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作物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作物的概念

篇1

关键词:现代农作物种业;概念;内容;特征;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6-2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和最具高新科技含量的产业。为加快推我国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必须对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概念

农作物种业即农作物种子产业,是指由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作物育种与引种、农作物种子生产繁殖、加工、贮藏、推广、销售、质量监控及管理等环节构成的产业链条。现代农作物种业就是现代化的农作物种子产业,是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物质条件,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并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作物种业。

2.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内容

2.1农作物种业科学技术现代化

农作物种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指在农作物种业的各个环节广泛采用先进的种业科学技术,改善种子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种子产品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需求。其关键是利用先进的育种和制种技术武装农作物种业,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农作物种业生物化、化学化和信息化。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作物种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作物种业的过程。

2.2农作物种业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农作物种业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是指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种业投入要素,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种业生产率的目的。其实质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作物种业,实现农作物种业机械化、电气化。只有如此,才能为现代科学技术在种业中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也才能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种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3农作物种业组织管理现代化

农作物种业管理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管理农作物种业,建立合理的农作物种业经济结构,实现农作物种业生产经营的区域化、专业化、育繁推一体化。实现农作物种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就是要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作物种业采用现代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社会化程度高,必须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才能协调农作物种业各生产要素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以及产前、产中、产后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3.现代农作物种业的特征

3.1商业化育种

商业化育种是指种子企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入研发资金,组织科研力量培育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活动。一是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紧密结合、目标明确、分工合理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品种培育、审定、繁殖生产、加工销售、知识产权保护和有偿转让的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制和机制;三是按照市场化、工厂化的模式要求设置育种流程,开展品种研发,并对育种流程实施程序化管理,开展商业化育种;四是调动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中的主体作用。

3.2专业化生产

农作物种业专业化生产是指种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等按照种子的不同种类、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地区之间或农业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向专门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农作物种业专业化生产是种业社会分工深化和经济联系加强的必然结果,也是种业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作物种业专业化生产包括种业企业专业化、种业生产过程专业化和种业生产地区专业化三个方面。企业专业化是指种业企业之间实行分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形成生产规模化。生产过程专业化是指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全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企业来完成。地区专业化又称种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在较大的地区比较集中地生产特色农作物种子;农作物种业对地区专业化有特殊要求,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地域优势,科学规划种子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建立并严格保护优势种子生产区。

3.3产业化经营

种子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将种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用利益机制紧密联结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使种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把我国传统的种业改造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种业,建立一个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以及管理等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化体系,使这个体系中的种业企业在市场环境下,为实现其产业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经营活动。这种经营模式通过发展种子加工和贸易,把产加销融为一体,使市场带动种子生产,从整体上推进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的转变,是加速种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篇2

关键词: 酸雨;农作物;危害;防御措施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consumption, the progress of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he expans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transforming the nature, the frequency of acid rain presents rising trend. The concept and formative factors of acid rain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As acid rain is harmful to crops, th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is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harm of acid rain on crops. However, th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cid rain on the public health,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Key words: acid rain; crops; harm;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酸雨的概念与形成因素1.1 概念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冰雹、雾等。未被污染的降水是中性的,pH值在7.00左右;当大气中SO2、CO2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与大气中水汽经过化学物理变化,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雨叫酸雨;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雪叫酸雪;形成pH值小于5.60的雾叫酸雾。

1.2 形成因素 酸雨的成因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大自然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是工业生产、燃烧煤炭、石油及汽车尾气和民用生活燃烧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大自然因素主要是火山爆发等产生的物质,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碳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碳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1.2.1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由于它的水溶性,使它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中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而大气水汽中酸度随氨的增加而降低。 1.2.2 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来说,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越高,导致pH值越低。

1.2.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C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1/2,在南方约占1/3。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2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 1.2.4 天气形势的影响。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篇3

农作物种子标签上必须标注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无编号的即为无证生产种子,有编号的还要看该生产许可证是否真实、有效。

种子生产许可证有3类:

一是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二是主要农作物常规种的大田用种生产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三是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国家农业部核发。越权核发许可证视为无效。例如,标签上种子类别标注的是常规种原种,而种子生产许可证是某县农业主管部门核发,则判定是无证生产。

二、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

不论是主要农作物,还是非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上必须标注经营许可证编号,无编号即为无证经营种子。有编号,应检查经营许可证是否真实、有效。种子经营许可证有5类:

一是常规种子经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二是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三是从事种子进出口业务公司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由国家农业部核发;四是实行育繁推一体化公司的种子经营许可证,由国家农业部核发;五是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经营许可证,由国家农业部核发。越权核发经营许可证即为无效。

三、品种名称和审定编号:

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可在本省适宜范围内推广。因此,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上必须标注品种审定编号。要注意检查品种编号是否真实(以审定公告作参照)通过审定编号了解品种是国审还是省审,相应地确定该品种适宜种植区域。特别强调,种子标签标注的品种名称必须与审定公告一致。现在有的经营厂家在品种名称前加改良,在品种名称后加“几系”,与审定公告不一致,这样的种子则视为未经审定种子。

篇4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意义

1 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

测土配方施肥是建立在土壤检测和肥料田间试验基础上,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肥料,结合土壤供肥性能的检测结果,以求达到肥料的最大效应。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的使用方法、数量和时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其实质就是解决农作物所需要肥料的数量和土壤本身所能提供的肥料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施用不同含量元素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配肥-供肥”的模式。

2 技术要点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围绕“测土、配方、供应、配肥、施肥指导”等五个技术要点来进行,并且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2.1 分区施肥

根据自然条件、土壤的供肥能力、生产内容来进行划定区域。之后收集这个区域的土壤进行化验,了解以往农民的施肥情况、农作物的产量高低、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自己因素等等。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土壤样品的采集要根据土地的利用状况、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农作物的产量水平等因素划分若干区域进行土壤样品采集。为了能达到所采集的土壤尽可能的均匀一致,最好采取一农户的不同地块。土壤采集面积为1—10亩,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GPS定位系统,记录所采集地块的经纬度,精确到最小单位,这样多化验的结果更加可靠。采集样本的时间最好是在农作物播种前或者在农作物收获时进行。在采集的同一区域,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一般需要2-3年采集一次;中、微量元素3—5年采集一次即可。各区域的土壤采集后根据国家标准、行标、土壤分析技术规范测定土壤养分属性,完成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测定,对土壤的供肥能力做出检测。

2.3 田间试验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的需肥期和需肥量来进行对肥量的分配,从而优化基肥量、追肥量的分配比例,这是田间试验的重要作用。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在施肥前要检测出土壤养分系数、土壤供肥能力、农作物需肥参数以及肥料利用率等,构建合理的施肥模式,为施肥区域和施肥配方提够充分有效依据。下面是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法:

2.3.1 多因子正交、回归设计法 多因子正交设计方法一般来说所采用的是以单一因素或者是二因素多水平设计方法为基础,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量统计,这样统计的意义是可以得出产量和施肥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效应方程式),并且根据方程式可以看出不同肥料配方对产量的效应,计算出肥料的经济适用量,也就是最佳施肥。这种设计方法,可靠性强,精确性高,对于施肥与产量的反馈性很好。

2.3.2 养分测定指示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农作物吸收土壤养分和土壤本身养分测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通过检测可以得出土壤不同的养分差值,并且制成养分丰缺检索表,这样就可以按照检索表就行施肥。这种方法使用起来很便捷,直观性较强。

2.3.3 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一种养分的定量,然后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例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等。这种方法减少了工作量,同时也容易理解。

2.4 配方设计

测土配方施肥其实质就是为了因地制宜的进行肥料配方。肥料的配方需要总结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土壤、地貌、气候、耕作制度等等,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配出适合各个区域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肥料。

2.5 施肥指导

这是一个实践阶段,把所配置的肥料施入相应的地块当中。在此之前要对农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参加专家讲座,并且要印发测土配方通知单。施肥期间需要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让农户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施肥。

3 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

3.1 提高产量,保证粮食安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求,来制定施肥配方,使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充分的吸收所需分,从而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3.2 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某些资料显示,农民在生产资料上的投入相当于家庭收入的45/左右,其中大部分消费是购买肥料,而且近几年物价上涨,肥料的费用也随之上扬,这就加大了农民的压力。在农村农民盲目投入现象还很严重,他们认为多施入肥料,作物就会好,产量就会高,但是他们忽视科学的重要性。如果所施入的肥料不是作物所需要的,就不能被农作物所吸收,产量自然也不会高。这种投入就是浪费,增加农民的投入资本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测土配方施肥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也就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3 保证农业健康发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了农民盲目施肥的现象,改变了农业从事者的肥料投入越多产量越高的传统意识。根据不同土壤结构配比不同的肥料,大大节约了肥料资源。

参考文献

[1] 胡瑞轩.土壤肥料实用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5:24-25.

篇5

    一、综合防治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来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主要的是通过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终于更深刻地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改变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从而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防治手段,企图利用这种单一手段来达到控制或消灭害虫的目的。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手段,使之相辅相成,将病虫害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以收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所使用的手段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新的综合防治概念,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管理和周围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在生态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或轻或重地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的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情况下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了使天敌能够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抵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地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业技术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是它们的各自特点和限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彼此补充,能够收到最大的防治效果。必须全面考虑,使防治措施对生态系内外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与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二、综合防治技术在控害减灾中的作用

    我国农业生物灾害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单一病虫为研究与防治对象,发展为以作物及其全生育期的多病虫为研究与防治对象,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开展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基础的系统研究,组建适合各主要生态区的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分别在各示范区贯彻实施。在病虫害大发生的条件下,这些综防体系和配套防治技术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示范区显示出典型的科技主导作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是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益以及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农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增产指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山东省曹县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工作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由于农作物种植重茬、迎茬较多,病虫害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曹县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花生、棉花等,多年来,由于农作物种植种类单一长期重茬、迎茬种植的情况较多,近几年来病虫害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逐年加重。

    2、 农民盲目用药、滥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意识还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病虫害的逐年加重,据调查,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对农作物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面积达到90%以上。一些农民在施药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用药量随意加大,这样就造成一些病虫害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也增加了用药的成本,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加重了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

    3、农业生态系统脆弱,病虫灾害此起彼伏

    (1) 小种分化与变异。新发现小麦白粉病毒力较强的8个新小种,潜在威胁更大;稻飞虱生物型以Ⅰ型为主,转变为生物型Ⅱ为主,并发现了致害力很强的孟加拉型;稻瘟病小种变异也很频繁。这些病虫新种型的出现,将引起大面积种植的品种丧失抗性,危害加重。

    (2) 主要病虫再猖獗、次要病虫上升。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农药品种的更换,导致过去已长期控制的小麦吸浆虫、二化螟、三化螟、东亚飞蝗、稻蝗等多种病虫又回升造成灾害,一些次要的或局部性病虫害,如稻瘿蚊、水稻细菌条斑病、水稻恶菌病、麦蜘蛛、麦叶蜂、玉米病毒病等亦常成灾。。

    (3) 危险性病虫害传入。近年来,一些国际上成灾频率极高的危险性病虫害如稻水象甲、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马铃薯象甲等先后传入我国主要粮棉产区和林区;美国白蛾已沿主要铁路干线分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美洲斑潜蝇的传播更快、危害更大,迄今已在南北十多个省(区、市)发现其严重危害蔬菜、花卉、烟草、油料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形势相当严峻。

    4、关键防治技术落后

    (1) 农药使用技术落后。如农药的施用至今仍沿用50年代的大容量淋浇喷雾法,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20%左右,施药器械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一贯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民用飞机施药发展缓慢,机动施药器械拥有量小,使用范围有限,目前防治病虫害主要是手动器械施药。在病虫害大发生时,还得靠人海战术,尤其是除草的问题愈加突出,全国年耗除草用工约250~260亿个劳动日,几乎占农业用工的一半。有关农药的药效测定、残留动态监测、病虫抗药性的评估及治理亦严重滞后,盲目用药现象十分严重。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虽有一定基础,但与产业化的目标差距很大。此外,我国化学农药创制和研究能力落后,主要依赖于仿制的格局依然如故。

    (2) 抗病虫作物品种选育急待加强。对棉铃虫、棉蚜、黄萎病、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尚没有研究出高效的可稳定控制其危害的农作物品种,生物技术在抗病虫品质创新与选育的应用上也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3) 病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化学药剂防治仍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主要减灾手段之一,随着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威胁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200多种,其中27种防治对象已产生严重抗药性,如水稻螟虫、棉铃虫、棉蚜、红蜘蛛、菜青虫、褐飞虱、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蔬菜霜霉病、小菜蛾、温室白粉虱等,尤以棉蚜、棉铃虫、白粉虱、小菜蛾、蔬菜霜霉病的抗药性突出,成为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

    (4) 生物防治技术呼唤新的突破。我国是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很大成果,就总体而言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但近年来在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贮备)、生物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投入市场新的生防制剂和保护利用天敌的实用技术越来越少。生物防治技术有待新的重大突破。

    5、灾害预警能力差

    长期以来,受研究经费和条件限制,我国对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吸浆虫、棉铃虫、玉米螟、棉蚜、草地螟、稻瘟病、黄萎病、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爆发成因和灾变规律的研究相当薄弱,因而对大区域流行暴发的重大病虫灾害的整体预警能力差,目前仍难以完全摆脱被动应付的局面。

    四、持续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措施

    1、加强对病虫害研究的投资力度

    我国农业一直是低投入的弱质产业,农业科研的投入更是如此。在农业科研中,一谈及加强投入,人们首先考虑良种培育、科学施肥、兴修水利、区域治理等,植物保护总是被放在从属地位。植保科研单位由于经费不足,设备、仪器严重老化、陈旧。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落后,导致相关基础研究滞后,无法开展重大病虫害的灾变规律研究,因而对灾害的预警能力差,生产上顾此失彼,已造成了严重后果,亟待加强投资力度。

    2、 粮棉作物重大病虫害灾变规律研究

    以严重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迁移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迁移性害虫大批量、长距离、大范围迁飞或扩散的行为特征、生理生态机制及其灾变规律;流行性病害大区域蔓延、远距离传播的特征、生态条件及其成灾规律。

    (2)重大病虫害与其寄主作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不同的作物布局、栽培制度及气候等条件下的消长规律与成灾趋势,分析引起暴发灾变的关键因素。

    (3)害虫生物型分化和病原菌致病性变异的趋势、遗传规律及其与病虫暴发或流行成灾的关系。

    3、加强粮棉油作物病虫害预测及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以严重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及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重大病虫害及农田草、鼠害为主要对象,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重大病虫害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动态消长规律;主要致灾种类的发生发展趋势;准确的中、长期发生预报,数量化的灾害性风险预测技术。

    (2)改进农业生物灾害的关键治理技术,对生态调控技术的创新与示范、控害生物的扩繁与利用、高效低毒非残留药剂的筛选与应用、病虫抗药性治理、抗病虫作物的选育与应用、耕作栽培措施的持续控害等技术措施着重加强研究;开发适应不同作物生态区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控害减灾配套技术体系。

篇6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

1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

1.1降低农业污染,保护自然生态

绿色种植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对特定地区大气、水土起到保护作用。

1.2促进农作物的质量安全

使用绿色种植技术,会大幅降低农作物中的农残比重,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对应的自然肥料通常牲畜的粪便如牛粪、羊粪数量会提升。使用此种方式种植的农作物,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还没有化学毒素残留,成为众多粮食基地“绿色食品”的安全信任标签。1.3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幅员辽阔,特定区域往往仅适宜种植某些特定作物。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区域,种植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产量相较传统农业也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因为区域农作物产品的绿色种植特点,价格也会得到提升。同时,使用无机肥和种植环境的养护,往往可以形成地区农业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地域要求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作物地区,需要符合农作物种植的地域和自然条件要求,这样才可以大面积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技术推广。通常绿色种植区域都会建立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式农业种植能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降低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同时能集中有效地使用工具进行施肥、灌溉及除草等。通过基地先进的技术推行方式,起到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和带动效应,进一步加快绿色农业的推广进度和覆盖率。

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途径

3.1构建绿色种植技术的多元推广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绿色种植技术的成熟度、示范效果及种植经济效益的高低。由传统种植转变为绿色种植,需要绿色种植技术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效果,让农户充分了解绿色种植的益处,获得他们的认可。专业农业机构可采用走基层、现场指导答疑、一对一技术等实地与微信公众号、小视频、微博及论坛等推广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农户对绿色种植技术的了解,加强技术人员与农户的实时沟通。

3.2适时出台相关惠民政策

相较于传统农业,绿色种植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在短时间内无法很清晰地看到,对农业经济效益没有把握,是农户无法直接应用绿色种植技术的根本原因。同时,绿色农业在防虫、除草、施肥及护苗等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更高,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数据和手段,这对于普通农户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除了技术上的支持与推广宣传外,需要给予农户相关的帮扶政策,如发放技术津贴、大面积种植奖励等,农户在经济效益有一定的保障基础,才会有兴趣尝试绿色种植。

3.3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绿色农业种植概念由发达国家率先提出和应用,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外对绿色农业种植的选取作物、培土、栽种、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看护、各种无机肥的浇溉及产出加工的全产业链都有完整的运作体系。国内在学习国外技术时,要注意各国不同的自然环境、土地气候及农作物适应情况。

篇7

关键词:不合格种子;瑕疵种子;缺陷种子;缺点种子

经检发芽率符合标准的种子播种后不出苗或出苗后长不成植株,审定通过的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或种性严重退化等不属于假、劣种子的种子质量问题,在实践中时有发生。人们在处理不属于假、劣种子的种子质量问题时,常感到无法可依。这是因为人们在处理种子质量问题时除适用《种子法》对假、劣种子的特别规定外,不善于适用其他法律有关产品质量的一般规定。种子属于产品。依据有关规定,种子质量问题包括假、劣种子在内可以分为种子质量不合格、种子瑕疵、种子缺陷和种子缺点。在法律文件中,除《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缺陷”(在种子这一特殊产品领域应称“种子缺陷”)的概念和《种子法》对假、劣种子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外,“产品瑕疵”(在种子应称“种子瑕疵”)、“产品质量不合格”(在种子应称“种子质量不合格”)和种子缺点没有明确的定义。因此,正确理解和认识各种种子质量问题的含义及相互区别,十分必要。

1各种子质量问题的概念和范围。

1.1不合格种子的概念和范围。种子质量不合格,是指种子质量不符合法律法规,或不符合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质量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或不符合标签标注指标、合同要求。质量不合格的种子称作不合格种子。不合格种子包括:一是假种子和劣种子;二是应审定而未审定通过的种子和违法引种以及为境外制种、引种试验的收获物在国内销售的种子;三是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标签通则》规定以及伪造、涂改标签或者试验、检验数据的种子;四是不符合包装标准的种子;五是不符合贮藏标准的种子;六、不符合标签标注指标、合同要求的种子。

1.2瑕疵种子的概念和范围。种子存在瑕疵是指种子不具有通常的使用性能或不符合品种说明。存在瑕疵的种子称作瑕疵种子。瑕疵种子包括:一是活力瑕疵的种子。是指虽经检发芽率合格但不具有正常出苗、生长、发育成正常幼苗能力的种子。二是种性瑕疵的种子。是指非品种退化或混杂原因不具备品种“三性”即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种子。三是性状瑕疵的种子。是指不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种子。四是栽培瑕疵的种子。是指不适应品种主要栽培措施(包括播期、播量、施肥方式、灌水、病虫防治等)的种子。五是使用瑕疵的种子。是指不适应品种使用条件(包括适宜种植的生态区和生产条件)的种子。六是作用瑕疵的种子。是指不具备应有作用的种子。如包衣种子不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虫害或促进幼苗生长等作用。

1.3缺陷种子的概念和范围。种子缺陷是指种子存在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和他人财产安全构成危险或者潜在风险。存在缺陷的种子称作缺陷种子。农作物是经过长期自然进化、人工驯化形成的适应人类某种需要的特殊植物。农作物品种是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一般情况下,农作物种子不存在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和他人财产安全构成危险或者潜在风险。所以,在实践中很少使用缺陷种子的概念。但是,随着转基因育种、辐射育种的发展,以及药剂处理、生物处理等种子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就有可能存在上述危险或者潜在风险的种子;此类种子就属缺陷种子。

1.4缺点种子的概念和范围。缺点种子来源于“缺点品种”。缺点品种是指审定通过的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或者种性严重退化,不宜在生产上继续使用的品种。缺点品种产生的种子称作缺点种子。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和品种自身的变异,审定通过的品种就会出现不可克服的缺点或者种性严重退化,产生缺点种子。

2各种子质量问题之间的区别

2.1判定标准不同。判断种子质量合格的标准是已的种子质量国家或行业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当事人的约定。判断种子存在瑕疵的标准是种子不具备通常的或约定的使用性能。判断种子存在缺陷的标准是种子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和他人财产安全构成危险或者潜在风险。判断种子存在缺点的标准是审定通过的品种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或者种性严重退化。

2.2责任主体、性质和形式不同。

2.2.1种子质量不合格的责任主体、性质和形式。依据《种子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因种子质量不合格造成种子使用者损失的,由出售种子的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其责任性质为过错责任。在出售种子的经营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由其预先向种子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是一种替代责任;其承担替代责任后享有向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追偿权;最终责任的承担者是有过错的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法律之所以规定由出售种子的经营者预先承担责任,目的在于对种子使用者利益的优先保护。种子使用者享有的向出售种子的经营者的“赔偿权”,与出售种子的经营者享有的向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追偿权”,权利主体和权利性质均不同。种子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应向出售种子的经营者承担追偿责任,不等于应和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共同向种子使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践中,要求种子生产者、其他经营者和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共同向种子使用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做法,混淆了“赔偿权”与“追偿权”的界限。依据《种子法》第四十一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种子质量不合格的责任形式是综合的,既包括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责任,又包括发生在非平等主体之间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2.2种子瑕疵的责任主体、性质和形式。因种子瑕疵造成种子使用者损失的,由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向种子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责任性质为种子出售者就种子的使用性能或其它性状对买受者承担的默示或明示的担保责任,它属于违约责任范畴,是一种过错责任。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如在出售种子时已就种子瑕疵明确告知的,免其责任。责任形式为更换、退货或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2.3种子缺陷的责任主体、性质和形式。因种子缺陷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人身或他人财产造成损害的,由转基因品种的培育人、审定人或药剂处理种子的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向受害者承担赔偿责任。责任性质为产品责任,是一种严格的无过错的特殊侵权责任;即无论培育人或生产者和种子经营者是否有过错,只有因种子缺陷造成损害,都必须赔偿。责任形式为连带赔偿民事责任。

2.2.4种子缺点的责任主体、性质和形式。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造成损失的,由培育人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培育人通过品种权许可或种子生产、经营、推广享受了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根据对等原则,其有义务承担因品种推广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审定人(即承担品种试验的单位和从事品种试验、审定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3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同。种子质量不合格涉及的有关民事责任,因损害事实发生而产生。涉及的有关行政责任,以生产或经营不合格种子而产生,与是否造成损害结果无联系。涉及的有关刑事责任,以销售金额五万元为起点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使生产遭受二万元损失为起点构成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种子缺陷责任和种子瑕疵责任只能在损害或违约的事实发生后产生。种子缺点责任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缺点时产生审定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在造成损失时产生培育人和审定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3判定不同质量问题种子的依据和方法。

3.1判定质量不合格种子的依据和方法。判定种子质量不合格和处理不合格种子案件,依据种子法律法规,如种子法、种子质量标准、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由国务院农业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贮藏等质量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等。判定种子质量不合格的方法,一是委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种子质量进行检验,依据法定或约定(包括标注)的种子质量标准进行判定;二是由种子管理机构或种子纠纷处理机构根据种子经营者提供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审定公告、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试验验证依据、种子标签等,依据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等进行检查判定。

3.2判定瑕疵种子的依据和方法。判定瑕疵种子的依据是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判定方法是由田间现场所在地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农业专家组成专家组,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实行田间现场鉴定,确定事故原因和造成损失的程度。

3.3判定种子缺陷的依据和方法。判定转基因品种缺陷的依据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判定方法是由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进行评价。判定药剂处理种子缺陷的依据是《民法通则》;判定方法是由种子事故处理机构委托鉴定机构对缺陷种子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和造成损失的程度进行鉴定。

3.4判定种子缺点的依据和方法。

3.4.1判定主要农作物种子缺点的依据是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如《农业技术推广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缺点品种由品审委员审核公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停止生产、经营、推广缺点品种。

3.4.2判定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缺点的依据是《农业技术推广法》。判定方法是由田间现场所在地种子管理机构依据《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实行田间现场鉴定,确定不适合农业生产需要或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和造成损失的程度。

篇8

航天工程育种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创的一种新的农作物育种技术途径,那么,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目前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发展前景如何?太空种子有辐射吗?我们吃的蔬菜哪些是由太空种子培育出来的?本期业界观察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请他为我们一一进行介绍。

航天工程育种的概念与优势

航天工程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的诱变作用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亦称农业生物空间环境诱变育种,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搭载农业生物,使其在空间环境中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来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航天工程育种是空间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新领域。

航天环境是一种地球上无法比拟的特殊诱变源,航天工程育种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航天环境的诱变因素多,加之各种因素复合作用,对生物造成的损伤小,变异种类多、幅度大,可产生地面传统理化诱变得不到的变异;二是航天环境诱变产生的变异是DNA内部发生的重组和突变,属于生物体内源基因自身诱变改良,不存在基因安全性问题;三是育种周期缩短,航天环境诱发的变异大多在生物的第3~4代即可稳定,而常规育种则需要6~8代。发展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对于获得罕见突变基因种质资源,加快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航天工程育种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及美国的科学家开始利用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上天,在返回地面的种子中发现其染色体畸变频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6-1999年,俄罗斯等国在“和平号”空间站成功种植小麦、白菜和油菜等植物。到2009年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所属的作物生理学实验室已经从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库中筛选出适合空间站培植的超矮小麦、水稻、大豆、豌豆、番茄和青椒等作物品种或品系。目前,美、欧等国正在利用国际空间站进行太空植物试验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宇宙飞船成为“会飞的农场”。培育和筛选适宜在航天环境中生长的不同植物品种是国外航天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迄今为止,国外鲜见有关利用航天诱变进行农作物育种的研究报道。

我国航天工程育种进展

航天工程育种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创的一种新的农作物育种技术途径。自1987年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航天诱变育种,特别是2006年组织实施国家航天育种工程、专门发射“实践八号”育种卫星以来,我国已经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队伍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特异新种质和新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的产业化以及航天工程育种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航天工程新品种培育

通过组织实施国家航天育种工程,我国农作物航天工程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产量和质量双高的新品种脱颖而出,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已利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先后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茄子、苜蓿等15种作物上培育出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新品系200多个,其优航2号水稻、鲁原502小麦、川单189玉米、克山1号大豆、中油5628油菜、中棉所50棉花、中花15号花生、航芝2号芝麻、皖红7号番茄、申粉998番茄、宇椒5号青椒、紫云2号辣椒、白茄2号茄子、农大601茄子、农箐8号苜蓿等85个农作物新品种或新组合分别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认)定,使我国利用航天工程技术育成的农作物品种总数达到110个。

科研人员充分利用航天工程育种诱变农作物种质创新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特异性十分突出的作物新种质、新材料。全国航天育种协作组从“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植物材料后代中已筛选培育出400余份育种新资源,其中包括利用传统地面诱变育种技术不易获得的特异突变材料,例如:极早熟、抗病、强筋小麦新种质SP8581、SP801和SP135;优质、多蘖和高配合力的水稻新矮源材料CHA-1;表现优异的特色番茄自交系09-37-9,抗病毒病番茄96-22,早熟、高番茄红素番茄HY-2,耐贮运番茄沪番2561Sp6,高抗青枯病番茄HT-6,早熟甜椒自交系07DH132,抗病甜椒自交系09-388,炒椒型辣椒自交系05-14,抗病长白茄子E49-54等。这些优异新种质、新材料已为全国多家育种单位所引进,并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常规育种及杂种优势育种中,对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航天工程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篇9

一、农田水肥效应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北方旱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等因素造成水资源不足和土地退化等问题,所以,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增产的养分的分析和研究,在经过很长时间的对水肥效应的研究中,对于影响作物产量是水还是肥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对这一问题,经过长达二十年的研究中还是没有作出明确的阐述,在研究中,一些盆栽、旱棚等方式对于水和肥都有很好的控制,由此得到数据回归系数等方式对其效应作出判断。那么,关于水肥作物产量的贡献,由于试验条件的不同造成一些研究资料不一致的结论,例如,穆兴民发现,水肥正交组合是水分对于曾增产起到的帮助大于施肥,但是,常规条件下还是施肥的效果大于水分,因此,在比较水和肥这两个因子对于增产的功效时是具有相对性的,所以,将一些研究材料互相比较是不可取的方式。

二、养分亏缺仍是北方旱区作物的限制因子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和肥都属于重要因素。但是,在很多典型的试验结果和研究结论中发现,施肥量是“肥”的概念,肥效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而“水”则可以是灌水量、降水量等。那么就是说,水和肥对于农作物的效果是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基础肥力、生产期降水等。所以,水和肥的概念是不明确的。

由于试验时一些因素的不同,在一些模拟实验中,一些作物在盆栽条件下表明了对农作物的增产水分大于肥料,还有在对小麦生长的实验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降水量也能证明水分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在一些田间试验中,通过方差等方式分析,则表明出肥料的效应大于水分,那么就产生了一些与实际情况差异的结果,从而,产生了一些结论上的分歧。

那么,在一些半湿地地区,生育期降水等问题在正常年份都是比较高的,很多旱棚试验中研究“水”对农作物的影响都是模拟降水量,土壤中水分的供给较少,而盆栽的试验中与作物生长紧密相关的是土壤总供水量,那么,就产生了对于水和肥在上述模拟试验和田间试验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对于农田水肥效应只通过模拟试验将其定性是不合理的,在现有的水分条件下北方旱区限制作物增产主要还是由养分亏缺造成的。

三、旱地养分缺乏的原因分析及补充灌溉

在旱区的土壤中营养缺乏,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蚀和水分不足等因素造成表层土壤被破坏和养分不足,研究表明氮素和有机物在草原等地区变成耕地后,释放量大大增加,那么,无论怎样计算天然肥力在旱地更重过程中大量被消耗,并且,目前旱区农民由于贫困在土地投资营养物较少使有机肥增长并不明显。

由于水分在北方干旱地区很有限,那么,在一些半干旱地区补充灌溉技术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影响农田水分管理的还是水分利用率的问题,因此,有效灌溉的基础上发展补充灌水在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上尤为重要。补充灌水的效应是由生于期间降水量等因素决定的,在一些地区例如新疆、甘肃中部等地,由于降水量少,作物再生育期间水分缺乏,而降水量在北方旱区并不是过度缺乏,那么补充灌溉在北方旱区的效果就不如在新疆等地,若在北方旱区实行一年一作,降水量将可以保证,但是为提高经济效益,试行一年两熟,那么,就只有补充灌溉再能完成。

四、北方旱区农田水肥管理的重点

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旱地粮食产量需要有效的培肥土壤。但是,由于试验结果表明了限制作物生产是因为养分亏缺,例如,在渭北旱原地区水分对低肥力田块甚至产生了负效应,肥力高的地区水分作用很明显,但是,在两种情况下,但是,对于增产都还是施肥大于灌水量,磷肥对于在水分缺乏的年份仍然大于水分,经一些数据表明,无论什么年份大量对农作物增加矿物质元素都能比水份更加有效。

在分析一个六年的田间实验报告,得出无论在降水量多少的年份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施肥都是尤为重要的前题,那么也就是说想要提高北方旱区特别是有灌溉能力的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就要对提高土壤供肥和土壤培肥加以高度重视。但是,对于一些雨养地区,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就要适当增加投肥强度,更为积极的去发展集水农业。

2.再种小麦时,若想提高肥效和产量,需要提前蓄水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由于,小麦底墒和生产量有很高的关联性,再者小麦在生产过程是冬小麦底墒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但是,旱季是冬小麦的生育期,所以,降水量对于冬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小,土壤的供水量可占耗水量的50%左右,在降水量很少时,由于在播种前土壤中有很高的含水量,则造成施加氮肥的作用还是大于灌水,以得出一些结论,例如,冬季前灌水80mm,其它时期均不用灌水,施氮肥量450kg/hm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等,因此,若小麦取得高产量,优良的土壤底底墒是前提条件。在雨季是土壤底墒积累水分的重要时期,此期的降水量是全年的1\2,但是,由于夏闲期很大一部分水分被蒸发掉,只剩下平均30%的土壤蓄墒率,造成北方旱区土壤底墒的缺乏。

篇10

关键词:气象干旱指标;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应用

中图分类号:S3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干旱,就是指由于水分的供求出现不平衡,导致水分盈亏的现象,干旱发生后,一般表现出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面积大等特点,一旦发生干旱,对工农业生产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也是目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热门问题。进行干旱研究,重点在于对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标的确定,通过研究,影响干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因素就是气象因素及农业因素,因此,在对干旱进行监测的时候,也重点对气象干旱指标与农业业务化指标进行分析。

1、气象干旱指标分析

导致干旱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水分的缺失,造成缺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降水量不足;第二,高温以及地面风速过大,导致地面水分蒸发过快。气象干旱指标主要从蒸发量、降雨量等方面对干旱进行定义与描述,从指标涉及因子进行划分,可以将气象干旱指标分为单因子指标与多因子指标。首先,单因子指标主要包含降水百分率、降水标准差指标、未降雨的日数、标准化降水指数等因子进行表示,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干旱分析方法,气象干旱指标主要因素是降水缺少,但是降水又不能完全反映出干旱的程度,因此,还需要结合其它因子进行综合确定。其次,多因子指标。是多种气象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的干旱指标,包含相对湿润度指数、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德马顿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及温度指标、对数形式干旱等级指标以及严重干旱的评估等方面对干旱进行监测等指标。

2、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

由于农作物体内缺水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灾害称为农业干旱。由此可知,农业业务化干旱的评价标准应该以农作物体内水分含量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发生气象干旱的时候不一定会发生农业干旱。对农业业务化干旱进行监测的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土壤湿度:这是近些年应用范围最广的农业干旱指标,以土壤水分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比进行表示;供需水比例指标: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弄作业的影响,主要由时间降雨量、前期降雨量、深层地下水补给量、地表径流量及需水量等进行表示;农作物水分指标:对水量平衡的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和农作物的需水量有关;温度差指标:一种农作物表层温度和空气温度温差值的干旱指标;作物干旱指标:用降水量、蒸发量及作为需水量来表示的干旱指标;减产程度干旱指标:用作物最大产量、实际产量反应作物由于缺水导致的减产程度表示的干旱指标;有效含水量指标:用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土壤有效水分最大含量来表示的干旱指标;缺余水量指标:用作物缺水量、需水量、降水量及灌溉量表示的干旱指标;综合农业干旱指标:用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含水量、需水量及灌溉量、地下水补给量、地表径流量、深层渗漏量等表示的干旱指标。

3、干旱指标的应用与展望

3.1干旱指标的应用

上文所述的气象干旱指标主要很对天气状况而言,对干旱形成的主要因子紧紧把握主,围绕造成干旱形成过程中的蒸发量、温度、降水等因素,定量的对干旱进行表达,可以大范围的对干旱进行监测,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旱情进行对比,但是由于对地面以下的水分情况分析很少,所以表达出的干旱情况不是很准确。从农作物及农田水分平衡的角度对干旱状况进行表示,显示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例如蒸发、温度及降水等方面对干旱的影响程度,采用先关的干旱指标,但是在农业干旱指标中,存在一些很难获取的菜蔬,而且一些指标和当地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也存在关系,因此,在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中,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存在一定的不足。

3.2干旱指标的研究展望

从干旱的形成机理研究方面,多因子指标尽管不能用一种指标对干旱的发生、发展以及影响全面的进行描述,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干旱指标也正在从单一因子指标到多因子指标的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土壤水分含量考虑,到土壤水分平衡的农业干旱指标考虑,描述干旱的程度也越来越准确。现阶段,研究干旱指标主要是针对干旱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就农业干旱指标而言,主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中,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水分需求为依据,反映出影响干旱的状况,制定干旱指标,为抗旱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结合动态干旱指标,由于干旱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适时的调整抗旱举措,动态干旱指标不但能对干旱的严重程度进行描述,还能对干旱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为抗旱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干旱信息。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综合干旱指标体系。不管是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或者是社会经济干旱,都有各自的指标体系,都能在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干旱描述,但是对于决策者对干旱的整体印象而言,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指标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将地下水分收支状况、水分蒸发、水分传输、植被覆盖、地表径流、水分下渗、人口及耕地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对干旱造成的影响全面的反应出来。从而形成更为精细的干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目前而言,这种地里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山干旱综合指标体系也是干旱指标体系及干旱评价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姚玉璧,张存杰,邓振镛等.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1).

[2]高桂霞,许明丽,唐继业.干旱指标及等级划分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9).

[3]韩明政,杨帆,王忠波.农业旱情常用指标评述[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