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管理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书室管理计划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可视化 GIS 图书馆信息管理
一、引言
可视化功能扩展是图书馆信息管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可以让客户在查询图书相关信息时获得更具全面性、价值性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可视化功能系统更能满足客户浏览相关资料中的主要内容的需求。本文将对可视化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架构的实现加以阐述。
二、GIS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获取、存储、分析、管理、检索和显示地理空间定位数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它对图书资料的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等属性进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经过分析处理形成数据模型用以模拟现实空间。最后借助空间分析能力完成在屏幕上以图形、图像为主的呈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即借助GIS系统实现其可视化功能。
三、可视化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案
1.系统架构
GIS系统结构的组成如下:
如图1,可视化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由数据库、可视化地理信息处理系统、可视化显示三大模块组成。系统通过对图书文献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将其地理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转化可视信息呈现出在屏幕上。
2.数据库建立
可视化系统数据库由空间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个子数据库组成,分别用以完成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数据模型建立。
(1)空间数据及模型
空间地理数据一般由图形表示,层次模型是图书馆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主要形式。相应的,空间数据的采集首先也要进行空间分层。通过对层次的细分,实现对图书馆内任何楼层、任意阅览室、书架、任一文献有关信息的查询,并获知其获取路径。(2)属性数据及模型
属性数据即地理牲信息和资源描述信息,它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描述关联的各空间分层的空间数据属性信息库和普通的文献资源属性信息两种。
(3)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联集成
可视化功能的实现需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模型的关联,GIS系统强大的功能之一即数据库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其实现需通过一定的标识码。
3.系统功能定位
与一般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相比,可视化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对文献资源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解判断,还具有对文献资源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查询能力。主要功能如下:
(1)空间信息检索和显示
可对图书文献资料进行空间信息的查询。在此,空间信息可以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形式对单个查询检索进行显示,并可对图形等任意移动、放大等。
(2)空间基本分析和模拟分析
通过空间基本分析,可同时实现用户对图书馆的了解和图书馆管理者对图书馆的管理。空间模拟分析是图书馆管理决策的辅助工具,它利用空间数据和模型来分析管理和调整图书馆的空间布局。
4.系统功能客户端实现
客户端实现即系统可视化功能的表现形式。目前主要有菜单和GIS地图两种。前者为用户输入图书资料的属性信息,通过服务器与属性数据库的交互与过滤得出查找对像;后者为用户打开空间布局图的任一图层,选定目标后获取相应信息。
四、结语
可视化是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打破了原有系统的局限性,更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及图书馆管理者的需要。可视化主要通过GIS技术实现,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功能也将随之不断充实和完善,有望成为智能的信息咨询和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周宁,文燕平,严亚兰.信息检索可视化初探[J].情报科学,2005,(2):31-33.
篇2
关键词:土建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小断提高,我国的土建业也开始小断迅猛地发展起来,在市场经济这一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土建企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这些土建企业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帮持下,发展水平小断提高,进而带动了我国土建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土建业的发展,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是必不可缺的,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土建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论述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含义,让人们意识到该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改善我国土建业的发展环境。
一、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
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土建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土建业的发展,所以,做好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所涵盖的工作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这其中小仅包括技术管理和档案管理,而且还包括施工进程安排、专业施工培训等等多方面内容具体来说,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分成两大类,一种是行业内部管理,一种是行业外部管理行业内部管理工作卞要包括施工制度和施工标准的确立、专业施工培训等等行业外部管理工作卞要包括具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施工技术的改进等等只
要做好了这两大准备工作,刁一能保证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进而促使土建行业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在土建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日后的施工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也有利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遇到的艰难工作做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不仅提高了整个土建工程施工工作的效率,而且也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整体的土建水平
二、土建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严重的漏洞
改苹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建业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开始小断出现。当今的许多土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失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作支持,这样将严重影响土建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分包和总包的工作对土建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保证施工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的施工工作中,土建企业忽略了分包和总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了信息渠道出现阻塞的情况像施工材料的不合理储放就是由于这一问题而导致的,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 2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由于土建公司的规模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因素也就导致土建公司彼此之间有着技术力量、经济实力等多方面的差距。而且由于现代的土建行业基本都是施行分包制,这样使得目前土建行业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标准,那么这也就造成面对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工程没有统一标准的技术管理。就当前施工管理的情况而言,现在土建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主要针对工程总承包单位来说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主要是靠承包合同为连接点,建立的技术管理关系,但是所建立的技术管理关系是不稳固的。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分承包单位经济、技术实力等多个方面。例如分承包公司不具备较大的规模时,就难以满足施工设计多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招施工技术、原材料的采购等多个方面,这就会导致出现工程工期延误,工程成本增加,甚至会带来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2.3设计质量评价缺陷
当前企业实行的土建工程质量评价方式主要有:由政府负责单位开展工程项目质量审查评定,由设计单位自行开展内部设计质量审查,由业主单位开展设计质量审查评定。根据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设计质量评价方式都在一定程度工提高了土建工程设计评价质量,但这此方式也存在部分缺陷性问题,具体表现有:
(1)有限性,其主要体现在评价时点及评价主体两方而,在多种评价方式中,通常会存在两个评价主体,且多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缺少相关利益主体,其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出不同主体的目标需求和建议,评价形成的影响效果非常有限,同时部分评价是在阶段成果形成后进行的,而有的甚至是在工程竣工后进行的,设计的评价与控制力度明显不足,这就容易造成工程设计质量的评价作用难以发挥,工程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2)非常规性,因部分企业对于工程设计质量评价缺乏基本认识,且管理制度工存在缺陷,造成质量评价工作的随意性较高,设计单位内部评定缺少一定的常规性,且通常采用二级审查方式难以保证设计质量。
3.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可优化的措施
3. 1如何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要根据承包商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资质的不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组织体系,这样就能够通过构建的管理体系对相应的承包商落实各自不同的责任,即便出现有的工程承包商将自己所承建的项目转包给个人时,其项目施工责任也会随之转移。相关企业单位在进行施工的全过程中都要重视管理人员的调配、安排,使其能够适任自己的岗位,并注重对工作人员管理和技能人才的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让施工企业员工能够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具备较好的安全意识。
3. 2完善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土建公司也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并且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施工准则,而且对于工程项目中一些较为关键的环节也要制定相应的限值规定,并且为了能够让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工作,也要将其列入施工作业指导书中。
3. 3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执行的监督
(1)为了能够加强监督力度,就需要提前将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责任职责进行划分,并且落实到人,以此来确保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依据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如果发现有严禁违规操作时,要对施工部门或个人进行及时的指出、解决。
(2)不断改进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有效的管理体系是保证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囚此,土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小断改进自身的管理体系,针对其中的矛盾弊端予以及时地解决充分重视分包与总包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协调与管理工作,防治信息阻塞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土建企业自身能够顺利的发展下去,进而提高自身在整个土建领域的知名度。
(3)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也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针对管理人员的要严格的处分,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是针对基层文化水平有限的施工人员要时常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保证土建质量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的土建行业也在茁壮成长。土建单位应当抓住契机,对于挑战应当用于而对,全而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土建施工技术中的钢筋连接、防水施工等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促进新技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3:64-65.
[2]张河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4,04:198+200.
篇3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图书管理;因素;建议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许多的行业都在进行着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在此情形下,也同样的面临着信息化的管理。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管理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将原本的纸质图书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的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的方式使得图书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效性,同时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帮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得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变得更加快捷。原本的纸质图书管理工作,必须本人到图书馆办理登记,才能够借取到图书【1】。而在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人们在需要阅读相关书籍的时候,只需要在图书馆网页进行阅读或者下载,使得借阅服务变得更加的高效。第二,信息化建设下的图书数量得到极大的扩充。传统的图书馆往往受到场地和资源等的限制,使得书籍数量有限,人们能够借阅的数量有限。而在信息化建设下的图书馆可以存储和收集大量的书籍,几乎处于一种无限制的状态,极大的扩充信息资源数量。第三,关键在于为人们提供巨大的帮助。图书馆其本身的建设工作便是从为人们服务而展开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够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入到图书馆的网页内找寻自己需要的书籍,同传统的图书管理相比极大的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二、制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我国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从实际的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旧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应当对此也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比较落后
虽然在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很多都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仍旧表现出理念上的落后性。如:当前很多的图书管理工作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但是真正被人们利用和使用的却非常少【2】,在图书管理工作当中仍旧受到很多的限制,使得数字化图书并没有对人们进行开放,人们只能够在网页上看到相关的目录,却不能够查阅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二)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在当前的图书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缺乏创新的现象,这是制约我国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人员应当对此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缺乏相应的标准【3】,没能建立起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如各图书馆在进行图书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都采取自己的方式进行建设,使得各图书馆之间缺少相应的联系,对于图书资源不能够很好的被人们利用。
(三)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
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之后,必然会受到来自于互联网中的一些安全问题威胁。图书管理工作由于是为许多人服务的,因此在图书信息资源上面需要对许多的人进行开放,在开放之后会为其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虽然在当前互联网信息安全保护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加强,但是这一点却始终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根除。
(四)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不足
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必然需要很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而当前的信息化建设表现出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人自身综合素质决定着所建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性能,如果没有足够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参与【4】,将会使得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只是留于表面化,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当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针对以上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制约因素,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进行创新
首先应当改变传统图书管理的思想理念,真正实现图书的对外开放工作,让更多的人从其中获取到利益。其次,应当充分意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原本很多不可能的变为可能【5】,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也应当勇于创新,充分的与当前出现的大数据、大信息、大服务等思想相结合,努力开发和完善自身的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
(二)对图书信息化管理方法做出改变
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大背景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当对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做出适当的改变,应当充分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尽可能考虑到需求者所具有的难处,从需求者的角度来进行管理方法上的改变。
(三)保证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安全
图书管理工作的安全是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这一点也是当前面临着的最为困难的一点。为有效的保证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各图书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在安全防护上的投入,使用当前先进的防护软件,适时更新自身的硬件系统,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注重培养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为有效的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的问题,应当注重培养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大在培养工作上的投入。
四、结束语
经过以上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分析,并专门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以此能够为当前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娄志俊.信息化建设视角下图书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48.
[2]罗小宁.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3.
[3]李俊华.基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发展浅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篇4
关键词:土建;技术;管理优化
Abstract: in modern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oday, we know,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multifaceted, how to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is to probe, discussion of the target.
Keywords: civil; Technology;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因质量、施工技术和施工环境等引发的问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1)因土料含水率较大,在压实后变成了“橡皮土”,基地存在的橡皮土未能及时处理,回填土未作分层压实,或者未按照规定压实,都会造成回填土下沉,在这种基土上坐混凝土垫层,容易产生开裂。
(2)水泥质量不合格,砂含泥量过大,砂浆配比不准确,加料顺序未能按照顺序操作,砂浆搅拌不均匀以及水灰比没有控制好等因素都会造成砂浆质量不达标。
(3)当门窗口与墙面连接密封未封严,窗口天盘没有设置滴水线,室内窗口先低于室外窗口线,导致倒水现象,窗框保护带未撕净,后塞口的窗框和墙体间没有嵌抹密封膏和认真堵塞,导致渗水,脚手眼和其他孔洞堵塞不当等等原因,会导致整个墙体渗水。
上面举例的三种因材料、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引发的一些问题,解决方案要从引发问题的几个点入手,回填土下沉的解决方案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土料以及含水率,严禁在含水率过大的亚粘土、淤泥、泥炭土、腐殖土等原状土之上填方,填方对基底的橡皮土应做好处理,填方工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以及设计要求来进行。总之,从造成问题的源头着手,严选材料,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对施工环境进行认真详细的考察分析,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造成的损失扼杀在源头上。
2土建施工技术措施
我们以对钢筋工程、设备基础施工和钢结构施工为例谈一谈土建施工的一些技术措施。
2.1钢筋工程
(1)地板及侧面钢筋直径和面积大的网片,采取在基础附近整片绑扎成大块钢筋网片或骨架,经加固后,整片吊入基坑内安装或采用直接在基础垫层上现场绑扎的施工方案。
(2)悬空的水平钢筋网片的固定,可利用模板支架、螺栓固定支承,在无支架部位,则另设钢筋马凳进行支承。
(3)钢筋的安装程序应先地板,后外部立壁,待基础埋设各种预埋管和螺栓固定架后,再安装基础内架空钢筋,最后安装基础尚不钢筋网片。
2.2设备基础施工
设备基础施工的工序照顺序如下:定位、放线、开挖基槽、做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支模、地脚螺栓地位、混凝土整体浇注、做养护、回填土,最后与工艺专业进行交接。以基槽开挖为例,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严禁超挖、开槽支撑的原则来进行土方的开挖,动、静设备基础基槽建筑物的开挖采用机械,在基槽槽底预留200mm厚土层,完成地基钎探后,再对槽底进行人工平整、挖除和清理。按照施工规范,根据土质情况和开挖深度来进行放坡,并将开挖出的余土运输到制定弃土场所,基槽挖到基底标高之后,与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做地基验槽并进行记录。而混凝土工程必须要保持良好的整体性作为基础,所以在设计要求上,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一次完成,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按照标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配料,采取分层浇灌,振捣密实,并排除表面浮浆和泌水,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均匀,混合密实。
2.3钢结构施工
(1)钢结构施工工序如下:施工前准备——基础验收——钢结构预制、验收——安装——验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在装置区附近准备好一钢结构预制场地,钢结构的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按照要求入库,按照材质和规格对方整齐。不同规格和材质的材料应做明显的标识,严禁用于正式工程。
(2)钢结构安装前要对基础进行验收,检查基础的平面位置、标高等项目的施工偏差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验收可分批或一次进行,由业主组织土建、安装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基础表面应有明显的中心线和标高标记,土建单位提交相应的施工技术文件
(3)钢结构下料前要对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的刚才进行矫正,矫正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法和火焰局部加热法,合格标准必须在1米的偏差范围内,矫正后按照防腐要求除锈、涂刷底漆,并做好材质、规格标识。
(4)在平台上按照施工图样的尺寸放出实样以便和施工图样相互 比较和验证,减少下料失误。放样前仔细核对施工图纸,放样及划线采用样冲和钢划针进行,放羊样板采用镀锌薄板。
(5)钢结构安装前,柱脚板应作中心标记,柱中心也应有相应的中心标记,安装就位时应使中心相吻合。安装的钢结构立柱逐根用经纬仪找正,然后安装连接梁。钢结构附件安装时,特别注意设备支座的安装,其间距、垂直度、水平度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保证支座上表面水平度,可用水准仪辅助进行。钢结构最终控制的偏差应严格达到规范标准。
2.4土方边坡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地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深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2) 硬塑、可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4) 坚硬的粘土:2M
当挖土深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放坡或做成直立壁加支撑,基坑(槽)或管沟挖好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当挖地基坑较深或晾槽时间较长时,应根据实行情况采取护面措施,常用的坡面保护方法有帆布、塑料薄膜覆盖法、坡面拉网法或挂网。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地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以内且不加支撑的边坡的最陡坡度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3HSE管理措施
(1)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且经过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落实安全承包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3)施工现场设立工序分区标志和安全生产和操作规程牌;
(4)潜在危险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设置安全栏杆,以控制车辆和行人;
(5)晚间作业时,事先制定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并报监理认可,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夜间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6)任何车辆或设备禁止任何人使用、收存、出售、制造或分发酒精、非法药品或其他任何能够造成伤害的有毒物质,杜绝枪支和带入施工现场和营地;
(7)所有员工配备劳保用品,并符合相关要求;
(8)对施工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9)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和自个证书报监理审查,只有审查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才能在其资质范围能进行作业。
总结:土建工程施工前期集中人员进行设备基础施工,为工艺、设备、电议等安装留出充足的施工时间,中期主要完成钢结构的安装,后期主要集中在场区竖向、道路等工程的施工当中,总之,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从大局和细节上着眼,都应安排的面面俱到,力图保证施工过程安全、顺利,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参考文献:
[1]田毅500KV架构柱土建技术小结2000 山西建筑
篇5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应对措施
图书馆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图书馆的藏书的拟定和获取,编目、分类和具体准备,检索和参阅,馆内资料的库存和借出、馆际的借入借出等各项业务实行自动控制的过程。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就是运用电脑来处理图书馆的业务及提供的相应服务。县级图书馆在自动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自动化状态下县级图书馆如何实施管理,应对图书馆自动化的挑战,关键在于培养适合自动化的管理人才,健全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夯实馆内自动化基础,强化自动化安全管理。
一、培养适合图书馆自动化的管理人才
(一)发挥图书馆自动化的优势作用的需要。县级图书馆自动化的给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自动化改变了图书馆管理的操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如在图书编目、图书采购、情报检索、流通管理等方面工作,大部分由计算机完成,因此,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自动化主要包括软件、硬件和人员三个要素,如果没有掌握该相技术的管理人员,即使再有效的软件、配备再好的硬件环境,也不能发挥自动化的优势作用。
(二)图书馆自动化状态下业务发展的需要。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而在自动化状态下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模式已成为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通过计算机将图书、期刊、地图、影片或手稿等进行技术处理,这也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也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图书馆业务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在自动化管理方面还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知识。然而,县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起步较晚,并且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掌握自动化管理技术的比较少,缺乏相应的人才优势,制约了自动化状态下图书馆业务的发展,故此,培养掌握技术的管理人才,已成为县级图书馆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图书馆自动化状态下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执行、协调与沟通。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不仅限于业务开展,也包括图书馆的工作计划管理、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等,因此各部门协调与沟通成为管理的重点。县级图书馆实施自动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人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结合县级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要花大力气培养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并且懂运行管理的人才。
二、健全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
(一)健全符合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制度。制度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保障。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是针对人工管理状态制定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以往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现实需要,必须根据自动化的特点、程序和业务管理、服务开展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健全符合县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长远发展的制度。
(二)建立岗位责任制。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必然会对一些岗位做出调整,也必然会确立一些新的岗位或者新的部门出现,例如电子阅览室便是图书馆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部门。县级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时间短,对自动化状态下新部门、新岗位的职责确立还缺乏经验,需要借鉴他人好的管理经验,制定部门规章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如《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图书馆技术部岗位职责》、《计算机维护人员岗位职责》等。
三、夯实馆内自动化管理基础
县级图书馆还肩负着服务“三农”的任务,需以县级图书馆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加大现代化设备配置比重,实现馆内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实现采访、编目、流通等业务环节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并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广大农村读者享受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所带来的方便 、快 捷、优质服务。
四、强化图书馆自动化的安全管理
县级图书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在自动化的推进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被运用,也出现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管理。
(一)自动化管理的安全隐患。一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党条件被满足时,就能够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二是,内攻击、外部入侵。由于使用图书馆网络的读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好奇心都是很重,会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手段对图书馆网络进行攻击。外部一些黑客为了窃取有价值的数据或破坏系统运行。三是自动化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漏洞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容易遭到病毒或人为因素的破坏。
(二)强化安全管措施。一要在病毒的防范方面不应该使用盗版软件,最重要是管理人员要对数据库数据随进行备份。二要应用防火墙是将内网和外网进行分离,对经过它的网络数据进行扫描,过滤掉非法数据,从而禁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数据。三要安装补丁程序,及时修补漏洞。
结束语:县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摆脱繁重的手工劳动 ,更重要的是将自动化应用于图书馆内部业务管理和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服务。因此,加快管理人才的培养,确立新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夯实自动化的基础实施,强化安全防范,是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
图书、情报、档案进行统一管理的成功的例子有美国。早在1984年,美国总统负责的委员会得到一份关于信息差距的调查报告,并针对政府信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该委员会提出在每个机构中设立一名主管信息的高级官员,全面负责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参与最高层的决策管理。美国国会在1996年2 月通过了,《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条例》,该条例要示政府进行信息工作改革,并在各政府机构设立信息主管职位,信息主管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评价、指导、设计、利用等工作。为了配合信息主管的工作,每个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自此以后,政府各部门纷纷设立信息主管。(9)我国可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档案馆、图书馆、情报机构的信息资源都属于国家财产,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出发,借政府上网工程的锲机,设立信息主管,以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为主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和管理。促进图书馆、档案馆、情报机构和政府网站的共享共建。
2.3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将网上的政府网站的信息、图书馆、档案馆、情报网站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GILS)。在政府网站中有许多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信息资源,如政策法规信息、专利信息等。在档案资源中有许多过了保密期可以进入公有领域的信息。充分整合这些免费的信息资源,以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GILS则可实现这些功能。GILS利用网络技术和国际标准来搜集与标引信息,以便用户能以各种途径检索到网上公共信息。它有点类似于图书馆的卡片目录,可识别整个政府机构的信息资源。科技论文。科技论文。描述这些信息资源中的可用信息,以及提供获取这些信息的帮助。(10)鉴于目前中文信息网站的现状,有必要建立政府网站、图书馆网站、档案馆、情报机构网站的导航系统,实现资源的统一检索,一站式检索。
总之,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和长期形成的历史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科技论文。即要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封闭的理念,又要从理论研究上进一步探索,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的弊端。切实落实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工作。需要政府、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才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炜,试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内在依据。图书情报工作,1998,11
2、李莉,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4
3、万清安,论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4、孟世恩,梁博,我国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档案学研究2003,1
5、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图书情报知识,2004,4
6、赵洁,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7、刘换成,电子政务时代的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工作,2003,12
篇7
近年来,笔者参加了有关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的学习,感触颇深,结合企业实际,找到了企业突破自我的法宝,那就是在企业中推行PDCA的过程方法。
世界上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就叫过程,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就是下一过程的输入。把所有相关的过程联系起来加以控制的方法就叫过程方法。我们从事管理工作,就是在识别每一个过程,再运用PDCA的方法即P plan—策划,为完成目标任务而建立的必要的过程;D do—实施过程;C check—检查,考核、监视、测量,并报告结果;A action—处置,采取措施,总结提高,不断完善,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这种过程方法可以在我们的任何工作中、任何环节上使用,9000不是离我们很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在加以利用,
所谓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在这一定义中就体现了PDCA过程方法。所谓管理=立法+执法,管理有效=立法完整+执法严谨。这里所谓立法就是企业建章立制,就是在行动开始前进行的策划、计划,在制定标准,告诉人们怎么做才是规范;执法就是落实制度,落实方案,在检查、考核落实的如何,结果怎样,既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改善,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利用人、财、物,就是对人、财、物的管理,把他们按照各自的职能,制定好各自的岗位职责,去正常的运行,从而完成好每一个过程,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第一,以顾客为关注点。顾客就是上帝,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满足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二,领导的作用。规章制度定的再好,关键是需要人去落实。在对人员的管理中高层领导即班子成员最关键。所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明公司领导的重要性。现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老板大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们专业技术强,业务能力强,但在管理上却显示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做文章,下功夫。为此,我们公司专门聘请了有四十多年管理经验的退休老厂长来主抓公司管理,请来了在国企当办公室主任多年,又在外企当过十几年总经理的人员来任办公室主任,协助老厂长,出台了一系列规章管理制度,制定了岗位职责,明确了工作标准,能细化的尽量细化、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使各项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第三,全员参与。我们在定岗定员的同时加强对员工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在员工入职时进行三级培训即公司培训、部门培训、班组培训,进行公司历史的教育,公司业务的介绍、公司安全管理等的教育;定时召开员工大会,将公司目前的工作及公司长远规划告诉员工,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了解企业的状态;我们还定期鼓励员工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对好的建议进行奖励。在对待中层管理人员上实行责任制,一级向一级负责,将责权利全部交给他们,但也允许员工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员工提的合理,就按员工的办。公司是以能力来衡量每一位员工的,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下,庸者让的用人机制。我们还加大奖金的发放力度,奖金与平时的各项考核紧密结合,真正使奖金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经济手段只能暂时起作用,要想长久起作用还得需要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员工的疾苦,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要尊重每一位员工,要同员工交朋友,多沟通,尽力为员工办实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员工们才能以主人翁的精神爱企如家,才能上下齐心协力,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第四,过程方法。即细分细化每一个相关的过程。
第五,管理的系统方法。把相互关联的过程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
第六,持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第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第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按照4-8这五项管理原则我们认真分析市场根据公司的特点,初步成立了一室六部,即总公司办公室,主要是负责企业的建章立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检查落实总公司办公会议的落实情况,考核各部门的工作。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行政人事部负责后勤供给、人员招聘,补充人员储备和人员不足。项目工程部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这是主要的生产部门。市场部,主要负责投标,签署工程合同,采购工程所需的物资设备,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设计部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及要求,设计出符合合同要求的图纸。预算审计部则审核项目合同的合理性,对项目做出科学的预决算,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把握施工进度,进行审计、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这几个部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宗旨,从2003年成立至今十几年逐步发展壮大,由过去的单一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以弱电、土建、装饰、智能化四位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篇8
[关键词] 图书馆; Interlib; 系统; 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101- 03
21世纪的图书馆,其工作业已从以内部业务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使命。在区域内,需要整合图书馆群的文献、数字化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才能实现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的目标。
兖州市图书馆使用Interlib以来,在省图书馆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大力帮助下,系统的各项功能都得到了良好的利用,服务效果明显提升。现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决方法及一些工作技巧谈一点认识。
1 采访子系统的使用
1.1 外部数据接收使编目工作省时省力
外部数据接收功能里的MID数据接收,给编目人员的数据录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图书采购时,我们可以将书商或其他馆提供的MARC数据接收到本馆系统中间库,这样,在采访验收管理直接验收处理时,查询出选中的数据,复制到总书目库,做相应的修改后,只需要追加条形码,分配馆藏地点既可,大大节省了数据录入时间。这与以前的工作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一般情况下,书商提供的MARC数据都是出版社标准数据,为图书采编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据参考。
1.2 合理使用验收流程促进数据规范化
系统对验收的处理有两种方式:预订验收,即对已经预订的图书进行验收处理;直接验收,即对零购、散购等没有预订信息的文献进行验收处理。
文献到馆后组织验收,验收完成进行编目,验收与文献编目工作紧密结合。实际中,一些图书馆已经将验收、编目工作整合,对缺少编目人员的小馆,在验收同时对文献简单编目,完成后直接上架,处理方式无疑是很便捷的;而对一些流程化作业的大馆,分批次进行验收、编目工作,保证流程作业的有序和一致。系统的验收流程可根据各馆参数设定动态调整。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按照合适的方式制定本馆的验收处理流程。系统的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建立验收批次直接验收验收分配馆藏验收直接流通(或编目交送或馆藏登记) 流通建立验收批次,准备对到馆文献实施验收处理。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2.1 设置验收方式
验收,区分预订验收和直接验收的不同,分别从不同的功能模块进入。对预订验收来说,要求订单设置为“验收状态”,系统识别待验收的文献是否有有效的预订信息,“是”则流程继续向下走,“否”则回到起点,工作人员自行决定处理方式——退还该书或直接验收。
1.2.2 分配馆藏
填写正确的待验收文献复本数量和价格,分配馆藏。系统要求采用先贴条码的方式,不采用自动分配条码,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条码与实际不一致。
1.2.3 编目处理
在选择工作模式时,系统管理里有一个分管管理,工作模式选中“验收后直接流通”点击“是”即可;如果选择“交送接收功能”才能流通,这里选择“否”。如果采用“验收直接流通”的工作模式,验收同时对文献编目,验收完成编目也即完成,文献可直接上架流通,流程结束;如果不采用“验收直接流通”的工作模式,验收后将该验收批次设置为“编目状态”,编目人员对该批文献编目处理。
1.2.4 图书交送
一批文献编目完成后,如果核实馆藏信息正确(包括条码、文献类型、馆藏地点),可以直接批交送到流通;如果具有典藏部门或典藏人员,进行馆藏登记处理,将文献分配到正确的馆藏地点,文献再上架参与流通。
2 编目子系统的使用
2.1 使用回溯建库的注意事项
提起回溯建库,对于初用这个系统的用户来说,可能容易产生疑问:回溯建库里的数据录入与采访验收里的数据录入有什么区别?在验收过程中,如果手工输入条形码有误,或者是其他地方输入不当,就会影响到流通部门的借阅工作。我们如果在直接验收处理里面修改,报表中输出的个别财产账中的清单的统计数据就会不准确。这种情况可以在回溯建库里修改。修改后不影响工作人员针对验收批次的统计数据。但是,如果在回溯建库里直接输入数据,就无法成批打印书标,只能做书标的个别输出。
2.2 采集器数据输出功能
使用采集器数据输出可实现强大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利用,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图书采购工作。随着图书馆馆藏量逐渐增多,在购书时很容易发生所购图书与馆藏图书重复的事情,造成了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和资金上的浪费。工作人员将数据通过此功能输出后,购书时,用采集器扫描每册欲购新书的ISBN号,即可提示该书是否与本馆藏书重复,避免了图书重复采购的现象。
3 典藏子系统的使用
该子系统含馆藏登记、馆藏剔除、藏书清点、清点处理、条码置换等功能。有些功能的应用需长期实践方能得心应手。
3.1 巧妙使用条码置换功能
读者丢失图书,通常会对该书进行丢书处理并对读者进行罚款处理。我们认为还可以充分利用条码置换功能来处理。如果读者能购买到一本相同的图书,我们就不对该书进行丢失处理。查出丢失图书的条形码后,在还书处理功能里将此条形码进行还回处理。显示此书在馆后,用条码置换功能,将丢失图书的条形码置换成一个新的条形码,将新的条码号贴在新书上,此书即可进行流通。这样在对系统数据没有任何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简化新书的录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图书管理;优势;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35-01
引言: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许多行业在经营管理中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和本行业的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工作具有内容复杂、涉及元素多的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图书管理工作,无论是管理工作的程序还是管理对象,都需要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这样才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便利。
一、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图书资源作为各个学校的关键学习补充资源,同时也是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各个学校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实施的基本上都是以人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飞速进步,学生阅读量及参与阅读学习的学生数量急速增加,无论从图书管理的客观要求及主观需求方面,几乎所有学校都引进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图书管理工作,而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随着图书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上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加大,同时图书资源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纸质阅读转向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相结合,然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得到有效增加,同时图书管理人员的图书管理技能和水平也未能有效提升。
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1.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通常被认为是服务部门,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资料和查询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图书馆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出现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形式,图书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传统的书籍文献资料,同时也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料,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馆、跨地区的信息资料查询,使读者真正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
2.合理整合了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属于虚拟性技术的一种,利用网络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传递的信息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在类别上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传递的信息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垃圾信息和无用信息,为优化网络资源,就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递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整理。除此之外,科技的不断进步,会促使信息技术不断实现升级,升级后的信息技术会对网络传递的信息资源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相比较传统的信息技术,也会具有更易操作的特性。加之各种先进设备的应用,使得图书管理工作人T能充分利用网络传递的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具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图书管理服务,从而为提升图书管理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很多事情都需要手工完成,这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人工操作也极易出现失误,增加了图书管理工作的难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后,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操控来完成,只需要编制相关程序,配备较少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用信息技术也显著提高了图书馆工作质量。
4.使图书馆藏的内容更加丰富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如今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书籍报刊、互联网、光盘、电子图书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承载者。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形式上的改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服务咨询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馆藏内容的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使得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有数据文献、电子信息、音像资料等,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中心。
三、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讲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质上主要讲述的就是突出表现的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图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而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中,实质上主要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图书管理智能化系统。
1.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的任务分析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节省人工支出,同时提升图书管理效率。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从而改善传统图书管理方式的不足,只用少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就能让整个图书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有效使用,图书管理工作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图书借阅、归还登记,而是包含平台维护、电子图书管理、服务品质提升等一系列内容,使整个服务内容实现了途径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化。
2.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
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是图书馆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方法。有效区分系统功能,不仅需要对添加修改图书信息进行有效区分,同时也需要对设置读者的借阅权限等功能进行仔细甄别,并结合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的管理系统进行改造,促使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帮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其中,图书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采用分别管理形式对图书馆的图书类别和信息进行管理,对图书的借阅、存储、版本以及位置等进行科学管理。系统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读者可随时修改并维护个人信息。读者管理服务职能体现为:借书以及还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因此,要想更好地应用现代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有效区分信息化图书管理服务系统的功能并完善借阅图书流程,结合系统的具体应用逻辑,有效衔接各个功能板块。此外,还应不断更新图书管理服务系统,及时修补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漏洞。
3.提供便捷化、网络化计算机信息检索
当借阅人员对某一类书籍或者某一本书籍有阅读兴趣时,都可以借助计算机以及信息检索系统提前进行查阅,查询图书馆藏信息内是否收录,而关于纸质图书,则是查询馆藏中是否有存书以及归还期限等。通过便捷网络化的信息检索,能够使借阅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查询图书信息。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完善的检索系统,可以将每一本书籍按照类型进行收录、归纳、分类,让阅读人员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查询到图书信息,进而提高借阅便利度。而检索系统的建设与普及,能够让图书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
4.提供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远程服务
计算机技术影响下的图书管理工作,图书借阅服务已经实现了地域因素限制,所以要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提供完善的网络远程服务,让更多的阅读者能够借助网络远程服务,实现更好、更便利的阅读图书。而网络远程服务实质上也是学生图书阅读习惯变更的重要要求。从根本上应用好计算机技术,可以借助图书管理系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整个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升级。通过有效结合计算机技术,最终实现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孔纯蓉.计算机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7).
篇10
【关键词】GIS;总图信息化;厂区三维;厂区应急决策;厂区巡检
0 引言
随着基础建设的扩大和企业的迅猛发展,石化企业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日趋丰富而复杂,厂房、设备、管道等星罗密布,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料是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由于采用的作业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不统一,因而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原有的总图管理系统大都是基于分幅地形图进行管理,且地形图与地下管线不能完美融合,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和水平[1]。针对这种现状,依照企业厂区科学准确的地上、地下设施信息资料,充分利用GIS技术建立统一标准的总图空间信息数据库,消除数据格式差异,建议信息共享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总图信息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建立各种专题应用子系统,可为规划、建设、施工设计提供依据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数字厂区”奠定基础。
1 GIS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GIS技术在国内发展迅速,并且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结构化GIS、组件化GIS、云GIS等已经在基础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建库与管理、基础空间信息数据框架建设、基础空间数据的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与GIS技术相关的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技术、万维网、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壮大,GIS的应用范围将随着上述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最终走入千家万户[2]。具体来说,今后GIS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3S”技术的结合
GIS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与GPS和RS的集成,从而构成实时的、动态的GIS。GPS为GIS的快速定位和更新提供手段,遥感技术的多谱段、多时相、多传感器和多分辨率的特点,为GIS不断注入“燃料”,反过来可利用GIS支持从遥感影像中自动提取所需信息[3]。
(2)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随着GIS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学的深入研究,传统的二维GIS在很多领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表达的需要,三维GIS正在成为当今研究、发展的一个热点。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将虚拟环境带入GIS使GIS更加完美。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能为数字厂区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规划设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
(3)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
GIS与决策支持系统相集成,最终形成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决策支持系统中嵌入空间分析模块,从而辅助决策者求解复杂的空间问题,是GIS应用向较高层次的发展。
(4)移动通信技术与GIS的结合发展
在移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加之WAP方面技术的应用,让GIS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变为现实。通过GIS完成空间数据管理和分享,GPS进行定位和跟踪,借助移动通信技术完成图形、文字、声音等数据的传输,集GIS、GPS、移动通信三大技术于一体,逐步形成了移动GIS。GIS与移动通信的结合,让GIS借助于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程度更加地深入。
(5)万维网与GIS的结合
目前,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已经深人到各行各业,作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GIS也不例外,它们的结合产生了web GIS[4]。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GIS通过Web功能的扩展,真正成为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通过互联网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和应用,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如GIS信息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等。
2 GIS技术在总图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作为现代技术与传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已经在管理、决策、指挥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并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GIS技术在总图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为“数字化企业”和“数字厂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规划设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
2.1 总图信息化管理建设流程
总图信息的获取过程可采用3S技术集成来完成。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地面信息获取,GPS定位技术进行控制点测定,GIS技术进行总图系统构建。
图1 总图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流程
获取总图数据之后,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及GIS技术实现总图数据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和实现相应的专题子系统。
2.2 GIS在总图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2.2.1 厂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GIS与厂区总图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实现完成的厂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为数字厂区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规划设计、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该系统除提供搜索、漫游飞行、成果输出等基本功能外,还可提供距离量测、面积量测、填挖方分析、通视分析、剖面分析、二三维互动等三维分析功能。
2.2.2 厂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厂区应急决策系统能够实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工作状态,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有关安全技术工作参数,便于安全主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面对突发的安全事故,充分利用各方救援资源,做到事故响应迅速、事故诊断准确、救援指挥畅通,应急预案可行、事故处理高效,从而建立起快速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响应平台。
2.2.3 厂区巡检系统
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厂区管理的监督指挥平台、实现科学快速、有效的厂区管理。创建企业管理监督和指挥为中心的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指挥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监督与制约互动。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GIS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总图信息化管理中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GIS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GIS技术在总图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将为石化企业产生很好的管理效率,有效提高企业总图管理、地籍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的现代化水平,对促进石化企业的可持续方针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采用上述建设流程建立的总图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的各分厂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实现了厂区内地面设施和地下管线数据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资源共享,为厂区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及运营管理提供了完整的基础地理数据。
【参考文献】
[1]成毕勤,宋庆华,李琦.石化企业厂区总图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7.
[2]张会玲.GIS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2012(4):2.
[3]焦德杰.GIS技术在古镇保护管理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