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与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篇1

我国是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存在这璀璨的文化,这些文化产物被大量的应用在建筑物中,在施工的方式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不同,特别是建筑文化的整体性的工作模式问题。在这种施工建筑模式的产生和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基本的生活行为方式,也就是说,需要体现人类的智慧,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和品味。比如在我国,长城属于历史的遗迹,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很多的灵感会来自于我国的传统遗迹。一般来说,外在的建筑环境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环境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设计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要本着对当地环境的尊重,对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而严格的分析和探讨,使得整体的建筑设计工作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建筑设计与文化艺术关系

2.1设计要求

早在十九世纪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设计概念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总结。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和图案的控制模式其在管理中具备着较重的装饰意味。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在设计中对于内涵构造也并不明显。在最近五六十年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设计规范和艺术要求都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理念和核心工作模式,在设计工作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艺术价值进行全面的实用价值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2.2艺术内涵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文化艺术要求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工作模式。首先在工作中是将精神层面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将艺术看做是文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领域文化价值的全面化、系统化的形态,是通过在工作中将宗教、哲学以及伦理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认识,从而发挥其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其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艺术和建筑设计方面也有着系统化的认识和要求,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各种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生活中,各居民为了在工作中将相关的需求与工作模式要求进行深入系统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其在工作中表现自我、突出自我的主题模式,也为艺术的客观化发展与建筑和设计的一体化迈进提供了必然基础。再次、就活动层面去分析。艺术就是一种艺术品,而文化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模式。将其两者结合并与建筑设计形成一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

3.1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的关系

艺术文化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文化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之中,可以说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之中,文化与物质紧密相关,其继承了传统结构设计模式的同时要以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在以文化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以现代建筑工程体系为依据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流程,这就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了基础与平台,在设计中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以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手段对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依据。

四、结束语

篇2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与环境

1、环境推进建筑的改革

建筑作为一种人工的构造物和人造的自然环境,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来源于人的需求。而人,首要解决的是“衣、食、住、行”这四大基本的需求,其中的“住”与建筑的关系就再密切不过了。当人类的祖先无法再继续飘摇不定的、风餐露宿的生活时,他们决定找个适合长期居住的地方建造居所;当先祖们不满足于只是建造遮风避雨的处所时,他们开始利用不同的材料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当先辈们经济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品质要求也日渐提高。由此可见,历来的建筑都是在人为的努力和无为(即环境)的制约两者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变化的。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人类在创造生存空间的同时,也被自己创造的空间环境所影响。这里所指的环境,不单单局限于一个封闭的建筑内部空间,而是更加扩大和延生了的空间。把建筑的概念从房间扩大到环境,把空间的概念从室内引向室外,进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环境。正如国际建筑师学会立马会议文件《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总结》中所说“近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够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

环境成就建筑的艺术

每一个城市都是由一幢幢的建筑物所构成的,而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就构成了一个个的空间环境。

一幢建筑就是一个地标。它凝聚了建筑大师们的智慧。北京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大裤衩”大楼),杭州奥体博览城(“比基尼”大楼),苏州东方之门(“大秋裤”大楼),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等,无不在述说着现代建筑标新立异感极强的艺术风格。所谓“北有大裤衩,南有小蛮腰”——作为财富积累和炫耀的象征,人们赋予了这些建筑地标亲切感和幽默感。

一个庞大的建筑单体,如果没有环境的支持,未免显得突兀、空洞、缺乏吸引力。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单体建筑已经不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更加突显的是城市建筑群体之间结构的连续性。所以,在品味一座城市时,这些地标建筑就像重音符能够使城市交响乐抑扬顿挫,相得益彰。这是从城市的整体环境高度上赋予建筑艺术以新的意义。可以这么说,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应该兼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的空间造型的整合体。

建筑与文化

1、文化增强建筑的底蕴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伦理、宗教、价值观念、美学思想、环境意识等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随着历史文明进程的高速发展,各种文化差异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也在建筑体系之间呈现交流融汇的大趋势。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更要突显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历史底蕴。

从远古时代的“穴居”,到先古时代的“陋室”,再到文明时代的“易之以宫室”,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建筑特点,也促成了地域性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的古代,讲究“浑然天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历来为众多的建筑大师所恪守。在建筑的选址上,要考虑到周围的地形地貌,当地的气候因素等,在建筑的方位上,中国建筑崇尚的最好方位就是背靠山,面朝水,阳光充足的自然方位。在中国的风水理论中,也以山南、水北为最佳自然方位。颐和园这座巨大的皇家园林,就是以人工建筑和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园中建筑群以万寿山的佛香阁为中心,亭台、楼阁、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的融为一体,高度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在现代建筑中,中华世纪坛是中国人民迎接新千年、新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南面入口,是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中华大地的圣火广场,北面的青铜甬道上镌刻着远古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中华世纪坛的主体建筑由“乾”、“坤”两部分动静组成,“乾”是坛体上部转动的部分,雕刻着56个民族的图案浮雕,“坤”是坛体下部静止的部分。整体建筑动静呼应,气势雄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2、文化见证建筑的发展

“文化”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一种自然物,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建筑,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的变迁史反映了特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文化的特点。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渭河以南修建的豪华宫殿。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阿房宫的规模,唐代杜牧也曾经写过《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何等的建筑规模啊!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其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高级建筑群。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主体建筑为“鸟巢”,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建的主体育场。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的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整个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创新,简洁古朴,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环境、文化与建筑共同发展

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不仅仅用来满足人们的居所需要,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聚集,政治、经济、文化都将在建筑体系上有更大的发展。聚焦建筑群体、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自然环境是天成之笔。我们要善待环境,尊重自然,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在“人归自然”的思想影响下,在人们追求宜居,和谐的文化底蕴下,讲究生态设计的建筑以及建筑群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质。由建筑作品与建筑群体表达出来的文化韵味,社会意义,能引发环境使用者或者社会大众的共鸣与联想,使建筑、环境、文化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激发了建筑在环境中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建筑在文化上的造诣。

参考文献:

《建筑、文化、人生》韩增禄、何重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

一版

《环境艺术教育》杨文会编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打开城市百宝盒》阮如舫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篇3

关键词:岭南;建筑文化;地理环境

岭南文化偏居我国东南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它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渗透和结合的产物。与之相应的岭南建筑文化也是受地理气候环境、人文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它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文化都在一定自然环境中产生、发展并受其制约和影响。岭南建筑文化也深深打上岭南自然环境的烙印。本文尝试从岭南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来探讨岭南独具风格的建筑文化。

一、建筑文化的含义

建筑,是人类运用一定工具、技术、工艺和自然界的物质材料,经过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即建筑既包括人的建筑活动,又包括建筑活动的成果——建筑的物质产品。因此,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也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人们从事建造活动的原理、蓝图、计划、程序、方法、设备等;二是建筑物质产品及其反映出的哲学、文学、艺术、伦理、法制等方面的内容,建筑文化则是这两方面内容的总和。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对“文化”这个属概念的限定,是一个比“文化”的外延更窄,然而内涵更丰富的概念。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符号文化的综合反映。它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等特性。

二、岭南地理环境特征

岭南位于我国的最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大致包括闽南、广东、海南和广西桂林以东大部分地区。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襟山带海。五岭雄峙其北,浩瀚的南海绕其南;阴那山、莲花山、罗浮山、十万大山、六万大山虎踞东西。境内的珠江为封闭式、向心状的水系。这样的山河态势,历史时期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岭南历史地理的发展影响极其深刻。此外,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岭南形成了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的气候特点。

三、岭南地理环境为其建筑文化形成和发展提供的条件

(一)偏居一方利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积淀

山海阻隔使岭南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偏居一方的岭南与中原交通联系困难,受外界的影响小,增加了自身的封闭性,利于形成岭南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使岭南的本根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山海阻隔形成安逸和平的政治环境

山岭相隔也使岭南在历史上,与中原地区相比受战乱的影响小,政治上比较平稳,一直国泰民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因而岭南建筑在其本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始终追寻着一种自然、安逸、平和、浪漫的环境。

(三)临海优势开创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

岭南临海的优势很快就被发掘了。漫长的海岸线使岭南的航海业很发达。岭南假借海洋走上与世界交往的道路,增加开放性。航运业带来了中外的通商,使此地一直吸收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岭南成为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交流的窗口。临海优势开创了岭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岭南人开放、兼容、商业、务实和求变化的心态也逐渐反映到建筑观上。

(四)航运通商奠定物质基础

早在2000年前,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开始,遂成为中国对外的一个重要港口。航运通商使岭南人渐渐富有,为建筑营造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富有的物质基础,使岭南建筑注重装饰;强调装饰的艺术造型作用,脊饰比例高,母题多用岭南常见的风物和与海洋有关题材,民俗性强;强调人口的艺术气派和端庄。门面通常精心雕饰,是重点艺术处理所在。

四、岭南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特征

(一)民居类型多元化

从事航海的岭南人很早就接受外来文化,使在岭南文化氛围之中发展的岭南建筑景观自古就表现出强烈多样化、多元化倾向。古代中原地区汉族在南迁过程中带来中原地区先进文明建筑技术;外出经商衣锦还乡的岭南人不仅带回了商品,还带回了域外建筑多姿多彩的平面组合和外观。再加上岭南地形复杂、民族多,所以民居类型繁多。例如粤中的竹筒屋、明字间、三间两廓,粤东潮汕地区的爬狮、四点金,客家的土楼、围垅屋等。这些民居传统建筑都充分糅合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特色。

近现代岭南建筑受各种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影响更深,愈加追寻着岭南人固有的世俗——兼容和多元的文化性格。现代岭南建筑的不拘一格、回归自然的造型,正是岭南建筑不断发展、充实的例证。

(二)古建筑设计体现封建礼教的中心思想

特殊的地域铸就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岭南建筑,始终体现着岭南文化特色。封建礼教是岭南古建筑设计的中心思想。中轴对称、方整对称、融合协调是岭南群体建筑布局的主流。村落多以祠堂为中心,按南北主轴,左右对称配置建筑。前有池塘蓄水,后有山林或丘地衬托。村民住宅多为定型化,朴素自然,绕祠堂层层拱卫,并以庭院为核心,建筑绕院环列,由院落组织成巷道,有秩序构成村落,形成了岭南村落的普遍格局。巷道也有主次,纵横有序、网脉清晰。其规划几乎都是血缘宗族之族长根据族谱族规、乡约的宗规组织完成的。

(三)建筑构造形式独特

民居之所以能长期生存,就因其与当地的气候、环境融合。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特征,要求室内通透凉快,此外,聚居者有防御等要求,由此创造了许多岭南传统民居的优良形式,充分利用建筑设计构造手段,达到遮阳、隔热、通风、防风、防盗等物质生活功能要求。

例如岭南商住性骑楼建筑,就是根据南方地区的防雨防晒结合商业经营需要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把门廊扩大,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使顾客可沿骑楼自由选购商品。“西关大屋”是适应城镇环境而商业化的需求,把乡村之间两廊的传统住宅改进成向纵、深、高发展。它保持着中轴、中堂、多进的格局。厅之间或厅房之间用天井隔开,大天井常有假山水池和花木盆景。室内外相互渗透,天井给人以安静典雅的气氛,闹中求静、亲切安祥,有利于通风采光。此外,诸如屋檐倾角大,利于雨水倾斜;屋瓦以灰泥紧粘,防台风;建高大石坝,抵御洪水;于屋边系小舟,便于逃生;民居梳式布局,利用冷巷来通风降温等都是岭南建筑解决当地气候环境问题上的独到之处。

由中原南迁的客家民居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多采用围垅式组合。围垅的平面中心是堂屋,两侧称横屋(横屋数量视家族人口而定),后部加围屋。有的民居四角设角楼称四角楼,客家民居平面封闭、聚居性强。广州传统民居以三间两廊式和平面布局进深大、面宽窄的“竹筒屋”为代表,这些以天井(院落)组合的民居以外封闭内开敞的布局形式较好地解决了湿热地区通风、采光、排水问题,同时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阴凉。沿海侨乡,由于大家庭逐渐解体,居民转而注重单体住宅的兴建,形成中西合璧的多层住宅。

(四)建筑布局融于自然环境岭南建筑作为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自始自终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岭南山多、丘陵多、河流多,城镇和村落多结合地形、河流、道路,山势自由布局,靠山面,交通方便,防御设施完善。城镇格局多为不规则,街道多顺应河流和山丘道路走向,曲直相宜。岭南的古城规划巧妙地把建筑与自然融合,使天、地、人道三合为一。如广州的三山五湖等,把城市园林化、自然化。城中的楼、塔、台、城门高耸入云,与蓝天、青山、绿水相映,形成了岭南城市风貌的独特意境。岭南古代城镇村落选址多依“风水”为据,按“龙”“穴”“砂”“水”的四大要素布局,为求“藏得风水”,山水要洄漩、拱卫、开合得体,注意对景、借景,以人体的阴阳五行来处理各种关系,有较强的整体性。这也是岭南人使城镇村落适应环境的特殊的构思方法,考虑到通风、排水、御寒、向阳、供水、安全、运输等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考虑到生态美、环境美、景观美的精神需要。

五、结语

当代岭南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通过港台媒介,西方的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的思潮,不断给现代岭南建筑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传统文化的兼容性、多元性也为其迅速吸收和创新提供了文化基础。玻璃、石材、金属及先进的结构技术,正被广泛的融合进岭南新建筑之中。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岭南建筑文化必然会受到冲击。但无论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何变化,只有符合岭南特定地势、地质、气象、建筑环境等条件的建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岭南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文和,罗章.文化建筑文化传统建筑文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

[2]梁雪.中国地域文化与建筑的地方性[J].天津大学学报,1997,(5).

[3]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J].岭南文史,1994,(1).

[4]刘杰.岭南建筑设计发展的社会性[J].南方建筑,1997,(2).

篇4

Abstrat: Guanzhong area is one of th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reas. Its residence conta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precious wealth of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the shape、the layout、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form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mutual relations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

关键词: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特征、文化

Keywords:guanzhong area、residence、architectural features、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关中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中部,因居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北萧关、南武关,四关之中而得名。渭河东西横贯,史称“八百里秦川”。连续广阔的黄土覆盖层连绵起伏,构成了关中的地表层。在这种特定的自然地理、地貌环境条件下,关中民居形成了构架民居和窑洞民居两种主要类型。据记载,古人靠近陵阜掘穴为“窑”,可以避风寒,但不防潮,于是人们便创造了“宫室”。此外,还有地上房屋,即构架民居,其地处高地势可以防潮,周围密实可以挡风,上有屋顶可以避雨。关中地区的构架民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总体上看似乎没有很大变化,但其形制、布局及空间形态却非常丰富和具有研究的价值,是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理念的集中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构架民居在关中农村地区的发展。

一.关中的自然条件因素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关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关中民居多采用坡屋顶以利于排除雨水。“房子半边盖”,就是指关中地区农村传统房屋建筑形式。这种房从侧面看正好是两面人字形房屋的一半。下雨时,雨水朝一边流。这种—边盖的房子,农村人叫“厦房”(图1-1)。同时为适应夏季闷热及沙尘侵袭的气候条件,两旁的厦房向内单坡高耸,院落在夏季成为一个很好的阴影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要求的同时可防风沙袭击。 图1-1

二.关中居住建筑与当地文化习俗、、风水思想

2.1 关中传统文化习俗与关中民居建筑

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是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区。夏、商之后,在约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先后有13代王朝和政权在关中地区建都。由此可知关中地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传统民居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居住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中人历代都很注重居住建筑。

关中民居在建造的过程中受风俗的影响,大体可分为几个程序:

1)择地和择日;建造房屋前,会请风水师按主人生辰八字等,来判定基地方位、地点和修筑日期。现在大多是择日,基地是依据有关部门的规划而定。

2)动土;动工前要向测定的神袛方向摆香炉贡品,在场院里挂起一块红布燃黄表,举行仪式,告知神灵,俗称“动土”。

3)起基;即打地基,也称“打夯”。

4)架梁;房屋在墙基打起后就要起架上梁,通常要举行上梁仪式。仪式一般在中午举行,届时要请人在主梁画八卦,系红布等(图2-1),贴吉祥对联,放稳大梁后,便放鞭炮庆贺。主人家一般要摆宴席宴请亲戚好友。

5)钉橼;

6)盖顶;即上好橼用和上麦秸的泥土 抹面,或铺瓦。图2-1

7)粉刷;抹泥、抹灰、装修门窗、贴地砖,墙砖等。2.2 关中地区与关中民居建筑

关中民居是中国传统院落式布局,表现出“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形态。传统院落是家庭社会伦理观念的产物,院落空间在性质上就是伦理空间,严格的等级秩序、明确的轴线关系、窄长的院落空间以及院落空间的纵向推进。这种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关中传统文化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院落空间首先讲尊卑等级秩序。也就是讲“礼”。尊崇礼教成为院落功能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现如今关中院落庭院建筑也大体遵循这种长幼有序的居住秩序。

其次,院落空间重礼仪规范。关中窄长型的四合院用于礼仪、农作,聚会活动的面积超过用于起居生活的面积。

再次,关中民居的布局形态与人们的封闭传统意识也是分不开的。一座宅院几乎被房屋围满,院墙很高,宅院两侧的厦房都是“一边倒”,山墙向外,这和防御也许有很大的关系。院内所有的房屋都面向院内,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与“外隔绝”空间。

2.3 关中地区风水思想与关中民居建筑

阴阳哲学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民居建筑文化也是如此。风水思想视住宅为“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空间模式与伦理关系,祈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关中民居的院落空间,其庭院的构成与空间组合,非常注意阴阳法则。首先,院子在形态上是由四周房舍相围合,外“实”内“虚”构成一对阴阳关系。其次,依据“门堂制度”,在轴线主导下次第排到门屋和正堂,再配以两厢,而“门堂”这一主次又是一对阴阳关系。在两厢的配置上形成第三对阴阳关系,以横轴线贯之。而在纵横轴线交织控制的院落关系之中,纵为主,横为次,形成第四对阴阳关系。

三.关中民居建筑特色

韩城党家村选址合理,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塔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党家村融合中国文化、建筑之精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扶风温家大院是一所典型的关中古民居,它的平面与空间结构属于中国传统四合院模式,布局由前向后依次为:门房、庭院、正房和后院。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组成四合院,由4个建筑风格一致的多进式院落连接为一体,组成一个建筑群。从门窗、墙壁到方砖瓦片都体现了关中人雕刻技艺的精湛。在温家大院,建筑雕刻装饰是宝鸡民居的一大特色,赋予了关中民居独有的艺术、文化气息,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

四.当今关中地区民居建筑的发展趋势

现代关中民居从传统民居发展而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有选择的保留其精华部分,改善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一方面要传承关中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地方建筑艺术特色,发扬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更高层次要求,借鉴传统民居的技术价值。

现代关中民居建筑受到外来建筑材料和建筑类型的影响,越来越少的保留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只是一部分建筑文化习俗得以保留,其民居建筑类型越来越趋于大众化。因此,在关中地区我们有必要探索和设计出反映当代关中人民和关中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以传承关中文化和关色,弘扬中华民族多样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

建筑是人类一项重要的创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的记录。建筑的发展起始于民居,民居的发展记载着历史。由于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形成了关中民居特有的建筑艺术特性与风格。正是关中5000年的历史积孕、文化沉淀,筑就了关中民居的恢弘,使其成为我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作为陕西乃至全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我们应保证关中民居建筑的发展,为关中文化及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浅析陕西关中构架民居文化》武联、霍小平,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9第3期

2.《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郑鑫、邸芃,新西部下月刊,2010.07期

3.《山西传统民居》颜纪臣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问题;措施

引 言:建筑工程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性重点建设,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应该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与信息化趋势全面结合,在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同时,确保建筑行业对新时代、新要求和新目标的全面适应。

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有的特点,例如持续周期长、相关单位多、涉及的行业广、参与人员杂等,造成了它的完成必须伴随着出现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目前传统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主要还停留在纸质文件、表格、图纸、单据等载体上,主要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手工进行信息的分类、整理、查阅、传递、共享等,整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可能产生错误,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也会产生较大的跨越与发展,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和施工难度的增加,各单位内部、各单位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交流程度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产生的信息流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流的频繁度越来越大,依靠以前传统的信息交流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及时、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

2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工程项目整体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很早已经介入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只是在个别的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或者只是在个别领域的个别方向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例如设计行业只是在计算、制图方面达到了计算机信息化,但是在校对、审核等方面,还必须人工进行;在施工方面,只是在预算、结算方面,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软件管理,在具体的相关资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调配、施工组织设计方面,仍然靠人工完成;对于监理单位,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只是局限于资料的整理和存储。

2.2建筑工程项目各单位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孤立化严重

目前建筑工程各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比较孤立,信息只在各相关单位内部共享,相关单位之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系统的扩展性很差,有关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数据、资料,不能及时的得到传播和分享。据不完全调查,我国目前工程设计技术人员,每天约花费35%的时间用于查阅相关的图纸、文件、规范,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每天约花费50%的时间用于查阅信息、信息交流。

2.3 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导致各单位工作效率低下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使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用于资料、信息的存储、查阅和保管,不能发挥员工最大的劳动价值;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未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相关的信息只能通过纸质文件层层传阅、层层签字、层层审核,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层层的沟通、交流,致使各单位工作效率低下,这既浪费了资源又导致工程项目进度的严重滞后。如果各相关单位能共同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遇到问题在该平台处能够及时的共同商讨、交流,提出解决办法,既节约了时间,又不耽误现场的施工,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误传和理解错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企业外部搭建多方位信息交流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的完成,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多个单位,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例如规划、监察、城建、国土、质检等部门;直接的参建单位,例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间接地参与单位,例如材料供应单位、设备厂方、设备安装单位、装饰单位、后勤供应单位等。这些单位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来,各单位之间根据参与工程项目的程度都会产生多种类的信息交流,如此大的信息交流量,依靠原有的纸质文件传递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就需要在各单位企业外部设立相互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立要涵盖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所有相关单位,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通过该网络平台来完成,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3.2 企业内部组建整体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建筑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多位人员相互配合集体完成的结果,在整个企业施工过程中,各主要部门之间、主要部门与次要部门之间,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建筑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首先要以本项目全体部门为目标单元,设立涵盖所有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实现各专业部门的信息数据模块化、单元化,做到每单位部门在本单元模块内输入、修改数据信息,整个数据库更新,共享信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关系密切的部门信息整合、分类管理,做到重点突出、有主有次,实现整个信息化数据库管理统一、部门联动、更新一致、读取方便、一人输入多人可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3.3 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突出重点

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工程本身,工程本身的重点在于:(1)保证质量安全;(2)节约造价;(3)缩短施工工期。质量是工程之本,无论是何种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质量;节约造价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造价节约了就直接导致利润增大,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首先应突出这三点为主要模块,其他相关的内容为辅助模块,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保证内容全面。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必须以数据动态更新化管理为前提条件,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多菜单的动态数据更新系统,及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数据信息,使各相关单位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的更新,通过数据的动态更新来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准确性、及时性。

4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前景

自从计算机诞生以来发展至今天,建筑行业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开始使用计算机,从最初的设计单位使用计算机画图、计算,到后来的勘察软件和预算软件,到今天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自动化办公,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建筑企业由于具有施工项目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等特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制约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跨地区、跨省、跨国的项目,不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很难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因此,建筑企业为了生存,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有关统计资料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建筑公司90%以上的项目都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还达不到10%,建筑项目信息化管理还有很大的推广和发展空间。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工程施工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将成为衡量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指标。

参考文献:

[1]王文渊.信息化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4(03).

篇6

近期,在湖北公司某重点项目开盘过程中,湖北公司各级领导未按照集团的只是制定开盘方案,集团营销中心未能坚持原则,审核把关不严,导致看盘方案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同时,湖北公司对公司关系户审核存在严重漏洞,导致公司部分领导、员工虚报重点客户入围满足私利,严重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以上问题反映出部分公司相关部门领导责任心缺失,对集团重大专项工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工作严重失职。

“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每一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名员工,之所以被安置在一个职位上,就是为了让他做好自己就应做的工作,“实事求是”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集团的发展努力奋斗,而不是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更不是利用手中公司给予的权利去谋取私利。通过公司此次相关事件处分的学习,使我深刻领会到诚实做人,廉洁做事的重要性,把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做事廉洁奉公、严于律己、扎实作风,要为集团争创效益,做好本分工作,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导标,千万不能偏离了正确的工作路线,否则追悔莫及。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集团利益胜于一切的宗旨,坚持诚实做人,廉洁做事,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抵抗金钱诱惑的能力。经受住便利关、金钱关、人情关等不断侵袭的考验,抵挡住无数的诱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要端正自身职业道德思想,增强道德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不会去干好本职工作,心思也不会放在企业发展上,所以一定要端正好从业道德思想,要有道德廉耻观念,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在人生上要淡泊名利,淡定从容面对一切;在工作上要向上对得起领导,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干好本职工作。严于律己是人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时时处处明于自察,大事小事严于律己,才能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因此每个恒大员工都应该自觉按照“严于律己,恪尽职守”的道德自律要求来约束自己。

通过这次事件处分认真学习、研究,与自身的工作职责相结合,我觉得要做到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时常反思和检查自己,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篇7

文化建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友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情调和乐趣文化建筑的环境是围绕建筑主体概念而专门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对构建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文化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随看现代艺术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审美越来越高。

1基本概念

1.1关于审美

市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话动,同时受到客观囚素的制约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市美话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叫一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话和进行社会话动小叫一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旱现出小断增加的态势(见表D}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一艺术一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小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2文化建筑的审美特点

2.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说,环境艺术设计正是传达与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民主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公众需求多元化的现今时代,文化建筑应当为民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营造新的空间以及创造新的形象。“一切都是艺术”,文化建筑应该是把日常生活当做文人景观,拥抱大众生活,倾力展示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场所。文化建筑以及室内外环境应该是易于接近与理解的、能为民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的、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公共交流“论坛”的理想模式。基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文化建筑依靠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吸引民众的眼球,从而把自己打造成公共文化中心。

2.2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分的特点。限制性信息可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非限制性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它需要用感觉来体会,只能依靠比较含糊的言语来描述。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正是这种模糊性很大的非限制性信息,当其表达不清楚的时候需要人们去修缮和联想。所以,不管是接收到的信息量,还是接收到的信息内容,都因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所区别的。由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主要是对人与建筑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一方面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拥有许多的模糊性思维,难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另一方面室内外环境设计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性越高精确表达的程度就越低。所以,人们不能对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一点一点地仔细思考,而只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

2.3审美知觉的直观性。

在这视觉传达时代里,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通常以“视觉”为文化传达的存在基础,又因为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只有视觉与听觉属于认识性的感官,所以视听有别于其他感官形态,它能够直观有效地把握世界,领会其含义。更深一层讲,在人的视听感知中,视觉比听觉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仅具有感知和理解的直接性,而且还能跟图像与形象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把视觉与听觉的关系转变为视觉-图像与听觉-语言这两层关系。换言之,相比听觉,视觉具有图像对语言的优势。

3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要素

3.1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体现为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建筑环境形式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根据审美经验,建筑物环境的形式比例存在相同比值关系的时候,整体感觉更和谐,更具有美感。尺度是指建筑环境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尺度与建筑物的真实尺寸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尺度与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审美原则的尺度是一种基于建筑物环境大小而产生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寸往往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反复推敲比例和尺度的大小,选择最佳值和最合适的搭配,提升文化建筑的美感。

3.2均衡与主从

均衡是指在设计的空间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物体能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中,这种平衡感符合安全的原则,也能达到整体的审美要求。主从与均衡看似相同,其实存在很大区别。主从体现的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即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主从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建筑设计中,主从和均衡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过于注重均衡则无主从,过于主从则失去均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均衡和主从产生的审美效果,从平面与立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等各方面处理好主从与均衡关系,力求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3.3反复与韵律

反复是指以相近或者相同的构成单元按固定的规律出现。反复的设计效果体现为组成要素有节奏和秩序出现的美,一目了然,易于辨认。韵律是指形式要素引起视觉和心理上的律动效果,例如光线、色彩、材质、造型等合乎某种规律时给人的节奏感。反复和韵律并不相同,反复一般是某一要素简单重复出现,而韵律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条理性,但是二者都是最基本的构图原理,也是中国古典艺术中流行的构图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的构图方法,注重简单重复和韵律变化,能使文化建筑设计作品产生生动、活跃、协调、富有节奏的美感。

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共融;共生;审美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2-0053-02

1、前言

尊重历史传统,传承民族文化,一直是现代建筑设计艺术审美秉承的原则。如何营建基于民族文化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设计类型,当下的建筑设计似乎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要传承文化,参照传统建筑形式因子,但又担心落入设计俗套,缺乏创新创造意识,没有体现出现代建筑空间的气韵。另一方面,想学习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大胆的技术创新,却又担心流于形式缺乏根基,很多设计师正在身体力行寻求当下的建筑设计文化语言表达方式。

2、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文化共融

现阶段我们也许陷入一个文化健忘的时代,需求的真实性变得模糊不清。作为建筑设计践行者,我们应当把公众对“真实性”的心理需求,以一种文化情绪的方式合理地表达出来。同样,建筑物象应当继续承担起社会文化责任主宰者的角色,继续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艺术的精髓,并努力挖掘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念,朴实自然地把我国特有的建筑文化元素奉献绘社会公众。

我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前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思考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历史上,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作为一种鲜活的设计文化形式载体,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环境设计观的典型代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过分倾向于西方文化,西方建筑设计理论得到本土设计师的追捧,现代化国际化的建筑实律究斥着国内城市发展的每一片角落。我们有责任协调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差异,深层领悟文化表象下的真正建筑本质内涵,并了解当前社会公众真正的审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形成与时俱进并具有独特新文化思想的建筑设计。这种协调并不是传统文化与现念的中和,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样也是人、建筑、自然的整体协调。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艺术形式,它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建筑功能实用的本身,而是在于它所载承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又伴随着社会综合文化背景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气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社会文化与建筑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核心点就在于“文化”这一关键的价值属性,它又具有宽泛的社会属性范畴,我们需要将它融合成与建筑物象、自然环境相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又相对独立地彰显场所氛围和精神气韵。

3、建筑设计应当与社会生态共生

物质的消耗总是与人类文明成正比,当我们自认为越来越高级的时候,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背景,任何民族都把自己国家各个时代的建筑当作自己文明的印迹。然而当下的中国,建筑设计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复制性的运动。我们应该警醒:建筑设计必须与社会、自然、生态同步协调发展,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应当承担起现阶段的社会责任,并敢于担当,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努力。

在有关环境建筑设计的范畴内,建筑与生态的关联最为密切,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把社会生态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目标,也是建筑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现代建筑的生态设计则反映了人类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意识和价值观念: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环境建筑生态性原则的核心,在建筑设计中生态价值观是我们必须尊重的设计观念,它应与人的社会需求、艺术与美学的魅力同等重要。从方案构思到细节深入,时刻都要牵系着这一价值观念。以这一观念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设计与生活的各种行为过程中尊重自然带给我们生命的意义。

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设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走向一个“生态性”的主题上来。设计的“生态性”要求设计师对人与自然这一核心关系更加地关注和关心。人是建筑设计的主体对象,我们创造性的研究物象客体无不是为主体服务的,人的客观需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永远是建筑设计的主旨。正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样,建筑设计与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关系显得既辩证又统一,这就需要和谐共生,相互借力,而不是相互产生破坏。

4、基于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现代审美

社会建筑物象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的特殊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元素作为现代文明的城市建筑重要组成,它的设计发展与进步不应停止不前,而应当与时俱进。作为建筑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就更加有必要认真地对它进行研究,使传统元素特征与现代文化审美紧扣,其目的是让传统建筑的形态更加俊逸,造型更加优美,物象的典型性达到刚柔相济、淡艳相宜。

建筑设计的审美思维逻辑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扩张和聚合,共融和共生,相互作用协调的结果。笔者建议: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有效借鉴国内传统建筑浓郁的文化底蕴,并把抽象的社会内涵具体化和理论化,以便在方案实践中进行把握。建筑设计的现代审美及空间营造既需要宽泛的文化与哲学感知经验,也需要领会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美学内涵,同时也要限定好物象设计的协调性修饰,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契合于建筑环境本质及外延的设计共生需求。不过建筑设计与纯艺术创造有所不同,建筑设计创造者需要根据外部的诸多客观条件来达成设计的目标,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的“解题”必须满足“要求的概念”或“有限定作用的定语”,这是现代建筑设计范畴的基本属性。所以,建筑设计现代审美意识思维的探索方向,将是考察要求概念形象生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以及这些有限定作用的定语和整体建筑环境的关系上。以此为基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创造性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为社会建筑物象的整体和谐创造积极条件。

篇9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象;精神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9-0058-02

文化的发展是多年来人们探索和生活积累的成果,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历史延续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当地的环境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在物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延续到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其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1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

1.1地域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设计中会依照当地的的特色进行建筑设计,这也表达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现如今倡导低碳环保,资源循环使用的情况下,我国古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建筑设计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这句话在现代所折射出来的意思是使用当地的已有资源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建筑设计也不例外,例如,在陕北地区就会有很多窑洞,在云南地区出现诸多的傣族竹楼,可以说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所打造的建筑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一些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火山石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就可以借此尝试石材拼凑建筑,也就是说让建筑披挂一层石头外衣,以此增加人们对此类建筑的亲近感。

1.2建筑语言的隐喻

每一种建筑都诠释了自己的语言,建筑场所是空间性的地域表达方式,人们在场所中对建筑产生了解,建筑并不是完全的模仿,其主要是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追随色彩、材料以及各种质感,以此表达出场所中的文化隐喻。例如,在苏州的博物馆,人们对其第一感受就是整体感非常强,尽管是现代化建筑,但是依然能够看到传统的时代特色,而从屋顶的形式上以及各种空间的组合上再到室内的装饰上都具有整体性的特色,完全反映出了江南水乡的文化气息。这种建筑手法就是用新的建筑设计表达旧的文化,也是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表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1]。

1.3精神的表达

地域主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就是让建筑和地域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很多描述性的语言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创新性也非常高,并且也呈现出人们对建筑的一种精神性需求。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设计师,都会将自己的设计思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贝聿铭设计师在使用现代主义思想的过程和江南的文化进行和融合。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施工再到竣工,整个过程中都会表达一定的思想,可能是现代风思想,也可能是生态文化思想,这也都是建筑师对自己思想和精神的表达分析[2]。

2建筑和文化的关系分析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接纳不同文化的载体,建筑和文化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属于包容性的关系,相互映衬,相互反应。在人类文化中,所有的都能够归结为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因此对于建筑的发展来讲,这几个层面在建筑上的表现就形成了建筑要素、建筑艺术以及建筑语言和建筑形式。这几个层面的文化特征更加明显,从表象到精神都显现了特色的存在。从当前的建筑设计大环境上看,不同的建筑师拥有不同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意识,这对传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来讲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3]。

3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象和精神

地域文化能够极大的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对于建筑学的影响非常广泛,基本可以归结为在物质层面、心物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成为一种表象内容,并且也渗透在建筑的作用和功能上,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更蕴含了地域文化的特点。这种建筑和文化的迎合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产生影响。例如,在传统的屋顶建筑上,建筑材料的使用上以及装饰图案上都能够对现代化建筑设计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无论是延续性还是创新性,现代化建筑都有章可循。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精神层面内容的夯实让建筑的形态也不断的前进,很多不同思想以及不同文化能够融合在一起发生碰撞,由此文化建筑出现,这对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人的思想决定了人们未来的行动和行为,建筑师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也是建筑发展的基本方向,更是一座建筑文化积累优劣的表现[4]。精神对人的作用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此过程中,建筑的表象和精神也反映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形态,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呈现的表象与精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筑是文化的反应载体,文化是建筑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区文化不同所以出现的建筑设计也不相同,这样也更加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感。表象和精神都是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表象和精神的存在让我国的现代化建筑走向多样性发展的空间,这是一种继承和发展,也是一种积累和循序渐进的景象。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地域文化的发展以及建筑设计的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给建筑设计师带去一定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辛酉阳,连自宝.C文化中心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7):107-111,114.

[2],吴永发.文化之型化在安徽阜南县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工业建筑,2014,25(8):68-70,83.

篇10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步入城市化正轨,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城市化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的居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现有居住文化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现阶段在建筑学的视角下居住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居住文化的组成要素,探讨居住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居住文化;居住建筑;居住习俗;建筑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13BSH047)

1.居住文化

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它是漫长人类文明沉淀积累的结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学科视野下,对居住文化的定义和研究也不尽相同,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侧重点是居住文化的非物质层面;城市规划、建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更多关注其物质层面。建筑学视角下居住文化是以居住建筑为载体,涵盖了居民由生活过程形成的居住习俗等内容。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也包括非物质的“软件”。其中作为载体的居住建筑是居住文化“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文化“软件”则是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共同构成,可称之为居住习俗。本文从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分析居住文化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之间的关联性。

2.研究方法及内容

2.1研究方法与目的

本文通过收集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统计这些文献中所研究的居住文化具体内容,分析居住文化的研究现状。关于居住文化的文献资料均来源自在网络大型资料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读秀、方正电子图书等。笔者通过检索有关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关键词得到文献样本,样本涉及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历史、社会学等学科,包括书籍、学位论文及期刊论文三种文献类型。在检索的结果中选择出有研究价值的样本80个,样本文献出版时间在1997-2014之间,其中书籍6本,学位论文54篇,期刊论文20篇。由样本所提取到的关于居住文化的研究内容,研究者按照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两部分来分类。其中,“硬件”部分以居住建筑为主,可分为居址的选择、空间布局、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建筑形态、建造技术及工艺、建造程序及仪式9项内容。居住文化“软件”部分由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组成,即居住习俗,可细分为宗族制度、政法制度、儒道文化、日常起居、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7项内容。通过统计样本中对居住文化硬件与软件各部分的研究次数,得出其研究程度。

2.2居住文化“硬件”——居住建筑研究现状分析

(1)空间布局

统计结果表明,空间布局是居住建筑研究最多的一部分,占到关于居住建筑总研究量的18.8%。空间布局研究的一个部分是聚落及建筑的空间布局。聚落空间布局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聚落空间布局内容包括聚落公共空间如水口的营造,聚落道路的组织,其外在的表现是聚落形态,居住建筑的空间布局包括民居空间构成及其组合方式。传统居住建筑由入口空间、厅堂空间、过渡空间等构成,这些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以满族合院式传统民居为例,它的空间布局是以南北向的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且轴线方向上,院落在纵轴竖向呈现由低到高的空间规律。

(2)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研究量在居住建筑中是第二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6.1%。建筑形态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二是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对建筑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有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着力于现存民居,包括从立面造型角度分析建筑的外部形态构成:建筑屋顶、檐口、墙体、门窗等;从空间形态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单元和空间结构;从平面型制分析基本型制,分析典型的形态组合模式,以及不同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具体成因,包括自然因素及人文背景。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代住区的设计和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

(3)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的研究是第三位,占了居住建筑研究总量的15.2%。“装饰艺术具有双重性,一是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在不破坏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对其美化;二是装饰艺术的价值可以独立于装饰主体之外,即功能主体密不可分,又在艺术层面上游离于主体之外。”①建筑装饰的研究内容包括装饰图案、题材内容、构图特征以及表达手法。建筑的所有构件和部位都是装饰的对象,包括门、窗、墙、柱、梁、屋顶及瓦当。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等。其中雕刻又包括木雕、砖雕、石雕。在徽州地区雕刻工艺广泛运用在传统民居装饰上。在现存的徽州传统民居中随处可看到其梁、枋、挂落、窗棂、雀替上精美的木雕。雕刻的内容包括花草鸟兽、几何纹路、生活愿景及故事题材。

(4)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研究总量所占比例为13.4%,是居住建筑中研究量的第四位。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包括承重体系和围护体系。承重体系又有穿斗木构架体系,木骨泥墙、夯土墙体承重、石砌墙体承重等承重方式。四川客家民居的承重体系可分为土墙承重和木构架承重两种,其中土墙承重可分为夯土墙承重和土坯墙承重。土坯墙承重与夯土墙承重的不同就在于墙体的做法,其余做法均相同,土坯墙主要是用土坯砖砌筑而成。木构架承重主要有三种做法:穿斗式构架体系、抬梁式构架体系和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混合式构架体系。围护体系主要研究对象是屋面、墙体及门窗。屋面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草顶和瓦顶,墙体有木板墙和竹编夹泥墙,门窗可分为对内立面的门窗、对外立面的门窗及天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建筑作为居住文化“硬件”中最主要的内容,对它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居住文化硬件中的其他内容如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及技术的研究也较普遍。建造技术及工艺是居住建筑实现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建筑形态、建筑装饰等。建筑材料多受制于地域环境,建筑材料一方面需要满足当地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还需要兼具实用性,降低营造费用。关于建筑选址的研究多涉及风水观念、、人们生活中的禁忌。

2.2.2居住文化“软件”——居住习俗研究现状分析

(1)宗族文化

在居住文化软件方面,宗族文化是居住习俗中研究最多的一项,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22.3%。“宗法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点,西方中古时代诸侯国错立,并无宗族上的关系,而我国殷代起就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到了周代,这种制度更为完善。……它以家庭-家族-宗族-氏族-村落-郡望的生长方式,从血缘化走向地域化,……使中国成为君臣和宗法双重的二元国家。”③我国传统民居的布局深受宗族文化的影响。赣南地区客家人迁徙至此地,仍然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宗族制度和礼法观念,其建筑格局也体现了这一点,“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大屋内部纵横交错而秩序井然的建筑格局,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尊卑有序的宗族礼法观念。厅堂是整座建筑的核心部分……每进厅堂的高度逐级递增。”④徽州地区与赣南客家地区宗族文化有相似之处亦有差别,“客家的宗族文化建立在单纯的血缘关系上,而徽州地区的宗族文化则包含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并带有程朱理学的内容,从宗族血缘上升到宗法制度。”这种差别也是造成聚落形态差异的因素之一。

(2)社会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地区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差异,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及时代性。在我国影响较深的三种社会文化分别是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儒教文化。地区佛教氛围十分浓厚,佛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教思想在聚落环境营造及民居选址中得到显著的体现。“天人合一”是传统民居选址的核心思想,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统一,我国传统民居的人居环境反映着这一思想。道教经典《阳宅十书》中所提出的“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生”则是传统民居聚落环境所追求的境界。⑤在影响下形成的风水文化细致地指导着民居的选址、营造。

(3)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占了居住习俗研究总量的16.3%,是第三位。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体验、判断和再创造的过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与风格能大体可以反映不同地区居民的审美情趣,而单体建筑之间的差异更加细微地反映使用者之间的审美情趣差异。适宜的尺度与气氛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上对美的追求。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审美情趣也有很大不同。以满族聚落与徽州地区建筑装饰为例,满族属于北方民族,民风粗犷开朗,其室内装饰也表现出这一特征,“满族人很讲究室内装饰和摆设,一般都摆得规规矩矩,物件整洁,进屋后给人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⑥徽州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通常用建筑装饰来表达、隐喻居住者的愿景,装饰的内容也更加繁复。

(4)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

在对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研究中,生活模式及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内容,生产方式关系到社会经济模式,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徽州地区为例,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务农和经商两种,这种生产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居住建筑建造及聚落形态。“从务农到经商,再到徽商形成规模,徽州形成了个人-家庭-宗族的三级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土地所有制亦是分为家庭私有和宗族共有两个部分……徽州村落很难用均质化一的方式来规划建造……居住建筑的建造在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如渔梁村。”⑦居住文化软件层面中宗族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及审美情趣的研究占到总研究量的70%,除此之外,政法制度、价值观念及日常起居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政法制度中的土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各朝代变法改制很大一部分是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关系到民生问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日常起居是人们在民居中的常态,它最直接地影响着民居的空间布局。价值观念的研究多是通过分析其社会文化,了解价值观念形成的根源,分析居住文化硬件中对价值观念的反映。

3.小结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居住文化在居住建筑、居住习俗方面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关于居住建筑的研究表明,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造成了居住建筑之间的差异,促使了居住建筑的多样化,使我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对居住习俗的研究表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宗族礼法的基础是家庭制度,它又在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所有文献样本对居住建筑与居住习俗并没有完全割裂地进行研究,而是以其中一个为主体相互依附地进行研究。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居住建筑、居住习俗不仅其本身各部分之间存在关联,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将是研究者未来研究的方向。由于样本并不能完全涵盖居住文化与居住建筑的既往研究,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作者:蔡迪 刘阳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以满族、朝鲜族、汉族民居为中心[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李秋生.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初探[D].长安大学,2010.

[3].陈英.湘西传统居住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

[4].胡媛媛.文化传承下的上甘棠村聚落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董黎.鄂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解析与居住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6]赵武.住宅设计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