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实训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实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 网络技术 实训环境 “上班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170-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技术教育。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
近几年,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了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在深入分析了职业活动特点的前提下,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引入了许多源于企业的工作过程或工作情景。开发出大量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训环节比重普遍较高,所需的实训环境成为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各院校为网络实训的环境建设花费了大量财力,但实训效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1 现有网络实训环境的问题
在精心进行了课程设计的前提下,实训效果依旧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实训课程开发人员在设计网络互联类课程的实训时,通常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分解成数十个基本实验,每个实验包含很多操作命令序列。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后,在试验中通过反复键入命令,获得正确结果而强化记忆命令。实验的环境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购买大量低端交换机和路由器,使学生人手一台,购买少量高端设备用于教师演示。另一种是,购买少量高端设备用于演示,学生则使用Boson或PaketTracer等虚拟软件进行模拟训练。采用这种实验方法进行单项技能训练十分有效,但是实验不等同于实训,它不能提供贴近“上班式”工作现场的环境,无法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也不能提供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训练。在网络工程、网络操作系统、信息安全等其他课程的实训环节设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二是为了能让学生体验“上班式”工作现场,很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对应一个企业的基础网络系统,通常在修建厂房、公司装修时就已规划实施完毕,大多数的线缆都已经埋在墙里或地下等,学生即便是下了企业也看不到什么,更不用说亲自实践;涉及到系统维护的许多操作都是需要有足够高权限的账户才可以实施,为了安全起见,高权限的账户通常只是极少数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才能拥有。学生即便是去了一家承接网络工程的公司,但企业肩负着按工期、保质量等一系列责任,很难把关键的任务交给实习的学生完成。所以,结果就是多数学生只能干些表面的、皮毛的工作,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动手实践。由于网络工程的特点,每个单位通常只能接收几名实习学生,几十人的一个班级通常要找几家甚至是十几家接收单位,学生接受的岗位、任务很难保证一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也不能用下企业实习替代实训。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环境建设
为了解决实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实训。实训是在教师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可以将实训分为技能训练、任务实训、项目实训和岗位实训四个阶段。技能训练采用较高强度的重复操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任务实训则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单项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实训是通过完整项目,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岗位实训是训练学生在遵守职业道德、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团结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通常各院校的网络实训环境可以较好的支持技能训练和任务实训,但对项目实训和岗位实训的支持不够,而后者正是典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的实训。为了实现“上班式”的实训,首先实训环境要具备营造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符合企业规范的生产环境中,获得直观的感受,受到严格的训练。其次,实训环境要能够灵活的组合变化,以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过程,使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第三,要有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配合,使学生得到良好职业氛围的熏陶。在此,将符合上述基本要求的实训环境称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实训环境。下面提出一个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实训环境建设方案。
3 网络技术专业实训环境建设方案
本方案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将企业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集中在一个实训室。确保全部区域的设计与施工都符合GB50312、GB21671、GB50174等网络工程标准,与企业中的实际工作场景无异,同时避免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尴尬。
该实训室面积约100 m2,根据网络综合设计目标,分为A1~A7共七个功能分区。A1:核心网络区(模拟总部);A2:布线工程区;A3:分支网络区(模拟分支办公室);A4:服务存储区;A5:安全服务区;A6:网络应用区;A7:无线网络区,布置在天花板。另外还包括一堵工程假墙。A1与A3采用光纤连接,其余各区间采用双绞线连接,不同区间从天花板或地板走线,使用部分玻璃地板并打开几块天花板,供学生观察走线情况,如图1所示。各分区主要设备及功能如表1所示。
在这个实训环境中,通过不同区域的组合,可以设计完成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层次的实训任务。通过将职业能力技术化、技术训练任务化、任务完成标准化、考核形式大赛化等手段,让学生由表及里受到严格训练。在实训任务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按照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建立与实训任务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实训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通过实训,既具有良好的技术素养,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4 结语
本文根据教学改革中总结的实践经验,给出实训环境的建设方案,能够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上班式”课程实训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教室大多为本方案的100 m2左右,空间有限。实施时需要考虑将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训任务。为了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的教学设计及规划组织。为了提高实训环境容纳学生的能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加1~2倍实训面积,作为A3、A6区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关于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的重新思考和定位[N].中国青年报,2011-4-18(11版).
篇2
【关键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循环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21世纪的主要危机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并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今社会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循环经济”也应运而生。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也极为脆弱。传统经济形式下的环境污染和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已严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资源存量也随之减少。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仍采取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来推动工业化,运用末端治理手段进行环境保护,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会由于资源枯竭导致我国社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二、现实的困窘
1、世界资源走向枯竭
人类利用的各种元素几乎遍布整个元素周期表,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开采、利用量很大,且其开采利用的数量仍在快速增长。若各国仍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继续消耗资源,预计地球主要自然资源将在2075年全部耗尽。此外,人口膨胀、粮食不足以及“大城市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2、环境污染席卷全球
在全球范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则以每年0.4%的速度增长,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硫每年约有1.5亿吨排入大气,致使全球频繁出现酸雨;飘尘正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现象,降低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农药、石油和重金属的排放或泄漏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平衡;噪声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公害。
3、生态失衡日趋严重
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由于滥砍滥伐,全球森林覆盖面积每年递减2000万公顷,全世界森林面积已从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20世纪末的18亿公顷。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有2100万公顷土地慢慢沙漠化,每年有500万公顷土地被工业、交通及其它建设占用。生态环境日趋失衡,导致众多物种濒临灭绝,珍稀动物日渐稀少,社会发展受到阻碍。
4、固体废弃物增长迅速
工业化后期,以发达国家为首的一些国家由于长期积累,出现大量废旧物质,如废钢铁、老旧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有些甚至“堆积成山”。实际上,上述这些东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废弃物,才使回收利用有存在意义。在大量废旧物资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循环再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矿产资源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样能够实现产品报废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三、循环城市建设
城市作为资源吸纳与排放的集聚地,构建循环型城市必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使用城市土地资源构建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优美的生态景观,用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水平和城市功能,构建“资源能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城市。
从生态角度看,垃圾是污染源,但从资源角度看,垃圾却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因此,在建立循环型城市过程中,应有效开发利用再生资源,进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焚烧发电、填埋、堆肥三种方式。焚烧发电是垃圾先经过预热、干燥、粉碎三道工序,然后进行高温焚烧,利用其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并且可以大幅度减小垃圾体积,但焚烧温度较低时,会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二恶英。填埋虽然成本最低,但却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占用过的土地无法二次利用。堆肥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使垃圾加速分解,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则是很好的燃料,但垃圾种类受限制,且处理速度慢、容积大。综上所述,这三种处理方式或是浪费了土地资源,或是污染了大气污染,都造成了环境的二次破坏。
希望相关政府能建立起完善的机制,进行有效规划,长期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多方位利用产业化,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循环经济试验区可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首先,通过宣传手段提高市民对垃圾类别的理解,认识到垃圾分类投放的重要性,使居民能自觉将生活垃圾做到分袋、按类投放;其次,健全城市垃圾回收设施,以颜色为区别形式,在城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电池设专用回收箱专门回收。最后,将有回收价值的资源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实现循环再利用,有毒有害的废弃物也可以实现单独处置。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应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消费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资源并实现循环利用,避免垃圾产生,促使城市生活垃圾达到减量化,努力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多方共赢的新型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循环经济: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手段.冯会会, 苗红,薛冰,耿涌,张伟伟.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1).
[2]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评价.穆瑞欣,陈晓红,游达明.系统工程,2010(01).
[3]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践――以鄂尔多斯市为例.白亚楠,刘伟.城市发展研究,2010(01).
[4]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郝利花,谢合明,黄敏,卢明湘,姚世斌.改革与战略,2009(09).
篇3
【关键词】重庆 循环经济 生态税
一、引言
近五年重庆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发展形势良好,但与之相伴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03―2005这三年时间里,重庆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8.2万元,直接赔偿总额为31.1万元。我们能够看到,重庆的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式经济发展为模式,主要依靠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来支撑经济的高增长。在高消耗上,2005年,重庆的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5%,而能源消耗却比上年增长22.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96,重庆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75吨标准煤/万元,大大高于北京上海等地的能耗;在高排放方面,2005年,重庆市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44955万吨,居全国第一,工业废气排放量3654.55标立方米,居全国第六;在高污染方面,2005年,因大量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累计达8次之多,直接经济损失达7.4万元,直接赔偿总额19.8万元。可见,相对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重庆的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正愈演愈烈,因此,重庆市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从污染治理方面看,目前重庆市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一方面,投资大,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末端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废气治理产生废水、废水治理产生污泥、固体废物治理产生废气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从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来看,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都是其重要内容,这将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加快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解决重庆市目前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生态税设计的政策指导
生态税的实施在重庆乃至全国应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如何充分利用市场与非市场的手段,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并驾齐驱,这应是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环境这一“公共产品”的投入。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投入都是生态环境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大力运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前期经费安排等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的生态保护。其次,规范收费标准。目前重庆对排污费的征收比较混乱,缺乏严肃性和强制性,没有权威可靠的依据,收费制度出现“关系收费”的违法现象,且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导致排污单位宁肯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投资治理污染。最后,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事业的发展。比如西方一些国家的政府采用减免税和优惠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治理污染,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强治理污染的科技研究和运用。这样,一
方面可以减少发展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资源,提高综合效益。
三、税种设计
1、资源税
资源税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或限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征收的税种。尽管重庆目前已经存在相关方面的税种,但是还不完善,需要在现行的基础上扩大征收的范围,应尽快将水资源纳入征收范围。尽管重庆处于两江环抱的地理位置,但由于取水难度大和水污染等原因,其仍然被称为“缺水”的城市。
对水资源课税的对象:所有利用水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企业和居民。而对于农业灌溉用水可以给予优惠政策。
2、燃油税
征收燃油税可以限制高污染汽油的使用,有助于节能汽车的销售,有利于控制城市中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所以,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而言,开征燃油税已是当务之急。
对燃油税课税的依据:以汽车的耗油量为计税依据,耗油量越大,缴纳税款越多,且汽油、柴油的税率不同。
3、垃圾处理税
按照重庆市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要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市城镇化率必须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那意味着平均每年要有超过60万的人口进入城市。那么,因迅猛增长的城市人口而带来的生活垃圾的总量也会大大的增加,这无疑需要用大笔的资金来处理生活垃圾。目前,美国的37个州中有大约3400个地方社区对家庭垃圾征税,根据垃圾袋的数目来征收不等的费用。荷兰也开征垃圾税,并且是世界上最早开征垃圾税的国家之一。因此,为了筹集到一定的垃圾处理资金,应开征垃圾税。这样既能筹集到资金,又能有效的抑制每个家庭生活垃圾的产量和工业垃圾的产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对垃圾课税的对象:市区内所有排放工业垃圾的企业以及排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目前应从企业开始着手实施,逐渐过渡到每个家庭。
4、环境污染税
当前,重庆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水污染的主要表现是水质富营养化和粪大肠菌群超标。主城区空气污染严重,其平均指数(2005年统计数据)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倒数第一,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因此,重庆应选择主要对造成水污染的工业污水、造成大气污染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课税。
(1)水污染税。对直接或间接排放废弃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而造成水体污染的活动或行为从量征收。其目的在于减轻和防止现有水资源的进一步污染和毒化,保护有限的水资源。
(2)大气污染税,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碳税。目前已有对二氧化硫的排污收费,可通过“费改税”开征二氧化硫税。而碳税则可在条件成熟时再行开征。
(3)固体废物税。可先对工业废弃物征税,然后逐步考虑对农业废弃物、餐饮服务业废弃物征税。
(4)噪音税。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噪音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但是却无法将其得到很好的控制。对噪音课税的对象为:飞机、汽车、火车等交通设备及建筑工地。目前应从噪音非常大的飞机入手,逐步完善后再扩展到其它项目。可借鉴国外经验,按飞机着陆次数对航空公司征税,并将所得收入用于补偿机场周围居民。
四、税率设计
从理论上讲,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决定了污染的供给曲线,递增的边际社会成本决定了向上的污染供给曲线。污染的边际治理成本决定了污染的需求曲线,递减的边际治理成本决定了向下的污染需求曲线。最优税率和最优污染量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如图1)。当然,政府也可设计累进的生态税税率而非单一的税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需根据污染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确定累计税率。边际社会成本递增的幅度决定了税率的累进幅度。两种情况下,社会产生的污染量都是最优的,当然也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累进税率下,企业缴的税更少,企业保留了更强的竞争力。而在单一税率下,政府的税收更多,政府的污染治理能力更强,这与人们认为的累进税率下缴税更多的常识相反。另外,在累进税率下,只要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不变,政府的税制就可不变。在单一税率下,污染的边际治理成本及边际社会成本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引起最优税率的改变。因此,为了企业在缴税后仍留有一定的竞争力以及政府税制的稳定,在重庆实行累进税率更好。当然,在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要想得到污染的边际治理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的精确数据(若采用累进税率,则只需要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数据),从而确定最优的生态税税率和最优的污染量,是很困难的。因此,政府只有进行带有一定误差的估算,才能得到满意的生态税税率和污染量。
五、税收征管设计
税收征管是整个税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税收体系的有效性。首先,在征管模式上,由于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涉及到许多环保科技问题,因而应由税务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进行,即由环保部门负责定期测定排污量,税务部门负责具体的税款征收。其次,在征收方法上,可以采用源泉扣缴法、定额征收法和自行申报等方法进行。各种方法都需要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比较、补充和完善。
鉴于重庆目前的环境形势与资源现状,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生态税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尽管在实际应用中,生态税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开征生态税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但重庆市政府只要做到生态税“有加有减”,在加征生态税的同时,减免其他税收(如所得税等),则不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而从长期看,由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以及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反而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重庆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重庆市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李杰:论生态税收体系与循环经济[J].经济论坛,2005(12).
[3] 吕光辉:国外生态税实践及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2002(12).
[4] 韩庆华、王晓红:我国生态税收体制的确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3).
[5] 杨志安:关于我国开征生态税的基本构想[J].辽宁大学学报,2000(5).
[6] 孟鸿玲: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我国绿色税收制度[J].财政金融,2006(10).
篇4
循环系统
简述该方案的游泳池、儿童戏水池为无边,游泳池西侧与下沉广场的跌水高差为3米,同时游泳池局部设置雕塑喷泉,与跌水瀑布形成壮观的景点。游泳池面积为400㎡,成人池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其水池深0.9~1.5m,容积约为500 m3。戏水池面积为50㎡,戏水>,!
2 方案提出与比较
2.1 系统设备应用
根据现在游泳池过滤设备、技术水平主要有传统游泳池循环系统与成套过滤设备二种类型。给水循环类型比较如下表:
序号
循环系统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备注
1
传统游泳池循环系统
机房占用空间;沙缸过滤40微米;
管道漏水,二次污染;运行、维护费用高; 设备多,安装复杂;
满足各种循环系统要求;
采用氯剂消毒、铝盐、硫酸铜
2
成套过滤设备
不用机房,不用管道;
高达6微米的过滤精度;运行费用低;
操作维简单;
处理表面漂浮物;池底杂物不能排除;
循环水、冲浪、按摩、泡泡浴满足不同造型;
采用固体投药方式,用量少,含量更稳定,比传统的漂白水或漂白粉更安全
游泳池运行费用的经济分析。以东莞某住宅小区游泳池工程为例,总容积580 m3。以法国戴思乐泳池成套过滤设备参考说明,具体数据分析内容见下表—游泳池运行费用的经济分析数据表。
根据某工程方案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经济和技术的因素,成套过滤设备在现代工程的水处理与游泳循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因而本工程的游泳池与景观结合的园林配合设计方案的需要,因此采用传统的机械式游泳池循环系统。
游泳池给排水设计系统
图1 游泳池水净化工艺流程图
1 游泳池 2 冷、热水混合器 3 毛发聚集器 4 循环水泵
5 砂缸过滤器 6 板式换热器 7 水质监控仪 8 电磁计量泵
a 消毒剂 b 碱液 c 次氯酸钠 d 硫酸铜
2.2 经济分析数据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内容
成套过滤设备
传统游泳池循环系统
1
电费
游泳季节按照180天,10h/天计算
2.76(KW/h)*10(h)*180(d)*1(天/KW)=4968元
8.28(KW/h)*10(h)*180(d)*1(天/KW)=14904元
非游泳季节按照180天,6h/天计算
2.76(KW/h)*6(h)*180(d)*1(天/KW)=2981元
8.28KW/h)*10(h)*180(d)*1(天/KW)=8942元
2
水费
游泳季节按照180天,
以每天15%补水量,每年换3次计算:(580*15%*180+580*3)*3(元/T) =52200元
以每天15%补水量,每年换2次计算:
(580*15%*180+580*2)*3 (元/T)=50460元
3
维护
管理人员
只需1名普通人员即可,以1000元/月工资计算,一年费用为12000元
需2名电工,以1000元/月.人工资计算,一年费用为24000元
4
国产强氯精
游泳季节
按1g/m3,每天2次投放计算:580*1*60次/月*6月*0.023元/g=4802元
非游泳季节
按1g/m3,每天1次投放计算:580*1*30次/月*6月*0.023元/g=2401元
5
酸碱
游泳季节
按每日7g/m3,每天投放1次:580*7g/m3*0.002元/g*180天=1462元
按每日7g/m3:580*7g/m3*0.002元/g*180天=1462元
非游泳季节
按每日7g/m3,3天投放1次:580*7g/m3*0.002元/g*60天=487元
按每日7g/m3,3天投放1次:580*7g/m3*0.002元/g*180天=487元
6
消毒水
游泳季节
按每日30g/m3:580*30g/m3*0.002元/g*180天=6264元
非游泳季节
按每日15g/m3:580*15g/m3*0.002元/g*180天=3132元
7
铝盐
游泳季节
按每日15g/m3:580*15g/m3*0.0025元/g*180天=3915元
非游泳季节
按每日7.5g/m3:580*7.5g/m3*0.0025元/g*180天=1305元
8
其它
游泳季节
按每日0.03元/m3:580*0.03元/m3*180天=3132元
非游泳季节
按每日0.015元/m3:580*0.015元/m3文秘站:*180天=1044元
9
合计 运行费用
81301.00元
119047元
3 循环系统设计
篇5
走向世界: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突出矛盾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循环经济被看好并逐步实践和应用,请概括地谈一谈循环经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式?
张: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全过程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随着环境保护不断深化而被国际社会确认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式和新的技术范式,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前沿。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无害化为基本特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的根本属性是经济性,表现形式是物质循环,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文化理念是生态文明。全球出现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生态蜕化的严峻形势,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模式,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努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就更能发挥经济增长的战略作用,自然界就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环境支持。循环经济是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和实现生活福利升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走向世界:就目前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环境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科学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科学发展积极地体现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其根本还是发展,但表达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要努力推进环境优先的理念,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经济以高速度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新存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付出了消耗资源,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如果我们继续沿用传统发展模式,到2020年,们要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表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8000-10000美元,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5000多美元的发展阶段,环境状况总体开始好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转型期,要避免和防止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转变增长方式,逐步抛弃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运行机制,按照自然生态学原理来设计经济社会活动,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环境问题就能在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有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走向世界:受固定生产模式的制约,传统的经济关系必然会影响甚至阻碍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处理好这个矛盾,推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张: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循环经济作为当 今环境保护的高科技,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丰富和发展了环境保护的内涵。中国环境保护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污染防治主要是点源和流域的末端治理。这种治理方式不仅费用高,见效慢,而且企业负担重,工作推动难度大,环境监管被动,执法效率低。
2000年中国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使环境保护由单一的治理转向防治结合,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保护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后来,国家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规范和指导经济社会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环境保护实现由末端治理到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由单一治理到综合防治的转变,由事后监管到事前监管的转变,促使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能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总量控制和全过程监管,变被动执法、行政调控为市场调控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法律监督与主动为社会服务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环保工作效能。循环经济是新时期新阶段环保理念的经济体现,这种在本质体现了环境保护宗旨的先进经济模式,推进着各种环保意义上的高科技在各种环节上应运而生,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的高科技。
走向世界:在发展循环经济当中,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具体到山东省,准备如何为循环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张: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朝阳事业,体现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涉及到各级各部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山东2000年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逐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系统推进体系,即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以行业为单元,拉长产业链,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在社会区域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坚持把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上,实施了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创建生态示范区,环保模范城,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各类循环经济试点,以及生态市(县、区)的环境友好战略。培育了鲁北化工、潍坊海化、泉林纸业、青岛啤酒厂、黄岛电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市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
下一步,山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执法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将通过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改变部分地区存在的“企业排污、社会买单、群众受害”的现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强化环境规划与环境评价,对建设项目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全过程控制污染。三是严格环境政策和环境准入标准。鼓励低消耗、轻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的发展,严格环境准入,加强对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四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制淘汰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制淘汰。五是继续开展系列创建活动。综合推进“点线面”循环经济试点及带有循环经济细胞工程的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等系列试点示范工作,用典型引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走向世界:在前面您提到循环经济文化理念上是一种生态文明。能解释一下它的内涵吗?
篇6
关键词:中职;校外实训;带队老师;企业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本校的机电技术和工业分析等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校外生产实习。校外生产实习是校内教学实训的有效延伸和必要扩展,是学生顶岗前训练和接触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同时也增加了带队实习教师对学生管理的难度。因此,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与效果的基本保证。
结合本校实际和自己校外带队实习工作的经历,我认为教师要管理好学生实习,必须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软环境建设和管理,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实训队与企业的关系
校外实训学生实训环境和实训条件由实习企业提供,所以处理好实训队与企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训质量和效果。
1.教师与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的关系
带队教师从一进入实训基地开始到实训结束,应该与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建立融洽的工作关系。带队教师作为校方主要代表,要配合企业的实训管理工作,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沟通,协调企业与实训队出现的问题,比如,实训环境、条件、岗位安排、人员管理等问题。
2.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工(师傅)的关系
根据本校实际,一般由实习企业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师傅带一到两名学生进行实习。通过师傅,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训情况,如实训质量及有无违规操作等。带队教师应该把各个学生的特点告诉师傅,有利于师傅教导学生。
3.学生与师傅的关系
学生与师傅的关系就是师徒关系。师徒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实训质量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教师在师徒关系中起纽带作用。首先,带队教师要要求学生尊敬尊重师傅,学会与师傅相处。其次,对容易出现师徒关系紧张的学生及时教育、做好思想工作。中职学生具有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强等特点,如果遇到沉默寡言、脾气差的师傅,就可能不适应,如果带队教师不能及时处理好师徒的紧张关系,会对实训队实训工作的开展和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4.学生与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的关系
学生与实训企业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具有间接的关系。实训企业的领导考虑更多的是安全和纪律方面的问题。带队教师的工作就是管理好学生,让学生把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去遵守厂规、安全实训,不给实训企业添麻烦。
二、处理好实训队内部关系
带队教师要带好实训,让学生在实训期间不出安全事故并且学到实用技术,是与实训队内部科学严格的管理分不开的。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因为校外实训的环境特殊性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带队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在一起,涉及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管理,这是一种很有感情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带队教师要在实训期间做好以下几点: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带队教师实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要保质按量完成实训任务,安全是前提。带队教师应该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把安全常挂在嘴边,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厂内安全和厂外安全。厂内安全教育又包括: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车间实训操作安全规则、消防安全教育。厂外安全教育又包括:食品卫生、交通路途、营业性场所、社会闲杂人等、户外活动(爬山、野炊、钓鱼、游泳……)、体育运动等等。
(2)实践操作过程管理
实践操作是校外实训的主要目的。带队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过程的管理,保证学生实训工作饱满,掌握学生的实训思想动态,以达到较好的实训质量和效果。主要涉及学生出勤、学生实训操作课题制订、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有无违规操作、学生实训考核等等。
(3)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卫生管理(个人卫生、寝室卫生、厂区卫生等)、纪律管理(厂规校纪、岗位纪律、请假制度、作息纪律、生活纪律等)、其他管理(作业、实训日记、实训报告、联系家长、不良现象、突发事件安全预案、个别学生不适应环境等)。
2.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实训带队教师要引导实训队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一个团结的集体,对实训的稳定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实训队学生之间容易出现两种情况:(1)同学之间有矛盾,轻者互不来往,严重者会发生打架等恶劣违纪现象;(2)学生早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对实训队内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带队教师的管理难度,也有损学校形象。因此带队教师要时常了解实训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
疏导。
3.带队教师之间的关系
实训队负责人应做好实训教师的分工工作,并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分工与合作能保证实训队管理有效、顺利进行。
4.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实训教师还要经常向学校汇报实训工作,对自己无权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不能隐瞒实训队问题。
三、处理好实训队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1.教师要熟悉周边环境
学生在实训工作之外,会进入到厂区周边环境。带队教师要对周围的治安、娱乐场所、公共场所、饮食环境熟悉,一旦有突发事件,带队老师要在第一时间准确赶到事发地点,进行处理。带队教师应掌握周边环境的必要资料,比如,派出所的电话、医院位置及电话、网吧电话、易出事地点等等。
2.学生要遵守周边治安环境
学生在实训工作之外,周末休息时间容易到厂区周边范围活动,在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容易与社会闲杂人等发生冲突。带队教师要管理好学生,要求学生遵守治安纪律,积极预防有预谋的违纪事件,并建立突发事件发生及时汇报制度。
带学生实训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不但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和社会能力。实训带队教师处理好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保证实训顺利、按质按量地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移动通讯基站设施的建设能推动人类沟通方式变革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设施,它的存在不可避免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检测工作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P键词】移动通讯基站设施 定期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重要性
随着移动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非常大的便利。人们在充分地享受移动通信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会慢慢的对它的电磁辐射的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关注。
一、移动通讯基站的概述
移动通信基站会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中利用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站。在GSM网络当中,基站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明显,它会直接对GSM网络的通信质量产生影响。移动通讯基站是不可避免产生电磁辐射的,而电磁辐射对环境也存在着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移动通信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的办法
对移动通讯基站设施的定期环境监测工作来说,主要是对它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设立一定的监测点,这点一般分布在以发射天线作为中心,以50m作为半径的范围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处,在具体设定的过程当中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这些点位的布置会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来对监测点位进行选择。移动通讯基站来说,它的天线发射一般都是定向的天线,因此它的监测点位的设置应该选择在天线的主瓣方向内。如果它的发射天线是架设在楼顶的基站,那么就应该在楼顶工作可活动的范围当中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
三、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体来说有比较大的危害,它的危害主要在热效应、非热效应和致癌致畸等几个方面有着体现。
首先,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在辐射比较强的区域当中,辐射的功率密度一般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所吸收的辐射就会转换成热能。当人体对这些热能的吸收超过了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导致人体的温度出现明显的上升,最终造成人体的损伤甚至引起生理功能上的紊乱。例如白内障、男性生殖系统障碍和其他热损伤是由于热效应所导致。
其次,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不大的时候,长时间的被人们进行照射,虽然不会引起人们体温的明显升高,但是也会使人出现烦躁、头晕、记忆力衰退、脱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人们远离辐射源之后会慢慢的恢复。
再者,是电磁辐射的致癌致畸变作用,也被人们称之为累积效应,它是一种电磁辐射的远期效应。因为前面两种效应对人体进行作用之后对人体的伤害还没有来得及自我修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如果再一次受到电磁波的辐射,就容易在伤害上出现积累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使得人体中的染色体出现畸变,最终诱发癌症,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如果人们长期处在电磁辐射当中,女性内分泌和生殖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会对人体的生殖细胞或者沼气胚胎的发育产生危害。近些年来,移动通讯基站设施所产生的电磁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切,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的重视。
(二)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实时掌控数据,及时控制电磁辐射。对移动通讯基站的设施展开定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它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定期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实时地对电磁波辐射的数据进行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所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地对电磁辐射情况进行控制,确保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处在一个可控的健康范围中,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和伤害。
(2)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开展环境保护。由于移动通讯基站的设施建设是必须的,它在人类的通讯和发展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环境监测的定期开展,可以帮助人们及时的发现环境中的问题,从而通过对电磁辐射的处理对设备的合理调整,开展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人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群众来说,他们对移动基站的建设非常抵触,甚至会在移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出现阻挠施工破坏设备的现象,最终会和施工人员产生冲突或者造成基站不能够如期地建成,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被迫拆除,阻碍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也受到了影响。对移动通讯基站来说,开展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不仅是对居民抵触情绪的一个有效消除手段,同时也能够在环境的保护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民, 张永富, 张金明.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的讨论[J].辐射防护通讯, 2002, (3).
篇8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中药 国际市场
踏入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可行的重要途径,应该成为全球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作为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回归自然、提倡绿色环保的中药产品也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从表面看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关于在自然规律限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关系问题,只是环境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内在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人类社会自身。社会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从“自然资源――产品――环境废物”开放的线性经济运行模式,向“资源――产品――资源”闭环流动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变,不仅是一次技术经济活动的范式革命,而且也是一次全面性的社会变革。只有整个社会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根本转变,建立起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实现的社会价值、文化、道德、伦理和制度框架等社会环境,并具有资源投入、技术、信息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社会物质技术保障,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地得到落实。“回归自然”,崇尚天然也正是我国中药的最大优势所在。我国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科技文化医疗知识的结晶,它提倡并协调与科学文化和大自然生态文化的发展,中医有独特的“天人合一”自然观,“形神合一”的整体观。这些都符合了循环经历发展的理念,因此,我国中药应紧紧抓住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好时机,大力开拓中药的国际市场。
二、我国中药国际化存在问题
1.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据有关统计,我国中药出口中低附加值、低加工的中药材仍是主要品种,占中药出口比重的64.3%,而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的出口仅占35.7%。世界上其他国际约有170多家公司和40个研究机构正在从事天然药物的新药研发。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拨巨款专门用于“非常观”医药研究开发,并将重点放在中医药方面;一些制药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我国购买单味药材的取味物粗品,然后精致分离、提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药理筛选,不少工作已取得很好成绩。德国、英国等国家素有使用和生产植物药的习惯,具有雄厚的资金、开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日本拥有60多家汉方制剂企业,其原料药的75%由我国输入,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80%,仅销往欧洲的单味制剂多达200多种。1999年仅日本津村株式会社一家的销售额就达到6亿美元,而同期我国整个中药行业出口额为5.16亿美元。因此我国中药的国际化道路是崎岖的,竞争是激烈的。
2.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药品开发,从选方、试验、试用到投产,一般要经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要花费大量的开发成本。中药的开发也是如此。和其他药品一样,中药也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然而我国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还不够完善,因此,很难为中药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致使很多中医知识财富的流失。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实行了药品专利,一方面以合作开发名优获取我国中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又以知识产权为武器,将我国的企业拒之于门外。同时,我国很多重要企业缺乏产权意识导致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从而形成了新的贸易壁垒,我国著名品牌“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增加了我国中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3.没有建立标准的生产体系
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发达国家在正常的关税手段逐渐失效后,不断发掘新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最为流行的就是技术贸易壁垒。发达国家设置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要求,如果不按上述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生产,则所进口产品会被拒绝进入国内。我国中药生产缺乏完善的生产标准体系,长期以来以手工作坊为特点,生产设施落后,缺乏现代化生产的精确度和科学性,也缺乏大工业生产的程序化、自动化水平,不同药厂生产同一品种产品质量相差较大,有的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产品个批次间质量也不稳定,更达不到国际市场对药品的要求。在纳入国际统计局的1059家中药生产企业中,中小企业达1031家,符合GMP(现代生产管理规范)要求的不到10%。这种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很难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这对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了很大风险。
4.创新能力低下
医药产业是一个技术创新型产业。今年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对传统医药的科研投入,其科研和生产已驶入了现代化轨道。而国内中药厂家、科研院所对中药新药的开发投入不多,尤其对药理作用的研判、有效成分确认、新剂型的改造投入严重不足。国际著名公司每年研发费用一般占营业收入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而我国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1%~3%。低水平的研发投入造成了我国创新能力远远低于国际水准。再加上我国历来注重对传统理论的继承,难以推成出新,研究方法一直不能有所突破,虽然中医理论机构严谨,分析视角独特,但与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学所注重的量化统计分析格格不入。这也是我国中药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
1.建立循环经济系统
以日本为例,二战后,日本实行“追赶型”和“赶超型”的经济,国民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快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自然界正常的生态循环。因此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转变观念,提出“减量经营”,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变。目前,我国很多中药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浪费和严重的原材料种植过程中被污染而被很多国家的绿色环保体系拒之门外,因此企业应从中药原材料种植、产品生产、使用出发,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杜绝对物料和原料的污染,建立产品的绿色环保体系,建立废弃物品的收集、处理、再资源化、再商品化的循环处理系统,扶持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药专利制度
专利保护是药品发明保护中最为有效、力度最大的一种方式。对于药品而言,专利所保护的是药品的核心技术特征。在中华传统中医药理论实践传承的基础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其现代科技含量,是可以适应现代专利制度要求得到保护的。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技术,如医药配方、现代剂型、医药新用途,甚至是药材栽培、养殖技术等应当及时把握专利的申请时机,以专利的形式予以保护。同时,在核心专利的周围,也应适当设置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专利,全方位保护核心技术不受侵犯。我国中药开发研究能力的优势,只有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即以专利的优势,弥补中药品种保护的不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这种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中药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社会转变。
3.完善生产标准体系
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科技与管理的体现,拿不到这张通行证,公司就无法在国际市场立足,走向国际市场就变为一句空话。而我国药物制剂质量的可靠性得不到认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未通过GMP认证。按规定,到2004年底,为达到GMP要求的药厂将推出制药行业。作为制药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尽快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GMP要求对公司硬件进行整理和完善,并力争进一步通过美国FDA认证,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4.加强研发、创新
研发应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我国中药要走出国门,应具有高效、微量化、便于携带和应用的优势制剂品质,突破中药“丸、膏、汤”的传统制作方法和观念,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同时,组织一个中药国际化联盟是一种有效手段,世界上一些科研机构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相关机构,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达成协议,组成一个中药国际化联盟,对中药的品质管理方法、数据库、临床实验研究,来促进中药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冯国忠 唐慧鑫 马爱霞:扩大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策略[J].中国药业,2006年15卷第19期
[2]中国药业面对世界医药市场的尴尬与机遇[J].2004年第13卷第6期
[3]杜建彬:浅谈中药产业的国际化战略[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3期第18卷
[4]刘张林:我国张药产业的国际化[J].亚太传统医药,2005年第3期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建设应用有效建议
一、循环经济概述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往往存在较大差别,其中,传统经济属于一种物质单行道流动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它经常会对地球资源和物质进行高强度开采,并在消费以及加工的过程中,将大量废弃物以及污染排放至环境,对资源进行一次性或粗放利用。而循环经济则重点强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并要求所有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严格依照自然生态模式来进行,属于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经济。在整个消费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较少,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传统经济模式主要是通过将资源变成废积物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该发展模式的缺陷在于,会产生资源枯竭或短缺问题,最终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循环经济则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属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思维,在各生产环节中均倡导行为准则和经济规范。在循环经济中,生态工业属于重要形态,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工业体系包括:消费产品之后的资源再回收、企业共生产生的生态工业园以及企业单独的清洁生产等,由此也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循环,终极目标是为了降低废弃物排放,并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投入其他工厂或作为原材料,实现废弃物循环应用,最终实现工业生产的零污染排放目标。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建设途径
在生态工业发展模式的作用之下,在建设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对相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充分借鉴,从而逐步建立起多功能、多层次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终极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回报。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实现农业经济系统投入产出链与生态工程食物链的有效结合,更加有助于获得高收益,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商品价值。此外,在产出链和加工链环节中,可提升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合理性,实现多种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并将生产出的产品投入市场,实现良性循环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有限的土壤数量,创造出更多高品质产品,从而逐步形成高效化、多元化的农业生态链,以达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佳境界,具体分析如下:
(一)多种生物共生互利
结合生态经济学发展原理,可将多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共同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产、增收的目的。以生物物种为例,可衍生出多种生物组合类型,具体如芦苇-鱼-禽、鱼-水稻-萍等等。目前,在我国的南方以及北方地区,稻田养鱼模式已十分普遍,待水稻插秧返青之后,向稻田中注水,并放养鱼苗,在经过病虫害防治以及晒田施肥等一系列管理工序之后,鱼苗会随着水流进入水沟,在收稻时节,将鱼苗捞出转入其他鱼塘。在这种生物养殖模式中,水稻可为鱼苗提供阴凉、饵料以及适宜水温等,而鱼苗则起到了施肥、除草、灭虫等作用,将大量的光合细菌、浮游生物转化为鱼产品,实现了鱼苗、水稻的互利共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渔业以及水稻种植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土壤肥力。据相关调查研究统计,在稻田养鱼模式下,每2500hm2水稻产量可达8/hm2,相比于普通的水稻种植模式,可增产15.5%,鱼苗养殖期15天可收鱼1.4万/hm2。
(二)多层次资源循环应用
发展再循环利用和立体开发式的生态农业工程,可实现加大工业、渔业、林木业、农业的协调稳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具有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例如,可利用瓜果、落叶、沼渣等养殖蚯蚓,并将蚯蚓作为鸡、鸭、鱼饲料,其粪便可作为肥料,以此实现粮食生产、渔业以及畜牧业的平均增产。另外,通过秸秆转化,可对生物循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将各种牲畜粪便、生活污水等,经过沼气池的处理之后,使其形成多用化无害化资源,并逐步形成高层次的生物产品,实现高收益,并将其用于无废料农业生产中,降低对土壤以及水体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山东省某股份开发研究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将家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在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用于双孢菇生产,并创建了双孢菇加工生产基地,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该公司利用玉米和小麦秸秆2万吨,可加工生产出高品质双孢菇1.5万吨左右,生产废料可用于高效菌肥、多糖系列产品加工,以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年产值高达2亿元,成为了当地的先锋模范企业。
(三)基于加工养殖业的庭院农业生态
所谓“立体化养殖”,主要就是借助食物链形成农作物、家禽、沼气、鱼的循环生态网,并形成一条龙式的自然经济发展体系。杭州市某养殖场便对农业生态工程技术进行了充分利用,由此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过程中,该养殖场主要是借助氧气池,对于糖、茶庄、水稻田以及畜牧养殖场等进行连接,将发酵之后的家禽粪便用于生猪饲料,沼气用于生活燃料以及茶叶烘制、鸡舍增温的主要能源。此外,以家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液还可作为农业生产用肥,经深层次加工制作之后还可生产出有机肥,该农业生态发展模式更加有助于保护农村环境。
三、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建议
(一)完善社会化服务和农业保障体系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以及政策保障体系,通过对国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借鉴,发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保障体系是前提也是关键。在此情况下,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完善农业发展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增加农业财政投入,积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循环式农业组织,强化对农业环境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从而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二)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研发
在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的过程中,重点强调清洁化农业生产以及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并倡导在信息化模式上组织农业生产。因此,还要强化对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高、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新技术的研究,通过这些技术的实践应用,可最大限度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领域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色能源开发技术、数字化农业技术、废弃物资源转化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等。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发展的根本取向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而这也是循环经济模式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经之路。若想实现上述目标,首要工作便是进行资金的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结合地区资源发展优势,对当地的优势产业以及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最大限度凸显废弃物资源转换技术、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可为相关产业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平台。与此同时,还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升级,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篇10
五台县是农业大县,27万余农民耕种着50万亩土地,人均耕地不足2亩。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县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服务队多次走进田间地头,对新建日光温室的蔬菜生产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享受3万元财政贴息贷款的优惠办法,激励贷款农民提出申请,逐级报审村委会、乡镇、县农业部门,与符合条件的蔬菜种植户签订贷款合同,信贷贴息期限最长为1年。去年以来,已接受“日光温室”项目贷款申请109户,实施1395亩,先期发放贴息贷款1002万元。东冶镇北大兴一村就成立了“德田园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户贷款500万元,建起蔬菜温室大棚586个,当年亩收入2万元以上。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将新增温室大棚1万个,蔬菜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使农业大县凸现出蔬菜大县的特色,直销京、津、唐,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蔬菜基地。
五台县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工作中,尤其注重“绿色信贷”,重点扶持环保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其中,阳白村就是典型代表。该村在该行发放的530万元的资金帮助下,建起了“五台山酿酒厂”,年设计产酒150万公斤,可就地转化粮食220万公斤,并利用上百万公斤的酒糟建起了标准化养牛园区,养牛500头,年存栏牛400头,出栏100头,创产值60万元。该厂用牛粪发酵秸杆2000万公斤,繁殖黄粉虫上千亿只,养殖优种“山柴鸡”1.6万余只,年产蛋约8万公斤,创收72万元。形成了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发酵生成黄粉虫喂鸡、鸡粪再种粮食的生态农业循环圈,催生了阳白村特有的“循环经济”。
支持农田改造是五台农村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该行扶持建安村资金110万元,对2000余亩水田彻底进行土壤改良,让1400余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形成了“一村一品”水稻种植品牌村。东山底村在该行小额信贷的扶持下,建成了全县最大的核桃树“嫁”大葱示范基地。2012年,该村核桃树套大葱800亩,收获大葱160万公斤,不出庄家地就让蔬菜经营商拉走了,收入128万元。全村209户人家户均大葱收入6124元。以“一村一品”为主体的农业基地,依靠小额信贷扶持资金,全县基本上形成了六大种植区:即以阳白乡为中心的梨果区;以东冶镇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区;以茹村、沟南、东雷、豆村三乡一镇为中心的玉米种植区;以台怀镇和金岗库乡为中心的脱毒马铃薯种植区;以陈家庄乡和神西乡为中心的干果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