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的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旅游的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潮汕地区居民饮茶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潮汕地区的民俗花钱 旅游温点地区女性目标市场旅游营销策略探讨 浅谈潮汕美食旅游的发展 微山湖旅游的SWOT分析及目标市场选择 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张掖市旅游目标市场分析 潮汕地区香蕉产业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潮汕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潮汕地区殡葬文化的演进与反思 前后潮汕地区的鸦片走私贸易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终南山地区养生旅游市场分析 四川体育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 西部地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洛阳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 对贫困地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旅游产业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乡村旅游对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甘肃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5-29/ 2012-02-28.
[7]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76.
[8]益普索公司.2011珠三角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1.
[9]益普索公司.2010年广州市旅游消费者研究报告[R].广州:益普索公司,2010.
[10]尹晨.珠三角争食“自驾游”蛋糕[N].深圳商报.2008-7-10.
[11]广州市社科院.2012年度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R].广州:广州市社科院,2012.
[12]钟戈鸣.2008珠三角自驾车旅游消费调研报告[R].广州: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2008.
[13]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4]蔡华锋,周人果.梅县:众人向往的客都明珠[N].南方日报.2009-12-01.
[15]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2,40.
[16]李杉.广东今年主题自驾游成焦点[N].信息时报.2009-04-27.
[17]丁健,李林芳.广州市居民的旅游偏好和出游时间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报,2003,
14(1):32-36.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影响因素
1大学生旅游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迅速,人们普遍具有闲置资金,而且也比较倾向于将资金消费于精神建设中,然而对于大学生旅游项目中却成为旅游项目的一个短板,大学生2016年在校大学生总人数达到3654.5万人,但是对于这么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对于大学生的群体的旅游项目却很少,并且针对大学生的资金比较少,闲暇时间较多,思维活跃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很多旅行社都把大学生旅游项目在无形中忽视掉了,其实大学生旅游项目中有足够的机会和商机能够开发。
大学生占旅游人数的比重很大,2014年在线旅行预订用户中,19~22岁的大学生人群,所占比例20.1%。在旅游人数中为,占到总体旅游人数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对于总体旅游人数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而大学生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旅游意向但是由于种种限制没有付出行动的,这些大学生对于旅行社来说会成为很大一批潜在客户。
2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2.1大学生旅游市场分析
2.1.1收入增长为大学生旅游提供经济基础
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增长,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迅速,并且预计2017年的GDP增长速度将达到6.6%左右。经济发展的迅速使得大学生能够获得旅游的资金变得更多,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旅游项目发展。此外大学生普遍具有外出旅游的意识,大学学校对于学生的奖学金和补助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定出去旅游的机会,这些经济基础是促进大学生旅游的重要前提。
2.1.2各种假期为大学生提供时间基础
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旅游活动。我国大学生不仅有寒暑假而且还有很多节假日,总共将近有172天假期,约占全年总天数的47%;因此,大学生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旅游,并且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对于大多数旅行社来说,大学生并没有与时间相匹配的经济基础,便对大学生旅游团体有所忽视,但事实上大学生比其他团体更加具有时间上的优势,解决了旅游中大量的不合理支出,大学生对于旅游的热情便能被充分调动出来。
2.2需求分析
对于大学生旅游的市场需求是比较强烈的,并且在旅行社给予的旅行套餐中很少能够完全满足大学生对于时间安排,旅行活动,交友和美食的整体需求,这样便使得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虽然花费了与在职人群同样金额的资金和时间,但是却很难达到τ诼眯械钠谕。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旅行群体不同的消费特点,他们对旅行的期望比较高,但由于大学生在资金方面的限制,使得他们希望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身心的满足,并且对于旅行中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这些需求上,普通的旅行社很难完全满足。
3大学生旅游行为影响因素
3.1大学生个性化影响旅游行为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一代,相对于“80”后,他们有着相对鲜明的个人特色,追求独立自主,热爱自由。大学生普遍没有经历生活的艰苦,追求旅游个性化,满足自身对于自由的追求。并且相对于“80”后,他们面对信息的广度也有所增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这些现代话沟通方式对他们的影响也十分深刻。
3.2大学生需要动机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普遍受到的文化熏陶和掌握的知识技能都比其他旅游群体更多一些,他们不只是在乎在旅游中的花费带来的满足感,更在乎的是在旅游过程中带给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享受。
与其他旅游群体相比,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4岁左右,他们希望走向社会和自然,并且对于刺激项目有着极大的渴望。对于“90”后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中,旅游偏好方面,大学生对对城市旅游和民族风情最感兴趣。
他们更希望旅游城市能够具有本身的城市特色,且与他们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能够有一定的差别。大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表现在当文化习俗、饮食方式、生活习惯、越是比较奇特,他们对其产生的兴趣越是浓厚。大学生独特的旅游需求使得大学生旅游群体对于旅游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3.3大学生经济条件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于旅游花费需求非常少,普遍不会喜欢在旅游中大量购物,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来源。大学生旅游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支持、在校奖学金、借款等,此外,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也会对大学生旅游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旅游感觉不是很强烈的大学生中主要原因是经济影响因素,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会更多的将资金花费在生活需求而不是精神享受。经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出门旅行的重要因素。
3.4大学生社会条件影响因素
对于大学生来说,可接受的旅游花费与月生活费密切相关,而大学生的生活费又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的支持。一般来说,可接受的旅游花费与月生活费成正比关系,旅游花费与大学生的家庭条件是紧密联系的,直接导致了大学生们在旅游行为特征上表现的差异性。
大学生校园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旅游位置的选择。大学生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就读院校所在环境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会影响大学生对于旅游环境的选择,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旅游者对于旅游花费普遍较大,而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花费较低的旅游方式。
3.5政治、文化及其他因素
大学生由于本身的文化素养比其他阶层的人群高,使得大学生更关注国家政策和政治环境敏感度比较大,同时,大学生对于安全问题的要求也是非常大的,他们更注重旅游中的危险情况,国家政策和政治环境为这种社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张浩(1995―),男,吉林省白城市人,学历:本科,就读于吉林建筑大学。
第二作者:董月宝(1995―),男,学历:本科,就读于吉林建筑大学。
篇3
居民经济条件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居民要出游首先考虑到的是自己的经济状况。因此,决定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经济因素,即潜在客源是否拥有足够的实际可自由支配收入与旅游愿望的大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旅游的需求也就越大,尤其表现为外出旅游次数或在外旅游天数的增加,其结果是促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伴随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恰好为哈尔滨冰雪旅游提供了源泉和推动力量。人口分析是市场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人口规模决定了市场需求总量的大小。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市场,必须要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作为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持续增长的趋势,足以构成促进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成为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哈尔滨冰雪旅游客源市场的总体构成来看,98%为国内游客,海外客源仅占2%。因此,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需求的研究,侧重于国内旅游人数作为主要的需求分析指标,建立其与主要相关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进而对旅游总人数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较为科学的预测。
二、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与模型建立
1.变量选择和数据的整理
人口因素及经济收入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构成并影响着客源地潜在的市场需求量。同时,旅游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潜在旅游者所从事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人口的旅游意识和出游行为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基于此,选取城镇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可以量化的重要指标,建立与旅游客流规模即旅游人数的相关关系,以便更为准确和科学的反映这两个指标对于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人数的相关关系及其直接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市统计局2001-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行整理,得到2001-2011年国内人数y(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元)、城镇人口x2(万人)原始数据。
2.相关性分析
利用原始数据资料,借助统计分析工具,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可以得出,国内旅游人数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684和0.971938,均接近于1。并可通过散点图,得到进一步验证,表明国内旅游人数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散点图基本集中在一条直线上,说明相关程度较高。由此可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a+b1x1+b2x2进行预测。
3.建立回归模型
通过统计分析工具,输出回归分析数据,得到国内旅游人数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的回归参数计算和检验结果。由此,得到国内旅游人数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的二元回归方程:Y=-3751.971-0.146033x1+0.109794x24.回归模型的检验与分析对回归模型进行R检验、F检验、t检验、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与Testdrop检验、二元回归模型的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综合以上检验,国内旅游人数对于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统计特性。通过拟合2001-2011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国内人数的数据,其结果可以看出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的值较低,低于10,而且TheilInequalityCoefficient希尔不等系数的值只有0.028527,根据经验,拟合结果的精度较高。而且通过偏差率、方差率以及协变率的构成来看,均方误差大多是由协变率来解释的,因此进一步证明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是比较理想的。
三、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1.数据来源及说明
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并结合相关历史经验数据,确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发展比率分别按照5%、4.6%的比率递增,得出2012-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的预测数据,如表1所示。
2.哈尔滨城市冰雪旅游人数预测
应用上述回归模型对2012-2015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国内旅游人数、总人数进行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由前述可知,哈尔滨冰雪旅游总人数的构成中,由98%的国内客源和约2%的海外客源组成,因此,上表中旅游总人数的计算由国内旅游人数除以98%得出。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石塘人家 旅游市场分析营
南京市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也是江苏省的旅游龙头城市,是历史名城,博爱之都。南京市把乡村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有力手段。南京市先后出台的《南京农家乐专业户达标评比暂行标准》、《南京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规划》,《关于推进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作协议》,《南京农家乐专业户达标评比暂行标准》等文件,为市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方向引导。
总体而言,经过10年多的发展,南京乡村旅游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环南京都市圈都分布有乡村旅游资源景点要确定休闲旅游的总体框架,扩大休闲旅游的规模,完善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功能。在南京市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不过发展势头很好,开发潜力也很大,属于南京市要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域部分。
一、“五朵金花”的旅游资源
(一)游览观光型资源
石塘人家以良好的乡村环境,独特的稻田风光、农业园基地,把乡村独有的民俗、民艺、民情等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们的到来,享受风景风情。
(二)休闲娱乐型资源
石塘人家现在已有特殊住宿设施(青年旅舍和农家住宅等)、美食品尝活动(五月西瓜节等)、休闲娱乐项目(种植、垂钓、采摘等)、系列趣味活动等。是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资源,让游客主动的获得快乐,充分调动积极性。
(三)求知研修资源
石塘人家拥有良好农业的资源、农业环境等,通过开展农业调研活动等研修型活动发挥乡村农业的教育功能,将观光、学习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农业园观光体验资源
石塘人家通过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开放水果园区、蔬菜园去和花卉园区,供游人赏花观景、学习园艺知识、租赁土地、采摘瓜果蔬菜,体验农家乐趣等。
(五)乡村度假疗养资源
石塘人家宁静的环境与清洁的空气为乡村度假村的修建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风景优美的地区并配套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就形成了专门的乡村度假疗养地用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娱乐等需求。
二、市场调查
(一)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乡村旅游的特殊基础条件决定了乡村旅游只能将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于城市。经过调查,结果表明,“五朵金花”的客源主要以南京市市民为主,其中以中青年为主,总体消费水平能力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出游方式上的选择主要以家庭或结伴式为主,就目前来看,团体旅游者较少,就意味着在宣传上要采用大众化的传媒方式与针对个在旅游宣传工具。总体而言,虽然石塘人家的感知度不高,可就参与过当地旅游的游客对石塘人家的满意度情况较佳,可见其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大。综上发现,石塘人家在产品设计、市场宣传推介、游客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形象设计等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适应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旅游产品的“乡土性”特色不突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乡村旅游的“乡土性”本质认识不足。仅仅是农业观光旅游,忽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多数富含乡土气息、体现乡土文化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加以开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石塘人家某些地方人工造景的痕迹过于明显,忽视了乡风民俗文化内涵的开发,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降低了旅游吸引力。
2.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石塘人家乡村处于南京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投入资金不足,适应不了广大游客的需要。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为薄弱。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起步阶段还需抓紧建设基础,打好基础。
3.旅游产品单一与产品同质化。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可以说90%以上还仅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吃、住家庭接待服务和季节性采摘活动上。在一定程度上现已有的乡村旅游都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产品同质、品位低、重复率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吃农家饭、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最基础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对精神氛围的塑造。
4.乡村旅游信息建设有待提高。景区景点来讲其信息主要通过纸质旅游宣传品,部分景点通过自己的专业网站(横溪乡村旅游网,江宁旅游网),还有网络、景点介绍光盘等电子宣传品以及旅行社、旅游咨询中心等商业服务机构推介的部分信息。但这些仅限于部分知名景区,更多的景区尚不为大众所知,导致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亲朋好友的推荐。
三、市场调查开拓目标与战略
石塘人家旅游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考虑石塘人家的旅游资源优势、客源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确定石塘人家旅游开发在南京市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定位与旅游发展方向定位。通过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活动项目设计、旅游业态培育,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全面提升石塘人家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江宁“五朵金花”实施“旅游兴村”的发展战略与实现“强村富民”的发展目标,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一)突出重点与特色——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国外十分重视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如法国以发展特色农场为主,荷兰以养殖、花卉为主,英国一直致力于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特色的原则。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根”。突破单一性、同质性,找到独具魅力的特色,不断发展,生生不息。
(二)乡村文化内涵——品牌生命延续之本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基础上的旅游,是城乡文化产生巨大分异后形成的旅游,是具有生态文化观念的旅游。因此,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娱乐等表象上,必须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乡村的民俗、民艺、民情中丰富的营养,乡村旅游的品牌才会得以持久地延续。要对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民俗民艺,打造独有的当地文化特色。
篇5
关键词:城市化 主题公园 持续发展 基本理念
一、主题公园建设对城市化的作用
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反映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因素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表现为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加;使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农村多余人口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主题公园的建设可以使周边居民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二、青岛主题公园发展的前景
自深圳“锦绣中华”开发成功以后,全国兴起了开发主题公园发展旅游业的热潮。2010年起,中国进入了个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主题公园这种都市型旅游休闲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闲暇游憩的主要消费对象。
青岛市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主题公园的建设发展也揭开了新的篇章。2009年11月11日,
期投资50亿人民币的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开工奠基。该项目总占地约3100亩,建设成为三大主题公园、七大产业基地,其中青岛方特梦幻王国于2011年9月份开门纳客,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以上。2013年,青岛西海岸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的世界特大电影主题公园万达茂开建,该项目集室内主题公园、水公园、电影主题公园、国际影城、滑冰场以及缤纷商业于体,预计年接待游客逾千万人次。
三、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基本概况
(一)主题公园的产生和发展。主题公园是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或称之为模拟景观的呈现。它是从游乐园演变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态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栽等都为主题服务,成为游客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从世界范围看,主题公园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的。1955年,美国诞生了迪斯尼乐园,将以往制作动画电影所运用的色彩,魔幻、刺激、娱乐、惊栗和游乐园的特性相融合,使游乐形态以种戏剧性、舞台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用主题情节暗示和贯穿各个游乐项目,为游客营造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刺激的世界。
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虽然历史悠久,山河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存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当时的旅游市场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
(二)我国内地主题公园的类型。我国各种主题公园类型丰富。不仅有许多各种人为塑造的游乐园,比如华侨城、宋城、科幻城、大观园、影视城等;也有各种以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衍生的各种公园,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和城市公园等。可以说,我国主题公园的类型基本涵盖了科学、历史、文化、生态、游乐等门类
(三)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主题公园数量大,类型多,但规模较小。从发展模式来看,我们现在有两类主题公园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一类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公园,他们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面对市场往往缺乏主动,和市场不合拍。另一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时的市场热度,跟风冒进的主题公园,缺乏可行的市场调查分析。部分主题公园策划存在问题,把主题公园的策划等同于一般旅游规划,忽略主题公园自身定位前的市场卖点问题;策划阶段和管理阶段不分,未能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策略而导致整个主题公园失败;内容开发手法存在缺憾,没有重视本地区的历史民族风情。
四、今后主题公园建设的基本理念
篇6
【关键词】生态园;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0.前言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以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加上系列配套服务,为人们提供生态观光、旅游、休养、了解和体验田园生活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自然环境优越,区域内有许多的观光农业生态园,且主体定位是集农业观光采摘活动、自然景观游览、佛教禅宗文化、高档酒店会所和观光游艺设施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本文主要对此类型生态园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1.环境分析
1.1地理环境分析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式倾斜下降,构成以中低山地为主体的沿北、东、南三个方向放射状分布的河流、谷地、山前丘陵和山间盆地等不同地貌。
1.2人文环境分析
岳西是中华佛教禅宗发源地,时令粑粑、豆腐宴、锅巴汤等特色饮食文化风味十足,岳西高腔、黄梅戏、木偶戏、花梆舞、手工雕刻、翠兰制作技艺、茯苓培殖与加工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布鞋制作技艺、鼓书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深厚。
1.3旅游市场分析
岳西地处安徽(合肥经济圈),与湖北(大别山区域)和江西(昌九经济圈)交界处,上述区域旅游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岳西旅游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岳西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岳武高速的全线通车,拥有秀美山川和悠久禅宗文化的岳西必将成为武汉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休闲养生基地。
2.生态园休闲娱乐区规划与设计
2.1景观规划目标
精心策划,准确定位,规划设计应符合当地人文地理条件,突出滨水山地景观特色。实践表明,仅仅有原始的自然是不够的,景区会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而导致吸引力下降。因此,如何构建和构建多少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自然的景观、舒适的服务和丰富的感知体验就成为自然景区设计的重要原则。神秘感、新鲜感、亲切感和归属感是公众的游憩期待,因此要保护和改造景观特色,提高景观的品质和品味,道路、栈桥应该引导公众去欣赏更加广阔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在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时,如何使景区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就必须研究旅游市场,做到不重复建设、不雷同、适度开发。设计师必须以自然为据、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和设计自然区。
2.2功能分区原则
要把握好岳西县生态园的 “问禅山水,养生福地”主题定位,根据景观建设的需要,主体规划功能分区一般可为:佛教朝圣区、生态观光区、养生度假区、休闲娱乐区等,一定要把握好各个分区的具体功能,还有区域内具体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区域生产娱乐项目的定位,在这些的资源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保证各区域功能的充分实现。
2.3景观道路规划
道路不仅仅是交通的媒介,更是引导游憩活动的开展,划分并联系景区景点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公众应在路途中也能时刻感受到景观魅力的存在,进行旅途景观的塑造也十分重要。生态园道路类型主要包括主干道、台阶步道、滨水观光步道、遛马观光道等,皆选用自然材料进行铺设,石板、自然石、甚至废弃的枕木都是良好的材料。
2.3.1主干道
连接园内主要空间,主要供园区内的的观光游览电瓶车和可以租赁到的山地自行车行驶,游客通过这条道路可以到达园内各个主要区域,宽度约3.5m,路边主要采用香樟作为景观行道树,配以小灌木营造景观层次。
2.3.2台阶步道
由于山地地形复杂,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修建较宽的道路,为了保证游览道路的连贯和通畅,的休闲娱乐区主要交通依靠台阶步道连接各个景点,游人可以在登山途中观赏游览秀美的原始植物形态。台阶步道宽约1.5-2m,主要依地形而建。
2.3.3滨水观光步道
为了丰富生态园的景观视线,在临水视线极佳处要设置临水观光步道。为了丰富步道,要采多种变化,如主要路面采用碎石板铺地,在临水和架空与水面的区域采用木质栈道的方式,不妨碍植物自由生长,有效地限制行人线路,良好的弹性使公众获得愉悦的亲水体验,并丰富了游线。
2.3.4遛马观光道
考虑到生态园的特色,部分地区可以设置把遛马观光步道。游人骑在马上,向上可观山景,向下可观水景,还可以近距离与马儿接触,得到完全特别的观景体验。马道的路面主要采用耐践踏的景观草坪,路边配以散置的河滩石,和散植的乔灌木,极具自然情致。
2.4景观植被规划
设计中把植物做为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来看待,通过它的意境、文化内涵、季相色彩来创造园林主题景观,通过它的体量、高低、疏密来组织空间。充分考虑沿河,沿路等主要景观立面的观赏效果。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形成起伏有致,收放有序的天际线和林冠线。植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处的使用需要,如遛马道需要耐践踏的草种等,结合滨水步行带的功能和养护的需要,选取耐盐碱,耐水湿,冠幅大,耐贫瘠、耐修剪。深根性,病虫害少,落叶少或没有飞毛,寿命长的林荫树,选择种植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分枝点高的乔木。在保护原有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造林、育林、护林,促进植被的更替。
2.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个完善的生态园需要有配套的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为景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建设餐饮、茶室、零售、管理、厕所等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优质服务。建设景观亭、景观廊等庇护景观设施,使公众即便是在阴雨天气和强烈的日光下也能安然享受别 致的美景,景观建筑巧于因借,精于体宜,结合地形,随基势高下,注重建筑造型与环境融合的综合效果,要求体量轻巧,简洁活泼,空透明快。建设探险、极限运动等游憩设施提供刺激、有吸引力的活动。建设路灯园椅、踏步、挡土墙、驳岸、果壳箱、指路牌、汀步、小桥等风景设施,提供全面、周道的服务。
2.6市场营销规划
以岳西县独特的山水资源为主要卖点,融入“漫游体验”的理念,倡导慢生活、慢体验;以市场发展为依托,适当超前打造主题形象和旅游产品,现阶段以观光类旅游产品为主,逐渐引进休闲类旅游产品,依托岳西的“处女地”地位,既要联合周围景观的客源市场,又要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将岳西县的生态园打造成安徽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充分响应“问禅山水,养生福地”的口号。
3.结语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希望能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岳西县,以及一些类似地区的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探讨和新的思路。 [科]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宝鸡市高新区生态园规划设计浅析.009-6825(2010)30-0029-02.
[2]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岳西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篇7
关键词:科技信息平台 信息服务 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各级政府抓住契机,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目的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的资源,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引导各个行业进行技术革新、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最合理的生产经营,借助信息的优势整合、开拓市场,从而推动各个传统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给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是传统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形式,这一举措发挥了互联网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实现了各个要素的最优化配置,把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生产业的创新完美地对接起来,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促进和优化传统产业,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最闪亮的增长点,也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新一届政府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质环境,但是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非常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靠简单地增加资本投入和政策倾斜是不够的。最合理的方法是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价值,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各个不必要的环节的损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实现传统产业利润增长。产业互联网可以整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架构,改变企业传统的融资模式,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当前许多企业也调整了思想认识,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利益原因,各个产业之间容易各自为政、单枪匹马地去做这个工作,未注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出现恶性竞争,互联网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从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兼顾各个环节,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利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整合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和资源,建立起适合当地情况的科技信息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合理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向中小企业适当倾斜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都是一部血泪史。他们是企业发展中最弱势的群体,特别是很多县市区或者地市级城市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由民营企业起步,同大企业以及国家企业比较起来,在其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政策照顾不足,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分布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城镇结合部或者农村,对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就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地方财政也做出过不小的贡献。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帮助从大处来说就是良心问题、民生问题,这也是党的十之后中央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经营企业凭经验,对科技信息网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且这些企业中关于信息网络的人才比较缺乏,偶尔有这方面的人员,素质也不高。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支持,这些中小企业大都创新能力比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的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不稳定。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引起恶性循环,而且也是制约这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本着“服务企业,助力成长”的原则进行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多层次需求,向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简单易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企业的需求,帮助企业建立内部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文件处理,改变传统的员工考勤、库存管理、生产经营等模式,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使企业生产的效能达到最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企业的ICT与其供应商和大客户连接起来,实现采购以及销售的动态化管理,完善中小企业的跨区域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构建广泛的信息和接受系统,从而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另一方面,要细化、深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内容,利用科技信息网络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报告和市场决策报告,做好信息咨询与决策服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此举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的分析为产业方向调整提供依据,不但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进行转型,还能够促进相近产业融合发展。
二、突出地方特色,将地方优势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将地方优势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是推动科技与产业相融合的捷径。例如,旅游产业一直是我国深受青睐的支柱产业,当前国务院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每个地方都应该借此机会,抓住机遇,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魅力四射的特色旅游。力争实现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旅游搞得红红火火”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充分调研,找到地方特产、地方景色与信息化平台的结合点。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建立适合地域实际情况的互联网与移动信息技术平台,做好与外界的对接,整合线上服务与线下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实现旅游行业线上线下融合。改造传统旅游业,利用新兴的在线旅游的优势与特色,倒逼传统旅游业技术路线与服务领域的创新,力争形成以消费者利益为最终目标的旅游服务体系,让消费者享受到透明、全方位的服务。在充分考虑当地的旅行社、宾馆、交通路线、购物中心景区分布、交通的前提下,本着为游客省钱省力的宗旨,设计出个性化的旅游路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二)销售中介使旅游产生了中间消费环节,消费者经济受损,旅行社收益不变。将科技信息网络用于旅游业,目的是减少销售中介,通过降低运行成本为实体旅行社创造收益。这一举措受到在线旅游网站与传统旅游实体店的欢迎。在线旅游网放下高、大、上的架子,寻求实体店进行线下扩张,因为有了门店才可以把线上服务落到实处。传统旅游实体店也伸长脖子,积极利用互联网求得庇护,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双方各取所需,使得线上旅游网站和线下旅行无缝对接,帮助双方将各自优势发挥出来,从根本上实现了旅游业良性发展,最终给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而且服务越来越周到,价格越来越亲民,旅客最后会花更少的钱,实体旅行社收益有增无减。
(三)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旅游产品、地方产品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开发。不少中小型企业从事的是地方特色产品的开发,有地方特产,也有地方工艺品,这些产业极具地方特色,同时许多相关或者相近的产品又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大品牌。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生产出的产品在销售时没有固定销路,基本上是靠运气吃饭。所以,科技信息网络平台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建立起实用的旅游服务信息系统,传统的旅游业将会有更加合理的发展,这必将促进与旅游相关的旅游产品、地方产品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应立足于农村,促进农业产业融合
农民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农业是最有原始的也是最具有发展空间的产业。自然环境对农作物的种植生长的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农业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遗憾的是,即便是风调雨顺,农作物长势良好,收获较多,也可能由于市场的因素,价格较低,农民经济收益不增反降,这就是所谓的“多收了三五斗”。当前,农村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许多年轻农民操作计算机已经相当熟练,这也给科技信息平台服务农村和农民提供了可能。把互联网和农业结合的目的,是把农业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科技管理的基础上,在种植、管理、收获这些环节的科学改进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结合科技信息平台提供的信息及市场的需求来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但减少了加工的盲目性,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电子商务和网络化营销搭建的平台构建了高能低耗的流通产业链,这样农产品销售就摆脱了传统交易中对地域和时间的依赖,降低了市场风险。这些过程最终会给农民带来比原来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对改善民生起到重大作用。“科技信息平台+农业”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科技信息平台提供的海量信息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这也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科技部门要致力于在各地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科技网络平台,实现农产品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政府要引导市场形成一个产业,而做出这个决策的依据就是科技部门为政府提供的数据和信息。
科技信息平台的建立还能够实现视频追溯管理。当前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因为从农产品原产地到批发中心,到商贸市场然后到消费者手中,环节很多,监管的难度很大,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给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如此,最终利用科技信息将农业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这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政府职能机构,科技管理部门要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注重地方特色,关注弱势群体中的中小企业以及三农,此举不但能够促进产业融合、获得经济效益、助动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伟,马喜生.建设科技金融产业 融合发展服务体系[N].南方日报,2016- 06- 02.
[2] 蔡晓睿.浅析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向和意义[J].江苏科技信息,2010(8):15- 17.
[3] A刘娅.关于建设集成化网络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的几点思考[J].现代情报,2005(4):21- 23.
篇8
关键词:市场 策划 规划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on Planning Thoughts integrated with Marketing Ideas
Yao XiuDe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vestment system and the resources & prot distribution system have rapidly broken away from their original orbit of planned economy and are increasingly guided and restricted by the law of the market. A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investment channels today,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it was before. All these transforms require us to break the norm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space-focused planning method and renovate with all aspects the technique and thought of plann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In order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Market Demands”,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planning process, we have tried to make use of the theories from marketing and other aspects for reference in the regulatory planning process of Tongli Scenic Area. We introduced the idea of Marketing Promotion so as to make the planning achievements combine the interest of investors and the public together, in which way make it more practical and workabl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
Keywords:Market, Marketing Promotion, Planning
1.规划与策划的关系
策划概念较大,从广义上来讲,规划也是策划的一种。本文中的规划特指传统规划方法中的空间规划,而策划指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资或项目策划。规划的代表方一般为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强调的是社会公平性;策划的代表方一般为开发机构或者出资方,代表个体利益,强调项目的收益率。
2.规划引入策划思想的必要性
传统的规划设计只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提供了用地性质和控制条件等,但对用地所承载的产业或者项目性质缺乏前期研究,导致规划成果可操作性比较差,在市场面前过于死板和被动。如果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入策划的思想,对产业和项目进行前期研究和确定,就可以为以后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引导和方向。同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策划思想,也是规划设计工作自身工作完善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项目实践
3.1项目背景
同里景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区之一,位于太湖之滨,大运河畔,北距苏州18公里,东距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距南京250公里、杭州130公里。规划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容易受利益驱动,从而导致无节制开发,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编制此规划的目的旨在确保同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先进规划理念和合理布局原则贯彻到景区的具体开发建设中,以便在开发建设前期对景区进行科学慎重的建设控制。
3.2技术路线
策划线和规划线并行。策划线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分析,确定合理的产业类型以及项目安排。规划线主要是从空间角度进行多因子的分析,确定适宜性的建设空间格局。
3.3项目策划分析
策划目的: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定位主题,确立核心吸引力;拟合资源与市场,确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路线;构建战略,经营品牌、释放旅游产品的外延效应。发展战略:站在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高度,创新旅游开发战略――旅游休闲产业主导的城市经营运作战略;旅游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旅游小城镇建设战略;政府主导的文化经营带动旅游发展战略。
市场定位和需求分析:规划将江南水乡独特的“原真自然”和“水乡气息”作为整个休闲度假区发展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项目设置、设施配套及景观塑造,营造在长三角甚至整个中国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以江南水乡原真自然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满足都市人离城、回归需求。
项目设置:根据市场分析,将规划区划分为九里湖生态游乐区、西缇康体休闲区、绿野仙踪农林实验区、南星湖田园度假区、同里湖听涛休闲区几个功能区。在每个功能区里设置若干相关项目,可为招商引资提供一定引导,详见“项目策划方案图”。
3.4土地开发适宜性分析
评价影响土地开发的各因子,根据各影响因子的相对权重,对单因子的适建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得到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格局图,从而为项目的选址以及用地规划提供依据。
①水文安全分析
在区域数字高程模型的支持下,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将景区分为三个等级区域:重要水体、洪水可淹没区和非淹没区。结合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状况,需要对景区内不同区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达到整体水文安全的目标。
②水质安全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和外业调查结果,对各土地类型趋势面分析结果设置不同权重,进行加权叠加分析,得到TN(氮元素污染负荷 ),TP(磷元素污染负荷)和COD(化学需氧量 )污染负荷等级空间分布格局图。根据这三个污染因子对水质健康影响的贡献程度,再次进行加权叠加分析,评价水体污染负荷的风险等级。
③大气安全分析
根据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特征以及植被进行气体交换和固体吸附的生态过程,结合自然条件(风向、风速等),对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进行“源―汇”分析,可以得到大气质量的景观安全格局。
④土地适建性与承载力分析
景区的开发建设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质量,同时土地的开发建设也必须考虑对于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对于同里景区来说,对某个土地单元进行开发建设的适宜性进行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该区位的生态敏感度、可达性、区位价值、水环境安全、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为景区土地利用规划和景区空间形态提供依据。
主要方法为将基于每个单因子分析的土地单元的开发建设适宜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分别进行作图。根据同里景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每个因子的相对权重加权处理后进行空间叠加(加和运算)。为了揭示土地适建性的宏观格局,对结果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滑动窗口大小3×3,即7.5m)以消除细碎斑块,并将最终的适宜性结果等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命名为最低、次低、中低、中高、次高和最高等级。详见“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格局”图。
⑤用地方案形成
最终,依据“项目策划方案图”和“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格局图”,同时综合考虑可达性、区位价值、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最终形成规划区的用地规划图。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城市建里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策划理论的引入必能使规划方案更能应多元化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主体的需要,适应规划管理的要求,从加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现状总体问题调查取样必要性展望步骤
1、项目概括及主导思想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发展纲要,以及该地域总体社会环境现状、主导产业链及产业动力结构、人文文化、居住人口形态、地域空间格局等因素,力争设计规划出一套适合当地经济和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5-10年)。
2、该地域现状存在总体问题
2.1村庄内房屋布局凌乱,环境较差,旧村房屋位置无序,村道不整,地基高低不一。建筑外观有一定地方特点,但特色不明显;新区路面也不整洁,新旧区域,建筑周围小环境均比较差,乱堆乱放现象均比较严重;老村部分旧宅废弃,用地浪费严重;
2.2水体环境受垃圾及堆放物影响环境不佳,直接或间接排放物以及给排水不严格区分,造成一定的水体污染;
2.3缺少大面积树木绿化,缺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农业观光示范园及观赏果、树木等合理布局;
2.4电力及各类线路搭接混乱,有待梳理整治;
2.5村民卫生环境意识较差;
3、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前期的调查及取样(其方法)
3.1访问调查
项目小组,组织访问被调查对象(企业或村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根据调查内容需要,必要时由管理咨询顾问进行采访(深度访谈)。
3.2电话调查
用电话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归类,通过对调查样本分析整理,得出数据型结论,使之成为规划中较有效的构思依据。在选定合格的被访问对象之前,还要进行电话样本的甄别调查。
3.3小组座谈会调查
以5-10人为对象,通过座谈会方式,征集村民的各种意见。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需
求的验证和深度开发的潜在可行性探索,作为规划中定量的分析方法。
3.4建立各种数据库,寻求政策法规的支持
对村镇一级的每年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组织、协会提供的资料;建立起为远期规
划服务的各种数据库,通过当地政府每年公开发表的各类统计资料(二手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对事前调查阶段或微观环境动向调查有充分的依据。
3.5土地开发竞争力和环境评估的调查。
3.6本次调查特点及达到的目标。
明确调查目的,彻底阐明需求,准确分析相关数据,提出详细的建议。
进行与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相对应的调查方法设计根据调查目的、时间、预算要求,从各种调查方法中,比选并进行最适宜本次
规划的调查。从而,以调查目的为核心,从调查设计到分析直至控制性规划出台,形成一体化实施战略。
需具有经验丰富的专职调查员实施调查通过问卷的设计,培训短期专职的调查员,进行直接的一线调查,从而搜集可
信度较高的第一手数据。
由专家组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建议,从而较完善地规划出适合东里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调查团队具有丰富的产业领域经验与专业规划水准,对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
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
采用迅捷、高效、匿名的调查方法,对搜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与研究,从而做出高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
4.进行村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4.1全社会大环境和时展的需要;
4.2进行村镇规划是改善一些传统观念及基础设施的需要
4.3是调整村域布局、改善村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4.4是发展村镇新兴产业,达到综合生态平衡发展的需要;
4.5通过总体规划的合理布局,使村镇一级达到防灾减灾的功能;
4.6通过总体规划达到集约化利用土地的目的;
5.发展地方经济与未来产业链开发规划
5.1目前当地市场经济现状5.2对未来市场分析与定位5.3市场开发与市场突破的战略思路
5.4产业合理布局与竞争能力指数
6、新农村建设可开发空间的展望规划及功能布局
6.1用地功能空间格局的合理性6.2重点片区控规方案及实施的可行性
6.3与周边村镇的区域结构关系及土地功能过渡方法研究
7、规划方法、实施步骤及相关内容:
7.1对新村镇土地的规划及功能布局调整7.2对现有的道路及基础设施规划7.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4对遗留的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7.5镇域协调发展研究及本村发展目标、性质与职能7.6东里村发展规模定位及依据7.7村镇协调发展规划与村域总体布局7.8镇域空间结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7.9现有村域土地功能调整优化7.10生态环境与综合交通体系的合谐7.11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定位
7.12对村域内防灾减灾的规划研究
[实施步骤]:
1、由于东里村.新旧村落德现状分化明显,有利于规划的合理布局和调整;同时由于整个村落贯穿着一条狭长的水系,有利于营造水体环境;建议该村规划的整体意向应从环境入手,激发村民的生态发展意识,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步调整现有居住结构和立面风格,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短周期农副产品为起点,启动以农业生产为主,特色二、三产业为辅,延伸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以工业配合发展,最终带动旅游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东里村成为以农业为主导,以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宜居型、生态型、健康、环保的绿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2、由于该村土地功能分布时,集中与分散比例适中,适合传统与特色农业结合发展;其努力目标为建立农业生态生产园区农业生态采摘观光园区达到新农村生态休闲渡假村。依照国家政策法规,对居住区及其他用地进行科学总体规划,逐步把人口由旧村向新村转移,逐步退老村为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自然环境保护观光种植园区以及生态系统环绕的民俗游览区。新村的建设不但可承担本村村民的居住,同时逐步进行集约土地开发,使之成为旅游住宿区域。同时引导化工企业场区搬迁到下风向远水区域。配备污水处理站,逐步引导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合理发展地方船泊加工优势,引进技术,优化生产,不但安置本村的劳动力,而且还要增加对社会的就业率,多渠道提升农村企业产业链的发展。
3、由于该村距离大城市较近,交通便捷,有利于农产品的对外输出;为其结合自
身产业链发展优势,成为休闲采摘观光农业的旅游村提供了可能性。
4、启动阶段(即美化环境,提高村民意识,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4.1开展美化家园大家谈宣传,描绘未来美好蓝图;发起生态家园村民建,改善生态环境活动,号召村民改造自家及相关区域环境,进而达到提升村民卫生环境意识的目的。
4.2以村集体为核心,以现有新村为基础,选择性拆迁部分废弃住宅,以及宅基地位置不合理的临时建筑。退还为公共设施用地以及统一规划后的环境景观用地。选择性修缮具有居住价值的住宅,对于位置合理,利于规划景观建设的房屋可引导性进行商业地产修缮;对于有居住价值但位置不合理或影响街道景观的房屋可暂时保留,被拆除部分按实际情况进行补偿,村民按规划统一到新村建房;资金由村民和村集体根据实际情况分担;(改善环境,初步完成土地使用功能的调整,节约建设资金)。
4.3改造电力及其它线路的乱穿乱搭现象,美化街道和市容。
4.4引导农民在自有承包的耕地上种植蔬菜瓜果、花卉等周期短,见效快的农产品,并开发销售渠道,以增加农民信心和补给投入资金;与此同时按规划种植一些景观树种和集中绿地。.
4.4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可引导有能力者或集体出资规划合理位置建设合理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此环节涉及土地性质变更,应依法将应有部分收益纳入地方国库,同时应考虑土地补偿等多方面因素.。
4.5 规划调整已有鱼塘,并选出在总体规划中前期投入少的水域或位置增加新鱼
塘(经营模式有待调研决定)。
4.6引导农民在建沼气池,逐步形成作物沼气鱼塘作物的循环农业生态链,
即美化环境,保护水体,又增加经济收入。
5、调整阶段(进入新农村建设模式,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5.1待第一阶段完成之后,整个街道基本达到美观,农业生产初具特色。此时引
进采摘园概念,仍然由短周期见效快果品做起。从而调整经营模式,重新配置劳动力,使人尽其能,部分园区逐步统一管理,期间继续栽种果树及部分景观树种。
5.2配合采摘引导村民初步开发住宿及饮食服务业.
5.3鼓励不合理位置住宅搬迁进入新规划村,并给予补偿,鼓励市场经营。
6、发展阶段(改变现状,模式成型,快速发展)
6.1完成前两个阶段后,农民经济收入增加,村集体继续迅速增加。在此基础上,
依据规划蓝图,申请省市一级新农村建设办的资助;以村委会为主体,相关农民个体为副的出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旧村不合理位置的住宅全部拆迁,对合理位置住宅进行规划保留及特色修缮改造,完成旧区域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的全部功能转化。
6.2完成路网的改造,同时进行线路重新规划,种植规划需要的各类景观植物,配
备标识,雕塑等设施。
6.3打造水体环境,改造水体两岸景观,修缮和美化各座桥梁。
6.4引导工业生产企业搬迁到合理位置,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使之形成具有
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同时吸引外地及海外客商,扩大劳动力的需求。
6.5打造“采摘园”、“垂钓园”,”民俗园”,”农家乐”,”舟光掠影”,“旧舍采风”等
旅游休闲项目,逐步形成精品服务,作出自身的品牌。.
6.6更新村镇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发展分散住宿同时,修建疗养宾馆等,以招揽
游客。
6.7对外引进技术和资金,合理发展新型产业。至此规划实施完成,计划周期5-10
年。
8、规划的总体结论及成果
通过调研、沟通和了解,从而形成廉贻镇东里村的修建性详规(分为建筑、市政、景观几个部分),以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型的多种经营产业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远期战略规划。
要求规划成果要汲取凯文・林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展的一些生态理论。使村域规划凝聚着最新设计思想――即“新都市主义”的和谐化生态示范村。
它们包括:
• 活跃的、并具有原生态的公共服务社区中心
• 集中的绿地,和谐自然的景观
• 便捷的步行系统及地域民风特征
• 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街道网络以及贯穿水系的小桥人家
• 与大范围景区相联系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 林荫道、清澈的小溪、通幽的街巷
• 具有不同私密度的公共社交场所
篇10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20xx年x月x日至x日,xxxx县政协第十三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一、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xxxx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
(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三、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xxxx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xxxx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
(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是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方式。对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在享受乡村旅游普惠政策的同时,可以享受d级危房改造、宅基地复垦、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地灾救助、三峡库区移民等政策的叠加扶持。还可以享受扶贫的信贷贴息、低息和无息借款等特殊政策;由企业开发的旅游景区,政府给予相关扶持政策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企业。企业必须履行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门票收入提成用于贫困户扶危济困、社保扶贫补助、经济发展扶持等扶贫义务。建立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探索无偿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机制,实现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坚持乡村旅游扶贫资源集体所有、村民共享。通过制定村规民约、乡村旅游扶贫互助组织等方式明确并公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利润分配、项目受益农户等重大事项,使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农户。三是建立扶贫项目成果巩固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护指导工作,建立“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机制,发挥扶贫项目效益。
-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度汛方案
- 下一篇:绿色制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