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业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下岗、失业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幸福路街道办事处
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下岗、失业职工日益增多,这类人群在我们幸福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也有一定比例,这些职工中育龄人员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比重较大,流动频繁,给我办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认真做好辖区内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办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现根据区计生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的话题。面对下岗现象的出现,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难免存在一定盲目性。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住下岗职工的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顺利地实现再就业,西城区再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对150名下岗职工进行了再就业心态调查。
一、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义。
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全面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树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形象的必然选择。搞好这项工作对于逐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责任。各社区、各驻办单位一定要从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关心和支持下岗、失业职工,积极探索把下岗、失业职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与再就业工作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社区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为下岗职工解决生活、生育方面的困难。计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稳步向前推进。版权所有
二、加强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以创建综合服务站为载体,以满足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机制,率先实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分层推进,注意总结、推广不同社区工作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把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逐步引向深入;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先易后难、先立后破、先点后面,制定分阶段的目标与任务,逐步实施;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抓住制约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关键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创造具有社区特色的工作路子;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维护下岗、失业育龄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下岗、失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1、企业破产、倒闭的,原企业要做好育龄妇女计生档案的移交工作,对没有被分流安置的职工,由负责清产的部门将其计生档案移交户籍地社区管理。
2、对与原企业没有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其计划生育工作由原企业为主管理,户籍地社区积极配合。a.社区要单独建立并健全下岗失业职工计生管理帐、卡、册,使其达到“三清两相符”。“三清”即时间清、家庭住址清、节育措施清;“两相符”即帐、卡、册相符,册与实际情况相符。b.在职工下岗时,企业要与其签订计划生育协议(合同),对已婚育龄妇女落实好可靠节育措施。c.职工下岗后,企业应在一个月内向其户籍地街道计生部门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以便户籍地街道协助做好工作,实行“双向管理”。d.企业要落实管理人员与下岗职工保持经常联系,并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和下岗职工回单位见面制度。要负责做好下岗职工的计划生育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对下岗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进行一年一至两次的查孕查环,对无法返回单位的下岗职工,要求每半年一次将计生部门孕环情况检查证明寄回单位。e.下岗职工托管期满或重新找到工作的应及时办理其计生档案移交手续。对未办移交手续的企业,其下岗职工出现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原企业应承担责任。
3、对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职工,原企业要及时将她们的计划生育档案连同本人档案移交其户籍地社区管理。a.在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原企业必须负责做好查孕查环工作,已怀孕的,要采取补救措施,造成计划外出生的,仍追究原单位责任。b.失业育龄妇女一经离开原单位,原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街道寄送计划生育联系单,户籍地乡镇、街道计生办在收到联系单后,应对该育龄妇女及时进行登记造册,列入居委会无业居民日常计划生育管理范围。c.乡镇(街道)计生办、村(居民会)应负责做好失业已婚育龄妇女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服务。
4、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其计划生育分别由原企业及户籍地乡镇、街道办事处移交新单位负责管理。a.下岗、失业职工与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正式招工手续的,由新单位按正式职工纳入管理。原单位、原户籍地乡镇(街道)应在一个月内做好其计划生育档案的移交工作。县(市)、区劳动就业部门要及时将失业职工再就业情况通报当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b.未办理正式招工手续而被临时招用的下岗、失业职工,其计划生育仍分别由原单位及户籍地负责管理,但用工单位有责任协助管理。c.临时用工单位协助管理的重点是督促已婚育龄妇女落实一年两次的查孕查环。用工单位若协助管理不力,导致该育龄妇女在用工期间出现计划外生育的,要同时追究临时用工单位责任。
篇2
由于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而服务的生产与流通(贸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服务是一潇中由劳动活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是无形商品,服务的贸易不表现为物和货币的交换,而是劳动活动与货币的交换。第二,服务是一个过程,它的生产与消费一般是同时发生的,服务一般不能离开劳动过程而独立存在,生产一结束,产品也就不复存在,服务是不可储存的。第三,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一般来讲,服务产品的收人需求弹性要高于货物产品的收人需求弹性,因此当收人增加时,资源将流向服务行业。
就其实际效用而言,可以划分为追加服务与核心服务两大类。追加服务(comPlemen-taryservice)通常是指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易所提供的补充服务,因为这对消费者来说,有形商品的实体本身才是核心效用,而服务只是提供了某种追加效用。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追加服务业已成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核心服务(individualityservice)通常是指与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无关的,作为消费者单独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务,而服务消费的不断扩大则是由于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收人和自由支配的时间的结果。服务业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WTO对全球服务部门进行分类,包括12个大类,除传统的运输业和旅游业以外,绝大多数新型服务业,都是在战后兴起,进而获得空前发展与繁荣的。
经济学家一般根据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类产业中的从业人员比重来判别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l)具有小量工业部门的农业国家,其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较低;(2)正在实行工业化的经济中,农业就业人口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以差不多的增长速度发展;(3)在工业经济中,农业就业人口降至最低限度,工业就业人数达到最高限度;(4)在服务业经济中,服务业比重增加,工业比重相应下降。发生在发达的和发展中经济里的服务业就业趋势最后将导致一场世界规模的服务业革命。
在先进经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结果,最终出现“服务业革命,’;那些按人口实际收人最高的经济地区,今天正经历着可与工业革命相比较的服务业革命。服务业取代农业和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服务业革命:与制造业的关系
1.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健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殖的基本要素中间投人服务的增加,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界线越来越不明显。与工业产品一样,服务也可以被划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现代工业生产已经融人了愈来愈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人要素,中间需求的扩大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服务业和某些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已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最为明显的是通讯产品。同时,某些信息产品却可以像制造业一样进行批量生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服务业在北美行业分类中就被归为制造业。另一方面,以服务为中心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上,表现为:(l)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二(2)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3)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2.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企业活动外置(outsouming)指的是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现代企业内部服务业呈现外部化的原因:第一,现代经济的发展加深了职业的分化,分工深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第二,企业内部的服务性经济活动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其服务有“标准化”的趋势。第三,服务业本身的专有化资产要求不高,同时随服务业的“标准化”程度的加深,其资产的专有化程度不断下降,降低了这些服务外部化的成本。企业活动外置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一是外置化使组织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二是外置化可以使组织减少成本;三是组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由于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高,生产的效率也就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盈利性和发展潜力也就越来越好。正因为企业活动的外置有以上的好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在自身的重构和变革中考虑到了这一点,使得企业活动的外置越来越多。随着企业活动外置所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多是新兴服务业,因为企业活动外置使得企业增加使用服务中间投人,而中间投人的服务主要是新兴服务业,使得新兴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增长中的“主导”行业。所以说企业活动外置是服务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服务业革命:给工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贸易和分稍体制的改革将天大加深我国市场开放的程度,促进工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我国加人WTO之前的贸易和分销体制不仅严重地限制着外商投资企业,而且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在原来的体制中,这两类企业的贸易权和分销权的配置刚好错位,外商投资企业拥有贸易权,但仅限于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供生产目的的进口和出口,其在国内市场销售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受到严格限制。我国企业,虽然拥有完全的分销权,却不具有自营进出口权,其进出口只能通过国有贸易公司这个中介进行。这种错位既限制了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直接销售,也限制了我国生产企业直接接触世界市场并与之相融合的程度,限制了生产企业了解、进人国际市场的能力。
2.企业产品销售可能更加依赖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营销网络
“人世”以后,外国服务提供者将在5年以内逐渐取得除盐和烟草以外的所有产品的分销权,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所蕴藏的商业机会必然为众多的跨国公司所凯觑。在这一背景下,如果仍然像以往那样,仅仅注意合资企业中中方的股权比例而忽视合资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企业将很难形成自己的营销渠道,产品销售渠道、客户资料和品牌可能长期为包销产品的外方所控制。结果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中,我国将主要作为它们的亚太生产基地和全球重要的产品销售基地而融人其中,相应地,我国工业企业的成长也将更加依赖外国服务提供者和跨国公司的营销网络。不过外国服务提供者和跨国公司的营销网络对于我国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不仅不会拖累企业发展,而且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具效率的营销渠道,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联系。
3.服务业国际化程度提高,从而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课题。“人世”以后,中国将按照承诺,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根据中国有关规定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扩大对外开放地域、数量和经营范围,服务业向中国转移的壁垒大为降低。在这种背景下,服务业将随着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而转移,尤其是诸如设计、工程、技术测试和分析、会计、审计、簿记、法律、广告、管理咨询、分销、金融保险等直接作为制造业投人的服务业,从而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篇3
关键词:服务外包、战略
伴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很多为制造业服务的一些服务业价值链也跟着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不断加深,制造业国际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服务业的转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制造业的要求以及提升服务业本身的国际竞争力,服务业价值链也开始走向了大规模的转移,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FDI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了服务业,每年FDI新增流量中服务业约占2/3,2005年服务业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与此同时,制造业所占比例从1990年的41%下降到2005年的30%;目前,全球1,000强企业中有95%制订了服务外包战略(胡景岩,2007)。可见,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将不断扩大,服务外包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和全球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进而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制定国家级发展战略
服务业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我国如果要想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借鉴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从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的历程来看,1978年我国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1992年进一步明确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每一次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的变迁都是围绕加快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目标展开的。总的来看,国家层面制定的各种战略政策是我国承接制造业外包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国也应该根据对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本国情以及比较优势,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发展服务外包不能遍地开花,应该有选择地把部分省市培育成承接服务外包的重点地区,不同的省市发展不同的业务,使不同的省市成为我国各类服务外包的集聚地,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地区问的无序竞争,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是影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服务贸易的发展滞后又是由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实来看,1991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3%,2007年所占比重增加到39%,16年仅增加了6个百分点,发展速度较慢且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所以说,我国要想发展服务外包,就必须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产业基础。另外,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效率比较低下,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有关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和其他生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影响其在中国投资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这也要求我国尽快发展服务业(江小涓,2004)。
3、制定战略性承接策略
(1)承接方式战略。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经验比较缺乏,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服务外包市场上,我国在承接战略上就要有策略性,如同制造业外包一样,服务外包一级承包商在获得一级发包商提供的发包合同后,可能把有关业务进一步分解并向下一级厂商发包,形成二级甚至更多层次的外包关系。因此,中国内资企业可以选择从二级或三级承包商做起,这样比较容易以较快的速度融入外包市场。少部分实力比较雄厚、国际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也应该主动地与一级发包商接洽,直接以较高的起点融入国际市场。
(2)承接国别战略。目前,在开拓欧美外包市场的进程中,我国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弱势,例如,既懂专业技术又精通外语的综合性人才较少,缺乏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美欧的市场已经被印度、菲律宾、爱尔兰和捷克所占领,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在承包国的选择上,我国应该以开拓亚太地区市场为主,充分发挥与日本、韩国、台湾以及邻近的其他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地理上邻近、文化上相通、经济上频繁往来以及中国有200万会讲日语和韩语的语言人才的优势,积极承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外包业务。另外,还可以和印度互相外包,充分发挥各自在服务外包方面的优势,在和印度的合作过程中学习印度的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业务发展。
(3)承接领域战略。在承接外包领域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的优势。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世界加工厂,但是,中国要想留住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制造企业,进而吸引其将更高端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内,就必须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发达的生产外包。这就为我国采用生产外包模式发展服务外包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因此,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时要特别重视生产外包的承接。除了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业务,生产外包的业务还包括供应链与物流、装备制造业融资性租赁、第三方品质检验、第三方产品测试、产品OEM(委托加工制造)、ODM(委托设计加工制造)等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我国承接的重点。目前,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生产外包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70%,生产外包占服务业的70%。而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在2006年才刚刚突破40%(何骏,2008)。可见,以我国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我国承接生产外包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
4、大力培育本土品牌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外包更重视质量,因此,发包商在进行发包时,更重视承接企业、行业或国家的品牌因素。例如,马来西亚共享服务和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得益于多媒体超级走廊品牌。由于这个独一无二的走廊,马来西亚继续吸引着世界主要的信息及通信技术企业将其业务落地在多媒体超级走廊,从事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并以此作为出口基地。目前,入住的跨国公司、外商独资和马来西亚的国内企业已达900多家。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因素极为明显,但是,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服务外包的品牌企业。中国企业没有品牌效应,这种现状让中国企业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速度和数量。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联合起来,承担起扶持和培育本土外包品牌企业和产业的重任。
5、完善知识产权环境
与制造业外包相比,服务业外包对知识产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欧美发包商在选择承包商时,对于东道国的管理水平、商务和法律的国际规范有着很高的要求,欧美商家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尤其关注。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大规模承接服务外包营造良好的环境。从现实来看,发包商主要关心知识产权法律环境和信息安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支持等问题,因此,在企业层面上,我国企业应尊重国外的知识产权,知法、守法,在政府层面上,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加大对违反知识产权的惩罚力度,加快发展外包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产权高端中介服务,推行外包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认证,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6、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承接服务外包方面,相比印度、墨西哥、爱尔兰等国家,我国是一个后来者。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绝大部分国家都意识到了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各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速度越来越快、程度都越来越深,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竞争比制造业外包市场的竞争要激烈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脱颖而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就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要大力完善国内相关环境,积极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国内“被动”承接服务外包;另一方面是要大胆地走出去,特别是一些规模实力较强的服务外包企业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后来者居上。因为部分服务外包企业在境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及服务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发包市场,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做符合其商业习惯并能适应中国市场特殊要求的解决方案。
7、完善各种评价体系
我国在承接制造业外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国不能完全以承接制造业外包的经验来发展服务业外包。因为制造业外包和服务业外包对承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1)从投资规模来看,服务业外包是基于人力资源的产业,投资规模远小于制造业,制造业的投资额规模可以达到数十亿投资,而对服务外包业来说,几千万的项目就很大了,这样单位面积土地的投资强度根本无法和制造业比较。(2)从进出口规模来看,服务业外包基本没有进口,虽然几乎所有的出口额都是净增加值,但是,项目带来的名义贸易额却无法与制造业相比。(3)承接制造业对国家政府、当地政府的要求主要是税收、地价等方面的,而承接服务外包对政府的服务意识要求特别高。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制,使得中国政府很难做到向“承包商满足发包商各种要求”来满足当地企业的各种要求(曲玲年,2008)。
上述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招商评价体系(重视规模)、政绩评价体系(重视规模)、地区经济发展体系(重视规模)、文化传统(官本位)等评价体系不符。发展服务业,承接服务外包将改变许多已经形成的规则和标准,要求政府转变思维和服务意识。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我国发展服务业和承接服务外包。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服务业的自身特点,考虑服务外包对经济发展的实际带动作用,制定承接服务业的评价体系,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和地区经济发展体系,使这些体系从重视名义规模、重视名义作用向重视质量、重视实际作用转变。
8、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缺乏总体优势,部分原因是由于地理劣势而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所形成的壁垒,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制造业外商投资在中西部较少,制造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困难较多、转移的速度较慢、转移的量较少。这就是经济差距长期存在、各种经济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目前,我国政府面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严峻挑战,而国际服务业转移(承接服务外包)为我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与制造业特别重视交通运输等硬件要素相比,服务业发包方更加注重承包方的软件要素,例如,发包方看重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法律完善程度、网络设施建设、品牌和信誉、生产成本、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成熟度、人才素质及人力资源储备、组织与管理、教育科研水平、文化的兼容等。可见,这些要素与制造业等领域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异。也正是由于这些要素的差异性,以及服务业外包特别是软件外包采用跨境提供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特点,使中西部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可以充分规避由于地理劣势而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所形成的壁垒(王迎新,2008)。
篇4
关键词:上海;“营改增”;试点;影响;对策
一、“营改增”的背景分析
(一)宏观方面背景分析
增值税起源于西方,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从国际税制改革发展趋势看,目前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通常会覆盖绝大多数货物和劳务。我国自引进增值税这一概念以来,不断加大实行的力度、扩大征税的地区和范围,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此举适应了国际大趋势的发展,也迎合了国家税制改革的需要。
(二)微观背景分析
首先,上海历来都是改革的先行实验区。从改革开放后,上海承接了很多中央政府要求率先启动和发展的项目,比如第一个国务院批准的“浦东新区”、三大中心建设、人民币离案试点等均在上海首先实行。其二,因为上海是国税局和地税局合二为一的,并不存在两者激励的博弈。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能够更好的加强上海市税收部门的工作,提高其办事效率。最后,上海各个行业比较集中产业链比较完整,在这里实行试点,能够给大多数企业减少税负,完成结构性减税的相关任务。
二、“营改增”对上海整体经济和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上海整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自2012年元旦上海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后,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海财政的增量,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给广大企业减负就是有利于上海整体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试点政策对上海的影响。首先,“营改增”进一步推进了财政税制改革、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市国税局、地税局局长顾炬表示,“营改增”破解了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解决了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了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可以说,“营改增”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提升了上海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少企业主动将一些生产业外包或者从制造业分离,促进了社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解决了制造业长期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问题,有力提升了上海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上海地方财政进一步因增值税试点而受益。据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此前透露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去年增长6.8%,但增幅有所回落。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开展,上海市增值税收入呈现快速增长。最后,上海优先试点会逐渐形成“虹吸效应”。所谓虹吸效应,此处是指由于上海开设了“营改增”试点使得很多企业感觉到了税负减轻的好处,进而吸引了其他地区或者国外的企业争相进入上海,从而使上海这个城市获益。对此,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从长期来看,改革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重复征税,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①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市吸引跨国公司总部48家,2012年目标是新增50家,而头两个月就已吸引12家落户。
(二)“营改增”对上海企业的影响
1.对部分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增值税税负增加比较明显。②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政策实施之前,交通运输业类企业要交纳3%的营业税。在实施后,这一行业改为交纳11%的增值税。从增长率看是增长了8个百分点,虽然规定很多诸如燃油、过路桥费等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作为抵扣项目,但是事实上这些企业很难取得增值税发票,这对交通运输业来说无疑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营改增”自2012年初于上海试点正式铺开以来,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其原因在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对物流业设置了“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仓储、货代)两类应税服务项目,交通运输服务按照11%的税率、物流辅助服务按照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物流中的装卸搬运服务和货物运输服务从3%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税率,加上货物运输服务是物流企业最基本的服务,且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导致试点后企业实际税负大幅增加。③可以说,“营改增”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的,尤其加重了很多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负担,政府必须直面这一阵痛。
2.对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在“营改增”之前,现代服务业交纳的是5%的营业税税率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有一定的纳税压力,但在“营改增”后,此试点方案采纳6%的税率,虽然增长了1%,但由于其设备、费用等能够纳入到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其税负不会提高。虽然其他现代服务业的税负不一定降低,但是由于下游环节支付的税款可以得到抵扣,从而可能会大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仅有助于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减轻税收负担,优化税制结构,也有利于促进产业分工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④从政策实施到现在,很多服务性的企业由于很多时候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他们能够剩下一笔费用用于研发涉及、提升服务,这对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通过此次试点税制改革,肯定能够提高上海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上海“营改增”试点中存在不足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上海“营改增”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涉及的行业范围太小、仅简单几个行业,不利于各行业间的公平税收待遇。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没有纳入征收范围。自2012年元月开始,上海参与试点的企业有12.6万户企业(其中,交通运输业1.1万户,现代服务业11.5万户;一般纳税人4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6万户),这对于上海整个经济来说还冰山一角。这次试点使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受益颇多,但是其他没有涉及的行业可能会加剧他们心中存在的不公平感。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同行业因税制不公而产生的副作用正在凸显。
第二,有的行业税负不降反增,加剧了一些行业的恐惧心理。
在试点后的半年到一年时间中,据相关媒体披露一些交通运输业出现了税负增加现象,本来是一个结构性减税政策,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行业没有享受到好处。前文也提到过交通运输业从交纳3%的营业税到11%的增值税,即使是某些项目可以抵扣,但是还是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税务负担。另外,比如现代服务业中也有些行业受到了负面影响。例如电视节目播映权属于“商标著作权”被纳入“营改增”,按6%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较之前的5%营业税率上升1个百分点。从目前情况来看,电视剧制作成本实际抵扣项较少,且由于电视剧制片形式、核算主体的多样性,会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远大于进项税额,甚至无进项税额抵扣的极端现象,实际税负不降反增。⑤
第三,国际企业、外地资本朝着税收好处大量涌入,挤压了当地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自“营改增”试点后,上海凭借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政策带来的更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外国企业争相涌入,这无疑对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好的征兆。但是,这么多的外来企业、资本进来后势必会给当地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本来就是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就很值钱,现在外来的企业来上海很本土企业瓜分本来就比较固定的市场份额,这大大挤压了当地本土企业生产发展的空间。
第四,上海不具备代表性。上海虽说是全国经济的“龙头”、“排头兵”,很多政策在这里率先实行并获得了良好效果,也给很多地方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但是,上海毕竟在“营改增”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情况,由于上海是国税与地税合并办公的,所以不存在像江苏、浙江等地的国税与地税的矛盾冲突,而在全国其他地方
围绕着财税分配问题中央和地方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上海“营改增”试点政策能够为其他地区展开相关试点提供一定经验依据,但是这些地区万万不能依葫芦画瓢,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二)对于“营改增”政策不足所提供的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试点行业的范围,体现公平性。笔者认为针对当前“营改增”试点,应该增加试点地区的行业范围,不光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服务业可以改为增值税,甚至金融、保险、期货等行业也可以纳入试点范围,这样不同行业都有涉及可以体现国家对于税制改革的公平性政策,从而让更多更广泛的企业减负。
第二,加大对受此次试点损失过重的行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专门的扶持资金管理委员会。对这些没有享受“营改增”试点的企业进行调研、评估和咨询辅助,进而把他们的风险降低。据了解,因“营改增”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上海实施了过渡性扶持政策,《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指出,“对本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按照企业据实申请、财政分类扶持、资金及时预拨的方式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以及“由市与区县两级财政分别设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的财政扶持,财政扶持资金按现行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分别负担”。
第三,严格控制进入上海的国际企业和外地企业,有选择性的招商引资,最好引入高科技企业,有利于本地长远发展的国际公司,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由于上海市营税制改革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得很多外地、外国的公司迅速涌入上海这块金地,这对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对这些行业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打破了本地行业之前的平衡性结构。因此,笔者认为,在引进外企时,一定要有区别对待,提高进入门槛,让更多更优秀、更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进来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活力。
第四,应该加强东西部不同城市试点的力度,不光要有东部发达城市,而且还要有西部贫困地区参与试点的身影,如此可以坐到全面评估“营改增”的利弊,进而优化这项政策,为广大企业服务。此次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试点范围从地理上看,只涉及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江苏、浙江等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首的近十个地区,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东西部经济发展极具不平衡,东部的企业承受税收能力强反而减负,西部企业资金薄弱反而没有尽早减轻税收负担,这更会加剧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因此,笔者建议中央应该加大“营改增”试点地区范围,一定程度上也涉及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全面评估这项试点政策,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周艳.“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探微[J].财务与管理,2012(41)
[2]王劲松.“营改增”引企业上海“抢滩”[N].北京:中国财经报,2012-04-07
[3]左明,王冬.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江苏经济报
[4]蒋永霞.物流业应慎重对待扩大试点[N].北京:中国商报,2012-03-23.
[5]阳.现代服务业增值税扩围分析――关于上海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研究,大观周刊,2012(28):105
注解:
①王劲松.“营改增”引企业上海“抢滩”[N].北京:中国财经报,2012-04-07
②左明王冬: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带来的影响,江苏经济报,
③蒋永霞.物流业应慎重对待扩大试点[N].北京:中国商报,2012-03-23.
篇5
[关键词]江苏高端服务业;现状分析;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31-02
1 高端服务业的性质及江苏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
高端服务业的概念由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同时阐明高端服务业具有高的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之后便以此为据对高端服务业进行界定。我国学术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对高端服务业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强调高端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专业化、高效的服务;二是强调高端服务业的资本投入多、附加值高、行业覆盖面广。第一类定义侧重突出高端服务业的高科技性,忽视了产业市场特征,第二类定义侧重突出其处于价值链高端,属于“用高端解释高端”的自循环,这两类定义都不能完整、准确地概况高端服务业的含义。高端服务业并非独立于生产业和消费业而单独存在的新型产业,而是各个产业细分产业的高端企业的集合,高端服务业的概念与后两者存在交叉,前者强调服务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含量,后者强调服务对象。
高端服务业的高端体现在以下性质:一是投入要素的高端性。高端服务业就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依赖性强;二是产业带动力强。由于高端服务业的产业覆盖范围广,并且处于价值链高端,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知识、技术、设计、信息、管理等关键性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其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因此,高端服务业通常具有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三是需求的高端性。对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应当主要来自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且高端服务业也可能成为自身的客户,市场对象国际化、网络化程度高。
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3. 1%,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意味着我国利用外资将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上表中可见,其中的高端服务业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带动产业升级的价值链的高端,是当前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因此江苏必须增强处于价值链高端产业的竞争优势,以克服本省服务业现有瓶颈。近年来江苏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些社会和经济问题,高端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可成为在江苏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提出高端服务业这一概念时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之下,当前江苏服务业也面对着类似的状况,传统的服务业已基本趋于饱和,并且与江苏其他产业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无法对产业升级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因此,对其他产业起到了引擎和黏合作用的高端服务业不仅对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对江苏经济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南北发展差距巨大,在今后的几年里缩小南北差距将是江苏经济主要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是省内的产业转移,这必然需要高端服务业的参与来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2 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前江苏服务业出现了很明显的新型特征: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渗透、融合;产业深度细分;组织形态规模化;资源及空间分布集中化;主辅分离趋利化。这些特征表明,江苏传统服务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2011年江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绝对量为20686亿元,在全国仅次于广东省,但以餐饮和零售为代表的低端服务业所占比例大,高端服务业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占服务业70%的比例相比较仍然有很大差距。
借鉴欧美与日韩服务业发展与变革的经验,以人均GDP 5000~6000美元为起点,在人均8000~10000美元达到发展核心阶段,整个社会中的经济能量与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社会保障、消费文化、公共建设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若以此为标准,2008年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2011年达到9545美元,江苏已经进入到了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绝佳时期。
参考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江苏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环境已较成熟,但是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业仍存在结构性的问题,并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使其难以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的主要动力。
2. 1 行业覆盖面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
江苏省服务业FDI 的不断增长,并将逐步成为外商在江苏投资的主体,并且开始主动承接香港、台湾的高端服务业产业转移,但对外资依赖性较强的江苏经济在高端服务业发展方面并未得到外资的有力支持,但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严重滞后,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存在着偏差。并且无论是外资还是省内资本,投向江苏高端服务业的覆盖面窄,主要集中在以嵌入式软件开发、网络系统维护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上,虽然可以突出江苏相关专业人才优势,但与其他高端服务业相比,产业关联性差,创造价值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2. 2 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
江苏经济的发展受惠于改革的初期在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的前提下,政府强制性进行制度变迁,在此后政府同时以管理者和独立经济人的角色存在于市场之中,可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产生决定性影响。高端服务业的存在是对稀缺公共资源配置进行的一种帕累托改进,政府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必然会挤占民间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江苏省关于高端服务业的现行政策与其倡导该产业发展的态度相矛盾,限制了高端服务业的长期发展。
2. 3 本土企业实力不足
在江苏现有高端服务企业中,仍是以外资企业为主,鲜见依靠本土资本和市场发展起来的有实力的企业。对比江苏省及各市的相关产业政策可以发现,由于江苏过于追求产业GDP总量指标和增长速度指标,在产业发展方面倾向于引进和承接产业及技术转移,同时为其提供大量资金补贴和税费减免优惠条件,政府对本地企业优惠政策也多偏向承接产业的配套,这一方式的好处可以快速带来成熟的相关技术、经验并形成产业聚集,但会挤占本地企业的资源获取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本地产业主体企业的培育。因此江苏高端服务业本土企业实力不强、缺少自主品牌,尤其是在总部经济上,与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明显落后。
3 当前江苏高端服务业发展方向的选择
3. 1 推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国际化
企业应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采取积极的市场开放战略,融入国际服务业市场和产业分工体系。江苏高端服务业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可为自身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本地企业的培育提供必需的要素,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破包括江苏在内的中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瓶颈,有效缓解高端服务业人才短缺现象。
3. 2 提升本土企业市场份额
政府要给予本地高端服务业企业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允许民间组织介入公共资源调配,建立相关公共资源公允价值市场。开放的市场不仅有利于产业发展,也可使高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作用最大化。高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其对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的依赖远大于对土地的依赖,因此政府招商引资时的传统优惠政策对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导致政府在相关方面介入的效率不高,而开放市场可以提高资本效率。
3. 3 创新服务模式
中国高端服务业起步不久,市场消费者大多是新生活方式的尝试者、合作者与传播者,高端服务消费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市场将针对特定对象群体发掘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与技术,并且把辅导与引导消费者的任务转化为柔性的服务模式。高端服务业连锁化经营可以加强人们对于高端服务品牌的认知与信任、巩固高端服务品牌的管理质量、服务对象的共享化,同时拉动高端产品与高端设计的市场渗入,有利于企业为高端产品整合营销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原毅军,袁鹏. 中国高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界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
[2]王廉,桂华莲,柯华林. 高端服务业经济[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徐伟金,周世锋,秦诗立.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选择[J].浙江经济,2009(8).
[4]夏杰长,张晓兵. 积极应对服务业开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2(3).
篇6
然而就目前而言,服务做得比较好、比较系统的仍然是一些大型的商,尤其是安装类电器的商,相对来说,更多的中小型商都不愿意主动投入去做服务,他们认为做服务是赔钱的生意。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只是在被动地做服务,服务肯定做不好。
做不好服务有原因
现在大家知道服务是很能创造价值的,最直接地就是做好服务能够带动销售,扩大规模,使得商形成服务特色,服务品牌和口碑。虽然这个认识是有,但是能够真正把服务做好的商却不多。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对服务的价值理解的过于片面,太偏重于服务和销售的关系,不重视服务对于自己品牌的长期建设有好处;第二个原因是在做服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就退缩,对于服务的难度理解不到位,而实际上服务业务的管理难度其实是很大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确实在实践当中,没有找到一套系统化的服务管理经验,特别是小型商出身,这方面经验不足,因为原来做营销的,真正把服务当成一个专门的业务去管理,恐怕还是有一些局限。
也正是由于前几个问题的存在,商找不到一个解决服务成本和费用的办法。
做好服务有价值
其实服务做好了是很有价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由于当前整体的经济形势不景气,销售不看好,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商恰恰是有精力理顺内部管理,逐渐打好服务管理的基础。其次,服务做好确实能够形成差异化特色,即便是从狭隘的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商把服务做好了,下级客户满意了,消费者也满意了,你在区域市场的口碑就建立起来了,这样你在当地就有品牌价值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后劲就有了,最终才能凭借差异化特色立足当地市场,因为这种差异化的经营特色不会被模仿和竞争。最后,服务业务其实对管理要求很高,涉及到多个链条和环节,需要各个部门紧密合作,服务做好了,对于商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做好服务有思路
要把服务做好,除了要在思想认识上,明确服务的重要性,具体操作上还是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首先对服务的难度、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做好服务的确有困难,不要轻视。其次是要找到服务业务的经营特色和管理特色。服务业务环节复杂,协同人群多,看得见,摸不着,标准化难。第三要逐渐的理顺服务职责和流程。好的服务管理一定是职责清晰,协作流程清晰,管理细致的,管不细就做不好。服务对于体系化要求很高,即便是小型的商企业做服务环节也非常多,因为服务需要和销售结合,和物流结合,和技术结合,和财务结合等等。公司内部和外部都有复杂的管理,不用标准化的流程管理,是做不好的。必须逐级分解,并形成体系。最后就是要确定服务的目标,不设定目标没有办法考核,这个目标主要就是顾客和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由速度,态度、诚信度等要素构成。最后,做好服务在考核方面也要适当地和经营、销售分开,不要对销售的依赖过于紧密,如果太紧密,没有专门、独立的考核是难以做好的。
篇7
现在中国很多服务业开始延伸到网上,比如做O2O,也就是线上一部分,线下一部分,这就是O2O的基本模式。目前,团购是服务业做得最多的O2O。我经常去餐馆用餐之前,都会上团购网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有时候不记得买团购,也会在餐馆里用手机打开APP,看一下有没有优惠。其实我是愿意付原价的,但还是习惯看能不能再便宜一点。O2O团购,能将好处带给用户,但是对商家没有什么好处。
我觉得O2O概念可能已经“老”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式。互联网商业出现了很多定义,比如说Web2.0、LBS、SoloMo、B2C、B2B、C2C、O2O,这些定义其实都是很重要的。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不会改变他们的习惯,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对于公司来说,我们需要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希望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需要频繁地更新自己的思维和模式。
我们希望在未来,服务可以做到Anytime、Anywhere、Anything――什么时候都可以订服务,可以马上送给我;不管我在哪里,都希望能有这个服务;不管我要求什么,都可以满足于我。
比如说运动,在温哥华,你必须去健身房办一个一年的卡,才能去健身房在教练的指导下运动。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随时都可以运动,比如今天我想在家里运动一下,就可以用手机看视频,自学如何运动。如果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运动,我可以从网上约人一起运动。
我提出了一个新概念――M2M,就是从移动到移动,这跟O2O是不一样的。O2O是单行道,而M2M是从用户到商家,或者从商家到用户,都有沟通。不管用户在哪里,他都可以通过移动端预订服务。而商家也可以随时把服务送到用户的身边,包括医疗、健身等。
我举一个例子,今天晚上我想跟朋友吃饭,可是我不想跟平常一样去餐馆用餐,我希望在家里吃。所以我可以通过外卖超人订外卖,又或者预订一个比较高级的厨师来我家,教我如何做饭。又比如,如果我在外地,没有时间整理家务,我就可以通过M2M模式,请人来我家帮我打扫房间。又或者,我想和朋友吃饭,家里却不够大,我就可以通过M2M模式找一个更大的地方。
最近很多公司说他们使用“T”模式,也就是前面有一个平台,后端有很多业务。但是按照我自己的经验,这样的服务质量并不稳定,价值也不一定高。这是传统的O2O模式,但是,如果我们要做M2M模式,就要再加一块,就是服务。服务是必须由平台控制的,不管服务的提供者是平台自己的人,还是第三方的人,都应该使用同样的品牌,让用户的感受没有差异,无论是谁把饭送到我这里,我得到的服务都是很好的。
比如现在搭出租车是O2O模式,但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变成M2M模式,你可以使用移动平台拼车,或者把自己的车租给别人,并且通过平台评论、沟通。
篇8
[关键词]地区竞争;产业转移;产业升级
一、前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商直接投资部门不断扩展,沿 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地理区域上,人 口迁移以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集聚为主。在产业维度上,主要是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 和服务业部门转移,但由于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支撑还不强,特别是第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滞后,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孕育基础还很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
在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背景下,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流入以及较低的工资水平,可能延续了东 部继续靠引进技术、从事生产链低端环节的局面,延缓了产业 升级。 由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相 对薄弱,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产业转移可能只是小规模、小范围地发生。政府通过加大对 中西部核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核心地区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就近接纳部分劳动 力转移,改善劳动力单 纯流向东部的局面,推动地区间有效竞争改善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短 时间内,流向东部劳动力速度可能会减缓,东部将出现低技能工人工资上涨压力,促使东部 主动升级到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这些高端产业需要更多服务业辅助,长期将形成更多对中西 部劳动力的需求,东部地区逐渐从制造加工向服务业为主转变。
二、低技能劳动力聚集与产业升级阻滞
在基准移民模型中,[1](80-93)当目标地区未来收入贴现流与来源地的差异超过当 前移民成本时, 将发生移民。这些成本包括居住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来返费用以及新文化适应成 本。事实上,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大量研究表明,民众通过亲朋等社会网络来了 解目标区域的需求状况,因此,劳动力流动具有聚集效应:一个地区已经存在什么产业,需 要 什么人,会继续扩大更多同类型的人到这里。Carrington等[2](909-930)的研究表 明,移民会通过 社 会网络,即使地区间同类型劳动力工资差异收窄,仍然会出现移民和劳动力流动。这意味着 ,劳动力来源地和工作所在地工资很小的差异就可能导致大量的流动。[3]统计显 示,2003―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从1170元增加到1750元, 增长了49.6%,平 均 年增速为14.3%。同期,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从781元增加到953元,只增长了22%,年平均增 长 率仅为6.93%。2007年,广东省的农民工平均工资是853元,农民工工资接近城市最低工资 水 平。[4]可见,由于民工来源地始终保持低收入水平,民工的机会成本低,导致就 业所在地低工资长期存在。
在企业普遍缺乏创新的背景下,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可能会延续落后产业的存在。 不具备创新能力的厂商利用低工资劳动力,从事简单加工,也能获利。而一些技术条件上具 备潜在创新能力的企业,面临众多企业简单模仿、利用低成本劳动力竞争,可能会推迟创新 。较多的低技能工人和较低的工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阻碍创新或技术升级。我们从四个角 度对此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大量低技能劳动力供给影响技术采用或进步方向。希克斯最早阐述了要素价格对 技术进步影响的“引致创新”理论,Drandakis和Phelps[5](823-840)以及Acemogl u[6](781-810)分别在新古典 增长和内生增长框架下发展了这个理论。当低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较低时,生产更倾向于使 用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技术采用也更面向低技能劳动力。南部沿海一些较早开放的地区,从 事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行业,吸引大量低技能工人,而劳动力市场信息经过社会网络延续这 种劳动力流动趋势,最终低技能工人比例较高。可见,劳动力流动过程和厂商的产业选择是 互动的,产业投资引导劳动力流入类型,适应这种劳动力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市场信 息进一步吸引这类劳动力流入。作者的一项相关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 ,珠三角地区长期低技能劳动力流入限制了该地区产业结构,同时,珠三角的科研人员和科 研 单位都落后于长三角,创新能力也落后于长三角。由于对高技能工人需求不多,高技能相对 流 入就比较少。即使企业开始意识到要创新,劳动力市场也缺乏创新所需的高等技工和工程师 等高技能人员。
其次,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导致行业容纳过多低效率企业。 行业内效率低的企业往往采取模 仿策略,效率高的企业一旦研发成功很快就会被模仿,行业竞争过度,预期到这一点,效率 高的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创新激励。[7](28-701)Melitz[8](1695-1725) 认为行业的创新依赖于平均效率,在低工 资成本下,行业内低效率的企业能够维持经营,降低了行业的平均效率,不利于行业创新。 产业升级意味着企业需要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低工资实质上维系了技术引进 的政策。广东省统计局2006年的数据显示全省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只有16.7%,有8 成 企业没有科研机构。这些大中型企业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1.3%,其中研发经费 占 的比例只有0.8%,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广东企业技术依 存 度达到60%,主导产业则在70%以上(见图1)。当众多企业都依赖低工资从事生产链低端加工 环节时,企业的 利润都偏低,每个企业也都缺乏足够资金开发新技术来摆脱这种竞争局面。
再次,协同效应进一步阻碍产业升级或外迁。如果一个企业单方面提高产品等级,上游 投入品部门为适应这家企业生产进行的转变,可能会面临其他下游企业对新投入品需求不足 的情况。不能发挥规模效应,新投入品生产成本较高,采用新投入品的下游企业竞争力反 而没有采用低档次、低技术投入品的企业高。同时,由于产业聚集前向和后向联系,如果只 是部分企业外迁到其他地区,即使节约了工资成本,却失去了同类型企业聚集对成本降低的 外部性好处,可能利润会更低。因此,只有当大规模企业同时外迁,才可能降低聚集效应带 来的损失。
最后,地方政府可能会阻碍产业转移。单纯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来发展加工等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模式长期不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增长也会更依赖于外贸等不确 定因素。尽管地方政府意识到这一点,但由于产业转移短时间会影响本地税收和就业,在新 产业未大规模进入的情况下,基于GDP竞赛的地方政府不情愿让老产业退出,地方政府可能 会阻碍产业转移的发生,进一步延缓了产业升级。
三、产业升级阻滞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显示,下游部门技术含量比较低,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在生产链低端或下游 部门生产时,企业只从事简单的加工业务,对管理、研发、新产品试制等需求较低。从事简 单生产且工资较低的工人对周边地区服务业需求也低,表1显示在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中半 数 以上汇往家乡,对本地的需求较少。相比而言,生产链中游的中间品生产,传统上属于垄 断竞争部门,通过研发来获取专利,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因而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与生产 聚集的规模优势类似,服务业也有聚集效应。[9]但是,生产链上不同的分工定位 影响了服务业的聚集,单纯简单加工实际上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江静等的研究表明,[10]生产者服务对不同要素密集程度行业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 差异。相 比较而言,生产者服务更能促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效率提升,而对劳动密集型 行业的影响相对较低。制造业下游加工环节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依赖交通运输及 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和物流成本,还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和研发等高级生产者服务 要素的投入来提升其效率,因此,催生不了对这些服务的需求。中间品生产部门由于研发和 融 资的需要催生了更多对金融、商业服务需求,表2显示了发达国家中间品生产过程中,服务 尤其是金融、通讯等投入比例逐渐上升,这也意味着中间品生产派生出对服务业更多的需求 。
由于东部一些发达地区仍然大量从事制造业低端环节,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新增就业岗位能 力逐渐降低,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民工净流出的情况。只是依赖于承接亚洲四小龙转移的加 工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已经接近极限,并面临周边经济体激烈的竞争。尤其是这次金融危 机带来的全球需求降低,更体现出经济单纯依赖加工制造业对某些地区增长的负面影响。 东部地区服务业比重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的流动速度, 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到现代部门就业。改革前20年农业劳动占总就业的比重下 降了20.7个百分点,余下近10年只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尤其是1997-2002年,农业劳动占 比 基本保持不变,显示出主要从事出口加工来吸纳劳动力的速度在下降(见图2)。劳动力不 能及时从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出去,决定了地区间差距长期存在。
Duranton和Puga的研究表明,[12](343-370)生产的聚集效应仅存在于部门内部, 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 不但存在于部门内,而且存在于部门间。这意味着生产可以集中在地价相对便宜的中小城市 ,而生产者服务业和来自不同部门的企业总部将会集中于较大的中心城市。由于研发和管理 更与生产者服务相关,因此,传统制造业地区功能转变、升级为研发中心的过程,也是城市 产 业结构制造业份额逐渐下降,服务业份额逐渐上升的过程。[13](399-442)同时 ,从事更高等级产品的生 产,提高了工人的边际贡献,较高的工人收入也带动了生活服务业需要。这个过程也反映了 发达地区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虽然众多下游加工部门积聚形成规模优势,但制造业聚集效 应的好处,可能会被信息生产上的劣势抵消,抑制一个地区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较发达 地区发挥接近国际市场的信息生产优势可以和中间品生产、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从动 态上看,东部较发达地区的优势是协调和组织生产,而不是简单加工再出口。先前带来城市 繁荣的制造业,如果不及时调整,可能会限制了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当然,发达地 区不是放弃整体 制造业,而是向制造业更有利润的环节升级。当信息生产优势超越单纯制造业好处时,相对 发达地区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就业,继续保留传统制造业就业岗位 ,却为后来的城市产业调整设置了障碍。
四、中西部发展与产业升级
(一)中西部发展通过地区间竞争促进产业转移
中央政府加大对中西部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在低端产业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竞争基础 ,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可以就近到核心城市周边就业,减少了流向沿海地区的数量。东部 地区低技能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是他们在中西部进行低端工业生产的收益,而不再是农业就业 时的收入。东部低技术企业如果想继续经营,被迫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但成本上升,对于 这些利润率不高的企业来说,可能经营不下去,迫使它们外迁。[14](440-464) 同时,一些大公司也逐渐把 研发总部放在沿海大都市,生产转移到大都市周边地区。沿海地区转变角色,发挥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与政府直接调整最低工资不同的是,投资中西部是通过调整劳动 力流动方向,影响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以及工资水平,从而通过工资变化影响产业变化 。
产业调整的过程可能会被认为降低了东部的制造业优势和就业。从短期看,东部沿海地区部 分企业可能会关闭,农民工甚至没有工作要还乡,可能会形成就业压力。从长期看,东部服 务业比重将随着功能转换而上升,这将为中西部地区创造更多的劳动力转出机会。表面上是 中西部和东部竞争劳动力需求,实际上是中西部崛起协助东部完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 化。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开放力度有很大差异,地区间差距较 大,东部和中西部的竞争是不对称的。东部发达地区的非对称竞争优势可能抑制了资源的有 效配置,表现在中西部大量剩余劳动力,东部劳动力过多集中在制造业。要适当地调整这种 不对称程度,静态上的潜在损失是,中西部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与东部地区已经形成 规 模、具有聚集效应的产业进行竞争,因此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和转移成本。政策调整的潜在 动态收益是,有助于东部更好地发挥市场化程度高的相对优势,更多地从事信息生产和服务 ,更有助于企业创新。中央政府在权衡静态的损失和动态的收益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时 机,积极地进行干预。
(二)产业转移和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东部地区从单纯引进技术,从事生产环节转变为进行产品研发,将在生产价值链上拿到更多 的份额,有效地提高东部地区的收入。过去生产链上大部分价值由国外厂商赚取,国内企业 只拿到加工费。尽管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属于国内生产要素的回报却增加缓慢。开放初 期,较低的人力资本和资金约束导致企业技术条件差,因此只能通过引进技术来不断地扩大 生产范围。在当时企业的技术条件下,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是尽可能多参与国际生产。但是, 随 着生产中的干中学和教育改善提高了人力资本,我国逐渐存在着通过产品创新来塑造新的分 工优势的可能,这也是东部地区比较优势的调整过程。自主创新减少了向国外支付的费用和 利润分享,要素收入比过去增加。
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相对来讲消费内需不足,中西部崛起,将逐渐改善 这种局面。创新增加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将改善我国受过大学教育劳动力需求不足的情 况,他们的收入将提高。由于相对于低技能工人,他们属于较高收入群体,是新产品消费的 重要力量,因此将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东部地区从加工业生产转变为从事研发服务以及高 端制造业,服务业比重上升,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增加,东部将更依赖于内部需求 来推动经济增长。由于服务业属于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比重上升, 不仅创造更多的就业,也扭转了9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深化而导致的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的局 面,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从而扩大需求。
(三) 产业转移和升级有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会释放出更多农村劳动力。解 放出来的劳动力安置依赖于城市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因此,土地流转政策要和加快劳动力 转移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再失业的现象。仅仅通过跨省去东部打工不可能吸 纳全部剩余劳动力,东部沿海较高的物价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如果部分产业从东部转移到 中西部的核心城市,农民可以流入到这些新制造业中心。相比沿海,中西部更低的生活成本 也能容许他们更多地消费,享用城市的文明。在长期,东部地区服务业比重上升,也能吸纳 更多传统部门劳动力。可见,加快产业转移,也是农村进行改革的有力保障。
东部对农民工户籍开放不如中西部城市力度大,一些沿海城市为了限制居住人口的数量,控 制城市规模,逐渐提高户籍进入门坎。农民工因为户籍问题,长期和家属分居,他们的子 女不能在工作地妥善安排教育,不利于他们的身份认同,带来了城市中的不公平现象。部分 中西部城市开始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例如武汉城市圈内户籍制度改革破冰,逐步实现劳动力 完全自由流动。 可见户籍改革可以和产业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产业转移吸引劳动力流入,户籍可 以保障劳动力权益,稳定劳动力队伍,将新居民的收入转化为对本地的需求,有利于本地未 来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Sjaastad, Larry A.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 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 Vol. 70(5).
[2]Carrington, W.J., Detragiache, E. and Vishwanath, T..“Migration wi th endogenous moving cost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Vol. 86.
[3]蒋仕卿,陆 铭,陈 钊,佐藤宏.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城乡融合与 社会互动中的劳动力流动[C].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08.
[4]舒建玲,陈 松.解读农民工工资偏低状况[J].经济导刊,2008(6).
[5]Drandakis, E. M. and E. S. Phelps,“A Model of Induced Invention, Gr owth and Distribution.", Economic Journal, 1966, Vol. 76.
[6]Acemoglu, Daron,“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Review of Economic S tudies, 2002,Vol.69.
[7]Aghion, P., N. Bloom, R. Blundell, R. Griffith, and P. Howitt.“Comp 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 mics, 2005, Vol.120(2).
[8]Melitz, M. 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 Industry Reallocations a 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 2003,Vol. 71(6).
[9] Kolko, Jed.“Agglomeration and Co-Agglomeration of Services Industries. " , MPRA Paper No. 3362, 2007.
[10]江 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J].世界经济 ,2007(8).
[11]Guerrieri, Paolo and Meliciani, Valentina.“Technology and internat ional c ompetitiveness: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vol. 16(4).
[12]Duranton, G. and D. Puga.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 liz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5, Vol.57(2).
[13]Fujita, M., and T. Mori,“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 an System,"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7, Vol.27.
[14]Puga, D.and A. Venables.“The spread of industry: spatial agglomera 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 mies ,1996, Vol.10(4).
Propelling Effect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Eastern Areas on Development of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篇9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生产者服务
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包括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同时也包括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物流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工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和技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靠信息科技、人才等与知识相关的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向更多地依靠智力支持和科技进步转变。
2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业的活动,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没有制造业的发展,他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通过对美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表明,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者服务增加很快,约占整个生产者服务产出的48%;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许多生产者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技术服务、咨询、R&D、物流等,都是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生产者服务能够提高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因此,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制造业中间投入服务的增加,正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密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出现了“耦合”现象。二者相互提供支撑,也日益交织,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日趋高度化。
3现代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高、发展潜力巨大,而且资源环境约束小,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靠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来换取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
(2)制造业服务化倾向体现在现代服务业中。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企业融资到产品的设计、营销等各方面都会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各种帮助,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到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专业化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而且可以使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倾向也体现在,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服务性上以及随产品一同售出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
(3)生产者服务业是产品价值链中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产品价值构成中,有高达75%~85%与生产者服务活动有关,计算机市场上增值部分的60%—70%来自软件和维护服务。因此,有效率的生产者服务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
(4)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其精髓生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使制造业能级提升。要建设制造业基地,必然要以发达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尤其是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产业链的运转对由制造业延伸形成的生产业的依赖显著增强。大力发展生产业,是在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整个第二产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地,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打破产业结构的空间限制和工业化水平的束缚而获得超前发展,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
(5)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中间投入服务)服务业,正在成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货物商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投入,更是企业构成产品差异和决定产品增值的基本要素。产品差异来自于一个企业在设计、生产、销售、运输、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个性活动,而这些活动中的每一项又都有助于企业取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树立企业形象。服务能够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
4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从全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中国服务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0%以上的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5%左右。另一方面,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低,2003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9.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左右水平。
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别很大,发展的不平衡对服务业整体的提升会产生影响。另外,受现有基础和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满足巨大市场需求的供给压力仍然相当大。
(2)服务业内部部门发展不合理,结构失衡。从总体上看,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落后,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而保险、金融、咨询、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仍然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而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内部结构中,新兴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已经明显超过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这个发展趋势也较为明显。
(3)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还有很大的体制性政策性制约因素。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政策,忽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同时,国家对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的准入限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很难进入,导致这些行业缺乏竞争,经营机制僵化,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
(4)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是综合的、配套的、快速反应的体系,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设计、生产、营销、配送、支持产品等是制造业链条上的不同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其中,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因而各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都把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用汽车的利润来源构成中服务所占比重在90%以上。但由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跟不上,致使整个服务链条脱节,影响了制造业的效率。服务的低效率,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直接作用于第二产业的生产流程。在发达国家,多数企业已经把服务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因此,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业。
首先,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越来越紧密地相互融合,使得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价值提高,加工制造环节附加价值比重下降。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置化趋势的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走为跨国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会受到很大局限。因此,在我国打造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国际趋势,把大力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等相关新兴服务业,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作为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积极培植生产型现代服务业,加速经济增长。传统服务业要提升,新型服务业则需要培植。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与工业实现“捆绑式发展”。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加工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利润空间也不断萎缩,要突破这种局面,就应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业上来。近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等服务业的支撑。所以,应在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研发中心、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产品设计创意中心等特色产业载体的建设,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发挥信息服务对经济发展具有的倍增效应。
再次,以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实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与第二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明显滞后,要合理定位布局,加快载体建设,加大内外资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业,同时加快发展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服务业活动是工业企业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服务业与工业像唇齿一样相互依赖着。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并以人力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征,工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够使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源源不断地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因此,服务业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进工业生产部门的推进器,它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这些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但在我国,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社会分工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恰当地利用。当既有的服务业需求(如广告、会计、咨询顾问、信息系统、银行投资与市场调研等)变得日益复杂时,专业化的服务便显示出其远大的发展前景。相形之下,附属于企业内部的服务部门则是一个成本中心,虽然他们也与外界的服务企业较量,但实际上却很难产生竞争的压力和动机。只有当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专业化服务企业变得更加专业和更具效率时,才会使企业认识到与专业服务企业合作与协调的好处。服务业的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服务效率的提高,将使以往由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的服务逐渐分割给专业服务企业,有助于改变工业企业将所需要的服务内部化的倾向,有助于企业整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2)
3郑吉昌.服务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前景[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2)
篇10
论文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经济增长,就业
一、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
(一)对发包国的影响
发展服务外包不会阻碍发包国的经济发展,而是进一步提高母国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服务外包的发包国一般是欧美发达国家其支柱产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通过把低端的服务和工程设计等转移到人力资源丰裕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成本和价格;另一方面,发包国可以把本国劳动力和资本调配到价值更高的行业或先进的研发工作中去,从而使其更有利地具有技术领先和知识积累领先的地位。服务外包使发包国进一步拉大与其它国家的距离,极大提升了国家竞争优势和增加国民财富。
以美国为例,据估计,如果没有IT职位的外移,1995至2002年之间,美国GDP增长率每年将要减少0.3%。美国信息技术协会(ITAA)的报告也显示:2008年,美国IT产业的业务外包使美国的GDP增加了1242亿美元,预计2011年将使GDP增加突破2000亿美元。
(二)对承包国的影响
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承接国的经济增长、提高福利水平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关键的好处包括出口收入增加、创造就业、公司提升和技能更新。
以印度为例就业,2003年,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产值约为120亿美元,而全世界低成本地区的该行业产值共计250亿美元。据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统计,2009年,服务外包成为超过200亿美元的行业。目前印度约有700多家外包公司,承接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服务,已经开始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二、服务外包对就业影响的比较
(一)对发包国的影响
国际服务外包对发包国的就业影响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应该说跨国公司向境外发包服务业工作岗位一定会影响到国内的就业水平。据美国Forrester研究公司估计,自2000年以来,美国大约向外流失总计40万个服务业工作岗位。虽然这一数字似乎并不严重,但如果这代表一种趋势,情况就严重的多。服务外包虽然导致了发包国部分岗位的流失,但是并无迹象表明服务外包每创造一个国外职位一定等于母国会损失一个职位。事实上,服务外包将一些岗位转移到国外的同时,也在为母国创造着更多的职位。企业通过外包将闲置资源投入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领域,可以对扩大市场做出贡献,从而最终扩大母国的就业和提高实质工资。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研究指出,2008年外包为美国创造了31.7万个净就业岗位。
(二)对承包国的影响
承接外包服务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了工资水平是毫无疑问的。美国Forrester 研究公司表明2010 年,西欧转向海外的工作岗位达到约 50 万个。近期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国创造高达 1400 万个就业岗位。这些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就业机会无疑增加了外包承接国的就业机会论文开题报告。
三、对人力资本影响的比较
(二)对发包国的影响
对于发包国来说,人力资本的提高具有被迫性。由于一部分服务业工作岗位被转包到发展中国家,短期内一些人就会失去工作在寻找新的工作的过渡期中,许多人可能需要通过培训获得新的技能。发包国通过采用失业保障、鼓励教育、就业培训等措施使工人重新就业,结果是在普遍意义上提高了本国的人力资本。
(二)对承包国的影响
承接国因承接服务外包而提高人力资本的结果则是显而易见的。在传统的制造业加工贸易中,劳动力相对资本和技术处于次要的位置,企业几乎不需要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但在服务外包型企业当中,服务外包业务的提供质量首要取决于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积极性,生产设备与资本则相对处于次要位置。因此就业,服务外包企业一般都对员工培训有较大的投入而对员工积极性的重视也使得服务外包型企业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激励。这将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的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得承接国该行业内乃至全社会人力资本提高。
四、对技术影响的比较
(一)对发包国的影响
国际服务外包能够促进发包国技术的进步和革新。每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企业选择将其非核心的业务流程外包出去,就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结果是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产品革新中去,最终使得本国的技术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二)对承包国的影响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为本国带来先进技术,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由于国际服务外包两头在外,发包方大多是先进技术的携带者,它为承包国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渠道,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承包国从全球技术和知识中获益,进而促进知识的创造、扩散和传播,从而催生了技术和产品创新,使知识资本转化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五、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比较
(一)对发包国的影响
根据核心竞争力原理,跨国公司利用外包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而构筑公司所在行业的进入壁垒,从而确保公司能够长期获得高额利润,并在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以美国软件业为例,美国软件业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创造性才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而企业研发经费不足和资源分散方面产生的问题,使企业难以创新,所以将软件业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集中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对巩固本国软件企业竞争力有益。
(二)对承包国的影响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承包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致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一方面,外包业务的发包方和承包方在技术方面的合作比较密切就业,承接外包业务的企业可以通过“干中学”掌握一些技术,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发包方还会向承包方转让一些技术。另一方面,发包方带给承包方企业的还有与技术水平相匹配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承包国企业通过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份额,从而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结论与启示:
国际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对发包国和承包国在经济增长、就业、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个方面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从全局和长期来看,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和承包国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可以说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对发包国和承包国来说是双赢的。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我国应对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而在各个方面做出调整与改善,以便更好地融入其中,充分利用这一国际趋势增加我国国民的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陈菲,服务外包动因机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工业经济[J],2005年第6期.
【2】李盾,服务外包----地区经济新增长点,中国外资[J],2006年第10期.
【3】刘华文,服务外包竞争战略,广东商学院学报[N],2006年第2期.
【4】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N],2006年第6期.
【5】信息产业部电讯管理局,2009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N],2009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