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穿裹尸衣的女人》;智利;女性主义文学;死亡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62-02

《穿裹尸衣的女人》是智利女作家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更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穿裹尸衣的女人》是由这位女作家鲜明的精神特点和与众不同的思想与才华结合出来的梦幻般的作品。

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出生于1916年6月,她的曾外祖父曾是德国驻圣地亚哥的第一任领事。所以,从邦巴尔的母亲家族来说,他们都是德国兹瓦尔帕莱索的后裔。在邦巴尔大概8岁的时候,第一次动笔写诗。193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桑切斯,这个对她一生都影响深远的男人。两人的感情只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桑切斯渐渐疏远她,直至两人分开。几年后,因为朋友聚会,邦巴尔再次来到桑切斯的家,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她悄悄走到主人的卧室里,看到了储存的枪支等军火设备,邦巴尔随手拿起一支枪,对准自己的脖子扣动了扳机。幸运的是,大家及时发现了她,把她送到了医院,邦巴尔被医生抢救了过来。又几年过去了,当邦巴尔再次碰到桑切斯的时候,她选择把枪口对准这个让她伤心的男人。随后邦巴尔被带到了警察局,本来是要坐牢的,但是桑切斯对法官讲,他可以对此事件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因此邦巴尔被无罪释放。这次事件对她触动很大,因此,她决定离开智利这个伤心地,去往美国生活。

1938年,邦巴尔撰写并出版了《穿裹尸衣的女人》。在美国生活期间,她结实了法国公爵拉法艾尔,并和他生育了唯一的孩子布瑞吉特。拉法艾尔帮助邦巴尔在美国出版了很多作品。晚年,邦巴尔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智利。

通过对这位女作家生平的分析,不难看出,邦巴尔虽然家境殷实富裕,但感情的道路却是坎坷的。由此不难得出结论,她的作品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女性主义而不是女权主义色彩,都是由她的感情经历有感而发的。

《穿裹尸衣的女人》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具一格的美感。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已经去世的、穿着裹尸衣躺在灵床上的女人。作者以一位死者的视角和思维为中心点,铺开整部作品的内容,使作品层面立意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模式和风格上展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别致的情调。整部作品充斥着女主人公游离的心绪、活跃的生活轨迹和游荡的情感思绪。这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在很多层面上都增添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内涵和力度。

女主人公在这部作品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她的存在模式是“死亡者”,她的整个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躺在灵床上。如此,当整部作品以她的心绪展开叙述时,就形成了一种悲剧式的戏剧场景和叙述结构,类似于普罗米修斯式的经典模式。《穿裹尸衣的女人》中,女主人公始终是作品的核心部分,她“一动不动地仰卧在灵床上”,缥缈中,生命虽然已经逝去,但心灵和思绪仿佛还存在着。静静躺着的已经死去的她凝神遐想、心绪飞扬,依次来到她灵床前吊唁和哀悼的人们不停地刺激着她的情感,因此引出了她生前的回忆,同时也引发了她的无尽感慨。她的女儿、老保姆、情人、父亲、妹妹、痴情的暗恋者、儿子、丈夫等家人和朋友依次出场引发的回忆,真切地还原和再现了女主人公悲惨的一生。

在这位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婚姻对于女主人公而言,始终充满着痛苦的经历。对于《穿裹尸衣的女人》的女主人公安娜・玛利亚而言,在她的身边,先是有给了她第一次爱情体验的表哥堂・里卡多,后来有始终对她执着追求的挚友和知己费尔南多,然而由于命运的捉弄,她却嫁给了她根本不爱的安东尼奥,虽然安东尼奥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坚定与慎重。在这段毫无爱情与生机的婚姻中,每次两性间亲密的身体接触,都毫无例外地让女主人公对她丈夫产生发自心底的排斥和抗拒。

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可以说与作者邦巴尔本人的经历密不可分。邦巴尔本人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同时还有她那对她形同陌路的唯一的女儿和凄惨的晚年情景,给她极其敏感的心灵笼罩了一层又一层阴影。但是作品中这些不幸的痛苦体验的根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应该来自主人公自身因素。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卡罗尔・吉列根在总结了之前所有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后说道:“男女对于关系,尤其是依赖性问题的体验是不同的……既然男性通过分离,而女性是通过依赖来规定的,男性的性别认同便受到亲密关系的威胁,而女性的性别认同则受到分离的威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人格大部分是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确立起来的,所以对于女主人公来说,她们如果对于婚姻还有期待,那就应该是能与自己的丈夫创立起一种亲密且紧实的心理关系,从而避免分离时可能会受到的威胁和伤害。很显然,邦巴尔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的生命体验是支离破碎的。

幻想的世界一定是完美无瑕且甜蜜的,虽然美丽,却又非常脆弱。为了使自己尽快逃离这个美丽而不真实的幻想世界,邦巴尔选择用笔代替自己去到另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中――死亡。死亡的世界是邦巴尔为自己不完整的生命感情建造出的一个更为彻底的安居乐园,更是她坚定不移地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完美的爱情世界的强烈表达。即便平静地卧在灵床上,女主角安娜・玛利亚依然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并且感受得到。

《穿裹尸衣的女人》这部作品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思路,通过一个已经死亡的躺在灵床上的女人对自己一生的回忆,重点讲述了她悲惨痛心的感情之路。艺术有时候就是这样,尤其是文学作品,是一种反观,是作者自己去阅读自己主演的人生路,有喜有悲,悲欢离合。

在拉丁美洲文学和电影中,生死界限不明,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在由印第安原始部落传承下来的文化理念中,人的世界和鬼的世界是并存的。死亡是生命的延续,是人生命的另一部分。从这一点看来,《穿裹尸衣的女人》的确有非常浓厚的拉丁美洲色彩和气息。同时,邦巴尔本人也是拉丁美洲女性主义文学的领头人,在当时的拉美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性,没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中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女性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照顾家庭,不能上学、不能工作,甚至很少出门抛头露面。所以邦巴尔只能通过文字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慨,这就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女性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女性主义文学多指由女性作家亲自撰写的文学作品,以表达自己生活和感情中的喜与悲,不同于女权主义文学,它是女性作家创作的关于妇女生活题材的作品。而邦巴尔就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通过一系列的作品,再现了本人悲惨的人生和坎坷的情路。

邦巴尔塑造的这一女性形象特点,简单归纳有这几点:第一,作者运用了内倾化的写作手法,在心理层面上展现了女主人公的情感和心绪。第二,邦巴尔非常善于通过细致的环境描写,来刻画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三,她总是能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性格。通过这些描写,把自己悲惨的一生再现出来,包括家人,包括朋友,也包括情人。

邦巴尔能够做到通过一部短篇小说,有机地构成她的一生,如此复杂而充满感情纠葛的故事情节,被她完美地浓缩进一部西班牙语短篇小说中。邦巴尔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描写了人物的情感、每件事物的客观象征,更是将感情与情景融合在了一起,借物抒情。这种干净细腻的才情与风格着实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王峻岩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萨特.文字生涯[M].沈志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文艺复兴;宗教音乐;人文主义;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最早产生于14至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在佛罗伦萨、罗马和其他几个城市里,人民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开展反对教会神学和封建文化的斗争。他们呼唤古典文化的复兴,注重对人的关心和尊重,用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对抗神学思想和经院哲学,以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文艺复兴并不是要真正恢复古代文化,而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作为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思想武器,从而建立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思想体系,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潮是这个时代突出的思想主题。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1 宗教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说过: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上帝是人之公开的内心,是人之坦白的自我。从这可以看出,基督教认为宗教的一切都是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仍然是西方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但是世俗的音乐并不能代替宗教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很注重人文主义,虽然从古希腊罗马精神获得了很多的启发,但是他们并没有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基督教,从中增添了更温和亲切的人情味。虽然人文主义抨击了教会,但并没有完全反对宗教,它只不过更加注重强调了人的尊严,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也没有抛弃他们心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人文主义者用优雅的古典方式,表达了蕴藏在心底的人性要求,在社会意识形态和公众舆论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他们的作品,不仅看不出教会旧习,还能反映出古典精神与新时代完美结合。

2 宗教音乐与人文主义精神

2.1 佛兰德乐派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界出现了佛兰德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三大乐派,其中佛兰德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乐派。佛兰德乐派分布很广,几乎占据了欧洲各地重要的音乐职位,他们既服务于西班牙、德国、奥地利等地,也有法国、意大利宫廷;从时间跨度上,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从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末,期间经历了几代人。随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奥克冈、若斯坎等作曲家为代表的佛兰德乐派,不再仅仅专注于复杂的对位技法,他们抛弃了复杂的哥特式的对位音乐,在简单、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模式中,找到了能够充分表达以情感为基调的音乐风格,佛兰德乐派的音乐具有清晰、简朴和真诚等艺术感染力。复调音乐的技法也更精致、更讲究:旋律平滑婉转,灵活多变、更富有艺术性;音乐旋律不再受一些固定因素的影响,开始占据突出地位,旋律上方自由进行;节奏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作品中各声部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型表现作品的完整;音乐织体追求和声的丰富饱满,复调音乐中越来越多的采用模仿手法,使得各声部协调统一。除此以外,在经文歌、弥撒曲等宗教音乐体裁中,声部逐渐从三个扩展到四个,三度、六度也作为协和音程被广泛接受。

2.2 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

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比对其他艺术来的慢,因为音乐是诸艺术中最抽象的,本身无法精确表达自然世界与人类的思维。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乐种和中古时代一样是声乐,从中世纪以来宗教音乐是以歌词为载体的,只有通过为音乐填词,作曲家才能明确表达乐思。由于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歌词内容更加多样化,歌词的意义和内容也更加戏剧性,有抒情的、也有虔诚的,除了歌词外,这个时期的宗教音乐表现力也大大加强了,作曲家们通过深刻动人、富有表情的音乐感染听众,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力量,感受着音乐的内涵与魅力。

除了宗教音乐以外,这个时期的音乐另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俗化音乐。虽然宗教音乐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俗音乐的素材已经开始融入到了宗教音乐的创作领域中。在音乐作品中,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尽管文字描绘、情绪表现和遍布模仿成为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共同重要特征,两者间没有风格上的重要差异,但是演出形态则有重要差别,宗教音乐是合唱音乐,世俗音乐则常独唱,主要是因为世俗音乐更会反应情感与字句,独唱比较容易表达,世俗音乐也比较会加花装饰。世俗音乐作品中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还能体现出作曲家对爱情及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这个时期的音乐有所倾向,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仍然紧密相连,宗教音乐依然是这个时期音乐形式中的领导者。尽管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与以前时代相比较,文艺复兴时期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3 宗教改革思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在西方,宗教在个人主义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使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宗教音乐。在宗教音乐发展的同时,16世纪以后又出现了许多世俗音乐体裁,映射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宗教改革时期,一方面马丁!路德不但没有宗教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天主教会为了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措施。

3.1 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17年,德国维腾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施罗斯教堂张贴了反对教会的95条论纲檄文,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并引发了德国宗教改革运动。这场宗教改革不仅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影响到了音乐领域。马丁!路德的宗教音乐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宗教礼拜仪式为更多地信众所接受,他大胆地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方式,希望能够使广大的会中参与到教会仪式活动中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按照基督救赎的理论上就是理解为:凭着信仰可以在上帝面前成义人的意思;按照基督教可以解释成:人生来就带有“罪性”,这是一种原罪,是人对上帝的背离。而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着重强调的就是一个“信”,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想,但也表达出了普通百姓的信仰心声。路德在宗教改革学说中的个人主义因素,主要是从“平等”和“自由”两个方面体现。所谓平等,他认为每个信教徒在上都应该是平等的。一方面,信教徒应该是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另一方面,基督徒又是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管辖。所谓自由,就是思想和信仰的自由。他一方面否定官方控制人心的逻辑推理式的理性,另一方面有提倡独立判断思考的个人理性。

马丁・路德是个酷爱音乐的人,也是宗教改革的第一位圣诗作者,他采用比较通俗的言语作诗,使圣诗大众化。他认为音乐是对上帝的赞美,它不仅具有打败邪恶的坚强力量,还是医治抑郁的良药。他从未想把音乐摈弃于教堂之外,相反他更希望能够尽力的提高音乐的水准。路德重视个人的信仰经历,在音乐还注重创作民众化的宗教歌曲。虽然路德成立了新教,虽然在教会礼仪中摈弃了罗马教会的因素,让每个会众在赞美上帝的时候咏唱德语歌词、旋律优美的教会歌曲,但是仍然保持了天主教的音乐仪式。路德为了使信教徒亲自在赞美诗中赞颂上帝,他把新创作的新礼拜歌曲称为“众赞歌”,它的歌词通常都是采用分节体的德文诗歌,配上容易演唱的单声部旋律。路德的教会音乐理念不仅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性色彩,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名神学家、传教士和教师的态度。自从宗教改革以后,对信奉信教的教徒来说,他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们不仅可以参与读经和唱诗,还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来和上帝交流,上帝成为世上所有人的天父,更有其普世性。宗教改革不仅改良了教会,在宗教音乐作品中还展现出了人类生活的精神世界,充分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3.2 反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思想

1545~1563年间,面临着欧洲不断滋长的宗教改革情绪与严峻形势,天主教会为应对宗教改革运动也做出了一些列的改革,被称为反宗教改革,主要讨论如何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在初期的会议改革时期,教会音乐家们的意见有很大的分歧,很多人认为教会音乐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洁性,如:曲调过于世俗性、器乐过于喧闹、音乐结构过于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对宗教歌词的理解。守旧派的音乐家们认为应该保存古代圣乐的遗产,坚守堡垒,把一切和音乐改革有关的因素都看做是危机,他们反对一切世俗的、非宗教的因素,反对在宗教仪式中除了管风琴以外的其他乐器。另一些音乐爱好者们则反对对多声部音乐的否定,他们认为音乐再回归到单声部音乐是不现实的。代表天主教会的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出发,不仅丰富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音乐内涵,从中也体现出了人文主义精神。

4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挫折、有过度、更有发展,它是一个受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的价值、个性、和尊严都得到了肯定,并且从显示的世俗生活中逐渐体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宗教音乐从总体上讲是人文主义与宗教定式的交融,音乐形式规范自由,情感表现上既有感性的“情”,又有理性的“悟”,宗教音乐不仅面对宗教与宫廷,也开始面对市民阶层。这时期的作曲家们也更注重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主,用音乐打动人心,完美地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参考文献:

[1]沈金华.浅谈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特点[J].自贡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王道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宗教音乐的影响[J].甘肃教育,2007(12).

[3]程志敏.论文艺复兴的现时代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0).

[4]蔡玉良.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 人文主义 人性化 阳光地带

中图分类号:J11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71

Restrain God and Focus on Human and Go into Sunshine Zone

――Humanism Color of Humane Education in Renaissance

LIU Xiaolan

(College of Education,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Hebei 061001)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is period of time in Western Europe from fourteenth Century to sixteenth Centur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At this time, it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for Western European history, which is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feudal society to the capitalism. At that time, the humanism education thought is full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a challenge to the middle ages. From then on, people from the dark middle ages into the sun.

Key words humanism; human nature; sunshine

1 人文主义概念的界定

很难为“人文主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这个词在文艺复兴以前或者说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才出现的。人文主义一词的英文翻译为humanism,是从德语Humanismus译过来的,而在德语中这个词是1808年德国一位教育家在一次关于古典教育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us杜撰而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抛开其字面意义来抓住它的本质内涵。

从严格意义来说,人文主义不是一种学说体系,它是指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的人文学科,是资产阶级的文化核心。它宣扬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歌颂和肯定人的价值和力量,反对中世纪的神性至上说。人文主义要求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它肯定现世的生活幸福和享乐态度,提倡科学、推崇理性,主张人们必须摆脱宗教势力,维护自己合理的要求与权利。

2 人性论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在野蛮、黑暗的中世纪,神学家们鼓吹儿童生来带有“原罪“,人性本恶,所以要使灵魂得救必须摧残人的肉体。鉴于此,人人都要听从教会训诫,实行禁欲。比如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的游戏娱乐的愿望,并且体罚盛行。

文艺复兴时期所推崇的世界观是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是人性论。人文主义倡导抑神扬人,这和中世纪的抑人扬神的观点是相对立的。人文主义者们强调人的尊严、人人平等、个性解放,强调人们应摆脱封建压迫和剥削并颂扬人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把人追求幸福和快乐认为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而不应该受到压抑,这种自然本性在中世纪被压抑和扭曲了,所以现在应该对人的尊严和本性给予肯定。

3 人性化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的具体体现

人文主义深入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得欧洲教育史上出现了崭新的一页。

这时的教育目的与中世纪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中世纪,培养神职人员是学校的教育目的。而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者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身体健康、有德行、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并能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所以,人文主义者们十分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在人文主义者们的倡议下,当时许多学校都根据他们的教育目的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道德教育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学校摒弃了中世纪的原罪说和禁欲主义思想的束缚,重新认识到游戏和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体育和游戏对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意义,并认为应该通过游戏和故事来让儿童学习,寓教于乐。

在道德教育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世纪以原罪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开始解体,一种新的道德观逐渐形成,那就是乐观、自由和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家们强烈要求要对儿童尊重、反对体罚。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教育教学应该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他的这一主张在文艺复兴时期又被重新提及,有的学校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

4 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的人性化色彩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开启了人类的新纪元,与此同时,也造就出了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巨匠。在众多的人文主义教育倡导者中,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维多里诺,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早年受过大学教育,毕业后在大学执教。后来,他创办了曼都亚(Mantua)宫廷学校,他把学校命名为“快乐之家”。他在办学中为学生布置了快乐卫生的环境,并有良好的体育设施。他提倡人的身体、智力、道德、美感等方面和谐发展。他关怀儿童,特别注重每个人的个性发展。他要求教师遵循身心发展自然规律教育儿童,采用直观教学法。他主张不要体罚学生。

伊拉斯谟是尼德兰著名的教育思想家。1516年他出版了《论基督教王子的教育》一书,这是他教育思想方面的代表作。他重视教育的功能,认为教育对国家的希望和对于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他要求教育不要违反学生的天性,而是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要顺从天性之自然。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尊重他们的不成熟状态。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应充满“自由与乐趣”,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就应充分了解儿童的特点并顺从儿童的天性实施教育。伊拉斯谟还主张教育还要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他将这种个别差异称之为“个性”,这种个性使不同的人喜欢各异的学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他提出教育内容应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核心,还要设置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总之是对儿童实施通才教育。

拉伯雷是法国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于1532年陆续发表讽刺小说《巨人传》(Pantagruel and Garganta),该书又被译为《高康大和庞大固埃》。作者的教育主张是通过小说中主人公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体现出来的。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并且追求自由的,人也可以创造出任何奇迹。教育就是要培养博学多才、身体健壮、勇敢善良、随心所欲的人;他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经院主义的教育,强调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德、智、体、美相互结合的多方面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他认为掌握知识的前提应该是理解,教与学的过程也应该是轻松而愉悦的。所以他提倡应抛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法国另一位人文主义者、著名散文学家、教育家蒙田的教育思想在当时也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文学代表作《散文集》当中。此书的第二十九章是《儿童教育论》,集中体现了蒙田的某些教育观点和主张。蒙田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他所倡导的绅士应该具有渊博而实用的学识、良好的判断力以及优秀的品质和强健的体魄。在教学方法方面,他反对强制压迫,主张自然发展。蒙田认为严厉的惩罚不仅会摧毁儿童学习的愿望,还会使人的高贵的本性堕落,他要求抛弃暴力和强制,使教育成为一种“没有惩罚,没有眼泪”、充满兴趣和娱乐的活动,使儿童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他坚持从纯人的角度谈教育,不掺杂宗教的含义。

5 总体评价

文艺复兴把人的世界带入了阳光地带。阳光地带是一个非兽非神的中间地带,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地带。人不是兽,人不是神,人就是人。

在这个阳光地带,不再把人看作罪恶的存在,把人真正作为人来看待,人的地位提高了,人有了人之为人的高贵和尊严,人并非消极无为的存在物,通过外在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人可成为完美的个性,可建立丰功伟绩,可战胜命运的肆虐。人类对自己不再轻视,人应该受到尊重。

在这个阳光地带,不再对人提出苛刻的要求,把人真正当人看待,不再把人当作神,人的七情六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人性流露,追求尘世的欢乐和幸福成为正当合理的行动,自虐式的禁欲主义不再被推崇。人类对自己不再苛求。

在这个阳光地带,对人的本性的尊重成为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人被还原为人,人被善待。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道德的理想主义,要求重建符合人性的道德规范,不再以神的标准去要求人,而是让人去过人的生活即尘世的世俗生活。

虽然文艺复兴时代已经过去,但文艺复兴所孕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并未随之消亡,其人性化色彩,以人为中心、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成为新时期乃至今日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S.E佛罗斯特著.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吴元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2] [德]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 [德]袁桂林.外国教育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篇4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编号:12JZD041),主持人:张桂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0-0012-06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了一份最新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继《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这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之后的又一创举。《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为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发展,“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启迪下”完成的,“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的责任为基础”[1]。在这一报告中,UNESCO重申了人文主义教育,并期望通过人文主义教育方法,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实现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期望既对我国目前强调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崇尚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又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流变,理解UNESCO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旨意,不仅有利于看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因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的丢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回应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更有利于激发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践行UNESCO“反思教育”的倡导,逐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出现的内源性问题、本质性问题。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与重申

人文主义教育是指为培养理想“人”、理想“人性”而进行的教育。理想的人性观直接决定了人文主义教育,而人文主义教育直接服务于理想人性的构建[2]。尽管人文主义教育随着宗教、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变迁,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但是关注人、“以人为中心”的核心并没有变。在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正是对人文主义强调用人的眼光来看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等核心内涵的再次申明和重视。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控制。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多,19世纪近代西方国家教育制度开始确立,但科学教育却占据了统治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开始没落,这激发了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二战后,受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影响,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逐渐成为了主流。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利用古典文化中反映人性的思想去对抗以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从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反对用体罚和严酷的纪律去约束儿童,提倡使用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它扫荡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的阴霾,在教育理论上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2.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十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工业革命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普遍信仰。在欧洲一些国家,崇尚物质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派与功利主义派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静听”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象,以德国教育家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旨在强调教育应该促使整个人的发展,注重人性的自我表现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拒绝任何只讲求实利而降低人生标准的价值观,坚持文化的功能应超于机械和功利之上。

3.当代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二战后,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的恢复建设,科技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们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工业技术社会创立的制度所带来的压迫,不仅精神受到种种压制,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教育上,表现为主智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大行其道。首先对此进行反思的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存在主义教育,这一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意识,强调人文学科的教学及其作用。紧随其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注重情意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种回归,但却忽视了科学教育。因此,在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提出了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精神为骨架和基础,以人文精神为灵魂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整合。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时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该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并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3],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4]。

这样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要求采用马丁?布伯和保罗?弗莱雷鼓励人们使用的“对话方式”进行学习,“摒弃异化个人和将个人作为商品的学习体系,弃绝分裂民众和使之丧失人性的社会做法”,“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克服认知、情感和伦理等方面的传统二元论”;要求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和媒体素养”;要求重新解读和保护教育的四大支柱;要求重视“软”技能、“可转移技能”、“非认知技能”等;要求“反思课程编排,提倡在尊重多样性和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主义课程”[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不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根据现时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学习和教育背景提出的。因此,为使我国适应全球化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为基本立场,反观我国当前教育,尤其是反思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且与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则实为必要、更为迫切。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丢失表现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性等特点,但却使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严重缺失。

(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6]。而在现实中,职业学校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却将其窄化为对行业甚至企业规则的“遵照”;传授职业知识,但却将其演化为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过度推崇;培养职业技能,但却将其异化为对“技术人”的技能训练;进行职业指导,但却将其简化为“就业指导”。职业教育中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表现为有职业道德教育,但却缺少对职?I人应具有的“工匠精神”、职业信念的培养;有职业知识传授,但却缺乏对人文知识的必要补充;有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却缺乏对“多重职业能力”、“可转移能力”、“软”技能的培养;有职业指导,但却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教育以这种不健全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7]。“单向度的人”最先由马尔库塞提出,指代生活在当代工业社会,但却对这个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成了“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缺乏分析与批判的人,这种“单向度的人”是对人的本性的摧残[8]。在科技化、工业化中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免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又因职业教育实用性、技术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不仅缺乏对技术原理的反思,更缺乏对相关技术技能等的批判,成了一个个发育不全的“技术人”、“工具人”,不可避免地沦落为一个“单向度的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二)职业教育中职业培训的“影子”不断闪现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学校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却突出强调后者,更有甚者,将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将职业能力的培养简化为对技能的训练。主要表现为对单一技能的反复训练,对顶岗实习的过度推崇。这样的教学和实习只能满足职业培训的需求。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本质的差别,首先,职业培训主要是获得某一产品、工种或岗位的相关知识,而职业教育则不仅重视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得,还注重传授人文知识,重视人文涵育;其次,在职业培训中,受训者需要习得的主要是某一种技能,而职业教育则要培养学生获得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关键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教“技”,更要教“道”,而职业培训则只求技不讲道,“由技悟道”的过程通过高效率的培训得以简化。而当前,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追求速度和效率,过于功利化,教育目标定位低端化,教育内容选择简单化,教学评价指标外显化,职业教育中本应有的“技术体悟”过程也随之消失,“由技悟道”的教授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在职业教育中不断闪现的职业培训的“影子”,使得人文要求与教育实践成了两张皮,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趋同之嫌。这种培养“人力”的职业培训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远离人文文化,忘记了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

(三)职业教育中技术异化现象“遮蔽”了职业人中的“人”

在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采取的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形成了对科学与技术的信奉,唯科学与技术马首是瞻。技术最初诞生于人文世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却慢慢远离了人,成为了人文世界的异化产物。其表现有二:一是随着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流行,斯内登、普罗瑟的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开始盛行。在职业学校中,技术性、经济性等功利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人文性被迫退居幕后。职业学校不再强调学生的通识知识、通用技能,甚至专业知识也只是为了技术技能服务,只教授具体的技术知识,忽视技术中的文化,认为学生只要“会操作”、“会制作”、“懂流程”即可。二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职业学校中的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为满足专业精细化的要求而降低了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生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具有局限性的技能。在某些专业中,职业学校用狭窄的专业所要求的统一的技能水平来考察学生,职业教育沦为外显的技能与技术的教育,“这意味着强调技能或技术方法会以牺牲所包含的意义为代价”[9]。在实习中,学生无需对技术知识领悟,无需经历“模仿、调整、会通、创造”四阶段的认知过程,只要按照要求对机器作出程式化的操作即可。正如杜威所说,“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这一预测已被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所证实,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好奇心和求知欲遭到了扼杀,而且还被机器、技术所奴役;学生不仅成了一名机械的“技术人”,更成了科学主义和知识技能的奴隶[10]。职业教育中的诸多技术异化现象使学生无法感受到作为一名专业人员、一名职业人所具有的崇高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和职业自豪。在芒福德所指的由技术带来的“巨机器”下,人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职业人中的“人”被技术的异化完全“遮蔽”了。

职业教育首先是为“人”的教育,其次才是为职业的教育。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却离这一本质渐行渐远,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申之时,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而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则更为急切。

三、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急切呼唤

人文主义教育是为培养理想的“人性”而进行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缺少人文主义教育的职业教育会沦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会被技术控制、奴役、“遮蔽”,所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将是只有“单一技术”的“单向度的人”。我国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急切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提升自身质量,加强内涵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返魅”

马克思?韦伯用“世界的祛魅”概括工业时代的特征,大卫?格里芬提出了“世界的返魅”以对应新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中,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异化现象需要通过“技术的返魅”予以遏制。而“技术的返魅”是一种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现象,即将技术纳入到人文世界的关怀或将人文因素融入到技术之中[11]。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职业教育的“返魅”。职业教育不只是技能的教育、技术的教育,也是人文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只教给人一种专门技术是不够的,专门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为一名技工、制造商或商人之前首先是成为人,他们会寻求并有能力理解他人、理解文化,而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记忆里塞满具体的操作细节,仅仅是会简单、机械地操作;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工人(多数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职业)从盲目的辛苦劳顿中解脱出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丰富他们的心灵”[12];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努力将人文与技术达到融合,实现“做人”与“做事”的平衡,真正帮助职业教育达到“返魅”。

(二)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从起源上来看,技术是与人性整个地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技术是生活指向的(life-centered),而不是狭隘的劳动指向,更不用说是技术指向了。因此,芒福德针对就业指向、技能倾向提出了一种生活指向的“生命技术”概念[13]。相反,缺乏生活意蕴、高度分化、指向生产与岗位的技术被称之为“单一技术”。“单一技术”在以下两个方面改变了“人”的概念:其一,压抑那些不适应有组织的工作的人性部分;其二,将人类活动的处所从有机环境和人群纳入巨机器,人也成为巨机器的奴隶。正如前文所述,将职业教育狭隘理解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甚至技术培训,学生习得的就仅仅是岗位技能,仅会进行技术操作,而机械地“做”就意味着“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14],使学生成为承载“单一技术”的“机器人”、“工具人”,无法获得具有终身性、永恒性特征的核心能力、行业能力、典型专业能力。当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岗位被机器、工具所替代时,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将失去立身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急需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三)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创造“整全的自我”

维柯在其演讲中讲到“文育”(liberal education)的作用时指出,“它真正地对从事它的人和国家有用,而与那些寻求物质利益、囤积财富和占有的职业相对立”,“人性需要通过人文教育使其自然本质得到发展”[15]。学校不能只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只提供就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知识、智能和技能,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16]。专业知识加关键能力能够构成一个人完善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能够摆脱“单向度的人”,但只有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加强人文涵育,才能将获得信息、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能力圆融统一于学生自身,才能把?W生作为一个整体提升到人的文化层次,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整全的自我”。

我国职业教育缺乏人文涵育,急需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教育中的现代技术技能的传授凸显人性化、社会化,达到“返魅”状态,使职业教育中的“单一技术”逐渐走向“生命技术”,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成为一个“整全的自我”。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这种呼唤需要通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拾路径的探索得到回应。

四、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拾路径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要从“就业导向”转为“生涯导向”

适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我国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中“人”。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教育,但教育的对象并没有变。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定位的职业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顾学生毕业时能够就业。学生作为就业者的身份首先是以人的形式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终极一生的而非就业一时的。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急剧加大,工作变化更加频繁。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对此有预示,他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有能力在各种职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就业导向”的定位将无法使职业教育获得长远发展。早早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的美国已通过系列《帕金斯法案》将职业技术教育改为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的生涯导向。这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举措,更符合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性的、人的发展的关注和宣扬。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应重新定位,变重视学生的静态的毕业就业为重视人的动态的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为人的整个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关注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要从技能培养转向“能”“人”并重

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定位决定了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但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其目标应该是首先“成人”,才能“成才”,才能“成技能型的人才”。只有“才”,没有“人”,就如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所说的“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而丢掉的正是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掌握普通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以及可转移能力、核心能力,即能把技能、知识和理解从一种背景转换到另一种背景的能力。最后再根据需求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更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得以生存;更要使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整全的自我,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从“单向的线性模式”转为“双向的集合模式”

职业教育“能”“人”并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原有的职业教育是基于斯内登、普罗瑟的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是按照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模式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其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所需的岗位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和实习中,学生只能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单项指导,只有一味学习和埋头操作,缺乏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学生对于机器也只是机械地操作,而无任何创造性地发挥。这样的教学遮蔽了人的本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逐渐被“物役”,成为机器的奴隶。其二,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就业为导向,教学的内容是按照生产线中精细化的分工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因此,教学是线性模式的。人文主义教育重申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要求使用保罗?弗莱雷倡导的“对话式”教学,不仅强调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对话和交流,更注重生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这也是为适应后工业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需求。目前,国际上很多跨国企业用“生产岛”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生产线”的生产组织模式,建立了弹性化的生产系统,“学习岛”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原有的线性教学模式,转变为集合教学模式,即教师、师傅需要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传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集合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岛”实习、工作都会有一个团队,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和创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自我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将走向适应国际生产需求、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双向集合模式”。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从突出职业性转向注重多样化

职业教育看不到教育的核心是“人”,学生仅仅出于找到工作的目的选择课程,学校提供的课程也以职业类为主,职业性十分突出。这虽然反映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使得学生在提升生命质量以及意义方面,正面临异化终身学习的危险。因此,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立场,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应仅仅突出职业性,而应从课程的整体设置出发考虑,通过人文艺术的熏陶打开人的视角,从而滋养自信、对主流观点的反叛精神等。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实现。在课程内容上,既要开设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等,还要开设各种人文教育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保证学生获得核心能力的必修课,也要有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的选修课;在课程的基本形式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开设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同时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人文主义教育;新教学理念

G625.1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在各阶段的教学中均开始实施,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而这些也正是人文主义教育的观点和理念。这种教育方法正在逐渐深入到教育界,应该从小学开始塑造学生的个性,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人文主义关怀,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尊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形成逐渐渗透的形势,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格观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人格魅力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则需要教师格外注重学生的心里变化和生活学习状态。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教师们更注重的往往是小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况,而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开展的较为薄弱,可以夸张的说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并在日常的学习中使用较为严格的手段进行班级管理,如此教育方式削弱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知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任何的帮助。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开拓思路的最佳时期,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理解小学生的思想,并尊重他们的天性,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鼓励学生拥有多样化的兴趣爱好

现在的小学生由于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自身养成了较强的个性,并掌握了多样化的兴趣爱好,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有利的因素。教师在对小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不能为了不影响学习时间而抑制学生的多样化兴趣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一名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有优越的成绩,在综合素质发展的今天,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同样可以成就一名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并为自己最终感兴趣的事情而努力和奋斗。人们常说“360行,行行出状元”,确实如此,每一名学生只要努力相信都会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中做出贡献。

(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天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他们往往不能够很长时间集中精力,比较贪玩和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作为小学生的班级管理者,不能够因此就责罚和严厉批评小学生,甚至认为这样的小学生是没有未来的,这种思想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中是及其错误的思想。而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者是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小学生固有的天性,并对这些天性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因素,促进小学生的更大进步。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一)建立和谐友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引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首先需要建立和谐友好的班级风气和氛围,这对于人文主义教育的引入十分必要。因为一个班级的良好风貌是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共同营造的,是体现着班级整体氛围和文化的表现,是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进步的心态创造出来的。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能够诱发每位学生正能量的体现,有利于班级的整体管理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何建立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则首先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一些能够代表班级形象的事物让学生感觉到班级的荣誉感,形成班级的团体意识,比如可以建立一个班徽,只有班级内的学生才可以得到这枚班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概念,并注重集体荣誉感的建立,在此过程中找到归属感,从而让学生间更为亲密,增加了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真正将班级建立成一个大家庭。在这样和谐友爱的大家庭中学习生活,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人文主义氛围。

(二)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教学

对于每位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各有不同,教师在人文主义教育中应该采取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分别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以及个性差异分别制定教学方案,并展开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的小缺点应该加以合理引导,指导学生如何规避和改正。适合的教学手段是能够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同时发挥积极性。

(三)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习惯

对于小学班级的管理,如果采取生硬的手段开展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在管理中更应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将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和自信心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来更深入的理解知识,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验证实现自主研究,形成更深层次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样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自控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帮助,因为学生能够对自我的行为进行控制,代表着极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做了铺垫。

(四)小学生优良品德的教育

小学生正是对事物形成判断能力的时期,此阶段需要注重小学生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而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首先需要以自身树立榜样,因为品德教育是育人之根本,教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为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样重要,所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另一重点便是为学生树立品德,因为班级管理者是班级的灵魂人物,他的品德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发展,让学生在积极的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教育是国之根本,人文主义教育便是如此,在教人之前必先育人,并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引入人文主义教育,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素质过硬、道德高尚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文主义;生态主义;建筑风格;对比

人文主义和生态主义都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并且作为相对立的两种思想观念,前者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后者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生态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认识基础之上,对人类建筑史上人文主义思想下地建筑风格的特征和生态主义思想下的建筑风格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

一、人文主义建筑

回顾世界建筑设计史,古希腊建筑风格作为欧洲建筑的开拓者,它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后来的建筑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两千多年后在欧美大陆还出现建筑风格的希腊复兴。公元14世纪,在欧洲掀起的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宗旨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伟大思想文化运动深刻地影响了建筑界:在意大利,继而在西欧很多地区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精神为根本点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并形成了崭新的人文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

1)人体形象美

重视柱式的运用成为古希腊、罗马建筑一大特色,古罗马建筑风格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多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亚式的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修长精致的柱身柔美秀丽,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2)人体比例美

古希腊神庙建筑的比例关系是以模仿人体比例而形成的。其中,对于柱式的比例与规范,也与其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二)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在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核心思想的影响下,其建筑特色尤以人体作为“均匀的完美典范最为突出。文艺复兴艺术歌颂人体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建筑师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并且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

二、生态主义建筑

生态建筑,也称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系统健全运转。

(一)早期生态建筑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特别重视建筑设计与人类主体以及环境的关系。例如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早期西方建筑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如赖特在赖特的流水别墅体现的设计中透露出一种早期的生态主义建筑设计思想。他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提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理论。

(二)适应气候和地域条件的生态建筑

适宜气候和地域条件的生态建筑,也称“乡土的生态建筑“,主要适宜于广大的技术不发达地区。这种建筑造型的特点是:利用环境地理现状,和当地的本土材料进行设计;继承当地传统建筑中蕴含的生态智慧;适应气候的形式、 空间、布局和构造。乡土生态建筑就是在这些建筑造型的控制之下,以改善建筑环境,实现微气候建构。

(三)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

20世纪80年代,继60年代生态建筑兴起后,技术支持成为生态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的生态建筑,运用被动式低能耗技术与场地气候和气候数据相结合,通过对建筑外形的塑造和材料的选择,以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并且提高生活质量。马来西亚的杨文经先生是这一时期生态建筑的主要代表设计师,他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

(四)高技派生态建筑

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生态高技建筑,更加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方向,根据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主动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建筑与外界环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并且以生态主义为思想对建筑结构、空间和造型进行设计,结合高新技术手段,使建筑物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能耗。

三、对比分析

(一)哲学思想

生态主义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它要求人类要尊重生态自然,在求得自身是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共赢关系。因此生态建筑设计既注重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的舒适,企图让建筑环境与周边生态环境相融合,依靠新生的科学技术减少能源消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推崇人的“崇高”“理性”、人的“无限”“能力”,以及人是“万物之灵”,主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歌颂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二)对人的关注

生态建筑更加重视与人的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人对建筑的接受过程,更加注重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感受等心理状态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和生存。而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只是对同人体相关的比例的肯定,在这种比例基础上,此时的建筑实际在追求大的尺度,并不意味着建筑与真实的人类生活的尺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三)建筑造型

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注重建筑物的宏大,筑不惜采用巨石雕刻,对人力和物力进行极大的耗损,装饰性极强,通常以人体形象雕塑作为装饰。生态主义建筑则不为装饰而装饰,在降低能源耗损的情况下,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有现代主义简约的特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考虑经济问题,是可持续发展建筑。

四、总结

生态主义建筑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共赢关系。而人文主义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歌颂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作为两种哲学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思考,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生态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美学意义,更是把建筑视为一门创造艺术、一门张扬人类主体价值和生命终极关怀的艺术。然而生态危机是我们的最大问题,生态主义或许会成为新世纪甚至新千年的“思想范式”(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学院)

参考文献

[1] 茂宇,刘 煜.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

[2] 李华东,鲁英男.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2.

[3] [美]Bertrand Jestaz.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M].王海洲,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4] [美]马克·D·富勒顿.希腊艺术[M].李娜,谢瑞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赵白生,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J].文艺研究,2002(5).

篇7

关键词: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情感音乐;表现性;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60-0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64-02

一、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一词的解释有许多种,笔者主要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周国平先生的《人文演讲录》和个人的理解试图再次诠释该词汇。英文中“Humanism”一词,译作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道主义。这个词语有两个解释,广义上是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的学术研究;狭义的人文主义则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们提出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斗争,开始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人权反对神权、个性的自由反对宗教的禁锢。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提倡理性、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反对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要求个性的解放。

二、文艺复兴的概况

文艺复兴发源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向北传播,最后席卷全欧洲。它带来了一段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现代的分界。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

人文主义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提倡个性自由。因此,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念

在这个时代的影响下,人们对音乐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音乐协和、悦耳,满足听觉的需要。不同的声音可以运用复杂的对位手法,但是必须使其有协和的音响相组合。让耳朵舒适是当时对音乐的最高要求。对于音乐的体验不再是中世纪的理念音乐,是“完美”的或不完美的音乐。而是体验音乐,要从中获得听觉上的和纯粹的音乐欣赏。

2.声乐音乐要求表现歌词内容和意义,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不仅要求音乐与歌词相得益彰来表现歌词的外部特征,如句法、重音等,更要求通过音乐与歌词的有机结合,来打动听者的心灵。

3.开始出现音乐的“民族性”的模糊概念和世俗音乐的兴起。当时人们已经对民族语言的不同表现方式有所意识,音乐的民族性更多的体现在世俗音乐之中。从以上对与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观念的几点概述,我们就已经隐约地窥视到了人文主义发展的痕迹。

四、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

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呈现出一些新的因素,其不仅体现在新的音乐观念上,还有对人的创造力的认识及其对与音乐艺术本身演进的可能性的认识。下面笔者以人文主义中人性的两个部分——理性与感性,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现象和音乐家来进一步地分析其对于音乐的影响。

1.音乐头脑的风暴。人文主义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做一种生命的存在,更要求把人当做一种精神的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主义更深刻的方面。而精神生活又可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去探求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来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理性的能力体现在运用逻辑对搜集来的经验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文艺复兴是头脑的风暴时代,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们开始对封建教会的思想产生质疑,迫切地渴望探索一切可以触及到的领域,音乐也不例外。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维特利就提出了“新艺术”的理论,他在论著中根据音乐的实践,判断出当时音乐理论中的保守思想。比如根据旧的理论“三度和六度是不协和的音程”,他做出定论,三度与六度是协和音程。另外查理诺还非常重视声乐复调,他分析了各种对位手法,特别对双对位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从严格的对位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来,然后从理论上建立新的和声理论,也曾经从泛音音列中探求三和弦的音响学的基础。查理诺的音乐理论的历史意义在于总结了严格对位式的复调音乐的成就,并同时为新的和声式思维指出了方向。

2.流淌的情感音乐。人文主义的思想就是要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主张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要求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头脑、尊重灵魂。在当时的欧洲,由于中世纪长时期对灵魂的禁锢,人们迫切地需要个性的解放、灵魂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思潮对音乐的影响在世俗音乐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当时的音乐产生了更加具有民族特点和富有民族历史内容的作品,有的甚至表现了国家命运的主题和爱国情绪。在风格上,它们抛开了中世纪梦幻性的手法,更加注重写实,更多地表现人,表现现实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从当时的世俗音乐中看到对音乐表情性追求的法国的尚松、注重音乐心理刻画及戏剧性关注的意大利的牧歌。这里仅以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世俗歌曲——意大利的牧歌和法国的尚松为例加以阐述。①戏剧性的情感表现——意大利的牧歌。16世纪在意大利北部产生的一种世俗歌曲体裁,是意大利世俗音乐的重要形式,常采用具有较高水平的诗词作为歌词,诗词类型有当时流行的十四行诗、巴拉塔、坎佐纳及田园诗等。歌词内容大多与妇女、爱情有关,更加热情动人。音乐风格细腻、抒情,注重音乐对歌词的细致表达。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其创作风格体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牧歌风格的急剧变化,成就了意大利牧歌创作大师的风范。在作品中,主调与复调风格完美的结合,和声富于表现力。他不仅关注歌词的表现,而且还有作品整体的戏剧性。他是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也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奠基者之一,因此他被冠以跨时代的作曲家的称号。16世纪末期的牧歌作曲家们注重表现人物的感情,并运用戏剧性的手法,使得意大利牧歌音乐一步步接近人文主义者理想中的古希腊音乐。②表情性与民族情感的表现——法国的尚松。16世纪,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用法语歌词演唱的世俗歌曲——法国尚松。其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诗歌的韵律对音乐旋律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尚松富于法国民族性格,活泼欢快。主要的代表作曲家雅内坎,其尚松最具特色,他不仅写作抒情性的尚松,还善于写作描绘性的尚松。创作形式多样,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富于变化。在创作题材方面,常以描绘社会事件、生活、风俗为主。代表作有《鸟之歌》、《云雀》、《狩猎》等。法国尚松在整个16世纪广泛流行,是具有较高对位技术的歌曲,它借鉴吸收法国民歌的主题,在广阔的音乐创作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歌曲中重要的体裁。

五、结语

篇8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方法论虽然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通过分析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内涵,分析教育活动的人文特点,我们得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必要性。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倾向于以自然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自然也受到影响。“当今严肃对待教育理论学者的主要职责是养成归纳研究的习惯和学习统计学的逻辑”。但同时,许多思想家看到自然科学方法阻碍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因为这种方法:只处理与教育有关的技术性问题,听命于现实或经验的统计趋势而无法在符合价值与理想的方向上提出真知灼见,触及不到教育活动的本质性问题及教育中的灵魂和实质。而教育中的智慧、人格、情感、精神这些才是研究的焦点。

对此,我们提出在教育研究中坚持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主张。

首先,人文主义方法论是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别在于前者试图解释,后者试图理解。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方法论中最具人文精神,最有影响的派别。社会现象研究和纯科学的区别在于社会现象涉及有意识的行为主体,他们自己赋予行为以意义,所以社会科学家为了描述和说明社会现象就要有理解的概念与实践,即理解、移情作用和直觉,所以人文主义传统坚决反对要求社会科学把人的行为客观化,把行为主体物质化的观点。

其次,人文主义方法论关注的焦点为三方面:

1.关于经验的客观性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事实中人的主观性方面,如人的信念、动机、需要和希望等并不完全表达于客观的外表行为中。单纯的外表行为研究,不足以深透主观动机和意向领域,因此,人的行为仅仅部分的由它同外界对象或未来结果的关系构成,它的意义相当大部分在于它表达了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没有同生活于一定社会中的具体个人的直接接触,是不可能完整理解有关的事实的。选择哪些资料作为有意义的事实,在何种深度或层次上挖掘事实本身的意义都与理论的解释有关。

2.关于因果律的有效性。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归结为原因——结果模式,而人文主义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在自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于不同的社会或文化都是中立的,对于支配任何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意义都是无关的,但人的行为却由它们对行为主体或对象参与者所具有的意义来辨认,而这些意义的内涵与阐释都是由一种给定文化与行为者本身的意义感受来决定的。众所周知,每一种文化有相应的意义库,不同的人对意义的感受、辨认与理解不一样,即使在同一文化背景里不同人的行为之间,要作出正确的因果概括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然不能把因果规律固定下来解释人的具体行为,要了解这种渗透着社会意义的范畴之间的联系,只能靠对那个意义系统的深刻体会,而不是外部的机械概括。

3.关于理论或解释的性质问题。人文主义者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或解释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导出经验概括或统计定律,而是要对人的行为和语言的意图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人文科学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以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人而不是事物为研究对象,理论解释的目的不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回答行为的内在依据,包括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问题。因此,一个好的理论要能提供合理的行为主体有关的规范标准,要理解他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并不是提供当作客观事件的行为的演绎说明。以人的行为和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价值观念不可能是中立的,不能免除意识形态的影响,总是要受到一定文化的规范、预设和偏见的支配。

教育作为使人性完善的最佳方式,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主义的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所以说,不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如何无所不能的程度,自然科学方法论被推到如何高的地位,只要教育还是以人为对象的活动,那么它的人文性就一天也改变不了,人文主义方法论也一天不能被抛弃。

再次,教育活动本性特点与教育实践的内在构成决定了方法论的取向。

一般来说,教育活动的特性表现为:教育活动在对象与目的维度上的特殊性;教育活动进行过程的点双边、共时、交互作用性和要素关系的复合性;教育活动具有预测性与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在特殊的交往活动中有目的的使社会对学习者的发展要求,向学习者的现实发展转化。教育活动是人的科学精神的活动,表现在求真;教育活动是美感经验活动,表现为求美;教育活动是人伦道德活动,表现为求善;教育活动是实在主体探求生命意义的心灵历程,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或灵魂的洗礼,关怀人生或命运问题,不依赖哪一门学科。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活动,而且是人文活动的最高境地,虽然达到这种境地的人是凤毛麟角。

说到底,教育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精神的、价值的、人文的、意义的一面。完整的理解教育,就是要清晰的认识教育活动的精神性、人文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设备的更新并不代表教育的先进,可能传播的是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训导如野兽般争斗的人生哲学,展示一个紧张、无人性的社会,培养出毫无生趣,面孔呆滞的“接班人”。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教育活动形式的完美并不代表价值的实现,教育活动表达的是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觉悟,包含了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及对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寻觅。况且,科学精神本身也是从人文主义传统发展而来的,所以,唯有从人文角度理解科学,才算把握了科学精神的本质。

人类无法将全部教育的意蕴客观化,无法从纯粹客观的角度理解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教育过程无法还原为一个实体或得到严格控制的操作过程,不论历史上的以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教育活动中较高层面的内涵并非在归纳推理或统计规律的意义上层面的内涵推演而来的。教育中的人文性是历史的生成的,是传统的,同时也依据个人的觉悟和感觉而存在。教育活动搀杂了历史的内省因素,这些因素与文化价值、目的意义等这些人文性经验的范畴联系在一起,教育活动客观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因此,教育科学必须对教育活动达成普遍性的因果规律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用以一种意义标准,一种思想框架或解释尺度来说明全部教育问题,我们能对某一特殊时间、地点、情境的教育发表评论,一旦离开具体场合则可能失效。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说明或解释常常是暂时的、相对的、主观的。教育中与意义、价值相关的核心问题本质上是约定的,不是外在规定的,教育的历史是一种互为主体性的过程,任何关于教育的思想如果未经主体心灵深处的认同,也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设计原则;人文主义;无障碍设计精神

前言

谈到无障碍的设计与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在当时国外就开始建立专供残障人使用的各种设施。直到联合国《残障人权利宣言》,《关于残障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等国际性文件以后,各个国家开始重视残障人无障碍设施问题,并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如我国制定的《残障人保护法》等等。

1 无障碍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之宗旨

无障碍设计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宗旨是:人乃万物之本,提倡以人作为衡量一切无障碍设计原则的标准尺度。人文主义重视任何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霸权主义;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和文,反对封建思想。人文主义认为主宰世界的不是神灵,而是人。天堂不是来世,而是现世,这些都体现出人文主义对人在现世生活的无限关爱与重视。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上就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提倡资源平等使用、社会地位人人平等、人性自由的观念。而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要基于人文主义的基础上,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层面上消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城市无障碍设计具体表现为方便残障人的设施上:如盲道、轮椅通道、公共车上专用座位等。但从实质上看是给残障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一个人,无论他是否肢体健全,是否耳聪目明,在人格上却应该平等,在参与社会生活权利上应该平等。让他不因身体的缺陷而参与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受阻,让他进入社会角色中并不觉得自己与健全人有何不同,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无障碍人文主义精神的宗旨。

2 人文主义精神是无障碍设计原则的基础

无障碍设计基于人文主义精神的首要原则,就是平等地使用原则。是指根据人文主义原则设计出的产品,能够对不同能力的人可以公平使用产品或设施。也就是所谓的“设计为人人”的思想。这主要是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产品出现多样化因素的缘故,需能够满足所有人简单方便的使用。因而,需要找出一个具有人人都能方便使用的普及性设计方案,体现出“人人平等适用性”的这一原则。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无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群而设计的,为普通人群而设计出的适用性方案。这种设计是着眼于大多数普通人群的需求而言的,这样设计出的结果,往往忽视了为数不多的残障人群的需求。这样的设计就不能做到“平等地使用”的原则。下面简单举个例子,公路指示标识,不但有损残障人的尊严,还不利于残障人群的使用,让残障人群产生使用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标识,总有某些多余的对残障人提示语,使残障人内心产生区别于普通人的受歧视感,这就是缺乏对残障人的尊严方面的设计的缺陷。

2.1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和使用的,它必须满足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社会成果。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环境无障碍设施。优化和完善设施应遵循可及性、安全性、系统性、适用性、经济性的原则。

2.2无障碍设计应面向更多的产品

无障碍设计要重视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行为需求,但它并能不仅仅是专供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的设计,它要着力于开发人类共用的产品,就是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在产品使用界面设计上对于知觉方式的选择和视觉上的感官,是决定该产品能否实现“共用”性的关键所在。因为人类具有诸多的感知信息来源,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来源,而残疾人所欠缺的仅仅是其中的某个信息来源而已。因此,具有诸多知觉信息来源方式的产品就具有无障碍使用的优越性能。

2.3住宅与居住小区无障碍设的重点发展

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内容日趋多样化,已经不能够把住宅功能简单理解为仅供休息、睡眠的场所。应从社会人口的结构组成来分析,弥补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的人群特殊需要,这就涉及到了无障碍住宅的设计。残疾人虽然有平等参与社会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与健全人相比,大部分时间会在家庭中停留,因此如果只在城市环境中实施无障碍设计,而忽略残疾人家庭中的小环境无障碍设计,这样就会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困难,使他们因空间狭小或某些设施的障碍,而失去或部分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势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2.4无障碍网站的开发设计

21世纪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的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家庭,残障人群或者老年人群上网访问资源也有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对网络资源在内网站设计无障碍也有了要求。而目前网站针对的使用对象一直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放在了具有主流网络设备和较高计算机技能的身心正常的人群身上,而把老年人群、残障人群以及信息技能较低的人群边缘化了。所以就要求网站开发者在建设网站时遵循无障碍设计原则,实现网络数字化无障碍网络资源。

3 残障人的情感特点与心理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残障人承担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其中包括就业、孤独、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于弱势群体,不得不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诸多的恐惧感,对周围事物存有诸多的防备意识,因而在思想与心理意识方面与主流群体具有更多的不同之处。

3.1具有孤独感的特点

因为残障人在生理上或者心里上有着某种缺陷,在社会中经常受到歧视,所以经常呆在家中,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就会产生孤独感。

3.2具有自卑感

残疾人在的缺陷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遇到的困难都比普通人多得多,容易受到歧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自卑感。

3.3敏感、自尊心强

因为残障人自身的某些缺陷,往往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论,也正因此更容易伤害到其自尊心。

3.4富有同情心

残障人对自己相同类型的残障人富有同情心,而对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却很少有交流。

4 我国无障碍设计及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随着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开始享受良好的生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弱势群体需要很好的关注,比如说残疾人的生活情况以及就业情况。随着社会的良好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人们更加希望人人富裕,但是对于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来说,想体验正常人的生活真的非常不容易,这样就需要我们普通人默默的关心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他们,更需要从精神上面给予鼓励,让这些弱势群体真正的走出阴影,让他们感受到,其他人都在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不幸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不幸,更是大家的不幸。目前我国残疾人可以分为男性残疾人和女性残疾人(见表3)。

很多残疾患者自己感到有种自卑感,感到自己真的不如其它人们,这样就会造成残疾人越来越封闭,不愿意与社会沟通,更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创造出应有的价值。由此看来,为了社会和谐,为了更好的体系人文精神,确实需要每个人对残疾人增加关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真正的让这些困难群体能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让他们的渴望支持得到真正的满足。人人生来平等,弱势群体天生不幸,虽然如此,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也需要关怀,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扬人文主义精神,需要更多的关心弱势群体的发展,对无障碍设计加大投入,真正做到对他们的深切关心。

篇10

论文摘要:白壁德认为大学的人文性和贵族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现代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反观当下中国大学,笔者认为人文精神的复归是当代大学改革的重要使命,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变成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它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确立大学的学术性;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学生接受人文教育。

大学是什么?纽曼、洪堡都有过关于大学的经典论述,上个世纪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也有过大学的名言。但是对大学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的论述,有一个人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欧文·白壁德先生。(IrvingBabbitt,1865-1933)。他是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育家,“新人文主义”的鼻祖。他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值得特别一提。在该书中,白壁德对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性质和大学与人文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并对大学如何面对社会的变化,寻找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平衡进行了思考,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温白壁德的经典论述,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大学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及其人文内涵

在书中,白壁德阐述了大学的三层内涵:(1)大学的指导精神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的;(2)大学是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3)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质”的人。

在白壁德的论述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对大学实质的揭示。他强调,“大学的指导精神却既不应是人道主义式的、亦不应是科学式的,——尽管这些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体现,而应该是人文的,并且是贵族式的。”这句话揭示了大学实质的两大含义,一是人文性,二是贵族性。一方面,大学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文的。它以人为中心,“教人所以为人之道”,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怀的是人的终极理想:另一方面,大学约束性的人文标准的存在,使它不可能指向多数人,而只能是少数人,这就体现了它的贵族气质。这从人文主义一词的含义中就可以得到说明。人文主义一词是英语humanism的中文译名,它的含义是“信条和纪律”。接受人文主义教育者通过“信条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在整体上就与未受过教导和规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他以“严格的选择”,而不是“泛滥的同情”,表明它只适合于那些“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而不是普遍的大多数人。所以大学从本质上说又是贵族的。这是白壁德先生在20世纪初,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大学社会化倾向,而着意提醒人们要注意大学根本的特性。

如前所述,由于大学人文、贵族气质,这就决定了大学不同于社区性学院,它是为“精心挑选”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完美人格的场所。因此大学内涵的第二条就是,大学从其性质上,应该界定为一个为塑造社会精英而悉心选择研究方向的场所。对此,大学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大学被定义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二是把大学变成“科学大工厂”。关于前者,白壁德将矛头指向卢梭,他认为卢梭人道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鼓励人类任其自然地发展他的性情,它使大学成为让任何人做任何事的东西。因此,他对于大学实行选课制并不支持。他认为,选课制固然逃脱了高头讲章与权威论断的武断呆板的教育方式,但却是陷入另一种危险——不受限制的个人主义式的学究作风。在这里,白壁德并不否认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他认为大学需要的民主应当是一种“选择式的民主”,而不是“博放式的民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学的人文精神。

事实上,白壁德的观点不无道理,如果一个大学完全成为由学生自己来决定自己想选什么课就选什么课的所谓菜单式学习,那么这与市场上的买卖商品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白壁德主张“选择式的民主”的观点,还是比较合乎人才发展的规律,它既满足了人才个性的需要,同时又保证大学所应有的“心智训练”。

基于这样的逻辑思维,白壁德还对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功能做了严格的区别:社区学院,可以追求博放式的民主,以大众化教育为目标,让更多人受到教育。但是大学则不然,它应当成为一个能为人文主义者按自身律法完善自我提供丰富机会的场所。

对于后者,白壁德着力提醒的是现代科学主义对大学的影响,正在使大学一步一步变成“科学大工厂”。培根科学主义倾向于单纯使用量化检测手段并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表达一切事物,它对大学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人的法则完全被自然的法则所代替,从而导致功利主义在大学校园的畅行。

对于大学的第三条内涵,白壁德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目的就是(如果它有独立的目的的话):它必须在这个量化的时代中造就有“质”的人。所谓的有“质”的人,白壁德作了这样的解释:“尽管整个世界都醉心于量化的生活,大学却必须牢记自己的任务是使自己的毕业生成为高质量的人——这就是‘质’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而非通俗意义而言。”有质的人就是“高质量”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人呢?这里白壁德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大学毕业生成为某一专业的行家,更主要的是指成为一个有人文气质和内涵的人,即“获得人文的教养”,包括“趣味和判断力的原则”、“明智、集中的观点”、“对以往历史应有的尊重”等。有质的人避免了由于专业的学习(对任何一种学科过于熟悉)所可能导致的“人类心智的失衡”,对此,白壁德提醒道:“现代生活所特有的环境要求我们几乎全部成为行家与专家,而我们因此更加需要自我防范,勿使自己的头脑因过分沉迷某一学科而有损健全。”换句话说,大学生先成为人文学者,然后始从事于专门之学,这才是有“质”的人的真正含义。

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

可见,大学的人文性,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一方面专业化、都市化、世俗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协调社会发展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存和发展面临市场经济的压力。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大,教师、学生、后勤人员的激增以及图书、设备的完善,需要大量的经费,不能不迫使学校管理者在筹措经费上花费大量的精力。而学生需要面对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为将来的就业谋生做准备。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的渗透使得人文的坚守变得非常的困难和不切实际。

面对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不可能不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作出反应。继续固守传统就显得迂腐和不合时宜。事实上,从学校发展史来看,学校越来越专业化,培育之人才亦越来越重职业之专才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片面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直接的功用性作为主要的教育目的,就有可能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人力投资”,学校成为训练社会各业人力的“知识的工厂”,就有可能导致学校教育理想的丧失。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事实上,白壁德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他认为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的真谛就在于: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统一与多样之间寻求平衡,并根据它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其所包含的意义是以一种“中庸”的尺度,在极端的功利主义和极端的人文主义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抱着人文主义的态度,同时期的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也认为,现代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不能远离社会”,但是大学要有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立场,这就是“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深受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竺可桢、李登辉,在他们办学理念中也高度强调教育超然于社会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假使教育事业,要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有所贡献,不当仅注重物质的进步,而更当注重道德的进步”。这就是说,在他们看来,教育并非只是满足社会现实功利需要的一种制度和机构,而更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和实行者。这就是说,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冲突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余英时先生曾说过,相对于任何文化传统而言,在比较正常的状态下,“保守”和“激进”都是在紧张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例如在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激进”往往成为主导的价值,但是“保守”则对“激进”发生一种制约作用,警告人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毁掉长期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业绩。代表激进的功利主义追随者和社会变革者,和理性主义追随者正好形成了张力,相互对立和抗衡中推进了大学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更为合理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随着赠地学院和实用技术大学的兴起,传统大学以培养个人为目标、注重心智发展的理性主义理念受到社会的挑战,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获得许多大学的响应,并渐趋上风,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走向,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思想。在这个社会现代化和世俗化的过程中,“大学不容置疑地成为社会的知识工厂和思想库、成为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和社会进步的‘加速器’,由社会边缘的‘象牙塔’成为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大学的人文传统因此备受世俗的挑战。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作为传统的大学理念并没有因功利主义的兴起、猖獗而消退,相反,在功利主义大行其道时也是理性主义给予抨击最猛烈之时。以白壁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抗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实用主义的纠偏,它使美国大学教育的“教育钟摆”并未真正偏斜,而是能在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而理性中向前发展,大学的人文精神因此从未真正丧失过。

超越功利与回归人文——当代中国大学改革的使命

如果我们依此来反观一下当下中国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讲,今天的大学在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天平上已经发生了倾斜。因此,对于当下中国的急功近利现状,我认为中国大学最需要的就是人文主义的复归。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学自12世纪产生以来,虽有过很多发展,但是仍然继续遵守某些显然不变的规律。”这种“不变的规律”,也就是大学根本之所在的东西,它规定着大学之为大学。

在美国,大学尽管充斥着非常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作为学术组织,其基本的特性和人文传统没有改变。而中国大学的情况就不是这样。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建国后一度与传统断裂,失去了积累。教育从“政治的婢女”转向“经济的侍从”,一直未能正视教育自身,这就导致了建国后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人文精神的复归是我们今天在面临浮躁的功利世界时特别需要召唤的,人文主义的复归也是与功利主义形成必不可少对话的需要。当然,这种复归,并不是将大学重新封闭起来,成为象牙塔,而是与功利主义达成一种平衡,形成张力。具体来说,这种人文主义的复归,需要从哪里入手?

首先,确立大学的学术性。大学是学术组织,不是行政组织,更不是经济组织。现代大学是学者云集之所,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无论现代大学发生了何种变化,大学在本质上仍然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是学者的共同体。”“学术功能仍然是其最为主要和不可撼动的部分,这是大学成其为大学的关键。”因此,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学者治校是体现大学学术性质的主要方面。

学者治校就是强调由学者来管理学校。先生从教育目的出发,对此作了专门的论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为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因此,大学校长的人选,首先必须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到的大学理念和管理大学的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而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学者治校的要求就是实行教授治校和学生自治。

就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而言,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学特定的学术性被轻视,大学的管理体制并不蕴涵现代大学自身独特的人文精神。其表现就是大学在管理上与机关没有差别,行政机构主导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在北大教改的论坛中,就有人尖锐地指出:“在中国大学里,行政权力是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的,学术权力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即使是2003年北京大学出台的教改中,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提出要设立教授会,但有人即尖锐予以了抨击,“在中国大学这样一个官员治校的组织中,教授会的设立并不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自然产物,而是领导批准,依然处在行政权力之下,因此很难享有真正的独立性和权利。”因此,对于高等学校的改革而言,尊重大学的学术性,构建现代大学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实际上就是中国大学创建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所在。

其次,复归人文主义就必须严格大学和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的区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庸俗化、世俗化的一个典型表征就是大学与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间没有了明显的区别。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都升格为大学了,这是中国大学丧失人文气质、沦为世俗工具的体现。复归人文主义首先必须为大学正名。如前所述,为精挑出来的小部分人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创办的真正目的,它的目的不仅在“训练一技之长而尤在养成宏正通达之士,不仅在传授知识技能,而尤在陶冶品学才识具备之完人与培养健全之士风”。因此,保有人文、贵族的气质应该成为大学区别于较为一般专门院校、社区学院之所在。

一般专门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侧重于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社区学院灵活应对社会急需的实用和应用人才,可为普通公民的就业出路做好充分的准备,服务于大众化的教育需要。但是大学作为一个塑造社会精英的场所,不应以追求大众化为目标,保持它独特的贵族气质,是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体现,因此,大学无须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对此,我国学者梅贻琦的见解也是颇值得我们今天大学主政者借鉴的。梅贻琦在批评大学迎合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广设工学院的现象时说到,大学教育毕竟与其他程度学校教育不同,它的最大的目的原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农等等学院所培植的是这几个方面的通才,甚至于两个方面以上的综合的通才。“它的最大的效用,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他认为,大学工学院在造就高级工业人才与推进工程问题研究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使命,不应使其只顾大量的生产,而将品质降低,而且使其更重要的任务,无力担负。为此,他强调工业化程序中所需的大量的技术人员,大学工学院实无法供给,亦不应尽要他们供给。

复归人文主义第三个要点就是,学生必须首先接受人文教育。毫无疑问,今日社会上的职业结构越来越要专门知识的情形下,高等教育的分科分专业是必要的,但大学毕竟不应只是训练一技一能的专门之士,大学的人文特性决定了大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还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为实现这种理想,现代大学一方面设置各种学科广泛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并以教学科研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对社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术的中心,大学又有继续承担保存和增进社会中最宝贵的学术的责任。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工具性的一面得到广泛的张扬,教育片面追随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性教育几乎就是高校单一的职能,根本忽视大学教育的本体价值和人文精神。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现代教育在增加它的长度(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却在丧失它的深度(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提升)。现代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非理性层面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及其在人的精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教育重心的失衡,导致人性得不到健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