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生专题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生专题教育

篇1

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常常发生在中小学的学生中,所以教育学生们预防溺水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专题活动有感心得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1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范文1俗话说水火无情。刚进入夏季,大中小学学生溺水事件又频现报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防溺水安全的警钟。

防溺水安全重于泰山。溺水事件的频发也值得我们深思。纵观第一次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既有防溺水设施的缺位、漏位,也有遇溺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缺泛。特别是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和救生手段的缺失。防患于未燃。防溺水安全重在一个防字,重在提高大中小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升大中小学学生的防溺水技能。学校应加强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要通过观看幻灯片,参观图片展,以事实说话,以个案示人,让广大大中小学学生对防溺水有一种直观和形象的认识,从而牢记在脑,铭记在心。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防溺水安全演练,模拟涨水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现场指导,教会学生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和救生要点。当然,防溺水安全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溺水机制。积极政府应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湖、泊、河、塘、坝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实现全覆盖,并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全天候。学校应发挥防溺水安全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防涨水安全的意识和技能。家庭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学生除在校学生外,很多业余时间都在家渡过,而溺水事件集中发生时段也是在节假日和暑假之中。究其原因是家长的监管不到位,等到事情发生,后悔晚已。家长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自己子女的监管,时时教育和提醒他们远离水患。疏大于堵。目前由于溺水事件的频发,让学生家长谈水色变,禁止游泳于是乎也就成了共识。禁止游泳不亚于堵源截流。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疏导,要教会孩子学会游泳,掌握一些游泳的基本技能,不至成为旱鸭子和称砣,从而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溺水事件的发生。

溺水猛于虎。但当我们面对频发的溺水事件时,我们不应该只扼腕叹息,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起一道防溺水安全的生命屏障,让溺水远离孩子,让溺水事件不再重演……

2021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范文2水是天底下最温柔的物体了,她也非常的听你的话。你把她装进圆的瓶子,她就变成圆的;你把她装进方的瓶子,她就变成方的;你把她装进长的瓶子,她就变成长的;你把她装进扁的瓶子,她就变成扁的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觉得温柔无比的物体,却也隐藏着无限的凶机。

河水是清冷的,让人觉得舒服的,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温柔平静。会使你觉得投入她的怀抱将是非常美好的事,你也经不住她的,投入了她的怀抱,可有时她会抱着你不放。就像6月26日上午,我县某一学校初一(1)班学生徐某,因天气炎热,想到欧江清冷一会儿,投入其怀抱,结果就再也回不来了。

河水是凉爽的,让人觉得舒适的,玩起来又是那么的富有情趣。你想在她身边多呆一会儿,也许你也只是想和她握握手,或者是踢踢脚,和她亲近亲近,可是她发起火来就不得了。记得2004年5月30日中午12时许,我县某一小学四年级学生朱某与几位同学在欧江边玩,朱某不慎被发火的水带走了,离开了他的亲戚朋友。

河水是无情的,让人觉得恐怖的,做起来又是那么的难以防范。也许你觉得河水那么可怕,你就不去接触她,那也就安全无事了,可她还是不一定放过你。比如2月29日下午2时许,遂昌县湖山乡一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罗某在自家门口步行时,不慎滑倒掉进小溪,就被她抢走了生命。

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人所离不开的。可是由于水所发生的悲剧又是不少的,仅我县中小学生在一年时间里,就发生溺水事件十一例,死亡十二人。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她存在的危机而就不去接触她,要想不发生类似的悲剧,我想关键在于防范。对水如此,对其他的亦应是如此。

2021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范文3游泳,是广大青少年爱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预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碰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是卫生,水下是否是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习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相互照顾。假如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盘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平时四肢就轻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预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冒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相互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旋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在游泳中假如忽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惶恐,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推拿、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唤同伴救助。

在游泳中碰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迫在眉睫,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梗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2021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范文4进入夏季天气越来越热,游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缺少安全防范意识,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近年来的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夏季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季节,预防溺水事故无疑摆在了重要位置,为创建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在此特向全校同学提出如下要求:

1、禁止私自或结伴到河、塘、溪流边玩耍,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私自到江、河、湖、塘、水库中游泳或嬉水。

2、要坚持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坚决做到“四不去”:未经家长教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对水情不熟悉的江、河、湖、塘、水库不去。

3、见到有人落水时,不盲目下水施救或者避而不见,而应大声呼救或报警,避免发生因盲目施救而导致更大的不幸。

4、每个人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用学到的防溺水知识运用于实际,坚决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

在加强自我安全意识的同时,对于那些违反学校纪律,私自玩水、游泳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劝阻并报告学校老师。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学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远离危险地,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共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2021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范文55月13日上午,我去参加了由周口晚报小记者组织的《防溺水教育公开课》。现场聆听了游泳基本常识、防溺水的重要性、溺水自救等常识等,使我认识到在炎炎夏日去游泳虽然可以消暑解乏,但同时也需要做好安全方面的预备: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不要一个人去游泳不要在非游泳区域游泳;不会游泳的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要到深水区去游泳;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腿抽筋;溺水时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要立即呼救;溺水时要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要立即求救。

这次学习使我掌握了防溺水和自救知识,在溺水事故频发的季节,这次讲课来得及时有效,让溺水事故远离我们,让溺水事故不再重演,谢谢周口晚报小记者组织的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心得3

水是温顺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救活干旱的庄稼;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助小树苗长得挺拔茁壮;我们可以把它放进不同形状的瓶子里,它就会变成不同的形状……水也是凶残的,它能引发山洪暴发,它能摧毁房屋,更可怕的是它能吞噬一个又一个无辜鲜活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伤痛。

在酷热的假日里,人们最想去的就是到既省钱又舒服的江河湖海这些“野游泳场”里游泳。就在人们游得得意忘形的时候,死神也悄然来临了,助纣为虐的水就会毫不留情地帮助死神夺走“不小心”的人。听说我县经常发生溺水事件,溺水已成为重要的“生命杀手”。今年到7月8日,我县已有8人溺水身亡。如今年6月24日,一个家住腊口镇的10岁二年级的男童小刘平时都回家吃饭,这一天却在学校吃营养餐。吃完后穿着泳裤来到瓯江下水玩耍。正当大家戏水高兴的时候,小刘一不小心到江中回不了岸。人们都很想救他,可是离他太远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水无情地吞噬了。男童留下的只是给亲人带来巨大的伤痛,给家庭和学校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这些伤痛和教训提醒我们游泳要注意安全:不要独自一人到江河湖海游泳;小孩子必须在大人的陪同下游泳;不要游到深水区;游泳前应做适宜的运动;如果身体不适,要立刻上岸;下水后不要逞能;不要在急流或旋涡处游泳……

篇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专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是培养中专学生道德素质、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其思想认知水平、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把握时代契机,规避不良影响,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是当前中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时代变革给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影响

中专思想政治教育而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时代的变革,一方面,我们正处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迅猛,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交融,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专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递方式和效率,每一个学生都在随时随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让不少学生误入歧途。因此,中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全球化社会变革以及信息化时代给当前教育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切实帮助学生塑造品格、丰富思想、提升境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够科学

当前的终端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着追求高大全的目标,总是希望用那些伟大人物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用近乎真理的大道理来给学生进行教条化的思想灌输,这样的教学理念、方式和学生的所思所想相差甚远。在全球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中专学生有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实际,认真研究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学生的发展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服务学生的发展进步。

(三)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今天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变革,但是在中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依然沿袭传统的报告以及上大课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认知需求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很多的中专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较为老化,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

二、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图文并茂,育人为先

常见的介绍方式中,一般采用比较直观的图文介绍,来对比显现问题和观点,课本中穿插一些图片结合文字更好的表明观点。在老师的引导的下,中专学生可以比较容易的总结图文所表述的知识点。图文的生动形象加上老师的引导以及解说,不仅让学生轻松的了解知识点,也培养了的学生的分析能力。采用图文教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图片与文字巧妙的结合,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二)正文和辅助材料并重

现教学使用的课本,内容都由文字、图片、案例、相关连接相结合的。文字则用来表明观点,是整个内容的主体部分;列举相关案例对观点进行解说证明;相关连接的作用是对文章观点加以认证和补充说明。只侧重于对文字的解释说明,而不借助教学材料,对中专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很难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也不利于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然而这些链接材料,帮忙学生理解知识点。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文字结合辅助材料,帮助学生透彻的领悟文章的观点和知识点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注重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中专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之一,必须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态,并通过分析,提炼出所欲引导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思想状态,包括思想品德、政治观点、情感、行为、习惯等,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他们的社会活动、学习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他们的思想风貌不尽相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针对性应当仔细的瞄准学生的思想运动到某一特定的时空阶段所表露出来的外部特征及其潜在内涵做到有的放矢,获得实施。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课应对中专学生产生实际有效的良好作用,使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

篇3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翻转教学以其师生易位、教学换岗的独特理念,构建出形式新颖、活力充沛的生命课堂。教师和学生是翻转教学的两大基点,而师生共鸣互动探究基础之上的课堂效果则是翻转教学的第一名片。翻转教学还能够优化教学氛围使师生情感体验更加愉悦,优化教学过程使师生合作探究更加深化,优化教学评价使师生互评价更加全面,优化教学效果使师生共同成长更加高效。因此加强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对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一、翻转课堂内涵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运用,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模式,消弱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高中英语前,将课本中疑点、难点进行标记,教师在课上针对学生们的疑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将课上内容整理成数字化的内容,以微课传授知识的形式,将其传送到学生手中,使学生在课下自学时有全面、系统的辅导教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翻转课堂特点

(一)教学手段新颖,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课堂中,学生可能总是紧绷神经,担心一不留神就会错过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从而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教师课堂讲授的重点也多是单词、语法、课文,严重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抑制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导致多数英语课堂气氛沉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对网络信息等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因此,翻转课堂利用视频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流程重构,使信息传递更流畅

传统的高中英语的教学流程是“教师课堂单元内容讲授加学生课下作业完成”,课时有限,教学内容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只能尽可能多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难以优化设计教学活动且在通常情况下,传统英语课堂完成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而“吸收内化”的重要环节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当遇到问题时,由于缺少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往往会使其产生挫败感,以致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自信。与传统教学流程相比,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其新颖的形式不易让学生产生疲惫和乏味之感。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翻转课堂,指的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过来,学生在课下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在课堂上由老师组织进行知识点练习,并对练习结果进行解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从自主学习环节、课堂互动环节以及成果考核环节三部分出发,立足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具体分析每个环节的应用策略,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兼顾学生的独特性与个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

(一)自主学习环节的应用策略

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主要包括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两个部分,是高中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点、提升英语水平的核心环节。传统的高中英语教育大多利用书本教材进行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单纯利用书本教材讲解知识点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辅助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制作的教学视频应当保证视频的精炼性与多样性原则,尊重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二)课堂环节的应用策略

由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学时有限,英语教师难以在课堂上逐一解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反馈的疑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将疑难知识点设置为练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以及“现在将来时”的划分并不明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会陷入语法误区,笔者为了解决这一疑难点便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对疑难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从而理清学习思路。

同时,还应注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要创新课堂内容、课堂形式以及微课内容、微课形式。教师可以制作视频短片,动态图片,音频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实时的资源更新。例如,在高中英语课本Unitel friendship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播放关于友谊的英语视频短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对于friendship的了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三)翻转教学优化教学评价,师生互动评价更加全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翻转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合作探究的领路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当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在合作探究中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个人见解和认知角度进行科学评价,当然,还有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其他学生的评价中获得很多关于自己英语学习的辅助信息和有价值的建议,有助于学生自己进行深入的自省和对英语学习技巧的掌握,从而为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做好了准备。因此,教学评价使翻转教学充满了激励性和人情味,有助于学生科学全面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通过人性化的教学评价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改变自身对英语的学习习惯,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丰富的微课双重影响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得以完成。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见习;职业要求;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121-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定位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一线幼儿教师,毕业即直接走向工作岗位,能快速适应职业特点及企业要求。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尤为重要。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知识与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决定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之前就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学前专业课程设置、学业考核的重要目标。

1 目前校企合作的实际状况

通过对学生见习期实地跟踪走访和学生见习后的反馈,总结出幼儿园对于见习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点共性问题。

见习形式大于内容 幼儿园接收学生后会将其分配给每个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负责管理。由于没有详细而具体的见习制度与考核标准,见习往往流于形式,成为见习生“观光放松”的好机会。负责管理的教师很不愿意拿出精力管理流动性大且与本园无用人协议的见习学生;见习生也因为受自身素质限制不够自觉,无人管理较放松时无法把握学习的内容方向。当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时,见习生往往在班级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学什么、看什么。

见习内容空洞 见习生回学校后普遍反映,在见习期间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帮助主班教师抄写教案或工作日志;工作之二是帮助教师进行环境设计中的剪纸制作、折叠、粘贴等,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并一无所获;工作之三是帮助幼儿园进行洗刷桌子和椅子等简单的清洁工作。见习生带着在幼儿园工作就是不停地抄教案、做保洁的印象回到学校,见习不仅没能帮助学生,反而害了学生。

见习制度严重缺失 见习生在见习时会带着学校设计的见习报告走进幼儿园,但是由于见习报告设计脱离企业实际、制度无人监管、见习结果与学生学业和就业完全脱节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师和见习生都没能重视和珍惜见习机会。个别带班教师甚至利用学生见习期间满足私欲,让学生从事完全与见习无关的工作,造成人才和时间的浪费。

见习时间短 本校见习为一周时间,幼儿园因企业管理和行业特点,无法在见习之初就让年轻没有经验的见习生直接深入一线工作,而学生刚刚熟悉了工作环境就到了返校的日期。学生普遍反映刚要摸到一点儿门路,见习期却结束了,很遗憾。

2 校企合作之中职院校在见习期的建设建议

针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学校首先要对见习制度进行整改。

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在一定的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是职业人从事自己职业的一种自主自觉的认识[1]。中职学生年龄在16~18周岁,本身就处于青春期,尚未成熟,对角色的理解和就业的前景尚未认知。为了让学生尽快通过职业定向阶段,进入准幼教工作者的学习状态,建议每学期让学生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或优秀的私立幼儿园见习两周时间,请企业安排优秀骨干教师以讲座或演讲的形式,用他们自身的优秀业绩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见习时要按照见习计划确定每日见习内容,将每个学生分配到班级,由班级的主班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行业规范、家园合作、幼小衔接等相关职业要求,培养职业意识。

减少理论和实践的差距 大连市公办幼儿园目前使用的是《探究式B版教材》,涵盖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并将五大领域系统融合,目的是让幼儿在3~6岁发展关键时期,无论从身体发育,还是智力发育、情感发育,都得到合理发展。在校期间学校会安排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理论课课时,但学生往往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只要能唱会跳,基本上不用学教育学原理等纯理论课程。为了加强中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应该从企业要求出发,将工作内容及时引进到学校课堂里。幼儿园课程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参照B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学生利用资料包并进行活动准备。在实训周中,学校要求幼儿园必须安排有专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看课、听课、讲课、评课的时间。教师讲课是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发挥和融合过程,这是形成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学生在见习时找到自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漏洞,回到学校课堂才会重视理论知识。

为企业提供财务保障及人才储备 每一学期,学校会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分配到幼儿园见习两周,势必会给幼儿园的工作和日常管理来带压力和负担。尤其对一线的班主任无疑加重额外负担,因此,幼儿园教师对见习生进行管理时难免出现精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现象。因此,学校应该为企业支付经费和课时费,确保见习的有效开展。同时,见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还可以作为幼儿园的人才储备,在毕业实习分配时优先选择校企合作期间大力支持并培养见习生的幼儿园,激励幼儿园为学校见习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与企业合作,加强交流 在学生见习期间,学校应组织因为见习周而停课的教师集体到幼儿园参观学习,有条件者可以在见习的企业驻点调研。这不仅是发挥对学生的监督作用,也让中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企业,成为理论性实践者。中职院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幼儿园教师免费授课,给他们带去最前沿的政策和理论;同时听取幼儿园教师对见习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学校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打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未来幼儿园教师。学校只有和企业经常往来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3 校企合作之企业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想要通过见习积累经验、感悟未来职场的工作内容和氛围,与幼儿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加强实习指导 教育实习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方式。幼儿园的主要岗位就是教师和保育员,见习的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幼儿园应该从学生成长的角度,为学生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详细系统地为见习学生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与教师岗位职责”“幼儿园环境概述”“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园实践效果”“幼儿园与家长、小朋友的沟通技巧”等辅导工作,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避免学生在见习期间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考核工作 考核是学生的动力,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方向。考核是否严格规范决定了学生应该学什么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只有考核标准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保证学生见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

考核时要本着实事求是、严格的原则。尤其在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求见习学生必须完整地进行一次活动设计与实践,由指导教师为见习教师打分、评价的标准包括:活动目标是否具体明确,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活动过程是否思路清晰、时间安排合理,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有感染力,等等。

为见习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 幼儿园指导教师是学生见习期间接触最多的人,也是见习生未来工作的楷模。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更是行业的标杆。因此,在学生见习周期间,一线幼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端庄大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念,传递正能量,让实习生心中充满爱,充满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德高为范、技高为师,指导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见习的学生,耐心细致地为学生介绍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爱护见习学生对本行业的热情。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中职院校要培养符合幼儿园要求的技能型劳动者,就必须走出学校迈进企业;而企业既然与学校合作,就要尽责任和义务。校园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完善的见习场所和见习过程,才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有效方法。

篇5

关键词:中职 物流教学 生本教育

中职物流教育是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师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难在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工学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并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宽口径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由于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素质偏低,理解能力偏弱,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专业技术教学发展的需要,且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生本教育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方法,不仅教学灵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知识结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应用能力,是解决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学习物流专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

所谓生本教育,是指在教学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教学。生本教育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把握学生这个主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学价值准则,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乐学、活学,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的教学设计过程是成功迈出生本教学的第一步

在生本教育中,教学设计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而展开,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同时要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学习所需的知识概念体系及自主创新能力。

现代物流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的范围广,它涵盖了物流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设计时应加以重点考虑。设计教学时,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很好地把握每节课的学习方向和内容;其次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态度,真正因材施教,尽可能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要选择教法,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细节,探究规律,构建知识板块;最后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书写教案,预设生成科学的教学设计过程。

三、“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物流专业课程难学,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加上理解能力较差,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则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学好课程的信心,对现代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譬如学生初次接触课程时,通过观察、操作物流设施和设备,如手推车、托盘、堆垛车等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认为这个专业充满了玄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和探索愿望。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现代物流基础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很重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切入点要低,简单轻松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的关键。直观、生动又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组织教学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物料需求计划(MRP)时,如果按照书本的内容来学,繁杂的定理和推导,对于中专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整个MRP原理归纳成一句最核心的话,通俗易懂,同时还可适当删去部分难以理解的推导和数学公式。通过这样的内容处理,整个物料需求计划的内容由繁变简,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上也可以先设置问题,再点拨指导,让学生先动脑动手,再积极参与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浅入到深出,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为主动的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应用知识,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再则,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个体活动空间,使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也是一个好的方法。例如学习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时,可以先布置前置作业,让学生把物流中心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找出来;课堂上先详细的讲解学生找到的每个因素的内涵;然后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内容,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案例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是如何进行的,再分组讨论和发言,最后进行总结。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可以结合教学上的发现法来开展。比如在学习物流配送路线的选择时,先举出一个有关配送路线选择的案例,并让学生思考他们会选择案例中的哪个路线作为他们心目中合适的路线。通过这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做最终的总结。整个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的理念。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譬如在学习采购运作实务时,先由教师选择简单的例子作采购交易项目,指派学生扮演不同的当事人,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了解市场,确定需求,决定成交的条件,并拟定一份采购合同,在学生演示整个采购交易过程后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这种学习方法,生动活泼,适应学生的特点,学生学起来热情很高,课堂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效果自然要比填鸭式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四、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流专业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都较强,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的练习或实践活动,将接受、理解知识的过程向消化、记忆、运用知识的过程转化,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通过在学习“商品的配送、货物的堆码、单据的处理、商品的养护措施”的过程中,使学生真实地感受物流工作的过程,学习物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中的操作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在物流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运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手脑并用的强化练习,使师生共同体会生本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破解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凸现的一系列教学难题,给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建一个充满快乐和活力的全新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6

一、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覆盖陕北、陕南、渭南、宝鸡、西安等主要地市,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完全中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兼顾少量集体办、民办或其他的办学形式,学校所在地既有中心城市,也有县城、乡镇及农村。

1.基本情况

参与调研的教师中,大专和本科学历占绝大多数,尤其是年轻教师,几乎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个别还具有硕士学位。但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师的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相对城市要低将近16%,也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仍然需要提高。同时,研究生比例只有1%,也说明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高学历教师依然很少。

学历教育来源师范类占主体,说明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师范院校,来源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绝大多数来源于本省师范类院校。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相对合理,但由于受到岗位设置的影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依然不足。

2.专业程度

我省中小学教师所教课程和学历教育所学专业一致性情况较好,达到95.8%,说明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令人满意。但这一比例也随年龄分布和学校地区分布不同而有差异。中小学教师对所教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好,比较系统和很系统的比例将近98%,当然,由于参与者自身的认识存在误差,但总体情况比较好。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是交叉学科知识、教育评价知识、教育科研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提高需求也较为迫切。教师们在工作岗位中,教育教学技能和合作能力有显著提高,工作责任心、教育科研能力、计算机能力也有一定提高,但学科专业知识的进步相对比例较低。教师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愿望比较迫切。教师自愿参加学科教研的比例将近80%,教师自愿参加课题研究的比例高于自愿参加学科教研的比例,教师普遍认为,教科研活动对于专业成长很有帮助,随着从教的不断进行,实践经验的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入,自己的专业发展状态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平稳地上升。

3.个人发展

教师普遍会按照课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也会根据其他要求或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师认为,专家指导的培训形式最受欢迎,毕竟专家理论和经验都很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的效果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尤其是学期或者学年末,基本上都会有总结,来总结自己的得失。基本都参加过不同类型的培训,但是普遍反映针对性差且效果不好。

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投入,使我省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从调查情况看,陕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1.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深化

课改虽然极大地深化了对教师专业的认识,但从当前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多方面的认识局限。主要表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重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轻教师专业情意素养;重语数外理化生等大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轻小学科教师的专业素养;重外在强制性推动,轻教师自我主动性发展等。

2.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仍存在地区分布上的结构性不均衡,专业素质整体发展不均衡

我省中小学教师中,尽管本科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但是在农村学校和小学教师中依然还有相当比例的中专毕业生甚至高中毕业生。在职称方面也反映出地区分布上的差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水平以及职称比例呈现出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状况。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以及人才流动政策的宽松,如无有效措施,教师队伍优秀人才分布上的结构性不均衡会日益严重。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和专业发展状况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乡镇、农村教师明显较弱。

目前,师范院校依然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培养理念等的不足,中小学教师职前专业准备的教育培训尚不完全到位,尤其是对教育实践技能的关注较弱。在师范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材教法、教学实习、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开设,但是教育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培训明显不足。现行的由教育学原理、心理学等课程构成的专业准备内容,需要在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予重新思考。

3.教师激励机制亟需强化,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多数教师仍然是依靠外在强制性力量被动地走向专业发展道路的。不管是培训、课题研究、岗位实践或反思,都明显地表现出外在的强制性,甚至教师的自我反思也是在外在要求之下才进行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全方位的改革,对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与升学考试率的压力混合在一起,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普遍的困惑,也是他们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以行政为导向的继续教育的依赖程度偏高,自我发展的意识不足,能力还不够强。目前我省教师待遇偏低,这种状况遏制了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教师的工资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和其他省市、其他行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相比,远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较低的职业待遇一方面使优秀的教师外流,或跳槽到其他行业,或流向条件较好的学校和地区。另一方面使在岗的教师难以安心于本职工作,或得过且过,或兼职其他工作,很难谈得上教师的专业发展。

4.各类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亟待提高

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必要性; 主要内容; 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79-00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和对各种信息的认识、理解、选择、运用能力。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开始生活在传媒营造的空间里,只有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备必要的媒介素养,才能获得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与媒介、信息之间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这对人人都有用,而对中小学生尤为重要,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事实上,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甚至一些大学也开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但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真正开始。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受众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即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以及系统训练获得的,而是在日常媒介接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感悟而来。这使得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普遍不容乐观,缺少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基本了解。

二、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内涵是广泛而具体的。凡是与媒介、传播、信息有关的各类知识、各种方式与各项技能,包括对这些知识、方式与技能的态度,都应该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启蒙,关键要做好三个层次的教育。

1.要掌握媒介、传播、信息的基本知识

掌握媒介、传播、信息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培育媒介素养的基础。中小学生只有正确地了解这些基本的基础知识,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媒介素养。

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小学生作为将来社会文化精英的受众群体之一,能否较正确地认识大众媒介,能否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必须告诉大家,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不同的媒介必然有它自己的政治目的、经济目标和文化企求。

2.要学会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质疑选择

媒介传播信息,因受各自复杂的政治目的、经济目标和文化企求牵制,难免有良莠善恶难以辨别,甚至真假是非也混在一起。所以,青少年为了不被媒介传播信息所误导,只拥有对媒介、传播、信息的初步认识,只具备媒介素养的基础知识,停留在媒介素养的初级阶段,是远远不够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是学会对媒介、传播、信息进行质疑和选择。

中小学生对媒介、传播、信息进行的质疑和选择,不应该仅仅是对具体一条信息真假优劣的辨别,还应该是对媒介、传播、信息所表露或隐含的政治意图、经济企图、文化含义的质疑与评判。要稳步培养青少年的这种质疑和评判能力,就要激发和鼓励青少年表达自己对媒介信息内容的看法,通过对不同看法的讨论和比较,使青少年不断地获得思想启发,激发和检验青少年们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使其能够找到解读媒介信息的恰当视角,找出信息潜在目的和深层含义的正确方式,养成不被媒介信息所左右的定力,最终形成正确理解和选择信息的能力、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成为信息的健康接受者。

3.要掌握应用媒介传播信息的技能

当然,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传播还是有欠缺的。中小学生必须从被动地接受信息提高到主动地运用媒介、积极地参与传播、能动地传送信息。因此,有关媒介、传播、信息的知识,必须转化为运用媒介、参与传播、传送信息的能力。

要培养这些能力,中小学生就要弄清各种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互动媒介的工作和运行程序,理解不同媒介信息的特性和要求,明白各种媒介信息的采集、制作、流程;除掌握媒介传播的一般技巧之外,还要学会特定媒介信息的采集、制作、技巧,并勇于实践,以提升自己运用媒介、参与传播、传送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消费主义倾向的作用,拥有消费决定权力的成年人,被赋予了相应的媒介消费地位;缺乏消费控制能力的中小学生,被赋予的媒介空间很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小学生更必须加强自己的媒介素养,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能力,以拓展更多的属于自己的媒介空间。

三、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学校教育本身就具有教学规范、效果良好的特点。而且现在我国的青少年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接受高中及大学教育人也很普遍。这使学校教育的对象最为广泛。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是媒介素养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保证。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重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求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这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完全可以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通过开设相应的专门课程,或将其内容结合到其它课中进行。

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帮助他们理解媒介内容与现实内容的不同、广告节目和新闻专题节目的区别。如动画人物是想象出来的、魔术是某种特殊效果的产物,广告是花钱播出的,新闻、专题是宣传的。

篇8

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推进本市中小学防灾自护安全教育和珍爱生命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安全自救及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市教育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

(三)协办单位:区教育局、大学防灾救灾研究所

三、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知识类:地震基本常识(地震前兆、应急逃生、自救互救),防火灾基本常识(灭火逃生)。

(二)技能类:心肺复苏(人工呼吸、胸外挤压)。

五、活动时间与方式

(一)各区县自行组织教育活动

1.时间:11月中旬—12月中旬

2.内容: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防灾自护知识技能主题教育活动;制作一块反映本区县中小学校开展防灾自护专题教育情况的展板(喷绘板,长2.4米,宽1.2米);选送一节主题教育教学课件光盘(刻录在DVD光盘上,授课对象、形式、内容不限);选拔1支12人参赛队参加全市展示活动(地震自救演练3人,火灾自救演练3人,心肺复苏互救演练三对6人)。

(二)全市教育展示活动

1.时间:12月下旬

2.地点:市建青实验学校

2.内容:

(1)集中展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展防灾自护专题教育展板和教学活动课件。

(2)展示中小学生地震、火灾自救互救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

(3)观摩市消防局消防队火灾救护现场演练。

六、活动要求

(一)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发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各中小学校参与此项活动,努力提高防灾自护教育的普及率。

(二)要坚持知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科学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教育和逃生演练。

七、奖励

篇9

为深入开展好“十个一”活动,提升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教育局决定举办市首届中小学生教育科技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动手、我实践、我创新”

二、活动内容

通过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技竞赛、成果展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向广大中小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培养每一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安排

本次教育科技节活动时间为年月——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年月)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和学校围绕活动主题,制定详细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做到校校有计划、班班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

2、组织实施(年月—月)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各中小学校分别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科技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作品,举办中小学生科技知识擂台赛、科普讲座、科普知识普及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落实“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创新精神),一种好能力(实践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等目标要求。

3、总结表彰(年月)

在全市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教育科技节活动的基础上,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并对各县(市、区)和学校的优秀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对教育科技节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和学校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利用教育科技节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体作用,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展。本届教育科技节将作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各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市教育局成立了“市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负责全市活动的整体统筹、协调、组织和实施。各县(市、区)、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制定详实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严密部署,确保教育科技节活动的扎实开展。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利用校刊、校报、宣传橱窗、专题会议等形式,掀起教育科技节活动热潮,积极营造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长效机制。各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开齐、开足、开好科学课、综合实践课和创新活动课的基础上,加强科技教育的学科渗透,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将教育科技节与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及“十个一”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和科技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篇10

关键词:消极幸福感 沉迷原因 转移策略

笔者在《在学习中提升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践研究》的课题调查研究中发现:信息化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电视、网络游戏的预测水平最高。研究如何能使中小学生从电视、网络游戏的“消极幸福感”剥离出来的成因及手段,是本课题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沉迷原因

1.学习压力大,解压的需要。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业负担繁重,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电视、网络丰富多彩的娱乐内容、色彩纷呈的动感画面、惊险刺激网络游戏,成了中小学生解压的首选项目。学生在学业上很少得到情绪体验,却在电视、网络游戏当中得以松弛释放。

2.独生子女孤独,交往的需要。如今大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些具有保守、抑郁等性格特质的中小学生不喜欢也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很难在现实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再加上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使孩子倍感孤独,从而有的被互联网上的一些具有交流功能的网站和聊天工具所吸引,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家教方式,逃避的需要。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特别高,孩子的成才压力太大,在学校管理的价值选择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到虚拟空间找满足感和成就感;或者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严或方法不对,导致孩子想逃离生活,所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电视娱乐与电视、网络游戏中寻找避难所。

4.厌学悲观,寻找自信的需要。学业上的枯燥无味,甚至遭受太多的挫折,使部分孩子慢慢地丧失了自信,变得悲观失望;而电视、网络游戏当中的成功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需要被人认可的心理。

二、转移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智地对待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电视、网络是他们获取知识、与外界交流的重要信息渠道,满足了他们求新求异、喜欢挑战的心理需求,所以采用简单“禁止”的办法是行不通的。正确的思路是加强中小学生对电视、网络的认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合理有效地利用它们。

2.积极开展电视、网络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笔者建议: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明白长时间迷恋电视、网络对身心的危害和对学习的影响,知道对电视、网络的利用也要有节制,还要意识到现在的学习与他们将来的人生幸福密切相关,中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从而懂得并学会对自己的生命和人生的幸福负责,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把精力和心思转移到课业的学习上来。

3.创建专门的健康网站,弘扬主导思想,吸引学生兴趣的转移。电视、网络在为我们带来信息开放的同时,又向人们警示:倘若置电视、网络糟粕的泛滥而不顾,必将造成对中小学生健康的危害;但强硬地禁止中小学生看电视、上网,亦会对精华的流通构成人为的阻滞。如何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丰富校园信息网的内容,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增进学生知识、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的活动,如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网上论坛、网络班级、班级网站等。

(2)建立健全学校信息教育管理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电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中小学生甄别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3)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应增加“网风”、“网德”教育与电视、网络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对于信息持扬弃态度,提高学生对电视、网络文化的辨别能力、自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4.加强家校联系,协调好对电视、网络的监控和管理。要利用教育合力帮助沉迷者走出电视、网络游戏的沼泽,步入健康的人生之旅,同时让其他的学生受到教益,收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效果。

教育是一项关乎人的事业,如何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幸福地成长,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快乐学习与自主发展的平台,从而使他们从电视网络的“消极幸福感”中剥离出来,让学校成为学生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乐园。

参考文献

(1)周程海《青春岁月》.2011年,第08期。

(2)陈永胜 主编《小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