直接的导致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存在着缺乏,同时也将会不利于企业的资产增高。第二是多数的产品销售企业来说,在实际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企业为了能够增加一定的销量,多数会采用赊销的方式来对客户进行留住,从而使其出现产品的销售额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任何人应收款额却是没有提高,因为对外的赊销相对来说比较大,将会导致收账款比率存在着过高,长期下去将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存在着运转困难,使其形成了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

第一是对企业的财务机构进行完善,首先企业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机构,使其能够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工作更加的真实以及准确,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出现。其次是要具体的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执行权企业的有关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预算以及资金必须要重点的管理。最后是要明确去也的组织架构的财务组织能力,当今在现代化企业不断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包括了传统的财务计划以及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职能之外,同时财务的控制以及融资等方面的管理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因此必须要对其做好管理的工作才能够全面的改善财务的管理整体水平。

第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的控制认识存在着不足,普遍的认为企业内部的控制并不会为企业带来效益,而是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进而忽视了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所以必须要对其观念进行转变,从而不断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同时也需要全面的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第三是必须要完善企业的财务控制,针对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增加,同时也能够全面的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通过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系统,使其能够更加重视风险控制的工作对于企业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从而使其能够全面的提高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

三、结束语

针对财务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来说,对于企业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依然是具有着比较多的问题,然而在我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以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其风险控制将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衣娟.A企业财务外包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12(24):120-124

[2]张知.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12(2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