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政教育的内涵

篇1

>> 刍议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 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思想与行为 必然和自由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范畴研究 理论与实践: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对偶范畴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疏通与引导 主导性与多样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对偶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述评 论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作用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理解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逻辑起点述评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内涵与特征探析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与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的梳理与分析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 试论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4): 102-106.

[3]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3-4.

[4]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23.

[5]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8-11.

[6]王建华.思想行为・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6.

篇2

【摘 要】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及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地认识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教师的课堂管理观的内涵、特征及作用等三方面对其进行思考,以期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有更清晰地认识。

关键词 课堂管理观;内涵;特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115-02

我国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观给予深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如新课程改革中对课堂观就进行了重新定位,这就要求新时代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应该更新观念,以便更好地促进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但是客观地讲,教师课堂管理观的改善与每年大量的教师培训投入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对课堂管理观内涵的全面理解、对课堂管理观特征的全面透析及对课堂管理观作用的诠释等有助于对其有更清晰地认识。

一、教师课堂管理观的内涵

研究者魏雄广认为,“课堂管理观是由教师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而产生的对课堂管理的看法和态度。”张育青认为,“课堂管理观是指由教师的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而产生的对课堂管理的看法和态度。”结合以上学者对课堂管理观的界定,本文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观的理解是:教师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中,基于对教师课堂管理、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课堂管理的个人看法。

首先,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其次,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是经过严密思维加工后的理论成果、是从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的经验及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的一些朴素的观点,这构成了教师的课堂管理观的内容。最后,教师的课堂管理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折射出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所秉持的价值观。

二、教师课堂管理观的特征

1.个体性。课堂管理观作为教师对课堂管理的一种观念,具有深深的“个人烙印”。观点、观念是个人的一种认识,这意味着教师所有的关于课堂管理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他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见解”。发生认识论论证了认识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逐步建构的结果,教师就是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在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每位教师课堂管理观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这反映了每位教师在建构自己对课堂管理的认识时,对同样的客观教育事实认知选取的视角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另外,教师头脑中对同样课堂管理观内容的结构方式也不一样。因而无论是教师课堂管理观念的内容,还是其表现方式都具有个体性。

2.外在表现的复杂性。教师的课堂管理观一般表现为在课堂管理中外显的语言、行为,即教师课堂管理观与其课堂管理行为之间表现为一致性的关系。但是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践行的行为与头脑中持有的课堂管理观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矛盾的。研究者如张婷婷、黄敏及朱江涛等已经提出了教师课堂管理观和课堂管理行为存在差异的观点。教师的课堂管理观能否表现为相应的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课堂中师生的行为是多样化的,师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行为都有从事这一行为的需要和理由,每一种行为的产生都受到主体当时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环境的影响。

3.情境性。“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研究一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即他的家庭、学校、朋友、工作场所等在社会中的状态。因此,应重视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所折射的课堂管理观与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提醒我们根据教师个别的课堂管理行为去判别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脱离具体的情境去谈论教师的某种课堂管理观将失去意义,也即是要求我们要将教师的某些课堂管理观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来分析。

三、教师课堂管理观的作用

1.教师课堂管理观对教师的作用。

(1)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其课堂管理行为。教师在课堂管理上的行为也是其课堂管理观的外显,而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并不必然反映其课堂管理观。现实中,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与其课堂管理观出现脱节现象,其原因复杂多样,但毋庸置疑的是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在不同层面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

(2)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其课堂管理效率。不同的教师会持有不同的课堂管理观,而课堂管理观的不同使教师采取不同的课堂管理方式,进而产生不同的课堂管理效果。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一些教师不科学的课堂管理方式,不仅没有促进课堂管理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失败,导致其人生理想的破灭。当今,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及关注课堂中师生间的关系等课堂管理观已经深入人心,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管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完美人生奠定了基础。

(3)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其认知。教师的课堂管理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就像一个过滤器,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管理活动时,他们会将收集到的信息和自身的课堂管理观联系起来去思考、解释和处理信息。帕贾斯(Pa-jares)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广泛地影响着其认知加工过程,它不仅影响着注意选择、信息检索、贮存、提取等信息加工过程,而且还通过影响其情绪、情感来间接地影响认知过程。”课堂管理观从属于教师教育观念,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必然影响教师的认知及认知加工过程。

2.教师课堂管理观对学生的作用。

(1)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学生的课堂态度。教师受课堂管理观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课堂管理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影响学生上课学习的情绪状态和课堂态度。一方面,教师以严格的课堂纪律、批评否定等课堂管理方式进行课堂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有效的课堂纪律,适时、恰当地批评、否定是维持良好课堂秩序和提高课堂管理效率的保障。另一方面,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兴趣、特长等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信心。

(2)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20世纪60年代对课堂管理的研究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管理中的参与性,在管理理念上达成了排斥严格的稳定性和只强调课堂中秩序的共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德雷克斯逻辑后果模式强调要尽可能地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逻辑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态度。根据这一观点,教师在课堂管理理念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强调师生彼此尊重,将会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负责,有利于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

(3)教师的课堂管理观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在反思、总结传统课堂管理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成绩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管理观,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挥其潜能的平台和空间,而不是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唯一标准和尺度。要求教师更新课堂管理观、改进课堂管理行为,进而带动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参与课堂,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将来定位。

参考文献:

[1]魏雄广.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张育青.高中教师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3]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5):10.

[4]蔡青春.小学教师课堂管理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05.

[5]王斌.个案工作[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76.

[6]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4):26,25.

[7]郭正环.高中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1,(13):135.

篇3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实践路径;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18―05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综合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的新式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学工作影响的日益加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话题逐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从整体上、客观上讲,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述大多还处于初步的摸索、探讨阶段,还没有系统、权威的论述。

当前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按照学者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类:

一是资源论取向。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教育资源论的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的。他们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重要意义,是“相对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的,它不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主要表现为校训校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或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因素从本质上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取向从资源论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定位。

二是方法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研究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注重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教育学取向。

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指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围绕同一日的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实践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模式。

有学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含隐性教育功能的思想观念的物质化和外在的物质承载体,如:计算机网络、校园环境(建筑、树木),大众传媒(书籍、报刊、影视)、教职工言行等。因而隐性教育的作用也是通过以上载体发挥出来的,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络隐性育人,优雅环境美化育人,文化氛围熏人。这种方法强调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过程。

以上的三种研究方向是从不同侧面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论述,资源、方法、实践分别是这种教育模式运用和发挥效能的三个阶段,因此,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应当综合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所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形式,通过对受教育者周围环境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教学细节等因素的塑造和运用,使之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模式。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具有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

二、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对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改变更加迅速、深刻。“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

通过全面的,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破原有的单纯显性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和培养,是政治任务、时代使命、社会责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头20年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问题,通过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淡化,推销其价值观的做法越加严重。同时,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处于相对优势,而我国处于弱势。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加重要和艰巨。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个新一代”要求: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高校教育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四个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非常必要。

二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多源化”与“多元化”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时展不同以往时展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交流的空前迅速以及网络空间的日益发达。这两者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是网络交流推动人的交流,各种认识、潮流、思想交流激荡,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一方面,信息传播过泛,扰乱了大众视听,另一方面它客观催生着大众个性思想、独立判断的形成;其次是对“知识”、“大家”的认识出现变化,“占有知识”与“获取知识”能力更加接近,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平等、广泛的展示平台,众多“平民专家”出现,“草根文化”日益兴盛;再次,由于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接触更主动、有效,以上两点影响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更深刻的显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争论就是重要表现。这种情况对社会文化、理念、思想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教育工作的实际冲击比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

三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要为国家、社会输送人才,也要为高校学生的就业、从业、工作做出有效的努力。当前中国的人才市场面临两个尴尬的事实:首先,一方面呼喊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一方面年轻人学历日渐提高,另一方面工作能力 同比下降。此种情况的产生,为我国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任务迫在眉睫,由此看来,“高价值”应当受到重视。在这里,所谓高价值,就是培养出的学生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成为有人用、可以用、能用好的毕业生。以上三方面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培养,包括道德品质、思想政治、体能素质的养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其中起到把握方向、引领素质、培养德行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

――提高教育主体水平、完善教育方式与载体、塑造和谐有效的教育环体

新时期,积极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新路径,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日益彰显。相对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

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应该统筹高校教学的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环节,在以人为本原则下,从内容、形式、效果多个方面努力适应时展、社会形式、学生需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其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与高校大学生发生最直接、最经常联系的一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否健全合理,教育者自身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隐性教育的内容是否合理有趣、形式是否丰富新颖、效果是否显著良好。

创建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要从政府、高校和教育者个人三方面同时入手。

首先,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思想引导,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中存在的消极思想。要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 其次,高校要在人员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晋升、处罚等方面形成一套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功能显著、有较大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工作交流、专题报告、专家辅导、在职深造和出国取经等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并为其提供带薪学习、生活补助等优惠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发挥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负责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熏陶学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用先进思想和良好行为“感化”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二是规范和改进高校学生活动,积极指导、优化制度、改进组织,努力形成规范、活跃、实效的高校学生活动培养机制,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成效显著、生动活泼,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参加一定种类活动的经验来填补的网眼”。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活动为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具体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高校学生活动要“巧用时机,善抓教材”。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南方冰雪折“脊背”,汶川地震摧毁家园,北京奥运震撼世界,“神七”飞天再创辉煌。灾难之下,人们无私无畏、坚强勇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辉煌之中,人们不骄不傲、奋勇争先、进取创新、永争先进。形成了伟大的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航天精神。高校应以这些重大事件为背景,抓住它们彰显出来的伟大精神内核,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竞赛、征文比赛、话剧表演、主题晚会等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创相关歌曲,征集相关视频、报道,讲述感人故事,写事后感想。同时,高校在开展赈灾募捐、灾区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的品格,使大学生走出“唯我独尊”、“金钱至上”的误区,使学生在举办和参加这些人性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达到隐性教育于无声处见成效的目的。

第二,高校学生活动要突破陈规,创新模式。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存在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问题。活动形式单一、陈旧,内容枯燥无趣,这在~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使得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学生活动要从学生变化了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跟上时代步伐,推进改革,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革新活动模式;可以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创形式,创建他们喜欢的各种“沙龙”、“协会”、“艺术团”和“活动中心”;可以跨越国界,以交换留学生的形式,把大学生送出国门,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能力。

第三,高校学生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假如高校是一个工厂,那么大学生就是产品。有才无德的学生是“次品”,只有知识不会实践的是“废品”,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的才是“精品”。近年来,高校屡出“次品”、“废品”,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在传授书本知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爱国教育、三观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邀请英模报告团和政策宣讲团做报告,开展三观评优活动等。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就业指导、定期开展实习活动的同时,还应开展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举办科技下乡、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模拟法庭、职场竞技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奋勇争先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开展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途径的学生活动,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人为本”的视阔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熏陶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

罗伯特・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指出:“发展中的人生活在家庭、地理环境、学校和各种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将决定所习得的是什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或她)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说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重视环境氛围的熏陶,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途径之一。

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学校环境是从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角度影响隐性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之对广大学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高校要在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操场、教室等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上下工夫。除了张贴名言警句、图画标语,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外,还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生活场所的设计师,定期举办宿舍装饰、教室装饰大赛和校园建筑构图征集大赛等,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下,发展自我,健康成长。

其次,优化校园环境,要建设生动活泼、缝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校要改善文化设施,加快校园绿化和美化,定期举行宿舍、教室和校园卫生大扫除,在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宁静、整洁、优雅、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律、勤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在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体竞赛、文娱活动等形式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构建以宿舍和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圈,使不同宿舍和班级形成各具特色、彰显个性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达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效果,使“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无形教育、无声管理的作用。

再次,优化校园环境,要整合协调校园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高校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管理育人”为手段,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心理咨询法、预防教育法、冲突缓解法、思想转化法等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各种校园人际关系不仅能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隐性教育活动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心境,还能使他们在这种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中学会宽容、大度,懂得珍惜、尊重,以巩固隐性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事求是,务求长效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时代潮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今,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养,符合当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内核,具有相对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的独特优势。

一方面,通过间接、隐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逆反心理、摩擦和冲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另一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开放性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取得长期效果。实事求是,务求长效,这也正是各种机制体制要去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浮躁之气日益泛滥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不懈、统筹兼顾的教育模式,将会大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为指导。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求”就是让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的教育改革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没有清晰的方向,又没有扎实的步骤,更没有服众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轻易之间被社会发展的很多末节和支流左右了改革步伐。

高校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比较靠上的位置,在改革中应当带头干事情、带头出成绩,真正培养有用之才,真正不负高校之名,真正做到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学生。这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了解改革的方向。

二是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力争长效为目标。

务求长效,就要形成机制,强化体制。以往教育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机制的形成。加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详细规划,拟定步骤,分阶段实施,强调机制的形成,从高校主体、载体、环体多个方面并行推进。这样,才可以实现长期目标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五、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前瞻

教育应当担负起引领发展的重任,而不应沦落到被动改革的地位。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说过:“教育是强国之本,我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变穷了。”然而,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医疗改革的后尘,把公益性的事情交予了市场,导致了很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这意味着人才的断层。任何时期都会有一小部分拔尖的精英人士掌管、奉献国家和社会,但是,教育的挫折会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的总体质量受到影响。

高校教育处于国家的高端教育阶段,当今的社会众多高校学子,人不能有所用,人不能尽其用,这与高校教育的定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到了市场利益的需求,却忽视了市场质量的需求。人才培养是要看市场的需求,但人才培养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公益性的教育方向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这里所说的不适应市场质量的需求,是说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但不一定符合高利益岗位市场的需求。

其次,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有所加强,但落后于实际要求。这就导致毕业生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甚至人生定位上与现实社会的需要有所冲突,择业、就业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指向忠党爱国的教育,它涉及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是最直接催生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

综上分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将来的发展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也是在为家庭培养优秀、合格的孩子,为个人培养干事创业、社会求生的能力。

篇4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锻造意义

人文素养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基于对“人”的一种价值关怀而产生的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人文素养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并且基于这一需求通过多方面途径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得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旨在凸显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精神需求,促使其能够形价值观,进一步全面发展。接受人文教育的大学生会在其本身形成一定的精神成果,这种精神成果不仅是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理念,在其言行举止中也会加以体现。因此,经过不断学习和锻造,人文素养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在思政教育这门高校覆盖范围最广的课程中,如何合理地融入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思政教育是一种计划性的培养活动,而人文素养的培育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两者虽然具有区别,但是从最终目的上看都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素质。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文教育的范围极为广泛,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学科,而思政教育则以马列主义为主,涵盖道德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前者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的补充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进一步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在尊重人、关怀人的氛围中,以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现状

1.轻视人文教育。思政教育对我国高校来说有两个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促使学校形成民主氛围、思想氛围和文化氛围;其二,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增强法制意识、提升德育水平。但是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对人文教育的轻视,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养对人才锻造的作用。在一些理工院校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许多人文学科被边缘化,师生只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对一个高校学生的重要性,缺乏人文关怀与个性价值,在思政教育中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个性,学生只是接受各种知识的工具。

2.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被割裂。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往往没有紧密融合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将两种教育作为相对的学科,分为不同的领域来进行教学,人为地将两者分割开来。因此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容易形成偏差,思政课程过于重视理论灌输,无法与人文、历史、艺术等内容相关联,形式与内容上都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人为地割裂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将无法实现应有的效果。

3.人文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化。我们正处于移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至上的观念影响着许多高校的师生,将科学教育摆在最高的位置,容易使得高校教育出现功利化的趋势。当前人文教育也存在工具化与知识化的倾向,人文知识的输送是较为容易的,但是也因此忽视了人文素养锻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完善人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人文素养的培育往往停留于表面,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视精神的培养。许多高校都开设人文素养相关的选修课,但是多以技能型的课程为主导,而对人的修养、道德等人文类课程却很少开设。

4.人文教育机制不健全。高校人文素养锻造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人文教育的主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高校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人文素养的锻造可以进一步丰富其精神。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对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调整都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措施,并且对人文教育的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割裂、政治素质与人文教育融合性不强等。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素养锻造的途径

1.加强与重视人文素养的锻造。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坚持主体性的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尊重、关怀学生的基础上来构建教学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传输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问题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在人文素养锻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层次性和针对性结合的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努力促使人文素养成为高校学生的内在基本素质结构。

2.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以人文素养中的“人本”价值来补充思政教育中的“集体”价值,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政教育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只会适得其反,而人文教育中史、哲、艺等范围广泛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政教育在理论上的苍白。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人文关怀问题来进行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具体的人文素养问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对问题的阐释效果。

3.健全人文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生不仅应当学好专业知识,并且需要锻造良好的品格、提升自身的修养,这些都有赖于合理的人文学科设置,当前高校虽然设置了一定的人文学科,但是流于形式化,重视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育的真谛。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素养的内涵与实质,逐渐内化为精神层次的素质。因此应当为高校学生创造一定的人文环境,优化人文学科的设置体系,有目的性的展开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

4.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紧密融合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需要对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加以创新和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高校领导要重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为学校师生树立榜样;健全人文学科的设置,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内涵,学生的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并行不悖;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各类人文活动,包括艺术欣赏、社会实践等,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塑造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教育加强管理,结合学生的根本利益,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篇5

1.跨时代特征的管理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基本社会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的内容建设上也应当有所调整,体现出思政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应有效融入时展的内涵,突出时代精神的发展主题。因此,切实可行的管理内容成为新时期发展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渗透过程。

2.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之一,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急剧成长过程当中,这一全新的形势变化不仅源自社会环境中网络资源等诸多媒介的干扰,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信息资源的扩大,管理环境的复杂,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

3.多元价值取向的管理对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整体价值取向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更为复杂。此外,物质价值取向的渗透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产生了偏差,精神教育的人文化追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管理对象自身的众多特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势必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体现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讨

1.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发展要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协调和有序。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本着规划化的教育管理目标原则,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将全面发展人才的构建作为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施核心。

2.从资源配置角度促进思政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资源消耗和效果提升之间寻求最为妥善的平衡点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明确各管理要素的基本职能之后,高校还应该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从科学管理的角度体现教育管理的基本效益原则。

3.体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对比性。妥善处理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与统一也是提升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关键路径。无论是现实管理目标的构建还是具体实践目标的构建,都应切实考虑到相关的要素对比,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这一新思路的实践过程不仅摒弃了以往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也使得教育管理的环境更加宽松。

4.发挥思政教育管理中实效规律的促进作用。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客观执行规律还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改革理念,都崇尚在实效指导下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加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合理化的政策指导与约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规律得到了有效体现,管理实践更加规范和有序。

5.从柔性管理角度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柔性管理理念侧重人的主体性发展特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和谐有序的,在效果取得方面也极为显著。从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革新再到如今的自我管理阶段,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体现,这对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篇6

高职院校是培养优秀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人才的学院。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起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职业素质教育,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关键词:

高职;职业素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心理,能够积极面对社会和人生,从而为社会作出贡献。但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和方法陈旧,理论大于实际,内容空洞。让学生无法理解和体会思政教育的真正含义。思政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中药环节,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育成果和质量,选择以职业素质培养为起点的、创新的教育模式,更适合现在的学生,也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含义。

一、职业素质的内涵和意义

1.职业素质的内涵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首先要了解职业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目前普遍的观念认为只有精神层面和外在行动结合在一切,才能真正地体现职业素质。精神层面就是职业精神道德等内在的表现,而外在行动就是在活动期间,体现出的有素质的、有修养的举动。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职业素质,就表现在职业意识、道德、行为和技能四个方面。

2.高职思政课程加强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高职学院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而且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就极其重要。把素质教育培养和思政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掌握素质教育内涵和意义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对思政教育的开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思政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是以就业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而素质教育分为精神层面和外在行动。精神层面的教育需要借助于思政教育工作才能开展。思政教育为素质教育培训提供了土壤和空间,两者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的思想提高。因此,思政教育在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高职思政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1.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更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的培养。学校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更加用心,相比之下,对于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就有所疏忽。对思想教育缺乏重视,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对于教育内容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讲解,没有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在转型过程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当今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于网络之中,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有些错误的、极端的信息会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不良的影响。诱导学生出现错误的思想,从而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和排斥,使得思政教育的开展没有结果。如果高职学校的学生不能辨别真伪信息,就会受到某些不良信息的引诱,思想出现偏差,不自觉地抵制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社会环境可能会对思想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3.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及方法的落后近些年来,思政教育的开展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很明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和观念相对落后。思政教育内容,尤其是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内容深奥,并且紧紧贴近国家的政策和主要思想。学生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缺乏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因此会觉得思政内容空洞无趣。最主要的是,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不要求学生理解,只注重学生记忆,这对学生来说十分痛苦。因此,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导致思政教育无法深入开展的原因。

四、高职思政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创新思路

1.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思政教育理念需要创新,陈旧的理念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理念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思政教育内容转化成课堂实践内容。并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品格优秀的人才。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专业知识过硬,同时思想政治觉悟高、职业素质也较高的人才。职业素质关系到高职学生以后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中的发展是否顺利。因此,高职学校的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改变思政的教学理念。

2.开辟多渠道,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把思政教育内容,渗入到职业素质教育中,可以通过实际的教育内容体现出来。职业素质表现在职业道德意识、行为和技能上。行为和技能是可以具体体现出来的,比如技能掌握的高低,以及在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是否有修养,都可以体现出思政教育的结果。因此,可以把思政教育具象化,进一步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让学生更理解,也更容易接受。要想把思政教育真正地贯彻到学生的生活中,就要开辟新的渠道。通过学生经常交流的渠道,进行思政教育。比如,现在的微信、微博、QQ等等,都是和学生交流思想的渠道。可以解决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把国家的政策和学生的职业联系在一起,可以把思政宗旨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思政教育的涵义。

3.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吸收学生的范围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育方面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本科院校平齐,盲目地学习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按照高职院校的特点,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模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根据自己院校的特点和目前学生思想问题,把解决办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首先要确定思政教育的内容,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下,不脱离教材,不脱离实际,构建合理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尤其是要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为重点。把培养职业素质作为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增加一定的机会。

4.探索多形式,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首先需要确保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是过关的,所以就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专业知识的成绩,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主要渠道,也是老师指导学生解决思想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还要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外实践的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素质的指标,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生需要重点培养哪方面。从而把学生的问题有效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材中,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老师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可以减少由于老师的主观评价,导致的错误分析,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素质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多形式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有助于推进思政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学生,而且还要培养思想观念正确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要对思政教育更加重视。由于过去的思政教育形式过于陈旧、内容空洞、没有联系实际,所以思政教育工作展开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选择以培养职业素质为思政教育起点,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因此,职业素质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打开了一扇大门。

参考文献

[1]周晓晓.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模式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102-104.

[2]李虹,杨立星,郭少卿,周景辉,张喜顺,胡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思路与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4(04):96-98.

[3]钟颖,童志坚,郭明.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整合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1):40-141.

篇7

一、高校思政教育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片面解读

思政教育属于高校管理中的行政体系,与党建工作挂钩,所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控制较强。在主客观思想环境的干扰下,高校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设定、活动设计、日常管理等方面表现出统治性,片面地选择正面、积极的社会话题来弘扬社会和谐统一的观念。

殊不知,这种强制性、围堵式的教育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能辩证地解释社会话题、探讨热点问题。一味地美化优质信息,摒弃负面社会现象,会失去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和启发作用,致使学生生活在“假象社会里”,在理解思政教育内涵、融合思想理念的过程中陷入被动,思政教育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机。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1.社会热点问题蕴含的价值和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思政教育的方向与社会热点高度吻合,由社会热点问题也能反映出思政观念。社会热点不仅能高度概括社会思政观念的改变趋势,更能充分说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问题。正因为高校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足,所以更需要将高校思政教育引入社会热点话题,进行陈述、说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明辨是非。

2.引入社会热点问题的现实意义

虽然社会话题不能高度概括世界观、人生观,但是它能把具体的思想、观念落实到每个公民能够触及的事件上,利用事件的说明能力和传播能力,来阐述社会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由此可见,社会热点能够有效填补高校思政教育高起点、高落点的弊端,纠正教育学术内容的错误观念。同时,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重新阐释问题。这种实践思考与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培养学生的鉴别力,用积极“入世”的态度去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3.提高社会热点问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参与度

(1)设置专属机构

学校可以设置专属机构,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从网络、家庭、学校中寻找值得探讨的议题,并根据议题内容创建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学校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思想动态测验活动,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2)改进“两课”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把重要的理论内容进行再翻译,结合实践活动、主题探讨、问题探究等活动,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把创意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流内容,不断挖掘活动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如社区服务、义务献血、环境保护、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充满了“正能量”。

篇8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为主要内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从概念可以看出,思政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文教育是以培育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虽然二者的出发点有所区别,但从目标来看,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素质。从施教的内容来看,思政教育主要以哲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现当代革命史为内容;而人文教育以文、史、哲、艺为内容。不难看出,人文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在思想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更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看出,人文教育的实质不仅是知识性和实用性,更加体现在精神性和智慧性,是将对人的思想教育由知识层面向心灵层面的升华。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必然的选择,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境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思政工作中注重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人文氛围中接受教育,这种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本的方法,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一)对人文教育的轻视甚至忽略,导致思政教育目标的偏离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包含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两个方面,个体目标是指学生个体的政治素质目标、思想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法纪素质目标和心理素质目标;整体目标则指学校民主的政治氛围、活跃的思想氛围、高雅的文化氛围和安定的学习环境等方面。22-23然而,由于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注重传授知识,放松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来的人被戏称为“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学校层面的不重视,人文类学科处于边缘化状态,学校减少开设相关人文类课程;在学生的拓展性活动中过分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轻视甚至忽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在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还是很难得到彰显,不少思政教育者及管理者还是倾向于灌输式教育,对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的足够尊重。因此,不少高校的思政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有些学生对思政工作产生了逆反心理,表现出不配合的倾向,致使思政工作停滞不前。

(二)人为割裂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导致思政教育内容缺失或偏颇在高校中,对人文教育的认识不足或偏颇普遍存在。因为以往的思政教育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人格完善,而我们要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并贯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为此,很多高校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作为相对的两种学科知识教育,分两个领域进行,没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教育者各持一词,各自为政,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重大偏差,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矛盾。比如部分高校举行的文艺晚会中,只注重单纯性的娱乐,而不注重高雅精神和文化层次的提升,整场晚会没有一条主线贯穿,零零散散地拼凑几个节目,甚至有些节目出现低级趣味的现象,完全达不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在思政教育的理论课上又死抠教条,填鸭式地灌输,不仅内容上不能与人文历史相关联,在形式上更加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高校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分开实施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只能将教育存留在表层,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对人文教育理解的简单化或片面化,导致高校人文教育活动流于表面与形式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至上”观念日渐深入人心,高校的科学教育也上升到了最高位置,社会与教育发展出现了日益功利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教育也出现了知识化与工具化的倾向,高校往往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核心内容——人性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再加上一些思政工作者对人文教育认识片面化,重人文知识传授,缺人文精神培养;重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人文理念熏染。因此,一些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多半是技术性、技能型的课程,学生以学习技能、找到好工作为目的进行选修,而那些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人文类课程却少有人问津。由于对人文教育简单化的理解,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拓展活动,以为文化活动越丰富,校园文化提升越快,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越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很多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日益套路化、类型化,到什么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几成定式,而且参与者往往是一些老面孔,都是部分精英,活动也是以特长展示为主,活动开展的全员性、普及性严重不足,活动开展热热闹闹,文化提升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受社会文化浮躁的影响,一些活动的开展追求表面的形式新颖,以引人眼球为目的,往往脱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可执行能力,最后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甚至肤浅的商业代言,校园文化无从谈起。

(四)人文教育研究与管理不健全,导致人文教育成果弱化近几年来,高校人文教育缺失问题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针对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人文教育的主旨上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通过人文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具有丰富的精神和内心世界的人;但在高校如何开展人文教育,学者们各有主张。在高校人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途径方面,学者们都强调要改革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现有学科和专业,加大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比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等等;但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调整与课程设置以及如何行之有效地加强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还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另外,在人文教育的管理方面,很多高校反馈体系不健全,人文教育的内涵被割裂开来,只强化“人”的管理,忽略了“文”的教化和“政治”教育引导的统一,无法了解、引导学生对人文教育活动的认同度,这种无目标、无要求、无方法、无评价的人文教育管理,缺乏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后续评价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人文教育内涵无法真正实现,导致人文教育成果弱化。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分析

(一)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爱祖国,爱人民,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有艰苦奋斗精神,有良好道德品质,努力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大学生;大学生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是否德才兼备,是否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基本标志,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方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强与重视人文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模式,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符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二)高校思政教育要融入人文教育,积极发展与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在思政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必须讲究策略方法。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目标,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引导人文教育的实施。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榜样激励和情感激励,其中情感激励是人文教育的实质。高校的思政教育,不是简单的单向信息传达与执行,它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交流,要注重情感沟通。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机制的运行,不可能孤立完成,它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才能实现,要由简单的信息沟通到思想上和感情上的交流,促进人文教育的实现。其次,人文教育的实施要尊重个体,要重视个体的需求。只有个人的需要得到了尊重,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激发与形成,继而才有发展的空间。因此,人文教育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

(三)全面理解人文教育理念,开展富有成效的人文教育活动人文教育以全人教育为理念,通过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价值。因此,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发展人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富有理想与激情的阶段,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高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高校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其实现个人价值。高校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为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开展富有成效的人文活动,如开展大学生艺术节、校园周末影院、青年论坛、艺术行为修养提升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主体性养成,并提升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后,其想象力、创造力、进取心才能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优越性才得以彰显。

篇9

关键词:思政教育 学科定位

要想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学科定位,就必须从明确自身边界和其他同类同级学科的关系、本学科的特点和性质、思政教育的功能三方面着手分析。目前业界对思政教育无法做好学科定位,主要就是因为对这三点认识不够清晰。无法做好准确定位的原因众多,主要有学科本身的理论探究不足、国家相关政策变动和市场环境的调整。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概况

我国在建国初步完成社会建设任务之后,出于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早已设立了相关的一级学科,深入研究了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和学科理论,大力推进了国内高校的学科建设进程。关于的一级学科的研究在业界掀起了长久的探索热潮。而思政教学作为一级学科旗下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内。

定位,就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方位或位置进行判别和确定。由此可以引申出学科定位的基本含义,即将某一具体学科置于特定的背景框架中,探究该学科在具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明确该学科的特点性质和进一步建设的方向及建设的意义。而要想做好对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准确定位,必须首先明确对思政教育的学科定位到底是什么意思、包括些什么内容和目标。然而业界对此仍然还有不小的争议。

思政学科从设立以来,对学科的具体门类归属进行过多次的调整,最终将其归类为相关的一级学科下属的独立二级学科。因此,对思政教育的学科定位,必须从属于一级学科的大背景范围,具体研究以下三大问题:首先,思政教育作为二级学科在一级学科内的地位(即思政教育的自身边界),以及和其他同类同级学科的关系;其次,思政教学的学科特点和独特性质是什么;最后,思政教育的具体功能有哪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探索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深化对思政教育的学科理论的具体研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具体实践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思政教育的学科理论;(2)积极吸取国内外的相关先进学识成果,为思政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改良提升;(3)运用科学方法执行、协助学科的具体理论研究,顺应时代趋势需求,推出新的方法论

2.合理设置学科边界,正确处理学科关系

独立的学科必然有着明确的学科边界,否则会失去本身的内在规范。明晰思政教育的自身边界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时,必须避免以下两大错误:(1)漠视的学科大范围和思政教育的具体特点,单纯以个人取向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2)片面趋向市场需求,为了吸引学员,盲目跟随所谓的潮流,倾向其他与思政教育不甚相关的学科。

3.充分发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功能

学科是既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科学认知论和方法论统一体。作为其二级学科的思政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自然也是以满足实际的社会主义具体建设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并尽量发挥出这些功能,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地发展完善,负担起加速奈何社会主义的责任使命。具体须要做到:(1)进行理论研究时必须使用科学发展观,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科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2)明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才培育的实际需求,为过节和社会培育专业的高素养人才;(3)发展和完善思政教育必须以党的全局建设规划为方针,切实发挥思政教学对社会稳定、社会凝聚的作用,促进政治认知和发展目标的统一。

通过上文可以发现,做好高校思政的学科定位,必须要完善对学科本身的理论研究,此外还要明确本学科的边界,处理好与同类同级其他学科的关系,将学科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教书育人作用和对社会的实践与建设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合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3)

篇10

一、“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来说,也更是如此。“中国梦”的有效融入,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还能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1.“中国梦”的融入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通过详细的研读“中国梦”的内容和目标可以发现,“中国梦”实际上是一种价值理念,对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情况,“中国梦”内容的融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加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对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强化的作用。

2.“中国梦”的融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众所周知,“中国梦”对于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梦”分别在理想信念教育、遵规守章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教育的基本内容,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梦”在思想指引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摆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着力在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品德教育上下大力气,为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可见,“中国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中国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中国梦”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可以说,“中国梦”的融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中国梦”的融入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加强,西方一些不良的思想也影响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大学生由于其思想意识状态还并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也会产生个人主义倾向。而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要求高校的相关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中国梦”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过程中

一般来说,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有效的利用好这一主渠道,将“中国梦”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来。另外,在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上,还应当不断的创新,选取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期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来

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配合。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也需要如此。作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为大学生讲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践行“中国梦”。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介绍先进的事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校层面应当加强在这方面的建设工作,并将“中国梦”的精神内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具体来说,高校层面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等,努力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撒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将“中国梦”内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