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法制教育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法制教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法制教育知识

篇1

一、学校每学期召开三次法制工作会议,研究学校法制工作。 二、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教育周活动:

1、作一次法制教育报告;

2、举办一次法制、安全教育图片展览;

3、举行一次交通法律、法规、法律常识、安全知识为内容的知识竞赛;

4、组织观看一次治安管理条例知识教育录像片;

5、对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加强子女安全监护的教育;

6、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观看安全教育系列片。

篇2

结论二 学校法制教育基本做到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

结论三 法制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自编教材、法制宣传片成为法制教育的主要依据;教育途径和形式趋于多样,学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是可参与的活动

结论四 教师教学形式较为灵活,基本能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喜好进行合理设计,注意用自然融入的方式进行教育

结论五 学校法制教育师资配备情况亟待改善,近一半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法制教育的专门培训,教师对接受培训的需求表现不一

结论六 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可程度高,学习积极性较高,最大需求为“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与“来自学校教育”相比,学生对网络的需求程度更高

结论七 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开展法制教育的意识基本形成,但社会和家庭参与的程度仍待加强

2007年,教育部联合等五部委共同出台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2009年初,上海市教卫党委联合市教委等五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深入、扎实、有效地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了解学校实施情况,为市级层面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课题组受上海市教卫党委法宣处等部门委托,于2009年9―12月在浦东新区部分学校开展了本项课题研究。

一、调查说明

本项调查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一般和较差的小学各8所,初中、高中各4所,共48所。学生问卷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实际发放小学生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0份;实际发放中学生问卷7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

教师问卷每个学校分管校领导、负责德育的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及部分班主任参与,实际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499份。

家长问卷每个样本班级抽取10位家长,实际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5份。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通过对德育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等的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法制教育实施现状的看法,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有效推进法制教育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和途径。

2.基于以上目的,本次调查主要围绕法制教育实施的核心要素展开,即课时、实施渠道(学科教学融入、专题教育、活动和校外教育)、教材、师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

三、调查结论

(一)学校法制教育效果好,对学生有帮助

1.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讲法律方面的内容。其中84.3%的学生表示“很喜欢”或“有点喜欢”。88.1%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参加法制教育活动持“欢迎”态度。

2.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法制教育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其中有98.3%的小学生和95.4%的中学生认为“帮助很大”或“有帮助”。中小学各有94.4%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的法律知识能帮助解决碰到的问题。

3.大多数教师认为当前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好,并认为这是学校教育的结果。82.7%的教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持“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的态度。当追问教师为什么认为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很好或较好时,88%的教师将其归因为教育系统到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学校法制教育基本做到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

1.语文、政治等课程成为法制教育的最主要阵地。只有近6%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在课堂上进行过法制教育。学生问卷显示几乎每个学科的教师都会涉及到法制教育内容,92.5%的中学生和84.7%的小学生认为政治课教师会主动讲授法制知识,40.8%的中学生和76.2%的小学生认为语文课进行了法制教育。值得关注的是,从开放题答案看出,中学的心理课和小学的信息课,较好起到法制教育的作用。

2.专题教育、法制教育活动基本能按规定进行,部分学校还额外增加了特色活动;从学段看,小学阶段的落实情况好于中学阶段;从学校活动安排看,高年级安排特色活动较多。有80%的小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课,且有90.4%的小学生表示“老师按课表上课”;有38.5%的中学生认为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课,有60.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仅根据固定的节日、纪念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班会成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回答老师会在哪些课上讲到法制教育内容时,很多学生填写了“班会”,说明班主任普遍能利用班会进行法制教育。

(三)法制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自编教材、法制宣传片成为法制教育的主要依据;教育途径和形式趋于多样,学生最喜欢的教育形式是可参与的活动

1.多数学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教材,主要以区统一编制为主,学校自编为辅,半数以上教师认为他们使用的教材很好;小学阶段有专门教材的多于中学。多数教师认为学校重视法制教育教材的建设。82.6%的小学生反映学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教材;中学生反映没有教材的达52.7%,尤其是毕业年级。这与中学阶段学生反映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的情况一致性较高。

教师选择教材属于新区统一编制的居多,占45.9%;其次是学校教师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占33%。剩余21.1%的学校用的是正式出版的教材。半数以上教师认为他们使用的教材很好。

2.很多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最常用的方式是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这种方式被小学生接受程度高,中学生较为喜欢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教育。

教师认为,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在节日纪念日进行法制教育是最有效果的三种法制教育形式。对问题“你学习法律的目的”,小学生的选择集中于知识的获得,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70.9%)多于“寻求法律保护的渠道,知道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寻求法律保护”(60.2%)。而中学生选择“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52.1%)的比例则多于“丰富知识,提高修养”(43.4%)。

(四)教师教学形式较为灵活,基本能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喜好进行合理设计,注意用自然融入的方式进行教育

1.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与学生的认可程度基本一致。对问题“老师上法制课时通常采用的授课形式”,老师和学生选择最多的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次是“讲课时穿插一些生活实例”,再次为“教师组织学生演讲、辩论、讨论案例”。而选择“照着教学材料读”的非常少。

对问题“对你帮助最大的法制教育课的授课形式”,中小学生的选择都集中为“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进一步检验“照着教学材料读”可以看出,这种形式虽然并不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在实际中仍存在于部分教师教学之中,需引起关注。

3.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较为认可“自然融入”的方式,与学科教学内容联系性强的学科教师更认可这种方式,一些老师“不敢融入”的倾向值得关注。

2/3的教师表示通常在讲解与法律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时自然而然地融入法律教育,近1/3的教师表示是在讲解完学科知识点后再增加一些法律知识点。6%的老师表示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讲过法制教育内容。

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对到底要不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其中社会、语文、音乐、体育、生物、政治、化学、地理等学科教师选择“自然融入”的最多,尤其是思品教师,100%选择“自然融入”。而历史、物理、英语等学科,教师选择“自然融入”的非常少。

不选择“自然融入”的教师认为“太牵强”、“教学时间有限、考试压力大”、“自己也不懂,怕误导学生”。

(五)学校法制教育师资配备情况亟待改善,近一半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法制教育的专门培训,教师对接受培训的需求表现不一

1.近2/3的教师表示学校聘任了法制教育专、兼职教师。1/3强的学校还没有配备法制教育专、兼职教师。

2.半数以上的教师表示接受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其中以语数外教师为主,其他学科的教师参加此类培训较少。

3.教师对接受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培训的需求差异较大,中层干部、小学教师相对迫切。在需求程度上,不同学段的教师在法制知识培训方面的需求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小学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较多,而中学教师需求较少。不同职位教师的需求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层以上干部需求较多,普通教师“无所谓”态度的居多;在对培训部门的选择上,教师最希望获得的是由司法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等部门联合组织的培训,其次是司法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最不愿意接受的是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仅占12.5%)。

(六)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可程度高,学习积极性较高,最大需求为“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与“来自学校教育”相比,学生对网络的需求程度更高

对问题“你最希望了解的法律知识”,70.9%的小学生和61.1%的中学生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此外,中学生较为关注的是与社会关系密切的知识,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知识”等,小学生更加关注与他们作为未成年人相关的权利义务知识。

对问题“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会通过哪些途径寻求帮助”时,被选择最多的是“上网查信息”,其次依次是“询问父母或者其他人”、“询问老师或其他人”、“查阅书籍报刊”、“拨打咨询电话”,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询问同龄人”。

(七)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开展法制教育的意识基本形成,但社会和家庭参与的程度仍待加强

1.大多数学校落实了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配置,但有待更好发挥作用。

多数学校善于利用各种法制专业人员的力量开展法制教育。73.2%的教师表示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且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来自公安部门,认为这些副校长(辅导员)能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作法制报告或是帮助学校进行综合治理。但有近1/4的教师不知道学校是否有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或不知道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来自哪个单位,不知道他们在学校里做过什么工作。

2.学生家长普遍意识到孩子接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生活中能进行法制教育,但学生在家庭中得到的法制教育十分有限。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道德品质养成最为重要,普遍认为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非常必要,对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但在影响孩子的方式选择上,家长有意识地通过专业知识教育的力度不够,更多表示通过电视等方式使孩子顺其自然获得教育。被调查家庭订阅了法制报刊杂志的仅18.9%;家里平时经常收看法制类型节目的仅6.9%;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经常与孩子一同讨论社会中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仅39.7%。来自教师的调查也显示,认为家长有较强法制意识的仅有16.5%。

调查显示,家长的学历与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

3.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不容乐观,有待加强宣传,充分利用。

对问题“学校是否设有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学生和教师明确回答“有”的均不到半数 ,其余为“不知道”。在有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的学校, 80.3%的教师认为“学校能经常利用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开展活动”。学生认为“能经常组织活动”的比例却较低(中学生14.1%,小学生29.4%)。

调查显示,不同职位的教师,对学校是否有法制教育基地的了解程度不同,并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校长、中层干部表示不知道的非常少,而普通教师表示不知道的却很多。

四、调查建议

(一)保证法制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的课时(尤其是毕业年级),提高法制教育在学校的落实程度

1.要切实将法制教育纳入到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之中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除学科课程所占课时外,每学年要根据法制教育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课程实际,安排合理的课时用于法制专题教育活动,法制专题教育的时间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确保课时,保证质量。但是,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还有数量较大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有8.3%的被调查小学生和7.6%的被调查中学生表示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法制教育活动。因此,保证法制教育时间是落实法制教育的基本前提。

2.要强调毕业年级法制教育的贯彻落实

调查表明,毕业年级的法制教育开展不如非毕业年级。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看,知识的单向度习得远不如学生品质和素质的养成对他的成长影响深远,因此,决不可因为学生考试的压力而忽视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法制教育的落实。

3.区域层面应建立监管机制以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

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督导检查、校长年终绩效考核、法制教育条线工作考核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注意树典型校,抓薄弱校,促进区域法制教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二)加强法制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1.提高对法制教育资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资源是开展好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符合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法制教育课程资源,对于开展好学校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2.区域层面组织人员加强配套教材开发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得力人员,参与法制教育材料的选择、修订与完善,本着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具有较高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可读性的法制教育材料。

3.加强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和利用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单位和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集中开发一批有基础、有意愿、有资源的校外法制教育基地,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形成长期利用、持续发展、发挥作用的合作互动关系,促进法制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为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创设更好的条件。

4.加强对法制教育网校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法制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调查显示,学生有法律援助需要时,首先想到的寻求帮助的主体是网络。因此,加强网络中法制教育相关内容的建设应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为此,有关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进一步提升已建的法制网校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知晓并使用浦东的法制网校,网校在小学教师和学生中认可程度较高,中学稍差,一些栏目不甚受欢迎。因此网站管理者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需求的调研,使栏目更符合他们的需要,尤其要不断提高栏目对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提高网站的综合使用效益。

(三)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实现法制教育的“滴灌”功能

1.加强认识,重视法制教育在学科课程中的融入

学校教学以学科课程为主,有课时、师资、教材的保证,这使得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好的保证。因此,法制教育的有效落实,不仅需要在专题教育、活动课中进行,更需要在常规课程中落实。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对学科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的认识尚有差距,因此,提高教师对法制教育在常规课程中融入重要性、可行性的认识,应成为当前法制教育落实的重点。

2.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学科融入”研究,编写相关指南,实施培训

由于法制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缺乏对法律及教师任教学科本身与相关法律关系的深入研究,教师很难做到“有机融入”。有关部门或学校应认真开展关于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法制教育的研究,帮助教师理解及掌握融入什么、如何融入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培训中,尤其要关注薄弱学校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只有这部分教师的认识上去了,法制教育的效果才能普惠到每一个学生。为此,建议组织专题性、系列化的培训,培训过程中既要注意对知识点本身的讲解,更要注意对知识点落实方法的训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

(四)充分调动包括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校外实践基地及家长等社会力量,提高法制教育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1.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

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设置并非形式,而是举全社会之力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学校必须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除了定期开展作报告等活动之外,还要建立沟通平台,让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走进教师和学生,开展深度交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学校法制教育质量的提高。

2.加强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给学生提供法制实践机会

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环节。一是把握学校的真实需求,提出法制教育校外基地建设的意向性计划;二是挖掘区域内可利用场所资源,动员相关单位向学校开放;三是制定运作办法,学校应与基地单位协商,制定基地活动实施方案。只有这些问题落到实处,法制教育校外基地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3.发挥家长和高校法律专业学生的资源优势

篇3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抓好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从小知法、守法、用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努力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要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校内外结合,坚持课内外结合,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

二、主要内容和做法:

1、教育内容:

《宪法》、《国旗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毒法》、《卫生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本校自编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常规教育管理要求》。

2、师资力量:

学校所有教师为普法工作基本师资。学校主任、班主任都要成为学校“法律明白人”。×××老师为我校兼职安全教育员,负责全校的法制安全教育,再聘请荫子派出所的×××同志为治安副校长,负责对全校的法制教育进行指导;选送骨干教师参与法律培训;举办班主任法律学习班,使他们具有初级法律知识,逐步养成依法管理班级习惯,能解答一些简单法理。从而形成校级——班级——外聘三级师资力量。

3、教育时段:

⑴每学期,邀请治安副校长作一次社会及学校周边治安情况报告,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应对策略。

⑵每年的四月份和十一月份,邀请综治副校长分别与教师、学生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的互动式对话。

⑶周一升旗仪式,结合上级要求或学校实际,安排有关校领导讲话。每学期不少于五次。

⑷每学期教导处要安排两个课时,由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⑸晚点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主任结合学校相关要求,对本班学生进行简单的法规教育。

⑹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班队活动课,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4、教育阵地:

(1)互联网。根据法制教育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上网学习。

(2)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二、四下午1:30~2:00由各班选派的小播音员轮流播出,内容由各班小记者采编,并经由学校德育负责人审核。

(3)学校宣传栏。由校宣传组负责,定期张贴法律法规资料,学校相关活动照片等。

(4)班级板(墙)报。由班级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配合上级、学校要求,在“法制”专栏上登载相关的活动要求、案例、警言等。

5、教育形式:

⑴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普法教育尤为重要,要通过学习、培训、测试,使教师学法守法,并能依法施教,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

⑵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开展争戴雏鹰奖章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争戴环保章、小回收章、清洁章、消防章、法律知识章等,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中受到法律熏陶。

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小雏鹰活动”;配合消防部门,开展“11·9”少年消防警校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开展“3·15”消费者维权行动日活动等。

⑷家长会。利用每学期各年级分别召开家长会之机,邀请法制教育工作者做专题报告,向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材料,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以动态管理形式监控学生的校外活动。

三、态度与决心: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站在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做好少年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合理安排,长年坚持,定期研究和落实,不断探索新思路,拿出新措施,使法制教育工作连年上台阶。

××完小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005.3

附:

××完小

校园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荫子派出所副所长)

××(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

成员:×××(政教处主任)

×××(教导主任)

篇4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法指导 情景教学

英语教学不能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教学,向学生进行生硬的灌输,也不能忽视语法的教学,给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语法知识的教学,教师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做到教学有方,以增强英语语法教学实效。

一、加强语言实践,拒绝孤立地讲解语法知识。

语法规则是对语言实践规律的总结,学习语法必须依托大量的语言实践。教师不能脱离语言实践、抛开语境,孤立地讲授语法知识。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如笔者曾听一位年轻的教师执教“Bird-watchers”这一单元中的Grammar部分,有一个环节,教师大讲特讲现在进行时的新用法,帮助学生扩充语法知识,学生忙着做笔记。殊不知,这些条条框框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堵住了学生的嘴巴。有的教师在讲述句子结构时,给学生讲了句子中的各种成分,讲解完毕,就让学生完成书面练习,尽管讲得详细,但过于抽象,学生仍难以掌握。

由此可见,英语语法教学应拒绝孤立地讲解语法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最终放弃英语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为学生创设生动英语学习氛围,搭建英语应用平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特点,发现语法规律,习得语法知识,提高语用能力。

二、创设生动情境,鼓励学生开展对话活动,促进语法规则的学习。

掌握语法规,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英语语法教学效果是否显著,与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语法的习得要跟听、说、写“牵手”,使之相辅相成。听、说训练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在语法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尤其要善于创设生动情境,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大胆交流。教师在引导学生接触新的语言现象,学习新的语法规则时,要考虑情境因素的选择与创设,把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运用语法,反复操练,借助大量的语言实践,引导学生感悟、发现语法现象,总结规律,积淀在学习知识与能力结构中,内化为一种语言习惯。

英语情境教学要求教师选择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材料,创设信息呈现的情境。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信息,形成结论,提高认识,掌握语法。教师的教案设计与实施应体现情景教学这一理念,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形式,为课堂增添生机。如笔者教学“Bird-watchers”这一单元中的Grammar A时,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巧妙使用能体现已学语法现象的句子,引起学生对一般现在时态的关注。这样温故知新,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思考的状态,并通过听说训练,使学生获得对该语法的感知,增强对这一语法项目的认识。然后笔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加以巩固,以期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语法成分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尝试写作或开展口语训练,用语法知识监控语言输出,提高表达能力。这样可以把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融入到语言实践中,使语法学习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规律,增强语用能力。

三、打破传统模式,借助口语练习等活动,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法规则。

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善于打破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口语练习等活动,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语法规则。教学中,笔者常常列一些结构表达一目了然的句式,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解释,降低理解难度;或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单词看图说句,增强感知,帮助学生发现句式存在的规律,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经常给学生创设看看说说的机会,学生比较喜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法规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交流是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学好英语的手段。掌握了英语语言的规则,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学生就能在语法课上做到大胆地说,就会不断地向“敢说”和“会说”发展。语法教学要以听说活动为载体,在生动的情境中开展,并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强化、巩固语法知识。英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搞好英语语法教学,而不是向学生生硬地灌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并把训练的机会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乐意说、敢于说,说得正确、说得流畅,真正使语法教学在鲜活的语言情境中有效实施,提高语法课教学质量。

四、结合“主要话题”和“语法现象”,进行行之有效的操练。

篇5

入选理由 从聘请条件和程序、组织管理及经费来源等方面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做了具体规定,是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的指导性文件,对于保障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素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兼职教师占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中明确,一般不超过30%。在基本条件方面,聘请的兼职教师一般应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专业教学急需的也可聘请退休人员,并对聘请的基本条件做了具体规定。在聘请程序方面,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应优先考虑对口合作企业人员,建立合作企业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的常态机制。职业学校的基本聘请程序:根据教学需要,确定兼职教师岗位和任职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能力考核;确定岗位人选,并予以公示;与兼职教师签订工作协议。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在应聘兼职教师前应征得所在单位同意。在组织管理方面,除通过对口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选派兼职教师以外,职业学校应与兼职教师签订工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企事业单位应当支持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其中,事业单位应将兼职任教情况作为其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将选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指导。在经费来源方面,建立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多渠道筹措兼职教师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兼职教师的报酬。

出台背景

倡导和鼓励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任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导向。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促进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该通知。

时间 2012年10月18日

篇6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未来培养中等职业人才的,法制教育以开展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应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考落榜生,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较低,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需要有一个和谐、平安、稳定的环境。因此,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纪观念和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日渐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率,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加强法制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预防犯罪。

二、当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灵的腐蚀冲击

由于经济与文化在发展与规范管理之间的落差,再加上密集的信息爆炸,使得学生们每天都有可能接触到不健康的元素,这些对于辨别和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例如学校和家庭周边的网吧等,都成为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诱因。

(二)法制教育主体与法制教育要求相脱离

对于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应的机构和能开展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大多由德育课教师兼职,而这些人员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制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法制教育的成效。

(三)法制教育内容有偏颇,缺乏针对性、系统性

有的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没有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和思想状况的实际相联系,特别是对现实社会提出的许多新问题和中职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得不够,引不起中职生的兴趣;有的法制教育与社会实际情况反差较大,达不到法制教育的效果;有的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学内容,只注重法律条文的传授,而不注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启蒙和培养等等。

(四)法制教育方法陈旧、单一,形式缺乏新颖性、生动性

有的法制教育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特点,采取新颖、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没有通过案例分析和亲身参与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法制教育方法,而是照本宣科,搞生硬的说教,在方法上多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没有形成系统的、直观的、立体的教育模式。

三、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为了给学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部门要大量播放和刊登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电影、电视和文章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对少数损害法律尊严的人应给予严惩;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保证学校周边健康的环境;通过经常性的整治活动,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在这种氛围里,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改革法制教育内容

法制教育的内容,既要从提高学生的整体法律素质考虑,又要针对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安排。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法和守法,要把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及与日常生活、工作接触最多、最密切的有关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着重对他们进行预防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要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并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及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的教育,以利于他们步入社会后维护自身的权益和诚实守信地好好工作。

(三)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

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必须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参与其中,讲求实效,丰富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教会学生从法律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还可结合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多让学生参与,建立模拟法庭等法制教育的校内实践基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庭审观摩,参观少管所,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维护交通秩序等。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可通过黑板报、展板、橱窗、阅报栏、校报、校园广播、法制讲座、校园网等加强法制宣传,形成浓厚的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四)“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加强教育系统性、时刻性、全面性教育

篇7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篇8

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发展;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7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新的历史时期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明确,实践与理论并重

在许多职业学校,体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自由锻炼的课程,教育模式散乱,没有目的性。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散漫、没有纪律性的坏习惯。所以,体育教师要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比如,一个学期要求学生锻炼哪一方面的身体素质,训练哪些项目,在长跑、短跑、跳远、跳绳、球类技巧方面,掌握哪些体育动作要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方面需要完成多少才算合格,教师要根据男女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计划,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仅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而且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更加乐于上体育课。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讲一些理论性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体会这些理论指导的实践意义;教师还可以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可适当地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视频,让学生去理解为什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例如,教师上课时可以先讲一些“立定跳远、跑步、跳高”等一系列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理论,在操场上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实践中,在体育锻炼中历练自己、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他们将来升学或就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真正体现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德育渗透:其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其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如在短跑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技术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如通过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其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德育渗透力度。主要是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结合体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三、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职校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问题。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再者,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教育专题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课,并分配了一定的学分。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很有必要,也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通过创设运动情景,着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四、体育教学应体现因材施教,培养创新意识

篇10

关键词:直拼法;多媒体;教学成效

英语在小学生眼中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甚至一些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非常抵触,失去了学习英语课程的信心。主要是因为英语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落后,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对于学生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直拼法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感受到英语课程学习的魅力所在,对于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对于直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直拼法

1.小学英语的发音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的发音,因为这是落实直拼法教学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学科,需要从字母教学开始,这与学生在学习汉字拼音的发音有着一定的联系,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也就是所说的因素。通过直拼法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认读单词的本领,很多英语字母的发音与汉语拼音的发音相类似,可以与英语中存在的元音拼成一个音节。通过细致的研究发现,英语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则有较小的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式掌握英文字母的发音,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应用b b――/b//b//b/book bag;c c――/k//k//k/cat cake;d d――/d//d//d/ dog duck。利用歌谣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字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长的单词。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方法,例如,cinema―ci-ne-ma,university―u-ni-ver-si-ty。教师进行板书书写的过程中,需要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不同的音节进行标注,让学生逐一去读,从而加强学生对单词的掌握。

2.小学英语单词的拼写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拼写方法,不仅仅是让学生见到单词之后能够读出来,而且强调学生见到单词就能够拼写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掌握英文单词的字母构成。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感官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单词发音,播放速度不能过快,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个单词是由什么音节组成的。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整体分为众多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了解单词都含有什么音。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完毕后可以选派一位小组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反馈的内容,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掌握直拼的方法,提升教学成效

1.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先是对学生进行简单单词的讲述,再对学生进行复杂单词的延伸。例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学生掌握了ir这个发音,并且能够正确地拼读“女孩”这个英文单词,在学生学习新的带有ir发音的英文单词时,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拼读单词的发音。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错误的发音进行纠正,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所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添加游戏环节,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英语单词拼读的规律后,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添加游戏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于提升教学成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口头发音,另一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到黑板上进行书写。然后两者相互交换,拼写率高的一方获得胜利,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英语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在学生眼中也是一门具有很高难度性的课程。直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掌握程度,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提升英语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