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规划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规划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环境规划;研究

在人类社会文明当中,最大的象征就是城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分工合作提出了要求,从而产生了城市。基于自然生态环境,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随着自然力转化和政治、文化、经济的凝聚,以及辐射能力的增强而发展,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就业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种不和谐的发展模式反过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进行环境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城市与环境规划的概念和关系

1.1 二者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存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愈加和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的内涵中,融合了自然与技术,取得了综合效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们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生态城市能够保持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充分融合技术与自然,保证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和清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使城市能够达到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在当前的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保证城市综合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使城市环境的文明程度得到提升,从而充分发挥和释放人们的创造能力,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环境规划指的是将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按照地理原理、生态规律、社会经济规律等,研究其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从而更加合理的对人们自身活动与环境所需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安排,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二者的关系

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环境规划,指的是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环境规划体系,使其能够对城市生态化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在发展城市过程中,使其能够符合环境的要求,防止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城市当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环境,因此必须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凸显。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的出发点是人的健康,目的是保护宜居、安静、优美、清洁的城市环境。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2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特点

在生态城市建设当中,环境规划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整体性、自然性、经济性、动态性、区域性、前瞻性等。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通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方面确立创建的标准。在提高经济增长和城市实力的同时,也要努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对生态完整性进行良好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规划应当面向大自然,致力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

在城市中,各个部门的代谢过程和经济活动,是维持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因此环境规划也具备经济性的特点。由于城市始终在不断发展,因此各类问题都在不断变化。对此,环境规划也应当随着环境情况、发展速度、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等情况进行动态的改变。城市的基本组成是区域,因此,环境规划应当注重区域性,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区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环境规划当中,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还应当考虑到日后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现状和趋势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有一些城市制定了具体的环境规划,但是当时的内容仅限于防治污染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随后,我国在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引入了环境规划,对环境规划的应用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在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同时指出了环境规划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了环境规划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环境规划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规划编制到实施、理论到实践、宏观到微观的环境规划方法、程序和体系。就我国当前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城市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很多政策和文件当中,都对环境规划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城市建设必然离不开环境规划,二者的融合也必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4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建设生态城市,利用最新的思路和技术,使城市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高效的利用城市的价值流、信息、能量、物质等。对自然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城市保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修复和调节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环境规划中可以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位的优势,降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避免走弯路,确保城市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时,还要对城市形象进行良好的树立,努力适应改革开放的各种需求。此外,还应当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进行唤起,让人们积极主动的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出一份力。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引入环境规划,在环境方面,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得到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城市绿化也得到了提升。在经济方面,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的速度适中,生产方式更加节能环保,生产控制系统的运行也更加高效。在社会方面,使人们具备了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强烈的环保行动参与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修养。在管理方面,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执法制度与行政政策也更加全面。

5 结语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当前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破坏,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对此,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环境规划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重视和发挥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够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国文,李霜霜.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2).

[2] 李玉文,闫娜.环境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动态,2011,12(01).

篇2

一、课程整合与目标定位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一个环节,管理基本上是一种程序,是一种技术的组织以及政治三要素所形成的合理程序。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时间性很强的科学。鉴于新形势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教学的需求,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突出学科的实践性和发展动态。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博、新、深”的特点。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属于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应兼顾科学基础知识在面和点上的融合,既介绍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又重点突出实务性的案例分析。同时,体现“新”和“深”,强调纵向的延伸,并引入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应用和发展动态。因此,课程教学遵循的理念为以科研促教学,把科研创新成果运用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通过基础理论讲授使研究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科研成果实例,介绍本学科近年来的重要进展;通过案例讲解规划编制技术及方法,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案例编制形式,培养研究生积极阅读文献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能力。

二、教学团队构成

综合性强的课程教学需要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课程知识面覆盖宽博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组成了特色明显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4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一人主讲),副教授(主讲)、讲师2人,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形式。在专业方向上,教学团队的专业涵盖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及3S技术应用几个方面,可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作用。在科研创新上,2名教授均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2名年轻教师也参与其中,并独立开展了一些校企合作课题,体现宽广的专业覆盖面和创新的科研实践。团队成员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教学体会沟通与交流,重视“传帮带”,保证教学人才的延承,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手段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单纯板书手段。目前,在中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思想观念上对研究生课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1],从而导致教学两难的局面。为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借鉴“交往式”教学的方法[2],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建-共享”。对现有教材进行研究并筛选,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研读现行的先进教材,避免一门课程只读一本书的现象。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参考书,介绍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外文阅读能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解和课外讨论相结合、师生互动讨论相结合。课题组整合教学资源,把教师的案例分析与学生的模拟案例相结合,采用课堂启发、学生研讨、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授课方式。通过有实际环境背景的互动方式,把研究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手段是师生间相互作用的介质,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板书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课堂讲解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课外讨论采用网络平台题库案例分析和师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制作体现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和界面友好性能;网络平台题库的构建,体现案例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新颖性。

四、课程内容和进度安排

为了实现讲授内容的系统性、渐进性、衔接性、实践性、新颖性和前瞻性,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讨论、科研成果讲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应地分成4个阶段。

(一)讲授基础理论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提问相结合,包括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前者主要介绍环境规划的概述、城市环境规划、省区环境规划、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规划、评价方法、预测方法、规划方法以及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后者主要介绍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概念、原则、对象、内容、手段以及发展趋势。

(二)案例分析与讨论主要采取"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3个基本环节,系统介绍城市全面达标规划、水环境质量达标规划、空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噪声达标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以及生态环境规划。在案例分析和讨论方面,课前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给研究生提供案例实况介绍,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促进师生间双向交流,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及研究水平,使他们“零距离”接触真实科研项目,实现了交流-互动-共建-共享教学成果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讲授“重在演示创新过程”[2],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对工作现场的演示,告诉学生如何设计课题的结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着重介绍研究工作的实际过程、遇到的具体困难以及课题验收过程,“使研究生看到活生生的知识发生过程的历史重演”[3],切身体会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艰辛以及成果收获时的喜悦,真正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四)讲授信息技术在本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对3S(RS、GPS、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介绍。针对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的具体需求,结合授课教师亲历的实际案例,深入介绍GIS在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对其优点、不足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与学生开展课堂研讨。这部分教学体现了基础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的特点,并通过科研成果介绍学科最新发展的教学理念。

五、考核方式

将单纯的试卷考试转变为综合考核,分为3个部分,即开卷考试、小组研究和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方式。试卷考试成绩占60%,采取开卷形式,研究生可以翻阅笔记等;课堂讲演和学习论文成绩占30%,对研究生课堂案例讨论和论文进行量化评估;平时成绩成绩占10%,包括口试答辩和出勤率,等。试卷内容包概念和术语解释,主要考察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技术方法选择及判断题,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规划与管理案例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解决尚存问题途径的个人见解。要求研究生拟定一个题目,通过查阅近期中外文献,完成一个关于某一方面研究进展的报告,并在专门安排的时间向本专业全体师生作课题报告,由全体教师从选题意义、文献查阅、归纳总结、阐述表达、案例编制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

六、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研究生的启发性、参与性阅读辅导、考核内容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环节安排更趋合理,基本满足研究生的需求,受到研究生的欢迎和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好评。

(1)整合了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课程,突出了课程的“实务性”的特点;充实了教学素材,案例的类型和数量得到不断丰富,基本实现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的教学模式。

(2)建立了研究生教学团队,突出了老中青年龄和教龄的结合,完善了教学团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了教学人员的延承。

篇3

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更是明确将改善人居环境列为立法目标之一,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已经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展望未来,从传统的实体空间规划提升到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建设层面,将是未来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中一项重要命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城乡规划龙头抓起,在抓好城镇规划设计的同时,还应将人居环境建设等理念和要素作为规划要素加以重点考虑,以加强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发展的综合引导。加强统筹性还包括加强区域协调和代际间的公平。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城市化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核心是居住和就业。每个城市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迁,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压力。这要求城市规划更加具有综合和统筹的思想,要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融合在一起。

建设美好人居环境是一种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的主体是公众,但公众又是虚拟、抽象的主体,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是促进抽象主体的具体化。当前而言,就是要将建设过程中的规划住区演变为运行中的社区。“住区”是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概念,属于物质空间范畴,有形实体和空间布局是其研究主体;“社区”是社会学范畴,由地域、人口、区位、机构和社会心理五要素构成。从住区向社区发展,要求规划师和建筑师不断借助社区理论弥补城市规划学科自身的缺憾,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城市空间布局。

近年来,基于对现有城镇规划体系的反思和完善,概念规划、战略规划、城市设计等新的规划理念和手段逐渐兴起。在《城镇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人居环境委员会尝试提出了“人居环境规划”的创新实践,并在全国首家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内蒙古乌审旗的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所谓人居环境规划,就是以城乡总体规划为基础,以人居环境的视角对城镇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产业、社会、科技创新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在空间布局所做的整体安排,是融入城乡规划各法定阶段的融贯性规划。人居环境规划并不等同于居住区规划,而是在现有规划体系基础上的一个拓展和创新。就其本质而言,人居环境规划是对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一种预期和统筹安排,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发展的综合引导。其所具有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社会发展目标与物质空间相结合,灵活提出针对性措施解决综合问题等特点,无疑是未来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加强和弥补的。

未来城镇规划

城乡统筹与社会发展:重视小城镇发展质量。

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引导就业与提升城市活力。

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建筑与生态城镇。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倡导运度超前,集中紧凑。

居住环境与社区服务:融入城市与社会。

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加强协调预测与应急保障。

建筑科技与节能减排:强调创新和实际效用。

篇4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规划;现状;建议;山西乡宁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09-02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步加强,环境成本的内在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愈来愈成为城市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应不以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而更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完善的生态空间系统[1-3]。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共生,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1.1 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实质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各种活动都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相反,强度过大的城市活动反过来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坏,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5]。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来讲,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

1.2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概况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1]。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保持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不同于传统的环境规划,它是联系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及社会经济规划的桥梁,其科学内涵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其目标是追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生态环境的和谐[2]。

2 乡宁县生态环境现状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西部,临汾地区西隅,吕梁山南端。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地貌外形为山区,主要分为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垣区和河川区四大类型。乡宁地形错综复杂,地处黄河与汾河水系的分水岭。全县共辖10个乡(镇),18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2.7万人。乡宁县城自然潜质良好,山水相映、城林互染,绿化建设有一定基础,经过近几年不断建设,城市绿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

2.1 绿地类型及分布

2.1.1 公共绿地。据2005年底统计资料,城区共有各类绿地115.7万m2,其中公共绿地64.5万m2,人均公共绿地15.4 m2。现有较大型公园2处,包括北山公园、玉环山公园,均为综合性游憩公园。此外,结合道路、广场建设了多处大小不等的绿地,公共绿地的设置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

2.1.2 生产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是城市绿地体系的基础和良好居住环境的保障。按其内容不同,可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2类。园林生产绿地指为城市内部提供苗木、草皮和花卉的圃地。乡宁县境植被良好,林业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防护绿地指用于隔离,以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的防护林带及绿化。目前乡宁县城防护绿地没有形成规模和系统,尤其缺乏对河流、污染企业、文化古迹的防护措施。

2.1.3 专用绿地。专用绿地是城市基层单位的附属绿地,主要包括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和居住区内的绿地。现城区只有少数机关大院、学校的小区内部绿地较好,但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 存在的问题

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对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长,在绿化建设方面也逐渐暴露出不足:一是现有绿化建设仅停留于山体利用和改造上,缺少绿化层次,没有形成系统。二是受利益机制的驱动,作为公益设施的绿地与城市其他建设用地相互排斥,在大小级配上缺少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易于亲近的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三是新建居住区、小区生态绿地指标偏低。四是防护生态绿地实施低效,无论工业用地周围,还是河流、冲沟两侧,均无防护绿地建设,由于体制及资金的原因,与规划严重脱节。五是盲目开山采石或削山取土,使自然山形、植被蒙受损失,造成地表和水土流失。

3 乡宁县生态环境规划建议

3.1 规划原则与理念

3.1.1 规划原则。一是注重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城市大环境的绿化,改善和维护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生态空间,创造现代城市风貌。二是根据山区城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绿地。三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与内涵,使城市生态建设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得益彰。四是规划近、远期结合,宏观控制与微观建设相联系,以宏观控制为前提,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3.1.2 规划理念。规划引入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以山为形、以水为脉,运用连续性原理,强调各种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空间维度的转换和生态景观的延续。

3.2 规划布局

城市生态环境用地是支撑城市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规划宏观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区域小气候特征,充分利用自然山体开辟出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成块生态绿地,发挥其对城市环境与风貌调控的效能;微观上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河道整治、停车场和广场建设及单位搬迁等各种契机建设类型丰富多彩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发挥其对于人们生理、心理、审美方面的调节作用。在高度重视城市外部大环境对内部环境质量改善及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作用的思想指导下,在规划区范围内保存较大的生态支撑能力,留有充分的绿色隔离空间,形成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乡宁县城生态环境系统总格局是以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规划区绿色生态防护网为基础,以公路和河流绿带相贯穿、相连接的城乡一体、内外融合的绿色生态环境系统。

3.2.1 绿核——城市内部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以使乡宁县城成为环境优美的园林化城市为目标,结合城市山地地形特征,充分利用城市内的山形水体,着重突出山、水、城、林相互交融的特色,以城市大型公园为主体(斑块),以与居民生活亲近的小游园、街头绿地及居住区绿地、专用附属绿地为基础(基质),以纵横分布的滨河绿地、道路绿化、防护林带为纽带(廊道),形成城市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1)绿色斑块。具体概述为三大主题公园。一是北山公园:城市中心公园,占地58.4万m2,主要结合北山自然山体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广植苗木,形成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建设现已形成一定基础,亭台楼阁与山体形态相得益彰。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植物观赏、体育健身、喷泉嬉戏、儿童迷宫等;另外结合寿圣寺钟楼的搬迁,公园将增添一定的人文景观内涵。二是南山公园。位于县城鄂河南岸二中附近,公园占地33.3万m2,以清代文笔双塔为主题开发建设,形成具有观光旅游、历史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园。三是柏山寺森林公园。位于樊家坪村,规划以柏山寺人文景观为主题,以现状良好的自然植被为基础建设包括旅游渡假、休闲游憩等内容在内的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为36万m2。

(2)绿色基质。一是古城公园:位于旧城居民区,规划结合武装部搬迁,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建设为附近居民服务的开放式小游园,占地面积0.2万m2。功能上以休闲、交流、游憩为主,景观上与古老的过街门楼形成巧于因借、互为衬托的关系。二是丛林公园。位于新城区水厂东侧,占地面积0.8万m2,主要为丛林小区服务。三是职中公园。位于新城区的职教中心东侧,规划占地面积0.4万m2,是以休息、游憩为主要活动内容的街头游园。四是营里公园。位于新城区营里组团,占地面积1.7万m2。五是圪台头公园。位于新城区圪台头组团,占地面积2.2万m2。除了在重点建设以上公共绿地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城市的普遍绿化。成片开发的居住区、小区和旧村改造应按照国家规范建设绿地系统;办公、工业、仓储等单位应注重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城市还应加强街头绿地、绿岛、生产绿地(苗圃,草皮及花木生产基地)和防护绿地(公路、河流、工业隔离带)的建设。

(3)绿色廊道。主要是指沿罗河、鄂河等自然河流形成带状滨河公园和防护绿带。规划对鄂河进行整治,经城区分段蓄水后逐步恢复城市水体景观体系,调节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和更多的游憩休闲场所。一是滨河公园西区段。位于城区二中桥至明珠桥范围内,占地面积21.2万m2,规划结合防洪、排污工程的改造建设,修建以自然植物景观为主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该工程的启动不仅为主城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亲水、亲绿的共享开放空间,而且为新城区的开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了高效、舒适的外部生态效应。二是滨河公园东区段。位于新建N4号桥至N9号桥之间范围内,占地面积23.3万m2,规划结合城市用地发展及新区组团的开发,为创造良好的滨水景观,合理利用滨水岸线,远期启动二期蓄水工程,通过调整用地布局,搬迁临水工业,建设并形成为营里—圪台头—樊家平3组团共享的带状滨河公园绿地,其主要内容安排有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和植物观赏等活动。

3.2.2 绿网——城市生态防护网。生态防护网由植被层和开放空间构成,山、田、林相嵌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为规划区生态防护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规划将城乡之间的山林、水体、农田、人工防护林带作为生态骨架,以对外交通走廊绿化带为楔型连接体,在客观上形成为城市及城镇、城市化新区不同尺度的绿色包围圈,并以带状方式将城市的生态主骨架与城市内部的生态次骨架相衔接,形成完整的生态防护网架。规划重点建设县城东北、西南两大生态防护网,与城市绿地系统交融共生,形成独特的生态格局和城市形态,创造城在绿中的生态大环境。一是东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管头镇区之间,依托柏山寺人文景观区以及周围良好的自然植被,建设柏山寺森林公园,利用东北方向大面积山体林网及农田建设生态防护网。二是西南生态防护网。位于县城与西坡镇区之间,积极利用主城西南山岭凹地,广植林木,形成较为自然的植物群落。城市的园林生产绿地在上述两大生态网内设置。

3.2.3 绿轴——县域绿化空间的楔形体接体。主要由209国道、乡吉、乡襄、乡台公路等交通走廊绿化带组成,其内容包括绿化和农田,这些轴带内接城市,外连周围各县、镇、风景区,构成完整绿色生态体系。

3.3 建设措施

一是普遍绿化,见缝插绿。二是全民动员,分级建设(县级由县统一建,居住区以下由管理区建,单位附属绿地由单位建)。三是保证资金到位,分级注入资金。四是改变粗放的“铲平”开发方式,尽可能保护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尤其应注意保护山体、水体。五是将生态绿地建设与园地生产开发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3):203-215.

[2] 王建国.城市设计生态理念初探[J].规划师,2002(4):11-14.

[3] 王祥荣.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内涵与实证研究[J].规划师,2002(4):8-11.

[4] 李蓓.浅谈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J].四川建材,2009(3):121-122.

篇5

岳生阳:海淀山后能够保持今天这样好的环境,实际上是当地农民过去几十年付出的代价换来的,很难得。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确立一个观念: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保护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关村》: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和开发?

岳生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制度、体制、办法等层面进行落实。具体来讲就是规划一定要做好,包括产业(高科技、创意产业)的规划、发展方向的规划等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布局、规模、容量等问题。规划前首先要进行摸底调查,不要追求太快,调查一定要扎扎实实。现有的环境状况、历史的环境变化,在历史上这块区域湿地很多,如月儿湾,凤凰岭,黑泥层很厚。历史环境的变化原因要进行调查,搞清楚这由于是气候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原因导致了环境的变化,这对将来恢复环境、建设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其次,地质状况也应该调查;还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也应该调查,它虽然不是自然环境,但调查同样十分必要,对于后起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关村》:扎实的调查之后接下来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岳生阳:前期的调查工作不要怕花钱花时间,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以免留下遗憾,要是等规划到市里已经批下来再去改的话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很难。等调查做好之后紧接着就是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等,我认为生态环境方面、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规划应该先行。首要的是选好规划部门,这一关一定要把好。要选择那些责任心强、热爱这一地区、有新的规划理念、能够切实保护环境的规划部门。大的宏观规划做完后,再做小的、详细的规划。规划理念很重要,理念陈旧的话不行的。有的规划部门一点都不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资源,俞孔坚的“大规划”概念值得借鉴,就是自然的、景观的、生态的、历史人文的统统都要规划进去。

《中关村》:生态环境规划中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岳生阳:规划做好之后,管理必须跟上去。谐调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的做法应该避免。区里的机构之间的协调,将山后的规划纳入到整个北京城市规划体制中来,这样山后的生态环境规划才有可能做好。除了平原区搞开发建设外,山区怎么利用?要纳入整体中来,不要分开,变为一体,林业部门跟地方怎么协调?跟区域怎么协调?还有旅游开发,所有这些都要统筹考虑,旅游开发规划要配合总体的规划,要协调起来;有关部门的规划要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还有地名的确认工作,看起来好像跟环境无关、与文物古迹无关,但实际上地名也是一种文化资源,这些地名本身也反映了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温泉”“冷泉”“沙涧”“柳林”“草场”“车耳营”,这些有历史特色等地名有很多,还有好多传说,当我们开发一个新区的时候,这样一个人文的生态的东西体现在地名里的也应该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应该保护。海淀区地名办前年做了一个山后地名规划,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城市中规划出的道路,就有道路的名称问题,规划出小区就有小区的名称问题,这些名称是否要保留历史名称、保留历史文化的标记度应该考虑进去。综合起来就把我们的环境保护、环境规划,包括历史的、人文的、文化的这些保护规划集中在一起,包括这个区域发展的规划合在一起,统筹起来,这样做好了,将来再发展就不会走过去山前的弯路了。

篇6

关键词: 城市住区环境 规划原则 规划层面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2-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带来一系列城市生态与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城市住房危机等等。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住区环境,也成为一个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城市住区环境的特点

1.1 环境容量的超负荷性

环境容量的概念现在被当作一支驱挡生态危机的魔杖来使用,它有助于突显自然限制的重要性。自然保护基金组织认为,环境容量是容纳人类活动的脆弱生态组织系统的容量。它包含的环境存量要素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整体生态(交通中的能源、建筑能耗和固炭、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空气质量、水资源、土地和土壤、矿产和能源)、地方环境(建成环境、公共空间、美学和文化遗产)。在城市有限的环境资源前提下,城市复杂的社会活动给城市住区环境带来过度的负载,导致隐性、显性的事件发生和存在,而某些隐性事件持续反应,导致灾害的放大,加重对城市住区环境的危害。

1.2 高度开放性的城市生态子系统

城市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整体性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人是城市生态系统最能动的调节控制者,由于这种重要地位,人对自然的价值取向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城市住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独立,但要维持其系统物质、能量的恒定,仍需要与城市外部环境进行广泛的交换。

从这种意义上说,居民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的改善,也会驱使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一种隐性的价值。

2. 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规划原则

现代城市住区环境的衡量要从人类生态学、经济生态学、自然生态学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1)人类的满意原则:满足居民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满足居民的社会性需要、满足居民的情感需要。

(2)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节约能源,扩大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小人工维护原则。

(3)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

2.1 满足人的需要生态系统的原则是保障环境的完整性,它还应该与对人的需要的关心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是满足人对居住、取暖、健康、就业机会、公共设施利用和舒适环境的基本需要。

社会目标与环境目标经常可以相互加强,从而为政策赢得广泛的支持。例如,在一个街区提供大量不同种类、规格及保有方式的住宅,既可以增加社会的选择余地,也可以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选择,优秀的设计要点在于不强制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而是促进对环境有意的行为:再现那些被主流市场趋势或政策传统所排挤的选择。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交通选择,不应让拥有汽车越来越成为获取就业机会和利用公共设施的先决条件,人们能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

2.2 提高住区环境的自给能力解决生态性的设计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把每个住区都看成一个有机体或自成一体的微型生态系统。在此意义上,它们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微型气候条件,尽可能为人们生活提供条件。

一片住区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我再生或更新能力的有机体。它摄取大量食物、燃料、水、氧气和其它的自然物质,也排放大量的废水、废物和废气。生态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设计师或决策者应该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努力使生态系统的自给能力最大化。这意味着从本质上减少资源对更广阔的环境的依赖,也减少废弃物对更大范围环境的污染。

2.3 创造健康且适宜性强的住区环境将现在和未来保持可能的选择机会体现在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与之对照的是,如今许多开发项目都被设计成只有一种市场定位,一种出性模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环境的健康体现在选择通过任何方式都能方便进入的场地,适应性可融入住宅的建设之中,从而容易配合不断变化的家庭需要。它还可以融入新建街区或重建街区中。如果社会需求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住区环境的设计应有利于改变今后的用途。

3. 城市住区环境规划层面

城市住区环境规划内容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把生态环境的设计放在首位,其总体构思是创造一个空间环境到位、生态环境优良、视觉环境优美、文化环境典雅、人文环境高尚和智能环境先进的居住园区。根据现有住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城市住区环境规划作具体分析。

3.1 城市住区环境物质层面规划

城市住区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住区及其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条件、大气、植被等;人工环境主要指建筑、交通、市政设施、活动场地等人工建构筑物。住区总体环境规划要坚持以“最小人工维护与最大生态效益”为出发点,其环境规划的内容主要有用地选择与总体布局、住宅设计、住区环境设计、节能节源技术的利用,这里针对住宅设计与环境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城市住宅设计一定要持“整合设计”的观点。“整合”是指从整体方面综合性考虑,有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是多学科的、非孤立的。从生态学角度看,“整合设计”注重能量的可循环、低消耗、高信息、多用途、多样性、开放性与生态美学等,以使建筑环境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当今提倡“绿色建筑”设计正是朝这一方向发展。衡量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有:绿化、基地保水、水资源利用、节约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营建废弃物减量、污水与垃圾处理。绿色建筑是建筑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反省,也广域地从土地使用的角度反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将成为一股新的力量,给住宅设计带来活力。在住区生态系统中,绿化景观系统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微观循环,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它也关系到人对自然的生理、心理需要。在住区环境规划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基地原有的环境条件,增加绿化,调节住区小气候,改善住区的声、光条件,发展立体种植,让住区成为居民真正的家园。

3.2 城市住区环境精神层面规划

诚如英国首相邱吉尔“人造住宅,住宅造人”的名言,住区环境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古代孟母三迁,为的就是追求一个好的居住环境。现代居家生活的变化,使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进步的同时,自身的失落感却越来越清晰,挥之不去,也无从排斥。因为这是一种失去家园的飘零感,一种身处边缘的无奈,一种从物质获得到精神失落的双重体验。要调整这种现象,最重要的是文化从混乱之中走向真正的复兴和有序。因此,现代住区环境精神层面的创造,就是要在组织上,建立全新的现代住区管理及组织机制;在社会学上,强调住区作为社会进步意义的基本单位对人类心智成长的影响,尤其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住区精神文明内涵;在心理上,形成住区居民共同的归属感,共同的利益关系,促进人际交往,睦邻和谐;在文化上,强调共同的心理认同,共同的文化背景基础,建立普遍意义的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篇7

摘要由于环境保护机制缺失,导致我国“生态旅游离生态更远”的尴尬现实。文章假定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制旅游企业,制定并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构建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从政府规制角度对企业制定和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政府执行有效监管,对不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企业制定适当的惩罚力度,就可以促使企业自觉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而证明政府规制企业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政府规制博弈论

1引言

生态旅游作为一个“舶来”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并在随后的20多年得到蓬勃发展,一时间生态旅游成为最时尚的旅游消费,消费者趋之若鹜,生态旅游市场规模庞大。面对巨大利益诱惑,许多旅游开发商的触角开始转向生态旅游,政府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热情也不断高涨。这些旅游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业已形成的旅游产业链条及客源市场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政府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机制缺失,政府与开发商的协议在关乎环境成本补偿及惩罚机制的内容方面几乎是空白,于是,旅游企业对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和管理,落入了法律和规定的“制度真空”地带。结果导致旅游企业只关注开发生态旅游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缺少系统环境保护规划,肆意开发,造成了污染、环境退化、经营性设施侵占生态旅游资源等诸多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制、监督企业制定和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迫在眉睫。本文假定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制旅游企业制定并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构建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从政府规制角度对企业制定和实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博弈双方的均衡战略,以期分析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政府规制的效用。

2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保护规划缺失与资源开发建设不当,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出现的生态旅游破坏生态的现象,诸如美国、西班牙等旅游发达国家就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以期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规制旅游企业从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机制入手,以环境评价与环境容量为科学依据,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规划区域的功能区划、生态旅游规模与形式、生态旅游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和环境美学保护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与实施方案。规制,又称政府规制,是指政府利用国家强制权依法对市场中的微观经济进行干预,其规范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以确保公众利益。规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立法程序来干预,具体手段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我国生态旅游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发展都落后于旅游发达国家,但是各级政府对发展生态旅游给予了极大支持。由于财力有限,对旅游业的投资相对不足,导致地方政府在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选择中往往更倾向于后者,而对旅游企业只顾经济利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行为持默认态度,生态旅游环境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对违规旅游企业采取行政处罚手段。

诚然,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制旅游企业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要考虑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的成本、监督企业实施的成本,要考虑旅游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发生的成本以及企业违规时的处罚成本等资本投入问题。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缺乏系统环境保护规划,走“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必定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开发和保护同步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一系列的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一场博弈,是博弈双方围绕经济利益所制定的各种策略,而博弈的结果将检验政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规制的效用。

3政府与企业实施生态旅游环境规划的博弈

3.1基本假设

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决策环境是复杂的,为了便于分析,笔者在不影响研究结论的前提下,做出以下基本假设:①博弈中仅有两个参与者,即政府与企业,二者可以选择的策略分别为“监督”和“不监督”、“实施”和“不实施”;②两个参与者做出决策前不知道对方的行动,可以认为他们的行动是同时的,即模型为静态博弈,参与人对相互的策略和收益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即模型为完全信息博弈;③环境的改变及其环境保护规划的成本是政府关心的主要目标;④企业在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时受到一定约束,企业未制定(实施)环境保护规划,会对消费者的利益和环境造成破坏,如果被检查到,会受到法律诉讼和处罚等经济、名誉损失。

3.2构建博弈模型

依据上述模型的假设,可以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即完全信息条件下,不考虑时间因素的一次性博弈):r1—企业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时所获得的收入;r2—企业未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时所获得的收入;c1—企业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所发生的全部成本;c—政府在对旅游企业进行监督时所花费的各种成本;cp—企业不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被政府查处时所受到的惩罚;p—企业不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被政府查处的概率。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政府和企业都在权衡利益得失后,选择决策行为。博弈的策略矩阵见表1。

通常情况下,政府所得到的惩罚收入大于监督成本,本文假定pcp>c;当企业未实施环境保护规划被查处时受到的处罚大于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成本,否则就企业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就不愿意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只需要向政府交纳相应的惩罚金即可,本文假定pcp>c1,企业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利润应小于未实施情况下的利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才有逃避实施环境保护规划的动机,即r1-c1<r2,现实中,企业受到处罚后的收益应处于一个低的水平,才证明政策的相关政策是有效的,即r1-c1>r2-pcp,其中,y和1-y分别是政府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策略的概率,x和1-x分别是企业选择实施与未实施的概率。

篇8

【关键词】 城市 环境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design.

1.环境的含义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向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就是环境的科学而又概括的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所说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毁灭。同时,环境又不是泛指人类周围的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事物整体。比如,银河系,我们并不把它包括在环境这个概念中。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1.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这个概念也在发展.如现阶段没有把月球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是随着宇宙航行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月球将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

2.环境问题分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破坏和污染所引起的。如:火山活动,地震,风暴,海啸等产生的自然灾害,因环境中元素自然分布不均引起的地方病,以及自然界中放射物质产生的放射病等。

另一类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容许极限,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超越了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这些都属于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多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当前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强烈要求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伴生产物。具体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2.2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2.3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2.4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3.工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环境优化的今天,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我国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设计领域的一种战术回应,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也因此从观念转变到理论建构乃至设计,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必将得到重大的发展。此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冠以“生态”的各种词汇频频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文本中,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实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设计绝非易事。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卫,人群特色及景观风貌等研究内容。

3.1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3.2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3.3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3.4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3.5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3.6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郁闭度及叶面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值等特征加以规定。

3.7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土壤,灰尘,噪音及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的措施。

3.8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城区与郊区绿地系统的协调关系,区域空间调节关系,休闲人口流动的关系等等。

首先从设计和规划上来说要与国际接轨,无论是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解决当地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

解决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化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庄惟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伪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1998,(11),54-56.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 ],建筑学报,2001,(5),47-50.

篇9

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景观建筑(小品)、山体、水体、植物、道路、铺地等,它们是景观文化的外显部分,是其审美意象的载体,作为景观文化设计的物质化层面,其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旅游受众的第一感受。而景观构成要素,尤其是景观建筑的选择与设计,应该力求准确、全面地反映其所在地区的相应文化特征,而不是人云亦云,否则很难吸引视野越来越广阔的旅游受众。如目前不少地方的景观设计中的建筑都采用了明清时候的官式做法,因此带来风靡大江南北的明清严正规矩、略显拘谨的风格,而并未将秦时豪放、汉时古拙、唐时舒朗、宋时纤丽的时代特色给予足够笔墨。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雷同景观建筑,已经很难吸引逐渐将旅游作为日常休闲生活的大众,在重复多次的视觉疲劳中,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心理抵触。其实,各地以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其相关景观要素本身有着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下文试以冀南地区说明。冀南地区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以(第一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邯郸市拥有34处、邢台市拥有21处①,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个方面,时间体系上溯至石器时代,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绝大多数都与传统建筑发展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景观要素丰富的内涵.如赵王城、午汲城、王郎城遗址和朱山石刻等景观主要体现先秦及两汉文化,其景观建筑特点是“高台榭美宫室”,这种高台建筑是以一组小空间木构架建筑围绕着两至三层的巨大夯土台而成,其体量巨大,但技术较原始,建筑单体简单,屋顶平直,斗拱形式杂而多,很多构件远未定型化;沿平寺石塔、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等景观主要体现盛唐文化,其景观建筑特点是开朗舒展,屋顶出檐深远,内部空间阔敞,斗拱构件硕大且有着不可替代的结构作用,以版门和直棱窗为主的门窗朴实无华,土朱、白、黑灰搭配的色调简洁明快;大名府城、武安舍利塔、白家庄摩崖造像等景观主要体现宋代文化,其景观建筑特点是装饰华丽,装修精美,色调以金、蓝绿、青绿为佳,建筑构件做法精致细腻,琉璃面砖、瓦等常被使用另外,冀南地区特有的屋顶脊饰、斗拱假昂、门楣装饰等也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将其作为文化遗产旅游景观的构成要素,无疑增加了景观文化的独特性。

二、审美意象的多样性

景观审美意象是在景观审美活动中产生的认知与情感,是通过景观设计的实体形象认知,将之加以想象与理解,从而得到情感的满足与共鸣。审美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重点,它既关心形象的创造,又关注精神的满足,真正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文化遗产旅游的审美意象,为景观文化的设计提供思路与依据,它使公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从而在旅游景观体验过程中达到感性世界美的愉悦。审美意象是景观文化“形而上”的部分,涉及景观文化的规范制度、人文意识、价值观念、哲学理念、思维方法等各个方面。由于其综合性,因此在某个文化遗产景观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尽可能多的内容,否则有可能流于单调与空洞。以冀南地区邺城遗址景观审美意象为例,可概括为:城市营建之礼制规范;建安文学之人性觉醒;佛教兴盛之文化交融;山水园林之无为隐逸;典故传说之人生智慧等如城市营建之礼制规范的审美意象是邺城首创了一种全新的棋盘格式城市格局,其功能分区明确,宫城位北居中,听政殿前至南城广阳门有着一条笔直的御道,御道两侧分设衙署,这种将宫城中轴线设为都城御街、皇城布局力求规划严整的城市营建,直接影响了后期北魏洛阳、南朝建康等的南北都城的设计,是隋唐长安、北宋东京、明清北京等都城规划的蓝本。其实,邺城的城市营建正是体现了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礼制规范,它强调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规定人与人之间特定的道德伦理关系,其影响渗透到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之中;而建安文学之人性觉醒的审美意象,是源于在邺城曹氏父子与王粲等“七子”开创了建安文学,一改两汉时颂功德、美育化的儒学宗旨,而将关注点集中于对人生的思考与感叹。他们吟咏“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年寿有时而近,荣乐直呼其身”“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感叹生命之短暂、悲凉人生之苦难、哀伤欢乐之易散,放纵身心之享乐,这种看似悲观、消极、颓废的人生观,却恰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时期人们对于人生强烈的追求与留恋,其强调个人存在意义与价值,主张充分把握个人命运的人生主题,标志着中国文化人性的觉醒,它使人之个体和其内在的才情、品貌、精神等成为这个历史时期审美的重点;至于佛教盛行之文化交融的审美意象,是因为邺城及其周边地区的佛教,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这既不同于丝绸之路上有着浓郁古印度风格的藏传佛教,也迥异于唐之后中原地区盛行的汉地佛教,而是兼收并蓄,在绘画、雕刻、装饰等各方面,不但有着希腊、波斯等地区的艺术特色,而且更多彰显了印度曼陀罗文化与中原传统的“河洛文化”、算数文化的的呼应与融合

三、环境规划的生态性

目前,生态的概念已深入人心,景观设计人员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可以说,每个景观的环境规划都会将生态的概念加以强调,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如将景观的生态设计等同于大量绿色植物的种植;忽略地区区域环境特点,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盲目照搬国外已有生态设计实例;或者对地区文化传承脉络认识不足,仅对文物建筑本体予以保护,而对其周边延续日久、有着不同时期文化烙印的大量一般性建筑视而不见甚或一拆了之.等总之,景观环境规划的生态设计仍有不少需要设计人员深入推敲的问题。关于冀南地区建筑文化遗产旅游景观环境规划的生态性设计,建议可从哲学思想、策略原则、技术手段等三层面给以思考:

1.与西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想不同,中国的哲学思想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秉承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念,认为人与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万物均从属于物质世界的体系,强调综合气候、地理、人文等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加之丰富的心理效应、独特的审美意境,因地制宜地构建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将人与天地万物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哲学观念,可说是人类最早的生态观念。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有着对于处理景观生态非常得心应手的方法,就是以“相地尝水”的堪舆术来创造“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景观模式,安徽的宏村、山西的丁村、福建的客家土楼等都是其中颇具盛名的的成功案例。直至今日,挖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景观生态性的深刻内涵,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当前能源、环境、人口等危机之下,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在各领域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景观环境规划领域亦是如此,只有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才能取得景观生态的平衡,使其得以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之下,应着重从降低能耗与提高环境利用率、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环境的耐久性和适应性、使用对景观环境影响较低的构筑材料、综合考虑景观环境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发掘景观环境的场所精神、延续景观所处区域的文化脉络方面进行策略研究。

篇10

    1 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环境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依据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的科学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1],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标准。因此说,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环境标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法制性标准[2]。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法依据。没有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具体执行。

    1.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

    环境标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3]。无论是“三同时”把关,还是定量管理实施新的五项制度,都必须通过环境标准来体现。此外,环境标准也是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依据之一。

    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

    环境标准反映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目标,因而也代表了环境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美国《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后9个月内,每个州都必须向联邦环境保护局呈交在本州执行和维持该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应规定尽速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程表[4]。我国的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就是环境规划总目标的分解并定量化了的产物,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5]。

    由此可见,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环境标准,对于严格执法,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

    2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主体结构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6]。环境标准的主体结构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显然,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为了制修订和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需对有关的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方法、管理和治理的技术规范,名词、术语、图式、标志、量纲及导则等作出统一的规定,这就是环境标准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由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组成。

    3 建立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

    无论是环境标准的主体还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制定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7]可以归纳为两点: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枣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基准反映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作用于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和剂量下引起危害作用种类和程度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准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卫生基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物理基准(对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要起防止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不良影响的作用,必须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制定的依据。

    其次,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8]。

    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排放标准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自然净化和稀释扩散进入环境后不致使相应区域的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显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是修订排放标准所需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是以浓度控0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需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使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起联系。

    支持系统各类标准的建立也需要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基础标准,需要了解国内外有关词汇、术语、图式、标志的习惯与规定;掌握国内外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和导测,建立规范化的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同样,制定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准确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环境标准样品。

    总之,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科研和决策过程,环境标准体系中各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支持。只有根据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计划和规划,合理组织安排相应的近、远期标准科研项目,才能使环境标准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

    4 各层次环境标准科研工作的目标

    4.1 环境标准科研的层次及其内涵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标准保护的对象增加,保护的程度增加。

    根据环境标准工作的上述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标准科研工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4.1.1 环境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研究

    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技术导则实质上就是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一层次的科研工作归属于软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使制修订出的环境标准满足当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要求。

    此外,有关环境标准制修订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定也属于一层次。

    4.1.2 环境基准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属自然科学范畴,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在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确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而后遵循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两大原则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准研究在环境标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美国极重视环境基准的研究工作,其审查和修订环境质量标准的费用中90%以上用于支持围绕标准的环境质量基准研究。1978财政年度到1986财政年度,环保局用于大气环境质量基准研究项目的经费达3.20亿美元[7]。而每确定一项水质基准也耗资约10万美元[8]。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基准研究的组织工作,针对标淮制修订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确定研究需要,制定下阶段研究计划,统一设计,统一方法,开展系统研究。美国的环境质量基准正是由于随研究进展而不断修订,才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并对世界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除美国外,前苏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质量基准也有相当影响。

    4.1.3 环境标准制修订的决策论研究

    以环境质量基准为科学依据来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考虑经济、技术等许多因素。同时,卫生基准、生态基准和物理基准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污染物环境浓度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标准保护对象和保护程度的选择,都会影响最后的标准值。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化、定量化处理,可以降低环境基准转化为环境标准的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其中有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决策方法要研究。

    美国在制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确定致癌物水质基准时采用了风险评价的技术。风险评价通过对意义不够明确的“健康影响阈值”“风险”“安全余地”等概念采用精确的技术性定义,确定了需要保护的对象、相应的阈值以及污染物最大浓度的概率分布特征,然后运用统计处理估算出达到标准时污染物浓度超过健康影响阈值的风险(概率),从而对标准的安全性作出定量评价。标准制定者可据此选择适当的标准值,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

    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价,美国采用管理影响分析方法来完成。管理影响分析内容包括对达到标准所需费用的估算,对各类工业和社区的经济影响分析,以及达到标准可带来的效益分析。

    我国在从基准转化为标准的过程中,较少使用定量化方法,因此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不强。

    4.2 我国环境标准科研的目标

    分析上述三个层次的环境标准科研工作,可以看出其中既有关于环境过程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也有直接为标准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既有必须在近期内解决的方法论研究,也有需要按标准制修订计划逐步安排的应用性研究。因此,应当根据标准工作的特点,考虑近期和远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标准科研计划,从而使科研能为标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首先,必须重视有关标准工作的软科学研究。除了上文论及的技术导则研究和决策论研究之外,还应当研究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机制。其目的就是使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标准实施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