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产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产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循环经济产业分析

篇1

因此,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推进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彻底改变我国煤炭资源粗放型的开采方式;同时,大力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整合煤炭资源,延长煤炭经济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经济。根据煤炭资源的使用目的,煤炭的用途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动力煤,一类是炼焦煤。动力煤的主要包括:(1)发电用煤。根据调查,我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左右。电厂通过燃烧煤炭,将煤的热值通过技术设备转变为电能。通常表现为火力发电厂。(2)工业用煤。主要表现为蒸汽机车用煤、建材用煤、一般工业锅炉用煤、冶金用动力煤。(3)生活用煤。主要为冬季取暖之用。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而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因此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通过对煤炭资源用途的分析,我国煤炭经济产业链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I、煤炭—焦化—钢铁产业链;II、煤炭—电力—工业/生活产业链。首先,煤矿进行煤炭资源开采,将那些品质好、含硫量低的优质煤直接送去焦化或作为电力煤输送出去;其次,那些不好区分或含有一定杂质的煤炭被送去洗煤厂进行清洗、筛选,挑选出煤质相对较好的原煤,将其分类为炼焦煤和动力煤。最后,剩下那些煤质差、含硫量高的煤炭往往被掩埋或直接给扔掉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煤炭经济的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决扭转粗放经营的老套路,走出一条投入小、产出多、消耗低、质量高、污染小、效益好的集约型发展道路。靠增强内涵来获得增长,这样既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有利于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延长煤炭经济产业链,将传统“资源一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非线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和最小程度的排放污染物。

为此,我们构建了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型。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是一种“矿产勘查一矿产资源一产品一再生矿产资源一最终排放”的反馈式流程,重视生态效率,挖掘资源潜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矿物的处置与堆存,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生量的最小化,强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篇2

关键词: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广州被选定为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这为广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要求广州必须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高度,基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 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1. 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和方法论原则。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首先,循环经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经济,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其次,循环经济是清洁节约型经济,强调节约使用资源,注重废弃物的减量化。第三,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最佳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循环过程。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产品再利用原则(Reuse)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

2. 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循环经济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应符合“3R”原则。按照减量化原则,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按照再利用原则,要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力发展维修、维护、翻新等售后服务行业。按照再循环原则,要推动不同行业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 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及存在问题

1.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6.5番。尽管存在通货膨胀,但实际增长还是非常显着。按照不变价计算,30年来GDP保持了14.1%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增长尤为迅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世纪90年代是增长最快的十年,1991年~2000年,GDP年均增长22.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6.6%。“十五”以来,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1年~2009年GDP实际年均增长13.6%。自1990年以来,广州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6至7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率先实行对外开放,通过“三来一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纺织、成衣、家电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轻型外向性工业体系,同时,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第二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4%,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顺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第三次调整开始于本世纪初,广州在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促使信息技术向各个产业渗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外延转向内涵。这次调整的成效是明显的,2008年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 50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8.8%。

3. 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时期,随着周边地区产业的崛起、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广州现有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产业整体效益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广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问题。广州产业结构与不断提高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要求不协调,三次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总体上发展得还不够充分,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 545.6亿元,占GDP比重虽然超过了60%,但与经济发达国家(地区)70%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广州传统服务业中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外,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速明显,所占比重呈扩大之势。金融、物流、研发等生产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与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配套,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不相协调。同时,水利环境、公共设施、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行业比重下降,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2)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能源、冶金、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结构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2000年广州万元GDP综合能耗为0.91吨标准煤,按照IPAT公式,到2010年万元GDP综合能耗必须降低到0.39吨标准煤,2020年进一步降低到0.18吨标准煤。按照广州的技术进步速度,在未来5年~15年内把能耗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除非广州在能源结构上有大的改变,更清洁的能源能够容易地获得,否则,现有能源利用方式将会导致环境上的巨大冲击,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将会是广州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风险。

(3)产业结构调整的节约性问题。严峻的环境问题意味着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而污染物排放的居高不下又意味着资源效率不高和浪费现象的存在,2008年广州工业增加值占GDP的36%,而能耗却占全市产业能耗总量的54.7%,单位能耗产生的增加值仅相当于第三产业的36.1%,这说明广州工业还是延续着“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4)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联度问题。目前,广州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差异很大,规模效应不明显,这与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内部的产业关联度整体偏低不无关系,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上企业分工和协作不足。与此同时,广州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二、三产业之间融合程度偏低,服务业不能给予工业强大的支持,制约了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5)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融合性问题。在广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体系的整体建设与运行信息化程度偏低,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步伐较慢,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 循环经济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1. 建立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建设四大产业体系:一是以资源能源节约、产品对人和生态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工业;二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生态农业;三是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绿色服务业;四是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的静脉产业。

2. 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提升产业素质上下功夫,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农业方面,逐步建立都市循环型现代农业综合体系,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制造业方面,优化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市场结构,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环境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先进水平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服务业自身发展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 改造完善重点行业产业链。围绕汽车、石化和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使支柱产业成为工业链条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衔接,组成生态化的工业网络体系。汽车方面,构建和完善生态供应链,优先选择环保型材料,采用净化技术控制排放,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和规范产品回收再用。石化方面,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石化基地。电子方面,延长电子产品使用寿命,加强对废旧电子元器件的回收再利用。

4. 促进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化集聚。以产业生态集聚为核心,以“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为目标,引导产业园区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调、竞争有序的产业空间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一核三极”,形成以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为核心,由南部海港、北部空港和城市中心建成区三个增长极,多个扩散点组成的格局。工业形成“两轴三区”,建设“东进、南拓”两条拓展轴和“东部、南部、北部”三个集聚区。服务业凸显“一区集聚、三圈协同、四极带动”,打造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培育南沙港、白云国际机场、新客站和地铁线网四大增长极。农业推动形成北部山地丘陵农业、南部滨海湿地农业、中部城乡镶嵌区农业、东部和西部平原灌区农业等“五大组团”。

五、 循环经济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措施

1. 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制度。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广州实际进行制度创新,打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减量化方面,改进提高资源效率的税收和补贴制度,重构反映资源环境价值的市场体系,建立节水节能的分级收费制度,提出合理的技术标准。再利用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税收优惠、价格优惠和奖励补贴制度,完善促进旧物品再利用的捐赠制度和产品售后服务制度,提高一次性产品的价格。为推动“3R”原则的实施,要建立系统的工业废物、副产品交易许可制度,以完善环保管制制度。同时,还需要在制度上激励(或者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建立绿色预算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核算体系和决策后评价制度。

2.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与现代产业体(下转第100页)系的产业政策。广州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对现有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首先,基于循环经济的层次性,从产品、企业、区域和社会四个层面制定促进产业生态化的政策措施。其次,建立循环经济产业政策的评价机制,及时评价检验政策实施的效果。第三,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政策。完善项目筛选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地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率和水耗、能耗、环境要求等指标作为审核项目和提供土地的重要依据。第四,启动产业约束和淘汰机制,建立严格的生态标准,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限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盲目扩张。

3.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建立产业结构优化的技术支持。鼓励发展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技术。首先,发展绿色设计技术。重点支持具有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和能源效率、减少过度化包装、减少有害物质投入和产生等特征的技术创新。其次,发展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技术。重点支持固体废物、液体废物、气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运用税收、奖励、补贴等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第四,建立循环经济理念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体系。第五,加强循环经济系统基础建设和质能循环项目的推广。

4. 营造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社会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二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参与循环经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技术推广,组织社区群众和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废旧物资回收等活动。三是将循环经济纳入普及培训和教育计划。四是依靠法律、舆论、文化等手段,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取向。

5. 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目前,广州已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但是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缺乏统筹安排。要切实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还必须在规划上有更加周详的安排。要结合每个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相应的计划,包括时间、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等,促进规划实施。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下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规划,使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既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相适应,又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冯之俊.循环经济与上海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高梁,杨春平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宏观经济研究,2005,(4).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2005〕83号.

6. 吉小燕,郑垂勇.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商场现代化,2006,(9).

篇3

关键词: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引言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

1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必然

1.1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1.2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3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1.4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1.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2.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2.2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瞽,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2.3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2.4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

3.1管理支撑

3.1.1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3.1.2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3.2制度支撑

3.2.1计划和布局制度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

3.2.2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

3.2.3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

3.3技术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篇4

【关键词】 静脉产业园; 循环经济价值链; 优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12-05

一、引言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的首选战略,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而加快建设各城市和城市圈的静脉产业园更是保护城市环境、削减城市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但纵观目前的城市清洁产业的发展现状,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亟待解决。

静脉产业园是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将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压缩、堆肥和燃烧等方式转化为新的资源和产品的产业集群,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园区主要以“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为运行路线,而这种资源的价值增值过程往往存在着最优路径,即通过园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分工,将再生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可实现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率和资源价值增值最大化的动态长链过程。但在实务操作中,由于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不理想和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使静脉产业园中存在着“不经济”“低效益”的价值链,从而影响整个园区的效益。因此,探索科学全面的静脉产业园价值链评价方法,找出园区内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价值链以对其优化,是提高静脉产业园整体效益的关键。

价值链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最先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进行的种种价值活动的集合体,这些价值活动共同构成了整个企业价值创造的“价值链”。据此,学术界也相继出现了从多种视角来构建产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思想,如王建明等(2009)基于价值网视角从宏观产业链和微观企业两个角度间接地评价了江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赵春雨等(2009)通过分析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构成要素及运行模式,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各价值要素对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程度。而对于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分析,日本学者的研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提出了采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和从物资生产率、再利用率、最终处置量三个方面建立指标来评价静脉产业园的绩效。而我国对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不多,主要以王军和岳思羽等(2009)学者通过分析日本北九州静脉产业园的物质流转情况,从园区经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角度细分指标,提出建立静脉产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已被环保部于2006年9月采用,并制定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T 275.2006),成为规范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行的标准指南。但是目前对静脉产业园的循环经济评价很少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准确测算评价内部不同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将从静脉产业园的价值增值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即从“废弃物―再生资源―产品”这一价值流路线来建立评价考核要素。具体来说,应以各价值链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效率、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比率和转化的成本利润金额以及废弃物转化中的二次污染量和环境损害水平等角度来横向比较园区各价值链的运行效率。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

静脉产业园的生产链条延长过程一般包括废弃物回收、再资源化、最终处置和再生资源加工四个阶段。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原理,工业园区各价值链上的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由企业各种活动价值的简单加总而得,它还包括各企业价值运动的相互影响性。因此,在考虑影响工业园区价值链运行效率因素时,除了要考核四个环节内部的价值运动,还应将这些价值运动的相互联系所创造的价值考虑进来。具体来说,第一,废弃物的回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城市的废弃物以一定的组织进行有序的回收和分类,最大限度地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本环节的重点,这是各废弃物再资源化的价值运动的开端。第二,废弃物再资源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投入新的原材料和能量,将分选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重新加工以循环再利用的过程,这是静脉产业园各循环经济价值链价值增值出现明显悬殊的阶段。第三,废弃物最终处置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最终废弃物在无害化处理后以最合理的方式处置的过程,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污染,是保证园区环境效益的阶段。第四,再生资源加工阶段。这一阶段是按照各再生资源的价值属性和市场信息,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将其加工成不同类型产成品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园区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阶段。因此,总结以上四个阶段各自的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评价要素:

第一,废弃物处理水平。静脉产业园的首要任务是消纳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因此其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效益应首先体现在其处理园区废弃物上所做的贡献,它主要表现为各产业链处理的某种废弃物相对于整个园区回收和新产生的该种废弃物总量的比例。而园区某种废弃物的回收和产生量可以该园区的数据监测部门监测到的数据为准;园区各价值链的废弃物处理量则可根据链上各企业的相关数据加总求得。

第二,资源再利用水平。资源的再利用是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得以延伸的前提,因此应将资源再利用水平列入园区各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体系中来。从各价值链某种资源重复利用量占整个园区的利用水平来评价资源的再利用率。

第三,废弃物再利用收支水平。在静脉产业园的废弃物再利用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原材料、设备和人工成本等。如果再利用成本远远超过再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则企业再利用资源的动力就会变小,企业所处的价值链则易出现断裂。当再利用成本远远小于再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园区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则会不断延伸,直至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平衡。所以,废弃资源的再利用成本和收益的大小是直接关乎静脉产业园内循环经济价值链存续的关键。

第四,废弃物排放水平。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生态效益还有赖于园区内最终废弃物排放量和其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而园区的最终废弃物排放率可由各企业的废弃物排放量的测度值获得,也可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测度出园区内各企业产生的废弃物总量的相关排放数据,并依据废弃物排放水平,利用专业环境成本系数值转化方法(如日本综合产业技术研究所开发的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ndpoint Modeling,简称LIME法),从价值角度测算出排放的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以找到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上生态效益低下的环节。

三、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构建

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要素分为价值指标和物量指标,评价指标的单位并不统一,为了能客观地得到各价值链运行效率结果,本文采用可拓优度评价法的思想,结合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结构特性来建立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得出选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和最差的循环经济价值链(刘潇,2006)。

(一)可拓优度评价方法原理

(二)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评价模型案例分析

表1中的指标C1~C12可描述为两类:

生态效益方面。第一类是资源再利用水平指标。C1:废弃物处理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处理的某种废弃物数量与园区收集的该种废弃物数量的比重;C2:废气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气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气总量的比率;C3:废水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废水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废水总量的比率;C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收集和被重复利用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与链上各企业生产过程中收集和新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的比率。第二类是污染控制水平指标。C5:最终废气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气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气总量的比率;C6:最终废水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水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水总量的比率;C7:最终废渣排放率,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向外排放的废渣量与生产过程中最终废渣总量的比率;C8:最终废弃物的外部损害成本,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最终废弃物排放量所对应的外部损害成本大小。

经济效益方面。C9:循环经济价值链利润总额,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创造的利润总额;C10:表示一定时期内循环经济价值链所花费的成本支出总额;C11: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利润增加额;C12:表示循环经济价值链本期较上期成本减少额。

结合表1的原始指标数据可进一步分析,生态效益方面,的废弃物处理率和废水利用率是最低的,而最终废气和废渣的排放率又是最高的,进而导致最终废弃物带来的外部损害成本也非常高;经济效益方面,其循环经济利润总额在偏低水平,并与前期比较无较大提升倾向。因此,首先,要提高其废弃物处理量,充分发挥其在园区的应有的作用。然后,应该改善设备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并严格监控其废气排放情况。最后,此价值链上的企业应借鉴价值链上企业的管理经验,通过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来提升利润增长空间。

另外,价值链的优度评价结果也偏低,其生态效益指标中最终废渣排放率和外部环境损失成本都很高,而且其利润额小于成本额,从而出现了“循环不经济”的困局,必须不断降低循环经济运行成本,优化价值链产能排放方式,提升其运行效率。

四、结论

静脉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建设静脉产业园既是有效治理城市污染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各种有用资源、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我国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尚在初步阶段,从园区不同产业和企业角度来评价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找到园区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实践中,静脉产业园的运行效率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园区的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的稳定性差和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结合实际,继续保障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准确评价。对于持续高耗能、高污染、不经济的产业链应及时改组以优化升级,链上效益极差的企业则应及时予以取缔;而对于已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但经济效益相对落后的产业链,政府则应加大补助力度,从而从各产业链逐个提升运行效率来提高静脉产业园的总运行效率,以努力构建一个环保、高效的静脉产业园。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M]. New York: Free Press,1985.

[2] 王建明,陈红喜,余健.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 (10):118-121.

[3] 赵春雨.循环经济价值链的价值要素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15):111-116.

[4] City of Kitakyushu. Kitakyushu international center,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Kitakyushu offic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Z]. Kitakyushu City: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Measures in Kitakyushu City,2004:42-50.

[5] 岳思羽,王军,乔琦.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方法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60-63.

[6] 周莹.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郝珍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静脉产业园竞争力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篇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篇6

关键词: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广西;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广西甘蔗制糖业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系我国最大产糖省,也是世界食糖主要产区之一。历经20多年发展壮大,现有34户共94家制糖企业,日榨能力高达30多万吨,产糖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增加值占了全区工业的1/10,利税更高达全区总工业的15%。

不仅如此,广西甘蔗制糖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造纸、酒精、肥料、养殖及生物化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蔗糖产业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广西甘蔗制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从1995年开始,广西糖业连年亏损,增产越多亏损越多。加之国内外食糖市场的持续低迷,广西蔗糖业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处境,甜蜜的行业转眼成了苦涩的事业。2000年初,广西各级政府根据实际,通过技术创新、品种改良、和糖业改制,发展当地的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对糖厂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带来的环境污染,走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道路。目前,广西已经有很多制糖企业正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且已取得成效,如贵糖股份有限公司、农垦糖业集团等。

二、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主要是指在人、科学技术和自然资源的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消费及其被废弃的全过程,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长模式转变为依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为基本原则,以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为基本特征,遵循科学发展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形态,它利用生态学规律去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企业把经济活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反馈式的流程。“循环经济”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变提供了战略理论范式,进一步从根本上消解了环境和发展之间长期以来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包含产品转化、产品增值、废物综合、环保等四个方面的循环。

(二)“循环经济”与蔗糖生产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来的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我国开始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循环经济得发展是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为例,一直以来,该公司致力于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探索研究,并且经过发展形成了制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雏形,进而建立了涵盖制糖、糠醛、朗姆酒、生物肥等项目,形成了一个“甘蔗种植榨糖制酒生物有机肥”,以及“甘蔗种植制糖生产糠醛”的绿色产业链,抓好糖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下游产品开发,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促使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甘蔗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一个庞大产业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糖业产业升级,提高甘蔗产业经济价值。

甘蔗制糖产业施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有助提高甘蔗的深加工水平与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与废弃物的产;有利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甘蔗制糖循环经济在广西的实践和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省的甘蔗制糖产业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喜人的经济效益,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甘蔗制糖产业发展布局分散、规模小。污染物占全区排放总量的 78%,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高。循环经济的循环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率也很低,面临着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甘蔗的种植技术滞后,单位面积的产量低,糖分低,制约了甘蔗制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省甘蔗的种植面积已经到了极限,单靠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来增加原料提高产糖量已没有太大的余地。

第三,产业管理协调的机制不健全,缺乏极具激励效果的机制和经济手段。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手段,依然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征收产品税和排污费。这些举措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起不到好的税收激励作用,更没有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的经济激励作用。

第四,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不足。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大企业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外,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公众、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社会氛围,更新社会成员的观念,通力合作,共同发展,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还应该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

首先,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地方性法规,现行的环保法提供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循环经济发展速度。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地方的行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特征和资源特点为基准,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制定地方性法规,使“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推进自然资源的价格改革机制,调整最终产品与资源性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的基础性作用。

再次,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产品标示制度,鼓励引导公众购买循环经济旗下产品,推动政府的绿色采购。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的重点投资领域,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引导的积极作用。

最后,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结构组织,鼓励企业依据产品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内在联系,制定有助于建立契合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要求的经济策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以及副产品互换,为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总结:广西是我国的糖业大省,它的甘蔗制糖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甘蔗制糖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运用,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和产品的浪费,值得我们去借鉴。但我们不应该一味套用,要结合自身特色,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一根甘蔗演绎的“传奇”——来宾市建设糖业循环经济基地侧记[J];广西节能;2010年03期

[2]钟健;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甘蔗;2004年04期

[3]李松;杨荣仲;谭裕模;莫磊兴谭芳;我国发展能源甘蔗研究生产的现实意义[J]; 广西蔗糖2003年03期

[4]胡卫东;蔗糖产业形势与对策分析[J];广西热带农业;2009年04期

[5]潘跃龙;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乡镇企业;2009年Z1期

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1 我国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但也正因如此,煤炭的大量开采,使得煤炭资源不得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一方面是煤炭储量有限,煤炭的回采率极低;另一方面则为煤矿开采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都严重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煤矿资源采取合理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而循环经济的提出,恰恰是利用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以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我国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路线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具有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走循环经济路线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提高煤炭利用率,成为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而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恰恰是以煤炭为本,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煤炭资源能够被合理开发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推动整个煤矿产业的升级的重要保障。

1.2 走循环经济路线能够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纵观我们煤矿企业的总体以生产、开发、利用水平,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在煤炭的利用率与产出率都是极低的,造成能源的严重浪费。而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则可将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生态平衡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2 煤矿企业走循环经济路径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2.1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资源节约与环境的治理

纵观我们近些年的经济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国民经济早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经济模式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了资源与环境代价。尤其是煤炭产业,据我国经济专业、环境专家的相关分析数据表明,在GDP总量中,至少有18%是投资资源与环境得到的。因此,为了更好的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煤矿企业势必要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质量,从而使经济发展更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煤炭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2.2 将环境保护融入煤矿企业经济发展中实行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理念在煤矿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所引发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与落实循环经济理念,就必须将环境保护融入到煤矿企业经济法中,进而坚持以循环经济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在生产加工中,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变废为宝,并在经济循环中不断产生新的附加值,从而为产业链结构赋予全新的意义,减少废物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正比关系,真正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拓展多元化产业结构打破经营限制

煤矿企业要想真正落实循环经济理念,不仅要加强对环境、资源的治理与节约,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应该不断扩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发展相关产业链,从而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死结”,进入多元化领域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更加平稳。而在拓宽煤矿企业生产经济领域时,可从选择与煤炭产业有着内部联系的产业开始,如:发电、水泥、制砖等,使企业在循环经济的光明前景下,不断实现做大、做强的最终目标。

3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3.1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恒源煤电祁东煤矿在近年来的煤炭生产实践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煤炭产品附加值不高,煤炭生产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发展循环经济不应仅仅停留在完美的理论真空。基于此,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发展以煤炭、煤化工、煤电建材等产业为支点的循环经济,并坚决地走了下去。

3.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祁东矿坚持走“精干主业、多业并举”发展之路,促进了煤矿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通过对祁东矿建设循环经济的主要成果和基本特征的总结、分析,可以认为下列几个方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

(1)建设循环经济要有明晰的发展思路。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多元发展,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整合上下游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祁东矿立足于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在发展非煤产业上,紧紧围绕煤矿做文章,利用采煤废弃物建矸石砖厂,利用洗煤矸石上矸石电厂,利用伴生的煤层气建瓦斯电厂,围绕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上马新型塑制管材厂等,使得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得益彰,从而真正走出一条污染少、效益好、能耗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8

循环经济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虽然,生态工业园已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领域,但根据循环经济的定义可知,循环经济对于空间结构的认知,很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必须将空间结构纳入其研究范畴,循环经济的空间结构理论将弥补当代循环经济理论的缺憾。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是能对此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知识更新的渐进性,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循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循环经济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循环型产业的布局、循环型区域划分、循环型城镇体系、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循环型产业结构、区际循环经济分工与合作、城乡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影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与布局政策等是其重要研究内容。经济地理学者和区域经济学者应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总结循环经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地理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改造,以指导中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层面分析

关于循环经济的层面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系统包括三个层面的循环:小循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中循环,指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大循环,指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门,作为原料重新利用。该观点是基于工业经济系统内部的循环经济分层,具有相对性。实际上,循环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工业企业可以与其它产业企业甚至社会之间建立物质循环。如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形成了种植系统、造纸系统、养殖系统、畜产品加工系统、生态旅游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之间的生态产业链。青岛新天地生态园是静脉产业类生态园,主要功能是: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处理、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污染土壤修复项目、其它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利用等。

第二种观点是以山东省为例的以“点、线、面”为特色建立的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上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目前,山东省已有300多个企业推行了清洁生产。运用循环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产业链,形成由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生态产业链网,建立线上的中循环。青岛啤酒集团资源循环链属于中循环,生产过程和产品消费后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参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与社会之间的循环,如酒糟、炉渣的再循环,纸箱、纸板、可回收瓶的再利用,废玻璃瓶、废易拉罐的再循环,包括以上工业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三个层面。社会区域层面上的大循环同样包括以上工业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三个层面,只是更加重视产品消费后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如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和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试点,开展社会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工作。

第三种观点认为循环经济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企业层面即小循环,区域层面(生态工业园)即中循环,社会层面(通过废旧物质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即大循环。

根据以上分析,目前的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分类存在界限模糊和交叉的现象。对小循环的认识比较一致,对中循环的认识不同,但共同实质是企业之间的循环,大循环的共同特点是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因此,笔者认为可将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定义为小循环,将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定义为中循环,将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定义为大循环。这里的企业不仅是工业企业,包括一切产业企业,强调产业之间的融合;小循环和中循环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组织上的差异,共同点是不包括产品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即没有包括与消费领域之间的循环,而包括生产与消费领域之间的循环正是被称为大循环的原因。泛化的区域层面上的循环可以包括以上三种循环的一种或几种,较大范围的区域层面上的循环往往同时包括三种循环。如生态工业园包括中循环,但由于首先要求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所以生态工业园一般还包括小循环,如果生态工业园企业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或建立产品废弃物的再循环和无害化企业,生态工业园也可包括大循环。

循环经济与跨越式发展

目前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高级循环型与和谐型的关系阶段,是人类社会在全面需求类型和可持续发展观支配下的,在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产物,循环经济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据此,很容易推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结论,但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的产物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人类社会之所以在工业化阶段没有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是因为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小的背景下,人类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存在导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缺陷,因此,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循环经济模式应该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并不只是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关键是观念的改变。目前,在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继续采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期间资源消耗

笔者曾根据经济效益在传统的经济效益型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对比及其与环境效益的组合关系,将循环经济模式分为以下六种主要类型: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该模式是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政府应鼓励企业采用该模式,以提高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下降但大于零的模式。该模式又可主要分为环境效益提高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高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不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高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低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不明显、经济效益下降但相对较低的模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不同的地区,四种模式的发展策略不同;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等于零的模式;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小于零的模式;环境效益下降的模式,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该模式一般是应禁止采用的模式。当然,还可分为环境效益不变的模式。模式四和五存在只循环不经济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难以实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提高的模式以及环境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不变的模式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均可大力提倡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试点

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50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在社会层面,进行了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工作。以上循环经济试点是以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难以融合,示范意义有限。今后,在循环经济试点过程中,应加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合理分工,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制定法律、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发展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等;通过对试点的跟踪研究,总结试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措施,然后推广,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目前的循环经济试点以产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为主,对三次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系统缺乏足够的重视;重视行政区域内部(如上海市)的循环经济试点,忽视跨行政区域(如产业带、流域经济区、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循环经济试点;试点区域以开发区、产业园区和城市为主,试点区域类型单一。今后,应加强三次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试点,如构建工业、农业、旅游业、商业等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不同类型区域包括行政区、经济区、自然区和综合区的区划进行调整,并进行循环经济试点,重视跨区域的循环经济试点和农村循环经济试点,总结不同类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区际之间和城乡之间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试点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循环经济在产业和空间上的深化发展。

循环经济与就业

目前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可以创造大量劳动岗位,提高就业率。一方面,由于耐用保值性产品的生产、保养、维修、服务以及再利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循环经济可以创造一定的劳动岗位;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核心,强调在经济过程中用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往往导致劳动岗位的减少,因此,应从动态和全面的角度,重新认识循环经济对创造劳动岗位的贡献。

循环经济与空间准入

“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实践中,由于控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证,规划实施的效果有限。循环经济模式为禁止开发区和控制开发区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许多循环经济模式是经济效益较高的“零”污染模式,如山东凤祥集团形成了肉鸡饲养、加工、以副产品为原料生产保健药品和复合调味品、饲料等产业链条,生产废水治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以宰杀废品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新型医药保健品和现代复合调味品,在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废弃物基本上实现了零排放。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下,要正确理解“禁止”和“控制”的含义,不能一刀切,具有生态环境破坏性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基本上消除生态环境破坏性的产业,在禁止开发区和控制开发区可适度发展,前提是不超过生态环境容量。如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内,可适度发展“零”污染和无破坏的循环型旅游业。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 煤炭行业 发展

一、循环经济对煤炭产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煤炭产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环境而言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战略方法。这种传统的煤炭产业结构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对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这种生产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我国现代的以生态和谐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构建循环经济下煤炭产业发展模式是保障煤炭产业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循环经济下发展煤炭行业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能源消费大大增加,这也为我国GDP的增长做出很大的贡献,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和保障。但是,传统煤炭行业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资源的有限性要求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也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出路。其次,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率不足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据测算,如果我国煤炭利用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则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每年就可以减少四百万吨、废弃物排放减少一千万吨,生态环境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二、煤炭产业循环经济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当前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而且一部分的法律法规是针对末端控制并以指令性控制为主,缺少体现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要求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虽然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但是相对于循环经济来说,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二)煤矿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支持性政策缺乏。

在城市或行业间建设循环型社会或产业需要相应的废物回收、利用、处置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予以支持来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循环经济体系还处于初始阶段,其生态工业管理上还不能与当前的环境管理制度及政策达到协调统一。例如,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念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结合,环保基金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项目优先支持等。煤炭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如果在发展政策上缺少鼓励和支持,那么难以实现理想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了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三)循环经济制度、指标及规范缺乏。

煤炭产业的循环经济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加强,必须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制度、指标及规范。目前我国正是明确的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发展指标及管理规范。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所涉及的内容多、方面广,实施范围大的特点,煤炭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指引,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循环经济中缺少落实到实处的管理制度指标、规范及技术等严重的限制了其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

三、循环经济下发展煤炭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煤炭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促进煤炭基地建设,实现煤炭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高效开采和利用的保障。例如《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等相关条例的建立及完善能够实现对煤炭资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改造煤炭产业的发展格局,延伸产业链、整顿煤炭开采的秩序,全面提升煤矿改造规划的素质,切实加强对煤炭产业的综合治理,对循环经济下的煤炭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行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政策。

政府应对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合理规划、政策鼓励与支持。特别是煤炭节约型城市发展项目的审批、规划和建设上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其中鼓励与支持政策的重心应放在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科学合理利用及环境的协调保护上,合理规划配置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具体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应从税收、财政、产业政策等方面入手,开展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建设,从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打破各个产业部门的局限性,建立保证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机制体系,发展煤炭产业的链式发展。

(三)建立明确的循环经济制度、指标及规范。

煤炭资源的勘查、开采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管理,严格审查和监督煤炭资源的开采方案。明确的循环经济制度将节约型发展体系列入其准则中,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来保护煤炭资源。明确循环经济的管理指标及规范,使其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指导煤炭企业发展。具体的制度、指标及规范应围绕着资源保护、清洁生产、强制产品能效标识及循环利用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强调多元化、高效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经营企业的自我约束与经营、自我改善与发展,实现产权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

体制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想实现循环经济下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信息化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体制的创新,其次是技术上的创新。体制上的创新是推动煤炭产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投机制等。技术创新是加强煤炭产业进步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建立良好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资源的有效措施。

四、结语

当前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形式较为严峻,循环经济对于我国煤炭产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基于我国国情和经济环境发展特点,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利用型煤炭产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琳娜.复合型煤炭循环经济园区的模式设计及培育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

篇10

摘 要 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未来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未来走向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然而其发展的阻力也不能忽略,这一对矛盾的解决需要剖析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收益问题。本文将经济的循环模式分为“企业自循环”和“产业群循环”,基于交易费用的视角,试图尝试提出分析循环经济模式的一般思路,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交易费用 企业自循环 产业群循环

一、引言

循环经济提出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其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在中国,循环经济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政府推进循环经济立法、推行示范试点,众多学者深入研究、献谋献策,但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十分滞后,重重的困难和障碍严重的滞缓了循环经济前进的步伐。在我国关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众多文献中,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再回收,再利用”的本质没有被突出表现。这使得循环经济模式的分析经常与一般的节能环保经济出现混淆。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经济模式,但节能环保型经济不一定是循环经济模式。将二者的关系理清,我们才不会将传统的“直线型”节能环保型经济中的问题再次引入到循环经济模式的分析中来。对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分析应当关注其模式的本质也即其特殊性,而非节能环保经济的一般性问题。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本质特征,循环经济能否顺利推行就取决于选择循环经济模式能否符合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这一目标函数。循环经济提倡废弃物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交易费用,认识、剖析这一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将成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催化剂。本文将企业的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模式分为“企业自循环”和“产业群循环”两种情况加以考虑。

二、“企业自循环”模式下的交易费用分析

“企业自循环”,即作为企业个体将自身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形成资源的自我循环。“企业自循环”由于涉及的是个体企业自身,交易费用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信息的确认及再回收的设备和相关技术的花费。“企业自循环”模式下的企业,可以细分为“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和“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两种类型来考虑其交易费用。

(一)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面临的交易费用

在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中,循环改造所需的设备复杂程度相对较低,技术可行性相对较高,转换为循环经济模式后企业可以继续享有利润从而自己生存下来。先进科技和基础设备是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最重要的难题之一,然而,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这一问题上的门槛较低,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费用。但是,此类企业仍然面临着知识缺乏和思维僵化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大量的游说工作,比如宣传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将循环经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或制定排放标准、设置排污收费等政策法规。这些游说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可以形成一股外在推力成为企业经济模式转变的动力,然而这也需要一定的交易费用。一方面,如果循环经济模式带来的预期收入大于游说等交易成本和企业为发展循环经济一次性购置相关设备设施所投入的沉没成本之和,这种行为选择则必然会发生;另一方面,如果增添设备或开发回收再利用技术所带来的开销和游说成本大于企业的预期收入,那经济模式的转变是缺乏动力的。这就需要政府提供相应补贴和保障,或采取市场经济措施,促使保险公司介入为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保驾护航,以消除企业发展顾虑。

(二)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面临的交易费用

如果说上面一种情况只是信息缺乏和意愿上的问题,那么更多企业则面临的是能力问题。这些企业再利用自身的废弃物进行循环生产在技术上还很不成熟,或是设备极其昂贵,并不只是一次投资,而是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高成本的维护。这种外生交易费用很高,很难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带来的成本的降低和废弃物的排放量的减少得到弥补。此时,企业需要的就不只是游说这么简单了。它需要外界的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庞大的资金补贴。政府补贴这种形式会带来新的交易费用形式,也就是道德风险将加大内生交易费用。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确知补贴额度和补贴对象,也很难监督企业得到的补贴有多少真正用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然而,这种交易费用是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得以降低。政府可以在初期给予相同补贴,经济效益和循环效益综合指标好的企业可以继续享用这种补贴。而其它企业则会由于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补贴期而无法继续享用补贴用于循环模式的更新,从而被行业标准所淘汰。因此,竞争的充分性是可以有效的折中政府补贴带来的由道德风险造成的内生交易费用与企业自身负担循环模式改造成本的外生交易费用的两难。在技术支撑方面,自主创新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都很高,且试验风险性大。若选取这种方式则需要在发展中逐步降低技术限制带来的交易费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已经成熟的技术的购买费用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交易费用与以上交易费用的比较,将作为我们如何折中技术限制带来的交易费用的重要参考。

三、“产业群循环”模式下的交易费用分析

(一)“产业群循环”模式的提出

“产业群循环”,即生产不同产品的多个企业组成产业群,一方可以将另一方的废弃物作为自己的资源投入生产,这些企业互相再利用彼此的废弃物形成网状的循环系统。可以想象,一般只有很有限的企业所生产的废弃物恰好是自己生产所用的资源,而且由于产权十分明晰,成本利益都归自己,所以可以进行自循环再生产的企业是少数,且这些企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和外界的信息支持下会有意愿为了企业的效益选择回收可以利用的废弃物。然而,大多数的情况下,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是蕴藏在产业群里。某一个企业的生产废弃物可以被其他企业利用进行再循环的几率相比其自循环再生产的几率要高的多。因此,循环经济的重点应当是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形成循环系统。

(二)“产业群模式”相关交易费用

产业群循环系统的建立显然是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的。现在我们考虑企业自发形成这样一个系统的情形。假设有一个地区存在企业甲,甲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弃物可以对乙企业的生产有利,那么只要成本合适,乙企业会考虑搬到甲企业的地区来与甲企业进行一种废弃物再利用的群体构建。以此类推,这样的一个产业群会逐步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并大量的节约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且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当然,这种收益是有代价的。

首先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来自信息方面的交易费用。乙企业要想知道在某个地区有个甲企业,且这个甲企业的生产废弃物可以被自己再利用于生产这样一个信息是有成本的,甚至我们可以设想这种交易费用极大,以至于即便二者在技术上是可以搭建一个再循环系统且具有确定的收益,但是乙企业根本不知道甲企业在何方。这种源自信息不充分的交易费用的降低可以有几种方式。比如企业设立一个情报部门来搜集相关信息,或者在市场中出现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当然也可以由政府扮演中介的角色帮助众多企业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等等。究竟哪一种方式会出现,则取决于这几者的成本优势比较。

此外,聚集在一个区域的各个企业若想成功地组建一个循环体统,协调各方的交易费用也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协调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系统构建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成本,以及决定这些成本如何由各方分担的交易费用;其次是这种系统将各个企业的生产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对各个企业各自的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构成了一定的风险。由于企业之间的生产出现了互相之间的依赖性,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其它的企业。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构成了一笔巨大的交易费用从而妨碍企业各方达成一致。对待第一种交易费用,产权的明细和确认是重要的。如果废弃物的排放的权利给予某企业,使得企业排放成本很低,那利用其它企业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由于获得资源成本节约应当成为成本负担的主体。除非某企业也需要其它企业的废弃物作为生产资源,否则是否加入这个循环经济产业群对其无关紧要。当然,其它企业或政府可以给予此企业一定的报酬来激励其加入。而如果企业排放废弃物的权利被剥夺从而提高了企业排放成本,那么会对企业加入循环体系形成正面激励,有利于降低产业群的交易费用。此外,市场化程度也对这种交易费用有重要影响。废弃物的排放构成的供给与废弃物的利用构成的需求各自具有的竞争性越强,二者的交易费用越低,形成的系统也就越稳定。例如,甲企业与乙企业合作可以带来利润a,而甲企业与丙企业合作可以得到利润2a,那么甲企业和丙企业由于共同利润驱动,合作的意愿更强烈从而交易费用也会更低。而第二项针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交易费用可以被具体化为各方为达成一致形成循环体统而签订契约的费用。为了降低这项交易费用,最重要的是在循环系统的技术设计上要有一套保险子系统来加大整个系统的可行性,避免某个子企业出现问题而使得整个系统全面瘫痪,并且问题企业修复成本也不能太高。其次,需要一个协调机构,由政府充当或各企业组成固定部门负责组织协调。

(三)关于自生能力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是假设产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都具有自生能力。也即所有的成本由各企业承担,企业依然可以获得比以前传统的直线型经济模式更大的利润或者企业利润降低有限。但是,如果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具有自生能力,并不代表这种转变是无意义的。而此时,则需要政府对这种转变给予补贴。在分析“企业自循环”的情形中,我们了解到政府补贴存在着由道德风险带来的交易费用。而“产业群循环”的模式转化利用政府补贴的交易费用则更复杂。因其涉及的不只是单个企业,作为补贴主体的政府要选择合理的补贴客体并且进行制度设计以降低补贴带来的一系列内生交易费用,而这本身是需要一些外生交易费用的支付,只要这种支付相对内生交易费用是合理的。比如,政府需要考虑是将补贴支付给产业群的企业代表,还是支付给产业群成立的一个专门协会机构,也可以由政府亲自使用这笔补贴为产业群的循环系统进行设计和构建。我们还可以考虑补贴的使用者应当是三方代表的一个集合,即政府、产业群内的企业以及专家。专家或技术人员是操作主体,各个企业是配合主体,政府是补贴使用和监督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