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污水处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里污水处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适用对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享受市级财政补助,并已通过验收合格的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不包括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和生态公厕)。
第二条职责分工
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相关工作。
(一)各镇(街道)是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监督业主单位履行非纳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责任。具体要求做到:
1.组织做好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年度运行维护管理计划的审核;
2.组织做好业主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3.组织做好对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季度检查不得少于1次,对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村进行整改;
4.组织做好对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年度考核;
5.组织做好检查记录及考核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二)各行政村为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业主单位,履行非纳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责任。业主单位应根据处理设施实际,制定具体的运行维护计划,明确日常运行维护内容,落实专人进行维护管理,并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做好运行维护管理台账记录。
(三)市财政局负责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补助资金落实、拨付。
(四)市环保局负责对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对镇(街道)的考核。并对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随机抽检。
第三条维护管理要求
业主单位按要求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具体要求做到:
(一)保持污水管路畅通、设施运转正常、湿地植被生长良好,确保设施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达到100mg/L以上、出水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二)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主动联系设备供应商组织检修,尽快恢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不得擅自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禁止人为损坏已建污水治理设施行为。
(四)对污水处理设施监测进出水不正常、闲置污水处理设施、破坏的及时完成整改。
第四条补助政策
市财政对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业主单位进行运行维护管理资金补助。其中,对采取集中治理模式的,按照实际治理户数每户每年1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采取分散治理模式的,按照实际治理设施每套每年8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镇(街道)应结合本辖区实际,出台相应补助政策。不足部分由村自筹解决。
集中治理模式指终端设施接纳户数在10户(含10户)以上的治理设施。
第五条补助申报、审核和资金拨付
(一)以镇(街道)为单位,于每年月日前,将本镇(街道)符合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补助规定的项目打包,向市环保局、财政局申报上一年度市级运行维护管理补助资金。
(二)市环保局根据日常监督及考核情况,对镇(街道)申报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
(三)市财政局按照审核意见,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将补助资金下拨到有关镇(街道),由各镇(街道)拨付到业主单位。
第六条不予补助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补助资金不予安排:
(一)未落实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的;
(二)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无进、出水或进出水质不合格,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三)分散式污水治理模式的20%(含)以上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四)造成群众3次(含)以上有效投诉,或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第七条责任追究
篇2
关键词:眉县农村;污水处理;示范效应
中图分类号:r123.3文献标识码:a
我国农村的污水多为生活污水,“污水靠蒸发”是长期以来农村处理污水的真实写照。而农村环境保护长期处于空白区,对农村环境、生态及生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如何找到成本低、简便易行的方法,来净化这类成分相对简单、污染程度低、能循环利用的污水,达到节约用水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是农村污水处理的难题。
传统的污水治理方式是以集中治理为主,其治理成本高、管线长、运行费用高、治理效果差。这种处理方式对于地形较复杂,农户分散居住的农村地区来说非常困难。因此,农村村落集镇的污水处理,必须采用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处理的处理方式。
陕西省眉县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从源头抓起,因地制宜地应用农村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技术,摸索出一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路子。其中眉县槐芽镇污水生态处理工程与眉县首善镇葫芦峪村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带给我们新的示范效应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1.1 农村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由农户及农家乐厨房用水、洗涤用水、人畜粪便排水、农民作坊的小企业产生的生产污水及其它污水组成,生活污水中以杂质、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物质为主,在排放上具有不连续性、排放面广、排放分散、浓度变化大、水量不稳定等特点,通过直接排入沟渠、河道、池塘和渗漏等方式后,最终不同程度地污染了水体与土壤。
1.2 农村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现有农村污水处理方式,有农村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人工湿地、分别接入附近相应的县镇或园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三种方式。
农村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格栅调节-厌氧生物发酵-反渗透生物膜-接触氧化沟-消毒-排放工艺流程,主要削减污水中cod、ss,通过采取生物(生化)的方法处理污水。这种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对处理农村居民聚集区的生活污水是简单又可行的。
建设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的建设是综合解决污染水体,特别是富营养化水体的最新选择。通过收集农村生活污水,选择适宜的自然地理设置,通过种植有利于改善水质的物种,进行自然消耗降解水中的氮、磷成分,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小规模集中治理方式:汇集该区域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少量农民作坊的小企业产生的生产污水,接入附近相应的园区或县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
2 眉县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案例
2.1 槐芽镇污水生态处理工程
槐芽镇位于眉县东部,镇区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已铺设雨污水管渠2条,排水管渠由南向西流入渭河。按照眉县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和生态镇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镇区生活污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水用于灌溉、绿化、生态以及湿地景观用水。
槐芽镇居民数量现有14500人,实际产生污水量为1725.5m3/d。槐芽镇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厂址选择在荒废水草林地,处理场地占地面积1hm2,工程总投资180万元,污水处理规模为2000m3/d,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吨水运行费用为0.25元/吨。
2.2 污水生态处理工艺
污水由管网系统收集流入,经格栅除去粗大悬浮物后,到达沉砂池均合调节水量、水质,同时对较大的颗粒物进行沉淀,以保证后续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并接种部分回流污泥。厌氧池中悬挂生物填料增大了微生物提供附着的面积,污水中的cod物质被微生物作为食物消耗掉,与此同时那些长链复杂的有机物降解为结构简单的有机分子,为后续的好氧生物降解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污水从厌氧池流出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在好氧的环境中,经厌氧处理的污水中的cod物质将被大幅度消耗,这是废水系统能否达标排放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处理的效果。经过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和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从集水堰进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保证污水出水水质的重要环节,污水在人工湿地中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分解,最终排出污水处
系统。
2.3 工程环境效益
工程建设对村镇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利用,消除环境污染,形成湿地生态景观,同时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2.3.1 污水治理效益 污水的原水水质数据cod:400mg/l,nh3-n:25mg/l,出水水质数据cod:50mg/l,nh3-n:12mg/l。污水出水水质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2.3.2 环境效益节约水资源 项目回用中水2000m3/d,可节约新鲜水60万m3/a;项目可减少cod排放量300kg/d,年减少排放量109.5t/a;为削减渭河流域cod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做贡献,保护了流域区域生态环境。
3 眉县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眉县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代表,是眉县首善镇葫芦峪村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这也是眉县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亮点。
眉县首善镇葫芦峪村投资14万元,建成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净化 300人产生的生活污水,湿地净化后的水可满足村上所有绿化灌溉的使用。污水处理站设在村里边角地块和荒地上,采用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技术,种植人工湿地降解污染物的植物,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也绿化、美化环境。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汇入人工湿地,进一步作为养分让植物吸收自净,最后达标排放。
这套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厌氧池、湿地池、清水池三部分构成。由人工种植亲水植物、建成湿地,当污水、污泥流经该区域时,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等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实现净化污水的目的。通过农户家中沉淀、管网统一收集、雨污隔栅分离、潜流式人工湿地过滤,实现达标排放。该项目的处理流程,是采用生态处理系统,使水分与氮、磷等作物肥料元素相互结合,起到让水质自净的作用。整个生态系统以势能为驱使力,无需消耗化学能,维护方便,成本低廉。
葫芦峪村生活污水由各家汇集后,流进随风摇曳的芦苇丛里,经由芦苇等水生植物“净化”,就变成了可用于农田及绿化灌溉的清水。经环境部门的多次监测,本村生活污水经生态湿地处理后,水中的cod浓度由原来的286kg/l下降到了 42kg/l,污水出水水质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2013年,眉县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在全市推广农村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政府补贴、村上自筹等渠道筹集资金,已在眉县境内12个村建成了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014年,这样的系统还将在 40多个村建成。
随着眉县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效应的影响,宝鸡市采用“统一收集、人工湿地、多级净化”的处理工艺,建成了岐山县北郭村、扶风县杏林镇等 30余处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凤翔县尹家务村、凤县寺沟村与企业联建共享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厂地联合治理模式,解决了村庄治污的难题;对移民新村,统一规划,修建村庄排污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建成了凤县酒铺村、东河桥村等一批地埋式污水处理站。
4 眉县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示范启示
在区域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工作,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合理布局,综合治理,解决乡村农舍污水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力求获得建设项目最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工艺在满足出水水质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经济实用、技术成熟、易于操作管理的污水处理方案,力求高效节能、成本低、占地少。污水处理系统控制过程简单,日常操作管理人员少,劳动强度低,人为操作失误率低。
污水处理工艺要求运行灵活,严格管理体系和源头控制,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对水质和水量变化有很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有效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篇3
这是西溪河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的一处河段。打捞舟上的一位老人名叫陈有伦,他是西溪河岸大梨树村的前党支部书记,如今也是村里去年成立的西溪河保洁队中的一员。“我们村保洁队有6个人,每人每天工作7个小时左右,如果是涨水期,那工作起来就不分白天黑夜了哦!”如今已年过花甲的陈有伦工作起来还是干劲十足。
修复生态从治理母亲河开始
西溪河流域苟角河段共有22个村,在每个村民主选举成立的保洁队伍辛苦劳作下,作为备用水源的西溪河苟角河段,目前的水质已经达到四级地标水质。
“镇上成立了全民水库污染治理工作小组,负责考核、监督,随时随地进行考评打分。成绩在年终纳入县上的绩效考核,不达标的不仅要被通报,还要被集体扣除年终奖、目标奖。”作为工作组成员之一的岳池县苟角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江华明表情严肃。
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广安,境内嘉陵江、渠江连接长江“黄金水道”,因而有着重要的标签: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关注的7大重点流域之一,长江上游重要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屏障,下游特大城市重庆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这意味着,广安在享用丰富水资源的同时,还担负着为水资源安全保驾护航的使命。
广安的“母亲河”西溪河,过去因上游全民水库网箱养鱼泛滥,沿河两岸小水电站密布,大量的水被引走,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不仅威胁到广安主城区的生活用水,也让这座新兴城市的持续发展蒙上了阴影。
2008年,时任广安市长侯晓春抛出一个全新的理念:“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由此,全民水库和西溪河的水环境治理紧锣密鼓展开:彻底取缔全民水库网箱养鱼和西溪河上游的养殖场;彻底关停沿河两岸的小水电站;引进重庆三峡渔业公司推行生物治理模式,建立浮游生物、鱼类净化和水域水面管护“三大”系y……持续地治理使全民水库和西溪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西溪河治理是广安全面治水的起点,“洁净水”行动才是广安创新的全域治水新模式。2014年,轰轰烈烈的“洁净水”行动在广安全域展开。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被列入“一号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江河湖库内源治理、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八项行动全面实施。
随着水环境治理走向深入,广安市城乡面貌正悄然发生改变,以山水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广安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荣获“绿色中国城市奖”。
“PPP”模式破解治水资金难题
4月20日,广安市民谢军驱车来到华蓥市天池镇。一家人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天池湖畔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听说天池湖又变美了,来看看究竟。”谢军感叹,2013年之前,因煤矿企业和养殖场污水直排,天池湖一度污染严重。
“‘花园式’污水处理厂2013年投入使用后,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入湖。”天池镇伍家坳村第一书记唐光建介绍,天池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500吨,可实现污水生态处理、循环再利用,如今,天池湖水质达到了Ⅰ类标准,走出了污染阴霾。
如今,这样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在广安遍地开花。但全域治水是一场硬仗,最棘手的是资金难题。经济欠发达的广安,难以复制和推广浙江财政全面负担治水的模式。难题如何破解?全新的“PPP”模式,成为解题“密码”。
广安市委、市政府多方考察、调研,决定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洁净水”行动。
2010年,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浓溪镇投入500余万元在浓溪河边修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近万吨的污水处理站。该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资金由中信集团自筹。项目建成后,中信集团在合同约定的运营年限内,以收取水费的形式回本盈利。达到合约年限后,则由政府收回所有权和经营权。
全域治水“PPP”模式在广安探索近三年时间,广安水环境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7%。渠江、嘉陵江在重庆出水断面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重庆市3000多万人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全覆盖 所有河湖纳入河长制范围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河长制,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广安也不落后,把规划做到了前头。”广安市水务局河长制办公室主任徐元武介绍道,广安市明确河湖治理规划、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河长制。2020年底前,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达到85%。
在推进建立河长制中,广安除了在市、县、乡建立河长制,还将河长制延伸到村级。这可谓是“广安独创”。“村支书也是河长。”徐元武说。与此同时,广安市还明确将全市所有河湖,全部纳入河长制范围,实现河长制全域覆盖。因地制宜,因河施策,广安将编制“一河一策、一库一策、一塘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建立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科学施治。
各级河长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同时还将建立河湖联防联控机制,对跨行政区域的河湖,协调治理,让下游不再“受灾”。
篇4
关键词:生活垃圾;去向; 组成; 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1702
1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
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常住人口6.5亿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随之增多。仅生活垃圾部分,若按每人每日产生0.5 kg计算,一年就可产生约1.1亿t垃圾,这还不包含农村地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农村工业废料。农村垃圾生产规模大,且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城乡二元在环境治理上差距明显。由于对农村垃圾治理问题长期忽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2.1垃圾来源
农村生活垃圾以有机垃圾为主(果蔬皮、粪便、木板、纸屑),还有一部分可回收垃圾如塑料袋和废旧窗纱、废旧塑料瓶等废弃的生活物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也逐渐城市化。不光村里的生活垃圾,游人肆意抛掷遗留的垃圾,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
2.2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目前农村对垃圾的处理方式,常见的一种是随意倾倒,通常是沿沟、河、渠倾倒[2]。更严重的是,农村自来水使用率偏低,饮用水多数来自水井,由于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易产生对土壤、水源地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外来污染也在加剧农村环保所面临的严峻处境,如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城郊乡村地区,使得很多农村成了城市的“垃圾处理场”,将以往的“垃圾围城”变成了“垃圾围村”。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是就地燃烧,不进行任何处理,造成了二次污染。农村垃圾处理不当,影响的已经不仅是农村的生活环境,还有对农村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威胁着健康。如果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加大了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的垃圾数量,也极大地降低了资源回收率。
2.3农民卫生意识不高
当地农民对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习以为常。由于卫生意识落后、环保意识比较淡薄,需要上级部门不断进行宣传教育,如采取发传单,办讲座等方式,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
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和建议
3.1配合相关法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氛围
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结合开展创建卫生村镇活动,编写宣传材料,刷写固定标语等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利用广播、墙报、电视、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农村居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遵守卫生管理、自觉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及时宣传、推广一批好的典型,对工作不力的要进行曝光批评。
3.2保障经费,建立机制
一是各县(区)要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相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修缮经费;整合资源支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并逐步将农村保洁、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委托给企业运行管理。二是坚持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全面、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要积极创新、建立确实可行的长效工作机制。
3.3因地制宜,实行垃圾分类,强化回收和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村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可家里放两只垃圾桶,分别标上“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字样,便于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立起垃圾分类的标志,村干部带头在村里设立垃圾站。对农村人口密集、居住集中的村庄污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对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庄要结合农村改厕,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对农村畜牧养殖(场)点污水要集中规范处理,解决好农村畜牧养殖(场)点的污水处理问题[3]。要进行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选择焚烧、堆肥与填埋等处理处置方法就必须要实行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如果未分类就处理,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零排放”[4],即农村居民自发的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包括有机生活垃圾的堆肥、生活垃圾分检、有害有毒垃圾专门集中、家中不可处置垃圾定点的投放等。而促成农民自发“零排放”的关键在于社区形成“内化”的“零排放”强制,比如建立村子里的“垃圾分拣”约定。通过垃圾的分门别类,一部分垃圾能够“资源化”回收利用,从而变废为宝,例如通过堆肥变成有机肥料。如此,能够大大减少真正需要进行焚烧、填埋处理的垃圾。
3.4严格控制城市垃圾侵蚀
随着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工业的发展,城市垃圾正向农村蔓延,城市周围的郊区或农村到处是垃圾。经过风吹日晒,这些垃圾被刮得到处都是,并且散发出很大的异味,以致周围环境被弄得污浊不堪。因此,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必须重视城市垃圾污染农村这一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城市垃圾向周边的村庄蔓延。
4锦州市现状及目标
为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锦州市按照“城乡一体、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经济适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就地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采取“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模式。预计到2017年底,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在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基础上,到2017年基本实现全市秸秆的有效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力度,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017年底前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力争达到80%。这样锦州地区的农民健康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边炳鑫,赵由才. 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武攀峰,崔春红,周立祥,等.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太湖地区农村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 (1) : 237~243.
[3]潘美媛.杭州市余杭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与治理对策[J].能源工程, 2003.1:43~45.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江苏’,建设生态省”的战略部署,溧阳市委、市政府在“环境立市”战略理念指导下,结合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具体市情,精心筹划,不失时机地启动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20__年5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并全面部署了生态市创建工作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市这一载体,把经济跨跃发展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全市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档次、水平。
一、主要做法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强力推动,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为今后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铺垫了良好基础。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为确保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快速推进到位,成立了韩立明市长亲自挂帅,各位副市长分工负责,市各办、局和镇(区)主要领导参与的生态市创建领导小组,市有关部门和各镇(区)也分别组建了创建工作班子,有效强化了生态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信息沟通、互动协作、保障落实等工作。为加强生态市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环保局强化了各业务科室生态市建设管理职能,提升了生态市建设业务指导能力。
(二)精心规划,确定建设目标。20__年,我市启动了国家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结合本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成功经验,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精心编制《溧阳生态市建设规划》,并制定《溧阳市建设国家生态市工作方案》,使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三)明确职责,落实工作目标。为落实生态市建设工作职责,市政府按一体化、时序化要求,每年分解下达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并与市各部门、各镇政府签订《生态市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列入市、镇和部门年度综合管理工作目标考核,促使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相关单位、人员。
(四)夯强基础,推进重点项目。在创成“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我市确定快速提升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项目,限期、优质推进到位。一是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快速推进。在加大日处理2万吨城东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扩面和提升处理效能的同时,全面启动日处理5万吨城西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天目湖镇、上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已于20__年9月、20__年5月相继投入运行;社渚、竹箦、南渡、戴埠、上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主体土建工程已完工,其中社渚、南渡、竹箦设备安装已结束,戴埠、上黄设备安装即将结束;埭头、天目湖(二期)土建已开工;社渚、竹箦、上黄、天目湖管网建设已开工。二是城乡垃圾处理全面到位。根据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标,建立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通过农村“三清”、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实施,有效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别是无害化户厕、沼气池工程建设,既减少了污染危害,又提升了农村综合利废效能水平。四是矿业整顿凸显成效。根据《关于实施全市矿业整顿工作的行动方案》要求,20__年已关闭13个采石宕口、14家轧石厂,溧城大石厂、戴埠水安山等11个废弃露采矿山整治项目通过验收,整治面积699.3亩;至20__年6月已拆除29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完成了93.5%。五是优美镇(村)建设呈现亮点。经努力,我市已建成生态村省级12家、市级25家,绿色学校省级8家、市级14家,绿色社区省级2家、市级5家,绿色宾馆省级2家,绿色家园国家级1家、省级1家,环境教育基地省级1家、市级2家。六是绿色景观工程彰显品位。城市公园、绿色广场、旅游景点、交通绿色长廊、街道和社区绿色提升工程快速到位,人居和谐环境展现新姿。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国家ⅰ~ⅱ级标准,城市大气环境优良天数达346天,占全年天数的94.79%。
(五)科学实践,发展生态经济。近年来,全市在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富民强市进程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创新举措提升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强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生态工业方面。按照“产品结构高档化、产业结构高能化、组织结构高效化、技术结构高新化”总体目标,加大调整力度,提高环保进入门槛,强力实施清洁生产,试点推行循环经济,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和化工行业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全市污染物总量控制有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促进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至20__年,全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3家、iso14000认证企业28家,实现“零排放”企业3家,建成环境友好企业4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二是生态农业方面。在重点实施农田生态建
设、农渔结合型生态建设、农牧结合型生态建设的同时,成功推进“一村一品”实践,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品牌化、特色化、高效化现代农业转化,逐步形成了跨区域、高品位、集群化农产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形成了南部山区以林、茶、果为重点,西北部地区以畜禽生产为重点,中东部平原以水产、种植业为重点的三大农业区域经济板块,建成了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园。三是生态旅游方面。建成了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为中心,西郊森林公园、南山万亩竹海、瓦屋山、平桥石坝、王家鸟岛等景区连成一体,富有自然情趣,使人返朴归真的绿色旅游带,旅游业已真正成为溧阳的“无烟”优势产业,20__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35亿元。
二、存在问题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是一项攸关溧阳经济社会全局的战略任务。生态市建设经过近一年多的运作,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方面。生态市是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无论在发展的观念、理念上,还是在产业发展的层次、社会价值取向上,以及在生态建设的标准、管理水平和人们的行为模式上,都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模式。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5项基本条件22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许多方面,追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并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持续发展,最终三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处于相互服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但是一些干部群众对生态市建设的理解存在认识误区,狭隘地把生态市建设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没有认识到生态市建设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提升行政效能的工作载体。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口头上重视生态市建设,实际上认为生态市建设高不可攀,思想上产生畏难情绪,对待创建工作敷衍塞责,表面应对考核、验收,却不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工作思路方面。生态市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植树、造林和园林绿化,更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社会、自然生态三个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合理、有序流动和传递等深层次内容,涉及到生态经济的构建、生态环境和生态人居的改善、生态文化的培育等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对一些领导干部来说,是全新的工作,对生态市建设今后主要做什么、怎么做心里没底,更不会超前谋划、创新举措,导致思路不明确,行动迟延,进展缓慢。
(三)部门协作方面。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必须在全市一盘棋下科学、精准、高效运作。部分领导干部把生态市建设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认为环境保护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互动协作、总结纠偏,形成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多头管理、各行各道的局面,难以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四)考核机制方面。目前,涉及生态市建设的工作考核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绿色gdp考核指标、生态补偿机制等均处于探讨、尝试、完善之中。我市虽把生态市建设内容列入各镇(区)年度社会经济综合目标考核,但由于各镇(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创建生态镇(村)计划时间年限相差大,横向之间缺乏可比性,很难真正运用考核的指挥棒,去调动各镇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推进各地的生态镇(村)建设工作。
(五)建设资金方面。生态工程投资大,生态效益见效慢、周期长,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短期思想而不敢投资,怕被群众指责,市里有资金补贴的生态工程就上,没有补贴的生态工程不上,甚至部分有补贴的也不敢上。市财政预算安排的生态建设资金本来就少,过多依赖生态建设资金,不利于生态市建设的全面推进。目前,我市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的现状和等级与生态市创建考核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三、思考建议
建设生态市对受水、电、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资源要素制约的溧阳尤为重要,既有利于我市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促进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全面、复杂、系统的综合工程,必须通过几年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并始终坚持“九个结合”,即:与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与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结合,与化工生产企业整治结合,与改善环境质量结合,与良好生态基础创建结合,与各部门的创建活动结合,与环境管理机制创新结合,与环境教育结合,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溧阳生态市建设工作面临的任务仍非常艰巨,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资金缺口大,如何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怎样科学精准切入,怎样高效组织推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现提出以下六点思考建议:
(一)加强宣传重理念,营造优良创建氛围。全市上下必须统一认识,积极投身到生态市建设工作中去,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加强生态市建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共同推进的社会氛围。一要科学创新生态市建设宣传方案。通过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区分不同对象,设计相应内容,宣传生态市建设的内涵、必要性,并将宣传工作落实到相关组织和部门,使宣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针对性强,内容全面,拓展宣传面,强化宣传效果。二要加强中小学生生态教育。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等载体,进行生态市建设宣传,使中小学生从小就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培育他们的生态意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三要开展有声有色的全民参与活动。利用好各类宣传媒介,开辟专题、论坛、专栏等,对生态市建设进行系统报道,强化宣传的效果;利用各种形式举办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结合6%26#8226;5世界环境日举办大型宣传活动,社区、街道把生态文艺演出活动送进千家万户。把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融入到全市78万人民的生活中,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生态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领导明职责,落实创建工作责任。生态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对全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施、协调运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 党委决策、政府实施、人大监督、政协支持、公众参与的推进机制,及时协调各项重点工程的落实。市、镇、村实施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强势推进生态市建设。二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对生态市建设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分工协作,落实任务,互不推诿。同时,把创建工作与政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列入各地年度社会经济考核。
(三)完善规划定目标,绘制创建工作蓝图。生态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发展的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从抓规划、抓目标着手,抓好生态市建设各项任务,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制定生态镇(村)建设规划。已启动生态镇(村)建设的镇,要抓好分解、细化生态市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制订详细年度目标,做到上下对接,远近衔接,相互促进。没有开展生态镇(村)建设的,应按照市里提出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指标体系,与当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认真搞好建设规划,把创建工作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二要抓好年度、届度计划的落实。要以生态镇(村)规划为依据,认真梳理重点生态工程,结合各地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要注重计划的可操作性,先易后难,并逐一落实到部门,落实到镇(村),确保创建工作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行动,年终有成效,保证规划时限目标的实现。
(四)分类指导树典型,理顺创建工作思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社会因素不同,基础条件不一,在创建过程中,要理清思路,引导和推动一部分社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率先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一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要区分对待,全面推进不同类型的生态镇建设。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在创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形成思路鲜明的推进机制。二要分层突破,抓好典型。生态市建设分市、镇、村三个层面,推进过程中要分层突破,市里抓典型的镇,镇里抓典型的村,村里抓典型的户,分三个层面,立体推进。要制订生态镇创建实施方案,排出生态镇创建计划,加快全市10个镇通过生态镇验收;各村要抓住重点,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出自己的典型和样板。加快创建生态村步伐。这样才能把生态市创建工作引向全社会,防止创建工作流于形式。三要以点带面,立足农村。生态市创建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一般来说,城区和集镇经济、技术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并且有多年工作基础,环境问题解决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广大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污染主体分散,新问题层出不穷,环境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要高度重视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村庄整治时要解决农村垃圾的收集中转、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问题,点上抓示范,面上抓整治,点面结合,使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常抓常新。
篇6
一.概况及特点
从地理环境来看,伏虎镇位于南部县西南部,距南部、西充、南亭三县城均约50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7.23公里,属低山浅丘地貌,季风气候明显。总耕地108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水库——升钟水库右总干渠纵观南北,渠系配套,水利发达。
从人居环境来看,集镇现有街道22条,街道硬化率达100%,有街心花园6个,绿带5000余米,行道树近5000棵,居民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6000立方米,天然气日供气能力达3000立方米,供电站扩容为10000KVA,水,电,气供应充足。有休闲娱乐广场3个公园各一个。城区实行全天候环保,卫生状况良好。
建设生态园林城镇,实现以城带镇,推进城乡经济互动共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伏虎镇的既定目标。刘家沟、张家观、徐家坝等启动文明新村建设,山村面貌为之一新。2003年3月,回引业主高思章建母猪饲养基地,年养殖母猪700头;2004年2月,引进绵阳业主罗长林,建年宰杀生猪50万头,产值逾亿元的肉类食品加工厂一个。伏虎镇因其发展快,变化大,有特色。1999年曾被《人民日报》誉为“千里唐巴一明珠”,2000年被省建设厅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镇”,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文明先进镇”,2002年被建成了“市级文明”、“省级卫生”镇,2004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007年4月11日,南部县人民镇府下发了关于设立乡镇环境保护办公室的通知,伏虎镇成为第一批设立环保部门的乡镇之一。在乡镇设立环保办公室,有很重要的目的和意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华是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农村工业污染,场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饮用水安全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目前,环境监管力量明显不足,乡镇长期无环保机构和专职人员,农村成为环境监管的盲区和死角。因此,在乡镇设立环保办公室,并明确人员和职责,是加强农村环境环保的重要手段。
已经设立了几个月的环保办公室,有五个重要职责。第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负责镇内环保日常事务,组织、指导和协调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拟定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参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审核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第二,负责污染治理,建立建全污染源档案,做好环境统计上报工作;负责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生态小区、绿色学校等创建工作。第三,负责调查涉及环境保护的来信来访,对不能处理得我事务及时向县环保局报告。第四,协助县环保局做好镇内的环境鉴察工作,协助调查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助环保局做好镇内开发建设活动的申报和三同时制度的监督管理;负责协助县环保局做好镇内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费征收及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第五,负责完成县环保局交办的工作任务和本级人民政府对环境保护决议、决定的落实。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问题
伏虎镇作为升钟水库流经的区域之一,对保护水源的安全负有很大责任。目前的升钟水库存在很突出
的污染问题,水产过度养殖、旅游开发、城镇扩张、禽畜发展等因素影响,致使升钟水库水质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到库区及灌区人民饮用水安全。针对库区肥水养鱼和网箱养鱼对水库造成的严重污染以及存在的库中库、坝中建坝等问题,水利、环保等部门已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出了具体的整治方案,并取得一定成果。首先,实行了督办鉴查通报制度,整治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党和相关部门的重点督察内容,使相关的地区有高度的重视。二是实行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建立信息沟通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三是落实了责任追究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在实地的考察中,由于季节的因素,许多河都处于干涸状态,我们无法对水的水质及污染程度进行调查。但据伏虎镇环保办公室的主任说,经过了一点时间的整治,流经伏虎镇的升钟水库的水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现在采取强硬措施禁止肥水养鱼及网箱养鱼,水质要恢复到原来的干净仍需很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保证升钟水库水源的安全外,饮水安全工程是伏虎镇正在进行的一项惠民行动。在蚕子山村,村民谈及新建的一口口水井,都十分满意。今年在蚕子闪、徐家坝等四个存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新建水井52口,解决了1647人的饮水难题。而在走访其他村子的时候,几个村的村民说家里的水是山上山泉引下来的,水质也还不错,但会出现季节性的缺水情况,村里普遍每家都有装自来水,山上没水时便饮用自来水,节约资源。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水环境污染的整治关系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除了饮用,还要灌溉农田。据有关村民说,升钟水库尽管水质各方面的较好,但由于水价较高,很少人能用来灌溉。可见,尽管是升钟水库流经的区域,很多人还不能从中得到享受到用水的利益。饮水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这方面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设立的乡镇以及环保机构,就是为了从基层抓环保,从建设真正惠民的工程。
环保办公室冯主任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正在进行的雨污分流及人工湿地工程。由于近几年场镇的发展速度很快,配套设施却跟不上,村民直接将污水倒进八丈河,自来水水厂的水源受到污染,恶臭难闻,无法饮用。政府请水利、环保等部门的专家实地论证规划,决定实施雨污分流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80多万元,通过修建一座长30米的拦污坝、2.5公里长的水渠,打通210米的隧道,将污水引入总面积约25亩的人工湿地,经过沉积和生物净化达标后再进行排放该镇采取“上级支持一点、企业老板赞助一点、党员干部捐资一点、群众义务投劳”的办法,解决资金投入问题。目前,雨污分流工程已完成40%以上。伏虎镇是南部县确定的治污示范点,已投资100万元启动了场镇生活废水湿地处置工程,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正在进行二期工程的建设。在亲临人工湿地的现场,冯主任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的具体情况。人工湿地占地12亩,在流经乡镇的宝马河下游建成。最宽处170多米,最窄处55米,而伏虎镇每天产生污水近1000顿,建成后的容公湿地,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500至2000顿,而且投资比同规模的节省数十倍,由于利用了自然坡地,让水自然流动,后期基本不需要费用。人工湿地主要利用的是生物分解技术。污水进入人工湿地后的第一关是快速渗漏。用天然河砂加一定材料过滤污水,可以把污水处理到污水排放国家标准之内,再经过湿地上植物根系的自然吸收处理,水质就能回归到自然状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过程:煤渣、卵石等构成的植物床,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植物床上种植芦苇等湿地植物。污水进入收集池,在池中进行沉淀,植物床上逐渐形成微生物层,它会分解污水主要成分及各种有机物。分解的有机物又成为植物的营养物,如氮、磷等,供植物生长,形成良性循环,新路径治污效果逐渐显现。
在配合镇政府的招商引资计划的同时,环保办也注意到某些公司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进行整治,为该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长林肉类食品公司每天的生猪宰割量达到1000头以上,该公司将大量的生猪粪便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倒在公路沿线及场镇周边村舍,滋生了大量的苍蝇蚊虫,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对此,镇政府一直为该公司物色场所处理污染物,选中了本镇赵王庙村三社的闲置多年的万方蓄水池。该池在大山上,位置相当高,周围森林植被好。由长林公司负责此池的消毒和灭蚊及防渗漏工作,且只允许其租用一年,一年后该厂必须运动科学的处理方法,对污染排放物榨干后才能运出厂。关于对此事的处理经历了较长时间,选址困难,而长林公司不采用引进设备处理,并没有从长期考虑公司的利益及社会的利益,环保观念在企业,在人们心中都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单靠环保部门的宣传规劝整治处理,力量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首先,在实际生活中,环保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国民素质依然低下,教育跟不上发展,观念也跟不上发展。如何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环保的社会中,不是一个短期能解决的问题,有可能要一两代人的努力,才能使这个词真正变成行动。这样的话,我们必须要足够的耐心,特别是基层工作的环保人员,他们肩负的任务是巨大的,而经常性的宣传是必要的。所以,使环保观念渐入人心是前提。
其次,尽管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得算得上迅速,但是环保的基础措施依然没有完善,建设速度缓慢,即使有很多先进的设备研发出来,但却没有真正投入使用。未来,降低环保设施的成本费用,研制更先进更廉价的设备,才能使环境污染问题早日解决。
篇7
关键词:保护水资源持续利用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概述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4 位。但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居世界第88 位。公顷平均水资源量也只有2.65 万m3,相当于世界公顷平均数的2/3 左右。因此,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人均和公顷平均水量并不丰富,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300 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饮水困难的人口达7,500 万人。水资源危机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各地洪旱灾害频繁发生,例:2010年春我省出现了100年一遇的旱灾,截至2010年4月5日,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30%,已有778条中小河流断流、431座小型水库和5908个小坝塘干涸,全省库塘蓄水仅42.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6亿立方米;严重旱灾已造成16个州市2640.28万人受灾,已有888万人、1890万头(匹)牲畜(其中576万头大牲畜)饮水出现困难;旱灾造成823万人需要口粮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743.7万亩(其中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261.2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90%、绝收1506.9万亩,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类经济林果受灾1482.5万亩、占总面积的81.8%),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夏粮)将因灾减产60%左右;林地受灾面积达5181万亩、报废1204万亩。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0亿元。
进入21世纪,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 水资源短缺己演变成倍受世界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愈来愈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水资源占有量却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而南方人口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总量为全国的4/5。北方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127 m³,仅为南方人均值的1/3。另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受“地大物博”传统观念的影响,且在对水资源保护、治理和利用上缺乏科学、严格的统一管理,以致我国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下水超采、水质下降、水污染日趋加重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保护水资源,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
据分析估计,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缺水总量约为300 亿m3~400 亿m3。从总体上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洪涝灾害。许多地区由于缺水,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之间争水、超采地下水和挤占生态用水。但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不高、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约为0.45,而先进国家为0.7 甚至0.8。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
2.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过度开发的现象很普遍。且地区间很不平衡,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50%,其中海河已近90%。有些内陆河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由于地下水的持续超采,使不少地区地面沉陷,海水人侵。在黄淮海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海河流域的河湖干涸,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甚至淮河中游在1999 年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断流现象。
3.水污染与因此产生的水环境破坏
全国工业、城市污废水排放总量约400 亿t,其中处理达标的只占23%,大量未处理的污水排人了江河,使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河段受到污染。城市地区90%以上的河道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造成不能提供达标的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水质型缺水。
4.水资源建设投入不足而且极不稳定
从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以来,对水资源建设的投入缺口很大
而且极不稳定。“”结束以后,由于对水利的作用发生认识上的分歧,水利建设的投资曾被大幅度削减,以后投资虽逐渐增加,但很不稳定。有的地方,大灾以后大干,小灾以后小干,风调雨顺不干。有的地方,水灾以后抓防洪,早灾以后抓灌溉,重点不断变换。因此,一些已定的规划长期未能完成。
三、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1.制定科学的规划,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在对水资源的规划中,一要遵循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即在正确把握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规划水利建设项目,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二要按照《水法》确定的水资源优先配置原则,合理确定水资源配置次序,确保当地经济秩序稳定,社会全面发展。首先要留足水源,就地取材满足人口密集的市、县和重点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分散解决农村人口水源问题,确保人人有水喝。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资源的开发必需根据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地区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需要进行优化分配。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好严重缺水区的水资源供应。
2、科学利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全方位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休牧(或轮牧)还草、返耕还(山、坡)林,营造湿地、草甸、林地、植被等,提高水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继续实施退田还湖、筑坝蓄水、疏浚河流,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以保护水体、控制调节水量,保障供水、防火减灾。
植树造林,提高水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是一项惠泽子孙后代的大事,如杨善洲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88年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领导岗位上退休后,回到家乡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
3.节约农业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1)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全世界用水的70%为农业灌溉用水,但其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据估计,全世界有37%的灌溉水用于作物生长,其余都被浪费掉了。改革灌溉方法是提高用水效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例如,渠道渗漏是世界各国在发展灌溉事业时遇到的共同问题。据国际
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统计,灌溉水渗漏损失量一般为15%~30%,高的甚至达到50%~60%。我国渗漏损失一般为40%~50%,高的甚至达到70%~80%。由于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没有防渗措施,我国南方长江、珠江、东南沿海等地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6,其它各片为0.5。估计全国渠道渗漏损失的水量可达到1,700 多亿m3。农业是用水的大户,要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在现有农业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的节水力度,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
(2)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现在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把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作为解决城市用水困难的主要手段。如果把全国工业用水的平均重复利用率从目前的20%提高到40%。每天可节水1,300 万t,相应地节省供水工程投资26 亿元,节水量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可
观的。我国近几年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工作逐步开展起来。在一些水源特别紧张的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达到较高水平。
(3)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它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
4.加强价格管理
价格杠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主要手段。加强价格管理,一是改革供水管理体制,加强水费计收和管理力度;二是按原标准制定的定额管理,推进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综合水价;三是对各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定额内用水,按价计费,低于定额,降价计费。实现水资源的有效控制,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力度
我国已是水污染非常严重的国家,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
净水和一方净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各种手段坚决杜绝和防止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制止一切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长远影响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的行为。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的生产污水应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6.树立大水利、全流域的战略意识
国家水利政策的调整和改变流域内工业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重大工业项目和水利项目的上马,都会对整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论证,多方案比较,站在整个流域而不是局部区域的角度,把不利影响、负面影响、长远影响、全流域影响考虑充分。如上马一个蓄水项目或调水项目,不仅要考虑对当地带来的利益和影响,还要考虑项目对上游、下游和其他区域产生的影响,要对项目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论证,并与节水等方案进行比较,能否通过节水等措施获得同样多的水资源量,而投资较省、风险较低、负面影响又较小。
四、结语
中国水资源在相当长的阶段仍处于短缺状态,各级政府要
全面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把节水、减污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节水是当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节水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措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有一个有效的抗旱、防洪保安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由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王浩.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
[2] 汪怒诚.中国水资源问题与时策.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
[3]云南省防汛办.抗旱救灾工作简报.2010年第24期.
篇8
“十二五”,从“两创”、“两富”到“两美”,浙江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挥洒铺陈水清、山绿、天蓝、人和的新画卷。翻看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二五”成绩单,与会代表颇感欣慰。
“十三五”,浙江又以归零的心态,向着“绿富美”迈开新步伐,朝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砥砺前行。畅想“十三五”蓝图,与会代表信心满满。
更美的环境:从“盆景”走向“风景”
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整治黑臭河5106公里,完成“三改”5.8亿平方米、拆违4.7亿平方米,新植树木5亿多株……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的持续推动下,浙江处处换新颜。
“这么多年没有看到清澈的河水、成群的鱼虾,现在终于又看到了。”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代表说,面对失而复得的青山绿水,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它能维持多久?污染会不会回潮?当他看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以治污水为重点持续深化‘五水共治’”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不过,他还是提出修改水资源保护条例,保障“五水共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希望能从法律层面固化“五水共治”长效管理机制。
步入“十三五”,浙江省的生态环境整治也将翻开新的篇章,将从重点突破走向综合治理,除了要建立长效机制保住已有的整治成果,还要攻坚克难解决一些后续问题、“根子”问题。
从污水横流,到鱼虾重现,乐清市的污水治理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乐清市十万民兵参与治水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现在经常会有人从黄岩赶到我们这儿钓鱼,前几天还举办了场钓鱼比赛,最多的一个人钓上了17斤!”乐清市委书记林晓峰代表说,整整两年时间,乐清市以“问题”为导向,五管齐下,水岸同治,不仅让原本“一米污水两米淤泥”的城市河道重现鱼虾,还将利用水库、公园将乐清市区打造成可以日夜同游的花园城市。不过,他也有件揪心的事情,这次治污几乎将乐清市所有污染河道翻了个底朝天,共清理出688万立方米的淤泥。可现在,这些含有重金属的淤泥处理问题,成了困扰林晓峰的一大难题,曾试过多种将淤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试验,可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
“我们用淤泥建了一个岛上公园,但如果淤泥中含有重金属等工业污染物,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金华市金东区区长施美红代表认为,淤泥处理是治水带来的后续问题,集中堆放加之雨水冲刷,污水渗入土壤、河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建议省政府尽快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为地方处理淤泥提供技术支持。她还提出,这两年的“五水共治”,已基本解决面上污染问题,接下来“十三五”时期,更需要解决污水处理提标、土地修复等更深层次的治污问题,这些都更具挑战性,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三改一拆’比‘五水共治’压力大,‘五水共治’是百姓叫好声一片,‘三改一拆’却阻力很大!”施美红代表谈到“三改一拆”时有些揪心。她说,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了,建房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村里又没有多余的土地,在长期供需得不到平衡的情况下,就催生了很多违章建筑,现在要强行拆除,村民自然不乐意。对此,施美红建议,通过多规融合试点,做好农村规划,盘活更多的土地空间,尽可能满足农民的建房需求,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
更高的收入:从网下向网上拓展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促进城乡居民普遍持续增收,确保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要实现这一目标,“精准”是代表们提得最多的一个词,精准就业服务、精准扶贫、精准助农……
可在淳安县富文乡章坑村党支部副书记邓丽君代表看来,要想做到“精准”,首先得摸清底细,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农村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就业,什么样的岗位适合他们等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和其他扶持。
安吉县章村镇郎村村委会主任雷红琴代表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据介绍,2015年,朗村就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村里40―50岁的妇女进行家政服务培训,现在她们到城市家庭、医院做护理工作,月收入可达四五千元,而且十分抢手。
作为全民增收的“短板”,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了本次大会代表们热议的焦点。在很多代表看来,“互联网+”时代,发展农村电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途径。“但目前农村电商发展中还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物流体系基础薄弱等问题。”三门县湫水花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丽珍代表建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校开设电商专业,将电子商务列入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阳光培训内容,并建立县级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在产业区设立分拣中心,引导农业主体、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转业转岗农民等开展电商创业。
这个问题,东方巨龙控股集团的邵宝玲代表3年前就意识到了,她当时就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幸福里”,为大学生开展电商创业搭建平台,目前正以流水线的方式,以一对一的形式,批量培养电商人才。
“就业服务要‘精准’,扶贫更要‘精准’。”在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党支部书记施颂勤代表看来,要想做到“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必须做到“精准”,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更有效的方式。2015年,笕川村以村集体和厂家补助的方式,免费为该村低收入农户安装了2000瓦的屋顶光伏发电,粗略估计每户每年可以稳定增收2000元。
当然,各地的贫困群体都具有动态性,有通过创业、就业成功脱贫的,有因为各种原因新近致贫的,已经脱贫的也可能返贫。针对这一现象,杭州代表团的余永青、吴苗强、游宏代表建议建立贫困人员动态发现、帮扶机制,对自身不能脱贫的人员,政府要兜底予以保障。
比起农民等低收入群体,在很多人看来,城镇职工的收入毕竟有最低工资标准、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保障。“能让职工代表和老板坐在一起,商量工资涨不涨、怎么涨,自然是好。但这种协商机制由于缺乏法律支撑,对企业没有刚性约束力,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尤其是非常强调法律的外资企业。”身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日本电产(浙江)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徐威代表此次参会,带来了厚厚一沓有关工资集体协商的材料,还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浙江省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的议案,建议在杭州、宁波等地先行实践的基础上,尽快在全省层面确立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地位,“这部法律如果能制定实施,将大大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地,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将更有保障。”
更全的保障:从“补短”走向“共享”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十二五”期间,浙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跨入“十三五”,“共享普惠”仍是不变的主题。
作为全省惟一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2015年12月,海盐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已就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先试。“要实现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首先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资源配置均衡化,让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海盐县委书记沈晓红代表向记者介绍了海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经验。
“就拿教育来说,在海盐,不仅城乡学校硬件配置完全一致,还建立了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并将教师农村服务经历与其晋升挂钩。” 沈晓红说,为了真正实现公共均等化,海盐县探索以“标准化”来推动“均等化”,为此还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将11个领域的改革目标量化为70多项指标,并确定了每项指标的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项目,真正让“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纸上落到地上。
沈晓红告诉记者,之所以制定这个标准体系,她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海盐县的试点样本更具可复制性。而且,为了让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他们还尝试将城乡公共服务标准与当地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进行挂钩,以当地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来确定其城乡公共服务标准。
篇9
关键词:象棋文化;公园;生态保护
1浙南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概况
本项目位于马站镇偏北约2公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棋盘村。全村1000余户村民有70%以上爱好下象棋,且有一定的棋艺水平,显示了象棋受民众喜爱的程度。本项目规划面积为2932.24平方米。浙南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所处位置气候湿润,年平均温度为17.9°,年降雨量1639毫米,无霜期296天。棋盘村是四季柚的发源地,还是马站镇最早引进蘑菇种植技术,建有标准化蘑菇示范园去,温州市无公害蘑菇生产基地,龙头山作为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另外,棋盘村还以历史悠久的棋文化吸引人们的眼球,至今村里还保存着明末嘉靖年间制成的石棋盘,村里的老老少少闲暇之余还会在这对垒几局。有众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及古树名木,民居主要植栽山地围绕的山谷中,谷中以农田为主,山脚植被丰富。甬台温高速复线、省道从境内穿过。
2浙南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2.1设计依据及原则
公园设计依据主要有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公园设计规范》、苍南县绿地系统主体规划、马站镇总体规划、马站镇棋盘村国家级生态村建设规划以及机房提供1∶10000的地形图和设计人员现场勘查。设计的主要原则有: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重构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营造自然绿色的湿地公园。强化公园的观赏性,创造宜人、优美的景观效果。公园的投资不应太大,对其设施和材料的选择应注重可实施性和耐久性。对象棋文化以及当地民俗深入挖掘,在满足功能需求及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发展棋盘村,展现新农村建设的窗口。
2.2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定位
综合棋盘村的资源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绿地系统的作用,从当地的象棋文化、蘑菇种植、传统民俗、生态湿地、生态绿道的开发与保护等因素,将本案定位为一个集象棋文化、农业观光、湿地保护、户外野营、生态健身为一体的乡村主题公园。
2.3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构思
以中国象棋四大名局之首的“七星聚会”为设计主线结合区内原有地形地貌及历史文化遗存在该区设计七大主题功能区。沿着省道边上设计公园的主入口服务区以“车”为主题,象征该区为人流集散点四通八达。在原有蘑菇种植区形成蘑菇观光园以“象”为主题,刚好切合象走田的思路,体现农耕思路。在村委会的东南侧的原有水田区域设计生态湿地保护区,该区为本次设计的重点,以“将”为该区主题,再次阐明该区的重要性。以上三个分区为本次设计的核心。在核心区的有四大景观节点,犹如四大“卒”时刻保卫和辅助三大主棋。四大景观节点分别为自助旅游营地驿站区、四季柚采摘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生态保育区。
2.4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景观分区设计
环境容量的测算一般有三种方法:游道容量法、面积容量法、卡口容量法。综合考虑公园的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分布情况、交通状况和游览方式等因素,该设计环境容量采用游道容量法进行计算。游道容量法适合于地势较陡峭、成线性布局的景区。浙南象棋文化主题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总游线长度为2389米,以人均占有游路5米考虑,全年可游览天数为300天。根据环境容量的估算公式得出,其日环境容量为1240人,年环境容量为37.2万人。整个景区工设有七大功能主题区:主入口服务区、生态湿地保护区、蘑菇观光区、四季柚采摘区、自由旅游营地驿站区、现代农业观光园、生态保育区。
2.4.1主入口服务区
与省道相连接,以规则的中轴式打造主入口服务区的景观。入口设置提有“浙南象棋文化主题公园”字样的三开式的门坊。林荫道走廊穿过生态停车场来到开阔的入口广场及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两边布置对称式的树阵广场,左边有条道路延伸到休闲登山道。右侧道路则延伸到蘑菇园区。本案例的生态化停车场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到场地设计之中,充分运用植草砖、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透水沥青等各项举措,将整个停车场打造成生态的雨水收集基地。
2.4.2生态湿地保护区
生态湿地保护区位于村庄东南侧,主要结合耕地现状,以水系为主穿插整个湿地,根据景观功能需求设置木栈道、观赏平台、休闲亭廊、生态浮岛、棋盘广场、花田观光地等。整个区域分开放、半开放、封闭保育的空间。局部针对游人开放观赏体验,局部则需要为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考虑,减少人为的干预。开放区域的棋盘广场可以设置景观小品,增加游人的参与度。半开放区域的木栈道区域则可以为游人提供一个观赏拍照的取景点。湿地保护区,主要考虑湿地生态的自我平衡、湿地植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本案例将生态湿地建设成园区的水体水质净化设施,园区各类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后得到的中水通过管道向湿地内的静塘排放。静塘相当于一处沉淀池,初步处理沉淀中水中含有的泥沙等杂质,以减轻整个湿地淤积情况。经过初步沉淀的水体利用地势高差向生态塘流动,生态塘内种植了大量可净化、吸附、吸收水体中含有的P、N等元素的水生植物,如:芦苇、水竹、美人蕉、水葱、慈姑、睡莲、荷花、鸢尾、花叶芦竹、再力花等。不仅如此项目设计人员还在水位较深不适宜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设置了人工生态浮岛,从而大大地扩大了水生植物种植面积,提高了湿地内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对净化和改善湿地内水质起到了提升作用。与此同时人工生态浮岛上的植物景观模拟了自然湖泊中的小岛和离岸浅滩,将整个湿地的景观线向水体中央推移。各类水生植物在春末夏初都处于盛花期,色彩缤纷的花朵使得整个生态湿地成为园区的景观中心,吸引游客前来驻足观赏。
2.4.3蘑菇观光区
蘑菇是马站镇的支柱产业,享誉全国,拥有“中国蘑菇之乡”的美誉。蘑菇更是棋盘村的产业特色,建有标准化蘑菇示范园区,温州市无公害蘑菇生产基地。
2.4.4四季柚采摘区
四季柚是马站镇的支柱产业,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的美誉。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产业优势,在本案中设立四季柚采摘区,可以让游客采摘到新鲜的四季柚,使游客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还能品尝自己劳动成果。
2.4.5现代农业观光园
现代农业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而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场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可以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开拓活动场所,提供服务设施,招揽游客增加收入。
2.4.6自由旅游营地驿站区
自助游是新兴的一种自由便利、时间安排随意的旅游方式。受当代民众的青睐。无论老少,都可以体验,享受到自由、深入、有特色的旅游体验。成为未来旅游的一个主要趋势。本区域内主要以疏林草地作为景观布局方式,耐践踏的游憩型草坪为前来露营的游客提供了安营扎寨的良好条件,而大面积草坪中零星布置的大乔木如:雪松、香樟等为游客提供了相对较为隐僻的活动场所。同时在此区域公共厕所、路灯、供电箱、超市等配套设备也为露营的游客提供了便利。
2.4.7生态保育区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除了提供人类活动的空间,还需要还原自然一个有自我治愈的保育空间。避免人为活动的干预。生态保育是人类对自然最大限度的保护。对自然生态链的多样化及平衡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公园的重要功能,就是保护该区域内原有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将人为影响降至最低,本案例在园区东北的山丘设置了一处面积较大的生态保育区,一方面隔离了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原本山林的破坏,另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当地四季柚植株资源。
3结语
篇10
城市像能源的黑洞,在无限制地膨胀,而乡村的发展也漫无节制。未来的低碳城市和乡村,仿佛是大地上的一个乌托邦。但是已经有许多开拓者描绘出它们的雏形。
低碳城市的“乌托邦”
文:唐郑亮部分资料提供/ 香港易道规划设计公司 李立人
冒着蒸汽的钢铁巨人,吞噬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矿石和苦工,而工厂里的火焰彻夜不灭,这是19 世纪的工业革命时代的城市;在20 世纪,城市成了永不停息的疯狂漩涡,燃烧着黑色血液的汽车,携带着金钱和欲望在立交桥之间不分昼夜地奔流,摩天大厦上的景观灯照亮着这些巨大的舞会,甚至在太空中也能看见城市连绵不绝的灯火。但是城市的光荣来自于对自然毫无节制的掠夺和损害。
未来的城市必定是低碳的城市,因为化石燃料总有耗尽的一天。但是低碳城市是什么模样?不管是环境学家,经济学家还是规划学家,都给不出一个确定的标准。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还没有人能够把它运转的机制说个透彻。而能源问题和环境危机迫在眉睫,许多城市都做出了自己的尝试,从它们那里也许可以看出未来低碳城市的一些端倪。
荒野中的伊甸园
1971 年,工程师卢加里来到了哥伦比亚靠近赤道的一片红色平原,那里灼热的阳光和数十万年的雨水将土壤中的养分冲刷殆尽,只生长着几寸高的草皮。它被看作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但这正是卢加里要找的地方:石油耗尽之后的地球,也许就遍布这样的荒野。如果人类能够在这里持续栖居,那么在地球上还有哪里做不到呢?卢加里把这里命名为加维奥塔低碳城市的“乌托邦”斯,意思是海鸥,象征着飞翔的希望。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农民、科学家、艺术家来到这里和土著们一起生活。
他们想象力的萌芽在这片荒野上长成了一座奇妙的小村,在那里精巧的科技与土生土长的器具结合在一起。在加维奥塔斯的幼儿园里,跷跷板其实是连着地下井的水泵,孩童们玩耍的同时,就能为村庄提供清洁的饮水;而向日葵形状的风车是从58 个方案中遴选出来的,能利用热带的每一丝微风;村子的电能来自太阳能电池,以及一些不需要筑坝的溪水发电机。他们修建了全自动沼气池、太阳能高压锅、用天然水降温的房屋,这些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实用器具已经推广到了整个南美洲。而他们种植的200 多万棵极端耐酸的加勒比松树,彻底改变了加维奥塔斯的生态环境,热带雨林植物重新在这里生根发芽。
宽松的环境让这里的居民充满了幸福感。这里是夜不闭户的桃花源,没有警察,没有监狱,也没有枪支。卢加里在这片荒漠上作出了证明,人类在化石燃料耗尽之后也能过上繁荣与和平的生活。但是卢加里有意识地把村落的规模限制在500 人以内,因为他清楚,更大规模的低碳社会结构也许需要另一些法则来调节。
韦克舍:欧洲最绿的小城
湖泊森林环绕的瑞典小城韦克舍有6 万多居民,其中1.5 万人都是大学学生。每年韦克舍大学开学的日子,外地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张免费地图,叫做Cykelkarta,意即自行车地图。地图上详细标注着城市里每一条为自行车通行的道路。红色的线表示公路旁边的自行车道,绿色的线表示专门为自行车修筑的小路,黄色的线则是穿过森林和农田的土石小径,也可以供自行车通行。它们四通八达的程度远远超过为汽车准备的公路。整座小城从南到北只有五公里,自行车只需要一刻钟时间就能穿城而过。
韦克舍市政府提倡使用自行车这种最环保的交通方式,但完全取消汽车是不现实的事情。进一步的减排计划,则来自广阔的北方森林。
在韦克舍大学的林业学家的眼里,森林就是低碳城市的坚实后盾。韦克舍大学里有欧洲最大的木制建筑,而另一片可供1200 人入住的木制房屋社区正在建设中。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可以固定二氧化碳,而且耗能远低于钢筋和水泥。在就近的森林采伐木材,还可以减少长途交通运输建材的碳排放。采伐后剩余的边角木料、锯末和秸秆则作为燃料发电。这初听起来很让人疑惑,木材被用作燃料已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它能支撑现代文明的运转么?
经过现代科技改造的生物能源,不是烧柴取暖那么简单。北欧传统的壁炉效率只有10% 到20%,而韦克舍高效率的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同时提供电力和供暖。今天韦克舍95% 的供暖和供电,都是来自于这些不起眼的木头渣子。木质建筑的超厚外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暖气。
但是要减少交通工具使用的化石燃料要更难一些。就在那座欧洲最大的木建筑里,生物能专家正在进行高效率生物燃料的研究,把木材和有机垃圾转化成二甲醚代替汽油。目前在韦克舍已经建立了四个生物燃料加油站,使用它的汽车可以免掉停车费用。韦克舍的目标是在10 年内投产40 万吨产量的生物燃料,代替全市汽车使用的汽油,剩余的汽车则使用电力。
韦克舍毫不谦虚地自称为欧洲最绿的城市,这绝非浪得虚名。2007 年,韦克舍的碳排放量比1993年下降了24%,而且是在GDP 增长50% 的情况下。韦克舍市民们信心十足,因为他们不止一次战胜过环境危机。20 世纪60 年代,韦克舍曾经是一座高耗能的工业城市,严重污染的韦克舍湖完全无法游泳和垂钓。市民们发起了一场重建湖泊的运动,让韦克舍湖重回史前时代的美丽。韦克舍的绿色模式已经成为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学习的榜样。
贝丁顿:低碳不是苦行
伦敦郊区的贝丁顿社区是世界著名的低碳村。2008 年1 月中国影星夏雨作为环保使者,去贝丁顿体验绿色生活,发现那里的餐厅不卖肉食,只有售价为1 英镑一碗的蔬菜蘑菇汤糊和半块粗粮面包。看起来贝丁顿居民的生活像是一种苦行,似乎他们为了世界环境牺牲了生活质量。其实,绝对素食只是贝丁顿社区里一部分比较激进的人所主张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一定量的肉食以外,吃自己种植的有机食物更可口、更安全、更营养。
在伦敦潮湿的冬季,贝丁顿建筑取暖的能耗只有英国普通家庭的10%,这并不意味着居民们需要熬过艰苦的冬天。节能设计的房屋也可以做到四季如春,房屋墙体内部的隔热材料以及夹层充了氩气的玻璃,可以减缓热量散失;朝南的窗户可以接收到充足的阳光;种植在屋顶的厚叶植物让房间冬暖夏凉;甚至房间通风排出的废气,也被用来预热进入房间的新鲜空气。房屋中的暖气来自于低能耗的热电联产系统,而其他的能源由太阳能提供。如果你还需要汽车,可以选择去社区的汽车租赁行,或者多人合用一辆汽车,满足出行所需。其实在贝丁顿,你可以享受到正常的现代生活所应该有的一切,只不过对环境的损害要小得多。
斯坦普莱顿:可以不要汽车
自从1995 年2 月, 丹佛斯坦普莱顿国际机场最后一次航班飞向伦敦,这个曾经是美国最繁忙的机场就此关闭,将要改建成一片城区。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这样19 平方千米的大规模再开发项目绝无仅有。丹佛市政府探讨了好几年:应该把它改建成什么样的城区呢?美国式的汽车城生活让很多人厌倦:人们散居在郊区的大别墅里,每天驾车十几千米去上班,周末驾车去购物,小孩也要到很远的私立学校去上学。没有汽车简直哪儿也去不了。应该建设一种人气更足的城市。2001 年,森林城市开发公司承接了斯坦普莱顿机场的改造项目,就地“采掘”机场跑道的水泥,他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美国最环保的社区,一个理想的居住城市。
大城市里怎样减少汽车的碳排放?实行单双号出行么?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对汽车的需要,森林城市开发公司的设计师彼得•卡尔索普如是回答。如果你上班的公司离你家就一个街区的距离,如果你楼下不远就有社区超市,只要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就能方便的上班和购物,那么汽车还有多大用武之地呢?
在斯坦普莱顿,“邻里”这个在现代大都市中几乎被忘却的词复活了。斯坦普莱顿的规划,就是要和城市的功能区划分针锋相对。凭什么要把这里划成居住区,那里划成商业区,在中间还安放一个CBD ?非要让人们天天像钟摆一样从城市这头奔到那头,那样才好玩么?为什么不能就生活在邻居中间?斯坦普莱顿把邻里作为划分的单位,每一个邻里中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混杂居住在公寓里。都能在适合步行的距离里找到商店、酒吧、餐馆,以及富有丹佛大草原特色的公园。斯坦普莱顿并不赞成集中办学的模式,他们认为500 人以下的小学校更利于学生的社区感,还可以让他们步行上学,这些学校的质量也不会低于最好的郊区学校。对于更长距离的交通需要,可以通过密集的自行车道、公交和轻轨来满足。斯坦普莱顿没有立交桥和巨大的环城公路,干线交通看起来似乎提高了速度,其实会给大多数短途出行的人带来不必要的行程。斯坦普莱顿成为了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楷模,而他们所做的只是把城市的结构作了一点改变。
波特兰:精明交通小技巧
2004 年冬天,美国波特兰一些市民发现城里的红绿灯通人性了。只要在十字路口遇到一个绿灯,接下来就会一路绿灯直到终点。而另一些市民完全没有发觉红绿灯的秘密,只是偶然会注意到他们开车上班的时间变少了。这是波特兰市政府利用计算机优化系统所作的一些改进:根据每个十字路口监测到的交通流量,为每一组红绿灯重新设定一套计时方式。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红绿灯时间长短各不相同,让汽车的等待时间减到最短。这个改进很不起眼,但是波特兰每年可以因此节省600 多万升汽油,相当于减少了1.5 万吨的碳排放。
事实上,2002 年波特兰就做过一次有趣的尝试,结果使得单人驾车外出的高耗能行为大大减少。这个项目的名称叫做“精明交通”。参与这个计划的居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邮件,将自己计划的行程告知" 精明交通" 的信息员,别的居民就可以知道何时可以搭上邻居的顺风车。信息员会给提供消息的居民一些小礼物,同时还负责提供城市里的导航信息。2007 年,波特兰市将这个项目从市中心推广到了东南郊区。这些小技巧说明,降低碳排放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多少成本。
零碳城市的海市蜃楼
其实靠石油暴富的中东国家,对低碳城市的课题是最关心的。因为他们很清楚,地下的石油支撑不了多久,百年之后的国家靠什么维系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和它的邻居迪拜不一样,并没有可着劲儿修建奢华得让人窒息的八星级酒店和人工岛,而是打算把200 多亿美元花在一座沙漠中的零碳城市上。这座城市名叫马斯达,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能源。它占地6平方千米,已经于2006 年5 月动工,2009 年就会迎来第一批居民。
零碳城市马斯达的目标似乎难以置信:它不需要耗费一滴石油,也不会向外界排放任何废物。那么淡水从哪里来?这是马斯达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和中东许多国家一样,淡水需要由海水淡化而来,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能源完全来自太阳能发电。马斯达将采取一套严格的节水规章,而所有的废水和垃圾都会在城市中做到循环利用。在马斯达城里将见不到一辆汽车,交通完全由招手即来的电动汽车负责。这听起来像是《第五元素》中的太空城市。而这个零碳城市离我们并不遥远,几十年之后我们也许就会见证它在身边实现。
新农村的新排放
文/ 韩少华 摄影/ 王凯
北京郊区的农村似乎已经脱离了我们印象中的农村常态。两层带花园的小楼排成五六排,每一个屋顶都顶着一幅5 个大天窗那么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山坡上堆出一片颇为洋气的别墅群。汽车沿着两侧安装着成排太阳能路灯的高速公路驶入平谷区挂甲峪村时,要是青山堆满积雪,我们也许会怀疑自己是来到了瑞士。“呵呵,这就是北京的新农村。”同行的摄影师这样说着,把车停在了村口的美廉美超市边。
给太阳能添柴
下车步行,刚进村就先踩了一脚泥。村里早就铺满了水泥路,运土方的卡车上偶尔会掉下来泥块。在村口金属板围起来的工地里,吊车和卡车正在轰鸣,村子146 户都住上了新房,这里正在造的是新的村委会大楼。
正当下午2 点,村子里人很少,挨家挨户的狗儿们在上了锁的院子里狂吠。“村里人大都去打工啦。”刘晓明正光着膀子在家里上网。有一些人在桃园,挂甲峪8600 多亩山地上种植了10 万多棵桃树,这需要一些劳动力来打理。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城里干活了,有的甚至远在南方。今年才30 岁的刘晓明不久之前刚刚辞去一家发动机厂市场部业务主管的工作,现在经营着村里的“农家乐”。“每个星期忙活周末三天赚钱,这样也能照顾到才半岁的孩子。”
经营“农家乐”,首要的资本是环境好。他回忆10 年前,这个年人均收入不足700 元的小村庄没有公路直达、房屋破败且保暖不好、电力不足,烧柴做饭,家家黑烟袅袅。而今天的挂甲峪因为有机桃和低污染而出名,慕名而来的自驾游客日渐增多,“我们村146 户,现在有超过70 户经营着农家乐”,2007 年总共来了5 万多人,以至村里开会决定每天接待量不能超过2000 人。
输电网路越过农地的上空,把电力传进重新规划过的村民集中居住区,而且已经通了公路,“这样才会有那么多城里人愿意来度周末。”
在刘晓明“宝旺农家院”,我们看到他的厨房也和城里人的厨房一样,有烧天然气的灶台和电磁炉。“平时做饭就用电磁炉,我很少用天然气。我估算过,一罐天然气将近120元,根本用不到一个月,不合算;而用电磁炉做饭再加上其他的用电,一个月都不会超过100 元的。”他指着厨房里的一个火炉告诉记者,“有时候炒大锅的菜,就用这个炉子,烧柴的。”
挂甲峪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炉,这是所谓的“生物质气化炉”,村委书记张潮起提起这个很骄傲:“我们实行秸秆气化,使街道整洁,把老百姓堆积的街道的垃圾统统销毁。”而在村民们的院子里,记者同样看到储存的一堆小木柴,据说这也是用作烧炉子的燃料。木柴是从山上拣的,偶尔刘晓明也会在镇上买一点。炉子本不是用来做饭的,而是为了补充太阳能供暖。太阳能被用来烧热水和取暖,村子里的老人仍不太满意:“200 平米的大房子,冬天光靠太阳能不够暖和。年轻人可能能行,而我们一定要再生炉子补充一下。”
中欧合作怀柔生态规划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饶戎在谈到新农村能源建设上曾表示,推广生态节能应以本地材料为主,并应该尽量保持村庄的原生态。“除了要考虑农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外,还应该更加关注这种技术或者材料是否与周边的环境、景观、生态相吻合。”
推广沼气的现在进行时
在饶戎参与规划的怀柔,64 岁的席桂清则向记者展示了刚刚造好的沼气池。他在怀柔雁栖镇的不夜谷用大棚种植着热带水果火龙果,同时还养鸡。火龙果的残枝败叶以及人畜的粪便,正好可以作为制沼气的原料。怀柔区能源办公室在他这里做试点,总共挖了3 个10 立方米的沼气池,足够他一家和工人们平时做饭和冬天取暖用。席桂清告诉记者,不夜谷交通好,借助旅游业很早得到开发,10 年前就用上了液化气,现在换成沼气,烟囱都不冒黑烟。
他的火龙果园,正对着连绵的青山,山沟里竖着禁止砍伐的告示。“60 年代开始,这山渐渐要被砍秃了,山泉也开始枯竭。从90 年代起,有人上这沟里旅游,从那时候开始保护山林,现在山又青了。”
山又绿了,而山泉仍不够喝。村子里1200 口人现在喝的是村委会在席桂清家院子里打的370 米深的地下水井的水,“水井2007 年开始用的,来玩的游客都夸这水好,直接能喝!”而在挂甲峪,村民们除了开采地下水,还利用房檐和街道的路面系统接雨水,他们修建了100多个小水池、小水窖,据统计每年能够节约10 万立方地下水。“我这土下边有一个中水处理池子,用过的废水经过处理再流入山涧。”席桂清说,中水处理池也是区里做的示范项目,现在全村总共8 个这样的池子。取用地下水,然后再处理成中水排入山中,他期待着就像山又变青一样,山里的清泉能再度涌出。
怀柔区委书记王海平在总结新农村工作时认为:这几年,游客大多是冲着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看农家山水而去的。但不要认为烧柴做饭,或者“脏乱差”就是农村。农村更需要整洁和节能。
从火龙果园沿着装备着太阳能路灯的公路走多两里地就是席桂清的村子,村民们挺羡慕席桂清的火龙果园,“我们这里还没有沼气池呢,那玩意儿就是先在果园里做试点。”至于利用沼气发电,“即使席桂清的果园也做不到呀。”近几年退耕还林,而且村民们靠着农家乐收入不少,罐装天然气在这里得到普遍应用。
一路上,偶尔有烧着柴油的“巨力”牌农用车冒着黑烟“突突突”地从我们身边开过,驾驶这种交通工具,去镇子上换天然气也不是很麻烦的事情。
农村新生态
即使购置了摩托甚至汽车,农民们仍然偏爱农用车。在挂甲峪的桃园边上,农用车排着队装运刚刚摘下的大桃。路上满载而归的农用车上,妻子紧紧搂着开车的老汉。农家天真的情趣,让人几乎要忽略排气管中喷出的浓浓黑烟。曾经在位于北京城区的大公司工作、也去过很多大城市出差的刘晓明觉得,这就是城市与新农村还有差距的地方之一,“像这样排放的车,要是在城里肯定没法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