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文化交融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8

1满族民间文学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民间文学与满族民间戏剧的出现已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羁绊,倘若没有满族民间文学的话,那么满族民间戏剧就不能称之为满族民间戏剧,就会成为形而上学的对其它戏剧的一种完全引用,就不会成为具有满族特色的戏剧文化,因此满族民间文学可谓是满族民间戏剧出现与发展的基石!

在满族民间文学中,占据主要并且最具有满族民族特点的便是“满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来自于更多的是口头的表现形式,几乎都是口口相传,而有很多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在满族在入主中原以前,几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习惯。与许多不发达民族一样,满族及其先民记录历史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氏族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而为何将其归类到满族民间文学的行列中,是因为满族民间故事对满族民间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定的作用,从而间接的以故事编成文本的方式创作出戏剧的剧本以及在满族民俗艺术文化与戏剧表演上的交流、交融上做出了贡献。使其即可以通过戏剧为媒介展现出满族的民间故事,也可用改成故事剧本的方式,扩展戏剧表演的题材以及新的剧目!

2满族民间音乐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民间音乐多为满族土生土长出来的音乐形式,多为山歌、生活歌、拜年歌等等,从而在满族民间戏剧中多有体现,而满族民间戏剧最早先的出现,也是通过满族民间音乐的方式所表达的,因此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多为戏曲。而在满族乐器中有一种叫作“八角鼓”的乐器,而在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满剧里的就有一种戏种是以这个乐器命名的,为“八角鼓戏”,从而我们在之前所介绍“八角鼓戏”中了解到,此戏种,就是用八角鼓乐器为主用唱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因此八角鼓戏就是满族民间音乐以戏剧表演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媒介所展示和创造出的,主要运用了主体抽象的直接交融方式,并且成为了两者交融中所产生出的独特戏剧种类之一。

3满族肢体语言、满族民间舞蹈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在满族的肢体习惯上,主要是讲满族的礼仪,以及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上,从而借助戏剧文化艺术的平台上的展现,并且进行有机的融合,在礼节上表现为满族对长辈的“请安”还有见面打招呼等相应的理解习俗上,以及他们在平常生活中的习惯,而这些统统表现在戏剧艺术上的细节上,而与戏剧表演艺术上的融合,则是满族民间舞蹈。

在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朱春”和“八角鼓戏”都是以说、唱、舞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因此舞蹈,在满族民间戏剧中是占有不可忽视的重量的!例如在满族民间戏中,地方戏类中的“喇叭戏”里的一个剧目题材《跷中情》就是用满族的高跷舞来演绎的,还有那“秧歌戏”而“秧歌戏是融汇二人转和东北秧歌的表演及演唱风格并吸纳戏剧、曲艺、舞蹈等艺术特色而尝试创作的新的民间戏剧形式。”并且演出形式且歌且舞,从而与戏剧融合在一起,因此满族民间舞蹈是在满族民间戏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交融方法上则主要运用了主体上抽象的直接交融方法。

4宗教文化与戏剧表演艺术的交融

“满族及其先民崇信萨满教。萨满教产生于母系社会,是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英雄崇拜的原始宗教,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形态的母源。”而萨满教多为融入到了满族艺术中的音乐和戏剧,并且通过戏剧、影视剧中被世人所熟知,并在最早的满族民间戏剧中有所体现。萨满教与戏剧艺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有如对神、祖先祭祀的剧目《祭神歌》和与对满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和战争的反映,如《胡独鹿达汗》;有满族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如《错立身》,而这些来自于“朱春戏”剧目的出现也验证了,满族的宗教文化与戏剧艺术进行创造性的融合!而满族民间戏剧中的“朱春戏”大多是表达了萨满教文化的,因此满族文化通过戏剧表演艺术为媒介的方式展现出,即运用了主体上抽象的直接交融方式,因此朱春戏可以说是萨满教与戏剧进行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富育光.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M].山东:山东书报出版社,2008:13.

篇2

本文从原生态视角审视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民族的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内涵,整理南疆地区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与分布,为挖掘和剖析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等体育文化特征,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加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原生态;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传统体育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活动绝对支配性为特征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智慧的结晶[1]。民族传统体育是各个民族在其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中创造和发展的肢体活动,凝聚着本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新疆古称西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等13个少数民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各民族迁徙融合、“一体多元”文化及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环塔里木盆地是指新疆南部围绕塔里木盆地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2]。维吾尔族是世居新疆、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与大自然抗争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文明。原生态体育是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手段来研究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具有自然性、内生性、地方性、民间性、永恒性等基本特征。维吾尔民族在漫长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长河中,演化出独具民族特色和信仰的文化体系,维吾尔族的原生态传统体育具有富有民族浓郁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环塔里木盆地所辖属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现存的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以现存原生态体育项目、流行区域、流行现状等为主要问卷内容,对环塔里木盆地相关区域文化局及相关体育管理部门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调研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项目分类、发展现状及区域分布。

2.田野调查法。

对环塔里木盆地的2个州、3个地区、4个师(巴州、克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现存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现状、体育特征、文化特征进行实地调研,以此了解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真实形态。

3.文献资料法。

对有关环塔里木盆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维吾尔族体育研究及文化特征的理论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为准确地剖析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内涵提供理论依据。

4.专家访谈法。

对喀什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相关社会学专家及阿克苏地区文化局的体育主管领导进行访谈,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体育文化在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种类

环塔里木盆地现存的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有游戏类和竞技类,各有15项和8项,其中以娱乐游戏类居多。

(二)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区域分布

调查发现,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现存较多的地区是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和田地区,分布为20项、14项和13项,主要分布在县镇区域,多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巴州和克州其次,现存项目较少的是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农十四师,以常见的游戏项目为主。由此可知,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多数原生态传统体育以乡镇民间开展较多,大型的传统项目如沙哈尔地、达瓦孜则多以政府性质组织开展,表明环塔里木盆地区域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受现代文化和西方体育的冲击,处于社会边缘和消失状态。

三、讨论

(一)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文化特征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主要来源于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和南疆绿洲的土著居民。“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其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绿洲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融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为一体,并以绿洲文明为主,体育文化以土地为中心的“静态体育文化”[3]。环塔里木盆地地域独特,沙漠、碱泽地、边缘绿洲带等自然环境和长期的交通闭塞,造就了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局限和地域性,由此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维吾尔族人民在漫长历史的过程中创造和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是新疆少数民族漫长历史中遗留和保存着的原汁原味的、自然的文化遗产。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体交融性、娱乐性构成了维吾尔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4]。维吾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达瓦孜(走绳)、打尕尕(打木棍)、沙哈尔地(空中轮转)、赛马、且里西(民族式摔跤)、滑冰、麦西莱普、叼羊、拔河、秋千、跳绳等23项。原生态传统体育是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人民在漫长历史演变中,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民族文化的表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中的麦西莱甫、刀郎舞、达瓦孜等伴随民族音乐的舞蹈游戏,反映着浓郁的民族色彩;而赛马、叼羊、摔跤等竞技项目又体现了维吾尔族豪放、勇敢、粗犷和强悍的民族性格。原生态体育具有原初性、本土性、生活性和交融性等内涵特征[5]。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反映塔里木河流域独特地域环境下,维吾尔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运动形态;也是历史文化变迁下维吾尔族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它凝聚了维吾尔族人民的审美观、健康观、伦理道德观、精神价值追求、以及宗教文化信仰等多种文化特征。独特的地域环境决定了塔里木河流域世代生活和生产方式,维吾尔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文化同样给予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带来异域的文化表达方式。维吾尔族人民在众多的原生态传统体育游戏中,如秋千、姑娘追、山哈尔的等运动,多喜爱穿着华丽的民族服饰,佩戴高贵的佩饰,以此显示心情的愉悦和身体的舒展美丽;在竞赛运动项目中身着鲜艳奔放的服饰,以此反映参赛者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气质。维吾尔族人民同时注重身心健康的发展,如达瓦孜、叼羊等运动项目的开展,不仅促进本民族健康体魄的发展,同时也是积极进取、健康心理的表现。而维吾尔族人民在伊斯兰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等节庆日中举行的沙哈尔地、摔跤、麦西莱甫等喜庆游戏中,维吾尔族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庆氛围,为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增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体育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文化现象。原生态文化主要指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较为边缘的、更接近初始和质朴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并融进现代其他学科文化的一种文化存在形式[6]。地域文化是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内涵而形成的[7]。体育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是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精神世界等多种文化组成。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劳动与多种智慧的积淀,离不开各种原始崇拜[8]。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是维吾尔族文化的外延,反映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文化的本质,其作为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具有传统文化承载的作用和功能。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维吾尔族漫长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独具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信仰的文化组成。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反映了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生产生活方式;凸显了维吾尔族在漫长历史变迁中,深受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交融下所形成的开放、乐观、淳朴、好客的民族精神面貌和礼仪文化;同时也体现了维吾尔族热爱生活、爱美的审美文化理念;以及勇敢、坚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中伊斯兰教文化散发着民族气息,同样反映在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礼仪、民族伦理道德的尊崇,以及维吾尔民族运动形式中,是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凝聚力和文化的象征。

(三)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形态的一种,深深影响着民族文化的特质,一个民族、地域体育运动的风格、美学观和价值取向都深深地反映着这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特征[9]。原生态传统体育是社会与文化变迁下,特定地域环境中保留的原始特色和民族特质的体育项目,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文化特质。维吾尔族众多原生态传统体育的产生和流传于维吾尔族的乡村间,欢快奔放的民族音乐、热情好客的民族习俗、趣味浓厚的游戏内容、以及朴实纯洁的民族风格,使得维吾尔族人民乐观、开放的精神面貌伴随乡间体育游戏和体育文化的传承深入民族文化的骨髓。维吾尔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又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村民之间相互交流感情、促进文化交往及种族繁衍的需要,是维系村落与村落之间感情、加强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精神纽带。维吾尔族的原生态传统体育多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等重大民族节日或婚庆的日子里举行,这时周围十里八乡的村落都会有人前来祝贺观看,进而加强了村落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交流。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深扎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土壤,是维吾尔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与人民的社会生产紧密相连,同时丰富多彩的原生态体育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进了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民族的凝聚力。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促进了生活和谐和稳定发展,增进了人民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生活理念。

四、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是新疆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文体交融性、娱乐性等体育的文化特征。反映了维吾尔民族开放、乐观、淳朴、好客的民族精神面貌和礼仪文化,族热爱生活、爱美的审美文化理念,以及勇敢、坚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文化内涵。对促进族间相互交流感情、促进文化交往和文化认同,以及加强村落与村落之间感情、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挖掘和开发,有利于维吾尔族优秀体育的继承和开展,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高维吾尔族民族素质,维护环塔里木盆地多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西部体育文化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王东旭 单位: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19(3):133-139.

[2]许辉,杨洁明.环塔里木盆地非遗档案和数字化建设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5,27(1):41-44.

[3]朱梅新,张新辉,李进国.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49-51.

[4]刘全福,张守平.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102-104.

[5]李延超,虞重干,杨斌.论生态体育的内涵———以苗族村寨体育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1-3.

[6]李盎,问,曾羽,答.做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呵护人———人类学者访谈录之五十八[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33(1):33-35.

[7]王东旭.体育地理学范畴下的中国武术区域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1):29-32.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现代平面设计 招贴广告标志设计 中国设计

    中国五千年积聚下来的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一、中国传统艺术概述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语言。中国传统艺术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二、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我国,平面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的。西方设计发展了百余年,而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人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1.我国传统艺术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招贴广告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广告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而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是有选择,有重点,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山水画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有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内涵,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其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说法和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再看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这种特点正符合了招贴广告的要求。

观众欣赏画,主要不是欣赏艺术家画的是什么,而是主要欣赏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欣赏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章法、气韵、意境,正如同观众欣赏传统京剧,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技艺和“唱、念、做、打”的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在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将极其强烈的民族装饰风格化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以黑白极色加以艺术表现.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形象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

篇4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汉语文学;融合

前言

多民族共存的社会格局决定了多民族文学共存的现实,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但是长期以来,在政治形态和意识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格局一向以汉语文学为主导民族文学为补充,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性被忽略。随着中国文学的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华文学体系中体现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事实格局,多民族政治共同体内部的文学关系如何梳理等有关中国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民族族群意识的觉醒,世界文学格局中多民族文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逐渐得到重视,成为世界文学话语的重要构成。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民族文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讨的热点问题。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本质是肯定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主体性,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化放置于平等位置,跨越差异,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共同构筑中国文学的格局,因此,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展开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肯定和促进。

一、多民族文学概念强调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多民族文学概念。虽然近年来多民族文学理念渗透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讨论中,但是对于什么是多民族文学并无统一的说辞。根据各方面的探讨,笔者理解多民族文学是在基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学由原来汉语文学的补充或点缀,获得文化上的主体性,使其摆脱当前在中国文学中的边缘状态。这个概念的成立意味着之前所定义的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向更为宽广的方向扩容,中国文学概念被重新诠释,之前以汉语文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学转变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共同构建。在多民族教育实践过程中,就要通过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形态的共建来体现以上对中国文学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和体现的过程自然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多民族教育以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建中国文学概念需要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第二,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首先,从前者来说,多民族文学认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一起构成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都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民族文学自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获得同等地位,能够平等对话,而不是处于中国文学史的边缘地带。多民族文学把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提并论,强调其主体性,意味着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是平等但又有差异的两种文学形态,两者具有异质性,并不能完全糅合在一起,共同作为中国文学的内驱要素,两者需要融合创新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1]由此可见,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明确,在中国文学体系内,其必然需要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其次,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来说,在教育实践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同成为中国文学教育的内容,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差异,要使两者有机结合,成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需要对两者寻求共性,,如汉语文学拥有发达的书面文学传统,而藏族、蒙古族则有口头文学传统,也有部分民族口头文学和汉语文学共存,这些文学形态都是中国文学形态的一部分,只是文学载体不同,认知和明确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的差异,并从中寻找共性,使其共生共存,在这个明确特殊性并保持一致的实践中,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相结合发展的过程,自然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过程。

二、多民族文学教育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交融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现实情境相一致,知识界开始颠覆单一国家或民族主流民族历史叙事的潮流或模式,开始提倡性别或族群话语,以族群嬗变和互动视角来讲述文学现象称为世界文学研究的跨国转向,族群文学成为超越国别文学叙述的支撑点,多民族文学教育由此而起。族群文学的研究自然需要从族群文学的历史源流来把握,因此,沿循历史脉络解读多民族文学便成为多民族文学教育的必然内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发展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共创的发展状态,中国文学的发展一直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互动互融的过程。[2]历史已成过去,但是历史并未完全抹平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交融发展的历史,以南北朝的诗歌为例,虽然当时的《乐府诗集》中很多民族诗歌的内容已经遗失,但是胡琴、琵琶、羌笛等民族特色乐器却在遗存诗歌中多有出现,以此便可以想象当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共荣共生的和谐情境。每个民族的文化或文学都不是单一发展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发展都相互影响,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由于战争或政治因素造成了多次民族迁徙,每一次民族迁徙都意味着迁徙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而民族融合环境下,表现在文学上便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如辽金时期,汉语诗词中包含了民族文化的成分,特别是汉语戏曲等民间文学的民族成分更加明显。中国历史中的多民族融合使得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也相互交融,中国文学史中包含了大量少数民族的文学成分。[3]虽然历史发展中民族文学一直和汉语文学共生互融,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学的框架体系,但是由于汉族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和汉语语言的官方通用下,当下教育体制对于中国文学的表述理所当然地指向了汉语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还是教育体制中的文学教育,以及大众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概念,都从事实上佐证了这一点。在汉语文学被作为中国文学的全部或主导时,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共生互融的事实被遗忘或忽略。而这种情况在大众的视野由汉语文学转向多民族文学时,民族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嬗变成为关注的焦点,多民族文学共存共荣的历史融合自然而然便会重新提起或发掘,在多民族文学教育展开时,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发展的历史真实面目最终会突破教育体制、意识观念和语言等因素的阻隔重新回归到民众视野中,而这种回归也将成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开端。

三、多元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整合民族文学评价资源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中自我保护、自我表达的机制,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是所有文化表达的都是共同的人性。文学是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表达各有特点,对不同文学表述差异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扩展人类对人性认知的宽度,同时也能让人类在多种文学表述中探寻人类共性的边界,因此,对于各种文学形态都需要端正认识。不同文学作品由不同文学创作者创作,由于创作者本身的文字水平和思想认知的限制,文学作品有高低之分。同时,由于表达需要,文学作品有多种体裁,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使文学作品得到合理评价。特别是在文学教育中,更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文学评价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判断。文学评价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思想性、作品形态、作品表达、语言文字、文学价值等都是文学评价的标准,越全面的文学评价体系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多民族文学理念下,汉语文学和民族文学共同作为民族文学的构成部分,更需要多元文学评价体系才能使评价结果接近客观事实,而多民族文学教育也需要通过这个评价体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社会环境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各种神话、史诗、歌谣等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文字及书写习惯所限,部分民族文学并未成为书面文学,而只是用口头方式传承下来,成为口头文学,这些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文学价值,如少数民族歌谣是民族民众人际交往、调适身心、沟通神灵的媒介,而民族史诗则传达了民族特定的宇宙观,对民族历史进行了记忆。和书面文学一致,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用身体、仪式进行的文化展演,在人类影响上和书面文学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书面文学是文学的唯一形态,汉语语言是主要评价语言,这样的文学评价体系自然把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和口头民族文学排除在外。在多民族文学教育中,随着民族文学的主体性加强,以及主体地位的回归,必然要形成新的文学评价体系,扩大文学层面,调整评判标准。新的文学评价体系对民族文学形态特征的兼顾,以及对民族文学评价资源的整合,也是变相的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的融合发展。

四、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以汉语语言为主导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中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对某种语言的文学使用,自然会使作品具有以上语言所对应的文化意味,而这种由于不同语言使用而进行的文学创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融。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文化教育中,用什么语言来书写往往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汉语的官方使用和大范围内应用,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主要分为本民族语言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用汉语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以本民族语言创作的民族文学作品自然不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问题,但是对于以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目前还有不同的认知。有人认为汉语和特定民族文化不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无论是汉语的文化表达,还是汉语对民族韵味的反映,都存在欠缺,因此,对于汉语创作民族文学作品还存在一些争议。另外,也有观点认为,民族文学的特质在于民族思想文化,关键是文学中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使用汉语创作对于民族文学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而且汉语创作还有利于汉语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民族文学作品的影响扩大。[4]争议归争议,事实上,由于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相当一部分的民族学生并未掌握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而在现实教育中,高等院校的文学教育也往往是以汉语来教学,20个拥有一级语言学科学位授予权的“985”院校几乎都有汉语言文学,但是仅有中央民族大学等四所大学设置了民族语言学科。现实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即便是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并列于院校的课程内容中,但是由于民族语言普及限制,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仍然主要是以汉语为主导,民族语言的离席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实践只能以汉语为主,在民族学生对汉语的输入学习中,以及汉字的输出创作中,汉语的文化意义已经和民族学生原有的母语文化进行了对接或融合。

五、多民族文学以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为目标

先生曾经对多民族共存状态及趋势提出了美美与共的总结和构想,这个观点是在多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的差异基础上为各民族寻求和谐发展的模式,对多民族文学同样有借鉴意义。形成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每个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文学的差异和分歧,在文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文学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中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中,最终形成了中国文学体系内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学生态。多民族文学的提出虽然强调了民族文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对民族文学的主体性提出了要求,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强调民族文学的价值意义,并对其在文学史中进行明确地位,意图通过民族文学地位的合理确定和文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而并非对民族文学厚此薄彼。无论是汉语文学还是民族文学都要置于中国文学的语境下,多元文化政治共同体决定了多民族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形成多元一体文学共同体。[5]在这个构想下,各民族文学都共同参与到中国文学历史的发展中,共同创造中国文学史,而这种参与并非是无序杂拌,而是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相互融合创新来实现。多民族文学教育对以上构想的实践,首先,便是树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其次,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多民族文学史观自然会对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关系给予肯定,在此文学观引导下,多民族文学教育要明确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和特征,使各种文学都能从其他文学中寻求到可以融合的要素或方式,并以各种方式来促进其融合交流,而中国文学统一体开放和包容的组织结构也为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语

虽然长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在历史发展中互融共生,共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族群力量、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学在历史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未在中国文学史中真实呈现,中国文学体系形成了汉语文学一支独大的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学既有的贡献和价值难以得到正确评估,同时也局限了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学的价值发掘,多民族文学必将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民族文学理念是中国文学内部的反思和重构,其对中国文学概念扩容和新文学格局的重建,都意味着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对多民族文学教育的系统梳理和认知,将有助于民族文学和汉语文学更好地融合发展,民族文学和和汉语文学的同创共生也将最终促进中国文学的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宏岩.英美文学参照下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差异[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

[2]陈跃红,付海鸿.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J].百色学院学报,2013,(2).

[3]肖昕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

[4]张利玲.汉语言文学对湘西民族文学的渗透和影响[J].吉首大学学报,2009,(2).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策略;传承策略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当前在新媒体、手机客户端等传播技术的冲击下,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越来越深刻,同时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文化交融也如火如荼。科学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遇到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保护和传承措施,才能真正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才能真正发挥语言文化瑰宝的魅力与价值。

一、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文化和发展的象征,是少数民族地方风俗和发展历史的直观呈现。随着少数民族语言的流失及口口相传带来的传承难题等,我国已经开始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特色语言。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国际间文化交融的日益蔓延,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由于缺乏文本或纸质资料,在口口相传或代代传承中逐步地遗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相关部门统计,在国际范围内平均每一周就会有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丧失。可见,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虽然从名义上我国拥有56个民族,但少数民族的语言习惯在使用过程中是多样化的,甚至一个少数民族就拥有多种语言,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西南、、新疆等地区,几乎每隔一座山就存在一种语言。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过程中,仍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人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未能得到官方认可和记载,这增加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里,随着新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可以通过电视、上网等方式便捷地与外界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汉化的进程,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同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为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特别是一些仅有少数人使用的民族语言,他们往往生活在封闭的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短缺,这使得当地的教育资源稀缺,教师无法承担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因此,在当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新技术、新环境等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二、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盛行,不少人认为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成为了狗尾续貂,无需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经费来开展针对性的保护工作。同时还有不少人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应该属于历史,不应该下大力气来传承,而应该直接舍弃。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见证,更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这就使得语言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而存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烙印和文化宝藏。在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质,语言中包含着故事、传说、寓言、哲理等,通过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有效地挖掘语言中的这些文化特质,从而丰富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如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等等,都是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发掘出来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逐步地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取材地,一些影视作品等也通过挖掘少数民族语言来汲取丰富的营养。当然相比于被挖掘出来的文化素材,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的东西和内质是非常丰富的,仍有待开发与利用。

(二)少数民族语言中饱含着历史经验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历史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少数民族语言中,它如同一台吸尘器,将千百年来的历史信息记录和收集起来,并通过代代相传和口口相传传承下来。从少数民族聚集地出现到少数民族的繁荣、衰落周期等,都能够从少数民族语言中得到体现。如满语的发展,是满族部落逐步兴起、并占领中原、一统中国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研究少数民族的发展史,从少数民族语言的演变中就能够获得答案。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有助于帮助史学家深入地分析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丧失影响民族感情

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象征,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情节所在。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及国际间文化交融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能够有效地维系民族团结,有效地保护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节和民族情感。一般来说,语言的消失会给这个民族或族群带来心理上不可弥补的创伤和心理阴影,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三、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策略

随着少数民族语言丧失情况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已经认知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关键作用,并出台和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全面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但受新媒体等冲击,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仍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因此亟需采用科学全面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非物质文化立法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应该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强制性地予以保护。国家已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文化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国家民委承担了濒危语言资料的记录和抢救工作,这些都从宏观调节上,强有力地保护了少数民族语言。但从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全局角度来看,当前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仍存在着巨大的法律空白,这使得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在实践中常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和困境。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该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通过立法保护来深刻地全面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同时,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仅仅注重结果立法是不全面的,还应该针对性地进行程序立法,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环节及保护措施进行程序立法,不断规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行为。此外,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通过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应该结合本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的实际进度和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共同推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的切实有效地施行。

(二)大力开展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仅仅以研究人员的一己之力显然是无法深入开展的,更是难以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效果与质量的。鉴于此,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中,应该积极开展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将民族语言的研究纳入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中。一方面,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应该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将少数民族的语言通过数据库、信息技术等方式予以记录下来,深入挖掘少数民族语言中蕴含着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内质。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加强其语言研究工作,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和角色。通过学科构建、体系优化等来深入地开展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此外,社会其他部门应该注重挖掘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经济元素,如将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成果搬上荧幕、网络等。

(三)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工作

在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学校应该成为起点,通过提升教师的民族语言的掌握水平,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编订,通过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莘莘学子们,全面掌握本民族的语言。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师不仅应掌握科学的普通话,同时更应该了解和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及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加强对教师素养的提升和培训,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其次,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科学编订和修订语言教材。根据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实际,编写科学的全面的教材,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在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地改良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整体教学质量,优化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结语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瑰宝,当前少数民族语言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在实践中,通过完善非物质文化立法工作,通过改良教学方式,通过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工作等,能够综合性地全面化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J].中国语言,2010(4).

篇6

关键词:“万”字图形 视觉教学理念 察哈尔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47

“万”字图形的运用一直沿用至今,其中蕴含着各种寓意,也成为了世世代代人们所喜欢的图形。在民间,一些艺人会以“万”字图形为基础,进行线条加工处理,演变出各种类似的图形,各种的回旋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从“万”字图形本身来看,其是一个最为基本的符号,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变换,还会给人一种神秘感,所以,其会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文化中都有所运用。但是,会以其为基础出现不同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万”字图形作为基础的图样,如果加以深入研究,总是会有说不完的内容。很多的少数民族都会使用“万”字图形来作为各种装饰,有着吉祥幸福的意味,察哈尔民族对于“万”字图形的运用尤其具有代表性。

1 察哈尔游牧文化中如何理解“万”字图形文化的视觉表现

1.1 察哈尔文化

在草原文化中,察哈尔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游牧文化延续至今,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探索和研究,寻找着察哈尔人民留下来的文化瑰宝。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篇热土上共同生活,文化的交融,使相互之间吸收了文化精粹,察哈尔文化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财富,并为草原文明增添了一缕色彩。察哈尔堪称是一种文明,在其影响下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极具地域风情,并展示了民族特色,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礼仪,还是文艺、体育等等,都将这种固有的民族特色渗入其中,成为了察哈尔特有的标志。

1.2 带有察哈尔民族风格的“万”字图形演变

察哈尔民族是草原民族,他们世世代代在草原上以游牧的方式生存着,成就了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影响到了察哈尔传统民族风貌。对于民间传统图形的设计,即便是在现在,只要我们深入到察哈尔民族聚居地当中,就可以欣赏到各色的具有察哈尔民族标志性特点的图形。察哈尔民族的文化特点与民族艺术的审美,以各种图形的方式加以释放,而研究学者也正是从察哈尔民族的传统图形中,对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深入的了解。察哈尔民族对于各种图形的运用,都表达着不同的寓意,被我们所常见以“万”字图形为基础而演变为各种形式的图形,对于我们的视觉冲击力是最大的。这是一种艺术文化符号,却被世界各地和各民族人民广泛地接受,而在察哈尔民族的历史延续中,这种符号却成为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在文化形态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文化的审美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而“万”字图形变化也变得多种多样了。在察哈尔文化领域中,“万”字图形所占有的分量是非常重的。目前,其已经成为了吉祥的纹样被装饰在各种物品上面,也以这种方式渗入到察哈尔人民的意识当中。对于“万”字图形的运用,察哈尔人民将其与汉民族的审美融合,在纹样的处理上则更具有察哈尔文化特色。较为具有典型特点的是“万”字图形的变化被用于服饰的装饰上面,比如服装边纹的设计,卷草的云头纹就是从“万”字图形转化而来的。那种变化多样给人一种特有的审美意境,却又不失民族特色。将平直的线条以曲线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再采用中国审美有的对称美手法,进行夸张的表达,带有浓重的察哈尔文化色彩的装饰图样就形成了。“万”字图形的演变与察哈尔民族的文化特点息息相关,其产生首先是察哈尔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察哈尔民族的居住环境也相应地有所改变,各种风俗习惯的建立,使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审美情趣上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心理素质的提高,察哈尔民族逐渐地意识到图形文化的魅力,并将其加以延伸,特别是“万”字图形,察哈尔人民将自己的思想赋予其中,形成了固有的审美取向。察哈尔民族的游牧文化延续下来,并以图形的方式将这种审美习俗发展下去。

1.3 “万”字图形文化的视觉表现

“万”字图形已经与察哈尔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了一个特有的文化。在察哈尔文化中,“万”字图形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虽然在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中,都对于“万”字图形有所运用,但是,能将其作为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并不多见,察哈尔民族将“万”字图形赋予了更多的历史意义,并融入了更多的本民族特色,根据时代的特点加以延伸。经过了不断演变的“万”字图形,其中涵盖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而且以艺术语言的方式,从视觉效果上展示出其对于时代的冲击力。追溯“万”字图形的历史,早在马家窑文化中,就已经有“万”字图形语言存在了。“万”字图形作为一种信仰的标志,其渊源还有待考证,但是,从考古成果上来看,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这种图形语言比较多见,这就足以说明,“万”字图形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达,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将“万”字图形作为装饰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具有生生不息,回旋不断的意思。“万”字图形,从其基本结构上来看,如果将其用曲线的形式来表达,并头尾相连结,就会形成看似旋转的圆。对于太极的图像,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那种两圆交替重叠的状态,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这种回旋的纹饰,对于察哈尔人民来讲,带有着吉祥的寓意。

在图案的发展历史中,回纹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国古代,对于回纹中的“回”的解释是,“回,转也。”在察哈尔文化中,将回纹作为一种信息,进行意向表达,将民族的审美观念呈现出来。将形象思维融于艺术创造之中,并模仿大自然的简化形态,成为了一种崇尚自然的民族精神。古老的察哈尔民族依赖于自然生存,将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图形的方式表达出来。回纹,作为察哈尔民族传统运用的“万”字图形的转化形式,被察哈尔人民赋予了连绵不断的寓意,其中蕴含着诸多的吉祥意味。而且,正如“万”字图形的对称式排列一样,回纹所呈现出的连续的状态依然是整齐排列的,给人一种规整、一致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好像是规整的锁链一样,所以,对于器皿之类的物体的装饰,一般都是作为锁边图案。事实上在中国,在几何传统纹样之中,回纹是较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从纹样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审美思想以及社会的生活态势。察哈尔文化中,对于“万”字图形的各种演变形态,就可以对当时其文化的发展程度有所了解。作为民族标志性图案,根据图案的设计变化以及其所运用的领域,就能够判断出当时察哈尔文化的进展程度,以及对于某个领域的重视程度,从而探索出察哈尔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人文内涵。从“万”字图形伴随着察哈尔文化中延续至今,就足以证明其单纯的造型和简洁的设计,使其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一直以来都保持了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那种秩序的轮廓和对称的设计,使纹样会给人一种视觉的张力,并从中窥视出察哈尔传统艺术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渗透出纹样的美学理念。符号,是文化的代表,其中被察哈尔人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当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的时候,察哈尔文化中的那种深厚的人文内涵被彰显出来。

2 察哈尔游牧文化对图形的影响

察哈尔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其文化总是会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由于察哈尔民族的生存环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也因此充分地体现了较为突出的民族特色。大草原辽阔而神奇,滋养着察哈尔民族,使其生生不息,经历了几千年,一直繁衍至今,察哈尔文化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致延续到现在,正如世世代代依赖于迁徙的方式而生活的先民们,他们逐水草而栖,随着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而不断更换自己的居住地,因此察哈尔民族养成了迁徙的生活习性。也许因为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的原因,使得察哈尔民族的性格正如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一样,宽广而豪放,热情、豪爽、豁达是察哈尔人的性格特点。察哈尔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的,却由于其游牧的生活方式,给人以难以参透的感觉。察哈尔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的文化底蕴中涵盖着中原文化的特点,所以,在传统的察哈尔文化中,也包含着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两种文明相互交融,我们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共性中,就可以寻找到。早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万”字图形,通过所出土的当时的陶筒形罐上面的“万”字符号,考古研究者就可以证实这一点。进入到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这个有史以来都是作为符号的图形被赋予了汉字的地位。从此,“万”字图形不再是图形本身,而且还是文字,其含义就是象征着中国的各种吉祥意义的“福”、“寿”等等的代名词。尤其是在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中,“万”字图形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吉祥象征。察哈尔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带给这个草原游牧民族以独特的审美习俗。现代的察哈尔地区,依然以“万”字图形作为民族的主要标志,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深厚的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是察哈尔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成果,两种文明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接纳着彼此而共同演绎着中国文化历史篇章。

追溯文化的渊源,察哈尔民族对于“万”字图形运用源自于其对于图腾符号的崇拜。作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对于大自然总是会产生畏惧之感。采用这种符号,在察哈尔民族看来,可以将各种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威胁化解,使人们转危为安。所以,运用“万”字图形具有“带来吉祥”之意。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这种符号的设计已经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形式,但是正是由于各种演变,才说明了“万”字图形已经成为了察哈尔民族的传统意识,渗透在他们的基因里,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艺术品的形式,以艺术活动的形式表达出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察哈尔审美文化。

“万”字图形的象征寓意还不仅如此,还被察哈尔民族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那种精神的崇拜,以“万”字图形的各种变化形式表达出来,将原始宗教与现代意义蕴含其中,将古老的文化增添了更多的现代意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于“万”字图形的象征意义进行剖析,就会发现,“万”字图形在原始宗教中就有着与察哈尔民族对于其的类似表达,对太阳的崇拜、佛教中的万物轮回之说、种族中的图腾之说,甚至于将“万”字图形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虽然在视觉语言上的表达不同,但是都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的屈服,并希望获得民族的安宁,也正是如此,会使察汗尔民族更为团结向上,利用这无形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随着察哈尔民族与汉民之间文化的交融,“万”字图形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也将人们原有的屈服转变成为向往。这也正说明了此时的察哈尔民族已经具有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让民族能够延续下去,而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而衰退。所以,察哈尔民族会依然通过“万”字图形这个象征符号表示坚固、永恒不变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后来,这种带有传统色彩的内涵又被加以延伸,成为了促进民族团结、保护察哈尔民族人民的安宁或者是谋事有成的民族信仰。很显然,现实意义渗入其中。从古至今,世世代代的察哈尔族人都对于“万”字图形进行反复描摹,使其更具有美感,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要从“万”字图形的外形上来展示其具有多么美好的欣赏价值,而是表达了察哈尔地区人民对美好愿望的祈福和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尊崇、敬仰的情怀。可见,“万”字图形在察哈尔游牧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沉淀、延伸、衍变,而在“万”字图形背后蕴藏着更多、更深刻的象征意义。所有的这些,都与察哈尔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织的发展历程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3 从察哈尔文化中解析“万”字图形的视觉内涵

从“万”字图形的设计结构上来看,其是由四个方形组成,精妙之处在于把一个封闭的“田”字形格局变成了一个四面豁然开朗的敞开空间。正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符号,却成为了世界上最普遍、最古老、最神秘的符号之一。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具有传统色彩的图形,很多都是从这个基本图形演变而来的,其中当然也被融入了更为丰富的情感。从察哈尔游牧文化中所传达出来的“万”字图形的各种设计,则会给人以变化、包容、丰富之感,其艺术特征与形式美感,恰恰传达出了察哈尔民族的游牧文化更为崇尚自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使这种崇拜更为趋于理性,而“万”字图形则成为了一种民族理念。

从审美取向上来看,察哈尔采用了“万”字图形视觉效果,首先是将自然之美体现出来。察哈尔游牧民族生生世世与自然相伴,他们对于河流、山川、草原、牛羊等等都会产生一种由衷的亲切感,然而这些感情都是从心中的信仰和崇拜而萌生,所以,这些自然事物给予了察哈尔人民以创作灵感,却会从传统的“万”字图形转变而来,并将其作为装饰品展示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从“万”字图形的设计上来看,其也表达了察哈尔民族自由开放的精神,他们对于文化的包容性足以从图形的各种变化中表达出来。对于“万”字图形的运用,世界各民族都呈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而察哈尔民族则将其作为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包容了各种文化之精髓,尤其是将汉文化融入其中,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察哈尔民族具有接受新知识、吸收新事物的渴望,他们世世代代的生存方式都是在经历着各种探险,也正是如此,才培养了察哈尔民族豁达的胸怀,他们交融了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形态以图案纹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比如,当我们翻开书籍,寻找具有察哈尔民族风格的图案,往往会看到设计得令人眼花缭乱却又不失美感的纹样。让我们仔细辨别,就会发现各种以“万”字图形为基础设计变化而成的纹样包含其中,并组合成为精美的图案。从图案的图和形式来看,都体现了开放的对称美,无论是规则的图形,还是不规则的图形,都是以均衡之美为主,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现在,这些装饰已经被融入到察哈尔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仅仅从视觉内涵的角度,“万”字图形在图形世界中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尽管其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融入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地理环境的文化,而这种沉淀下的视觉释义却衍生出很多的内容。现代的察哈尔民族,已经不再直接将“万”字图形拿来,作为发扬传统文化的方式,而是以现代的审美和寓意,将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赋予了其能够延续下去的更优秀的生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林林总总的察哈尔文化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万”字图形设计。“万”字图形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所不同形式的运用。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察哈尔游牧文化与“万”字图形却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在察哈尔文化当中,“万”字图形的演绎变化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从本民族特点出发,在尊崇、敬畏和顺应大自然等方面寻找到了契合点,以视觉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沈艳.“”字纹初探[J].新视觉艺术,2011,(6).

[2]房魁娇.蒙古族家具装饰图案中的藏传佛教因素[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8(4).

[3]王同亮,张海波.蒙古族图形文化研究――浅谈蒙古族传统图形文化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

[4]白凤.蒙古族传统图案分类和样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

[5]许悦.“”字纹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6).

[6]成钢.内蒙古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7]格日勒图.蒙古族传统图形特征与审美价值[D].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4.

[8]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图腾崇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庄春辉.解读“”()字符及其不同变体的文化表征意义[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篇7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现代平面设计招贴广告标志设计中国设计

中国五千年积聚下来的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一、中国传统艺术概述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语言。中国传统艺术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二、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我国,平面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的。西方设计发展了百余年,而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人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1.我国传统艺术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招贴广告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广告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而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是有选择,有重点,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山水画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有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内涵,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其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说法和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再看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这种特点正符合了招贴广告的要求。观众欣赏画,主要不是欣赏艺术家画的是什么,而是主要欣赏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欣赏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章法、气韵、意境,正如同观众欣赏传统京剧,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技艺和“唱、念、做、打”的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在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将极其强烈的民族装饰风格化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以黑白极色加以艺术表现.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形象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

我们从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具有文化气息,更具有民族特色,以此强化设计的感染力度。

2.我国传统文化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篇8

众所周知,人们对社会的诸多感知80%通过视觉来传达,眼睛能让人欣赏并感知各种事物。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顺势而发,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舒缓心情、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是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也成为诸多文化体系之一,供学者研究。概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概念,“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感性形象状貌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征和心理反映特征。总的来说,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多种物质融合并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旅游文化也必须是多种文化要素在旅游活动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力量。在形成旅游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游客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而其它要素则构成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其他作用。良好旅游文化的体现,必须对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挖掘,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环境,一个景点、一个指路牌,都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文化。当然在其中对旅游文化最好的体现就是以实物呈现给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因为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的各种文化状态的挖掘和体现,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促使人文精神内涵渗透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心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现代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因为设计的受益者是人,如果忽略了人在商品社会中对设计的影响力的话,现代设计作品会成为无根之木。”旅游纪念品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包含着当地的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文化,而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失掉了设计的本质,也不能刻意迎合某一市场需求对泸州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必须了解泸州人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特点。以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寻找泸州的特色街或城市景点进行设计。比如商业的代表“白塔商业圈”、夜市文化的代表“大北街”、休闲文化的代表“百子图广场”等。也可以把泸州的土地产、特色小吃进行梳理,提炼视觉形象,做成一套名为“印象泸州”的挂历,这也是对城市旅游推广的好方法。上述旅游纪念品设计形象鲜明突出、地域性明显、同时又包含了人文因素和历史情结。促使历史文化内涵交融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里面必然蕴含着旅游地的历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会让人爱不释手,在把玩中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同时旅游者会互相赠送纪念品,在这种情感传播中各地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渗透,不同地方历史文化的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泸州名酒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把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的酿酒流程设计成精美的图文并茂的纪念册或明信片,因为享誉全球的泸州老窖“1573”便是从国宝窖池中酿出来的,只闻其香,不解其史,难免美中不足。如果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了解佳酿的历史,更有利于美名远扬,也能与周边城市的同类型旅游产品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促使旅游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核心,设计师要根据景区的文化特色和游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游客喜欢的纪念品同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会唤起游客的情感,引起游客的兴趣,最终影响游客的选择。当前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纪念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在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价格等问题,而忽略了纪念品本身潜在的价值。这种现象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能打动游客的作品让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纪念品独特的价值上,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从生活中取素材,从社会、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会带给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行为指导旅游者重新阅读和认识旅游纪念品,从而了解旅游地的各种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加与之相关的知识。让人在愉悦地欣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也促使自己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人说“艺术无国界”,也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设计特色的关键。合理运用民族语言会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人文风情以及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面貌让世界游客为之倾倒。每年到中国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欣赏美景留下足迹的同时也带走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以作纪念。外国在纪念品的选择上他们特别注重纪念品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我们认为一些极其普通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往往被视为珍宝。因此设计师们思考的最佳设计应该是把民族特色和世界元素有效融合,这里的融合一是指对古老的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另外也是指对西方设计精髓合理的“拿来”而非机械模仿。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这就是传播的力量。泸州油纸伞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其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传承性。泸州油纸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制作工艺特殊,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绵纸,在上面手工精绘泸州的各大美景或风俗人情,最后伞面上会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经久耐用,生态环保。油纸伞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就象戴望舒诗里描写的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眼前仿佛浮现出“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的画面,把民族风情演绎得荡气回肠。

三、结语

篇9

出品人:樊枫

总策划:刘宇

策展人:陈孝信

展览时间:2013年11月26日-2014年1月5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全球化进程和整个艺术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的背景下,蔚然兴起了关于传统水墨画革故鼎新和水墨进入当代艺术问题的争辩,在当代,水墨性话语如何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语境相契合,水墨艺术如何完成自身的现代转型,艺术家如何通过本土语言面向世界、影响世界,这些现实的问题都亟待艺术家、理论家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来解决。

传统水墨艺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依赖水墨画的书写性特征和媒材特性,即“惟软则奇怪生焉”的笔、“非蒙养不灵”的墨、“善万物”的水这三者的交融、渗化,铸就了以“水墨为上”为核心的东方独特艺术样式。它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人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和中华民族身份的符号、民族文化的象征。然而,在21世纪的当代社会,艺术家的创作不可能再因循传统、重复古人的笔墨程式,或是单纯追求古人“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消遣戏笔,而是要在继承“文脉”的同时,能够有所“创化”,书当代人的胸中块垒,表达当代人对个人情感、现实生活、社会环境的关注。

其实,早在清代,画家石涛就意识到笔墨与时代的关系,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把握这一观点关键在于对“时代”的理解―“时代”涵括了当下的文化语境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文脉,它的发展来源于对经典(文脉)的认知。如今的“全球化时代”造就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世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然而历史积淀的文脉也在这个时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水墨艺术责无旁贷的担当起了民族文化的保卫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水墨艺术的角色是守旧者,因为艺术家们正在重新审视、思考民族文化,并且尝试以新的形式、新的语言、新的视觉经验加以表达。这也是艺术家面对“时代”的挑战所做出的积极回应。

篇10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姚金雨(1972-),女,侗族,湖北宣恩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7-02

我国民族院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机构,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和采取有效措施,多层次、全方位、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研究。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院校在办学上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教育公平、促进民族融合,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院校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维系的国度,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在我国,民族院校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追求满足各民族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院校已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力量。

民族院校成为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振兴的根本大计,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富有特色的办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顺利和有效实施了少数民族教育,对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院校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式与内容。

民族院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半个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院校依靠特殊教育政策,采取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及各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说,民族院已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意义

1.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加强,促使各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也利用国际高等教育力量来发展本土高等教育。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化已经成为了评价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维度。国际化促进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然趋势。通过认识、理念和技术方面的交互,我国民族院校也开始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也是缩小民族和民族地区之间差距的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拟订了一章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院校国际化是教育开放的重要方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和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全球化等呼唤民族院校的国际化。一方面,民族院校必须继续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用。另一方面,民族院校也要规划与设计自身的发展,更加明确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2.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努力缩小与一流大学差距的具体行动。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对外开放。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是将自身置身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以加速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