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集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特征;文化经济;文化品牌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lus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analyses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t. Then,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typical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from dimension of the main functions.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 in the cities.
Keywords:cultural clusters;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characteristics;cultural economy;cultural branding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37-03
1 引言
20世纪末是一个文化设施繁荣发展时期,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公众集会场所等城市文化设施的兴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建设。全世界的城市都在市中心打造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纽约的林肯中心、维也纳的博物馆区、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都柏林的坦普尔吧等。
这些文化设施聚集地兴起的背景来自西方国家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自20 世纪 70年代,由于美国城市和欧洲城市普遍面临内城衰败以及城市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各个国家纷纷提出对旧城中心区的更新计划。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内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更新包含多种途径,包括产业性的文化建设和空间意义的设施建设和街区更新等,其中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以此来吸引文化旅游,带动地区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性的文化建设方面,即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分析西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特征类型,探讨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建设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相关概念辨析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属于文化集群的范畴,是其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因此谈到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首先要提到文化集群的概念。
2.1文化集群
文化集群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8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1987年由英美艺术协会和文化咨询公司等机构提出。从80年代后期,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这个概念出现在了城市设计的文献中。文化集群成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Wynne(1992)定义文化集群为城市中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根据功能分类,Won Bae Kim等(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三类:蕴含大量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和设施聚集区;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文化关联产业聚集区。Santagata(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四类:都市文化集群、产业文化集群、风俗文化集群、博物馆集群。
本文综合了Won Bae Kim和Santagata等人的观点,将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和博物馆集群统归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这个类别。
2.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本文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界定为: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通常不大于1km2,并且与其他的一些土地使用混合存在(例如办公、商业、旅游和住宅)。文化设施指的是每个城市中最重要,代表全市乃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设施,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可以组织大型国家级文化活动和提供大量群众进行文化欣赏,主要包括艺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大型文化活动设施。这些设施具有服务功能综合,并能满足全市市民文化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在城市中有影响力的、城市和城市级别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聚集地,服务范围为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与以生产为导向型的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其业态性质更偏向于文化消费(包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如艺术欣赏、文化旅游等)功能。它的业态构成为大型的文化设施(书画、文博、会展、演艺)为主的业态和小型的商业娱乐设施(餐饮、购物)等处于配套地位的业态。它的服务对象为“到访的观众”和“文化消费者”,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
3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特征和影响
3.1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背景、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道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成和发展模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主要功能的角度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三类。
3.1.1以展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展示、保护、学习、研究等。例如国外很多的博物馆集群,纽约著名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维也纳的博物馆区(museum quarter),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museum square),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museum park),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还有法兰克福的博物馆河岸(museum bank)等。
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是纽约市第五大道从第八十二街到第一百零四街的一段路,临近曼哈顿的中央公园(见图1)。由于这里的九家文化机构坐落在这条大道上,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展示纽约最上乘的世界艺术、历史、设计及文化珍藏,因此被称为“博物馆大道”。它实际上有两个街区,长于一英里(mile)。这九座博物馆从北到南依次是巴里奥博物馆、纽约市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国家学院博物馆、索罗门・古根汉姆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纽约歌德学院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9年非洲艺术博物馆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在第一百一十街,估计2012年底开放。
3.1.2以演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大剧院、歌舞团、音乐厅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演出、表演、教学等。例如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洛杉矶的洛杉矶音乐中心等。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全名为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见图2)。林肯中心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与哥伦布大道的交叉口,兴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境内第一个将主要的文艺机构集中于一处的表演中心。林肯中心主要以环绕喷泉广场的3栋剧院――纽约州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弗莉费雪音乐厅为主,还有西部的古根汉姆露天广场、东部的纽约表演艺术图书馆、茱利亚学院及爱利斯度利音乐厅。包括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林肯中心电影集团在内的12个著名表演团体在此驻扎,每年吸引了超过500万游客和观众,并为纽约创造超过约3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3.1.3混合功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展示与演艺设施比重相当,辅以其它的功能(如餐饮娱乐)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都柏林的坦普尔吧、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匹兹堡文化区等。
匹兹堡文化区(Pittsburgh cultural district)位于城市中心的三河交汇处(见图3)。上世纪八十年代匹兹堡开展了城市复兴,将市中心阿勒格尼河南岸的14个街坊规划为匹兹堡文化区,并新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文化区内共有90多个零售商店,50多个餐饮企业,7个世界级的剧院,8个公园和艺术装置,还有多个艺术画廊。其中比较著名的项目有老斯坦利剧院改造成的贝那达姆表演艺术中心,海因兹音乐厅扩建和CNG艺术大楼等。匹兹堡文化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3.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基本特征
3.2.1集聚性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中地理相近的文化设施由于职能相关或互补性,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而随着文化设施集聚规模的扩大,公众文化消费的需求越发集中,集聚效应发挥作用,从而吸引更多小型的商业服务等设施加入到大型的文化机构和文化设施所形成的消费网中,形成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空间。
3.2.2可识别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显著的标示性和可识别性,区别于城市其他功能地域。聚集地中的旗舰型的文化设施往往给观众留下鲜明的意象,成为一个显著的地标。例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此外,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也使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一个识别性高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艺术使人们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使人们对这个区域有更好的理解。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前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白色的巨大文字雕塑“I Amsterdam”是几乎所有来往游客的焦点(见图4)。不时有游客与之合影留念,攀爬游憩。这个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彰显着这个城市的自豪、自信,也使这个场所有了很高的识别性。
3.2.3功能多样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除了收藏、展示、演艺等由文化设施决定的主要功能外,还融入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社交活动等辅助功能。这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中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密切相关。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并且能提高区域的包容性和自我丰富性。不仅主要的文化设施和辅助的商业设施可以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中小型的商业、咖啡店、酒吧、俱乐部、酒店、电影院和住宅区的建设能保持这个区域24小时的活力。
4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4.1文化品牌的创立
城市文化品牌是容易被人们所指认和记忆的代表这个城市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存在,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能激发城市的个性,提升城市的形象,甚至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因为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活动,而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不仅是当地历史和发展的双重表现,也是地方的形象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文化经济活动根植并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因而与当地的历史有根本性的关联。因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代表着城市地方的形象品牌。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群、都柏林坦普尔吧等都构成了这些大城市的形象标志,这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作为文化符号标志了这些城市的国际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这既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也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城市的文化品牌不能仅仅靠旗舰项目的建筑吸引力来打造,更需要靠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因为建筑形象的吸引力是一次性的,游客参观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对它产生兴趣。而文化氛围的吸引力是持久的,它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和游客产生互动的联系。
4.2经济的推动与增长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已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过去的4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每个城市努力在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生产的场所,而是一个消费的场所(Zukin,1998)。Hall(2000)认为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依赖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不仅仅加强了城市的特色和多功能性,它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很多资料都表明了,文化对城市经济做的贡献。文化设施的集中不仅展现了美学价值,也增加了经济价值,吸引了商业发展(Zukin,1995)。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体现在推动城市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创造财富价值。首先,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设施的建设使得居民产生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其次,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能够吸引外来需求,刺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吸引外来投资。城市的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成了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城市文化设施的聚集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站式旅游”体验很大程度上为短期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此外,良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会使得城市与地区的吸引力提升,营造吸引投资和人才的良好环境,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建设。
5 结语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是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作为文化集群的一种特定类型,和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文化消费功能。根据其主要功能可以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展示型、演艺型和混合型。它具有集聚性、可识别性、功能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国内现有的各类文化设施的布局多采用散点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展过程中也许终会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因此,在现有土地资源下,我国的文化设施规划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可以参考如国外的文化设施聚集地,善用现有优势整合地方资源,发挥其最大功效,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参考文献:
[1]Mommaas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J]. Urban Studies. 2004, 41(3):507-532.
[2]Irina van Aalst and Inez Boogaarts. From Museum to Mass Entertainment: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of Museums in Cities.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02 9: 195.
[3] Santagata Walter. 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2, 26(1):9-23.
[4] John Montgomery.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3, 18(4):293 - 306.
[5]刘学,张敏,汪飞.南京市文化集群的特征与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7, (10):24-31.
[6]张时智,张旭,徐逸伦.消费主义背景下休闲文化集群理论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1, 5.
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风貌;保护与控制;利用与再造
Abstra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is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 solidified memory. This paper take the purpose to protect and pass on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tak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rational use of the urban design principle, historic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and historical protection methods discussed.Key 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historical style; protection and control; use and 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发展自从城市产生一刻就不断演化和发展。这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产业、城市生活形成了城市历史文化,凝固成为城市记忆。保护好历史传统文化、城市历史景观风貌,维持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传输文明的桥梁。也正因为如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了可能和必要。
文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历史文化保护,对促进城市更新,传承城市传统文化,发展地域文化,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对城市设计中历史保护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方法进行探讨。
2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近几十年来国内城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大规模更新建设和向城郊不断扩展,旧有街区的推到重来,追求现代化城市建设,造成了城市结构的雷同,城市失去了传统特色。城市旧有肌理和城市空间特色丧失明显,历史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文化不能很好传承。
历史文化保护过程中凸显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矛盾,特别在历史街区的市民、村民反映最为激烈,历史文物、历史街区的保护限制了他们发展成为其他城市功能的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历史街区不断遭受破坏。现实反映出来的是城市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缺乏管理,不断被拆除重建;历史街区慢慢蚕食,周边新建建筑的高度、强度、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传统建筑不协调,传统城市整体风貌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发展冲击着人们生活习惯,破坏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延续,大量优秀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正面临失传,人们对历史文化藐视,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传统文化的没落。种种问题正困扰着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3保护目标
如今,以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作为目的的历史文化保护已经达成人们共识。特别是面对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矛盾,坚持有利文化保护为处理前提,放弃过往以破坏历史文化作为发展代价的道路。
保护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是以尊重地方城市,历史和尊重地方人文特色为前提,更注重市民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做到保护城市生活记忆,维护地方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从宏观的策略出发,准确的分析、评价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城市的景观风貌特征,发掘、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地方民俗,并最终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设计。
4保护策略
城市设计角度是从城市整体风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和场所记忆和精神保护出发,探讨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策略。
4.1建立历史文化保护框架,完善分级保护体系
梳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分析,建立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框架。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保护条例,城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划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传统街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等五个层级,便于分级保护与管理。从文献资料显示,主要包括古文化遗迹、古墓葬、古建筑、近代重要史迹、石刻和构筑物、近代优秀建筑、近代工业遗迹、传统街道、特色街区、特色建筑群、名村、名镇、传统特色历史风貌区等等。作为人文特色重点非物质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庆文化、地方风俗。民间工艺包括各类型的表演艺术、艺术文化、传统手工艺等等。从城市设计角度中对保护框架和保护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把握,选择合适地方历史特点框架,便于分层级保护和管理。
历史文化保护框架示意图
4.2挖掘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活力
分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要素、内涵、建筑形式等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地区文化载体,提炼出鲜明区域特质、元素和核心文化价值。例如济南城市中的齐鲁传统文化、泉城水文化特质,广州的岭南传统文化、传统商埠文化、近代工业遗产文化等都是详述各自城市悠久历史和核心文化价值。
新元素的注入为城市提供新兴活力。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在原有历史环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注入新兴元素和活力,才能促进文化的持续发展。文章认为可以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两种思路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文化发展。
4.2.1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地方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人们生活是长期沉淀下来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式,而旅游本质是一种感受异地文化的活动,而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当两者寻找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
发展独特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四种类型。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游;举办活动,以民风、民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以历史、自然环境为代表的人文风光游。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传播,宣传城市文化形象。
4.2.2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感受历史文化环境被看成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式,从而使之具备较高商业利用价值。产业的引入,为片区注入新生活力,推动了历史文化发展。因此,文化与产业结合被视为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形式包括特色商业街和创意文化产业这两大类型。
特色商业街(区)――以传统历史街区和街道为基础,保留具有传统老字号商铺、独具地方风情的打造特色商业街,以这种独有地方风情、特色建筑文化、传统街巷空间、市民生活文化成为人们购物和旅游的去处。
创意文化产业――目前流行的对工业遗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转型改造,在保留工业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将文化融入科技和资本要素,改造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览、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5保护方法
文章通过详述历史文化保护的调查与范围划定、协调与控制、利用与再造这几方面,分析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
5.1 调查与划定
首先对地方城市环境与空间的调查研究是历史保护的基础工作,包括保护主体资料收集和调查。资料收集,主要为历史文献的查阅并与有关文化部门的对接,了解包括保护对象建筑历史、形成原因乃至使用方式习俗、生活模式等。调查包括对历史建筑主体、建筑群体布局、与周边街道的衔接、与周边地区关系等五个层次调查分析。
其次确定保护对象,城市设计中保护主体不仅局限于文保单位,可以适当放宽至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划定保护主体历史建筑、近代优秀工业建筑、文保单位、历史保护区(历史街区)、城市特色风貌区的范围。
5.2 保护与控制
在确定保护对象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保护对象对策,目前常用的策略包括冻结保护、原址复古保护和拆除异地重建等方式。冻结保护,是指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适合原貌保护,维护好现状情况。原址复古保护,是针对于对象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但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需要进行修复保护,一般采用“修旧如旧”思路。拆除异地重建,对于受损程度严重,保护价值有限的历史建筑,采用现状拆除,选择合适位置重建。例如,城市更新中旧村破旧的祠堂改造。
历史文化的保护除了对保护对象本体保护外,还必须跳出保护对象本体,研究其对周边的影响范围,与有机协调理想城市形态的关系。通过历史环境、视线走廊、建筑风貌、街道尺度、公共空间等方面对保护对象周边进行协调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保护对象的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形式、材料、色彩等均应与保护对象的保护要素相协调,建设活动不得对对象造成干扰。对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应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纠正。环境协调区内的水体、绿地等自然环境要素必须严格加以保护。环境协调区内宜保持原有的街区尺度和肌理。保持地区原有的特色与风格,使保护区周边环境风貌协调。
而城市设计中针对传统风貌区的保护与控制,需要从保护城市总体特色出发,选择风貌区保护范围,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分配好老城区、风貌区的自然发展和新区建设的关系。城市传统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保护包括风貌区天际轮廓线、城市肌理的控制。
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机制进行控制,例如周边地块功能控制,土地利用的高度、强度、绿地率、建筑退线等控制。并通过制定控规地块导则、城市设计地块图则等便于图划管理。如此,通过多方面措施保证城市特色风貌、空间形态得以保护与实施。
5.3 利用与再造
“再创造、再开发、再利用”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层面,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充分历史文化的利用与文脉再创造,更好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方能促使历史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文化保护利用,从国内外实践研究来看,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主要是针对不同保护对象,保护对象要求层次和对象利用的可能性,因地制宜,并创造性的发挥其场所精神。文化保护利用主要包括展示和功能置换再利用、空间再造等方式。其中历史文物作为不可再生性,以完整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作为前提条件,修复原貌作为文化展示利用为主。而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例如旧有工厂、传统民居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曾是前工业时代的历史见证,是传统生活的记忆,也是城镇发展的记忆。体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等,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城市设计需从其存在形式蕴含文化内涵出发,改造发展成为符合新形势下的功能。
历史建筑、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利用方式包括主题博物馆、遗址公园、购物旅游中心、创意园区开发等方式。主题博物馆,包括以博物馆形式展示工艺生产过程,还原工业的真实性和历史感。例如我国青岛市的青岛啤酒博物馆,红砖厂中展示百年啤酒生产历史。也有展示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历史的民俗博物馆等。遗址公园,将工业遗址改造为公共休憩空间,例如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造船厂的改造。旅游购物中心,将旧厂房改造为购物中心,配置各种休闲功能。创意园,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改造利用模式,融合创意、科技、文化创造文化创意社区。例如广州TIT创意园、北京78街区等。
6结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秉着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围绕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再创造”思路,发掘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文化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 彭涛等 .“三旧”改造背景下的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策略[J]. 南方建筑,2011.2 :60-62
[2] 齐冬晖.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探索――以太原市浑源会馆历史片区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勘察设计 2010(11):45-48
[3] 董世永 李骐莉. 浅谈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 重庆建筑,2012:40-42
[4] 王霖 张苒 李慧蓉. 城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与设计手法探索――以广州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10(7):41-45
篇3
[关键词]博物馆 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 人民网,http://.cn/
篇4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张 炜(1959―),男,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旅游经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并经法定程序获得政权机关核准公布的城市。[1]这些名城一般具有文化底蕴厚重、文明传承久远,历史意义重大,经济根基深、风貌独特等基本特征。我国现有古都类、传统建筑风貌类、风景名胜类、民族及地方特色类,近代史迹类、特殊职能类、一般古迹类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百余座,并且,还有一大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些名城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像灿烂的群星分布在广阔的国土空间上,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成就结晶和标志。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是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历史积淀,有丰富和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中,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怎样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名城资源,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研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正制约着名城可持续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名城的重要价值和特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政府普遍增强了名城意识,重视利用名城资源和品牌,推动经济开放和发展;加大了名城的基础设施和旧城改造、环境改造、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强了名城保护规划和名城的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保护与管理工作。名城的发展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推动了我国经济文化对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益,增强了城市竞争力。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快速发展时期,名城经济建设和名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仍然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2]
(1)一些城市管理者只重视名城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的经济价值,急功近利地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致使只重视名城的经济功能打造,强化名城资源的经济开发,无视名城的社会文化等功能的重要性,破坏了名城历史文化遗产。
(2)一些地方由于片面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重视名城的经营,忽视名城历史文化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区开发,名目繁多的各种项目开发,重复建设,导致名城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态、传统建筑风貌和景观发生了空前剧变,城市环境恶化。
(3)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战略、城市规划设计脱离实际。城市定位不准、发展方向不明,建设项目和内容盲目攀高求洋。同时规划控制缺乏力度,土地利用和建设规模一再扩张,随意拆迁,在历史文化街区上拆除传统建筑和真文物,大造人造景观和假文物;投资巨量却缺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4)名城保护资金短缺,投资体制僵化、投资渠道单一。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资金、技术、人力投入不够。致使一些文物濒临毁灭,“古城风貌”所剩无几,历史神韵荡然无存。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的和问题,有多样而复杂的主客观原因。而名城保护与建设中过程中,没有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或者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不能不讲是一个深层次的根源。传统的名城保护理念,主要是一种静态的观念,重点是加强名城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区、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环境等方面的保护。无疑,名城历史文化层面的保护是重要的。问题是,在现实中,单纯的保护措施常常由于文化保护与名城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矛盾,而难以有效实施,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条件下,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对名城资源环境的破坏。事实证明,单一的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是一种被动,消极的静态保护理念,难以彻底遏制种种不合理的名城资源利用行为。名城的形成是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空间上是一个自然、生态、经济文化相互关联的整体开放性系统,历史文化只是城市系统构成的一部分。将历史文化从名城整体演变和运动中,独立出来孤立地进行保护,事实上是很困难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名城资源开发需要,应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名城开发与保护应在名城发展过程中去实现,只有构筑起名城的资源环境与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系,才能增强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为此,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态建设,推进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1.名城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城市管理和建设者要克服单纯的经济人理性,应将经济理性与人文、生态理性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要有利于人的发展、应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文化、生态和谐协调发展。应把握名城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建设优美和适合人的生产、生活、交往、居住的城市环境,建设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园绿地、休闲等空间产品;建设和提供城市公共服务产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名城特色的科技、经济文化产业;将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融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获得名城在“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意义”上的城市宜人化发展,即名城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名城经济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名城经济区位优越,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市场中心,辐射面广,经济根基深远。优化名城经济和产业结构,合理发展名城的产业经济、特色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住宅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等,建立起名城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名城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等发展,有利于增强名城经济实力,加大名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经济、技术投入,进而提高名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推动名城文化持续发展。名城历史文化传承久远,积淀深厚,是名城独具特色的根源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在对外开放中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名城文化积累和发展。在城市开发中,准确的城市定位是保持名城个性特色,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定位主要决定于城市文化,深入研究名城文化,合理确定城市定位,明确名城特色和发展方向,延续城市文化特征,吸收新的现代文化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名城文化内涵,才能强化名城发展能力,增强城市发展的文化力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4.推动名城生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一般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加强名城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促进名城资源持续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名城发展生态条件,应加强名城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应尊重城市生态平衡规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空间结构、治理城市污染,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公共工程、生产项目等应按城市规划和功能分区要求合理分布;形成名城良好的生态循环关系和生态环境景观。[3]
(二)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研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应坚持以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基本原则。通过城市规划应形成城市特色和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城市用地结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结构、统筹安排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建设项目。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效益,应将名城可持发展贯穿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
2.科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是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内容,特别是历史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地区和文物保护内容的具体化。[4]保护规划应坚持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应深入分析城市演变过程和发展特点。把握名城历史文化遗存的内容,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和重点。应该按名城持续发展的要求,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发掘与继承,将文化保护列入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研究,名城历史文化保护措施要与城市持续发展措施相结合,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城市建设应有明确控制要求,同时又要同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名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3.强化名城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和管理,名城保护规划应有公众参与过程。名城管理保护部门应强化规划控制和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同时在名城保护中应发挥城市居民、公众参与作用,将政府和公众的力量结合起来,共同参与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去。
(三)创新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投资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实物遗存的抢救;各种历史地段、传统文化风貌的街区、住宅维护;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独特的城市景观、民间艺术、文化等的保护与发展皆需要大量的投入。资金缺乏和来源渠道单一,已成为名城文化保护发展的瓶颈制约的因素。致使由于资金、技术、人力等投入的短缺,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应创新名城投资体制、构造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的投资机制,应发挥政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金融集团、私人等投资主体的作用。在名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各投资主体,投资于名城保护的行为,只要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符合城市保护规划要求,自身能形成风险―收益均衡机制,政府有关方面应该给予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应尽快建立政府财政“名城保护基金”,采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项目融资、吸收社会捐款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加大对名城保护投入,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和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应通过立法及其执行作为保障,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具体法规。《文物保护法》中有关文物、建筑古迹等的保护条款,多是博物馆式保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缺乏严格的法律规范,《城市规划法》中也仅有:编制城市规划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的字样。目前,在城市开发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各种城市历史文化遗址、建筑街区、文物等的破坏得不到遏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律依据。
1.要根据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特征与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立法工作。可研究和制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各省市(区)相应制定和出台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确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依法保护的法律基础。
2.应加强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立法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法规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目的的实现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而需要从城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来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要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建设发展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和增加相应的法律保护条款,保证有关法律有合理的框架和足够的覆盖面。
4.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执法工作。严格执法、依法保护、依法规划和建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中,只有违法必究,才能有效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5).
[2]汪洪涛.略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J].东南大学学报,2002(3).
篇6
关键词:磁性因子;磁性效应;环境;社会活力;经济;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00 -1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活态记录”,其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在时下尤为珍贵。然而昆明市文明街区作为城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地方特色文化、历史遗迹、民族传统等历史文化特色,正在被人们遗忘。
本文所属研究即是探讨如何通过实现对街区中文化、商业、文化等诸多价值的复活,以实现街区的全面复兴。研究认为街区中含有很多吸引着不同人和物聚集到其中的“磁性因子”(简称“因子”)。这些“因子”构成了整个街区“大磁铁”的综合“磁性效应”。
研究通过对文明街区进行前期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配合里克特量表法,详尽归类了街区的各种“因子”。
1.遴选街区“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历史街区的形成与维系涉及街区空间环境质量、社会活力、经济活力、历史文化活力等多方面情况,为使数据尽量客观科学,在遴选“因子”之前制定以下的原则。
1.1客观原则。“磁性效应”涉及居民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经济建设等多个方面。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因子”进行确定,避免因子取向的片面性
1.2实用原则。“因子”选择和确定的目的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因此其确定必须注重准确、简明和可操作。
1.3针对原则。每个城市、街区都因环境、地理、区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特征。故“因子”的选取既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兼顾街区间差异。
1.4量化原则。“因子”应客观量化反映街区的特征,而难量化的指标应少用。但街区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难定量的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设定定性指标。
系统原则。应全方面考虑影响街区的“因子”,以系统思维全面看待整个街区,并以可全面概括整个街区的要求确定街区各类“因子”。
2.所遴选的“因子”
2.1环境因子
街区环境是街区最直观的公共空间属性,展现了城市的地域特点。其主要以物质的方式构成街区,并与街区各方面息息相关。
文明街区是整个昆明城区内保存传统昆明街区模式最为完好的。其至今仍保有适宜的街道空间环境,如清末民时的建筑风貌,宜人的街道高宽比、舒适的绿化环境及具有特色的地面铺装等。
据此,研究将环境因子分为:自然风貌、空间布局结构与视觉景观三类。
2.2社会活力因子
历史文化街区无论在历史还是在现今,都具有满足进行公共活动的需求的功能。而同时它也为人们认知、理解和感受城市提供必要的设施与场地。
文明街区区位上临近昆明市中心(南屏街),并处于市区商业中心(南屏街)与景观中心(翠湖)之间。故它是市民休闲、休憩、游玩所青睐的地方,这使文明街区成为了一个多活动发生的街区。
通过考量这些活动发生的条件,研究将社会活力因子分为:管理运行与可达程度两类。
2.3经济因子
经济使街区产生活力与吸引力。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多处于城市中心区位,故今日街区不仅延续了其原有的经济职能,也展现出现代公共空间所具有的经济引力。
文明街区伴随着昆明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区位从边缘到中心,功能由行政转经济的过程。上世纪初,整个文明街区的功能由行政转为了经济,后来其商业业态几经变迁,最终在上世纪末形成了以花鸟、饰物、古董售卖为主的传统商业业态。
根据文明街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规律,研究将街区经济因子分为:聚集规模、边际效应、土地利用三类。
2.4历史文化因子
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街区区别普通街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济、文化各因素在历史作用下相互作用形成的。它给街区带来生命力,并进而成为街区的灵魂。
文明街区作为昆明城区内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不仅自身流露着历史的韵味,还吸引着众多的市民来此寻找往昔,休憩清谈,买卖易物。这些行为都使文明街区在历史文化上呈现出传统且活力的特点。
根据调研情况,我们将街区的文化因子分为:文化品位、文化活动两类。
3.后期调研研究
研究采用5级里克特量表的形式制作问卷。通过对问卷调研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反向论证修改了所选择的“因子”,以求最终的因子能全面且客观地概括整个历史文化街区,而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汪海,蒋涤非.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J].2012
[2]亓莱滨.里克特量表的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科学,2006
篇7
内容摘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中普遍存在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本文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属性――功能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的角度解析矛盾的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协调三方矛盾,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属性错位 矛盾
历史文化名城概念及其属性界定
(一) 历史文化名城概念
我国1982年11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确定。我国于1982年2月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分别于1986年12月、1994年1月公布了第二批名城38座、第三批名城37座,之后不断增补,目前我国总计1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文化名城属性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多维属性特征,它首先是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一种场所,因此,城市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其次,由于历史文化名城内保存有特别丰富的文物,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属性。而且,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景色吸引了各地的旅游者,因而又具有旅游资源属性。
功能属性:城市属性。城市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场所之一,是在一定地域内,由特定人群发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由共同人员组成的地域社会,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聚集中心。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然是部分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及旅游的载体。文化属性:遗产属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其不可替代性、不可恢复性、共享性和非赢利性,具备遗产保护的典型意义。我国所评选出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景色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符合《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中的某一或几项条件,可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因此,遗产属性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属性之一。经济属性:旅游资源属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客体,其旅游资源是以古城的各种建筑实体为载体,包括存在于历史文化名城这种空间内的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一切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成果。历史文化名城特别强调营造“宜居宜游”的理想生活环境,风格独特的人文景观,为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属性错位
(一)功能属性为重,“城市化”破坏古城“原真性”
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过分强调城市属性优先,忽视遗产属性的保护,也不谈旅游资源属性的合理利用,会对历史文化名城造成很大的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化”速度加快,古城风貌面临建设性的破坏。
(二)文化属性优先,“标本式”保护禁绝开发
文化属性优先是指忽视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过分强调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真空保护”,是一种“专家保护”和“政府保护”,是一种限制性保护模式。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停留在标本式保护阶段,甚至否定重视遗产安全前提下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忽视城市属性和旅游资源属性的存在。这必然导致遗产属性保护动力不足,效率低下,以至影响古城的修缮、保护等。
(三)经济属性为主,重视旅游开发忽视资源保护
有些地方热衷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带来的短期经济价值,把开发利用古城旅游资源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忽视旅游发展带来的过量游客和大量旅游设施建设给历史文化名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独特的生活观念造成的冲击。使得历史文化名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工化、商业化倾向。最终以生态失衡、历史真实性与风貌完整性消失等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一时的发展和繁荣。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属性错位引发矛盾的表现形式
(一)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
静态保持限制城市发展。“原真性”始终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但它在实践中经常被曲解为以保护为终级目标,为保护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多目标的保护,但在现实中常常表现在只“保”不“护”,强调“还原”地保持本来面貌,这不仅限制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引起居民的反感。基础设施的缺乏和道路的不畅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很多人搬离了旧宅,致使古城“空心化”现象严重。城市发展导致传统文化衰落与环境危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城市的发展、知名度的提升,居民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增加,当地文化在与各种外来文化的反复接触、碰撞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质变。当地居民的生活不断丰富,眼界不断开阔,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消费方式等逐渐向现代化发展。但同时也淡化了原有宁静、古朴、雅致的生活氛围,甚至导致当地文化逐渐消失。另外,居民自发的建设活动破坏了许多传统建筑,这种人为的建设性破坏对古城格局的破坏极大,许多传统的古建筑精华因此不复存在。
(二)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
1.社区居民获益少,态度消极影响旅游发展。由于民主意识不强、经济发展滞后、知识水平有限和参与意识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社区居民除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取收入以外,几乎是被动参与旅游开发的。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各项活动基本由政府和开发商包办,尤其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社区居民在旅游参与过程中大多处于被决定、被包装、被表达、被展示的状态。
2.游客超容,影响城市环境。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的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游客人数最大值。当前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将旅游视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积极打造城市旅游,以提高旅游收入,却忽略了旅游收入的激增即游客人数的激增,这会给古城环境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特别是黄金周和双休日旅游热带来的巨大的游客流,大部分已经超过了目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游客超容量带来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如旅游地环境恶化,服务质量下降,游客满意度降低等。对当地居民来说,旅游地是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过多的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将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三)旅游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
1.旅游产品表象化,掩盖古城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项给人轻松、愉悦感受的大众休闲活动,其本身就是为了给游客提供区别于常态生活的体验,所以旅游经营者在设计旅游产品,展示古城文化内涵以吸引游客时,更倾向于提供通俗性、娱乐性、游戏性强的旅游项目,从而顺应大众旅游者的心理,符合旅游者的消费偏好。而保持文化原生态的旅游产品如同阳春白雪既高雅又严肃,经营成本较高且风险大,曲高和寡。两相比较,旅游经营者较容易选择大众文化性质的展示方式,利用古城文化某些外在、表层的东西,以商业化、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使游客获得审美体验,但这难免会带来文化展现的肤浅和庸俗。
2.旅游地商业化经营,古城形象失真。旅游开发商关心的是经济效益,他们热衷于将资源商品化。目前古城的商业化经营表现为:利用古城实体资源引导视觉消费、店铺和院落商业化经营、景区周边进行房地产投资;利用地方文化和生活习俗经营餐厅饭店、打造宾馆客栈、设计旅游纪念品、提供歌舞表演等活动。这些经营活动会造成古城商业氛围浓厚、文化氛围消弭、空间结构转变、古城形象失真等。
3.古城保护不力,阻碍旅游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和近年来“发展”思潮的影响,目前历史文化名城的面貌大多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古城风貌无法真实再现,与旅游者对古城的心理期待存在差距,导致旅游者游后评价不高,重游率低,阻碍当地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关政策建议
(一)努力协调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保护和开发并不是绝对对立排斥的,它们有共同的利益趋向和价值取向。保护是绝对的,需要较大投入,但并不是毫无效益。历史文化名城不同于山水城市,它的经典内涵是历史和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发中,应将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置于一个核心的位置,保护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历史环境。从古建筑的设计、构造、材料、样式、色彩、体量及空间位置等方面入手,从影响古城整体格局、氛围、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多层次多手段来保存古城历史文化遗存。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古城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对其保护的不利,将使古城旅游开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创新,才能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吸引力和潜力,从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的双赢。
(二)实现“游客-居民”双向满足
古城文化是当地居民真实的生活再现,只有当地居民和居民的真实生活才能给古城赋予无限活力。所以开发部门应该致力于古城原真性的保护,让游客体验真实的地方风情和历史文化。另外,改变将历史文化名城视为单纯的旅游观光地的做法,切实考虑生活在历史文化名城内居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样不仅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古城的保护。
(三)走差异化发展路线
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仍然以观赏游览为主,这种经营方式虽然容易操作,便于招揽各类游客,但是旅游过程短暂,游客体验有限,游客的消费层次不高,重游率低,古城居民的旅游收入也就得不到提高。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必须要突出其文化内涵,把当地特色文化展示给游客,使游客充分体会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要求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除了对建筑艺术进行详尽的介绍和扩展,还要收集历史文化资料,重点展示当地名人、名事,继而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推出不可模仿的精品产品。
(四)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起到了《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作用。申报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规模地拆迁违章建筑,整治周围环境。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接受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监督,古城能得到更高层面的保护和监督。其次,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品牌,是该地区人文价值的亮点,对当地文化旅游起到提升拉动作用,从而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研究――以淮安古城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08.3
2.李连璞.遗产型社区属性剥离与整合模式研究――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D].西北大学,2008.4
3.谭卫.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与中国城市发展[D].暨南大学,2006.6
4.朱志红.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以周村古城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2008.33
5.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5
6.唐文跃,张捷,罗浩,卢松,杨效忠.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2008.10
7.吴龙生.浅析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J].甘肃科技,2008.8
8.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文化真实性
历史文化街区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学术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比如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评选出40条历史风貌保护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已入选的40条街区中,有许多街道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与发展的典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历史文化街区”此一概念却系晚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历史演变
“历史文化街区”是2002年以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观层面的核心概念,其前身为1986年提出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雏形大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并于198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被正式提出,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广泛使用。“历史文化保护区”具体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与《内罗毕建议》中“历史地区”类似,历史文化保护区也包括城镇和乡村两类区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内外相关概念影响下形成了“历史地段”概念;1994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正式提出“历史街区”概念,而1996年在安徽黄山屯溪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则使“历史街区”概念变得家喻户晓并在学术界广受采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历史文化街区”概念,并于2002年以新颁发的《文物法》为标志真正进入我国名城保护制度。200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等名词均成为我国名城保护体系中观层面的规范用语。
在2002年《文物法》颁布之前,“历史文化街区”概念依附于“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而存在,主要指城市中划定的一些“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随着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等概念取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成为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观层面具有法律效力的概念(宏观层面为“历史文化名城”、微观层面为“文物建筑”)。
再后来,2008年国家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其中明确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分化之后形成的适用于城市范围的概念。当然此一概念是一种行政法律术语,更多的是从行政管理当局的角度出发进行定义。
如若跳出行政管理视角,历史文化街区似应该包括至少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首先,历史街区是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以此来区别其他一般的街区; 其次,历史街区是个区域概念,是由街道及周围社区共同构成的区域,这与单体的建筑或院落是不同的; 第三,历史街区是个生活性社区,代表一种长期形成的开放居住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学术及实践指导意义,其后,随着围绕此一概念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中观层面的保护制度。此一制度在我国名城保护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微观层面的扩展,也为宏观层面保护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它与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建筑保护制度的接轨,标志着我国名城保护体系(包括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真正建立。
二、目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的若干误区
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日益受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出现了种种“隐藏”的误区,其危害程度不亚于大拆大建,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街区和建筑“流水线”化。规划上强调“原汁原味”,而实际操作却是粗制滥造,装饰贴面及线条等都以涂料代之,复杂的砖雕、木雕都被简略,而大量旧屋拆下来的装饰构件本可利用却都成了垃圾。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简单化、模式化,搞成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一样。
二是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在我国早已被人诟病,但因投入巨大需要收回成本和经济利益驱动,该问题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近几年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体现在以前是店铺充斥、“千铺一面”,现在则是把一些大宅院改造成高端会所、星级酒店,成为少数人把玩的“风雅”,拒老百姓于门外。
三是街区“空壳化”。一些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发现除了商铺酒店就是博物馆或名人故居,完全为旅游服务。原住民被完全迁出,很多原有的社区服务功能被清除,腾出地方搞旅游配套。游客一走,整个街区就是一个“空壳”。如此“保护”,只能保存一些文化碎片,但其中精髓早已不在,更谈不上传承。
三、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贯彻的若干原则
第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应当努力保护文化遗产,尽量保存真正的历史原物,对历史建筑进行抢救、维护、修整,不可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混淆视听,误导游客。历史文化街区中大量的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城市建设、发展旅游业必须以文物保护作为前提,必须坚持:当保护和建设发生矛盾时,宁肯放弃经济利益,也不做危害历史遗产的开发行为。
第二,坚持科学开发的原则。对历史文化街区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并不排斥对其进行科学的开发行为,事实上,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科学的利用,是实现对其保护的根本保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充分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功能,而旅游则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这种教育媒介的作用,科学地开发是实现保护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第三,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可持续性发展既是发展的原则,又是保护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时要有明确的计划性,注重保护与开发行为的连续性。同时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保护和开发的协调性,主要是各责任主体在具体工作中的协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协调管理能力,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给予有力的保证。尤其要注意的是,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四、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的特殊方法
1.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不必像文物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可以进行室内的更新改造,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对历史性建筑要按原样维修整饰,对那些改动不合理的地方,维修时可恢复其原貌或原来的风格,对有悖于历史风貌的新建建筑可以适当改造,恢复历史原来的风格。
2.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居民就很难在这里继续生活,街区就会失去生气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保护就成了一句空话,失去其积极意义。
3.要逐步整治,反对大拆大建。之所以提倡逐步整治的方法,是为了精心设计与施工,保存更多的真实历史遗存,也是为从容筹集资金,减轻政府压力,更是为保存和延续社区文化,保护其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未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发展趋势
为了开发好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旅游,必须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历史文化特色来进行整体规划定位、明确开发思路、制定经营策略。
多学科共同参与,科学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工作。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它的保护与开发绝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因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应当认真听取历史、文化、旅游、规划等各个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意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文化、旅游等多项职能,同时结合街区的建筑保护规划、街区发展历史渊源、区域城市规划等多种条件,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方向。
凸显历史文化街区的多样性和真实性,努力形成历史文化街区点、线、面立体化保护格局。
一方面,各级行政部门应当通过制订历史文化街区的科学保护规划,从整体上做好其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重点文物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将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保护格局。另一方面,应当提倡在保护好文物建筑的同时,注重保护传统民居及其环境,将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实施整体保护。不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还要保护与之相联系的、活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如街区居民和睦的邻里关系、古朴的生活情趣和传统的节庆风俗等等,防止街区文化环境解体和空壳化倾向。其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恰恰是游客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对象所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保存街区的文化生态也就是在保护最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资源。
完善利益相关者机制,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来参与保护与开发工作。
和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特殊之处在于当地居民仍居住其中,当地居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人,享有知情权和管理参与权。要积极取得社会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的参与,注重培养当地的志愿者队伍,激发他们对故土的热爱和自豪感。要通过加强传统民居建筑维修、完善生活基础设施、改善社区生态环境等措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旅游经营策略
每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与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能够在岁月洗礼下生存和发展,必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产业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成败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品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文化,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复兴,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因此在业态选择上要结合传统文化,引进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聚集效应的商户;要积极鼓励回迁居民,以下店上坊、前店后坊等形式恢复传统器物的生产加工场景;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元素,引进合适的业态,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
总之,历史文化街区必须注重把握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微妙平衡,努力做到趋利避害,实现“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历史文化街区要活态保护[J],中华民居,2010(8):84-89.
[2] 戴湘毅.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10.
[3] 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念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2-165.
[4] 王景慧.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城市规划的作用——论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的 互动[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6(1):36-39.
[5] 刘生建.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式开发策划——以潍坊十笏园街区为例[J], 古建园林技术,2010(1):35-38.
[6] 陈平,姚远.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思考[J].城乡建设,2003(9):57-58.
[7]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95-196.
[8] 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0):25-32.
[9] 胡海燕,图登克珠,次仁德吉.基于功能演变视角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拉萨老城区为例[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5-20
[10] 单霁翔.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延续城市发展文脉[N], 中国文化报,2011-01-19.
篇9
关键词:活态保护;尊重历史;伪造历史;人文博物馆
Abstract:It is significant for an ethnic group and the world to preserve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Areas. And there are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 among scholars and different controversial actions taken by governments. Based on some cases, it is more important and imminent to preserve than to develop. The preserv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a full scale focusing on retaining its vitality. To respect history is the primary principle. It must be avoided to forge a historical cultural district by reconstructing for human reasons. Otherwis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an committing a horrible crime victimizing culture as well as history .
Key words:alive preservation; respect;forged historical Area; museum for lively behaviors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56-(4)
历史文化街区,一般是指经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尽管所指不尽一致,可大可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历史性和文化性兼而有之,并且具有整体性、规模性特征,不同于文物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欧洲上个世纪在经历了战争对城市的损毁之后提出的,这个倡议在立法后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但是中国则是在经历了文化浩劫之后才慢慢反思这个问题的,这种抢救性保护进行得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脉络又特别悠长,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政府文化战略的出台,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过程中,各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屡屡出现。因此,笔者拟就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某些成功经验,阐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和目前我们所存在的误区。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要点:整体活态保护
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外延是相对模糊的,保护范围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街区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各有不同的,遗存的程度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保护的模式不可能一以概之。但是保护的核心原则应该是一致的,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那就是整体活态保护。
整体活态保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模式。
原貌式保护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最理想模式,既是整体保护,又是活态保护。也就是说,要保留整个街区乃至城区的整体性,不但保留原有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护周围或其间不特别的建筑、街道、树木等一切景观,更要保护居民的自然生活样态。
在这个模式下,平遥古城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平遥古城是一个特别的“自然保护”的样本,它由于相对偏僻落后而避免了历史性的破坏。所以,现在看到的平遥古城,包括古城墙、房屋、街道等等,基本保留了原有的样貌。不仅如此,平遥人原来的风俗习惯,比如饮食和手工技艺等,也有所保留。在平遥,你可以买到著名的平遥牛肉,也可以买到当地居民手工制作的纳底布鞋。原貌保护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和经济需求平衡协调。应该肯定的是,平遥古城的商业街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特色,没有迪厅、歌吧之类的现代娱乐场所。在这个意义上,丽江不如平遥。
就小的范围看,北京琉璃厂街区的保护也是比较好的。琉璃厂在清朝前期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本来是文化性商业街区,现在依然保持这样的功能。可以说,它是自然延续下来的,是真正的活态遗存。由此可见,最好的保护,就是按照原有的模式自然发展,换句话说,即,不作人为的开发,不增加新的另类商业模式。
历史街区的保护,难点在于活态保护。历史在向前发展,不能要求人们还生活在过去的状态中。对于那些已经改变了职能、生活样式的街区,没有必要回到从前,否则就成为虚假的活态保护。正如我们不能要求居民重新穿上长袍马褂一样,也不可能让县衙恢复、镖局复业。那么对于具有这一类特征的历史街区,首先是保留其外在样貌,让其成为博物馆式的街区或者活态街区中的博物馆。而周围的其他建筑职能比如民居,仍然保留,这就尊重了历史的自然样貌,也是长远视野下的一种“活态”保护。
在这个意义上,尊重历史,保存自然风貌就是积极的活态保护,如果非要人为地制造整齐划一的所谓风格式街区,就是以保护为名的破坏。加拿大Saskatchewan省有个小城市Moose Jaw,该市由于上世纪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曾经生活在这里而兴起。它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但是一进入,你就会被满眼可见的迥异于西方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红砖小楼吸引——这是这个小城的中国式建筑的外貌特征。但是这里不只有华人居住,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所以,不同样式的建筑时有交错。走在街上,会看见中国一个世纪前常用的那种酒旗、牌匾,也会看到当地惯用的英文店标,二者自然和谐共处,并没有因对方的存在而失去自己的魅力。Moose Jaw市很多临街的房屋山墙,都有着巨幅壁画,这也成为当地一个特色,壁画的内容也是华人和白人都有,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这是因为,壁画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样貌。
对于区域较大的历史文化聚落,采取古城和新城分开管理的方法, 或者把旅游区和生活区分开等等,是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这样既可以保护传统的样貌,又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和选择的多样性。
2 避免进入过度开发和伪造历史的误区
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但是目前存在两个误区,一个是过度开发,一个是伪造历史。前者破坏了街区的文化性,后者则破坏了街区的历史性。
2.1 避免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是指为了经济利益或者政治利益的需要,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挖掘式”开发,使之成为“名街”、“名区”或者“名城”, 或者采用其他形式,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并以取得其他附带价值为目的的功利。
2.1.1 避免过度开发与适度改善人类生活条件并不矛盾
历史文化街区要作活态保护,这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但是并不是让它成为死的街区。活态保护离不开人的活动。把人抛开只留建筑,那就是死的文化,只能称为“博物馆”。既然不但要保留物态,而且要保护人文,那就不能不考虑人的舒适度问题。所以,在旧的街区修建厕所、改进取暖条件等是必要的,只要不破坏原有的风貌即可。还要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资源,适度开展因地制宜的旅游商业。但是应该避免人为活动对历史文化街区人文风貌的破坏,尽力避免新建现代化宾馆、酒楼、歌厅之类的场所(这类场所可以另辟地点开发建设)。丽江古城已经掺入了现代的节拍、氛围,不再是平遥式的淳朴,这不能不说是商业利益的驱动。
避免过度开发还要控制以吸引游客为目的的纯“演出式”活动。在某些街区景点,大搞县令问案、祭祀大典之类的表演性节目,这固然有直观地表现传统文化的效果,但是鉴于设计者、表演者、制作者的水平,常常漏洞百出,有的表演还有哗众取宠的倾向,不但贻笑大方,而且一定程度的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亵渎。客气地说,这样的东西泛滥了,是对历史文化的不尊重。
与上面的这种表演不同,另一种“表演”则可以考虑尝试。在对外开放的展示性场所,我们看到一些“人类行为博物馆”,人们像历史上某个时期的人那样生活着,饮食起居都按照旧的方式,自然纯朴,不需要夸张或者艺术化。国外有些地方有这样的尝试。我曾经去过一个这样的旅游点,那儿的人像两百年前那样,游客来了,女仆接待;马棚外面,有男仆在给马梳毛,修理马具,他们见到游客,点个头问候之后,就该做什么做什么。游客知道这是他们的工作,是表演,但依然觉得十分真切,仿佛回到了古代。这就是人类行为的博物馆。我相信,让孩子们看到一个老宅子里的生活状态,比带他们去静态博物馆看反映当时生活的各种用品更直接更容易理解。但是这种举措需要在细节上认真讨论,把握好尺度和控制操作细节是最重要的。特别要强调的是,“人类行为博物馆”是向人们展示历史文化本来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娱乐。但是这种方式要避免过度开发,因为泛滥了不易管理,容易南辕北辙。而且,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因为活态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持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才是真正的活态保护。“博物馆”里是没有真正活的东西的,有的只是标本,因此人类行为博物馆展出的也只是活动的标本而已。
2.1.2 避免过度开发造成古代景观或者历史遗迹的破坏
另一个过度开发的倾向,是缘于寻求“风格”或者年代的一致性,比如,非要种上一排槐树,结果是锯掉了已有的古树,或者建造传统桥梁,而把原来的屋宇拆除,等等。考虑一致性没什么不对,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一切必须以尊重和保护历史为前提。比如80年前建起的一座西洋小楼,跟一堆历史建筑在一起,自然不够一致,但是绝不能因此把小楼推倒了重建一个中式新楼,因为那个西洋小楼本身也已经是历史了。不和谐如果已经是历史上的积累,那么这个不和谐本身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了——可惜,这一点,很多地方政府执政者都没有看明白。他们为了眼球的舒适度,破坏了真正的历史文化街区或者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性。
2.1.3 避免旅游商品成为泛商品
历史文化街区有可能成为旅游地,但是旅游经济的渗入很可能破坏原有的人文底蕴。可以想象,琉璃厂如果开上几十家王府井那样的旅游小商品店铺,或者饭馆,恐怕就不再是原来的琉璃厂了。所以,发展什么样的旅游经济,怎样引导操作,需要因地制宜,慎重决策,不能把历史文化街区当做聚宝盆、招财树。
2.2 决不能伪造历史
尊重历史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首要前提。对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我们提倡以尊重历史为前提,进行活态保护。但是现在有些地方误以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就是要把它变成很纯粹的历史上所存在的那个样子,不惜拆房、改道,非要打造出什么唐文化街、宋文化街不可。其实这是伪造历史,不仅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犯下了欺世盗名之罪。某些历史文化遗存的自然凋敝,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如果付诸不正当的行为,一个星期就足够了。所以,政府行为中的打造“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切切慎之又慎,不可以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
我们且举一个例子。赣州城乡建设规划局2012年9月11日在网上公示了《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让人看了不寒而栗。比如“郁孤台、八境台、古城墙与及其周边地带历来都是赣州市人民关注的区域,也是赣州市对外形象的窗口。但从现状来看,无论从城市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缺乏特色,体现赣州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也被淹没在无序发展的现代建筑之中,使该地段无法体现赣州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点。”在这个公示中,明确提出要把街区“恢复”成宋代风貌和清代风貌,而拆改旧有建筑和道路的原因是“无论从城市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缺乏特色,体现赣州市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也被淹没在无序发展的现代建筑之中,使该地段无法体现赣州古城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特点。”很显然,如果这个规划付诸实施,就意味着一个伪造(下转63页)(上接58页)的古赣州即将出现。这种伪造历史文化街区的做法,不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是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决不能进入这样的误区。
3 谁来制定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和保护的方式
由于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的观点与做法还没有高度一致,国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很容易进入各种误区,这就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保护,从积极的意义上强调人为干预与政府行为是必须的。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定和规划和文物鉴定、保护一样具有专业性。因此,这项工作应该交给专家进行,而不是官员。各级地方政府,要组织专家评审团队,在经过足够的实地考察之后,首先由专家组给出意见,再广泛征求社会群众的意见。综合各方面观点之后,再具体讨论各项相关事宜。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科学稳妥,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粗枝大叶。保护,当然越早越好,但是基于目前的国情,要做到这一点,面临的难题很大,确实不易。最稳妥安全的办法是,先保持好现状。凡是觉得可能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段,暂不开发,以避免轻率之举铸成大错。历史这种东西很特殊,它不能修改,不能复制,所以,切不可让人为干预铸成历史的大错。
参考文献:
[1] 李晨.“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J].规划师,2011,(4).
[2] 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3] 张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城市发展研究,2012,(9).
[4] 王巨山,夏晓晨.整体性原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 ,2011,(3).
篇10
大理――这块孕育着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繁衍生息的聚居地。民族历史深厚、节日盛多,文化璀璨,声像资源丰富,是我们建设少数民族声像资源的摇篮,特别是白族声像资源,有着独特的、潜在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及建设发展的底蕴与活力。
大理的历史与文化,拓展了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的途径和策略,为建设白族声像资源,奠定了厚实的信息开发与利用的源泉。建设白族声像资源是我们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建立民族和谐,发展民族事业,打开白族历史与文化,了解大理的又一扇视频窗口。
白族声像资源的建设,是保护、弘扬和发展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助于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大理民族文化大州的建设,有助于大理民族教育、民族旅游、民族人才和民族研究的建设和发展,也将会促进大理的对外宣传与交流,以及大理地方文献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以此有效的增进民族信息资源的声像化、网络化的建设与共享。
1、大理白族概略
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1956年11月22日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州国土面积29459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315.7万人,这里居住着白、汉、彝、回、傈僳、苗、纳西、阿昌、傣、藏、蒙古、布朗、普米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有163万(1997年),其中66%(约107万)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云南部分地域、湖南、贵州、四川省等地域①。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的先民就在此(云南大理洱海区域)聚居,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白族文化。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②,建州后确定为“白族”。公元738年―1253年南诏大理国时期,是白族历史进程的重要时期,在白族文化形成的同时,形成了影响云南历史文化的一个民族――白族,白族是南诏大理国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直接继承者。有著名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剑川石窟”、“张胜温梵像卷”、“南诏德化碑”、“南诏铁柱”、“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名胜古迹,著名的历史人物有:赵藩、周钟岳、杨杰、施辍⒅鼙V械取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西南重要的文化中心,文物古迹荟萃,拥有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266项,是全国重点文物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如南天瑰宝――巍山城、文献名邦――大理城、白族文献――《南诏野史》、《白史》、《国史》、《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南诏通记》等,以及白族的宗教文化、节庆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扎染文化、木雕文化、银铜器等工艺文化、婚俗文化、丧葬文化、神话传说、洞经音乐、大理石文化、民居建筑文化、马帮文化等,都是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思考、研究和构建大理白族声像资源的重要途径和建设策略。同时,也是我们传播和记载大理白族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的重要举措。使之,适应民族研究、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声像信息需求。
2、白族声像资源简略
声像资源亦称音像资源,又叫视听资源和视音频资源。主要指在视觉或听觉的感官上能给人以特别感受的一类资料,它是以电磁材料、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电磁手段或光学手段将声音和图像记录下来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献类型③。有唱片、缩微胶卷、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DV带、CD、VCD、DVD、CD―MP3等。
白族声像资源,主要记载的是白族的声像信息。是以声像载体为依托,记录和传承白族的民族研究信息,白族学研究的成果和白族文化和教育,以及大理的白族地域性旅游和地域性经济等,大理白族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信息资源。
白族声像资源信息最为丰富多彩,这都和它悠久的民族历史与文化分不开。白族声像资源有其独特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白族性、多样性和地域性,它所记载和传承的是大理地域性白族的人文知识文化和历史沿革信息。白族声像资料反映的是大理地域性白族原生态的声音、图像、文字等民族声像信息。如《白族》(DVD)、《大理白族情歌》(VCD)、《云南大理白族歌舞――霸王鞭》(VCD)、《大理剑川白族舞蹈――十二月调》(VCD)、《大理经典传统白族民歌――弦子弹到你门前》(VCD)、《白族乡音系列》(AT)录音带、《云南大理白族乡土歌舞――绕山灵》(VCD)、《大理白族传统大本曲系列》(VCD)、《白族三道茶》(DVD)、《白剧――双喜临门》(VCD)、《大理白族民间情歌对唱》(VCD)、《白族民居》(VCD)、《情迷风花雪月――电视散文诗》(VCD)、《大理风光》(VCD)等。
3、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策略
3.1白族学研究成果的声像化建设
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就是将白族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以声像资料载体为主的声像化信息资源建设。利用现代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技术和新型载体及设备,将白族学研究成果的纸质文献,利用声像资料存贮,以及数字化光盘保存,以适应现代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读者新型信息载体阅读方式、白族学研究的多重性需求。以此较快地传播白族文化和对外的民族信息宣传交流,更好地发展本民族经济、弘扬本民族文化,建设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白族声像资料信息源。如《大理丛书――金石录》(缩微胶卷)、《大理上下四千年》(VCD)、《中国大理》(DVD)、《魅力大理》(DVD)、《十二集电视系列片:大理故事》(DVD)等。
3.2区域性民族音像出版社的收集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和云南音像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声像资料的主要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声像资料具有独特的云南民族特色,是云南少数民族声像资源出版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声像资源出版发行的一个重要亮点。
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在线订购、在线视听、精品推荐、音像动态、音像论坛、音像政策等特色服务)网址:/和云南音像出版社(建于1982年,是云南最大的集音像出版、制作、发行为一体的专业出版社,各类音像制品发行总量超过6000万)网址信息:/company/exhibit.php?cid=2066,是我们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声像资料出版发行状况和动态的网络信息窗口,以及收集云南民族声像资料的重要途径。
还有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北京)、中华文艺音像出版社(北京)、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呼和浩特)、吉林民族音像出版社(延吉市)、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哈尔滨)、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杭州)、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南宁)、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长沙)、四川音像出版社(成都)、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贵阳)、音像出版社(拉萨)、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贵阳)、陕西文化音像出版社(西安)、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西宁)、民族出版社(北京)、广东音像出版社(广州)等,都是我们收集民族声像资料的最佳途径。
3.3地方电视影视新闻广播、文艺系统单位的采集
大理民族地方区间的电视广播新闻媒体、文化艺术单位的采集,是我们建设白族声像资料的有效途径。大理电视台、大理文化广播站、大理民族歌舞团、白剧团、演艺公司等制作、拍摄的大理历史文化声像资料,都是我们收集的重点和对象。
如展现白族人民生活的、享誉中外的、1960年获最佳女演员奖和最佳导演奖的中国优秀影片《五朵金花》(VCD),和以轻音乐喜剧的形式,展现当今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五朵金花的女儿们》(VCD),以及歌舞剧《望夫云》(VCD)、《蝴蝶之梦》(DVD),白族音乐电视诗画《风花雪月话大理》(VCD),《白族传统民间舞蹈精选》等,都是优秀的白族声像资料。
3.4地方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站)典藏的收集
典藏与服务职能,都是上述各类型馆的重要职能。大理地方县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站),以及私立图书馆室,都藏有较为丰富的大理地方民族声像资料,白族声像资料尤为甚多。是我们收集、交换、互借、共享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予以重视和加强相互间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来共同建设好大理白族声像资源。使之更好地发挥地方民族信息资源的优势,服务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顺应地方民族和谐的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我校图书馆视听资料室的典藏特色,就是大理地方民族声像资料,特别是白族声像资料尤为突出,是院系师生、地方民族专家学者了解、学习和研究大理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信息源。目前,馆藏大理地方民族声像资料已有860余种1200多件。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力图建设成为滇西民族声像信息资源中心,并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特色声像信息资源,收集这些国家的民族声像资料、语言文字声像资料、文化艺术声像资料、人文地理自然声像资料,优秀影视声像资料等,形成我国独有的西南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声像信息资源库,成为西南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的新亮点。
3.5地方民族研究所室的收集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以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为核心,在近几年的大理地域性民族历史文化,特别是白族文化研究中,成绩显著,编制了20集电视专题片《大理上下四千年》(、、、、、、、、、、、、、、、、、、、。④)【该片正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相信在短时间内将以不同的声像资料载体形式问世】。
由云南大学【教育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6―750项目01专题《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课题组】研制的《白族》多媒体光盘,拓展了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的新途径,展现了地域性地方民族声像资源出版建设发展的新亮点,体现了地方民族研究所室的研究发展趋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该片综合反映了白族的历史与文化,是一部较为生动、直观、真切、形象地了解和研究白族历史与文化,建立更为真实的历史形象和民族概念的优秀的、具有典范作用的白族声像资料片。
3.6地方乡镇社团民间文艺协会自制资料的收集
随着地方民族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政府、文化部门、艺术院校对民间文化的支持,以及和谐社会的共建,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白族传统文化节日盛多,地方乡镇社团民间文艺协会,自编、自演、自摄的节目声像资料片层出不穷,给白族声像资料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打造文艺精品,再铸文献名邦辉煌,建设新文化大理的大理市文联,及下属文艺社团,在多年的精心打造下,创作拍摄了多部申报国内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像资料片,如《白族原生态民歌》(CD)、《白族三道茶》(VCD)、《白族民居彩绘》(VCD)、《白族绕山灵》(VCD)、《白族民居――周城》(VCD)、《白族扎染》(VCD)、《剑川石宝山歌会》(VCD)、《白族的节庆与婚俗》(VCD)、《大理的风花雪月》(VCD)、《大理水上人家》(VCD)等,都是我们收集白族声像资料的重点对象。
3.7地方市场影像数码工作室及个人自制渠道的收集
大理白族婚俗、祭祀民俗,有其独有的古老的民族文化价值,如《金花贺喜》(VCD)、《白族掐新娘》(VCD)、《白族丧葬音乐》(CD)等。另外,白族人民家里遇到办这些事时,都要请人来摄像,留下永久的记忆。这些资料,在地方市场影像数码工作室,及个人摄制留存中,就能收集得到。或到白族民间拍摄,进行数码录音,计算机影像编辑,获取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白族民俗的声像资料。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的重要策略。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关注、留心、追踪白族声像信息,不断收集、保存白族声像资料,才能更好地适应地方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我们民族的和谐文化,使我们民族的声像信息资源,得以保护和传承。
4、大理白族声像资源利用发展前景
利用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充分有效的利用,才能快速建设发展。
大理白族声像资源的利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显见:
4.1 白族学学习和研究的信息参考源;
4.2 了解白族及大理的又一扇视频窗口;
4.3 保存白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
4.4 传承白族文化的新型文献载体;
4.5 丰富大理旅游文化产品;
4.6 增进白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交流;
4.6 建设特色声像资源,促进文化和谐;
4.7 实现民族文献资源声像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共享。
一部10分钟的影像资料片《中国大理》(DVD),真实的呈现了大理――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自然风情、唐宋元明清的深厚历史、白族和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独特文化、和独有的风花雪月、视为现代人追寻的人间仙景……。
最后,赢得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
可见,大理白族声像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白族声像资料,会让你看到:……游魅力大理,圆蝴蝶之梦。……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飞来采花蜜……”,影片《五朵金花》,金庸先生以大理为背景著的《天龙八部》,给人们无不向往这神奇美丽的大理。
可见,声像资料之功效。
总之,大理白族声像资源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利用于白族学的研究,白族文化的建设,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对外宣传与交流,民族知识信息的获取,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建设,民族和谐社会化的建设与发展。
让你看到:文化大理风光无限、经济大理商机无限、未来大理发展无限。
参考文献:
①任翔、李东红主编;云南大学研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系列光盘之一《白族》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8:38。
③刘兹恒主编《非书资料采访工作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