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建设

篇1

[关键词]肇庆市 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城乡文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53-01

引言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公共图书馆这一文化重要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重要载体,在扮演知识与智慧的聚散地、群众精神生活诗意的栖居地,乃至城市文化地标的同时,必须清晰自身使命与职能,加快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

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

1.2 城乡文化一体化

作为城乡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文化一体化,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趋势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文化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城市与乡村在文化领域实现公平化、均等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城乡文化一体化”二者联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前者的实现为后者奠上良好基石。

2.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现状

作为珠江三角洲西部风水历史文化名城的肇庆市,近年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投入,城乡文化格局不断改观,但农村以及广大弱势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总体而言仍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公共文化事业资金短缺,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求。

这一结果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内外需失衡、投资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必然影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

3.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以肇庆市图书馆为主

肇庆市图书馆在不断实践与探索中优化服务,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全面推进肇庆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积极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在实现普惠均等的公共服务基础上,不断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

3.1 总馆、分馆建设

肇庆市图书馆顺应图书馆业界发展趋势,推行总分馆制建设,目前为止共建成鼎湖、电大、大旺、翕庐四个分馆。

3.2 流动图书服务点建设

借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建流动图书馆的相关经验,积极建设肇庆市图书馆流动图书服务点,目前共建成流动图书服务服务点30个。肇庆市图书馆定期对流动点图书进行更换,并对流动点进行业务辅导。

3.3 扩大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

肇庆市图书馆依托“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行通借通还,实现“一馆办证、多馆使用、通借通还”,让市民手持一张借书证就可以在全市所有分馆网点借还书刊,实现读者服务的城乡均等化。

“肇庆区域图书馆一卡通联合服务” 2009年正式启动,首批形成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德庆、封开、高要、怀集、广宁图书馆为分馆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群,实现网群内书刊通借通还,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一卡通”业务推出以来,网群内各馆在办证数量、流通人次和流通册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也使得各地的省流动分馆业务辐射范围与服务内容得到大幅度提升。

3.4 推出“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

“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2015年肇庆市图书馆推出本市首个“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首次配置500册图书,面向广大市民全天候24小时免费提供全自助式办证、图书借还与续借、书目检索等服务。

3.5 “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信息资源的城乡均等

肇庆市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肇庆市级支中心,努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已形成市级支中心(肇庆市图书馆)、各县(区)级图书馆基层中心、乡镇(街道)基层中心、农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学校服务点、医院服务点、部队服务点、事业单位服务点及企业服务点组成的服务网络格局。

3.6 作为全市“农家书屋指导站”

肇庆市图书馆为肇庆市的“农家书屋指导站”,定期深入基层,开展“农家书屋”培训工作。每年举行文化“三下乡”送书活动,协助万家社区(村)图书室援建。

4.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4.1 增强农村文化造血功能

肇庆市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合理流动,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而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长效机制,亦非常重要。肇庆市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群众性文化培训、辅导、讲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务,引导和培育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能增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

4.2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深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共建,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网络体系。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加快资源共享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以信息化带动均衡化。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城乡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会促使城乡之间信息及时沟通,减少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缩小城乡思想观念上的鸿沟。

4.3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农村文化服务

深化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消除覆盖盲区、提高建设标准、改进服务方式、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此外,还可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5s.结语

针对当前肇庆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积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若要着力改变肇庆市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文化差别,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在文化权利上平等、文化资源上互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需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如此重任,绝非凭政府一己之力可完成,而是需要肇庆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协助。肇庆市公共图书馆深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李康化(2006).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

[2] 刘德吉(2008).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制度因素及实现路径:文献综述.上海经济研究,4.

[3] 江明融(2006).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3.

[4] 周明海,吴兆雪(200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学术界,4.

[5] 薛元,李春芳(2007).关于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17.

篇2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 功能 路径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建设取得了可持续地进步和发展。但是,在这些进步和发展背后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严峻,其中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不仅没有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根本改善,反而有差距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这种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城乡经济社会之间,也体现在城乡文化之问。

而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对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别,进而统筹城乡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城乡文化政策的一致性、文化资源的互补性、文化发展的互动性、文化权利的平等性。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还有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生活在农村区域的居民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都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胜利成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这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最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巨大的挑战,它不仅囊括了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同时也包涵了农村文化建设,要求农村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统一协调地向前推进。

因此,在“十二五时期”,应积极加快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步伐,着手开展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进农村的联谊活动,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农村,进而拉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并且,应发挥出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功能,打造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进步的新文化产生,就无法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构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路径。

当前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长期稳定的组织保障系统

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不力,除了经费原因以外,还体现在管理制度“缺失”:首先,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模式严重滞后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自上而下”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上级主管部门自然而然对农村居民区域内的文化建设需求缺乏真实了解,其合法的文化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其次,在各级政府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农村中的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尚未建立。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对于多数地方政府而言,加快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相反,对于农村文化建设仅仅看成一种“软规定”,农村中的各类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几乎没有构建,加之文化建设的“投资”和“收益”不成正比且不能短期见效,各级政府也就“无心”构建文化权益保障组织系统。因此造成上级政府的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无法得到实际地贯彻和落实。总之,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管理体制和权益保障组织系统等“缺失”已经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缺乏,农村文化人才不足

在“十”报告,总书记曾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力度,增强农村文化发展的活力,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表明,在当前,重点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支援农村文化建设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我国在城乡建设上长期以来受“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分割”局面,即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是截然不同的两套机制,二者在政策、资源、发展方向等呈现不同趋势。并且,多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未重视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反哺”机制,因此,在城乡之间的“文化建设”援助机制一直没有正式建立。虽然近几年也有一些高校暑期自发成立的“三下乡”服务队,但是其服务形式不具有持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农村各方面建设的作用很有限。此外,我国农村文化人才十分缺乏。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条件差、待遇低、机会少,制约了农村的文化人才引进,而现阶段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量大,人才供需失衡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三)思想观念落后,忽视农村文化发展

据《2009年文化蓝皮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仅占全部公共开支的0.35%左右,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它们通常将公共财政的1%左右投入到公共文化的开支中。而在我国,这些公共资源经过“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能实际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源又有多少,其投入比例也就不难想象。城乡文化之间的投入差距之间加大了城乡文化发展差距。除此之外,导致城乡文化之间的差距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传统观念影响,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形成的“重城轻农”的思想意识,“重城市文化建设,轻乡村文化建设,注重农村经济投入,轻农村文化发展”,未能树立良好的城乡文化协调发展观。这样难免会使农村文化建设陷入一个死循环,农村文化落后的面貌也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四)城乡文化统一市场尚未形成,文化资源整合度和文化成果共享度较低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城乡文化的统一市场成长缓慢,城乡文化资源相对分散,文化资源的整合度和文化成果的共享度都比较低。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混乱,大量低俗文化产品充斥农村。如盗版影碟流行、低俗文化娱乐场所众多、无证经营的游戏室和黑网吧泛滥等等。这些都与相对良好的城市文化市场管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文化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利用率低。由于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农村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馆非常简陋,甚至有些偏远农村还没有基本的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文化成果在城乡之间共享度很低,城市的先进文化受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的限制,难以在农村立足,而优良的农村文化也难以在城市传播。

实现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创新农村文化管理服务体制,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党和国家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工作(曹锦扬,2009)。同其他工作一样,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领导与管理。只有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才能切实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由于旧有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决策体制已严重不适应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很有必要对文化领导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着手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落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由于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不是“临时行为”而是长期战略,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渐把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中,作为个人和单位“创佳争优”的条件之一,进一步落实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建设法制化和制度化,从组织上保障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建立农村文化发展对口援助机制

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加快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而要走出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困境,就必须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外部引进工作。其主要措施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其工资待遇,改善其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能动性,留住农村现有的文化人才:其次,各地政府加快做好高校毕业生人才向农村的“输送”工作,鼓励毕业大学生扎根农村,奉献基层,助农村文化建设一臂之力。要尽快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改善,除了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挖掘之外,还要继续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援助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援助政策,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等“三下乡”活动,通过积极构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口支援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帮扶计划,建立健全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文化对口援助机制,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援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实现。

(三)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多元文化资金投入机制

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导,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投入,切实保证城乡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根本举措和有力保障(刘文俭,2005)。各地政府应建立市、县(区)、乡(镇)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地方政策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措施切实有效的执行。要实现政府公共财政在文化建设中得以充分应用,可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刚性化,依照教育和卫生的相关政策,把城乡人均公共文化享受的额度制度化,并严格予以落实。针对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远远低于城市的情况,逐步提高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的比例。同时,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使各级政府官员解放思想,切实改变“重投入轻效果、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文化建设,轻农村文化建设”等传统观念,在各级政府官员中贯彻“文化发展也是生产力”的先进理念,提高自身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另外,在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倾斜的同时,应积极吸收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来;各级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多元文化资金投入机制,扩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四)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成果共享机制

合理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市场的双向对接和互动。在坚持城乡文化建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科学地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城乡文化统一市场。另外,可以通过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税收优惠”等市场化政策与现代交通、电子通讯等现代化手段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双向对接,并将“两资源”与“两市场”交叉结合起来,既将“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相结合,共同建立健全城乡文化资源双向交流机制和文化成果共享机制,让农村居民充分享受城市现代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使城市居民接受农村传统优良文化的熏陶。促进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双向流动。实现文化成果的城乡共享,这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针对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政策,积极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保证农村文化市场的和谐稳定,进而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篇3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简称《纲要》)对珠三角9市进行了重新的规划,《纲要》在珠三角9城市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9城市需错位发展,形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9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纲要》同时冀望,珠三角能探索出促进城市群之间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

《纲要》指出,珠三角发展到现有的阶段,必须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来优化地区空间布局,从而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并指出,珠三角要实现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局面,各城市之间需错位发展,实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纲要》提出,珠三角地区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城市,而依照目前来看,必须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内现有的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城市的影响力,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根据珠三角9城市当前实际,对各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并以珠江为分界线,把珠三角划分成珠江口东、西两岸两个产业发展带:优化以深圳为核心,以东莞和惠州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提升以珠海为核心,以中山、江门、佛山及肇庆等城市为节点的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纲要》进一步指出,重新规划9城市,目的在于建立起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规划指出,要在广佛同城化的示范作用下,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调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力争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到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纲要》提出,在珠三角充分发展的前提下,要发挥珠三洲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带动以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等环珠三角地区发展,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广深核心城带动两大产业带

――两个中心

广州 将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同时,把广州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并要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 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两个立足点

加快建设珠三角城际快轨 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推进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撤除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少高速公路收费,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区内空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带动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及周边省、区的相邻地区等环珠三角地区,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快建设粤东、粤西地区石化、钢铁、船舶制造、能源生产基地,形成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培育粤北地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配套基地,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两个产业带

珠江口东岸 以深圳为核心城市,以东莞、惠州为节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珠江口西岸 珠海: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增强高端带动能力,建成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

佛山:机械装备、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区。

中山:临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健康产业基地。

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

肇庆: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关键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纲要》要求珠三角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在珠三角整体空间下,城与乡,工与农如何才能更为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以此来促进和保证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就要求珠三角地区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作出大的探索和尝试,必须率先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办事,必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乡新社区”将最终出现

一直以来,城乡二元,是大众习惯的划分办法。一个地区首先是被分成城镇和农村,城镇人口和农民享受着不同的分配方式、社会保障等等。

在未来,人们能够在珠三角地区率先看到另一种状态:这里不再简单地划分为城里人和农民。珠三角整个地区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被划分为城乡居民区、农业区和工业区。

有了发展规划“一盘棋”之后,根据不同的功能区,来配置设施建设,布局产业,因地制宜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合并小型村。

“城乡新社区”的最后出现,将见证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的重大胜利。《纲要》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探索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以常住人口为公共服务目标 珠三角地区要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率先实现突破,比如要健全以常住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公共服务体系,说到底就是要统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关键是把社会事业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的水平。

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一直以来广受关注,牵动人心,推进异常缓慢。新《纲要》给珠三角地区提出要求,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到2012年,“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保率达到95%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60%以上,被征地农民参保率达到90%以上”……

另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也将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加快推进。据了解,珠三角未来将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还将改革和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逐步将外来人口纳入本地社会管理。

农村金融体系2020年大考 农村发展成为未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

按照《纲要》,珠三角要建立健全财政、金融等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城乡对口支援机制,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为此,珠三角将完善财政支农保障机制。值得关注的是,珠三角将“实现各级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农村金融体系也将成为未来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大突破。按照《纲要》目标,珠三角“2020年建成资本充足、运行安全、功能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央行研究生部副主席王自力日前在广州一个论坛上表示,中国缺的是几万家不求大而全、服务仅限于社区的金融机构,建议在农村开设小型银行,完善现有金融体系。

据透露,珠三角地区将根据国家新战略,加快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金融机构。

――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

《纲要》提出,“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

一阵鞭炮过后,大批村民争先恐后上车“霸”位,6辆大巴辆辆爆满。村民激动地说个不停:以前坐摩托车出行日晒雨淋,现在坐公交车既便宜又安全舒适。村妇也背着小孩来凑热闹了,说以前从县城坐摩托车来这里探望打工的丈夫,一趟要15元,现在坐公交车只需5元……

这是2006年8月,广东德庆县革命老区马圩镇上彭村首日开通农村公交车时的场景。德庆县也因基本开通全县所有行政村的客运业务,而成为“广东农村公交化第一县”。

如今,这一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在珠三角地区推广。《纲要》提出,“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的公交客运网络。”

去年广东1698个行政村通客车 据省交通厅有关人士介绍,2008年广东有1698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通了客车。到2010年,基本实现具备客车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在全省中心镇基本建成四级以上农村客运枢纽站、其他镇建有五级站或简易站,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针对农村地区公共交通比较落后的问题,广东采取农村客运享受城市公共交通的待遇,减免农村客运车辆的交通规费,鼓励农村线路公交经营,提高农村地区公共交通水平。

该人士还透露,今年我省将加大力度完成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库中剩余的扫尾任务,到今年底如期完成原既定建成4.8万公里的目标,同时,省交通厅将对500人以上自然村、生态文明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进行调研和规划,有条件时逐步进行试点。

城际快速公交一体化将率先实现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北方铁路运输比较发达的省份,道路运输在广东综合运输体系中占首要位置,道路客运量占广东全省的90%,货运量占全省的80%,道路运输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广东珠三角地区实现了城乡公交化,其他地区实现了客运网络化。而城际快速公交一体化也将率先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实现。

根据规划,珠三角地区按照同一技术标准,建设珠三角地区公交IC卡互联互通的技术平台,逐步使公交IC卡在全省公交、地铁和轻轨交通中实现通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加快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同时在珠三角地区着手规划建设与城际轻轨无缝衔接的公交网络,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此外,广东将增开香港、广州、深圳、珠海等机场至各地级市之间的客运班车,强化与各大机场的联系,实现陆空无缝衔接。

省交通厅表示,通过整合和优化跨区域公交线路停靠点布局,逐步实现珠三角范围内的城际快速公交一体化。同时,广东将对城际公路客运班车进行集约化经营改造,实行同一线路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统一票价。

――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纲要》提出要实现农村“十里文化圈”和城市“十分钟文化圈”。

记者了解到,所谓农村“十里文化圈”和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字面意思是在农村每隔十里、在城市每步行十分钟即可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益文化服务,其真实的内涵是指建立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完备的文化设施体系、高素质的文化队伍体系以及供求基本平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

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文化事业的思路上有了一定转变,重心下移到了基层。

近年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投入不断增加,建成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文化设施,深圳、东莞等地以民为本,努力打造图书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但是,珠三角地区要实现成为全国性的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这一目标,还存在许多困难。一是经费投入上。中央提出,到2010年实现“镇有一站,村有一室”,这一站一室指的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室。

实际情况是,目前我省还有三分之一的文化站还没有达到省确定的最低标准,虽然珠三角地区文化站建设发展较快,特别是东莞、中山等地区已经达到全国一流的水平,但在珠三角有些区镇,文化站建设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

篇4

关键词:城乡体育;公共体育;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11-06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如同经济一样,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环境中走着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体育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化并没有当然地波及到农村,相反,城乡体育差距却越拉越大。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和体育作为不优先发展领域的现实地位是显著的。农村、农民,他们占有体育资源的机会和能力比较弱,体育利益相对更容易受到损坏。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的体育健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中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提到“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十再次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这清晰地表明了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公共体育是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要求下重新审视新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认真思考和规划新农村体育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在城乡公共体育领域率先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群众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在城乡体育差序发展格局下,优化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使社会体育资源最大化为农村利用,使农村体育不再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一块“短板”,成为摆在体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课题。

1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的必要性

1.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困境使然

农村体育的“弱”、“缺”与“难”形成了农村体育发展中的瓶颈。首先是农村体育主体—农民的体育意识较弱。由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带给农村家庭惯性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使得对体育意识的“弱”呈现一定的文化沿袭性,同时又受到体力生产劳动方式的的影响;其次是农村体育设施、体育管理以及活动经费等的短缺。尽管十几年来,我国农村体育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质量不高、设备简陋,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更大。就管理而言,国家行政对农村体育管理的主线是即国家体育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体育局中主管群众体育工作部门。但我国体育行政部门的人员编制只到县级,没有延伸到乡镇。基层乡镇是以文体局的设置进行体育的管理,文体局又多以行政职员任职,体育专业人员比例较低,平常注重抓典型和文艺骨干,以备上级的检查,以及特殊事件和节假日的演出。对群众体育的开展与管理较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与计划中,对落实与实施持拖延态度,能推则推,能免则免。村干部本来是本村体育活动的最直接宣传者和组织者,但在实地考查中发现,很多行政村非但没有分管体育的干部,以往负责体育活动的村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管理机构名存实亡。村落原有的“青年之家”、“文体活动室”等体育活动场所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村庄重组逐渐消失,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的村镇体育组织功能弱化,农村体育失去指令性的“统”的约束,农民体育活动缺少了抓手和依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村落体育管理机构尚不健全或缺失,导致体育管理上的缺失。再次是由于农村地广人多、居住分散、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造成体育管理、宣传上的“难”,农村自发性体育组织缺失、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又加深了体育发展的“难”。农村体育的“弱”、“缺”与“难”导致农村体育环境的整体不良,进而使恶性循环加剧。

2公共体育服务是均衡城乡体育发展的标尺

公共服务通常是指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指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其提供者主要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体育服务,它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体育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既给民众提供体育享受,也提供并保障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体育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1]。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开展作为政府通过公共服务实施的公共事业,其目的就是推进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体育服务上的利益关系,其本身主要体现的就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发展理念,体现公共服务分配的公平原则。实现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归根到底是在城乡居民之间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以提高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因此,实现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也涉及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是城乡社会共同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从发展战略上指明农村体育的发展路径。目前我国城乡公共体育存在如下的矛盾和制约,因而推进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2.1现有的农村体育供给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体育需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己经走过30年的历程,到目前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私人产品供给日益丰富,私人需求在市场体系中可以得到极大满足。但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育等方面的公共需求也开始全面快速增长,现有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需求,这些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私有经济主体不愿生产或无力提供的。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的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完善对政府职能的新要求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之间的三大突出矛盾,农村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原有的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短缺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三大突出矛盾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制约着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削弱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

1.2.2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加大城乡体育差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市场机制自身的盲目性逐渐暴露,市场机制在增进效率的同时也产生新的问题,尤其是社会成员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差距程度。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广大社会成员对缓解收入差距、实施再分配的公共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在这些差距中,城乡差距尤为突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失衡,政府将主要公共资源投放在城市[2],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限制了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和收入水平的差距,重要的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过大差距。公共服务是收入分配中最基本的公平对象,只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大公平,保证个人“基本能力”的平等,人人享有体育的权利才会真正落实,才能使人们真正享受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自由。

1.3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民体育健身的必然要求

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既是城镇体育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又是城乡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表现为城镇体育和农村体育各方面体育资源与要素不断优化组合的演变过程[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等文化要素非均等化态势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的障碍,更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城市与农村公共体育的发展情况、差异情况以及协调情况,如城乡公共体育制度(条例)数量、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额差异以及城乡健身路径(晨晚练点)数量等等。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一种过程,是以体育改革为动力,让城市居民与农民享有公平的待遇、完整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城乡地位平等、互补互促、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过程,它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以及内涵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无形的体育方针政策、体育法律法规、体育意识的一体化等,更要包括有形的体育监测服务、体育活动组织、体育设施建设、体育组织建立、体育指导服务等一体化。如何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实际出发,统筹考虑满足基本体育的需要和兼顾多样化需求,需要对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2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2.1农民的体育需求是内在的动力

农民的体育需求是吸引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动力,支配农民参与体育的动因有很多,健康的需要、时尚的追求、形体的塑造抑或情感的宣泄、美的享受等等。不论是何种外在影响,都必须转换成农民内在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将其真正吸纳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因此需求代表了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资料表明,当代农民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需要不断丰富,从心理上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拔河、踩高跷、舞龙狮等,城里人玩的乡下人同样充满渴望。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等普及型体育项目在逐渐进入农村家庭,包括舍宾(sharping)、瑜伽等以快乐、健康、安全塑型、塑美为目的的健身健美体育易被广大的女性农民所接纳;把体育活动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景观体育也以其消遣、陶冶心境等作用吸引着众多的农民;包括U型滑板、滑沙、冲浪、陆上帆板、悬挂滑翔、悬崖跳水、动力伞、自行车、摩托车等以新奇、刺激、冒险、另类为卖点,为青春释放激情、为生命展示活力的极限体育,成为撩拨农村青少年心理的巨大诱惑;以运动的轻松、和谐、时尚、品位为卖点,帮助参与者善度余暇,提高生活质量的体育休闲项目在农村这片土地上也有着潜在的成长空间。况且这些项目大多设在城郊,处在城乡的结合部,在方便城市居民参与的同时,也给农村居民提供观赏的便利,让农民产生亲身体验的冲动。

2.2经济迅速发展是外在的推动力

国内外历史事实证明,公共体育的繁荣,是建立在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之上的。经济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公共体育一体化的根本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33.57元,提高到2007年的4 140元,增加了十几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4.4倍。2004-2011年每年增速都超过6%,实现“八连快”,8年累计增收4 355元,平均每年增收近550元,年均增速达到8.6%[4]。居民消费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吃穿为主的温饱型,逐步转为以住行为主的发展型、享受型。部分农村地区已接近或达到小康水平。从农村经济的发展途径来看,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来自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即大量不再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离开农村涌向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另一种是来源于乡村在本区域内的市场开拓。即利用广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发展市场流通,发展乡镇企业,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赋予农民更多的可支配时间,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必然的结果,选择体育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成为可能,在精神层面上为城乡一体化打破观念坚冰迈出坚实的一步;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许多农村群众务工经商,在自己的这片热土上大展宏图,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结果是,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城乡经济的融合促进了城乡文化体育的交流,为体育一体化疏通了宽敞渠道,促进了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经济发展的背后也映射出以工支农、以农促工的城乡联合的影子。如经济富足的每个乡村几乎都与大中城市有着经济方面的联系、合作关系。

2.3乡村旅游加快了城乡社会体育的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回归自然,塑造健康、绿色的生命旋律成为当今人们追逐的目标。近几年,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活动不断为城里人所认可,据统计,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5]。乡村的绿色食品、清新空气、自然风光换来的不仅仅是大把的金钱,更有意义的是农民更多地了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加深认识生活的本质。城镇居民旅游需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对接,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休闲生活,是将生命置身于大自然中,使人们体验生命的自由与活力,从规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令肢体得到尽情的舒展,这何尝不是休闲体育的哲学内涵。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驱使下行动[6]。城里人给农村带去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带去先进的生活理念,这种城乡交往并非哪一项硬件设施所能做到的,而是情感互动的结果。市民的体育行为成为对农村体育的范式促进,带动农民积极参与体育,有利于推动农村体育的开展。

3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3.1传统观念和农民文化制约了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上,而对于社会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其次,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消极,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界限,片面扩大城乡体育的异质性,给推进城乡体育融合制造鸿沟;另外,农村社会长期处在自然经济的发展之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道路中形成了独特的农民文化,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色彩和封闭、守旧、安于现状等传统农民文化特征。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下,其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7]。农民们能够接受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或物质财富的事物,但对接受主要是精神层面体育就非常困难,形成了一体化软性的缺陷。

3.2农村现存的条件阻碍了一体化的进程

城乡分割的政策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确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强化了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造成城乡政策的差异,种种有形的无形的“门槛”,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协调共进,由此导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称:“1998年之后,一直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快于农村居民,这种状况至今未改变。”二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居民经济收入落差,必然导致农村体育发展条件受限;其次,由于我国呈现金字塔型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的辅助比例过高,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的未来基本生活保障预期不确定,城市能够做到的事情在农村就会很难,这种困难是刚性的,使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缺乏经济强有力的支持,必然缺少发展后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群众体育的纵深发展。

城乡体育一体化建设必须依托相当程度的体育资源的流动优化组合和空间上的相对集聚。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受体制、利益分配及各种其他复杂因素的制约,农村体育资源跨行政界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县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建设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城乡之间体育资源的配置形成巨大的不均衡,并由此导致的体育方方面面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相对的平衡,使得体育资源流动平台很难确立,形成一体化建设的巨大障碍。

3.3市场竞争扩大了城乡体育发展差距

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恢复了生产经营自,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农民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年的12-2月份、7-8月份较为清闲,有所谓“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之说[8];再者是由于当时农产品在总体上还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加上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民经济收入一度增加迅速,因而改革伊始阶段,农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市场机制对缓解城乡居民体育的差距起了促进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民经济意识和行为不断加强,片面的经济发展观也因此给农村自觉的群众体育带来影响,城乡体育差距也随之逐渐拉开并逐步加大。社会体育虽然被视为我国的一项公共事业,但在资源调配上往往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而只能有重点地发放,缺口部分由各地根据财政状况配置。这就将体育问题转嫁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上,与市场经济紧密连接。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它在本质上是扶强不扶弱,它从不给弱者雪中送炭,却总是给强者锦上添花,因而由于区域市场竞争会加剧强弱两者之间在体育资源分配差距上的“马太效应”,同时影响到公共体育资源分配的均等化,宏观调控会局部失灵。处于二元经济中的现代城市是明显的强者,而以落后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农村便是真正的弱者。缺乏经济支持的农村体育“贫血”问题突出,农村体育的弱者地位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会更明显[9]。

4推进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建议

4.1提升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

体育价值观念是社会个体以自我为中心对体育存在的评价的总和,是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便有什么样的体育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体育。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在农村,其主要原因虽然与客观落后的经济水平和设施条件有直接关系,但农民对体育价值的认同是第一位的。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同一地区或相同经济收入的家庭成员,其参与体育的状况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现实生活中,收入不高却热衷于健身活动,视体育为快乐的体验者大有人在。体育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时空不等值的特点,不仅处在同一时空的人们对同一体育现象的评价和取向会不相同,即使同一社会个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体育现象的评价和取向也不会一致[6]。认清这一问题就会给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有力的启示。体育设施以及外在的管理等为体育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相对于自身的需要只是外因。任何外在因素决定说都是将人看成机械化了的被动接受的客体。基于此,发展农村体育,首要的问题是运用公共体育资源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提升农民的体育认知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体育价值观的转变。具体措施可以采取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城乡政府工作人员的体育公共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城乡体育健身指导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站、宣传车、墙报、宣传册、体育表演活动等城乡社会群体喜闻乐见的媒介进行体育宣传;积极组织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现场观摩活动。当然这种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长时间的培育,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4.2创建农村与城市体育对接和融合的条件

农村的经济支撑能力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农村经济水平既是农民参与体育的动力因素,更是农村体育持续性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同时又是城乡体育对接与融合的基础平台,这个平台是创建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我国城乡体育的差距过大,如果按照一体化要求对城乡体育资源均等化供给,势必造成一方资源闲置浪费而另一方难以满足要求的状况。尽快缩小基础差距,也就是重点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是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上不去,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上,体育建设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呼吁。再者,从我国农村体育落后的明显标志缺少体育经费、缺少器械、缺乏体育指导等,即缺乏促进体育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来看,都是体育建设经费不足所导致。因此,促进农民增收也是体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手段,是城乡体育进一步融通的桥梁。另外,国内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变化[10]。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可靠稳定的制度保障。为此,应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体系建设,并提出了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的立法建议。因此可以借鉴这一思想,研究并制定《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条例》或《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发展条例》等,从而确立城市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法律地位,规定相应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资金投入、组织结构、场地设施、体育活动、体育指导、体质监测、文化宣传等相关条款。

4.3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合理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定位依然适合于城乡统筹之中。从战略角度看,实现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城乡一体化。首先应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划分,强化省、市政府的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职能,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在空间意义上具有国家层面、省、市、县以及小城镇、行政村多个层面,国家层面越过省级政府直接对城乡体育进行统筹,重心偏高,效果欠佳,同样县级政府层面统筹城乡公共体育一体化发展,重心略低,不能解决富县与穷县体育不均衡发展问题,因此需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调动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的积极性,把强化省市政府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职能作为改革重点。按照城乡体育统筹发展的要求,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次要推动公共体育服务方式创新。改革传统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式,不能仅局限于常规的行政手段,要对重要公共体育产品、重大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和活动,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努力推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向社区和农村延伸;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体育事业诸方面的发展;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体育资源配置[11],促进体育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12]。一体化初期,应建立适当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配套奖励各地农村体育工程建设;鼓励农村成立体育社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形成典型并逐步扩展。再者就是农村体育不能唱独角戏,应与文艺联合、与旅游联姻,举办各种形式的比赛以推进体育建设,疏通城乡体育融合的通道。

参考文献:

[1]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2]孔令磊,毛云霞.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7(11).

[3]骆秉全,郑飞.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0(11):24-33.

[4]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71

[5]谢伏瞻.经济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大变样——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迁[J].人权,2008(4):7-12.

[6][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8.

[7]田雨普,王欢.文化当先的农民体育发展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4):1-3

[8]严新明.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85.

[9]柳思维.体制转轨时期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原因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6):18-22.

[10]夏锋.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新阶段城市改革[J].中国发展观察,2008(6):15-19.

[11]郝晓岑,冯国有.首都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11(7):1-5.

篇5

关键词: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72-02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以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苏州发展的一大鲜明特色,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新路径,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积极实践统筹城乡发展新思路,尤其是2008年列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苏州全面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经过几年来的科学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富民强村活力明显增大,现代农业建设明显加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体系明显加强。苏州已经基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地位,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日趋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经验

1.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着眼。作为全省唯一试点,苏州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苏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跳出一般工作部署层面,而是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事关苏州“两个率先”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开创性工程来谋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新实践、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加快科学发展重大机遇来把握,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示范区”的重要目标,并把“城乡一体”上升为苏州“十二五”发展“六大战略”之一,努力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率先推进苏州科学发展的领先。

2.注重城乡规划机制先行。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是由于规划先行,苏州城乡一体化能够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进行规划,科学确定各地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规划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尊重风土民情和地形地貌,从而实现了苏州城乡一体化过程与保护吴文化、水文化的传统风貌和深厚底蕴的结合。

3.加快构建城乡互联的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注重改革攻坚和构建长效机制,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带动全局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比如,通过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民变市民转换机制。率先实施以居住地为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颁布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三置换”落户城镇,即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保和城镇住房,实行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通过大胆创新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加快构建富民强村长效机制。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新途径,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经济组织。

4.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了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有序高效强势推进。苏州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发改、财政、国土、公安、规划、建设、农林、农办等多个部门参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苏州各市(区)都建立集中办公制度,强化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

苏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深层次分析,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难题,需要通过深化综合配套改革,逐渐加以克服和消除。这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局部地区的农村环境面貌还不尽如人意,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不容低估,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不可忽视,拆迁难度逐渐加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仍需努力等。

二、新阶段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措施

1.在整体规划上实现新突破。在各地、各镇完成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制定的规划情况,结合“三区三城”要求,制定全市统一的布局规划。首先,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明确各镇发展的不同目标要求,即有的布局规划为高端产业区、有的布局为生态环境区、有的布局为文化旅游区等,针对不同的布局,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符合“三区三城”建设的不同要求。其次,统一布局,统筹发展。全市规划根据各镇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出台整体规划布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差别竞争,做到点面结合,既体现各地当地特色、文化,又融会贯通全市发展要求。再次,保障规划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尽可能的详尽,兼顾到各种细节、特殊问题、遗留问题等,可具体分为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功能分区规划和其他各专项规划等。规划制定也要在可执行性上确保时间、空间的衔接,引领规划科学有序发展。

2.在富民惠民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任务,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力争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富民的关系。坚持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进一步拓展富民空间,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快、社会贡献大、居民实惠多的协调发展新路子。一要进一步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按照“让更少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获得更高的收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的要求,加快农民市民化、职业化进程,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二要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增收。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载体、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推进“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实现“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营销现代化”,推动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和营销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进一步提高股份分红水平。重点要加强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农民参与、民主管理力度,科学界定资产收益用于发展再生产、股份分红、管理费用的比例。加快股份合作经济股权固化改革,在推动农民现金入股、增量扩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分红水平。

3.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一要与统筹规划相结合。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综合考虑推进城市化和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调整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建设与保护自然资源、弘扬历史文化等工作,切实发挥规划对村庄环境整治的调控引领作用。二要与特色塑造相结合。城市有城市的特色,农村有农村的特点。要充分尊重城镇和乡村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打造彰显江南水乡特色的乡村风貌。三要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村庄环境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在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坚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篇6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乡一体化多类型集群图书馆发展研究”(201303173)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城乡一体化模式下农村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3月20日

一、研究背景

城乡图书馆一体化是指以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馆,以地县级、乡镇级、中小学校图书馆甚至农家书屋为成员馆,构建统一的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在专业人才培养、馆藏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协作发展模式。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模式、文化意识形态等差异较大。因此,农村基层图书馆事业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开展了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城乡图书馆一体化模式下,农村基层图书馆通过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农村文化,创造崭新的现代文化形态,进而实现城乡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统筹协调发展,从文化心理共识性的培养中实现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构建普遍均等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模式的探索,通过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开展日常服务及送书下乡活动。因供给渠道单一、保障水平不高、项目范围狭窄、享有对象规模有限、资金缺口大且利用率低、供给效率低等影响,尤其是在向农村基层延伸过程中,受我国农村居民阅读习惯、文化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亟待改善。当前农村图书馆服务未能满足农村居民的主要需求,即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需求;信息通信技术应该成为现代农村居民信息的主要获取途径,农村图书馆尚未通过系统的指导与培训解决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技术问题;读者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根本方式,这包括对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塑造,农村图书馆以提高读者能力为中心的服务任重道远。

三、城乡一体化模式下农村图书馆发展策略

(一)依靠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法规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下,应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对农村图书馆建设投入机制;促进城乡知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努力改变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强有力的农村图书馆事业宏观管理体制。同时,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建立城乡一体化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推进图书馆建设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知识资源优化重组和部门服务;建立城乡图书馆服务均等供给制度,拓展服务范围。

(二)加快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和文献资源建设

1、与社会力量、民间团体、企事业单位合作。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并鼓励企业与农村图书馆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和文献资源。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强大的经济主体,拥有丰富的资源。企业参助图书馆事业,有利于树立企业公民形象,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图书馆服务中的投资难题。其他社会力量、民间团体、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公益性单位也是建设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社会力量。除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外,还拥有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如学校、部队、各科研院所等均有各具特色的专业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所有这些力量均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图书馆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建设力量。

2、加强城乡图书馆建设合作。信息时代,农村图书馆不仅要努力加强馆舍建设,以良好的阅读环境吸引更多的读者,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渠道,同时更应为读者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在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源建设中要本着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的建设方针,配合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乡文献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农村图书馆应积极拓展读者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开辟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知识传播渠道,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

(三)广泛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1、以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等为媒介,实现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服务。建立市级中心门户网站,以县级行政单位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平台,统一服务系统。设立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集成各成员馆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通过本地链接、远程下载和原文传递等方式向服务对象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实现门户网站上的统一检索、身份认证、资源调度、订阅推送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利用手机、电子阅读器、网络等媒介,实现高科技数字化信息服务。农村图书馆与市级馆实现联网管理,读者可利用移动终端服务设备访问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和业务查询,通过网络进行图书预约、网上续借,实现图书通借通还。

2、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多层次信息服务。农村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与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找准自己的位置,真正扎根于所在地,贴近乡镇中的用户,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更好地为科技兴农提供及时、优质、有效的服务。农村图书馆可以针对广大农村居民,包括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广泛开展信息服务,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形成服务品牌,增强服务影响力。如针对千变万化的农业经济信息,农村图书馆应努力拓展读者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广泛开展面向科技兴农的信息服务,采取多种手段提供信息资源;联合管理机构成立农村居民读书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根据农村居民的需求及时推送相关信息;指导中小学学生课内外阅读,建立经典阅读、快乐阅读、成长阅读、分享阅读、英语阅读小组或读书会组织,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等等。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在人力资源建设与培训方面,农村图书馆应注重选拔、配备优秀人才,安排在高等院校进行理论、业务培训,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体系和图书馆职业规范,并到市级图书馆进行顶岗实习,以全面提升馆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农村图书馆要积极与市级图书馆加强业务联系,使经过系统培训的馆员获得更多的业务指导和帮助,以提高农村图书馆整体服务效率。

四、结语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现阶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图书馆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推进城乡图书馆一体化模式,不仅有利于农村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同时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需求,促进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会田.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农村图书馆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1.30.1.

[2]梁琦,李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3.

[3]张赞梅,代玉芬.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社会参与研究――基于嘉兴市的分析[J].图书馆,2013.2.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公共文化明珠镇”(以下简称“明珠工程”)创建工程为契机,通过实行全区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图书馆成为贴近农民、服务基层的民心工程,成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区创建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目标

各镇乡(街道)图书馆分馆建设工作与“明珠工程”建设同步,各单位在“明珠工程”创建完成的同时完成分馆建设,力争到2009年,全区建立起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图书总分馆制,实现全区范围内图书借还“一卡通”、新增图书总馆统一配送等目标,图书服务延伸至各大企业、外来民工的集居地、社区、学校及部队,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三、工作职责

全区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实行总分馆制,总馆设在区图书馆,分馆设在各镇乡(街道),总分馆之间实行业务统一部署、行政各自负责、经费独立核算、文献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一)总馆(区图书馆)

1.总体推进。总体部署全区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工作,承担全区年新增图书的采购、编目和流通服务工作;协助做好各分馆自配图书的采购指导和编目加工;负责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负责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技术工作。

2.流动服务。利用图书流动车送书到边远地区、新鄞州人较集中的企业单位、建筑工地、学校、部队、社区等,为当地的农民、工人、学生、居民和军人提供定时、定点的图书借阅服务,在全区逐步设立流动书车服务点40个以上。

3.统一运作。提供统一的系统软件,并负责安装、辅导;负责对全区流动图书的物流管理;负责将在“一卡通”使用中造成的还入异馆的分馆藏书,不定期送回原属馆;实行统一运作模式,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标准。

4.免费共享。为各分馆免费提供数字资源的共享服务。

(二)分馆(各镇乡、街道图书馆)

1.负责馆舍建设。分馆要求设在文化中心内方便群众借阅的地方,软、硬件建设要求达到“明珠工程”A、B级标准。

2.配备专职人员。配备1名以上懂计算机操作的图书管理人员,保证每周开放时间不低于36小时;加强管理员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员服务能力,做好做强读者服务工作。

3.搞好藏书建设。根据“明珠工程”A、B级标准,完成基本藏书的采购和编目工作。藏书量要求12000—15000册,图书采购统一纳入政府采购渠道,图书种类原则上文学类占50%;社会科学类占20%;自然科学类占20%;其它类占10%。图书编目要求规范化、数字化,并添加到区图书馆的联合书目数据库中。

4.实现网络管理。统一计算机管理系统,统一借阅制度和办卡手续,实现图书借阅“一卡通”。配有工作电脑和读者查询电脑(硬盘160G,内存1G)、读卡器、打印机、传真机、网络及宽带连接设备等。

四、经费保障

总馆(区图书馆)的年流动图书采购及加工、计算机管理系统及硬件设备、图书流通及交通工具、业务培训及劳务用工、“一卡通”借阅卡等费用由区财政承担。

分馆(各镇乡、街道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基本藏书、电脑、网络设施等一次性投入经费在“明珠工程”专项补助经费中列支;人员及日常管理经费由各镇乡(街道)财政承担。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实施“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是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图书馆城乡服务一体化工作作为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载体,精心部署、明确职责,健全机制、保障投入,加快落实此项工作。

篇8

一、海西小城镇建设现状

(一)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

海西州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始终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线,将加快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农村牧区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合理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与村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定位。在加快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海西州主要在四个层次上强化规划工作。第一层次是编制了海西州域总体规划。第二层次是修编完善城镇总体规划。第三层次是编制城镇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按照“村庄集聚、环境优美”的思路,海西州到2011年基本完成了全州乡镇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有序推进小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海西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始终做到认真落实规划,突出各阶段工作重点,分步有序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一是城乡一体化路网建设工程。实施过境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完善一级公路。

二是城乡一体化公交工程。城乡公交通达率达170个(总204个),以连村通组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缩小城乡空间距离。

三是城乡一体化电网工程。我州目前已经实行城乡电网同网同价。广大农村牧区电力网络设施较为完善。

(三)不断拓宽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

一是加大州和县市两级财政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10—2011年,州级财政每年安排1.8亿元用于城乡道路硬化工程:2010—2011年州和县市两级财政共安排1。28亿元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2011年州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的建设资金达1.23亿元。

二是做好经营城镇的文章。本着经营城镇的思路,海西将收益的大部分土地出让金投入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州政府全额返还乡镇出让土地的净收益,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道路。海西将强化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融资机制,通过存量资产转换、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财政贴息贷款等途径,广泛吸收社会投资,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以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水、电、路、气、通信设施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切实加强小城镇的综合管理

建设与管理并重,是海西州始终坚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在2009年,格尔木市改革了城市管理体制,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负责城市的长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在城管办的基础上组建了市行政执法局以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和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德令哈市也于2010年组建了城市行政管理局,进一步明确了执法主体和加大了管理力度。

(五)海西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海西小城镇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是整体建设速度较慢。发展不平衡。格尔木和德令哈两市城区周边及国道重点城镇建设较快,西部集镇建设受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限制,建设速度较慢。

二是产业建设慢,支撑不够充分。部分集镇缺乏支柱性产业,城镇就业能力不够,难以发展壮大。

三是配套建设力度不够。公益性投资比较少,公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城镇功能缺位。

四是文化特色不够明显。大部分城镇建设趋于雷同,建筑设计和风格没有品牌和特色,没有体现地域、民族、民俗文化特色。

二、推进海西小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及目标

(一)推进海西小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海西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基础立镇、产业强镇、重点示范、突出特色”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和着力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发展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加快发展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使之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经济更加繁荣、功能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要坚持规划指导、产业支撑、政府主导、重点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把构建四级城镇体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并强力推进,作大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县府所在镇,做特区域中心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州城镇化水平达到85%以上。

(二)海西小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海西州将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放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城镇优质公共服务向农牧区覆盖,加快化解城乡二元矛盾,今后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接轨,探索和闯出一条具有海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篇9

关键词:文化;案例;城乡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进一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特别是城乡文化发展的统一,是对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下面以浙江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情况为研究案例,可以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经验启发。

一、浙江省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不断推进,该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并没有实现均衡发展,甚至在有些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方面的失衡。由于农村基础实施建设落后,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环境严重不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我国在政策方面就倾向于城市,而对于农村则采取任其发展的政策,政府只给予一定的补助。多年来由于这种政策的不均衡,导致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投资方面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民营资本逐渐进入浙江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业,而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城市地区。

第三,居民收入增长方面的失衡,文化消费差距日趋增大。浙江省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在各项支出中的比例很小,甚至没有。这与国家期待到达的目标相差很远。更严重的情况是,该省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没有接通“村村通”,以至于现在有些农民无法收看各种电视节目,而相对于城市及郊区普及的电脑,农村地区的使用率就更低。

第四,体制改革方面的失衡,虽然国际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农村地区并未得到很好地贯彻,不利于农村地区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并在多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对农村的改革我们从宏观上还重视不够,使农村的改革进程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改革进程,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对农村文化的发展非常不利。

二、对症下药,专项治理

城乡文化的统筹发展和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实行重点突破,才能有力推进该省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应该从以下五点做好基本工作:

第一,统筹城乡文化政策建设。浙江省在制定城乡文化发展政策的时候能“大处着眼,小处着小”,坚持系统观、综合观。宏观上,制定了城乡统筹文化发展规划;微观上,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无论是宏观规划还是具体政策的出台,都是以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发展为前提的。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自然转接到城乡统一发展这个大循环、大系统。以文化强省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各地文化资源的具体情况为基础,以发挥各地文化资源的特殊为核心,科学的规划各地区文化设施及文化产业格局,统筹城乡及各区域的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应不仅把“基层文化阵地工程”纳入我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而且还应针对农村落后的文化设施建设,展开专项治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增加在图书馆及活动中心方面的资金投入。

第三,统筹城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众所周知,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大都向往大城市的发展,他们觉得那里的发展空间更大。其实不然,广袤而贫瘠的农村正孕育着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且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积极投身到落后的文化建设中去,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第四,统筹城乡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促使广大农民转换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是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必要。加大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建设,不仅可以使农民逐步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意识和科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总体上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三、浙江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启发

浙江各级党和政府在文化政策、文化设施、文化教育及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在丰富该省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家要求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该省的文化建设水平,我们应该

首先,从政策方面下手。由于浙江省目前城乡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应该多向农村的产业、金融等政策方面加大力度,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其次,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资金、公共媒体、制度等方面的支持是加快城乡文化建设的前提。在目前的形势下,政府要加快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进程,首先要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营造良好的的舆论氛围,使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次要要通过实施基层文化工程,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法律是保障。要多层次、多维度的建立和完善与文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文化建设充满竞争与效率,使文化管理不断合理与规范。

再次,充分利用市场的有效调控。健全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统筹城乡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降低文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成本。尽可能的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地参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机制来“优胜劣汰”,使实力更强的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源。

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规划 滨城区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Shando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jinan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