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的流动性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金的流动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局面,这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稳健增长。论文在对经济转型进程中流动性逐渐放大,而市场普遍表现出资金紧缺的现象进行了深入阐述,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供给与需求不均衡。由此提出,应从控制货币发行量、调节供给、减少流动性错配、平衡市场需求,以及加强金融创新、完善资金流通渠道等方面入手,逐步缓解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钱荒;中小企业
一、引言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金融支持的作用越发重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等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条件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然而,在流动性不断放大,并推高物价的背景下,市场却表现出资金的紧缺。单以浙江温州为例,2012年底数据显示,温州规模以上企业相比2011年有高达60%的企业出现了停产、减产情况,大量企业面临着倒闭风险,甚至出现了“跑路”潮。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是使中小企业融资雪上加霜。从而导致更多的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抽逃,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促使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形成。事实上,这种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增长,需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二、文献回顾
流动性过剩与不足是市场非均衡结果,加强相关研究很有必要。
综合国内外诸多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i)余永定(2007)追根溯源,认为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的准确翻译应该是“过剩流动性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超过法定要求的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和库存现金,并提出通过计算和判断超额准备金率、马歇尔K值(M2/GDP)和超额货币存量三个指标测度流动性过剩。(ii)倪庆东(2007)指出,流动性过剩有两层含义,一是流动性资产,通常是指可用来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类资产;二是流动性能力,即获得高流动性资产的能力。针对我国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他认为这不是流动性能力的过剩,而是流动性资产的过剩。(iii)彭兴韵(2007)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在当前的利率和资产价格水平下,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他们意愿持有的均衡水平,而中长期资产在其资产配置结构中又低于其意愿的水平。
余永定利用多个指标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但是当商业银行为应对挤兑风险而主动增加存款准备金时,就不属于流动性过剩;超额货币存量是从货币交易职能角度量化货币供给增长率与名义GDP之间的关系,但是忽略了最优货币供给。
倪庆东从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能力两个方面考虑流动性过剩,相对比较全面,但是将流动性资产仅局限于可用于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类资产是不够的,忽视了其他支付方式,并且没有给出具体的衡量指标。彭兴韵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结合各资产的结构和期限来衡量流动性,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长短期资产的时空错配,但是他将货币供应和贷款增长排除在考虑因素之内有失偏颇。
尽管现有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流动性过剩这一现象,但是由于理论视角不一样,更多的研究是停留在定性分析上,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指标去具体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大小,而且受限于当时宏观环境与经济条件,钱荒这一话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相关资料也比较缺乏。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度将流动性过剩与钱荒结合起来考虑,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力求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应用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的对策和建议。
三、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
流动性过剩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钱多”,而钱荒,顾名思义,就是“钱少”。为何一边会钱多,一边又钱少呢?看上去矛盾的两面,在我国却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当下中国货币市场真实表现。
(一)流动性过剩表现
1.货币发行过多
衡量货币发行量的指标很多,按照流动性大小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M0、M1、M2和M3。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各种金融资产流动性在提高,不同口径之间的货币转换更加便捷,同时,考虑到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全,金融机构负债转换为即期支付受到时间和成本的制约,因此,选择广义货币M2作为我国货币发行量的衡量指标是可行的,并且目前世界上各国政府大都采用了这一指标。
图1表明,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M2发行量增长稳步,2012年末达到了97.4万亿元;同时,M2/GDP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M2/GDP比值最低,为1.51,2012年年末增长到了1.86。
唐双宁(2007)研究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M2/GDP的比值在1.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在1.3左右。目前我国广义货币M2对GDP的比例已经处于国际最高水平,存在货币超额供给、流动性过剩现象。
图1 M2、M2/GDP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年年报。
2.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日益扩大
存贷差是指金融机构存款与贷款的差额,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发行量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存贷款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人们对经济形势预期不够乐观,投资比较谨慎,宁愿选择把钱存放在银行,也不愿意拿出来进行投资,我国很多大型企业、普通老百姓就选择了这样的理财方式。与此同时,大量具有新思维、新思想、敢于创新、勇于冒险的中小企业却由于资产有限,资信评级不高,从银行贷不到款。2012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达到了28.8万亿元,大量货币资金滞留在了银行系统内部,促成了现在的流动性过剩。
图2 金融机构存贷差与存贷比变化图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年年报。
3.超额准备金率偏高
金融机构持有超额准备金,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储户不可预料的提存,减少支付风险;另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形势的考虑,等待更为有利的贷款条件或者投资机会,超额准备金率的多少一直是判断银行系统流动性大小的重要指标。
图3表明,2008年以后,我国各存款类金融机构一直持有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大体维持在2%左右,其中,农村信用社超额准备金率较高,尤其是到每年年底,均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金融机构过高的超额准备金率反映了系统内的资金没能找到很好的流通渠道予以消化,这是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3 存款准备金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
4.存在正的超额货币变化率
根据货币交易方程式,货币供给乘以货币流通速度等于社会名义收入,也即社会实际产出与一般物价水平的乘积,而且它们的变化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某一时期,货币供给变化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社会产出变化率再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的差。
古典货币数量论者认为,当社会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超过社会产出的货币供给应该反映在物价水平上。弗里德曼进一步指出,货币供给增长率应该等于物价上涨率。当二者不等时,则表明经济中存在货币超额供给现象。在经济分析中,可以用超额货币变化率(excess money,EM)来描述这一现象,即超额货币变化率=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这里,我们分别用广义货币M2代表货币供给,GDP代表经济产出,CPI代表物价水平。
图4表明,除2011年超额货币变化率为负以外,其余各年都是正数,并且在2009年到达了20.0%最大,这主要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随后采取了一些列财政刺激政策,货币供给随之迅速增加,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图4 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物价上涨率、超额货币变化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各年年报。
(二)钱荒的表现
1.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但在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尤为突出。全国工商联2011年公布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严重的融资问题,其生存状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还要恶劣。据银监会的测算,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为20%,小型微型企业很难获得国有大银行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短、小、频、急”几个特点,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小企业的差异化服务,而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比较滞后,多集中在地市级以上,其贷款利率一般为银行基准利率的3―4倍,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成本。
2013年6月17日,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致信副总理马凯,反映当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紧绷的资金链让众多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贷款难、融资难问题愈发突出。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更是直言,中小企业现在的危机程度反而远远超过2011年。
2.银行系统遭遇6月钱荒
银行业间为了应对支付问题,加快资金流动,彼此间通常会进行短期的资金拆借,通常是隔夜拆借或者是1―7天内拆借,这是发达货币市场上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利率。从图5可以看出,2012年5月,银行业间隔夜拆借利率最小为2.13%,交易量到达了最大5万亿元,之后便呈现出利率上涨、交易量下降的趋势。2013年6月,银行业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飙升到了6.43%,创造历史新高,同时资金量拆借减少到1.1万亿元,银行系统遭遇6月钱荒。
图5 银行同业间隔夜拆借利率
数据来源:根据wind数据库数据处理。
债券市场上,6月6日,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出现50亿交割违约,爆发了黑天鹅事件;6月14日,2013年第四期记账式贴现国债期限9个月,计划募集150亿元,实际仅获得95.3亿元的有效认购,遭遇流标;银行业间市场招标的6个月期农发行贴现金融债,计划发行额200亿元,实际发行额115.1亿元,再度出现流标;以往作为出钱方的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此次也进场借钱。
四、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原因
从上文分析可知,我国货币市场上流动性总量是充足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是过剩的,但钱多的同时,中小企业感受到的却是钱荒。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上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现象,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货币发行过多,但中小企业难以贷款,共同促成了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这一特殊现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货币应该充分考虑到现实经济基础,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形式下,我国依然保持广义货币M2较高的增长率,明显不合时宜,而且伴随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资产之间相互转换更加便捷,对纸币的需求力度相对在减弱,依然强劲的货币供给使得流动性总量出现了过剩。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匮乏,惨遭钱荒困扰。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不够规范,缺乏信息透明度,外界难以了解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或者说必须花费较大的人力资源成本才能熟悉企业的经营状况,于是广大商业银行选择了继续把钱贷给效率比较低的国有企业,主动关掉了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大门,这样大量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成本更高的地下钱庄、影子银行、民间借贷等方式进行融资。当经济处于向上周期时,企业经济利润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好,可以承担比较高的融资成本;但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很多企业承受不了较高的利息压力,不得不选择破产甚至跑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较高的货币供给带来了流动性总量过剩,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匮乏,难以贷款,正面临着严重的钱荒,二者合力促成了眼下中国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这一特殊现象。
(二)流动性错配严重,过剩与钱荒并存。我国之所以出现流动性过剩情形下的钱荒,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流动性错配严重。首先,流动性期限错配严重。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平均收益率很低,而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业务却在悄悄发展壮大,信托、保险、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并且许诺的回报都很高,远远超过了实业界的平均收益率,于是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避实就虚”、“融短贷长”,宁愿选择从市场上或者同业间拆借短期低息资金,购买期限长、收益高的金融产品或者发放长期贷款,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只有个别银行这样做,确实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收益,但当所有银行都这样做的时候,流动性紧缺甚至流动性危机就难以避免,2013年6月银行系统爆发的钱荒就是流动性期限错配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次,流动性结构错配严重。不少国有企业得益于垄断因素,虽然运营效率不高,但是规模大、利润多,资产相当雄厚,根本不差钱,即使有个别企业经营状况不够理想,也能轻而易举的从银行贷到大笔资金,吸引到足够多的流动性,而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往往很难从商业银行贷到款。这样,国有企业继续享受着流动性充足的便利,中小企业却承受着流动性紧缺的痛苦。当经济形势不够乐观时,流动性结构错配下的安全隐患便会集中爆发出来。当下中国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状况正是受到了流动性结构错配的影响。
五、结束语
我国货币市场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与钱荒并存的特殊现象,表面上看只是钱多钱少而已,实际上关乎我国货币供给与需求,这是由二者不匹配造成的。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控制货币发行量,调节供给,从源头削减市场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人们投资理财渠道在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股票、基金、债券等流通便利、收益较高的产品,对存款储蓄的需求在相对减弱,而与此同时,电子货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弱化了对纸币的需求。我国出现流动性总量过剩是由货币发行量过多造成的,应该控制货币增长速度,减少供给,从源头处调节市场流动性。
2、减少流动性错配,平衡市场需求,解决钱荒困扰。钱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有效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流动性期限错配,资金“融短贷长”、“避实就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流动性结构错配,资金没能流向效率较高、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应该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减少流动性错配问题,平衡货币供给与需求,彻底解决钱荒困扰。
3、鼓励金融创新,完善资金流通渠道。流动性失衡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绊脚石,需要大力发展金融创新,管理好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资金流通渠道,有效调节市场流动性,将各个层面的资金供给与需求很好的匹配起来。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理解流动性过剩[J].国际经济评论,2007,(4)
[2]张学春.流动性过剩: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J].金融研究,2007,(2)
[3]唐双宁.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4]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58)
[5]郭凯,孙音,艾红德.基于资产期限结构的流动性过剩的内涵、测度与因子分析[J].金融研究,2012,(180)
[6]倪庆东.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政府隐性和或有债务风险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3)
[7]裴平,黄余送.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J].经济学家,2008,(111)
[8]裴平,韩贵新.迷失的货币与突发性通货膨胀[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39)
[9]庄毓敏,张鹏.宏观流动性状况的判别与趋势分析[J].中国金融,2012,(55)
[10]卜永祥.流动性过剩的特征、成因及调控[J].经济学动态,2007,(3)
[11]马珊珊,冯一凡.流动性之惑[J].新理财,2013,(30)
[12]翟建华.中小企业“钱荒”之思考[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1,(10)
[13]全国工商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全国工商联通报,2011
[14]POLLEIT,THORSTEN AND GERDESMEIER,Dieter.“Measures of excess liquidity”[R].Frankfurt Business School of Finance& Man agement,Working Paper,2005
[15]RUFFER.RASMUS,STRACCA.LIVIO.What is Global Excess Liquidity,and Does It Matter?[R].ECB Working paper,2006
篇2
经济欠发达地区同前些年相比,由于信贷资金沉淀而导致的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存差在不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调整其利率亦影响不大。资金存差呈现不断加速增长之势,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较发达地区相对明显。
出现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包括我国资本市场不活跃;居民投资渠道少,资金向银行集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随着改革深化信贷资产质量改善,周转加快,银行资产结构变化等等,但是对信用环境因素的忽视也是造成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
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巨大损失,形成沉重的包袱,这些类似的状况至今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些企业产品落后,效益不佳,达不到信贷资金投放标准;某些地方和政府缺乏长远意识,一味依靠资金和贷款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能正确处理信贷关系;某些部门和企业领导者的信用关系理念不是很强,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信用和法治经济。在金融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重视资产质量和强化责任制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有资金不敢发放的情况,资金的存差日益扩大。
流动性过剩会使银行资产收益率下降,引发贷款投放集中现象,放大信贷风险,但是如果对存款负债进行制约,不仅会使居民投资渠道更加狭窄,而且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形成能力和规模。面对这种情况,银行面临较难的选择。信用环境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不仅是银行技术操作手段问题,更是社会各个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是经济领域深层次问题在新背景下的不同形式表现。
篇3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市场;流动性
Abstract:Increasing liquidity is a basic function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However,it can be seen in the subprime crisis that asset securitization can lead to financial market liquidity deflation in some cases. This paper is in accordance with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asset securitization on financial market liquidity,sorts out the relativ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and makes a brief comment on the literature.
Key Words:asset securitization,financial markets,liquidity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10-0026-04
一、引言
流动性就是指一项金融资产转换成现金的能力。若一项金融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转换成现金,则该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一般来讲,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主要是表示金融市场的资金宽裕程度,若市场中的资金比较宽裕,则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就较强,金融市场也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市场的流动性就比较弱。传统的经济观点认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以及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来形成的,但从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这些资产价格的涨跌也能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宽裕程度造成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就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当时美国的储蓄信贷协会由于受“Q条款”的制约无法提高存款利率,导致这些机构存款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为了解决储蓄信贷协会的流动性困境,政府部门决定启动资产证券化,为储蓄信贷协会提供流动性来源。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从其诞生之时就是为了增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因此增大流动性也成为了资产证券化的一项基本功能。随着资产证券化及其衍生品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到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其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有效地支持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产品价值的大幅度缩水也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缩,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关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文献,以更好地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资产证券化既可以为金融市场增加流动性,也可以造成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缩,学术界也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来梳理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文献。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影响
传统的经济金融理论认为,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出现之前,金融市场中的资金需求者主要是通过发行传统的直接融资工具或者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流动性需求,当然发行这些传统融资工具来满足流动性需求还需要达到一定的“发行标准”,比如在证券市场中进行融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财务要求或者净利润要求,在银行是否能获得贷款也要视银行的审查而定,这就是说资金需求者并不是只要发行金融工具就能够获得流动性,他们的投资活动受到一定的“投资约束”,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流动性,同时在某些时候也需要视市场的情况而定。但自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出现以后,市场中的“投资约束”状况越来越少,市场有慢慢消除“投资约束”的趋势,比如银行可以将自己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补充自己的资金缺口或者流动性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发生改变的还有它们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通过将持有的抵押贷款等非流动性资产进行证券化来获得流动性,从而实现了传统融资方式向隐藏在市场中的融资方式的转变,这也使银行体系逐渐丧失了其传统功能,导致它们类似于一个“影子银行”(黄元山,2008),在这种“影子银行”体系中,银行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的证券化,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也逐渐向市场导向的金融市场体系转变。在这些背景下,市场中的融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投资主体可以通过不断的证券化或者衍生化来满足自己的流动性需求,这样市场中的“投资约束”状况将越来越小,甚至逐渐消失,资产证券化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市场中也不会出现流动性紧缩或者短缺,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现象,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Kehoe和Levin(1993)、Krishnamurthy(2003)、Lorenzaoni(2008)。
此外,我国的学者也就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比如高保中(2005)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为非流动性资产提供了一个流动的二级金融市场,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产形成了不断循环的趋势,这样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赢利提供倍数效应。葛奇(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实现了银行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市场的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可以不断满足市场的流动性需求。沈炳熙(2006)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可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满足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需求。张超英(2002)认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出现实现了抵押贷款等非流动性资产的流动化,这有利于减少银行体系对其自有资本的消耗程度,也扩大了银行的流动性来源。可见,不管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他们均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可以为金融市场不断地提供流动性,使市场中的“投资约束”不断减少或者消失,金融市场也大大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美好”的论断被次贷危机的爆发完全打破了。
三、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关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负面影响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美国次贷危机而展开的。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支持必须以良好的经济前景或者看涨的市场行情为前提。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过程必不可少地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但只要基础资产的价格处于不断上涨的行情,资产证券化就能够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流动性。但是资产在价格泡沫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这时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就会被刺破,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能力就会降低,这样一个过程在本轮次贷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为了抑制由资产价格泡沫引起的通货膨胀而提高了基准利率,由此刺破了由房地产引起的资产价格泡沫,房地产价格在下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以房地产为基础资产的证券以及衍生品的信用评级被降低,同时这些资产的价格也会出现缩水,这时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就会不断地向市场套现,资金的供给就会减少,同时证券化资产也会不断地被抛售,导致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市场流动性危机的出现又会引起资产的进一步减值和抛售,资金的供给就会进一步减少,市场从此就将进入资产价值不断缩水和抛售行为不断发生的恶性循环,并最终传导至银行体系。当银行体系的证券化资产发生价值缩水时,其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也难以实施证券化,同时已经设计好的证券化也会不断失去销路,银行所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将无法通过证券化来扩充流动性,这时银行也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因此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所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在近几年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最早提出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是Kaufman(1999),他认为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其中有一点就是资产证券化可能会带来流动性扩张的错觉,并有可能影响到一国的货币政策,但当时Kaufman的观点被社会所忽视。Bervas(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导致风险转移工具的永久性供给,从而使内生流动性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金融机构认为他们能够逃离货币约束,市场中不会出现流动性短缺,金融机构可以发行证券化产品来满足他们的流动性需求。然而,这一融资链条的顺畅运转与市场信心是密不可分的,流动性供给也与资产价格的期望值息息相关,一旦价格发生逆转,流动性的供给也就会停止,这样由证券化及其债务工具串联而成的信用链条就会由于流动性的枯竭而无法正常运转,流动性危机就会演化为信用危机。Bervas(2008)很好地解释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Gai,Kapadia,Millard和Perez(2008)论述了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资产证券化等产品无法顺利销售,这导致流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从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他们还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一般结果,认为资产证券化导致市场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因此一旦泡沫崩溃,潜在的风险就会释放,系统性危机就会爆发。Allen和Carletti(2008)将导致流动性紧缩的原因总结为四个,其中证券化产品的价格下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点。BIS(2008)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在金融动荡期间可能会产生信用骤停,这样经济中的流动性就会不足,金融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对于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比如何帆和张明(2007)、孙立坚和彭述涛(2007)认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了抵押贷款产品的创新,基准利率的提高以及房价的持续下跌所导致的证券化价值下降是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陆晓明(2008)认为证券化的价值缩水导致市场抛售行为的发生,由此引起资金供给量的减少,资金供给量的减少引起证券化的价值进一步缩水,由此引起市场的流动性不断紧缩,并最终传导至银行体系,他更将证券化的价值缩水引起的市场抛售行为称为一种新型的挤兑形式――资本市场挤兑。陆晓明(2008)的这一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次贷危机原因的视角,由此丰富了金融危机理论。张明(2008)认为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值定价的记账方法以及以VAR为基准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而证券化价值下跌所导致的去杠杆化行为是危机传染的重要原因。王晓和李佳(2010)以次贷危机为背景,从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出发,认为资产证券化扩大流动性的基本功能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导致了市场的内生流动性增加,但当基础资产的价格走势发生逆转时,这种增加的内生流动性骤然消失,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和紧缩。
四、简要评述及结束语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虽然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市场中的“投资约束”状况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但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当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时,资产证券化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反向作用,并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和紧缩。总之,资产证券化的诞生使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逐渐向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转变,并导致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诞生,这些金融机构在其诞生之时就没有受到严厉的监管,它们在实际经营中采取了很高的杠杆率,同时也以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为操作对象,通过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创新和衍生使自己得到了大量的流动性支持,同时也由于杠杆率过高在次贷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资产证券化引起的流动性紧缩和传统金融理论认为的流动性紧缩有所不同,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当流动中的货币量少于实际经济需要时,经济体系就存在流动性紧缩,但资产证券化所引起的流动性紧缩是由其基础资产价格下跌所导致的价值缩水引起的,当证券化价值缩水时,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会抛售资产,由此引起价值的进一步缩水,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给量就会减少,并进入价值缩水和抛售的恶性循环,金融市场就会出现流动性紧缩,因此资产证券化所引起的流动性紧缩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格以及投资者的信心。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策制定部门、监管当局以及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简单的“注资”措施来稳定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但是从危机爆发以及传导的过程可以看出,以资产证券化为主的金融创新工具所导致的流动性危机远非简单的“注资”所能解决,这次流动性危机的爆发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监管当局的处理措施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影响流动性的基本功能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我们在推出和发展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看待资产证券化影响流动性的基本功能,加强对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并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资产证券化影响流动性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Allen,F. and E.Carletti,2006,Credit Risk Transfer and Contagio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 53(1):89-111.
[2]Bervas A.,2008,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Liquidity Frontier,Banque de France,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Special issue on liquidity,No. 11,February.
[3]BIS,2008,Innovations in Credit Risk Transfer: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Stability,BIS working paper,No. 255.
[4]BIS,2008,Financial System:Shock Absorber or Amplifier,BIS Working Paper,No.257.
[5]Gai,P.,Sujit Kapadia,Stephen Millard and Ander Perez.,2008,Financial Innovation,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Systemic Crises,The Economic Journal,Vol.118(3).
[6]Kehoe,T.J.and D.K.Levine,1993,Debt-Constrained Asset Market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0: 865-88.
[7]A.Krishnamurthy,2003,Collateral Constraints and th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Vol.111(2): 277-292.
[8]G.Lorenzoni,2008,Inefficient Credit Boom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forthcoming.
[9]高保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何帆,张明.透视CDO:类型、构造、评级与市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06).
[11]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12]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13]孙立坚、彭述涛.从“次级债风波”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
[14]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01).
[15]肖崎.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0,(2).
篇4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供给;金融资产
中图分类号: F833.5 文献标识码: A
布赖恩特(Byrant)1980年在其研究银行危机的论文中提出了流动性需求的问题。1983年戴蒙德和戴巴维格(Diamond and Dybvig)进一步经典地分析了资产流动性在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用方面的关键作用[1]。自此,对流动性供给机制的研究成为了金融经济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流动性供给的基本模式
经典的DD模型将流动性的提供分为资本市场供给和银行体系供给两种基本模式。两中模式都能解决由于经济个体消费时点的不确定和长期投资提前变现的折价损失而造成的消费效用的损失问题。另外DD模型还进一步对两种流动性供给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在跨期消费效用最优化方面,银行体系较资本市场能够提供更优的帕雷托改进。
二、银行与资本市场流动性供给机制
DD关于流动性供给的论文影响深远,但其关于银行模式最优的论断却似乎与现实金融的发展不相吻合:资本市场的发展生机勃勃而传统的中介银行却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对此,后来的金融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两种流动性供给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
1.银行流动性供给的稳定性是相对脆弱的,Bhattacharya and Thakor (1993)和Dowd(1992)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银行提供流动性供给的帕雷托最优是建立在一个稳态的市场假设上的,但实际上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不可避免。当经济中总体的提前消费概率超出了银行事前的预期,或当银行长期投资的收益低于预期水平时,银行都无法按承诺支付后消费者的提款,这会造成对后消费者的利益的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提前取款。而大量的提前取款又会造成挤兑现象,严重时将形成金融危机。从这一点来看,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中,很难说银行的流动性提供为最优模式。
2.对于银行提供流动性保险的稳定性,还可以从博弈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1987年Jacklin首先提出,在资本市场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提供的最优流动性并非纳什均衡。他认为,银行的流动性提供实际上起到了跨部门补贴的作用:增加了早消费主体的消费,同时减少了晚消费主体的消费。但由于消费者类别是私人信息,只有在两类主体都没有动机有意显示错误类别时,经济才能实现纳什均衡。若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市场,后消费者完全可能通过隐瞒私人信息,提前提取存款并运用于资本市场,以改进自身效用,这会造成银行均衡的崩溃。因此银行流动性提供模式在激励兼容上的存在不稳定性。
3.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流动性供给是否有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应是其是否有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有些时候,宏观最优与微观最优存在矛盾,银行模式的流动性供给可能造成了宏观效率的降低。为了说明这一点,应展宇引入了具体的消费效用模型 [2]:
假设效用模型为,其中为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设短期和长期投资收益分别为和,且,在上述效用函数下求解银行流动性模式和资本市场流动性模式下长期生产性资本所占总资本的比例和,有
三、流动性私人供给与公共供给
流动性供给中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也是流动性供给机制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涉及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Woodford(1990)指出政府公债可以成为投资者储存并转移财富从而增加社会流动性的工具。Holmstrom and Tirole(1998)进一步的讨论了政府债券在社会存在总体不确定性条件下所担当的“流动性最后的保障人”的作用 [3]。
1.流动性私人供给的模型
为准确地分析跨期投资所面临的流动性冲击,将DD描述流动性需求的动态风险模型作适当修改:在时有一个将于时收回的可变规模的投资项目,单位投资的投资回报为;厂商面临一个在时不确定的流动性冲击(liquidity shock),该冲击服从累计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厂商本身在拥有的可投资资产,在和时没有其他流动性资产来源;当冲击出现时,项目需由其它投资者追加后续投资用以应对流动性冲击;在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项目成功的概率为,服从一种当厂商努力时为、当厂商懈怠时为、且的概率分布;项目若失败或因流动性冲击造成项目中止,投资无回报。显然以上模型增加了道德风险的因素。
设为项目投资额;当出现流动性冲击时,厂商的回报为,是一个状态依赖的持续投资参数(1=继续,0=放弃),由此,此时流动性冲击下的投资决策模型应为:
2.流动性的公共供给
以上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总体流动性需求确定的基础上的,此时的流动性的供给是私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余缺调节的结果,政府债券对资源配置没有实质影响。
但是,当社会总体流动性需求出现不确定性时,通过私人部门的合作已不再能作到流动性的自给自足;此时,政府则可以通过发行平价债券来调节和时的投资比例,以达到提高流动性保障,增加厂商投资预期效用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介机构为厂商融通流动性的上限是厂商在时的净收益,在道德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当冲击大于预期时,投资本身存在中止的不确定性,私人部门无法提供足够的价值来寻求必要的流动性支持。而此时,政府却可以通过征税保证未来的清算,因此适合于充当最后贷款人。
特别的,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多种差异化的债券形成价格歧视,更进一步地把真正急需流动性的厂商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溢价发行对厂商投资策略可能产生的扭曲,政府还可以发行一种“状态依存性债券”,如定向的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其数量和价值依赖于流动性冲击水平的高低,从而实行一种积极的调控政策[4],以更有效对不确定的社会总体流动性进行管理。
四、结束语
流动性供给是金融体系服务于经济的重要职能,流动性供给是否健康有效,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微观个体效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显然,它不能仅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体系,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有时,政府作为监管者和最终信用的提供者,直接参与流动性的供给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刘争春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毅成都衡平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Diamond, D. and P.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 91:401-419.
[2] 应展宇. 流动性提供中的银行与市场. [J]. 世界经济, 2004.9.
[3] Holmstrom, Bengt, and Tirole, Jean. Private and Public Supply of Liquidity[J], J.P.E,1998.
篇5
在经典的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资本流 动的原因在于跨时生产的比较优势(Obstfeld and Rogoff,1999),取决于即期和未来消 费偏好与两国实际利率的对比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的高经济增长率和实际利 率,但缺乏资本和技术要素,国际资本应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收支账户 看,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账户的逆差和资本账户的顺差,这样的资本流动才有助于 全球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的逆差往往伴随着资本 账户的逆差和储备的流失,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的发展中国家 在大幅度贬值和整顿国内金融结构的条件下,收窄了汇率波幅(Baig,2001)以低估的汇 率保持经常账户的顺差,稳定资本和外汇市场,吸引资本的回流,增加国际储备,使经 济出现了稳定增长。
东亚国家的低汇率、高储备政策使东亚资本流动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变化,即东南亚国 家既是资本输入国,又是资本输出国,但其输出的是追求相对安全的资本,而输入的是 追求风险利润的资本。这一变化不但对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对国际货 币体系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试图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资本流动的风险转换特征进行解释。 为此,根据双重和利息平价理论,提出了风险补偿分析模型,认为低汇率、经常账 户顺差和高国际储备既造成福利损失,也有助于稳定货币信用,降低国家风险与风险贴 水,降低利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把这一政策称为发展中国家的新重商主义,认 为这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对自身金融脆弱性的补偿或担保,是福利损失与宏 观经济稳定收益的均衡。我们对东亚资本流动的新趋势进行评估,认为这一政策的可行 性取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政 策博弈均衡。发展中国家应在改革微观金融结构,加强金融体系和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基 础上,逐步放弃这种新重商主义政策。
二、东亚资本流动的风险转换特征
尽管理论界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分析各有侧重,但资本流动被看作是危机发生的催化 剂(艾肯格林,2000)。危机前大规模资本流入使得实际汇率升值,削弱了各国的竞争力 ,进而导致经常账户持续逆差,而危机中资本的突然逆转加剧了危机的爆发,东亚金融 危机可以认为是投资者面临资产价格下跌和不健康的金融体系,突然撤资的结果。
从图1看,东亚净资本流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明显,危机前(1993—1997)大量的资本 流入,危机中(1997、1998)大量的资本外逃。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 泰国,1996年的资本流入和1997年的资本流出之间的总逆差达到850亿美元,约占这些 国家GDP总和的10%(梯若尔,2003)。危机后,资本的净流入呈逐步增加趋势,反映了国 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从国际收支状况看,危机前的95—96年,除中国 和日本外,东亚有280.5亿美元的经常账户的逆差,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面积的赤字 到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以及菲律宾的逆差。1999—2000年,经常账户却盈余880亿 美元。2001—2002年保持了同样的水平,加上中国和日本的经常账户盈余,东亚地区的 经常账户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表1)。由于经常账户顺差,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已从净 国际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注:根据经济日报2004年2月13日消息,东亚国际储备已超 过2万亿美元。)
表1 东亚国家经常账户
单位:十亿美元
国家名称
1995—1996
1999—2000
2001—2002
日本
87.7
117.4
100.6
中国
4.4
20.8
26.4
中国台湾
8.3
8.6
21.8
新加坡
13.7
16.2
18.3
中国香港
-4.1
8.2
12.1
韩国
-15.8
18.4
7.2
马来西亚
-6.6
10.5
7.3
印度尼西亚
-7.0
6.9
7.1
泰国
-14.1
10.9
6.9
菲律宾
-3.0
8.2
4.4
东亚(除日本)
-24.1
108.7
111.4
注:东亚(除日本)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 、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
资料来源:BIS,2003
从东亚资本流动的结构看,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国际信贷为主导的资本流动结构转化为 三者相对平衡的结构。麦金农(2000)认为,东亚国家在危机前具有发展中国家货币“错 配”的典型特征,特别表现为借短贷长和借外币资本币上,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危机后,东亚各国在银行体系重构后,显然加强了对国际借贷的控制。图2显示, 危机前,三种类型的资本净流入都呈增长趋势,尤其是主要由对外借款所组成的其他投 资增加幅度更大,而在危机中这部分资本流出幅度也最大。随危机后经济的复苏,其他 投资在危机后有所恢复,但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直接投资由于受“沉没成本”的影响 ,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但总体上呈下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组合投资在危机中波 动幅度较大,但远低于其它投资的变动,并且在危机后的1998—2000稳步上升。2000年 后组合投资的资本流出虽逐年增加,但组合投资流出的主要是储备性资产,私人的组合 投资总体上呈流入状态。东亚国家在这一结构变动中明显具有风险规避的倾向(麦金农 ,2000),而外国投资者的风险度有所提高。
篇6
许多家长都知道经常看电视对孩子不好。可到底有什么坏处,却一下子说不上来。近日,美国某网站总结了孩子少看电视的六大好处,提醒家长要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有利于减肥。研究表明,每天看2个小时的电视会增加孩子肥胖的几率,而少看电视,带着孩子外出散步、游玩等有助于帮助孩子将体重保持在标准水平。
睡得更香。孩子晚上看电视越多,越不愿意上床睡觉,入睡也更加困难。在睡前,和孩子做点放松的事情,如听听舒缓的音乐,读读小故事等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也有利于睡眠。
增加实践机会。一味接受电视里的信息不如让孩子亲身实践,给孩子一个增加经验的机会:玩玩具、认卡片、学画画等,更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习成绩。要想成绩好,看电视时间要减少。研究显示,小学生如果每天看电视或电脑2小时以上,那么他们在注意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上更容易出现问题,学习成绩也比其他孩子更差。喜欢电子游戏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贴近大自然。外出感受鸟语花香,看一看蔬菜水果是怎么长成的,体会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抛开电视走进大自然,孩子会更懂生活,也更珍惜生活。
提升社交能力。学会与其他人沟通,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非常重要。与其“孤零零”地看电视,不如给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
吃西兰花可预防关节炎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有效预防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炎,并减缓关节炎导致的软骨损伤等。
这种被称作萝卜硫素的化合物能遏制一种可引发关节炎症的酶发挥作用,从而减缓软骨损伤并缓解关节疼痛。萝卜硫素普遍存在于西兰花、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在西兰花中的含量尤为丰富。
此前研究曾发现,萝卜硫素具有抗癌、抗炎症等功效,这项研究首次发现它还有利于关节健康。研究人员已开始在一些医院开展小规模临床试验,以验证多食用西兰花对于人类关节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次运动1分钟也有用
美国现行保健指南建议,每周至少从事2.5小时中等强度健身运动,每次至少持续10分钟。研究人员发现,可将2.5小时化整为零,即便每次从事中高强度运动1分钟也有健身效果,有助于减轻体重。
研究发现,女性经常从事1分钟中高强度运动,身高体重指数会降低0.07,以身高1.63米的女子为例,体重减少约226克;男性效果稍逊,从事中高强度运动1分钟,身高体重指数降低0.04,以身高1.73米的男子为例,体重减少大约122克。
这项结果显示,就健身效果而言,一周150分钟的运动不是非得分成几大块时间,只要运动起来,“1分钟也有用”。健身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有一千种方法可以化整为零,轻松健身。譬如,一边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边精神饱满地打扫室内卫生,或者在室外洗车;在厨房,尽量少用小电器,自己动手切切菜、洗洗碗、和和面;上下班途中,提前一站下公交车或者地铁,多步行一段时间。
口渴时反应变慢
如果你正因为伏案工作而疲惫不堪,效率降低,喝杯水或许是个好办法。因为,口渴的时候,人的反应会变慢,喝一杯水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英国东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做了一项试验:让34位受试者分两次完成一系列测试,早餐只吃一块饼干后做一次测试,早餐吃了一块饼干又喝了一瓶水后,再做一次测试。那些不口渴的人,在喝水和不喝水的情况下,大脑的反应时间一样。但是那些口渴的人,喝水后大脑反应速度比之前快。
研究人员说,人在口渴时,大脑处理口渴感信息占用了大脑部分资源。而在补水之后,这部分大脑资源就释放了,提高了大脑的整体反应速度。
一支口红含9种重金属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研究发现,女士都爱的口红中含有多种微量有毒金属,其中铝元素的含量最高。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4款唇彩和8个品牌的唇膏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除了人们熟知的铝外,还含有镉、钴、铝、钛、锰、铬、铜和镍八种重金属。其中铝、铬和锰在所有被检测到的金属中含量最高。此外,为了增加唇彩的亮度,制造商们经常在口红中添加天然矿物云母。云母通常含有铅、锰、铬、铝等金属,而且口红颜色越深,金属含量就越高。
虽然口红对健康的危害尚无定论,不过专家建议消费者应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首先,不要让幼儿玩口红,因为他们对重金属的危害更敏感;其次,爱美的女士每天只涂抹2~3次口红即可。因为如果每天擦多次口红,等于摄取过多的重金属,这可能会损害身体及神经系统。
个矮的人易得冠心病
一项研究表明,个子矮的人比个高者患冠心病的几率高50%。当然,与身高相比,体重、血压和吸烟习惯仍然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芬兰的科研人员总结了全世界52项有关身高和心脏健康之间的研究,总人数超过300万人。总体来说,矮个子(即男性低于165公分,女性低于152公分)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高个子(男性高于178公分,女性高于168公分)的1.5倍。研究人员认为,个矮者冠状动脉较细,一旦血液出现问题,很容易阻塞。此外,个头高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生前后的营养环境。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早期的发育受影响,不但个子矮,身体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不如高个子。
不过,专家表示,个子矮的人不要因这项新发现而烦恼,身高只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尽管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高,但他们可以调整其他重要的因素,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不抽烟、不酗酒、平衡饮食和多运动。
沉迷流行音乐加重酒瘾
篇7
【关键词】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流动性对于企业的意义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般,是企业经营的一项基本资源,充足的流动性可以用来满足预期和突如其来的现金流出,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求,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相反,因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及时满足债务偿付义务,将会危及企业的活力,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流动性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那些负债较高、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拥有大量流动资产的金融机构,其活动的本质就是作为流动性的通道,故而对流动性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
流动性的含义和来源
流动性的含义。对流动性进行系统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动性的含义,准确的定义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内容。流动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动性特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们在性质上属于容易变现的资产;广义的流动性是指需要货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时间上的及时性、价格上的合理性以及数量上的充足性。美国银行业协会对流动性的定义为: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加拿大财政部金融机构监理局将流动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具体指一个机构可以及时地以合理的价格获得足够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来应对到期的承诺。这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流动性的定义都是广义的。在广义的概念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一项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性来源之一。目前对流动性的研究也大部分泛指广义上的概念。
流动性的来源。流动性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如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到期收回的本金、利息或分红即属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该来源是一种基础性的流动性来源;二是通过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包括短期筹资、中长期筹资以及权益筹资。不同的筹资来源可以应对不同的流动性需求,以金融机构为例,短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回购、隔夜拆借等手段解决,长期非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可以通过信用借款、发债或股权等方式解决,对于急迫的流动性需求则要采取非常措施,如担保筹资、向央行借款等。在正常的经营情况下,通过负债获得资金是一种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是当发生系统性危机或者机构自身的信用受到市场质疑的时候,筹资困境会诱发资金的流出,增强现金流入的困难;三是通过销售资产获得资金,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能否及时地按照账面价值变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资产所处市场的深度(反映承受大额交易的能力)、广度(反映参与者的多少)等。其中容易变现的资产可作为流动性储备,流动性储备是所有流动性来源中最可靠的。企业为了应对意外的流动性需求,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但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回报率是最低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此类资产,合理的流动性储备规模是在流动性风险和盈利之间寻找平衡。经营活动和销售资产取得的现金属于内生流动性,筹资属于外生流动性,流动性储备犹如水池中的水一样,现金的流入似水池的进水口,现金流出似水池的排水口,当资金的流入大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增加,相反,当资金的流入小于流出时,流动性储备就会相应减少。
应对需求时流动性来源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以上三种流动性来源在满足需求时,未担保的筹资安排是在经营现金流之后的第一道防线,出售资产变现是最后一道防线。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抵押或者卖出资产,尤其是那些固定的或者关乎企业生存的重要资产,将减小企业的财务弹性,降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这样的一种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来综合考察各个来源的特点。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正常情况下,银行借款是一项很好的流动性来源,但当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者自身经营、声誉发生重大损失和变化时,银行借款将会变得异常困难,出售资产将会成为获取流动性的首选途径。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若在流动性概念的基础上来定义流动性风险,那么流动性风险的概念将更为具体,它是指企业不能根据需要而以正常的价格(合理的融资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时获取现金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企业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强、冲击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金融机构,其被称为“最致命的风险”。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资本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充足的流动性来应对债务,被迫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甚至走向了破产清算的境地。这次危机证明了流动性风险爆发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及分类。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存在流动性需求。流动性需求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流动性缺口,即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二是无法以合理的价格获取资金。
其一,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从流动性缺口产生的原因上,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错配型流动性风险和突发型流动性风险。错配型的资金缺口是指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规模错配导致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出大于现金的流入。如短债长用的情况,短期负债到期后需要偿还,但资产期限尚未到期无法及时回流现金,从而导致净现金流出。对于提供流动性转化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样的错配是无法避免的,是由金融机构的经营性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本身决定的,从性质上讲是内生的。突发型的资金缺口指资金的需求超出了金融机构的计划,或者现金的流入低于金融机构的预期,导致没有充足的资金应付突发的现金需求。造成突发型资金缺口的原因有很多,大体可以归为四类:一是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二是不利的法律或者管理部门的裁决;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企业的负面印象。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都会面临一些在时间或者数量上无法预测的现金流量,如居民储蓄存款、开放式基金的赎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性投资等项目在时间和数量上均不确定,并且无法预测的程度越高,突发型流动性风险也就越高;四是不利的法律或者部门裁决会带来紧急的支付、赔偿和停业的成本。这会对经营活动和相关的现金流量造成暂时的或者永久的破坏。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无法预测性,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增加预测企业现金流的难度。企业的负面印象会改变利益相关人的行为方式,降低交易和减少资金供给,使企业未来现金流的变动不可预测。总体而言,突发型的流动性风险往往由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而引发,是一种“间接的、结果性”风险,从性质上讲是外生的。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早已蕴含在资产负债表的脆弱性中,而一些触发性的事件会将其暴露出来,流动性缺口的产生往往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二,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从获取资金的方式上也可将流动性风险分为两类: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在成本合理的程度上获得未担保的筹资而遭受损失的风险。造成筹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负债不具有连续性;缺乏融资市场渠道;负债筹资来源过度集中和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当信用资金的提供者不愿意将到期负债继续提供给企业使用,或者企业被迫接受增加的成本来保证负债来源时,往往表明企业的筹资流动性风险已经存在了,信用资金的连续性可以作为筹资流动性风险的早期信号。缺乏融资市场渠道意味着企业无法进入特定的融资市场,从而被迫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比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无法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那么短时间的资金需求将被局限在需要资产抵押的回购市场上。企业过分依赖单一的产品、市场或者贷款方也会增加筹资流动性风险,因为过度集中的筹资来源一旦停止,企业想要寻找到替代性的融资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当然,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比如金融系统流动性趋紧,同样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不能根据需要按照账面价值将资产变现从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包括以不合理的贴现折扣比例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品,或者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卖出其资产组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方式包括抵押无负担的资产获取贷款、出卖流动性资产获取资金、进行资产证券化、变卖非流动性资产等。这些方式一般与资产流动性风险的高低相对应,如果企业拥有充足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来源,就不会面临资产流动性风险,当资产流动性风险较低时,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资产获取现金,如果企业通过变卖非流动资产来获取流动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已经很高了。影响资产变现的因素包括资产市场性的缺乏、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资产过度集中、企业自身高估资产价值、贷款抵押物不充分等。资产市场性的缺乏意味着资产不容易或者根本无法变现,比如厂房、办公楼等固定资产的售卖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容易及时变现以满足流动性的需求;缺少无负担的资产表明企业缺乏可处置的资产,那么通过资产获取流动性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资产过度集中存在两个含义,一方面指企业拥有的头寸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占比较大,另一方面指某一资产的头寸在企业整体资产规模中占比较大。过度集中的资产可能会由于市场深度不够而无法按照账面价格整体变现,例如企业某一金融资产进行大规模抛售时,市场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资产变现的价值。过度集中的资产也有可能遭遇因市场突然变化而无法变现的风险,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次级债券”交易几乎停滞,大量持有该类债券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而如果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那么企业以该项资产为基础获取流动性的数量必将低于企业的期望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如果贷款项目出现风险,那么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来回收资金;但如果抵押物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本息金额,那么金融机构将会遭受损失。
其三,流动性漩涡。筹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资产流动性风险的出现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带来财务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筹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会同时出现,形成流动性漩涡,造成失去偿付能力的危险。流动性漩涡可以由内部或外部因素诱发,企业首先出现筹资困难,被迫出售或抵押资产,从而降低财务弹性,引起利益相关人的担心,抽离资金,导致企业筹资更加困难,进一步出售资产变现,最终进入财务困境,造成偿付危机。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未来流动性需求,确保企业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其核心是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虽然极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漩涡)发生的概率极低,但破坏性极高。正常条件下,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能始终储备足够高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是将流动性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时保持快速发觉流动性问题的能力,一旦发生异常情形,可以采取措施迅速获取流动性。
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式。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金融风险的覆盖方式不同(详见表1),市场、信用和操作风险会造成资产损失,侵蚀企业的资本,需要通过资本来覆盖损失,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的累计净现金流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需要现金的流入,资本在这方面的作用有限,应对流动性风险需要靠高流动性资产的出售或借贷市场上资金的融入。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是减少净现金流出和用流动资产抵消净现金流出的风险组合。如果一定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流动性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超过了该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出,那么流动性风险就能实现完全覆盖。而某时间段的现金净流出和可变现资产的现金流入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地位以及市场的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流动性风险必须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分析。
影响企业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以金融机构为例,内部因素包括资产配置结构、筹资能力和经营状况等,非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过多的流动性负债支持长期资产、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亏损等情况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变现和筹资来源,引发流动性风险。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的变化、行业的发展状况等,经济增速下滑、紧缩性货币政策、金融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等会对个体金融机构产生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就个体金融机构而言,外部因素是不可控的,属于系统性风险,而内部因素是可掌控的,也是企业控制流动性风险需要努力的方向。
流动性管理的原则。流动性管理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流动性管理必须面向未来。流动性风险是未来发生的事件导致不利结果的风险,流动性管理必须估计未来的资金需求,并寻找相应的资金来源。二是流动性管理必须为突发的现金需求保持一定资金作为缓冲。突发的现金流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成反比,发生率越高,企业准备充分,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小;相反,发生率越低,企业准备不足,造成的影响也就越高,因此为突发的现金需求预备资金对于流动性管理至关重要。三是流动性管理要尽可能地平衡成本和收益。流动性不足无法应对极端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过多又会提高成本,降低收益,故此流动性管理是在成本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
篇8
【关键词】 现状 原因 建议
2009年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讲究通常所说的“三性平衡”,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都是以盈利性为首要目标,安全性也十分注重,对于流动性来说的重视程度却不够。然而,可能很多的商业银行都没有意识到流动性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有多重要,如果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的话,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直接损害银行收益和股东权益,更有甚者会直接导致银行的破产。流动性其实对于盈利性和安全性来说是两者的前提,而盈利性和安全性又反过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水平,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流动性不足和过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不好的,一方面,流动性过高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水平;另一方面,流动性过低又会让银行的资金安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很有必要加大对流动性的风险的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平稳健康发展。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
(一)流动性风险意识不高
目前在商业银行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商业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特别的注重盈利性水平和安全性水平,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商业银行都是亏损状态,盈利性却反而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公众在潜意识里面认为我国银行是有政府在背后作为支撑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其倒闭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就算他们因为流动性不足的原因而倒闭,政府也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和举措来帮助银行度过危机和困难,所以商业银行基本不用有任何这方面的担心;另一方面,正如金融学里面经常提到的信息不对称,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商业银行对流动性没有危机之忧,正是因为商业银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众很难了解到商业银行的实际资产负债比,对于商业银行的整个资金状况不甚了解,因此,就算银行的经营成果不甚理想,也不会发生同业间的挤兑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意识不高。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隐患过多
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目前我们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大部分,其一是负债,其二是所有者权益。而在这两部分中,负债所占比重又何其大,商业银行很多资金都是通过向外借款所取得的,而作为那些随时可以变现的金融债务等第二储备金却相对很少。通过持有国家发行的债券来作为商业银行调节流动性的手段显然是不可靠的,因此很多商业银行都是通过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提高自身流动性的主要应付手段,我们知道,近年来央行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但相对来说还是严重不足的,加上商业银行自身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又不高,因此我国整个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所蕴含的风险隐患还很多。
(三)信贷资产质量低下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方式是通过向外贷款来获得利润,而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获得贷款的公司或者企业的信誉度较低,导致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比率很高。虽然很多商业银行在贷款之前会检测公司的资质、规模、信誉、资产负债率等情况,与他们签订正式合同约定贷款资金具体的使用用途和方向,但是即使这样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很多公司仍然会将取得的贷款资金改变用途,用在一些风险高、投资期长、不确定大的项目上,这导致了资金的回报率很缺乏保障,进而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大量存在,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预测和预警机制缺乏
就当前情况而言,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例如法定准备金率、流动性比例、存贷款比例都不属于动态指标,只是在反映了在某一时间点的流通性情况,并不能反映出流动性的统计规律和变化趋势,这种静态指标是事件发生后的控制和反映,缺少了事前预测、动态追踪和规律分析;特别是在商业银行没有构建出计算流动性供需关系的完善而合理的技术跟方法,并不能够让银行技术分析人员及时掌握流动性的需求与供给的变化和欠缺量。就本质而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总是与其他社会关系相联系,处于不断变化中,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同一个商业银行的流通性情况可能有着重大不同,因此,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督管理机制应该是依据动态模型、趋势预测而进行的动态管理手段。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于流动性风险总体监督检测的机制,基本不具有在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环境中调动银行自身资源对风险进行甄别和消除的能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原因剖析
(一)表层原因
1、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确定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就相当于其命脉,如果商业银行一旦没有存款来源,其运行就会相当困难,但是存款的来源不确定却很大。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就有很多,不单单是仅有几家;另一方面存款人选择在哪家银行存款、存款多少以及期限多长等都是商业银行本身所不能掌控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确定性太大,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的表层原因之一。
2、商业银行资金用途不确定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总体来说还是存贷业务,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存贷的利率差来获取利润,商业银行获得的资金大部分都需要贷款出来才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但是贷款太多无疑会影响到存款人提取资金的需要,存款人提取资金的时间、数额以及方式等等都极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如果一旦商业银行不能满足存款人的资金需求,必定会损害银行本身的信誉,可能还会带来潜在客户的流失,不利于银行今后的长远发展。鉴于此,商业银行必须要把握好贷款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在兼顾盈利性的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二)深层原因
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说,究其深层原因其实是商业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短时矛盾。商业银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和其他私人企业和公司一样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银行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好的赚取更丰厚的利润,但是在照顾这个目标的同时会无意识的忽视流动性和安全性。比如,贷款期限的长短,贷款期限越长,无疑贷款利率会更高,赚取的利润也会更高,但是期限越长,贷款的风险性就会越高,同时会降低商业银行资金的整体流动性。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管齐下
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央银行单方面的努力,而应该更加注重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一方面,中央银行应该规定相应的能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来作为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标准,比如,为了商业银行资金有更高的流动性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自身也需要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上日程,在平常的存贷款业务中逐步渗透这种理念和思想,并以实际的行动来践行之。
(二)建立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
1、建立风险预测机制
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商业银行很有必要建立风险预测机制。商业银行的风险预测机制有助于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确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水平,确定资金的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量的大小,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水平。风险预测机制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已有存款者和潜在存款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企业和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情况,运用一定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能够为商业银行的下一步行动和计划提供参考意见。
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商业银行单单建立流动性风险预测机制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与之配套的风险预警机制来掌控自身的风险状况。风险预警机制包括的内容比较多,风险来源、风险成因以及风险警戒线等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当流动性风险接近或超过风险警戒线的时候,商业银行能够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和方法,来有效的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确保商业银行的整个流动性水平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状况。
(三)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在商业银行的对外支付能力储备中,债券资产被认为是仅次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流动性水平最强的资产,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措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债券市场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债券资产来说,期限、利率、品种和数量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要想维持较低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可以选择期限短、利率低、品种丰富和数量多的债券资产,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
(四)扩大货币市场的规模和范围
货币市场的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有很大的影响。健全商业票据市场、再贴现市场等,目的是尽可能的拓宽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当流动性风险降低时,商业银行可以将多余的资金用于一些短期投资和贷款,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盈利性水平;当流动性风险增加的时候,可以在货币市场上收回一些短期资金,以降低流动性风险水平。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五)提高流动性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之所以很高,就是很多商业银行并没有把银行资金的流动性水平看得很重,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家会对商业银行有兜底的作用,因此银行也不用担心因为流动性水平的降低所带来的风险,在思想上根本没有引起重视,这自然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很高,因此就很有必要培养商业银行里面工作人员的流动性意识,从思想上进行教育,不时地进行一些培训和案例探讨,逐步提高他们的流动性风险意识。
四、结语
可能很多的商业银行都没有意识到流动性对于一个银行来说有多重要,如果资金的流动性严重不足的话,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直接损害银行收益和股东权益,更有甚者会直接导致银行的破产。流动性其实对于盈利性和安全性来说是两者的前提,而盈利性和安全性又反过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水平,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流动性不足和过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不好的,一方面,流动性过高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水平;另一方面,流动性过低又会让银行的资金安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很有必要加大对流动性的风险的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平稳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着流动性风险意识不强、流动性风险隐患过多、以及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不确定和资金用途不确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商业银行把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短时矛盾。基于此,有必要通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管齐下、建立风险预测和预警机制、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扩大货币市场的规模和范围和提高流动性风险意识等手段和措施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这样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8,06:69-79.
[2] 王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定量;定性;中国银行;流动性
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需要资金时能够以低成本及时地获得资金。流动性包括资产方面的流动性和负债方面的流动性。资产方面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能够在不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满足借款人的融资、贷款需求或偿付其他债务的能力。负债方面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随时在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的能力。这两方面又包括成本因素和时间因素。若银行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就说明该银行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一、定量分析
(一)资金来源
调查数据发现,2010年的活期(储蓄)存款占比是35.88%,存款金额为6,793,418;2011年的活期(储蓄)存款占比是35.21%,存款金额为7,806,900;2012年的活期(储蓄)存款占比为35.46%,存款金额为8,111,074
由此可知,在中国银行的资金来源中:
(1)活期(储蓄)存款占比稳定在35%左右,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比重偏小。
(2)存款绝对额上升,资金来源有保证。
以上两项可以使得中国银行在出现流动性风险时,有一定的应对能力,但这种应对能力收到一定的限制。
(二)流动性比率分析
调查不同监管指标的数据发现,2010年12月31日的流动性比率为43.20%,流动资产占资产的比例为1.54%,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例为71.41%,存款金额为6,793,418;到2011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变成47%、3.27%、77.35%以及7,806,900;到2012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变成49.80%、3.47%、79.72%以及8,111,074。
2010 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科学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六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七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两次,降息两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2010年到2012年,中国银行的资产总量增加,存款规模小幅增加,流动资产占资产的比例和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例不断上升,流动性比率也增加,高于法律规定的25%的水平。说明中国银行与同业相比持有较多的流动性资产。
(三)超额备付率分析
调查主要监管指标的数据发现,2010年12月31日的超额备付率为2.10%,到了2011年12月31日变成了2.90%,到2012年12月31日又增长到3.20%
就中国银行来看,2010年-2012年,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总体上调的背景下,银行的超额备付率水平不断上升,始终保持在3%左右,但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说明中国银行有一定的正常支付能力,能够随时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和流动性强的资产作准备以应付客户提款,限制了贷款的过度扩张。
(四)拆借资金比例分析
调查拆借资金比例的数据发现,2010年12月31日的拆入资金比例为1%,拆出资金比例为1.08%,同业拆借净值率为0.08%;到了2011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变成0.82%、2.25%和1.43%;到了2012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又变成1.60%、2.60%以及1%。
银行同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可用于弥补临时性的流动性不足。这项指标受其日常资金流动状况的影响。银行产生正的资金头寸时可以拆出资金,产生负的资金头寸可以拆入资金来弥补流动性缺口,但要根据预期的现金流入来决定拆借资金量。同时,银行同业市场的利率波动也影响银行间的资金拆借。
(五)存贷比及贷款占存款和借款的比例分析
调查主要监管指标的数据发现,2010年12月31日的存贷比为70.20%,贷款占存款和借款的比例为70%,贷款为4,951,171,借款为257,656;到2011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改变为68.77%、68%、5,546,805以及344,163;到2012年12月31日相应的数据改变为74.83%、71%、5,990,570以及361,989。
存贷比及贷款占存款和借款的比例都是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贷款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较差的一种资产,是银行主要的资金运用。对这两个指标的监管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贷款,调控货币供应量,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另一方面,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发挥微观银行监管作用。
2012年,受国家宏观政策适当放松的影响,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适度下调,信贷投放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2012年,中国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上升,到了2012年末已达到74.83%,逼近红线75%,三年均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这反应了中国银行三年以来信贷规模不断扩张,因此,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承受的风险也相应加大。2010年-2012年,存款和借款的规模都扩大,贷款占存款和借款的比例在2011年末下降,2012年末又反弹上升,进一步说明了从2010年-2012年,中国银行由流动性较低的贷款占用的资金量的上升,隐含的风险的加大。
二、定性分析
(一)流动性管理政策
中国银行结合银监会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建立了自己的流动性管理政策法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一系列配套的流动性管理细则,并且不断修正它们,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精细化程度,引导分行合理控制备付,降低流动性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二)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中国银行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同业拆入、证券回购、向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或从国际金融市场借入资金等方式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但在近三年,通过主动负债筹集的资金所占比重下降,通过被动负债即客户存款方式吸收的资金所占比重上升。
(三)管理层管理流动性的能力
中国银行的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得关于本行流动性状况的信息,对银行的状况能够做出清楚的认识分析并及时做出决策。并且管理层定时安排流动性压力测试。
篇10
关键词: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式;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9-0063-05
一、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式
对于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现行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国内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归类与界定,仅有部分实践工作者针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资金运作特征提出了以下两种说法。
1.负债管理模式
1999年,崔晓峰提出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式应属负债管理模式。[1]负债管理模式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指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负债管理具有主动而灵活的特点,可摆脱存款数额限制、适应资产规模扩张和日益增大的贷款需求,从而增加资产,增加银行的收益。崔晓峰认为,中小股份制银行近年来主动负债占比不断上升,突破存款来源的限制,以多渠道的借入资金来满足规模的高速扩张并保持银行一定的流动性,从中小股份制银行这种频繁以借入资金来满足资产扩张和中央银行流动性监管需要的资金运作模式来看,形式上与负债管理模式相吻合,故将其归为流动性负债管理模式。
2.负债管理与资产管理割裂模式
2005年,光大银行的薛宏立、吴莉芳指出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式应属“资产-负债管理割裂模式”。[2]事实上,中小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都在进行,但两种管理并不全面与不协调,比如说资产管理只强调“贷款至上”、“规模至上”;而负债管理只考虑“拉存款”,忽略资金来源的期限搭配,主动负债只强调资金需求的短期性满足,而不考虑融资成本,常常造成利润倒挂。在两者的协调程度上,如果要谈缺口管理的话,则仅仅是量上达到粗略的匹配,即以负债增长作为发展业务的支撑。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笔者更同意后者。因为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模式仅仅是形式上与负债管理模式相象,在实际内容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因为成熟的负债管理对资金来源的筹资渠道、成本控制都有科学的计划和预测。而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目前资金运作的特点只是单纯为了追求规模扩张而形成的,由于意识的薄弱和管理能力的低下,流动性管理长期以来处于从属位置,忽略对资金来源结构进行合理的配置,在渠道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并不到位,同时因非计划的融资成本较高,对自身的盈利也造成不利影响。如要将其归类,则资产负债管理割裂模式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其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不足与欠缺。
二、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效果
1.资金来源结构及资产配置失衡
近年来,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①是国内银行业中规模增长速度的领头羊,1999-2006年资产规模的年均增长率接近35%,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同期的增长率仅为19%,整个银行业的平均增幅为18%,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增速高于整体银行业17个百分点。但在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扩张模式极其粗放,单纯追求高盈利、高扩张速度导致各项资金来源结构以及资产配置发生失衡,表1为近7年来我国9家中小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及自有资金规模增长情况对比。
表1 1999-2006年度中小股份制银行各类资产、负债及自有资金增长情况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1999-2006年9家中小股份制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整理。
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分析,表1中的各项资产、负债及自有资金增长趋势对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会造成较大的压力。9家中小股份制银行总资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4.90%,同期资金来源中流动负债年均增长率为40.44%,长期负债年均增长率为38.07%,自有资金年均增长率18.80%,这表明对资产规模高速扩张贡献度最大的是稳定性最差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次之,自有资金最差。如果中小股份制银行继续保持这种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必然会引起流动性危机。另一方面,在资产的配置上,短期资产年均增长率为33.79%,长期资产年均增长率达42.30%,表明中小中小股份制银行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了变现能力差的长期资产。
以上财务数据所显示的增长趋势实际上是源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资产推动型”扩张模式,过去几年里,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了追求高盈利和高速的扩张速度,把经营重心放在资产扩张上,没有以稳健经营为原则根据资金来源的结构配置资产,各项贷款尤其是高盈利的中长期项目贷款投放量连年增长。[3]同时,资金来源增长仅仅为了适应资产的增长,因此在管理资金来源时比较混乱,导致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常常捉襟见肘,当存量的资金来源无法满足资产方扩张产生的流动性需求时,银行只能被动地以高成本筹集资金,并且无法主动选择和搭配资金来源期限。而事实表明,中小股份制银行更多是临时吸收机构客户的活期存款或求助于货币市场的短期资金来源,个别银行甚至将融入的短期资金用于中长期债券投资或者发放贷款,短债长借的资产负债错配矛盾非常突出。当资产的质量下降并且形成坏账时,银行便会面临支付危机,甚至演变为挤兑。
2.存款批发性经营取向导致存款波动及结构失衡
近年来,虽然中小股份制银行存款的平均增幅达到了35%,但由于中小股份制银行批发性的存款经营倾向导致存款结构严重失衡。众所周知,存款是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各类存款的占比情况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存款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机构存款和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属于零售业务,虽然风险分散,但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硬件资源。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无论是营销网络还是资金实力都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媲美,因此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在储蓄存款市场上占用大量份额,导致中小股份制银行储蓄存款上升速度较慢,甚至有萎缩趋势,因此,在早期的扩张阶段中小股份制银行要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资金来源,在存款业务经营上倾向于走批发性经营道路,导致在存款结构上中小股份制银行普遍存在机构存款占比大大高于储蓄存款占比的失衡现象(见表2)。
表2 机构存款、储蓄存款结构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05年9家中小股份制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整理。
另外一个存款结构失衡的方面就是期限上的失衡,短期存款即易变存款占比大大高于长期存款,如表3。存款在期限上的结构失衡实际上也是源于批发性的经营取向,由于机构客户的经营行为所致,要求资金高速运转,不会保留大量闲置资金,因此来自于企业的资金以活期存款居多。
表3短期存款、长期存款结构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05年各中小中小股份制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整理。
3.整体资产弹性偏低
按照流动性强弱分类,银行的资产可分为一级储备(现金及等价物)、二级储备(短期证券,票据等)、三级储备(短期贷款)以及变现能力较差的中长期贷款和长期投资,由于二级储备在银行产生流动性需求时较易转化为一级储备,故将其定义为弹性资产,而将贷款和长期投资定义为刚性资产。[4]由于二级储备兼具流动性和收益性,因此银行可通过持有二级储备来平衡内部风险与收益。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滞后,银行运用资金渠道单一,而规模扩张的压力致使中小股份制银行只能选择以信贷扩张为主的发展途径。
表4 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资产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2000-2005年各中小股份制银行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年份《中国金融年鉴》整理。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对各类资产的持有比例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非盈利性的一级储备和变现弹性差的贷款持有比例较大,而二级储备持有比例少,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中逐步出现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如证券回购、可流通的国债、公司债等,以及中小股份制银行自身的增强资产弹性的意识增强,中小股份制银行已逐步以二级储备代替一级储备,一级储备持有量呈下降趋势,而二级储备持有量逐年上升,到2004年两者比例已基本相当,但该比例与国外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国外银行的数据看,二级储备的持有比例达总资产的25%,现金仅为10% 。而在信贷资产方面,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仍无法满足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扩张需要,因此银行只能选择以信贷扩张为主的增长模式,导致贷款以高于资产扩张的速度增长,占比逐年上升,2004年已超过了总资产的50%,且以中长期贷款居多。由于贷款为刚性资产,在到期之前难以在市场上流通,故贷款占比高的银行资产弹性低,给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一旦存款人集中提存或贷款承诺集中兑现,银行便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在短时间内使足够的资产变现,无法在急需头寸时及时抽出,在应付流动性危时存在更大的困难,流动性风险较大。
4.资本充足率急速下降
由于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资本补足机制不健全,在资产总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资本金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资产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资本金率平均资本金率由1998年的6.94%下降至2003年的3.01%,甚至有部分银行如广发行、兴业银行的资本金绝对量也呈下降趋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衡量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自有资金不存在偿付压力,是最稳定的资金来源,资本金率过低不但会使账面上的流动性降低,更严重的是由于资金实力的下降,降低银行的信誉度,影响银行进一步筹资能力,管理借入流动性也存在困难。
三、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滞后的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银行信贷融资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高速的发展只能依赖于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这为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提供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空间。但同时这样的经济基础也使中小股份制银行盲目顺应信贷扩张、经营重心过分倾向于信贷业务,更严重的是忽略自身资金实力发放贷款成为了普遍现象,在稳定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中小股份制银行便在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寻求短期资金来源,或者临时吸收大机构客户的活期存款,以支持资产规模的高速扩张,故可以说我国以信贷融资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背景是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现况的宏观基础。
2.中央银行缺乏弹性的流动性比例管理
我国对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一向是宏观监管大于微观管理,以固定不变的流动性比例作为商业银行日常的执行指标,过分强调中央银行的监管,银行只是在现金总量上被动地适应央行准备金的要求。这种缺乏弹性的流动性比例管理是中小股份制银行实行流动性负债管理的另一基础。由于中央银行对所有银行执行的是同一准备金比例(虽然2004年央行开始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但亦只有7%和7.5%两个执行标准,差别化程度仍不高),无法适应微观主体现金流的变动趋势,央行要求商业银行持有的储备资金与其经营的实际储备需求量存在较大偏差。另一方面,准备金率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在经济过热或萧条时通过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率帮助经济恢复均衡,所以一旦央行出于调整经济的宏观需要提高准备金率,那么一向弹性资产持有量偏小的中小股份制银行不会选择采取变卖资产这种方式,而会在短期资金市场融入临时性资金满足流动性宏观监管的需要。这便逐步使中小股份制银行形成了通过调整负债结构来满足流动性管理的习惯。
3.银行流动性整体富余与局部不足共存
由于我国银行长期存在着流动性整体富余而局部不足的予盾,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富余和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不足共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融资工具,流动性充足,长期充当资金融出者,而中小股份制银行是资金融入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几年来都是单向地向外放出资金,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则是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在国有银行充足流动性面前,中小股份制银行认为在任何需要资金的时候都能无限量地借到流动性资金,而前几年在中小股份制银行规模尚小时,从市场融入的流动性的确能满足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扩张需要,这便是中小股份制银行频繁涉足同业拆借市场与回购市场筹集短期资金行为形成的市场基础。
四、改善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优化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从当前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管理所需要的环境来看,可以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完善。
1.中小股份制银行应强化自身流动性管理的建设
中小股份制银行在微观环境的优化工作上,除了摈弃“规模至上”的粗放式扩张经营理念,强化流动性管理的自主意识外,还必须将流动性管理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日程上来。具体工作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经常性、流动性、主导性管理,并不定期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策略不断改进、优化。二是建立业务层面的日常管理操作机构,通常以基层部门为日常管理的主体,确保在日常操作中能够及时掌握信息,并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综合监测、反馈和调控。三是建立流动性波动监测反馈系统。开发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监控和预警,把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新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和流动性安全保障机制。四要完善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和处理机制,提高避险能力。一旦出现风险,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监管机构
在流动性监管环境的优化上,首先必须重置中央银行在银行流动性管理工作上的位置,这是优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环境的体制保证。流动性管理的主体是商业银行,建立协调统一的流动性管理机制是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经营需要。过去过分强调宏观监管,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目标不一致常常使到商业银行流动性短缺和流动性过剩交替出现,流动资产持有量始终难以在合理区间内波动。因此,中央银行任务在于为健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创造条件,培育微观主体进行流动性管理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支付风险产生的源头。
其次是完善流动性监管体系。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包括准备金制度和流动性指标,虽然差别准备金制度的实行和新出台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试行)》进一步完整了流动性监管体系,但仍然无法摆脱“一刀切”和“硬性指标过多”的监管弊病。欧美国家的流动性监管多侧重于指导性,硬性的指标规定较少。美国联邦储备局在其所制定的骆驼群评级制度中,具体评估因素和评级标准均是定性的,没有定量的要求。英国和加拿大银行监管当局对于流动性的监管,也没有正式的比率或指标。因为不同的银行有各自的发展模式、风险偏好和盈利目标,因此使银行达到盈利性和流动性统一的流动资产水平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家银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流动性需求也存在区别,因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不宜过细过死,目前可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逐步简化流动性考核指标,待商业银行强化流动性管理意识和能力后,再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将指令性监管改为指导性监管。
3.市场环境优化
目前,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流动性优化的目标主要是提高资产流动性及进行融资渠道及成本管理,这取决于市场环境的完善与否。一方面,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场所,当流动性需求增加时通过货币市场变卖短期债券或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性供给;当流动性需求减少、出现多余头寸时,又在货币市场上投资于短期金融工具,获取盈利。因此,货币市场的成熟度决定了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状态。加快货币市场发展,可为银行流动性管理创造市场环境。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回购市场,从市场主体构成和架构上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市场交易工具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和丰富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如加快商业银行大额存单的发行;扩大证券回购种类,允许商业银行运用多种证券的再回购协议,调剂头寸;放宽同业拆借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需要自主决定拆入拆出资金的数量等。而另一渠道则是降低信贷资产比重,实现这一目标的低成本途径是资产的证券化,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已进入试点阶段,下一步则要着重培育二级市场,为中小股份制银行改善资产弹性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崔晓峰.我国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J].南方金融,1999,(10) .
[2] 薛宏立,吴莉芳.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提高银行整体盈利能力[N].上海证券报,2005-09-0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金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