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目标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改革目标

篇1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53-01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一轮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课程标准》也随之出台,为英语基础教育改革指明方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定位本着何种理念?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否有启迪指导作用?在阅读施良方老师编写的《课程理论―― 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基础上,笔者对我国《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展开解读和分析。

1 课程目标

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最早在被许多人称为“课程论诞生的标准”的《课程论》著作中提出了“课程目标”(the objectives of the curriculum)。在该书中,课程目标指的是实际生活中各种事物要求儿童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1]。一百多年来,许多学者围绕课程目标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主要有三种取向,即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在课程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时,就有了萌芽。博比特在《课程论》一书中提出课程科学化的问题,他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精确性和具体性”,因此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2]。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泰勒(R. W. 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强调,在课程目标确定后,要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内容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每个课程目标都应该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随着泰勒课程原理影响的不断扩大,行为目标几乎成了课程目标的同义词,而且似乎目标越具体越好[3]。行为目标,长处在于它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但短处是易于将那些难测评、难被转化成行为的内容忽略掉,同时也忽视学习的整体性。泰勒在70年代曾明确表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不一定是具体的”[4],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

相比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Evolving purpose)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它注重的是过程[5]。这一思想追溯到杜威(J. Dewey),他认为目的不应预先规定,而应是教育经验的结果,目的是在过程中内在地被决定的。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 Stenhouse)提出了过程模式,认为课程要以过程为中心,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展开,而依据非事先规定的目标[6]。展开性目的这一理论重视了学生的成长、自由发展,但它过于理想化,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来自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他主张在设计和评价课程时,要准备三类课程目标,即行为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活动。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放映的形式。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7]。但表现性目标很难保证学生掌握他们必需掌握的内容。

上述每种课程目标取向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具体采取什么形式的课程目标,取决于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 新课程改革的英语课程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8]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争取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地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目标具体内容表现为:(1)重视培养学生的多文化意识,增强国际理解。(2)培养学生外语使用能力是外语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外语交流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3)提倡通过任务或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单纯知识的讲授来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支持以交流为目标的交互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运用语言的活动[9]。(4)课程标准向纲要化方向发展。课程标准应该具有规范性和规定性特征;同时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国家只确定课程的基本目标,不再对教材的编写和选择做出详尽的规定[10]。

上述课程目标内容表现了国家重视学生自由发展基础上,使课程教学按国家教育目的总体运作的原则,重视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理念。但同时,在课程目标制定上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相比,具体性不强。我国《课程标准》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培养目标上相对笼统。在提高具体文化理解与相融的能力,解决语言交流中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方面,似乎缺乏指导性和确定性。说明我国在课程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对行为目标这一取向有所回避。行为目标这种固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的身心充分发展,但如果课程目标缺乏一定具体明确性,教师就会根据各自理解自行制定目标以便操作,反而不利于国家标准的实施。

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编订具体可行、方向明确、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工作者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45.

[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1996,8.

[3] 泰勒,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36-1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论文关键词:课程目标 高中 语文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语感

一、树立“多维语文素养”的语文新课程目标理念

2003年新《课程标准》把历年《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发展为“课程目标”。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的发展演变,自有其内在的理念转向,洞察课程目标理念的嬗变,是理解语文新课程发展走向的基础和根本。纵观20多年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其中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突出多维语文素养”的轨迹。

2003年的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新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多维语文素养”取代了以往单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

什么是“多维语文素养”?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取得了丰富的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达成了一定共识,总结这些要求可以概括出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这不仅是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2.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即养成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

4.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5.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6.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

7.科学素养的形成。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养成;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8.社会主义道德以及公民素质的培养。包括以下三方面: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合作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9.具有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上九个方面所涵盖的“语文素养”内涵,比较全面地表明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前五条尽管仍然属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但是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丰富了许多。基础知识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更不再是死记硬背所能达到的,需要学生对知识深入领会并在日常运用中多体悟其内蕴。基本能力则突破了听说读写的狭隘局限,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有利于人格完善的审美能力都备受重视,而且强调能力形成背后的学习方法习惯、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主观精神因素的养成。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公民素养、人生态度等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更是个体全面发展、谋求健康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归根到底,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的。尽管如此,以上九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也只是现阶段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将继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改革走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加以融会整合,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贯穿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总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了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学生要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需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总目标提出要让学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性”。另外,在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总目标也要求高中学生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语文新课程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上的改革走向

1.必修课程目标的改革

(1)在表述方式上,从比较单一的说明性行为目标转向多样的既具有说明性行为目标,又具有描述性的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以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属于行为目标取向,具有精确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行为目标来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的整体感受、情感体验、态度、审美意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因无法全部用行为表现出来,不能转化为行为内容而在课程中丢失了。因此,对于注重审美、情感态度等隐性学习过程的语文课程来说,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容易使课程“趋向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被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课程目标,用行为目标表述比较有效,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塑造学生应有的语文素养却无法用行为目标表现出来。

因此,新语文课程目标在强调行为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了用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来描述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展开性目标注重过程,主张目标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这两者相整合,就符合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例如,“阅读与鉴赏”目标中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重的过程性动词“不断充实、完善、提升、逐步加深”等,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美好的人格精神和人生境界。另外,还有更多表现过程和发展的目标,从“努力探索、调动、发展、养成、丰富、感受、品味、领悟、体会、思考、展示……”一系列描述性动词就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目标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空间和机会,增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2)在话语方式上,突出体现了新必修课程目标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

在课程目标的句式变化上,以往《教学大纲》的句式一般采用“能……”,体现的只是对教学结果的重视。而新必修课程目标则更多采用了“学会……”的句式,以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另外,新必修课程目标用“自己、独立、主动、独特、个性化”这些词强调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就多达18处。

在“阅读与鉴赏”目标中,进一步提倡学习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并首次强调阅读的个性化。2003年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者独立自主地阅读,朗读要“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在学生获得独立自主性前提下,为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习更贴近个人日常生活,提高阅读兴趣,还首次提出了“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不仅在写作方面倡导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口语交际方面也突出了“有个性和风度”的要求。对“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在表现自我、与人交际上更有自信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标志。

(3)新必修课程目标包含了许多新概念,这些新概念集中体现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

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引进了许多新概念,比如,“精神生活、人生境界、鉴赏态度、民族心理、时代精神、阅读兴趣、科学理性精神”等。而以往的《教学大纲》,在阅读目标中甚少涉及这方面的目标。这些新概念,体现的是语文素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情感态度目标,更突出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体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在“表达与交流”目标中,更重视丰富学生个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从这些新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成了写作的灵魂。而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力求有个性和风度”等新要求,极有利于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魅力。这些富有情感性的新概念使得新必修课程目标,处处洋溢着关注学生人格健康与全面发展的光辉。

2.选修课程目标的创新

(1)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衔接,注重丰富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

选修课程体现了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选修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

(2)注重不同文体系列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

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是因为不同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应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五个系列目标中都包含了学习方法的要求和指导。如:诗歌和散文目标提出“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里就指出了学习古诗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方法: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帮助阅读理解,以及背诵领悟。又如,“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这里在提出写作要求之前,也向学生提供了写作准备的基本方法。新《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3)鼓励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拘一格。

篇3

一、以内科护理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1.病例讨论法

完成了系统疾病护理授课之后,教师提出一些典型病例,将相关的护理问题提出来,在上课前,学生对文献进行查阅,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上课时,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具体情况,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控制在8到10人左右,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小组之间讨论教师提出的护理问题,小组成员将自己的想法积极提出来,找出答案;在课堂展示环节中,教师对病例随机抽签,然后将本病例的护理方法展示出来,小组选派相应的代表上台。完成了小组展示环节之后,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本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内容;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展示的情况,分别对小组打分;同时,考虑其他指标,得出最终得分,如语言表达流畅程度、普通话标准程度、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护理措施全面等。结束了课堂讨论之后,学生需要依据课堂内容,将病例分析报告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专科护理知识。

2.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

结合课程内容,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和模拟,让学生对角色分别进行扮演,如病人、护士、医生等,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和直观,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护士的辛苦,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体会实践操作。比如:在对脑出血病人护理进行讲解时,笔者就设计了教学情境,有学生将病人的发病状态模拟了出来了,有学生则是扮演焦急的病人家属,而扮演护士的学生则是结合指导,急救处理病人。完成了模拟之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互相讨论,对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

3.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选取相关的病例,比如在教学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章节时,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的案例,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

4.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本种教学方法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综合分析和讨论,找出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在授课之前的几天,教师向学生发放相关问题,让学生自主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借助于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对内科护理中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进行了解,然后对诊断依据和护理措施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记忆。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互相讨论,教师进行启发,最后总结知识。如在教学高血压疾病护理课程时,如果病人出现了偏瘫、头痛等症状需要如何处理,这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充分激发了出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5.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通过大力的教学,学生护理评估一些慢性疾病病人,将相关的护理问题提出来,并且进行健康宣教。比如在教学糖尿病病人护理过程中,结合糖尿病病人护理程序,学生进行护理。在课堂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这样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就可以得到强化,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得到强化。

6.录像教学法

在本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安排多媒体电教片,电教片因为比较生动,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如在教学胸腔穿刺术的过程中,就可以播放一些录像,让学生对操作技巧和方法更加熟练地掌握。

篇4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学术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生硬的进行教学,而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语言载体,承担着医学博士研究生对外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在此契机下,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发展特点和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适时对博士研究生英语课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现将我校博士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1.博士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单纯。医学学制本身较其他学科长,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先就业后深造的情况,在博士培养阶段,绝大部分博士生已参加工作。这部分同学由于临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脱产,在集中半年的基础授课时间,不能完全参与正常的学习,且由于博士年龄层次分布较大。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英语教学本身存在工作障碍,同时也不是培养博士英语学习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有限,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高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师资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亦是如此。在对博士生授学位需发表SCI文章的刚性条件的制约下,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渐成为博士生课程对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桎梏。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情况

 

医学博士有其独特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培养越来越注重的是能力培养,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在配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将博士课程进行精准改革建设,将英语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博士学术能力的语言载体和培养基础。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对博士申请学位发表文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改革,近几年更是加强出口建设,“紧进紧处”,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博士入学后,最关心的是申请学位时发表的文章,处理绝大部分取决于博士的科研实验外,英语写作能力也是易于被杂志接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变化,英语教学及时更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在原来小班授课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博士学科专业及人数构建小班分班结构,分为外科学、内科学并妇产科学、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四类小班,内容上除以前开设的五类内容外,结合博士需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论文书写技巧及内容构架解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种或一类的教材,而是根据不同小班的构成,精选医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报道、研究进展、实验设计等,使得博士生接触到的英语教学都是与自身研究领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内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英语阅读、分析、翻译和书写的综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语部特别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指导,这也将大大提高博士学术成果汇报能力及的数量,同时也对博士生今后在英语写作上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2.按需学习,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博士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已经在硕士或之前的学历阶段,通过了全国CET6级、GRE或托福考试,这部分同学在全国统一的博士英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部分英语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我校拟试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如这部分学生可提供相应资格英语考试成绩证明,并取得外语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认可,可申请英语课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老师灌输性讲课方式逐渐淘汰,转而改为师生互动思辨型,小组讨论交流型和团体模拟国际会议型授课方式和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在促进博士团体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博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博士使用婴儿口语交流和发言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其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讲的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增加教师知识储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扩大教师资源,引进更高层次英语教学人才,增加授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储备量,针对博士生特点,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学习和培养不同层面的需求,做好授课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培养任课教师的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对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及时的作出教学调整,有策略的对不同类型和学科专业需求的博士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换。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在对教师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教师养成客观、严谨、系统、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主动增加对每个博士学习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进行畅快的沟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让博士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困难,增加博士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1]。

 

4.改革观念,发挥导师主导地位。研究生入学后,会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面授基础课学习,为后面进入科室进行实验研究做基础。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实行导师负责制,科研学习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导师负责。然而对于医学博士,外语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事情。对于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事务和日常管理事务繁忙,对于博士的指导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语学习和指导相对较弱,有些导师甚至并不关注这方面,导致科研实验做完后,在最后的学位论文书写和英文的学术论文书写时,学生会出现各种英文论文书写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在每年的导师培训中增加此项内容的培训宣讲,将传统的导师只进行科学实验相关指导的观念进行逐步改进,让导师慢慢理解对博士生科研期间进行英语指导的重要性,接受和改变固有的观念,积极发挥出导师对博士生英语阅读、交流和书写指导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我校博士生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越发的高,这固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点对点辅导英文文章书写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导师在整个科研进展过程中的指导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语教学还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在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目标下,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的教学原则,发展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对在校博士生做师生访谈和调研问卷反馈,积极发挥研究生学院与外语教研室联合教学工作优势,将外语教学做为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的辅助学术研究,集中对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相应对策,既是我们不断进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改进的目标重点。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34-02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日渐注重新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也步入改革队伍中,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人认为,要想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语文教学更好的发展,必须先掌握改革下语文教材的特征,然后对症下药,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唯有这样,才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的特征

1.平等的教育对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的对象发展为学生整体,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优化和调整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要确保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对待学生,教师应该做到一视同仁,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全方位的的教学任务,做好课前的预测性

相比于传统教学环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前准备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其仍然是指整个教学活动的框架,只是比先前多了些应对措施。初中的语文教师需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状况,再遵循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预想一下通过这节课讲解学生能够有哪些收获,课堂上学生会进行怎样的学习。想要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教师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针对于课堂作业、教学内容以及课上提问等环节。如果在课前不先进行预测,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就难以展开。

3.动态化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动态化的课堂教学是指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内容不再死板化,而是具有可变性。学生进行相关学习活动后,实际教学环节可能会与上课之前的预测存有偏差,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就要做到对教学方案的及时更改,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必须要倡导动态化的课堂教学。虽然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已经做好预测工作,但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初中的语文教师依然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语文教师与学生上课的互动性增强,教师需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确保每一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积极吸其老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1.更新传统教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维。首先,教学对象要针对学生的整体,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是根据新课程改革需要,优化和调整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等,做到公平公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教师需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母语,从而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还应注重美育,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学习,针对老师上课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先进行自主讨论,最后确定最佳答案。这种课堂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为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换角色,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则是课堂的引导者。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具有创新性,比如教师可以设计探究讨论式的教学、课堂实验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以及问题情境教学等等,不再是单一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语文教学课堂也不再会死气沉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实现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应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多加收集教学资料,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便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3.升华传统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创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宽语文教学的发展空间,重视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许多科目的教学都涉及到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也应大力推广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多媒体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课堂上幻灯、投影以及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有更多的认识。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讲解的主要方法是板书和口头讲解,课堂内容显得乏味无趣,现今,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不但极大的节省了时间,而且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法向学生展示书本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文章情景中,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内容,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做到推陈出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初中的语文教师还应该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才能使得初中语文教育更好地迎合新课程的发展需求,从而使得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教材的普及与推广、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学语文课堂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需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笔者就通过对比新旧课程中的冲突,来探讨一下新课程下中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旧冲突

1.新课程改革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他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的新模式,还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并且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注考试结果,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信心。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

2.冷静看待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升学率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新课程就要求淡化升学取向。不过老师还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最好和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3.适合自身发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般老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只有对话和提问才是最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的改善。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简单化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内容纷繁复杂。但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只需让其多多参与、多多实践。即多读、多说、多写。写多了自然就会越写越精彩,说多了自然也就出口成章。以往老师所做的专题讲解、题海战术只是老师一厢情愿的做法。其实语文学习不外是阅读、写作和说话,通过点滴积累、日有小进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标。

2.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全新理念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宽容和尊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甚至不过激的标新立异,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改革要求实

作为语文老师要经常性地看一些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或文章,不断为自身充电,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专家的理论知识,脱离语文教参的约束,追求创新与博大。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契机,作为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语文的教学也要从思想上、行为上进行全新的转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7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

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入课堂之前,我们教师已经进行了多次新课程培训。知道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及终身发展。怀着满腔热情,我走进了课堂,一年下来,颇有感触。

一.探究式学习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我们知道探究式学习有很多优点。如:刺激强烈、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能更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因此热爱科学,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但是,我们在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学生的基础影响探究:

客观地讲,学生基础不齐,学习兴趣欠缺。尽管教师充分主导,但是一节课下来,效率过低。要达到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对学物理不感兴趣,出现搞小动作、开小差,注意力转到课堂以外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探究能力,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俨然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小组讨论或汇报结果的时候,往往只是少数的好学生在充当“代言人”的角色,一部分在随声附和,还有一部分干脆一言不发。

其实,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少学生本来对物理就有畏难情绪,甚至谈不上兴趣。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实在培养不起来,也要强制培养。否则的话,高中的物理课程可能就要荒废了。再有就是分小组时,把学生合理搭配,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切忌强强、弱弱搭配。对于经常一言不发的同学要采取措施。如:讲个物理学家的故事、表演个节目,活跃课堂气氛等。

2.教学时间影响探究:

探究式学习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保障,教师们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基本立足于课堂。而课堂可以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又是有限的。这使得教师在决定是否采用探究式学习时有些举棋不定。事实上,一些探究式教学已流于形式:学生刚开始探究或还没探究完,教师就急着找学生要结论。尤其一些所谓的优质课: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样样俱全。一节课下来,具有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一切表象,却与新课程改革精神背道而驰。

既然新课程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一节课下来我们就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节课同样是成功的。其实,在我看来,学习物理,思维和方法更重要。

3.教学资源影响探究:

学校教学资源是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条件,探究式学习对教学设备、环境和学习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书室、实验室、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经费等等。而我校的教学资源离要求还相差甚远,还不能完全适应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自由落体运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手头的物品进行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器材为每个学生都有的橡皮、小刀、大小不同的作业纸等。先让学生根据经验判断:“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的关系”。学生的观点可能不同,再让他们用自己拥有的器材进行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这样做,学生兴趣浓厚,知识点掌握牢固。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

1.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首先,重视过程与方法。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2.教师教学方式要变革

首先,要改变我们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互动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再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3.教师自身素养要提高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恰恰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那只能是盲目探究,形式上的探究。可见,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另外,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的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所以,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三.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物理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挖掘新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成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一名优秀物理教师。我坚信,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将新课程改革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0

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在吸收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习内容方面,基于传统生物教学内容的生硬死板、枯燥乏味,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生物教学中除应注重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封闭式的课程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学习方式方面,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学特点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初中生物逐渐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向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转变,其教学特点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着眼点。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初中生物教学不应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种科学素养具体表现在生物学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科学价值观等方面。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为学生设计不同种类的学习活动,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中体会学习生物的乐趣,有效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求知能力等。

第二,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指出,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选取灵活新颖的题材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和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之一。新课程改革指出,通过探究性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生物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引导,减少书本知识的灌输,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改革为准则,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策略[J].学周刊, 2015,(8).

[2]黄静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学周刊,2012,(31).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现状

教师的素质和质量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成败,教师的培养最主要是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素质和质量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教师没有合格的学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许多拥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更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的许多不适应,这些问题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显著障碍。

(二)教师教育的模式单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但是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保守,不利于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教师主要依靠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等职后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但是这种脱离教师教学实践岗位的职后培训使学校和教师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为他们无法做到根据学校的文化和教师的教学实际来进行教育,导致职后培训的实效性不强,不利于教师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始终认为只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才合格,也把师范院校当成是培养教师的主要途径,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独立封闭。教师教育的培养体制不健全同时,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是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重大事业,各方的职责必须明确,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和学习经费等不能完全得到落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1]

(四)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课程设置标准不明确,增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融合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缺乏统一考虑;基础教育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实践课程课时少,实践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应有的生成和发展等等。

(五)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

教师教育的经费不足也一直是制约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首先,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投入不足造成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其次,在极有限的国家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中,用于教师教育的比重更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在实践中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2]

总之,教师教育的观念滞后、模式单一、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经费不足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以“课程”为核心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都进行了重大转变。然而,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质量怎样,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教书匠、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构建者、实施者、参与者、研究者、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

(二)对教师教育模式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还应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展的需要,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的模式,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起来。

(三)对教师教育体制的要求

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师范院校关起门、脱离中小学实际办教师教育的状况。要建立起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共同办教师教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形成教师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步调。高校的教师教育要经常深入到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建立两者的双向互助互动机制,教师教育要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3]

(四)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课程理念都对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了要求。

(五)对教师教育投入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关乎着新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求提高教师教育培育师资的质量,要求倾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办好教师教育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育改革的成功。[4]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更加强调了我国目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办好教师教育。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改革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新课改的成功,培养合格教师的教师教育改革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师教育机制、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和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的观念影响着教师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树立教师教育的发展观和终生教育观。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扩充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的过程,满足知识不断更新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树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人才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这一职业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教育培养的的专业化师资应从“经验型”、“教学型”转化为“研究型”、“创新型”,从只注重学科专业教育转向注重学科间交叉的整合式教育形式。[5]

(二)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是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为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育培养要求也就决定了教师教育模式。一个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的成长要经历准教师、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四个阶段。其职业发展是一个学习、实践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的过程。教师教育具有连续性,教师教育模式应是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模式。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开始,这一阶段实践环节薄弱,但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在职发展奠定基础;职后培训实践性强,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只有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教师教育培养的教师才能不断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制

为应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由独立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博学多才,具有较强的、对不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的教育学科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综合大学。综合大学学科门类多,这种多学科性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相结合,多元、开放的教师教育机制的建立,可以打破师范教育垄断师资培养的格局,促进教师教育行业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提升我国教师教育的总体水平。[6]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开放性,可以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合格师资,使符合教师资格标准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师队伍的来源,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设置合理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取决于教育目标。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施者、创造者,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进行教学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些有关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就是教师教育应达到的目标,由此决定了教师教育的相应课程设置。具体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综合化,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职业技能化等等。

(五)倾斜教师教育发展投入

教师教育投入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保障,影响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大批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发展投入的政策,保证教师教育发展的经费充足,为教师教育发展与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政策保障。政府的财政投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保障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学习条件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晓杰.试论新课程下教师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王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1).

[3] 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8(5).

[4] 陶志琼.教师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