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消费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陈建煌,福建莆田人,华夏时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市科技实业商会执行会长,中国WTO 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生研究员,北京市科技实业商会执行会长,同时兼任经济、管理、科技商会等20 多个社团组织领导职务,2002 年入选“中国21 世纪管理专家”,并兼任多个政府部门经济、战略顾问。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内多家权威机构联合支持的“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项目问世了。我由衷地感谢项目的合作者,感谢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联集团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以及《绿色环保建材》杂志,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大力配合与无私奉献,才使得这个面向公众的公益项目得以诞生。
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平台
“绿色建材”概念1988 年首次出现之后,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开始了对绿色建材的研发。众多大型国际建材企业,极富前瞻性地对绿色建材给予了高度重视。绿色建材仅在德国的潜在市场容量就达4000 亿欧元,美国预测2017 年绿色建筑材料市场将达到866 亿美元。
多年来,为发展绿色建材,国家和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节能、环保及综合利用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和经济政策。但目前,相关法规和标准还不健全,评价认证体系亟待完善,绿色环保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专业机构联合起来共同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这个项目是一个在采信国家权威认证机构检验认证基础上建设的企业服务体系,目标是打破目前在家居建材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局面,为消费者推荐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同时鼓励企业的技术研发,促进建材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在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后,绿色建材基金决定联合众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机构发起这个公益工程,各家单位将发挥各自业务优势,全力支持保障工程的开展实施。
我们相信,正是有了全面系统的设计,各单位通力合作,保障工程才能向公众展示真正的绿色建材产品,全方位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和产品质量承诺,才能引导公众鉴别、购买、使用真正的健康、安全、环保的绿色建材产品,才能让真正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产品卖得更好,营销成本降低,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品牌公信力提升。
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是绿色建材基金倾力支持的一个项目,该项目规模大,参与机构多,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的同时,对企业品牌的提升,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对民众、对企业,对整个行业都有益的好事。
消费者可以得到真实的保障,包括企业的双倍赔付承诺、检验机构的技术保障、保险公司的理赔、品牌的监测、媒体的公示和监督、项目本身的赔偿制度等,还有公益基金对困难消费者的救助,是一个对消费者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保障工程除了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外,也充分考虑了企业的需求。
首先,保障工程是优秀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工程。
加入保障工程,对企业的营销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产品还将会被编入《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产品目录》,该目录除了报送相关主管部门,还将在各大中型建材城、装饰设计公司以及重点社区进行展示。
保障工程对加入工程的品牌口碑做出客观的监测和分析,并出版《绿色建材行业品牌口碑报告》,面向全社会公开。加入工程的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好与坏将公开公示,好的产品将获得公众加倍的认可。
其次,保障工程是一个促进绿色建材行业发展的希望工程。
保障工程一开始就由我们公益机构发出号召,具有公益、非盈利的独立第三方特性。我们希望加入保障工程的企业能敢于承担起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重任,对于出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做出对消费者双倍赔偿的承诺。愿意购买“保障工程产品责任险”,以第三方的保障来增加产品公信力,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多了一份安心。
最终,让真正的绿色建材企业发展得更好,让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让绿色建材行业更有希望,这才是保障工程发起的初衷。
公益事业的创新之举
在公众意识中,公益几乎等同于“无私的奉献”,等同于简单的捐钱捐物,这种认识存在局限,狭隘的认识和定位无疑限制了公益事业创新。
乐善好施固然传递正能量,但是一个大型的公益活动,不是靠政府部门,或者公益机构,或者依靠某些企业捐助就能完成的。公益活动的创新,一定是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部门有机囊括其中,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带来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演进发展。
很显然,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推进这方面工作,但只靠政府部门远远不够。我们的公益项目要为政府拾遗补缺。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重视。
绿色建材基金有一个项目,就是消费者救助项目,但这个项目的受益者仅仅是因为不环保建材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解决特定群体面临的困难和难题,这是公益基金的职责,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则是希望能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尽可能不受到损害。把我们消费者救助项目纳入保障工程中会实现更大的价值。
“绿色建材消费者保障工程”项目对公益事业的创新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整合社会方方面面资源共同参与公益活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单靠某个机构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一个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这是一种更伟大的担当,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公益基金会不仅要让受助群体受益,还要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公益参与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积极正向的“发展型”公益生态系统。
我们倡导互助、共赢的理念,大家都是参与者,大家都能从中受益,多方共赢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让公益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循环起来,就是我们谋求的“公共利益”。
事实上,公益事业强调的人道与商道并不矛盾,而是和谐统一的。
在推进保障工程过程中,我们不排除一些机构的确是受益的,比如真正愿意投入绿色建材研发企业的品牌获得提升,带动销售,由于受益于我们的公益活动,他们会更愿意为公益捐赠。基金会本身,由于扩大了影响力,能接受更多的捐赠,这些捐赠会投入到更多的公益事业中去,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对企业来讲,公益营销不等于一个活动,一次捐赠,而是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战略取向,而不是短期行为。
企业逐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看似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实则不是。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越多,越受尊敬,口碑愈加。相反,抛弃企业社会责任,为了攫取更多利润,丧失道德底线的企业最终只会被社会唾弃淘汰。
作为公益基金,我们做项目要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相关性,企业所赞助的活动必须符合品牌核心价值以及目标人群的喜好。
篇2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新《环境保护法》的亮点主要是对违法企业可按日处罚,上不封顶,对违法企业负责人可进行行政拘留,突出强调了政府监督管理责任,以及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为公民参与环境监督提供便利。新《环境保护法》有四个特点:一是定位合理,二是创新理念,三是完善制度,四是强化责任。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已最大限度凝聚了各方共识,是现阶段最有力度的一部环保法,为未来统一协调大环保“基本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命题视角】
1.《经济生活》的三个主体――国家(政府)、企业、消费者,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人可能会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的相关材料进行考查,要求考生回答保护环境的经济意义和措施。
2.《政治生活》中的政府、公民等相关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人可能会以政府或公民为命题切入点,考查政府如何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公民如何参与环境保护,或实施新《环境保护法》体现的政治意义。
【试题猜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新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
对于公众来说,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每个公民倡导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绿色消费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
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政府负责、企业守法、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
(1)结合材料,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出发,为保护环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3)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解题点拨】第(1)问,应从《经济生活》中的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建议。第(3)问,可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1)①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积极从事绿色产品的生产,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消费者要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倡导绿色生活。
篇3
关键:绿色营销 中小企业 对策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商家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而实施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重要性
篇4
建设绿色矿山
“要摆脱‘负面形象’,煤炭企业必须首先从源头上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抓好绿色矿山建设。”交通银行能源行业分析师竺ニ怠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加大,一些矿区地面塌陷、裂缝、沉降等问题突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补上历史欠账,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实现矿区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促进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产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矿区和美丽矿山。
记者了解到,当前煤炭产业濒临全行业亏损,而绿色矿山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因而推广压力不小。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董事长张文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新矿集团先后投入近11亿元,为绿色生产作出较大贡献,但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张文建议,应该加快出台支持煤炭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在已有的充填开采煤炭资源税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快绿色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国家应对煤炭洗选加工、清洁生产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生产清洁煤炭。
清洁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加大,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压缩。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董事长孙中辉说,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可以发展技术路线成熟的煤化工产业;另一方面可以推广煤炭清洁燃烧技术,降低污染排放,实现“黑色煤炭、绿色燃烧”。孙中辉表示,通过煤炭转化和清洁燃煤技术改造后,成本仍然远低于其他能源方式。政府和企业应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山东省淄博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董以琦说,淄博市于2014年出台了地级市煤炭清洁利用政府规章。目前,淄博市共有1000多处储煤场地得到规范治理,扬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煤炭生产、储存、运输、燃用的全过程监管,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替代散煤,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记者还了解到,煤炭行业正在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的新型燃煤锅炉。目前,已在20多个省区市建成煤粉型工业锅炉系统500余套。董以琦建议,当前应大力推广洁净型煤和兰炭等清洁煤炭替代劣质散煤,并对煤炭生产企业主动进行绿色环保生产提供政策支持。
延长消费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煤电联营、推进煤电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今年2月份,郑煤集团公司与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大唐三门峡电厂6号机组煤电一体化项目,联手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共同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煤电发展的实践证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盈亏多变,双方都不能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彼此都感到无奈。主要原因是合理的价格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有长期往复非良性发展的趋势,严重影响双方发展。煤电双方应该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建立煤炭最低价格红线机制,实现煤电双方可持续发展。
篇5
关键词:饭店;绿色管理措施;质量感知;风险感知;价值感知;消费意愿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2
一、饭店绿色管理措施研究的必要性
1.研究必要性
未来30年是世界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旅游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当地的环境状况,这其中就包括支柱产业饭店行业,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大多数饭店每年的能耗占其全年营收的10%,在饭店的成本开支中位列第二位。面对产业规模逐年加速扩张的局面,中国饭店业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通过节能环保手段控制成本也是人们的共识:作为耗能大户,饭店无论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等角度考虑都更应该重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饭店用品、设备将逐步走上便捷高效的低碳之路。饭店业对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所作的努力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并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饭店店的环境管理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而创建“绿色饭店”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
专家指出,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饭店的投资回报期在延长,竞争也更加激烈。这就要求饭店必须在市场和产品创新、品牌、品质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的竞争,绿色管理作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提升饭店品牌和在顾客心目中的形象。虽然国内许多饭店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绿色管理措施,但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绿色管理措施,加强品牌建设还没有引起国内饭店的重视。大多数饭店认为实施绿色管理将使自身成本增加,顾客也抱怨没有实际的感受。可见,国内很多饭店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管理的价值。
2.研究意义
通过顾客视角的饭店绿色管理措施的研究,饭店在满足顾客需求、获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协调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和谐目标和生态平衡目标,尽可能的少污染或者不污染自然环境,实现环境保持、社会发展、经济提升三者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建议。
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完善前人关于顾客视角下绿色管理措施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相关行业实施绿色管理措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饭店的发展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并兼具国际视角的绿色管理对策与建议。
二、顾客视角与饭店绿色管理措施关联性研究
在做了大量前期文献梳理工作,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辅以实地调查与实证数据调查分析工作后,笔者研究发现对顾客而言,容易接受的绿色管理措施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较少的限制或前提条件;二是可靠的措施内容;三是措施有适度的涵盖面;四是措施表述对顾客简明扼要容易懂。这四个特点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关性。
饭店是否推行环保虽然不是顾客住宿选择的主要因素,但也可作为饭店吸引顾客的卖点,在顾客选择饭店的过程中,绿色管理措施的前提属性和方便属性影响着顾客的风险感知。笔者发现绿色管理措施的前提属性与顾客的风险感知正相关,绿色管理措施的方便属性与顾客的风险感知负相关。措施实施的前提条件越多,顾客的风险感知越高,前提条件越少,顾客的风险感知越低;绿色管理措施越能被顾客方便使用、可靠度越高,顾客的风险感知越低,反之亦然。
在顾客选择饭店的过程中,绿色管理措施的方便属性影响着顾客价值感知。绿色管理措施的方便属性与价值感知正相关。顾客对饭店推行环保的态度越支持,其对绿色饭店的消费意愿就越高。绿色管理措施越通俗易懂,顾客的价值感知越高,措施越容易被顾客使用,顾客的价值感知越高,反之亦然。
在顾客选择饭店的过程中,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耳闻的环保措施支持配合度较高,但对绿色饭店的特殊环保要求不同,消费者的反应差异很大,如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不每天更换布草和使用多次使用的洗衣布袋等方面有相当一部分顾客不支持,这说明还需通过绿色消费教育或政府的政策引导来促使消费者配合饭店的环保措施。绿色管理措施的方便属性通过价值感知和风险感知影响其消费意愿,方便属性还直接影响着顾客的消费意愿,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在顾客选择饭店的过程中,顾客对绿色管理措施的价值感知和风险感知影响其消费意愿。价值感知与消费意愿之间呈正相关,风险感知与消费意愿呈负相关。价值感知越高、风险感知越小,顾客的消费意愿越高,反之亦然。
三、饭店绿色管理措施设计与实施的建议
1.充分整合内外资源,发挥绿色管理措施的作用
由于现有饭店提供的服务产品本身具有标准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使得很多品牌饭店都在思考如何凸显特色,饭店则应该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在绿色管理措施的制定、绿色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营销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合理的价格和能够经受市场检验的品牌迅速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在有效满足绿色消费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间接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精心设计的绿色管理措施可以将流行的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实实在在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又向顾客传达了关于企业或服务的正面信息,从而提升顾客的价值感知,降低顾客的购买风险,增强顾客的消费意愿。并为饭店加强质量管理、改进经营绩效、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效途径。因此,作为一个帮助企业提高利润、促进顾客满意的工具,绿色管理措施应该受到饭店管理者的重视。
饭店在推行绿色管理措施时候要综合考虑如何提高饭店的核心服务质量,绿色管理措施首先应该要提高客房的服务质量。尽量通过管理措施提高客房的卫生、简约、舒适等特点,给顾客以家的感觉,对于饭店的商务客人,绿色管理措施应该涉及绿色环保且便捷的商务设施。
2.合理设计绿色管理措施,降低顾客的风险感知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打击假冒伪劣的职能,针对有关饭店企业伪绿色、伪低碳产品和服务进行处理,对于炒作概念、借机涨价的不合理的价格现象进行相应的规范和调控,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同时应在在绿色、节能、低碳的标准上,各行业协会通力合作,加强绿色认证、能耗认证,使得绿色措施的制订,绿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有章可循。其次,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制定绿色管理措施。每个饭店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主要客源的特点,实施和宣传相应的绿色管理措施。精心设计和实施的措施,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明确的可衡量的细节,能够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并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改进经营绩效、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效途径。笔者研究发现。前提限制较少、内容可靠、涵盖适中、简明扼要的绿色管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顾客的风险感知。
3.挖掘绿色管理措施的潜力,提升顾客的价值感知
顾客在绿色饭店消费会因为饭店提供绿色食品、绿色客房造成顾客支付总成本的增加,或是减少了部分服务和服务设施。因此,绿色饭店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顾客支付的成本,并对其价值进行补偿,。研究发现,简明扼要执行方便的饭店绿色管理措施对顾客的价值感知影响最大。绿色管理措施的设计必须给顾客以舒适、便捷的感受,以细节的累积来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培养顾客忠诚。因此,饭店在设计绿色管理措施的内容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内容,将服务有形化,能使顾客能准确地理解所遵守措施所带来的好处,增加顾客的感知利得。同时将自身的品牌与绿色理念结合起来,减少顾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使顾客愿意支付溢价,忽略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
4.关注顾客实际需求,加强绿色饭店宣传,培养绿色消费观念
饭店在制定绿色管理措施时,衡量措施是否合理、条款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可靠等,都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作为的标准。这就要求饭店的管理者要准确把握顾客的需求,全面的了解顾客的观点看法。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顾客参与到措施制度的设计中,用明确的措施内容反映顾客的需求和意愿,并且积极鼓励顾客参与这一制度的实施过程,将顾客作为制度实施操作过程中的反馈渠道,这样才能建立最完善的绿色管理措施制度。而让顾客参与进来就需要对顾客进行绿色提醒,把客人视为环保的合作伙伴。为此,饭店应向客人宣传饭店的环保计划和创意,通过多方面综合的宣传渠道引导顾客树立节俭和环保的消费观念。让顾客认识到节能环保的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尚文明行为。此外,要充分调动饭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的绿色消费行为积极性,通过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消费群体的表率作用,促进和引领其他顾客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报刊、网络等,对饭店的绿色经营理念和绿色消费概念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某些公益性活动来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这样不仅能唤醒顾客的绿色消费意识,也能提高饭店品牌知名度,丰富饭店品牌内涵,是顾客和公众对饭店产生良好的形象认同感。
5.重视员工理念培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绿色管理的前提是绿色员工的存在,只有员工自身具备深厚的绿色理念,才能使绿色管理成为有力的管理手段,促进顾客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管理工作走向更高层次。绿色管理措施要发挥其对提升饭店服务水平的能动作用,必须加入人的因素。基本理念就是“人服务于人”,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同时重视员工的感受,并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让员工充分扮演企业形象的“使者”、绿色理念的“传播者”、服务的“创新者”、市场的“开拓者”等角色,从而在饭店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调查表明,照顾好了员工,员工才能将心比心对待顾客,然后顾客就会不断光顾。员工满意是创造顾客满意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饭店应该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员工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员工受到尊重和公平的待遇,拥有学习、发挥潜力的机会,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个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利华.提升服务感知价值的途径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2):37-38.
[2]李正茂.浅议旅游饭店绿色营销策略[J].现代商业,2009(21):15-16.
[3]姜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饭店能耗管理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8-9.
[4]何建民.运用体验经济创造饭店产品的价值[N].中国旅游报,2004.
篇6
【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投入结构中的资源环境的代价,环境和资源被严重“透支”,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重庆既具有“两个欠发达”的市情,发展的任务还很重,同时也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集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于一身。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产业结构中低端环节较多,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环境保护压力比较大。
生态司法改革滞后,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脱节,不能满足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意识,消费水平不高,缺乏绿色消费的观念,再加上绿色消费市场不健全,致使绿色消费依然处在低消费的起步阶段。
项目融资比较困难,总体上来说,重庆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绿色投资,没有形成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体系。
一些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意识不到位,往往趋利避害,宁愿抓经济工作,而不喜欢抓社会和环保工作。
【建议】
――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城市美丽。
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发力绿色产业,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用好政绩考核“指挥棒”,强化生态在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引导地方政府向绿色发展理念转变。
推进生态司法改革,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环境的作用,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探索和规范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
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
篇7
[关键词] 绿色采购 政府采购 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
一、政府绿色采购的内涵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行绿色消费、绿色采购,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绿色采购是指采购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其消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购那些无污染、有利于健康及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以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绿色采购的意义主要是:首先,政府绿色采购,着意选择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有益健康的“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作为调整宏观经济,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其次,政府绿色采购能调动企业生产节能减排的绿色产品的积极性,促进和推动企业加强和改善环境管理,不仅能节约资源能源的消耗,也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带动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立,促进生态产业化,对于带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再次,政府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实行政府绿色采购能起到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采购的示范性作用,也有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可以促进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加快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
二、我国绿色采购制度的发展和现存的问题
我国于2003实施《政府采购法》,其中第9条明确规定了政府采购的环境保护目标,一些单行法和地方性法规已涉及到政府绿色采购的内容,实际运作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2006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和财政部联合了《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首先实行,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北京奥组委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奥运会的整个筹办、举办过程中开展绿色采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筹办、举办及赛后利用的过程中。可见,政府绿色采购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瓶颈”。
1.缺乏对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支持。世界各国都在逐渐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我国对政府采购的法律体系中就缺乏对绿色采购的明确规定,这样在执行过程中难免缺乏制度约束和政策导向,《政府采购法》第九条的规定也没有对政府绿色采购的实施条例和细则做详细规定和说明,缺乏法律依据和效力。由财政部制定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中也没明确提出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管理办法和要求。
2.节能环保意识有待加强。政府采购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知识不甚了解,长期以来的采购习惯和观念使政府绿色采购推行受阻。另外,我国政府的绿色采购往往只注意到末端的产品,忽视了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的全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节能要求,没有对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实行绿色标准。
3.“绿色清单”中政府绿色采购的对象有限。政府采购中没有明确规定对绿色产品采购的优惠措施。绿色清单也很难把所有绿色产品和服务囊括在内,这样就使政府绿色采购缺乏依据。
二、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建议
针对我国政府绿色采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政府绿色采购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立法。许多国家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都有坚强的法律做后盾。例如,日本颁布了《绿色采购法》,韩国制定了《鼓励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法》,美国除《政府采购法》外,还颁布了《环境友好型产品采购指南》等。我国应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同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绿色采购相关法律,对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使其日臻完善,并在法律框架下,有条不紊地推行我国政府绿色采购。
2.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的意识,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市场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厂商和消费者。政府应在绿色采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观念,并积极引导厂商和消费者,为构建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渐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氛围。
3.建立绿色采购标准,增强“绿色清单”的可操作性。“绿色清单”能够反映政府的政策意向,使采购机构的绿色采购有了明确的根据。由此,“绿色清单”应扩大范围,尽量涵盖所有政府采购的对象。此外,“绿色清单”应具备可操作性、指导性的特点,与国际标准接轨,便于认证、执行和推广。
4.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增加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由于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要考虑到环保、节能、安全等因素,因此绿色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为调动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保证绿色产品的供给充足,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财税政策和加大政府绿色采购来引导、激励厂商生产绿色产品。
5.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信息公开与反馈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政府绿色采购的信息公开机制能增加透明度,良好的信息反馈能加强厂商与政府的沟通,便于信息的交流和搜集,同时也加大了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政府绿色采购的监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也是加强对政府绿色采购人员和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保证绿色采购制度充分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马海涛 姜爱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篇8
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如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消费后的产品、包装材料等)或消费者期望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失去了效用或已被淘汰,将作为废弃物抛弃,但在这些物品中还存在可以再利用的潜在使用价值,企业为这部分物品设计一个回收系统,使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回到正规的企业物流活动中来。这个回收系统就是逆向物流系统,而系统中的物流就是逆向物流?5?。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10?。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绿色物流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有绿色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料的单向运作模式,有利于减少不适当物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因焚烧、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改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逆向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与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强调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形态?6?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严重问题,而物流业的发展必定会耗用大量的资源、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废物和噪音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物流企业一开始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和管理,把“可持续发展”做为企业的最大利益原则加以对待?9?。物流绿色化是21世纪物流管理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2.2.1 废弃物最小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废弃物管理通常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物进行最小化,有两个途径可实现废物的最小化?4?:①从废物生成上预防废物的产生;②对已有废物实行“变废为宝”。其具体方法为减少废物数量(Reduce)、废物再利用(Reuse)、废物循环(Recycle)、废物回收(Recover)(将以上方法简称为4Rs)。
4Rs能够减少要处置的废物数量,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层次,这种逻辑层次揭示四种方法之间优先顺序?4?。如图1所示。
在通常情况下,减少使用资源产生的废物是最好的方法,力争在第一地点不要产生废物。如果废物已经产生,必须想尽办法充分挖掘其内涵的用途,如果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利用。如果不可行,则回收这些废物。最后,从不能减少、再利用和循环的废物中回收能源。这就实现了“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目标,为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同时,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质、能量的生态均衡必然成为我国工业制造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2.2 管好逆向物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逆向物流所包含的各种活动中,管理客户退回的商品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对流通领域的逆向物流管理,可采用如下措施:①在商品流通中尽量减少商品的回流量?8?;②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再循环物流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逆向物流的管理首先要从阻止商品回流(即退货)的发生入手,因为有些商品类型(见表1、表2)的回流是可以避免(或最小化)的,只须物流企业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要求每一个员工。表1和表2分别列出终端消费者和零售商退货的原因。其次要树立面向拆卸的设计理念?8?,即在产品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使回流产品的持续处理更容易,以便于产品的翻新、再制造或原料的回收。
另外,由于大量生产、流通和大量消费,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一些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物流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的其它节点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生产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如图2所示)。这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3逆向物流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逆向物流活动绿色化,可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①废旧物品的绿色回收;②对回收品的绿色处理。具体来说,废旧物品的回收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活动,可以设想,全球若只有正向物流这一单向运作模式,那么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质,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的生活拉圾,不要多长时间就会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不可想象的。
对回收物品绿色处理方式的划分,可以借助Thierry?1?在1995年提出的观点:直接再利用(direct reuse);修理(repair);再生(recycling);再制造(remanufacturing)。?简称为4rs?
4rs能够减少要处置的废旧物品数量,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减少因焚烧、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绿色处理方法、应用举例及层次关系?5?如表3所示。
在通常情况下,使回收物流绿色化的最优途径是再利用和再制造。这种再利用和再制造通过循环重复利用物料,充分回收有用的自然资源,减少对废旧物品的处理成本,产生具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效益就是因废物数量的减少,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平衡。这就实现了“使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目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3 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企业的作为
绿色逆向物流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物流企业。因此,开展绿色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整个物流活动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绿色物流的具体实施。具体来说,企业实现逆向物流绿色化,应重点解决两个难点,一是物品的回收,二是对回收品的处理。对于物品的回收,建议建立合理、优化的回收模式:企业内回收模式和企业外回收模式。从图2所示的“再循环物流系统”结构图可知,对供应商、生产商等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出现的废次品、边角废料以及仓储运输环节中出现的损货,通过企业内回收模式进行回收,使之再资源化。对终端客户和零售商的退货,批发零售商的包装材料,消费者群体产生的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及废旧物,可通过企业外回收模式进行回收。对一些耐用消费品可通过“以旧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来实现企业外回收,如家用电器、电脑、手机、高压锅等消费品。同时企业可通过在各大城市建立维修、回收两者兼有的废旧物回收中心,以方便废旧物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大大缓解废旧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对回收物品的处理,总的原则是循环再利用,充分挖掘废旧物内涵的用途,不能用的也要回收其能源。具体来说,先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能利用的充分利用,对只需要进行简单维修就能使用而不影响质量的产品,通过简单处理就直接进入销售市场;对生产制造商产生的边角废料,批发零售商剩下的包装材料,用户群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均可运送到供应商或第三方生产商,使之再资源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要建立回收废物处理系统,需要有大量的投资,因此,企业可考虑将其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做,或者和其它企业联手来做。
3.2 政府的作为
政府应发挥绿色物流的导向作用,积极扶持绿色物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要点是在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在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加大对物流污染源、交通量、交通流的控制和管理。严格实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订《废弃物处理预收费法》等法律;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物流活动,如对公路运输提价;在税收、贷款方面对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进行倾斜;建立专门的绿色物流管理监督机构;倡导建设绿色物流园区,特别是城市中心物流园区,等等。在包装方面,政府应尽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制订一些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包装行为,如只要包装容器生产商达到一定的回收再利用水平就可申请免除包装废弃物的税收;因此包装企业应尽量使用易回收的纸材料。建议企业在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上,应坚持的原则是:包装原材料或容器必须不危害人体的健康;尽量少用废弃后难降解的包装材料;尽量缩小包装体积;包装容器内空间体积不应超过产品体积的20%等。在流通加工方面,政府可通过建设物流园区,使物流企业集中运作,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篇9
关键词:绿色营销 现状 发展分析
一、绿色营销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市场最具有生命力的五种营销方式分别是“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直复营销及特许经营。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我们说这一观念的产生相对于以往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而言是一次企业经营思想上的革命的话,那么,绿色营销观念将掀起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
人们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平衡,大气污染和生物灭种等环境危机,越来越认识到在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后遗症这些表象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问题。今天,我们普遍感觉到正是那种过度掠夺式的消费方式和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危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企业行为缺乏生态观念,那种对自然资源釆取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追求一已的、一时的高效益、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由单纯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资源配置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和发展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全球的绿色革命为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二、绿色营销的特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以保护环境和回归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绿色营销活动。这种营销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1.提倡绿色消费意识。就绿色产品购买意愿而言,绿色消费者除了关注购买和消费过程,还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处置问题(如可回收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变化,日渐出现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渴望,人们开始关心消费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据市场调研报告表明,91.6%日本主妇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大约50%的法国人、80%的德国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都愿意挑选环保商品。在美国,有30%的消费者声称他们关心大公司的环境记录,有84%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会考虑公司环保方面的声誉。绿色消费观念代表了当今世界公众消费观念的新朝流。
2.“绿色”标记贯穿于绿色营销的整个过程。绿色营销与其它营销方式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分销和售后服务等活动中,都和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情趣的“绿色”观念紧紧相联,并将其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始终。
3.绿色营销在注重满足消费者需求并由此取得利润的同时,要符合环保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表明企业在发展中享有正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的环境的权利,但又必须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4.绿色营销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企业在获得持续利润的同时,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的优势。
5.采用绿色标志。采用绿色标志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我国现行的绿色标志,是由国家指定的机构或民间组织依据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
三、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意义
1.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认识到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获得良好的效益。
2.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的象征。以发展循环经济、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企业形象的树立,是企业及其经营者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的高尚思想境界的体现。追求绿色形象的企业,其理念和行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的楷模。
3.实施绿色营销有利于打破绿色壁垒。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和最难对付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产生了。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逐步向外向型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也以环保为名,构筑起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冲击。通过强化绿色观念,重视绿色设计,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包装,积极争取ISO14000认证等措施来实施绿色营销,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四、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企业的绿色营销在博弈中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的尴尬境地。中国绿色产品市场还处于市场引入期,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淡薄,绿色消费水平还很低,绿色产品引入市场需支付巨额费用,并导致利润为负值(绿色产品成本含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使广大企业陷入“囚徒博弈”的营销两难困境。
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尚处于起步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规模快速扩张是企业行为的主要目标,表现为宏观的、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因素远未成为影响企业运作的“内生变量”。第二,我国的环境产权机制不健全,政府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出于地方主义的利益保护,对环保法规执行不严,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管理上亦缺乏力度。第三,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整体水平较低。第四,社会范围内的环境意识还有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我国除若干大城市之外,绝大部分地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尚未形成,除了少数具有领先水平的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环保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如果这种情况不能迅速改变,我国21世纪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国家生态安全计划都将成为泡影,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全球竞争中,也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甚至遭致灭顶之灾,我们相信这绝非杞人忧天或者危言耸听!
五、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战略选择建议
篇10
1循环利用的设计
思路服装常常与普通消费品在使用价值方面尚有所区别,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服装并不是使用价值趋于零时才被报废,往往是因为过时或者不合身而被抛弃,这种服装占废旧服装的大部分,虽然定性为废品,但依然存在较多使用空间,因此可以从设计角度进行循环利用,开发、挖掘其剩余价值,进行创新再设计,延伸其生命周期。对废旧服装进行再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大多数的情况下,废旧服装其构成服装面料的材料本身的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将艺术设计造型方法和创新的思想运用在这些废弃的材料上,重新定位它们的使用功能,例如采用拼接、打破、解构等手段赋予它们新的形态,为这些废弃纺织品带来二次生命,为其提供一条创新环保的道路。
(2)功能的循环再设计在大多数废弃服装中,它的局部细节,如口袋、腰封等部分都可以拿来利用。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是在发挥服装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保留式再设计,通过设计、开发多种组合方式,构成可以适应各种形态的多样化的产品。
(3)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服装产品因为是易耗品,因此对环境的意义不可小觑,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当以减量、再生、环保、高效和尽可能长使用寿命为主导设计思想。由于设计的问题与环境的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设计师在面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须对传统设计观念提出新的思考和再认识,在设计时除考虑产品外观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是否是以自然为本的设计。
2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技术标准是指产品从纺织品原材料的选择时即开始标准规范操作,在原材料加工成纺织品,继而加工成服装产品或床上用品时,贯穿整个加工链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技术标准相比现在使用的行业标准,更加深入、详细和连贯,其具有的整体系统性,将相关的行业能更加逻辑化、科学化地构建在一起,从行业链上对各级产品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战略性实现绿色、环保和高效、低损耗的生态产业链。
3分类、分级模型
在统一的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行业内部的分类、分级模型。例如,服装加工业,可以根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内部承上启下的行业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以标准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定性模型的描述和建议,这对上下游的产业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二研究方案与设计实验
目前从美国、英国等地的经验来看,废旧纺织品服装的主要走向是二手服装市场。有些国家,例如德国和日本,致力于高科技的废旧服装材料的技术研究,组织化纤公司开发涤纶的化学降解技术———涤纶废旧服装循环利用体系;法国,废旧纺织品利用再生技术生产高价值的产业用纺织品,用途广泛;现在很多国家和政府、企业都设立相应组织,资助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市场开发。例如跨国品牌H&M,长期坚持以旧换新的品牌服务,不仅有利环保事业,也提高和带动了品牌形象和市场销售,担负起环保意识的宣扬和普及的公益使命。
1结合企业形象的循环利用的设计思路
H&M在营销中致力于环保思想的普及和宣传,H&M将循环再设计贯穿在它的每一个商业操作中,无论是设计、生产还是销售与售后服务:材料的循环再设计、功能的循环再设计、设计思想的循环再设计等各方面均有杰出表现,在它全球的分店中,均设有回收废旧服装的业务内容,消费者只要携带报废的服装,无论有没有品牌,是否是该品牌的产品,均可以换取8折的消费优惠。由于H&M是成衣性质,是低廉的快速消费品,因此H&M在循环再利用中的设计思路非常接近实际和大众生活,企业充分利用废旧服饰的残余价值,主要方面是材料和服饰功能的价值,努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或者加工成家庭用的软材料用具用品,H&M的产品结构、款式均极为普通和简单,设计过程、使用指导以及再利用、再回收生产中,均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思想和理念。
2系统下的分类
分级标准的制定H&M品牌并未建立详细的分类、分级标准,这里我们建立模拟的服装循环框架示意图,其中分类、分级标准贯穿在服装的微循环产业框架中,结合服装的生产标准(GB标准),对产品流通的不同环节做宏观的构思和设计(如图1所示)。服装产品的循环过程,包括新产品到废旧产品的流通过程和废旧产品回归新产品的过程。无论是哪种过程,框架中都建立了分级、分类标准。在行业内部,这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准。而相关行业,例如纺织业和服装业,各自内部的标准可以略有不同,但均需参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协调和整合,形成行业之间的重要衔接和相互影响的必然关联关系。五级分类标准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材料名称、品质、再生性能、环保性能、循环方向等,作为技术性指导文件,标准需要尊重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兼顾其他行业的操作与需求:
(1)一级标准:全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麻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优)、可制再生棉;
(2)二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70/3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良)、可提取制再生棉;
(3)三级标准:含天然珍贵资源材料(丝、麻、棉、毛),混纺(棉/化纤30/70),可再生、可降解(不建议)、绿色环保等级(中)、可提取制再生棉;
(4)四级标准:合成材料,聚酯,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较低)、不可再生;
(5)五级标准:合成材料,混纺(聚酯/粘胶30/70),不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级(低)、不可再生;五级分类标准级别越高,化纤成分越多,回收和循环处理中,难度越大,对环境破坏越大,五级标准作为技术型指导文件,可以以标的的形式出现在服饰产品中,例如衣服的洗水唛,当这件服饰报废时,洗水唛中的指标和成分内容将引导这件废旧服装的合理去向,避免了后续工作的低效和重复。五级分类标准仅是一个构想模型,分类、分级标准可以在具体实践中设计的更加详细和精准。
三效能分析与比较
以H&M生产的一件T恤为例,当它被使用2年报废后,还存有部分使用价值,循环再利用可以将它引入以下几个途径。
(1)二手服装市场
(2)家用抹布、拖把
(3)送入工厂经过撕裂和粉碎,加入其他材料制成工业用非制造布、再生纸张
(4)掩埋或焚烧是现代科技发达国家2013年的废旧服装的处理去向,约有90%的废旧服装进入循环利用的渠道。进入二手服装市场的废旧服装,无须对其成分性能进行过多的界定和规范,在其再次使用后仍将面临彻底报废的分解过程,因此,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废旧服装面临的是两种结果:分解再生和掩埋处理,采用统一技术标准和分类分级模型,可以从最基本的纤维材料开始进行有效管理,当产品彻底报废时,高效地引导废旧材料进入再生或填埋环节,形成行业的循环生产链,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源的效用和生态环境。
四结论
- 上一篇: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区别
- 下一篇:创新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