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疗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
【Abstract】indoor environment of modern medical building design is user-friendly high-tech development in the situation arose, their research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social value. In this paper,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on human health significance of design,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oblem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and medical build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to carry out its user-friendly design of the study, whose aim is to house the medical building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design environ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n play a certain ro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ture of medical buildings and their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design.
【Key Words】Medical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Study of Design; humanization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化医疗建筑建设需求的与日俱增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使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出现了医疗建筑改扩建或新建工程的。另外,伴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外资的大量涌入,从而促使国内民营和外资医疗建筑及其内外环境空间建设也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并且随着人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日益提高,医疗建筑在人们生活中的份量是越来越重,为此,寻求合乎人性化、合理而舒适的医疗环境设计,己成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医疗水平,实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疗建筑及其内外环境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迫切需要。
一.医疗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的意义
医疗建筑是指各类医院及疗养建筑等组成的公共建筑。其中医院的功能主要是治疗、护理病人之用,通常分为科目较齐全的综合医院和专门治疗某类疾病的专科医院两类。另外在中国,还有专门应用中国传统医学治疗病人疾病的中医院。而疗养建筑的功能主要是供慢性病患者、康复期病人及健康人员治疗与休养的医疗预防机构。若按其性质可分为综合性慢性疾病疗养院、专科性慢性疾病疗养院、康复疗养院、健康疗养院与老年人疗养院等,按其接待范围可分为大众性质疗养院与专业系统疗养院等。由此可见,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是一个复杂、综合性的空间设计项目,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室内环境,不但设计的难度与深度较大,所牵涉的领域亦相当广泛,诸如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医疗政策、保险制度、医疗科技、施工技术与设备,以及地域、人文、民族等因素均包含其中。而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还需要满足人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种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设计要求。并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调等诸多问题,显然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其人性化设计研究渗透到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方方面面。而有关设计的人性化,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在设计领域逐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设计课题。所谓设计的人性化是指设计中“人性”与“物化”的高度统一。我们知道:人类的设计活动从古至今总是体现出人们一定时期的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历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类在一个时期的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常常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来表达。因此,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创造就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便是人类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两者相辅相成。设计人性化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设计师所做的便是使这种“人化”和“物化”过程更通畅,更和谐,以达到人与设计,设计与人的融合状态。此外,设计人性剂,它反映出其“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并由此形成人类追求理想化、艺术化生活方式永不停息的设计境界。成为设计师们永恒追求的目标。为此,对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研究,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二.医疗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空间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其中科学技术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成为人与设计和谐亲近的纽带。而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内涵体现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意境塑造、空间布局、界面处理与细部设计等多个方面,它们具体为:
(一)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意境塑造
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意境塑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不能简单模仿宾馆的豪华和高档风格,反而忽略了医疗建筑本身的基本格调,使其失去了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特点,让患者感觉到似乎走错了地方或者收费会很昂贵,并在意境塑造方面产生误导作用。这点我们从国外一些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资料可知,许多医疗建筑虽然很现代化,室内装修也各有品味,但一看就知道是医疗建筑,总有一种的医疗建筑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对室内环境意境塑造准确把握而营造出来的。 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充分体现其时代风格与设计特色,并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造就真正的现代化医疗建筑环境空间。当然,这首先需要设计师对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意境塑造在理念上能有一个“转型定位”的思考,使医疗建筑室内设计逐渐完善其特有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成为真正独立的一项专业。其次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以简洁的造型语言来表达丰富的设计内涵。简洁不等于简单。简洁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来表达更多更深的含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复杂。此外,意境塑造方面的简洁设计不是侧重造型元素的复杂,而是用合乎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使用功能的最简洁的流线来形成、组织空间,用最简洁的材质组合来实现视觉的丰富,营造出让人精神振奋或给人情绪安慰的室内空间环境。
(二)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主要任务,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空间布局中,除了延续建筑设计的空间安排外,还应充分结合医疗建筑室内环境具体的功能要求,以及患者进入医院共享大厅,再依次进入候诊厅、诊室、病房等空间不同的心理需求来进行不同医疗建筑室内空间的分项设计。从医疗建筑室内环境来看,欧美国家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每个人具有独立的个性。在医疗建筑室内整体空间环境设计上追求温馨、亲切的设计效果,并将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营造成一种家的气氛,从而避免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而在医疗建筑室内空间布局中,应考虑医院与疗养建筑在室内空间构成上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医疗建筑的等级与特点做好其空间布局的安排。而在空间气氛营造方面,一般门诊及住院等部分的入口大厅设计,多采用大空间的设计手法,用材上较为高档、简洁、耐用,以突出医疗建筑的权威感。而在候诊厅、休息厅、高级病房、专家诊室、贵宾室等中小空间上,则宜用小尺度、亲和的设计手法,在材料色彩上较为温和,以体现温馨感。使病人有“家”的感觉,能心理平和地接受诊断和治疗。
(三)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界面处理
我们知道,患者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接受诊治和康复的过程中,其心理和精神状态的表现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在这种特殊环境和条件下患者与家属的行为特殊性,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所以,医院的室内设计应当尽可能在色彩、灯光、装饰及音响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紧张的气氛,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从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界面处理来看,不同的医疗建筑室内用房,在其空间界面的装修上,不管是色彩、表面材料的选择,还是细部设施的配置,均将人性化设计作为十分重要的一环来考虑。诸如门诊、急诊部室内空间界面的色彩即可以白色多伦斯涂料为基调的主色调,并衬托着浅粉红色的诊室门扇,明亮而又柔和的天花灯盘、灰白相间的科室指示牌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从而有助于减轻病人入院就诊时的不安心绪。而在病房走廊、观察室走廊等空间界面的相关部位都安装了靠墙的扶手,地面选用整体的塑胶地板。同时还可在非医护人员使用的卫生间内都设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对自动扶梯的水平段长度要作相应的要求,从而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在一些检查科室的室内空间界面的装修处理方面,也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天花、墙面等部位进行专门设计,并配合检查科室的程序作一些空间界面上细致入微的设计处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医院在救死扶伤的目标指导下,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呵护。另在门诊大厅中庭空间的界面处理上,尽可能将阳光、绿化、色彩等生命要素引入医院建筑空间,以使医疗建筑室内环境充满了人情意味。此外,现代医疗活动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如虎添翼。而医疗建筑室内用房的各个部分都需要进行综合布线及布置计算机的终端和信息点,以提供医疗信息化的基础。为此也给其室内空间界面的装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是需要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界面处理方面认真进行设计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四)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细部设计
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细部设计,是进行其空间环境艺术化处理,柔化医疗建筑室内高技术设计、渗入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手段。诸如不少医院在门诊或候诊大厅等处布置富于个性特点的室内中庭环境,并配有色彩斑斓的鲜花与充满生机的绿化植物,以及休息座椅围合的候诊等,即能起到营造温馨平和的空间情调,缓解病人紧张心态的作用。而在CT、MPd、加速器治疗等全封闭空间,也可在其室内环境通过对细部陈设的处理来改善此类封闭空间阴森、冷漠的感受,并达到减弱患者对其空间的恐惧心理,使之焕发出生气。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空间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其内部设施及部门错综复杂,易使很多初来的病人与家属感到迷茫,从人性化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医院在门诊或候诊大厅可设置多处服务台,并给人们提供一种导向明确的指示标识系统,从而既让来者感受便利的导向,同时也使医院的功能更大的发挥出来,促进流通路线的畅通。除此之外,在医疗建筑室内空间的走廊和楼梯处墙面上设置900mm高的扶手,可给求诊病人一种心理和生理上依靠感,并方便病人可利用扶手自己活动。而在多处候诊与休息区布置座椅,对病人来说则是十分重要的设计考虑。而在住院病房内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的细部处理,还有效地防止噪音的干扰,使住院病人能够获得一个安静的诊病疗养的休息空间。
三.医疗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应体现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功能特色
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应充分体现其现代化的风格与医疗建筑的功能特色,在现代生物医学、整体医学模式下人性化的整体医学环境所要求的使用功能,了解日益更新的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要求,使流线组织合理化,让各功能空间处于高效、有序的运作状态,是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最为基本的原则。因此能以简洁的造型语言来表达其丰富的设计内涵;用合乎医疗建筑使用功能与最简洁的流线来形成、组织空间,用最简洁的材质组合来实现视觉的丰富,并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营造出让人感到安定、给人情绪安慰的现代化医疗建筑空间。
(二)应表现医疗建筑室内环境以“人”为本的特点
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人”为本的真正含义,不仅包括就诊的病人,还包括医护人员和医院的管理者。从病人的角度,他需要的是一个良好、宽松的就诊环境;从医护人员的角度,他需要的是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他考虑的是花费有限的投资能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及对医院方便的管理。满足三方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矛盾,这就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本着对设计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协调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同时,在内部设施的配置上应将对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体现在细微设计之上,诸如在门诊大厅中应该配置足够的休息座椅、显眼的问讯导医台、电脑查询机、ATM机、高低台面的公用电话、电子显示屏、宜人的绿化、精巧的商业空间等等。在一些细部艺术空间的处理上,也可以借鉴宾馆和写字楼常用的手法对简洁的医院设计予以点缀。
(三)应展现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系统设计的理念
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在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下,应遵循其系统设计的理念,即将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与相关方面的设计纳入一个整体来考虑。它们包括室内环境的空间系统设计、色彩系统设计、声光环境系统设计、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标准空间及部位系统设计、无障碍与安全系统设计、文化氛围系统设计等内容。只有使上述各个系统形成有机统一的关系,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和谐特征才可能营造出来。
四.医疗建筑中相关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现代医疗技术随着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和医用机器人的开发利用,将极大地提高医疗效果和人类的健康水平。但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这些高效精密的技术装备后面,也隐藏着在空间情感方面的冷漠和空虚,也存在使医疗失去人性的忧虑。为此,对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进行的人性化设计,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就成了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热门话题。诸如温馨的家庭化私密病室,具有家庭温馨气氛的生育中心,母乳喂养、母婴同室的爱婴医院等等都散发出一种浓郁的亲情,反映出人性复归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而具体到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其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医疗建筑的门诊部、急救中心、手术室与住院部等相关室内环境中,它们分别为:
(一)门诊部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
医疗建筑门诊部室内环境主要包括门诊大厅、共享空间、候诊空间、诊室与检查室的布置,其具体设计为:
1.门诊大厅:是为病人挂号、收费、取药等功能的活动空间,包括入口大厅与服务大厅等空间。其布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门诊入口大厅的设计应具有空间导向性,以指引病人按程序就诊,并能将病人引入交通区域进入就诊区,或到化验、透视区候诊,或离开门诊楼,力求避免人流的交叉。入口大厅外侧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篷,坡道坡度≤1/10,并从门厅开始设导向图标。门诊服务大厅可设有银行、邮局、快餐等服务单元,为患者及过往的市民提供商业服务,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此外,门诊大厅室内环境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大大提高了大厅空间环境质量,为病人创造舒适宜人且富有自然气息的环境。
2.共享空间:现代医疗建筑门诊部为了达到设计人性化、家庭化、舒适化的目的,将共享空间向其室内环境移植,以期创造出动静分区,舒适宜人的空间来淡化严肃冷淡的传统医疗建筑形象。
3.候诊空间;现代医疗建筑门诊出于对病人隐私权的尊重,多采用单人诊室的布局方式。为此候诊空间应合理进行空间安排,并尽可能保证候诊环境的秩序,以免对医患双方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在一次候诊区再进行科室划分,使病人清晰明了,减少患者寻找就诊区的盲目性,也减少科室间人流的交叉干扰。而二次候诊空间可采用宽敞明亮、舒适宜人的厅廊布置形式,并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条件,既可节约能源,还可将室外美景引入室内。而在比较封闭的候诊空间,还可利用座椅的45度或90度布置方式,以及绿色植物等陈设手段形成活跃的候诊空间环境氛围。
4.诊室与检查室: 出于对病人隐私权的尊重,现代医疗建筑门诊诊室宜采用单人诊室,其平面布置应有功能分区和医疗流程的概念。而良好的诊室平面设计还能提高医生诊断的工作效率,体现出对病人的关怀。门诊诊室应创造尽量多的尽端空间,以便于诊室室内环境的布置。另在诊室区内以内廊作为医护人员进入各个诊室、检查室的内部通道,不与外面就诊的病人穿插,同时方便少量病人在就诊过程中进入到内部检查室做基础检查。而在眼耳鼻喉科诊室中,有许多专业化的医疗设备,这些医疗设备对安置环境、使用环境有特殊的要求,诸如测听室、自有声场等房间对建筑室内环境与构造设计都会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
(二)急救中心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
现代医疗建筑根据其规模配备,一般较大医院都设有急诊部,并在其中设有各科急诊室、观察室和抢救室。其具体设计为:
1.位置明显易找:通常急诊部的出入口位置应明显易找,应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及通讯联系条件。急救中心入口应为急救专用,防止其他流线的干扰。入口及其附近应有明显的导向设施,并能满足夜间使用的要求。同时可在医疗建筑门诊入口大厅室内环境设有专用的挂号、取药室以及供担架推车和护送人员使用的候诊空间。
2.自成独立系统:由于急诊部为昼夜工作,其设计应考虑在夜间门诊关闭后,应能自成独立系统为急诊患者服务。而多数急诊病人需作手术,所以急诊部应靠近住院部和手术室。应与中央手术部有便捷联系。同时应专设急救手术室,位置与抢救室相邻,便于病人及时手术。
3.空间分区明确:现代医疗建筑急救中心的急救区与急诊区应有所区别,以保证急救流线的迅速、便利。而急救中心门厅急救流线与其他流线不宜交叉。
4.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中心应设集中供氧、吸引装置,分布在病人涉及的各个部门。并应自备发电系统,以保证突然停电状态下急救、监护、手术等部门的正常工作。另急救中心门厅所有门、墙、柱应设防护板,以防止担架、推车等碰撞。
(三)手术室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
现代医疗建筑手术部用房主要由手术用房与辅助用房所构成,其中医疗建筑手术部的核心为手术室,手术室分无菌手术室、普通手术室和污染手术室。无菌手术室要求有净化空气的设施,以控制最低细菌量,污染手术室用做有菌病的手术。手术部室内环境的具体设计:
1.空间布局:医疗建筑手术部中手术室室内环境的空问布局,可根据不同手术的类型与要求,选择不同的空间布局形式,它们主要包括中央清洁型、中央供应型、外周供应型、单向通过型与污物回收型等形式。而手术室在医疗建筑中的最佳位置应与中心供应室、外科病房、集中治疗室、急诊、临床检验室、病理科、放射科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2.界面设计: 医疗建筑手术部中手术室室内环境的界面设计。其手术室室内顶面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相关设备器械管线越来越多,为此顶面不仅要布置照明设施,空调送风装置,摄像探头,电视监视屏幕支架等设施外,还要考虑各类新型医疗手术器械的悬挂,而无影灯以及悬挂式系统供氧和系统吸引的吊装设施必须牢固安全:手术室室内墙面的基本要求是易清洗、耐腐蚀、抗撞击。一般洁净度不是太高的手术室多用瓷砖,最好用大块面的磨光地面瓷砖,并确保密实平整;手术室室内地面的基本要求是坚固平整,无缝耐腐,易于清洁。由于现代外科手术中电气装置种类繁多,消毒物中易燃易爆者亦多,因此室内地面采用导电地板也是一种必要的做法;手术室室内的门窗应为悬吊式脚控电动推拉门或手动推拉门,并能具有气密性。手术部洁净区的外窗应为双层密闭窗,1 000级以上的洁净手术室不得白接开设窗户。1 000级以下的洁净手术室开向外廊的窗户应为单层固定窗,并一与内墙取平,便于擦拭清洗。
3.色彩和照明设计: 医疗建筑手术部中手术室室内环境的色彩应以灰绿色的墙壁、灰色的地板和明黄色的顶棚板为宜。地板的色调宜于灰暗的中性色彩,以看起来更加安全稳定,另手术室的色彩还需考虑麻醉师对病人面部色彩的正确判断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手术室的照明是确保手术精确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其照明设计要求严格。除了心导管、骨科手术需在x光辅助暗室操作外,其他手术均需在手术聚光灯下进行,并配有环境照明的辅助灯光。另手术灯的光线强度应是可调节的,室内普通照明强度也应随之变化,手术精细度愈高,照明强度也应相应调高。而x光手术室要间接照明,隐蔽光源,以免病人仰卧时看见光源,同时也为了把顶棚空出来安装x光设备及轨道。
4.温度和湿度: 医疗建筑手术部中手术室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现代洁净手术室不仅把室温视为舒适的需要,同时还需考虑到有利于切口愈合、控制细菌繁殖等因素。我国学者推荐的手术室室内空调设计计算温度为冬季23~26~C,夏季24~26~C;由于麻醉剂环丙烷自身及其与蒸汽、氧气和一氧化氮的混合气,有爆炸可能。因此在相对湿度标准为50%的地方,有助于防止静电集聚,从而避免产生火花。我国学者推荐的手术室相对湿度为55%~65%,略高的相对湿度还有利于防止手术中暴露组织的脱水现象发生。
5.辅助用房室内环境的设计:医疗建筑手术部中辅助用房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为:其一洗手室的设计要点是宜分散设置,宜贴邻相关手术室。洁净手术室和无菌手术室不能与一般手术室合用洗手池;应使洗手后的医生不再接触到任何东西,手术室的门应采用开启式的;
其二换鞋、更衣室设计要点是应设在手术部入口处,使其成为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分界线。进入手术部者在此脱去外来“污鞋”,换穿内用“洁鞋”,换鞋时不能同踩一处,做到洁污互不交叉,一切设施必须杜绝外部的污垢带入手术部内;其三观察台设计要点是可设在手术室一侧,中间用玻璃隔断。可与闭路电视相辅而用,故对低班医科学生和一般参观者很为适宜。要求观察者的视线不受无影灯或手术医生身躯所阻;其四消毒室设计要点是手术器械和敷料打好包后在此消毒。设有高压消毒柜及煮沸消毒锅。应设排气孔道,要求机械通风;其五其他辅房设计要点是石膏室应有调石膏水池,有冷热水龙头,墙上装把手,顶棚上装铁钩,便于病人骨骼整位;推床存放运转处,以及其他易被撞坏的地方,可用金属板或塑料橡皮护包。
(四)住院部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
医疗建筑住院部室内环境设计的重点为各种护理单元的病房,这是因为医院的病房具有生活、治疗、康复多重功能,是病人停留时间最长的医疗空间。据资料统计,外科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日为6~7天,内科为10天,如果采用传统中医疗法,平均可达31天。病人长时间住在病房里,很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和不安的情绪,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如何考虑病人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创造舒适宜人的病房空间,是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住院部室内环境的设计要点为:
1.住院部不同病区护理单元的病房一般为3床病房和6床病房混合排列,个别可为4床和8床混合排列,也可采取其他排列形式。设计中为了维护个体的私密性,可在多床间病房用围帘进行个人领域空间的限定,以为患者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
2.病房空间设计还需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设置,这是由于病人是社会的人,需要与他人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沟通。人在患病的情况下,更需要与他人交流,这样公共交往空间的设置就为患者减轻病痛的困扰,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空间场所。
3.病房室内设计应注重保持与室外空间的联系,以让病人在病床上治疗,能通过对户外大自然的变化或观察公共环境的观察来排除因患病所带来的烦躁,消遣时间的重要手段;另外病人亦希望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能被他人发现。因此,保持与室外和公共部分的联系,进行良好的视线设计,是评价病房方便舒适的一个重要标准。
4.病房室内设计中的窗地比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在争取良好日照的同时,应防止室内炫光。另病房室内色彩应消除病人对单一的“白色”所产生不良心理印象,病房宜采用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轻快、洁净的感觉。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病房陈设的不同色彩搭配,应注意“色彩疗法”对患者所起的镇静作用。此外病房室内还需有效地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手段,如采用柔性地面,隔墙、窗门采用隔声材料与构造手法,以降低各种扰人响声。
5.病房室内设计除合理限定私密空间、公共空间外,还应很好地满足护理、治疗等其他功能要求。病房入口处可设置护士工作站以便于护理或治疗工作的展开。起居空间侧面设置灵活的储藏空间,既可以用作医务人员储藏物品或辅助器具,又可用作工作空间。再就是病房设计应考虑病床等家具的灵活摆放,以适应病人的不同要求。
结 语
建筑室内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建筑室内环境的形成和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提供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是环境的主体,随着当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人性的回归,使当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不仅将环境中的实体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而且逐渐认识到环境的使用者――人。为此对人的关怀更是成为当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的重点,并促使其在以人为主体的当代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将审美热情更多地倾注于从环境艺术中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更看重环境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情感深度等等,从中获得更慰人心的精神享受。 而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已不仅仅是在设备、技术、建筑的现代化,更是在以人为本方面的设计现代化。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的立足点是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实惠的服务,并体现在设计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爱。设计在满足了医疗建筑的室内环境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建设的重点应落实在“人”这个基点上,从而赋予其空间以人的情感和对人的关怀。由此可见,人类设计只有以人为中心,为了人类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为了健全和造就高洁完美人格精神而倾心服务,设计才会永远具有人类生命的活力。通过对现代医疗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设计的人性化将在医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领域从表面走向深入,并将产生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设计作品。设计人性化也将成为常念常新的研究课题,也是设计师们在具体工程设计实践永恒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2
关键词: 室内环境 艺术设计 人性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B845.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人性化设计简单上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们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为其营造出一种高雅、舒适的居住空间,保证在这个空间中人性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和释放,培养人们健康丰富的情感心理,从而实现人和空间之间的和谐。
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中,艺术设计能够提升设计的美学效应,科学技术能够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而人性化设计的中心则是“人性”,所以人性化设计是艺术设计、科学设计和人性的有机结合体。
1室内设计陈设
在室内陈设品、家具、以及装饰物的人性化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尺度、形态、色调及其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要以对人的视觉、心理以及精神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为目标,能够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对人类文化有更高的认识与追求,从而实现对自我意识及价值的确证与再现,实现人性化设计的高层次目标。
2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在进行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时,要抓住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通风、采暖和室内温度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大小,在室内空间较小、面积较小时应该采用质地较细密的材料,反之在室内空间较大、面积较大时应该采用比较粗矿的材质,以便更好地利用材料的质感;另一方面在色彩的室内使用中,在整体上选取纯度比较低的色彩,在局部采用纯度比较高的色彩,以期能够充分利用色彩的效果,来迎合人们对色彩视觉以及心理的需要。达到空间与色彩交相辉映,显示出和谐之美。
3室内空间与装饰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主要是基于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进行装饰设计,为了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最基本以及实质上的需求,要使空间界面与整体空间相得益彰,必须把室内空间整体形态与各界面、家具、设施与装饰等和谐的统一起来。
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人性化处理,是随着目前人们心理特点以及对室内环境的主客观要求越来越高的基础而逐渐提出,并充分的体现出了自身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生活和艺术相结合在发展上的又一全新高度。具体而言其人性化处理主要体现在:
1室内环境处理上的理论性
这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实现人性化处理的理论基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上的追求是自古就有的,古代哲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共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速度加快,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妥善解决好环境问题,对于城市化与人类居住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人类的住区功能改善和人类环境方面的建设应该树立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人性化处理实质上追求的也是一种人类需求和环境上的和谐发展结果。同时人性化理念的出现,也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指明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即实现设计美学和以人为本在理念上的融合和和谐发展。
2对室内环境的创造性
对室内环境有一定要求的人,都不会仅仅要求设计一个单纯满足个人居住以及身体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且要求一个安全、个性、美观、舒适的居住空间。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空间基本使用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使用光线、透视、幻觉以及阴影等艺术效果的表达,做好空间的分工与组合,同时利用设计结构原理、光线反射以及颜色上的变化,对室内环境进行美学上的改造,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风格和氛围,实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保证室内环境可以实现美化改造的同时,充分的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这些观念的发展将同室内设计师创作的视野,使我们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水平的室内设计。
3提高室内设计的实用性
这种实用性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实际上是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结合。首先,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上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备高技能、高经验、高素质、高修养以及高学识等多方面的心理结构,才能在保证实现室内环境设计美学的同时,提高室内设计的实用性。其次,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师需要有较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居住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尽可能的对居住者的需求进行揣摩,根据不同居住者的要求来创造,把握整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既可以满足居住者的审美观点,同时也可以在客观上满足居住者对空间的使用要求。
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概括地说,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进行人性化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安全性问题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性是其首要应该考虑的问题和必须满足的条件。建筑结构是构成整个室内空间的主体框架,担负着整个房体的安全,在装修过程中如果随意的拆改结构,很有可能会造成安全质量下降。因此要保证房体安全,就必须改进室内装修设计。在装修之前要进行平面设计和合理的功能分区设计,引导人们的装修行为,尽量避免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并且对日后可能造成破坏的部位进行合理布局,如在满足设计规范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不设或是少设一些人们日后可能会拆掉的墙。推行全装修制度,逐步实现新建房屋一次性装修,杜绝违规装修的现象。
2舒适性问题
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舒适性问题主要涵盖视觉舒适、行为舒适、触感舒适、环境质量的舒适这四个实际问题。视觉舒适是指当人们处在室内时,不会因为室内物体的材料、色彩而产生不适之感,尽可能使室内物体的形态呈现出协调感。一般质地较粗的材料给人以稳重、浑厚之感,能使室内光线变得柔和;质地细的材料有轻巧、精致之感,能使室内光线变得明亮。行为舒适要求室内空间大小适宜,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在室内活动时的行为需要。室内物体的设计要能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舒适。触感舒适是指在室内使用各种设施、家具时,给人的感觉不能过硬或是过软。在室内尽量选择一些比较柔和的材料。环境质量舒适要求人们在室内活动时处在一个比较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要求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性好。
3经济性问题
节约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虽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中仍要注意经济性问题,满足经济性条件。要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的利用室内空间,在对室内空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基础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自然因素,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要选择正确的装修材料和产品并加以充分利用,如选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材料。
结束语
在设计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自然因素,来营造自然环境的氛围,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人们情绪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地域的特点及环境因素。要综合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特点、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建筑风格等。在室内设计中充分表达不同地域的风土、自然条件等差异以及不同的文化内涵,使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充分显示出独特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齐晓飞,侯国利.浅谈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J]. 才智. 2010(12)
[2] 张晓星.谈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08(15)
篇3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可以说是环境中的人,而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人是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建筑环境的形成过程应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筑室内外环境都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人创造舒适的环境。
室内中地面、墙面、天花板、窗户等这些环境要素的设计,体现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空间,这些要素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搞清每个空间的功能,明白人与各种环境的关系,是室内设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思路。
2 刺激与效应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刺激是环境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效应是人对感官刺激做出的相应反应。当刺激量中等时,人会能动地做出自我调节;刺激量过大时,人会主动的调整或改变环境,甚至创造新的环境。
虽然构成环境的物质条件有许多,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本文主要探讨物理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其他环境作用不是非常大,这里就不一一赘述。由于物理环境主要构成因素是温度、湿度、气流、声、光等,这些对人的刺激,故而使人的行为效应具体表现为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生理反应。正因为人的这些不同的反应效应,对室内各个构成要素设计有了不同的要求。
3 湿热和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湿热环境其实是两个概念,即湿环境和热环境。室外气候条件以及室内发热发湿源直接影响着室内热湿环境。湿热主要与人的触觉发生关系。由于我国处在北半球,而且南北纬度及东西经度跨度很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差也非常大。但不管哪里的人们对周围湿热环境的舒适标准要求是基本一致的,简单讲就是为维持生命,人体体温必须处于使各器官能够保证正常的功能运作。这个温度成为核心温度,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温度相差不大,也就是我们在健康情况下测温所得的温度。但周围的环境却要远低于这个核心温度,以此来使人感到舒适。
3.1 湿热环境对窗户设计的影响
对于室内湿热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室内空调及暖气设备,以及人自身的着衣量和活动量。家中的窗户是接受太阳辐射的主要地方。因此要求对窗户的设计要合理,朝南的窗户要尽可能大些,以接受较多的光与热,并且要挂有窗帘或百叶窗,以抵挡夏日过高过量的热辐射;而朝北的窗户可以适当小些,减少冬日的寒冷之风。在窗户的设计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窗,这样对室内保温具有很好的功能。
3.2 湿热与地面、墙面的设计关系
同样,室内的墙面、地面的设计也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地面是人与室内环境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卧室采用木质地面为最佳,不仅可以保温隔热,还具有舒适性。但由于厕所、厨房等地湿气过重,应首要考虑防滑耐磨的陶瓷地面。同时为了避免过多的水渗入地面,对楼下造成影响,应注意在装修时涂抹防水材料。
墙面与人发生了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为了迎合湿热的影响,在不同的墙面设计上应有不同的材质装饰。卧室及客厅,这些人滞留时间长,又相对干燥的地方,可以贴上纤维质的墙纸,它可以对室内温度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又可以软化墙面,不至于让人们触摸的时候有一种冰冷冰硬的感觉。而厕所等水汽重的地方,要考虑防滑防水的材质。
4 声、光、气与人的关系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这三种物理环境主要与人的面部器官发生关系。就室内声音而言,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噪声的控制。室内噪声来源主要是户外的交通噪声及社会喧闹噪声。光环境则分为自然光与人工光。人们依靠眼睛来对外界获得信息的频率最大,占所有感觉器官的87%。而光则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光环境的营造成了室内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气主要指室内的空气环境,这包括我们鼻子闻的出的气味(花香、烟气、秸秆燃烧气等),也包括闻不出来的气体(CO2、CO、微生物等)。因此最低限度的噪声影响,适度的采光,保持空气的流通成为家居设计中的重点。
4.1 声、光、气与窗户设计
窗户是所有建筑物环境构成要素中与这三个环境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窗户的功能历来都是采光和换气,随着噪声污染的严重,它又兼具着隔声的作用。首先在窗户开设的位置上就要注意,在南北的方向上要有能够相对的窗户,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污浊的空气最快的稀释散尽。在大小上,南面的窗户宜宽大,北面的宜小一些。在材料上可以选择双层玻璃,对户外的噪声及有害气体可以降至最低。在色彩上一般选用透明玻璃即可,不用彩色玻璃,它会将光过滤,影响人们对物体色彩的判断,尤其不利儿童房。
4.2 声、光、气与墙面、地面的设计
由于墙面、地面是人们在室内中触觉和视觉较为密切相关的地方。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其色彩的应用。客厅是一家人用于交流的地方,因此光线应该是最为明朗的,在墙面的设计上,可以贴一些浅色系的壁纸,甚至不做任何装饰,直接是白墙。这样即便是自然光照射不到客厅内部,也可以通过墙面将光反射到厅内,夜晚开灯也可以将客厅的光照度最大化。而地面可以选择稍微深色的材质,不至于让客厅在夜晚开灯时显得过于“辉煌”,给人一种舒适的光反射就可以了。光污染渐渐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故不需要将玻璃、镜子等反射折射力强的材料作为客厅装饰的主体。
卧室的墙面就可以适当的暖色处理,毕竟那是私密的地方,休息的地方,柔弱温暖的光,有助于人的休息与放松。就地面而言,选择木质的地板最佳。因为木头有吸声的功能,在这些对安静度要求较高的空间,可以有效的降低脚步声。
对于厨卫的墙面,就要考虑清洗的问题。因为受长期的烟熏及水汽损害,墙面要易于清洗,以瓷质墙砖为佳。
4.3 声、光、气与天花板设计
如今,家居天花板的设计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在吊顶的设计中,喜欢在四周设计成凹状阴角,用以作为灯带,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吊顶本身就具有封闭性,这样做只会令顶部空气不流通,在阴角部位容易积尘、聚集细菌繁殖。再者,那些嵌在吊顶里面的灯具,通过槽口或反射顶棚,转向投光,其有效利用的光只有1/4左右。大部分光都被吊顶“吃”掉了。而设计师为了美观或者照明,会在吊顶某一边甚至每一边都安装这种凹槽灯或灯带,这样长久的开着暗藏灯具,会大大增加热量的散发,使室内温度升高,滋生细菌。
篇4
一、 人们对当前休闲园的需求
(一) 最适化设计构想
环境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既相互对应、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构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人和环境的最适化,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了自然,归根到底还是保护和服务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休闲文化园的设计中也要体现人与环境的“最适化”。
(二)人们存在生活及心理现状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人们承受着的压力越来越沉重,身心濒临疲惫,喧嚣嘈杂的城市环境中的休闲园对于人们来说是个舒缓紧张心情、放松神经的理想休憩之地,而“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是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是休闲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的迫切需求。
二、休闲文化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的原则依据
(一)美学原理
景观的设计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具有美的特征。景观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综合体现。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景观,是自然美的再现。构成休闲景观要素的景观景物属于自然物质,本身就具有自然美的特性,通过运用艺术手段进行美的设计组合,注重人性化要求,从而构建“最适化”的休闲园景观。
(二)人性化设计原理
人性化设计就是一种注重人的需求的设计,又称人本主义设计,它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说人在设计中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快、平静、自由、安全、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体验。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 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基本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求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是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是设计的本源。
(三)人的“三性”、“三感”
所谓“三性”是指可感知性(Perceptible)、可理解性(Understandable)可参与性(Participatory ),所谓“三感”是指新鲜感(Novelty)、亲切感(Affability)和满足感(Satisfaction )。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一个与接近自然、满足人性需求的公共空间环境确实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高科技器材设备的辅助,以声、光、电等实现刺激环境中的人的“三性”、“三感”。
三、 “最适化”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运用
(一)无障碍设计
社会是健全人和残疾人共同生活的社会。作为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建设无障碍环境已成为世界共同的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城市应是健全人、病人、孩子、青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都没有任何的障碍,能够共同的自由生活的生活在这个城市”。在休闲圆景观的设计中以清除在公共空间中一切不利于残疾人活动的物质障碍,开拓一个“无障碍的休闲环境”。即从规划上保证休闲园有一定数量的服务设施、公共建筑和场所连成一线, 使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容易到达; 从设计上保证这些地方按其功能性质提供从入口到地目的的一条或多条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备,其自由进入无障碍设施提供行动便捷、安全的无障碍的环境。
(二)营造自然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逃离出来,享受自然以及景观绿化。被人们视为钢筋混凝土沙漠中的“绿洲”,城市的“绿肺”。休闲园中自然景象:如树木、山水及四季的轮回给人们视觉上的放松,提供了人们接触自然的最有效场气息。因此为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需要在设计中有意识的引入水体、绿色植物、阳光等自然要素。空间边界的处理和绿化空间的分割都要注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主体,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如图(3-1)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所固有色彩、姿态、作用等个性特征和群体景观效应体现出来的。首先,绿化植物配置上,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特点,同时在量化上尽量使其能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其次,植物种植方式上应随地形规模和功能而定。如欣赏类树木,应采用孤植;利用树木划分空间、引导视线,可采用列植;在游戏场地可利用树木围成独立的空间,并有隔噪音的作用,休息区域可种植满足隔音、遮阳的树种等等。再次,树种选择上,应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在休闲园空间布局上体现点、线、面相结合,注意再生空间和原有自然绿化环境的完美结合。所以,环境绿化不仅是简单的种树栽草,而应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木、常青灌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四季分明,充分满足现代人的从返自然的迫切要求,也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人们有亲水性,希望和水保持着较近距离。当距离够近时人就渴望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部位感受水;在休闲园中应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让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考虑到休闲园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所以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0.3m。以防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安装水循环的过滤装置等。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3-1)
(三)采用合适的尺度
在设计规划中体现对人的关怀,首先要给人们在公共空间活动中营造的安全感和使人感觉亲切的尺度与造型,提供安全静僻,道路畅通的休闲环境。休闲园景观 设计上应该更多比如步道,绿地轮廓,景观小品,驳岸等采用自然曲线,尽量少用直线、尖锐的景物,以免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尽量采用适宜的尺度,比如园内道路不应过直宽,以增加邻里之间的接触交流的机会,对促进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座位布置设计时坐位安排应以满足人们希望。两把垂直布置的长椅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一条放在另一条的后面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面对面放置,近则容易产生压迫、局促感,远则易割断彼此问交流。从人体工程学考虑其合理性,特别是本设计中考虑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特殊性。园路是休闲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休闲园的各个景区景联成整体。如图(3-2)园路的布局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景观不断地连续展现在人们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个景观节点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人们在休闲园内得到充分的享受。休闲园内道路分析:主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景点和活动空间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景色进行组织,给以引导。支路:设在各个休闲园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人们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为游人由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开辟捷径。 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人们更深入地到达园内各个角落,如山上、水边、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如土(3-3) 汀步、步石路:原来是为乡间跨越小河、溪流而设置的路。应用到休闲园中,特别具有自然情趣。
(3-2) (3-3)
四、结语
将“最适话设计”附注于本次设计中,充分考虑现今人们的生活心理现状。分析及合理运用人与环境“最适化”的构成要素,得出文化休闲园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和谐统一环境,将休闲园的构建更加合理,成为真正的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并赋予其人文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达到最理想的设计目标。
致 谢
感谢学校四年来的培育和教育,让我学到很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较全面的专业技能。感谢王蔚忻老师的认真指导和教育。同时,我还要感谢在一起设计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合作与帮助,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在此谨以我诚挚的谢意。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31.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7-52.
[3].陈玉娟.中外城市沿河地带功能开发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0(9):23-25.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6):23-30.
[4].王军、傅伪杰、陈利项.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21(2):71-76.
[5].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7-33.2000(2):32-35.
[6].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2(2):60-63.
[7].俞孔坚、石颖、郭选昌.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都江堰广场[N].建筑学报,2003(9):46-49.
[8].王建国、高源.谈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的几个误区[J].城市规划,2002(1):36-37.
[9].武勇,黄鹢,刘青等.居住区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013-01
一、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素质的内涵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它是能够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外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表现。素质教育,就高等教育来说,就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具体而言,素质教育应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及专业技术业务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是先导,应放在首位;文化素质是基础;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条件;专业技术业务素质是本领。
2、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环境艺术创造的关键在于构思,构思是其设计创作的灵魂。作为一个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养成勤于构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学生应该把握“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进行构思的方法,使其设计对象的外部环境、现场条件、空间布局 与其使用功能、技术、经济、美观要求等能有机结合,并能在繁杂的设计关系中,化不利的制约条件为有利的构思契机,从而激发出设计创作的灵感。同时,能够运用历史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形态和文化特征,对其设计对象进行“历史文脉”与“文化意境”方面的构思。第三,能从结构带来的空间形象及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以及技术特征等方面来进行设计构思。第四,能利用设计艺术形式美的创作规律,创造出有时代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形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是其设计的本质与主体。一个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在几年的设计学习中,一定要掌握从环境空间设计入手的艺术设计手法,由浅入深地了解与把握其设计的规律与手法,使之表达的设计对象,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空间艺术设计作品,而不至于使设计对象的表达语言被异化。从这一点来说,每一个设计师都必须明确其所表现的所有内涵都是围绕环境空间艺术设计来展开的。
人类生活在不同类型的建筑所限定的空间场所之中,而环境艺术设计师是依靠形象来塑造空间的,因此,一个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要具备对环境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形象都应具有敏锐的分析与观察能力,以及好的记忆能力。
当今世界,各种信息与资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来说,要善于准确发现信息、选取信息并为自己所用。而善用与选取信息是建立在日积月累的大量积累与获得信息及知识的基础之上,因而一个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要勤于阅读与收集信息资料。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具有能用“图示语言”来娴熟地表达设计构思意图的能力。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徒手画、工具画、污染图与 绘图,以及制作设计模型等方面的设计意图表达技能,并且能够较好地掌握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学规律,这样才能创造出设计师心灵中美好的艺术形象。
二、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实现这样几个大的转变,由过去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由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设计教学新形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科技、环境、能源、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更新与探索。高校设计教育还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发展向学科群的方向转变,以发展交叉学科与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对学生的培养应由过去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建筑设计教育观,向综合型艺术设计教育,即重视设计技能和表现技巧的培养,加强 和环境艺术设计师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的学习方向转变。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应由重知识的传播,逐步转变为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重学生个性与素质的培养;往日那种熏陶式的设计教学形式也应逐渐向理性与熏陶式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转变。
2、拓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领域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以促使学生明确在境艺术设计上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学习能力和责任感是拓展其他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和责任感,才能够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学到新本领,也才能对社会负责、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室内环境;人性化;就诊体验
一、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传统的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不合理,科室、病房设置混乱、不科学;细节设计缺乏“人性化”;有些地方不符合卫生标准;有些地方噪音太大等等,这些不合理、不科学、不人性的地方影响着疾病的诊疗和病人的恢复,使病人的就医体验不高。
医院建筑其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含着医学、生物工程学、卫生工程学、建筑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随着生物医学向着生理、心理、社会一体化的整体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生理、心理的健康更加的关注, 患者来医院就诊时被疾病所困扰, 对自身健康的担心, 在治疗过程对疼痛的恐惧, 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相关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到了这种不足。开始关注患者的心理,关注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就诊体验。人是环境的主体,环境中有了人,环境就应该或多或少地被考虑注入“人性化”设计,从而使之具有人类的精神。弘扬人性,表现对生命的关怀,激发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念,一切以病人为核心,创造良好的医院室内环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主题。
从前医生与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产生大量的交流,此时的医疗过程中真正达到了患者与医生的有效交流沟通。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病情的诊断都交由仪器完成,个在诊断过程中关注的内容也转变为了疾病而非患者本身。这种思想的蔓延,使得当前医院中人性化思想极为欠缺。同样,在从前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的弯管以及各项功能区的设置都是依照使用者的具体需求进行的,当前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产生了变化。为达到理想的外形而进行功能区的随意划分,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高质量的完成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能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总之,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优良的医院室内环境设计;从医院的角度出发,好的人性化的设计将为医院提供不一样的诊疗环境,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诊疗几率与恢复速度;从社会角度出发,医院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观念的依次转变,证明人们从以往的只关注外物与身体,转变到关注精神与内心,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表现。
二、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要素
医院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包括着许多方面,因为影响患者心理与体验的方面有很多,人们不一定会了解不同的景物变化带给人不同体验的原因,但是会不自觉的体会到。而医院的设计者应该对此有详细的了解,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出符合人性的医院室内环境。影响人性化设计的要素包括:
1、室内通风与自然采光
窗户是自然光照射的最主要途径,窗户的透过率、大小、形状等都会影响自然采光。良好的采光会让医生与患者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拥有轻松的心情,这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又好处。
同时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空气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病菌,适当利用面积较大的窗户进行采光与通风能有效清除这些病菌,尽量减少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前交叉感染各类疾病的几率。
2、室内综合环境
室内综合环境包括: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光环境。
室内热环境。在进行室内热环境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病人的新陈代谢情况,因为热环境对于病人新陈代谢的影响较大。当病人新陈代谢较差时,需要使病人所处的环境温度更高一些,这样才有利于病人更快的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病人在修养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所以设置温度调节设施,让病人能将温度设置成为自己适应的且喜欢的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室内声环境,也就是病人面临的噪音情况。病人在修养过程中若持续处于噪音环境中,会严重影响心情,影响睡眠,甚至影响病情的恢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将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合理设置电梯、走廊、空调等可能发出噪音的事物的位置,或者做完善的噪音防护措施,保证病人持续处于安静的环境中。
室内光环境,即室内照明系统和自然采光系统营造的一种环境。在进行着方面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对病人的病情恢复以及情绪稳定有所帮助。不能让病人在修养过程中受到过于强烈的关照,同样光照也不能太弱,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在管线的使用方面,应当做到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箱结合。单纯的使用人工照明系统,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3、室内色彩环境
色彩的合理运用能让患者在住院或者就诊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不同色彩的设置,可以让患者对医院的各个功能分区有详细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颜色的设置方面,应当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红色对存进病人的血液流通、加快病人呼吸频率又促进作用,能有效环节麻痹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粉红色对病人的情绪有较好的安抚作用,能让患者重新焕发活力,适用于绝症患者;橙黄色能帮助患者自身脏器更好的进行血液循环,对患者消化系统有较好改善效果,适用于咽喉不适以及脾脏等器官受损的患者;黄色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对于神经系统患者治疗有效果;绿色能让患者情绪放松,神经系统不再处于紧绷状态,适用于烧伤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感冒患者。
一般具体的做法有:对各种色彩进行分类,比如楼层、处方单、科室、医护人员身份等,这样做可以让患者对相应的位置与人物记忆更加清楚,为患者带来便利,也为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带来便利。使用色彩进行关键地点人流的引导,通常情况下,到医院看病的患者是没有经验的,如果医院部进行相关引导,患者向要找到自己想去的位置是比较困难的,此时利用色彩对患者形成引导,是一种简便且高效的方式。
4、室内各类设施的设置
医院是一个公共场所,出入其中的人各式各样,而有一些特殊人群是需要特殊照顾的,老人、婴儿、残疾人等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在一般的环境中有不便的地方,医院就是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在设计过程中为这些人提供更为贴心便利的服务。这也为设计者提供了新的要求。比如,可以设置无障碍通道、儿童和残疾人专用的便池、专为特殊人群提供的座椅或休息空间等等。这样能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求,充分体现对他们的尊重。
其实不仅仅是对于特殊人群的关心照顾,对于普通患者医院也应该做好相关细节,比如简单明了的就诊引导、一些常用物品的免费提供、房间里物品摆设的功能性与实用性等等,都是可以也应该被考虑的范畴。
三、结语
医院建筑室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中涉及的要素很多,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素,寻找最有效、最适合的方式,进行人性化的布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医疗环境。人性化的设计不单单是医院整体面貌的改变,也是相关人员心态的转变,从以前的“随心所欲”到现在的“以人为本”,这种转变不仅仅体现着用心与责任,也体现出对患者的体恤与理解。人性化的设计将带给患者更好的就诊体验,也将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
篇7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本文由收集整理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转贴于 中国论
篇8
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家装观念越来越被业主所接受,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日益严峻,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危害,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室内环境,离不开装饰材料,离不开空间色彩和合理的软装设计,本文将从人的生理及心理角度去研究室内软环境的重要性,室内软环境对人是一种精神疗养,在喧嚣的充满压力的工作中寻找那一份闲适宁静的空间,让人能够身心放松。下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室内软环境中合理使用原生态装饰材料的重要性,首先要保障材料的安全才能保障人的健康。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软环境对人的健康及心理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合理使用生态化装饰材料是减少室内污染的重要举措。经过权威数据显示,在对人类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污染当中70%的污染源来源于装饰材料,10%来源于生活垃圾,10%来源于噪音,10%来源于不合理的软装设计(如色调、家具配备),从心理生理学和环境学角度,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化尤为重要,在选择室内装饰材料时,应从材料本身的生态性能如材料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材料是否能吸收噪声,能否降解和回收,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影响,是否会对环境有影响等问题,针对材料重新去界定指标,并且环保验收部门要严格按照指标验收,将人们生理上的伤害降到最低。如室内甲醛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指定的《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标准》中指出,家庭居室内甲醛的最大允许值为0.08mg/m3,如果居室内的甲醛浓度超过0.1mg/m3,人体就会感到不适,这就属于浓度标准了。正常人长期呆在高浓度甲醛含量的室内,就会引起种种不适甚至恶性疾病;如果是孕妇长期呆在高浓度甲醛含量的室内,则有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如何降低装饰材料所带来的污染让室内软环境处于一个对人类相对健康的微生态良性循环的状态呢?根据材料生态学属性前五项指标:光反射性、隔声性、冷暖感、光泽度和吸声性,拥有物理性能的所有材料都基本拥有这些性能,根据所需要的装饰效果合理选用材料不仅可以对空间起到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健康且让人身心愉悦,比如根据光反射性选择在狭小的卫生间铺上镜面的瓷砖或者黑白棋格的瓷砖将让空间感变强,让人有种空间变宽敞的感觉。还有墙面材料的隔声性,隔音效果是墙体本身具有的性能,有些墙体比较单薄需要辅助墙面材料让房间的隔音效果更好,质量较重密度较高,如钢板、铅板、混凝土墙、砖墙等都能非常好的隔音。冷暖感是设计当中对色调的一种感觉,在室内过冷的色调或是过暖的色调都是不合适的,对人的心理及生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那么在室内装饰用色中需要注意营造让人舒适安静的氛围。光泽度决定材料本身的肌理感,比如有些墙面的装饰,肌理感很强的艺术墙面,玻璃材质,陶瓷等不同的光泽度让墙面或家具拥有丰富的变化。吸声性的室内材料所起到的作用是能吸收一部分的噪音,营造安静的氛围。因室内所用到的材料非常繁杂,一一对其去界定指标几乎不能实现,主要对必须使用的材料,如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等按材料类型去界定指标。材料生产商严格按照新的指标去生产,监管部门严格监督、质检部门严格把关的形式让材料市场更加有秩序,人的健康才会有保障。
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学属性实验室,验证装饰材料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生态化标准,比如镜面瓷砖的光反射性,反射性过强会对人眼有刺激,使用面积过大时会让人产生不适,根据这一使用面积大小的需求去重新设立标准,去研发新的材料,提倡环保绿色设计,研发出优越的替代性新型材料,尤其是有限的木材资源,可以利用一些韧性非常好的植物纤维来替代。同时,在室内设计时要考虑空气的净化措施,如预留出放置空气净化器的位置,可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等。日本在环境保护,空气净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比如他们研制出来一种类似活性炭吸附原理的产品超美水,据说将这个产品直接放置水中,水中的有害物质、多余重金属就会被吸附,水可以直接饮用,同时可以分解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什么甲醛等有害物质会被吸附分解,而且一个产品的使用年限是十年,对于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真的是非常不错的科技产品。
(2) 室内色彩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经研究发现当人处于绿色环境中,人的心跳会变慢,体温比较正常,当人处于红色环境中,人们的心跳会加快,体温会升高,说明人的生理变化直接受室内色彩的影响。每个人一天当中的情绪变化会随着他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办公室和在家里,在客厅或陪孩子玩耍时,所有的情绪都会不一样。那是因为环境在影响他的情绪,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占相当大的比例,色彩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如个人形象设计、商业橱窗设计、软装陈设等等,可见色彩已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这样一来,室内的颜色搭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人们越来越关注色彩使用的原因,要让一个空间的色调令人舒适放松而又充满生活情趣,要遵循室内用色原则,冷暖色的对比,类似色的应用,我们室内色彩要遵循主要色调占6成次要色调占2成点缀色调占2成主要一个比例,主要色调不能选择彩度太高的颜色,大面积过暖和过冷的色调都会让人不适。
室内有色光也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室内灯光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据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脑电波在红光环境中有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人们的听觉能力下降,握力增加,说明对人的大脑比较刺激。在医院里由于手术时医生的眼睛长期受血红色刺激易导致眼睛疲劳带来手术危险所以用了蓝绿色调,蓝绿色调能够缓解视觉疲劳,让人心里平静,所以在医院环境中我们能看到大面积的蓝绿色调,包括医务人员的衣服。灯光的颜色和照度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合理选用,卧室的灯光需要柔和促进睡眠,书房的灯光需要明亮护眼,都有讲究。
(3)室内软装陈设能够牵动人的情思,对处于压力中的人们进行精神疗养。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室内软装能够弥补硬装的不完美,同时能够彰显生活的品味及乐趣,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它在美化装饰空间、弥补硬装的不足、营造整体空间风格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同的空间需要结合空间功能的使用,如家居陈设空间主要营造家人团圆的氛围,快乐美味的就餐环境需要结合主人的喜好去设计,办公空间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主要的陈设设计。
室内软装的基本概念是相对硬装而言,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如来说明,有人把房间比如一个杯子,当把杯子倒立,会掉下来的东西都属于软装,软装饰是室内环境中一切拥有实用功能及装饰性制品,包括家具、电器、装饰画、窗帘、绿植、墙面处理、地面处理等等多个要素。软装设计中材料的肌理、自然的色调、光源,造型别致的家具配饰能够让人回归自然,放松心境。软装的风格决定了家具的造型,墙面、地面、装饰元素及色调,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地中海风格、乡村风格、田园风格,在喧嚣的城市,有一个让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在等着你,疲惫的心灵会瞬间释然。中意的风格,称心的家具,赏心悦目的装饰,浪漫的小场景等等都可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着人们的精神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下面的几点看法
室内软环境对人心理生理的影响因素:装饰材料、室内色彩、室内陈设。
提出建立装饰材料生态学属性实验室,对材料的生态学指标以健康环保为前提重新界定对室内装饰界面材料生态学重要属性(光反射率、光泽度特性、冷暖感特性、隔声性和吸声性)试验,有效的去减少环境中空气、噪声的污染。这些指标将成为影响人类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剖析了室内色彩带给人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提出室内需要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科学的用色,让人处于一个舒适健康的色调当中。
(4)提出了合理的室内软装设计能体现人的文化、艺术、修养、爱好,能够让人身心愉悦,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提高人的幸福指数。
综上所述,从材料生态学属性角度、从正确的室内色彩、从合理的室内软装出发,创造舒适健康室内环境是未来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降低装饰材料所带来的污染, 以光反射性、隔声性、冷暖感、光泽度和吸声性生态学指标去研发新型的环保型材料,对于室内装饰材料来讲,减少或避免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的措施是相当的迫切,需要引起相关国家部门的重视,经生产方、监管方、质检方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才能保证装饰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营造健康的室内软环境。室内软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微生态循环化的环境,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能够影响生命品质的重要因素,都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篇9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老年群体;室内设计
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应用社会心理学学科,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是从心理学和行为知觉的角度,分析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活动、反应及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了解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解决个体因环境而产生的各种行为活动问题。不仅满足室内居住环境的使用性,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使用者对于居住空间的心理需求,从而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并给予视觉上、心理上乃至行为上更具享受性的室内环境。
1.老年群体的基本心理和行为特征
1.1老年人自卑心理特征分析
在生活中,老年人经常会产生一些心理负担。例如由于常年遭受疾病困扰因而担心会给自己的儿女带来生活上的负担,或是因为自己年岁以高,身体各部分技能都有所下降,有些以前做的事情现在就力不从心,因此渐渐的心里产生了自卑感。随着长时间的消极心里积淀,最终发展成精神抑郁、性格孤僻,成为脱离社会的群体。
1.2老年人虚荣心理特征分析
虚荣心里的产生,多半是来自于自尊心比较强的老年人。他们一生希望收到他人乃至社会的尊重和重视,时间久了,在心理上表现得十分好胜、固执、自我。
1.3老年人寂寞和孤独心理特征分析
老年人寂寞和孤独心理产生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主观方面是由于自身年龄问题而告别自己的工作。在客观方面,由于亲人和友人的离世或子女不在身边而引起的寂寞心理。孤独和寂寞会导致老年人思考和判断问题能力的下降,使老年人头脑反应迟钝,加速衰老,最终成为老年痴呆[1]。
2.环境心理学应用于老年人居住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
环境心理学包含了各种知识领域方面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但针对于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的设计而言。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1潜在环境研究
潜在环境主要包括气候、高度、温度、光线、颜色和噪音,在室内设计方面,潜在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感受。它决定人们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心情和情绪。心情主要受到生理激发、个人的情绪倾向的影响。使用者对环境的反应可以描述为:接近或逃避。其程度则以环境所引发的愉快程度而定[2]。特别是老年人的情绪特别容易受其影响。因此我们研究这方面因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理的设计家具环境而改善不适宜的生活氛围。
2.2环境知觉认知研究
人类对环境的感知过程引起了个人和集体的行为。实践表明,,感知的环境和实际的环境之间的对比,体现出行动者对于环境经常有着非常特殊的理解,知觉认知在诱发行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例如,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视力减退的现象,他们经常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进行活动。他们总是处于感知状态中,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熟悉、稳定又安全的生活环境。在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中,考虑老年人对于环境知觉认知方面的需求是最为重要的。
3.环境心理学在老年人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心理学在老年家居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行介绍:
3.1应符合老年群体的感知
人对环境产生某些认知是由人体感觉器官和大脑一起工作产生的结果。而视力下降的老年群体,对环境的感知方面的性能就会变弱,在陌生的环境下就会出现不安全的感觉[2]。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居室内行动主要是靠触觉和习惯记忆所产生的抽象思维进行这就要求室内陈设的设计要非常的牢固,尽量减少锋利的菱角和凸起的部分。在选材上应尽量减少机械的和易碎材料的使用。以确保家居环境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踏实感和安全感。
3.2潜在环境对设计的影响
高度、气候、光线、温度、噪音和颜色等因素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潜在环境,这对老年人家居环境设计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3.2.1室内气候因素对设计影响
老年人居室设计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住宅的朝向、采光和通风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景致。室内通风有助于空气的新鲜,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和创造冬暖夏凉的室内气候。这样的环境会使老年人拥有一个愉悦的心理,健康的身体。
3.2.2地面选择对设计的影响
由于年龄的原因,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行动不便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老年群体的行动安全,老年居室地面材料在选择上首先要考虑防滑因素。所以要选择摩擦力大而且在潮湿条件下也不会滑的材质。地面材料应选择摩擦力大而且潮湿情况下也不会滑的材料。室内地面应该尽量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具有高差的条件下,可以用坡道来过渡。由于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所以楼梯及坡道的地面上应有明显的提示作为警告。
3.2.3家具的高度对设计的影响
在人的需求程度中,床和座椅的需求最重,能让使用者使用舒适的床和椅,高度标准为坐立时可将脚平放在地面,约为800~900mm[2]。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征,要求座椅和床的要达到一定柔软,以此提升他们的休息质量。另外,在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由于疾病的原因,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是靠轮椅代替行走的。因此橱柜和吊柜应具有可调节高度的功能。其最适宜高度应在480mm至1300mm之间,保证坐轮椅的老年人可以方便操作。适中的家具高度有助于老年人独立生活和培养对生活的自信心。
3.2.4门和窗的设计要求
老年人住宅的门应保证容易开关,有助于坐轮椅或使用其他助行器械的老人通行。最好不要设有门槛,并且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转臂较长的拉手。为了保证老年人坐在窗前就能看到室外的情况,窗台的高度不要太高。
3.2.5光线、颜色对设计的影响
光线和颜色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所以在设计中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人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总信息的75%~87%,并且视觉引起人90%的行为[4]。家具的材质、色彩和通过光照所反射的关泽度可以充分表达出家具本身的质感和色彩。明亮的色彩搭配可以给人营造一个宜人和舒适的居家环境。
4.总结
环境心理学这门新生学科,主要是探讨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它对于如何营造一个怡人的人造环境提出了更为深刻的结论。随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将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这也是无数心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室内设计师一直努力进行研究的原因。而这篇文章通过论述环境心理学和老年人家居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因而对这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初步的见解。今后,还有更多更深的知识理论需要设计师们继续丰富完善。合理的室内环境设计给老年群体一个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能获得满足的居住条件。正如约翰?波特曼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汇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感应力,这样。我就能创造出一种为人们所能直觉感到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先进,张红洲.老年人常见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特点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2):1578-1579.
[2]张琲,程俊飞.无障碍设计原理在老年人家具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7,28(3):18-21.
篇10
一、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基本原则
在深入探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方式和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前理清“人性化处理”的正确概念,人性化处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对住宅进行改造、拆装和装饰,而是基于户主个人需求之上的科学理性的室内环境设计。一般业内人士对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都会遵守以下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安全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舒适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首先包括室内住宅结构的安全性,比如有的住户为了扩大空间或利用墙体做一些壁柜、橱柜、鞋柜,拆掉部分甚至整片承重墙或隔墙,还有的住户在原有的楼板上加设墙体以分隔空间,或者铺装较重的石材地板,增加了楼板的永久荷载,这些虽然都是户主的个性化需求,但容易造成对住宅墙体和楼板的破坏,形成安全隐患,是不可取的。安全性原则还包括家用设施的安全性,如强电线路应绝缘隐藏,弱电线路应分布合理并连接安全等。
健康性原则主要包括对室内家居材料、噪声、光线、散热的合理控制。很多装修用的材料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室内噪声对室内环境质量和释放到室外的噪声或声污染的程度有很大影响,而不正确的室内光线足以在生理上引起视觉疲劳、甚至视觉损伤,并在心理上造成情绪压抑、紧张等恶果。减除眩光是保证健康的重要采光措施之一。在散热的问题上,室内的热环境除了室外热量进出的影响之外,还有包含人体在内的室内物散发的热量的影响,所以合理地设计通风口和换热窗很有必要。
舒适性原则主要是指要参考户主对于视觉、触觉和行为活动的舒适感要求。人的视觉舒适是指人在室内进行活动,观察周围的物体形态、色彩时,其视觉知觉度或感觉效果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没有不良的反映,感觉舒展适意,主要包括形态与色彩两个方面。而触觉舒适是指人在使用室内各种设施和家具时,身体直接接触各部位的感觉,如触感、质感是否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最后,行为活动的舒适感要求人在室内发生居住、使用行为时,室内空间的规模、功能应适应人的个体、群体的相应活动要求,空间大小相宜,感觉舒服安逸,满足行为需要。
二、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
在遵循上述室内环境设计人性化处理的三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师可根据户主的意愿进行人性化设计,而目前来看,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主要内容,基本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其一是装修设计以及室内的装饰。在这方面的人性化处理就是进行合理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而满足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空间的使用能够得到最实质、最有效的环境满足;其二是设计室内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了调节温度以及调节整个室内空间的环境,其中主要的有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暖、通风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处理;其三是陈设设计。主要包括了对室内所陈列的家具、相关设备、艺术品、照明等相关的设计。
当然,优秀的人性化室内设计作品,往往在上述几个方面与户主的意愿契合度比较高外,还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充分利用透视、光线、阴影的效果来展现环境设计的创造性,再比如利用颜色上的变化、设计的结构、光线的反射来展现环境设计的实用性等等。
三、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表现形式
在室内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从室内自然环境、室内心理效应两个大方向进行总结。
在室内自然环境上,常常通过使用绿色建筑装修材料、平面布局时最好采取独立式厨房、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在窗户顶部设置可开启的通风口或百叶窗和卫生间采用机械排风设施来完成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通过选择保温隔热良好的材料、种植盆景、安排合适的灯光、在向阳的窗户安装百叶窗帘、在窗户上方搭遮阳篷等实现对室内热环境的控制;通过室内与阳台结合处设置玻璃门或落地窗、采取平衡照明、保持工作区与周围灯光相平衡和在窗户上安装不透明的窗帘防止日光直射等方式完成对室内光环境的控制。
在室内心理效应上,室内环境的视觉色彩具有很重要的影响。通常人们说色彩有温度感,实际上是人在观察环境与物体的色彩时,视觉神经细胞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在确定室内环境的视觉色彩时,要求冷暖适宜,尽量不采用红黄蓝等原色,而用中性或淡雅色彩,以减弱色彩对人视觉的刺激,保证血液流通、脉搏搏动平稳。另外,室内环境的组成材料也能造成非常强大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室内环境中使用质感柔和的材料,比如木材,以获得一种温暖柔和的触觉感受。同时室内设施通常要保持使用方便,家具陈设灵活、摆放合理,符合人体工学并保证交通通畅人,让户主感觉无障碍感。
- 上一篇:建筑环境设计调研报告
- 下一篇:演艺庆典活动策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