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公平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有何影响?文章利用2004-2012年省级文化产业数据,基于Super-Efficiency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地理格局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规律。同时,文章从经济公平的视角出发,结合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经济公平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正相关,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公平程度越高,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好。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优化相关资源的配置,也需要着力提升社会公平水平。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经济公平;超效率DEA;DEA-Malmquist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066-07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12),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项目(1011219B)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B078)
作者简介:肖向东(1975-),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罗能生(1957-),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一、引言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Heinze&Hoose,2013)[1],文化产业在西方各国具有重要地位,在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一般都超过了10%(LiShu-sheng,2012)[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始终在3%左右徘徊,财富创造能力不强,且由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也比较有限,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此背景下,科学界定我国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程度并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术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以王家庭和张容(2009)为代表的学者利用传统DEA、Super-efficiencyDEA以及三阶段DEA等模型来测算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并将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分解成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递增,但投入产出效率低下[3],而且即使同属于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有效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效率差别(蒋萍和王勇,2011)[4]。张仁寿等(2011)通过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投影分析同样发现了各省均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5]。以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为代表的学者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西部与东中部的省份存在显著差异[6]。而马萱、郑世林(2010)则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效率的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7]。另一方面是对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郭国峰和郑召锋(2009)指出政府投融资政策的支持是文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8]。乐祥海和陈晓红(2013)认为从技术效率情况来看,资本投入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的进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6]。袁海、吴振荣(2012)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经济是中国文化产业效率改进的两大动力[9]。
综观以往的文献,学者主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效率和文化产业技术竞争力这两个方面来测度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但既有研究很少对各个决策单元的竞争力或发展力状况进行评估。而对于影响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因素分析时主要从资本、政府支持、城市化等传统因素来考察,鲜有从经济公平角度来探讨的。事实上,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能反应出该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及该地区的消费水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才会寻求文化需求,故一个地区的经济公平程度可能会影响到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才有了本文的研究。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大主题。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指出所谓公平即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收入分配不公将会降低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的发展,并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因此,经济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影响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利用洛伦兹曲线来定义和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即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越靠近45度线,则收入分配越公平,说明该经济体的收入分配越均等,即中等收入群体占整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图1右边的三角形称为收入群体金字塔,越到塔尖,收入水平越高,每个部分的面积代表该收入群体的大小。图1左边的金字塔代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越到顶端,该需求就越难满足。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原理,本文用中间的虚线箭头表明,低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生理需求;高收入群体的主要收入是用来自我实现;而中等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等,经济越公平,中等收入群体越大,对这三种需求也会增加,相应地对文娱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即创造了“需求拉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
(二)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间接影响
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前进的动态过程,也是经济公平的最终体现。经济越公平,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越高,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精神层次的产品,满足人们超越物质方面的精神诉求,引起文化市场的繁荣,即创造了“供给推动型”的文化产业产值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越公平,一个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会越高,从而能提供更多样化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此外,文化消费者的素质提高也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创新需求,从而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测度
(一)经济公平的测度
由于我国对居民收入及其消费支出的统计是按照城市和农村两条线进行,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用城乡收入差距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选取泰尔指数来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T指泰尔指数;j的取值为1和2,j=1代表城镇;j=2代表农村;P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口;P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的总人口;Iij,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或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Iit指t时期第i个省份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的总和。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的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4-2012年的区域经济公平程度进行了测度。受文章篇幅所限,图2只给出了2004、2008、2012年度国各省泰尔指数的四分位图,颜色越深,泰尔指数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越不公平。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尔指数呈现出“东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高”的空间格局。
(二)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测度
一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为该产业的发展效率。根据文化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aL(1-a),其中K代表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L代表文化产业就业人数;A代表文化产业的技术效率,即发展效率。本文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来测度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以区分传统CCR、BCC模型中有效的决策单元,使得有效的决策单元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较(蒋萍和王勇,2011)。本文选取的投入指标主要包含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资本存量以及就业人数,产出指标为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及其增加值,利用MyDEA2.0软件包测算出了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
1.文化产业资本存量
文化产业资本竞争力主要体现于该产业的文化资本存量,资本存量越多则资本竞争力越强。本文通过永续盘存法来计算文化产业资本存量,公式如下:
(2)
其中Kt、Kt-1分别表示t期、t-1期的资本存量,It表示t期的投资水平,δ为折旧率。利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时,最重要的是初期资本存量的确定。本文借鉴Reinsdorf等(2005)通过建立已知指标与初期资本存量间的关系,利用若干年的数据来估算初期资本存量的方法进行估算。Reinsdorf等构建了初期资本存量与初期投资、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以及折旧率之间的关系式:
(3)
其中K0表示基期的资本存量;I0表示基期的投资水平;g表示不变价格投资的平均增长率;δ表示折旧率。I0由文化产业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δ取观测期内各省平均折旧率0.09;g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4)
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5)
其中It表示t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将(5)式代入(3)式即可估算出文化产业初期的资本存量,从而计算出各省历年的文化资本存量。
2.文化产业劳动力状况
文化产业的劳动力状况既包括该产业劳动的数量还包括劳动力的素质,劳动力的数量用文化产业就业人员数表示;劳动力的素质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文化产业科研人员数来表示。劳动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则劳动竞争力越强。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来代表该产业的劳动竞争力。图3展示了我国各省2004-2012年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山东、浙江等沿海大省的文化产业就业人数明显高于同时期其他省份。
3.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根据上文测算出的文化产业资本存量以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以及两个产出指标,本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度,其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南、上海、辽宁、天津、广东、宁夏等六省的年均投入产出效率是最高的,但除辽宁、上海外,其余四省历年的波动较大,有些年份的效率值更是超过了1,而有些年份甚至下降到了0.15左右,年度发展很不均衡。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历年省均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平稳状态,基本在0.15-0.40之间波动。从区域发展状况来看,东部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整体上要优于中西部,而且,中西部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容易受到某些年份突然的文化产业投资增加的影响而使得效率急骤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达到规模经济。
依据表1的测度结果,以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和文化产业就业人数为分类依据,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越大表明其效率越高):(1)发展状况好:是指技术效率高且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等5个省份;(2)发展状况良:是指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多的情况,包括辽宁、四川、山东等3个省份;(3)发展状况一般:是指技术效率中等、就业人数中等或技术效率高、就业人数低或技术效率低、就业人数高的情况,包括海南、宁夏、天津、北京、安徽、陕西、江西、湖南、云南、河南等10个省份;(4)发展状况差:是指技术效率中(低)、就业人数低(中)或技术效率与就业人数双低的情况,包括青海、内蒙古、贵州、甘肃、山西、重庆、吉林、河北、广西、湖北、黑龙江、新疆等10个省份。由此可见,我国只有1/3左右的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状况优良,其余2/3的省份其竞争力状况堪忧,其中50%的省份主要是由资源的浪费导致了文化产业产出的低效率,如青海等;另外50%的省份则是由于投资不足,如内蒙古、新疆等。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较好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与经济公平的测度结果耦合度较高。
四、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及指标选取
1.模型设立
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所以本文设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来表述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6)
为减轻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内生性,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得到以下双对数模型:
(7)
其中,Yij为因变量即文化产业发展效率;Xij为自变量;i为自变量的个数;j为年份。
2.指标选取
本文从经济、社会、政策多个方面并结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选取了7个指标来考察经济公平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详见表2。
各变量说明如下:
(1)经济公平:选取泰尔指数来代表区域经济公平程度,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区域经济越公平,则文化产业发展越好。
(2)文化消费:通常来说,对文化消费的水平越高,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本文选取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文教娱乐消费支出这两个指标来代表文化消费水平。
(3)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通常城市化率越高的地方会对文化产业产生越多的有效需求。
(4)人力资本:用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人)表示。一个地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人口越多对文化产业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多从而拉动文化产业的需求,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第二,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越高就可能会为文化企业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从而增加文化产业的有效供给。
(5)政府支出:即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本文用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
(6)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用文化产业实收资本(千元)来表示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当文化企业处于规模递增的阶段时,文化产业实收资本的增加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描述
本文选取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的缺失除外)2004-2012年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以测度其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本文所选取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文中用来测算超效率DEA的软件是MyDEA2.0,实证部分用的软件是Stata11.0。本文所选变量及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3。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双对数模型来减弱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和内生性问题。模型Ⅰ为单变量回归,模型Ⅱ是加入其它控制变量之后的面板数据回归,通过Hausman检验后发现需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Ⅲ则是所有变量的混合回归,具体检验结果见表4。各模型均能通过Wald检验或者F检验,说明所选模型设定无误,能较好地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计量关系。
回归结果显示:(1)模型Ⅰ~模型Ⅲ中表示经济公平的变量X1泰尔指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为负,加入其它控制变量后结构依然显著,说明泰尔指数越大(即经济越不公平),则文化产业的效率越低,这也说明提高经济公平度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2)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人力资本、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文化消费不足,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城市化水平和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的高低能够反映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会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产品需求,从而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
为深入探讨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关系,本文进一步将全体样本按照各省市所在区域分成东、中、西三个子样本,分别进行计量检验以寻找经济公平与文化产业发展关系在各区域的体现。其中,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划分按照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三大地带标准划分。观察回归结果可知,除中部地区不显著之外,以泰尔指数衡量的经济公平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即泰尔指数越大,则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越低;亦即经济的公平性越差,则该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也较差,这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此外,城市化水平与城镇文化消费水平依然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由于样本数量有限变得不再显著。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我国各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随后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包括经济公平在内的社会、经济、政策上的各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区域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效率呈现出“东南沿海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空间格局,大体与相应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一致;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较低的省份主要是由文化消费不足或者文化投资不足而导致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2.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公平的局面同样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地最为明显;3.城市化水平越高,城镇人口对文娱消费支出越多,则文化产业发展效率越高;4.农村居民对文娱消费的支出、教育程度、文化产业自身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不足,尤其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不足严重地降低了社会总体文化消费,从而使各省的文化资本未得到有效利用,严重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推进经济公平,增加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和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中产阶级群体,从而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增加文化产品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鼓励城镇、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特别应该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3.由于部分省份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低下,应适当地增加这些地区文化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率;4.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角色更多地应该作为规则制定者,是“裁判员”,而不是“守门员”,鼓励包含民间资本、外资等多种资本形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简化文化企业发展的行政流程,同时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打好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OLF G. HEINZE, FABIAN HOOSE. The Creative Economy: Vision or Illusion in the Structural Change?[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 21(4):516-535.
[2]LI SHU-SHENG.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Case Study of Tianjin[J].Physics Procedia, 2012,25: 1352-1356.
[3]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75-82.
[4]蒋萍,王勇.全口径中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69-81.
[5]张仁寿,黄小军,王朋.基于DEA的文化产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等13个省市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2):183-192.
[6]乐祥海,陈晓红.中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度量研究:2000-2011年[J].中国软科学,2013,(1):143-148.
[7]马萱,郑世林.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0,(3):83-86.
[8]郭国峰,郑召锋.我国中部六省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评价与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76-85.
篇2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任何旅游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必须拥有特有的、独立的企业文化,如果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文化的支撑,对旅游产业从长久的发展进行分析,将会对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及制约,旅游产业的本质的特点主要是以旅游景点特色文化为支撑,以特色文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的文化具有先导作用,以竞争为方式,以发展为平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特色文化对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旅游收益不仅与旅游人数的数量有关,而且与旅游企业的品牌、服务以及文化层次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愈紧密,企业文化因素愈多;旅游产业经济愈发达,旅游企业发展模式就会更加健全,旅游企业的发展速度就会愈快。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加快旅游文化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旅游文化的需求,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从而才能推动旅游产业以及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旅游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够,很多旅游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是表面现象,很多旅游企业只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上以及硬件设施的创新上,但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及文化的变更有很多的局限性,并且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新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而对旅游地区中的传统文化以及旧文化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建设的新形势的企业文化缺乏生存以及发展的空间,从而造成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停滞的现象。
三、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超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旅游产业中培育创新性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和核心。但是传统的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对传统的自然情结,从而形成人们传统的观念,因此想要转化人们的传统观念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的现代文化素质,不断吸取、学习外来文化,并不断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创新旅游产业文化。并且还应该进行分析并找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从而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观念,培养并体现新时代的精神的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以及市场观念,还应该充分体现传统的特色文化,将传统的特色文化融入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中,从而将企业文化成为旅游企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新时期管理的核心理念。随着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转变,企业中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旅游企业这一特殊的行业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十分关注人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志趣,并且应该尊重人的尊严以及价值,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充分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构建完善的体制机制一是经营机制的创新,在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采用市场化理念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在旅游文化企业应该采取“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以及企业运作”的原则,开展管理权、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从而形成旅游企业的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应该结合文化改革发展建设,在旅游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形成统一的领导以及企业管理,并且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三是投入机制的创新,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可以在企业中加强投入机制的创新,可以设立专门的旅游企业专项资金作为旅游景区以及景点的宣传促销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还可以根据旅游企业中现有的资金开发招商引资,实施资本运作,从而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以及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从而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3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聚增长效率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末,文化创意产业就已发展成为了欧美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发展的机理机制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其中也不乏大量经典的案例研究。Henderson ( 1996)从地理分布上指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聚合的倾向。Scott(1997)从生产与销售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尤素夫和边岛(Yusuf and Nabeshima, 2005)从行业构成的角度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他们发现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活动大多出现在具有国际化的城市高科技产业集群中, 并由此判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开放和创新的经济环境"。国内也不乏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林拓( 2003) 研究指出产业空间集聚和城市环境的引力作用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日益明显。张梅青,万陶(2009)在复杂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模块化集群组织特征",并给出其动因是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横向差异性。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将外部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及区域创新、节约交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以及政府支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
首先,继土地之于农业经济,资本之于工业经济的核心要素地位后,知识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中就已指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人的思想、智力、技术以及创造力在产品和服务中得到充分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大量的创意工作具备了形成产业的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创意由此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更加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其次,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以及教育的大量普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不再只是局限于满足生存的生理性和物质性产品,而是更多的注重产品的符号意义即消费品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及内涵。人们不仅消费物质产品,更多地是消费产品中所蕴含的广告、形象品牌、欲望等等。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所描述的那样:"经济转而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 由此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崛起。
最后,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源泉。以这一思想作为基础,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罗默(P.Romer)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指出新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要素。然而,创新不仅在于技术创新,也在于商业及艺术创新,体现着一种多维的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将文化内容和创意科技转化为提供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从创意推动经济和经济激发创意两个方面实现创意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由此看来,知识经济、消费理念及创新孕育出了文化创意产业,是其不断成长壮大的沃土。
三、集聚对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文从外部经济效应、交易成本的节约、区域品牌效应以及学习效应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机制。
(一)外部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能够节约企业与外部联系的成本,使集聚的企业获得外部经济效应。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进一步加大了知识溢出的深度,由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表现着非常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
外部经济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从外部规模经济方面来看,首先,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文化创意企业容易获得外部服务且交易成本较低,这样文化创意企业可以形成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共享集聚区共同的基础设施、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劳动力供给及培训,文化创意企业可以较大程度节约成本;再次,集聚区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商、供应商和销售商集聚在同一地区,由于地理上的临近性,创意生产者能够便利地了解市场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创意生产者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而且集聚区良好的信息沟通条件还能为创意生产者提供许多非正式的社交机会,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有利于信息的获取;最后,集聚区中的文化创意企业之间容易建立一种信誉和道德机制,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生产、销售上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降低企业的平均成本,集聚区中的文化产品及服务不断向区域外的市场输送,使整个产业区的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率。从外部范围经济来看,大量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创意企业的创造以及中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共同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范围经济。
(二)节约交易成本效应
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扩展并深化了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分析。他主要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主要从投资成本、机会主义、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节约交易成本效应。
1.节约投资成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减少创意企业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此外,通过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形成零售批发市场,由此降低集聚区内企业产品的运输及库存费用。这样,集聚区可以节约创意企业的投资成本。
2.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威廉姆森明确指出,机会主义行为是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且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自身利益。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使得导致交易活动变得复杂,从而交易成本增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建立信誉和道德约束机制,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3.降低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包括偶然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确定性,而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交易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必须设计一种让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约安排,但这将导致交易中过高的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大量文化创意企业集聚于同一空间,相当于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供应市场和销售市场囊括在同一区域,这样使得创意企业获取交易信息更为方便低廉,从而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交易成本。
4. 提高交易频率。交易频率并不影响交易成本的绝对值,而只是影响交易方式的相对成本。在重复易中,交易成本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而递减,但并不是无限减少。集聚区内的文化创意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其与上下游企业及水平联系企业的交易更为便捷。同时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及不确定性的降低,交易环节大大减少,交易效率由此提高,从而提高了市场交易频率。
(三)区位品牌效应
产业集群若立足于自身特色参与竞争,将会产生巨大的累积效应,最终会形成一种集群的品牌效应。例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北京的"中关村"及上海的"张江"等等。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是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具有品牌价值。如法国的香水、瑞士的手表及意大利的时装等。通过集聚区内企业的整体力量较容易形成"区位品牌",它是众多企业品牌的提炼,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每个企业都将受益于这种"区位品牌",容易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为产品拓展市场开辟了道路。
(四)知识溢出效应
普通劳动和资本要素具有完全的竞争性与排他性,而知识既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排他性,也有一定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这样知识既有私人物品的特征,也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即发生溢出效应。知识的非排他性导致的本地化知识溢出,往往使集聚地区具有更强的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力。
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集聚地区传播得更加迅速,知识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产业集聚地区的发展,而产业集聚地区的发展又将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溢出效应。文化创意工作者聚集在同一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便捷地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获得知识的溢出效应。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集聚区内的企业之间能够进行频繁的交流,既有正式的沟通,也有非正式的交流,从而建立一种知识共享机制,这样能够形成一种学习创新的氛围。其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能够吸引大量的创意人才以及为创意产业服务的人才集聚到该区域,这些人才相互之间通过学习交流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溢出,进而激发创新的活力。最后,在知识溢出机制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创意企业之间能产生较强的榜样激励、信息激励,成功的企业能够激励落后企业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竞争与合作下,集聚区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Henderson J V.Ways to think about urban concentration: neoclassical urban Systems versu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19)
[2] Scott A. 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 Division of Labor, the Firm and Spatial Process [J]. Economic Geography.1986
[3]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
[4]胡彬.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导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7,(5):22.
篇4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文化背景差异;英语实际应用;非语言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7-02
文化背景知识即在英语学习的材料中所涉及的情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按照功能,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分为了两种,就是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时,一些影响信息传达准确性的称呼、致谢和问候等语言以及委婉语和禁忌语等。学生只有较好地对中国社会背景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进行全面地掌握和了解,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理解对方意图,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真正达到国际化语言交流的目的。中国民族背景文化和西方背景文化差异对英语实际应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背景差异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
在词汇方面,很多词语会有这样的现象,同一词语在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内涵中会出现不同的含义,所以外语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某些词汇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并且还包括谚语的色彩感情与联想起来的意义,这些都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White”(白色)这个词汇代表的是“圣洁、天使”,西方的新娘子在结婚时会着装白色的婚纱礼服以表示纯洁婚礼,而中国结婚的风俗礼仪众所周知,都是新娘子以红色礼服来接待亲朋好友,表示喜庆吉祥。
二、文化背景差异对风俗习惯的影响
衣食住行、过节、娱乐与朋友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和交往中的种种习俗,即风俗习惯。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课文资料来引导学生对西方国家礼貌礼仪、文化习俗背景的了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中,谦虚是我们一直以来崇尚的美德。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一贯作风是表面上是不肯接受的,虽然心里非常高兴,但是嘴上却会说“哪里哪里,不行不行”,甚至有的人谦虚地表示方式是“自嘲”;而西方国家对于别人的夸奖,会欣然接受并很痛快地回答:“Thank you”。
三、文化背景差异对语法的影响
各国各地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因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英国语言中为了达到句子逻辑上的完美和结构上的平衡,比较注重运用的是各种连接词汇。例如:要表达“她是我的一个朋友”,我们是不可以这样表达的:“She's my a friend.”而正确的语法应该是“She's a friend of mine.”“她”与“我的朋友”之间的部分关系,在双重所有格的形式下得到了准确的体现。早在1904年,语言学家jespersem就曾经说过:“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t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 ”(学习他国的文化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在学习语言时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背景差异的敏感性,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迫切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文化背景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真正学到实际应用意义上的语言,同时可以结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进行准确得体的沟通交流。当前提升英语学习水平的四大技能之首是听力,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听力理解上会造成理解偏颇。英语中的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意义不同,会导致翻译成汉语时动宾结构语句中的动词出现“多义词”现象。如:“That's a well-made toy.”(那是一个制作精美的玩具),“The wine is made from grapes.”(这酒是葡萄酿制的),“Obviously jack and jill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捷克和吉尔非常明显是天生的一对),“A made man.”(肯定会成功的人)。“made”是个多义词,这样的听力训练是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培养的跨文化意识。
五、文化背景差异对阅读的影响
在英语阅读学习中,要求在树立整体篇章概念和速度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获取知识信息。中英文两种语言由于在文字、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使得读者在阅读加工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心理策略和思维方式,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来理解、印证相关的语言信息。例如,在读到“The eagle always flew on Friday.”这样的语句时,联系相关文化背景知识,“eagle”是美国钱币上“鹰”的图案,象征着美国,因此可以确定“eagle”是比喻美国钱币的,从而得出这个句子是“Payments were always given on Friday.”(上周五付款的)的句意,这样的逻辑印证才可以达到真正的理解。
六、文化背景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写作是认知活动和思维的具体体现,思维在其中是写作的基础。不同国家的人形成不同风格的思维模式,反映到学生的作文中非常清晰,一目了然。有时候学生的作文读起来让人觉得汉语气息浓厚,外教读起来更是费解。美国学者Kaplan曾经对学习英语语言的中国人写的英语文章和纯粹的英语文章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是人的思维习惯影响着篇章的语言组织方式。英语是直截了当切入并加以陈述主题,而汉语的表现手法惯以围绕主题迂回盘旋,再慢慢进入主题。
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在1999年11月已经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确定为娴熟运用英语的关键。学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并感悟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如:每周“English Corner”英文演讲比赛、英文短剧表演活动、贴近生活的英语电视短片等形式多样的方式。
在当代外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实际影响是公认的教学“难点”之一,吴国华认为这比不理解更可怕。在教学中,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的文化制约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拓宽文化导入渠道,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和词汇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同时使用实际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不断推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雪梅,宋敏生,张平.语言交际文化信息探索[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3,11(9):16-18.
[2]陈安定.英语比较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8.
[3]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M].北京: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中西方德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59-02
一、价值倾向上有所不同
我国德育理念侧重群体性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受我国的德育发展影响,来源于我国自古就有道德教化的传统,从儒家到佛道,无不将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列之首位。道德教育注重秩序的和谐,遵守统一的伦理规范,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与责任,以“仁”为基本原则。古代博大精深的德育思想,为我国日后德育理念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后期在经历了民族的洗礼后,民族性愈发强烈,我国德育以此为传统着重培养个体向群体融入与贡献,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群体性价值倾向愈发明显。[1]西方德育理念则侧重个体性价值倾向。西方以欧美为代表的主流德育理念是以罗马古希腊奠定的传统道德理念为基础,后期随着启蒙运动中社会契约精神和个人权利的觉醒和欧洲文艺复兴,西方德育逐渐侧重强调自我发展,注重“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尊严”[2],以“法理”为准则,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不可替代、不可侵犯的权利实现;这种德育理念逐步形成一种对于个体内心探索的理性传统,对培养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挖掘个人潜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德育理念主要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抽象的人性理论原则为基础,个人主义容易转变为享乐主义,使道德边缘化。
二、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剖析
中西方的的教育中理论性和实用性上各有偏重。我国的教育更偏向于理论性和整体性。正如我们看到BBC拍的那个中英两国教育对比那样,中国人更注重的事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对原理和知识整体框架的理解,记得我在新东方上政治课讲毛概的时候老师强调最多的便是要我们对各个时期发生了什么事以此来记住各个人物和他们写过的东西及会议。还有就是我们高中的物理化学课实验课就那么一两节,但理论知识和习题课却很多。而西方则更强调社会性与实用性。内容坚持面向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应用性,重视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的紧密联系,德育内容的选择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对更加贴近生活讲求实效,更加强调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高压式教育方式更注重效率。但也正是由于这种从小就被逼着的教育模式使得我们很多人并不是自己自愿的去学习去研究,所以到了大学阶段我们国家的学生便往往很少能够有较强的自律性。[3]所以导致我们在大学的教育不如国外的学生。而国外的学生他们从小就是受着被引导性的教育,并不会强迫他们去学什么,所以这也就使得到了大学阶段的他们大部分都是真正愿意、为了学术研究而学习。这也是他们能培养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部分原因。[4]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国外的教育模式好于中国。
三、经济发展与德育教育的联系
中国由于曾受到帝国的侵略和压迫导致中国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导致了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方。而西方国家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发达使得他们的的国家社会福利非常的好。不谈他们的失业救济金。现在瑞士的人均最低收入为4000瑞士法郎,而德国的最低收入标准为1470欧元,他们的汉堡王一份套餐6.99欧元。中国40多元。欧洲一块宝伯的表11700欧元,合人民币约81000元。而中国这块表要123000元。而中国2015年第一季度的人均收入是8572元。这就导致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担心自己的未来。而且他们本身的人工费特别的贵。一个餐厅服务员在因特拉肯(瑞士的一个小镇)。一个月的工资是5500瑞士法郎。而餐厅服务员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而在中国你想有一份餐厅服务员的职位都需要至少大专以上的学历,再说中国人非常多。所以中国今天的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在中国基本没有失业救济金,中国的人工费也非常廉价。所以要想有一个好的未来就必须学习。这也正是我们在教育中缺少人性化和多样化的一部分原因。即使孩子们不喜欢学习文化课,我们的家长也不敢让孩子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去发展。因为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就会没有学历,那他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经济发展同样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西方注重隐国教育,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有升旗仪式,但他们的聚会场所的入口处却会经常摆着几个国旗。而英国更是将他们的很多服装品牌设计成类似于国旗图案的样式。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好地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种炫耀。推广向世界的品牌印着类似于自己国家国旗的图案这本身就是一种骄傲。这是源于他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而中国之所以要升旗要搞一些外部灌输这种模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经济实力较为落后。所以国家不得不大肆去宣扬爱国主义教育。由于现在科技的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国外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当他们发现国外发展的远好于我们时,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平衡,也就更容易向往国外的生活。所以中国就要搞一些外部灌输的爱国主义教育,升旗,在新闻联播中多加宣传中国的好,多加描绘国外局势如何动荡。比如朝鲜他们就是典型的欺骗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教育自己的人民们对面鸭绿江对面的中国的高楼大厦都是纸糊的,都是假的。以这样的方式使他们的国民爱国,使他们的国民不偷渡到中国。
四、德育教育方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因为我们的价值倾向与西方不同。使得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中庸”的处事态度,即在为人处事中,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而非竞争;西方人则更重视超越,追求个人的突出,具有一种互相比拼的精神。由于上述德育教育的差异,使中国的消费者从小所受的德育教育中更多地要求遵守行为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而西方的消费者则更多地追求激发内在潜能,追求个性发展。这样一种差异,进一步在金融行为中表现为中国人循规蹈矩的保守消费和欧美人追求创新的超前消费:中国的消费者在金融行为中更倾向于保守地消费,比较少地使用信用卡等进行透支消费,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去参与风险性比较大的金融行为;而美国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现时的满足和享受,会透支或是接受风险比较大的金融产品,结果,尽管我国的人均GDP与美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人均存款却已超过万元,风险大的金融产品消费水平很低;而在美国,人均欠贷超过万元,各种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正是这种差别,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出现在美国而不是中国,并且在这样大的考验来临的时候,中国从政府到国民尽管困难,却仍能很好地面对,而在美国,灾难却一发不可收拾。[5]在中国的金融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会把经营风险作为第一因素来考虑,选择以风险较小的保守经营;而在美国,金融业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甘愿去冒更大的风险,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鼓励次级贷款人贷款消费上。这样一种普通的量的差异,积累起来之后便发展成为了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质的差异。2004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中国排在第七位GDP为16493亿美元,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和德国。2014年全球GDP总量77.3万亿美元,美国2014年GDP为17.149万亿美元,位居第一;中国GDP为10.380万亿美元,位居第二。可见现在的中国正在飞速的发展。这短短的十年我们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经济水平一定会超过那些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也会随之提高。到时候中国的学生也可以有更多地学习模式和发展方向。但就现阶段而言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最适用于中国。
参考文献:
[1]曾艳.中外学校德育比较分析及启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09).
[2]李可.由中西方德育的对比探索我国高校德育模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3]李建立.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9).
[4]王颖.中西文化传统历史演进及其对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篇6
【关键词】服饰文化 服装设计 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97-01
一 服饰文化环境
服饰的更新换代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生活条件下审美观念的变换,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服饰文化环境。我国从改革开放起到现在,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时期的引以为潮流的绿色军装到八九十年代的蝙蝠衫、喇叭裤、高跟鞋,再到21世纪愈显多样化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得丰富多彩。在当今时代,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的影响,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宏观的角度上,不同的人群拥有着不同的服装特点,如职业人群会穿着比较正式的职业装,运动爱好者有专门的运动服装或休闲服装,而牛仔系列则专注于打造青春的形象等。在微观上,即使是小小一件服饰中,也常常会出现多个国家、多种民族的文化元素,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在服装设计者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如同堆积木一般,用不同的文化元素堆积成了一件又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此外,服装设计还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它还涉及了人体工效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盲目追求潮流的思想已经过去了,一件衣服不仅要穿得好看,还要穿得舒适,有利于健康。因此,生态环保逐渐成了当今服饰文化的关键词之一。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沉淀了我国伟大的服装文化,它是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服装设计的灵感源泉。任何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灵感的迸现,灵感的产生是一个瞬间的、突如其来的过程,但究其根本,却也少不了文化和艺术氛围对人们思想的长时间熏陶。因此,服饰文化环境对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服装设计教育现状
1.教师年轻化,缺乏市场经验
教师是当今教育事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未来优秀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服装设计领域,多数的教师都是来自于高等院校,有着专业的教学技术,对于服装设计也有很深的造诣。在新时期,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其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为服装教育注入了新活力。但这些教师市场经验少,对企业的真实的服装需求与产品适用性不甚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个理论的层面上。并且服装设计还是一门交叉学科,还涉及人体工效学、色彩学、销售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多角度的服装知识,才能让学生对服装设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教育模式片面化,缺乏复合型人才
我国在服装教育事业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拥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教学。专科教育主要侧重于视服装设计的实践与应用,在理论上则比较放松,而本硕博则主要侧重于理论的学习,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是两类人才,一类是技术性人才,另一类是理论性人才,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则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育模式上不能符合当今服装行业的需求。
3.教育方式理论化,缺乏实践能力
目前,在各高职院校中,课程的设置中大多还是传统的服装理论,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社会的需求。服装是人们生活风貌的一个实时反映,服装随着人们时代的发展其自身的更新速度是极快的。而在教学理念中,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大多学生的作品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出现了很多学生只片面地追求视觉上的艺术性,而忽略了服装作为一个产品的实用性需求。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也很少会组织市场调查,帮助学生了解市场上对于服装的要求。
三 服饰文化环境对服装设计教育的影响
1.服装文化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但凡是艺术都离不开灵感的帮助,而灵感的出现则依赖于文化环境的熏陶。在心理学上,创造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变换重组形成新的事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拥有的表象越多则越有利于创造。同样地,对于服装设计的教育来说,想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就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时尚潮流的服饰,像服装博物馆、艺术展、时装会等都为服装设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只有在适合的服饰文化的熏陶中,学生的潜力才能更好地被开发,其灵感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2.服装文化环境为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平台
优秀的服饰设计作品为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以及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大量的教学材料或是研究对象。而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服饰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通过对现代服饰的研究,可以了解市场对服饰的需求,了解一件成功的作品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而丰富和完善服装设计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服饰文化的详细研究,并将其推广到教育中,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像服装博物馆、艺术展之类的场所,都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优秀样本,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还能领悟到服装设计中的理念精髓。
参考文献
[1]吕智嫔.与时俱进的服装专业教育[J].美术大观,2012(1)
篇7
一、何谓新闻娱乐化?
何谓新闻娱乐化?一般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阐述。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审讯案、戴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顿总统绯闻案,成为传媒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之作。
以上阐述强调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从新闻的传播功能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提供娱乐的功能的异化,即:它放大了娱乐新闻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价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离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在新闻娱乐化中,娱乐、迎合受众是其主要宗旨。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然而,纷繁热闹的娱乐化表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经济、政治、文化及受众等因素综合促成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本文限于篇幅,主要从传媒经济的角度来解析,并关注一下两者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二、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媒介经济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就是“受众”。首先分析一下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分级理论,人们在一些本能、低级的心理需求,如吃、穿、住等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转向进一步的精神需求。当人们的生活比较稳定和富裕之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但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以及竞争和各方面压力的加大,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工作之余的全身心的放松,青睐“拳头+枕头+噱头”式的程序化文本克隆出的精神鸦片,精神调适的需求急剧膨胀。CBS的王牌主持丹・拉瑟提出的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back-fence principle),就从某一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另外受众还有普遍的从众行为与心理,于是娱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其次,从生产者即媒介的角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的媒介,其经济实体的属性被大大强化,这些被推向市场、自己找饭吃的媒体在扮演政治化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要市场就必须使产品有消费者;而要有消费者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当娱乐文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②为了掏消费者的腰包,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被市场改写,无虚饰、不空谈,这些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重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精心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娱乐因素成为市场的主导。以前编辑部争论的焦点是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而现在关心的是“观众想听什么?他们想看什么样的节目”。
于是不难理解,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中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大数原则和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兴趣和观点以及利益要求各异,最大的共同点在哪里呢?
媒介的选择是:娱乐。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身份、阶级、种族、国别、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只要是人,娱乐通常总是需要的。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自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
不可否认,在近20年的新闻改革过程中,伴随我国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产业性质凸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在报刊界,1991年左右周末报纸盛行;1994年左右晚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迅速占领大片媒介市场;1996年左右都市报以彻底市民化、平民化的姿态成为报刊新锐,在媒介市场上气势逼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理念制作新闻的基本准则,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走向市场的我国媒介,娱乐化日益成为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说:“娱乐新闻和娱乐类的板块越来越成为传媒经济效益的增长点,这是大势所趋。”③
三、新闻娱乐化对媒介经济发展的影响
任何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媒介走向市场、传媒经济的发展成为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新闻娱乐化的繁荣甚至泛滥自然会对传媒经济的发展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就近期或短期的行为来看,新闻的娱乐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经济一时的繁荣,赢得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注意力,吸引了广告客户,赚足了广告费,但是这种影响(我们在此不谈新闻娱乐化对政治、社会层面的影响以及对客观、公正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理念的冲击)是否可以维持长远和广泛却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分众化传播已成大势所趋。传媒经济作为经济的一种形式或者说一个部门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属性和特性。喻国明教授就曾经指出: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它所拥有的是社会公众给予的“注意力资源”。传媒之于市场的价值大小关键在于它通过其受众所产生的对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传媒的市场价值并不仅仅是由于它所凝聚的人群数量简单决定的,因为人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能力以及他们的决策力、消费力或“话语权”是有差异的,有时这种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显然,如果一个传媒能够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在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支撑、知识支撑和智慧支持,那么,这个传媒之于社会的价值就十分巨大而显赫了。④从中不难看出,媒介受众的数量并不能决定一切,最重要的是媒介所影响受众的质量。
媒介选择走娱乐化的路子,这种做法只是低层次的,它实现了普化,但却没有达到精化,因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或者说能够对社会决策产生影响的人大部分对浅俗的娱乐和娱乐化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影响不了这一部分人,也就难以吸引真正有实力的广告资源。现实表述中,很多人使用“主流人群”的概念,这个人群的特征有四点: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也就是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属于年轻的一代人)。⑤这个人群需要的不是鸡零狗碎的社会娱乐化新闻,他们需要报纸解答自己领域的一些发展问题及相关信息。也许以这类读者为对象的报纸发行量不是最大,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北京青年报》的发行量只有《北京晚报》的三分之二,但是广告额却超过后者,因为它的读者对象是主流人群,广告商要考虑回报和报纸的实际影响力。所以媒介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并不是传媒经济做大做强的正确选择,也不是媒介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如果单纯地追求娱乐化,传媒经济质的提高在实现上是很艰难的。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媒介如此热衷于娱乐化的新闻报道,除了有市场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媒介普遍底气不足。硬新闻采编在政策和人才、技术、资金上的难度,使得不少媒介“望而却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难度低、花费小却可能市场效果好的且受众兼容面宽的软性内容和技巧,以求在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媒介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不正常竞争导致的畸形产物特征。
注 释:
①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05)。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⑤陈力丹:《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问题》,见http://ruanzixiao.myrice.com/gycmfzhjjdyxhgrswt.htm
④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上)》,http://tech.sina.省略/me/2003-01-24/1516163074.shtml
篇8
中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地域性是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表现在每个地区具有的特点上。文化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下形成的,因此,文化也具有历史属性。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的不同,文化可概括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习俗、文学、艺术、思维、价值观等。而地域文化可理解为某一地域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可以理解一个国家所有地区、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综合。在我国,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有序的文化。
2景观设计的概念和目的
景观设计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的皇家园林都是绝世罕见的景观,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与我国的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我国的每一座城池、每一座园林的景观都代表着我国的文化。景观设计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中华大地上有很多优美的历史园林,但一直未出现系统介绍这些景观设计的书籍。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是在20世纪初期从西方传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文关怀是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优美的景观可为游人带来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由于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历史都独具特色,因此,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景观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存,它是在这一地域生活的人的精神载体,比如不同地区的历史建筑,它是这一地区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景观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地域的景观与当地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发展至今,中华大地上的景观众多,它们不仅仅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还表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的思维和创造力。地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是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后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象征。一般可从3方面研究地域文化,即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域文化是在这3方面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形成的。由于地理、文化、社会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体现了当地独特的人文、自然、社会特征。虽然不同地区景观的外观不同,但其都有相似点,比如均强调景观与自然的融合,这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融合。因此,不同地区的景观均具有一定的秩序和模式。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经过相互碰撞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区域特色的文化。景观与文化相同,它也在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在同一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它们代表着这一时期该地区经济、社会、人文的发展状况。地域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而景观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景观系统是一个不断适应当地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环境的动态运动过程。在历史发展中,景观系统不可避免地与周围环境碰撞、交流,当景观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时,不可避免地将产生新的景观系统,新的地域文化也由此形成。
4地域文化带动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是人的集合,也是文化的集合。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的文化会影响居住者的需求。中国式的理想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的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城市景观。我国东南水多、西北山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独具魅力的城市。在川、湘、云、贵等多山地域,建筑与自然山势相融合;在苏、浙一带,水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出行还是劳作,都与水息息相关,当地的景观也多与河流相伴。景观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的。江浙地区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特别是吴越文化,代表着这一地区的特色。江浙地区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比如绍兴古纤道、岳飞墓庙等,都为当地文化增色不少。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好本地的文化特色将为城市设计增光添色。
5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彼此相通的,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双方联系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虽然起到决定作用,但区域文化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滞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一个相对创新发达的区域文化往往是与繁盛的区域经济同在的,因此不能离开区域文化去谈区域经济,也不能在脱离区域经济的基础上促进区域文化的独立发展。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文化这个词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来说,文化不单单是一种文学艺术,更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是在社会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独特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界限。而文化的功能则是旨在教育人的方面,指导人们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而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根本保障,精神文化是整个文化发展过程实现的前提条件。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文化是指在一定范围或者区域内,因为地理特征等因素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总和。区域文化的起源仍在于被一贯理解为民族意识、社会现象的文化阶层,区域文化的形成则是多方面相作用的结果,首先,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各个不同的区域中,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的地理文化特色特别明显。其次,历史政治因素对区域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原有区域文化的特征迁移,还有可能原来旧的区域文化,从而形成新的区域文化,这表现在实例中最明显的便是中国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大迁移。再次,工商业影响因素保障着区域文化的物质文化,比如一个工商活动发达的区域内经济发展容易形成一种独特的工商业文化传统,从而进行适当的扩散和推广,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全国发展下去。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1.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区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智力和精神上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在经济与价值观的需求中,文化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住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与文化观念的完美融合,并进行持续不断的协调的发展。纵观我国历史传统,可以看出很多历史传统文化对区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很多区域文化仍保留历史传统文化的色彩。在表现在实例中便是著名的“燕赵文化”,其文化精髓中积极宣传以人为本、团结向上、忠勇报国等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经过历史的冲刷经久不衰,长时间地保留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文化形式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区域文化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为社会和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尤其是近年来,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在知识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想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区域文化的创新精神有关。
2.区域文化影响区域间经济的融合
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群体成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形式在原则上是超越一切个人和团体而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这种文化形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了其稳定性,在以后的区域发展中用独特的文化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甚至是行为、观念、道德等因素,长此以往,人们遵循这个约定的文化,以区域文化来标榜自己的行为,于是形成带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文化模式,并用来向外界展示自身独特的文化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区域内人们认可了自身的区域文化之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其他的区域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会对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阻碍各区域间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各区域间的正常发展。
3.区域文化之间的差别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根据我国社会历史情况,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经济。贸易往来频繁的发达地区,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相应的思想也比较开放,这些地理特点、文化特点以及创新意识都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形成自身的区域文化,而这个区域文化的形成更进一步促进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相对的,中西部地区则落后很多,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自然资源贫乏,于是形成的区域文化接纳性较小,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充分的创新意识,甚至还对外来区域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能适当的开拓创新,拒绝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区域文化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这种封闭的区域文化也体现在西部及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形成自身相对排外的区域文化,其思维和价值观也较为落后。
4.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而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区域文化还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资产能为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无形资产更像是文化产业,而它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适当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另外,区域文化还能作为吸引外资的一项重要手段用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表现在实例中最具典型的便是具有旅游资源的风景区,他们为了吸引游客,最终寻找投资方,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这些都是区域文化这个无形资产的魅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比重中占据一定的可观比例,这些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此种经济文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
三、结束语
总之,区域文化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明确他们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能更加完善的协调两者的关系,实现区域文化和区域经的共同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在区域发展中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比重,加大区域文化的产业的发展,如此才能在提升区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经济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祥,李宗录.试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人文地理,1995(12)
[2]朱洁婷.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初探――以如皋市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3]黄朝流.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企业研究,2014(3)
[4]吴义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5]高文香.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职业圈,2007(14)
篇10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85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以为指导,是高校在吸收社会和学校优秀文化成果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沉淀,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群体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对浸润其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环境、高校社团活动、网络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1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高校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高校校园文化的硬件,为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德育工作者认可与肯定。高校在进行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多种物质文化因素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各个高校的“校训”体现的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再比如,静置于校园的历史名人塑像、纪念碑、名人手迹甚至一幅壁画等,只要安置得合理就可以以这些人文景观为载体使生活在其中的高校大学生有意无意地在爱国主义、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熏陶和感染。而这种优良品质的塑造,不能完全依赖于知识的获取和培训,也要有赖于高校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形成心灵的感应,精神的升华,观念的更新,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
2 高校校园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高校社团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因为这是青年学生自发组织产生的群众性组织,将志同道合的青年学生吸引到一起,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理想,正好契合了学生重个性张扬、追求个人的价值取向。有些社团例如爱心社团等此类社团所开展的形式多彩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着老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从书本上走到现实中去,这比思想政治课上讲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等空洞的理论更有互动性和针对性。例如高校哲学研究社团或社团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文化性和学术性,更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还有一些社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球类社团,在增强青年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也铸造了青年学生的意志品质。高品质的学生社团更是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三自”特点,有助于他们养成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理论素质和人文修养,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此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载体和第二课堂重要渠道的高校社团,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地方。学校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控制,让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的社团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有条件的甚至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湛以及有一定社团工作或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同时社团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业人士辅导学生社团。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氛围。
3 高校人文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通过营造具有人文关怀情景、氛围的高校软文化,使大学生从中感受关怀,进而获取知识,提升思想,不失为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高校在打造文化传播的软环境的教育实践中,应时时处处心系大学生,情系大学生,使大学生在学习、操课、休息、娱乐、交友等过程里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大学生在高校人文氛围教育里所期盼之事、满意之事、赞成之事、高兴之事,高校教师要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利生(有利于学生)之事来常抓不懈。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大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性得到了纠正,错误思想认识得到了澄清,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以确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生之事虽不是高校教育的正课,但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文化知识、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掌握,事关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育者通过多办利生之事,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高校软文化,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整体和谐,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4 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目前在校的学生都是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俗称“90”后,伴随着互联网的兴盛而成长的一代,已经不知道饥饿与穷困的滋味,网络在他们的学习、娱乐、交往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很多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很小就已经开始接触网络。100%的学生拥有手机等网络电子设备,因此,网络已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体,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再受空间距离的阻碍而能迅捷地沟通、交流,基于网络的虚拟群体不计其数,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进入或退出网络群体。高校应作出整体规划,利用网络开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扇“天窗”。开发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建设一批有基础、有特色的站点。如开设班级网络QQ群,绝大多数的班内学生也会主动参与班级群。还要具备一支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除了保证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外还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教师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工作与网络信息接轨,为学生思想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效果稳步进步。
总之,学校要注意高校物质文化环境、高校校园社团活动、高校人文软文化、网络文化环境等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