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16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中职;汽车专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98-0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以及汽车相关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得到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开始急剧增加。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但通过笔者数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专业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汽车专业对中职生来说,存在着喜欢汽车专业却学不好汽车专业课程的现象。这给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思考。

一、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好汽车专业课程的原因不是唯一的,存在于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设备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表现如下表。

对于上述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解决这些教学中的问题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各方面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

二、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定位

(一)中职汽车专业学生特点的分析与定位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未来工作岗位的劳动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熟知学生的特点以及用人单位、企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满足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现在相当多的中职学生文化水平程度偏低,未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另外很多中职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在校学习时学校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不合理,造成很多中职学生毕业时并没有具备行业需要的职业能力。但学生就业时对企业、薪金、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却很高,中职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定位存在严重偏差。而企业对中职毕业生在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能力、基本素质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造成学生的期望与企业的期待错位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纠正学生对自身的认知与定位,培养学生对企业需求的了解,有效的途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一是在教学中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工作过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企业及自身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将来就业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高傲自大;二是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和擅长的事出发培养学生,不能只考虑知识本身的“可接受性”和“应接受性”,应考虑学生的“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性”,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度及职业能力。

(二)中职汽车专业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定位

中职汽车专业由于学校设备、师资力量、学生人数等原因,在实际教学中会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一体化教学因为设备、场地少、学生人数多造成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的有效操作时间减少,教学组织比较困难;二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中以“拆”为主,学生不清楚拆装的目的和意义,造成在工作中无法排除汽车故障,甚至因为误拆零件而造成车辆更大的损伤;三是教学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缺少实际情景,实际的操作较少,造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学校的设备、场地、师资力量的情况。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教师可以胜任教学,场地、设备可以施展教学为前提,同时,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将来要面向的工作岗位以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细化为技能点、能力点、知识点并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性。(见下图)

图中职汽车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图

三是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中职学生中,很多人在学习书面知识、吃苦耐劳、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一定考虑学生的这些不足,将这些职业需要的关键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掌握,具有教学的可操纵性。

(三)专业教师的分析与定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但大多数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停留在传统教学中的“好”与“差”的模式,不能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特点,从而使教学面临两难境地。另外,教师缺少必要的培训,对职业技能、职业标准了解欠缺,从而造成教学中以书本为主,严重脱离实际。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培训、强化教学反思,了解行业新技术、新知识,了解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能力发展趋势等内容,使自身向“双师”型教师进行转变。

(四)教学设备的定位

教学设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汽车专业的教学实施比较重要,否则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与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只有足够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才能支撑教学的顺利实施。今后教学设备的添置,不能只局限于学校的申购,还要从校企合作、共同研制适应教学的设备等方面考虑。

三、结束语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确确实实摆在了企业与学校的面前,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完善。一线教师应多考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多有用的实践经验用于教学改革,结合企业需要将更多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具有自己的特点,使中职学生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企业、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黄静.浅谈中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篇2

一、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兴起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问题解决教学学习模式是指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注重问题解决者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并注重对问题解决者的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意志力的培养。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教师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解决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着引导和点拨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能独立思考,然后教师适当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帮助,最终使学生成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原因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既不像小学阶段那样懵懂无知,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又不像高中阶段思维已经较为成熟。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较好时期,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对学生的性格以及整体上的能力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新课程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

应用

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使用,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尤其是新课程环境下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与新课程的主旨更加吻合。本文主要从口语、阅读以及写作三个方面,对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1.口语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解决既可作为教学方式,又可作为教学目标。因此,对其进行应用也可围绕着这两点来进行。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使用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口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将对口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关于“点餐”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解决。如“―May I take your order?―Sure,I’d like some noodles,”在这组对话中有可能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发现很多学生对前一句无法进行完整表述,总是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那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这是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差异,因为按照中文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拿你的菜单吗?”学生可能对这种问法无法理解。此时教师可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多为学生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翻译,并和正确翻译进行对比,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句式,同时了解中英文之间的不同。

2.阅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阅读是较难的一个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词汇储备量不足,对阅读中较多的语法结构不是很理解,而且很多时候虽然能够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但对细节的重视不足,导致在学习中出现各种问题。那么教师此时就可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然后分类,并根据问题制订有针对性的能够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解决方案,为学生提出最终的阅读目标,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以目标为指导,自觉地完成阅读学习,并实现阅读目标。

3.写作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词汇、短语、语法以及句子结构等的要求都较高,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如应该使用词汇的过去式的地方用成了现在式、特定短语之后动词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固定搭配使用错误等。如“What can I do for you?”为固定搭配,不能将其中的“What”换成“Where”,或者将“for”换成“to”。此时教师依然可以按照阅读教学中的方式,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及分类,然后制订写作目标,使学生在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写作练习,避免出现一些较为常规的错误。

三、新课程下初中英语问题解决学习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策略

1.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引导以及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对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无论教师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还是学生使用何种学习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

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学和学习方法是指在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对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方法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创设问题环境。教师要提出学生感兴趣且符合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尝试引导。指导学生将问题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和关键;再次,自主解决。当教师完成引导工作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反馈。学生将问题解决的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其进行评价。

3.将问题解决作为技能训练

篇3

论文摘 要:“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信息及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特点是系统性强、概念抽象、数学含量大。本文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完善了教学手段,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引言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诸如移动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数字通信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有关通信系统的重要结论。本课程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面广,概念抽象,系统性强,同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因此,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紧迫和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2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信原理课程的理论学习往往有大量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理论概念较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但学生不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容易感觉乏味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化;(3)课程试题库陈旧;(4)实验教学内容陈旧;(5)理论和实践相分离。 

 

3 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小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立足教学内容力求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理论教学方面,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授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多体并存,优势互补。最后,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和丰富课程试题库,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通信产业的最新进展和目前比较前沿的通信系统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新型通信技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使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方面,合理配置演示性、验证性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充分利用仿真实验的便利条件,并将仿真实验及硬件实验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融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吸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以适当引入和灵活配置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软件,由学生设计和实现虚拟实验,通过灵活配置一些仿真参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通信原理课程中的概念和结论。具体设计题目包括: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演示等等。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通信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角度给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良,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了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星海,魏长智,张鲁,等.“通信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7-88. 

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代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而实验能够有效的实验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实验与化学学科的学习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实验引起高度重视。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高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一、存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现代教学不管是在教学质量方面,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实验作为学生进行化学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受到了高度重视,而且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这是值得我们欣喜与自豪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化学实验依然存在一些不完美之处,影响了学生实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先就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教师的实验水平尚待提升

高中化学教师受到过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毋庸置疑,然而对于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已经掌握的实验技能。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教师如果不能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及时提升自身的实验水平将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目前高中化学教师的化学实验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

(二)探究性实验较少

高中阶段需要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做的实验有很多,但就化学教材上的实验而言,有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到实验室操作,然而我们细细的翻看高中教材上的实验不难发现,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实验却不多。受实验器材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少数的探究性实验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到实验室进行探究,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对未知“进军”,是培养学生的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目前进行的探究性实验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多种实验能力的发展。

(三)实验的准确度尚待提升

实验活动是一项十分严谨的活动,尤其在高中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更应该处处留心。而目前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准确度并不高,很多学生在对实验定位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没有将重点定位于实验过程,而将重点定位于实验结果,这就导致学生一味的追求是否能够得出结果,而难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考、观察与研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准确度不高,不仅影响了实验的有效性,也影响了预期实验结果的出现,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造成了困扰。

(四)难以实现实验途径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和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能够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良好实验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就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验而言,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同时受实验室器材的影响,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机会有限,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除了实验室之外,学生不能积极地寻找多种途径进行实验,例如:难以在生活中展开实验活动,这些都影响了高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

上文中提到的目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有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实际的化学实验情况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应该及时加以解决。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本人采取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师的实验水平

为了使化学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输出,同时又要注意知识点的输入,使自身的实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提升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水平的过程中途径有很多种,本人认为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途径,就是一方面教师要自觉的进行自我充电,积极关注新的化学实验方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高中化学教师实验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平台。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化学教师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自身实验能力的培训等,使教师的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

针对目前高中学生进行的探究性实验较少的情况,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当然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使学生的实验能够顺利开展,这样不仅达到提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探究能力的目的,而且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进一步提升学生实验的准确度

我们在谈及实验的准确度的过程中,应该明白影响实验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态度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实验准确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从学生的实验态度着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实验是一项很严谨的活动,不管是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还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都应该十分严谨,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进而学生的实验准确度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只有准确的进行实验才能有新的发现,也才能顺利的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

(四)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篇5

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实验在生物学科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同时实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只有在中学阶段打好生物基础,才能在以后的生物实验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然而在目前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为了更好的提升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欣喜地看到近年来生物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不仅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更加高效,而且生物实验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学生的生物学科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本文首先对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器材教学中存在不足

生物虽然是一门研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然而要想使学生的生物学科素质得到有效提升,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就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而言,教师首先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器材的使用教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实验器材的操作方法,才能使实验顺利的开展。而存在于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器材使用方法没有引起重视,这势必对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

(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没有引起重视

学生想要顺利的开展实验活动,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实验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验学习。而学生良好实验素质的养成,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而就目前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中学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讲解,而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也影响到学生生物实验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难以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验有效结合起来

翻开中学生物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上的很多理论知识点,都需要教师通过实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目前中学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在有效通过实验展示相关知识点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并没有配之以实验,结果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的实验步骤进行压就,进而势必会影响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点。

(四)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

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使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际操作机会。而就目前中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情况来看,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本应该由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项目,可能由于实验室器材紧张或者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学生失去了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学生难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很多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易被发现,因此这就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存在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结合实际的生物教学经验,本人在上文就目前存在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展开了论述。新时期,想要使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须扫除存在于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器材的教学

针对目前生物实验教学中,对基本实验器材的教学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引起重视,并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扎实、准确地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生物实验虽然较为复杂,但是是由基本的操作构成的,如果学生难以有效的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整个实验活动势必难以顺利开展。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对学生有效使用基本的实验器材的情况提出了严格要求,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够对基本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的操作,为学生有效进行实验奠定基础。

(二)多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

针对目前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一些问题,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教师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指导,尤其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进而使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逐渐得以养成。

(三)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针对目前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没有与实验有效结合起来的情况,要求教师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实验的有效结合,使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一方面,借助于实验使学生有效的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另一方面,在理论知识点的引导下,也能够使学生对实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阅读面不足,学生知识面不广的问题。初中阅读教学是初中老师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在语文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到语文的学习。造成初中语文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深,没有涉猎到很多的阅读书籍与材料。阅读并不是说了解了其中的内容,整个阅读过程就完成了,而是学生自己吸收和内化的一个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的问题,就会造成学生在阅读这一内容上很难再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吸收。所以,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2.知识转化能力较差

初中语文阅读中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就是知识转化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停留在文章或者是其他阅读材料的文字表面,没有深层次地了解到阅读材料的含义,或者是没有鉴赏阅读材料的能力,甚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难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这是这个阅读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如

果长时间下去,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造成初中学生知识转化能力差的原因还包括初中学生语用知识能力差的因素,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来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3.想象空间有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和知识转化能力较差的问题之外,还包括想象空间有限的问

题。语文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且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然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出现找不到想象的途径,导致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文章内容的掌握只是局限在文章的表层,理解不到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使学生读到的阅读内容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空间有限也是一个问题。

二、如何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初中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和避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立足于教材,引

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老师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一些知识和书籍。并且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教材,不断地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树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在课外能够积极地阅读课外书籍,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2.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除了扩大阅读面之后,老师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尽量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加深对阅读内容的深刻记忆,从而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要达到这一目的,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在教材中找到突破口,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或者老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小品和话剧表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了解课本中所涉及的人物,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能够加强对文章的自我思考,使学生的认知有了不同阶段的

升华。

阅读能力是增长学生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也能够充分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所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相当重要的部分,初中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对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以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革,辛文.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03).

[2]魏微.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几种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06(07).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的完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首先了解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据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调查和分析,将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一直采用班级(30人以上)授课形式组织教学,但是,对于班级内的全体学生来说,由于其成长环境、曾经的教育经历以及个人智力的发育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在个体特征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当前,普遍采用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很少关注学生在个体特征方面存在的差异,如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想状态。例如,在一个学生总量为40人的班级内部,进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的教学,在教学结束之后,对学生就本次课程的知识进行课堂测验,用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发现,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

2、学生应有的学习自被淡化

当前,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都是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导向,统一安排授课时间、拟定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固定在一个较为被动的学习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仅充当一个聆听着,对于自身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没有独立的、自主的选择权。在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情绪以及学习主动性都对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的教学方式,无疑对课堂教学的开展不利,很难实现预想的教学效果。

3、物理学习时间受限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教育模式中,物理学习时间都集中在被安排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在物理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物理知识,以及学习物理的氛围,但是一旦课程结束后,进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淡忘之前刚刚培养出来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物理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很高的课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应用,而目前,国内的教学环境很少能够满足相关需求,使得学生的物理学习时间相对受限。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分析

1、创设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方式[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致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将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二是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解决。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应从现有资源中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便利条件。针对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进行改善,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一节,教师可以从重要的教学基础资料――物理教材中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出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图片、案例等,利用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由于大气压的存在而产生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开展课堂核心教学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2、采用问题教学法,创新教学方式

所谓问题式教学,是指学生根据所学教材或者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思考问题,通过积极地思考和分析,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发现新定理、新公式、新方法,并运用新发现去解决问题[1]。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为单方向的传递式教学,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因此,在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在于:提出一个既有学习价值、又富有乐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①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价值、有内涵、有深意;②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掌握好平衡;③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明确本次课堂的学习重点。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大气压”一节,教师可以做一个简易的塑料袋抽气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同时可以与学生进行提问和解答的互动。

3、利用教学实验,创新教学方式[2]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实验作为创新手法之一,是一个十分有用且效果明显的创新方式。实验方式与其他创新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直观性、视觉冲击性、生动性等。此外,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知识比较难于描述和表达,因此,采用实验方法对于知识的明确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透镜及其应用”一节,由于语言很难描述具体的透镜作用效果如何,因此,选择实验手段,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透镜及其应用”一节中,可以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分别将两支透镜对准阳光,并将成像点对准黑板,两个透镜的成像明显不同,这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结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既可以丰富教学方式,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本文从“对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应有的学习自被淡化;物理学习时间受限”三方面阐述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三方面提出“创设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方式;采用问题教学法,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教学实验,创新教学方式”提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篇8

本人认为,要想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仅有教师的力量是无法企及的,但是提高教学的效益,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分内职责。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队伍中的教学观念正处在不断更新的状态,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变革――由原来的教师单一讲授,逐步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转变的教学过程,也成了师生相互交往、探讨的交互过程。课堂教学争取堂堂高效。以下是我本人从有效性教学方面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激发兴趣,促进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效率往往会比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相反,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不感兴趣的话,就算再努力去做,效率往往也很低。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2.精心地创设教学情境。

二、优化教学过程,确保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控制课堂的教学行为,应少而精,并且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将要付出的劳动会减少。另一方面教师应激发、鼓励学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1.制订实际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前提。

2.有“好”的策略实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3.当堂训练,有效反馈。

4.多维综合,激情评价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三、课后反思,提升有效性

篇9

关键词:泰语教学;阅读教学;口译教学;听力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尤其是我国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日益深入,与东南亚地区,尤其与泰国之间多方面的交往与沟通越来越紧密。为了对泰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开设了泰语专业课程,培养出来的泰语人才,一般充实到外事、教育、旅游以及翻译等各个领域中,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泰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如何改进泰语阅读教学、口译教学和听力教学质量着手进行讨论分析,具体如下。

一、高校泰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泰语教学过程中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体现泰语能力的主要技能之一,但是在高校泰语阅读教学中存在这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高校泰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泰语词汇量不足。阅读的基础在于对词汇量的积累程度,熟练的泰语阅读同样需要阅读者能够掌握足够大的词汇量作为保障。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主要包括词汇的拼写、读法、含义以及使用。但目前我国高校泰语教学中,对泰语词汇量的教学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学生对词汇量的掌握存在不足,造成阅读效率的下降。

2.对泰语词汇理解不全面。泰语词汇与我国词汇有相似之处,具有一词多意的特点,但是学生在泰语词汇学习中,只是理解或者掌握了一种含义,而不了解其他的意义,造成阅读中出现意思解释不清,前后文联系不上的问题。这都是由于对词汇的含义掌握不够全面造成的。

(二)提高高校泰语阅读能力的措施

1.扩大对泰语词汇量的掌握。有足够充实的泰语词汇量,才能保证泰语阅读中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高校泰语教学中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为了增加泰语词汇量,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除了课堂词汇教学外,多进行课外阅读,对于不懂或者不理解的词汇,及时给予告知,对于出现次数较多的词汇对其拼写、读音、含义能够熟练掌握,对于部分词汇出现次数较少的,可以做理解掌握,从而达到词汇量的扩大。

2.加强对词汇理解的全面性。在高校泰语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对词汇的含义进行全面性教学,尤其对一词多义的词汇,要通过给学生多举例的方式,实现对词汇进行全面理解的目的。在对词汇理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达到句子与章节之间的理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例如在阅读中,不要仅仅纠结一个词汇的意义,要进行整句阅读,整体理解,确保阅读的连贯性。阅读中避免回读和漏读问题,保证阅读准确性的提高。

二、高校泰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泰语教学中听力的教学也是基础技能之一,听力直接关系到与对方正常交往的能力,因此听力教学在泰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泰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高校泰语听力教学中,存在教学材料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造成学生对听力教学不感兴趣,无法学到新鲜的内容和现象。

2.重视程度。许多高校大学生在泰语学习中,习惯把重点放在对泰语词汇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对泰语听力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认为能看懂文章,应付考试即可,导致泰语听力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高高校泰语听力教学的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泰语老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新鲜、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及时的掌握,结合目前泰国的经济、政治、人文、地理,揉合到听力教学中,让学生对听力教学产生兴趣,从而达到能够主动去加强自身听力学习的目的。

2.改变对泰语听力的认识。老师要为学生充分讲解泰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听力是泰语学习的基础,与人交往的桥梁,提高自身泰语能力的基石。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回到课堂上来,才能提高泰语听力的教学水平。

三、高校泰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一)高校泰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性的教学。目前,我国对泰语口译教学比较专业的学校不多,仅仅有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泰语口译专业,而大部分高校仅仅是开设了口译课程,教学中缺乏更为专业性、系统性的教学。

2.缺乏实践机会。泰语口译技能属于实践性技能,需要充分的实践,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口译人才。而目前我国高校泰语口译教学中,对实践阶段的培养还属于缺失,许多高校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二)提高高校泰语口译教学的措施

首先,建议在各大高校泰语课程教学中,开设口译专业,为培养专业性人才提高良好的平台。其次,加强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训练,为学生开辟实践环境,重点教给学生口译技能的掌握,例如,短时记忆训练,双语应用的陈述习惯等等,而不是仅仅提高翻译数量。多为学生提供口译实践活动,克服学生在口译中产生的畏惧、紧张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祁哲明.泰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15(04).

篇10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课改;问题;策略

教育部于2001年1月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改变以往从初一学英语的传统。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小学英语教育在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都得到了空间的发展,小学英语热也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近年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过程不应只是进行单一的知识传授,还应当为学生树立自信心,通过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策略。良好的语言开端会对学生日后正确掌握和使用语言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英语教育比中学和大学教育更为重要。以下,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小学阶段实施英语教育,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从优势方面来讲,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接触英语,由于儿童模仿力、记忆力强、没有心理障碍等方面的因素,儿童相比较中学生抑或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掌握语言的发音以及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今后英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英语教育,是一项比较好的教育政策。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缺乏相应的语言运用环境

语言学习环境从整体上可分为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根据我国教育的现状,英语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基本上不存在英语运用的语言环境。很多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习惯性使用汉语与学生交流。这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小学生基本不具备英语基础,教师只能通过中英文混杂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够听得懂。语言运用环境的缺乏,是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

2.师资队伍缺乏

小学英语教育在教师队伍方面,存在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小学在教师配备上相对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由于非专业的教师英语水平能力有限,词汇量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专业的学习指导,难以得到有效的英语学习。尤其在农村,临时从其他学科转来或经培训上岗的教师居多。他们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更不是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因而在教授英语方面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二语习得有哪些理论,英语教学方法有哪些,等等。更重要的是,如果转行的英语教师没经过英语口语方面的专业训练,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有可能是终身的,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3.教学方法单一

对于语言学习来讲,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但是,当前,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传统教育方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填鸭式教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的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观念落后是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制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考试成绩成为教学目标,而忽略学生学习英语的实用性、应用性。教育方式上过于单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交流较少,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小学英语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营造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

小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所学知识水平,考虑母语和英语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来设计恰当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真实的英文资料、标准的话语,以加大地道语言的输入量。小学生所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但每个单词的发音,短语及句型的练习主要是从英语老师那里学来的,模仿来的。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尤为重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小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或调节工资待遇等方式吸引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强化教师队伍。教育部门在对教师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应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强化教师队伍,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英语学习要从小学开始抓好。如果小学没学好,尤其是语音方面,到了高中、大学,即使有在语音方面再好的英语教师,学生提高语音水平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因为过了青春期之后,大脑的弹性大不如青春期前,并且也错过了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

3.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采用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即综合的教学路子。大家比较熟习的英语教学方法有语法翻译法、情景法p视听法、听说法、直接法、交际法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些方法就可以适当采纳。针对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一种或几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情景法、直接法、交际法及任务型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激发,教师适当运用情景教学法,如设置打电话、生日聚会等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说英语的热情,增加求知欲。而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加强,学习兴趣也会变得更加浓厚。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分析研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不断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