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经济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经济的政策

篇1

绿色贸易是指这样一种贸易形式:贸易中为了防止贸易活动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身体健康从而采取的可持续发展的贸易形式。绿色贸易需要实现贸易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长远利益。基本准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绿色贸易应包括一下几个要素:

第一,绿色原料和清洁生产。企业在所要生产的商品与生产是要使用的技术时,要尽可能的尽量减少环境污染,鼓励发展清洁生产;

第二,绿色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利用完以后,要尽量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在对产品进行包装时必须努力减少完成商品包装后残留的废弃物,力争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

第四,绿色服务。服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政策转型

(一)我国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焦点问题。世界各国正在逐步进入低碳经济时代,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影响变大。改革开放30年的速发高速发展之后,我国开始采取措施推行产业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行降低能源消耗、发展绿色GDP等政策。绿色贸易思想,将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基调。因此,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我国构建绿色贸易政策转型的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片面的环境保护观点和贸易保护观点的立场都站不住脚了,绿色贸易措施的解释逐渐趋于中性。综合有关各方的观点,笔者坚持“中庸”的立场。认为,绿色贸易措施是指采取的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生态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国际贸易的目的是生态和谐具有限制作用。绿色贸易措施是各国根据其具体情况而采取的具体政策手段,根据绿色贸易措施的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为环境目的所采取的直接管理措施,如环境标准、卫生检验检疫措施等;其二是自愿的与产品相关的环境措施,如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体系(15014000)、绿色包装等;其三是类似于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性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影响到生产销售和消费这三大环节而且对对外贸易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想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先解决现有问题,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具体战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力度、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务实发展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是经济与资源消耗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系统,也是我国企业出口增长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主要方向,应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2.以技术创新推进低碳贸易的发展

我国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取领先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开发新型低碳产品。为此,我国政府可以与山东各高校联合成立山东低碳经济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节能技术、低碳和零碳能源新技术等。这些都是发展低碳贸易的基础。

3.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应对新型低碳贸易壁垒

2009年世界银行对外公布了全球碳市场的市场价值高达1440亿美元,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低碳市场的潜力非常大。但是要与国际接轨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碳交易涉及政策、交易平台、政府和企业各个方面的利益,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国内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10多个环境类交易机构,但还没有真正进行碳排放交易。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先搞试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在火电、化工、炼油厂等企业试点,强制企业因过渡排放污染物承担责任。

4.建立低碳金融体系

低碳金融体系的建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保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研究:第一,加大“低碳信贷”的支持力度。第二,扩大“低碳”外贸企业的投资规模。第三,我国政府应努力为减少碳排放和低碳技术开发的出口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5.着重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和服务密集型的产业,优化传统产业,促进服务贸易尽快由高碳模式渡到低碳模式

综合考虑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应大力推进三大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稳固提升两个生活服务业,即居民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

6.完善预警防御机制,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各种摩擦、冲突

我们也应该关注新的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政策的主要贸易伙伴,调整和变革措施,及时收集新型低碳型贸易保护案例,加强预警信息和出口风险的。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7.优化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开发新型贸易市场

篇2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

0引言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出现的金融危机,都是促使加强对经济管理作用必要的社会背景。同时,为了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安全稳定,对经济实行节约型建设政策方针,进而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管理水平,对经济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1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发展现状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为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转型,通过控制财政税收的调节作用,进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有效转型,是有效的必要措施。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资源和能源的保护加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适合国情的发展措施。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逐步发展的情况下,求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经验欠缺、难以把握标准和机制不够完善。

1.1经验欠缺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行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我国国情的客观需要有效结合的产物。随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施,取得的效果明显,但是由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本身属于新技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属于探索阶段,对相应的实施经验都有多方面的欠缺。而经验欠缺,会导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进度缓慢,收获不大。具体表现为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认识和要求,往往提出不恰当的发展方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为解决经济落后的困境,实行粗放式的经济政策,以提高经济的发展,缺少对企业有效的管理要求和整体规划,因此对企业生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听之任之。虽然经济基础得到一定发展,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建设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具体的整体规划,以及相关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经济发展后的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的再发展。

1.2难以把握标准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市场积极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大范围地统一使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标准,对具体行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无法促进行业的长远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要求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合理规划市场经济建设,对社会的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面对这种客观需要,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应注意合理把握实行标准,针对具体行业合理制定发展规划,以促进行业的实际发展符合社会需要,进而取得更深远的发展空间。但是现实生活中推行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盲目采用统一标准,对企业实行平等的财政政策,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只能拉大企业的贫富差距,严重会导致相对贫困企业的破产。同时针对地区贫富的不同,也应合理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以促进不同地区企业的共同发展,避免贫富地区过大,造成收支不均,盲目使用相同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导致种种问题的产生。

1.3机制不够完善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由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机制的不完善,产生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推广,由于属于新技术探索阶段,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也急需得到解决。种种迹象表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对大中型企业要求严格,对中小型企业要求不全面,因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差异,使用相同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很容易对大型企业形成有效约束力,但是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财政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盲区,导致中小型企业财政管理容易出现“钻空子”的现象,中小型企业的具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相应的问题不断产生,处于“此消彼长”的现象。

2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实行绿色财政政策,有利于政府针对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作用,确保经济收支趋于均衡的状态,是有效缩减贫富差距的必要措施。目前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社会,对社会的各项建设都要尊重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赢得广大的生存空间。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人们基于环保意识提出的重要生存保证,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不仅有利于市场处于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深远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强化主体地位,是政府针对金融危机合理管控财政,确保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

3节约型社会背景下促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应用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政府的指导干预作用

针对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有效实施,应确保政府主导地位和经济的主体地位,强化政府的指导干预作用。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建设,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资源管理和生态问题的综合规划和整体建设,并针对相关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可以采取强化管理部门,加强指导建设的方式,加强其指导干预作用。政府通过对财政税收政策的有效规划,是有效发挥市场经济下政府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例如政府针对节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及通过有效的经济措施加大企业对节能产品的开发力度和重视力度等。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强硬措施,强迫低能污染大的产品退出销售市场。

3.2完善绿色财政税收管理制度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应用,要不断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管理制度。因为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属于探索阶段,相应的制度还有所欠缺,需要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经验,进而制定科学的完善措施,有效地提高绿色财政税收管理作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提出的合理控制财政和经济的有效措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遵循可持续和发展的工作中心,结合具体实际发展环境和实际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3.3创新绿色财政税收管理措施

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应用,政府应加强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理论认识和实际运用能力。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地区中的实际运用,综合考虑地区发展实际和相关制约因素,进而合理把控制定方针,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在节约型社会中的长远发展,对相关管理措施和运行办法进行大胆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以满足地区发展中的实际需要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整体适用的作用和效果。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大胆创新,应根据政策环保的根本要求,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针对实际因素的影响,综合制定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创新工作。

4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构建节约型社会,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为了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实现步伐,对市场经济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是必要措施和有效途径。在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在现代化社会要求下的成功转型,也有利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关于节约型社会要求下实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要具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相关企业的发展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地区差异和贫富差异,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以达到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减少地区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篇3

绿色建筑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低能耗、安全的居住或经营活动的建筑空间,且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对建筑资源的充分利用。故又被称之为低碳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由其定义可以看出,建筑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在这里。相比于美国、日本等国,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更具优势,技术创新、全球化、先发力量、市场经济都是关键推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不断落实的减排任务,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由理论向实践操作迈进。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依据

(1)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激增的大背景下,以“低污染、低能耗”为核心思想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热点。西方发达国家,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的同时,对能源、产业、贸易、技术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产业制高点。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参议院于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面其未来战略的选择将围绕低碳经济展开。这些内容都表面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落脚点。我国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将绿色建筑经济作为建筑经济的发展方向,既是建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是发展模式转变的难得机遇。

(2)国内发展环境的影响。围绕“低碳经济”展开的争夺战已悄然拉开序幕,这对我国是压力和挑战并存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整体科技水平落后,这对于我国经济的低碳化转变有着极大的制约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大规模基础建设不能间断,能源需求迅速增长的阶段,这种以资源高消耗为支撑的持续消费增长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背离的。如何确保人们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又不将环境牺牲为代价,就成为我国今后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建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绿色化的发展是适应中国发展环境的需要,是其自身长足向前迈进的重要途径。

(3)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内在价值。我国村镇住宅和城镇房屋建筑所占面积巨大,将再建和新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前景巨大,将成为未来几年、几十年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和扩大内需有效途径。2010年,我国通过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每年都有上万亿元的消费市场,拉动经济保持3%以上的增长。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是产业体量最大、商品化程度最高、拉动GDP增长最有效、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的产业。抓住绿色建筑转型的关键期,推进绿色建筑经济大规模地发展,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绿色建筑经济的推广措施分析

(1)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绿色建筑意识。强化对绿色建筑的充分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种媒体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增强对绿色建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其经济内涵得到人们的认识及认可。将“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理念贯穿到宣传引导当中,使社会各界对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此外,相关的教育培训十分必要、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当对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强化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对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多渠道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有效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为绿色建筑经济的有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2)实施政策补贴。首先,将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作为补贴对象,因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具有外部经济性,为强化其竞争力,促进其多生产,相应的经济补贴就十分必要。给予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合理的经济补贴,不但能够调动其积极性,强化其生产能力,且对于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绿色建筑产品消费者作为补贴对象,这一补贴形式的实质是对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间接补贴,这样的补贴形式,扩大了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绿色建筑产品消费。

(3)实施政策税收。政策税收包括两个方面,包括优惠政策税收和强制性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的实施可以使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成本得以降低,实现了外部效益的内部化。从理论层面上来讲,优惠政策税收同补贴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概念是相同的。但其差别在于税收政策节省了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只需要减少一部分地方或中奖的收入。因此,这一政策形式相比于补贴更具有执行性;而强制性政策税收即是对非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实行高强度、高标准的收费标准。因非绿色建筑产品的外部具有不经济性,处于对产量减低的考虑,相关税收的引进就十分必要。通过政府的调控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配置资源,强化对建筑工程的节能监管,强化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在项目成本方面,对内外部成本的转化加以体现,提升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降低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实现绿色建筑经济领域中资源的合理流动。

(4)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发挥标杆效应。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实际推广过程中,可考虑通过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来发挥标杆作用,以榜样的理论来对市场积极引导,消除市场风险,明确政策导向,吸引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投资建设,来为绿色建筑经济的有效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条件和外部环境。

四、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建议

(1)强调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应当同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之前,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经济性则容易被忽略。但其实,绿色建筑同经济间是相关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在技术实施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太多缺陷和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的原因。因此,强调建筑的经济性,强化对指标、量化的分析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篇4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面对环境问题的压力,我国建筑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如何降低建筑的能耗量和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建筑受到越来越多建筑行业人士的认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绿色建筑是缓解现如今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尚且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和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目前我国普遍对绿色建筑没有达到广泛的共识,许多人尚未将绿色建筑的工作放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绿色建筑没有做出明显的规定,关于建筑的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建设各方并不是完全参与到建筑的节能减排。

(2)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没有达到一定的约束行为。管理部门对绿色建筑的行政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管理力度。

(3)缺乏对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绿色建筑应用材料和技术花费很高,因此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限制。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4)缺乏节能减排的经验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取得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能耗的成就,加大与加快与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和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5)看重技术和设备的堆砌却缺乏实践。相对于宣传上的大张旗鼓,绿色建筑在应用领域方面的实践发展缓慢。绿色建筑不是高技术新设备的堆砌,而是通过合理通风采光设计达到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绿色建筑项目存在很大的噱头,有许多建筑打着“绿色建筑”的噱头获取利益。

二、绿色建筑经济的推广措施分析

2.1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绿色建筑意识。

强化对绿色建筑的充分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种媒体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增强对绿色建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其经济内涵得到人们的认识及认可。将“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理念贯穿到宣传引导当中,使社会各界对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一个确切的认识。此外,相关的教育培训十分必要、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当对绿色建筑相关学科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同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强化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对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多渠道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有效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为绿色建筑经济的有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2.2.实施政策补贴。

首先,将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作为补贴对象,因绿色建筑产品的生产具有外部经济性,为强化其竞争力,促进其多生产,相应的经济补贴就十分必要。给予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合理的经济补贴,不但能够调动其积极性,强化其生产能力,且对于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将绿色建筑产品消费者作为补贴对象,这一补贴形式的实质是对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间接补贴,这样的补贴形式,扩大了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绿色建筑产品消费。

2.3实施政策税收。

政策税收包括两个方面,包括优惠政策税收和强制性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的实施可以使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成本得以降低,实现了外部效益的内部化。从理论层面上来讲,优惠政策税收同补贴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概念是相同的。但其差别在于税收政策节省了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只需要减少一部分地方或中奖的收入。因此,这一政策形式相比于补贴更具有执行性;而强制性政策税收即是对非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实行高强度、高标准的收费标准。因非绿色建筑产品的外部具有不经济性,处于对产量减低的考虑,相关税收的引进就十分必要。通过政府的调控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配置资源,强化对建筑工程的节能监管,强化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在项目成本方面,对内外部成本的转化加以体现,提升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降低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实现绿

色建筑经济领域中资源的合理流动。

2.4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发挥标杆效应。

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实际推广过程中,可考虑通过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来发挥标杆作用,以榜样的理论来对市场积极引导,消除市场风险,明确政策导向,吸引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投资建设,来为绿色建筑经济的有效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条件和外部环境。

三、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建议

3.1强调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应当同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之前,绿色建筑的先进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经济性则容易被忽略。但其实,绿色建筑同经济间是相关联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在技术实施和项目管理方面存在太多缺陷和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的原因。因此,强调建筑的经济性,强化对指标、量化的分析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2强化绿色建筑的智能自律。

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市场混乱,竞争十分激烈。其中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影响十分恶劣,低价中标也降低了工程质量。为有效制止这一混乱局面,将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推向良性化道路,智能自律就显得十分重要。智能自律使得绿色建筑能够测算各类建筑元素的运行消耗、原始价格,并将使用者、学生、各专业专家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利益。

3.3研发低碳建筑技术

要努力进入国际低碳技术的高端行列,政府得先大力鼓励低碳技术的创造与创新,将低碳技术研发机构和各大高校之间联合,共同研发低碳技术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将专业低碳技术的引进成本降低并打破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壁垒,从低碳技术的改造与创新和节能设计相结合方面看,再依照我国目前状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供暖和制冷设计等,提高建筑施工设计,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鼓励企业生产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实现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体制的一体化并将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住宅规划三者相结合。提高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制定相应的低碳技术标准,例如新型轻质混凝土结构、复合材料结构体系等。对不同层次厂家的产品进行比较,以便做出更节能的方案,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结语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转型期,建筑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迈向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既应注重内部效果,亦应强调总体的建筑投资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讲,建筑经济的绿色化转型,既是一种经济责任,又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新形势下建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于红妹。 现代建筑节能经济效益及政策研究[J]。 时代金融,2012,(30)。

[2]叶祖达。 绿色建筑的宏观经济效益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0)。

[3]黄晋太。 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异化之殇[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洪天超。 以绿色建筑为基础 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新城——以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为例[J]。 城市,2012,(10)。

篇5

关键词:共享经济;区域绿色发展;碎片化资源;交易费用

1共享经济成为区域绿色发展新动力的原因

共享经济作为依托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经济模式,能够整合碎片化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减少生态资源的重新开发。这些属性,使得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时期转化区域增长动力、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共享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绿色发展的新兴动力。

1.1共享经济整合碎片化资源

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共享经济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巧妙地将产品的使用权与所有权进行了分离。对于传统商品的交易而言,使用权与所有权往往紧密相连,交易伴随着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同时转移。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得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通过共享平台的交易,往往是交易了使用权而非所有权。这种交易性质的变更,使得原本的碎片化资源得到了巧妙的整合,将传统市场中无法交易的碎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平台转化为可交易资源。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私有产权制度并不是碎片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其并没有充分地挖掘资源本身的使用价值。在传统的经济交易中,由于交易手段、交易方式、信息获取等诸多限制,导致相当数量的碎片化资源无法通过传统交易发挥其自身所拥有的使用价值。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成熟的碎片化资源交易平台得以建立,碎片化资源的信息获取成本、交易成本急剧降低,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平台广泛应用。

1.2共享经济降低了交易费用

共享经济的实质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共享经济的产生,本质上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交易费用的显著降低。共享经济通过交易方式、交易市场、交易媒介的转变,极大地节省交易费用,尤其是信息匹配费用与信息获取费用。交易费用的降低,使企业的边界逐渐缩小和模糊,产消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提升了存量环境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资源损耗率,提升了交易的“绿色性”,同时为区域经济的运行注入了活力。1.2.1交易成本降低使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共享经济提高了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也印证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结论:政府与私有化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离散型管理模式,还存在着中间环节与中间地带,这种连续型的合作管理模式使得公共资源的开发管与理方法具有了多样性,合作管理下的地方社群模式在多数情况下比市场与政府两个极端的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共享经济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方社群合作管理的交易成本,使得这种连续型的管理模式相较于国家管理和私有化市场运作而言更加有效、管理成本更加低廉,从而提高了公共资源的管理效率,而环境资源正是属于公共资源的范式。这种效率的提高,使得共享经济本身的绿色性凸显。1.2.2交易成本降低使供需匹配更加优化共享经济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行供需的匹配,突破了传统市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交易的核心,通过价格机制为不同商品进行价值衡量,并推动了非人格化交易的广泛施行。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得价格机制的潜在效益被充分挖掘,用户越多,市场越庞大,交易匹配的可能性也越大,交易成本将越低廉。庞大市场的充分挖掘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同时降低了共享产品的平均价格。例如,在同一时段,Airbnb的短租价格比传统酒店的价格平均低20%。

1.3盘活市场存量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开发

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市场上众多存量资源的盘活,进而从源头上减少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在共享经济兴起之前,传统交易市场上的商品流通过程往往伴随着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同时转移。这一形式导致使用权与所有权的拥有者才能开发与利用产品的价值属性,使用效率普遍偏低。随着共享经济模式在区域经济中的推广,商品在短时期内只进行使用权的转让,而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巧妙分离,使得商品可以在某些时间段仅仅交易使用权而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极大地提升了存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效率,盘活了基数巨大的存量资源,降低了对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进而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消耗。

2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式

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实质,在于运用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提升生态建设的效率,是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融合通道。

2.1共享经济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过程

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方式,在于运用市场化的调节机制,通过经济运行的内生动力,倒逼传统区域发展过程中低效、粗放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升级逐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共享经济的特性显著降低了交易费用,盘活了相当数量的存量资源,提高了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消费的绿色性,降低了环境资源的重新开发,从而提升了区域绿色发展的质量。

2.2共享经济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模型的经济学解释

共享经济是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模式创新。首先,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在“一切商品皆可共享”的理念下,将迅速占领市场。市场瓜分的过程也将是共享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共享经济模式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将会逐步倒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结构自发的调整,将会与现有的政策措施产生一定的摩擦。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会倒逼政府调整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以规制与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这一过程也被称为政府治理的“重塑”;第三,政府将会针对新型经济模式和产业,从顶层设计与微观制度两个层面,规制与引导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第四,在规制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面对新兴市场,将进行针对性的制度供给。通过政府的制度供给,规制市场,使市场交易平稳有序;第五,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市场交易,将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保障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能够有效融合;第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最终将反作用于共享经济模式,提高共享经济模式与产业模式的匹配度。整个过程由图1中的①至⑥反映。在整个理论的循环过程中,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共享经济自身具有相应的绿色特性,通过移动信息化平台整合碎片化的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和政府资源,通过政府重塑和制度供给,减少市场运作本身的资源消耗,提高市场运作中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市场效率的提高,使得市场中产消者的数量增加,降低了市场对能源开发的需求,扩大了市场运行中的绿色效应,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动态运行的绿色性。

3共享经济绿色效应释放的困境

共享经济绿色效应的释放,不是自发进行的,需要政府的合理规制。共享企业虽然是技术创新引致的新兴企业群体,但是其本质上还是遵循传统企业的盈利特征,受到市场本身的逐利性引导。面对共享经济的新兴市场模式,政府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制,共享经济本身的绿色效应将无法释放,甚至成为阻碍区域绿色发展的“绊脚石”。当前,我国区域共享经济的发展,其绿色效应虽有所体现,但其绿色性的真正释放却存在三方面的困境:第一,共享经济的爆发式增长阻碍了区域绿色效应的释放;第二,地方政府缺乏对“共享产品”生产的科学引导;第三,区域制度供给相对缺失。由于存在三方面的困境,地方政府无法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的内在绿色效应,减缓了绿色发展的步伐。

3.1共享经济的爆发式增长阻碍了区域绿色效应的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34520亿元,比2015年上涨了103%。其中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细分领域的交易规模已达到13660亿元,比2015年上涨96%。除发展速度较快外,共享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超过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参与服务提供的人数超过6000万人,其中平台员工数约为585万人。根据宏观数据,共享经济在我国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多数共享经济企业成立于2013年以后,并在2014年正式投入运营。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共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迅速占领相关市场,并对传统的消费市场形成有力冲击。然而,逐渐形成的寡头垄断局面,在区域共享经济发展中逐步凸显。爆发式的增长,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共享单车行业为例,共享单车行业在近几年呈现出爆发式甚至是野蛮式的扩张,导致不同企业的共享单车迅速挤占城市公共区域。其中,武汉市以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和哈罗(Hello)单车为主要供给者。寡头垄断的共享单车市场格局,造成了大量单车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这种爆发式的扩张,使得共享单车本应具备的绿色出行效应受到极大遏制,降低了城市出行的绿色性。

3.2地方政府缺乏对“共享产品”生产的科学引导

在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消费者群体还是共享企业都更加注重共享经济模式对整个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忽视其所特有的绿色性质,导致“共享产品”未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共享企业缺乏绿色的引导机制,“共享产品”的绿色性逐渐减弱,进而影响绿色消费的长期实现。共享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利益调整,面临着监管制度的调整和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义,面临着消费者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的巨大改变,面临着新的供给模式的建立和实施。顶层设计的重新制定、微观政策的重新安排、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建立、生产者“共享产品”的供给,都给区域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挑战。当前,地方政府还处在对共享产品的管控起步区,需要根据地方实际发展情况,对共享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

3.3区域制度供给相对缺失

在区域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政策、制度的供给不足,不仅仅局限在目前舆论压力较大的网约车领域。短租行业、知识人力资源分享、私厨行业(食品安全监管)等共享经济全面渗透的行业,都存在着类似于网约车行业的规制障碍。在中央政府明确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导后,地方政府缺乏相应针对性较强的制度体系对共享经济进行引导和规制,并仍然沿用已有的传统规制模式,导致矛盾不断激化,从而阻碍共享经济绿色效应的释放,影响区域绿色发展。

4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共享经济是区域绿色发展的有效微观手段。保障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提升共享经济本身具有的绿色效应,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经济运行基础。

4.1明确共享经济下的区域绿色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能够作为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这一发展理念需要得到地方政府、产品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而在理念上普及相应的激励措施,使得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真正拥有通过共享经济的新型模式进行交易的意愿,认可共享经济模式的地位和其所具有的绿色性,从而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经济运行动力。当前的共享经济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顶层设计依然偏重于问题解决和事后修补,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微观指导性。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完善共享经济的相关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绿色效应,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共享经济对绿色消费的促进作用,制定符合绿色发展标准的共享经济发展纲要,从制度层面明确共享经济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共享经济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提供相应规范的制度支持和具体的参考方案。

4.2建立合理的地方性规制渠道

地方政府必须明确自身在共享经济发展中的定位,转变角色,从强制干预者逐步转变为引导者,从事后管束逐步转变为事前引导,并建立合理的规制渠道,完善规制方法,引导共享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充分释放相应的绿色效应,保障绿色消费的有效实现。共享经济的爆发式增长,需要政府合理的引导和规制。引导在前,规制在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各自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扮演好自身在共享经济发展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建立合理的规制渠道与规制方法,平衡好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政策尺度,充分研究政策倾斜度,科学、合理、高效地引领共享经济发展,使得共享经济平稳度过前期的爆发式增长阶段,从爆发式的注重“量”的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的注重“质”的提升,从而为绿色消费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在长期保障绿色消费通过共享经济的发展顺利实现。

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功能;绿色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0-0013-04

循环经济是在发达国家率先实践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循环经济需要立法先行与政策推动,而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循环经济法》和相关的财税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然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更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立法约束和财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与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也是必然选择。

一、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需要面向市场的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与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 (re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就技术进步过程而言,生产经验积累与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开发可以加速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开发需要资金支持,技术开发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成本。因而,为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规避技术开发过程的金融风险也是现代金融发展的目标之一。

2.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

产业结构理论与经验研究结论揭示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化与产业升级的显著推动作用。我们可以预测,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的提高。从技术经济性角度来看,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方向也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而克服转换成本则需要有相应的财税与金融手段支持。另一方面,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财税政策与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3.面向市场的金融支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无论从技术经济条件或者市场需求条件来看,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即是在政府预设发展目标前提下,通过制定相应的财税和金融手段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具有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度基础,建国初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改革开放过程实施出口促进工业化战略,都是以财税政策为主,在促进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改革深化以及宏观经济规模扩张,国家财政手段与税收杠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受到限制,而以市场机制为前提的金融手段对于宏观经济的引导作用日益加强,在这种背景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工具也需要强化金融手段的支持。强化金融手段调控宏观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的实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二、我国金融体系的环境功能缺失与绿色金融改革

1.我国金融体系的环境功能缺失

金融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功能拓展与完善也提出更高要求。纵观金融发展的历史,金融功能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可以见表1。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部分沿海省区则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从金融功能视角审视我国金融系统发展状况,国内金融机构在便利交换和中介结算方面的基础功能健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系统在促进资本形成和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现。然而,我国金融系统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提供衍生功能方面则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受长期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影响,我国金融系统功能也存在着“财政化”功能越位和“市场化”功能缺位的双功能错位现象。[1]或者说,政策性金融往往被国家的财政功能替代,而金融作为市场化的调控工具的作用有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发挥市场化的金融功能的调控作用势在必行,而我国的金融调控也需要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并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战略方向保持高度一致。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失衡,而我国金融系统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存在着环境保护功能的缺失。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生产性质无需判断,生产过程并不作为信贷资质的评价依据;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未纳入到信贷评价体系;对于环保产业或绿色认证企业没有特殊的信贷优惠。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主要服务于国家的专项任务和经济增长目标,也没有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至今为止,我国尚无一家银行宣布其接受赤道原则①。

2.绿色金融的功能定位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到金融功能的服务范围,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有关绿色金融的概念界定尚不统一,相关表述见表2。[2]

在我国,绿色金融也称为生态金融,是可持续金融的一种表述形式,它以绿色价值为导向,倡导生产和生活的绿色理念,以科学发展为原则,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标。因而,我国绿色金融的功能定位为:一是引导生产企业从事绿色生产和经营,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价值消费理念;二是动员社会资本流向资源节约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事业,促进我国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目标。

3.我国实施绿色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绿色金融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阶段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道路,基于发展观的转变即对金融功能的拓展提出要求,而绿色金融则可以为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即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转型的战略推动工具。

其次,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背景来看,2006年我国公布首份绿色GDP报告,其中测算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GDP污染扣减指数);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角度,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直接投资10800亿元,占当年GDP6.8%左右;而我国当年GDP增长率为10.1%(修正后数据),尚不足抵消当年环境污染损失与污染治理成本,我国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损害令人担忧。[3]

再次,从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来看,规避风险是金融发展的基本目标,而环境风险越来越受到金融企业关注和重视,联合国环境署金融自律组织(UNEPFI)指出了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一是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经营场所造成的资源消费与环境污染费用,也涉及保险业的金融机构对与环境相关的索赔有直接利益关系。二是不良的环境表现会引起金融投资客户的盈利能力下降,并最终危及债务安全以及增加客户偿还债务的风险等。[4]在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背景下,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面临的环境风险的潜在威胁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

三、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1、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

绿色信贷是服务于环境保护目标、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信贷业务的统称。[5]2007年7月,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绿色信贷业务全面启动。绿色信贷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地方环保部门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商业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构及制度,信贷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了解不足,制约了绿色信贷深入;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信贷”措施的可操作性;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缺少鼓励性经济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等。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地方环保部门与商业银行间的沟通联系机制,建立企业环境责任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地方环保部门提供的企业环境责任信息具有时效性;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将绿色信贷业务作为新业务的主要拓展方向之一,建立对口业务部门,提高业务人员对我国现行环境法规与环境政策的认同与执行能力;第三,发挥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作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第四,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或企业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

2.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循环经济导向作用

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组织,可弱化投入循环经济生产的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政策性或廉价资金支持,为其提供资金成本低等市场竞争优势。[6]现阶段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首先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所具有的政策性金融优势,支持与循环经济中的环境、资源等问题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促使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支持面广量多的中小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支持环保高科技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循环经济设备生产。其次,可考虑建立专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组织,将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性金融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发放财政贴息和低息信贷业业务、发行绿色债券、提供循环经济项目的风险担保等形式支持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或完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投融资服务。第三,考虑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政策性金融不应被视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主体,因而在其支持循环经济项目的融资方式和风险担保方式上,应该以商业银行提供的绿色信贷业务的配套融资方案为主,这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促进企业成长与产业转型

作为新兴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其融资能力与增长潜力空间较大。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快速成长的资本市场。首先,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环保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债等形式融得生产与研发、更新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所需的资金。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第三,可以通过金融公司发行绿色债券间接融资用于专门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或项目的新增设备和技术改造投资贷款等。充分利用资本与债券市场的融资能力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不足,动员社会力量监督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从而减轻和化解循环经济发展前期的资金投入风险。

4.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的产业投资基金

现阶段我国的宏观货币政策还存在着一刀切现象,在实施信贷指导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资源消费类与资源再生类项目,致使某些资源消费类生产中引进的资源再生类技改项目受到信贷政策抑制。[7]商业银行对循环经济项目的绿色贷款也会受短期逐利性和信贷风险等因素而集中于近期循环经济获利能力较强的项目,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是闭合物质生产系统,过分集中某一环节的循环经济投资支持不利于循环经济的长远发展。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越完整,整体获得能力越强。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尽快完善宏观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对接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基金,利用其开放融资、共担风险的优势,面向社会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和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及项目。其次,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投融资方式向战略性的资源再生与环境保护部门投资,同时要避免对循环经济的单一生产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盲目扩张,而对于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行业长期收益的领域进行重点引导投资。第三,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承担政策性金融与循环经济产业政策的双重使命,可以将国家环境保护各项投资纳入投资基金管理,并吸纳环保人士的投资捐助以及社会闲散资金,专门投资各类循环经济项目、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鉴于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过程的长期性和远期社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的短期收益可能不如一般产业投资基金,但从长远来看,其收益前景却是非常乐观的。

总之,我国要推进循环经济战略实施需要金融系统的全面支持,而我国的金融体系只有通过绿色金融体系改革才能有效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需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条件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要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主力军作用和政策性金融的辅助引导作用。此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并不断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推动金融创新等也是完善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佳菲. 金融发展视角下金融功能的定位――兼论中国金融体系功能的错位与复位[J].海南金融,2006,(11).

[2] 李小燕,王林萍,郑海荣. 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J].科技与产业,2007,(7).

[3] 国家环保局,国家统计局.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9-7.

[4] 何建奎,江通,王稳利. “绿色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7).

[5] 何德旭,张雪兰. 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6]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良性的、面向市场的金融支持[DB/OL].循环经济网,,2007-11-7.

[7]李虹. 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东岳论丛,2006,(3).

Building Green Financial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Structure of Circular Economy LIU Li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Research,Guangdong Foreign Study University,Guangzhou,511495)

篇7

【关键词】绿色经济;林业;对策;地位

【分类号】:F326.23

一、林业与绿色经济概念简述

国际社会包括学术界并未对绿色经济的概念进行统一的定义,人们对绿色经济的探讨是基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进行的。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指出,要确保把经济发展局限于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不能因为只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造成生态恶化、各种自然资源衰竭,致使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皮尔斯主张,经济发展要基于社会生态前提,追求社会生态可承受的增长。在国内学术界,不少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当是在不影响人和环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活动,抑或是能够同时带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这种经济形态可以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率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绿色经济的生态基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所提供的木材原材料具有生态环保、可降解等特点,此外还能够为人们带来大量的果实、油料、香料、药材等林产品和食物;发展林业经济还可以脱贫致富、保障能源供应。可见,林业与绿色经济联系紧密,是发展绿色经济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二、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础。森林及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森林还可以提供果实、油料、香料、中草药等非木质林产品,对于维持逾全球10亿人的生计有重要作用;林业在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维护粮油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林业是绿色经济的基石,增加森林资源资产,保持森林的活力,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增进林区人民的福祉就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发展理念。林业绿色增长不仅能够保障和促进国家的绿色增长,而且还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林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绿色增长的一个主要内容。

因此,在绿色发展模式下,森林应该有新的定位,森林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森林是国民财富的基础、国民福利的基础和国民安全的基础。

三、绿色经济形势下林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首先,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再者,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逐渐成为各国绿色经济投资的热点。

2、挑战

(1)农林争地中林业地位不利

当前,各地对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粮食消耗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农业和林业面临土地分配的竞争,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毁林和森林退化的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清晰的描述院在工业化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对土地的竞争让林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农耕毁林成为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最大因素。

(2)林业面临边缘化倾向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林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源上,这仍处于浅绿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技术进步和政策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林业生态效益的深度价值还没有被有效挖掘出来。因此,在各方面的技术还未成熟之前,深绿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贡献就会被低估,林业的边缘化地位也就暂时不会得到改变。

(3)林业被过度消费

据联合国规划署的数据测算,地球上的森林资源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如今全世界有16亿人靠森林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来谋生,超过1/2的木材作为一次性能源使用,不少于20亿人用木材来生火尧做饭。特别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林业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会越来越严重,这些都让林业资源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绿色经济形势下我国林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林业建设,推动绿色经济,既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宣传、意识形态的引导,还要注重制度建设和重点领域的投资。

1、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继续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努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巩固绿色经济的发展基础。

2、重点发展林业绿色产业,着力打造林业生态产业、碳汇产业、循环产业和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林地资源、物种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循环、低碳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与产业协调,创新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式。

3、提高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要把林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对绿色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绿色经济的发展动力。

4、加大对林业的绿色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抓住生态建设的关键领域,加大生态建设投资,保障绿色经济的发展资本。

5、完善林业发展政策,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促进我国林业发展,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林业补贴政策,推动建立以提质增量为主要目标的林业发展机制,进而激发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6、加快林业确权工作,为绿色经济发展提权保障激发各类生产经济主体特别是林农的积极性,就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确权工作,切实让林农的利益得到保护,让广大林农在经营森林中取得效益。此外,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要保障林农的参与权,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尧实效性。

7、拓宽林业融资渠道,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国内林业发展实际,我国应当建立林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脆弱地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补偿标准。此外,还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资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让林业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发展林业,推动绿色经济,这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确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林业发展战略。只有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将林业放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作用,才能切实推动林业发展、推动绿色经济的前行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普春 戴广翠 谢晨 肖望新. 发展绿色经济 林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N]. 中国绿色时报,2011-11-03A03.

篇8

关键词:绿色会计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方面工业无限制地攫取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所排放的废弃物污染了环境。这就迫使人们对工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进行协调。1999年,联合国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标志着国际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产生,我国在2001年建立“绿色会计委员会”[1]。绿色会计通过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绿色会计强调环境资源的价值,企业对环境的损耗应当给社会以经济补偿,这就促使企业肩负生态环境责任,企业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发展模式是粗放型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同时,我国实施企业绿色会计方面还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我国必须确立适合国情的企业绿色会计发展战略。

2 绿色会计的科学含义

绿色会计也被认为是环境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根据相关的经济与环境法律和法规,探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科学的检测进行确认、计量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并计算出进行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与费用,分析企业等组织的环保活动和产生的环境绩效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2]。绿色会计着眼于人们的活动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补偿问题,促使人们站在生态环境的角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在此过程中确认和计量环境管理的职责,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3.1 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其结果不但过度开采和消耗了自然资源,而且使生态环境恶化。对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传统会计发挥监管的职能。我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而企业的发展浪费掉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资源的紧缺。与此同时,工农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废液、废渣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导致了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迫使我国政府和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治理投入。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而每年为治理环境污染的资金投入达到几千亿。这样就迫使人们扭转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促使企业等单位实行绿色会计,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实行绿色会计显得十分迫切。

3.2 实现绿色GDP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每年保持快速的增长,同时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我国必须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明确企业、组织、个人的环保责任,而绿色GDP正是发挥此项监督和引导职能。绿色GDP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包含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的最终成果,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GDP应是扣除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后的GDP总量、速度及其构成[3]。它是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净”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情况。绿色GDP创新了GDP的含义。绿色GDP在核算上依靠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包括环保、统计、工业、农业等部门,我国采用绿色会计有助于绿色GDP的核算。

3.3 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实行绿色会计就是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互为依存。绿色会计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带动绿色会计的实践。而绿色会计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经济实行绿色会计必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会计成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建立和健全绿色会计必须坚持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会计原则的创新。绿色会计的创新原则包括:政策性原则,绿色会计的核算应遵守我国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社会性原则,绿色会计应体现企业的环境的责任,企业应是社会公民的身份,企业的业绩应以企业创造的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绿色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为政府进行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我国绿色会计的构建应借鉴西方的绿色会计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实现创新发展。因此,我国企业通过实行绿色会计核算,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实现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的需要

绿色会计能够实现我国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它首次将生态环境作为可以计量的价值资源,而成为环境资产。企业需要付出成本才能占有和使用环境资产。企业的环境成本就是环境资产体现。企业环境资产的价值伴随着生产转入新产品成本中,因此,导致了企业的利润量的减少。绿色会计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促使利润最大化,就是对环境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一方面,企业应在环境资产的总体消耗上进行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应提高环境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其中,提高企业环境资产的循环利用率成为最佳的方法。这样促使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机制,以此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企业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自然资源的低投入和高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绿色会计促使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走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绿色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监督和披露,促使企业履行其环保责任。绿色会计促使企业从“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转向了循环经济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和社会最优化的经济效益,促使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4]。

4 我国实行绿色会计面临的挑战

4.1 需要加强企业的环保理念

通过对我国公众对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调查显示:公众对企业的环保满意度比较低,特别是奶品企业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使公众对企业的环境责任不信任,一些人认为企业仍然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了生态环境。因此,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还有待加强,还应加大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

4.2 需要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

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分支,我国对此的研究和应用还很晚,缺乏系统的绿色会计理论作为支撑。同时,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十分复杂,企业的绿色会计在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方面存在着不规范和不科学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3 需要完善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和法规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领域变得更加复杂,我国原来颁布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显得有些过时,特别是环境执法部门的执法不严,企业隐瞒污染环境的事实,企业还不能披露绿色会计信息,这些都促使我国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和法规。

4.4 需要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

由于绿色会计涉及了很多新兴学科,如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很多会计专业的人才还没有接触到这些学科,还欠缺绿色会计的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因此,我国企业明显缺乏绿色会计专业人才。这样我国应该增加对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企业实行绿色会计的有效性。

5 我国实施绿色会计采取的措施

我国的绿色会计学科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企业绿色会计的计量很困难。我国对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还很滞后。因此,我国实施绿色会计采取的措施应采取以下措施:

5.1 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必然引发相关政策和企业的环保意识的变革,只有大力宣传企业的环保责任,才能为顺利实施绿色会计奠定思想基础。强化社会企业对环保的重视和投入,使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企业实现的利润应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5.2 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

我国应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并且完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提高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为企业实施绿色会计提供理论指导。我国政府应为绿色会计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合作,给予研究资金、人才方面给予支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解决企业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理论问题。

5.3 完善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和法规

我国应完善相关的绿色会计法律和法规,为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提供法律保障。我国还应将绿色会计的准则和制度纳入到《会计法》中,明确绿色会计的法律地位,明确企业的法律责任。环境相关执法部门应依照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严格执法,做到奖惩分明。

5.4 加强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会计需要专业的绿色会计人才做保障。因此,高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培养绿色会计人才,使其具备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高校应设置绿色会计课程,企业应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绿色会计的培训,从而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促进企业绿色会计的实施。

5.5 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为企业实施绿色会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这些部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促进企业顺利实施绿色会计。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绿色环保发展基金,行政职能部门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税务、财政、金融等部门对绿色会计的推行给与政策上的优惠并重点支持[5]。

6 结论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使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绿色会计能够协调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企业走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绿色会计的法律和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会计。我国建立和健全的绿色会计体系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改清.绿色会计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10,(19)

[2] 康勇.中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3] 王泽淳.浅析企业环境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5).

篇9

摘要: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实现。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循环经济主体的动力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体;动力机制;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因而与企业、消费者和各级政府密切相关。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成员或主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在循环经济运行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些主体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发挥各自的职能并相互协作。这样,整个循环经济系统才能顺畅运转起来。然而,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实现。事实上,当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时,不会购买再生利用产品,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同样,当循环产业无利可图或资源能源监督都未能形成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转变增长方式,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一、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因而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而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为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借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创造条件;作为集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绿色采购行为直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和居民做出表率。

为使循环型经济系统顺利运转起来,企业、消费者、政府这三个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首先,企业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如,企业要制造节约资源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消费者也要实行绿色采购,优先购买此类产品。在这里,企业把保护环境纳入经营宗旨和消费者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是二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条件。其次,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中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围绕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回收、运输、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所谓静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述各类企业都是循环经济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相互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就无法顺利运行。再次,要建立政府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也应通过确立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适应政策的变化,以求减少政策执行阻力,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保证政府制定的目标、规划、法令、政策等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

为保证循环经济主体实现各自的职能,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一)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就会使其积极作为,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只有当它使企业有利可图时,企业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其发展,从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如,当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循环型产业成为一种巨大的商机时,企业就会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推动它的发展;当资源循环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时,企业就会从追求低成本高利益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对企业主体主要表现为追求循环经济中潜在的最大利润,对消费者则主要表现为以较低价格获得预期需求的满足。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决定于对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较,在效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商品。当循环型商品与原有同类商品相比效用相同或近似而价格低于或仅略高于原有同类商品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可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这种以低成本获取需求满足的利益诱导,会开拓和扩大循环型产品市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指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赋予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在循环经济运行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使这种运行成本在内部转化为各主体的成本,从而形成由环境责任约束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如,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承担管理、处置废弃产品的经济责任,使由此发生的成本内部化为生产企业的成本。这样,会激发企业积极开发产品回收处置系统,努力降低回收处置成本,并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各环节努力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当生活垃圾由政府统一处理时,消费者没有成本意识,也不会主动进行垃圾减量化,而当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使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责任由消费者承担时,由于消费者有了成本意识,就会产生回收再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排放的内在动力。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关键性作用,如果政府的决策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则循环经济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形式赋予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并建立和实施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责任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形成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约束力。这种环境责任的约束力就会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通过教育和学习,使人们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持人类持续生存能力的价值观,就会产生自觉推动循环经济的动力。在循环经济主体中,绿色消费者是在绿色价值观影响下最先涌现出来的循环经济主体。这里所谓的绿色消费不仅指消费者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还包括选择环境负荷少的节约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产品。因此,绿色消费不仅在于倡导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还在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出现了日益扩大的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在一定经营理念支配下进行的。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以追求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润为唯一出发点,不考虑自身环境行为后果。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生态效益。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者群体日益扩大,政府有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国际公约中的环境法规也日益严格。在上述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行为逐渐成为其获利乃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型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已成为自身发展的新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政府的全部执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执政理念是政府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执政活动的动力所在。为保证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对政府的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外,还必须确立对政府的绿色价值观的影响机制,通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形成政府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泉。

三、构建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措施

(一)运用经济措施构建循环经济的利益诱导机制。运用经济措施保证企业和消费者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是构建其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建立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明确其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促进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企业产生珍惜环境和资源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企业致力于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和再循环。第二,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制订财政政策,政府投资兴建大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公益性项目,强化政府主体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从排污收费建立的生态环境基金中给予支持。实施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要求政府必须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制订金融政策,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通过银行的优惠贷款或运用证券和债券等融资手段给以支持。第三,制订鼓励消费者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押金返还制度,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容器、电池等可再利用和危害环境的物品,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活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促使消费者避免过度的饮食消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建立罚金制度,推动消费者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体;动力机制;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因而与企业、消费者和各级政府密切相关。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成员或主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在循环经济运行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些主体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发挥各自的职能并相互协作。这样,整个循环经济系统才能顺畅运转起来。然而,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实现。事实上,当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时,不会购买再生利用产品,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同样,当循环产业无利可图或资源能源监督都未能形成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转变增长方式,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一、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因而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而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为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借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创造条件;作为集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绿色采购行为直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和居民做出表率。

为使循环型经济系统顺利运转起来,企业、消费者、政府这三个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首先,企业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如,企业要制造节约资源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消费者也要实行绿色采购,优先购买此类产品。在这里,企业把保护环境纳入经营宗旨和消费者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是二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条件。其次,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中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围绕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回收、运输、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所谓静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述各类企业都是循环经济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相互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就无法顺利运行。再次,要建立政府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也应通过确立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适应政策的变化,以求减少政策执行阻力,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保证政府制定的目标、规划、法令、政策等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

为保证循环经济主体实现各自的职能,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一)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就会使其积极作为,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只有当它使企业有利可图时,企业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其发展,从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如,当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循环型产业成为一种巨大的商机时,企业就会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推动它的发展;当资源循环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时,企业就会从追求低成本高利益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对企业主体主要表现为追求循环经济中潜在的最大利润,对消费者则主要表现为以较低价格获得预期需求的满足。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决定于对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较,在效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商品。当循环型商品与原有同类商品相比效用相同或近似而价格低于或仅略高于原有同类商品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可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这种以低成本获取需求满足的利益诱导,会开拓和扩大循环型产品市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指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赋予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在循环经济运行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使这种运行成本在内部转化为各主体的成本,从而形成由环境责任约束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如,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承担管理、处置废弃产品的经济责任,使由此发生的成本内部化为生产企业的成本。这样,会激发企业积极开发产品回收处置系统,努力降低回收处置成本,并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各环节努力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当生活垃圾由政府统一处理时,消费者没有成本意识,也不会主动进行垃圾减量化,而当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使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责任由消费者承担时,由于消费者有了成本意识,就会产生回收再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排放的内在动力。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关键性作用,如果政府的决策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则循环经济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形式赋予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并建立和实施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责任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形成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约束力。这种环境责任的约束力就会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通过教育和学习,使人们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持人类持续生存能力的价值观,就会产生自觉推动循环经济的动力。在循环经济主体中,绿色消费者是在绿色价值观影响下最先涌现出来的循环经济主体。这里所谓的绿色消费不仅指消费者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还包括选择环境负荷少的节约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产品。因此,绿色消费不仅在于倡导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还在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出现了日益扩大的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在一定经营理念支配下进行的。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以追求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润为唯一出发点,不考虑自身环境行为后果。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生态效益。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者群体日益扩大,政府有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国际公约中的环境法规也日益严格。在上述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行为逐渐成为其获利乃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型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已成为自身发展的新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政府的全部执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执政理念是政府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执政活动的动力所在。为保证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对政府的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外,还必须确立对政府的绿色价值观的影响机制,通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形成政府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泉。

三、构建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措施

(一)运用经济措施构建循环经济的利益诱导机制。运用经济措施保证企业和消费者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是构建其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建立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明确其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促进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企业产生珍惜环境和资源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企业致力于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和再循环。第二,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制订财政政策,政府投资兴建大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公益性项目,强化政府主体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从排污收费建立的生态环境基金中给予支持。实施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要求政府必须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制订金融政策,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通过银行的优惠贷款或运用证券和债券等融资手段给以支持。第三,制订鼓励消费者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押金返还制度,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容器、电池等可再利用和危害环境的物品,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活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促使消费者避免过度的饮食消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建立罚金制度,推动消费者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